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要点十篇

时间:2023-06-21 09:44:34

德育教育要点

德育教育要点篇1

1.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文件为指引,分层构建德育目标,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工程”建设。

2.进一步加强德育创新,深入开展融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生命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硬件建设和活动建设;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纪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

3.加强德育管理,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三全德育工作机制。推进全员德育工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整合多方力量,建成1-2个校外青少年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努力创设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4.坚持以德育科研为导向,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举办第二期德育主任研修班,完成第三期初高中班主任培训,适时启动小学班主任培训;全面推进“十一五”德育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德育评价改革。

5.强化学校团队功能,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团建创新,成立教育系统团工委;以各类活动和教育宣传媒体为载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年内创建1~2所省文明学校,1~2所江苏省“绿色学校(园)”,2~3所__市“绿色学校(园)”。

二、工作措施

(一)分层构建德育目标,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工程”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加大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工程”的实施力度,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科学设计,形成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纵向衔接的分层次德育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研究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德育目标和分层德育目标,小学阶段侧重于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中阶段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三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阶段侧重于“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职业规范教育。

3.全面加强基础道德建设,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开展“五有”、“五无”和“五远离”教育活动(即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划、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远离烟酒、远离黄色文化、远离迷信活动、远离、远离)。健全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表彰制度,做好“__市十佳小公民”事迹展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和省、市、区三好、优干等各级先进学生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不断发挥榜样激励效应。

4.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精心设计和开展第四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二)加强德育创新,深入推进“生命教育工程”建设

1.以《__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意见(试行)》为依据,通过整合学校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寻求生命价值的真谛,不断提高对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的认识,分层次、渐进式地开展生命教育。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联合区残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硬件建设和活动建设,切实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改进和提高德育实效的助推作用。

3.进一步规范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聘任管理工作,强化中小学生法纪教育,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工作和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切实增强法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构建全员德育工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

1.探索和建立全员德育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全员德育网络,努力创设并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德育工作大环境,(文秘站:)切实增强全体教职员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性。

2.加大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学校要主动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要加大家长学校建设力度,推进家长学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各校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网络家长学校活动,使网络家长学校既成为沟通学校与家庭的高效、便捷的平台,也成为广大家长学习家教知识、更新家教观念、交流家教经验的平台。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3.加大各类教育资源挖掘与整合的力度,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的校外德育活动,年内建成1-2个区级校外青少年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并将进一步加大部门间的联动力度,整合公、检、法、司、团委、关工委、妇联、文化、公商等部门的优势,努力在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上获得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四)加强德育科研,不断提升德育队伍素质

1.以“三立”工程为抓手,以业务提升为主线,整合团委、工会、组织人事等部门力量,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师表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举办第二期德育主任研修班,提升广大德育主任的德育理念和德育管理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意见》精神,完成第三期初、高中班主任全员培训,适时启动小学班主任的全员培训,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举办研修班、培训班,发掘一批有思想、有经验、有艺术的优秀德育主任和优秀班主任,建成优秀班主任人才库,并逐步培养一批名班主任。

2.以深入推进“十一五”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德育科研,努力形成校校有德育课题,人人参与德育研究的良好教科研氛围,促进学校德育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化,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组织发动教师参加省、市、区德育论文评比、教育案例征集等活动,引导教师及时总结和提炼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逐步养成用理性的视角来审视和解决德育问题。

3.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普通高中学生成长报告册”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推进对教师、学校的德育评价改革,不断探索和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

(五)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切实做好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师生法制教育,努力创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继续开展省、市、区绿色学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积极做好省文明学校、市合格(示范)家长学校的创建,年内力争完成创建1~2所省文明学校,1~2所江苏省“绿色学校(园)”,2~3所__市“绿色学校(园)”。

德育教育要点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界定

从本质的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素质的教育。这种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的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国家的一个战略考虑,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它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要求,包括政治、道德素质内容等。第二,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之外的表现。第三,科技创新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当然也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国际化背景下,素质教育也强调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毕业生在社会上要得到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专业知识支撑的,同时还有他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以及社会责任心。开展素质教育,应该在李岚清同志提出的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之外再加上“学会创造”,构成“六会”。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关注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的、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种动态的终身教育观,关注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眼前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而且它又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观,既强调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又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既注意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吸收,更注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它还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观,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可以说,大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体、创造性)为出发点;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三是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尤其是把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内容。

