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及措施

时间:2022-02-20 03:18:06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及措施

摘要: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掌握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阿拉善地区自然环境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以期为保护与恢复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措施;生态环境建设;沙漠化;水资源;内蒙古

阿拉善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荒漠区东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程度高,存在气候干旱、沙尘暴频繁、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水资源短缺、植被严重衰退、草地面积缩小、绿洲萎缩、沙漠化土地扩大、生态难民增多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给予了充分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用于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治理与恢复。生态环境关系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及时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环境概况

1.1地理位置。阿拉善盟处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2′),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盟。境内东西长800km、南北宽400km,总面积约27万km2,平均海拔为1000~1400m。阿拉善盟东北与巴彦淖尔盟、乌海市相接壤,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隔贺兰山相望,西南毗邻甘肃省,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达734.71km。1.2地貌条件。阿拉善盟地域十分辽阔,地势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走势,由南向北逐渐平缓。全境由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贯穿,形成了总面积约为8万km2的阿拉善沙漠。北部为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由贺兰山、合黎山、首乌山及马鬓山封闭环绕形成了阿拉善内陆高原盆地。自南向北由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和雅布赖山斜插,将高原分割为沙漠、戈壁、山地、湖盆、平滩等不同地貌类型。1.3气候条件。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内陆腹地,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被周围的群山阻隔,无法进入,进而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该气候区的特点为降雨稀少、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异常干旱。全盟年平均气温为6.0~8.5℃;年平均降雨量为40~200mm,由于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多集中于7—9月,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平均蒸发量为2866.9mm,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数高达3300~4700h/a,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15.32~690.67kJ/cm3;境内风大沙多,风向多为西北且集中在冬、春季,风期长达5~6个月,平均风速为2.9~5.0m/s,沙尘暴日数为9~12d。1.4水文条件。阿拉善盟地处内陆,水资源匮乏,地表水有限。区内仅有黄河过境,流程达85k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5亿m3;西部的额济纳河是盟内唯一的内陆河流,但径流量也逐年减少。全盟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水质较差。三大沙漠内聚集形成了40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盆地,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其蓄积的水可供人畜饮用。1.5植被与土壤条件。阿拉善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植被稀疏,野生植被以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荒漠植物为主,主要有梭梭、胡杨、柽柳、肉苁蓉、沙冬青、沙蒿、麻黄、小叶锦鸡儿等。阿拉善盟土壤自西向东依次为淡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和石膏灰棕漠土,自西向东由半干旱向干旱、极旱过渡。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气候旱化和风沙危害加剧。自1960年以来,全盟降水量持续减少,气候干热加剧。风沙天气长达5~6个月,持续时间达21h。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达70d,沙尘暴日数平均为50d。沙尘暴加剧了阿拉善地区的风蚀作用,使地表植被退化[1]。2.2局部地区沙漠化加剧。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最集中的地区,三大沙漠占全盟总面积的30%。全盟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2.23万km2,且荒漠化土地面积以1000km2/a的速度扩展蔓延。自然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包兰铁路、110国道和宁夏、河套两大粮食基地,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土地沙漠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极大。通过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阿拉善东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恢复速度已超过了沙漠化速度;在更为干旱的北部及西部地区,沙漠化仍在加剧[2]。2.3河水断流,湖泊干涸,绿洲萎缩。额济纳河流为境内唯一的季节性内陆河,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对额济纳绿洲的生存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河上游泄水量骤减及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河流上、中游截流,再加上居民用水量逐年加大,导致额济纳绿洲水量急剧减少,河水断流,河流变为干涸的沙沟,绿洲面积萎缩,存在被沙漠吞噬的危险,局沿海等水域、湖泊也逐渐干涸沦为盐漠,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3]。2.4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降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得不到补给,全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逐渐变差,氟、砷含量超标,地下水高度矿化,土壤盐渍化加重。阿拉善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突出,水成为制约全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畜生存。2.5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随着气候变迁和对原始森林植被的长期大规模破坏,阿拉善地区森林资源不断减少[4]。由于全盟森林资源总量少、质量低,导致全区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增。近代以来,气候日趋干旱、过度垦殖、超载过牧、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一系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阿盟地区天然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胡杨林、梭梭林面积锐减,草场退化严重,现有林木也存在着自然更新难等问题,导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2.6野生生物资源过度利用阿拉善地区有丰富的高药用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但近些年人为乱采、乱挖现象严重,导致苁蓉、锁阳和头发菜等野生生物资源急剧减少。过度利用对阿拉善盟的野生生物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5]。

