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3:50:50

德育实践

德育实践范文篇1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页。)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认为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这是对的。但这只是一种表层认识。从更深层意义来看,它给我们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告诉我们应从社会关系中来认识和把握人及其本质。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不是孤立存在物。他从事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是依赖于他人的。在现实的活动中,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但活动并不是单个人的单独活动,“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页。)应从社会关系来规定人,人始终是社会的人。

社会关系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交往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交往多种多样,如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生产交往、文化交往、艺术交往、日常生活交往,交往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有多少种交往就有多少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的,因而可以说社会是人际关系的总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相辅相成,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反之亦然。

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人们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人们的交往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改变。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页。)就是说人们的道德是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形成的,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丑的还是美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也只有在人们不断的社会交往与实践中,才能形成一个人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爱尔维修曾说过:“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现罪恶的。”(注:转引自[苏]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66页。)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无所谓言行一致,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也就无所谓道德。那么作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道德人格的德育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选择和实施上就应与此相契合。所以,我们认为德育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相处出发,从小处而言,指处理好自己与家人、朋友、他人的利益关系,处理好自己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从大处而言,指处理好自己与集体、集体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练、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在个体现实的道德生活和活动中,在个体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个体的道德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提高,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进而使个体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仅靠单纯空洞的道德知识传授、说教和灌输,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

2

把培养良好人际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可以从道德发生学、德育心理学以及我国儒家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得到证明。

从道德的产生来看,它最初源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问题。只有当发生了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的时候,只有当人类能够意识到这种关系并实际地感受到需要对其加以调整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在人类的氏族制度阶段,虽然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形成了最初的简单的社会关系和生命活动的日常秩序,但道德还处于萌芽状态。这种萌芽状态具体表现为作为某种行为的惯例,还是直接体现于共同的劳动活动和相互交往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它即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复杂化,个人或家庭的利益同其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的关系问题便不可避免地提到人们面前;也使人类的意识开始丰富和发展起来。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出现了从道德上来约束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不断产生的社会矛盾,以巩固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必要性。于是,原始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逐渐学会识别的“有利”和“有害”的观念,便成了后来出现的“善”和“恶”概念的雏形。拉法格在《思想起源论》中指出:“首先令人惊异的一个事实是:……欧洲语言中表示物质财富或直线的词也表示道德意义的善……。”(注:[法]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56页。)中国汉语中的“善”字,据《说文段注》解:“吉也,从言,从羊。”羊者,祥也,说明“善”字最初的意思表示吉祥,也是从人们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大量的考古学、人类学研究事实表明,道德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调整人们之间、个人同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的需要。(注:参见八所高等师范院校等编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7页。)人类种族的道德源于人们之间利益的调整,现代社会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完善虽然在时间上大大短于人类种族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但社会道德要真正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在过程上,它要复演人类种族道德的形成过程。德育就要与这个过程相契合,才能比较完善地促进个体道德的社会化。这就从道德发生学方面为我们的德育实践逻辑起点提供了证明。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运用观察儿童玩弹子游戏和同儿童就公正、惩罚、欺编、责任等有道德涵义的问题进行交谈的方法,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他认为儿童能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中为自己作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通过研究,他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续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2岁),此时的儿童并无对规则的任何意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是以本能需要和感觉为标准;(2)他律的道德阶段(2—7,8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单向的和不可逆的,在道德判断上表现为对规则的单向理解,对权威的绝对崇拜和服从;(3)自律或合作的道德阶段(7,8—11,12岁),儿童把规则看成是同伴之间的自愿制定、接受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规则形成了义务感,而且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被改变。儿童能从多角度理解规则。(4)12岁以上更高水平的道德阶段,此时儿童的道德思维变得更广泛,更有社会性,并朝向一种“道德理想”的方向前进。儿童对规则的理解会更多地联系整个社会,并且使规则从具体的行动准则变成人与人之间的“观念的互惠”。基于这种研究结论,他特别推崇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活动中发展道德思维。他指出,虽然儿童最初的道德主要是在成人影响下形成的,并且这种影响在日后的发展中继续起着作用,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儿童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注:参见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195页。)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纵向研究,把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予以详细地分化,提出了从出生直到20岁以后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①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②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以人际关系的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四,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③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六,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这种研究结果,科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不只是个传授具体的行为准则的问题,而是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的积极的道德思维和推理,一直达到能理解和运用公正这类普遍的伦理原则。他对学校德育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①鼓励学生考虑他人观点,以调和相互间的分歧和向高一级道德思维水平发展;②鼓励学生从事有条有理的辩论和考虑多种选择之类的逻辑思维活动;③鼓励学生勇于作出道德决定并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④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的冲突;⑤提供一种道德思维冲突的新的道德结构,促进学生向高一级水平前进;⑥提供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活动,在这个环境中,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相互尊敬和公平为基础的。(注:参见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及其提出的学校德育方法来看,学校德育实践的关键在于培养儿童友好地与同伴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这是与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相一致的,把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定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合适的、恰当的、有其德育心理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有丰富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孟子提出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伦,即“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中庸》写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德育的本性和实质。意思是说人的道德发展有其本来的规律,要按这种规律去修养,不可偏离。《大学》对儒家的德育实践过程做了具体精辟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此,儒家把个人修养看作是关系个人安危、国家治乱的大问题,把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由个人修身到家庭和睦到治理国家到天下太平,表明了儒家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具体的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培养封建的伦理道德,掌握处理封建人际关系的准则,进而维持封建的等级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我国封建社会能延续两千多年,始终在华夏民族的统治之下,保持稳定的社会结构,不能不说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很大关系。

在当代,以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观为导向的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震惊世界,究其深层机理,是运用了儒家伦理调整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了工业的繁荣和社会稳定所致。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可见,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是有事实根据的。

