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十篇

时间:2023-06-21 09:43:33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

摘 要: 语言与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又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发展。因此,当我们谈及阿拉伯语言的时候,应该将它置于语言产生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去研究,才能够比较全面的、深入的触及阿拉伯语的语言精髓。本文主要从阿拉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三个方面,浅谈阿拉伯语语言中所蕴含的鲜明文化特征。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文化 特征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渗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行为习惯中,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沉淀记载着历史的痕迹。可以说,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建筑等人类创造活动和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内容是通过民族而表现出来,因此,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它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语言是一系列有含义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知识都是将语言作为载体而发展传播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亦是如此,千百年来,阿拉伯语作为阿拉伯民族的语言,保护着阿拉伯民族的文化遗产,记录着阿拉伯民族的历史,反映着阿拉伯民族的特色,传播着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当我们把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放在同一视域下,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时,便是把语言置于其产生和演化的具体文化背景中,在文化语言学的框架内去进行研究。从这一视角出发,探寻阿拉伯语中的文化特征,这门语言便成为一种生动活跃、丰富饱满的语言。

首先,阿拉伯语因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阿拉伯语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是闪含语系中最年轻且具有活力的语言分支。阿拉伯人在创造和发展阿拉伯语的过程中,注入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阿拉伯文字反映着阿拉伯人的意识形态和逻辑思维,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涵养。

例如,骆驼这一名词在阿拉伯语中就十分常见,且有30多个同义词,这是因为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大多是荒芜的沙漠,骆驼便成了人们起居必不可少的工具。“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新娘的彩礼、罪犯的赎金、赌徒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以骆驼为计算单位”①由此可见骆驼在阿拉伯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骆驼又以其持久的耐力和坚忍的品性而著称,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沙漠地带,骆驼的全身更都可取之为宝。因此,骆驼不仅被喻为“沙漠之舟”,还被视为造物主的恩赐。这样的民族情节反映在阿拉伯语中,不仅使得骆驼一词的词汇丰富,还使其具有特指吃苦耐劳品质的伴随语义。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因其所处的民族文化不同,也会具有截然相反的含义。例如:红色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喜庆和吉祥之意,多被人们用于婚嫁与节日的装点。中国的国旗是大红色的,过年时的红包、新娘的红旗袍,这些都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红色的情有独钟。而阿拉伯民族则钟情于绿色,他们以绿色为祥和之意,因为阿拉伯民族是沙漠民族,绿色代表赖以生存的绿洲,找到了绿色也就是找到了水,找到了生命,阿拉伯国家的国旗中也以绿色为常见,红色则为不详,具有杀戮和鲜血的含义。

其次,阿拉伯语因古兰经而保存至今,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用语,使得阿拉伯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宗教文化。蒙昧时期的阿拉伯民族均以部落为居,各部落都使用各自的方言,这些方言结构基本相同,同属于一种语言,只是在部分音节的发音和词汇的含义上存在差异。伊斯兰的来临为阿拉伯民族带来了《古兰经》,《古兰经》以古莱什部落的语言下降,统一了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半岛的标准性。

为了保持阿拉伯语的纯正性,为了能够通彻的理解《古兰经》和《圣训》的真正含义,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们研究阿拉伯语的语法,规范阿拉伯语的读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圣训学、韵律学、语言学、经注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可以说,阿拉伯语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发展与传播而变得更加完善和规范。在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古兰经》和《圣训》也赋予其一些新的含义,同时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如祈祷(〖XC杨秋杰1.tif;%50%50〗)、斋戒(〖XC杨秋杰2.tif;%50%50〗)、天课(〖XC杨秋杰3.tif;%50%50〗)、末日(〖XC杨秋杰4.tif;%50%50〗)、伊玛目(〖XC杨秋杰5.tif;%50%50〗)、苏菲(〖XC杨秋杰6.tif;%50%50〗)等。伊斯兰教的到来使阿拉伯民族在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宗教的影响投射到阿拉伯语中,使该语言具有宗教性。

最后,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伴随着该文化的发展传播而逐渐丰富,具有鲜明的阿拉伯伊斯兰特征。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会使语言变的强大而富有活力。没有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将难以传播发展,而最终被世人遗忘,走向衰落灭亡。

由于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阿拉伯词语中的文化现象十分显著,很多词汇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词义外,还融入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情感和联想意义。比如数字七对阿拉伯人来说就具有独特的含义:《古兰经》被降在了七种方言读法上,造物主创造的天有七层。《古兰经》黄牛章第29节说:“他已为你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复经营诸天,完成了七层天。”鲁格曼章第27节说:“假若用大地上所有的树制成笔,用海水作墨汁,再加上七海的墨汁,终不能写尽真主的言语。”国权章第3节说:“他创造了七层天,你在至仁主的所造物中。”由此可见,数字七因其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有着浓厚的文化感彩。

此外,在阿拉伯语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阿拉伯人习用语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如当人们说:感谢你的光临,答语为:愿真主赐你荣耀;祝愿他人健康时说:愿真主使你康复;当穆斯林提到先知的名字时要说: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可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确是与阿拉伯语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文化投射出的影子。

语言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依靠文字来反映、传播与发展,人们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了解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语言也从未停止过脚步。人们对新事物和概念的理解与命名,都会融入本民族的逻辑思维,在语言中凸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与文化或文化语言学将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要学习和掌握阿拉伯语,就必须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阿拉伯语置于它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去学习。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2] 国少华.阿拉伯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3] 朱威烈.知难而进,磨杵成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序,回族研究,2010年第2期

[4] 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语的保护和振兴,《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年第6期

[5] 丁俊.伊斯兰文化散论(题记),《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2期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2

关键词:阿拉伯语;维吾尔语;字母;语音;异同

语言不仅是民族生存环境的体现,同时也是民族思想与文化的一个宝库。在历史进程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虽然从表面上看几乎是相同的,但实质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维吾尔语有所了解的人不难发现它所采用的字母大部分都是阿拉伯语语言中的字母,但是维吾尔语的部分字母也是不完全属于阿拉伯语的,这些“新”的字母是维吾尔人在阿拉伯语字母基础上进行创建的,之所以创建新的字母主要是因为阿拉伯语的字母不能够完全表达出维吾尔语的语音。众所周之,阿拉伯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这些主要在维吾尔语中部分的阿拉伯语借词方面有所体现。另外,其在宗教语言方面,阿拉伯语与维吾尔语是相同的,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均信仰伊斯兰教。除此之外,阿拉伯语本身属于一种综合型语言。它的文字系一种音位文字,一般情况下,标准的阿拉伯语一共有34个音位,并且都是由闪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得来的。

一、关于阿拉伯语的语音简述

阿拉伯语的语音是自成体系的,主要由28个字母组成,其中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一个辅音,并且在这28个字母当中有3个字母是具有元音的作用的。同时阿拉伯语的辅音一旦离开元音是不能够进行独立发音的。

