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5 07:13:11

信仰心得体会

信仰心得体会篇1

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于20__年6月24日-26日分别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集,每集时长分钟,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通过观看《信仰》,本人认为:信仰和信念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信仰和信念涉及到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根本问题。看了《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纪,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践行信仰信念;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免疫规划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罗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信仰心得体会篇2

通过学习党史,使我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标,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为已任,通过28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坚持科学发展,使中华民族再次崛起于世界东方。

我们不应忘记,黄洋界上的炮声,万里长征的艰辛,十四年抗战中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黄公略、方志敏、左权、杨靖宇……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共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东方。

我们不应忘记,新中国成立后,美帝悍然入侵朝鲜,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的中国没有退缩,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在异国他乡展开了一场残酷的血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以毛泽东同志长子毛岸英为代表的近20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一战长眠在异国他乡,将不可一世的美帝赶回了三八线,迫使美国人第一次在没有战胜的停战协议上签了字。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打出了50年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信仰心得体会篇3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伟大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伟大的时代需要精神传

承。郑德荣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终其一生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填补了多项研究空白,为国家、为党、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共产党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领域教学研究工作,成果丰硕,被誉为“红色理论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得对自己的学生倾囊相授。

我们应该学习郑德荣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矢志奋斗的先进品质,对照先进典型见贤思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舞斗志、激发干劲,做合格共产党员,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学习郑德荣同志就应该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作为鞭策自身前进的基石,时刻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信仰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精神信仰; 塑造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54-03

就整体社会价值体系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占据着核心地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正处在新旧转型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原有的国民精神信仰,造成了国民精神信仰的一些危机。为此,建构良好的国民精神信仰已成为时代所需,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支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塑造良好国民精神信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国民精神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民精神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会有所不同。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国民精神信仰才是良好的、为人崇拜的精神信仰。现阶段,我国国民精神信仰正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洗礼,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部分个体崇高精神信仰淡化

崇高的精神信仰应该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以追求真善美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和个体生活的重要目标。[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这使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国民中的个体对物质条件的依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加强,正如马克思所言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2]那样,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因素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精神信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膨胀起来,撞击着改革开放之前的诸如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大公无私等信念,个体崇高精神信仰被淡化。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漠不关心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无一不是崇高信仰弱化的具体体现。

2.国民整体精神信仰部分紊乱

个体精神信仰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国民整体精神信仰的现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民精神信仰整体上是良好的,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面临着过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吞没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的危机,[3]国民精神信仰的一部分一度出现短暂性“真空”。进而造成紊乱现象:其一,国民政治信仰边缘化。国民政治主体意识淡薄,除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之外,几乎没有参政议政概念,更无从谈起关系国家大事之想法,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国家政治之外。其二,国民信仰中的功利化信仰加强。所谓功利化国民精神信仰,就是国民唯有“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理念,以“金钱多寡”价值来衡量得失,以“享乐与否”方式来评价生命。比如,国民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恶化的发展方式、只知道享用而不知道回报社会等这些现象都是国民功利化信仰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其三,国民精神信仰中不良信仰滋生蔓延。由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些方面呈现复杂化和无序状态,一些人只看到社会生活中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的现象,他们对当前的社会改革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适应,对现实感到失望,精神寄托转向神灵以寻求庇护,使封建迷信思想和有神论思潮在社会中死灰复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目标诉求

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由一定的价值目标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确定了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体系。[4]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有着特定目标诉求,按照作用目标可以划分为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这两种目标都体现着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社会目标

通过引导、优化、整合不同国民精神信仰,探寻全体国民精神信仰的共识,形成全民的精神信仰纽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社会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塑造国民精神信仰,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就是必须承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国民精神信仰。凝结不同良好国民精神信仰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合力,从而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塑造国民精神信仰,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信仰力量和和睦共处的精神信仰纽带,这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目标远见性。[5]

2.个体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升华个人精神境界,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健康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个体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向往的人类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同时,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国民的精神信仰决定着个人精神境界,对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施加作用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因素,影响着个人心理、动机等各方面行为,这些行为对个人实践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目标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民精神信仰的塑造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导国民精神信仰强有力的体系保障。针对我国国民精神信仰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有的放矢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民精神信仰进行塑造,让国民精神信仰脱离误区,驶入健康轨道。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对国民精神信仰教育的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国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国民精神信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国民,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鞭策国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夯实国民精神信仰思想基础。我们要不断加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使国民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解国民精神信仰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大力普及国民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清算伪科学,并在思想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教育。逐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倡导国民精神信仰向科学化发展,增强国民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国民正确对待得失、名利、享乐等,让国民自觉抵御不良精神信仰的侵袭,主动抛弃唯心主义、迷信信仰、等各种现有不健康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始终不渝地贯穿国民精神信仰教育,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必然要求。

2.寓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于国民精神信仰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有力的证明,这极大增强了国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归宿感,深刻影响着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成功实践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国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国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创造良好的国民参政议政环境。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依法可以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权利。国民充分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国民就会有一种“主人翁”的荣誉感,国民的精神信仰面貌就会发生崭新的变化。基于此,伴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的国民精神信仰就会得到强化,国民素养整体的提升一定会指日可待。

3.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容性于国民精神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内涵是构建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特征,能够充分反映时展趋势,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就要尊重国民精神信仰中存在的差异,包容国民信仰的多样化:其一,“尊重差异”的前提是以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基本信仰为基础,而不是放任不良国民信仰的自由泛滥;其二,“包容多样性”就是要求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国民精神信仰“优胜劣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念为主导为引领。在现实条件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融于国民精神信仰之中,就必须以文明和谐的方式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下,努力去创造适合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国民精神信仰环境氛围,“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国民精神信仰优势互补,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和睦相处、相互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永忠.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7(4):147-14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牟中鉴.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5):21-27.

