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歌十篇

时间:2023-03-31 09:37:56

关于月亮的诗歌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1

【关键词】中英诗歌;意象隐喻;认知;意义

意象是诗歌的要素之一,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甚至这样强调意象的重要性,“一个人与其写万卷书,还不如一生只呈现一种意象”(It is better to present one Image in a lifetime than to produce voluminous works)[1] 。然而,诗歌和隐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巴克拉德指出,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2]。简单说来,隐喻就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外一种概念[3]。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诗歌语言意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从我们知道和懂得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形式去认识和描写我们以前未知的事物,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文献中概念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4] 。“人们把有关联的经验组织成意象图式,然后再将意象图式投射到其他的经验,从而阐释隐喻的含义。意象图式是一种动态的感知抽象,人们通过这种抽象,将空间和身体体验方面的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5]。

一、中英诗歌中的意象隐喻

(一)中英诗歌中的意象

诗歌作为一种精炼而感人的文学形式,十分讲求形象思维,常用简洁的语言来描摹景物,抒感。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意象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意象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以语言为媒介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的有机结合。中英诗歌中皆运用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梧桐就是唐诗宋词中备受亲睐的意象。梧桐入诗最多的要数宋词,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南唐李煜深院中的“寂寞梧桐”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等情绪。在英语爱情诗歌中,仅仅表达爱情的意象就有很多种。比如:在此英诗中,

O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呵,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蓓蕾初放正值花季;

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ie, 呵,我的爱人像一首甜甜的乐曲,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融融奏响在我的心底。

“红红的玫瑰”,“蓓蕾”和“甜甜的乐曲”都是表达爱情的意象,都是诗人为了抒发对爱人那种质朴,深挚,火热的爱而做的隐喻。

(二)意象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应用

意象隐喻在中国的诗歌中早就开始普遍使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首篇中就使用了意象隐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雎鸠和君子,本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种意象,但诗人把他们相提并论。雎鸠求鱼是自然界中的现象,男子追求女子,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诗人把雎鸠求鱼这种熟悉的经验组合成意象图式,将“追求”这种意象图式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与其关联的男子追求女子的场景中。再如在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中,作者用意象隐喻的方式把乡愁写的是淋漓尽致。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无形之物,是一种感情,但作者却把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之物化成具体之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较为直观的意象,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形象,作者把它们作为隐喻的本体,代表着诗人不同阶段的乡愁。

英诗中同样不乏使用意象隐喻的例子,《未选择的路》( The Road Not Taken) 是弗罗斯特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歌的内容很简单: 诗人在林中散步,他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最后决定选择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但事后他又感慨万千。诗中的道路是意象,却可以有很多的理解,可以是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的选择,比如,事业,婚姻。

二、中英诗歌中“月亮”和“moon”的意象隐喻

在中英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中,“月亮”和“moon”分别是中英诗歌中比较常见的意象,一样的意象月亮,却隐含着诗人们不同的情感。

(一)唐诗中“月亮”的意象隐喻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唐诗中“月亮”的意象隐喻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月亮”的边塞意象隐喻。在唐诗中,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边塞”“明月”和“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比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著名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体现的是月亮这一意象所隐含的人们对出征战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还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从具体月亮的描写到抽象情感的表达。第二,“月亮”的离别相思意象。唐诗中不乏“离别相思月”,著名诗人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中的月亮就寄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月亮这一具体意象表达了诗人抽象的思乡情感。唐诗中最常见的是睹“月”思人,见“月”伤心,对“月”感怀。首推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写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而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她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与此旨意大抵相同的,还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多情之月,明月楼上的思妇也是因撩人情思的月光所搅扰,不能入眠,而“愿逐月华流照君”,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二)英诗中“moon”的意象隐喻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往往隐含着诗人愁绪,伤感思乡的情感,而相对于中国人的望月抒怀,西方人似乎更倾向于将月亮看作独立行动的个体,看作人类亲密无间的伙伴,因此英语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要轻松、活泼、亲切得多。“鲍勃・图克(Bob Tucker)在《月亮,我的朋友》(My Friend, The Moon)中写道:‘我看见圆圆的月亮,今夜又来找人玩耍。它在地面寻找伙伴,因为天上无人将它陪伴。它从树梢悄悄溜下,月光似乎照亮了微风,月色随风翩翩而舞,仿佛是它用清辉涂鸦.’(I see the moon with its round light / Is here again for fun tonight. / It seeks its playmates on the ground / For in the sky no one's around. / It sneaks its light down through the trees. / It's moonbeams seem to light the breeze. / And colors dance as cool winds blow. / As it paints for us its famous glow.)”在这首英诗中,“moon”这一意象隐喻出轻松活泼的气氛,并不同于唐诗中伤感、多情的月亮,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可爱而淘气的月亮意象,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唐诗中的明月一般都以清冷、超脱的意象出现,而英诗中的月亮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美国著名诗人卡尔・桑德堡在《天空》诗集(Sky Poetry)中写过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月的意象。有时,它像婴儿床边温柔的母亲,用柔和的光芒亲吻熟睡的宝贝(White Moon comes in on a baby face. / The shafts across her bed are flimmering.);有时,它是恋人眼中的银纽扣,铜硬币,青铜片,金徽章等,是他们共同拥有共同生活的见证(They looked long at the moon and called it. / A silver button, a copper coin, a bronze wafer, / A plaque of gold, a vanished diadem, / A brass hat dripping from deep waters.)。”英诗中的“moon”这一意象往往是贴近生活的事物,而唐诗中的“月亮”往往是忧国忧民,离别情思等抽象概念的表达。

