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十篇

时间:2023-04-09 12:10:21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篇1

2、据《淮南子》说,所谓桃符,又称“桃梗”,是两块“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悬挂在正门左右门扇上用来驱鬼镇邪的桃木板,上面分别画着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shū)”和“郁垒(lǜ)”的神像,或者写着他们的名字——左神荼、右郁垒。

3、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我国中原地区民间过春节就有家家户户悬挂桃符的习俗。

4、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5、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名为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旋曲伸有3000 里。在桃树树枝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地方桃枝稀疏,形成了一个门,叫做“ 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

对联的来历篇2

关键词:档案 历史联系形态

1 历史联系

1.1 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在二元档案实践体系下,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的。二者其一以单独形式存在时是不能构成档案的。只有在这两种物质实体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状态下,档案才能形成。“文件实体集合”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也必须转化为物质性存在——记录性文件,同时与“文件实体集合”相配合,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

在这两种物质的比较中,对于档案工作而言,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更为本质的物质。因为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之一——文件实体,在其转化为档案之前就已经存在,是文件管理阶段的产物。档案部门是在文件进入档案管理阶段后才介入,对文件实体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旨在将隐含在文件内容之中、客观存在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加以抽象、固化、显现为历史联系,并创建具有记录历史功能的历史联系的记录。可档案工作并不涉及对文件内容本身的变更。如果仅靠文件材料就能独立、完整地记录历史,档案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文件本身不能记录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人员工作物化的结果,档案一旦失去了历史联系的记录,就等于割断了历史的链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材料,人类社会记忆的延续将无从谈起。

1.2 文件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档案的历史联系以及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四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件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间必然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与内容记录的文件之间也必定承载着与形成它的那项社会实践活动一脉相承而又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单份文件却不具有系统性,只能记录和反映孤立的事件和局部的片段,只有在反映该项社会活动原貌的文件整体中才能显示其价值。因为,文件“都是活动的产物,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它与活动过程的关系而定。”可见,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是由于它载运了单份文件不具有的、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过程和发展脉络相对应的、自然形成的内在联系。其实,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所承担的功能就是将文件按照其内在联系串联成历史,记录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正如怀特所说,“档案的实质在于:它不仅记录了成就,而且记录了获得成就的过程。”

在档案实践中,文件实体整理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完全分离开的两个实践体系。“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反映,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根源于文件与产生这些文件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对档案历史联系固化的结果。但档案学家不可能进入客观的历史事实,因为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对文件之间历史关系的一种抽象认识和主观再现,是对历史原貌的无限逼近,而不是绝对还原。所以,档案学家在重构历史信息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发现其所构建历史的内在逻辑。所谓历史逻辑就是指档案的历史联系,由来源联系、事由联系和时间联系组成。那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如何体现历史逻辑的呢?

2 档案的形态

从理论上讲,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对应单一的物质实体。而在实践中,档案是有多种形态的,由档案内的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构成,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以说,这些具体的档案实体形态是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历史联系的结构一一对应。

2.1 案卷层次

案卷是档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档案的最小保管单位,也是档案数量统计和一般检索的基本单位之一。《简明档案学词典》是这样定义它的:“案卷是把处理一件事情或属于一个问题、一项活动的文件组合在一个卷夹或卷皮中的有机文件单元。”可见,卷内文件的相互关联性,是案卷概念产生和存在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当然,这个定义是对案卷内涵的准确描述,不过是站在档案工作的角度上诠释它的。果我们侧重于案卷在历史联系中所起的作用对其进行定义,就可以更加洞穿其本质。简而言之,案卷就是对同一具体事由的文件按其形成过程排列而产生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文件组合体。

当然,这里的事由指的是一件具体的事,一个具体的问题,一项具体的活动,一项具体的工作等。它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囊括的都是单项的事情,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记录历史的角度分析,事件是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元素,不可拆分。从档案记录历史的角度讲,档案的最小元素是案卷。文件转化为案卷必须也只有通过事由,才能完成对事件的记录。因为,同一事由必然赋予在该事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件以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自然形成的、客观的、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么来源于同一事由的文件就自然地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天然的历史联系,不可分割。在档案的整理过程中,只有将同一事由形成的文件排列在一起,再按照事由内的发展过程组成案卷,才能对该事件的过程及内容完整地进行记录,反映出文件在形成时的客观规律和有机联系:才能比较具体地反映该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原貌。这种“一事一卷”的立卷原则要求文书立卷时必须完整保存文件实体,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同一具体事由过程下文件的历史关系。它可操作性强。没有太多的灵活性,克服了以往组卷时需要考虑文件的六个特征带来的不便,也更符合文件形成的客观规律,便于保管和利用。

我们说,案卷具有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功能,这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其更为本质的作用在于使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在微观层次得以保持。正如何嘉荪教授指出的:“立卷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还有另外一个极端重要、却又易于受到忽视的功能——它是使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微观层次也能得到保持的有效手段(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一件事情形成的文件,基本上组织在一个案卷中)”。因为一项具体的事务往往需多份文件来完成,我们只有把同一项具体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联系在一起,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具体事件的历史原貌。

诚然,近年来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涌现,档案界出现了电子文件是否仍需立卷的学术争论,甚至提出了取消立卷的设想。有

本文原文人提出:“在电子文件从文书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人们无需费心去分类、组合、检索,可以尽情地表现文件之间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不可否认,纸质文件时代的传统案卷原有的保管功能和一般信息检索功能,对于计算机而言可谓是驾轻就熟,已被电子文件时代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所替代。但是,由于计算机无法模拟人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无法自动判断隐含在文件材料字里行间的历史联系。只要档案记录和体现历史联系的本质属性没有变,无论其载体形式几经变迁,案卷保持文件形成过程和文件间历史联系的作用就无可替代。“取消案卷的概念,使同一件事情的若干份文件相分离,指望用主题词、文件标题或没有案卷号的所谓档号(全宗号、类号、年号和件号)等,来反映、表现文件之间的互有联系,是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的。”因此,案卷在电子文件时代仍然应该保留,而且更加重要,因为电子文件的特点要求档案工作者更多地关注文件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联系。

2.2 全宗层次

全宗的概念是由法国第一次提出的。按照法国尊重全宗的原则,来源于一个团体,一个机关,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的所有文件的集合体就称为全宗。荷兰档案学家缪勒、斐斯和福罗英合著的《档案整理编目手册》中定义全宗为“一个档案全宗是下列各种文件的整体,这些文件便是一个行政单位或它的一个行政人员所正式受理或产生的,并经指定由该单位或该行政人员保管的书写文件、图片和印刷品。”在苏联早期档案学中,全宗的概念是“在机关或个人的活动过程中有机形成的档案材料的总和,称为机关或个人的档案全宗。”我国传统经典档案学理论将全宗定义为:“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体。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全宗的定义进行分析对比后,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具体的表述方式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所有定义中都存在着一类相似的概念,如团体、机关、个人、家庭、行政单位等等。“这些形形的具体概念在档案学中,被抽象表达为全宗构成者。在档案实践中,全宗构成者的具体形式决不仅限于所罗列的这几种具体形式。”

如果说在传统纸质文件时代还确实存在着众多全宗构成者的具体形式,只是我们难以一一列举,那么进入电子文件时代,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方式和特点与纸质文件有很大区别,使得传统的实体来源概念受到了挑战,单一来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认识全宗时不能在全宗构成者具体表现形式的取舍间徘徊。而应扩大视野,将全宗置于其记录与反映的档案历史联系的大背景下,对众多的表现形式进行概括和逻辑加工,抽象出各档案有机群体共同的本质特征,使用抽象的词汇来阐述更为深刻的客观规律。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将全宗定义为:同一来源及其机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体。首先,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容分割。其次,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是历史的记录。第三,全宗是同一来源及其机构形成文件的集合体,这是对来源要素的高度概括,对来源原则的充分尊重,