[4]龙兴海,杨高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J].道德与文明,2009(6):91-93.

[5]陆岩.当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6-8.

信仰心得体会篇5

    一、信仰的概念与特征

    一些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深究起来往往又不那么清楚。什么是信仰?有人把对权力、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的痴迷归结为信仰,流行歌曲高唱“爱情是信仰”,也曾有媒体称“八荣八耻”是信仰。欲望、心理情感、道德标准等等能够成为信仰吗?关于信仰的含义可以查出几十种,这里不一一赘述,仅归纳一种作为后面讨论的基础:信仰,信指可信,是一种可依赖的坚信;仰指敬仰,包含崇拜和服从。信仰是由于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对神的极度信服和尊敬,从而在意识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把它奉为自己的活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通常对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有直接的影响。前段时间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谈信仰,说是一谈信仰就会和宗教走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即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

    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并最终形成一种理想期待。生活坎坷,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福祸无常,需要体验幸福的指标;时空变化,需要行为举止的依据;有生必死,需要明了生存的意义。在众多错综复杂、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面前,无论是某种社会学说还是某种宗教,当它能居高临下对复杂的大千世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时候,就会被奉为信仰。基于这一点,能够成为信仰的,往往是超越一般的哲学思维,是一种大智慧。而这种大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发产生的,所以信仰通常表现为对某种已有社会学说或宗教的认同与追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于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一个人确立信仰的时候,他就有了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思想和行为的标杆。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依据个人信息获得和体验,使外在的意识形态存在于内心的个人的意识行为。信息获得和体验在人生中是连续发生的,随着它们的变化,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会发生变化,或是愈加坚定,或是怀疑动摇乃至放弃背叛都是有可能的。受个人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同一信仰在不同人的认识上也是有差异的,即存在表层与深层的差别。常常口称信仰某种学说或宗教的人,也许并不能说清该种主张的基本理论构成。一些人对某个信仰动摇的时候,很可能不是出于对理论的质疑,而是在生活体验中碰壁。但信仰的特征就是坚信其正确,甚至是宁愿相信其正确,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往往无需求证。信仰有着多种类型,如宗教信仰与社会信仰。宗教信仰以超自然的力量来维系,而社会信仰则注重理想与价值判断。中国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1]82的传统和“妖由人兴”[2]77的判断,使中国人对信仰的追求更强调理想和道德价值,如传统的儒学成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信仰归属。信仰还有个人信仰与团体信仰之分。信仰存在于个人的思想之中,是一种个体现象。但现实社会中共同的信息环境和社会体验下,会使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信仰。而信仰相同者结成的社会团体,则有助于强化个人的信仰,扩大共同信仰的社会影响力。外在的社会团体信仰可以为个人信仰引路,但能不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信仰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在众多的信仰当中,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已往的历史和现实世界,以严谨的逻辑分析推导未来理想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一切宗教信仰所不具备的。

    对个人而言,信仰的作用在于:一是对现实中的困惑给予了自认为正确的解释;二是对遥远未来有了美好的期待,并基于此设定了人生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托尔斯泰称:信仰是人生的动力。在面对各种挫折磨难甚至危险时,不仅能够坚韧不拔,平静对待,而且能从中体验幸福。这时,信仰成为了人生的支柱,使生命的价值有了依靠,给有限的人生赋予了永恒的意义。诚如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观察所得:有信仰的人逝去的时候都是安详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信仰的人会为着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在既定的价值目标激励下,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千世界中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信仰使平淡者获得幸福感受,促成成功者创建伟业。没有信仰的人,在追求上似乎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但恰恰受制于各种眼前的蝇头小利,从而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对于社会而言,共同的信仰成为精神纽带,使处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社会成员能够产生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实现互助和秩序,进而凝聚力量实现团体或社会的目标。

    二、信仰的支撑体系

    信仰的作用对于个人和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但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因为信仰的构成和运作涉及众多相关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信仰的支撑体系。信仰作为一个体系,离不开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第三,当下该怎么做。

    终极目标是什么?对于信仰终极目标而言,首先在于它的完美性,满足了人们美好追求的愿望;其次是因看不见而无法作出确切考证。无论是宗教徒所追求的天堂,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献身的共产主义,都是无法切身体验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运动中,但它已经是信仰体系中第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了。也正是没有现实的验证,它的美好才尽善尽美而且无法动摇。尽管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依据不足,但它却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因为现实是不完美的,再费心劳力地去追求一个缺点多多的长远目标又有什么必要呢?以劳动者的反抗而言,阶段性目标并不曾缺少。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1525就曾经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但当阶段性目标实现,斗争也就到了转折之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与生产力高速发展并行的种种丑恶时,马克思经过缜密的分析,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主张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使人类社会的剥削与压迫得到彻底的解决,使全人类得到最终的解放。它吸引了多少共产党员为这一心中的最高理想而斗争。今天我们入党宣誓时,仍然坚定地喊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终极目标在信仰中的核心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如果我们为了现行的某些政策,模糊终极目标或是以阶段性目标来取代,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成为造成信仰动摇的重要原因,因为现实中的阶段性目标,无法回避贫富差距加大和道德滑坡(尽管有的同志不愿意承认)的挑战。