除上述内容之外,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主要分为两大类:(1)有点的——一共有14个字母。(2)无点的——同样有14个字母,并且每一个字母都是有13个发音音符,并且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的发音全都是依靠发音符号来完成的,但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字母都必须跟其标在其上边或者下边的发音符号进行才能够发出声音,否则是无法发音的。通常情况下,阿拉伯语的发音是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发音的,阿拉伯语有着独特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等,这些均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比如,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当中有12字母的发音在其他语言中是没有办法找到相类似音的,并且阿拉伯语这28个字母之中的12个字母发音主要包括喉音、齿间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以及颤音等多种发音,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发音是具有很大难度的。除此之外,阿拉伯语语言总共有336个音素,并且这些音素大都位于世界各种语言的首位。另外,从其语言书面形式方面来讲,阿拉伯语语言的音节具有一定的“半呈现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可拼读性,不过在其进行掌握与拼读时必须保证它们在一定的语境当中,否则无法进行的。

二、阿拉伯语语音的主要特点

首先,阿拉伯语语言当中,音节是由2个辅音加元音或者多于2个的音素相结合所构成的,此外,阿拉伯语的音节还具有语义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阿拉伯语的语音主要有6个明显的特点:(1)阿拉伯语语言主要是依靠符号进行发音的,其具有繁杂的语音。此外,阿拉伯语是世界上众多语言语音当中被运用最多的语言。而且阿拉伯语的语音发音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喉音与顶音。(2)阿拉伯语的音节差异主要表现在长音与短音,①短音节主要由1个辅音和1个短元音结合构成。②长音节主要由1个辅音和1个长元音相结合构成,与此同时,由1个辅音、1个短元音和1个辅音共同结合构成也不是不可以的。(3)阿拉伯语语言在应用过程中通常会有叠音现象出现,而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这个主要是因为2个具有一定差别的因素在相互发音的作用下逐渐转变成互不相同的重叠性因素。此外,阿拉伯语语音中的冠词阅读方法也是不相同的,其具有多种阅读的发法。(4)阿拉伯语的语音字母同化现象:对于阿拉伯语语言来讲,字母同化是阿拉伯语语言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语流音变现象。在语流的作用下,由不相同的2个音逐渐转变成发音相同或者是类似的音等。以此来与发音的动作相适应,从而提高因素的共同性。(5)阿拉伯语语言具有“柔弱性”的字母是可以相互进行转换的。(6)阿拉伯语的语言在阅读结束时,最后一个尾符是可以不读的[1]。

三、维吾尔语语音的主要特点

阿拉伯语可以说是维吾尔语语言的“启蒙老师”,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维吾尔语的语音的最明显特点大体上有4个:(1)维吾尔语的语音具有“元音弱化”的现象。元音弱化主要是指维吾尔语和其它突厥语重要标志的区别,具有一定的特性。(2)维吾尔语的语言主要有24个辅音。这些辅音都有“同化、弱化”的现象,也可以说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等。另外,塞音与其塞擦音有清浊两种:①送气。②不送气,与前者恰好相反。(3)维吾尔语的语言有重音规律。在维吾尔语语言当中,音节的重音规律与其它语言想必,表现的十分简单。它的词中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进行添加时,其重音就会移动到最后一个音节上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4)维吾尔语的语言有语调变化的规律:维吾尔语语言的语调主要是由一系列音节调域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音高调节形式。维吾尔语语言中一般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以及级祈使句四个重要句式。这些句式的语气规律:句子属于陈述句和祈使句时,句尾音高就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对句子最后一个音节进行清读;句子属于疑问句和感叹句时,句尾最后1个词的音调会出现上升的现象,重读最后1个音节等[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维吾尔语言中的文字主要是坚持以阿拉伯语字母作为基础的,并非是直接借用,此外,维吾尔语语言在已有的阿拉伯语字母基础上进行文字创新,创立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等,因此可见,阿拉伯语语言与维吾尔语语言在语音与语法等方面具有很多的异同点。不论怎样,两者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3

关键词:阿拉伯语 汉译 语义缺失 表征原因

一、语义缺失的核心概念界定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缺失”进行解读,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空缺”。空缺一词最早有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并做了相关的研究,其提出的“偶然的缺口”的语言学研究在不同语言语法对比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在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中,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空缺”现象备受关注。[1]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语言翻译中的语义缺失现象做如下的概念界定:

某种语言中所拥有的一些特质,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具备对等事物时所存在的真空。由于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因此本文所提到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的“语义缺失”是一种广义的缺失,即指由于词汇、语用、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翻译中的“真空”。[2]

二、造成语义缺失的原因

造成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语义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讲,就是由于译者受到环境、他人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的。客观方面是因为两种语言在互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固有结构和形态、语言相互渗透、词汇范畴等在汉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所造成的汉译语义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语义汉译缺失。由于阿拉伯语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其汉译过程中造成的语义缺失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这种客观性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人类不分种族、地域尽管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在语言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共性,相似的语言功能、生态环境这些普遍性产生了语言的同构现象,使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但语言的异质性在日常的交往中往往也是人们所刻意突出的,不同的语言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言语双方若想成功达成交际,不管语言符号是否一致,他们最终都定要指向同一个目标,可这种差异则使这个目标变得不那么容易,从而造成语义的缺失。

阿拉伯语习语尤其体现了阿拉伯语鲜明的语言风格,涵括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因此在进行阿拉伯语习语翻译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就变得格外突出,简单地说就是某些阿拉伯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表达,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种语义缺失存在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首先是语言层面的差异与结构、语义结构及语用功能的差异;其次是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包括自然环境、思维特点、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最后则是审美形式及功能的差异。

三、语义缺失的表现

1.语言层面的差异

语言层面的差异就是语言本身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语用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阿拉伯语属于综合型语言,即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句法关系,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即没有词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等功能词来表达词法或句法关系。阿语的句法讲究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词汇层面有一个规律的、变化的由屈折来体现的派生系统,在阿文的句子中,各成分借助语法手段构成完整的板块,各成分的位置相对自由,但具有严密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包括名词的性、数、格、指以及动词的人称、时态等,语义则是通过这种语法关系来体现。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语义的表达不是依靠严格的显性语法手段,更多的是依靠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或上下文语境去体会,对汉语的理解更多地依赖于灵活的整体表达功能。两种语言本质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3]

2.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

文化层面的差异也是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造成语义缺失的一个因素。这种文化差异来于认知环境的不同,认知环境的不同也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以及理念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具体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历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某个或是绝大多从事汉译的人来说,他的认知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认知环境是他的一切的社会生活经验的集合,对于阿拉伯语汉译特别是习语的汉译也同样如此,这要求译者有一定的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环境认知,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因素,这种认识环境是比较匮乏的,对译者有较高的要求。外部环境带来的认知是不同的。语义缺失是阿拉伯语习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是由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盲”及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对此我们应该时刻的注意和警惕,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原意的完整性。[4]

3.审美形式及功能的缺失

对美的追求、对美感的追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都有追求美的共同特性。对于语言也是如此,在阿拉伯语习语汉译过程也同样如此,然而意义与审美形式的无法兼顾以及审美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译语的不完整和缺失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由于译者的审美形式的差异以及对美感追求的差异,语义缺失是客观存在的。审美是个人对特定实物的感知,是个人的客体感受,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即便是对于同一事物都会存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个差异也客观存在于而且体体现在语言中。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想要达成审美的统一,完整实现的统一审美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个方面说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出现语义的缺失也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文献

[1]朱立才. 阿拉伯语的两大文化特征及其汉译原则[J]. 中国翻译, 1995, 3: 014.