档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产物,在产生和运转过程中会形成多方面的历史联系,包括来源联系、事由联系、时间联系,其中,文件之间的来源联系是首要联系,也是最根本的联系。只有首先保持档案的来源联系,将产生于同一来源及其机构的文件集中到一起,使它们和其他来源的文件分开,才能保持同一来源形成的文件之间的本质有机联系,全面深刻地反映形成者的活动原貌。实践也证明,档案馆馆藏来源众多,只有将同一来源的档案组成一个全宗,才能将档案与其特定形成者一一对应起来,档案所记录和反映的其来源主体的历史活动全貌才能得以维护。因此,将案卷组合成全宗的过程也就是区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不同来源主体的过程。事实上,全宗无非是一群产生于同一来源及其机构的文件,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而与其他来源及机构产生的文件联系较为疏松。不同来源及其机构的社会活动过程相对分离,所以产生的文件可以相互分开,各自构成全宗。

2.3 全宗群层次

全宗群是具有某种历史联系的若干全宗的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是完全孤立存在的,不同机构、不同事件之间是互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必然会反映在其形成的档案之中,使得某些全宗之间具有某种历史联系。这样就形成了全宗群。全宗群是在全宗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全宗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区分尽管它不是馆藏档案整理的实体单位,却是在实际上起指导和组织馆藏的一种思想原则。这要求我们在整理和管理档案时,不仅要维护全宗的完整性,还应维护全宗之间的历史联系。

历史联系在全宗群层次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最宏观的联系。这种宏观联系同样表现为三种形式,具体表现就是全宗群里面的来源全宗、事由全宗和年代全宗。这种宏观联系也就在这种不同的全宗与全宗之间的组合中展现出来。

具体来讲,记录同一年代内发生事件的全宗组合体就是年代全宗,例如大事记。年代全宗易于理解,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地记载同一年代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揭示重要事件和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提供某些事件的历史梗概,便于人们研究史实的演变及其规律性。

对联的来历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联系;联想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内容多,事件多,范围广,使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系统地进行复习,往往如无头苍蝇,这里复习一下,那里背诵一下,抓不住重点。如果教师让学生学会利用联系法,就可以使学生的复习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什么是联想法呢?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它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任何事物与现象都不能脱离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历史事件与现象也是一样的,它们不可能突然就没有任何联系而发生或消失,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它与其他貌似无关的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如果我们可以恰当地运用联系,展开联想,就能把历史事件整体、系统地归类,使它们形成联想的整体。

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联想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历史复习中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历史复习是在学生经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运用联想的方法是非常可行的,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复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把握历史事件及背景时更加游刃有余,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以下为笔者多年利用联想法的一点体会及看法。

一、整体联想

整体联想,顾名思义,即是指把历史知识看作一个连续的整体,一个由点线面所组成的整体。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历史本就是一个由无数历史事件和各种关系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在复习历史知识时,不能只掌握某些零碎的知识,要抓住历史事件的线索,把大量的历史事件、概念等组合成整体来把握,这样才能全面地掌握历史事件,深入地领会精神。

例如,对中国古代历史,在把握其整体时,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朝代开始,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为线,串起这条线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些线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面,而无数朝代之间的面又是有联系的,这些面组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整体。这样,在复习时,可以从最简单的一个历史人物这个“点”,联想到一条“线”,进而联系到整个“面”。然后由“面”到整体,这就是整体联想。当然,说起来是很简单,但这些是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历史基础之上的,不然,连历史事件中最简单的“点”都没有搞清之前,是不会有清晰的“线”,更不用说“面”和整体了。学生一旦能整体把握“面”及整体时,就不会轻易忘掉一些“线”或微小的“点”,这也是整体联想的极大好处。

二、纵横联想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其原因的,或纵深或横向等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纵横的事件互相交错,互相影响,就构成了历史。所以,学生在复习历史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眼光来复习,从纵深面事件的始末到橫向面事件的影响都要考虑,这样才能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

纵横联想法还可以细分为微观纵横、宏观纵横和阶段纵横三种方法。

微观纵横是只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如陈胜起义,不但要从当时陈胜起义的产生找原因,还要探索它对于其他历史事件的影响。

宏观纵横联想是指从整个人类历史中找出目的事件产生的源头,要全方位地探索,不但要掌握从时间方面的纵深及同时代的事件现象,还要掌握从空间方面探索其他地域同时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及现象,把握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阶段性纵横联想是指在复习历史上某个阶段的历史时,既要抓住其建立、繁荣、衰落、灭亡这一阶段性纵的线索,还要从其同时代其他方面进行掌握,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当时其他外族情况等等。如秦朝的统一,就可以利用此法来进行掌握、整理。

合理运用纵横联想法,可使学生在复习历史时,能够不因某些零散历史事件而忘掉其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够轻易地将零碎事件、现象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历史分析、综合能力。

三、对比联想

事件与事件的发生总是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如同为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同为农民起义,它们之间的产生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可以推动朝代的更替,有的却被镇压?

这就是对比联想法,它指在复习历史事件或人物时,以与其相近或相似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对比,从而对其之间的关系、联系进行探索、分析,得到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比联想,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历史事件,更深刻地加深对事件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对联的来历篇4

[关键词]苏联史学 中国史学 史学史的“影响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1-0102-04

近日读到张广智主编、李勇副主编的《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深感张先生在对待国外史学的理念上有很清醒的认识,特别是他观察国外史学的视角很值得称道。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史界学人也把眼光投向国外,获得了大量来自国外的新观念、新学派、新方法、新视角的信息,突破了以往史学的隔绝闭塞、孤陋寡闻的局面,知识结构为之一变。即使是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也能头头是道地谈论年鉴学派。但是,回顾这30年来中外史学交流的历程不难看出,现今我们所关注的国外史学其实只是西方史学,我们是在用一只眼睛看国外史学,而对于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深深影响过中国史学的苏联史学却没有看到,或者是不愿看到,这等于在观察世界史学变迁的过程中闭上了一只眼睛。这样对国外史学的了解起码是不全面的。

20世纪中国史学实际上是在与国外史学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张广智先生是研究西方史学史的专家,他所主著的《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教材,哺育了一代有志于了解西方史学的中国学子。但他不主张把视线停顿在西方史学本身,而是要更多地关注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为此,他专门呼吁开展史学史中的“影响研究”。他指出:史学史中的“影响研究”,指的是中外史学史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各自史学自身的问题,还应当留出一些空间去关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史学文化的相互交汇与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外史学交流史的研究就是史学史中的“影响研究”。张先生不仅向中国学界介绍了西方史学,也重视外国史学对中国的影响。他认为,国外史学的输入,从总体上看,对促进中国历史学家开阔视野、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拓展方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在回顾整个20世纪中外史学的交流史时,张广智先生的眼光是全方位的。他既看到了“五四”以来,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中国史学如何剥离传统史学的脐带,走上了史学现代化的新途,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自俄苏进入,导致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行程。在整个20世纪,这种外来的影响呈交互错杂之势。新中国的“十七年史学”,深深地打上了苏联的印记;改革开放引来的是新一轮西方史学引进的高潮。这些错杂交替进入中国的外来史学,都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过影响。因此,在回顾20世纪这个中外史学交流的过程时,用两只眼睛看国外史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苏联史学和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学与研究特别是世界史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引入苏联史学是必要的合理的选择,它对中国学者建立自己的世界史教学体系起了促进作用。1952年,时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郑天挺发表文章谈“学习苏联高等学校的历史教学”问题。他强调了很多苏联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优点,如教研组的作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如何把苏联历史教材的精神贯彻到中国的历史教学之中,也是当时中国大中学校比较关注的问题。当时强调“把苏联历史科学的精神和实质,贯彻到中国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在编写教学大纲中,一部分教师钻研苏联师范学院的《苏联史教学大纲》,以便按照苏联大学编写其本国史教学大纲的精神,来完成《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的初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也积极地把苏联学者关于封建社会的讨论介绍到中国来,以推动中国的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出版了《封建社会历史译文集》。世界史方面引进了大批世界史的教材和专著,如科瓦略夫的《古代罗马史》,塞尔格耶夫的《古代希腊史》,阿甫基耶夫的《古代东方史》,科斯敏斯基和谢苗诺夫的《中世世界史》,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5卷本《近代史教程》,叶菲莫夫著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波尔什涅夫等人编著的《新编近代史》(第1卷)等。

