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的对联十篇

时间:2023-04-01 12:53:57

有关学习的对联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1

上联:学不知足

下联:业精于勤

上联:苦读有恒

下联:好学无时

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

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

上联:你的心,在书林中

下联:我的脑,在学海中

上联:书中只有黄金屋

下联:书中自有颜如玉

上联:玉不琢不成器

下联:人不学不知道

上联:开卷有益

下联:温故知新

上联:若知天下事

下联:须读古今书

上联:藏古今学术

下联:聚中外精华

上联:读书必提要

下联:处净在通情

上联:读书不知味

下联:不如束高阁

上联:读书破万卷

下联:下笔如有神

上联:都无做官志

下联:惟有读书声

上联:夜眠人静后

下联:早起鸟鸣先

上联:修业勤为贵

下联:得意文必高

上联:广藏古典名着

下联:快读现代新书

上联:萃古今之着作

下联:罗中外之篇章

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练

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

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

下联:勤如羽翼奋如翅

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

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

上联:胸中万卷风雷动

下联:无端直奔笔下来

上联:立志当怀虎胆

下联:求知莫畏羊肠

上联:悠悠书香情,丝丝沁我心

下联:漫漫学海路,步步催我行

上联:探胜拾微,扬帆游学海

下联:攀高揭秘,矢志越书山

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练

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

上联:打开科学大门

下联:激活创新理念

下联:掌握学科基础

下联:攀登思辩尖端

上联:储藏二酉

下联:汇集百家

上联:文章江海

下联:书籍林泉

上联:傍百年树

下联:读万卷书

上联:读古人书

下联:友天下士

上联:书林漫步

下联:学海遨游

上联:书山觅宝

下联:学海泛舟

上联:有打瞌睡豪杰

下联:无不读书神仙

上联:养心莫若寡欲

下联:至乐无如读书

上联:好事流传千古

下联:良书惠播九州

上联:求学将以致用

下联:读书贵在虚心

上联:未能一日寡过

下联:恨不十年读书

上联:世间唯有读书好

下联:天下无如吃饭难

上联:精神到处文章老

下联:学问深时意气平

上联:少年说剑气横斗

下联:长夜读书声满天

上联:有奇书读无他好

下联:与古人游何所期

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

下联:良友来时四座春

上联:鸟欲高飞先振翅

下联:人求上进多读书

上联:文要醒人方为贵

下联:论当济世始称真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

下联:白首方悔读书迟

上联:窗间白发催愁境

下联:烛底苍头劝读书

上联:读书已过五千卷

下联:此墨足支三十年

上联:真读书人天下少

下联:不如意事古今多

上联:至乐无声惟孝悌

下联:太羹有味是读书

上联:闭户读书真得计

下联:当官持廉且不烦

上联:读书身健即为福

下联:种树华开亦是缘

上联:诸子百家罗万卷

下联:百科四库集三秦

上联:韬略终须建新国

下联:奋飞还得读良书

上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下联:立志读尽人间书

上联:愿乘风破万里浪

下联:甘面壁读十年书

上联:有关国家书常读

下联:无益身心事莫为

上联:板凳要坐十年冷

下联:文章不写一句空

上联:与有肝胆人共事

下联:从无字句处读书

上联:万卷古今消永日

下联:一窗昏晓送流年

上联:家少楼台无地起

下联:案余灯火有天知

上联:莫放春秋佳日过

下联:最难风雨故人来

上联:浮沉宦海为鸥鸟

下联:生死书丛似蠹鱼

上联:移门欲就山当榻

下联:补屋常愁雨湿书

上联:藏书粗足五千卷

下联:开岁便称六十翁

上联:立志俯存千载想

下联:闲淡无过五分钟

上联:绝交流俗因耽懒

下联:出卖文章为买书

上联:读书心细丝抽茧

下联:练句功深石补天

上联:忠孝两字传家国

下联:诗书万卷教子孙

上联:少年不知勤学早

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上联:观书到老眼如月

下联:得句惊人胸有珠

上联:白发无情侵老境

下联:青灯有味似儿时

上联:久病始知求药误

下联:衰年方悔读书迟

上联:与有肝胆人共事

下联:从无字句处读书

上联:得好友来如对月

下联:有寄书读胜看花

上联:得意无如书味好

下联:可人还是菜根香

上联:开卷神交天下士

下联:着书学立一家言

上联:有关国家书常读

下联:无益身心事莫为

上联:书卷多情似故人

下联:晨昏忧乐每相亲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联:书从疑处翻成悟

下联:文到穷时自有神

上联:书窗下对云洞启

下联:丛菊初傍幽篁栽

上联:书囊应满三千卷

下联:人品当居第一关

上联:书以常读乃及远

下联:山因直上而成高

上联:书有未曾经我读

下联:事无不可对人言

上联:书城高大能藏道

下联:心底光明始爱才

上联:才如湖海文始壮

下联:腹有诗书气自华

上联:读书众壑归沧海

下联:下笔微云起泰山

上联:沽酒客来风亦醉

下联:读书人去声还闻

上联:韬略终须建新国

下联:奋飞还得读良书

上联:千里见书如见面

下联:万山遮目不遮心

上联:架上有书真富贵

下联:胸中无事即神仙

上联:歌枕旧游来眼底

下联:掩书余味在胸中

上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下联: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上联:好山水游 其人多寿

下联:有诗书气 生子必才

上联:学如不及 业精于勤

下联: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上联:积文十箧 可谓备矣

下联:读赋千首 乃能为之

上联:青春未老 秉烛破夜

下联:年华正茂 闻鸡起舞

上联:喜有两眼明 多交益友

下联:恨无十年暇 尽读其书

上联:古今多少世家无非积德

下联:天下几多圣贤还是读书

上联:开卷有益 知识就是力量

下联:自强不息 光阴贵于黄金

上联: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

下联: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

上联:读书好经商亦好学好更好

下联:创业难守成亦难知难不难

上联:爱书读书 书中自有大世界

下联:垒阶登阶 阶上即是新高峰

上联:勤为小径 攀书峰必自有路

下联:苦作大舸 筏学海岂怕无边

上联:何物动人 二月杏花八月桂

下联:有谁催我 三更灯火五更鸡

上联:世上几百岁旧家 无非积德

下联:天下第一件好事 还是读书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上联:咬成几句有用书 可以充饥

下联:养培数竿新生竹 直似儿孙

上联:苟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 怎可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书如长梯 送我步履知识峰巅

下联:学是航船 带人神游真理海洋

上联:古往今来 百代世家无非积德

下联:天上人间 第一商品还是读书

上联:胸怀祖国务实文化基础攀登科学高峰

下联:放眼全球锤炼思想品德服务人民大众

上联:胸怀祖国务实文化基础攀登科学高峰

下联:放眼全球锤炼思想品德服务人民大众

上联:积德万本读先世之流风心存继往

下联:凌云立志振后起之家法意在开来

上联:探胜拾微,扬帆游学海

下联:攀高揭秘,矢志越书山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上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

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2

关键词:战略联盟;组织学习;战略联盟学习

一、引言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动荡、竞争加剧、顾客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同环境一起变化,甚至要变化得更快才能适应外部环境,这正是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快转型为学习型组织的外部推动力量。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它们一起构成企业成长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学习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尽管理论框架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晰,甚至对学习的概念还存在争论,但它却吸引了众多学科的注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跨学科研究热点。组织学习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学习范围和过程。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一是研究的组织类型从相当不同的传统组织的个案出发,到把关注点聚焦于企业,再到重新发掘其它诸如公共行政机构等实体,最后向战略联盟、网络组织、学习社区发展;二是组织学习过程从行为方法、具有某些认知要素和进化概念的刺激反映模型出发,到认识诠释学习维度、竞争阶段和螺旋运动模型,最后向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互相融合的过程演进。可以看出,组织学习正在从正式的、完整的组织内研究转向形式多样的组织间伙伴关系研究。创新源泉不只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相反,通常会在公司、大学、政府实验室、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空隙中发现(Kogut & Zander,1992)。由于组织学习领域的扩大,组织学习类型也从聚焦于发现并纠正组织系统中错误的单环学习到强调学习模式与组织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相匹配的战略联盟学习模式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结成带有明确地获取新知识和实际技能为目的的战略联盟(Grant,1996)。然而,联盟所采取的混合形式可能比单一组织存在更多的学习障碍。笔者从不同视角对战略联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通过战略联盟学习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战略联盟的学习过程

(一)通过战略联盟学习的涵义?

战略联盟已发展成为组织成长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组织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表现。战略联盟是组织间为了提高合作双方的能力以达到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合作。这样的联盟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契约式企业到国际合作集团以及一些不太正式的合作组织(Child,1996)。从产业价值链的位置看,有些联盟是由价值链上具有相同位置的公司形成的,这种联盟的主要动机常常是为了达到规模经济,或减少进行代价昂贵的新项目开发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另一些战略联盟是由价值链上占有不同位置的公司结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可能是它们合作背后的主要动机(Glazer,1991)。?

