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外贸形势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0:00

现在的外贸形势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势;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一、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状况都处于极度不稳定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贸易萎缩造成了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冲击影响,尤其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如何认清楚国际经济形势,根据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的形势变化和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问题,阐述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应对策略,为我国进出口经济贸易地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 

二、国际经济形势 

1.经济状况不稳定,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仍存在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化明显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造成通货膨胀,呈现财政紧缩和外来压迫的局面,直接严重影响了全球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正常发展,导致了经济能力的衰退,各国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家经济不够景气,一些企业、工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倒闭,人们的生活受到明显的影响。虽然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受冲击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积极采取经济政策加以调控,一段时期内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回暖趋势,但是从整体的国际经济形势看来,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仍存在,全球经济呈现不稳定状况。 

2.全球经济化影响大,国际市场效应明显 

国际市场效应对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价格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非常稀有的进口贸易商品,如食品、石油等能源类产品,全球经济化的恶劣演变,造成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呈现大幅度地波动,其中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升趋势,这势必会造成原材料进口后的生产成本增加,通过生产线生产成成品后,进入市场流通,必然会产生售价提高的现象,影响商品的物价水平,破坏了健康的物价平衡,这对于我国国内的经济市场调控,维持平稳的物价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和发展,全球经济势态不断变化 

财政紧缩和外来压迫的局面下,发展中国家迫于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始兴起新兴的产业和经济形势,如紧缩的宏观调控形势,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危机发展的速度,造成全球经济势态不断变化。 

三、当前我国经济贸易现状及问题 

1.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 

我国当前的出口经济贸易中,出口产品数量大。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地影响,造成国际通货膨胀,从而对我们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欧美经济财政紧缩,经济复苏较慢;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从而造成进出口贸易顺差大。 

2.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贸易占主流,或面临产业结构优化 

现阶段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但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工业制成品等货物或需求量下降,我国的出口贸易面临产业结构优化或改革。 

3.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形势 

当前形势下,由于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仍旧延续快速增长的形势。尤其是石油、铁矿粉等工业原料、大豆等食品用料、重要能源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等。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也在积极进行进出口贸易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 

四、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融危机,通货膨胀直接严重影响了全球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正常发展,此种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发展方向和目标方面的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而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兴起和发展,此种情形下,使得国际趋势呈现出投资、和合作的发展形态。2015年,我国把握住这种积极地发展形势,参与其中,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利用货币市场调控,降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从而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平稳地发展。 

2.消极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状况不佳,经济能力衰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仍旧缓慢,一定程度了降低了进口的需求,国内产能过剩,商品供大于求,他们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商品进出口不能保持平衡,导致我国国内经济失调,而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资资本易流向其他国家,会减少我国的外资,引发资本泡沫和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 2015年5月,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进口,当月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8%。  

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策略和应对 

1.认清国际经济形势,逐步优化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 

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应该认清楚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现状,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积极把握住投资和合作的发展形态,争取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通过改变产品的技术结构和创新能力来争取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开拓创新,以科学技术为要求,拥有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积极面对欧美等国家的资本主义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2.改变对进口贸易产品的依赖,不断改革金融,扩大内需 

我国的贸易发展的状态特点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大,且进口商品的需求仍旧延续快速增长的形势。这种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现象,使得国外市场施行一些限制地措施,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该正视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宏观调控以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政策,改变产品主要通过进口贸易满足的途径,降低进口贸易的依赖性,积极发展生产力,重视科技进步,不断改革金融,自主研发扩大内需,开拓壮大我国自身供应产品市场。 

3.稳健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质量 

国家应该加强进出口贸易中关于货币在市场中流通的稳健工作,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从而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发展,降低进出口贸易顺差,另外在货物进出口贸易上,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重视产品的质量,更要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顺应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对于服务贸易的需求,推广自身的品牌,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品牌产品市场。 

4.加强政策体系引导,保持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正面对各种的难题,必须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经济形势的平衡。首先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加强法律法规规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不断完善财务税收、信贷、外汇以及保险等行业的政治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地积极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扩大内需,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恰当的防投资风险保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政策体系引导,预防可控制得经济风险,规避全球经济化的不利影响,调整税收,不断改革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地发展。 

六、讨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贸易现状也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贸易出现萎缩,经济状况不稳定,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仍存在,使得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鉴于我国出口量大,贸易顺差大,进口需求形势仍旧存在等问题,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本主义保护主义,而对我国进出口出台一些限制性策略。我国应该认清楚国际经济形势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必须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经济形势的平衡,有效地把握住投资和合作的新型国际经济发展形态,参与其中,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逐步优化和改革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改变对进口贸易产品的依赖,不断改革金融,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利用货币市场调控,降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稳健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质量,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恰当的防投资风险保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政策体系引导,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宇.2013财政紧缩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公司行业影响和前景预测分析[J].中国经贸,2014(1):34-34. 

[2]蒋冬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75-177. 

[3] 张志刚.正确研判国际经济形势 努力实现我国餐饮业的科学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2(36):91-91. 

[4] 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上半年IPO市场,下半年市场预计依然活跃[J].国际融资,2012(8):55-55. 

[5] 邓凡.盘点金融风暴后的国际经济形势——上海市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年会综述[J].太平洋学报,2010,18(3):95-99. 

[6] 吴明华.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访谈录[J].决策,2012(7):39-41. 

[7] 姜智强,漆鑫,钟帅等.“区域集优”票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农村资金互助社蹉跎三年[J].银行家,2011(12):105-107. 

[8] 马宇.浅议国际经济形势对广东省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2095—2104. 

[9] 李爽.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 应对产业格局新变化——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昆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0):15-17.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2

一、加工贸易发展路径依赖分析

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哪部分产业、产业链的长度、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承接国的资源禀赋优势、经济环境和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的需求、承接国的发展政策导向等因素来决定。其中资源禀赋在初期决定了该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路径模式,政策导向在发展中决定了路径模式的转变与升级,不同地区在发展加工贸易产业时由于初期的资源禀赋、经济环境的存在不同,因此在发展加工贸易时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选择有差别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就是主要依据以地理位置为主形成的先天优势(区位优势)和以资源、产业环境为主形成的后天优势(产业优势)来确定选择加工贸易产业。以哪种要素为主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不同的产业选择及其发展路径。一般而言,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如东部)在最初时,很容易通过吸引外资来发展具有“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产业链水平整合的加工贸易产业,这些产业的大部分中间品均可以较低成本进口,对上下游产业的配套要求不高,可以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OEM形式的加工贸易,产业链中形成“点状”的产业布局。具有区位劣势、产业相对优势的地区,由于较大的运输、交易、监管等成本抵消了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很难通过吸引外资投资设厂来发展“一进一出,两头在外”产业链水平型的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产业链中不能只发展具有劳动力增值的“点状”的加工贸易产业,应当重点发展“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垂直型产业链的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国际产业链转移的产物,其概念和内涵并不是固有和不变的。“一进一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是中国最早参与国际分工和东部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发展路径,便捷的区位优势支持了这种发展路径,东部的加工贸易获得了极快的发展,而中西部相对于东部的地域劣势使得该发展路径模式束服了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中国加工贸易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不能再以“两头在外”为本质特征来界定加工贸易。对目前中部发展加工贸易而言,应该界定为“一头在外”———除品牌以外的垂直型产业链的贸易形式,这就意味着只要中部地区能承接和发展较为完整的或者垂直型的产业链,便可有效地发展加工贸易,而且相比东部原有的旧模式会更有利于延长增值链,进而实现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二、中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路径现状及问题

中部六省份(安徽、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的加工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占本省的对外贸易份额在逐步提高,较好地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和东部省份相比,中西部的加工贸易从总量上、占本省的份额上都很低,低于全国的整体水平,究其原因,既有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模式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从发展模式来看,中西部六省虽然不尽相同,但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加工贸易都沿用了东部“两头在外,产业点状,劳动增值,升级乏力”的OEM模式。具体来说,基本都是靠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吸引外资投资设厂从事简单的加工装配,或者是出口低附加值的资源类产品,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地企业数量较少,产业的配套能力弱,大多数加工贸易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的简单加工装配,没有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延长增值链,产品加工程度不深,配套需求不强;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产业的关联度小,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能形成效果;而且没有和东部的加工贸易产业形成有效的合作,既没有在生产环节上承接东部的“生产结转”,也没有提供中间品,仅仅只是承接东部整体转移的落后产业。从山西省的加工贸易来看,加工贸易龙头富士康只是没有品牌产品的代工企业,高技术的核心中间品采用进口,国内只是配套附加值低的低端部件,虽然产品形态是高技术产品,但对山西的产业结构、产业聚集效应等没有起到积极的溢出效应;资源业龙头太钢出口粗加工的不锈钢板材,附加值低,缺乏品牌产品对中间产业的聚集,没有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

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的布局不尽合理,产业聚集以及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口加工区较少,而出口加工区是发展加工贸易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工贸易产业聚集和溢出效应的必要载体。目前的中部六省份中仅有6个出口加工区和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的缺少,不利于中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山西是唯一一个没有出口加工区的省份,加工贸易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中部,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开放式的管理,没有出口加工区使得海关监管的难度增加,也不利于形成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三、山西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从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来看,产业配套能力、区位优势远比劳动力、资源等对加工贸易更有吸引力。对位于内陆的山西省而言,发展加工贸易绝非易事,区位劣势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发展加工贸易关键在于产业的配套能力、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要想实现这种“后发优势”,单纯依靠热情或者政策引导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且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发展意识、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处于落后状态。