2.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应将创新的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充满好奇、充满兴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打破单调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

3.树立“授人以渔”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只应起到点拨、制导、引见的作用。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革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因而需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尽量做到:

1.巧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情景,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化过程。学生获得知识,要靠思维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勇于学习、勤于学习,从而学得充分,学得扎实,获得丰富的知识。

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会自然出现、凭空产生,需要教师的诱导和激发。或许,闻一多先生的教学,可以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受到点启发吧。有一次,闻先生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一多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

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明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来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只要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同学们这时总算茅塞顿开,同时又觉得受益匪浅。闻先生的意旨是在激发学生正确地认识理性与非理性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谁能说这种方法不比我们单纯说教更能吸引人呢?

2.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美国创造力专家施美斯认为,创造力的发挥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意境和气氛。上课时,教师最好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给学生一种亲切、随和的感觉。只有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与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宜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陶行知先生有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六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他的思想对我们的教学应当有所启发。

三、推进素质教育,应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点

由上可知,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后备军和接班人。可以说,在素质教育中,知识是基本、能力是关键、人格是根本。而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应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点。 因为只有先培养出品行端正、为人忠诚的人,才能使这样的人担当历史赋予的使命,推动社会发展,否则,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而且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不仅中央高度重视,而且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也高度重视。除了业务能力和素质外,用人单位无不重视大学生的德性和品行,学生家长也无不重视孩子的德性和品行。学校的第一要务是育人,特别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目标和方式还有不少误区亟待改进,表现为:重成才轻成人,即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学生成名成家、成为某领域的专门之材,而忽视如何做人;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对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协调发展;赢利成了办学的重要目的,这使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被异化成为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存在以上误区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往往将思想道德教育视为“不毛之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永远是徒劳无功、毫无裨益的;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也觉得“无可奈何花落去”。笔者认为:要成才,必先成人。人将不人,何谈才矣?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并非不重要,而是至关重要。既然如此,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将适合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第一位的高等院校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优先的地位上。

众所周知,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意见》也指出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着一些负面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应做到:

(一)提高自身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惑、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前提。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里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具有的道德品格要更具有完美性,主要包括:宽厚大度、无私正直、作风严谨、仪表端庄、谈吐高雅、处事周密、乐于助人、好学上进、敬老爱幼,尊师重教等。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首先给学

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磁力,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接受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二)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有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这一远大的理想,使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默默无闻。这个故事正说明: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远大理想的牵引。理想好比远航的明灯,有了它,人才有前进的航向。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肯定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考验。有人认为,现在的人们都不讲理想,不谈信念了,一切“向钱看”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思想状况。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当前,我们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应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三)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得偏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虽然这些不文明现象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顺利进行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大学生公德意识总体水平的提高。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维护好心理健康,调适好各种人际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它要求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就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要尽力培养宽容、大度、乐观、善解人意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努力纠正狭隘、猜忌、嫉妒、悲观、苛责于人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来实现心理排解。犹如朱伯儒所说:幸福由二人分享,幸福就增加了一倍;忧愁由二人分担,忧愁就减少一半。这就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特别要求我们善于抓住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搭设服务平台,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比如,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技能;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支持,真正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养成和谐开放的心理品格,增强抵抗心理挫折的能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文化生活需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总之,要通过把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感召学生,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伟远.国际论坛: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高建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精神的提升[j].探索与争鸣,2008(2).

德育教育要点篇3

我是一位农村乡镇中学的老师,可能是由于我是一位历史老师,又是一位母亲,比较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当然也就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你悄悄地跟在孩子们的后面,总能听到刺耳的脏话,可孩子之间边说边骂并不生气,看来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了。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有早恋的学生,晚上还能发现个别吸烟的学生。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也够令人担心的。课堂上每班至少都有几个厌学的,只要你仔细观察,就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如收到各种网络小说、杂志,还可以发现正在手机上聊天或看小说的学生。