3

德育实践逻辑起点立足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培养,是对个体道德的动态把握,为我国现阶段新道德理想的建设提供了依据。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赖此而存在和发展的道德也在发生变化,只有在动态发展中培养和塑造人的道德,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道德教育才有实效。个体的道德才能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在内容上变化很少,甚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求也相差无几,在方法上重视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的传授,忽视现实活动的情操陶冶和体验,方法单一,等等,不能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因此,德育实践逻辑起点的确立要求重新调整和确立我们的德育内容和方法。

德育实践范文篇2

一、促进“学生自主”的德育管理理念

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群体客观上是一群资优学生,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具备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以及较强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围绕这些德育目标,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学校重点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上下功夫。例如,学校在贯彻落实“两纲”教育中,鼓励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力度。与此同时,鼓励全体学生走出课堂积极投入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学生自主研讨的方式制定并形成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形象、日常行为规范、班团队活动、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干部测评等各种自主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不断完善了评价机制。注重在各项重大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二、探索“六个百分百”模式

“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是华东师大二附中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在长期的育人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六个百分百”为载体的育人系统。所谓“六个百分百”就是指所有的二附中学生高中在学三年必须做好六件事:

第一,百分百的学生做100课时的志愿者。即,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做100课时的志愿者。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的国家意识以及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其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百分百的学生参与小课题研究。全体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参加小课题研究,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参与研究、亲历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第三,百分百的学生选修校本课程。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宽广扎实的基础和多元发展的能力,同时赋予学生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第四,百分百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全体学生至少要参加一个以上的社团,推动学生自主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第五,百分百的学生完成100个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印证和探求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六,百分百的学生学会游泳。通过学生的游泳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磨练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塑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六个百分百”的育人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新腾飞的重要平台。

三、采用以德育研究引领德育创新的策略

学校德育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在现代社会遇到了挑战。学校坚持以德育科研引领德育创新,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研究和尝试。

1.坚持“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有效落实“两纲”教育。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与新问题,学校德育必须与时展和社会生活结合,必须与师生的日常行为结合。学校致力于一种“无痕”的德育,尤其注重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即“学科德育”。学校的做法是建立课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学科德育;循序渐进,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落实学科德育;营造氛围,以交流研究的方式加强学科德育。

2.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课程系统,适合并满足学生需要。学校德行教育是与学校学科教育并驾齐驱的两大任务,也是培养未来一代合乎社会要求人才的两大驱动引擎。针对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中一直存在的、迄今为止尚未找到较为理想的解决之道的“老”问题,如随意性、零散性、灌输性、时效性等,在学校德育的生活化、体验化、参与化等基础上,可以借鉴学科教育的有序性、有效性特色即课程化。这样既能保持德行教育之长,又能汲取学科教育之长,两“长”并举,实现全体教师参与德行教育的可能性、学校德行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为最终解决德行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发动全体教师,共设计了41门学校德育课程,4门年级德育课程,30门班级德育课程。在开设这些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还进行了课例的研究,收入《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化研究》一书中,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3.抓好教师育德行为机制的研究,提升教师育德行为的水平。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在观念、理念、概念上讨论得比较多,科学的、机制性的研究比较少,这也是学校德育一直以来难以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突破这些难题,学校开展了以课题引领的研究工作。《学校教师育德行为机制研究》以及《卓越学生群体的班主任育德素养与行为机制研究》。课题着力探究教师育德行为内在机制,探究教师育德行为活动的方案化设计与案例化实践,从科学性、操作性层面回答并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德育与教师育德的难题,用切实的育德行为活动及积极效应,改善或提升学校德育成效与水平。伴随着实践层面的探索,通过及时、不断地概括和总结,形成了201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卓越学生群体的班主任育德素养与行为机制研究》结题报告以及《学校教师育德行为机制研究》一书。

德育实践范文篇3

一、构建德育管理体制,落实德育队伍建设

(一)健全管理机制以“以德修身、以技立业”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我们诸暨市职教中心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建立了一套严密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校长负责领导的三级管理:校长室———学生处、学部———班主任。从校长到职工、从门卫到生活管理老师、从校车司机到食堂管理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种教职员工人人参与、层层落入的工作机制。

1.全员育人导师制根据“育人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我们实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其具体办法是:(1)由学部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本人任教班级及各班实际,分别选定4-5名学生(2-3名“差生”,1名中等生,1名优生)进行“学习帮扶”、“思想帮扶”、“心理解惑”,做学生的导师。每名导师每周至少与所带学生各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心理解惑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设想。(2)各学部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谈话时间、地点、谈话主题以及谈话人的感受)。德育处通过导师的谈话育人材料,对该导师的评价,以及学生思想状况、学业成绩的变化等项目对导师进行量化考核,教务处把该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工作中去。“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尖学生同样重要”,这是我们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自觉地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接触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

2.新生军训制学校要求新生入学后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这个军训是融军事训练、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主题班会召开以及教唱革命歌曲、看爱国影片、学做新式体操等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训练。每期军训结束后,各班要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奖。这一制度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热爱。

3.学部责任制学部责任制要求各学部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时,或学生违纪违规时,不管你是不是这名学生的班主任,也不管你有没有教过这名学生,都负有处理该事件的责任。否则你的师德考核便会受到影响,而这将直接影响到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各学部的考核。

4.指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我校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学校的制度中,有关学生管理的内容,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建立了学生干部参与班级卫生和纪律监督的制度,每天由学生干部到各班,对班级纪律、卫生质量和晨读进行检查与督促,并给予考核。

(二)紧抓师德队伍建设教师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线,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包含着道德信息。为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学校很重视抓德育队伍的建设,建立了一套切合实际的激励和考核教师师德师风的机制。为了强化过程监督,学校还建立了行政值周领导巡查督查制度,并要求教师自觉接受领导与学生的监督。同时,选拔和鼓励德才兼优、业务过硬、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学部团支书,并要求班主任、团支书认真上好每一节班会、团会,教务处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每月检查,教案要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没有教案不能进课堂。除此以外,学校还经常以专题讲座、观看录像等活动为载体,推介高级德育先进个人、家长满意教师等事例,感召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二、以校园主阵地为主体、实现环境的德育渗透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纯净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他们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我们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抓住第一课堂,改革教材教法设置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通过学生自我形象设计课程、社会服务课程、组织管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理论学习课程的设置,发展他们服务社会与集体的意识与能力,并逐步形成以德育课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变为龙头,班团队课为主阵地,相关学科德育渗透为补充,每个月的德育主题分解、细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德育教育链条。

