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考核方案十篇

时间:2023-06-26 16:44:27

一体化考核方案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1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2

一、考核办法

1.考核内容及规则本文列举的考核实例,成绩实行百分制。考核内容和评分规则在制定完成后,在一个阶段相对稳定地实施。在下一个年度的开始,根据档案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再灵活地进行修订。考核内容有4项,即档案门类的齐全与数据完整性、归档及时性、档案数字化和系统管理,所占分值分别为30、20、20、30。因各单位的档案业务有差异,考核的档案门类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根据业务类型将各单位组到几个板块,分别进行考核,每个板块分别排名,突出考核的可比性、精确性和真实度。对油田企业来说,可划分为生产、工程、保障、社区和其他等5个板块,每个板块内档案业务基本相同,在考核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可比性。假如生产单位和社区的一并进行考核,社区内就不涉及生产类的勘探开发档案,档案门类的差异造成单位之间无可比性,考核结果中若掺杂形式主义成分就无实际意义。4项考核内容的每一部分,原则上将分值细化到每个档案类,具体做法是:对每个档案类分别考核,有几个考核门类就得出几个分值。比如要考核9个档案类,那就要计算出9个考核值,先按百分制给出每个门类的分值,再被9除,然后相加,最后和该考核大项占总成绩的权值相乘,就得出该项的分值。本文的实例中,四个考核项所占权值分别为30%、20%、20%、30%。

2.考核流程在考核办法(制度)落实后,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考核周期按季度进行。在每一个季度末,起草并下发考核通知,确定考核内容、规则及具体流程、上报方式等。下属单位接到通知后,先按要求开展自查,并按时上报自查成绩,由档案主管部门讨论核实后呈领导阅示确认,在下一个季度初公布考核结果。期间充分听取下属单位对考核的反馈意见,以改进和调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与方式。

二、考核内容解释

1.档案门类的齐全与数据完整性该项考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档案门类的齐全性,指的是考核有关单位所管理的档案类是否全面,每个板块考核哪些档案类在规则中是很明确的,缺项就要按评分标准扣分;另一个是档案数据的完整性,指的是在每个档案类中,档号、题名、归档日期、责任人等必填信息是否存在空值的问题,若存在这种情况就要按标准扣分。档案门类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划分。作为油田企业,纳入考核的档案有9类,即勘探开发、基建、管理、会计、科研、实物、照片、视频、设备等,每个板块的种类也不完全相同,若门类缺少,齐全性就要扣分;在各类档案的管理字段中,分别有规定的必填项,若必填字段值为空,就要扣分。齐全完整性的检查要靠工具软件辅助完成,这是为辅助考核管理而编制的专用软件,靠人工检查工作强度是海量的,不现实。

2.归档及时性在预定的《企业档案管理办法》中,各类档案的归档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归档滞后就要扣分。下边列出各类档案归档及时性的具体要求:(1)勘探开发档案。完井地质总结报告,开发井等在完工10日内,探井在完工35日内归档;测井资料在完成7个工作日内归档;其他地质资料在形成后的10个工作日内归档。(2)基建档案。工程项目文件材料在其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以竣工验收时间为准)归档。(3)管理档案。文件办理完毕后,在30日内(以文件形成日期为依据)归档。(4)会计档案。当年的会计档案在形成部门再保管一年后,在来年的6月30日前归档(如: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2012年的会计档案归档)。(5)科研档案。科研课题文档要在项目鉴定后3个月内归档。(6)实物档案。实物档案应在相关工作结束后30日内归档(以实物形成日期为依据)。(7)照片。照片(包括底片)及相关文件材料在有关工作(活动)结束后30日内归档。(8)视频档案。同照片。(9)设备档案。外购设备仪器、引进项目的文件材料,在开箱验收或接收后及时登记,安装调试完成后,3个月内归档。

3.库藏档案数字化《意见》指出:“各档案馆(室)要大力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及时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对已实现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妥善保管,一般不再提供利用。”档案数字化工作目前虽然有了一定进展,但离工作目标还有距离。面对企业实体库藏量大,载体种类多,档案保存时间久远,借阅利用逐年递增的现状,需要制定可行的档案数字化计划,按照载体老化程度、档案价值重要性、借阅利用率、档案开放需要的优先顺序开展数字化工作,争取在3年内实现库藏目录数字化率100%,档案全文数字化率80%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用考核来推动和促进。目前,库藏档案目录基本入库,重点考核的内容是全文数字化部分。具体方法是:以上传到系统的全文为基准进行考核,已数字化而没有进入系统的全文,不能通过系统检索,即还没有纳入档案信息化平台运行,因此不计入考核成绩。全文数字化率80%的目标的计算方法是,以系统内挂接全文的目录数(包括卷内和按件管理的目录)占应该带有全文的目录数的80%,每个单位的档案数字化率也是通过这个方法统计得出。在以往的全文挂接中,卷内的每一件(或按件管理的每一件)都可能对应着全文中的多个电子文件,比如说,一个文件有发文稿纸、正文、修改稿等,原来的做法是分别将这些文件扫描成JPG或其他格式的文件作为全文上传,即一件对应多个全文文件,显得有些凌乱。目前的做法是一件对应一个文件(全文),实现过程是将多个电子文件合成一个单层或双层PDF文件。这样,在统计全文数字化率的过程中,无论按目录或按全文,统计出的数据是一致的(按原来的做法,全文的数量一般都大于目录数)。