基于学习的战略联盟是指合作双方为了获取对方的知识、技能,或者利用双方提供的互补性资源共同创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战略联盟。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结成具有明确获取新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联盟,甚至当它们是为了别的原因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结成联盟时,知识获取也成了它们合作所带来的称心如意的副产品。获得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前景,是那些新兴国家中的公司热衷于和那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公司建立联盟的重要原因。来自发达国家的公司常常把这样的联盟看成是一个了解不熟悉的商业环境的机会(Andrew,2000)。像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虽然这些产业发展很快,但知识却很分散,战略联盟就成了广阔的学习网络的组成部分[11]。公司之间成功的合作需要合作者之间有一个学习过程(Inkpen,1995)[12]。尽管组织学习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但对于通过战略联盟方式学习人们却知道得相当少[13]。?

(二)战略联盟的学习过程?

战略联盟把合作成员不同的文化和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因此,联盟的管理就不得不把合作双方的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平衡[14]。战略联盟的一个积极特征是:由合作各方带到联盟内的互补知识和专长可以通过知识转移,以及来自不同公司或者是不同国家的专家的刺激下产生动态协作来促进学习;一个消极的特征是联盟合作者之间存在着知识共享的障碍。从深层来看,合作者之间基本的关系是竞争性的,调和成员的不同公司特征或社会特质是一件困难的事。联盟成员可能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可向合作者学习的,或许有些成员没有经验或能力去获取或吸收从战略联盟得来的知识。战略联盟的组织特征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其学习过程更加复杂。?

1.不同等级知识的学习过程?

战略联盟追求的学习类型取决于它们的目的、伙伴和业务范围的需要,因此,区分战略联盟合作者之间和战略联盟合作者同它们的合资企业之间所转移知识的等级就显得十分重要。知识可以区分成具有不同性质和组织适用范围的等级:技术级的、系统级的和战略级的,每一等级的知识都有相应的学习程序。?

(1)技术级知识的学习。技术级知识指新的具体技术的获得,诸如质量测定、市场调研或人事选择之类的技术。这一等级的知识在广义上与单环学习或常规学习相适应(Argyris & Schon,1978)[15]。?

(2)系统级知识的学习。系统级知识系指有关组织体制和商业流程相关的知识,涉及到组织系统的重建和新角色的创造,这一概念相当于组织的再造或者说进行双循环学习。?

(3)战略级知识的学习。战略级知识是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的思想倾向,尤其是他们对组织成功的准则以及达到成功所需因素的思维模式。与战略级知识学习相联系的学习类型涉及产生新的见解和提高战略预前活动的反思认知过程,这一等级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与高级管理团队的学习能力有关,行动学习法比较适宜于这种学习过程。?

2.竞争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过程?

战略联盟不仅为知识创新和共享提供了机会,而且也提供了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16]。不管从形成和维持联盟的利益得失分析,还是就合作双方在行业和市场结构的位置而言,这一问题的实质可以归纳为合作双方的学习目标是相互补充的还是相互竞争的。Nonaka(1994)把旨在相互学习的联盟中合作者所能得到的利益分成两种性质不同的利益[17]。第一种是单方利益,是一种一个公司通过向它的合作者学习并用于同联盟无关的领域而单方取得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联盟学习的合作者之间存在有分歧的目标,单方利益的存在很可能会导致合作者开展相互学习的竞争。这样的合作将是短命的,当联盟走向破裂时,合作双方可能就会走向相互竞争。第二种利益是共同利益,这种利益会推动联盟范围内的相互学习,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联盟自身的运作中。许多联盟就是在那些认识到可以从相互补充中获益的组织伙伴间形成的。因此,在一个战略联盟内有两种可能的学习情况:一种是竞争性学习,这种学习情况是建立在合作双方存在基本的竞争态度之上的;另一种是合作性学习,这一学习是建立在合作双方根本的合作精神之上的。?

(1)竞争性学习。竞争性学习是合作一方想要尽可能多地向另一方学习,而不是把共同学习作为首要任务。Larsson(1998)[18]等人指出,当合作双方尽力扩大对集体学习的共同成果的占有时,将使双方学习的合作状态难以为继,尤其是削弱了相互信任。在对国际战略联盟所做的调查报告中,Hamel(1991)[19]把这种矛盾状态描绘成“能力竞争”。哈梅尔指出,联盟伙伴之间产生不对称学习的可能性是因为它们无法或不愿意把它们的合作关系转变成内在固有的组织关系。缺乏完全的一致性使合作者无法在联盟内达到操作的整体统一性,合作者之间会产生向对方学习的竞争,因为它们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学习,而不是为联盟作为一个组织的利益学习。另外,竞争中的行为是与合作者之间的谈判权利相联系的。在联盟形成过程中,最有谈判权利的一方会创造有利于自身获得不对等学习的条件,例如,它们可以坚持要求对方把技术公开。Doz(1996)在谈到战略联盟内的技术转让时指出,在合作关系内没有提供一个控制无形资产的一致性战略是一个失败的定式[20]。如果联盟伙伴对对方采取竞争的观点,他们可能会把他们的知识当作防御措施而加以保密。如果双方都采取这一策略,那么就非常难以把每一个合作者的隐性知识转化成一种对合作活动有用的形式。显然,这样的行为对联盟的合作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为了达到其它一些战略目标,合作成员必须相互学习。当一方背信而大量获得利益时,合作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就会受到鼓舞,这样的行为破坏了所有合作者获利的可能性。然而,当联盟双方采取高度透明的公开性和相互信任的合作学习战略时,它们有可能一起学到更多的东西。

(2)合作性学习。当联盟伙伴不认为他们有根本的竞争性或不认为具有长期的不相容利益时,联盟成员间就能产生合作性学习。战略联盟能通过两个主要的方式加强这一基础上的学习:一是向伙伴学习;二是与伙伴一起学习。第一种情况能使合作者接触到伙伴的知识技能,包括产品工艺技术、组织技能及有关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知识转移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诸如通过数据设备的交换、关键人员的借调等,其意图就是把新知识嫁接到现在的活动中,甚至改变现有活动(Huber,1991)[21]。如果联盟采取建立新单位的形式,比如为了一个明确目的而建立合资企业,这时从合作者处寻求知识可能就紧紧与合资企业的产品有关,并且紧紧通过新产品体现出来,除了特定合作范围之外,这样的学习可能就没有普遍的价值了。虽然结成战略联盟经常而重要的动机是合作双方知识的转移,然而当合作主要是为其它目的时,知识转移就成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战略联盟内第二种合作性学习方式是与合作者共同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关于怎样处理联盟的共有知识和相互经验的积累。在现今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战略联盟来组织,包括管理上不得不处理文化差异和陌生环境的世界里,这一方式的优点就变得越来越具有意义。合作伙伴间通过共同学习可以得到珍贵的经验转移,这种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经验分享、高级管理层见解的连贯性以及合作技术创新而产生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运用于合作知识创造和合作知识创新。联盟成员可以利用它们共同学习的经验作为基础,从而有利于它们形成新的联合企业。?

三、战略联盟学习过程的管理

Grant(1995)把通过战略联盟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管理上的失败,认为在管理上没有为这样的学习进行计划并提供条件是战略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22]。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战略重点的错误设置(如短期目标和忽视学习活动);没有重点的组织控制系统(如缺乏对学习行为的激励以及学习责任不清);不连贯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如把人事责任交给联盟合作者)。Hult (1997)指出,基于学习的战略联盟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抑制各种机会主义行为[23]。Kogut & Zander (1988)指出,一个非常注重创造性和学习性的管理者是最适宜的知识联盟管理者,成功的知识联盟管理者是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即使合作者是带有共同获益的思想开始合作的,学习的产生也必须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当联盟成员进入合作关系时,学习应包括在合作者的目的之中,或至少合作者要准备利用合作提供的学习机会。其次,合作双方必须有能力去学习,该能力包括公司内部对通过联盟获得的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要通过战略联盟方式提高组织的学习和竞争能力,组织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合作伙伴选择?

在联盟伙伴选择上,关键是要求合作者之间具有知识互补性,而且还要有合作的诚意,能够相互信任。从技术能力的角度看,知识联盟者之间的互补性体现在相互之间各有其能力优势,而且通过联盟能弥补其现有能力的不足。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兼容程度是联盟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议公司最好和自己规模相当的企业联盟。很大和很小企业之间的联盟很难实施,因为在不同的企业规模状况下,联盟所设想的重点不同。?

(二)联盟治理结构?

根据联盟学习过程中内部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可以把联盟分为股权和非股权联盟。合作者所感觉到的风险分布情况会直接影响战略联盟治理结构的选择[24]。战略联盟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战略联盟中存在的企业专有技术扩散风险是关系风险的一种主要形式。绩效风险是指合作一方感觉到的投资于联盟中的资产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和实现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由于股权联盟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联盟中的人、财、物及信息的流动,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更大。此外,该种联盟所建立的明确的产权结构使联盟各方的利害关系较为清晰可见,从而可以通过产权安排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与规避。因此,当企业感觉到关系风险高于绩效风险时,往往会选择股权式联盟来控制关系风险并保证联盟目标的实现。当绩效风险高于关系风险时,合作者通常选择非股权联盟来分担与规避风险,原因是非股权式联盟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合作者在联盟关系建立上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高绩效风险情况下,企业采取非股权联盟的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投资损失,因为这种投资相当于企业所做的实物期权投资,对于未来是否继续合作它们往往有多种选择权。?

