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十篇

时间:2023-06-27 18:01:29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1

(征求意见稿)

 

根据《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桂乡振发〔2021〕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1〕6号)、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南扶办发〔2021〕5号)、南宁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南财农〔2021〕124号)文件精神,中央下达到西乡塘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758万元。为加快项目落地,确保资金发挥效益,结合城区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资金分配

   (一)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400万元用于脱贫村及非贫困村产业扶持项目:

1、双定镇非贫村集体经济生猪养殖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00万元,由双定镇牵头实施;

2、金陵镇乐勇村果蔬包装服务中心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00万元,由金陵镇牵头实施;

(二)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278万元用于脱贫村产业道路工程项目:

1、坛洛镇富庶村岜内坡至羊角山3.2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150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2、坛洛镇三景村新苏坡断头路0.8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38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3、坛洛镇三景村尊驰柑桔产业基地道路1.5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68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4、坛洛镇富庶村巷增坡至010县道0.4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2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三)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74万元用于脱贫村人饮工程项目及污水处理项目:

1、坛洛镇上正村莲塘坡饮水安全工程,计划使用资金30万元,由坛洛镇牵头实施。

2、双定镇秀山村岽利坡污水处理工程,计划使用资金44万元,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

(四)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6万元,用于2021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以上资金及项目,以实际实施及最终实际投入结算为准。

二、项目管理要求

(一)项目报备。计划建设项目需从《西乡塘区2021年度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实施计划》中选定,在方案下达后15日内将资金项目方案及计划报城区扶贫办、财政局备案,按时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拨付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及计划需要明确资金具体用途、责任单位、投资补助标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时间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内容。

(二)项目验收。项目计划完成后,项目实施主体应制定验收工作方案,明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责任人。验收的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质量和增收效益、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情况等。项目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吸收受益地村干部(不少于2人)和脱贫户代表(不少于3名)参与。

(三)项目管理。在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策调整优化尚未明确前,仍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桂政办发〔2017〕42号)、《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细则》(桂财农〔2018〕192号)、《南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南府办发〔2017〕84号)、《南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细则》(南财农〔2019〕88号)和《西乡塘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西府办发〔2017〕104号)等文件要求管理使用。待政策明确后,2021年资金具体使用管理要求按确定后的政策执行。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2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33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民生办[2013]1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5个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绩效办法的通知》(财社〔2013〕222号)等规定,市卫生局、财政局制定了《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及《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新农合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及发挥效益,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个人缴费资金及其他来源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中期考评,自评情况分三项,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合作医疗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情况

1、项目具体制度建设情况,按照省办《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文件,及时制定了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2、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县专门成立**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了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县卫生局管理,专门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且每个乡镇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从乡镇现有人员编制中配备一至2名专职人员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3、信息系统按照省统一标准建设,运行平稳,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监管设施车辆,各定点医疗机构与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即时结报补偿款。

4、就诊IC卡以户为单位,全部发放到户191432户发放IC卡194721张。

5、一是通过传媒宣传报道,二是利用一封信、宣传画、乡村标语等多种形式,三是各乡镇设置了合作医疗服务窗口,向每一位咨询农民宣传、解释《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规定,认真解答参合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参合农民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合作医疗工作。

二、资金筹集到位

1、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

2013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县级应配套资金为974.2万元,实际到位县级配套资金974.3万元,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率

我县县级配套资金于2013年3月底之前到位,到位及时率为100%。

3、年度个人缴费到位情况

2013年,我县参合人口为649490人,应自筹个人缴费38969400元,实际个人缴费到位38969420元,年度个人缴费到位率100%。

4、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2013年我县医疗救助参合人数49995人,参合资金应为    2999700元,实际到位医疗救助参合资金为2999700元,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与个人缴费资金同时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资金到位率100%;另外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20%配套及时拨付到位,到位率为100%。

5、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情况

我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及时,不存在虚报地方补助资金的任何行为。

6、是否专户管理及专款专用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支出户,银行账户设置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年筹资款项由乡镇经办机构直接汇入财政专户,统筹基金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统一支付,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7、为逐步探索参合居民重大疾病救治、支付方式改革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试点的指导意见》(皖卫农〔2010〕50号)的要求,制定了《**县合作医疗扩大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县级先行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扩大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按级别分类别列入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试点范围。

8、会计核算情况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账务处理规范,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银行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且风险基金按规定提取。

9、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套取、贪污、造假帐、假凭证、平衡预算和工作经费等任何行为。

10、新农合资金使用进度

到2013年12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23548.02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06.6%。

三、项目效益绩效

1、参合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县的合作医疗补偿制度满意度较高。

2、我县信息系统实现了住院实时监审、参合查询、出院补偿等基本功能,省市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即时结报。

3、住院受益率情况:我县住院受益率7.9%在全省平均值设定范围内。

4、住院补偿比:2013年度全年住院补偿比为57.7%。

5、县级医院住院可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91.2%,大于85%。

6、2013年门诊受益率介于80-160%以内,我县补偿人次为1004555人,比率为154%。

7、2013年根据年度报表我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为51.9%。

8 、为规范我县慢性病的认定和报销流程制定了慢性病管理办法,成立了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实施办法,2013年度慢性病补偿13404人次,补偿金额为815.47万元。

 

 

 

 

 

 

 

 

 

 

 

 

 

 

 

 

 

 

 

 

 

 

 

 

 

 

 

 

 

 

 

 

 

 

 

 

 

 

2014年度上半年**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项目

绩效评价自评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新农合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及发挥效益,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个人缴费资金及其他来源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中期考评,自评情况分三项,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合作医疗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情况

1、项目具体制度建设情况,按照省办《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文件,及时制定了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2、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县专门成立**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了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县卫生局管理,专门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且每个乡镇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从乡镇现有人员编制中配备一至2名专职人员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3、信息系统按照省统一标准建设,运行平稳,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监管设施车辆,各定点医疗机构与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即时结报补偿款。