4.系统管理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树状分布的,系统维护管理也按权限分布至基层单位的每个节点。系统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应用开展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对系统安全措施、配置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等作为重要考核点,对管理机构、用户、角色、应用视图、归档流程等要求及时优化与更新。另外,还要求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用户对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提报,酌优计入考核成绩。

三、考核效果

通过档案信息应用考核,增强了各单位档案意识,尤其是引起了档案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提高了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话语权,形成了对标、追标的良好氛围。考核本身就是规范档案工作的过程,通过考核促进了全文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档案数据进一步规范、正确、完整,档案工作者的应用技能快速提升,上下级、同级档案部门单位业务交流更加紧密和具体,形成了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的良性循环新常态。档案考核结果报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纳入总体考核目标管理,奖惩兑现,提升了档案服务于企业主营业务的比重。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45-02

1 引言

在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的高校教育中,考试常常被认为是一门课程的结束,考试成绩被看作是反映学生最终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习本身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如何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才是高校一直在探索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程序设计基础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该课程基本都是零起点起步。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为今后的深入学习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编程基础课程,该课涉及的学生数量较多,面向的学院较广,对相关后续学习的影响也较大。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单次期末考试结合平时表现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的成绩在考核中占较大比重;通过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情况会得到的平时成绩,在考核中占较小的比重。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情况看,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单次考试方式影响学习效果,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情况,平时学习不努力,主要精力投放在期末突击应考。通过一个短期的密集复习,学生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快进必然快退,一段时间后,知识又快速遗忘,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甚至还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全面得体现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反而容易误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求,从而偏离课程设置的初衷。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的督促和激励效果有限,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抄袭参考行为,这样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无法及时体现,导致教师在衡量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等方面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助,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3 过程化考核方案

基于以上问题,课程组对课程的考核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思考,提出了过程化考核的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工作中进行试点实施。

考核方式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l 采用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

l 学习表现共占10%,这部分成绩通过评价学生平时的出勤和课堂表现获得;

l 上机实践课,学生上机完成教师布置的内容并书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按时提交的实验报告给出实践能力分,占比为20%;

l 教学过程中引入两次阶段性测试,阶段性测试形式为上机完成,分别考核学生基础内容的掌握和提高内容的掌握,每次考核计10分,总共占20%;

l 期末考试为闭卷,旨在真实反馈学生对于基本概念、重要知识点和综合应用的掌握情况。在总评中占比为50%。

4 过程化考核方案的特点

4.1 兼顾整体和个体

在施行本方案的学期,共有10个教学班级,涉及9位任课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由于本课程面向多个学院多个专业,过程化考核需要在每个教学班级都有统一的执行力度才能保证课程的整体一致,所以在贯彻执行过程化考核方案的同时,课程组定期召开教学交流会,及时贯彻和讨论方案的执行。全体任课教师全程参与方案细节的详细讨论,每位教师对于教学大纲、过程化考核方案都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任课教师授课的教学范围、教学进度的统一,实践项目、内容的统一,保证了教学一致性;过程化考核的范围和次数的统一,期末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的统考,保证了考核一致性;考核细则和评分依据的统一,保证了评定一致性。这些是这一方案面向课程保证教学整体规范,并顺利完成过程化考核教学改革的基础。

在施行本方案的学期,一共有683名学生学习本课程,这些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涉及经管、人文、化学、国际经贸等多个专业,各班级的上课时间各不相通,而且个别教学班级的周学时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还需要能够兼顾个体的差异,所以在过程化考核的方案并没有太死板的规定。例如实践项目明确了实践的内容和工作量,但没有统一规定完成哪几道题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实践题目;阶段测试规定了测试的内容范围和完成测试的时间区间,但没有统一测试时间和具体试卷。这样的做法使得教师有一定的空间调整教学安排,更合理的应对教学需求,同时也杜绝了不同班级之间学生作弊的可能。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教学个体的差异。

4.2 教考同步

我们理解,学习是一个过程,注重这个过程,才能让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达到较好的水平。单纯依赖期末考试,学生容易忽视学习的这个深入过程而依赖最后一搏。所以在制定考核方案时,我们特别注重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本课程的考核方案中,有50%的成绩是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同时展开的。这50%的考核包含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和阶段性测试三个层次的考虑:一、学生的平时表现,即是否能够以积极认真地态度对待学习,具体表现为学习表现的评分;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即能否跟上教学活动的进程,具体表现为每次实践内容的完成情况;三、对于学过的知识点能否建立有机联系,进行较为综合的应用面,具体表现为阶段性测试的表现。这三个层次是学习广度上的扩展也是学习深度上的递进,可以较为科学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

同时,在该方案中实践部分的能力评分占总分的40%,也和教学大纲中实践课时对总授课课时的占比一致,能够较大程度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体现出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

4.3 加深了解

采用该过程化考核方案,教师通过实践能力和阶段性测试两个环节,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方便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安排。学生也很关心自己的平时表现、上机实践和阶段性测试的情况,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有更好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通过课堂、机房、测试多方面的互动,提高了相互的了解,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5 运行效果

课程组收集了方案运行过程中的教学讨论会交流结果、所有学生成绩、任课教师的过程化考核反馈信息表,教学活动结束后还收集了一部分学生的反馈信息。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总体来说,过程化考核后学生的总评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下图所示是最近一个非过程化考核的学期2014-15(2)和采用过程化考核的2015-16(1)两个学期各成绩段人数在总参考人数的占比对比。

由于两个学期任课教师、学生专业背景、学生人数、使用教材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不能太乐观于成绩的大幅提高。但是不能否认学生成绩是有一定的提高的,尤其是成绩较落后学生,提高比较明显。

