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十篇

时间:2023-06-21 09:4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1

>>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形式及途径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方法的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原则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探讨 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种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谈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浅谈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浅谈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大学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张爱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11,(32).

④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

⑤.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1-19.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2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3

本实验力求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原则,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德育体系,应当是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应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应当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一)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种情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整个文化的前进方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内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先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特点和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德性论、德育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本体论基础

1.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德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德性的整体性与生活的整体性的全面关联,还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德性的理性维度与情感维度的辩证统一。德性的形式结构是个体德性借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德性的形式结构的诸多要素分解为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德性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德性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思想道德信念、原则和规范构成的;就其横向来看则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心理品质等构成的。德性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一定的内容总是寓于一定的形式之中,而一定的形式总是具体表现为具有某种内容的形式。

德性的主体性,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人,客体是实践对象。作为道德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是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然而,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

德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德哲学对此有十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总的说来,知行统一的主张是一个基本的取向。

2.德性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次表现为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一是体现在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在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全过程。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三是表现为德育管理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督导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所以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德育途径、方法的正确运用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德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上。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德行上,只有学生践行、践言了,德育目标才算最终实现了。其次,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系统科学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更多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教育评价六个子体系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整体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和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2.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2.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1)德育内容;循序渐进;(2)德目规范,形成序列;(3)要素完整,层次清楚;(4)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三)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1.德育途径的涵义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2.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要求

(1)德育途径,对应内容;(2)一项内容,多条途径;(3)有主有辅,协调配合;(4)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四)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1.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德育工作者总结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四类18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2.构建德育方法体系的要求

(1)根据内容,对应途径;(2)多种方法,优选组合;(3)辩证思维,法无定法;(4)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1.德育管理的涵义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要求

(1)理顺健全领导体制;(2)稳定提高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德育评价的涵义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2.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1)三级评价,体系健全;(2)指标体系,科学简明;(3)认真研究评价原则;(4)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结论

(一)广义理解德育概念,提出了德育内容的“五要素说”

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二)系统研究德育体系,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

根据系统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主张德育文化融合,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德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主张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构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环节,提出建立“德育活动课”的观点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道德践行不是完整的德育。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德育“新三中心论”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4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文明礼仪教育 途径与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1)指出:注意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要着眼于长远行为效应,注重对其一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品质培养与终身受益的文明礼仪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华上下五千年,素以“礼仪之邦”为誉。《论语・学而》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便是华夏文化与民族精魂的价值导向。幼儿阶段恰为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将使教育事半功倍,幼儿获益终身。

礼仪是指以建立和发展和谐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以礼节、礼貌、风俗、习惯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现代社会对礼仪的界定抛弃了传统社会等级观念和儒家道德限定,更强调互为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倡导“以人为本”、关注自我价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显示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礼仪教育是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模本等活动。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引导学前儿童认识礼仪文化、实施礼仪言行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了解礼仪常识、掌握礼仪行为并内化礼仪情感。

一、现况分析

礼仪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德育的基础工程与意义途径。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基本构想是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遵循自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付诸实践,更多表现出论述性多、实践性少,规范性多、论证性少,概述性多、专题性少等现实问题。在幼儿园,幼儿常表现出礼仪意识认知不足、礼仪行为时有缺失,以及园本教育途径单一、内容涣散、不成体系;幼儿教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觉性与营造一体化教育环境的延展思维的问题。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抑或止步不前,或者若有若无。

我园自2005年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特色教育。通过引进《幼儿礼仪》课程读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领域,在且行且思中发现大班幼儿礼仪教育明显表现出: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目标性不强、计划性不够、组织力匮乏,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延伸不充分等,并就此问题展开行动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生态微系统,将礼仪教育定位于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及公共场所礼仪的三大模块。

礼仪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统领、若干层级分目标关联而成的体系。学前阶段,其总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礼仪的重要意义和生活价值,了解日常必要的礼仪常识及行为表现,初步形成尊重礼仪的思想意识,养成礼仪行为习惯。落实在大班,即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规范与个性和谐的发展。