[2]纳洪其. 浅析阿拉伯语翻译技巧[J]. 科技资讯, 2008 (7).

[3]朱廷婷. 阿拉伯语习语汉译的语义空缺与补偿[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6): 74-77.

[4]张志忠. “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J]. 伊斯兰文化, 2008, 1: 003.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4

【关键词】唐诗论;中古阿拉伯诗论;形式技巧;意境;科学性

【作者简介】张雨,成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文学博士,陕西成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099-04

一、中古中国与阿拉伯诗论诗学起源

中国是诗的国度,阿拉伯被誉为“人人都是诗人”的民族,在历史行进到七至九世纪时,勃发于二者不同文化土壤之上的抒情诗歌和诗歌理论都达到其发展的巅峰。

唐朝是中国诗歌继《诗经》、楚辞、西汉诗赋之后集大成的发展期,也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其间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创造、七言古体诗的完善、诗歌创作从文人抒怀、科举应试到民间吟咏的无比繁荣,为唐代诗歌理论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唐一代,讨论诗歌创作方法的诗格类作品大量出现,其对律诗诗格与诗法的探讨可谓繁富细致之极,同时唐诗论对抒情诗歌诗境、意境美的探寻开拓出诗歌理论的新的方向和领域。

自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确立之后的伊斯兰教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发展初期是阿拉伯国家形成、发展和扩张的时期,也是阿拉伯诗歌发展、成熟并走向巅峰的时期。这一吐期的阿拉伯诗歌以其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情感表达、优美的言辞为世界诗歌殿堂添上了一抹绮丽的色彩。同期发展的诗歌创作理论以诗歌语言修辞规律的探寻为其主要特色,诗选家选诗标准透显出其诗歌评论的科学态度。

尽管发端与历史有较大差异,中古阿拉伯与中国却都以抒情诗歌作为其文学表达的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形式。相应地,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诗学体系都是在抒情诗歌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歌理论是其诗学发展的肇源,也是其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唐代诗论与中古阿拉伯诗论又都产生于两个民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其古代文论的精华。

考察世界不同文化的诗学体系,可以发现,除了西方诗学和较为复杂的印度文化外,其它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诗学都是通过对抒情作品的分析而产生的。当代俨然居于世界文学理论霸主地位的西方诗学体系是从戏剧中产生出来的唯一例子。基于美国理论家厄尔·迈纳在其著作《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与西方诗学体系的比较中,来观照中古唐诗论与阿拉伯诗论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西方诗学体系的源头是古希腊诗学,代表著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的发展之上,其理论核心是摹仿论和再现说。西方以摹仿和再现自然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诗学体系潜藏着对语言措辞的轻视: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戏剧的六要素时把“情节”(mythos)誉为悲剧的灵魂,人物性格次之,第三才提到言词。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锡德尼将诗歌的措词比作“的乔装打扮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批评家都曾加入到反对贺拉斯将措词提到过高的位置的讨论中。西方后现代戏剧家贝克特十分关注戏剧的语言表现,故而其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抒情性,并被认为是对西方诗学摹仿论传统的反叛:“贝克特通过把情节、人物和思想降级。代之以语言为中心的抒情性,并以此来反对摹仿论。”由此可见,西方以摹仿论为主流的文学理论中再现与措词这两种不相容因素间的冲突是其诗学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而对语言形式技巧的分析在这种美学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

东方的情况大不相同,阿拉伯诗歌对华美诗藻的追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作品辞藻、声韵的严格要求标示出是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的维度。就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西方诗学确实只是作为特殊的一例,因为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抒情诗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艺术。现今发现的一些材料证明,人类初始阶段发出的乃是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断地被重复,然后形成格律形式,继而诗歌诞生。早期古希腊抒情诗没有被古希腊文论家充分重视,亚里士多德《诗学》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除印度外所有的东方国家,如古代中国,阿拉值的诗学都是在抒情诗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抒情诗因其强烈的情感抒发的需要,其创作对语言的要求就十分讲究,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言词的修饰和声音搭配非常重视。《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表述就从言、声、律、音。即辞藻和韵律方面对诗乐舞一体的抒情艺术之形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样,行文注意措词和音韵美是阿拉伯语言的重要特征,阿拉伯宗教经典《古兰经》多次出现“真主创造了人并教人修辞”的句子。中古中国与阿拉伯诗论在诗歌语言形式美方面的追求是就在这种抒情文学之根上蓬勃发展的理论奇葩。两者对诗歌语言表现规律的探寻与总结中古文学理论中是独有的。

二、客观性诉求:诗歌语言形式技巧分析

唐诗论主要包括史学家、诗选家、诗人的诗论和大量的诗格类作品。其中有诗技、诗法的讲求、诗艺诗境的探索,有儒家风雅论的复兴,也有佛道诗歌美学的深入探索。同期阿拉伯诗论主要诗选家和评论家的诗歌理论,贾希兹的《修辞与阐释》和伊本·穆阿泰兹的《贝蒂阿》主要从修辞方面探讨诗歌如何更好地表达意义;伊本·萨拉姆的《名诗人的品级》通过对著名诗人的品评定级来展示自己的诗歌理论;伊本·古泰白的《诗与诗人们》力图客观公正地分析诗歌,颇具科学精神。这两种在完全异质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诗歌历史中发展,面对迥然不同的民族语言的诗歌理论。都对抒情诗歌语言表现进行了大量客观的技术分析。

诗格是指中国古代以“诗格”、“诗式”、“诗法”命名的文学批评类著作,其创作主旨在于明确诗的法度和规则,主要内容是讨论诗的声韵、病犯、对偶以及句法。这类理论著作是在初盛唐出现的,晚唐五代进一步繁荣。唐代诗格的规律相当可观,参与这类理论著作写作的有著名文人、学士、亦有大量僧人,其受众多为学诗之徒和应举之士。所以这类书大抵可相当于如今的作文指导与应试指南,当时创作之盛也是可想而见的。