2)学生评价

从收集到的一些学生评价来看,学生评价各有不同。一些学生觉得过程化考核只是考核方式改了,但是学习过程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一些学生认为过程化考核后,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不可靠了,多级测试下学习压力变大了。也会有一些学生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会主动跟上课程的节奏,及时完成作业,最终成绩有了进步。

3)学风建设

综合分析各方评价,过程化考核最大的影响可能在于学风的推进。教考同步的考核方式,会引导学生跟上课程的节奏。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表示,因为50%的成绩都在学期进行中给出,所以学生对于平时的上课和时间的表现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阶段性测试也会督促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及时复习。该方案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一部分学生较为懒散的学习习惯。

4)存在的不足

阶段性测试中作弊行为难以杜绝,特别是人数较多的大班。虽然任课教师采取各种措施,有的教师上机笔试结合,有的教师甚至一次考试出多套试卷,作弊行为虽然不多,但还是存在。另外阶段性测试会占用一定的课时,所以课程的进度安排会稍显紧张,这是后续方案会考虑解决的一个问题。

6 小结

结合试点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我们发现,过程化考核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时间明显增加了,并且学习进度和课程的要求同步推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过程化考核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因材施教能力的提升。不同专业的学生本来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会有不同。过程化考核使得教师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比较全面及时地了解,能够及时针对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也让教师能够在授课中,积累更多经验从而有利于教师本身授课水平的提高。总体比较来看,采用过程化考核方案较原来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更有利。我校在执行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将继续采用过程化考核的方案,并在后续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更加优化方案。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4

基层检察院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借鉴和应用各地的先进经验,着眼现实,立足长远,推动基层检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增强法律监督能力、维护公平正义的目标。

一要深刻领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本精神

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公正高效树检察权威,以改革创新添机制活力,以人民满意为最终目标。权威是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体现的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对不稳定分子的震慑力、对社会的公信力。权威是发挥检察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只有具有较高的权威,才能有力打击犯罪,有力维护社会和谐,有力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出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权威的实现有赖于检察机关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刚直不阿、不偏不倚、迅速及时履行职能。公正高效是体现检察公信力的实践基础。加强机制建设是检察机关“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是保障各项工作充满生机、稳步推进的规范举措,是检察机关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基层检察实践看,要保障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注意对已有鲜活经验的客观总结,注意对内在规律的理性思考,逐步探索建立结构紧凑、具有逻辑性、操作性强的业务、队伍和事务标准化管理体系。人民满意是检验和衡量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体现社会主义检察机关先进性的重要指标,是体现检察机关核心价值的关键所在。人民满意有赖于内强素质,不断改革创新,构建和完善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检察干警执法能力和水平;有赖于外塑形象,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彰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品质,从而内外互动,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二要掌握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层院的标准化制度体系主要由办案流程化体系、岗位责任及工作标准、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文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责任及工作标准是基础,是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的具体依据;操作文件是落实制度的工作规范或操作规程,是具体的程序要求和实体标准,也是对办案流程体系的分解和细化;办案流程化体系是保障办案质量、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公正执法的核心标准。在制度体系中规定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分别对执行岗位责任、办案流程和各项制度进行考核,实现提高质量和效率、改进工作的目的。

基层院的制度体系将全部检察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分解和组合,明确可测量和检验的岗位职责,明确各个岗位承担的过程、过程标准及检验标准。以岗位为基点,运用过程方法对各个关键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工作过程的实施和实施结果符合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对全部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明确相互间的关系,对相互关联的工作过程作为系统加以明确识别,必要时进行过程再造,以提高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要制定具体、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按照每个岗位职责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目标清晰、每个办案流程科学严密、每个工作环节程序合理正确、过程控制主体明确、考核评价体系运转良好、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的标准,使整个制度体系得到贯彻落实,推动各基层检察院各项工作持续科学发展。

首先,对岗位责任和岗位标准制度体系进行量化和具体化,也是对各岗人员进行考核的具体标准,就是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定岗、定责、定目标、定标准,以此为依据,应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和奖惩,达到促进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目的。各基层院应根据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情况,制定包括科长、副科长、内勤、综合、后勤等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及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中应具体规定从中层干部到每一名干警的具体工作责任、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及程序、质量、数量及时限等标准、从事本岗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等,是实行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的总抓手,也是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是进行考核和管理的基础性文件。

其二、各项业务工作办案流程是依据刑事诉讼法、高检院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院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业务工作办案程序,具体规定了办案每一个过程、每一环节的程序要求,是办理各类案件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则。办案流程分为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和办案流程图两个部分,办案流程中具体规定了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监督、公诉、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部门主要业务工作的办案流程;办案流程图则是办案流程的图表化,使办案流程更加直观,便于了解和掌握办案流程的全貌和主要节点。各项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中的各项业务工作规程有重合和交叉的内容。办案流程中重在规定办案各环节应当遵守的程序规定,工作规程重在解决业务基础方面的问题,应更为具体和明确。

其三、操作文件规定了全部检察工作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标准,既规定了业务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也规定了队伍管理和事务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标准,其中业务工作操作文件是办案流程的分解、具体化和细化,是落实办案流程的具体操作指南。按照全部检察工作内容要求,应设计包括办公综合、调