    再就是终极目标的内容是社会理想。对于个人而言,终极目标也可以包含信念的成分,它的“终极”在于这是一个人在实践中直接体验又永远没有结束。什么是信念?在我们给大学生的理论教材中写道:“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4]22从这个概念来看,信仰和信念似乎是同义词。那么,它们可以互相替换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信念往往是行为的终极追求,而不一定涉及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例如,“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都不失为积极的人生信念,但与体现最高价值的社会理想的终极目标还有距离。另外,信仰不同的人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信念。例如,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教诲,共产党人同样可以接受。信念具有多层次性,如政治信念、经济信念、事业信念、生活信念等等,而信仰则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以,教材中也提到:“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4]23

    为什么要追求终极目标?人们一切美好的追求来源于现实的不美好。当人们对现实的丑恶无能为力、感到无药可医的时候,人们才会寄希望于未来。信仰所依据的学说往往产生于社会最不平等之际。而为什么追求终极目标构成信仰的学说的基本理论,它的作用在于解释现实、揭示不美好的原因,从而坚定追求终极目标的意志,使追随者对该学说坚定不移,坚信不疑。宗教的“原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既可以解释现实的矛盾,又支撑追随者对终极目标的向往。对于追随者来说,只有在这个层次真正领悟,才能成为坚定的信仰者。但是受到文化水准的限制,信仰者能从这个高度来认识的并不是多数。我们党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一点马列,也正是要提高各级领导者对自己信仰的忠诚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际社会主义低潮中,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确实使一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动摇。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提出新的思路,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人们在理论层面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当下该怎么办?这是信仰中的实践部分,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也是大多数信仰者所能接受的根据,是建树信仰的起点。

    其一是信仰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宗教信仰强调修身,甚至直接纳入教义,如基督教的“摩西十诫”。共产主义信仰关注社会,要求它的信仰者团结斗争,自我牺牲,在私德方面要求艰苦朴素等等。在信仰者看来,这些道德行为从某方面印证终极目标的存在和可能。一些人投身革命,最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而是革命队伍内部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革命军队中的官兵平等、同志间的关心帮助,给许多刚刚加入革命队伍的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信仰与道德不是哪个决定哪个的关系,而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所以,不能认为有了信仰,道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信仰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信仰危机;表现;原因;重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许多人都因缺失信仰而迷失自己。 信仰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对一定的宇宙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的信奉与遵循,反映了人类超越有限人生、追求永恒不朽的强烈愿望。 一旦这种精神支柱丧失, 带来的严重危害将涉及到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对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信仰危机的发生原因和信仰体系的重建做浅探。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并不只与宗教有关。 《辞海》给出的释义是: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 信仰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的情况下, 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吴江霖等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一书认为,信仰是人们关于他人、事物或思想正确与否的判断。 这种判断影响了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思想的评价,影响个体的行为。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信仰是一种认知成分,认为信仰是对人、事物和思想的认识和归因。 也有研究者不仅从认识的角度认识信仰, 而且认为人的信仰与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相连,并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的调节意义。

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 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宗教都可以作为信仰的对象。 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与自身一样为根本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 信念跟信仰是不一样的,信念是你坚信的东西或者事情, 信仰则是人们灵魂的标注。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可以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二、市场经济下,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原因。

市场经济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原本人们所具有的精神观念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多样,由原本单一的从国内媒体拓宽为从国际媒体了解和接受信息, 了解信息的载体也多样化,从原来的收音机、报纸、电视机发展到从电脑、手机等载体了解,或者亲自出国感受。

新鲜信息的井喷使原本就没有形成固定世界观、人生观的青年一代很快就淹没在五花八门的信息大潮之中,颠覆了原有的信仰,出现了信仰真空,使大量的人都失去信仰,便产生了信仰危机。 信仰大概可分三个方面: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相应的信仰危机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信仰迷失。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摸索阶段,一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精神生活层面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 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在很多方面却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宣传, 人们的政治信仰渐行渐远,逐渐模糊。 另一方面,经济的大力发展,改革开放造就的宽松环境, 让人们有机会了解更多的观念,资本主义观念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 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和外国已经逐渐成熟的资本主义体现出的较高的福利待遇, 更让国人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怀疑,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乌托邦,不能实现。

出现了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信仰的现象,精神上的盲目追求,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对宗教信仰理解的偏差。

宗教信仰, 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 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宗教会使人内心得到慰藉,是一种精神支柱。 市场经济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人们对宗教信仰的理解出现偏差,宗教信仰在很多信众的眼里,不仅仅只是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对利益、金钱和权力的追求,使他们不再关注宗教的内核和精髓,而是把宗教表面化、形式化,更有甚者把宗教活动当作赚取利益的手段。 对宗教的正确理解和信仰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对邪教的信仰。 此外,还有些信众对宗教产生盲目信仰,认为如今的好生活是万能的主赐予的,对各路神仙盲目崇拜,例如家中有人做生意要拜财神、有考生要拜“文曲星”、有人生病或出远门要拜菩萨求平安等等。

(三) 对道德信仰崇尚的偏离。

道德是一个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基本,而市场经济对价值、金钱、权力的过分追求,人们受到物质利益的熏陶, 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很快演变为对权力、物质的贪恋。 有相当一部分人迷失在利欲的汪洋大海之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力主义很快颠覆原有信仰,使得人们对道德的崇尚出现偏移。 中国人的道德信仰多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传承下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丢失是道德信仰偏离的又一原因。 本不应该出现的道德信仰的缺失,但却真实地发生在你我身边。 社会公德缺失,老人摔倒没有人敢扶起来,公共物品随意破坏;职业道德缺失,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商品买卖中缺乏诚信; 家庭美德出现问题,邻里间互不认识,夫妻间互不信任等等问题都是道德信仰偏离的表现。