4、我县于2014年2月1日,启用身份证就医,已全面普及。

5、根据问卷调查得分分析,我县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已普及到家家户户,群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

二、资金筹集到位

1、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

2014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县级应配套资金为976.2万元,实际到位县级配套资金980万元,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率

我县县级配套资金于2014年3月底之前到位,到位及时率为100%。

3、年度个人缴费到位情况

2014年,我县参合人口为650850人,应自筹个人缴费45559500元,实际个人缴费到位45559500元,年度个人缴费到位率100%。

4、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2014年我县医疗救助参合人数49168人,参合资金应为    3441760元,实际到位医疗救助参合资金为3441760元,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与个人缴费资金同时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资金到位率100%;另外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及时拨付到位,到位率为100%。

5、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情况

我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及时,不存在虚报地方补助资金的任何行为。

6、是否专户管理及专款专用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支出户,银行账户设置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年筹资款项由乡镇经办机构直接汇入财政专户,统筹基金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统一支付,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7、为逐步探索参合居民重大疾病救治、支付方式改革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县,制定了《**县合作医疗扩大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县级先行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扩大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通过提高病种比例的方式按级别分类别列入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试点范围。

8、会计核算情况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账务处理规范,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银行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且风险基金按规定提取。

9、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套取、贪污、造假帐、假凭证、平衡预算和工作经费等任何行为。

10、新农合资金使用进度

到2014年6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133438.1万元,资金使用率达53%。

三、项目效益绩效

1、参合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县的合作医疗补偿制度满意度较高。

2、我县信息系统实现了住院实时监审、参合查询、出院补偿等基本功能,省市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即时结报。

3、住院受益率情况:我县上半年住院受益率6%在全省平均值设定范围内。

4、住院补偿比:2014年度上半年住院补偿比为57.%。

5、县级医院住院可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90.5%,大于85%。

6、2014年门诊受益率介于80-160%以内,我县上半年补偿人次为511717人,比率为51.57%。

7、2014年根据年度上半年报表我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为51.57%。

8 、为规范我县慢性病的认定和报销流程制定了慢性病管理办法,成立了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实施办法,2014年上半年慢性病补偿11156人次,补偿金额为712.53万元。

 

 

 

 

 

 

 

 

 

 

 

 

 

 

2014年度**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

绩效评价自评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大病保险进行中期考评,从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信息资料三项考评,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  制度建设情况

我县制定了大病保险实施办法,制定了招标内容,进行

了招标管理,于6月份招标确定了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承办机构,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工作职责。

二、  管理规范

我县于7月份与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承办机

构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工作职责。确定筹资额15元/每人。目前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经办人员办公地点设在新农合办公区域内,人员已经在岗,且信息系统已经开始结报。

三、  信息资料

我县已经向保险公司提供了参合信息,信息系统可以自

动结算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材料已经有保险公司报送了。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资助档案 建立 利用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67-03

一、国家助学政策概况介绍

目前,国家资助政策惠及全国各个阶段的学生,资助对象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政府主导、高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已经形成,高职院校已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政策体系。

广西高校资助体系包括:(1)新生“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再分别采取不同形式的资助,确保“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2)国家奖、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安心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奖学金每生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5000元/年,国家一等助学金每生3500元,二等助学金2800元/年。(3)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每生5000元/年。(4)从2014年起广西新增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就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每生2000元/年。(5)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可申请在校期间每年不超过8000元的无息贷款,在校期间由政府全额贴息。(6)校内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助学活动,学生每月获取约300元的生活补贴。(7)学校奖、助、补及学费减免项目:“要求公办普通高校要按10%的比例,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按5%的比例,从全日制学生实际缴纳学费总额中提取资助经费,专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8)高校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学生补偿助学贷款代偿。(9)广西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后自愿到广西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建立贫困生资助档案的重要性

(一)国家资金投入力度大,覆盖的学生数量和涉及庞大的款项金额直接形成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具体如下:

1.广西资助情况。2014年,广西76所高校共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约62万人,其中8.6万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4年,为806名本专科生发放国家奖学金645万元;为1.96万名学生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9842万元;发放高校学生服义务兵役学生国家资助资金1675.46万元,惠及入伍学生1262人;发放75名普通高等学校退役士兵学费资助42.05万元;发放到艰苦边远地区代偿学生资助资金2083.44万元,惠及入伍学生1291人。各高校积极筹措资金从事业收入中提取29027.76万元,其中用于校内奖助学金共计8535.19万元,享受校内奖助学金学生总数为17.68万人;用于资助特殊困难学生资金总额1288.3万元,享受特殊困难资助学生总数为4.26万人;用于勤工助学岗位资金总额6496.16万元,勤工助学学生岗位为15.02万人。全区高校本专科阶段学生资助金额达4.33亿元。

2.笔者所在高校发放资助情况。2014年推荐评审并发放各类国家奖助学金共计912.25万元,其中一等国家助学金733名,共发放256.55万元;二等国家助学金1750名,共发放490万元;9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共发放7.2万元;266名学生获励志奖学金,共发放133万元;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51名,共发放25.5万元;推荐并发放入伍服兵役及边远地区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28人共计30.04万元;3名毕业生获得边远学费补偿代偿资金1.8万元;使用年度奖补资金42万元以及提取年度学费收入5%资助专项经费用于学院各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从上述各类资助资金发放的金额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范围和资金投入力度十分巨大,因而在日常开展各项资助工作中,资助覆盖的学生数量和涉及庞大的款项金额直接形成了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学校必须重视建立资助档案并对其进行科学地管理。