研、技术、队伍管理、纪检、后勤管理等各类别的操作文件。每个操作文件分为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两个部分,操作程序应具体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权限和工作记录,是具体的程序要求;操作标准具体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实体标准,这里的标准不是工作目标,而是各项工作在实体上应达到的标准。而岗位责任中的工作标准则重在工作完成情况,也就是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因此操作文件是程序和实体相结合的制度规定。操作文件中的质量记录,是检查各项工作执行、落实和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也是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中引用的各项工作目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重要抓手,使实行量化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其四、制度体系基本涵盖了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党组决策方面的党组会议、检察委员会会议、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等会议制度和规则,特别是规定了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及其监督约束制度,是保障院党组进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规范性文件。办公综合制度包括政务工作管理制度、办公综合工作制度和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制度三个方面。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干部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党建、教育培训、奖励等项制度,其中的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目标管理办法,是开展绩效管理考核和目标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包括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办法和对干警的考核办法以及办案质量的考评标准等,以此来对执行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和岗位标准进行考核和奖惩。检察业务规章制度较多,包括控告申诉检察、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审查和其他业务工作制度四个方面,应根据上级院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基层院的实际而制定。廉政制度规定了各岗人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担负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办法,是保障队伍清正廉洁的制度规范。后勤管理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赃款赃物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四要加强考核、持续改进,确保标准化建设体系有效运行

绩效考核是科学、动态地衡量干警工作状况和效果的考核方式。是标准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通过制定客观、有效的考核标准,可以全面了解和评估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实绩、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绩效考核办法由考核组织、考核内容、考核对象、考核指标及标准、考核的程序、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几部分构成。部门和个人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都将转换成相应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以部门职能、部门指标和干警个人岗位责任及岗位标准为基础,按照上级检察机关对基层院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的要求,各基层院应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通过院党组和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干警之间充分的双向沟通,使院党组、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干警全面参与考核指标的设置过程,并承诺考核指标的完成。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5

【关键词】胜任力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 绩效考核

胜任力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和实施前提,它关注影响员工绩效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考核研究对于规范企业运行、提高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等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为此,本研究从新兴的胜任力研究出发,以期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提供新的方法。

一、胜任力的内涵及与绩效的关系

胜任力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 年在《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组织在人员选拔和甄选中采用的传统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术测验以及等级分数等测试手段,不能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以及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同时这种测试手段对某些特定人群也不尽公平。他认为胜任力是个人的一些潜在特点,它包括动机、个性特点、自我形象、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这些潜在的特点促成了个人有效或卓越的工作绩效。

胜任力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绩效关联性,与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紧密联系;动态性,与工作情景联动;可区分性,能够区分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由此可见,胜任力概念从一出现就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将胜任力导入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中,更能从深层次探讨个人特质对其业绩的影响。

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出现得比较晚,人员考评体制相对滞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由于该类起企业往往依附于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因此使得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的绩效考核和指标体系都到受多种体制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影响,归纳总结起来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岗位职责不明确

由于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成立较晚,因此很多企业的岗位说明书不配套,岗位职责不清,不能科学判断员工和岗位的匹配程度,从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缺乏依据。

(二)绩效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时由于部门之间沟通少,员工之间相互不熟悉,很难做到公正、客观;受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和内敛的作风,怕矛盾、怕冲突,给对方考评时追求无差别趋同,普遍给高分,使得考核失去意义。

(三)绩效管理缺乏相应的支撑

由于缺乏对绩效管理重要性和系统性认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一般没有专门的考核部门。员工间进行评价时, 只要根据主观印象打分,草率了事,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各部门都不积极配合,使得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更加困难。

三、基于胜任力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建议及对策

在分析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参考相关胜任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借鉴国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和其他公司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方案规划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胜任力绩效考核规划方案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一)确立胜任力导向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要求和业务职能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并采取相关的辅措施和配套方案,确保该项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以提升其对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服务战略的支撑能力。例如将胜任力与员工的薪酬及职位晋升方案挂钩,将效益机制和效率机制引入到内部考核之中,根据员工的价值创造进行比例性分配,从而激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创新机能。

(二)提高对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岗位职责和价值创造细分和评价的质量

结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工作岗位技术性强、业务综合优化需求高以及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根据其业务运作流程和机制确定岗位的价值创造流程,以提高服务满意度为导向细化岗位职责,从而为岗位胜任力的绩效考核系统的制定准备坚实的基础业务数据支持。现代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企业的布局优化和输送策略等等业务岗位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技能也比较综合化,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贡献也不相同,因此要对这些岗位业务体系做出相应的定量化考核方案。

(三)根据职位要求确定一般胜任力和特殊胜任力绩效标准

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外显和内隐部分的胜任力内容制定绩效标准,首先。一般胜任力绩效标准包括职位必须的各种知识、技能,这些标准随着个体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是完成绩效目标的最基本要求,可以通过专业、学历等确定;其次,特殊胜任力绩效标准主要是达到优秀绩效目标所具备的价值观、态度、个性等个体的内在期望和动力,这些标准不应随工作性质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标准的确定可以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制订完成绩效目标的高绩效者的特殊胜任力特征。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 连环考核 教学模式 游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34-02

数字媒体专业是随着近几年数字时展而诞生的专业,是艺术表现和技术展示的结合,而游戏专业属于该专业,游戏需要有绚丽的画面表现,又需要有灵活精悍的技能,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今市场的宠儿。无论从行业市场、知识体系,还是从将来的发展来看,游戏专业方向的教育都十分重要且必要。

1 数字媒体专业游戏方向的教育定位

数字媒体专业下的游戏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主,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数据媒体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应用软件,特别是游戏、虚拟仿真类软件的策划、开发、设计、制作,毕业后可以在不同领域从事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信息服务及媒体管理等工作。

