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知识十篇

时间:2023-06-15 17:40:34

会计的基本知识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但假说不是在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经济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作用。

按照《经济大辞典》的解释: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寻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判断,而后形成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设。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一作用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性、合理性。当假设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时,它会推动本学科的;相反,当假设失支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它便如空工楼阁,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以适应新的环境。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提出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要追溯到15世纪业主财产与企业投资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使经营组织独立化,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而且要视组织为一体,反映其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会计上第一次出现了为谁服务,即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从而产生。从那时起一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和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据美国商务部在其名为《新兴的数字经济》的报告中的推断,到2002年企业之间因特网商务的数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

2、企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三大报表基本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知识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①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由此企业成本与社会绩效考核的会计信息成为必要,这些信息的提供,不再单纯是基于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的利益来确定会计主体及所需提供信息的界限。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这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②知识经济又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竞争将强于任何一个时代。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时:除非有反面例证,否则就能够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即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再面临破产清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会计才可以成本而清算价格来确认。计量其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被消耗、售卖等等。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能够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如出现以下情况:

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部分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工发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这些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数目巨大。如此高的风险率,企业面临倒闭、清算的威胁可想而知,持续经营假设由此受到冲击。

2、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并购的作用于:①通过并购能扩展规模又能逐步现企业制度演进;②通过并购还能使企业转移重心,集中“阳光”产业。并购能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而不必通过漫长的积累之路,因此并购成为趋势不可避免,持续经营假设又一次受支挑战。

3、“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存在的原因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之所以要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找出存在的,以利于下骊周期的生产经营。但是人力地划分区间,并且“待摊”“预提”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卢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即会计期间的划分将不可避免引起会计信息的部分失真,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四、货向计量假设

货向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在使用货币计量时,必须同时附带两个假设:①货币的币值不变(或稳定);②币种的唯一性假设。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货币计理假设也就无从谈起。在货币出现以前,会计计量的尺度较多,有实物量度、劳动时间量度等等,换句话说,货币计量只是会计计量史上的一个阶段,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了。

1、币值稳定受到冲击。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危机所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便是佐证。

2、知识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近年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们十分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信息,有些学者、专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表示忧虑,如美SEC委员会Steven M.H.Wallman在《Accounting Horizon》的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发表了总标题为《在发展的世界中会计与信息披露的未来:需要富有引人瞩目的变化》等四篇文章,充分流露出了这一点,知识经济的到来,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如人务资源,企业外部环境、地理环境等,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以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参考:

[1]孔庆林:“论基本会计假设”, 《农业会计》,1995年第9期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基础会计;知行合一;实践教学

一、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反思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讲授。随着会计实务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原有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单项的实验教学内容,但这部分实践教学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被教师所重视。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角度,反思现有的基础会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基本技能的培养

国外的专家针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这四种知识类型在会计课程中都存在,如会计六大要素是事实性知识;会计要素间的关系是概念性知识;如何进行企业账务处理是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指知道何时应用特定的知识,了解自我的认知,会计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如果应用于企业实务,就是元认知知识。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理论知识主要指的是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理论知识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中的确很重要,没有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为支撑,高等院校培养不出高级人才;但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应用型院校也培养不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简单易懂的事实性知识以及概念性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他们的先前知识及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会计理论知识就显得复杂而不易理解。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既被动又难以激发兴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理性思维缺乏,而更多的是感性思维,要理解抽象的会计专业知识,单靠教师的讲授,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学效果较差。

3、教师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

教师往往认为通过清晰地、体系完整地讲授,学生就应该能理解并掌握基础会计的内容,达到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却认为该课程的学习,既抽象难懂,没有与企业实务很好对接,又不知该如何提升会计专业能力,主要依靠识记来学习与应对考试。形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授课教师缺少对学生的研究,缺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研究。