但唐代诗格在后世多散佚不见,或不为人重视,古人甚至“以之为‘俗书’、‘陋书’,尤其是清人,往往目之为‘三家村’俗陋之言而弃之不用。”今人在论及进行中国古代文论时也大多视其为低层次的教法之书,对其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这其中有诗格类书籍内容较为琐屑的原因,更有中国古代儒家文论重内容轻形式、道家求超脱意境而蔑视创作技巧的美学意趣的影响。

比照世界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摹仿论诗学求再现自然之客观性和其批评理论对文学措词的轻视、当代俄苏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对文学形式及创作技巧的细致分析和东方阿拉伯诗论中对语言精确传达意义的追求,由此反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可以看到唐诗格的语言形式技巧探讨在古代中国和世界诗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追求诗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并非天马行空,完全不可捉摸,作为种语言的艺术,其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但长期以来,相对于形而上的文学的美学特征,文学语言层面的创作技巧显得很不为人重视。世界各国文学理论中都存在内容与形式(文与质)、审美超越与文本分析两种不同倾向的斗争。

唐人诗格对中繁复周密的诗法要求。诗歌评论中对语言辞藻和声律等形式技巧的推崇。反映了唐代文学批评中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中唐后盛行“苦吟”,这一文学风气,自杜甫发端,以贾岛、盂郊、姚合等为代表的苦吟诗派注重诗歌的苦心经营、推敲锻炼、磨炼字句。对诗歌语言普遍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客观上“推动了晚唐五代时期诗格的兴盛”。这一倾向上承汉魏六朝对文学形式美的肯定,在永明声律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以律诗的兴盛,诗格和诗论的成熟而达至高潮。唐代诗歌语言形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歌语言所做的极其细致的、技术层面的分析,其完备与繁富程度决不亚于当时俄苏形式主义的形式理论和英美新批评所做的文本分析,是世界文学界理论中文学语言形式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的科学性诉求

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受其语言风格。伊斯兰教经典的指导、古希腊哲学和诗学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原因而追求批评的客观性。这种在抒情诗歌传统基础上发展出的对诗歌语言理性的分析是其批评理论的主潮,反映出中古阿拉伯诗论的理性色彩。

阿拉伯民族自古以来极重修辞艺术。这与其民族语言传统有密切的关系。阿拉伯语属闪一含语系闪米特语族,具有可派生的特点。阿拉伯语中的一个词根变化可派生出许多名词和动词,名词、动词的数和格的变化又极多,这使得阿拉伯语言词汇极为丰富。阿拉伯语丰富的同义词。而且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的词式,这都极有利于和谐音韵的形成。阿拉伯语中还有各种比喻,如隐喻、转喻和类似的表达方法,这也使得阿拉伯语易于押韵。听起来和谐铿锵、悦耳动听。在句式方面。阿拉伯书面语体以复句为主,句子结构完整,成分齐全,并采用复杂的修饰成分。在篇章结构方面,阿拉伯书面语体力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缜密。阿拉伯语特殊的结构,特别适合于细致优美、逻辑严密的诗歌和警语体的表达。伊斯兰教正是选择了这种语言作为其宗教经典《古兰经》和圣训的语言。《古兰经》奠定了阿拉伯语的标准,其杰出的修辞艺术成为阿拉伯人日常和文学语言的典范。伊玛目阿里是圣门弟子中最有权威的教法阐释人,他将《古兰经》汇集成册。为了指导民众正确理解《古兰经》,又责成杜艾里编出了第一部阿拉伯语语法书《阿拉伯语法基础》,并发掘出《古兰经》中的修辞规律,写成了解释《古兰经》的言论总集,后被整理并命名为《辞章之道》。这部书挖掘出阿拉伯语中深藏的修辞内涵及其规律,成为阿拉伯语法,修辞的典范,开了阿拉伯语修辞学的先河。19世纪黎巴嫩著名文学家、诗人谢海纳绥夫·雅兹基(1800-1871):就曾经说“《古兰经》与《辞章之道》是阿拉伯文学取之不尽的宝库。我学习写作全凭学习《古兰经》和《辞章之道》。”

中古阿拉伯诗选家选诗、评诗的客观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伊本·萨拉姆(767-846)《名诗人的品级》不顾流俗的“诗人不可比论”,在分析客观材料的基础上以作品的数量、题材的丰富,质量的优劣为标准评析了历史上的著名诗人,表现了对学术客观性的追求。伊本-穆阿泰兹的《诗人的品级》按即贝蒂阿派,阿拉伯派、哲理学派三个艺术流派划分当代诗人。全书洋溢着强烈的感性色彩。在艺术上追求“唯美的客观性”,其诗评中处处流露出对“诗歌之美”的惊异与钦佩之情。伊本·古泰白(828-889)是一个将希腊、波斯、印度和阿拉伯传统文化融为一炉的博学之人。他的《诗与诗人们》从批评论、诗歌论、诗人论、创作论等诸方面为阿拉伯文学批评奠定了科学方法的基础。首先他排除了历史、民族、地位、年龄等等因素,超越当时的古今之争,就诗论诗,公正地评判诗人及其作品。在品评具体诗歌时,他从词语和意义角度划分了四个等级,将诗人分为天赋诗人和非天赋诗人两种。他客观地分析了野心、欲念、饮酒作乐、愤怒及忠贞等诗人创作的可能的动机。这种种客观的分析所体现的其公正的态度,是中古阿拉伯文学批评科学性的最典型的代表。

三、意境理论:超越形式技巧的“象外”之求

中古阿拉伯与唐诗论对诗歌语言表现规律的客观总结反映了抒情诗歌创作在技巧方面的一致要求,然而唐代诗格对诗法的讨论只是唐诗论中的最基础的层面,唐诗论中超越技巧层面对诗歌意境美的探究,同阿拉伯诗论整体所表现出的理性主义特征迥然相异。

中国诗歌从《诗经》发展到唐代已有千年的历史,对诗歌理论的探讨在之前的汉魏六朝时期已走过了一个高峰,唐诗论是一个新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论虽然发展出对诗歌语言形式、声律的细致分析,但在《诗经》的“风雅”传统和佛、道美学的影响下,形式技巧分析始终不是文学批评的主流。从钟嵘《诗品》到在唐代诗论,伴随着格律诗的日趋精巧的发展,语言“修辞”技巧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却越来越低。对诗歌意境美的特质和营造手法的研究成为唐诗论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继六朝对诗歌语言形式美肯定的诗论高潮之后,中国诗歌理论的又一突破性的发展。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5

【关键词】阿拉伯语 成语 伊斯兰文化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纳忠(埃及)的艾哈迈德阿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史》一书的译者序说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三种文化的起源和融合,是文化的内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波斯,希腊,印度,罗马......和其他外国文化。”蔡先生良书中“阿拉伯”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原住民文化在阿拉伯半岛的贝多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基础,由伊斯兰宗教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一个独特的庞大的文化系统。