2 游戏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游戏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迅猛发展的现状,游戏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采用项目化案例教学,结合专业体系课程连环阶段考核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1,2]

3 项目化案例教学

游戏专业是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技能专业,包含多门专业课程,每门专业课程都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技能,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知识点都是连贯的,前期课程为后继课程做铺垫;后继课程是前期课程的延伸,是前期课程的深入应用。学习各门课程时以整套项目为依据,逐步细化项目,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小案例融入教学。让学生能从实际案例的演练中明白各知识点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能很好地联系实际,直接面对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轻松掌握应用技巧。整套项目案例化分解教学,能让学生清楚知道每门课程的实际意义以及课程之间是如何贯彻衔接的,从而完整地掌握整个专业课程组的知识体系。

以《游戏策划》《游戏引擎》《游戏开发综合实训》和《数字媒体专业实训》4门专业课程组为例。首先,学生在《游戏策划》课程中通过学习经典案例的策划设计流程和方法掌握游戏策划的方法,在课程中分阶段进行分析学习,完成游戏作品的阶段性策划方案,并及时汇报讲演,在讲演交流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最终完成一份完整的游戏作品策划方案及Demo;然后在《游戏引擎》课程中项目化分解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同学逐步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游戏,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掌握游戏设计制作中的每个知识点及应用方法;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完善和总结,进一步团队合作完成游戏策划课程中策划出的游戏作品,此时游戏专业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游戏项目设计开发的流程及方法;最后在《数字媒体专业实训》课程中引导游戏专业的学生和动漫专业的学生共同合作,从作品的构思策划,到作品的设计制作,再到作品的测试,完成一款完全原创的作品。既巩固了整个专业的课程知识,又进一步掌握了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方法,培养了团队意识和能力。

以整套项目为主线,细化项目,形成融合每门课程中各个知识点的案例,以项目案例为依据进行讲演授课,让学生边学边实践,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明白实际项目的设计制作流程和方法。此种项目化案例教学让学生能轻松学习,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去设计、去尝试、去实践,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积极,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试验,效果显著。

4 游戏专业课程的连环考核模式

游戏专业课程以教授实操技能的知识为主,对于课程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技能,能否很好地应用专业技能完成好的作品,所以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要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知识技能是贯通应用的,所以采用多门专业课程的连环考核模式非常合适。[3]

以《游戏策划》《游戏引擎》《游戏开发综合实训》和《数字媒体专业实训》4门专业课程组为例,分4个阶段进行连环考核。

第一阶段,团队合作完成一份完整的游戏作品策划方案及Demo,分4部分4次进行汇报讲演,逐步完善改进,最后整组综合演讲展示,并记录第一阶段的总成绩100%=策划方案30%+第一次汇报讲演10%+第二次汇报讲演10%第三次汇报讲演10%+第四次汇报讲演10%+综合演讲展示20%+平时考勤10%。

第二阶段,独立完成一款完整的案例游戏,并答辩展示作品。

第三阶段,团队完成第一阶段中策划的游戏作品,并展示作品。

第四阶段,游戏专业与动漫专业团队合作完成一款原创作品,并答辩展示。

其中,第一阶段的总成绩作为《游戏策划》课程的成绩;《游戏引擎》课程的成绩100%=第二阶段成绩40%和第三阶段成绩40%+平时成绩20%;《游戏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成绩100%=第三阶段成绩40%+第四阶段成绩40%+平时成绩20%;《数字媒体专业实训》的成绩100%=第四阶段作品答辩成绩50%+报告成绩30%+20%平时成绩。

每个阶段的考核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分,学生也可以去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给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分数,互相交流,多维度地考核,促进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更能体现公平公正。

通过多门关联课程的连环考核来检测学生对整个专业方向知识的学习情况,不仅仅是对独立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核,而且与多门课程有直接的关联,是对学生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

5 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中游戏专业课程的教学依托数字媒体的艺术表现能力,结合计算机技能的应用能力,将项目化案例教学逐步细化融入各知识点,进行连环学习考核,学生从实践操作技能中学习领悟,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还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也有很好的提升,效果显著。

从学生角度看,项目化案例和连环考核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教师角度看,项目化案例教学和连环考核模式使教学更加灵活,能更好地将最新技术和信息融入课堂。从专业领域的需求来看,项目化案例教学能为行业培养更专业、技能更强的人才。[4,5]

参考文献

[1] 赵竞.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跨专业合作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2016(10):169.

[2] 李园园.游戏开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与实施[J].软件导刊,2014(3):33-35.

[3] 芦明明.高项目化实践教学在游戏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65-167.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考核 考核方法改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创办以来,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在校生规模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年招生规模在一百人左右,分设两个财务管理本科班。同时在学院层面招收财务管理专业辅修二学位课程班,至今已经招生四届。从招生的生源质量到毕业生就业分配质量都在学院各个本科专业中较为突出,本科专业办学效果整体良好。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和兄弟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身特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以及先进的教学实践仿真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从课程考核角度看,根据专业要求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对传统的教学考核环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同时突出了过程考核和全程考核的作用。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目标

传统考核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以学期期末试卷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既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通过考核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核形式以闭卷考试为主,无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考查。虽然闭卷考试形式已经使用了包括选择、填空、简答、计算、论述和综合案例分析等形式,但受到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学院相关考试要求的限制,以及命题要求和标准答案的约束,导致这种考试形式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固化倾向和标准化倾向,以至于学生更多的看重应试技巧和僵化的复习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也对教学形成一定不利影响。