2.利用好第二课堂、开辟好第三课堂乃至第四课堂,寓教于乐通过升旗仪式、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和谐共处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全校性地开展了“远离,珍爱生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校园巾帼建功”等知识讲座。并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网络、电影电视等途径进行隐性宣传,拓展活动新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音乐、舞蹈、体育达到完美的结合,形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净化校园内外文化氛围,营造优良育人环境实施了“校园净化工程”:一是通过主题团队活动,对未成年人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认清不法出版物和不良活动场所对自身成长的巨大危害。二是发挥团队组织的模范作用,动员共青团员、建党积极分子自觉远离有害出版物和不良场所,主动检举和上交不良出版物。与此同时,学校努力赋予校园内部以优美的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采取多种筹资渠道,新修了设施一流的学生食堂、实验楼、学生公寓、图书馆。走进校门,规范的校园布局和随处可见的绿色植被使整个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洁净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德修身、以技立业”的校训令人振奋。校园信息厅里的宣传栏、黑板报及时反映着校内外、国内外的新闻大事。班级宣传栏的布置各具特色,内容广泛、主题鲜明、富有情趣,学生能根据班级的特点,自己设想、编辑、组稿。清净、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无声地对学生们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到熏陶和渗透作用。

三、构建全覆盖式社会化教育网络

在思想道德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在职校学生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适宜的方法就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要用真理和真情来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就必须密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股推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合力。

(一)家庭教育方面

1.时刻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我们都与家长及时保持联系,请家长来校参与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通过创办《家教园地》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向家长宣传介绍为人父母应有良好表率作用等,提高了家长管教子女的水平,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了较好的家庭环境。

2.定时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做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图报。我们定时欢迎家长到校到班进行心得交流,让学生体味父母的疾苦,这已成为我校的常规。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二)社会力量方面

1.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教育阵地。把“张秋人烈士陵园”作为学生的第二活动课堂。

2.邀请社会人士对学生进行教育。邀请“关公委”等德才兼备、有责任心的老干部、老教师、老红军、老党员、老专家对未成年人搞讲座,作报告,讲故事,他们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添了鲜活的内容。此外,我们还聘请城西派出所的副所长担任我们的法制副校长,由他们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相关教育。

3.重视学生德育的社会体验实践。我们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他们的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双手、大脑,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磨练,练就真正的才干。比如我们充分利用假期这个社会大课堂开展组织青年志愿者到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给贫困家庭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常识……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社会公益教育、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体验亲情等人间温情并接受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总之,在社会力量方面,我们充分调动了一切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力争形成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大限度的合力。

四、德育管理的实践反思

通过几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得以全面发展。但我校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还有让人忧虑的地方。受生活小家庭、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相对淡薄;亲近新观念、新文化、新时尚,但传统美德相对缺失;个性发展比较丰富,有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但礼让精神、集体精神、协作精神相对较差;浮躁心理比较普遍,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为此,我们的德育工作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遵循科学规律,用科学的发展观育人,避免盲目行事。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分辨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理性思维少、易产生冲动等特点,我们要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掌握其成长规律,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热点,在保证教育内容健康向上的前提下,使教育的形式新颖活泼,保持对未成年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德育实践范文篇4

一、初中德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但是却无法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形成正面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均未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不应该仅仅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也应该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涵养,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初中德育的实施也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提高学生是非的判定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初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生德育的实践

(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指的是初中班主任以及普通科任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这一德育实践将素质教育与德育进行了一个有效的整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品德修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反思,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觉悟。例如,教师在讲解“感恩父母”这一教学内容时应该将德育的内容与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在文化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感恩父母的思想。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德育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感恩父母的重要性,逐渐地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状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质量的目的。(二)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在实践的同时初中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课堂才是德育的基地。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的形式实施,通过对优秀品质和品德的宣传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在班会上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提升,让初中德育工作更好地实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在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教师在班会上应该对一些经济条件落后地区学生的生活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析出自己是否喜欢攀比、爱穿名牌、乱花零花钱。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以达到德育的目的。(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一个良好和完整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学出来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初中教师应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更加生动和具体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相关的德育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能力,提高初中德育的有效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在“爱护地球保护环境”这一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去捡人们扔在地上的果皮、空瓶等物品,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德育的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育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德育与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作者:臧瑞瑞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

参考文献:

德育实践范文篇5

关键词:营销;课程设计;以德树人

一、引言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肩负起以德树人的职责,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正面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商科类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经济人”本质,即通过更好地学习投入产生更好的培养效果,毕业后能成为各种商界精英或领袖。因此,较之其他类别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通常表现得更为务实、精明,甚至有追求实用主义的功利化的倾向。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很多企业和个人危机,从最早的“毒奶粉”到新近的“逃税门”等等,都让我们看到了商业道德失范、商业诚信缺失的巨大隐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使高校中的德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一所商科类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大都进入商界从事商务或管理类的工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以德树人,培养深谙为商之道、懂得“经世济民、诚信克己、为富且仁、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才尤为必要。本文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营销入门》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理念春风化雨式地融入商务类学科的教学。

二、课程定位中明确育人使命

《营销入门》课程是我校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合作开设的中英合作商务英语方向大一学生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以英语为载体的探索互动式教学,致力于提升学生对营销这一商务课程的认知和兴趣,并逐步打造完整的营销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为他们在未来择业、深造中成功“营销”自己,或进入商界自主创业储备所需要的多样知识、技能和综合道德素养,包括英语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调研能力、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本课程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原则,结合时代要求和本校定位,结合营销课程的专业性以及大一新生的特点,形成了比较全面且切实可行的德育体系,增加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使营销入门这一专业课具有“思政味”,并提炼出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将营销学的各个主题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