(二)资助工作政策性强,各层次部门监管力度大,资助档案是落实各项资助工作重要依据。2013年起,国家助学金作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教育惠民工程学生资助项目,其落实情况接受教育厅会同相关审计部门的审查,内容为通过听取学校汇报、查看档案、访谈学生、对比系统数据等方式检查高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评审及资金发放情况,细到检查学生每一份申请材料是否规范填写,每一笔资助金额的发放和管理是否到位,要求十分细致、严格。确保学生资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因此,规范建立受助学生资助档案,保证归档材料的完整性和法律凭据价值是做好资助工作的要点,同时也是作为资助一线工作人员规范开展资助资金发放工作时对自身保护的重点要求。

(三)资助档案中的学生申请提供的基础信息材料及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认定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是做好日常各项“奖、贷、助、补、减”资助工作的主要依据。这些材料为落实勤工助学、生活补助、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三、资助档案的概念与内容

(一)资助档案的概念。资助档案是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和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材料。

(二)资助档案的内容。高校资助档案是指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贫困认定和对其提供各类政策资助,以及在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档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资助管理文件。包括高校对各项资助政策项目制定的学校(院)一级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申请条件等文件材料;体现是否按照管理实施细则组织评审,程序是否规范的各种工作材料。如《××××学校(学院)贫困生认定与管理实施办法》《××××校(学院)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学校(学院)国家助学金评选管理办法》《关于成立××××学校(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学校红头文件)》,等等。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认定过程材料。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材料及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过程的材料。(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材料包含学生本人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数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生活经济来源、入学前曾获得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家庭所在地乡镇或父母工作单位开具的证明材料等,具体体现在《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这一表格,该表是贫困生档案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格材料。证明材料需要加盖乡镇一级以上民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公章方为有效。此外,学生提交的证件如《扶贫手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低保证》《残疾证》等也是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依据材料。(2)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过程的材料包括: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在资助网系统上申请填写的《××××学校(学院)贫困学生申请表》,以及班级民主评议投票结果及公示、公示期间学生的反映材料、院系认定工作组及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审核意见、全院贫困生名单公示等。

3.学生在校期间受资助(补偿)的情况材料。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和享受的国家、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资助及各类补偿代偿的申请及发放材料。如国家奖助学金申请及评审、发放材料,包括《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申请审批表》等一系列表格及申请证明材料;入伍服义务兵役学生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申请及发放材料。此类材料归档的重点是受助学生的公示及公布名单,以及资助(补偿)资金的发放记录(包含银行发放明细表、转账单等)。

4.贫困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基本情况,心理、品行的材料。一般包括成绩单、获奖情况、受罚、生活情况、学生心理普查结果等。具体产生材料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情况调查表》、“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获奖征文、获奖演讲稿及视频、知识竞赛结果等材料。

5.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档案。包括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诚信教育活动材料,如在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中全体学生签署的《国家资助政策知情承诺书》、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交的《诚信档案》以及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的《还款承诺书》等。

四、有效利用资助档案,配合做好各项学生管理工作

第一,利用资助档案中的学生个人基础数据,如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做好各项奖助资金的评审及发放工作。资助一线工作人员作为档案材料的归档整理者,应尽可能完整地收集和整理学生申请资助的原始材料并进行归档,以便在认定和开展资助工作中及时查看、了解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信息,以此作为做好年度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等各项资助政策的基本依据材料进行评议、认定、评审和发放,对材料中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做到尽可能地准确把握,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有利于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时调整贫困生人选,做好资助资金合理分配工作。

第二,利用资助档案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等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内勤工助学活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引导和鼓励学生有效进行勤工俭学,更合理地安排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利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中的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测评情况等信息,有计划地实施从年度全日制学生实际缴纳学费总额中提取的5%学生资助专项经费的使用,确保经费更有效地用于学习成绩优秀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贫困生的奖学金评选及发放。同时,也为家庭突发困难学生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工作提供评选条件参考。

第四,利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做好学生的爱国教育、感恩诚信等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受资助学生的感恩与诚信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建立资助档案并加以有效利用,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应善于利用资助档案中的各种感恩诚信教育典型,如在每年的“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月”中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宣传及感恩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优秀征文、优秀演讲视频、主题微电影等资源,或挖掘学生在资助申请的典型励志个例,在落实资助的各项工作中进行主题或穿插性的宣传和教育,点拨、唤起学生的爱国及感恩诚信之心。

第五,利用资助档案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少高校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感觉压力大,面对周围家境好的同学,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敏感多疑,出现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自我封闭的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中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针对这部分学生,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老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档案信息及资料,通过查阅贫困生档案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受助情况后,学校心理老师可掌握主动权,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谈心、开导,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以在学生出现问题的萌芽阶段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需结合每年开展的心理普查活动得出的结论,积极配合资助管理中心完善学生资助档案的内容,促进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乃至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第六,利用资助档案配合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可体现在结合资助档案中的基础数据及各类受助名单,如贫困生数据库提取的在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名单、低保家庭子女名单等信息材料,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名单,国家奖、助学金获得者名单材料,配合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做好每年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如2015年起,广西将在校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广西区内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毕业年度毕业生纳入求职创业补贴范围。此外,可结合学校实际,对当年毕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毕业生采取就业补贴等各种形式的资助,以更有效地落实学校一级奖补专项经费的资助,从而配合做好学校学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广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汇编[G].广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2016

[2]臧运蕾,王磊.高校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9(18)

[3]郭理想.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 2010(26)

[4]程娅.建立与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4

第一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是国家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为了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包括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资金。

第三条对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管理。县、乡、村应当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落实责任。密切配合。

会同农牧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监督检查补贴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县财政部门按照省、市实施方案要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所需的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编制实施方案。指导乡镇划定草畜平衡区域及面积,县农牧部门负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的协调工作。复查核实各项数据。核定农户的补助金额等。

应全面负责草原面积摸底核实、基本草原划定、草原承包到户、补奖资金的兑付、各项数据的采集录入等具体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是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的责任主体。