二是过度看重理论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分析、综合运用和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闭卷考试,使学生最大的目标是追求卷面成绩,而闭卷考试形式导致试题往往只能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考查具有相对标准答案的理论性试题,一些开放性、综合性和动手动脑类型的试题无法进行标准化考核,导致学生学习更多的偏重理论学习和应试性学习,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是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和影响短暂,不能保质学生全程的学习质量,也不能对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情况进行推进和深入。闭卷考试往往安排在学期期末,即使增加了期中考试环节也无法保证学生在整个学期期间保持持续的学习强度和参与度。很多学生都是在考试前突击准备,考试后抛在脑后。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保持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体系。

二、考核方法改革思路

经过近几年财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任老师进行的课程考核方案改革的尝试,以及财管管理教研室和教研室所在的经济管理系领导进行全面考查、深入分析、反复讨论和积极实践,对整个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考核环节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能够覆盖全部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大多数专业选修课程的课程考核方法,为全面提升财管管理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关于财管管理专业考核方法改革的主要思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部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必修课程考核方案必修符合过程化考核要求。通过对已经在前期进行了过程化考试的教师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整体要求,又能突出各门课程特性的过程化考核要求形式。并召开所有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师参与的讨论会,逐步形成了能够覆盖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指导意见。所有相关任课老师在学期之初就必须形成一套能够覆盖整个学期过程的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必须包含考勤、提问、理论小作业、课程大作业、分组大作业、阶段测验、课程讨论课、案例分析综合实验和期末综合测验等环节。每个相关环节赋予一定比例的分值,要求任课教师对每一名专业学生都基于所有环节的考核评价,并且将相关成绩进行公开,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程度和差距。在具体环节中,课任老师可以根据自身课程情况进行具体安排设计,但必须突出应用型和实用性特点,重点考查和引导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所有课程考核方案必须在教研室层面进行讨论和推敲,特别是相同进度的教师要进行反复沟通和协商,力图达到指定意见的要求。

第二,相关财务管理课程之间进行考核方式的密切协商,从而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财务管理主干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是十分突出了,在构建财管管理课程体系时这一问题就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安排。完整而缜密的课程体系为推动系统化考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同学期的不同课程和不同学期课程之间形成了有机体系,为考核方法改革的推进消除了体系上的障碍。由于在构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过程中,全面参照教育部相关原则和兄弟院校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方案,同时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身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特点和在工会财务管理研究的突出优势,形成了严谨扎实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这样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可以使相同学期的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教研协商,共同制定适用于本学期的各个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方案细则。在实施过程中,彼此之间可以将各门课程的重点更加突出,同时也可以把其他课程与本门课程中相关联的部分运用更加综合和系统的考核方式来加以考核。同时将前面学期课程的考核方案与后面学期课程的考核方案相呼应,实现课程学习的延续性和前瞻性。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以及对学期间的课程衔接问题进行了合理安排,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就要求任课老师之间进行密切配合,一方面需要前学期任课老师在突出本门课程重点的同事,照应后续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对未来学习课程研究方向的领悟和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扎实铺垫。同时也要求,后续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在授课和课程考核过程中,运用前面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考核本门课程。最后,财务管理各门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既符合统一指导思想,又能够符合本科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考核方式。财务管理专业中主干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任选课等名称都是根据课程在整个财务管理专业中的特点而制定的。同时每门课程也都具备相关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喜闻乐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考核方式以促进教学。因此,就要求每一门任课老师都要认真安排和制定本门课程的考核方案,并通过教研室专门研讨会的形式,反复沟通,反复修改和完善。从而逐渐形成既符合本门课程特点又符合整个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指导思想的考核方案,并进行教学和考核实践。

三、总结

通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教研室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完成。根据不同课任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整个财务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的考核方案改革都已经成型,效果良好。基本上避免各自为政,简单考核本学期本门课程的重点知识,而忽略了财务管理专业特点所要求的系统化和全面化问题。作为一种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改革有必要在类似的专业中加以推广,从而促进应用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樊彦国,朱浩,武腾腾,孙元芳.大学生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7).

[2]姚旭,荣红霞.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研究[J].教育探索,2014(4).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8

一、对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思考

1.归档文件整体质量概念。无论是过去的立卷还是现在的归档文件整理,其对整理的整体质量要求这个核心是不变的。即在保证个体(卷或件)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应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最大限度地保持归档文件的直观质量。

在档案整理实践中,有的业务指导人员和文档人员对个体的质量要求都很明确,而对整体质量要求则比较模糊,甚而误把个体质量当作整体质量。殊不知,档案整理不同于一般事物,个体整理质量之和并不等于整体整理质量,至多是整体质量的一个方面。

档案整理的整体质量由四个因素组成,即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程度越高,归档质量越高;归档文件的直观质量越高,归档质量越高;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划分得准确度越高,归档质量越高;归档文件的个体质量越高,对归档质量也有提高作用。

2.归档文件整体质量的现状。归档文件整体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有:有的重要文件缺失不完整;有的把本来只有几十卷的文件分装成近二百卷(其中有部分应销毁文件);个别立档单位为减轻室藏,将短期卷有意划入长期归档,意在移交档案馆,因而连续七年没有长期卷。更令人不解的是,在验收一家县级单位晋升示范档案室过程中,该档案室三年无一卷永久卷,参加验收的十几人中竟无一人发现,也无一人提出异议。这也许是市场经济浪潮的腥味刺激了一些同志的嗅觉,以致扰乱了我们的正常思维,因而没有履行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也许是我们掌握档案质量生杀大权的指导人员太相信纸上的“规则”的作用,而忽视了具体操作整理规则的人。