要实现赶超和跨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但不等于说山西不能发展加工贸易,关键在于如何培育自身的配套能力和实现垂直型的产业链整合。配套能力和产业链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有意识的引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笔者认为山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是对原来发展路径模式的重新审视,要大胆创新发展路径,把发展加工贸易和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一)短期发展“借船出海”式的加工贸易

垂直型产业链整合是一个星火燎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山西省有诸多的加工贸易企业,但由于加工企业散、加工产业乱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因此,在短期内,山西省应该着力培育自己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支持符合产业结构的、具有加工优势的企业(比如太钢、太重等龙头企业),在提供中间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主动进入跨国公司、沿海地区企业的产业链条和配套环节中。比如,太原和大同地区的加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天津经济圈,与当地的跨国公司对接,为落户天津的飞机产业、汽车产业等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侯马、运城的加工企业可对接河南和陕西的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借船出海”,龙头企业可以逐步带动相关企业参与加工贸易,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发展竞争意识,积累加工配套经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发展中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和规律发展山西省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

(二)长期发展“造船出海”式的加工贸易

经过企业“借船出海”的加工发展,符合山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逐步发展强大,企业的龙头地位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自然得到强化,这时应不失时机地实现从依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向依靠先进制造的竞争优势的转变,在原有的单个企业加工的“点状”加工基础上形成相对长的“线状”加工配套产业链,从而增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形成山西省的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要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应该积极推进“造船出海”式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力促进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自身的龙头企业,大力吸引产业聚集力强的跨国公司入驻,创新产权整合和股权融资方式。

(三)将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成加工贸易的龙头企业

山西省是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具有能源和化工、重工业等资源产业优势,“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确定了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旅游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既是山西的优势,也是山西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山西在发展加工贸易时应该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煤化工、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贸易。实现路径既要依靠本土企业,更要倚重具有品牌的跨国公司,具体而言:

1.培育和发展本土优势企业。以太重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太钢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太化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集群,以晋西北特色农业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均是山西本土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山西省的加工贸易企业虽然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各自为政,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带头和凝聚作用,也没有形成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只能是从事某一环节的加工生产,出口的附加值低,不利于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2.吸引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从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水平分工到垂直型分工转变绝非易事,单纯依靠本地企业的自身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而且吸引只具有某个中间环节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形成垂直型产业链,如富士康之于山西。从东部加工贸易聚集地的发展来看,吸引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通过产业链的自身整合可以较快地形成垂直型的产业链。因此,山西省应该重点吸引重型机械制造业、材料业、煤化工的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通过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需求吸引上游的公司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和垂直型产业链。

(四)加快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的建设

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为发展加工贸易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相关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内开展加工贸易,享受关税等有关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内企业优化运营方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大幅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水平,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目前,全国获批的出口加工区共有60个,山西省只有一个位于南部侯马市的保税物流区,而同为中部省份的江西省有赣州出口加工区、南昌出口加工区和九江出口加工区,这也是近年来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居中部省份第一的重要原因。因此,山西省要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必须改变开放式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和建设,引导龙头企业进驻出口加工区,从而带动该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益,借此延长加工贸易在我省的产业链,形成发展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地处山西中部,也是太重、太钢、太化等大型企业的所在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是山西公路、铁路、航空的枢纽,具有开展加工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借鉴武汉和郑州的做法,尽快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以便与侯马市的保税物流区相互呼应,这样既有利于加大海关监管力度,防范和打击走私,还可以吸引大量外资,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政府引导服务机制

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的初期,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对发展加工贸易具有一种“顺势利导”的加速作用。当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山西省应确立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招商,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发展上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申报和建设,改变我省加工贸易载体缺乏带来的不利因素。二是积极协调海关通关监管平台建设。要想实现加工贸易的垂直整合就需要料件、配套成品、加工成品在保税状态下的自由流转,实现物流、结转、监管的无缝对接,这对海关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应加快电子口岸的实体平台建设,构建联网监管和联网服务一体化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创新海关的监管机制,做到“管得住、通得快”。

(六)依托山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中间品产业链

目前,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再仅仅取决于劳动力、土地、政策优惠等静态优势,更多地取决于产业配套能力、产业聚集的动态优势。中部不具有便于进出口的地理优势,因此,包括山西在内的中部省份要发展加工贸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从“两头在外”向“一头在外”的转变问题,具体说,就是要提高本地区的核心中间品的配套能力,从进口核心中间品向提供核心中间品的转变,这样既可改变中部运输上的劣势,又可借此优化本地的产业结构。山西具有生产零部件所需的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但由于新材料产业落后和先进生产企业的缺乏,核心的零部件依靠进口,本土企业只是提供简单的原材料经过加工装配后出口,即使出口的是高新技术产品留在本地的也只是劳动力增值。比如太原富士康企业,这样的加工贸易生产结构不利于山西的加工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山西应该建立长期加工贸易发展规划,重点扶持新型材料业和先进生产企业,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建立加工贸易产业的零部件、整机生产的全流程生产链。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3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科研创新项目“基于价值网模式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竞争力的构建”(09YS431)

作者简介:马慧敏(1965 - ),女,上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E-mail:

摘 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外贸易; 微观主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9-0086-04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成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的对原有由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的单一化主体结构的重塑,创立了由国有外贸专业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外贸企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结构[1]。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际贸易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由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所形成的中国对外贸易传统整体竞争优势开始发生动摇。特别是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都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所以,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为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掀起了结构调整的浪潮,出现了一批结构灵活、适应性强,具有绝对整体优势的现代企业组织,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极大兴趣,形成了一系列企业组织理论,其中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组织生态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

组织生态理论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对企业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具体地讲,现实中必然存在着具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特征的各类企业组织,每一类企业组织内必然存在着类似生物基因特征的组织复制机制,企业组织形式的存在是自然的选择,自然的选择也为企业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回顾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转变和构建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同样也体现了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这种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世界经济发展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中,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中央高度集权为特征的国家统制型对外贸易制度,这种制度是与新中国建立以后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它的存在曾经对贯彻统一对外原则,粉碎“封锁”、“禁运”,保证国民经济恢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不断走向融合,以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形成了冲击,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的转变。

尽管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表现出多元化主体并存的特点,但分析这些微观主体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各类微观主体与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存在着无法割裂的遗传关系。现有的国有外贸专业公司往往是以原先的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为基础,通过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或者资产重组等途径建立的;众多的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曾经是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往往是国际资本与国内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的管理优势和生产企业生产经营优势结合的结果;私营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是由原先在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组成,同样与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是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体现,各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其遗传性的特征。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态势的不断加剧,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围绕着提高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这一目标不断完善同样也是自然的选择。

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重要性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的是企业组织成长的内在性。该理论提出,企业组织是一个被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企业增长的源泉源于企业的内部资源,内在性成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2]。企业组织形式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是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的,只有那些适应生存环境不断自身努力的企业组织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种努力能否成功取决于组织所拥有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企业充分培养和利用自身资源对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体制改革特别是外贸微观主体结构的转变,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7年,对外贸易更是达到21 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首次跃上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出口名列世界第2位。但是在繁荣的背后,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考察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有的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缺乏应对世界经济变化的整体竞争优势。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贸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缓,国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大国中国的出口影响非常大,引起了一些企业由于外需减少导致经营困难直至倒闭等现象的发生。(2)金融危机通过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迫使人民币升值,使得原本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导致中国出口的下降。(3)金融危机推动了全球大宗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于长期依赖进口解决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来源的出口企业而言,其生产成本的上涨无法在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价格上消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等难以为继的局面。(4)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缓,这些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必然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上,不仅会引起进口国的相关企业不满,引起贸易双方的贸易摩擦,还会容易使进口国在外表合法的基础上,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削弱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直接结果是,在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增长的情况下,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逆转,进出口额出现下降。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和蔓延,中国对外贸易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一些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出现了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严重问题。

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基础上的,整个外贸行业表现出“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对外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不强”以及“对外贸易行业整体均衡发展能力不强”等特征[3]。这种“大而不强”特点是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所引起的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的。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没有核心技术,生产和经营投入小,进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上。当外贸经营权放开,外贸行业由垄断行业转变成一般竞争性行业时,那些中小型的、分散的、没有稳定客源、没有稳定的出口货源渠道和出口主导产品的企业将经营的产品集中在这些传统的大宗产品上,而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投资,必然会造成供给过剩,迫使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将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这种以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过度竞争必将进一步导致无序竞争。这种状态显然是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结构中的各类主体缺乏独特性经营策略和经营品种,缺乏合理分工的结果,也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结构进一步完善的要求。要改变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充分引导各类微观主体充分挖掘、培养和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树立全球化经营意识,通过同行间分工合作提升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市场生存能力,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优势。