各村委会负责将草原承包到户、补奖资金公平公正地核实分解及发证到户等工作。

第四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实施应遵循“先实施、后补助”公平、公开、公正”和“农户直接受益”原则。

第五条县财政部门要设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专账。下设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明细账户。专款专用。分别核算。

第二章草畜平衡奖励

第六条草畜平衡奖励对象为是承包草场处于草畜平衡区并履行草畜平衡义务的农(牧)户。

第七条草畜平衡区域要按照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实际。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位划定。结合主体功能区划。

第八条草畜平衡奖励资金是按照省市确定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按规定给农户落实草畜平衡的奖励资金。核实牧户草畜平衡面积和落实年度草畜平衡任务的基础上。

第九条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按照国家草畜平衡奖励政策。结合省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方案。每亩按1.5元给予补助。县为黄土高原区。

第三章牧草良种补贴

第十条牧草良种补贴是调动农户种植牧草的积极性、推广牧草良种的补贴资金。

第十一条牧草良种补贴发放要按照“明确对象、核实面积、合理补助、准确发放”原则。谁享受补贴。对补贴对象、规模、资金实行“三公开”坚持谁种草。多种草、多补贴的方针,采取先种草,后验收,再补贴的方式,把牧草良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种草农民的利益。

第十二条从年起对选用优良牧草品种进行人工种草(包括多年生和一年生)和草场改良的农牧户进行牧草良种补贴。全县牧草良种补贴资金采取直接补贴和项目管理两种方式兑现。牧草两种补贴标准为10元/亩。补贴资金的35﹪由省草原总站以牧草良种形式统筹使用。补贴资金的65﹪通过财政惠农“一折统”直接发放到农牧户。

第四章绩效考核奖励资金

第十三条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由省草原站统筹安排使用。省、市将依据工作进展情况和考核结果兑现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助机制工作经费。奖励资金到位后在保证县级工作经费的基础上依据考核结果再将奖励资金分配到各乡(镇)

第十四条省、市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全县工作开展情况、草原植被恢复评价、草畜平衡评价、农民收入情况以及地方财政投入情况等。县上对乡(镇)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全乡草原划定、承包工作进展、表册填写建档、资料收集及公示等情况。

第五章补奖资金的申请、拨付

第十五条县农牧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省、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指导意见。编制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方案。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和农牧部门备案。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

第十六条1补奖资金的申请、拨付程序。各乡(镇)按实施方案将草畜平衡面积、种草面积及补奖资金分解到村。

2各村按乡镇分解数据。将面积和资金合理地核实分解到户。经村上公示7天后。由村支书,群众无异议。村主任和村理财小组组长三人签字后上报乡(镇)政府审查。

3各乡(镇)政府组织财政所、畜牧站进行抽查验收。由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县草原生态补奖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合格后。

4草原补奖办公室对各乡(镇)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县财政局拔付补助奖励资金。

5县财政局审核后将补助资金下达到各乡(镇)财政所。由各乡(镇)财政所和信用社负责将资金通过惠农财政“一册明、一折统”方式直接兑现到农户。

第六章监督和管理

第十七条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县农牧局负责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及补贴资金兑付回访复查核实;各乡(镇)具体负责本乡(镇)草原划定、承包面积登记、公示、补助奖励资金兑现和补贴信息建档工作。并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监督电话。主要受理政策咨询。查证举报等事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理,县草原站也要设立监督电话,并向全县各乡(镇)予以公布。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5

国家公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规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当前综合医院平均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率达42%(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资料),医院运行依赖“以药补医”,医药分开后,由于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将失去主要的补偿途径,这需要加大服务收费与财政补助投入。

一是财政补助项目。根据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结合医院运行实际,在实行医药分开后,为确保公立医院正常运行,需要对医院以下项目重点进行财政补助:医院建设发展补助,主要包括医院重点学科发展、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等业务建设发展;医院保障经费补助,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公共卫生专项补助,主要包括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预防保健、三无病人救治等公共服务。

二是财政补助经费来源。医改意见中已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占主导地位。增加卫生投入、加大公立医院投入、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识。医药分开后,公立医院的财政亏损需要政府的财政资金来补贴,这需要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来筹集补贴资金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财政收入经费。通过上级及本级财政直接增加拨款投入,经费来源于财政收入。但公立医院的补偿不能完全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还要探索财政补贴经费来源的其他途径。医保补偿基金。可将医保结余资金一定比例划作公立医院补偿专项资金,作来补贴公立医院。只要使用合理、方法得当,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公立医院经费紧张的矛盾,而且还可以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果。此外“全民医保”的实施,国家将落实和完善政府补助政策,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增加基本医疗保障投人,通过医保的转移支付,也将增加对医院的补偿。增加服务收费。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增加、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这些收费项目通过医保来支付,也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过多的负担。药品购销差价。医疗服务价格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医药分开并不意味着医院药品销售没有差价,而完全按进价零售。医院药品销售全部取消加成,完全按进价销售,是脱离实际、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的,国家财政也无力全额承担的。可以借鉴“安徽芜湖模式”,成立财政全额拨款的药品管理中心,负责全市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与配送,药品销售收入全额纳入本级财政收入,药品在进价基础上加成10%,对医院直接补贴8%,2%纳入考核年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乡镇卫生院等最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药品可以按进价销售,财政全额负担其经费。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财政经费紧张的局面,又能达到医药分开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办法,鼓励民营、社会资本加大对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的捐赠,拓宽公立医院补偿渠道。