目标统摄教学内容的科学制定与具体规划,在该目标下,结合礼仪本质内涵与幼儿道德教育范围,得出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幼儿礼仪包括生活礼仪、学习礼仪、运动礼仪、游戏礼仪,家庭礼仪包括敬老礼仪、待客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交往、公共秩序、公共环境。

三、实施途径与有效方法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5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初级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理念、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以课堂为途径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德育针对性,使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用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当今中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理由。学校应树立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重视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学研究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在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的德育功能。可以说,其他学科的教师既有利用和结合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强调意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决定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不是仅靠课堂灌输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情感体验、自我修养、意志锻炼、行为践行,才能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形成信仰,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教育机构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平衡,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不可以被忽视的。中学的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如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共青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的延伸,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衔接,有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信服力。

三、以文化建设为途径

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的功能。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对校园的冲击,中学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校园氛围,占领中学生的思想阵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文化建设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的建设。文化具有育人养德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德育途径就是指教育者寓德育内容和信息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使教育对象在优美的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受到熏陶,不断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孔子就十分重视以美好的事物来促进学生的美好品德的形成,后人把其思想称为“以美储善”。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很好地激发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当然,学校更应该重视校园软性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精神环境和舆论环境等。首先,挖掘和确定校园的文化内涵,用主旋律文化引导校园的其他文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处处能被优秀的文化所感染和激励。其次,以学校的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再次,发挥舆论导向育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端正教育对象的态度。

四、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为途径

人际关系途径也可以被称为情感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情感是贯穿教育的因素,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行为上独立、叛逆,但心里孤独,渴望认同、理解和关心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重视、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设,着眼于人与人的情感相容。这也是由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首先,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应强调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强调教育者要处处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做到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服之以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重视以自己的人格形象、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知识底蕴、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内在素质去影响受教育者,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次,我们要重视营造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重视以友辅仁,注重学生群体对个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等方式积极建设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五、以学校管理为途径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6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7

关键词:德国 诚信教育 大学生 诚信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29-02

诚信,即诚实,信用,信任。诚信是人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存在的本体;诚信既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公民“第二个”身份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诚信也帮助德国人树立了严谨、务实、专业、负有责任感的工作作风。当代德国诚信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我国基本国情需要,针对大学生实际思想特点,深入研究德国诚信教育体系,学习借鉴德国诚信建设的成功方法,对于纾解高校诚信危机,增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一、德国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德国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世界两大法系包括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德国法系是大陆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诚信建设的法律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德国《民法典》第242条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即“债务人有权利考虑交易习惯,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实施给付”,应以此作为法律一般原则适用于所用法律领域。德国诚信建设在法律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德国诚信建设法律法规覆盖面广。一是经济领域诚信法律法规最为完善。例如,德国《商法典》规定公司成立必须经过地方法院,并以公证形式进行商业程序登记,保证商业登记簿可公开查阅,即使登记公司申请破产也应该保证公司信用信息的有效查阅。二是法律还规定个人的信用数据必须得到征信机构的严格保密,不得随意公开。三是严格规范催账程序,德国《反不道德支付法》规定债务人若连续3次收到债权人的催账警告仍然置若罔闻,债权人有权申请地方法院的介入。四是严格规范信用监督程序。德国《债权法》规定联邦金融服务监管局、德国联邦内政部以及各联邦政府、州政府必须承担起职责范围内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不仅如此,德国诚信法律法规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思想:违背诚实信用的方式不同,其承担的法律后果也迥然有别,具体法律后果应取决于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