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开始编写自己的世界史教材。如郭圣铭的《世界古代史新编》、童书业的《古代东方史纲要》、吴于廑的《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周一良的《亚洲各国古代史》、戚佑烈等编写的《世界中世纪史》、齐思和编著的《世界中世纪史讲义》、刘启戈编的《世界中世纪史》。这些教材是内部交流,主要内容还是对苏联教材的模仿,在指导思想、具体史料、具体观点上都受苏联模式的控制。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在苏联科学院出版了十卷本的《世界通史》之后,我国的世界史学者也奋起直追,在周一良、吴于廑的主持下编写了中国版的《世界通史》。尽管这部《世界通史》还不能超越苏联版的《世界通史》的模式,甚至于被认为是苏联版的“缩写”,但不论有多少问题,它毕竟是中国学者按照新的思想体系写出的世界通史。它的问世,也是那个时代受苏联史学影响的明证。假如没有苏联史学的影响,中国学者是不可能如此快地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史学科体系的。

二、苏联史学历史观的双重影响

苏联史学的基本历史观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人。苏联史学是中国学者接受唯物史观的桥梁,许多史学工作者通过学习苏联,找到了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建国之初,一些历史学家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积极学习苏联和斯大林著作,树立唯物史观并批判自己头脑中的错误历史观点。童书业于1952年发表在《文史哲》第5期上的文章《学习〈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批判“经济史观”》就是一例。在文章中,童书业反思自己过去对唯物史观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他自认为是“真正的唯物论者”,而把大多数新史学家看成是“公式主义者”,经过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唯物史观只是一种“经济史观”。北京大学的徐天新反思了自己几十年深受苏联史学影响的过程。他说:我一生都在学习、研究苏联历史,经历了一个艰辛而又曲折的过程。在国内和苏联的大学学习期间,我先后三次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思想完全被禁锢在这本斯大林主义百科全书之中。在“”后,专心攻读历史特别是苏联史,渴望了解历史真相,如实阐述历史事实。但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都要同头脑中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争论较量。经过深刻的反思,他开始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依据的“阶级斗争学说”、所使用的“阶级分析方法”产生怀疑,进而发现了大问题。他发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把阶级斗争学说绝对化、简单化、庸俗化,把分析历史的有力武器变成歪曲伪造历史、欺骗人民的工具。它打着阶级斗争的旗帜,随心所欲地编造历史,把虽有贡献但犯有严重错误和罪行的斯大林描绘成值得崇拜也必须崇拜的救世主。在初步认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错误之后,要彻底摆脱其影响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阶级分析方法”,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它。长期以来,学习研究历史时总是首先看一个人物事件的阶级属性,似乎结论也就由此而确定了。他说:应当承认,《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它的观点和资料、它的分析方法和写作目的就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一有机会就显现出来。[1] (《前言》)

三、苏联史学的经验和教训

应该以动态的眼光、全面的视角来看苏联史学。不能把对苏联史学的认识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的水平;也不能只用一本书的观点、一部通史的体系来代表整个苏联史学。当下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对苏联史学的印象不是很深,年岁大一些的学者对苏联史学的印象往往是一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一部十卷本《世界通史》,而后者的影响力远不如前者那么大,不学世界史的人是不用看那多卷本的世界通史的。一本联共党史是不是能代表整个苏联史学呢?这本联共党史是1938年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为了加强全党关于苏共历史的教育而编写的教材,它在政治理论上的作用远远大于在学术上的作用。尽管这本书所讲述的历史理论曾经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但是毕竟不能以这一本书来代表整个的苏联史学。其实,苏联史学是一大批苏联史学工作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共同工作的成果,渗透到史学的各个领域,在许多领域中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是世界先进的。如果我们以联共党史来反思自己在历史理论上受到的苏联影响是很必要的,但是只以它为标准来评价整个苏联史学就有些失之片面。

苏联史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和中国史学一样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斯大林逝世以后的苏联史学已经和斯大林在世时大不一样了,我们不能总用老的眼光看苏联史学。看一看陈启能、于沛、黄立著的《苏联史学理论》的第一部分,看看前苏联学者对苏联史学发展的理论反思就可以感受到苏联史学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前苏联的历史学家们认识到:从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苏联历史科学中的确立就已经越来越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继而又具有行政和政治压力的性质,并伴随有对任何异己思想的严厉镇压。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教条主义蜕变。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认识的科学方法变成了可以一劳永逸地揭示古今和未来所有秘密的教条的堆积。在反思过去苏联史学中的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的同时,苏联史学家们也反思了过去对待西方史学的态度,认为过去是把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简单化了,需要重新思考对待西方史学思想的方法论原则。不是应该对立,而是应该对话,恢复西方史学客观的发展面貌。他们承认,西方史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新成果,发掘出许多史料,大大丰富了历史科学。西方史学出现的趋势,反映了史学研究的革新和方向的转变,是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深刻变化,认为西方史学的杰出代表是法国年鉴派―新史学。

很多苏联史学家不赞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做法,主张以客观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不等于说宣布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认识方法论,而是强调“理论―方法论的综合”、“方法论多元化”。陈启能在总结苏联史学的变化趋势时谈到:“从前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一点启示:即既要注意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注意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防止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和公式化。这两者实际上是并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2](P24) 这说明,在对待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上,前苏联学者和中国学者是有共识的。

虽然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推行“新思维”的结果,社会上曾出现过一股“历史热”,打着填补历史“空白点”的旗号,大搞历史翻案,再一次破坏了苏联史学。但这股浪潮主要是为政治需要服务的,没多少科学性,因此不能把苏联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取得的成就全盘抹煞。且不说苏联史学在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研究、中世纪历史的研究及俄国历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即使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成就。《苏联史学理论》一书的第二部分概述历史认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就有很多值得中国史学家关注之处。在这部分里作者介绍说:早在50-60年代,苏联哲学界对认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中心,像《实践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实践――科学中真理的标准》之类的著作已经出版许多。以后,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之类的著作,对于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已经得到讨论。而在60年代初,苏联史学已经在系统研究历史认识论问题,这是苏联史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即苏联史学已进入了新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苏联史学家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史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上,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苏联史学研究的质量。70年代以后,历史认识论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研究历史事实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史料的本质,出现了《史料和历史认识》方面的专著。到80年代,历史认识论研究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如《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的方法论问题》、《历史认识的哲学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历史认识的创造与反映》。在较有影响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著作如茹可夫的《历史方法论大纲》、巴尔格的《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柯瓦利钦科的《历史研究的方法》、“科学与教学文献”编辑部编的《历史科学・方法论问题》等著作中,都有关于历史认识论问题的专门论述。正如于沛所说:“80年代以来苏联史学理论方法论的著作表明,历史认识论问题已在这一科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P63)

这里我们可以把中国史学界对于历史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与苏联的情况做一比较,因为恰巧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史学界也兴起了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的一个热潮。近日,曾经参与这场研究的李振宏发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一文。该文章对近3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界对于历史认识问题的研究状况做了很全面的总结,对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事实的概念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史学方面,都进行了讨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他在文章中也指出:“无论从学科建设的需要说,还是从历史认识论观念的普及或者说它对一般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影响方面看,历史认识论研究都需要有新的拓展。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历史认识论体系,甚至还没有一本完整的历史认识论著作问世。”李振宏的文章的确很无情地揭示了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这种尴尬局面。据笔者个人的感觉,即使说我国史学界曾经出现过一个讨论历史认识论问题的热潮,那是由于1987年的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主题是历史认识论问题,由于这次会的促进形成了一个热潮,以后则缺乏深入、系统、持续的研究。从这一点来说,是否应该承认前苏联史学家在这方面比我们研究得深入,我们需要向前苏联史学家学习呢?