二、知行合一的理念下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双轨教学的基本思路

“知”是指认识,“行”是指实践,“知”是“行”的理论储备,“行”是“知”的实践转化。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合一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学课程改革是本科人才培养的趋势,是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育人理念的实现方式。要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被学生认可的局面,需要教师建立知行合一的会计教学理念,突破传统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知识教学与会计实务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理论与实践的双轨教学,与现有的很多应用型高校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增加单项实训内容是有差别的。目前基础会计中的单项实训往往是做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一是不被重视,二是随意性较大,三是没有纳入该课程的考核体系。双轨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并列的,同等重要,而且需要纳入课程教学考核体系。要较好地实施这种双轨教学,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教学重新设计与规划。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细化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做出调整,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将其细化到每一章节的具体要求。如第一章总论部分,增加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案例应用,增加对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调研等等。

2、以实务为引导调整教学内容

现有基础会计的教材体系基本一致,知识体系是比较系统完整,但并不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方式,与企业现有实务也存在差异。如账务处理流程这部分内容,其实只需要介绍两种手工处理流程,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流程即可,其它的流程在企业实务中基本不用,完全可以去掉;同时可以增加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的内容,以适应实务的发展。又如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这一章,完全可以“所见即所用”,将原始单据引入,使对经济业务的描述不再脱离企业实际。

3、知行合一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实践教学要求

教学不仅仅就是课堂教学,现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与实验室。会计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些,并不是说只有到企业去进行实务操作才是实践。课堂的学习可以展现实践教学的思想,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每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体现;手工会计模拟软件的应用,也是实践教学的应用;假期要求学生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济业务的运作、会计业务的流程、会计部门的岗位及分工等等,将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向课堂外拓展。也就是说,对于课程教学要做整体规划,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所上课的学期。

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职业能力要求

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基础会计课程的成绩考核,引导师生重视实践教学。做为大学本科生,学完基础会计后就应该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对会计的基本能力要求,但由于现有的课程考核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考虑进去,课程的考核以识记与编制会计分录为主,学生平日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并不重视。结合实践教学设计,课程成绩可以由多部分构成,除传统的书面考试外,增加调研报告的评分,增加实务操作的评分,增加案例应用的评分。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的实施,要体现知与行的融合,需要遵循实践到理论,理论再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基础会计课程内现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主要是增加凭证、账簿、账务处理流程的单项实训。要让实践教学更有效果,教师必须开拓思路,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的实务性、发挥软件等教学资源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如下环节实践教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企业调研的实践教学。该企业调研分为两种,基础会计课程前的企业调研与基础会计课程后的企业调研。财会专业的学生,大学一年级首先学习管理学课程,之后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为了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在基础会计开课前的那个假期要求学生进行企业调研,结合管理学所学的知识,主要要求学生了解调研企业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类型、组织结构、主要经营业务、部门设置等;二是企业的财务部门基本情况,如财务部门具体有哪些岗位及分工,是否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询问企业的做账流程,翻阅下企业的凭证、账簿等获取感性认识。这份调研报告在开学时上交,并作为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而课程后的企业调研,是指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结束后的那个假期,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的会计知识,对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进行调研,主要调研企业具体的会计业务流程,了解每个环节具体的操作,了解企业的会计制度等,增加学生对会计与会计职业的认识,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进一步融合。上交的调研报告,作为后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成绩组成部分。两种调研目的不一样,前一个调研是为学习基础会计获取感性认识,后一个调研是对已学知识的检验与巩固。

2、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无缝连接。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是基础会计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是教授学生对企业基本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编制会计分录。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与企业实务的脱离,一是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代替了企业实务中的原始单据,二是脱离了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在后面再学习会计凭证时,学生很难将这两个内容联系起来。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做了两个尝试,一是引入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将原始单据做到课件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企业实务;二是将会计分录直接做到记账凭证上,课后布置给学生的会计分录的技能训练,也要求直接填制在记账凭证上。这种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的紧密结合,起到了两个效果,一是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增加,二是接近实际的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利用实践教学软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基础会计中的凭证与账簿环节,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在课程内设置相应的单项实训项目,通过配套的实训教材,让学生在纸质载体上演练凭证、账簿与报表。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丰富起来,如各种教学模拟软件的应用。基础会计可以充分利用手工会计实践教学软件,克服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的弊端,克服单项纸质实训不方便的弊端。笔者现用的一套基础会计实践教学软件,既有凭证、账簿知识点的展示,又有实际操作的演练,能评分与纠错,还有考试系统。学生通过软件,边学边练,边练边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软件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4、调整课程考核方式,体现实践教学的内容。为了突出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传统的闭卷考试成绩,占百分之六十;二是实践部分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实践部分成绩又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报告的成绩,二是借贷记账法的实务应用成绩,三是手工模拟软件的测试成绩,各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四、结语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入门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课程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变革。突出实践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方法,才能够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基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教育与教学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1).