(二)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德国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德国诚信教育的法律保障,那么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德国诚信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制度保障。例如,德国《借贷法》只是规定德国各级政府、各金融监管局理应承担好各自监督、管理、指导的职责,而德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则直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德国公民办理商业贷款、住房贷款,按照法律必须递交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必须由德国Creditroform、Sehufa等商业信用公司提供,信用公司在保证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做出公正的信用评估。德国信用管理体系还具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例如,德国公民乘坐公交车无需检票,完全依靠公民自觉性购票乘车,由于抽检票发现不诚信行为,逃票人不仅需要交纳多倍罚款,而且严重影响其信用记录,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会给当事人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三)宗教教育是德国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德国是典型的宗教国家,教徒众多,2009年德国联邦统计局报道称在德国有65%的人信仰基督教。《圣经》是教会教育教徒思想德行的“教义”,《圣经》倡导教徒“以诚为善”。教会通过宣传教义,公民对上帝产生敬畏和信仰之心,公民通过参加礼拜和自我教育,告诫自己遵循诚信原则。除此之外,《德意志联邦基本法》规定,“公立学校的宗教教育应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参加形式灵活多样的宗教课程,遵循诚信原则,培养诚信意识。

(四)传统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是德国诚信教育的途径

德国诚信教育并不拘泥于借鉴宗教所倡导的伦理原则,还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和日耳曼民族文化中的规则意识。德国人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体现在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德国很多零售店在店外摆放待售的商品,待消费者自行挑选后自觉进店付款;德国许多公司将“诚信”“责任”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的德国人绝不会擅自闯红灯,近似刻板的举动彰显了民族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五)德国人通过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开展诚信教育

德国人注重通过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培育诚信意识。一是诚信教育是德国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家庭教育倡导为国教子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子女诚实守信的品格,为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的发展,采取平等民主的教育方法。二是德国劳动教育通过培育孩子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德国法律也明文规定,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承担不同强度的家庭劳动,比如,洗碗、扫地、替人擦皮鞋、收拾花园等。学校也要求学生承担相应的校园劳动,例如,鼓励学生假期到工厂、医院、福利院、养老院服务1-2周。

二、当代中国高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毋庸讳言,研究德国诚信建设的途径及方法有助于纾解当代中国高校日趋严峻的诚信危机。高校诚信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网络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滑坡问题,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滑坡问题以及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每一类型的诚信危机又包含多方面的诚信缺失现象,兹不赘述。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高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顾影自怜,头脑固化,目光短\,不主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本末倒置,为求得名利舍本逐末,不讲诚信。二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不知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越多,对社会贡献越大,越能树立正确的“三观”,越能找到“获得感”,诚信道德观念越强,反之,只索取不奉献诚信滑坡就会演变为诚信危机。

(二)高校因素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缺乏实效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校园诚信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健全的大学生诚信监督及奖惩机制。中国社会注重讲求人情义理,人际关系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格外重要,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倡诚信的机制取得实效性成果,一些高校尽管设立了诚信守则,但部分准则只停留在教师们的口头约束上,缺失与之有效衔接的践行准则。

(三)社会环境因素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价值观。一是体现在现实环境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价值观蔓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转变,不可避免地给部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带来一些挑战,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这些都可能加剧大学校园的诚信危机。二是体现在虚拟环境领域。伴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普及,部分大学生在开放又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意志力较弱,助长了网络失信现象的发生。

三、德国诚信教育对高校诚信教育的启示

(一)健全大学生诚信法律体系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德国诚信建设的经验表明: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一要健全大学生诚信法律、法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高校的实际状况,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不断总结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高校诚信法律体系。二是建立法治秩序。坚持德治与法制相结合,建立一种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要求的“法治秩序”,进而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供法治保障。三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大学生没有法治精神就难以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等。四是用法治精神培养诚信意识。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衔接,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是对我国青年发展的顶层设计,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光荣之事,拒为耻之行,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诚实守信,抱诚守真,在高校形成明诚守法的良好风尚。

(二)发挥高校信用管理体系的监督功能

德国诚信建设过程中,德国相互协调的信息公开制度和信息保护制度对当代中国高校诚信建设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必须健全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在培育大学生诚信意识过程中的作用。一是扩大高校诚信教育的覆盖面。大学生校园信用信息档案和大学生社会信用信息档案要实现有效衔接,监督大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表里如一,校内校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二是健全高校诚信奖惩机制。在家庭、高校、社会的引导、监督、管理工作有效衔接的条件下,社会各界还应针对大学生信用状况,健全大学生失信惩罚机制和奖励机制,群力群策,确保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持久性、实效性,预防失信行为的发生。