据了解农村中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有三类:一是部分学生迷恋录像、游戏、色情武打小说,二是部分学生厌学、逃课、早恋,三是部分学生出口成脏、抽烟喝酒。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原因:近年来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农村家庭基本上每家也只有1个或2个孩子,加上党的富民政策农村家庭生活越来越富裕了,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了。可是不少家长外出打工,长期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其它亲戚,甚至让孩子寄宿学校。他们除了很本文由收集整理难给孩子以必要的教育和保护,这样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家庭教育、缺少必要的约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二是学校原因:多年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检测排名的影响,很多任课老师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而不去深挖教材的德育因素。虽然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但这也只是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据了解现在不少农村中学都实行寄宿制,但管理方法却令人担忧,部分学校为了管理方便,从早晨起床后一直到晚自习放学前,不准学生到寝室,午餐后有近两小时对学生监管不到位。还有周六周日部分留守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而学校德育工作也只是个空架子,有其名无具体工作。什么留守儿童之家,一般也只是个摆设,应付检查而已。更不要提各种兴趣小组了,那只是个名字而已。三是社会原因:农村除了电视,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几乎没有,孩子们走出校门看到的是打麻将、,看到的是封建迷信活动,看到的是农村红白喜事请的小戏班子,那不堪入目的脱衣舞。听到的是粗俗的玩笑。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得到的一点思想品德教育就被抵消了。在学校周围还有网吧、书吧、游戏厅向学生提供各种文化垃圾,还有不法商人向学生出售香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买得起,竟然一根一根的零卖给学生。孩子们能有多大的抵抗能力来抵御这些不良诱惑呢?

加强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们除了呼吁、建议外,还要尽己所能,从自己所教的学科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文明的新风尚,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中学历史教材特别是《中国历史》部分,蕴含着丰富

德育教育要点篇4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要点篇5

一、有关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新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新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关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凡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探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和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探究德育何以可能的新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索这样一些新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新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有关德育哲学的探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和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和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和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和“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和“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重德育环境建设,注重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有关市场经济和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有关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探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新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功能?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新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有关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重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索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要点篇6

关键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教育领域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党中央在深化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突出德育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安现役院校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公安现役警官的摇篮,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安现役院校要立足于学员的职业身份特点,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爱心、胸怀开阔、责任感强的优秀公安现役干部。

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决定其德育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院校的特点。准确把握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鲜明的政治性

公安现役部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其在打击违法犯罪、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公安现役干部是否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其职能的发挥。这就要求作为警官摇篮的公安现役院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必须具备鲜明的政治性,要贯彻高度的党性观念,将坚持党对公安现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把党风、党史、党纪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作为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突出的职业性

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的定向性较强,其德育教育具有突出的职业性特点。公安现役院校要紧密结合公安现役部队的岗位特点和工作需求开展对学员的德育教育,多以英雄人物及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为典型事例,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勤勤恳恳、一心为群众的奉献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他们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从警观,为学员毕业后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广泛的关联性

公安现役院校并不是封闭孤立的环境,其德育教育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对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对积极因素要加以利用和放大,做到因势利导,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客观的评判,教育学员正确对待,同时还要善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及原因

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有些活动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开展,标准较低;德育教育方式单一,照本宣科,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的观察与检验,与学员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德育教育的成果没有充分内化为学员自身坚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表现,实效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

(一)德育教育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德育教育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势必要考虑这个群体的身份、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备的体系,一些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借鉴地方高校、院校,内容上东拼西凑,特色不明显。在德育教育安排上也没有形成稳定机制,往往是刮一阵风抓一阵教育,虎头蛇尾,没有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育效果不明显,实效性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德育教育的路径不够宽

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还没有充分扩宽,方式手段比较单一。习惯于运用传统的课堂式、讲座式、报告式的教育手段对学员进行填鸭式道德灌输,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师德、管理制度等各种隐形的德育教育资源,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狭窄的教育路径制约着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德育教育理论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观念更新,致使德育教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德育工作者满足于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等的宣讲、忽视了学员主体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了德育分数高而实践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

三、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提高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要从教育理念、内容设计、教育途径和教育成果保障等环节入手,树立全局性的德育教育理念,突出重点,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和互动性。