三、教学设计中深挖德育元素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鉴于此,在面向大一学生的《营销入门》课程中,我们充分结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挖掘了营销课程相关主题中的德育元素和内涵,并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以及个性塑造发展的渐进性特征,系统地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德育教学切入视角和操作方法。我们注重通过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营销活动,结合学生的兴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系统地呈现营销学的知识。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营销知识系统的构建及强化;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各个主题中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将爱国、诚信、法制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独立自主、实践创新、社会责任、全球公民意识等思政教育的内涵有机地融入教学大纲。这样,通过“基因式”的植入和引导,引起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以促成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实现。以下是我们在《营销入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设计:营销中的法律法规: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企业都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每一个营销环节都需要考虑到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比如:产品研发生产过程的安全、产品定价中的价格法律、产品促销中的广告法、产品经销中的经销法规等。对于未来走向商界从事营销等工作的学生来说,必须做到心中有法、行事守法。每一个学生都是营销环节中的消费者,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体验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种法律法规,比如,产品要合格、售后有保障、广告不夸大等;而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后,成为商界的一员,则需谨记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企业管理者或从业者,从而使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和实现。营销中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符合商业道德的要求,企业可以通过绿色营销、事件营销等发挥在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正能量,以使一些社会问题的危害最小化。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员工及整个社会的福祉着想,比如参与公益活动、支持公益慈善事业、支持社区的建设等。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商界精英,更需具备崇高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学设计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发现、感知并践行良好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比如,购买企业生产的绿色环保产品、享受企业提供的各种奖学金、参与企业提供的学生创业机会等。营销与学生的择业规划:我们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自己在专业、学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优劣势,使他们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的特定需求以及自己所青睐的行业或企业的要求,从而明确自己的定位,并制定自己大学各个阶段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等,以帮助他们逐步储备未来商界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从而将自己营销到未来的社会中,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大众的需求。此外,国际案例、英语授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未来走向商界具备同国际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沟通竞合的能力。营销与个人的创业规划:营销学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个人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预备知识。本课程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虚拟的报告,用于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创业。撰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手、二手调研,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去分析影响到创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查阅国家政策、了解行业现状、采访潜在顾客、或是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这一实践活动为他们进入商界从事创业活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积累,帮助他们逐渐挖掘并打造未来创业所需要的决策能力、调研能力、设计能力、合作理念、创新意识、以及风险评估与控制意识等。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和感恩教育:营销学策略中,企业需要设立长期的使命,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紧跟了时代的步伐,结合企业战略使命这一主题,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研习国家发展现状和未来策略,使学生增强了文化自信,增强了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程教学还运用了成本及损益平衡分析法,结合学生父母为自己的求学之路所做的投资,通过数学的计算,使学生明白为人子女不是一味的索取,父母长期的教育投资也不是为了取得回报,从而帮助他们体恤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父母无私的爱,懂得自尊自立自强,并对他人充满爱心,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社会公民。

四、学习指导中推动学生成才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答疑解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使他们得以全面发展。我们不仅给学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指导,更多的是激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勇做学习上的奋进者、开拓者,将远大理想落到实处。在开学前的课程介绍中,我们使学生提前了解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使他们在面对新的学科知识时不胆怯。教学中,我们注重课堂问答互动与课后自主学习答疑并重。课前,教师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练习题、预习痕迹、单词积累记录等。课堂上,教师会结合日常生活和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对相关营销主题的思考。每个学生均可充分参与各自的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代表小组交流。课后,学生们会通过自主学习巩固课堂知识、整理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作业等。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营销实践,自己动手、以图为证是《营销入门》课程常用的方法。比如:在讨论客户关系管理中,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发现生活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实践;在讲述营销道德时,让学生呈现周围商家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在讲述营销策略时,由学生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企业的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在讲授产品标识时,让学生为自己喜爱的品牌重新改良或设计产品标识;在撰写营销企划书时,让学生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呈现调研分析报告;在设计产品定价时,请学生初步计算应以怎样的价格方案,方能帮助企业实现其财务目标等;而在学完营销沟通后,学生需要收集自己手边的各种商家营销宣传资料,并对其加以评述等。学生在就业选择时,也需要结合营销沟通相关理念思考怎样撰写好的简历和求职信、怎样准备好面试、怎样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探索活动,为学生积累了未来进入商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储备。此外,通过和学生的座谈我们还发现,大一新生对相关的商务知识还比较欠缺,对应的专业英语词汇积累少,部分学生的听力技能还不够。有鉴于此,我们将课后学习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诸如整理笔记、完成练习、网上听力练习、Quizlet核心概念自测,并提供了微信答疑和面对面的辅导。通过这些多方位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形成了自觉学习、主动提问、乐于思考、互助上进的学习主体,使勤奋学习成为他们青春飞扬的力量。

五、总结

在《营销入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我们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到了营销活动的无处不在;通过商务案例的定期更新,使学生了解了最新的商界营销实践;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思政德育理念,提升了学生的时代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对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及自我管理能力。过去一年中,多名学生通过邮件或面谈的方式与教师探讨了大学期间的学习安排和个人的职业理想;部分学生已有意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就读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的商科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在商务课程的教学中传播积极的思想文化并引领学生的成长,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也得到了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师的评价也较高。与此同时,教学团队也通过协作互助、交流和反思,提高了教学科研创新的能力,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姣.科特勒营销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冯妮,王大可,邓春楠.上海高校“中国系列”思政课程实践及启示研究[J].社科纵横,2017(12):151-155.

[3]卡特•法拉尔,玛丽安娜•林斯利.剑桥市场营销英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百科,经济人假设,出自《百度百科》2018-10-22.

[5]李静,赵海鹏,王铁.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以齐齐哈尔市高校为例[J].黑河学刊,2012(9):94-95+175.

[6]石长起.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J].黑河学刊,2014(1):138-139+141.

[7]吴楚,李正穹,卢冠琼,岳巍.“为传道者明道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引热议”.中国青年网,2018-10-29.