(三)坚持文化自信,培养“四有新人”

从德国的诚信建设经验可以看出,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展高校诚信教育更应该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文化是民族的血液,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更应该做到道路自信,方向自信,理念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路自信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坚持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之路。高校教育者和大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坚定中国人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用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诚信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四)重视劳动教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德国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启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劳动在高校诚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责任感意识来培养诚信意识。一是要从思想上转变社会财富价值观,尊重劳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和自立自强的意识,而不是让大学生认为劳动就是“干苦力”。二是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韩非子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越是艰苦的劳动,越能磨炼大学生的品质,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的毅力,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并且在劳动中践行诚信价值观,真正把高校诚信教育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8

关键词:德育工作方法;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36-0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技能且有责任心、能吃苦、品学兼优的职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其中不仅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着一些误区。通过分析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确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建设“三结合”德育工作模式。形成多元德育工作网络,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本人结合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粗浅地谈谈对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看法。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现状

1.1 德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开够,不少中职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德育机构,德育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德育课与普通文化课同属一个部门管理。结果德育管理目标不明确、德育方法单一、德育管理水平不高。我校虽已建立德育教研室,但教研室人员匮乏,并身兼数职。对德育课指导与学生德育工作未发挥明显作用。

1.2 德育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应全面深刻地和体现社会实际需要,应符合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和谐性。但不少中职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目标定位上过分强调方向性、政治性,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不了解学生的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了解的主体需要,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这种过高的德育目标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1.3 德育方法呆板陈旧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和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运用的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的总和。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方法呆板陈旧,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注重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互动、平等对话、反馈;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而不是让学生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传统的德育方法,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要,因此难以实现理想的目标。

1.4 德育内容针对性较差

通过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反馈,德育内容上来看,不少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德育对象的变化,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差。课程设置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互“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较差,忽视了学生思想水平的层次性,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以传统思想观念要求学生,德育教学随意性大。尽管教育部颁布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但是不少学校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课,课程开设不齐,学时不足。可见,传统的德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德育教学需求。

1.5 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职责分明”,缺乏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就我校来说德育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教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导和教育,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对中职德育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对中职德育工作也提了新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一系列文,明确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之首,为中职学校提高认识、强化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学大纲规定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因此,贯彻落实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新时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应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进一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中职学生的时代特点,及时更新内容,创新载体形式,并确保德育课教学时间要求。

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对策创新

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就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看,开展“三结合”德育,即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开辟德育新途径。

3.1 改进学校德育德育工作方法

3.1.1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平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校,要求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寄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老师们开展每节课“十分钟德育”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2 校内其它各种途径。

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主要包括班主任、共青团、活动课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等途径。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委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的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组织引到自己周围,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过举办业余团校、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合理设计,科学布局,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使之达到绿化、净化、美化、香化、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影响。我校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认真抓好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专用场所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是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一直认真搞好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升学、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力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尽量避免和减弱网络信息可能产生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和侵害。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办校园"网吧",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

3.2 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

学校在与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家访”。 这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还会出现像小学生时期的管理模式呢?个中缘由就是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历来是学校的主业,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从来没有脱离家庭与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场所——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就是家访。我校领导认为,学校虽是职业学校,但在重视学生的成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说,中职学生成长中的挫折要多于他的同龄人。在教育中,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培养,不仅重视他们在校的表现,更要追根溯源地关注他们成长的轨迹。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家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真心的关爱和他们自身得到的重视,树立自信。家访活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架起这座桥,学校与家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师的同学,变得对老师恭恭敬敬了;那个不爱劳动的同学,能积极地完成扫除任务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了;不为别的,只为下次家长会给家长一个惊喜。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降到最低程度,没想到学校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视。他们说,家访很好,使我们这些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和表现。学校管理这样严格,又这样认真负责,真是我们家长的荣幸,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共同商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对学校教学情况和各项政策的了解,让我们心中有了较明确的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设想。