三、组织经济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有效性

组织经济理论强调组织的行为框架及秩序的形成,是通过各类组织共同分享的市场规则体系而实现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Williamson[4]的交易费用理论。他认为企业应该从专用性资产交易费用的高低来考虑应从市场购进某种特殊生产要素,还是自己生产这种生产要素。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交易越适合在企业组织内进行;反之,则越适合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商品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由产品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四大环节组成,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要占据这四个环节,就能取得价值的实现[5]。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各类微观主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特点和长期以来外贸传统体制的影响,在过去长期的经营中,各类微观主体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它们在商品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上创造价值的能力、成本和效率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每一个微观主体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对自身优势和能力的思考,不考虑生产要素生产的交易成本,追求所有环节甚至是缺乏竞争优势的环节上的价值的话,必然会引起企业不必要的生产经营交易成本和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必然无法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面对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优势。

组织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对外贸易各类微观主体如何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高低为依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整合和利用由各自拥有的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来组织和安排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形成各类主体共同分享的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经营框架和秩序,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国有外贸企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化垄断经营,具有遍及全球的庞大的客户网络和各种产品供货渠道的“市场优势”;熟悉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和操作要求的“人才优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信息优势”以及组织多品种系列产品配套出口能力的“协调优势”等国际市场经营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营销环节上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生产企业多年从事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具有对品牌产品的加工工艺、品质要求和生产惯例非常精通的“生产优势”和对生产专利、特有技术、产品诀窍非常熟悉的“开发优势”等国际市场生产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品牌打造和品牌提升的生产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其产品多年来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品牌、品质意识的“品牌优势”以及能够及时掌握国际最新前沿技术和产品信息的“创新优势”等国际市场研发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研发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私营企业拥有一批由原先在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具有与国内供应厂商长期紧密合作,熟悉产品知识和进出口环节操作的“管理优势”;对外经营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能够从事跨行业多商品经营的“服务优势”以及灵活自主经营、低成本运作的“成本优势”等国际市场服务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的订单管理和专业服务的供应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四、网络组织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可能性

网络组织理论指出,现实中的网络组织形式是发展极其迅速的当代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OEM、企业战略联盟、网络营销等多种网络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产生了巨大冲击,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网络组织理论认为,网络组织形式是一种享有高度自治权,互惠自愿、没有依附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临时性组织形式。该理论的代表人物Powell[6]提出,网络结构形式带来的联系比市场带来的联系更持久且分散,又比层级制度带来的设置更互惠而平等。

网络组织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整个中国外贸行业而言,要提升行业的整体优势,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局面,就必须以对国际市场信息的快速敏锐应对及产品价值增值为目标,将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经营者、产品设计者、产品生产者、产品物流经营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经营主体在国际市场中的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整合各微观主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进一步完善的目标。现实中具有高度自治权,互惠自愿、没有依附关系的网络组织形式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杨圣明. 经济全球化与外贸体制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 Penrose,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3] 马慧敏. 基于价值链定位的中国外贸微观竞争力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5-67,98.

[4] Williamson, O.E.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M].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85.

[5]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6] Powell,W. W.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0,(12):295-336.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4

【关键词】新常态;外贸;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来优化、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的释放、创造供给方面的动能,使供给灵活适应需求的同时带动需求的发展、升级,使供给和需求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外贸出口领域,需求侧在外,因此凡是能够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的举措,都可以将其归结为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既是我国立足当下应对外贸出口困境所做出的战略安排,又是着眼未来,促使我国外贸出口重获新的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正逢其时

如今我国外贸进入新常态,面临产能过剩、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传统竞争优势衰退、出口动力缺乏的困境。实施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摒弃以往的外贸发展模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在原有外贸格局基础上打造新的出口供给新格局,切实提升外贸供给水平,为外贸出口的长期发展奠定新的基础架构。

我国经过以往外贸出口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到确立,我国外贸商品的出口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支撑,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来源于产品成本的低廉和资源的相对丰富。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劳动人口红利出现了刘易斯拐点,用工成本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4-6倍,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褪去,我国依靠的外商投资加工贸易,由于我国用工成本的提升开始被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内原本靠低成本因素维持外贸出口的企业,在产品价格下降、市场萎缩、订单大幅减少的冲击下,纷纷倒闭或苦苦支撑,期望着外贸形势的好转和订单的增加。占我国贸易总量近乎一半的加工贸易,工厂数量不断减少,供给出口总量大幅下降,动力出现了严重乏力的姿态。不可否认,加工贸易曾为我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就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发展模式已经不可再持续。资源型出口能够紧紧依托各地的区域、地域优势实现快速的增长,这是好的一面,但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不高,大多为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出口,模式难以持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过快增长,使我国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发展日益束紧,同时又面临来自国际市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也出现了出口优势不再,出口规模下滑的态势。因此我国依靠资源禀赋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的大规模投入而实现国外市场的扩张的时代开始一去不复返了。我国外贸出口长期赖以增长的两大传统优势动能的逐渐消退,使得依托其发展的相关产业陷入了困境,呈现出结构性矛盾。低端产品大量生产,而中高端产品生产的明显不足,造成低端、无效供给大量增加,外贸产业产能过剩,企业再生产无法顺利开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凭借要素禀赋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承接世界低端产能的发展模式已不可为继。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制造业重振计划,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实施工业4.0战略计划,日本重回制造业计划等,未来世界范围内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将是更高水平的、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创新型产品的竞争,尤其在高新制造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将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发展战略将会对产业链格局做出新的改变,本质在于对更高端价值链的占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世界工厂,在全球价值链提升方面既面临着提升的压力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突破我国外贸出口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外贸的中长期发展,必须通过实施外贸出口供给改革,摒弃原先发展的模式,实现新旧模式转换,新的动能的培育,才能打造新的外贸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外贸出口,实现外贸出口新增长。

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外贸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国外贸出口增速虽下降,但出口份额仍然占全球贸易最大份额。份额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保住了份额就相当于保住了外贸出口的根据地,它为外贸出口未来实现新的增长奠定了一个好的发展基础。在国内,我国政府正在全力推进国内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贸易结构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这对我国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产业体系趋于成熟,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我国正处于外贸发展战略缓冲期,国家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尽早实施供给侧改革,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实现外贸出口新的飞跃。

二、构建外贸出口新优势,打造外贸出口供给新格局

一国外贸出口的发展,离不开竞争优势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了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当今世界外贸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优势的逐渐褪去以及被周边发展中国家的逐步替代,使我国不得不寻求新的竞争优势,而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重构外贸新优势,提升外贸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1.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转变

我国依靠要素禀赋优势,从传统单一要素投入到全要素量的驱动,实现了外贸出口规模的扩张,随着要素红利的逐步褪去,现在到了全要素量的扩张向全要素质量和效率转变的时候了。随着全要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使产品从生产的集约边际,粗放式的增长,依靠产品的数量、低价来开拓国外市场向提质增效,强化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展示我国外贸出口的质量和形象,改善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体长期以来对我国出口产品廉价低质的偏见。全要素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组织、管理体制的革新及企业文化的培育。如今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外贸出口,特别是高铁、核电、智能手机和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已具备世界竞争优势,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问题,推进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引导、鼓励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管理体制和组织体制的不断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企业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现如今,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管理体制落后,甚至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组织管理文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设置比较简单,不合理,这些对于外贸企业的发展形成力一种无形的制约和阻力,使得企业的运营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那么我国整体外贸出口的供给效率的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推动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应当对企业形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倒逼企业改变现有落后的、不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向现代科学高效的新型管理组织体系转变,这对于企业从自身内部实现供给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2.巩固提升传统优势

我国外贸出口的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了近乎半壁江山,其中加工贸易主要做中间加工,贴牌生产,赚取微薄的利润,且对市场成本反应敏感,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实施外贸供给侧改革要优化加工贸易比例,扩大一般贸易的比例,增强外贸发展动力。我国外贸出口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仍然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推动加工贸易适度、梯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外贸出口的增长,同时对于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进行优化升级,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扩大核心配件的自主生产能力,做强、做精加工贸易,使其为东部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发挥新的动力。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要做出必要的限制,提高相应的门槛和成本,加大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淘汰力度,鼓励绿色、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应把握好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重振我国制造业,在结合我国《中国制造2025》规划下,与世界制造业大国进行广泛的合作,不断实现我国制造业水平的跃升,努力使我国从目前制造大国的世界工厂向世界制造强国、中国创造、智造转变。在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下滑的形势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却逆势而升,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我国转型升级、加强出口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我国应在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方面,巩固传统服务出口优势的同时,鼓励信息、金融研发、设计等中高端服务贸易的出口,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并重,坚持生产贸易与制造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当然实施供给侧改革,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打造外贸出口新格局,不能闭门造车,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的理念,在原有制造业开放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评估,有序推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物流等服务业的有序开放,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促使我国外贸产业结构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地优化、升级,提升供给效率。使外贸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动力更加稳健强劲,模式更加可持续。

3.积极培育新优势

近年来,新的外贸发展模式如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以及海外仓等,不断兴起,在外贸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的引擎。新的外贸发展模式依托于不断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使企业外贸实体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并引入大数据分析,使得企业与国外客户直接对接,精确匹配需求,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不仅可以带动更多的中小外贸企业的兴起,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出口发展,而且也可以规避世界增速疲态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所带来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这些创新型的外贸发展模式在短期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呈现出新的强劲发展动能。从长期看,这些新型贸易模式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环境下所涌现出的,在未来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效应,我国政府应当给与相应的支持。在原有批准试点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的有益经验扩大相应试点范围,并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更多地涌现出其他外贸发展的新模式、新渠道,我国应给与关注、评估、鼓励,使我国外贸出口始终顺应时展潮流,活力不断得到增强。另外,在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增长态势疲软的情况下,区域性的、多边、双边贸易优惠协定,自贸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我国还应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及时融入国际性、区域性的合作协定、组织,并抓住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开拓新业务、新领域,在推动我国外贸供给侧改革,转换外贸发展动能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努力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