四、俄罗斯的史学

苏联解体以后十多年来,俄罗斯史学界经历了一个混乱、震荡和改组。现在尘埃落定,俄罗斯史学界也从冷静思考阶段,进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档案热”,带动了俄罗斯的史学研究和出版,一大批在深入研究档案基础上写成的著作问世,各个领域的史学新著大量推出。苏联史的研究、20世纪俄罗斯史的研究也形成新的热潮。俄罗斯学者发现,苏联历史学的概念系统已经陈旧,造成了与西方史学的差距。今天,俄罗斯学者改变了过去苏联学者只重视研究阶级斗争史、政治史的传统,出现了社会史研究的繁荣期。他们吸收了当代世界史流中有创新意义的东西,像文化史的研究、心智史的研究以及日常生活史的研究都很兴盛。全球史的研究也受到史学家的关注。这种情况,在某些方面也类似于今天中国史学的状况。

当然,今天俄罗斯史学的状况要比今天中国史学的情况复杂,了解前苏联史学和了解今天俄罗斯史学一样,都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情。但笔者认为,既然过去有长时间沟通的基础,今天又有许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彼此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应该说是必要的。史学界应该像积极引进西方史学那样,积极引进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史学研究成果,为繁荣和发展中国史学服务。张广智先生说:珠辉散去归平淡。当拨去了附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上的种种神圣光环之后,还其作为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一个学派的原貌,我们发觉,它与世界史学园地中的许多派别一样,也互有轩轾,各有特色。总之,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态度,认真总结,批判地继承这笔史学遗产。

[参考文献]

对联的来历篇5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2、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3、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提高能力。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又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由今溯古,强调重点。例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韩非、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又如1997年7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由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80年代签署《联合声明》,洗刷民族耻辱。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对联的来历篇6

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史鉴功能

在中学整个教学规划中,历史往往被摆在次要地位上,因而历史教学也一直被认为是会考拿学分的功能。但由于历史的学科特点,它存在很多社会功能,其中之一便是史鉴功能。所谓史鉴,主要是指追溯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司马迁在写《史记》是说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史学的借鉴作用,往往将其余国家的治乱兴衰连在一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虽然有过去性的特点,然而历史又是人们了解当今社会、理解一切变化与延续的最主要途径。新一代年轻人不会轻易懂得前辈们对新中国成立时的那种无与伦比的喜悦之情;他们不会轻易懂得对知识分子的迫害的程度;他们更不容易明白前辈们看到今天中国各种变化心中的感慨。懂得历史,懂得借鉴历史经验,可使学生们更深明白历史的种种,可使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因此,历史教学应该结合时代特点,贯彻古为今用原则,以古鉴今,探今溯古,继往开来,以更有力地启迪学生,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

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史鉴功能,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史鉴意识,及时挖掘并关注历史教学内容中具有史鉴作用的资料;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历史事实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历史智慧,充分发挥史学的借鉴功能。例如,在《外交关系的突破》这课中的还原“历史现场”——历史剧的表演,它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历史,再进行探究、分析、联系、比较、借鉴等。在以下两个教学片段中可以显示出历史的借鉴功能。

课堂教学片段一

(幻灯片4)这是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11月8日的一期封面,人物是,标题是“中国人来了”。这一期的封面文章这样写道:“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中国人来了”是指什么事件?

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师:(板书“重返联合国”)“中国人来了”,来得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

生:为了这一天,中国人足足斗争了22年。

师:是啊,为了能重返联合国,中国人民为之奋斗了22年,下面请同学们来演绎这段经典历史。

生:历史剧表演联合国第26届代表大会,过程中教师展示幻灯片(5—7)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场景、投票结果和乔冠华的讲话。

中国重返联合国历史剧

需要具体发言的人员有两个旁白;各国代表: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乔冠华)、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

(旁白一)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总理兼外交部长多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大主席,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要求把已经不能代表中国的集团代表驱逐出联合国,并容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参加联合国的工作。但1951年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提出延期审议该问题。在以后的几次联大会议上,美国一直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上世纪60年代,卡沙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三国提出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遭到美国拒绝。

美国代表: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对此提议表示反对。

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加合国,但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对此,中国坚决反对。向当时秘密访华的基辛格表示:中国不在联合国已经很久,中国可以再等一段时间,但是中国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的安排。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各国代表上台)

(旁白二)本次第26届联合国大会应各国要求,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取代中华民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事召开,请各国代表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发表意见。

我代表阿尔及利亚提议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

我代表阿尔巴尼亚提议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

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表示反对。

我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表示赞同。

下面请各国代表对此提案进行投票表决。请各国代表投票。

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表示弃权。

我代表法兰西共和国表示赞同。

我代表大不列颠及被爱尔兰联合王国表示赞同。

我代表中华民国表示反对。

我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表示赞同。

……

结果显示: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

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中华民国代表走下台,中国代表上台)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衷心的祝贺。我相信,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下面,我们欢迎中国代表发言:

乔冠华: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代表,大家好!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了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师:我们对他们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从他们的讲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呢?

生:是民族自豪感和骄傲。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艰辛过程,和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

师:(幻灯片8)正像乔冠华团长在这里潇洒而豪放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时西方媒体称他的笑声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他的笑容,被在场的外国摄影记者抓拍了下来,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中定格为永远的历史。1971年11月开始,鲜红的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广场上高高飘扬。

在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个知识点上,可以说资料比较丰富,可以让学生看看图片或者读读乔冠华的话,知道这一事实。但是看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可以看到,完成教学目标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了历史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中体会到外交精神,经受挫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这部历史剧中,美国从反对到弃权,表明每一个历史时期,国家的外交的具体政策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着国家利益的变化而变化。中国代表团乔冠华的讲话和他震碎联合国大厦的笑声,能使学生更直接明白外交关系突破的来之不易,更能理解领导人的外交智慧,从而更深理解到今天外交的艰难和不易。

课堂教学片段二

师:为什么说中美接触是情理之中的事?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依据幻灯片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并讨论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都有哪些?(板书:中美关系的解冻)

生:(幻灯片13—14)小组合作探究,并总结出原因,由小组派代表发言。

美国:(1)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2)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3)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1)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2)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3)解决,实现祖国统一。

师: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意识形态、国际形势。

该片段通过“论从史出”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面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外交困局,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人运筹帷幄,最终突破了这一困局。这是一种对国家利益的坚守,是一种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的较量,也是一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政治智慧,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

结束语

历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对历史的借鉴不仅来自于对历史上宏大事件规律性的总结,也来自于对前人历史智慧的感悟与提升。有学者曾说:“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让学生参透历史的奥秘,并且从中有所得,有所思,需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本课堂教学实例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典型材料,深入地分析材料背后所蕴藏的政治家们的智慧,并加以适当提升和扩展,以启迪学生。虽然本课分析的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史实,但对学生来说,能够从当年政治家们的政治智慧中体会到通过谈判、有原则的让步所带来的互惠互利,对平时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都有启发,突出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史鉴功能。

对联的来历篇7

关键词:历史复习;新课标;经验方法

结合近几年来高考历史的考查形式来看,高考对历史这个学科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基本概念技能的掌握等,更注重于对学生参考历史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试卷与传统试卷有较大的区别,着重体现在考试区域的地方特色,并且突出当下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现实和历史进行结合,由知识考查逐步向能力考查转变。因此,在当下的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求历史教师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着重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并要求其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这也成为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下面介绍了笔者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的几点经验与方法。