(三)克服认知和感情障碍?

缺乏学习意图是实现与其它组织合作学习的重要认识障碍,这一障碍的产生是因为合作者是为其他目的进入联盟的,如分散研发风险或达到规模经济。他们往往认为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向对方学习,直到了解到合作伙伴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向对方学习。联盟中学习上的感情障碍主要是因为不信任。虽然建立信任并没有什么捷径,但是可以辨别出有助于建立信任的条件,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培养信任的实际指导方针。在此,双方对联盟关系的责任和一定程度上双方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也很重要。认识上和感情上的障碍会自行显露在促进学习活动方面的动机不强之中,要加强这种动机,对达到学习目标者提供物质和非物质奖励就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四)减少组织障碍?

如果联盟合作者的高级管理人员不知道怎样从合作创造的学习机会中获利的话,组织上的障碍就产生了。为了减少学习方面的障碍:首先,联盟内管理人员的角色是关键所在。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制定合作学习的组织程序和秩序条款的权利,员工将从高层人员那里得到暗示。其次,联盟控制是影响合作学习的又一个组织特征。控制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习活动中对参与者的限制和对结果的评定;二是对学习结果的系统评价应该确保被记录下来并记入组织的备忘录。评价对于结果的有效性能够提供各种反馈,从而促进联盟双方提高学习能力。当战略联盟以合资企业的形式存在时,其总裁在双方成员间建立信任和知识共享文化方面就起关键作用,换句话说,总裁应该明确地陈述他们长期合作和发展的远景。在具体规定上,为了把双方的知识和技能汇集起来,总裁必须在一起工作的员工之间建立适当的交流机制,确保公开召开会议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包括讨论认识上的差异,这有利于消除共同学习中的各种障碍。?

(五)营造知识共享氛围?

公开透明的环境能够促进组织学习,包括信息评价、错误和问题的共同分担以及对有争议观点的协调。要激发联盟内成员的学习行为,个人或小组得到的信息或创意需要被另一些不是立即需要的成员分享。例如,一个特定问题被创造性地解决了,这在联盟内就是一种重要信息,如果这一信息传播开了,其他人若碰到类似问题,就可以参考它去解决。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存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几乎能把信息传播到组织各个部分的能力,对组织学习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当然,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工具,通过战略联盟方式学习的实现程度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像联盟管理者的角色融合、文化兼容性、团队合作、理解、认同和信任等。?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3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各行业各专业,人们对互联网的开发和运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了。本文取互联网对音乐理论辅助性学习的视角,论述了互联网在目前音乐理论方面的建设和运用情况。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快感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www . mdmec . com ),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www.163.com)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 ( www .china mp3 . com )、音乐天空(music, frxS63. com)、九天音乐网 (www.9sky. com) }  pop评论(www. pop. com)、高地音乐(www.golitmusic.com  )、天虎音乐网 ( www. Tyfo.com)、三九网蛙(www. 999. com. cn)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另外,许多音乐资料不是非常详实,文字资料缺乏出处及参考文献,甚至在文字输人中常常有错误出现,这就失去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也许这就是一些音乐专业学生不愿意浏览这些网站的原因之一。于是本文倡议这些网站能为专业音乐学习者着想,为他们让出多点空间刊载有关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注意讲求规范化。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4

关键词:网络学习;关联规则;数据离散化;决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78-05

一、引言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提出要实现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等多项内容,推进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本质上而言,教育信息化即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育、优化教育,这里的教育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育,也包括目前兴起的网络教育,同时还包括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教育内容等多个因素。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的优化、可持续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师生信息化水平,为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日益兴起,为传统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网络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网络教育存在缺少教师监控、学习者学习过程得不到有效监督等问题,引起了许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网络学习效果以及网络学习质量、网络学习影响因素等,是目前国内外学者集中研究的重点问题。[2]

本文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对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生学习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探究网络学习效果、网络学习成绩与学生网络学习时间、网络学习模块、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联,为网络教学的下一步改进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网络学习状况,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网络学习质量、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二、教育数据挖掘与关联规则

1.教育数据挖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于数据挖掘的概念已不再陌生。数据挖掘主要用于对大规模、无序杂乱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但是又包含大量为人所不知的、隐藏的有用知识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转化、分析、挖掘,从而得到有用信息,进而为商业决策提供支持。而教育数据挖掘,顾名思义,即数据挖掘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教育系统中投入使用了大量计算机办公系统、网络学习平台等,这些信息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将这些产生于教育领域的数据(包括传统课堂的教育数据)称之为教育大数据,对教育大数据进行的数据挖掘则称为教育数据挖掘。关于教育数据挖掘的概念,国际教育数据挖掘工作组网站将其定义为,运用不断发展的方法和技术,探索特定的教育环境中的数据类型,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改善他们所学习的环境,为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等教育工作者提供服务。[3]

2008年第一届教育数据挖掘国际会议召开,此后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更是如日中天。Muna等人对2006-2013近7年中谷歌学术上300余篇教育数据挖掘相关的文章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外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数据分类方法、常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国外的教育数据挖掘实证研究主要用于预测学生学习成果、预测学生辍学率,帮助教师提醒学生、降低学校辍学率等。国内的李婷等人对国内外的教育数据挖掘进行了综述,为了解当前教育数据挖掘发展现状提供了有利的文献资料。[5]

2.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算法中非常经典的挖掘算法之一,其最经典的应用为购物篮分析。该算法通过挖掘频繁项集来发现属性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计算密集型阶段,挖掘出频繁项集;第二步是基于频繁项集来生成关联规则,一般规则均描述为包含左项集(条件)和右项集(结论)的一对,并通过置信度和支持度来衡量规则的重要性和可信度。

最经典的关联规则算法是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本文使用基于该算法的Microsoft关联规则算法进行关联分析。挖掘频繁项集是关联规则算法的核心部分,Apriori算法使用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来发现频繁项集。首先,找到项集数为1的频繁项集集合,记作L1,用L1再去寻找项集数为2的频繁项集集合,以此类推,直到没有更大项集数的频繁项集集合,最后,在所有的频繁项集中找到强规则,即是用户感兴趣的关联规则。Microsoft关联规则主要通过支持度、概率(置信度)和重要性判断规则的有用性和重要程度。支持度用于度量一个项集的出现频率,AB的支持度support=P(AB),指的是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概率是关联规则的属性,在数据挖掘领域也成为置信度,规则A=>B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robability(A=>B)= Probability(B|A)=Support(A,B)/ Support(A);重要性也成为兴趣度分数或者增益,用于度量项集和规则,可以用公式定义为:Importance({ A,B })= Probability(A,B)/(Probability(A)* Probability(B)),重要性为0表示无关联,重要性为正表示正关联,重要性为负表示负关联。

三、关联规则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1.问题提出

目前,网络学习并没有非常严格且通用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一般直接通过网络学习的最终考试判定网络学习结果;高校内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学习,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网络学习时间是否达到标准,最终的网络学习效果仍然是通过期末的笔试成绩来考察。[6][7]学生的网络学习到底有没有成效,网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欠缺之处,教师都无法发现。虽然有些网络学习平台会提供简单的数据分析功能,但是远远不能为优化网络学习提供有力依据。

关联规则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能通过对网络学习数据的分析,发现网络学习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根据关联分析所得出的规则,能够帮助教师透彻地了解学生网络学习的真实状况,从而更好地监督学生学习,并为网络学习提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提高网络学习质量。

2.数据搜集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于某校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由外研社提供,用于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学生每两周接受一次课堂辅导,每周需自主完成至少4个小时的网络学习任务。在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中,学生需要自主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包括读写课程、听说课程、在线测试等,平台还包括学习工具、广播台等辅助工具。学生原始学习数据主要包括网络学习时间、网络学习模块以及在线测试成绩,其中网络学习模块主要涉及平台首页、听说教程、读写教程和在线测试,其他页面浏览人次较少,不纳入分析。

除了网络学习数据,本文所使用的数据还包括学生个人信息、期末英语成绩以及大学英语四级成绩。通过对网络学习因素与英语成绩的关联分析,得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改进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提供决策支持。

3.数据处理

除却对缺失、错误数据的删除、完善和修补,本文数据处理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关联规则算法是一个计数引擎,只用于计数离散属性状态的相关性,因此它不接受连续属性,只能对离散属性值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本文所获得的数据均为连续值,将这些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是数据处理的重点工作。

数据离散化方法主要有三类,无监督离散化和有监督离散化,全局离散化和局部离散化,动态离散化和静态离散化,其中无监督离散化又包括等宽分箱法和等频分箱法。本文采用无监督离散化的等频分箱法进行数据分类,预先设定好分类数,将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按数据量将数据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分类,并做适当调整。相较于等宽分箱法将变量取值范围分为N个等宽的区间,而各区间数据量分配可能存在很大偏差的数据分类方法,等频分箱法更适合于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分类。