[8]燕爽.关于高校思政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8):41-43.

[9]叶兴国.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0]赵淑容.目标需求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原则[J].中国成人教育,2013(18):179-181.

[11]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27.

[12]Brumfit.C.J,1979,TheCommunicativeApproachtoLanguageTeaching,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13]Bubin.F.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德育实践范文篇6

关键词:“9+3”学生;心理特质;德育工作;“三三教育”

藏区“9+3”的学生心理特质普遍具有二重性,他们在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许多矛盾。他们具有自尊、好强、执着、有上进心等优良品质。但由于藏区“9+3”学生离开家乡,在外学习,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和陌生的生活环境,往往难以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对周围环境融入较缓慢,对周围的事物容易有疑虑、恐惧或敌对情绪;对周围人或事过度敏感,人际适应较困难,可能存有戒备心理;情绪不稳定,较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学习较懈怠,对学习采取回避态度;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与心智不成熟的矛盾突出,逆反心理更加凸显。学校德育工作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其心理特质中积极的一面,并尽量避免消极方面的影响,积极探索适应藏区“9+3”学生的德育工作新经验。

一、以“三三教育”为理念引领“9+3”学生德育

学校根据对藏区“9+3”学生情况的调查和对其心理特征的研究,确定了进行“三三教育”的“9+3”学生德育工作理念。“三三教育”,是“三成教育”和“三品教育”的简称。第一个“三”是指“三成”教育,即成人、成才、成功。有出息且行为高尚之人,谓之“成人”;凡有用之人皆可谓之“成才”;达成预期目标谓之“成功”。“三成”教育是我们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也是培养高规格、高素质人才的较高标准,于“9+3”学生而言,尤其适用。因为他们融入内地,原有的目标需重新定位,原有的思想更需重新调整。要实现“三成”教育,其手段和形式是多样的,但归根结底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是内在的,内因支配和决定外因,思想问题解决了,行为自然得到规范。第二个“三”是指“三品”教育,即品行、品格、品位。人品德行谓之“品行”;品性、性格谓之“品格”;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修养谓之“品位”。“三品教育”就是要达到培养出有高尚品质、品德端正、性格良好之人,这是对学生品质培养的较高要求。

二、以强化课堂德育为中心推进“9+3”学生德育

(一)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主要的时间是在课堂中,所以要重视德育课中对“9+3”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分析“9+3”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质,注意心理特质的二重性,引导其向好的方向转变,在德育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用发生在藏区学生身上真实的、正向的实例进行教学,非常适合德育课教育,让学生们从成功的案例中找到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书本上的案例或通过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案例对藏区“9+3”学生来说遥远而又陌生,缺乏民族认同感。德育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原理,创新出真人真事教育法,利用本校藏区“9+3”学生取得优良成绩的真人真事来勉励他们,让藏区“9+3”学生尽快从文化、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心理冲击中走出来,重新恢复自己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培养出他们的良好的道德品质。2.潜移默化教学法潜移默化教学法是把教学融入课堂活动中去,注重课堂对话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在日常活动和文娱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从中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德育的目的。潜移默化教学法起着行为导向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注重行为养成。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主题班会,预设趣味活动,让藏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与沟通能力,克服其文化与宗教信仰差异带来的冲突。3.生活教学法德育要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培养藏区“9+3”学生健康的心理特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便于更好地教导学生,学生也能尽快融入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去。德育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利用情感教育法的原理,创新出生活教学法。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自觉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实现自我教育。4.情境导向教学法我校的德育课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四门主干课程。教师充分发挥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虚拟出现实社会生活中、职场上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们学会采取正确的态度、价值观进行应对,培养他们应对问题、处理好人事关系的能力,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课堂营造出一种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二)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指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这一途径,不仅可以克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单靠部分教师势单力薄地开展工作的不利局面,而且对增进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有很多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素材,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注意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达到寓德育于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提高学科育人的教育性。具体到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所教科目特点渗透德育。如进行英语朗读背诵比赛,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农村学生学英语“畏难”的心理障碍;专业实训中的“敬岗爱业”“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等思想的渗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逐步增强其“自主、自控、自强”的能力。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集体观念、理想信念、意志品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了“9+3”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以“内外结合”的学生管理为载体深化“9+3”学生德育

(一)文化建设激活学生内在动力通过各种精心组织的文化活动,在过程中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人的热情度,激发学生成才和成功的信心和决心。1.深入开展“三融合四靠拢五星级八标兵”的活动“三融合”,即来自不同地域的“9+3”学生之间的融合,“9+3”学生和内地学生之间的融合,“9+3”学生和内地管理人员之间的融合。“四靠拢”,即非团员向团员靠拢,团员向入党积极分子靠拢,入党积极分子向预备党员靠拢,预备党员向正式党员靠拢。“五星级”即守纪星、卫生星、进步星、仁爱星、礼仪星。“八标兵”即学习、技能、守纪、卫生、文明、协管、勤俭、艺体八类标兵。“三融合四靠拢五星级八标兵”活动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尤其适合于“9+3”学生,他们大多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关注。其中,“五星级八标兵”的评选使得学生有了追求的“目标”,解决了一些学生目标缺失的问题;同时抓住了这个年龄的学生“乐于展现”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旦获评,更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更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行。2.抓好主题升旗仪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近年来,我校结合中学生特点,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进行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使每个内容的宣讲恰到好处。如在每一学期开学的第一个升旗仪式上,由校长亲自对全校师生作“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民族精神”的动员讲话;教师节前安排“尊师爱生”内容;十一国庆节的“爱国”内容讲话,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育了未成年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强化了他们个性心理品质的良性循环。3.办好“一报一刊”,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营造育人氛围我校校园媒体坚持宣传典型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登载历届优秀校友介绍、市县名人佳作、本校师生文艺作品等,实现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初衷。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侵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利用节日抓好主题教育我校十分重视重大庆典纪念日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的扫墓活动、母亲节的“一封家书活动”、教师节的感恩活动、“十一”期间举办感恩歌咏比赛、藏历新年拔河比赛……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人文教育,并产生对国家、家乡、学校、班级荣誉的认同感、亲切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磁场效应;还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吃苦耐劳、受挫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起到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正强化的教育作用。(二)制度建设完善环境外在规范1.构建“德育量化操行评分制”,加强评价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现代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一大要求之一。如何开展养成教育,培养“9+3”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我校一直在探索研究。“德育量化操行评分制”适用于“9+3”学生,旨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平时的点滴规范要求融入学生参与的评分活动中,让学生在这样的“心理场”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认知对错,在日常管理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2.一对一帮扶“潜能生”,注重特长发展每一位“9+3”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潜能发展空间,只是在于我们是否发现。学校要求教师与“9+3”学生接触过程中,处处细心、勤思、善断,只有这“9+3”民族教育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地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为此,我们对全校“9+3”学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会诊”确定各班潜能学生,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教方案,确立帮扶教师与其的谈心、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度,做到教师人人有转化“潜能生”的任务。此外,学校领导与潜能生对话,政教处跟踪帮扶情况进展,这些举措平衡了潜能生的心态,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增强了彼此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3.组织心理咨询,疏导学生心理学生的心理需要分为一般性需要和特殊性需要,前者是指所有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需要,后者是指某校、某班学生或某些特殊学生群体由于处在特殊环境或遇到特别事件的冲击或压力而产生的解除困境、度过危机的需要。相应地,心理健康辅导也分为一般性辅导和特殊性辅导。前者是面向每一位在校学生持续地开展,后者多是为部分学生设立的。对学生的德育指导不仅要体现在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上,还要在课外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学生自觉的需求,应据学生需要提供咨询;针对学生不自觉的心理问题,更要求老师加强日常观察和沟通了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以整合校外德育资源为补充配合“9+3”学生德育