新优势的培育要更加注重品牌的建设,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与之相匹配的民族品牌却少之又少。缺乏品牌,就缺少产品定价话语权,就缺少产品竞争力,我国就不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作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中小外贸企业担负着我国外贸出口振兴的希望,但其品牌培育的意识仍然淡薄,大都注重从价格上培育出口优势,以低价赚取利润为发展目标。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商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在自主品牌建设上的持续投入,会不断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知名度,不仅能提升企业产品、服务的附加值,而且对其外贸出口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整体上还能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实施外贸供给侧改革,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实施以产品、服务为基础,以企业为单元,以国家为整体的品牌战略,建立、健全品牌推进体系,创新品牌思维,强化品牌推广。国家也要从法律层面建立品牌的保护体系,给与品牌以良好的培育发展环境,从而使企业品牌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企业走向国家,成为民族品牌,从而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优势提升的一面旗帜。

三、减少外贸出口供给约束,释放机制新活力

在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方面,我国应该不断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转换政府新职能,为外贸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发展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政府职能方面的定位模糊不准确,对外贸企业的管制、约束较为严格,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外贸企业的供给侧长期受到抑制,这对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极为不利。在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的今天,政府应该简化相应的行政管制,扩大民营企业的进入门槛,对于企业的税收、财政、外汇管理、检验检疫、通关出口方面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降低外贸出口环节的成本,提高出口便利化水平;改革出口环节的行政性收费,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改革外贸出口退税机制,规范外贸出口秩序,调动外贸出口的积极性。总之,政府应该在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方面积极有所作为,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外贸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发展环境,同时帮助更多外贸企业搭建外贸平台,增强平台的出口带动作用,鼓励更多有责任、有担当、有信念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供给约束,最大限度的释放外贸企业的出力。

总之,推进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政府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控,不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措施,密集发力,相互协调,使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外贸发展模式、路径更加科学,动力更加稳定多元化,实现外贸出口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要从微观层面,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改革,通过产品、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组织管理及企业文化提升整体的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加强外贸发展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最后政府也要规范自身的职能,减少对外贸供给的约束,发挥其服务、监管的作用,为外贸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虽然现在我国外贸出口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但是我们不应以悲观的心态来看待目前的局面。回顾我国外贸出口3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外贸出口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你会意识到,我国外贸出口只是到了向一个新的阶段转换,迈向更高层次实现新的飞跃的时候了,唯有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才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使我国的外贸出口重获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姿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常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最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祁春凌,徐丽. 我国对外贸易新常态的表现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 经济纵横,2015,08:86-90.

[2]白明. 经济新常态下寻找中国外贸新姿态[J]. 进出口经理人,2015,06:24-25.

[3]韩奕. 新常态下培育外贸新优势研究[J]. 现代经济,2016,07:151.

[4]戴翔,张二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外贸转型发展[J]. 贵州社会科学,2016,07:131-136.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5

论文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细化。在这种更加细化分化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成若干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生产装配,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方式带来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产品内贸易。它将是国际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的一场新的变革,并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升级产生有力作用。本文拟就发展产品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产品内贸易的产生与内涵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现象。产品内贸易则是指由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的产物,它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实际上就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完成。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用来解释产业间分工的现象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该理论对产品内分工依然适用。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那么产品内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的价值链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三种,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在不同环节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相应占据产品价值链上其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也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完成,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产品内贸易应运而生。产品内贸易,也称为生产共享、外包、加工贸易等,是继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之后的又一新的贸易形式。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在产品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扮演重要的角色核心期刊目录。东欧、拉美以及东亚的发展中新兴经济体无不是利用这一新贸易形式取得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也开始推进这一贸易形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研究产品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对于中国发展经济而言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产品内贸易分工所研究的生产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的生产必须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工序;二是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需出口到别国。因此,产品内贸易模式研究的经济现象实质是生产工序跨国式的空间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即生产链的全球铺展对要素流动及其价格、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各国及世界整体福利的影响。

产品内贸易与传统的贸易模式相比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新生的产品内贸易模式利用的是一种内生比较优势,即生产区段的比较优势。一国可能在整个产品的生产中没有比较优势,但是在产品生产的某一环节中却占据优势。产品内贸易使要素流动壁垒降低,一国企业不再独自享用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而外国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也可以对其加以利用,同时,本国企业也可以利用和整合全球资源。

二、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平均年增长率在l5%以上,已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百倍以上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大国之一。

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组装、加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出口,这些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也可以是用于下一环节的中间投入品。但因为我国目前处于生产价值链条的低端,主要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主要是消费品),然后出口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产品中最终产品占绝对比重,而我国在产品链环节的附加值较低。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我国的加工贸易突飞猛进,开始注重培养加工贸易前后相关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延长国内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

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就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特点而言,其表现之一,是产品内贸易指数的显著提高,以及中间产品贸易讯速发展。同时,产品内贸易也产生了诸多积极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贸易余额的增加;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升以及贸易结构的优化。表现之二,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已得到较大改善。中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服装出口在出口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已成为目前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越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内贸易的比例越高。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增强。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

三、产品内贸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有效增长的重要形式。一个经济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存在着不同的产业结构与之对应,或者说,一定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经济结构特征,否则意味着产业结构存在偏差。大量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变迁尤其是结构升级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贡献。这充分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也就是资本由低效率区向高效率区转移的能力对经济的增长有积极作用。。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它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高度化。值得重视的是,产品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产品内贸易下的中国产业结构特点

1.随着中国加入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中国产品内贸易部门的自身结构逐步提升。

首先,产品内贸易部门产业分布结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国家的产业越来越集中于高科技领域,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新兴国家和地区转移核心期刊目录。而这些新兴国家要实现产业升级也要寻求转移的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不断的演进。因此,我国产品内贸易部门的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国际产业传递的反映,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品内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到了90年代,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壮大,产品内贸易开始出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随后,这一趋势渐渐成为产品内贸易的主流。

其次,产品内贸易部门的价值增值在逐步上升。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品内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和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已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出口部门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 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 年代后期一直维持在50%上下,这与90 年代前期30%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产品内贸易正在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我国产业在全球产品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在提升。

2.产品内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升级。

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也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以每年15%以上的比率增长,已经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出口商品结构上,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已经得到较大改善。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乏力,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的增强。

(二)产品内贸易提升中国产业结构的途径

产品内贸易提升中国产业结构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资本积累。生产要素的积累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对于中国而言,劳动力要素比较丰富,因而,生产要素积累主要是指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扩大出口,将国内部分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交换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品以及技术和管理等软要素。加工贸易是中国实现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贸易形式。

2.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积累了技术条件。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化的重要力量,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积累了技术条件。产品内贸易是出口贸易的一种形态,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内贸易部门的技术进步往往快于非出口部门,而当产品内贸易部门技术进步加快时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就有可能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扩大贸易规模,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形成良性循环,为产品内贸易创造了更大的生产能力,而大规模的产品内贸易又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在我国,产品内贸易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近年来,中国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它作为产品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我国产业结构升升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首先,优化了出口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而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提高了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随着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这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研究开发水平,在IT等新兴产业中尤其明显。再次,加工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由于大量加工贸易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所以,加工贸易促进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核心期刊目录。

四、我国发展产品内贸易的对策

我国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大力发展产品内贸易,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为此,应采取如下相关对策。

首先,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的参加国际产品内分工,提高我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传统分工格局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指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跃升,是指产品内部生产链条上的升级,同时也是价值链条上的攀升,而这种跃升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比传统的产业升级更为迅速。从当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就必须把握并深化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逐步融入其国际产业链条,从最初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环节,进而从事资本密集型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生产环节,最终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贴牌生产、自由品牌生产环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也会带来技术上的外溢。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讲,出于逐利及对国际竞争的考量,跨国公司会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并重视在东道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这就为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其次,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的跃迁。

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只有投资母国才能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并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上游。我国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和其他效应的影响下,我国的产业结构的确得到了提升。但是,投资母国同时以更快的速度来更新技术产品内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所以,我国仍落后于投资母国,难以摆脱低端分工的地位。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秉着“走出去”战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生产技术,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教育投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非核心环节转移出去,专著于研发环节和核心生产环节,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形成技术积聚效应;通过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适合的国家,从而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凝聚多国比较优势为产品优势,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通过上述技术积聚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整合全球资源,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刘丙泉.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10,(9)

2.雷鹏.垂直专业视角下的产品内贸易与中中国产业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9,(2)

3.黄建康,詹正华.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产业升级路径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2010,(4)

4.程婷.产品内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经济贸易前沿.2008,(96)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6

国际经贸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

发端于美国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国际经贸格局、全球治理结构、社会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际经贸形势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新特点新趋势。