一、注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虽然近几年来,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历史的重点,但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能松懈。知识的完整准确掌握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没有夯实的知识积累,能力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现阶段的历史复习教学之中,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一轮的通史复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每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认识,准确完整的掌握历史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过程、内容、结果、影响、意义、局限、教训、成败的原因等。其次,二轮复习在讲专题时,仍然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在每一专题的复习前,可将专题相关的知识点做成填空题要求学生课前复习完成,课上再将这些知识点串成线,换个角度复习基础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进一步分清易混淆的概念。另外历史的基础知识某种程度上就是史实的记忆,由于考试范围比较广,牵涉到古今中外众多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复习到哪一段,就记住哪一段,等到再复习下一部分时,前面的内容又忘的所剩无几。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在复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尽量以点带线带面,把能关联到的知识都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反复记忆的习惯。

二、加强历史知识点的思维联想

历史复习不能孤立某一个知识点,历史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鼓励学生加强对各章节、各知识点的联系,完善学生对历史知识网络的整体性,这就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种联想方法:第一,对所学知识进行纵向联想,所谓纵向联想就是指在掌握某一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系统联系其前后有关知识,并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这一专题时,教师首要任务是促使学生掌握各朝各代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以及统治者各自采取的经济措施,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纵向联系,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思考,最终得出经济发展是强国之本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结论。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横向联想,所谓横向联想就是指以某一时间或某一事件作为基础,并对此同类事件展开想象,归纳事件所共有的特性,例如在复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在阶段学习中同步进行纵向、横向联想,在掌握了纵向联想与横向联想的基础之上,还要引导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将两者有机统一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形成完善的网络整体。

三、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网络

历史教材在复习中作为一个整体,由具体的时间、地点、任务等因素构成,所以想要完善地掌握历史知识,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将这些点、线、面立体的串联起来,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正确把握历史发生的线索与方向。例如,在明清发展这个阶段性复习中,一般以经济发展、政治策略、文化科技进步等内容作为复习的整体线索,将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的知识按照时间或地点规律进行完善。经过对历史知识的分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和基本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就可以充分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避免知识的混淆记忆,做到复习时结构清晰,突出记忆重点。

四、进行记忆方法的改革与突破

高考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具有较高的要求标准,所以教师要不断结合教学实际优化学生的记忆方法,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以下几种记忆方法进行尝试:一是延伸记忆法,即以某个历史事件或任务为记忆基础,并以此进行延伸,将与之有关的知识点串联记忆。例如,以汉朝的建立作为定点,对汉武帝的政治改革措施如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察举制、编户制度、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水利以及手工业成就等内容进行时间或地点上的串联记忆。二是,对不同事件进行比较记忆,将性质或时间地点等具有相似性的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各自的异同,并有针对性的加强记忆。著名史学家托波尔斯基也认为在进行历史研究学习时,运用比较法非常有必要。可见,比较记忆在历史知识记忆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中的郑和下西洋时,可以将其与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起来,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经济基础差异、影响与后果,并得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要适应经济的发展状况,着眼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启示。

五、结束语

在高三的历史备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借鉴成功的教学方法,并充分结合地区的教学实际,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加强其历史思维联想,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网络,改善学生的记忆方法,最终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在高考中取得最优成绩。

参考文献:

[1]薛琼.从2006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看2007年高考历史复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对联的来历篇8

初中历史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历史的方法跟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历史的时候,要根据历史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1.缺少逻辑思考

历史一直被归为文科,其教学方法也跟文科差不多,很少需要逻辑思考。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测试以回忆课本知识为主有关,历史并不像物理那样需要分析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思考,再回忆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侧重基础知识记忆

历史学习特别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对基础知识进行明确记忆,学生就很难得出试题答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以使学生在考试紧张的时候,也能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记忆,以达到熟能生巧。

3.知识内容多

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学生经常在记住新的知识的同时又忘记旧的知识。所以,学生要合理分配好复习历史知识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忆众多的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要把历史知识串联成一个网络,要确保所有的内容都出现在这个网络上,并且网络的任何一点都能通到另一点。

二、初中历史学习中的困难

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遇到的困难,学生哪里觉得难,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而初中生学习历史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难题。

1.容易忘记

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历史时还觉得轻松,到了初三进行全面复习历史知识时,学生就开始出现遗忘前面知识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来过目不忘的人就极其稀有,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较久的知识都会忘记。学生在增强记忆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复习才是巩固记忆的王道。可言说,让学生轻松复习所学的知识是解决学生遗忘的有效方法。

2.不同知识难以串联

学生在学习当中,没能站在高的角度纵览整个系统的知识,因此看不到不同章节知识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很难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就造成了各个知识点孤立存在的现象,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思维也就比较局限,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困难困扰着不少渴望学好初中历史的学生,而知识网络的构建的教学方法恰好能解决这些难题,能给初中生学习历史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既方便了学生记忆,又方便了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

三、知识网络的优点

1.包含初中历史所有知识

知识网络不是只包含一部分知识,而是能够把整个初中的历史知识都包含进去,做到不重不漏,既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压力,又保证了知识的全面复习。整个初中历史的知识网络不需要一下子就构建成,这样会很辛苦,教师可以教学一节内容便构建一节内容,并且与前一节内容进行联系,相对来说,这会让教师觉得其工作量减少了很多。

2.不同知识之间的串联

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是把前后两部分知识串联在一起,就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家建立》为例,该单元包括从“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诸暴君”到“大一统的汉朝”。其实要把这三课的内容串联起来非常简单,这三课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首先秦国统一了中国,接下来秦国君王暴政,引起百姓起义,然后秦国被,建立起汉朝。学生复习完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便可以联想到秦国暴政,接下来可以联想到秦国被。这样,不同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串联,便能构建起知识网络。同样的道理,针对不同的书本,我们也可以找到他们相关的联系,把知识串联起来。知识的串联是从一个知识回忆起全部知识的关键,如果知识网络某一个环节串联得不好,学生便难以回忆相关的知识。

3.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回忆

知识网络的构建是为了方便学生在空闲时间,并且手上没有任何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复习。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浪费了很多的空闲时间,例如,在饭堂排队时,在来回学校的路上等。如果历史教师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那么,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复习,并能反复多次地复习历史知识,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四、总结

对联的来历篇9

一、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方法

历史知识的串联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时间串联法和历史人物串联法两种,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矛盾串联法等,笔者就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1.时间串联法

历史的进程都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的,时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绳子,将一个个历史事件拴在绳子上,才有了历史的存在。在历史知识的串联当中,时间串联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列出大事年表,比如说,从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等一直到新中国,这就是一部大事件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之上,列出每一个主线时代上的时间线,比如说,清朝的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这些皇帝的在位时间,再列出每个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历史事件。比如说,光绪在位的时候发生的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等。当然,在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这一顺序列出历史简表。教师可以根据简表制作历史树,这样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都能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2.历史人物串联法

一部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人物史,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由人才创在的,也只有人才能创造历史。无论是在中国史,还是在世界史当中,有出现了一些璀璨的历史人物,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历史人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为串联历史知识的线。比如说,以秦始皇作为其在位期间的历史串联线,以他为核心构建一个历史人物关系图,通过关系阐述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说,秦始皇与吕不韦,就会联系到著名的《吕氏春秋》,秦始皇与公子扶苏,就联想到万里长城。这种历史人物串联的方法,就是构建人物关系,在人物关系的基础上,串联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达到知识点串联的目的。

3.矛盾串联法

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事件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每一个历史事件当中都蕴含着矛盾,教师可以以矛盾为主线来串联知识点,这一点在近现代史的学习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近现代史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的变化是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主要力量。比如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促使发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辛亥革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围绕这一矛盾,清政府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同样也适用于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与日本帝国主义矛盾等历史事件的串联。

二、在历史事件串联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串联当中的点面结合

在串联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准串联的“点”,以“点”带“面”,以面盖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谓的点就是指历史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也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坐标。这一教师可以以时间作为历史坐标,比如说,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正处在西汉通知时期,同期在西方有神圣罗马帝国,对比分析两个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拆,比如说,前者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后者则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前者与后者都有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当然也可以以历史人物作为坐标,比如说,在中国李世民统治时期,阿拉伯世界中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对比两个著名人物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贡献及影响,比如说,李世民采取的民族大融合,而伊斯兰教采取的是鲜明的民族排斥,这也为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政策,和中东地区动乱的趋势埋下了引子。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知识串联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在点上,更能横向的掌握历史发展进程。

2.以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串联知识点

对联的来历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美国;比较

Abstract:A characteristic system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is built gradually in the last 100 years’ development in USA.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volvement and the system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USA and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British,France and Japan.The experience in USA could surely be a good reference for our preservation work in China.