三、结论

总的来说,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诗歌的灵魂和要素。意象隐喻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诗歌美感的有效途径。诗人运用意象使诗句产生艺术魅力。在意象传达的过程中,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引起更加深刻和强烈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Ezra. Pound. A Retrospect.1913.

[2]束定芳.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外国语学院院报,2000(12).

[3]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2

关键词:黄景仁 月亮 意象

黄景仁,字仲则,江苏武进人。他家境贫寒,四岁丧父,由母亲督促读书,自小便表露出很高的天赋。“性不耽读,而所受业倍常童。年八九岁,试使为制举文,援笔立就。”[1]黄景仁十六岁应郡试,在三千考生中夺取第一,之后却一再落榜,以游幕为生。他虽然生活在乾隆年间,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对“盛世”充满了怀疑。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得黄景仁的胸中时时充斥着一股愤懑之情,他的诗歌也“如猿嗷夜雁嗥晨”。但诗人并未一直沉浸在伤感的景象中,他对浪漫的月亮也别有一番偏爱。“寓寄幽阒,于月为宜”,月亮目睹着诗人在深夜中耽于各种忧思的情状,它的阴晴圆缺给诗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黄景仁在有意无意之间,将那轮明月的清辉引入诗中,使得他的诗歌在幽苦语之外,气质上又呈现出迷蒙、优雅的一面。据笔者统计,李国章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两当轩集》1134首诗歌中,就有182首写到了月亮这一意向。由此可见,在黄景仁的诗歌创作中,无论是意象的谋篇布局还是情感的抒发途径,月亮都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意象最突出的功能,就在由眼耳相接的些微之物,引人入于玄远之境,与万化冥合。”[2]有效地解读这一意象,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黄景仁诗中之“月”

(一)别致的“月”下之景

在黄景仁的叙事诗中,月亮常常是作为诗歌背景中的一部分出现,此时诗中的月亮并未明显承载太多的个人感情,但仍是整幅画面的灵魂所在。在对月亮的刻画上,诗人除了运用白描的手法外,还巧妙地活用动词将月亮充满灵性的一面展示出来。如《二道口舟次夜起》中“五夜惊风眠岸荻,一滩明月走江沙”,“走”与上句的“眠”相对,将月色由天际慢慢延展到江岸的过程表现得优雅别致。再如《夜坐怀维衍、桐巢》中的“剑白灯青夕馆幽,深杯细倒月孤流”,月色浸于酒杯之中,在诗人的妙笔之下,读者仿佛可以嗅到酒香,看到月色浮动于美酒之上,随杯沿缓缓倾泻。

诗人有时会借用前人诗歌中对“月”的感情来表达自己当下的感悟,或疑问,或赞同,或感慨。如《月下杂感》其一中“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诗人借苏轼对月之问来表达对社会的一种怀疑,以及自己身于其间的孤独。再如《武昌杂诗》其三中“岭上凤凰归未得,月中乌鹊去何依”,借曹操的求才之心来暗示自己无人赏识的惆怅和对前途不明的彷徨。黄景仁运用月亮这一媒介,将过去的情境与当下的心情重叠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内在容量,展现出更多的图景。

诗人还常将“月亮”和 “风”、“花”进行搭配。如《湖上和酬仇丽亭》中的“湖山本是君家物,风月翻添客裹酬”,《别陈秋士次韵》中的“云山平变将行色,风月分悬别夜愁”,虽然诗歌的感情基调仍然是离愁别绪,但清风明月的组合却使得这份离愁似浓还淡,更添一股疏朗之气。而“花月”的组合则妩媚娇俏,为诗歌增添了明艳的色彩。这类组合有时是指“花”与“月”两个具体意象,如《渡淮》中“花月愁成海,鱼龙夜起波”,或者是用来指代美好却短暂的事物,如《金陵杂感》中“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二)由“月”引发的生命意识与思考