一、世界经济缓慢回升,可能经历较长时间中低速增长过程

过去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经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经济复苏的影响正在扩大。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一是全球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各国高额赤字和债务暗含新的危机。三是新的经济泡沫风险不断积累。全球通胀预期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过早攀升震荡。对正处在恢复阶段的世界经济来说,又增添了新的变数。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正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上升期,转入深度调整期。2009年12月,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如果目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但治理和规范全球化倾向上升

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在理论层面引发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反思。要求重拾政府干预的呼声增高。一些保守思潮借机主张国家利益至上,要求加强政府干预,对本国企业或产品进行保护,限制外国资本和商品流入。

总体判断,以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为基础的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全球化使各国得到的好处总体大于损失。从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看,全球化的制度基础仍然存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国通过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全球已经形成了不断深化、相互依赖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将在完善全球治理中得到加强。

三、各国增长模式加快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

当前各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亚洲生产、美国消费”模式的“再平衡”;二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两者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美国“低储蓄、高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是国际分工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体现。从二战后美国历次经济危机的波动轨迹看,每次危机大体经过3―8年的后危机震荡,其储蓄率可以恢复到正常值,国内消费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从近期看,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率下降,国际市场需求短期不会恢复增长,但长远上看,发展中国家国内需求增长无法完全填补美国消费缺口。美国靠消费拉动、亚洲国家资源流向制造部门的增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普遍提出实行“再工业化”,其主要方向是发展新能源和“低碳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纷纷制定“低碳经济”计划,并投以巨资。这些战略和政策调整,有可能使发达国家继信息技术之后,加快形成以新能源产业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并促进相应产品和服务出口。

但应看到,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不会终止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在低端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已几乎没有比较优势。因此,发达国家在加快发展新能源、环保、高科技产业过程中,客观上会加快传统产业对外转移。

四、新兴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发展格局更加明朗

这场危机发端于发达国家,虽然也重创了发展中国家,但总体而言后者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是可控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这无疑是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

但应认识到,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主导地位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根本改变,美欧主导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规则制定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的立场和态度依然影响着国际重大问题的走向。今年年初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统筹利用G20、G8等机制,在经济、金融、贸易等规则制定上维护既得利益。他们既想通过把发展中大国纳入现行体系为其分忧解难,又不希望自身主导作用和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各国将经历一个激烈复杂的博弈过程。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外贸易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巨大优势,同时面临的调整转型压力日益突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近期内。国内外环境变化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外需回复进程的不确定性

当前,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在经历了连续13个月的出口负增长后,去年12月起我国出口已连续4个月正增长,近两个月回升幅度较大。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危机已真正过去,外需已彻底恢复。因为当前出口回升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回稳、进口商补充库存等因素,也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有关,今年以来出口规模与2008年同期基本相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足,债务风险犹存,各国复苏进程很不均衡,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这些都导致外需回复进程存在很大变数,出口高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从全球格局看。国际金融危机是对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但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情况下,全球生产能力反而有所增加。全球供需结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很难再有前几年的宽松环境。

二、生产成本的上升趋势

从资源能源看,一方面,我国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这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另―方面,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铜、棉花等初级产品价格已大幅上涨。预计在相当长时期内,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成为必然趋势,这将对出口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从劳动力看,虽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随着国民收

分配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既是客观的,也是必要的。今年以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快等问题开始重新显现。外贸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压力增大,担心“好不容易回来的出口订单很可能又因为成本上升而减少”。

三、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外部压力

随着出口“由负转正”,国内外对我进出口走势判断分歧加大,企业政策调整预期不断增强。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今年以来引发广泛关注,美国频频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国内各界也有许多争议。汇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也不仅仅是贸易问题,其间掺杂相当多的政治、社会因素。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欧急于摆脱危机的经济需要和对我进行战略打压的政治图谋。当前我国内部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减弱的。虽然国家多次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增大,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不利于接单特别是接长单。今年以来,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再大幅升值,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出口企业将无法承受。

四、国外贸易保护形势的严峻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更是“重灾区”。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达历史峰值。针对我钢材、轮胎、化工品等优势产品和行业,摩擦国别扩散,救济措施叠加,挑战我国内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2010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年,各国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和占国际贸易份额的增加,各国针对我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持续升温,各种隐形或变相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这对我们如何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但辩证地看,世界经济每次大危机都会带来大调整、大洗牌,都是新的大国崛起的历史契机。只要我们增强在危机中捕捉机遇的能力,挖掘我们的潜在优势,不失时机地扩大开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一、我国内需市场广阔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我们讲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内需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首先,城镇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增加,将为扩大进口创造机遇。其次,城镇化带动的投资需求,将为投资品进口提供空间,将形成对先进技术、装备和基础材料的巨大需求。第三,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的投资品进口,还会提高国内工业装备水平,发挥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

二、国际分工格局变动为改善贸易结构创造了外部条件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可以说,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有条件在竞争中齐头并进。只要我们抢抓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苦练内功,完全可以在战胜金融危机挑战同时,提升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国家竞争力,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国际上对我借重增加为改善对外贸易环境提供了重要契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影响力不降反升,我们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工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全面阐述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主张和举措,积极参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合作,推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了我国对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上看重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对加强与我国经贸合作意愿增强。这为我们争取道义制高点、加快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我国软实力影响、改善国际舆论环境,打开了新的机遇窗口。国际经济环境的有利变化,对我国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

关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问题的思考

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对外贸易更是如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为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必须把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既是短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内外经济双重冲击的迫切需要,也是长期推动外贸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转变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更多注重数量扩张,竞争力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各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为适应国际经贸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吸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贸易,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贸易变革的外在要求。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跻身世界贸易大国行列,出口位居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但我企业的研发、设计、营销能力,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重要商品进出日话语权等方面与贸易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进程的重要举措。

二、加快转变的总体要求

坚持推进“六个协调”的总体原则。坚持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坚持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坚持外贸与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坚持外贸和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坚持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的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要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更加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化;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加注重从国际分工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提高大宗商品国际定价能力,更加注重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制定者转变;提高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参与能力,更加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更多地主动参与制定规则转变。

三、加快转变的主要任务

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打造若干个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部级会展平台,培育若干个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若干个有―定规模的商品市场。

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建设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以自有品牌产品出口为主的基地企业。鼓励低碳排放、节能环保产品贸易,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建立和完善各种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走出去”带动贸易,加大对边境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边境地区对外开放。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7

【关键词】贸易成本;国际贸易模式;贸易制度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发展要素,有了更加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本文将从这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

(一)贸易成本的内容

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所以这种贸易成本测度法更加周全地对贸易壁垒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贸易成本的大小。

二、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投资所形成的作用

(一)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

贸易成本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经济距离和贸易流量形成重要的影响依据。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出国际贸易流量与多种因素包括贸易运输成本、经济距离以及贸易壁垒之间形成了负相关性。而在产业内外的贸易发展中,贸易逐步从产品贸易发展到公司贸易,在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模式也有了更加多样丰富的选择,同时贸易所出现的品种类型也更加多种多样。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贸易成本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进行贸易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中为了取得贸易主动权而降低贸易成本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贸易关系都是为了充分降低贸易成本来改变选择,从而对应地降低贸易成本的贸易模式。而其中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贸易交易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项目也广泛繁杂,这就会导致所形成的贸易成本处于偏高的趋势,所以对此在逐步发展中的公司内或者产品内贸易开始转向不断适应和提高贸易竞争的优势,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进行控制,主动对贸易成本加以主观控制,并用这种控制来调整贸易模式的选择。而且通常企业为了避免市场的不完全来降低交易成本而采用公司内部贸易的模式。

(二)成本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作用机制

在成本贸易的形成下,进行直接投资的作用中,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贸易成本是跨国公司是否选择出口还是选择直接投资国外最为关键的依据。而影响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公司在建立时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员工工资分配等的生产投入成本、无形资产所得到的收益,这些资产的形成都离不开公司对产品的研发、产品广告宣传以及促销和生产技能的管理等的投入,同时还包括了出口销售所需要经历的包装、装卸、各种保险和关税壁垒等费用的支出以及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另外,在出口贸易中还有出口销售额的销售成本以及在出口贸易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协调费用的成本支出,这笔成本包括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遇到国外所在的不同地域所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的不可预测和估量的管理成本。因此,从多种成本贸易的跨国经营成本而言,所需要考虑的经营贸易所需要的成本因素多而广,而能够决定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让成本贸易能够在可以掌控的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贸易成本与贸易结构的作用力

贸易成本不断降低会直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选择产生关联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因为贸易成本与贸易产品的结构所形成的,当贸易成本在降低,就会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应的提高,相反,贸易成本的降低就会让国际贸易模式出现产业贸易关系的改变,由外部开始转向产业内部,形成贸易结构的变化。同时,贸易成本与贸易地区之间形成的作用关系,表现在贸易成本降低会引起整个国际间的贸易成本的下降,这就使得地区贸易特征更加突出,形成了当前已建立的贸易联盟例如欧共体。尤其是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让贸易联盟国之间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区域贸易特征。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问题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制度的关系