信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发展经济的目的也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若因大力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则得不偿失。 我们应该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三、信仰体系的重建路径。

坚定的信仰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当前却忽视了年轻一代的信仰教育,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原因外,还有如下几点:第一,对理想信仰的教育只讲形式不讲方法。 虽然每所学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教育方法传统,教育观念老化,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所以结果并不理想。 第二,关于理想信仰积极作用的舆论宣传不到位。 没有相关宣传,青年一代在一个没有理想信仰意识的环境下成长,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没有高尚理想的一代,而此时,此种现象的危害已经逐渐显现。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几种信仰体系重建的路径。

第一,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信仰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发展着的思想,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念时, 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和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信仰的天赋”为人们提供价值尺度、奋斗目标和力量源泉,我们要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我国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公民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 构建出集理想性和现实性于一体的科学信仰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第二,培育多元化文化信仰。 在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 允许有其他积极的、良好的文化信仰同时存在。 优秀的文化有很多,对优秀文化的信仰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多元传统文化、多元地域文化等。 多元传统文化中信仰儒家文化,可以帮助我们重树“仁义礼智信”;多元地域文化中的京派文化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 还有多元宗教文化、多元海外文化,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 我们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应该持批判辩证的态度,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一概否定,要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洋为中用。 比如西方人在科研、学术等方面的创新、严谨的精神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和科研人士虚心学习的,有助于我们端正信念,重建信仰。

第三,传统文化的复归。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当代青少年好好学习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同核心价值理念、信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形成新兴的道德信仰,引领当代青少年形成道德素质。 传统文化魅力无穷,并不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过时, 很高兴近年来学习与研究国学的人呈上升趋势,国外也同样如此,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力量, 也增强了我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传承,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重拾道德信仰。 传统文化的复归正在进行中,我们开设了国学课程,开展了名师讲坛进校园进社区、道德讲堂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回到我们身边。

第四,营造树立信仰的氛围,更新树立信仰的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施切实有效的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也是重建信仰体系应当考虑的方法之一。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信仰,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 我们要在学校、社区、各种单位等公开场合以各种形式营造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氛围。 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进生活的点滴当中,从家庭教育着手进行信仰教育,养成从小培养信仰的习惯。

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之一, 是课堂上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不足以吸引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 反会激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 所以重建信仰首先要做的便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第一,进行互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热点问题的相关课题,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成立研究小组自己研究。 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了解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科研、团队合作的能力, 产生的理论结果可以作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重建信仰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信仰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

信仰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深层次反思和终极价值目标的追求,是构建、把握理想信念的精神机制,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因此信仰对人类精神、心态、行为有着根本性的引导意义。是否坚定科学信仰是全人类都在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削弱,国内不和谐现象、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挤压,加上由“经济人”效应导致的信仰物化、信仰冲突、信仰缺失等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信念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一、信仰是价值观念的灵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的灵魂则是信仰。“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1]价值观念是人的观念的一种,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的系统。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并发生作用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价值经验和知识的结果,是主题、人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在李德顺看来,价值观念的来源和本质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所以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他的深层精神面貌,决定人的深层面貌的不可能是人的某种知识观等,而只能是“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历史方位感”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同等功能的信仰。

信仰就是人们对人生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存在、性质、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的认定和确认,并以此形成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对于终极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形成特定的终极价值观念。正是信仰的终极性,使得信仰居于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地位。价值观念是人类价值意识的观念形式。从观念形态的抽象水平和系统程度上,人们认为价值观念大体可以包括信念、信仰、理想和目标等几种形态。为了说明信仰是价值观念的灵魂,就要分析信仰、信念、理想三者的关系。

信念,即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地体验了怎样想和怎样做才有益、有效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当他人的一定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确立时,信念就成为信仰。

信仰,是人们关于普遍、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一方面,信仰是一种信念,具有信念的基本特征,即对于某些尚未被实现和证实的客观状态、观念等的确信。正像信仰和信念都有“信”一样,不相信的东西当然不会成为信仰对象,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信念都成为信仰,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形式。就像“仰”和“念”两个字的不同一样,信念只是一种意念,信仰则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的精神活动。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因此,信仰的实际功能强于信念的功能。

理想,是价值意识的最高范畴。它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以关于未来的实际形象为标志,它为人的思想和活动及其结果提供着自觉的典范或“样板”。从内容上看,理想是信仰中最高(或极高)价值目标的具体形象,从形式上看,理想是知识逻辑和情感、愿望、目的等的统一,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对未来的价值预测、价值导向的统一。理想的形成和对理想的把握与持有靠的是信仰。因为,信仰本身不仅具有理想所具有的目标性意义,而且它是理想所不具有的一种人类把握和持有知识以外的特别是关于未来的精神机制。信仰依靠它的终极性,能够将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动力的功能而占据价值系统的鳌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国民信仰

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往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仰。信仰以浓缩的形式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着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念。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存在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内在条件之一。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信仰是全部价值追求的指向机制、定向机制、导向机制,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不能没有信仰。重建信仰是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央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间重建信仰联系起来了。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多元价值观念的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就是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引领和调解。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与信仰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意识形态的旗帜,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长期信奉的理论。因此要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必须要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是和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属于道德的范畴,更要与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人人都信仰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才能和谐。这四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能为广大人民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就可能升华为全社会的信仰。