(一)优化德育教育理念

要提高德育水平,必须以人为本,贯彻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思想。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员的思维方式、成长需求、性格特点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走出单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困境,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围绕学员的未来工作需求,立足学员的生活环境,提高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吸引力,逐步改变被动的德育教育模式。要结合当前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讨论的重点问题和军队、公安系统的热点问题,充分结合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讲大话空话,不做表面文章,真真切切围绕学员道德塑造的现实需求和现实矛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要在德育教育中启迪学员的智慧,培养学员健康完整的人格,帮助学员形成对自我、对职业、对人生、对社会和对价值的正确认识。

(二)突出德育教育的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1]。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构建学员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灌输和环境熏陶相结合,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氛围,使学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的、高度的认同。

2.加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所军队院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最重要的身份属性即军人属性,其职业特点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必须按照一名军人的思想品质塑造自己。加强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充分结合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结合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对军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要在教育中深入分析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时代特色赋予其新的定位,找到这一价值观与当代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性格、思维的切合点,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塑造和行为养成的指导效果。

3.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一名公安干警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是公安现役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的主题和精髓。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不同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公安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执法不公、以公谋私等违法犯罪现象,山西省社科联的课题“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显示,74.5%的民警认为价值观扭曲是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2]。而当前广大民警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公安现役院校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要教育学员明确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为民谋利的根本工作方向,增强学员对警察职业的自豪感,培养维护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打好执法公平、清正廉洁等职业道德的根基。

(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渗透性

1.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隐性课程即隐藏在科学文化等常规的学科课程之中对德育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在对学员的德育教育中,隐性课程可产生主体性教育的内驱力与外动力,利于形成集生存需求、职业理想和成才目标为一体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和培养学员积极向上的动机与志趣、健康的情感、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3]。公安现役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善于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首先要在课程的备课、教学等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有关德育教育的因素,扩宽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联系面;其次要通过引导教员进行课程延伸、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等方式放大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教学活动中渗透的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被学员所吸收。

2.发挥教职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

公安现役院校要抓好教师队伍、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榜样育人机制。教师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学术道德、对学员的期望要求以及师生关系都会影响学员的道德塑造。公安现役院校行政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学员队干部对学员道德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扮演着学员监护人的角色,是“一家之长”。抓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员和行政干部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员,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好公安现役院校学员道德修养的引航人。

3.注重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凝结,对学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着启迪、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也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公安现役院校校园文化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加强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对校园硬件的文化投入,树立标语、名人名言、宣传栏等,将文化与教学楼、图书馆、射击馆、操场等教学训练硬件有机结合。结合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机制,在国庆、建党纪念日、青年节、学雷锋日等有代表性的日期开展专门活动。要在文化建设中明确对学员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紧紧把握公安现役院校的人才培养脉络,突出特色,围绕军人和警察的职业特点建设优质校园文化。要特别注重大学精神对学员道德塑造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以强烈的党性观念、鲜明的职业精神、厚重的人文特质、严谨的治学作风培育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学员的精神支撑和培育高尚道德的催化剂。

(四)增强德育教育的互动性

1.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公安现役院校要积极鼓励学员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学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稳定机制,做好其中的协调、引荐和平台搭建工作。要引导学员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将自我的内在修养付诸于行动,形成更完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对社会结构与规范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道德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和社会爱心的公民。要引导学员深入基层群众,培养对群众的热爱和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充实感、快乐感,使学员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坚持和强化自我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找准自身定位,以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公民的角色要求自己,展现崇高的道德风尚,增强道德荣誉感。

2.在专业实习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互动

实习是公安现役院校统一安排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在德育教育层面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学员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等内容。公安现役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所担负的培养现代警官的任务特点开展德育实践,在德育教育工作的社会实践环节上通过紧紧把握社会形势、紧贴警察职能使命、紧密结合学员行为特点,寻求德育工作在层面上的突破点,实现公安现役院校德育工作自内向外的自然延伸,使德育教育成果在外层得到展现。学员在实习中要将自身的德育教育积淀成果与基层工作相结合,在实习中唱响道德主旋律,特别是面对一些不良现象时坚守道德标准,勇于担负起在公安现役基层单位弘扬传播院校所倡导的高尚职业道德的任务。

四、结语

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公安现役院校要以的论述为指导,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资源,优化德育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公安现役事业接班人,为提高公安现役事业建设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

[2]樊爱霞,王利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与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27.