[2]刘爱英.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财会通讯,2011(5)下.

[3]梁飞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财会月刊,2011(5)下.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3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

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六)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4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

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经济管理应用的基础学科,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学科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该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曾指出:“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这就增加了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难度。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会计问题中,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职学院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态度都有较大差异。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和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缺乏趣味性,教学效果不佳,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究其根源是教学内容与方法亟待改革,而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经验,对本课程

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教材陈旧,教学章节安排不合理。当前会计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基础会计学教材中的会计理论,基本是在手工会计模式下形成的,并与后期设置的《会计电算化》两本教材脱节严重,很少考虑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所带来的影响,这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会计学的理论教学过程,在内容上依次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基础会计知识覆盖面大、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学生在高中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进入高校后,突然“遭遇”会计专业理论,总是一时难以适应。因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

3、教学方式单一。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会计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教、轻学;片面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往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课程讲授教学,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成绩考核方式不科学,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任何一门学科的考核问题始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挥棒”的作用。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考核主要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再加上平时的作业成绩等,确定总评成绩,以此决定学生某一门课程是否通过。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考试成绩的单纯记忆成分较大,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很难考核。

5、非会计专业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人才的会计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诸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重视会计专业授课、忽视学生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授课方法内容陈旧等问题。

三、提高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设想

笔者认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来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1、明确教学对象及目标,强调有的放矢。现代会计人才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此高校在会计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最大的特点是概念的抽象性,经济业务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多变性。许多学生从未见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缺乏会计基础知识和感性认识,对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和业务缺乏整体认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必要的教法创新。例如,我院会计系往年模拟实习账簿都有存留,如果我们把这些成套的账簿放在模拟实验室中,每桌一本,在基础会计学概述教学中便带学生观看、了解,以便增强其感性认识。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们,基础会计教学应当重视实践性操作的渐次引入,这实际上是一个把抽象学习内容具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引导学生关注会计实践,使其在感性、具体认识中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接受快、兴趣浓,而且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2、整合教学内容,改变知识结构。《基础会计》教材有多种版本,其内容安排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集体对教材进行整合。首先改变教材的顺序,将资产计价、权责发生制及账项调整两章移到会计报告的后面,并加入所有者权益的经济业务,使各章的例题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某企业一个月的正常经济业务。例如,上第一课时,我没有按常规讲会计的概念,而是先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报表这七个核算环节,使同学们对所学的基础会计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了基础会计所要学的内容,知道了基础会计入门的重点和难点,为以后教学打下基础。调整教材顺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例如,在讲会计凭证这一章时,为了使学生领会各类会计凭证的编制,我把第六章经济业务核算部分内容适当提前,学生掌握了经济业务核算之后才能编制正确的会计凭证。又如,在学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时,我把供应过程的核算和供应过程成本计算、生产成本核算和生产成本计算、销售过程的核算和销售成本计算结合起来讲,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教学时,对于课时的组织留有余地,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做出答复。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缺点,把基础会计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化。把基础会计的知识划分为四大模块:(1)认识会计模块。教学内从会计报表及入手讲授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等。这一部分学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建立起大略笼统的知识框架。(2)会计资料模块。主要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认识会计工作的主要过程与主要内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并知道学会填制简单的会计凭证,登记简单的会计账簿,明确会计的工作过程。(3)复式记账模块。用一个完整的企业会计资料作为模拟会计实训内容,通过模拟实训,边讲边练,让学生掌握会计具体核算,学会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基本的经济业务。(4)知识总结模块。重新讲授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前提、会计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通过具体的核算,学生已经亲自动手处理了会计业务,这时再回到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用理论知识解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有进一步深刻的理解,有不同的收获,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身边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方式一直以灌输为主,这种方式无法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对于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经常在不具备可靠、完备的信息资料前提下,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这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在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案例教学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而恰恰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基础会计》关于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等内容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局面,而实际工作中,学生仍可能不会操作。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及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其模拟整个结算过程。在几轮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通过一种结算方式的模拟操作,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地掌握其他结算方式的具体使用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到了综合知识对解决问题的益处,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模拟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不仅仅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过程,而且还是要运用会计资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使其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可结合生活实例讲解,以求通俗易懂。例如,对资产概念的学习,在讲解之前列举几个典型的实例,如石油开采企业本年度打了10口井,只有一口井有油气,每口井都花费巨额资金,问打出来废井如何处理、油田资产如何计价?让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的定义来学习。又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组概念,可通过以下举例讲解:企业需租房一年,有两种付款方式,一为预付方式,租用之前1次付清(也许这样可以少付租金);二为后付方式,即租期结束后才付款(也许是熟客户的原因)。问怎么处理租金费用?将会计学知识结合身边的事情来讲解和学习,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将现代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它将许多数据、文字、图片组合在一起,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将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反映在屏幕上,形象直观。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揭示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等。