“法制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被信仰,才不至于形同虚设。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信仰,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精神家园。从价值论角度阐释,认为信仰是“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的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3]。信仰在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价值观念中的最高形态,确定了价值世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成为了人类价值活动的向导和价值选择的依据。无论是当代中国具有转型期特点的信仰危机还是世界范围内主要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特征的信仰危机,其本质都是人类价值活动中的选择冲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信仰,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信仰既是基于现实又是对现实的超越。这种基于现实与超越现实之间的张力就以动机的形式外化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共同的信仰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上的凝聚力。共同的信仰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团结起来的精神基础、精神动力。有了共同的信仰,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就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上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几点建议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价值观念的反思、变革和冲突,正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必然包含和预示着价值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发展,要求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应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将其内化为公民的共同信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

首先,信仰的形成并不神秘,都有其后天形成的实践机制。列宁指出,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要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作为规定的主体的存在中所具有的对自己的确信,就是对自己的现实性和世界的非现实性的确信”[4]。人们的信仰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心里想的和口头上说的,如果没有现实的东西不断地加以证实和强化,就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兴旺,取得的一系列的成绩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信仰的最坚实和宽广的本体论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展开的现实总是具体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践也不断将其消极的方面显现出来,要做到巩固信仰就要依靠群众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前进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强信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信仰来确立,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合理性中展开。

其次,要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信仰也有科学与不科学、合理与不合理之分。错误的违背科学的信仰会造成人生道路上的根本方向性的错误。自觉地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为确立个人信仰为基础,是形成正确信仰的根本保证。人类最好、最有效的信仰只能来自科学、依靠科学,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因此,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不能抽象化、口号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否则就会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要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人民,教育和引导人们深刻地理解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同时我们不要不断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地“和自己时代的现实接触并相互作用”[5]。

最后,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信仰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重视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的整合功能。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实践社会信仰控制的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从主观环境上令歪门邪道无机可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气;尊重信仰多元化,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强化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从而使人们在内在观念的支配下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对任何社会、国家和执政党来说都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1]袁贵仁.袁贵仁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极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信仰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 概念 特征

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造成的信仰危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趋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多元交织的状态。在人类信仰的各个领域包括宗教、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危机。当然,从传统宗教在现代的复兴,新兴宗教的不断涌现以及世界性研究宗教的热潮来看,不是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出现了信仰危机,本文所指的信仰危机,只不过是某种具体信仰形式的危机而不是信仰本身。这一信仰危机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由于教师教育信仰的危机,导致了当前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

首先,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各领域信仰危机的日渐加剧,威胁着既有的教育认同。古往今来,教师一直是道德的典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承担着传道的职责。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有著不窑忽视的重要性,甚至影响著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教育工作到不到位。关系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教书”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育人”。这就需要教师无私的道德奉献,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就如夸美纽斯所强调的,“教师应该是道德标准的优秀人物”,所以,教师本身的道德是其成为教师的一个底线要求。教师们也自觉把自己作为道德的化身,固守着这一底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市场主体“逐利”的特点,实用主义冲击着教师的道德底线,使这一底线逐渐模糊,许多缺乏信仰的教师放弃了对师德的要求,而沦为赚钱的工具。教师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就像乌申斯基所指出的:”不管教育者和教师如何把他的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得怎样深,只要这些信念在他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就可能加在儿童身上的那些影响上。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蔽,则他们的作用愈是有力。”

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和教师的认识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作为道德化身的角色逐渐淡化,“尊师重教”也越来越变成了纯粹的口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正趋于紧张。双方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的状态之中,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加强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研究,探讨一下改变当前状况的具体措施,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具有较大意义的。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一般概念透折

在探讨教师教育信仰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其它几个相关的概念。

1、信仰。从辞源上讲,“信仰”一词最初是宗教内部的术语,信仰最初并不是学术概念。对“信仰”的早期的一些理论思考,往往是在宗教神学内部进行的。神学家们曾在宗教立场上考察过信仰与理性、信仰与行为的关系等问题。随着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随着学者们对人的精神世界研究的逐步深八,信仰现象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从而信仰概念也成为学术概念。随着对信仰的多学科研究的进展,学者们越来越对信仰现象有更广泛的认识,从而使信仰概念的内涵从的狭隘含义中走出来,成为一个更为一般的概念。所以。《辞海》把信仰定义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承认宗教就是信仰并不能反证信仰就是宗教。事实上,除宗教外,教育、哲学、艺术、道德、政治,包括某种主张、观念,甚至某种物质(如货币)都可能成为人类信仰的对象。

2、教育信仰。根据《辞海》对信仰的解释,我们可以给教育信仰下下个简明的定义:“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的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行动的准则。”这里的“人们”不光包括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和其他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本文主要是探讨教师教育信仰的相关问题,因此,教师教育信仰的定义可概括为“教师对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的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准则。”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_1、”教育者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只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2、“受教育者主体”说。认为受教育者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适应受教育者的特点,教育活动才有意义。3、“双主体”说。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双方的主体地位。才是各尽其才,体现教育的价值。在此,我们不做进一步区分。在教师教育信仰这一范畴中,显然教师才是唯一的主体。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客体。”教育信仰是主体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关系范畴。”一方面,只有当教育能导致主体强烈的信服感时,主体才会产生教育信仰的主观机制,否则便不可能有教育信仰;另一方面,主体只有能产生教育价值的内心体验,感受教育的作用,才会将教育作为信仰的对象。对于教师教育信仰来说,教育是这一概念的客体,它包括教育价值、教育制度和教育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