三是财政补助经费分配。财政补助经费分配应综合考虑医院单(专)项与整体情况,出台财政经费投入分配管理方案与办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专(单)项经费应直接补助。如重点专科建设经费、援外经费、科研经费、医疗救助经费、公共卫生经费等应按专(单)项经费补助管理办法直接考核投入。常规经费应综合考核补助。正常经费投入考核分配应遵循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制订考核分配方案。在方案制订中应综合考虑以下情况:医院收费水平。医院收费水平与财政补助应成反比,同级医院中收费水平越高,财政补助应越低;医院服务数量。服务数量应包括诊疗人次与住院人次、出院人次等指标;医院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应包括医院诊疗病种、病人满意度等指标;医院药品收入占比。医院药品收入占比与财政补助应成反比,同级医院中药品收入占比越高,财政补助应越低,从而达到降低医院药品收入占比的目的;合理用药情况。将合理用药纳入财政补助考核范围,督促医院规范合理用药,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医院以前建设发展负担水平。由于以前医院建设发展投入财政基本没有补助,医院承担的负债水平较重,特别需要将医院近5年的建设投入与负担水平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财政补助;医院经营管理水平。主要考核医院收支结余率、投入产出比、医院运营能力,成本―效益情况等。

通过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拓宽补偿渠道,规范公立医院运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提高运营效率,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突出其社会效益的社会目标。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6

一、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

今年,我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核定标准为:小学生255元/生,初中375元/生;补助贫困寄宿生的标准小学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每生每天补助3元;比去年都有所提高。我县根据实际,制定了《蒙城县调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蒙城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明确了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补助资金新的补助标准及补助办法、改革的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2009年中央及省应补助我县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共计6731.6万元,目前,已分批拨付到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于县财政负担的生均公用经费220万,也已拨付到位。保证了各中小学正常办公教学的需要。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人数652人,全年需补助资金48.8万元,也已补助到受助学生手中。

二、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今年继续对中职学校学生资助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1500元/生年,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学生。今年,我县确定的2009年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4650人,全年需要资金697.5万元。此项资金已通过在建行开设的专户,直接打入受助学生账户。

三、做好农村部分计生奖扶对象资金补助工作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今年出台了《蒙城县二oo八年奖励扶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今年计生奖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时间进度。

上半年,我们完成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工作, 2009年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757人,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的174人、只生育过一个独生女且死亡现无子女的10人、多子女死亡现无子女29人、只生育一个独生子的369人、只生两个女孩的175人,全年需补助资金49.97万元。今年七月份,已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补助到奖扶对象账户。

四、做好09年度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

2009年,我们继续与有关部门配合合理确定受助对象,对今年被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蒙城籍应届本科贫困大学生给予适当的资助,资助标准为:一般贫困户标准1000元/人,特困户标准XX元/人。今年,我县资助贫困大学生441人,补助金额为54.8万元。使一批家庭困难的学子能够走入大学的校门。并进一步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的长效机制。

五、做好县直单位及上划教师统发工资管理工作

几年来,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档案管理体制,工资统发工作正逐步正规化、正常化。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整理、完善了统发工资人员台账管理,并对部分乡镇在编不在岗教师进行了核实清理。今年6、7月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正常晋升级别工资,由于此项工作涉及两个年度,工作要求细致,录入时我们力求准确,并对增资进行了补发。

另外,我们根据省下达平均数,对我县的津补贴进行了认真测算,形成了《蒙城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厅,我县规范津补贴工作正逐步开展。

六、做好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申报与执行工作

为缓解基层政法部门经费紧张的状况,中央及省级财政从XX年起实施了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今年是中央政法补助第三个三年规划的第二年。今年中央与省共补助我县设备及维修项目资金共162万元。我们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要求公检法司部门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的原则,进行项目的论证与申报。我们下发了专门文件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要求政法单位对省历年下发的中央政法补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未入账设备及时入固定资产账。督促政法部门维修项目的实施,确保专款专用。

七、积极参与“六个一工程”项目与资金的管理

我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为此,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实施了以修建板桥集战斗纪念馆、续建庄子祠、整修文庙、重建九鼎灵山寺紫竹阁、打造“楹联文化一条街”、万佛塔公园景点环境整合等为主体的“一馆、一祠、一庙、一阁、一街、一园”的“六个一”工程建设。为此,县财政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文化产业工程建设经费1065万元,用于“六个一”工程建设。为确保财政资金透明、合理、高效投入使用,对此项资金实行了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照与建筑商的合同规定进行,根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并由牵头领导、业主单位、监理方集体讨论认可并签字后方能进行资金划拨,我们也多次深入到工程现场,查看工程质量,做到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

八、加强对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

  近年来,上级补助我县行政教科文及政法单位专项资金较多,为加大对用款单位专项资金跟踪问效的力度,XX年底,行财股在县会计中心设立了行财资金专户。按照《蒙城县财政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上级及县本级补助的专项资金先进入专户,专项资金到达后二个工作日内通知项目单位,用款单位提出的申请后,手续齐全的限时办结。对工程项目实行现场察看,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对专项资金实施事前事后监督,注重跟踪问效。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共2页,当前第1页1

九、做好行政事业有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

目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差旅费、招待费等标准都是老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等因素的变化,现行差旅相关开支标准已不适应实际需要。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我们与有关单位配合,根据我县实际,本着勤俭节约、保证必需、便于操作的原则,修订了我县的《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蒙城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蒙城县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十、参与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预算的编制

根据要求,2010年部门预算要通过软件上报,并由业务股室负责指导,11月份,我们就着手搜集相关资料,配合相关股室,积极参与对46个主管单位部门预算的布置,指导、审核、上报,通过加班加点的工作,按照时间要求完成了此项任务。

2010年,我们打算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做好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部门决算工作

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决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我们要在掌握基础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举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做好2009年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的部门决算,并对决算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单位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二、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的编制工作

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必须单独编制预算。2009年已第一次编制了全县中小学经费预算,09年要在0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编制程序及定员定额的确定,加强对中小学财务经办员的业务培训,做好2010年中小学经费预算的编制,并下达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三、加强涉及行财的民生工程资金的管理