5、会计模拟实习实践教学。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刚接触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等缺乏感性认识,因此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会计实践教学包括校外实践与校内模拟实习。当然,到企事业单位去参加会计实践,是会计教学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目前到企事业单位去参加会计实践面临重重困难,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状况。因而我们只有通过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加强会计实践教学。

6、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多样,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可采取闭卷方式,对分析性较强的课程采取开卷方式。通过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变“死学”为“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学习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发展,同一问题可以不同答案,评分时呈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考核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7、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保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运用的知识、有限的技能和落后的手段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为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除了需要传统的教学与两方面的能力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师既要会讲,又要有研究成果来支持教学,两者都不能少;科研不仅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还可促使教师对于专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深入会计实务工作中,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方法的改进积累素材。各高校应积极通过校企联合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如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人员素质较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实践;学校还可以派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会计核算,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面向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自身所具有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经济生活对高层次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已成为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所培养的管理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会计知识以及他们如何应用会计知识帮助其进行科学决策,这些问题都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4).

[2]刘英男,梁杰.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7,(48).

[3]程先发,程莉.论我国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

[4]于雪莲,蒋萍.浅谈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问题[J].市场周刊.2008,(6).

[5]谭晓兰.如何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J].经济师,2007,(5).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6

一、如何应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中关于基础知识的有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四部分,下面笔者分别介绍一下这些部分的学习重点和方法:

1.数据结构与算法。

本章内容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中相对较复杂,考生对本章的内容必须理解,死记硬背是无效的。在二级等级考试中本章考核的重点和难点为二叉树的相关知识,其考核的形式主要为二叉树的遍历问题(如给图求遍历序列,给前序、中序遍历求后序遍历等)、二叉树的结点问题(如给出一些条件然后求叶子结点个数)、排序和查找。排序主要以计算时间复杂度的形式考核,查找主要以计算最佳、最坏比较次数的方式考核,其余的知识点主要以概念的形式考核,考生需要仔细看书并理解。

2.程序设计基础与软件工程基础。

这两章以概述的形式简介了规范化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数据结构不同,这两章内容主要是记忆性的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这章在原大纲的基础上添加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内容,考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即可;软件工程基础这章主要考核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方法(即SA及SD,约占50%)、软件测试(约占20%),考生需熟记相关的概念及规则。

3.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是当前软件处理的信息核心,目前大部分软件是基于数据库的,因此,考生学习数据库的知识对程序开发是大有裨益的。本章主要的考点是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及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考生对其余的知识点了解即可。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考生结合软件工程来看,会发现这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章内容除了关系代数会考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外,其余的都以概念题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特点

大纲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作了重大的调整:在取消了过时的考试科目和调整了一些科目的考试之外,新增加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语言C++、Java和Access数据库。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共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占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笔试总分的30%。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但难度小。

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有关公共基础知识部分涉及的内容,从整体上分析,考核内容的难度不大,考点也相对比较集中。

2.考核重点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

考试中涉及的题目都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考核以概念和认识性内容为主,理解性、应用性内容极少。