3.3 增强社会德育效果

学校在与社会联系的德育教育方面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体现。一是聘任法制副校长及召开法纪教育大会,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是邀请专家来我校做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面对压力时应如果作出正确的心理调适;三是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和职业规划教育;四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如参加供销社组织的植树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识;五是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在学生第三年在外顶岗实习的时候,还不忘要求企业在培训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以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9

关键词师德修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62-01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格局正初步形成。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本文笔者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1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辩”,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必然会迷失方向。

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为良好师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② 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教师必须坚持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育原则和方法,了解教改,关注教学动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规范的自觉性。③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把心中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在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如:欧阳代娜、李吉林、邱学华、马芯兰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美”的境界。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老路。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辅助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化,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修养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深化,才能达到一位教师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教师之间要团结无间,互相配合。”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要倡导谦虚谨慎,互相尊重,克服以邻为壑,更不能互相嫉妒,互相拆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教师要尊重对方,要善于从对方身上学到优点,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的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因此,教师的修养问题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2师德修养的方法

2.1克己内省

“克己内省”是我国古代十分推崇的一种修身方法。“克己”是指教师要自觉的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内省”就是“反思”只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言、一行、一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克己自省”的实质就是自我审查、自我批判、自我纠正、自我调节以实现自我超越。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性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

2.2慎独

“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的重要方法。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出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滋生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的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情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古人尚知“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2.3心理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要让自己经常保持愉快、满足的心情,而且能合理的排解消极的情绪。要始终把自己规范在正确健康的跑道上,并沿着这条时而坎坷、时而挫折,但最终一定是洒满阳光的大道上勇往直前。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解剖自己,调节自己,加强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篇10

    就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而言,我们一直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过何种途径或策略可以让正确的价值为个体所有?课堂教学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来达成价值目标?这是价值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的途径

    根据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基本形式,以及笔者长期的课堂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用图1表示。

    

    图1 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分类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而言,所谓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也称显性途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中新增加了一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就是价值目标,通过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就是直接实施价值教育的过程。在直接途径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明确、预设的价值目标与价值指向,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达成相应的价值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新增设的价值目标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由不具体变成具体,由不明确变为明确。

    直接途径的存在是由教学预设的本质所决定的,“‘教学’一词的运用暗示了教育者希望运用一种更加系统化、可分类的和可测量的互动和干预手段来实施课程”②。通过教学内容实施价值教育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教学内容是教学目的达成的主要媒介,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内容的传授为直接任务,所以,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要素。通过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因素,形成价值目标。

    教学内容蕴含的价值目标并非全是显性的,也可能是内蕴的。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课,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是指课堂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的隐性教学活动,国外也称其为价值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教师以间接的方式让学习者体验价值的内涵,促使学生生成价值观念、达成价值目标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氛围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包含某种价值因素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某种价值观念。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信息渗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生对其的接受方式是一种非认知心理作用。氛围最终影响的是学生“文化心理”的某些层面,包括价值观念、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态度风格等。

    其二,教育性交往行为中的价值教育。教育性交往行为指的是教师在具有“教育学意向”的师生交往活动中,通过交往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价值信念影响活动。所谓教育学意向,指的是向善、为儿童好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儿童“生存和成长”的各种偶发可能性。

    其三,教学冲突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冲突,依靠自身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临时进行的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情境性,对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水平要求较高。