2010年我们要根据中央与省下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数额,做好资金的分配与清算,确保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并大力支持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审核人数,及时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我们还将加强对教育经费保障调查研究的力度,要在中央与省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新的教育政策实施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核实09年中等职业学校在读学生人数,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专户管理及按月发放机制,及时拨付中职国家助学金。

与计生部门配合,核实09年计生奖扶对象,履行有关手续及时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账户。

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施,根据项目进度拨付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四、做好规范县级公务员津补贴工作

我们要在做好县直单位及乡镇上划教师工资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规范津补贴工作。由于我县规范津补贴方案还没有下达,此项工作还没全面铺开。下一步,我们要根据省市批复的津补贴方案,把我县的公务员津补贴规范为工作性津贴、生活性津贴,取消其他各项地方性津补贴,同时完善我县事业单位津补贴的发放,认真做好我县的津补贴规范工作。

 五、加强教科文单位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在09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着手整理教科文单位基础资料,掌握单位基础数据,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符合单位基本需求公用经费及业务经费的支出定额,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程序,加强农村中小学收支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教科文行政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需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做好行政教科文单位2010年预算执行分析和2010年预算编制工作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7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号)、《关于浙江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接补助资金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浙移资[20*]39号)和《*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接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确保我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接补助资金(以下简称“直补资金”)及时、准确、足额、安全发放,特制定《清江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接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7号和浙政发〔20*〕1号精神,实行属地管理和户籍地登记发放;按照“三个确保”的要求,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因地制宜,便民高效、公开透明,确保直补资金及时、准确、足额、安全发放;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扶持方式和发放范围、标准

(一)扶持方式。通过召开镇、村干部、移民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参与的各个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广大移民和当地群众意见,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直补到人为主,项目扶持为辅(即能够核定到人的核定人,每人每年600元全部发放到移民个人;不能核定到人的核定到村,实行项目扶持)”的原则性意见,向社会公布了扶持方式。

(二)发放范围。发放范围根据《浙江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办法》(浙移领〔20*〕2号)和《*市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实施办法》以及有关补充通知的规定,经登记公示核定,确定为户籍在我镇符合直补条件的大中型水库移民。

(三)发放标准和期限。发放标准每人每年600元,扶持期限为20年。其中,20*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发放范围的移民,自20*年7月1日起计发;20*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发放范围的移民,自搬迁结束后计发。根据《*市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不再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取消扶持发放对象资格的次年1月1日起停止发放。

三、发放程序、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

1、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接补助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总结回顾调查摸底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部署资金发放工作。

2、有关领导深入移民村,听取群众意见,完善资金发放工作方案。

3、*市清江农村合作银行发放并开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接补助资金专户”,做好制作直补对象专用活期存折的各项准备工作。

4、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移民后期扶持有关精神及相关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召开直补资金发放工作业务骨干培训会,动员组织资金发放工作。

(二)复查确认阶段。

1、按照人口核定办法及补充通知精神和档案资料、户籍信息、移民举证材料,对扶持对象的信息进行复查,完善补充扶持对象的个人信息资料;经复查条件符合的,予以公布。

2、编制直补对象发放名册,经镇领导小组审核后提交农村合作银行专户。

(三)发放实施阶段。

1、发放时间。农村移民直补对象于4月中、下旬开始发放,4月底发放基本结束;有异议的直补对象,重新复查核实后再行发放。

2、资金发放计划。20*年下半年的后期扶持资金,在20*年4月底前发放到位。

3、资金发放程序。

(1)资金直接划入农村合作银行开设的个人专用帐户,以存折的形式发放,由镇、村干部配合农村合作银行工作人员将存折直接发放到移民手中。

(2)存折领取手续。直补存折的领取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领取,其中未成年人由其监护人凭户口簿及监护人身份证领取;需委托他人领取的直补对象必须出具本人委托书,被委托人凭其身份证和委托书及委托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到合作银行当地网点领取。

(3)资金安全保障。为确保直补对象的资金安全,领取存折后,移民个人凭相关手续尽快到农村合作银行网点查询信息、更改密码。

(4)在发放过程中,发现有异议的暂缓发放,经核实确认后条件符合的再行发放;不符合条件的终止发放。

(5)错误信息修正。直补对象信息有误,造成开立的个人储蓄帐户有误,由其本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统一提交市农村合作银行修正。

四、保障措施

资金发放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涉及每一位移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市稳定大局。有关村及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镇成立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镇长担任副组长,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确保资金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对本镇移民工作和社会稳定负总责,是直补资金发放工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各村及有关单位把直补发放工作作为近期的主要工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深入移民村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移民政策宣传到位,全力以赴做好资金发放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3、镇社会事务办负责直补资金发放的管理指导工作,制定发放方案,做好补助对象资格的复查确认工作,建立健全补助对象信息资料,做好直补资金发放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

4、*市清江农村合作银行负责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并明确发放网点,安排发放人员,制定直补资金发放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资金发放的安全,同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5、清江派出所负责后期扶持对象的户籍管理工作,及时帮助提供补助对象的户籍信息,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维稳工作。

(二)落实应急预案,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做好直补资金发放工作的前提。同时在发放工作中能否确保社会稳定,是考验我们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一次检验。要把确保不出大事,尽量不出事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检验政策落实的重要标志,有关村及单位要把维护稳定放在资金发放工作的首位,尽快、尽早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掌握各方面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工作,把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同时,要认真落实维稳工作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和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反映灵敏、措施有力、处置及时。

(三)转变作风,搞好服务。

移民工作无小事。有关村及单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与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做深、做细移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把政策宣传到位,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移民。要让移民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要让他们始终有常怀感恩之心;而且还要让其他移民群众和当地群众知道,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困难。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8