归档文件的整体质量,不仅体现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且也决定着这个地方历史的完整或残缺。试想,如果一个单位至关重要的文件存在领导的笔记本里或把数年的重要会议记录放在抽屉里,在归档时因文档人员疏忽或某种因素而未归档,那么这个单位文件的归档质量就可想而知。再比如,如果一个大机关的档案由于文档人员不熟悉业务或指导人员指导失误,而将整个归档文件中的永久比例划分得低于正常范围,甚至永久档案出现几年断档,过若干年这些档案进馆后,后代们将怎样处置到期长期卷?其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3.造成归档文件整体质量低劣的原因。造成归档文件整体质量低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各级档案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整体观念不强。当然,也少不了社会因素。例如某省档案局制定的《机关档案管理上等升级标准》中“业务建设”只占整个考核项目分数的24%,而案卷质量只占7%,对馆室藏档案的整体质量没有一个具体的要求标准,对档案的齐全完整程度和保管期限划分几乎没有提出要求,查看档案质量只看表面而不看实质,没有把归档文件的整体质量作为档案工作之本。

这一现象比较普遍。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上等升级标准中,往往只注重硬件设施,而忽视了对档案质量的要求。上级档案部门的质量意识如此之淡薄,那么基层机关文档人员和指导人员的质量意识还能高到哪去?

二、对归档文件整理质量实行百分制考核的实践

为了督促立档单位能够依据档案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及时规范地完成年度文书材料的归档,确保国家档案的齐全完整,安全保管和高效利用,笔者根据多年接触档案质量的切身体验,设置了《机关文书归档质量年度考核标准》(以下简称考核标准),从2个大项11小项对归档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和提升机关档案管理水平,以推动机关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1.建立归档质量年度考核制度的好处。年度归档工作面广量大,仅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巡回指导、监督检查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各主管单位和立档单位的自身力量,才能全面、系统、规范地完成归档工作。但由于机关档案员兼职多、业务生疏、档案责任意识等因素对归档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只有在全辖区建立起归档质量年度考核制度,才能切实提高应归档档案的质量。归档质量年度考核标准虽简单,但易于操作,可行性强。不论是机关档案员,还是业务指导人员,都能对照考核标准在及时、准确、有效地把住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同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使机关档案室的业务建设得到加强。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9

关键词: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含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媒体和市场情况不断变化,广告学教育首先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广告人才。尤其是,近年来广告学专业既在传统的综合类院校、新闻传播类院校中开设,也在农林、理工等各类院校中广泛开设。伴随着广告学专业在全国各类院校中广泛发展,各类院校都纷纷在课程设置方面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广告学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将广告学专业课程和广告实务案例相联系,以技能目标为培养核心展开教学过程,建立实训教学体系,寻求符合市场条件和广告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发展路径。课程实训体系的建立是广告学教育进一步向市场靠近的创新表现,也是广告教育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表现。

一、实训教学体系的含义

课程体系建设是广告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课程体系创新就成为广告教育改革的起点和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广告实务引入专业技能和策划创意课程体系当中,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与之相对应,考核方式也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展开,形成广告实训教学体系。

在广告课程教育中发展实训教学体系,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和策划创意课程中,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进展开课程教学和考核,成为广告教育中课程改革的创新点。

从广告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广告教育素来与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市场和广告实务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的营销与广告战略纷纷转向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另一方面,新媒体广告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突飞猛进,也使广告业务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产生变化。广告实训教学体系是指,广告教育为了适应市场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变化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与广告业务展开过程相配合。具体到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广告实务案例展开。尤其是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针对策划创意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从广告公司操作的实务案例中进行甄选,并以所选择的广告业务实例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确定难点与重点。

依托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展开知识重难点的教学,打破原有的线性教学流程,在学生参与实例操作中循环展开重难点的讲解和练习。同时,实训教学体系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巧的合并,围绕着教学活动,将专业操作技巧的讲授依托于业务实例的进展,与基础知识相互结合,使基础知识生动具体起来,也使操作技巧摆脱纸上谈兵,在操作中不断熟练。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改变原有试卷考核的方法,引入小组活动模式,在团队合作训练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基于团队配合训练专业操作技巧,又能够熟悉和串联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策划创意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巧。考核内容方面注重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结合程度,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将课程内容和考核方法与广告实务相结合,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进行技能和知识考核,进一步紧跟市场变化,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维。

二、实训教学体系的作用

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改变原有课程教学的内容与考核安排,通过引进广告实务案例创新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对广告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使课程建设与广告业实务紧密联系

广告教育是针对未来广告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不仅是讲解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更是专业思维的培养。广告行业是与市场发展紧密相连的,课程体系围绕着广告基本理论展开,容易造成广告教育偏离广告实业发展。而教学内容偏离不仅使广告教育内容陈旧,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容易造成毕业生不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无益于达到教学目的。

尤其是我国广告教育发展经历了高速发展的过程,进入到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阶段。教育质量的提升意在紧密联系广告教育与广告实务,形成与广告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广告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与传统课程体系相比较,实训教学体系将广告行业正在进行的实务案例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依托具有典型市场和时代特征的实务案例选择课程内容,围绕着实务案例的需要分配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将课程内容与行业实务紧密衔接起来。

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将教学活动、课程设计与行业实务紧密联系,利用广告行业实务发展不断更新,通过广告实训教学体系,拓展广告教育课程体系的知识范围,调整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