Key words:historicpreservation;USA;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51(8)

美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今也不过五百年左右的时间。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州与地方政府拥有高度自治权,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个人对私有物产拥有高度自,因此美国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发展轨迹及形成的保护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

1美国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历史文化保护运动在19世纪初出现萌芽,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保护体系。在此过程中,保护运动参与的主体、保护理念和保护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美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五个阶段。

1.1萌芽阶段(20世纪以前)

美国早期的保护活动几乎都是由私人发起或资助,保护多缘于爱国主义的情结,保护的对象主要是与国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有着密切关联的标志性建筑,通常的保护方法是将这些建筑用作博物馆或相似的用途,代表性的事件包括费城独立厅(Independence Hall)(图1)、纽约纽伯夫的乔治・华盛顿司令部、弗农山(Mount Vernon)华盛顿故居等的保护。这一时期政府对保护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大众对保护的兴趣也不大。联邦政府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开始参与保护活动, 187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1889年拨付第一笔历史文化保护资金2000美元用于亚利桑那州 “大房子”遗址(Casa Grande)保护[1]。

1.2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1920年代末)

1906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历史文化保护法《古物保护法》(the Antiquities Act),该法规定,未经政府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盗用、挖掘、破坏或销毁政府拥有或掌管的任何历史或史前的遗址、古迹或古物。但该法主要是针对政府拥有或掌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也仅局限于遗址、个体建构筑物和物件。因此,尽管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关注保护,但政府和民间的保护行动还是各行其是。

1.3保护运动活跃阶段(1930年至1960年代初)

1930年代开始,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进入活跃期。保护动机从单纯的历史意义和爱国主义情怀扩展到对遗产美学和文化意义的关注,保护对象也从个体建筑扩展到建筑及其所依存的历史环境或地区。各级政府开始参与保护,相关的法律开始逐步建立,民间保护组织迅速发展。

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在1931年,查尔斯顿市建立起美国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Old and Historic District)(图2、3)。之后保护区做法开始在其他一些城市陆续推行。1933年联邦政府开始实施全国范围的历史建筑调查工作。1935年联邦政府颁布《古迹保护法》(the Historic Sites -Act),明确 “保护对国家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古迹、建筑和构件是一项国策”。依照该法,列入国家重大历史文化意义资源名录的遗产已不必局限于政府所有的财产。比较有影响的民间保护组织如建筑历史学家社团、美国州与地方历史协会和历史文化保护国家信托组织等,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建立。受联邦政府和民间保护力量的推动,州和地方政府开始全面参与保护活动,专门负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地方政府机构开始陆续设立。

1.4法制建设活跃阶段(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

1966年《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the National Historic Preservation Act)的颁布标志着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该法建立起了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体系。该法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和目的,建立起了历史文化场所(historic places)国家登录制度、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认定制度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制度。之后,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其中对历史文化保护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法规包括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1976年的《税制改革法》(the Tax Reform Act)①,1976年的《历史建筑修缮标准和修缮导引》(Rehabilitatio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Historic Buildings),1977年的《国家邻里政策法》(the National Neighborhood Policy Act),1978年的《税收法》(the Revenue Act),1981年的《经济复苏税法》(the 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等。由于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属于私有财产②,这些法律的出台在规范各项保护活动的同时,建立起了私有文化遗产的保护激励机制,从而奠定了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基础。如《税收法》提出了修缮历史建筑可以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③,通过税法改革将政府和私人的保护努力联系了起来。 1981年的《经济复苏税法》对这项政策惠及的范围和奖励的额度又作了进一步扩展④。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遗产保护的其他激励办法,开发权转让(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 TDR)⑤的做法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

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保护热情,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美国历史保护运动达到了高潮。以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场所为例,1968年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场所共有1 204件,至1985年,数据达到37 000件左右。1976年至1989年,大约有21 000个修缮项目实施,吸引私人投资达140亿美元[2]。

1.5保护政策调整和完善阶段(1980年代以后)

联邦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相关激励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州和地方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尝试通过地方税制的改革来激发业主的保护热情,包括所得税减免,财产税冻结、减免和扣除,历史建筑类博物馆免除销售税,非盈利性保护团体免除财产税等奖励政策。有些地方政府还推行了低息贷款和周转贷款等计划来促进对历史建筑的修缮。遗产保护的内容进一步拓展,1980年代国家文化遗产地区开始列邦政府的保护计划。历史文化保护也开始得到社会较广泛的认同,延续城市特色、振兴历史街区、发展旅游业被许多城市确定为核心发展策略。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速度开始加快,许多地方开始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2美国历史文化保护的体系构架

2.1联邦层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1联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s)、国家公园系统(National Park System)和国家遗产区(National Heritage Areas)。

(1)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

历史文化场所国家登录制度由196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创立。国家登录的历史文化场所(historic places)包括在美国历史、建筑、考古、工程技术和文化方面有重大意义的地区(Districts)、遗迹(Sites)、建筑物(Buildings)、构筑物(Structures)和物件(Objects)⑥等。有资格入选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场所首先必须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联;

与重要人物的生活有关联;

能体现一个时期、一种类型或一种建造方法的独特个性,或大师代表作,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或个体普通但群体特点鲜明的作品;

承载着或可能会承载历史上或史前的重要信息。

此外,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场所还必须具有较高的 “完整性”,对历史文化场所完整性的评估通常包括七个方面,即位置(Location)、设计(Design)、环境(Setting)、材料(Material)、工艺(Workmanship)、感受(Feeling)和关联性(Association)。历史文化场所必须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才可能入选国家名录。截至2008年9月登录在册的国家历史文化场所已超过八万处。

(2)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

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是依据1935年颁布的《古迹保护法》,由内政部于1960年开始设立了一个保护分类,并在1966年被写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

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是指具有重大价值的国家历史文化场所,其与国家登录的一般历史文化场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认定的标准更高,更强调遗产的国家意义、国家关联性和高度的完整性。入选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的遗产会同时收录进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名录中。通常,美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从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名录中选取。美国目前被认定的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接近二千五百处。

(3)国家公园系统

国家公园系统是指由联邦政府所有的,由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的包含自然奇观地、著名历史文化地区或场所、各类室外休闲活动地等在内的各个单位的统称。1872年,格兰特总统签署《奉献法案》(the Act of Dedication),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后来陆续有一些自然遗产地、战场和遗址等被认定并保护下来。目前国家公园系统包含392处“公园”,其中有自然景观地、遗迹、战场、湖滨、河流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等等。国家“公园”的规模差异很大,从几十平方米到数百万公顷不等。

(4)国家遗产区

国家遗产区具体是指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独特景观地区。在该类地区内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和休闲娱乐资源组合在一起,通过留存的物质要素和居民的传统习惯向人们传递着与国家历史文化有关的重要信息。因而申请认定的地区必须是仍有居民居住的区域,人们在这个地域可以领略到当地的文化传承。国家遗产区项目从1984年开始实施,遗产区由国会认定。