德育教育要点篇7

1.1小学德育教学的作用范围狭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目前小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到小学学校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印象,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的作用范围与德育教学的根本目的相比是十分狭窄的,德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最明显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使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更加轻松,而德育教学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

1.2小学德育教学的难题较多相对于其他学校教育内容,小学德育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更多,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的方式不一致导致学生德育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导致德育教学的效果有限;除此之外,德育教学虽然被认为是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但实际上,受课堂时间限制,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也并不理想。要彻底解决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问题,就必须寻找到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点,使小学德育教学能够深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使小学各科教师都能够得心应手地在教学过程当中完成德育教育的使命。

2.做好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点

2.1树立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完成的基本内容和所要达成的根本目的,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办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来说,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小学德育教学的表现和实际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是小学德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

2.2使用合理的德育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来说,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将使小学德育教学整体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使德育教学跨出“教学”的范围,成为小学师生交流的方式、成为小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方式。

2.3使学生自身成为德育教学的主体要使德育教学有实质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这是小学德育教学目的能够实现的最根本的关键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道德表现能够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才能展现,德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

3.小学德育教学关键点的实践方式

3.1以贤德教育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则“德”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内心,德育教育应做的是在学生心中播下“贤德”的种子,是学生怀揣这颗种子,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结果,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充满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县的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意味着,小学教师作为德育教学的实施者,其自身必须具备贤德的品质。教师应该从自身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2以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说教”,即使教师们力求从语言艺术的应用和情感交流方面与学生达成互相的信任并以此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德育教学也逃不出被学生当成“耳旁风”的怪圈,因此,应以活动教育代替谈话教育,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环保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进入到街道和社区,观察不文明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制止这些行为,使学生在实践中会体会到不文明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劝人环保的难处,从而形成相应的公民责任感,这种深刻的体验会让他们在日常的行为中更注意环保,公共道德也同时得到提升。

3.3帮助学生形成德育反思的习惯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估者是家长和教师,学生自身并不能够对自己的品德发展形成清楚的认识,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学则要去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德育反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课堂上管理学生之后,问学生一个问题:“你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或者站在同学的角度想想自己的行为吗?”,或者在管理学生之后,问全班同学一个问题:“你们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大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学校德育教育和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认识到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德育自评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4结语

德育教育要点篇8

【关键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大学生

品德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准,品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品德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事业的建设质量。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思想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在高校中开展品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实施情感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品德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意运用情感因素,做到以情感人。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1.以身作则

当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首先需要教育者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做到言传身教。因此,教育者自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大学生中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教育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对前途事业的自信乐观、对真善美的推崇、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等,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这些都是隐性的品德教育。

2.真诚待人

教育者在开展品德教育时,运用情感因素时,还需要以诚待人,这样便于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以一种朋友的态度来予以帮助。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真诚的谈吐来打动学生,多多鼓励学生。此外,教育者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做到诚心悔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结合学生特点

个体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1.善于总结群体特点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老师要善于发现90后学生的特点,比如追求时尚、个性比较强等。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群体特点,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情感危机,塑造良好的人格。比如现在90后学生都比较喜欢研究星座,那么老师就可以拓展星座知识,迎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2.善于发现个体差异

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除了要总结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外,还应该在充分尊重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即结合每个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分析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当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时,要提前预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品质,杜绝他们的思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

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很多的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采取的是一种“我讲你听”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大多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严重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因此,教育者必须要转变教育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重视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体,自主接受教育、自主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欲望。比如综合运用演讲、辩论赛、参看视频资料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无形中接受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实施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自主性,从而有效保证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境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蒲小飞.当代大学生家庭品德教育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王玲.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 落实以德为先育人理念[J].北京教育(德育),2012(12)