    课堂教学中以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中的价值教育,它的价值目标是随机的,不是预设的;它发生在细节中,可以称为“灵魂在细节”;它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内隐的。间接途径的价值教育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比较微观,部分要求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要求,如通过教学氛围达成价值目标,积极教学氛围的要求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氛围营造的要求没有明显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氛围营造中融入价值因素。其他间接途径还有教学冲突的化解、教育性交往行为等,通过这些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同样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价值教育意识与丰富的教学机智。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间接途径是无意学习的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内蕴的、潜移默化的。无意学习是人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并由其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③价值教育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而言,上述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类似于课堂上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对于这两类学习方式,台湾学者赵一笔是这样解释的:“一种知能由‘主学习’得来,是直接学习的结果;如由副学习或附学习而得来是间接学习的结果。又如一种学术知能,经由教师讲授而得,是直接学习;如由研究某一问题或作品而偶然得之是间接经验。俗语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前者是直接教育,后者是 间接教育。品行之教育应重间接教育。”④这一解释提醒我们,直接学习是主学习,由教师的讲授而得,是有教学预设的;间接学习是副学习,是偶然得之的,品行教育应重视间接学习这种方式。笔者对价值教育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理解类似于上述赵先生对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解释,并且笔者非常赞同他所强调的,品行教育中,间接途径有时比直接途径还要重要,或者说,不能偏废某一途径,两者同等重要。

    二、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机制与策略

    价值目标达成策略依赖于价值目标达成机制的分析,只有明晰了达成机制,我们才能依据机制寻找到有效的达成策略。价值原则如何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并指引个体的行为呢?关于其中的机制,可以理解如下。

    (一)价值目标达成的结果是价值观的形成

    如果不考虑价值的内涵与范围的大小,也不考虑我国对价值观教育约定俗成的理解,从最终的教育结果来看,价值教育可以称为价值观教育。因为,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他们积极的价值情感,培植他们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形成他们正确而坚定的价值信念。“我们也可以说,价值教育既是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⑤从上述认识来看,价值教育的过程目的在于达成价值目标,直接目的在于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于价值观的养成,其机制在价值哲学中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情感或情绪是主体道德意识或价值意识的重要因素,情感赋予价值关系以个人的生命力及鲜明的个性。没有情感投入的价值观是干瘪的价值原则,不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所以,在价值观的养成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投入,形成的也只能是一些漠然或中立的事实观念,对个体不会存在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因此,价值观的养成应以价值情感的培养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认知需要内心意志的融合,如果背离了情感、体验这一层,那么,即便个体外在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人也只能是所谓的“伪君子”。做出一种符合价值或道德的行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行为的同时还应具有一个道德化或价值化的情感意识,只有内心与行为的统一融合才是真正的符合道德或符合价值。

    总之,某种价值观的养成就是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过程,并由不稳定的价值情感直至形成稳定的价值情感的过程。

    (二)价值情感如何生成:体验

    在明确了价值教育在于价值观的养成与相应价值情感的培养后,紧随其后的问题是,情感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情感生成的途径也许可以通过明确情感的本质而获得。情感究竟是什么呢?情感在《辞海》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从字典对情感的内涵解释来看,情感就是一种高级的心理体验,要激发爱的情感,就要生成爱的体验;要激发尊重的情感,就要生成尊重的体验。关于这一点,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曾指出:人的情感不可能通过服从命令而产生,它必须经过亲自经历,自己产生感受直至深刻的体验。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也指出:情感目标不能靠记忆、反复背诵,而是要通过心灵的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也认为,价值目标的加工方式与认知信息加工方式不同。价值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感受状态的发展,依赖于情感体验在意识中出现的性质,如果没有感受,体验的产生就不存在情感发展的机制,就不会有任何情感经验作为印记存在于记忆系统中。

    综上所述,价值目标的达成需要生成体验,如果去除年级、学科、内容的差异,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过程而言,化繁就简,价值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价值体验生成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从价值目标到价值观的形成

    方法总是针对问题而确定的,问题或对象的特殊性是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没有万能的方法,同样没有万能的策略。价值教学的策略是针对价值目标提出的,它的选择必须考虑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从上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目标生成个体的价值观,从心理机制分析,是通过体验生成的。所以体验教学是达成价值目标的有效策略。价值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也即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价值目标区别于知识目标的最大不同在于价值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伴随着价值情感的生成,这关涉到学生内在心灵层面的发展,没有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就不会有价值目标的达成;没有学生心灵的成长,就不会有价值教育的成功教学。所以,如何让师生特别是学生产生价值情感体验是选择价值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生成体验是价值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