需要进行离散化分类的属性主要为在线时间、是否进行在线测试、期末英语成绩、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离散化属性编码表。

在对属性进行分类时,英语期末成绩低于60分的人数不多,如果作为一个单独分类,会导致分类间数据量的不一致,因此按照等频分箱法分为四个类别;而在线测试分类中,有几乎一半的学生没有在线测试成绩,因此仅分为两个类别;此外,还定义了“学习模块”这一属性,根据学生在各个模块所花时间的多少进行筛选,选出学生所花时间最多的模块作为 “学习模块”,考察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模块。

对进行了在线测试的学生进行单独分析,考察其网络学习习惯与期末成绩的关联。主要考虑他们在首页、学习页面(听说页面和读写页面)、测试页面所花时间,并重新对在线时间、期末英语成绩进行分类,依然按照等频分箱法对数据进行离散化,新的属性离散化编码表如表2所示。

4.关联分析结果

利用SASS(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的关联规则算法是基于Apriori算法的Microsoft关联规则,通过计算频繁项集得到关联规则。分两组进行关联分析――全部学生和参与在线测试的学生,最终得到以下规则:

(1)全部学生关联分析结果

全部学生样本包括10086人,挖掘英语网络学习过程中“在线时间”、“学习模块”、“期末英语成绩”、“英语四级成绩”、“是否进行在线测试”之间的关联,得到以下规则:

规则1:学习模块=“首页”,在线时间=“T3”,期末英语成绩=“S1”,英语四级=“未通过”,支持度为0.447,重要性为0.545。在线时间多,但花费时间最多的页面为首页,期末英语成绩差,英语四级未通过。

规则2:学习模块=“在线测试”,期末英语成绩=“S4”,在线时间=“T3”,英语四级=“C3”,支持度为0.624,重要性为0.369。在线时间多,花费时间最多页面为在线测试,期末英语成绩好,英语四级成绩好。

规则3:期末英语成绩=“S4”,英语四级=“C3”,支持度为0.586,重要性为0.465。期末英语成绩好,英语四级成绩好。

规则4:学习模块=“读写页面”,在线时间=“T3”,性别=“女”,在线测试=“是”,支持度为0.571,重要性为0.267。在线时间多,花费时间最多的页面为读写页面,性别为女,进行了在线测试。

规则5:学习模块=“首页”,在线时间=“T1”,在线测试=“否”,支持度为0.889,重要性为0.534。在线时间少,花费时间最多的页面为首页,未进行在线测试。

规则6:学习模块=“在线测试”,期末英语成绩=“S3”,性别=“女”,在线测试=“是”,支持度为0.504,重要性为0.478。花费时间最多的页面为在线测试,期末英语成绩好,性别为女,进行了在线测试。

从上述规则可以看出,期末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英语四级也能取得好的成绩;花费较多时间在学习页面或测试页面,英语成绩较好;没有好好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即在无学习内容的首页花费时间较多的学生,一般不进行网络在线测试,英语成绩也一般;参与在线测试的女生较多,且女生期末英语成绩往往较好。

(2)参与在线测试学生的关联分析结果

参与在线测试的学生共5211名,对这部分学生的网络学习因素和期末英语成绩进行关联分析,将“学习模块”、“在线时间”、“首页”、“学习页面”、“测试页面”作为输入值,“期末英语成绩”作为输出值,得到以下规则:

规则1:学习模块=“在线测试”,学习页面=“X2”,期末英语成绩=“S3”,支持度为0.833,重要性为0.411。在线测试页面花费最多时间,学习页面所花时间中等,期末英语成绩好。

规则2:在线时间=“T1”,学习页面=“X1”,期末英语成绩=“S1”,支持度为0.547,重要性为0.385。在线时间少,学习页面所花时间少,期末英语成绩差。

规则3:学习模块=“首页即其他”,在线时间=“T1”,期末英语成绩=“S1”,支持度为0.667,重要性为0.305。首页所花时间最多,在线时间少,期末英语成绩差。

规则4:测试页面=“E1”,学习页面=“X1”,期末英语成绩=“S1”,支持度为0.526,重要性为0.267。测试页面所花时间少,学习页面所花时间少,期末英语成绩差。

规则5:学习页面=“X3”,测试页面=“E3”,期末英语成绩=“S3”,支持度为0.459,重要性为0.222。学习页面所花时间多,测试页面所花时间多,期末英语成绩好。

从以上5条规则可以看出,如果学生的网络学习习惯好,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在线学习,且在学习模块花费时间较多,则期末英语能取得好成绩;而当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差,花费较少时间进行网络学习,且在首页花费较多时间时,期末英语成绩往往较差。这表明,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与期末英语成绩有着较大关联。

四、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数据等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相关规则,发现了英语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教师的英语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传统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布置学习任务,较少进行督促和指导,对于学生网络学习的评判仅限于是否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及期末考试成绩,这并不利于网络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分析结果,为英语网络教学提出以下几条关键信息以及改进意见:

1.网络学习因素与期末成绩有密切关联

根据关联分析结果,学生在线学习时间越多,较好地完成在线测试内容,且在学习页面所花时间较多,期末英语会取得好的成绩;而当学生花过多时间在首页模块“挂时间”,不进行真正的网络学习时,期末英语成绩往往较差。优秀的信息选择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是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自我控制力,并能抵抗网络的诱惑,选择对提升自我知识有真正帮助的学习信息时,网络学习才能算是成功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素质,改善网络学习板块,增强趣味性和有用性,首先引导学生对网络学习产生兴趣,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网络学习对提高英语水平切实有用,才能将学生朝着正确的网络学习道路上引导。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最大的差别在于缺少教师的监管,教师要加强对网络学习的监管,增强师生交流。网络学习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要及时监督学生是否按时完成网络学习要求,还要安排固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对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辅导。

2.丰富多样的网络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学生的网络学习因素与英语四级成绩关联性不强,说明学生的英语网络学习对大学英语英语四级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英语学习平台不应该只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平台,在英语学习平台中增加丰富的大学英语四级辅导知识、真题测试、模拟测试等板块,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完毕的基础上能有所提升。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英语学习平台的功能性,真正发挥英语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的初衷和目的。

3.协作与交流是网络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该网络学习平台并没有涉及到网络互动与小组协作学习的环节,存在一定的缺陷。网络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个人学习,网络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组协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小组成员的学习,培养学生协作交流能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教师并没有消失于学习过程,仍然在监督和督促自己的学习,有助于约束学生。

4.教师的监督和引导是网络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网络学习是由学生-计算机构成的人机交互式学习,计算机无法给出及时的反馈信息,也无法监督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网络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在网络学习中,教师看似轻松,不用面授课程;但实质上,网络教学要取得成功,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教授学生正确进行网络学习的方法;其次,教师要及时监督学生网络学习状况,对未按时完成网络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及时反馈;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网络学习既能随时随地学习,又能保持与教师的沟通互动。高校在开展网络教学初期,应该注重对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师网络教学能力,从而顺利开展网络教学活动。

五、结束语

本文将关联规则算法应用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数据挖掘当中,分析了网络学习因素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联,并且找出了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网络学习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决策支持,为改善网络教学、提高网络学习质量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DB/OL].http:// /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2012-04-01.

[2] Ruipérez-Valiente J A, Mu?oz-Merino P J, Leony D, et al. ALAS-KA: A learning analytics extension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Khan Academy platform[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4):90-101.

[3]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DB/OL]. http://

[4]Al-Razgan M, Al-Khalifa A S, Al-Khalifa H S.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2006-2013[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Data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aEng-2013). 2014: 711-719.

[5]李婷,傅钢善.国内外教育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21-25.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5

互联网时代对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知识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其生产呈现“裂变”效应,并且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更新,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及书本;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革新改变了知识的空间结构和获取方式,高科技产品(如移动设备)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入互联网,从而使学习呈现出 “移动化”“碎片化” “即时化”的新特点。有部分建筑院校已针对上述挑战推出了如“慕课”(MOOC) “微课”等网络课程,然而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定位,与传统建筑课堂教学的关系、内容设置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解。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讲完所有知识点,因此学生在课外学习对于深化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出现以前,受限于资源和技术,建筑教育者往往难以介入学生的课外学习。对此,莫克和斯皮尔对建立终身学习模型作了论述。从学习的目标和方式控制层面,将学习分为了四种类型。其中,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是指学习的目标和方式均由机构控制;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是指学习的目标由机构控制,方式由学习者控制;不正式学习(nonformal learning)是指学习的目标由学习者控制,方式由机构控制;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是指学习的目标和方式均由学习者控制[1]。这一模型建立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识到,在传统课堂(正式学习)外,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层次,并且教育者可以采取适当方式介入。例如,在非正式学习和不正式学习这两种类型中,教育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引导以及获取知识的更多途径。在互联网时代,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需要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机制与内涵,让现有的教学适应这一新的背景;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通过新的技术和渠道将其纳入到既有教学框架中来,并对此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试图从关联主义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建筑设计教学中广泛存在的“设计课(Studio)”模式和“专题化辅助”模式的定位,并尝试引入“微单元”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对既有教学框架的补充。