二、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世俗文化因素的文化划分

(1)阿拉伯游牧文化因素的成语,谚语。显著的游牧文化的特点是游牧生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游牧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和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史的游牧方式反映。阿拉伯的阿拉伯语词汇,语法,修辞的民族语言,沙漠游牧文化。成语,谚语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独特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体现自己的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社会和历史经验,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因此,通过例举,阿拉伯的成语,谚语的部分分析,游牧文化因素包括蒸馏,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了: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动物的象征和植物。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由于对一些动植物崇拜的对象。成语,谚语在阿拉伯出现动物的符号,可以在他们的居住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2)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放牧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游牧民族重要的经济和生存的基础。不同的气候直接影响放牧活动。因此,阿拉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细致的观察。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和充满活力的恰如其分的描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通过对阿拉伯成语,谚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文化因素包含在。

(3)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部落文化因素。“部落”是原始社会人的社区,在这里,在部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在时间的传统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的部落文化课程都积极认可和支持的部落的所有成员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部落文化特有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伯游牧,牧民以血缘为纽带分成几个部落,抵御外来侵略或攻击敌人的部落联盟。部落文化成为阿拉伯独特的文化。通过例举,阿拉伯成语,谚语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文化因素的部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血的复仇:血复仇或血亲复仇是一种原始的古代传统流行于阿拉伯半岛。在野蛮时代阿拉伯的人、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存,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部落,他们开发了复仇的勇敢精神。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的真正体现了阿拉伯人“血亲复仇”的精神。

骁勇善战:阿拉伯历史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在“侠义之风”作为阿拉伯人们模型甚至炫耀和骄傲,战争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心理。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阿拉伯人“骁勇善战”的精神。

赞美机智:德国最著名的木尔齐努比亚王后对国王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成语流传下来的。因此,可以在阿拉伯人们看到尊敬的智慧的概念。

忠诚守信:弗兰克,诚实是阿拉伯人特点,重视友谊,崇尚忠诚守信,反对背叛。生活特性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游牧民族。此外,阿拉伯人重视联盟,抵御自然的威胁和赢得生存所需物品,抵御外侮。部落间的团结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深厚的友谊,对阿拉伯人的态度忠诚。

三、阿拉伯成语与谚语中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因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曾经盛极一时,伊斯兰文化是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伊斯兰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了解是必要的。成语,谚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客观地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精炼的几千个、上万人现实生活的古阿拉伯的实践后。这些谚语,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反映了阿拉伯现实,思想道德观念。通过例举一些成语,谚语,可以分析伊斯兰文化因素――从伊斯兰的道德价值观,从新的视角,伊斯兰的方式生活。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6

关键词:罗马化,拉丁化,拉丁字母,拉丁语

中图分类号:N04;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2-0054-03

确立汉语拼音为汉字国际转写标准的重要国际标准ISO-7098正在修订,教育部有关同志把标准的中文翻译本寄给笔者以征求意见。

我打开这个标准,赫然地写着《ISO一7098情报与文献一中文罗马化》,“罗马化”这几个字让人感到很别扭。这个标准是从英文翻译来的,原文题目是《ISO一7098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omarfization of Chinese》,汉语文本的“罗马化”显然是从英文的Romanlzation翻译过来的。

之所以感到别扭,是因为近年来“罗马化”这个译名已经很少使用,人们习惯上都用“拉丁化”。在翻译国际标准的时候采用了“罗马化”这个很少使用的译名,违背了群众的习惯,当然就感到别扭了。

在文化史上,欧洲有一个“希腊化”时期,又有“罗马化”时期。“罗马化”的主要范畴在于法律、艺术等方面,不像“希腊化”那么深入社会的骨髓,这样的“罗马化”与语言文字及后来拉丁字母的传播没有太大的关系。既然“罗马化”这种翻译方法存在歧义,如果我们把语言文字上的Romanization翻译成“拉丁化”,就不容易与“希腊化”并列了,也容易与艺术及法律上的“罗马化”区分了。因此,笔者建议标准的题目改为《情报与文献一中文拉丁化》,该标准中的“罗马化”都统一改为“拉丁化”(为照顾习惯,标准中的“罗马数字”这个术语仍然可以保留)。

从罗马时代开始,欧洲的文字就掀起了拉丁化浪潮,拉丁字母成为了罗曼语族的文字,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都采用了拉丁字母。接着,拉丁字母代替了原来的鲁纳字母(Rune),成为了日耳曼语族的文字,英文在6世纪是使用鲁纳字母的,后来改用拉丁字母,德语、荷兰语、卢森堡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都采用了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向欧洲东部传播,同斯拉夫字母争地盘,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克罗地亚语都采用了拉丁字母。此外,阿尔巴尼亚语、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爱尔兰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爱沙尼亚语都采用了拉丁字母。地中海的岛国马耳他,讲阿拉伯语,也采用了拉丁字母。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拉丁字母传到美洲。整个美洲都采用了拉丁字母,南美洲和中美洲全盘拉丁化,他们不仅采用宗主国的拉丁化文字作为官方文字,连本土的语言(如巴拉圭的瓜拉尼语、秘鲁的凯楚亚语)也使用了拉丁字母,因此,人们把拉丁化的南美洲和中美洲叫做拉丁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拉丁化浪潮席卷到大洋洲,使整个大洋洲都拉丁化了。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太平洋中的许多新独立的国家都掀起了拉丁化浪潮。

夏威夷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之后,采用英语为官方语言,夏威夷语逐渐衰落,仅用于地名和旅游用语之中,这些残留的夏威夷语全部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

新独立的斐济、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提、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贝劳、西萨摩亚、汤加、瑙鲁都采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本民族的语言也都采用拉丁字母――整个大洋洲也都拉丁化了。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阿拉伯国家均采用阿拉伯字母,南面除了埃塞俄比亚采用传统的民族字母之外,也都使用拉丁字母。可以说,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也拉丁化了。索马里信奉伊斯兰教,独立后创造新文字,在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之间进行了困难的决策,最后毅然放弃阿拉伯字母而采用拉丁字母。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采用斯瓦希里语为两国共同的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早年采用阿拉伯字母,现在也改为采用拉丁字母。通用于尼日利亚和尼日尔的豪萨语,16世纪采用阿拉伯字母,20世纪初年也改用拉丁字母。南非共和国除了使用英语之外,还使用阿非利堪斯语作为官方语言,也采用拉丁字母。此外,卢旺达、布隆迪、莱索托、斯威斯兰、马达加斯加等国的本土语言,不仅成为了法定的语言,而且也都采用了拉丁字母。