3.考核重点是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部分各占公共基础知识部分题目的百分比分别为:50%、12.5%、18.75%、18.75%,可见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中,数据结构和算法是重点。

三、学习方法

1.考生的复习必须遵守“80/20的原则”。

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覆盖面广,它至少涵盖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四门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事实上,这些课程本身的涉及面就很广,难度系数较大。所以,考生应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重点知识点上,争取用20%的重点知识点来答对80%的考题,这是考生复习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知识部分的总体思路。

2.复习的关键是考生必须准确判断和掌握常见的考点。

考生必须准确判断和掌握常见考点,例如:算法部分主要考查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复杂度,数据结构部分主要考查最基本的概念、最典型的数据结构和最常见的操作,程序设计部分主要考查程序设计风格的基本要求、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最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常见概念,软件工程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基础部分主要考查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考生对常见考点的准确把握能避免盲目地复习,从而轻松面对考试。

3.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

很多考生在复习公共基础部分时都会发现内容零散,知识点之间的跳跃性大,似乎没有连续性。所以掌握起来很困难,似懂非懂,对知识点处于模糊认知状态。因此,考生必须在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把“知识点”连成“知识链”,并把“知识链”织成“知识网”。

4.做题技巧。

考生切勿采取题海战术。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公共知识部分,学生没有必要做大量的题目,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记一大堆错误答案。

5.非“灵活”地掌握知识点。

考生在掌握知识点时最好经历一个“先死后活、熟能生巧”的过程。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要求的知识点都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真正需要“灵活”掌握的考点极少。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该部分的题目“会做就是不懂”。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急于“灵活”,其实考生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自然就“灵活”了。

6.答题技巧。

考生在遇到难题时要考虑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公共知识部分仅占30分,题目相对简单。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要争取速度快、准确度高。在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些考生为了一道小题花费很长时间仍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一般来说,公共知识部分的考题难度不大,没有一道题目需要考虑很长时间。所以,考生如果做一道公共基础题在两分钟内没有任何思路时,就应该跳过此题,把时间留给后面的题目。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2008.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7

一、“基础会计”课程概

1.什么是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是由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组成的“。基础会计”,从字面上来看是阐述会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技能的一门基础学科。会计基本理论是对会计所涉及的各个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说明,回答了“会计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它一般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对象、任务、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等。会计基本方法是指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的重点。它一般包括会计要素的划分和会计等式及其运用、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账户分类、会计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会计核算形式选择、财产清查方法运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会计基本知识阐述了会计工作组织,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组织分工、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会计规章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等。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这三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基础会计”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会计相关课程起到很好的指导入门的作用。

2.为什么要学习基础会计

会计学是由众多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组成的一门经济应用科学,这些课程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基础学科,它所阐明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会计学中的多数课程是在运用基础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研究对象特点而设置的,即基础会计学的理论方法对上述任何课程都是适用的。因此,要想学好会计学,首先必须要能理解运用“基础会计”的知识,否则会影响其他会计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目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几种普遍现象

1.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培养

“基础会计”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在教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原封不动地完全采用“灌输”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书本内容讲授给学生,没有激发学生探索认知的积极性,不注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却不知怎样应用,有的学生甚至原原本本地将书本中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用来作为对付考试的“宝典”。另外,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授课时间的比例上不“对称”,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此外,有的授课教师理论功底十分扎实,但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在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上存在不少的问题。

2.重理性阐释,轻感性强化

“基础会计”课程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专业性和抽象性,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会计专业缺乏感性认识,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教学方法,强调理解阐释,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一般化,导致学生对“基础会计”的理解得不到丰富的感性认识,往往会觉得这门课程枯燥乏味、不易入门,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

3.重章节教学,轻系统培养

“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各个章节的内容紧密相关,密不可分。往往由于教学时间紧促的关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割裂了各个章节内容之间内在逻辑连接关系,注重讲解工作中实践较多的章节内容,而忽视了其他章节,导致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知识时不了解后面的内容,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又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进程,学生无法把“基础会计”各个知识点有效地联系起来,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重强制灌输,轻主动培养