一、关联主义(Connectivism)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主要思想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是当前流行的主要学习理论,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知识是通过人的思考或经验获得的一种内在的对象。然而,上述三种理论很难解释及应对当前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知识快速更新以及多样化学习方式等现象。对此,加拿大学者乔治

?西蒙斯(George Siemens)于2005年提出了关联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引起了国内外教育学者的关注。关联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发生在不断变化的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复杂环境中的过程,而并不完全受控于个体。学习(知识)不一定都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可以存在于人外部的载体(如组织或数据库)之上,其关注点应在于联结各种专业的信息节点(nodes),而形成这种不断让我们获得更多知识的联结(connections)要比当前所知的更重要。作为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学习本身并不是习得封闭的、静态的知识,而是缔结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网络结构(图1),从而应对知识的快速更迭[2]。同时,知识节点之间联系的强弱,决定了信息在其中“流动”的效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不正式学习、自主学习等)有助于强化知识节点连接强度[3]。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便成为教育者应努力达成的目标,也就是“如何知道”要比“知道的内容”更重要。

关联主义理论对于教育界的一大贡献就是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正视并肯定了课外学习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希望从这一视角出发,厘清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课内、课外教与学的角色和关系,从而为今后的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关联主义视角下的建筑?O计基础教学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是指学生在经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训练以后,在二三年级接受的建筑设计综合训练。这也是学生形成建筑设计基本观念的关键阶段。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甚至毕业后仍然将建筑设计视为单纯的形式创造,而缺乏相应的技术素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教育过程中设计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隔阂造成的。当前针对建筑教育的改革,大多是基于这一现状作出的应对,而建立建筑设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当前建筑教育的核心内容(图2)。

从关联主义的视角审视建筑设计及其基础教学,对明确建筑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及建立适应当前时代的教学框架很有启发。建筑设计虽然是以空间及形式的塑造为表现形式,在设计过程中,涉及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应用,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建筑教育的一大进步即从建筑风格的模仿到对问题解决的关注[4]。这一特点可以在关联主义理论这里得到的印证,即建筑设计的教学应从对单纯的空间、形式的模仿转移到强调与相关学科的融合、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上来。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获得知识的途径以及知识节点连接强度两个方面重新审视建筑教育中的两种常见模式,即建筑设计教学中传统的“设计课”模式以及“专题化辅助”模式。

“设计课”模式这一经典教学方法广泛存在于建筑设计教学中,其主要教学途径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对一”地传授设计经验。在单一的“设计课”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而较少介入学生的课外学习(图3)。在基础建筑教育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有序引导,难以将学到的知识融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之中,其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少,形成的知识结构较为单薄,不利于今后的知识拓展和自主学习。

针对单一“设计课”模式,很多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专题化辅助”模式,即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对每一个设计题目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而是对基础教学进行统筹规划,在每一个题目下针对某一相关学科的内容设置专题,引导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设计,从而达到加强建筑设计与相关学科联系的目的(图4)。例如:针对“建筑师工作室”题目设置框架结构设计专题,针对青年公寓设置消防疏散专题,等等。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过早强调综合训练而无法深入的?羁觯?强化了建筑设计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并对学生课外学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导,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 “设计课”模式的深化和改良。然而,当前这一模式的专题知识主要是通过讲座的形式传授,即主要还是从“教”这一方面去深化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而未充分考虑学生“学”的多样化,对学生课外学习仍然缺乏具体指引。

三、“微单元”(Micro-units)模式课程设置及其原则

“微单元”模式的提出,就是基于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希望从“学”的角度将学生的课外学习纳入现有的教学框架,作为强化学生知识结构的一种尝试。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针对“90后”“0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平台这一易于接受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而引导和规划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与内容相对独立的“慕课”不同,“微单元”的设置紧扣教学大纲,并与“设计课”教学、专题化讲座一起共同组成三个层次的知识传授体系,其课程设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微课题

与专题讲座宏观的、概括讲授某一相关课程的内容不同,“微单元”选择的内容在围绕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注重微观的、具体的知识点,强调某一概念或原则的运用,以达到深化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制作多媒体内容时,应严格控制时长及选题的针对性,以适应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以二年级教学课程设置为例,初步拟定“微单元”选题的内容。例如在“青年公寓”课程设计中,二年级学生往往对公共建筑的防火疏散欠缺认识,而专题讲座往往只涵盖宏观的防火疏散概念,建筑规范条文对于初涉建筑设计的低年级学生又过于枯燥、难以理解。针对此,“多层公共建筑防火规范”微课题即采取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建筑为案例讲解规范,采用文字、图解、图片及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形式,力求用生动轻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一重要知识点(图5、表1)。

(二)微传播

“设计课”和“专题化辅助”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为平台,教师讲授的形式传播知识,是单向的、即时的、“一次性”的传播方式,而“微单元”教学对知识的传播则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及社交媒体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平台,实现广泛传播、反复观看,从而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同时,应建立学生对“微单元”课程内容的讨论平台和反馈机制,以达到教学双向互动的目的,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以适应信息和知识不断更新的行业现状。

(三)微改造

如果说“设计课”教学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专题化辅助教学是从“教”的角度深化学生对建筑设计与相关课程的知识连接,那么,在这一教学改革的框架之下,我们采用“微单元”进行的教学尝试则是从“学”的多样性角度出发,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优势对现有教学框架进行的“微改造”,即利用“微单元”的课程增加现有教学体系的多样性,从而达到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微单元”模式对当前建筑教学的促进

“微单元”这一教学模式引入的意义是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之间增加一个新的层次,模糊“教”与“学”之间的界限,丰富了现有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打通建筑设计与相关课程的隔阂。从关联主义的理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微单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在以下三方面促进建筑教学:第一,从传授静态的知识,到建立动态的、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从重“知识点”到重“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第二,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模式到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双向模式,增加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的途径,创造丰富、立体的学习环境;第三,实现有组织学习与自组织学习之间的互补,从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设计技巧到鼓励学生通过自组织的学习过程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塑造多元化的建筑设计风格。从建筑教育的实践角度来看,“微单元”教学模式的引入更是明确了课堂教学(设计综合)、专题授课(宏观引导)、课堂外学习(具体知识点讲解)三个层次的教学定位,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设计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建立了一个基础建筑教学框架, 微单元模式辅助现有教学,进一步强化知识联系。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6

【关键词】 初中 英语教学 随意联想 应用 意义

1. 随意联想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

1.1随意联想在初中单词记忆中的应用

随意联想策略在英语单词记忆中主要有以下方法:谐音联想记忆,将英语单词的语音与汉语的语义进行连接,发挥联想进行记忆;词根词缀联想记忆,英语单词中,有许多单词是词根添加代表某种含义的词缀来构成的,对其进行分析肆义;以旧带新联想记忆,观察与分析英语单词,从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单词进行联想,例如将单词进行合成或拆分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记住单词且不易遗忘。

1.2随意联想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标题下的联想

我们经常把文章的标题看作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是文章的核心,认真地解读文章标题,我们就能够大概知道文章的要义,了解文章的精髓,推断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标题进行联想,可以让我们对文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果学生不联想而只是被动地阅读文章,就无法有效提高其阅读水平,更无法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关键词中的联想

关键词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对全文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推测,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对关键词的联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3) 在阅读语境中的联想

根据语境来推测生词的含义,有利于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加强学生的记忆。

2. 实施随意联想教学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英语是中考与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且占得分值比重较大,我身边有很多人因为初中时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对,英语成绩较差,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兴趣,抵触学习英语,高中时进而更加逃避,最终使得英语成绩越来越差。因此,初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你的兴趣。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其它英语学习内容的前提,例如阅读、写作等,但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单词记忆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少运用其他的一些方法,这使得中学生学习英语非常被动,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英语单词而言,这种方式还好,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复合单词而言,学生学习将会变得十分吃力。但是随意联想教学中,教师把学习英语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教师引导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学习英语,例如学习cal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call on / at / for。又如在学习时应当注意~an,~ant:~ist都是表示人的后缀,例如, Africana(非洲人), American(美洲人), European(欧洲人),assistant(助手), peasant(农民), artist(艺术家), chemist(化学家), scientist(科学家)等。这种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

单词的记忆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有很多中学生最头疼与发愁的也正是英语单词的背诵与记忆,我们总是记不住单词或出现记忆混乱、容易遗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记忆单词的方法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对其进行思考与联想,因此记忆的效率不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随意联想,以此来帮助中学生进行记忆。例如教师在教“瀑布”(waterfall)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瀑布,再进行简单的讲解,瀑布是自上而下流淌的水帘,则其英语单词就由“水”(water)和“下落”(fall)这两个英语单词进行组合而成,即为“瀑布”(waterfall)。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瀑布与瀑布这个英语单词联系起来,使中学生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对其进行记忆,并在以后使用这个单词时通过联想真正的瀑布而记起这个词。运用随意联想可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其单词记忆的能力,教师应当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3. 结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广大师生一直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试图寻找一种最近的英语教学方式。随意联想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7