3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党中央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并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自治区环保局也予以高度重视,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绿洲生态建设[3]。3.1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针对荒漠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阿拉善地区采取了封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等技术手段,在保护现有林地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建设用材林、薪炭林等防护林体系。全盟以封禁管护和抚育管理为主要措施,实行围栏封育,防止人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根本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自然植被的天然更新,使其恢复成灌草或森林植被,从而提高了森林质量、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多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种源补给非常困难,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了自然补给的能力。为了恢复自然植被,阿拉善地区采取了飞机播种的措施,通过人工补给种源有效固定了边缘沙丘及流动沙地,防沙治沙效果显著。由于飞播造林的恢复能力有限,因而需要营造防风固沙的人工防护林体系,以提高沙区土壤肥力与质量,形成绿洲效应,进而恢复全盟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带领沙区人民脱贫致富。3.2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为脱贫致富和保护生态环境,阿拉善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范围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移民,建设人工生态绿洲,实现“人进沙退”的效果。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策略是阿拉善盟生态治理的指导方针;“转移、保护、建设”是林业发展的主要方针。“善待沙漠,善待戈壁”“以人退带动沙退”的实施,使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使迁移的农牧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逐步实现脱贫致富。3.3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水源不足与用水不当是造成阿拉善地区生态问题的原因之一。为改善沙区农业大水漫灌的现状,采取喷灌、滴管和渗灌等节水技术,有效提高了用水效率;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制度,设计合理的灌溉深度和频率,做到少灌、勤灌[6]。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阿拉善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供水不足问题,同时制约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当地政府提出了“阿拉善地区控制腾格里沙漠东移生态保护管理暨巴彦浩特引黄工程”“引大济黑”“乱井滩粮料基地四级引黄工程”等引水工程,合理调剂水源,以满足城镇人口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周边环境治理的用水需求[7]。3.4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动旅游业发展。1992年内蒙古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其发挥了保护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贺兰山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屏障,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也是阿拉善高原东缘的“湿岛”和阿拉善东部的天然绿色屏障。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兼具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同时,在必要地段建立了梭梭、胡杨等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改善了生态环境。阿拉善地区采取“以沙漠旅游促进沙漠保护”的措施,贯彻落实“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发展”的旅游宗旨,努力建设和改善景观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了地方生态资源。全盟拥有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对有效保护地质资源发挥了作用[8]。

4展望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从整体上看,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局部地区的土地沙化程度依旧很严重,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的矛盾依旧存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及恶劣的气候环境问题仍然威胁着当地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提高民众的参与性,进而增强公民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同时,提升科研水平,巩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果,培养专业科技人才,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近年来,阿拉善地区的多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极干旱区,还需通过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目前,阿拉善地区尚缺少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需要林业、农牧、环保、水务和气象等多个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因而在数据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可以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范布和,王晓东.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内蒙古林业,2005(10):4-6.

[2]杜方红,黄文浩.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探讨[J].环境与发展,2005,17(3):5-9.

[3]彭巧赟,张淑霞.治理阿拉善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J].现代农业,2003(7):14-15.

[4]马建民,安改霞,姚东明,等.阿拉善盟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4,27(1):21-22.

[5]达来,周芸,李德军.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2,28(6):25-27.

[6]李锦秀,肖洪浪,任娟.阿拉善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56-61.

[7]柴惠霞,张艳霞,张建军,等.建设生态防线改善阿拉善生态环境[J].内蒙古水利,2011(5):49-51.

[8]娜仁图雅,张东明.阿拉善荒漠化生态治理对策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9(2):50-53.

作者:李元鸿 张 英 袁 斌 单位:甘肃祁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