(一)和企业合作,将“企业5S管理”引进学校的德育中职业学校学生的定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普通和高级劳动者,这一特点决定了我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成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但企业需要怎样的员工?管理模式是怎样的?学校要调节自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学生却不了解,这使得许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适应那里的管理。由此我们将现代企业的“5S管理”(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U、素养SHITUKE)引进学校的德育中,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了解企业文化,让学生贴近企业,明确“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才能进入优秀的企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二)和社区合作,利用社区中的德育资源依托社区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利用好社区这个特殊学校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发挥优势,共同育人。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载体,如带领学生到文明门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邀请区内的民警为学生进行普法宣传,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解和分析,让“9+3”学生增进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开展“藏汉一家亲———走亲访友”等活动,让“9+3”学生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和人文风情,促进藏汉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既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融入当地的学校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巴呷.困境与出路———甘孜藏区“9+3”教育模式的内地实践[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3):88-90.

[2]林燕.藏区“9+3”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职业,2011,(10):42-43.

[3]罗晓平,黄定兴.中职学校藏区“9+3”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5):80-83.

[4]谢晓辉,赵鹏程.“9+3”免费职教学生非正式群体分析及对策研讨[J].攀枝花学院报,2012,29(1):81-83.

[5]岳志勇.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的可行性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6]柴剑锋.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兼谈“9+3”计划与内地西藏班的比较[J].现代人才,2012,(3):36-40.

德育实践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德育模式;探索;问题;对策

古往今来,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效率低的情况。对此,本文展开具体的讨论,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目前农村中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自行讲述知识———无论是概念还是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所以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讲解,不能把学生作为德育知识的传声筒,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具体需求。(2)忽视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德育过程也是有层次性的,就像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道德的判断也有不同的标准。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德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渐进性,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螺旋式上升和发展。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应该准确掌握德育概念、拥有科学的德育观念、理解德育过程的渐进性。急功近利,会使德育效果适得其反。(3)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为了讲解更多的知识点,很多教师不关注学生是否有全盘接受的能力和心态,将德育知识一下子灌输给学生们。这常常导致德育目标无法实现,甚至起到消极的作用,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方向。(4)忽视德育的实践性和整体性。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包括学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来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比较少,而道德教育在一些师生眼里并非主要课程,所以非常容易被忽略,这导致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理解道德教育的意义,却无法采取具体的行动来辅助表现,即出现两种不同的道德选择态度,致使德育工作的目标无法实现。(5)德育课程内容陈旧。德育课程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但在教育条件和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其德育课程大多还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这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抵制。另外,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方式仍然只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传授德育知识,不具备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会逐渐降低。

二、对新时期农村德育模式的有效探索

(1)加强德育基础性课程建设。在农村中学,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在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点之中。在思想品德课程建设上,教育者应该加强建设农村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即在原有思想品德课的基础上适当地多安排一些德育培训和辅导,并且多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2)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意义,从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也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并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或者丰富课堂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3)构建多层次德育方式。德育是一个宏大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的网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构建出合适的教学网络,让每个学生都将其作为自己基本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涉及道德教育,所以,各科课程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处处有德育的观念。另外,学校及教师应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4)改革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包括三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应加强各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提供道德分析判断以及选择的空间,然后利用已有条件安排活动课程,尽量让学生体会自己在社会复杂关系中的道德选择,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结束语

农村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德育基础性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构建多层次德育方式、改革德育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蒋红斌,宋双.农村中学德育低效的教师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湘阴县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1(07).