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会计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讲,显得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再者,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高校的学习环境不相适应,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少学生为了达到顺利通过考试的目的,存在考试前打“突击”,搞“变通”等。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兴趣,也不善于积极地思考。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也会忽略这个因素,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积极性缺乏具体的方法,致使教学质量始终难以突破传统界限。

三、提高“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基础会计”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打牢初学者的知识基础,为深入学习研究会计学或就业奠定夯实的基础。就是使初学者通过一定课时的学习,熟练掌握运用会计的基础知识,即“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有效解决以上分析的几种现象,我们觉得需要强化“三个理念”。

1.强化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循序渐进地提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比较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进而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2)互动教学法。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动”起来。应该把学生被动的“动”,变为主动的“动”,即出于个人学习的动机需要。这个动机可以是由外在因素诱发,如教师、教学环境等,也可以是自发的。这时,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自主归纳所学内容,理解重、难点,将所学知识完整化、系统化。(3)图例启发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图解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清重点、难点,而且能够直观地表明一些相关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生动、形象,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边讲边画,将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理论浅显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强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将教、学、做、练有机地结合

(1)模拟教学法。一是教师在讲清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后,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举一反三的练习,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能灵活运用、掌握各类会计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基本规律和方法。二是教师通过讲解作业及练习题等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三是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等,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吸收、理解和实际运用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实训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和动手能力,在讲完基本理论和复式记账方法等内容后,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实训教材,采用课程实训的方式,让学生根据一套完整的模拟账务资料,按照会计工作的实际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实训材料,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全部操作,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融入到实训过程,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而对会计工作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强化兴趣牵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提供可模仿、借鉴和引申的范例给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能力得到更进一步深化。同时,对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与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能结合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法。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方法提供了创新机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网络连接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同时,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图文声像并茂、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针对性等优点,能动态展示财务会计实践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持续关注,并通过建立前后知识之间的连接,实现知识点的重新组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四、小结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8

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代表性的价值取向主要有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质本位、人格本位等。在这里,本位是以什么为基本或为标准的意思。知识本位的课程构建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标准。知识本位课程在我国高职会计教育领域中一直起主导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知识本位课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无法完全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会计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不是知识水平,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的课程构建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但是,在实践中,对能力的理解过于偏狭,造成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与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产生了偏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课程局限性的逐步显露,素质本位的价值取向逐渐得到职业教育理论界的认可,国内学者开始提出会计专业的课程构建要以培养会计专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为重点。职业教育的素质本位也就是职业素质本位,这一点基本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但是关于职业素质本位的内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会计职业素质的界定存在一定难度,素质本位的价值取向比较抽象,造成会计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操作性较差,影响了其实施和推广。

2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价值取向的涵义

会计专业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是指高职院校教育主体在构建会计专业课程时所坚持的基本立场、态度和选择倾向,其突出作用在于决定高职教育主体的选择倾向,对高职教育主体、高职教育客体、高职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1]。根据《辞海》(1980年版)的定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是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基础,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精神的培育,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构建中,应坚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一个会计人员来说,职业能力是其从事会计工作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细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相当宽泛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一个会计人员来说,职业素质是其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特殊素质,即适应会计岗位所需的素质。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要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遵守相关财经法律的规定。《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对会计人员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了更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构建价值取向的选择,要从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出发,同时要满足会计行业的特殊要求,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而不应是单一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或素质本位。

3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3.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宽广的会计基础知识,娴熟的会计专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这种形势,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便成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构建的基本趋势。

3.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经济发展需要和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2]。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也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避免单一的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课程构建取向,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观。

3.3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9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83-02

在信息时代里,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必须撑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也是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随着医药卫生行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卫生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很多医院都实行了医院数字化管理,原来的纸质病历也由电子病历所取代。这就要求医药行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卫生专业知识,而且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面对新形势,作为培养卫生人才的医学院校,不仅要传授医学学生卫生专业知识,而且要加强对医学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培养,并且必须对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以期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医学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一、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全,重视程度不够。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医学卫生知识必将成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就认为计算机知识与医学知识毫不相关,学不学计算机知识都无所谓。从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资源配置在医学院校内较大地落后于其他专学科的配置,进而严重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学内容雷同,忽略专业特点。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了计算机基本理论、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基本应用等几个方面。这些知识的确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所需要讲授的重要内容。但是,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工作中除了要掌握这些通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更多的会涉及与医药卫生行业相关的医学信息技术,如医院管理系统、门诊系统、电子病历、社区卫生管理系统等等。这些医学信息技术急需在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拓展讲授。