亚洲西部使用阿拉伯字母,南部使用印度字母,东部使用汉字,即便如此,拉丁化的浪潮也席卷了亚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伊斯兰国家的土耳其,原来一直使用阿拉伯字母,在1924年宣布放弃阿拉伯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土耳其是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土耳其改用国际化的拉丁字母,在东方国家和西方文化之间首先筑起了一座拉丁字母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冲破了印度字母和阿拉伯字母的传统,采用拉丁化的民族文字。印度尼西亚在5--6世纪接受印度文化,采用梵文字母,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改用阿拉伯字母,17世纪以后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以荷兰语为官方语言,采用拉丁字母,在民间用拉丁字母书写各种本土语言,后来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共同以标准马来语为官方语言,采用拉丁字母。马来西亚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习惯用阿拉伯字母,在拉丁化浪潮冲击下,改用拉丁字母。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虽然都以标准马来语为官方语言,都采用拉丁字母,但是,拼写法各有差异,印度尼西亚的拼写法受荷兰语影响,马来西亚的拼写法受英语的影响,不利于彼此的交流,1972年统一了拼写法。菲律宾有多种语言,其中有的语言在18世纪前采用起源于印度的变形字母,后来有的地方改用阿拉伯字母,采用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为国语之后,也实现了拉丁化,菲律宾是双语制国家,还使用英语为官方语言。越南原是使用汉字的国家,独立后采用拉丁字母,实现了拉丁化。

中国是汉字的发源地,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一致通过了拉丁化的《汉语拼音方案》,秋季开始在全国小学教学,小学生入学,先学汉语拼音字母,然后用拼音字母帮助学汉字,汉语拼音方案在推广普通话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成为了方便的学习工具。

现在,拉丁字母已经在全世界120个国家成为了正式文字,不以拉丁字母为正式文字的国家也有拉丁字母的拼写法作为辅助文字或拼音符号。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在1982年成为了汉语罗马字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在制定各种非拉丁文字的罗马字转写标准。国际拉丁化的浪潮席卷了全世界,这是国际语言文字生活中引人注目的大事。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7

【关键词】新媒体;阿拉伯文化;传播影响

阿拉伯文明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和最有生命力的文明之一,阿拉伯世界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有着辽阔的版图,这其中就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1]。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阿拉伯世界不仅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字和发音,同时在宗教、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都获得了令人尊敬的成就。文化的有效传播是文化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针对该文化的特点制订不同的传播策略,采用不同的传播手段。

一、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独特和有代表性的,阿拉伯世界所尊崇的伊斯兰教对于其他民族而言往往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阿拉伯国家所使用的主要通行语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字又成为其文化传播过程的一大障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阿拉伯文化中独有的特点。

(一)强烈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组成部分。阿拉伯民族通常信奉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的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也为阿拉伯语的发展染上了浓重的伊斯兰文化气息[2]。强烈的宗教色彩成为了阿拉伯文化吸引人的独特魅力之一,阿拉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宗教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要考虑传播对象对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避免让宗教成为文化传播的禁锢;另一方面文化传播同时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要充分考虑以伊斯兰文化为大背景阿拉伯文化与其他文化,尤其是同样带有宗教色彩的其他古老文明间的融合,这一过程中,那些被各文明所认同的普世价值将起到”桥梁”的作用,这是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注重书法艺术的文字

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文化中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特点。首先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向左书写,阅读的方式也是自右向左,与当代社会的其他主流文明从左向右的文字书写习惯相反。其次由于宗教的限制,穆斯林文化中禁止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现人和动物,只能在建筑装饰中使用阿拉伯文字、植物或花纹图案[3],因此阿拉伯文明将他们的文字不仅仅看作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最终阿拉伯文字上升到了与汉民族传统书法艺术一样的美学高度。

(三)音素丰富的阿拉伯语发音

阿拉伯语被公认是最为难学的语言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拉伯语发音的复杂。阿拉伯语本身有28个字母,每个字母有13个音素,因此阿拉伯语发音总共由364个因素构成。同时,阿拉伯语的发音也是几乎利用上了人体的全部发音部位,这使得阿拉伯语发音的变化丰富,诵读起来极具感染力,因而使得一方面阿拉伯语的发音很难掌握,另一方面阿拉伯语又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与我们常用的汉语发音方式相比,阿拉伯语在声调、音高、音强等多方面都有所区别[4],作为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声音,应该有更加准确、有亲和力的形式展现在其他文化面前。

二、新媒体环境与阿拉伯文化传播的关系

新媒体环境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称为网络新媒体或媒体创意。新媒体的概念本身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着。在新媒体环境中,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总结起来可以有如下几方面表现:

(一)泛媒体化的传播平台

新媒体环境的基本特征就是一切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表现,数字媒体是新媒体展现的基本形式,这其中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同时也是包括了这些媒体间的组织、链接、整合、交互关系的集合。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体可以整合在一起显示,人们只要学习如何控制各种媒体展现的过程即可。比较典型的泛媒体化传播平台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电子书,以iPad、Kindle这类大屏幕,且支持多点触摸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为例,文字、声音、视频、超级链接以及互动式操作结合到一起,使得阅读者对信息的获取感受远远超出传统的单一媒体。对于阿拉伯文化而言,电子书中不仅可以显示包括阿拉伯文字在内的多种语言文字,还可以随时听到声音和观看视频,同时多种新型媒体整合到同一个媒体环境下,也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和有效。

(二)注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体环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个主要特征,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使得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递,而是在整个网络环境下互相交融,协同发展。阿拉伯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再加上语言的壁垒使得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与其他文明间交流较少,而网络技术的出现则打破了地理位置的束缚。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交互性的存在,尤其是Web2.0技术被广泛接受的今天,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的文化传播主体由具有绝对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传统媒体,向更加开放、互动、平等,人人都可以有自己话语权的新媒体方向转变。例如近些年非常火热的微博,在出现的几年时间里就以爆炸式的增长成为了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阿拉伯文化同样可以利用微博特有的快捷、灵活、片段化的特点。利用微博这种崭新的媒体要时刻注意对传播舆论的引导,收集和反馈网友们给出的评论,以使微博平台能够健康的运转起来[5]。

(三)虚拟技术带来强烈的融入感

虚拟技术的出现为新媒体环境带来了另一种文化展示的平台,这其中包括完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两大主流方向。完全虚拟现实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模拟出真实存在或完全想象中的场景,并显示在数字化的显示设备中。阿拉伯世界中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和艺术品,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有幸亲自欣赏到实物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传统媒体使用的图文形式又难以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冲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搭建一个与真实建筑一样的虚拟化建筑,浏览者可以坐在自己的电脑前通过简单的按键来控制视角的变化,像真正的参观者一样浏览虚拟建筑中的每一处细节。增强现实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通过将虚拟画面与真实画面进行叠加,而实现的一种具有更加强烈带入感的虚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重现历史遗迹、故事板讲解、旅游信息增强等领域都有其独到之处。例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开发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故事书,既可以提供给阅读者纸质的书籍,同时配合拍摄和数字显示设备,还可以让阅读者在显示设备中观看到虚拟的动画效果[6]。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增强现实,技术使用的目的都是通过增强信息的方式来提升传播过程中观众的融入感,避免出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传递困难的情况。

三、结语

阿拉伯文化由于自身独特的宗教背景和语言表达形式,使其难以轻松地被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接受,但是也正是由于其文化自身充满的神秘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新媒体环境提供给了阿拉伯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更加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对阿拉伯文化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新媒体环境在与阿拉伯文化的结合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不要为了刻意的展现技术,而忽略或影响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新媒体永远是一种辅助传播的手段,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文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楠. 浅谈中国|阿拉伯文化旅游与经贸发展[M].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28(08): 190|194.