[2]孙青.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德育实践范文篇8

德育是现代大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之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对德育的地位和价值一直极为重视,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德育处于首要位置。在德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付出的劳动很不相称,对此人们都有体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其中一个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问题。

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是指德育实践应从何处出发的问题,它要解决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法、德育的途径等的出发点问题。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实效不佳与这一问题在理论认识上不清不够有重要关系。翻开已有文献,极少见到类似的专门研究和探讨,似乎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

时代处于世纪之交,21世纪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它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知识丰富、能力超群,它还要求人才具有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品德,应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世界各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无不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价值。众多国际教育专家通过20世纪百年来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回顾和检讨,以及对21世纪教育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伦理要求的展望,认为在未来的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注:张志义:《现代化与中国优秀伦理道德传统的继承》,《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宣言,明确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关于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专门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因此,面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和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任务,探讨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页。)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认为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这是对的。但这只是一种表层认识。从更深层意义来看,它给我们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告诉我们应从社会关系中来认识和把握人及其本质。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不是孤立存在物。他从事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是依赖于他人的。在现实的活动中,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但活动并不是单个人的单独活动,“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页。)应从社会关系来规定人,人始终是社会的人。

社会关系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交往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交往多种多样,如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生产交往、文化交往、艺术交往、日常生活交往,交往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有多少种交往就有多少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的,因而可以说社会是人际关系的总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相辅相成,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反之亦然。

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人们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人们的交往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改变。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页。)就是说人们的道德是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形成的,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丑的还是美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也只有在人们不断的社会交往与实践中,才能形成一个人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爱尔维修曾说过:“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现罪恶的。”(注:转引自[苏]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史论丛》,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66页。)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无所谓言行一致,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也就无所谓道德。那么作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道德人格的德育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选择和实施上就应与此相契合。所以,我们认为德育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相处出发,从小处而言,指处理好自己与家人、朋友、他人的利益关系,处理好自己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从大处而言,指处理好自己与集体、集体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练、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在个体现实的道德生活和活动中,在个体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个体的道德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提高,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进而使个体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仅靠单纯空洞的道德知识传授、说教和灌输,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

把培养良好人际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可以从道德发生学、德育心理学以及我国儒家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得到证明。

从道德的产生来看,它最初源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问题。只有当发生了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的时候,只有当人类能够意识到这种关系并实际地感受到需要对其加以调整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在人类的氏族制度阶段,虽然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形成了最初的简单的社会关系和生命活动的日常秩序,但道德还处于萌芽状态。这种萌芽状态具体表现为作为某种行为的惯例,还是直接体现于共同的劳动活动和相互交往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它即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复杂化,个人或家庭的利益同其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的关系问题便不可避免地提到人们面前;也使人类的意识开始丰富和发展起来。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出现了从道德上来约束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不断产生的社会矛盾,以巩固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必要性。于是,原始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逐渐学会识别的“有利”和“有害”的观念,便成了后来出现的“善”和“恶”概念的雏形。拉法格在《思想起源论》中指出:“首先令人惊异的一个事实是:……欧洲语言中表示物质财富或直线的词也表示道德意义的善……。”(注:[法]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56页。)中国汉语中的“善”字,据《说文段注》解:“吉也,从言,从羊。”羊者,祥也,说明“善”字最初的意思表示吉祥,也是从人们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大量的考古学、人类学研究事实表明,道德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调整人们之间、个人同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的需要。(注:参见八所高等师范院校等编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7页。)人类种族的道德源于人们之间利益的调整,现代社会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完善虽然在时间上大大短于人类种族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但社会道德要真正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在过程上,它要复演人类种族道德的形成过程。德育就要与这个过程相契合,才能比较完善地促进个体道德的社会化。这就从道德发生学方面为我们的德育实践逻辑起点提供了证明。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运用观察儿童玩弹子游戏和同儿童就公正、惩罚、欺编、责任等有道德涵义的问题进行交谈的方法,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他认为儿童能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中为自己作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通过研究,他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续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2岁),此时的儿童并无对规则的任何意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是以本能需要和感觉为标准;(2)他律的道德阶段(2—7,8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单向的和不可逆的,在道德判断上表现为对规则的单向理解,对权威的绝对崇拜和服从;(3)自律或合作的道德阶段(7,8—11,12岁),儿童把规则看成是同伴之间的自愿制定、接受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规则形成了义务感,而且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被改变。儿童能从多角度理解规则。(4)12岁以上更高水平的道德阶段,此时儿童的道德思维变得更广泛,更有社会性,并朝向一种“道德理想”的方向前进。儿童对规则的理解会更多地联系整个社会,并且使规则从具体的行动准则变成人与人之间的“观念的互惠”。基于这种研究结论,他特别推崇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活动中发展道德思维。他指出,虽然儿童最初的道德主要是在成人影响下形成的,并且这种影响在日后的发展中继续起着作用,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儿童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注:参见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195页。)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纵向研究,把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予以详细地分化,提出了从出生直到20岁以后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①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②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以人际关系的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四,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③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六,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这种研究结果,科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不只是个传授具体的行为准则的问题,而是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的积极的道德思维和推理,一直达到能理解和运用公正这类普遍的伦理原则。他对学校德育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①鼓励学生考虑他人观点,以调和相互间的分歧和向高一级道德思维水平发展;②鼓励学生从事有条有理的辩论和考虑多种选择之类的逻辑思维活动;③鼓励学生勇于作出道德决定并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④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的冲突;⑤提供一种道德思维冲突的新的道德结构,促进学生向高一级水平前进;⑥提供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活动,在这个环境中,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相互尊敬和公平为基础的。(注:参见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由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及其提出的学校德育方法来看,学校德育实践的关键在于培养儿童友好地与同伴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这是与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相一致的,把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定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合适的、恰当的、有其德育心理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有丰富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孟子提出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伦,即“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中庸》写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德育的本性和实质。意思是说人的道德发展有其本来的规律,要按这种规律去修养,不可偏离。《大学》对儒家的德育实践过程做了具体精辟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此,儒家把个人修养看作是关系个人安危、国家治乱的大问题,把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由个人修身到家庭和睦到治理国家到天下太平,表明了儒家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具体的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培养封建的伦理道德,掌握处理封建人际关系的准则,进而维持封建的等级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我国封建社会能延续两千多年,始终在华夏民族的统治之下,保持稳定的社会结构,不能不说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很大关系。

在当代,以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观为导向的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震惊世界,究其深层机理,是运用了儒家伦理调整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了工业的繁荣和社会稳定所致。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可见,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是有事实根据的。