3.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现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都还遵循着比较陈旧的传授式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也基本上采取的是“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单一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导致了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严重脱节,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1.分析社会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社会需求是制订教学目标的重要参照,也是考核教学质量的最终指标。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将来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来解决医药卫生工作的各种医学信息问题。分析社会实际工作中的情况,需要医学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既包括通用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也包括医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医学信息技术必然成为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由于入学前学生的地理因素和家庭条件的不同,使得医学院校的学生实际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各不相同。一些来自发达地区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习和掌握了较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另一些条件差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来讲还很陌生。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前者觉得知识简单而失去学习热情,也会导致后者觉得学习困难而产生畏惧情绪。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让其自学或复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并适时增加一些诸如网页制作方面的新知识,基础差的同学则详细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辅助他们提高操作技能。通过采用这种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3.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教学。针对每一个知识点不再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事先布置一个与知识点相关的工作任务,并设计好解决任务的工作背景,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帮助意见,然后让学生根据任务和老师的指导主动地搜集和学习完成任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再在课堂上提交完成任务并交流实现任务过程的学习心得。

4.注重素质教育,兼顾认证考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必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社会的现实压力又要求学生在就业时提供计算机相应等级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水平。这就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计算机等级认证考试,以便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拓展计算机基础知识面、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练习学时、创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情景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紧紧围绕等级考试的考点要求,详细讲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多次模拟练习等级考试,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以确保等级考试的过关率。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计算机科学日新月异,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革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苹,李书珍,李晓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施――以《计算机基础》为例[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10,(4).

[2]商信华,肜丽.《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现代计算机,2010,(6).

[3]陆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计算机时代,2001,(11).

[4]刘莹昕,孙艳秋.论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

会计的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下,加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和教材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这方面的探讨虽然已较多,但由于认识上的不同,使得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实践经验,对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不同的教学目的决定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确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时,都习惯于从会计学科角度出发,过多考虑会计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够,甚至直接将专业会计人员的教学目标作为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宽窄不一,差异较大

现有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一般均涵盖了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但具体内容略有不同,有的包括总论、复式记账及会计6要素的核算[1]1-297;有的内容略有增加,加入了财务会计报告及分析、会计核算程序等内容[2],目前多数非会计类教材均采用这种模式;有的再加入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3];也有的在讲述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会计3大报表入手,讲解6大会计要素的意义和作用,剖析3大报表之间的关联[4];其他许多非会计类教材的内容均大同小异。尽管内容涵盖面宽窄不一,但均存在知识覆盖面不够的问题。

(三)侧重于会计核算或分录教学,不注重信息使用者将会计信息用于决策的需求

多数非会计教材侧重于对会计要素核算的讲解,特别是会计分录的编制,不注重会计信息的使用和理解。在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时,讲解的方法过多,重点不突出。如存货的计价有5种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有4种方法、账务处理程序有5种等等;有的教材对非常规方法讲解过多,如在介绍“会计循环和会计处理程序”时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会计循环概述、意义和要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普通日记账处理程序[1]325-338。其实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理解做账的基本程序就可以了,一般情况让学生理解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即可。

(四)教材选用困难

现在许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均带有较强的通用性,常常忽视不同专业的差异,兼容面过大,通用性过强,没有考虑到学生就业多样化和创业的需要。如有的将教材界定为“可作为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之用,也可作为企业财会人员、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书。”[5]有的标明既“适用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学习会计知识的参考书。” [1]2这种情况的存在,客观上为教师选用合适的教材增加了难度,常常使征订的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和针对性。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背景知识不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会计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重组,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必须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侧重于“四基”,即基本会计理论、基本经济业务、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会计操作技能。以常规业务、简单业务、小企业业务为主,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要的法规依据。

2.强调会计信息与管理的关系和会计基本原理的应用,不追求各种具体会计核算技术、技巧细节的介绍。改变传统会计学教材偏重程序和规则的做法,简化大量与非会计专业没有密切关联的内容,多讲道理,少讲核算。