一、实施范围

2020年计划在全市采集土样700个,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2911-2016)要求,结合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合理布设调查采样点和田间试验,规范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化验、数据录入、审核校对等环节,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库。

二、目标任务

(一)土样采集及测试分析

在我市13个乡(镇)街70个村,采集土样700个,要求采样地块做到布点分布均匀,有代表性,土样全部采用GPS定位。测试分析项目包括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及20%样品的中、微量元素等。

(二)加强第三方检验机构筛选

取土化验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确需购买服务的,应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督检查,承担任务的第三方机构需具备相应的人员、技术、能力等资质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近3年内承担相关土壤肥料样品检验工作无重大过错、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

(三)田间肥效试验

按项目要求,开展肥料田间试验16个。要求每个试验点都要明确责任人,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做好肥料施用、田间管理、观察记载和取样化验等工作,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性。

严把试验地点选择、小区设置、收获测产和数据审核分析等关键环节的质量关。

(四)加强数据分析应用

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信息,积极开展试验数据分析,及时更新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服务系统、手机App等信息服务工具的数据库信息,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改进优化肥料配方结构,科学制定肥料施肥配方。推广手机App“土肥管家”平台,为农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

(五)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和宣传力度

组织技术专家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指导,落实专家包片负责制,分析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宣传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化肥的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补贴标准及资金使用

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各项补助标准,明确每项补助标准成本核算。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兴建楼堂馆所、不得支出与化肥减肥项目无关的支出。

项目资金42万元,具体如下:提供项目资金15万元,开展田间肥效试验16个,其中:桦树镇2个;闹枝镇2个;六道沟镇2个;花山镇2个;四道沟镇2个;蚂蚁河乡2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个。提供项目资金10万元,用于全市700个土样的采集、化验检测。提供项目资金6万元,用于宣传、培训、学习;提供项目资金11万元,用于购置仪器设备。

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化肥减量)项目测算分配资金依据表进行。

四、工作进度

1、2020年7-8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计划任务。

2、2020年9月-2021年3月,完成土壤样品采集、化验。

3、2020年10月-2021年4月开展对农技人员及农民的技术培训。

4、2021年4-9月,开展肥料田间试验。

5、2021年10-12月,完成项目资料汇总、项目总结、绩效总结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保障,确保项目实施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副局长任组长、农技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各乡镇街农业主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成立技术专家组:市农技中心主任组长,市农技中心人员为成员。专家组负责该项目的推广等技术指导工作。

2、作好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科技大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技术,转变观念,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影响力。

3、建立档案、强化数据审核和报送

建立农户技术档案。主要包括:采土地址、农户姓名、土壤类型、耕地面积、前茬作物、当季作物、目标产量、土壤测试结果、指导施肥数量、品种以及技术指导单位。

建立工作档案。主要包括:采土原始记录、测土原始数据、补贴资金使用、田间试验方案、田间调查记录、施肥卡、工作总结等。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9

一、目标任务

(一)廉租住房建设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新增廉租住房3772套,其中:市本级新建530套,其他方式筹集170套;*区新建650套;湘东区新建500套;萍乡经济开发区新建500套;芦溪县新建200套,其他方式筹集159套;上栗县新建6*套;莲花县新建400套,其他方式筹集53套。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新增经济适用住房5.9万平方米836套,其中:市本级2万平方米,*区2.5万平方米,湘东区0.5万平方米,芦溪县0.3万平方米,上栗县0.3万平方米,莲花县0.3万平方米。

(三)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完成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数1*47户,其中:*区补贴6860户,萍乡经济开发区补贴24户,湘东区补贴2*0户,芦溪县补贴1268户,上栗县补贴260户,莲花县补贴555户。

二、建设方式

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方式包括集中新建、普通商品房配建、棚户区改造配建和结合棚户区改造解决住房中配建廉租住房等多种方式,具体建设方式和配建比例由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配建廉租住房,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要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购。

三、资金筹措和拨付

(一)廉租住房建设资金

1.中央投资补助资金。中央政府对廉租住房建设给予投资补助,补助标准每平方米300元;莲花县补助标准每平方米400元。

2.省财政配套资金。省财政按每平方米200元给予配套资金补助。

3.县区(开发区)自筹资金。主要渠道:一是土地出让净收益不低于*%部分;二是住房公积金净收益;三是市、县区(开发区)财政预算安排。

4.国债转借地方资金。中心城区新建廉租住房,按每平方米150元的标准转借,三县新建廉租住房,按每平方米*0元的标准转借。

5.市、县区(开发区)自行融资。

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由市发改委会同市房管局编制和下达年度投资计划。2009年中央投资补助资金和省财政配套资金按省政府要求3月底前一次性拨付到市、县区(开发区);国债转借地方资金根据形象进度和各地实际情况予以安排。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主要是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市场运作的方式,实行项目法人招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由开发商垫资。

(三)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拨付由市财政局统筹管理,按任务数拨付给县区(开发区)。

三、政策支持及相关责任单位

(一)确保项目用地

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号)规定,根据当地的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切实保证供应。

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统一安排使用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占当地年度用地计划。廉租住房建设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修改或调整的,市、县区(开发区)要及时修改或调整,在报批材料完备、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市国土资源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核算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二)实行重点调度和优惠政策

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管理,享受省重点工程优惠政策。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标准按萍府办纪要〔20*〕38号文件规定执行)建设一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经营性收费按低限减半征收(具体免收和减半项目见附件一)。各县(区)自行出台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不得再收。征地管理费缓交一年。新建住宅供配电工程建设费,按低限减半征收,并对应征收的50%取费缓交一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房管局、市公共政务管理局、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萍乡供电公司等)

(三)奖励措施

省政府设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奖励资金,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力度大、任务完成好,质量、安全、进度、资金管理达到规定要求的县区(开发区),按省规定给予一定奖励。(责任单位:市房管局、市财政局)