贸易成本是国际贸易是否进行投资和开展贸易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一个过程,即是国际贸易发展和贸易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贸易成本。所以,随着贸易成本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互相形成一定的贸易投资发展的制度。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有较为规范而全面的贸易制度来保障贸易的开展,所以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各自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提高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贸易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来更加规范地促进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种贸易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贸易过程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和合理的标准和要求,但与此同时也因此形成了投资管理与贸易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以国家在采取适当而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同时为了兼顾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对相关有关贸易成本的内容进行了协调性的调整,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积极火热的情况下,相关贸易制度也在随之适当放宽,从而更加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别是针对通过跨国公司作为媒介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变成公司的内部交易,从而很好地规避和尽可能地降低外部市场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贸易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从而避免因为中间产品市场所造成的不完整性。由于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等会使得中间产品有较高的成本交易特点,而且所交易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特点。对此,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这个特点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过程,更好地解决中间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取得在对外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创新改革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方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贸易与国际贸易模式之间是对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开展的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前提下,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合作,不断通过企业国家化的改革和创新来迎合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并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构和发展模式,更好地通过与国际贸易模式接轨并促进贸易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陈爱玮,卢仁祥.基于成本视角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2,(32).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8

(一)地理优势

内蒙古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是国家对外开放重要的前沿阵地。全区共有大小口岸18个,境内的满洲里和二连浩特是全国最大的两个陆路口岸,发展国际贸易十分便利。特别是满洲里口岸,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4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内陆口岸。铁路年运货能力400万吨,公路运货能力20万吨,有“欧亚第一大陆桥”之称,是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通往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的交通枢纽。

(二)矿产资源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探明储量居牟国第一的矿产有5种,65种矿产保有量居全国前10位;在世界上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中,内蒙古已发现的有120种,在储量表的72中,有4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多种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而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特别是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探明煤炭储量2186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

(三)农牧业发展优势

以草原放牧为主的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辽阔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667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1/3,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800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而积1/5以上。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间。广袤无限的草原上生长着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肥尾羊,内蒙古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敖汉细毛羊、阿尔布斯白山羊、二狼山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品种。被纺织业界称为“软黄金”,“纤维宝石”的内蒙古山羊绒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4。另外,以畜牧产品为依托进行深加工产品,国际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如干鲜乳制品,剪绒制品,肠衣,裘皮翻品,(牛、羊)血清制品,羊胎素等。

(四)民族地区特点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该地区所特有的一些公益产品和食品,成为内蒙古对外贸易中心的亮点。包括各种蒙古特色的工艺品,如牛角刀,牛角帆布,牛角梳,真皮仿真动物,皮脱鞋,皮画;内蒙古民族特色纯银、镀银产品,如银碗,乃茶壶,酒具等;蒙古民族服饰,地毯,图海和一些蒙古族铜器;景泰蓝系列产品;锦盆,套盆等。

(五)运输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狭长,境内有14条国有干线,12条国有支线,5条地方干线,总营运里程为12.5万余公里,其中有滨洲线,集二线两条国际铁路。这两条铁路是中国的陆地主要通道。国内干线有京包线,包兰线,京通线,集通线,通霍线,包神线,主准线等。便利的铁路运输为我国北方货物通往中亚、西亚,欧洲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二、内蒙古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1~2006年间,内蒙古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3.48倍,其中对外出口额增长了3倍。从下表所列数据不难看出,2006年的内蒙古出口、进口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贸易结构逐渐改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地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单一,只分为粮油食品和土蓄产品两大类。后期开始出口产品以农副土特产产品为主,渐渐发展到矿产,机电,轻纺,服装加工等商品出口,使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大约占出口商品的25%~30%(其中以羊绒制品出口为主)。而占进出口商品的20%~30%的主要是五金矿类,其次是化工类,大致占进口总价值的15%。其余商品在进出口商品总值中所占比例不足10%。

(三)贸易伙伴逐渐增多

由于内蒙古地区地处内陆,其贸易对象与沿海地区相比受到一定限制。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主要贸易伙伴还不到10个国家,进行贸易的国家主要是前苏联及“经互会”成员国。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贸易领域已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大洋州及太平洋岛屿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2000多家客户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关系。

(四)主要贸易产品以资源优势产品为主

由于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贸易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其对外贸易产品也独具特色,主要以农牧业产品,工矿业产品和土特产品的贸易为主。

(五)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内蒙古对外贸易初始,只有几家公司经营对原苏联的易货贸易。到2006年内蒙古已有3000多家企业享有对外经贸权,业务范围包括现汇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利用外资,外贸运输,包转装潢,广告展览等,已形成了管理与经营为一体进出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贸易体系。

三、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一)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对外贸易的适度趋前增长

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更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同时,要把一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拓俄罗斯、蒙古的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开展对俄罗斯、蒙古的劳务输出、工程承包。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发展境外投资。积极争取在俄、蒙的特大城市升展金融、保险业务,降低我区企业对俄、蒙贸易的兑付风险,提高我区金融保险业的对外服务水平。

(二)推动生产结构高级化,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置生产和销售,已大大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分工模式,一个国家出口什么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以什么方式、技术生产这种产品。而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这一新的贸易格局.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区都应以提高产业的国际分工位次为目标,促进生产结构高级化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三)贸易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末,形成与我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度融合的出口主导产业

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产业渗透,而不是产品渗透。我区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推进生产结构高级化,积极培育与我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度融合的出口主导产业。今后,应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稀土、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盐碱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出口主导产业。逐步使我区的出口主导产业成为国际产业链条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一环。

(四)积极开展境外投资

适时组织推动一批优势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在行业导向上,重点推动我区在设备、技术、资源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工业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具体如:羊绒、羊毛、乳

品加工、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加工等投资主体选择上重点推动国内竞争力强、管理科学、经营机制先进,有跨国经营和境外办厂经验、产品有出口、信誉好的生产企业。在投资方式上,鼓励企业以设备、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入。

(五)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国有外贸企业必须收缩战线,从那些更适合于分散经营和小规模经营的领域退出,着重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中小外贸企业,应加快步伐,采取联合、兼并、出售、租赁、股份合作制、职工内部持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国有经济的逐步撤离。其次,彻底打破行业垄断,应按照发展“大经贸”、建立“大流通”的改革思路,尽快实行外贸经营登记制,淡化外贸与其它行业之间的界限。再次,要按世贸组织规范赋予企业更广泛的外贸经营权。除少数商品需要国有企业专营外,进出口经营主体的构成可以是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行业背景的企业,要赋予更多的企业、科研单位以自营进出口权,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主体公开竞争、优势互补,使外贸企业尽快形成能够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经营机制。

(六)积极扩大内蒙古主要产品的出口规模和水平

内蒙古外贸企业应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扩大主要优势产品的出口。煤炭、玉米、活畜、稀土、羊绒及其制品等都是内蒙古具有优势的产品。当然,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开发这些产品的上、中游相关产品,提高此类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此外,可以通过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来改造内蒙古传统产业,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更多的品牌产品,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特点,构筑内蒙古对外贸易出口的新框架。

(七)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发挥地缘优势,巩固传统的俄罗斯、蒙古、东欧市场。对传统的俄罗斯、蒙古、东欧市场,要继续发挥地缘优势,用足、用活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对口岸的建设全力发展边境贸易。不仅是货物贸易,同时更应该注重发展包括旅游贸易、技术贸易在内的无形贸易。不仅要引进来,关键是要“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这些市场投资;对于东南亚市场,应该扩大出口商品的范围,从主要出口纺织、轻工等产品扩展到机电、能源等产品。

2.大力开发欧美市场。内蒙古外贸对欧美市场的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5%,所以应该扩大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我国加入WTO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限制逐步放宽,内蒙古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拓欧美市场。例如,根据中美双边协议,入世后,美国将放弃对中国纺织品实行10年的配额管理。这样,我区的羊绒制品就有希望进入美国市场,我们也要利用这些政策抢占美国纺织品市场。

3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事实上,这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内蒙古应该积极开拓这些市场。例如中东市场,它与我国市场需求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我们可以依靠市场需求的特点来开拓中东市场;对非洲市场和拉美市场,内蒙古的出口产品目前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援助、推销、寄售等多种灵活方式有选择、有重点地逐步开发拉美和非洲市场。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9