(三)教师与教师教育信仰的关系。教师与教师教育信仰之间应是一种双向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教育信仰就是教师对教育自身的崇拜。它表现在:第一,对教育价值的信仰。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尽管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看法和分类各不相同,但从普遍的意义来看,教育价值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两大方面。前者指向个体主体。具体表现为教育可以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和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教育信仰首先表现为对这两大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重上。第二,对教育制度的信仰。教育制度是凝聚着一定的教育思想,使教育价值得以实现和物化的手段和保障。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相应地形成什么样的教育规则、教育组织和教育行为。只有在比较健全的教育制度中,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教育信仰还体现在教育主体对教育制度的认同上。第三,对教育职业的信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职业理念反映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性质、内容和价值的理解和信念。信仰教育职业,意味着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对自己的职业有着超乎其它职业的信服和尊重,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选择。教师如

果丧失对教育职业的信仰,就会导致整个教育信仰的丧失。因此,“对教育职业的信仰是教师角色确认的思想基础。”

与其他信仰形式一样,教师教育信仰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朴素的或习俗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类型是教师在自身社会化和实际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片断性和肤浅性的特点。可能会随着对教育活动认识的变化而产生巨大变化。对此我们暂不加以论述。另一种是科学的或理论化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是建立在深刻的教育认识基础上的,是在得到了一定形式的理论证明和系统的经验证实之后才形成的。相对来说,科学的教育信仰具有持久、深刻、普遍与统一的特性,其表述也多使用一些专门术语,非专门学习不能深入地理解。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象。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教育信仰应该具有以下内涵:

其一,教师教育信仰是一个主观范畴的概念。教师内心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这是教育信仰的前提。在这里有必要把信念与信仰简单地加以区分。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而信仰,正如我们先前所述,它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主体对教育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心理上自主选择的过程及结果。是通过主体内心的自觉努力得以实现的。”如果没有教师内心的首肯,没有他对教育强烈的信念和信服心理,教师教育信仰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基二,教师教育信仰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范畴。教师只是拥有教育信念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把这一信念对照自己从事教育活动的准则,才能在这一信念的指导下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有明确地把握,对于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在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其三,教育在教育准则严格支配下活动。教师有教育行为,并不必然有教育信仰,但有教育信仰,必然有教育行为。没有行为体现的信仰是空洞的和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教师教育信仰应是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的有机统一体。

三、教师教育信仰的特征

教师教育信仰与其他信仰形式一样,具备信仰的共同特点,如:

1、抽象性和概括性。信仰概念是对信仰进行高度抽象的结果,它是对所有具体信仰如、法律信仰、政治信仰等的共同概括。与我们提到的研究方法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信仰概念相比,作为“信仰一般”的信仰概念的特征是其全面性与概括性。具体到教师教育信仰来说,它的全面性与概括性是指它不仅涉及到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也关系到教育制度信仰、教育职业道德信仰,涉及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

2、理想性和超越性。人之异于动物,就在于他的活动是对自身有限存在的超越。人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自觉地支配和征服自然界,实际地创造出一个属人的感性经验世界,更表现在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非实体的超验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信仰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信仰的变化又会影响社会环境的内容和效果。教师教育信仰作为教师一种特殊的、非常强烈的心理态度或精神状态,当然要来自现实社会的教育实践。但它并不停留在这种教育实践所形成的观念之上,而是超越这种单纯的教育观念,指向与之相关联的教育生活,规范与协调生活中的教育行为。对于教师来说,他所信仰的对象或客体总是高于它所处的现实而具有超现实的理想的性质,这就是教师教育信仰的超越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信仰最终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但信仰并不是行为。教师教育信仰也不是教育行为,教育行为总是与许多具体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是受具体条件限制的。教师许多不自觉的、被迫的教育行为,并不是建立在教师教育信仰基础上的。不过教师教育信仰又毖须建立在行为的基础上,是教育行为浓厚的、强大的与持久的动力。

3、稳定性与持久性。所以教师教育信仰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指这种信仰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甚至终生如一。教师可以为这种教育信仰矢志不移,付出一生的努力。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真正的信仰决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在信仰里,怀疑之原则本身也绝迹不见了。因为,对信仰来说,主观的东西自在自为地就是客观的东西、绝对的东西。”

除以上特点外,教师教育信仰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信仰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信仰与心理学相关性分析

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信仰的发生与主体的意识、各阶段的不同需求、价值诉求息息相关。

(一)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信仰形成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信仰教育是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要素依次确立的过程。全面深刻的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记忆,更是一种内化的、高度稳定的认知结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信仰,信仰个体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而全面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面对困难和困境时能够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及合理的归因方式,使信仰个体满足某种需要,对认识对象产生积极的态度和主观情绪体验,形成与社会相符的价值观,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心理认同,进而促进群体认同,帮助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信仰不是简单的信念或相信,它是信仰主体强大的精神支柱,在信仰主体的思想领域,会产生强大的意志力行为,内化为道德表现,激发内在潜能。因此,从心理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从知、情、意三个心理过程着手,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实现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意志与信念的统一。

(二)基于心理学研究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可见,信仰的产生源自不断发展的人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会形成统一,凝聚成一种信仰。信仰是人的最高价值观念,其本质是认知,但也涉及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以高校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信仰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把握大学生的主体心理与从属心理相统一的规律、心理过程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统一的规律、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协同参与的规律等,真正使信仰教育内化于心[3]。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一)市场经济下信仰意识模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完善,学生的信仰意识模糊。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使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且自我认知不全的大学生出现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在大学生思想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被弱化,产生信仰意识模糊的问题。

(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信仰摇摆不定

改革开放使得各类思潮涌入中国,多种思想互相碰撞,再加上大学生思想具有灵活性,其面临着多种文化价值的选择。在这种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生的信仰摇摆不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加剧,引发了生活模式、价值领域的变革。大学生获得了更多不利于坚定主流信仰的负面信息,对西方的物质、文化盲目追崇。在心理方面,“垃圾文化”传入校园,侵蚀当今大学生的健康思想,在大学生模仿西方人过着西式生活的背后,代表大学生信仰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扭曲[4],以致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建设表现出无力的状态,因此建立与大学生相适应的、使大学生感兴趣的话语体系,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至关重要。