德育实践逻辑起点立足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培养,是对个体道德的动态把握,为我国现阶段新道德理想的建设提供了依据。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赖此而存在和发展的道德也在发生变化,只有在动态发展中培养和塑造人的道德,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道德教育才有实效。个体的道德才能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在内容上变化很少,甚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求也相差无几,在方法上重视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的传授,忽视现实活动的情操陶冶和体验,方法单一,等等,不能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因此,德育实践逻辑起点的确立要求重新调整和确立我们的德育内容和方法。

德育实践范文篇9

1、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为敏感,同时,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滞后发育。这样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

2、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

4、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传达好的品德,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生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学习的热情,自觉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加强课堂德育理论学习。学生除了在学校组织举行的各类活动中可以感受与学习到良好的品德,还有一部分知识的来源是在课堂上学习来的。课堂上的教育传输的是理论知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实施性,但是,理论知识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学生只有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实践中才不会出现盲从以及错误的事情。

3、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的品德,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使学生有动力、有激情向好的方面学习。这里的鼓励措施针对的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班级。学校对于思想品德好、同时做过好人好事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对于鼓舞身边的同学是很有帮助的。

4、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要加大投入,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同时还应重视创造德育环境,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净化校园育人环境。校园与社会联手,坚决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大力着手校园周边“绿色网吧”的建设。

德育实践范文篇10

[关键词]德育理念;德育实践;学校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学校、教师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建道德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这也是德育的核心工作内容。在德育中,通常采用广义的德育概念,主要内容包含五个层面:围绕爱国主义核心开展政治教育,具体内容以传统美德为主;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开展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法纪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奉公守法、遵章守纪的个人行为准则;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根据唯物辩证法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德育实践中,开展德育其实就是通过学校、教师“布道”,来引导学生不断建构正确的道德规范。德育体现了生长与环境的统一,个体价值建构与价值引导的统一。鉴于此,学校与教师应在民主基础上,强调道德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同时,学校道德教育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扩大正向影响,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强大助推力,避免负面影响制约德育工作。此外,创新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动力,德育工作亦是如此。学校德育必须积极探寻新的思维与思路,这样才能推陈出新,增强其德育教育效果。以下笔者简要论述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开滦一中”)创新性的德育实践措施。

一、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方面,开滦一中非常重视队伍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四梯队金字塔形队伍。张丽钧校长居于塔顶,其下是第二梯队,主要以德育副校长为统领,成员包括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各年级主任,第二梯队的工作内容是每人负责一个部门的德育工作;第三梯队的统领是德育处主任、各年级主任,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德育干事、宿管人员等;第四梯队由广大学生干部构成,他们都是德育处和团委共同培训管理的优秀学生干部。广大学生处于金字塔的最基础部分,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个体价值的构建者,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对象。学校加强了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过去班主任交流介绍经验多、理论少,现在我们开始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讨论,学习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种心理效应,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和交流,教师可进行经验共享和理论创新,进而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学情,来对学困生或其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帮助,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实现学业进步,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进行听课、授课观摩、监考考试及参与一定的学校管理工作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家长深刻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出工出力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从学校各项常规管理中着手,重视和加强全面引导和督查

(一)实施“三阶段成人模式”。“三阶段成人模式”的本质,就是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分层次创设内容各异的德育目标。例如,高一年级德育目标是:适应环境,规范行为,悦纳自我;高二年级德育目标是:健全人格,关爱生命,完善自我;高三年级德育目标是:强化责任,学会感恩,超越自我。进一步展开来说,就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应引导其从小处入手,对其进行德育养成教育,使其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通过纪律、仪表、卫生、宿舍等管理,在全体学生中营造团结勤奋、向上进取的集体风气;为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过渡打好台阶,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避免出现衔接不畅的问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引领学生实现精神成长,提高各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向心力,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与强烈的团体荣誉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认知自我,明确自身定位,科学树立长短期努力目标,并将步骤与计划逐一落实到实际中。高二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与生活,已经基本适应了新阶段的一切,可能在思想意识上会放松自我管理,为避免这一情况,学校需要加强纪律、仪表、卫生、宿舍等管理;根据每个班级的不同,举行主题各异的班会,以此来强化常规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要根据不同时段班级特点来开展管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管理与学习;借助各种班级活动来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双差生要进行重点关注,以尽可能地降低学生违纪频率与次数。高三年级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生相对来说容易管理一些,应将常规管理放在首位,保证班级稳定;借助考试和考后分析的机会,因人而异地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确保德育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以每周一歌和大课间跑步为契机,增进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特长生的学习,要进行重点监管,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对策,激励特长生强化学习主动性;定期对班主任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师生消除高考前的焦虑情绪,使他们以平和、积极、稳定的心态迎接高考。(二)创建全人教育和全纳教育模式。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建了全人教育和全纳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度挖掘学生的智力、情感、创造性等,推动学生“主动发展”,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心智与体魄全面发展,将其塑造成“心健”“脑健”“体健”的合格人才。(三)通过完善班级管理来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在班主任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班小组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加强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小组考核机制,小组长发挥在学习、纪律以及卫生、日常活动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和监督职责,采用日点评、周反馈、月总结相互融合的方式,以及班干部、团干部监督方式,来加强对班级小组的考核。(四)将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会工作的基础上,以值周班量化考核为抓手,重视和培养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基础年级要以学生互助小组为抓手,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学校自上学期起,每个基础年级的班主任都要参与全天候管理,并以制度形式进行落实。(五)通过常规管理管住学生身体并引领学生思想。在完善百分量化考核机制前提下,德育处围绕百分量化考核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抓规范、促养成”,实施责任承包制,切实保证学生纪律、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在遵章守纪方面,为了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德育处和各年级经常举办常规校规校纪讲座,通过讲座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和接受道德教育。对于不良行为和思想,进行专项整治。为了保证效果,学校实施了学生校园值周和班主任全天候管理,同时,将管理责任逐级分解,以班级为单位,使之层层落实,以规范学生每日常规。在卫生方面,学校采取卫生班值日制度,确保校园和教室环境整洁、美观,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加强教室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励志氛围和大家庭和谐的感觉。德育处还定期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因为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三、以各项活动为抓手,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