四、项目实施和管理

(一)项目建设时间节点

1.净地项目建设时间节点

(1)前期工作。2009年3月底前,完成土地行政划拨,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项目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3月底前能开工建设的项目可实行项目邀请招标,以后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公开招标。

(2)主体建设。2009年5月底前,完成基础工程;8月底前,完成三层主体;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年3月底前,水、电、气、道路、绿化及配套设施完工,并组织验收。

2.需要征地拆迁的项目时间节点

(1)前期工作。2009年2月28日前,启动项目补偿安置工作;4月30日前,所有项目完成补偿安置和房屋拆迁,并有40%的项目完成报建及有关审批手续、开工建设;6月30日前,所有项目完成报建及有关审批手续、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

(2)主体建设。2009年8月底前,完成基础工程;11月底前,完成三层主体;20*年3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年6月底前,水、电、气、道路、绿化及配套设施完工,并组织验收。

3.20*-2011年项目准备工作

各地要抓好后两年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并在上一年四季度完成征地拆迁,办好用地手续,实现当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4.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工作时间要求

3月底前完成不少于全年任务数的审核发放工作。

(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实行审批制。统一建设的廉租住房项目,初步设计经市廉租住房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上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配套建设的廉租住房项目,实施方案经市廉租住房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上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统一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初步设计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要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在上报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时,应同时提供项目用地、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配套资金承诺文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房管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

(三)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选址尽可能利用现有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住户工作生活。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划和设计规范要求,控制投资和建设标准。新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以多层为主,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要在较小的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房管局)

(四)项目报建要求

市、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实行项目报建手续集中联审,并联审批,一条龙服务。市、县区(开发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办理项目报建工作,及时完成项目申请。市房管局、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市、县区(开发区)报建工作。对未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审批的部门,要实行问责制。(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房管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

(五)精心组织施工

市、县区(开发区)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优选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房管局)

(六)物业管理

实物配租的住房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实物配租住房的租金,按照配租面积和市、县政府规定的租金标准确定。廉租住房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不足部门由当地政府廉租住房资金支付。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不得高于普通商品房同等级标准的70%,其中的营业性用房不得出售,只能出租,租金收入可用于补充小区物业管理经费的不足,剩余部分纳入城市廉租住房资金专户。(责任单位:市房管局)

(七)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范围和保障标准

发放范围:2009年度市中心城区城镇户口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人均收入不超过*370元,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平方米。

保障标准:人均保障面积为*平方米,每平方米租赁补贴标准5元/月,每人每月租赁补贴标准为50元,每户家庭最高补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机构和督导组

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督导组,下设七个小组,分别对应市本级、萍乡经济开发区、各县(区),具体名单见附件三。

(二)明确工作职责

市政府每年与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房管、建设、规划等部门负责指导、组织编制工程地质初步勘察、初步设计(实施方案)、项目规划、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程进度等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争取中央投资补助资金,指导、协调编制和下达项目投资计划,以及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审批、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做好项目前期有关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中央投资补助资金、省财政配套补助资金、国债转借地方等项资金的拨付,建立和管理项目资金专户。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安排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以及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民政部门负责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务部门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林业部门负责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征用林地的审批。审计部门负责做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公共政务、消防、人防、气象等部门,负责做好项目的有关审批工作。各部门在收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报告后,3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审批。

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指导,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区(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项目实施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督导组要加强检查,每月督导不能少于一次,并按本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保证工作进度。各督导小组每月要将各县区(开发区)进展情况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以简报形式通报有关单位。

(三)加强督促检查

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要组织房管、建设、监察、发改、财政、国土、民政等部门对县区(开发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及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今年3月下旬,对净地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限时办结情况,以及中央投资补助资金、省财政配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今年8月上旬,对净地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生产以及地方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对需要征地拆迁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限时办结情况和中央补助资金、省财政配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今年12月中旬,对净地建设项目的主体完成情况,需要征地拆迁项目的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生产以及地方自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检查。每次检查情况要专题报市人民政府。

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篇10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农技推广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推广先进适用、高产优质、安全环保的农业技术,增强农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高产创建、旱作农业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补助资金,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相关补助资金。

第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支持原则:

(一)突出生产应用。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解决生产环节应用主推技术的制约因素,调动农民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积极性,切实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二)突出区域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科学确定适用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应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突出安全环保。科学评估推广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推广技术中新品种、投入品等管理,农作物新品种需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确保推广技术安全环保,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二章 补助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农技推广资金支持的技术与服务:

(一)有效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繁育、改良、种植、养殖等。

(二)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干燥、包装初加工技术等。

(三)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动物疫病防控中高效低残留药物施用,农业生产投入品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产残余物资源综合利用等。

(四)有效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开展公益,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等。

第五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主要支出范围:材料、农资、小型仪器设备等技术物化投入品的购置补助,推广服务、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等费用补助,以及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其他支出。

农技推广资金不得支出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基本支出,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支出,建造办公场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的支出,基础性农业科研等支出,以及与农技推广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对象是主推技术推广承担者、服务提供者和实际使用者,主要包括事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等。

第三章 资金分配和拨付

第七条 综合考虑各省耕地面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增加值、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实行资金切块分配。

第八条 中央财政将农技推广资金分项拨付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农技推广资金补助对象的预算级次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九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方式可采取现金补助、实物补助、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等。

第四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项目管理。省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按照财政部、农业部相关工作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当年支持项目,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省级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和规模、实施内容、补助对象和标准、管理措施等。

第十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项目的申请者应当编制申报文本,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市场需求、效益分析、投资构成以及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和部级绩效评价。

实行省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按年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效果等组织绩效评价。

实行部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农业部商财政部制定绩效评价方案,分省实施。

财政部和农业部对各省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情况,并于次年4月底前向财政部和农业部报送总结材料。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者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和项目形成的资产管理,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