(三)马克思经典著作掌握不牢,信仰根基不稳

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和解决问题,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且知识体系繁杂的学科,教师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方法只是单纯的说教,一味采取灌输、命令的方式,在结合实践方面都较为滞后,忽视了实践性,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和感同身受,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这种单一的方式、碎片化的教育只是被动让学生接受,学生缺乏自主的判断、分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或理解,无法较好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于时事政治的把控力不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因而学生主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缥缈的,是与实际生活脱离的、无用的,这种看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其信仰不够坚定。

三、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以大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信仰的产生源自人们内心对某种需求的迫切性,需求的满足程度影响着人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制约着当前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当前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虚无、缥缈,是因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是理论的灌输与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大学生的价值诉求得不到回应,从而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实现个体人生理想的心理预判,学生情感上得不到寄托,导致无法产生震撼、触动心灵的感受,使信仰教育效果甚微。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尊重学生的合理兴趣与需要,教会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依靠社团力量、社会实践平台,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个人、社会的意义,使学生在兴趣中认知,在实现自我价值中认同。为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高校可以分年级、分专业开展针对性教育,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建立安全感,获得归属和爱,使信仰内化为道德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打牢信仰建立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的学业、就业等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站在学生角度与之探讨问题,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真实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思维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直观体验和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增强理论教育的鲜活性和趣味性,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会、真用,打牢信仰建立的理论基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新乡为例,新乡高校应利用地理优势,学习新乡先进典型,颂扬先进群体的先进事迹,弘扬先进群体的崇高精神,让学生通过看表演、听故事、实地参观等形式直观形象地感受马克思主义,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情绪体验相结合,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高校还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红色教育,呼唤有志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如学校通过“红船精神”的引领,使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增强“四个自信”[5];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学生情感教育。

信仰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客体;榜样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73-03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该被称为一种信仰?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应该被称为信仰,因为信仰带有的痕迹,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信念”来代替。[1]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而且可以被称为信仰,因为信仰不仅仅指,还包括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而且还具有价值,带有终极关怀意义。它是科学和价值的统一,符合信仰的条件。[2]这两种观点中,后一种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共产党员、普通大众都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吗?抑或只有共产党员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内容都应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吗?抑或只有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有学者认为共产党员才应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3]也有学者认为不仅共产党员,所有普通大众也应该信仰马克思主义。[4]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也有几种观点: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方法;[5]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是共产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通常被称为“共产主义信仰”;[6]三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有多个,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包括共产主义。[7]第一种观点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第二种观点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究竟是什么?它和主体有什么关系?本文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二、信仰的主体和客体

信仰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的定义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重,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如。”《辞海》对“信仰”的定义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行动的准则。”这两个定义分别指出了信仰的主体是人,信仰的对象(客体)可以是人、思想或宗教。但它们只是简单地说明了信仰的表征,而没有解释出信仰的本质。信仰在不同学科上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上,信仰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相信态度;社会学上,信仰是人对社会力量的崇拜;哲学上,信仰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同意识或情感。在本文,我们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信仰。那么,信仰实质上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属于精神范畴。这种自我意识是自觉的、自为的,而不仅仅是自在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在于人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在他之外有着别的事物与他对立着。此时就产生了主体和客体(自己是主体,自己之外的事物是客体)。可见,主体和客体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结果。人在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之前,他和客观世界是连在一起的,无所谓主体和客体。只有人意识到自我独立性以后,主体和客体才发生分离。

主体和客体分离以后,信仰才能产生。因为信仰就是主体对客体信奉的情感或意识。那么,主体和客体分离以后,信仰如何产生呢?从历史上看,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以后,他就开始处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界的对立当中。自我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自我时常受到动物、自然灾害的侵袭,自我力量显得非常弱小,他不得不崇拜强大的力量,也渴望自身拥有强大的力量。自我渴望自身力量的强大势必导致对其他具有强大力量的事物的崇拜(如对闪电、雷、火、虎的惧怕与崇拜),这样也就产生了信仰。所以,信仰来源于主体自身力量的弱小。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崇拜——客体主体化。在这里,主体和客体又统一在了一起。信仰产生的过程是符合辩证法规律的:主体和客体相统一(合)——主体和客体相分离(分)——主体和客体相统一(合)。我们要注意,前面的“主体和客体相统一”是没有主客之分的,他们还是未分离的原初状态;后面的“主体和客体相统一”是有主客之分的,他们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发展,是对前者的超越。因此,信仰就是主体和客体相分离又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和客观世界既相分离又相统一的过程。信仰是人自我意识中的意识。信仰的主体是自我意识(人),信仰的客体是客观世界(人和物)。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信仰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和信奉,并以之作为行动指南的一种意识或情感。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也只能是人(自我意识)。当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除了人之外,还有社会。但是,社会无非就是人自我意识的集合。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坚定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就是个人——是不是每个人都应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是立足工人阶级利益的,是为工人阶级谋取福利的,工人阶级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得以建立和巩固,逐步消灭了阶级差别,而存在的仅是阶层差别。因此,我国普通大众(包括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人员)都应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组织)的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都有机会加入中国共产党,都可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也都可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