在遗产区的保护过程中,公园管理局只负责提供技术、规划和有限的经济援助,具体保护实施的决策权掌握在当地居民和组织手中。

美国的第一个国家遗产区――伊利诺伊和密西根渠国家遗产廊道(the Illinois &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建立于1984年。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认定的国家遗产区有49个(图4),类型包括工业小镇、城市社区、农业地区、战场、河渠走廊等。

2.1.2联邦层面的主要保护机构

(1)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国家公园管理局是联邦政府负责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机构,隶属美国内政部,除管理390个国家公园外,还负责历史文化场所国家登录的组织和管理,国家历史文化标志地认定,联邦历史文化保护基金及补助金的管理等工作。

(2)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the Advisory Council 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是依照1966年《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成立的一个独立的国家机构,也是联邦政府唯一的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务的咨询研究机构。它的主要职能包括向总统和国会提供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咨询;对有关遗产保护的管理和立法提出改进意见;对影响遗产保护的开发项目和政策进行评估;当政府的行为影响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促进联邦政府部门制订计划和政策,推进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目标的实现;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3)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信托组织(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国家信托组织是美国目前唯一全国性的致力于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民间非盈利组织,其主要工作包括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帮助,帮助地方发展历史文化地区的旅游业,资助遗产教育、社区振兴、地方保护组织发展等。如今,该组织在全国已经有250 000名会员和7个区域办公室,为全国50个州的一千多个地区组织进行过合作。

(4)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AIA)

建筑师协会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民间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在州和地方设有分支机构。在建筑师协会内设有历史文化资源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识别、研究国内和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对职业历史建筑师进行培训等。

2.2州层面的文化遗产保护

2.2.1州历史文化遗产登录

除国家登录的历史文化场所之外,美国大部分州建立了州历史文化资源登录制度。多数州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参照《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有关历史文化场所的五大分类,但具体各州在分类、认定标准方面又有差别。多数州已经建立起了登录历史文化遗存的地理信息系统,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对本州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查询。

有些州还设立了历史文化资源登录之外的其他保护类型。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其州一级的遗存保护类型就包括州历史文化资源登录(California Register of Historical Resources )、州历史文化标志地(California Historical Landmarks)和州历史文化景点(California Points of Historical Interests)。截至2008年1月,加州列入国家名录历史文化遗产2 380处,州历史文化资源名录遗产25 000多处,州历史文化标志地1 044处,历史文化景点851处。

2.2.2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1)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State Historic Preservation Officer,SHPO)

在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中, SHPO既有联邦政府官员的职能,负责联邦保护项目在州层面的实施,还承担州政府官员职能,组织和管理州政府推行的保护计划和行动,此外还要协助地方(如郡、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的开展。1980年以后,依照联邦法律要求,每个州都设立了SHPO, SHPO由各州委任,定期向内政部报告联邦保护计划在各州的执行情况。

(2)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全国性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Historic Preservation Officers,NCSHPO)

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全国性会议(NCSHPO)是由各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组成的专业协会,创立于1969年。NCSHPO为各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提供了联系和沟通的平台,各州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通信息,就当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及解决对策进行交流。通常NCSHPO主席由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咨询委员会成员承担,与会者还包括一些其他保护组织和联邦政府机构的成员,这种组织方式加强了州与联邦政府的沟通。

(3)州历史文化保护评审委员会

很多州设立有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提名列入国家名录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并向州保护官员提出提名建议。有些州(如密歇根州)的历史文化保护评审委员会还对地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纠纷或争议有最终裁量权。

2.3地方层面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

2.3.1地方的历史文化遗存登录

地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登记是国家和州历史文化资源登录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城市已经对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作过调查和登记,建立资源库,并对有突出价值的遗产进行分级认定,但在具体的认定标准、程序上却各具特色。以毗邻的圣・莫妮卡市和洛杉矶市为例:

圣・莫妮卡市按照遗产的价值和特点,将遗产分为有价值的构筑物(Structures of Merit)、标志地(Landmark)和历史文化保护区(Historic District)三类,其中标志地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个体遗产,保护要求最为严格;有价值的构筑物是指价值一般的个体遗产,保护要求是在业主计划拆除前必须提请评估;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个体遗产积聚,且具有独特个性的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确立必须经由社区大多数业主的同意并经城市议会批准。

洛杉矶市设立了历史文化纪念地(Historic-Cultural Monuments)和历史文化保护叠合区(Historic Preservation Overlay Zones)认定制度。历史文化纪念地是指有突出价值的个体遗产。历史文化保护叠合区是指在历史、文化或建筑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地区。其中历史文化叠合区概念的提出源自实际的规划管理操作,即在对该类地区实施规划管理时,要将区划(Zoning)规定与对地区保护的新要求叠加。

2.3.2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机构和组织

(1)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办公室(或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委员会)

《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确立了地方政府认定(Certified Local Government)制度,即经联邦认定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向联邦机构推荐国家登录历史文化场所,并对联邦拨付各州的保护基金拥有优先获取权,该制度的目的是激励地方保护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请求认定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设立专门管理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事务的专门机构。目前,很多城市设立了历史文化保护委员会,不同城市保护委员会的职权差别较大,其主要任务包括调查、整理、登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提供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咨询,参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向州或联邦推荐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2)地方的民间保护组织

美国民间的保护组织在地方的历史文化保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保护组织可以分为三类,即保护联盟、历史保护社团和社区组织。其中,保护联盟主要是以资金帮助和提供义务咨询服务的方式来支持保护活动;历史保护社团通常通过周转基金的方式租赁或购买濒危的文化遗产,对这些建构筑物进行修缮,寻求建筑新的用途;社区组织是地方最基层的保护组织,其尤在历史文化地区的保护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组织的工作是制定保护区保护条例并监督保护条例执行。有些社区组织还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细分为不同的委员会,各司其职监督和执行保护区保护工作[3]。

2.4各级政府在保护体系中的角色

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历史文化保护活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较而言,联邦政府主要是建构保护活动的上层建筑,保证各州在保护方法上的一致性。联邦政府除对联邦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和管理外,对私人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通过经济激励政策(如保护资金援助、联邦税减免等),鼓励地方政府和业主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给予恰当的保护。

在美国各州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且州的立法对地方具有权威性,州通过立法影响地方的保护行为,同时也授权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保护政策。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加州颁布的环境质量影响法(the 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要求开发项目在建设前必须进行环境质量影响(包含对历史文化资源影响)评估,并对评估报告有严格审查程序规定;加利福尼亚州颁布的财税法(the California Mills Act)授权地方政府与历史建筑业主签约,对其维护和修缮历史建造的行动给予财产税减免的奖励等等。另外,州历史文化保护官员(SHPO)还对州内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调查,执行联邦政府推行的保护计划(如保护基金发放),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最直接和有成效的保护活动实际是在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初的调查、认定工作起始于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法令、条例和措施的具体实施在地方,对历史建、构筑物改变的审查、批准和否决权在地方,业主直接接触的官员也是地方官员。只有在地方层面,政府的保护努力和民间的保护行动才有效结合,推动保护行动的实施。

3美国与英、法、日本等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比较

美国同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从对单一历史建筑物“博物馆式”的保存,到对更广泛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普通遗产的保护关注,再到对居民生活着的历史性场所――历史街区、自然遗产地等的保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不断扩展,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财政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同这三个国家相比,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如下特点:

(1)保护运动起步晚,发展快

法国早在1830年国家即设立了历史文化总监一职,对历史文物进行监督和管理。1840年法国公布首批567栋保护建筑。1887年法国颁布第一部保护法――《历史建筑保护法》,明确了文物建筑保护是公共事业,政府应该干预,并创立了一个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历史建筑管理机构。1913年出台的新《历史古迹法》已经基本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要点。英国早在1877年就成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1882年颁布首部《古迹保护法》,1900年颁布的第二部《古迹保护法》,已将保护对象从古遗址、古建筑扩大到宅邸、农舍、桥梁等有历史意义的普通建筑。日本在1897年颁布《古社寺保存法》,遗产保护已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1919年又颁布了《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保护古迹名胜和天然纪念物,进一步拓展保护内容。美国直到1935年联邦政府颁布《古迹保护法》才明确对国家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古迹、建筑和构件的保护是一项国策。