    价值体验生成的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生成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体验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亲历体验、感受的过程,亦即意味着教学不是一个师生围绕书本,把知识对象化、目的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依托自己的情感、直觉、想象等去直接地感受、体味、领悟,再认识、再反思、再创造的生命体验过程。根据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实践,通过直接途径生成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策略,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直接途径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

    其一,师生语言言说构建想象性体验。这是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构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这一策略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实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及教师的专业知识广度、深度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的语言没有感染力与吸引力,知识面又狭窄的话,可能无法引导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情感体验。

    其二,多媒体构建虚拟真实性体验。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最喜欢运用的教学策略,也是最为便捷、易操作的情境营造方式。它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音频、视频再现有关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

    其三,学生参与教学的真实性体验。参与性教学方式类似于杜威的“做中学”,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教学理念,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等,通过让学生参与 有关教学活动,生成真实性体验,以利于价值目标的达成。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贯穿、融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与细节之中,发生于有形与无形之中。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言语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互动的内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无不在进行着价值教育。“我们太常低估一些事物的影响力,诸如一个触摸、一抹微笑、一句好话、一次倾听、一个诚实的赞美或最细微的关怀等,这一切都有改变生活的无穷潜力。”⑥

    三、关于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的说明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无论是直接途径还是间接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它们都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而是时时刻刻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发挥着作用,此外,它们还继承了教学中德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教学中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对德育的继承

    价值教学对学科德育途径、德育教学策略的继承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价值教育的主题与德育的主题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有学者把价值分为三个方面:(1)人道价值,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等,它是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2)规范价值,包括社会的民主、平等、正义等,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结构性价值。(3)效用价值,包括人的效用价值与物的效用价值,它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性价值。⑦从上述三个分类来看,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于人道价值与规范价值之中,与价值教育的主题是相互交叉的。

    其二,从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机制来看,价值教育与德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皆是一种信念或价值观教育。正因如此,石中英教授指出:“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很类似,因此,开展中小学价值教育无需开辟什么新的途径,发明什么新的方法。”⑧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提供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组织并使这些方法概念化、系统化,有目的、高效地运用,并知其所以然。

    (二)价值教育的途径、策略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

    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或者说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进行,实施“无痕”的价值教育。所谓“无痕”,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必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不必也不可能凭空增加一个活动单独实施,否则习惯于常规教学活动的教师会无法接受,目的性过强的价值教育反而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阻碍,价值教育更无法开展。为此,它必须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传授“自然”进行。其次,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班级教学活动程序或主要的教学行为,无论年级与地域,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可能创设一个新的途径单独实施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活动,而只能在已有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挖掘或设置价值教育因素,渗透价值教育思想,实施价值教育活动。

    总之,这里所提供的价值教育途径、策略均来自一线教师的智慧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大家并不陌生,但问题是:由于不经意,太日常化,以致于忙碌的教师们常常忘记或小看他们一直拥有的财富。策略的选择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的其实就是:认真地凝视,仔细地发掘。这里之所以重提这些策略,目的就是让价值教育从自发到自觉,从偶然到普遍。本研究的意义或许在于:能帮助已使用过上述价值教育途径、策略的教师,使其教学活动概念化、系统化,更加目的化;对于没有运用过上述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教师,上述途径可给其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启发。这里引用“价值澄清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拉思斯在介绍他的理论时所表达的观点来表达本研究的思考,他指出:“我们应该坦率地指出,本书的方法(价值澄清方法)对所有教师来说并非全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敏感的教师早就沿着这些方面开展工作——即使他们冠之以别的名称——已有多年。本书也许只能帮助他们组织并使那些实践概念化,使他们得以更加系统并且敏锐地利用它们。”⑨

    注释:

    ①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 (1).

    ②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0.

    ③张立昌,郝文武.教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3.

    ④赵一笔.当代教育哲学大纲[M].台北:正中书局,1998: 155-156.

    ⑤⑧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 (8).

    ⑥转引自赵振洲.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0.

    ⑦刘晓明.视觉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