但是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不应是普通大众,而应是共产党员。他们的依据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政治信仰,不可能要求所有普通大众都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只需要共产党员信仰它就可以了。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又属于社会信仰,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有着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信仰,不必要求普通大众信仰。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具备普通大众信仰的条件,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过于抽象,难以满足普通大众的精神归属、道德伦理、情感安慰、人生追求等情感和心理需求。笔者认为,以上三个依据是不充分的。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确实带有政治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大众立场上,要求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目的正是要为普通大众谋利益,而不是为权贵谋福利,它理应受到普通大众的拥护、追求和信仰,而不仅仅是只受到共产党员的信仰。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也的确属于社会信仰,是崇高的和伟大的信仰,但是崇高和伟大的信仰不应只为精英阶层享用,而应该大众化。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所谓根本就是指科学和真理。”[8]由此可见,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也理应让群众掌握、理应大众化。最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具备普通大众信仰的条件?这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思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而且还具有人生终极关怀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它的理论、方法、价值对个人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安慰、道德伦理、人生追求都具有积极向上的指导和教育功能,只是这种功能能否被个人体会到,还需要个人将马克思主义认知和实践相结合。因此,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具备普通大众信仰的条件,而是个人实践能否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功能。不可否认,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目前许多普通大众还未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因而也没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改变的是普通大众的实践条件,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个人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503“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9]192所以,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产党员、普通大众都应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共产党员、普通大众都应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有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每个普通大众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树立共同的目标,才能形成共同的行动,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是正确的。中华民族能够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中国,依靠的就是广大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顺利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能够极大提高,依靠的也是广大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我们国家的独立、富强、民主,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个人的自由、安全、文明,也就无从谈起。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

如前所述,信仰的客体是客观世界(人和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只能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又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内容才是共产党员、普通大众信仰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内容、目标、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它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创立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时期,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经济无序、政治暴动、社会失范状态,马克思恩格斯以德国的思想、英国的经济、法国的政治为背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大学说,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猛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经济现象,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不可调和的规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必将到来、社会主义必将胜利、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结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领导俄国率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列宁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在于:他带领一个落后的俄国率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带领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继承列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在于,中国和俄国一样,也是落后的国家,同样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带领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不是俄国式的从城市包围农村,而是中国式的从农村包围城市。逝世之后,中国面临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为此,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等领导人同样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拓进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分别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繁荣,给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提高,给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可见,科学社会主义从创立、到实践、到发展,经历了数代人的艰苦奋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情、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相结合的特点,尤其在中国,它得到了更好的实践和发展,融合了中国国情、中华民族、中国时代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它理应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对象。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应是科学社会主义。这里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相反,科学社会主义已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更具体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客体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内容。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过程,即共产党员、普通大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过程。怎样才能将共产党员、普通大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目前,我国总体上做到了国家、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而共产党员、普通大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仍有待努力。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失落”问题不仅在普通大众中严重存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10]要使共产党员、普通大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于共产党员和普通大众的心灵之中,通常有如下几种路径:一是思想教育路径,即让共产党员、普通大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二是榜样教育路径,即通过榜样来感染共产党员、普通大众;三是理论创新路径,即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体,以更好满足共产党员、普通大众的精神需要,以此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四是物质利益路径,即极大地创造社会财富,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成果,以获得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笔者认为,以上四种路径都有可能帮助共产党员、普通大众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但目前最关键的应是榜样教育路径。原因在于:首先,思想教育路径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严抓落实的路径,我们的教育体制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都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也形成了相应的模式,应该说思想教育路径是有效的、成功的,我们需要完善的只是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其次,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坚持了理论创新路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适应了国情、民族和时展的需要。再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为广大共产党员、普通大众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最后,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之所以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那时的共产党员大公无私,愿意为国为民牺牲一切。这种榜样的力量带动许许多多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引导了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国为民牺牲一切。可见,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历史上,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兴起和发展,同样受到基督教徒更乐于帮助别人、关爱亲人的良好榜样影响;当时许许多多的人正因为看到基督教徒的良好表现才纷纷改信基督教。[11]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形象,给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严重危机。[12]中纪委监察部的公告显示,在2012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举报1306822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866957件(次)。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71436件,立案155144件,结案153704件,处分16071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34464人,给予政纪处分38487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8.3亿元。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961人。

(下转第86页)(上接第75页)与2011年相比,2012年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违纪线索件数增长10.6%,立案件数增长12.5%,处分人数增长12.5%,移送司法机关人数增长38.4%。[13]这表明权力腐败问题相当突出,对其负面影响决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着力解决权力腐败问题,不努力塑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形象,势必影响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失落。解决权力腐败问题,关键在于加强权力的监督。加强权力的监督不仅要发挥党、国家、社会的力量,而且要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发挥公民的权力监督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反腐都坚持从上到下的方式,基本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推动,而缺乏自下而上的民众力量推动,这就不能的土壤。因此,解决权力腐败问题,需要增强民众的民主意识,形成民众自觉抵制腐败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解决权力腐败现象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才能更好地督促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树立良好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普通大众信仰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龚育之.理性思考和实践检验是科学信念的基础[N].光

明日报,2000-10-26;徐麟.“无神论”与“信仰”[J].科学

与无神论,2009,(4).

[2]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

(2);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

阳学刊,2007,(5).

[3]卢建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

本要求[J].学术论坛,2006,(3).

[4]练庆伟.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探析——基于文化的视

角[J].理论导刊,2012,(5);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5]彭东海,韦日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几个问题

[J].桂海论丛,2010,(3).

[6]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

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

[7]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

2004,(6);薄明华.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J].

广西社会科学,2011,(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1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11]罗德尼·斯塔克.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

史的再思[M].黄剑波,高民贵,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5:263.

[12]王一木.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困境与时代坚守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13]中国新闻网.中纪委监察部通报2012年查办案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