[2]魏启荣. 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浅谈阿拉伯语教学[J]. 中国穆斯林, 2013, (03): 33|35.

[3]焦燕. 阿拉伯语书法美学研究[J]. 北方文学, 2012,(07): 93.

[4]王义翔. 探析阿拉伯语与汉语间的区别[J]. 商Business. 2013,(03): 234.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8

[关键词] 阿拉伯语教学;教与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94-1

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均是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即是所谓的教师中心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是教育实施过程的绝对权威,授课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式进行,一般不要求或不提倡学生超越教师的授课范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束缚和压制;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缺乏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将本应是双向的教学活动便为“单向式”,将本应充满互动的课堂变为教师的权威。

阿拉伯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由于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环境,教学情境,沟通方式的要求,决定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定位以及老师与学生互动关系的构建都远高与其他学科。在我国,阿拉伯语教学最早发源于早期的经堂教育。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以清真寺为依托,以培养穆斯林知识分子、传播伊斯兰知识为己任的一种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在我国阿拉伯语教学史上,经堂教育有着光辉的过去,对培养阿拉伯语人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就课堂教学而言,主流经堂教育仍然奉行传统教学方法,强调记忆对学习的主导作用,忽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教师对课程整体和课时教学缺乏周密的计划与严格设计;而在教学过程中,则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课后又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及时检查和积极评价。

在我国高校中,阿拉伯语教学较其他外语教学起步较晚,阿拉伯语教师队伍中很多老师也均接受过经堂教育,使得高校中的阿拉伯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少都受到经堂教育的影响,如强调背诵而忽视对语言环境的营造、重视语法和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学生对于语言的灵活应用、注重课本知识而忽视对语言文化内涵的拓展学习等。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将教与学的关系本末倒置,并在连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那么,在阿拉伯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呢?现提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做好正式授课前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在正式为学生教授阿拉伯语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这门语言的悠久历史和在世界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介绍语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优美的发音,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二是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摸清学生的性格,以及对该门语言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状况,针对不同的性格和对语言掌握的程度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授课时针对不同学生有所侧重,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与创新精神。良好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但由于不同地区校际间各个方面的差距,使得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存在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提供服务,安排一些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教学,如阿拉伯语诗歌朗诵比赛、阿拉伯语情景剧主题班会等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去设计和创新,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得当的评价,这样既丰富了外语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我。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说:“要倒出一桶水,你必须要拥有三桶水”,意思就是说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才可能使课堂生动丰满。因此,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更是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博览群书,丰富阅历,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养,如在讲到以旅游为主题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阿拉伯国家的求学或工作经历,选取曾居住过的城市并配以图片,与学生分享当地的风度人情和奇闻异事。如此带着文化背景的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教与学的关系并不只是简单的教加学的关系,而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尤其在阿拉伯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环境、语言氛围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的特殊要求,使得外语教学研究者更加重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的探讨,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双月.外语教与学关系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6).

[2]耿立军.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李荣江,张广亮.对教与学关系的在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0).

[4]敏敬.经堂教育的历史贡献、存在问题及改革意见[A].见丁士仁.伊斯兰文化[A].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9

1中阿经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战略的发展,中国经济体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阿拉伯地区国家处于连接中欧的经济枢纽,且中阿都属于发展中的经济体,所以中阿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阿全面经济战略合作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内陆经济与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的正确领导及高度关注下,在我国宁夏先后举办了多届中阿经贸论坛,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开放的一种重要步伐。在中阿经贸论坛中,先后落实并促进了中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了经贸、金融、能源、文化、科技、出版、人才、广播电视、旅游、农业、教育、清真产业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中阿首届博览会在银川举办,进一步拉近中阿双边经贸关系,博览会期间共签约达成合作项目30多个,总签约金额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中阿双边贸易也在稳步增长,2013年1月至10月,中阿贸易总额达到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双边贸易都得到优化。在非金融领域,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投资领域从原来仅有的资源开发、石化工业、纺织服装向机械制造、汽车组装等不断拓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文化经贸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经贸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中东的政治动荡也对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近年在阿投资承包的工程领域在过去两年中不断连续下落。但对于两个互补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区局势的动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发展,中阿经贸关系发展全面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关系的发展日益与整个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密切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中阿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相互依赖,在文化领域的相互融通,在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资源合作、贸易往来、文化教育交流等各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有利发展条件大于不利因素,贸易合作发展前景良好。

2中阿在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性

中阿贸易合作的发展离不开非金融经济的合作,文化贸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国与国之间发展经贸合作就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语言、礼仪及信仰等,阿拉伯民众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有效地沟通交流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跟阿拉伯语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语言区别非常大,除了中国的汉语言难学之外,阿语也是其中之一。阿语即阿拉伯民族语言,有27个亚非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把阿语做为官方语言,主要通行于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使用人数超过2亿多,且分布广泛,有着不同地区的方言,而“标准”阿拉伯语则是以回教经典《古兰经》为准。所以在文化经贸合作中,有效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阿经贸双边往来离不开历史悠久的文化贸易的宝贵资源与财富,随着中阿经贸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提升,中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活动必将密不可分,人员往来也必将频繁,文化交流也会日趋活跃,这也是经济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对两个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最早可以从丝绸之路开始探究,它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使两个地区的文明需要进一步融合有了充分的依据,发展中阿经贸合作也需要源远流长的文化做基础和铺垫,因此,文化交融会为中阿经贸注入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3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意义

3.1增进互信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

文化经贸往来是两国及两地区相互了解和学习交流的窗口,通过文化经贸往来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秩序及国际传媒机构等传播载体,对中阿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及人文理念价值观等存在的差异,本着务实、有效、全面、客观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推动文化交流,文化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方面的论坛主题和内容,把中阿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世界的眼前。中阿经贸合作以来,文化经贸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阿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商界人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接触,政府层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建立了多层次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使得中阿在经济领域投资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所以,文化经贸深化可以增进商界、政界多方面的互信,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使得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发展。

3.2增强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阿经贸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友好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合作领域也不断加深,中高层交流频繁,但文化贸易在民间基础相对非常薄弱,市场发展潜力有待加强。因此,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的发展,就需要增加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这是中阿文明发展和经贸关系深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方向。