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仿佛黄景仁起起落落的人生,充满了变数。但月亮又是不受外界影响,跨越空间和时间而永恒长存的。他虽然无法解释有关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却能凭借与生俱来的敏感与诗思观照人间。诗人感慨自身,俯仰万象,对宇宙间的常变与永恒本能地发问,如《青山道中闻稚存已至姑孰》中“月色常依旧,风流孰与攀”,《十四夜》中“皓月常相似,清歌不奈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逝者还是生者,仿佛都可以因月亮而在冥冥中有一种联系。诗人通过月亮探触本体无力跨越的时空,他可以沟通远方的亲朋好友,可以与逝去的英魂神交,如《春夜杂咏》其十四中“春残月将缺,如此异乡何”,《太白墓》中的“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沉沉呼不起”,《子夜歌》中的“思君月正圆,望望月仍缺。多恐再圆时,不是今宵月”,《夜坐怀曹以南》中的“山中见月倘相忆,夜长漫漫惟素心”。黄景仁这种频繁通过月亮连接过去、互通友朋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诗人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缺憾所作出的心理上的补偿。

(三)知己唯“月”

相比于其他诗人,黄景仁对于月亮在喜爱之外,更有特别的依恋,这与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关。黄景仁生性孤僻,不善与人交际。虽有才华却屡屡受挫,这样的境遇更令他感到苦闷,因此好作幽苦之语。长年的漂泊生活,独有明月时时相伴。“当物象转化为意象而充满主观情绪色彩时,不是主体情绪的单向投射,而是‘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我既赠物以情,物亦答我以兴。”[2]月亮对于黄景仁不仅是一个被观照对象,更是愿意倾听他的幽苦语的知己。当诗人遭遇挫折时,只有那轮清辉与他相依偎,“有情皓月凉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于是诗人猜测知他如此的月亮是否也会被冷落,不禁发出一股惺惺相惜的感情,“忽看有月在空际,众人不爱我独怜”。月亮虽是无心之物,但冥冥中似乎比别人更能理解他、体谅他,“一生三万六千日,惟月与我百不嫌”。月亮能读懂他的苦闷,当家人都为黄景仁的不悦而费解时,却是“云知放夜开千叠,月为愁心晕一层”。当诗人离开家乡时,那轮明月便不辞辛苦地为他照亮前行之路,“出门渐有忆家意,前路正逢明月时”。每逢中秋之际,黄景仁便如同候望老友一般等待着月圆,若是不得便无比的失落,“寄声云将谢雨师,我心自有明明月”,“中秋无月重阳雨,孤负人生一度秋”,中秋之夜月亮的爽约,竟令诗人觉得这一整个秋天都虚度了。这样的月亮是经过黄景仁心理作用后的产物,是诗人专属的月亮。它已经成为诗人情感表现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二、偏爱“月”的原因

首先,月亮是一个神秘、极富魅力的存在。时光流转,人世变换,它亘古地存于天际,观照着所有人的生离死别。月亮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它的阴晴圆缺却能唤起人的不同感觉。并且月亮这一意象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情绪指向,它适宜陪衬观照者的任何一种心情。以上这些品质使得它在被观照的大自然的众多意象里脱颖而出,进入文学创作者的视野。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月亮这一意象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与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也有很大关系。中国历来就有上元节、中秋节这样固定的赏月节日,月亮由此被深刻地烙入民族记忆中。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本就习惯偏向温柔敦厚的一面,当这种审美倾向投于自然界时,恬淡纯净的月亮便很容易为文人所偏爱。

其次,月亮这一意象对于黄景仁个人而言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命运给予黄景仁的幸运总是微乎其微,他虽有满腹才学,却屡屡落榜。在游幕期间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帮助,却始终未逢真正的伯乐。人们仰慕他的诗文,却又怯于走进他的生活。“始之慕与交者,后皆稍稍避君。”[1]他因才华而自负,又因潦倒不遇而自卑。加上身体虚弱,常年患病,“体羸疲役,年甫二十七耳,气喘喘然有若不能举其躯者”,[1]“君自知年不永”,[1]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因此,他的忧患意识和心灵敏感度更倍于常人,更易伤春悲秋,“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黄景仁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叹。“君性不广与人交,落落难合”,[1]这样的疏离虽是由黄景仁的性格所致,但这种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反过来又加重了他的孤僻,于是他只能在那些静态的常见事物中找寻精神寄托。加上黄景仁素有夜里作诗的习惯,“君日中阅试卷,夜为诗,至漏尽不止”、“或达晓不寐,而君不倦”,[1]月虽不语,却是漫漫长夜中诗人最忠实的倾听者、陪伴者。