德育教育要点篇9

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实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大胆清理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陈腐观念。学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安排,精心组织,确立德育工作所包含的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基本内容,挖掘德育工作潜在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地开展好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一要摆正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做到教书育人并驾齐驱,克服存在的片面注重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二要在德育中突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学好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辟论述。钻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突出市场经济的主战场,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育、完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科学地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当前深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培养教育中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的坚实政治基础。三要选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切人主题,摸准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培育一代新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公正、诚实、勇敢、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和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养成勤奋、刻苦、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社会背景格局的转换,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须在两个方面突破,第一是要突破过去“管人”、“防范”的管理模式,转轨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实际能力。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单纯的知识教育替代不了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存在着包得过多,管得太死,多为指令性运动的活动,这些弊端不利于德育工作括力的发挥,必须加以克服。要敢于破除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导向,形成多层次的追求,遵循学生心理、思想发展规律,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构建生动活泼、形象有效的德育体系。第二是突破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模式。当前就学校内部而言,其工作重点主要抓升学率。学生书包沉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胳、智、体发展不平衡,严重违背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并导致学生在校就读重智轻德的现象。为此,加强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将这项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跨世纪育人工程摆到重要位置,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肩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任。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要注意克服心理定势,摆脱计划经济下的德育模式,不断研究市场经济及其对青少年全面影响的新情况,因势利导,开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德育工作的新尝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德育工作上做以尝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做好德育工作上要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发扬三个特色,形成五种教育合力,最后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

(1)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德育是首位,经济建设是中心,这两者的关系要摆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全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部要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经济发展了,德育工作才会有自己的位置,而且德育工作只有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作出实绩,育出“四有”新人,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也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在德育工作中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等。从纯理论的说教式宣传,转变到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思想教育,树立起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

(2)坚持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德育原理告诉我们,德育的基本内容有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方面的统一的综合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认识到中学德育工作要着重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即基本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在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中,切忌“面广、浮浅、空谈、说教”。在道德品质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认识到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首要的是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抓经常、养成、实效,而且要贯穿学期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并采取多项措施,为开展好德育工作创造条件。第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文明、整洁、高雅、健康的校内小气候,让学生从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和道德情操,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第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第三根据德育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年级学生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品德测评。

(3)坚持发扬三个教育特点。坚持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途径的实践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特色。坚持和发扬这一基本特色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更具有高效率。

德育教育要点篇10

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实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大胆清理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陈腐观念。学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安排,精心组织,确立德育工作所包含的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基本内容,挖掘德育工作潜在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地开展好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一要摆正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做到教书育人并驾齐驱,克服存在的片面注重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二要在德育中突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学好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辟论述。钻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突出市场经济的主战场,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育、完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科学地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当前深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培养教育中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的坚实政治基础。三要选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切人主题,摸准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培育一代新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公正、诚实、勇敢、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和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养成勤奋、刻苦、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社会背景格局的转换,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须在两个方面突破,第一是要突破过去“管人”、“防范”的管理模式,转轨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实际能力。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单纯的知识教育替代不了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存在着包得过多,管得太死,多为指令性运动的活动,这些弊端不利于德育工作括力的发挥,必须加以克服。要敢于破除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导向,形成多层次的追求,遵循学生心理、思想发展规律,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构建生动活泼、形象有效的德育体系。第二是突破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模式。当前就学校内部而言,其工作重点主要抓升学率。学生书包沉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胳、智、体发展不平衡,严重违背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并导致学生在校就读重智轻德的现象。为此,加强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将这项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跨世纪育人工程摆到重要位置,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肩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任。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要注意克服心理定势,摆脱计划经济下的德育模式,不断研究市场经济及其对青少年全面影响的新情况,因势利导,开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德育工作的新尝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德育工作上做以尝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做好德育工作上要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发扬三个特色,形成五种教育合力,最后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

(1)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德育是首位,经济建设是中心,这两者的关系要摆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全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部要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经济发展了,德育工作才会有自己的位置,而且德育工作只有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作出实绩,育出“四有”新人,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也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在德育工作中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等。从纯理论的说教式宣传,转变到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思想教育,树立起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

(2)坚持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德育原理告诉我们,德育的基本内容有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方面的统一的综合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认识到中学德育工作要着重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即基本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在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中,切忌“面广、浮浅、空谈、说教”。在道德品质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认识到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首要的是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抓经常、养成、实效,而且要贯穿学期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并采取多项措施,为开展好德育工作创造条件。第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文明、整洁、高雅、健康的校内小气候,让学生从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和道德情操,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第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第三根据德育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年级学生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品德测评。

(3)坚持发扬三个教育特点。坚持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途径的实践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特色。坚持和发扬这一基本特色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更具有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