2.促使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

传统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广告学理论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广告公司经营的分工作为核心,围绕着理论发展和经营分工的课程体系缺点不仅表现在与广告实务发展缺乏联系,也表现在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课程内容单一的原因主要是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广告行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情况脱节。现代广告教育中,课程体系不能与媒体新技术、市场变化特点相结合,单一的立足理论来分析讲解理论知识,就会导致广告教育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另外由于广告行业分工细致,并且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行业分工进一步细致,为了满足行业对学生技能的需要,各校课程体系进一步精细化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更进一步趋近于精细化和特色化,导致课程体系上逻辑松散,课程内容零散。广告实训教学体系以行业实务案例为依托,将本来松散于各课程中的知识点综合在一定的案例当中,按照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围绕着典型案例安排课程教学难重点,既在讲授中突出本课程内容的难重点,又能够将一门课程与课程体系当中其他课程相联系。

以行业实务案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各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各课程的课程内容又进一步丰富。

3.促使考核内容进一步丰富

考核是广告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考核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传统教学考核的过程在考核是否达到知识目标方面具有优势,而且由于操作简单,考核效果明显。但是就教育教学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而言,简单的试卷考核其效果就显得捉襟见肘。

广告实训教学体系的考核主要是围绕着行业实务案例的操作训练展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把广告业界实例引入课堂当中,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实务相联系,在考核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将业界实务人员引入到考核过程中。按照实训教学的要求,由广告行业从业者与授课教师共同从正在执行的个案中寻找适合课程内容的实例,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由从业者担任部分课程内容的授课,在考核过程中也可以引入从业者考核,将一部分考核权限交给从业者执行。

依托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将实务案例操作引入到考核过程中,将虚拟案例变为实际案例,变单一的纸面模拟式案例分析改为实务操作,将技能考核变为考核的重点。实训教学的考核形式更多样,内容也更丰富,在考核过程中兼顾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达成教育教学的素质目标。

三、实训教学体系应用的意义

目前广告实训教学思路在各高校广告学专业建设中都有所体现,各高校围绕着自身的培养特色目标设计了符合自身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实训方法。但广告实训教学体系不是简单的在一门课程中设计实训教学或课内实践,而是将实训的内容贯彻在广告教育的整体过程当中。在广告教育的各个环节,以广告行业实务操作和行业实例为基础和核心,围绕着此核心建设课程体系、选择授课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并将技能培养的思路贯彻到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赛事、实习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中。

技能教育不是现代广告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中知识目标是广告教育的基础目标,技能目标是核心目标,而素质目标则是广告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难考核的目标。广告实训教学体系通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将知识教育融合到技能教育当中,在达到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期达到广告教育的素质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培爱.数字化时代中国广告教育改革的思考.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8).

[2]阮超.产学互动下广告学三螺旋式实训教学.艺术设计,2012(4).

一体化考核方案篇10

关键词:职业能力;考核模式;课程;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53-03

一、国内外考核模式分析

1.德国“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考试模式。“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考试模式是在电子行业等采取的一种创新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考试须密切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考试形式的设计关注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第二,以职业能力的考核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考试方法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的各个方面;第三,采用外部认证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考试质量保证体系,切实维护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公正性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2.英国BTEC教学考核模式。BTEC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及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突出通用能力培养。BTEC模式的评估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学习到了什么专业能力,并测试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BTEC考核模式的特点是: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尊重学生,重视投诉。

3.国内考核模式。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职教工作者陆续提出了一些体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方法,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校内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待改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考核方式缺乏标准性、精确性、系统性、全面性。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

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课程考核模式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在教学目标的限制下,确定考核的形式、内容和标准。

1.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教学目标制定。通过对特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位置,细化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2.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构建。在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几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

(1)考核过程全程化。职业教育课程考核需要分为两部分,强调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2)考核标准职业化。职业化的方法可以从引入职业标准开始,分析岗位要求,具体落实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三个方面。

(3)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主体不能局限于老师打分,可以多种主体配合,比较可行的考核评价主体有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

(4)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考核方式采用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小组答辩、小组竞赛及展示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5)考核的执行与管理系统化。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必须系统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机制。第一,在课程开始之前课程小组就要研究制定考核的方案,包括学生情况的调查和过程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制定;第二,组织专家对考核方案进审核和修订;第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组织督导对考核方案的执行与效果进行追踪、反馈和修正;第四,在期末进行终结考核时要实行教考分离;第五,课程结束时要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反馈总结。

三、“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考核模式实践

“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是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PCB电路板加工、电路板加工质量检修、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简单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及设备改良等典型工作岗位技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整体考核方案。课程考核融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由平时考核、任务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构成,并与岗位技能认证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师生共同参与,如表1。

2.考核评价标准。在课程考核方案中,非常关键的是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任务过程考核部分。内容是否恰当、标准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技能的培养效果。下面以“任务1: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设计”为例,简单阐述如何确定任务过程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任务驱动课程教学目标分析,按由简到繁的原则,作为第一个任务,使学生了解电子线路板设计流程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掌握Protel99SE启动、文件类型识别、文件管理、数据库设计、分立元件库加卸载、原理图绘制环境设置、元件操作、电气连接及规则检测、报表生成、原理图打印输出等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2)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如表2。

通过考核模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特别是学生通过自评环节,增强了学习主动性,也对自身学习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对每个任务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该课程考核方案比较全面、合理、细致、操作性较强。当然,在今后的实践中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课程组的不懈努力。

课程考核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测量和质量管理的工具。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尧妃.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10).

[2]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