[内容摘要]经济结构呈现非均衡的常态特征。在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因素的制约下,一国外贸结构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低于均衡世界里的帕累托最优效率,是一种“次优”均衡;这种非均衡模式可能在受到外在冲击时或通过内生演进的方式发生改变,并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等表现出来。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核心特征是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高低,并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联系在一起,成为外贸结构非均衡演进规律的主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外贸结构,非均衡,要素密集度 均衡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政策矢志不渝地追求的目标。然而,发展了的非均衡思想以更加拟合现实经济的姿态,为人们诠释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更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作为一种经济常态,非均衡现象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的兴趣,但是对外贸结构非均衡问题的探索尚显空白。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出发,厘清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等,建立一个关于外贸结构非均衡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一、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常态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谈及的通常是与价格信号联系在一起的市场(或总量)非均衡问题,主要从总量变动不稳定、不匀速的角度去考察。“我们还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假定一个经济体系处于一个时点上,或者以一个基期作为初始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会发现它们之间有一系列的速度差距,完全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结构性非均衡增长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这种结构性的非均衡现象是广泛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总量中,不同的产业部门或区域经济部门所占比例的不同;在资源配置上,不同部门或地区在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上也千差万别;在生产效率上,由于经济基础、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也导致了生产率从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等等。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各产业部门在总产值和总资源中所占的比重从来都是变化的,并且在变动速度和幅度上都存在差异。同时,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结构上来看,也同样呈现“增长极”在各个区域之间“轮动”的特征。经济结构之所以呈现这种非均衡的基本常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决定性因素: 第一,从技术变动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非均衡循环的永恒持续。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于,推动了创新部门的成本降低或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从而打破了一度稳定的非均衡产业结构(这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瓦尔拉斯均衡结构)。特别是在新兴技术的催生下,新兴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技能都得到较快的积累,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将共同推动资源配置向这些部门的倾斜,从而新兴的产业部门总会以大大高于平均的经济增长率高速发展,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形成迥然区别于旧经济的、新兴部门突出的新非均衡经济结构。 第二,从市场的供求角度来看,供给和需求能力变动都是非均衡的,从而产业结构也是非均衡的。由于劳动力和资金的相对价格差异及其在各产业间分配比例的不同、各产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差异及其变化,加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进一步影响了国内要素供给,形成了各产业之间静态非均衡的供给能力;由于各产业所用的生产资料不同,技术进步率也不一样,导致各产业供给能力的变动幅度也不一样,从而有了供给能力的动态非均衡。由于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比例、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动、积累和消费比例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限制,需求结构从来都是非均衡的;而不同产业的产品其收入弹性也不一样,特别是弹性大于1的产品需求呈扩大趋势,从而推动非均衡的需求结构朝高弹性产品需求不断扩大的方向动态演进。 第三,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看,资源的相对稀缺差异导致不同部门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存在差异。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地区)应当基于国际分工的视角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参与国(地区)总体福利的增加和各国(地区)比较利益的增进。也就是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地区)都必须选择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产业结构可能显现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或其中某几种组合的非均衡特征。动态地看,任何一国(地区)的既定结构特征都可能在外生变量变动的条件下,发生原有非均衡态势的打破而构建一种新的非均衡结 构。 第四,各微观市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非均衡状态将通过市场传导机制形成多市场的非均衡结构。各个市场之间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效应相互传递:一是溢出效应,即几个相关的非均衡市场之间,其中某个市场未满足的需求或供给将影响和制约其它市场的活动。通过这种溢出效应,某个非均衡市场的初始干扰将通过价格信号或数量信号改变其他市场的有效需求或有效供给。二是乘数效应,即由某一非均衡市场出发对其他市场发生的初始冲击,会带着同样的信号返回到原来的市场,从而使得这一非均衡信号的能量产生了倍增,后一轮的干扰强度大大超过了前一轮。三是预期效应,即在动态的非均衡市场中,由于市场的不完美、信心的不充分,合理预期是十分困难的,企业和居民不可避免地受到非均衡市场的配给限制,概念上的预期值同实际上获得值存在差异,从而在预期后修正其实际的需求或供给’。由于这三个效应的存在,一旦经济系统内的某一个市场出现非均衡,将导致多市场的结构性非均衡动态地存在。 二、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厘定 在理论界的讨论和现实经济的运行中,总量增长一直是理论推演或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不仅在于量的界定标准相对统一,也在于其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非均衡世界里,人们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外贸总量的市场非均衡研究,而对外贸结构的非均衡问题探讨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尚不见关于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准确定义。因此,我们就在前面对经济结构普遍的非均衡常态界定的前提下,从对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涵义的提炼和厘定入手,正式进入外贸结构非均衡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这里,我们遵循非均衡理论的一般假定,并且特别强调研究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不完全,即外贸市场(包括国际市场和与国际关联的国内市场)的不完全,从而在外贸市场上的竞争是不充分的;二是信息不充分,即价格信号、数量信号等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传递媒介,不可能在经济主体之间达到公平的享有,从而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只能在有限条件下实现;三是初始条件不统一,即任何一个部门或地区在发展对外贸易上所享有的资源禀赋、政策背景等外生条件总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这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 一国之所以开展对外贸易,其依据在于国际分工可以促进参与国总体福利的增加,并且在国际交换条件下实现本国可得比较利益的增加。在理想条件下,基于比较优势原则的国际分工体系将形成均衡的世界贸易结构和均衡的世界供求市场,也就是说,最终产出的世界福利及其在参与国之间的分配都将在帕累托最优情形下实现。但是,由于受到前面指出的种种非理想的现实条件的约束,这种帕累托最优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那种“次优”的均衡——非均衡才是现实的,世界贸易或(一国的)对外贸易都将在非均衡的格局中运行。我们可以将一国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涵义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贸结构非均衡受到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一系列现实因素的约束;第二,外贸结构非均衡是一国在开放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分工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过程中形成的;第三,外贸结构非均衡是一种更加拟合现实经济的“次优”均衡,在这一结构条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于均衡世界里的帕累托最优效率;第四,外贸结构非均衡所赖以存在的外生条件不是固定的,可能在受到一定外在冲击或内生演进的条件下发生改变,从而改善或者恶化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赖以存在的外生条件,导致比较优势的重构和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演变;第五,外贸结构的非均衡表现在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域结构、贸易方式、贸易主体等各个方面,具有在结构表现上的普遍形态。 鉴于外贸结构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我们在这里进一步区分狭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和广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狭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指的是一国(地区)各种进出口产品的比例关系,从而导致在技术结构上相互关联效应的大小,这是涉及一国(地区)产业机构升级及其在“中心一”模式中所处地位的核心方面。广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在包括外贸产品结构非均衡的基础上,囊括了贸易方式、贸易模式、贸易主体、贸易区域分布等诸多方面的结构非均衡,可以说涉及了有关外贸结构的方方面面。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下文未加说明的地方均指狭义范围),同时在必要的地方涉及广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以更全面地阐述本文的中心议题。 另外,对外贸易实际上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外贸结构或 进出口结构的内容更是广泛而庞杂,试图对进出口,结构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绝非本文有限的篇幅所能完成的。不论是在增长理论、贸易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经济的运行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出口结构问题。在我国现实的对外贸易中,近年来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反倾销指控、出口利润率下降等问题更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亟待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新突破。因此,本文将外贸结构非均衡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出口结构的非均衡,并且工业品的出口问题又是更为核心的考察重点,以期更为深入地进行剖析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三、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特征 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结构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占有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综观各国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一定程度的顺差或逆差总是存在的,瓦尔拉斯均衡不可能在外贸市场中实现;与外贸活动相关联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也没有在瓦尔拉斯均衡条件下维持,从而结构性的短缺或过剩现象始终不可避免,各国间种种结构性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利益争夺由此缘起。 一国或地区外贸结构非均衡特征最简洁、最明了的表现是,在该国的出口产品中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类别)的出口在一段时期里占据主要比重。譬如,农业国通过农产品的出口换取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要素,工业国主要出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并维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的后工业化国家则主要进行服务贸易的出口。当然,这是一种均衡世界里应当选择的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所必需经过的一个通道。但是,这种分工的结果是与垄断性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产生的效率损失决定了世界分工模式和参与国的外贸结构都处于一种偏离均衡的状态——非均衡结构。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和后工业化国家可能控制了主要工业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出口,从而成为落后国家经济利益的“剥夺者”,处在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就形成了一种低级化的趋势。 根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可以把产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四大类。一国出口各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多少,与该国的经济基础及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地位紧密相联,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情况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状况等。 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均衡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结构应当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人口众多和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具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而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并成为世界经济的“排头兵”。然而,现实世界中不可忽视的交易费用、市场不完全等约束因素的存在,促使这种均衡的结构体系难以成立,一定的效率损失是必然的,从而各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总是在均衡点以下的某一个区域发挥,形成非均衡的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对于参与国来说,将始终在帕累托改进状态形成外贸商品结构非均衡的几种可能形态:相对落后国家的低级要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禀赋被过度挖掘,持续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形成低级的外贸出口结构而处于世界经济的“”;同时,任何一国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建立高级化工业体系的强烈要求,所以发达国家的高级要素优势(资本雄厚和技术先进)可能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无法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得到充分发挥,帕累托效率也难以实现;一些处于高速发展和转轨时期的新兴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可能牺牲暂时的比较优势,在一种似乎背离促进世界利益的轨道上实现整体经济结构的爆发式升级,这一阶段外贸结构的非均衡特征就显得更为复杂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当然,在由发达国和落后国构成的两国贸易交换模型中,发达国可能实现一种超帕累托最优的非均衡——譬如,在“中心一”格局中,先进国家可能使落后国家成为附庸而自身则愈趋强大。 广义地看,一国(地区)外贸结构的非均衡还有更为广泛的表现方式,包括贸易方式、贸易模式、贸易主体以及市场结构等表现出来的非均衡特征: 一是贸易方式结构的非均衡。不同的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往来的时候采取的主要贸易方式是有所区别的,譬如在过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年代里,一般贸易一直是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方式,因此贸易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商品的进出口;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大大改变,加工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和技术极度稀缺的国家,往往在 发展加工贸易方式上倾注更多的力量,这种结构性的政策选取和实践成为大部分“起飞”阶段国家贸易方式结构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一国贸易方式结构的特征往往是与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及其商品结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譬如对于一个劳动力优势突出而其他要素明显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来说,实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方式可以发挥优势又能兼容他国的利益,因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政策选择。 二是贸易模式结构的非均衡。对外贸易模式是指以某种分工形式为基础进行的对外贸易活动。分工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的垂直型分工模式,相应的参与国之间形成产业间贸易;还有一种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所形成的水平分工模式,相应的参与国之间形成产业内贸易模式。显然,发达国家希望实现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分工与贸易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承认现实的产业间贸易的同时也无不努力去促进结构升级和挤入与发达国家之间更多的产业内分工和贸易中去。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份额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各国都具有加快发展经济的热情和冲动,所以在现实世界非均衡的贸易模式结构中,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相互博弈以图构建对本国更为有利的非均衡结构。 三是贸易主体结构的非均衡。从贸易主体受国家调控或管理的程度上看,贸易主体包括计划主体和市场主体两个部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不同的背景下,贸易主体也就体现为受国家高度控制的计划主体和基于市场需求规律而形成的市场主体两种类型;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则体现为这两种贸易主体的复杂交织和替代。从贸易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上看,贸易主体包括公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公有制企业更多地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同时又过多地受到行政层级命令及其不顺畅传递机制的影响,在外贸领域中通常更多地集中在垄断部门而在竞争性领域则呈下降的趋势;私有制企业的经济人特征比较突出,趋利性更为明显,国家调控对其影响更难以落到实处,所以更容易在趋利动机下形成对外贸商品结构非均衡特征的加剧和推动。从贸易主体的国别性质上看,贸易主体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两个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都积极地鼓励外资企业“走进来”,甚至把引资多少作为判断一个官员行政绩效的重要指标。在该国的比较优势与他国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时,外资将会大幅度涌入,其国际性特征又决定了其在外贸主体结构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是外贸区域结构的非均衡。外贸区域结构即对外贸易的地理结构,包括外部区域结构和内部区域结构两个方面。所谓外部结构,即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问题,反应了不同国家(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受经济景气程度、相互关联性、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外部区域结构通常呈现与一国或几国的贸易比重较大的特征。所谓内部结构,即国内地区结构,指的是对外贸易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通常,一国内的资源禀赋是不平均分布的,各地区的经济基础、经济政策、人文基础等也各不相同,区域经济也往往是梯度型发展的,对外贸易的内部区域结构也与之对应而形成非均衡的内部区域结构。 四、外贸结构非均衡的一般演进规律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对成、就业不充分等非理想因素,从而现实经济(不论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是非均衡的,世界经济也同样是非均衡的,所以任何一国的外贸结构都不可能置身于非均衡世界之外。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指出决定外贸结构非均衡状态的另外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任何一国(地区)的要素供给市场都是非均衡的。非均衡的要素市场决定了产品市场结构的非均衡,而作为国内经济进一步延伸的对外经济及其结构也将表现出非均衡特征,即使是资源丰富而完整的大国也因区域经济条件的梯度差异而不可能建立均衡的经济结构。二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地区)总是在促进世界(或参与国)福利增加的前提下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去并占据相应地位的。所以,几乎任何一国(地区)首先都必需承认各参与国比较优势的存在,从而有了初始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同时,开放经济带来的不仅是国内产品市场的变化,要素市场受到国际范围的资源配置影响也不断发生变化,产业市场则受到国际性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了外贸结构生产能力的演变。 不论是作理论上的推演,还是对经济发展史的纵向考察,经济运行的动态本质却是没有争议的。作为一国宏观经济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的外贸经济,固然不会背离这一特性,其结构非均衡也内生地或外 生地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演进。“简要地看,外贸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而不断地变动的。这种变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能够带来制成品出口比例的增加。也就是说,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初级产品出口的比例将不断降低,而制成品的比例则不断上升”。 以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为背景考察,外贸结构的演进路径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自然铺开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各国都处在农业社会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阶段,主要出口国家的外贸结构也以奴隶主、封建主或其他上层阶级所需求的奢侈品以及部分农产品和食品为主。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迈入了工业化进程,循着“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产业”的路径趋向高级化;人类消费的变化也进入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对“轻工业品——重工业品——高科技品”的层次性递进消费。当这些工业化“领先国”国内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相应产品的出口也就趋于上升并形成外贸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即外贸结构基本上呈现“轻工业品出口为主——重工业品出口为主——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出口为主”这样的循序高级化趋势。 在这种一般的外贸结构演进路径上,主要有两种促进方式。一是通过比较优势促进,通过本国比较优势的不断动态提升促进外贸结构的升级。根据比较优势学说,在这一原则下的分工不仅可以促进参与国比较利益的增加,各国还会在利益增加的同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发达国家原有的工业化优势将会得到加强并自然地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后发国家则在一段时期以后循着同样的路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分工原则的安排下,实际上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的一种永恒肯定和加强,即“强者愈强,弱者恒弱”,先发国家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呈现出“强势非均衡”的结构特征;而后发国家永远只是相对落后者,呈现出“弱性非均衡”的特征。二是后发优势促进,主要是后发国家如何在相对落后条件下实现对先发国家赶超的问题。如果完全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分工,后发国家只能一直循着先发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地实现外贸结构非均衡的“自然演进”,这实际上是永远地在高级化结构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即掉进了“比较优势陷阱”。为此,后发国家需要发掘一种独有的由于落后所带来的一种优势——后发优势,犹如向下的弹簧可以产生一种更大的向上势能一样,通过后发优势的发挥可能获得一种更快的速度,推进外贸结构高级化和对先发国家的赶超,实现整个经济从“弱性非均衡”向“强势非均衡”的根本转变。 因此,后发国家不能把坚持比较优势作为长期必须坚持的一种战略,而应当把它作为进行高级要素适当积累和发展的手段;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和有一定程度积累的条件下,必需发挥由于相对落后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实现爆破式的发展,摆脱对先发国家所曾经走过路径的依赖,从而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追赶和超越。当然,这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有待学术界同仁作更进一步的探索,为后发国家建立“强势非均衡”的经济结构提供更为完备的理论基础。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0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