3.3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结构和发展方式

中阿同属两个发展中经济体,开展双边贸易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大部分能源靠进口完成,中东阿拉伯地区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纺织业等主要轻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所以中阿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廉价劳动力出口等方面,给阿拉伯地区国家造成低价低质量的不好印象,这样也影响了中阿贸易的发展深化。所以中阿商品贸易的商品结构需要调整优化,要从消费关系向投资关系发展,并实现贸易的多样化,因此文化经贸深化就是重要的选择,也是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深化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才是中阿经贸发展的百年大计。

3.4提升中阿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0

伊拉克之名称虽与阿拉伯语相关,但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这里的民众并不信奉伊斯兰教。此前,两河平原是波斯人的帕提亚王国(中国史书称安息,前249~226)和萨珊王朝(226~651)的政治中心,居民大多信仰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伊斯兰教的传入乃是公元7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了,此后的伊拉克便进入一个宗教文化和民族构成大转折时期。

公元7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莫过于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动。穆斯林战士(阿拉伯语“穆斯林”意为信仰、服从先知的人)在所创伊斯兰教“吉哈德”――“圣战”旗帜下,冲出阿拉伯半岛不毛之地,踏上通往世界的门户,即他们心目中的人间天堂――“新月沃地”(从波斯湾口向西北弯曲,然后顺地中海东岸下至地中海东南角的一片弧形地带)。此时,相互厮杀了几个世纪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两大帝国已精疲力竭、元气大伤,“新月沃地”自然成为伊斯兰勇士的第一批战利品。不到20年功夫,阿拉伯人不但夺取了拜占庭在地中海东岸和北非最富饶的几个行省――动摇了这个东罗马古国的基础,而且最终灭亡了历时四个多世纪的萨珊波斯王朝――取代了它在西亚的地位。又历经百年,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东自葱岭以西,西至大西洋岸边,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除东方的大唐盛世可与之媲美外,阿拉伯人可算是影响中世纪世界潮流最伟大的民族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地当“新月沃地”半壁河山的伊拉克,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早在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前,也就是在去世后的第二任“哈里发”(阿语意为先知的“继承人”)欧麦尔在位时,即遣大将赛耳德为伊位克前线司令官,率军驰援当地早已开始的歼灭萨珊波斯的战争。638~650年,阿拉伯人先后荡平了伊拉克南部、中部以及北部的毛缓勒地区(即今摩苏尔),并以破竹之势长驱东进。642年,伊波两军决战于今哈马丹以南68公里处的尼哈温德,波斯主力被全歼,萨珊王朝寿终正寝。

在征服伊拉克的过程中,欧麦尔首先在伊拉克南部建立了安置穆斯林的两座城市:库法和巴士拉。库法后来以阿里时期的首都和什叶派革命的摇篮而享誉盛名;巴士拉则是最具影响的伊斯兰学术中心之一。而在两河相距最近的中部谷地,历史上曾先后兴起过一系列王者之都,如以巴伦城(它是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的古巴比伦王国、前7~6世纪之交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新巴比伦王国和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帝国的都城)、塞琉西亚、泰西封城(它是安息、萨珊波斯的首都)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条件甚佳,可谓天赐福地。后来,哈里发曼苏尔(754~775)从叙利亚、拜占庭和美索不达米亚招来10万工匠,从被摧毁的波斯故都泰西封运来大量石料,费时四年,花去约488万第尔汗金币,才在一个名为巴格达的小村落上(巴格达即波斯语“天赐之礼物”)建起新都,并取名“和平城”。 762年他正式迁都至此时,巴格达已初具规模:城为圆形,故又称“团城”,市中心高耸着哈里发的“金门绿圆顶宫”,以它为圆心,像车轮辐条一样射出数条大街,出城后与驿道连通直达帝国的各个角落。20年后,巴格达不仅是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宗教中心,而且成为与东亚的长安、欧洲的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战士征服的步伐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初期哈里发时期(632~661间的前四任哈里发),在征服和重建伊拉克的过程中,这里的居民就逐步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了。伊斯兰教只信奉真主,听从使者――先知的教诲,冀求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开始,传教者只是把先知从真主那里得到的“启示”口传身教;在征服伊拉克的时期,他们又把这些启示和先知的圣行,加以追忆和记录,形成无人不晓的《古兰经》。今天我们读起来,仍能感到它哲理的深邃和文字的优美;以富有韵律、高亢悠扬的阿语诵读出来,会更加娓娓动听。伊斯兰教是十分宽容、祥和的宗教,其膜拜仪式简捷朴素,不像其他宗教那样繁冗,与信徒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作为教义信条的五大纲领,在家中即可办到:念(信仰的表白)、拜(每日黎明、正午、午后、傍晚、夜间西拜五次)、斋(赖麦丹月白天禁食)、课(施舍)、朝(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人一生到麦加朝觐一次,无条件的个人可随时随地举行)。因此,在伊拉克出现了“率士秉化,从之如流”(杜环《经行记》)的归教局面,伊斯兰教很快就成为伊拉克大众的宗教。加之,两河流域的居民与阿拉伯半岛人同属闪语系民族,大批半岛人搬迁定居此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乃至语言的统一,后来的伊拉克人都称自己是阿拉伯人。

伊拉克的穆斯林又有正统“逊尼派”和“什叶派”之分,这与早期伊斯兰教的分裂有直接关系。644年,在欧麦尔之后的第三任哈里发是伍麦叶系的鄂斯曼(644~656)。伍麦叶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征战中涌现出来的一批颇具影响、颇有才干的人物,已稳居教坛政界的主导地位。的堂弟阿里(他娶先知之女法蒂玛为妻,故又是的女婿)是先知最早的少数信徒之一,又属“圣室”成员,便利用当时弥漫伊位克的不满情绪,与信徒共创旨在反对伍麦叶统治的“什叶派”(阿语“什叶”意为“追随者”、“宗派”、“党徒”,实为阿里派)。他们认为真主早已选定阿里,只有出身于哈希姆“圣族”的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合法继承人,并称其为“伊玛目”。而与“什叶派”相对的正统派则自称为“逊尼派”(阿语意为“遵守逊奈者”,逊奈即的“圣行”)。阿里的大本营在伊拉克,这里也就成了什叶派穆斯林早期的聚居地(什叶派后来才传播于伊朗,并于1502年被定为国教至今)。所以,时至今日60%以上的伊位克人属什叶派,他们与伊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被美英联军的萨达姆政权及其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则属逊尼派。

656年鄂斯曼被什叶派人刺死于麦地那,阿里就顺理成章地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656~661),并迁都什叶派的大本营伊拉克的库法。阿里的上台,引发了各派的内战。阿里在位仅仅五年就被“哈瓦立及派”(意为“出走”、“反抗”,是从什叶派分离出来的新教派)刺杀于库法。什叶派信徒们将他安葬在库法以南的纳杰夫村,后来,围绕他的陵墓建起清真寺、民居及其他建筑,城市规模超过库法。这里至今仍然是什叶派穆斯林的朝觐圣地(埋葬阿里之子第三代伊玛姆“殉教者”侯赛因的卡尔巴也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