尽管美国的保护运动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几乎与这几个国家在同一时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现了遗产保护的高潮,各种保护法律相继出台,保护方法逐渐成熟,保护制度趋于完善。法国在1962年制订了保护历史性街区的法令――《马尔罗法》,1983年通过的《地方分权法》设立新的遗产保护概念――“风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区” (ZPPAUP),进一步完善了遗产保护体系。英国1953年颁布《历史建筑及古迹法》,成立历史建筑委员会管理资金补助,1962年颁布《地方政府(历史建筑)保护法》,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提供资金或贷款保护当地的历史建筑。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确立保护“历史保护区”,1974年颁布《城乡文明法》,明确对文物建筑周边环境和景观的保护,1980年颁布《国家遗产法》,设立“国家遗产纪念物基金”。日本在1966年制定《古都保存法》,保护京都、奈良、镰仓等古都的历史风貌。1975年修订《文化财保存法》,增加了保护“文化景观”和“传统建筑群”的内容。1996年又修订《文物保护法》,增加了“登录建筑”的制度。美国在1966年出台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法》建立起了国家遗产保护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之后的二十余年的时间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财税、环境保护与评估、历史建筑修缮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遗产保护的法制体系,建立起了较完善的遗产保护运行机制。

(2)民间力量在遗产保护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民间力量在这几个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表现活跃,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与英、法、日本等国政府主导、民间参与、自上而下为主的保护运动发展轨迹不同,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特点,民间组织始终处在保护运动的前沿,引领保护运动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对很多重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由民间组织发起和引导的,联邦和地方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基本是在民间社团组织的推动下出台的。由于实行听证制度,在现实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社区民众和一些民间组织对保护活动的进程往往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遗产保护的资金保障方面,美国民间资金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英国,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政府每年拨付的保护资金数额巨大。法国对于被保护的建筑和区域,政府也都给予建筑维修补贴,只是针对不同权属、不同保护等级和类型的保护对象,政府承担的维修费用比例及各级政府分担的维修费用有差异。即使对于所有权属于私人业主的古建筑,国家也要承担15%―50%的修缮费用 [4]。日本的保护资金也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补助金、贷款和公共事业费为主,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捐助。各级政府依据保护对象重要程度及实际需要划拨保护资金,如对传统建筑物群的保护国家及地方政府各承担50%补助费,对古都保护法所确定的保存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负担80%和20%的补助费,而由城市景观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地区一般由地方政府筹措保护资金[5]。而在美国,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且主要用于政府拥有的遗产保护当中。对于大部分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主要通过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如所得税减免、物业税减免等)、经济优惠措施和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资等方式,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保护当中,并且收效明显。此外美国慈善事业发达,个人和企业捐助也成为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

(3)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遗产保护体系

因国情不同,各国的保护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英国保护立法体系的核心是国家立法,地方政府主要是执行、解释国家立法,并通过制定地方的法规性文件进行有限的补充,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含了古迹、登录建筑、历史保护区及历史古城等不同层次的保护内容。法国立法体系则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立法主要是明确保护对象、保护方法和保护资金等原则性内容,地方立法侧重于制定更为详尽的保护细则。法国现行遗产保护体系内容包括历史建筑、景观地、保护区、“建筑、城市、风景遗产保护区”、历史艺术城市及特色小城镇等,其中的景观地⑦、“建筑、城市、风景遗产保护区”、历史艺术城市及特色小城镇等保护内容具有自己的特色。日本的保护立法体系也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立法主要确定由中央政府负责的部级的重要遗产的保护,而更广大地区的遗产的保护则要依靠地方立法确立[6]。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包括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文化景观和传统建筑物群、文化遗产保存技术、埋藏文化遗产等,其将无形的文化遗产、民俗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物群纳入保护体系当中。其中的纪念物也不仅包含了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产如贝冢、古墓、遗址、老宅、庭院、桥梁等古迹,还包括了具有较高艺术或观赏价值的峡谷、海滨、山脉等名胜,以及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动物(包含生息地、繁殖地和迁徙地)、植物(及其原生地)、地质矿物及特异自然现象发生地等自然遗产[7]。

美国的保护立法体系采用联邦立法、州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联邦层面的立法主要是保护联邦政府拥有的和国家登录的文化遗产,并确立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在保护方面的合作关系。州和地方登录的更大量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依赖地方立法,各个州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地方特色制定地方的保护法规。针对私人拥有的文化遗产占绝大多数的特点,联邦和地方的立法都强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激励机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方面,联邦政府结合美国特点制定了具有特色的国家公园系统和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区保护计划,强化了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其中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区保护计划在保护内容和保护方式上都对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了扩展。州和地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分类和认定标准上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结合遗产的特点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保护政策。

4结语

经过近百年的演化,美国逐渐建立并形成了与自身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保护机制。遗产保护内涵不断延展,保护的主体从最初的民间和私人为主,后到政府关注,到如今已经建立起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和私人共同参与并紧密联结的保护体制。在这个体制下,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州和地方在保护策略制定和保护机制建立方面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地域差异较大,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出现历史文化资源快速流失、保护资金短缺等问题。美国灵活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注 释

①1976年《税制改革法》废除了对拆除老建筑的经济激励措施,同时推出了历史建筑基本修缮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

②根据1994年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历史保护国家信托的统计资料,1994年国家登录历史场所共62058处,其中私人所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占71%,联邦所有占6%,州所有占5%,地方政府所有占18%。

③1978年《税收法》提出了联邦修缮投资税减免(Rehabilitation Investment Tax Credit)政策,规定修缮商业和有经济收益的历史建筑,开发商可以获得在其应缴的所得税中免除额度为10%修缮费用的税收优惠奖励。

④1982年《经济复苏税法》规定对商业和有收益的历史性建筑进行修缮,所得税可减免修缮花费的25%,有40年或3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可以分别减免修缮花费的20%和15%。

⑤开发权转让(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是指在区划要求可以进行更高密度开发的街区,被认定为历史财产的业主可以将其土地潜在的开发权出售给其它基地的业主,即开发权被其他基地的业主购买,并在该基地上使用。通过开发权的转让,历史财产的业主可以获得经济上的补偿。TDR于1965年在纽约最早得到应用,后来被其他很多城市效仿。

⑥建筑物是指主要为人类活动创造的各种形式的遮蔽场所,如住宅、仓库、教堂、旅馆或类似的建造物;构筑物是指有别于建筑物,为提供遮蔽场所以外目的而创造的具有功能性的建造物,如桥梁、水渠、水坝、栅栏、高速公路、灯塔、地窖、隧道、风车等;物件主要是指艺术性的,尺度较小,易于建造的构造物,如界标、喷泉、雕塑、纪念碑等;遗迹是指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史前或历史上人类居住地或活动地,或具有历史、文化或考古价值的建筑或构筑物,如战场、村落遗址、早期人类居住地等;地区是指由规划或自然演化形成的,具有历史和美学关联性且意义重大的集中连片的遗迹群、建筑群、构筑物群、物件群或是他们的组合。

⑦景观地指具有“艺术的、历史的、景观的”价值或是“留下传说的、留下人类杰出痕迹的”景观,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地和遗产地。

参考文献:

[1]TYLER N.Historic Preserv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2000:33-58.

[2]MORRIS M. Innovative Tools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R].Chicago: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2:3-9.

[3]FRANK K,PETERSEN P.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USA [M].New York:Springer,2002:77-79.

[4]赵琳.法国古建筑保护概论[J].古建园林技术,2002(1):38.

[5]王星光,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