关键词:关联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 教学方法

复句有不同的分类类型,邢福义本的《现代汉语》根据分局之间关系的不同把分句分为因果类分句、并列类分句和转折类分句。每一类分句下再进行细分。关联词语的习得既与词汇相关,又与语法相关,语法的习得是建立在词汇习得的基础上。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关联词语的使用并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导致了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使用过于单一以及初级学习者使用中的一些偏误现象。

一.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

在汉语学习者的词汇系统中,通过使用频率的观察发现,和汉语母语者相比,一些关联词的用法存在使用过多或者使用过少的情况,使用过多可能存在泛化或所掌握的范围小,使用过少可能是使用者对该词的用法掌握不够熟练。这里引用邢红兵《中介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对比分析》中有关中介语词汇的数据,统计的数据来自其收录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其中汉语词中连词的数量为302,而中介语中连词的数量只有141,不及汉语词的一半多。再据其词的平均使用次数来看,汉语词中连词平均使用次数为89.42,而中介语中连词平均使用次数为106.21,这就说明连词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泛用情况。

通过对HSK语料库的调查发现,找出了三种类型复句关系的代表性关联词,也就是汉语母语者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汉语学习者对于关联词语的使用存在着不平衡性,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因为、所以、但是、虽然、如果、而且等,出现频率较低的有:以便、接着、尽管、既然、就是说等。

由此可以看出高频词中,口语词占优势,使用频率较高;书面语词使用频率低或者没有使用。赵金强调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既会“说的汉语”也会“看的汉语”,既可以进行口头言语的表达,也可以进行书面语言的表达。

二.关联词语使用的常见错误

1.关联词的搭配

一些关联词语经常搭配使用,同时出现,比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也可以只出现其中一个。不管关联词语是否出现在句子中,其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不会改变的。搞清楚各种复句关系是关联词语使用的基础,汉语学习者这关联词的使用中,经常出现混搭现象,即因果关系搭配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搭配让步关系等。如:

(1)如果我在这儿刚刚得了胃病,所以不能随便吃东西。

(2)不但水、空气、土等以外,声音也许对多种动植物生长有影响。

(3)因为我学习努力,但我的成绩不好,差一点没上好高中。

例(1)句中,表假设的“如果”和表因果的“所以”搭配,例(2)句中表递进的“不但”和表追补的“……以外”搭配,例三句中表因果的“因为”和表转折的“但”搭配,都属于混搭现象,关联词的混搭会导致句子的分句间的语义关系混乱,影响句子的准确表达。

2.关联词语的漏用

由于学习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以及对汉语关联词语掌握的不够熟练,对于关联词语的使用远不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使用的频繁。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来说,汉语中得关联词多于英语中的关联词,且意义多样,使用复杂,不利于汉语学习者的掌握。如:

(4)中国也(因为)有工作的关系来过两次。

(5)但是,在国家大事上,(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情,那就很麻烦了。

汉语学习者书面表达时使用的词汇系统在丰富性、语体特征两个方面都和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书面表达中,大量使用口语词汇,书面语词汇表达不丰富。汉语学习者的书面语表达倾向于简单陈述罗列所要表达的内容,忽略了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系,缺少用来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而关联词语作为书面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内容。

3.关联词语的多余

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为使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或者因为对关联词语意义用法的不准确掌握,在有些不存在因果、并列和转折的复句中,强加进去了表联结关系的关联词语,导致意义表达混乱不准确。

(6)我愿意爸爸幸福,所以能找到对象。

(7)他终于生气了,批评我们的打扫卫生不好,所以常常把东西丢掉了。

在这两句话中,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我愿意爸爸幸福”并不是“能找到对象”的原因,“常常把东西丢掉”也不是“卫生打扫的不好”的结果。

4.忽略关联标记联结内容的语法性质

有些关联词语联结的两个小句都要求是谓词性的,即小句的述谓性是基本条件,一些汉语学习者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如:

(8)我既太太又学生。

(9)老师既好班主任又好精读老师。

这里“既……又……”联结的两个成分都缺少谓词“是”,缺乏陈述性,因此这类句子难以接受。

5.关联词语的使用不符合各分句之间的关系

(10)我知道如此,因为这不只是我所等待的好机会,而也是他人的。

(11)不但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经常都可以从报章上看到各种意见。

(12)如果我们要或不要都会遇到挫折,挫折离不开我们。

在(11)句中,本该用表并列的“而且”,却用成了表转折的“而”,(12)句表让步关系的“无论”用成了表转折的“但是”,(13)句中,表让步的“不管”用成了表假设的“如果”。这种偏误的出现或者是由于对于上下两个要表达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弄清楚,导致关联词语的使用错误,或者是由于对所使用的关联词语的联结关系理解出现偏误,导致使用时出现内容与形式不相符的现象。

三.关系词语的教学方法

1.同义词辨析

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联结,表示相同的语义关系,也就是说,有些关联词语可以替换使用,使文章用词更加丰富。但是,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在语气、语法意义、程度等方面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就需要进行同义辨析。同义辨析的方法可以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中丰富多样的关联标记有进一步的认识,便于他们在口语、书面语中的使用,使得语言表达更准确,衔接更严密,更符合中文习惯。

例如,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中,“但是”、“只是”和“不过”意义相近,但是它们强调的重点和使用的范围不同:

(13)他虽然个子小,但是力气却很大。

(14)这件衣服大小、样式都合适,只是贵了一点。

(15)他身体一直不太好,不过现在好多了。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但是”出现的频率达到6338次,“不过”出现了1459次,而“只是”只有790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表转折关系的句子中,三种常见的转折关系词语出现频率的严重不平衡。汉语学习者多用“但是”来表达,但是在汉语中,并不一定所以具有转折关系的句子都能用“但是”来衔接,即使能够使用“但是”衔接,也会使句子显得不够准确,不够地道。如在例(14)中,“只是”换成“但是”就显得不是很合适。“但是”表转折,转折的程度较深,强调的重点在“但是”之后的部分。“只是”表轻微转折,强调重点在“只是”之前的部分。“不过”表转折程度再请于“只是”,是对前面所说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关联词语的同义辨析,同义词一直都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进行词汇教学中,可以把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关联词语进行替换、辨析,以免使汉语学习者对于关联词语的使用过于单一。

2.固定搭配教学

关联词语一般来说包括四类,句间连词、关联副词、助词以及超词形式。这四类都属于虚词的范畴,我们知道虚词由于其意义的虚化和抽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难点之一。真实的语境和情景下的虚词教学是虚词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景的设计是虚词教学过程的重点。语境包括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和背景语境。在关联词语的教学中,情景和上下文语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16)你一定要带上伞,由于天上有很多乌云。

(17)因为我经常来这里,因此这里的人都认识我。

在(16)中,“由于”是表原因的,在句中“天上有很多乌云”是“要带上伞”的原因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说法却不能被汉语母语者所接受,因为“由于”一般放在第一个分句,且常与“所以”和“因此”配合使用,而且“由于”一般用于书面语中,但在这句话中,前分句带有口语色彩,后分句使用了带有书面语色彩的“由于”。例(17)中,应该告诉学生“因为”只能和“所以”搭配使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由于”的解释为“表示原因或理由”。《新汉英词典》中解释为because of,thanks to,owing to。如果只根据其意义和词典解释来向学生转述,所以学生才会造出如上述例(16)中的句子。同时还可能和与它相近的“因为”混淆,造出如例(17)中的句子。

3.分类归纳法

邢福义版的《现代汉语》把复句关系归纳为三类:因果类、并列类和转折类。各种关系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了进行情景分析,同义辨析,替换说明法之外,在汉语学习者对关系词语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掌握之后,辅以类别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习者关系词语框架的构建,对各种关联词语分类有更清晰的认识,使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能明确关系词语在句中的衔接作用,又能使关联标记使用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汉语习惯。

参考文献

[1]方绪军.影响汉语虚词习得难度的若干因素[J].对外汉语研究,2002(4).

[2]邢红兵.中介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对比分析[J].对外汉语研究,2009(5).