3.不涉及当前有争议的和前沿的会计理论问题。会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要求,会计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完善和发展。一系列新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不断出台,核算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如果教材过于追求与制度、方法的同步性,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实在没有必要。

4.注重会计基本原理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紧密结合。本着“必需”、“够用”、“易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时的需要,既不过多地阐述会计理论,也不过繁地介绍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说,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应遵从典型的实用主义原则,以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需要为其最高目标。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计学是高职院校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会计专业而言是入门课程,但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却是一门独立封闭的课程。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不是会计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但却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非会计专业来讲,会计学融合了学生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必须掌握的会计基本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服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兼营”而不是“专攻”,学习的目的是培养非会计专业学生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所产生的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

(二)准确把握课程特点

很多用于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在特点上表述很多,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3个基本特点:

1.基础性。根据“必需”、“够用”原则,教学内容只介绍“四基”内容,即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基本会计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2.通俗性。由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会计知识的背景,因此内容上必须遵循“专业知识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阐述会计理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实用性。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用性是其基本的要求。实用性要求教学内容能直接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服务。

(三)选用合适教材

由于教学的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知识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各种兼容性很强的教材是很不适应的。如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同属非会计专业,但对市场知识、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异的,毕业后对会计知识的应用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非会计类专业会计学教材的选用,应反复甄别和筛选。首先,选用高职高专类教材;其次,选用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如旅游会计、营销会计等等。确实没有针对专业的,在选用通用教材时,要注重实用性,且在制订授课计划时按大纲予以调整。

(四)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从上述情况看有所不同。在会计专业,会计学由于是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具有前导性,大量内容放在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中,同时还开设有经济法、税法等课程,因此在会计学中只讲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即可。但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不存在会计学的后续课程问题,一本书就要解决所有的会计核算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因此教材内容宜宽不宜窄。

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出纳知识、税收基本知识等课中最基础的部分,是这些内容的有机组合。其内容应包括以下4个部分:

1.会计核算知识

主要将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内容糅和起来,内容应体现专业特色。具体内容包括: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任务及核算方法;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6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的意义与作用;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的试算平衡与记账错误的更正;账簿的结账与对账;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盘存制度、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循环、会计核算形式等内容。本部分应侧重于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不要求学生过多掌握具体的账务处理办法,只是通过会计核算方法领会会计工作过程。内容按照凭证、账簿和报表这一顺序加以展开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完整地理解基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看得懂基本的会计账,懂得企业经营、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能应用所学的会计知识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比如,通过学习明白企业的经营涉及哪些税费,在经营中如何合理地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2.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由于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最直接的渠道和最直观的方式,学会阅读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基本功。因此,在讲述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俗地讲解6大会计要素的现实经济含义和作用,剖析三大报表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报表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只要求学生能看懂。其中重点又应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其次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对于较难的现金流量表不作专门讲解,可放在现金的管理和核算部分作简要的说明,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现金流量的重要现实意义。

3.出纳知识

本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现金管理和控制制度、银行结算方式、银行存款管理和控制制度等内容。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开支范围的规定、现金管理的“八不准” 、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处罚等问题;懂得钱账分管制度、现金开支审批制度、日清月结制度、现金清查制度、现金保管制度、保险柜的配备使用制度等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于银行结算介绍主要的银行结算方式,重点是银行结算纪律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常见国内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种类和特点、银行结算的基本原则、办理银行结算的基本要求、单位和个人应该遵守的结算纪律、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应负的责任、银行账户的使用要求等内容。

4.税收知识

由于非会计专业一般不开设税法课程,为了方便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创业,学生应了解一些关于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本部分应包括各种常规税种的计税依据、税率、计算方法、征缴办法等内容,尤其要让学生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涉及的主要税费,充分理解每一个税种对企业的实际影响,为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纳税意识和合理避税意识打好基础。

(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模拟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非会计专业,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充分的模拟实习教学。根据教学特点,在非会计专业宜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光正,等.新编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刘世青.会计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22-265.

[3] 张远录,郭传章. 会计基础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6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