(一)贸易成本的内容

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所以这种贸易成本测度法更加周全地对贸易壁垒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贸易成本的大小。

二、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投资所形成的作用

(一)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

贸易成本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经济距离和贸易流量形成重要的影响依据。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出国际贸易流量与多种因素包括贸易运输成本、经济距离以及贸易壁垒之间形成了负相关性。而在产业内外的贸易发展中,贸易逐步从产品贸易发展到公司贸易,在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模式也有了更加多样丰富的选择,同时贸易所出现的品种类型也更加多种多样。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贸易成本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进行贸易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中为了取得贸易主动权而降低贸易成本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贸易关系都是为了充分降低贸易成本来改变选择,从而对应地降低贸易成本的贸易模式。而其中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贸易交易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项目也广泛繁杂,这就会导致所形成的贸易成本处于偏高的趋势,所以对此在逐步发展中的公司内或者产品内贸易开始转向不断适应和提高贸易竞争的优势,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进行控制,主动对贸易成本加以主观控制,并用这种控制来调整贸易模式的选择。而且通常企业为了避免市场的不完全来降低交易成本而采用公司内部贸易的模式。

(二)成本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作用机制

在成本贸易的形成下,进行直接投资的作用中,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贸易成本是跨国公司是否选择出口还是选择直接投资国外最为关键的依据。而影响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公司在建立时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员工工资分配等的生产投入成本、无形资产所得到的收益,这些资产的形成都离不开公司对产品的研发、产品广告宣传以及促销和生产技能的管理等的投入,同时还包括了出口销售所需要经历的包装、装卸、各种保险和关税壁垒等费用的支出以及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另外,在出口贸易中还有出口销售额的销售成本以及在出口贸易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协调费用的成本支出,这笔成本包括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遇到国外所在的不同地域所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的不可预测和估量的管理成本。因此,从多种成本贸易的跨国经营成本而言,所需要考虑的经营贸易所需要的成本因素多而广,而能够决定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让成本贸易能够在可以掌控的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贸易成本与贸易结构的作用力

贸易成本不断降低会直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选择产生关联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因为贸易成本与贸易产品的结构所形成的,当贸易成本在降低,就会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应的提高,相反,贸易成本的降低就会让国际贸易模式出现产业贸易关系的改变,由外部开始转向产业内部,形成贸易结构的变化。同时,贸易成本与贸易地区之间形成的作用关系,表现在贸易成本降低会引起整个国际间的贸易成本的下降,这就使得地区贸易特征更加突出,形成了当前已建立的贸易联盟例如欧共体。尤其是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让贸易联盟国之间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区域贸易特征。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问题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制度的关系

贸易成本是国际贸易是否进行投资和开展贸易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一个过程,即是国际贸易发展和贸易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贸易成本。所以,随着贸易成本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互相形成一定的贸易投资发展的制度。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有较为规范而全面的贸易制度来保障贸易的开展,所以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各自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提高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贸易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来更加规范地促进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种贸易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贸易过程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和合理的标准和要求,但与此同时也因此形成了投资管理与贸易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以国家在采取适当而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同时为了兼顾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对相关有关贸易成本的内容进行了协调性的调整,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积极火热的情况下,相关贸易制度也在随之适当放宽,从而更加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别是针对通过跨国公司作为媒介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变成公司的内部交易,从而很好地规避和尽可能地降低外部市场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贸易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从而避免因为中间产品市场所造成的不完整性。由于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等会使得中间产品有较高的成本交易特点,而且所交易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特点。对此,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这个特点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过程,更好地解决中间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取得在对外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创新改革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方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