[3]赵金铭.“说的汉语”和“看的汉语”[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邢福义,汪国盛.现代汉语[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8

关键词:连接;关联主义;学习观;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21-03

一、引言

近几年,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一词在认知、教育等领域出现频率较高,国内也有译作“联通主义”或“连通主义”,它是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斯(George Siemens)于2004年末在eLearn空间上发表的《关联主义:网络创建即学习》一文中提出来的。网络理论、混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等构成了关联主义的理论基础,使其呈现了网络性、混沌性、复杂性与自我组织性等特征[1]。西门斯在2005年发表的《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三大经典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被频繁用于创设教学环境,而关联主义给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指导,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这引起了国际学术同行一定程度的关注。[2]其中,西门斯思想学说的坚定拥护者――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著有《关联主义和连接知识》、《学习网络和连接知识》、《连接知识导论》等代表作。[3]自从关联主义提出以来,西门斯和唐斯就一起合作发展其理论并把它运用于实践。

二、关联主义:一种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从相关研究中发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倾向于“连接”的角度把学习定位为一种“网络联通和网络创造物”。该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在快速变化的网络数字时代复杂的学习过程,为解决数字化时代的复杂学习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网络数字时代,知识所具备的连接点使散落在各节点的碎片化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创新。碎片化的知识在不同的境脉下有着不同的意义,学习者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网络和自身学习需求在各节点之间进行联通汇聚,并形成更为复杂的个性化知识网络。[4]基于技术的支撑,关联主义能真正实现一切教育资源和关系的连接,构建联通创新的、多维立体的、协同合作的、弹性而有序的完整学习系统。

人类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置身于动态社会中,在过去几十年学习方式不断变化,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都成功体现在许多环境中。然而,当学习进入网络化的、科技引领的时代时,这些理论就不足以支撑学习的改变,难以作出合适的解释,更无法适应数字时代的学习。在数字社会里,网络内部的连接和关系促进了学习的进行,西门斯和唐斯把该理论实践于开放课程并且强调实行更多开放教育的重要性。西门斯指出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人的活动,他还强调在开放社会学习环境和网络化的学生之间的联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以网络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关联主义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特点,它以一种新的认识框架和体系重新建构学习,在理论上给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提供了指导,使学习者更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

(一)关联主义的基本原则

关联主义有以下原则:学习和知识的关键在于观点的多样性;学习是一个连接特定节点或信息源的过程;学习可存储在非人工的器具中;知道更多比目前已知的更为重要;培育和维护连接是持续学习的必需条件;核心技能是能够看到不同领域、不同理念和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现时性(准确的、最新的知识)是所有关联主义学习者活动的目标;决策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不断变化的现实,可以知道选择学什么和当前信息的含义;虽然它现在是一个正确的答案,但由于信息潮流会影响决定的改变,在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了。[5]基于以上八项原则,可以看出关联主义的五个基本要素是节点、连接、网络、知识流及工具。该理论汇集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网络理论、复杂系统以及相关学科的独特想法。它强调的是连接的首要地位,认为连接形成于不同的层次,即神经、认知或概念、社会,并通过不同节点连接成网络,所有形式的学习初始连接都是一个人、一个概念或一个想法。关联主义还提到,许多团体所面临的挑战是知识的管理活动。知识存储在数据库里需要与正确的人在正确的上下文中才能被列为学习的连接。然而,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并没有要解决知识的组织和传递的挑战。

(二)关联主义的基本观点

基于数字化的时代背景,笔者结合关联主义的基本原则来阐释关联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

1.知识观

西门斯认为,知识能被描述但不能被定义,它是一种组织而非一种结构。传统的知识组织主要采用静态的层级和结构,它不同于现在的网络时代,知识的组织主要采用动态的网络和生态,知识被无数人创造、传播、挑战、修改、完善以及扬弃。因此,西门斯引入了一个知识流的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输油管中的石油,在网络中循环流动、创建、维护和利用,知识流应该是一个关键的组织活动。而关联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知识组成一个网络,既会流入组织和机构,又反馈到网络,然后继续支持个人的学习。知识发展的这个周期(从个人到网络再到组织)允许学习者通过他们已经形成的连接来保持各自领域的现状。按照西门斯的观点,人类就是通过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错综复杂的、自我纠正的、预先假定的和夸张的网络得到知识的,他还把知识分成五类:知道是什么、知道如何做、知道成为什么、知道在哪里和知道怎样转变。[6]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人们知道的信息比目前公开的更多,也就是连通能促使我们得知的更多,而且“知道在哪里”和“知道成为什么”比“知道是什么”和“知道怎样做”更重要。比如:如果把知识比作在管道里流动的石油,那么,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因为,石油要经过大量分散的支流并且在迅速地改变着,而管道起支撑连接作用――连接每一个细流。在学习非正式化、网络化的今天,知识碎片化并且生命周期短,那么,连接个人的“知识小世界”就能极大地促进个人学习,这就需要发展社交网络,连接那些能够促进和维护知识流的人。

2.学习观

从网络层面看,关联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形成连接、创建网络的过程,是通过结点来形成一个网络的外部实体,这个结点可能是人、组织、图书馆、网站、书、杂志、数据库或任何其他信息源,而创建外部网络结点是学习的行为之一,在结点处连通并且形成信息和知识源。另一方面,发生于头脑内的学习是一个内部(神经)网络形成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网络可以被理解为建立的一种(知识)结构,而建立这种(知识)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获得知识、联通新知识、筛选精确的知识。在学习网络里,并非所有的结点都是有价值的、能持续地保持相关性的,而关联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就是连接知识的现时性(准确的、最新的知识),也就是说保持现时性的能力比任何个别内容都重要。

在网络时代,不断激增的知识以片段的形式散布于知识网络的各个结点,而每个人都只拥有这种分布式知识表征的一部分,无法亲历所有的知识,所以,研究任务是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连通与聚合起来。关联主义正是主张把某些知识流的处理和分析功能下放给学习网络上的结点,因为网络化世界能以自治的方式不断地精练知识、再造知识和解释知识。另外,唐斯是主张把连通性知识作为关联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的,在区别“团体”和“网络”这两个概念时,他提出了关联主义学习的四个主要特征:①自主性,网络中的每个个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价值和决策自主地支配自己;②多样性,网络中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独特的观点和状态;③开放性,网络成员是流动性的,并且允许把各自观点输入系统,即网络接受外部输入;④交互性,知识在交互活动中产生,而非产生于把一个实体的特性传播给其他实体的过程中。[7]

(三)关联主义和三大学习理论的区别

1996年,Vaill强调“学习必须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系列持续的个人和小组经常想跟进的新颖的、凌乱的、有些突兀的重复事件的态度和行为”。而行为主义指出,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理解一个人体内发生的事情(“黑箱理论”)[8]。2001年,Gredler指出行为主义包含了关于学习的三大假设的理论:(1)可观察的行为比了解内部活动更重要;(2)行为应集中在简单的要素:具体刺激和反应;(3)学习是行为的改变。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而学习正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9]一般情况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适合指导传递性学习,该理论用于学校教育实践就是要教师对学习者进行重复的外部刺激,掌握矫正和塑造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认知主义往往需要计算机信息处理模型。学习被看作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包括短时记忆的管理和长期记忆的编码。Cindy Buell详述这个过程:“在认知理论领域,知识被看作是在学习者头脑里象征性的心智结构,以及学习过程是通过这些符号表征致力于记忆的手段。”[10]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通过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来实现的,而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看来,人类学习发生于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美国布鲁纳认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观点并提出“认知―发现说”,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和学习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学生遵循自身特有的认知程序。如此看来,认知主义适合指导自发性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创造知识,因为他们试图了解他们的经历(Driscoll,2000年)。[1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把知识看作为学习者的外部延伸和学习过程的内化,而建构主义假定学习者不是装满知识的空容器,相反,学生都在积极尝试创建意义,学习者往往选择和追求自己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运用原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者原则上承认现实生活中的学习是凌乱和复杂的,也就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课堂教学模仿这种情境性的学习,把握学习知识在各种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将能更有效地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

综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三大学习理论的研究,通过表1的比较不难发现,它们都局限于指向学习发生在一个人的体内。甚至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活动是一种主体转变为客体的结构性动作。这些理论没有提出人体以外的学习(即学习存储和操纵技术)。而开放、实时、双向的信息流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在自身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关联主义强调的连接、识别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正是这个时代生存的关键。作为学习者,要充分利用关联主义理论,完善自身的内外学习环境,积极构建自己的健康生态的学习网络系统。

三、结束语

关联主义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数字时代具有影响力的学习理论之一,它弥补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学习理论在阐释学习方面的不足,为应对从正式的、严格的学习向非正式的、基于连接的网络化学习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随着知识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要求学习者要积极连接自己的社会知识网络,并学会通过社会网络和媒体手段创造自己的知识生态圈;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具有相当的社会教育网络资源和加强拓展关系网( 即构造连接或将弱连接变为强连接) 的能力;第三方面则是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者应该更深入了解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设计中。关联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是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5] 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2][4] 王佑镁,祝智庭.从关联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3] G・西门斯著.詹青龙等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50,76.

[6] 周忍,钟志贤.关联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59-62.

[7] 王小霞.联结主义、关联主义和学习[J].中小学电教,2013,(9):20-22.

[8] George Siemens.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EB/OL]. http:///Articles/connectivism.htm,2004-12-12.

[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structivism, Constructivism, And Connectivism[EB/OL]. http:///learning/the-difference-between-instructivism-constructivism-and-connectivism/,2013-05-06.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9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快感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www . mdmec . com ),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163.com)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 www .china mp3 . com )、音乐天空(music, frxS63. com)、九天音乐网(9sky. com) }  pop评论( pop. com)、高地音乐(golitmusic.com  )、天虎音乐网( Tyfo.com)、三九网蛙( 999. com. cn)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有关学习的对联篇10

【关键词】“互联网+”;多媒体美术教学;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社会经济文化进入到全新的发展状态之中,“互联网+”成为人们热议的网络词语,这不仅仅体现于生产生活之中,也可以将“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教育发展中来,将中职阶段的美术教学与互联网进行紧密结合,更好的创设多媒体美术教学的全新模式,既可以凸显美术教学的基本优势,也可以通过多项资源的整合,推动多媒体美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多媒体美术教学以及“互联网+”的理论知识分析

进入到21世纪国际,积极注重技术创新,对“互联网+”的行业发展形态进行优化,大大提升了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在对中职阶段的多媒体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探讨之前,积极了解“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美术教学的理论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讲,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同的层面:

(一)“互联网+”的具体介绍

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形态来讲,主要强调的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社会呈现的全新形态,将互联网与其他行业进行紧密结合,在创新2.0推动之下,衍生出的全新互联网形态。简单来讲,“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可以通过信息互联网平台的优化,最大程度上发挥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优势,可以通过互联网思维的展现,突破全新社会形态的限制,加强社会资源的配置,对社会的创新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要了解“互联网+”这一全新经济形态之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基本形态,从而促进互联网与传统美术教学的深入融合提升教学水平。[1]

(二)多媒体美术教学的具体内容

对于多媒体美术教学来讲,区别于传统美术教学,主要是在多媒体等相关设备的支撑之下,促进多媒体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突破传统教育学限制的同时,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多媒体美术学习的基本价值。尤其是在中职教育阶段,多媒体美术教学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便于学生掌握各类美术学习技能。

(三)中职美术教育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具体特征

在中职美术教育阶段,既要加强多媒体美术教学模式的开发,也要了解具体的资源配置特点。在多媒体美术教学中,可以将多种元素集合为一体,推动美术教学进入全新的阶段;在声音、图像、视频资料的支撑之下,最大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在动态化视频的展现之中,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有全新的认知。其次,中职美术教学阶段中,加强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也可以突破原有教学的限制。我们都知道,美术知识的学习要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单一性。[2]通过直观的感受,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最后,多媒体美术教学可以在新型技术的支撑之下,使各项资源的呈现更加丰富,既可以激发学生绘画的灵感,也可以模拟户外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互联网形势下多媒体美术教学推进的重要价值

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在对全新技术内容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感受多媒体美术学习的重要奥妙,这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基于突破传统教学限制的价值分析

在多媒体教学形式之下,可以从直观的角度,强化美术学习的多感官接收渠道,使得抽象质的学习变得更加艺术和直观。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感染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由被动学习到主动的探究,可以更加精准的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强化,这对于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支撑作用。

(二)基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价值分析

在多媒体美术教学模式之下,可以推动多媒体与传统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交互技术的感染之中,让学生在把握具体的艺术气息。在强大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感染之下,拥有多媒体软件,加强美术指导,学生可以应用图片处理软件或绘图软件,热情的展示最终的作品,可以使整体的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明朗,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3]

(三)基于信息储存便捷性的意义分析

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支撑之下,互联网的应用优势更加显现。尤其是在互联网设备的支撑之下,各类美术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应用更加广泛,可以通过课堂之上、课堂之下的信息,互通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线上信息可以便捷储存,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复习巩固和欣赏,对于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四)基于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到价值分析在“互联网+”形势之下,加强多媒体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目前来看,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户外实践,影响了学生学习视野的进一步开阔。通过技术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户外场景。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教室之中就可以有身临其境的良好感觉,既可以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也可以通过学习内容的丰富,挖掘不同作品当中具体的美术元素,大大优化了学生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因此,在多媒体美术教学之中拓展了学生美术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态化的管理,真实地呈现精彩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丰富了美术教学的授课形式。

三、中职院校中多媒体美术教材面临的重大挑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探讨的内容和问题选择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多媒体美术教学内容的探究十分重要。目前来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有机融合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应该通过精准探索,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一)“互联网+”形势之下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作为全新的发展形态,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搭建的过程中,既要把握传统的专业技能,也要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新型技术和软件,通过多媒体2.0管理效果的优化,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通过模式创新,优化教学效果。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整体的课堂讲解仍然以教师自主讲解为主,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情形之下,多媒体的应用也不顺畅。甚至很多课堂之中没有应用多媒体,无法对趣味性的课堂模式进行构建,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学校设备不全面,影响教学效率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美术教学推进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教师授课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虽然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但是系统更新不及时。很多课程软件并不能全面化的进行使用,甚至很多学校并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师仍然以黑板讲解为主,无法通过多媒体资源的拓展,为学生呈现良好的学习景观。尤其是目前,很多新型系统、新型软件逐渐涌现于人民大众的视野之中,没有及时更新学习设备,也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中应用多媒体不顺畅

最后,从中职学生学习状态的角度来看,在具体对学习状况进行完整的过程中,也不能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比如,教师应用相关社交软件视频,让学生反复观摩复习,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手机或其他设备当中观看和分析。而是在设备当中玩游戏或看视频等,无法凸显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优势。另外,在对网络空间进行开阔的过程中,没有利用相关软件,加强鼓励竞争作用的发挥,使得多媒体美术教学面临重大困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多媒体环境之下中职美术教学的全新挑战。[4]通过多媒体美术教学资源的整合,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多媒体美术教学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趋势进步与发展。

四、提升中职院校“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水平的措施

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在充分了解了“互联网+”形势之下多媒体美术教学面临的全新挑战后,可以看出,现代教学背景之下更加强调人机交互和现代资源的整合,在对多媒体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要加强多种教学形态的展现,让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习感受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认知,这样可以通过多项策略的展现,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设置良好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对多媒体美术教学进行行展现的过程中,也要重点把握教材与多媒体设备之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之下,感受多媒体美术学习与传统美术学习的重要区别。在鉴赏学习和绘画的过程中,用情感进行连接。通过独立的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长远角度规划学生的学习节奏。例如,在对美术鉴赏课程进行把握的过程中,不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作品,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动态视频、音频、文字等相关形式,辅助具体的线上作品,让学生充分探讨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从中汲取营养。通过言语等内容的辅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学生可以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感受到绘画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背后的创作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审美技能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利用先进技术,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在对“互联网+”时代的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美术学习,既是一门造型艺术,也是视觉艺术,要从宏观角度,把握创新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凸显多媒体等相关设备的教学优势,将传统多媒体技术与现代计算机、互联网等进行融合,深入把握全新科技的基本状态,使美术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艺术特性,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5]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等应用,进一步的打印与美术课堂相关的事物,让学生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有更加丰富的学习思路,在3D打印技术的指引之下,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加直观的实物观摩,可以通过远程交互等技术内容的优化,让学生在自我更新、自我教育的同时,优化自身的学习状态。

(三)加强远程交互,提升教学水平

进入到中职阶段,教师在对多媒体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远程交互作用的发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远程操作设计,让学生透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没有在课堂之中,也可以学习到更为专业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绘画欣赏和鉴赏,形成良好的学习感悟。比如,在对中国画欣赏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唐、宋、元、明、清等相关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信息储存,深入总结不同朝代绘画的基本特征和画家的风范。在对远程操控的基本优势进行展现的过程中,也可以在线上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使用木头,金属,卡纸等制作相框,通过独立自主的分析,探索优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既可以优化学生擅长应用多媒体资源,也可以通过独特观点的展现,使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四)凸显互联网教学特色,完善教学转化

在对多媒体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也要通过动与静的结合,使抽象化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这对于学生学习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相关的软件,让学生通过电脑模拟和电脑演示,感受到不同学习空间学习氛围之下基本的学习形态。比如,在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3Dmax软件,首先播放视频,笔直的公路、笔直的铁轨,进一步的了解透视的规律,从远到近、从小到大,更加精准的把握透视的基本规律。通过鼠标的点击让其进行上转下转左转右转,从不同方向了解立方体的运转规律。从直观的角度,把握整体的演示过程,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代管理理念之下,使整体的学习更加方便快捷,有特色。

(五)结合电脑美术,优化色彩构成

最后,在对色彩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电脑的媒体等相关的设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色彩有充分的认知。在具体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们视觉心理产生的影响。比如,色调当中分为暖色点和冷色调,可以呈现不同的环境氛围,展现良好的感情效果。所以,此种情形之下,在具体对作品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相关的影像处理软件,更好地对色彩进行全面的调控。[6]比如,对photoshop等进行使用,通过屏幕色彩的对比进,更加精准的把握色彩的基本搭配,让学生拓展自身的练习范围,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在对材料等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更加精准地了解绘画作品的不同需求,实现学习的互相交融,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

五、结束语

综合分析,在“互联网+”大背景之下,中职阶段美术教学的讲解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对全新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的技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项资源的整合,更加精准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这对于学生今后阶段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金红.浅谈“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与新挑战[J].中国新通信,2020,22(19):208-209.

[2]吴霄宏.“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探讨[J].天津教育,2020,(15):143-144.

[3]金佳竹.“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与新挑战解析[J].知识文库,2019,(22):62-63.

[4]张咏梅.机遇与挑战——浅谈中职院校“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与新挑战[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53+55.

[5]王瑜.浅谈“互联网+”形势下的多媒体美术教学与新挑战[J].山西青年,2017,(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