三、从“月”意象探黄景仁诗歌中消极的浪漫色彩

黄景仁的诗歌一向被称作是幽苦之语,但从解读了众多的月亮意象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并非完全闭塞冷漠,只是情绪常常都沉淀到“月”的意象上去了。月亮挂于夜空中,也悬于诗人的内心里,映照着他酸甜苦辣的人生体验。黄景仁虽不善与人交际,却向夜空中的月亮敞开心扉。他暗自沉吟,也时时关注着今晚的月是明是暗,是圆是缺。在那片清辉的抚慰下,他的心灵与自然界保持着一种和谐融通的状态。这种深刻的、非自觉性的以月为友的感伤意识,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构成了黄景仁作品中一道浪漫的风景。

参考文献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3

[关键词]洪亮吉;乌江流域;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8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自筹项目“乌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古典诗歌整理研究”(12ZC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水汶(1978―),女,山东济南人,硕士,铜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典诗歌;刘文英(1978―),女,湖南涟源人,本科,贵州铜仁学院附中教师,高级教师。

一、作者生平

洪亮吉(1746―1809),初名莲,改名礼吉,后改为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在经学、小学、舆地学、文学等方面均建树卓异。文学方面,他诗文兼美,诗学理论亦有独到见解,卓然立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乾嘉诗坛。

洪亮吉“少孤贫,力学,孝事寡母”[1]11307,青年时期便颇负才名。但却在仕途路上屡经坎坷,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十五岁的洪亮吉才获得殿试一甲二名,以榜眼高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五十七年(1792),洪亮吉47岁,拜贵州学政。“向例,未散馆翰林,无为学政者”[2]41;“未散馆而为学政,盖前此所希有也”[3]100。故此项任命实为“殊荣”。从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接印任事起,到乾隆六十年(1795)冬任满回京,洪亮吉为官贵州,在乌江流域生活共计三年。《清史稿》谓其“督贵州学政,以古学教士,地僻无书籍,购经史、通典、文选置各府书院,黔士始治经史”[1]。《常州府志・人物传・洪亮吉》亦谓“贵州僻远寡闻见,亮吉购经史古籍给学官教授”[2]71。洪亮吉为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洪亮吉一生诗歌创作数量甚多,今存《附鲒轩诗》八卷、《卷施阁诗》二十卷、《更生斋诗》八卷、《更生斋续集》十卷,收其13~64岁所作诗歌五千五百余首。在任贵州学政期间,著《意言》二十篇、《释岁》《释舟》二篇、《贵州水道考》二卷,并由门下士校刊了《附鲒轩诗》《卷施阁》二集。此期诗歌作品,由他本人按时间顺序编入《黔中持节集》《关岭冲寒集》和《莲台消暑集》,后皆收进《卷施阁诗》。

洪亮吉喜山水,尚奇,每至一处,必有佳作。他自言“平生无别嗜,有景必搜索”“踪迹所至,几遍寰宇,缒凿幽险,冒犯霜霰,若饥之于食,渴之于饮”(《平生游历图序》)。洪亮吉每每登临吊古,抒发襟怀,因而留下了大量纪游之作。吴锡麒评其“生平嗜好山水,穷极险异,足迹所到,名胜殆周”[4]91;谢阶树评其“先生雅好游览,自吴越黔楚秦晋齐豫山水,履迹几遍矣,游辄有诗文,故生平著述甚富”[5]84。

洪亮吉任贵州任学政期间,利用视学之便,饱览了黔渝乌江流域的奇山异水,写了许多山水诗。直至晚年,他还写诗言:“我行遍天下,却爱黔中山,黔中山势尽壁立,出地万仞无弯环。”[6]1302黔渝地区、乌江山水为他提供了许多新鲜诗料,其诗写出了此地山水风情的奇景,新人耳目,趣味盎然,具有西南边陲的山水特征。

二、洪亮吉描写乌江流域的诗歌分析

其诗有直接写乌江的,如《渡乌江》二首:

出山殊有恋山心,飞浆迎人过浦阴。

百折水纹千折岭,急流时见点波禽。[7]754

江流中劈四山开,雨后江声怒若雷。

万朵白云空际落,错疑潮自海门来。[7]754

前者写出乌江水扑面而来、汹涌澎湃的气势。水波百折千回,山势迂回曲折,水势、山势相互竞势,更添气魄。后者先写乌江的力量与声威,彷佛江流中断,四山开,雨后江声如雷霆霹雳,颇具雄直之气;这种声势犹如乌江上空的万朵白云从空际降落,使人怀疑是否远在万里之外的海门潮水劈面而来。诗人借助联想与想象,将乌江潮水比作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的海门潮水,写尽了乌江的气势,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将至掌溪塘道中》其二写乌江支流掌溪:

客程难得片时闲,稳卧蓝舆出险关。

欲剩心情看江水,垂帘行过几重山。[7]766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忙里偷闲,乘船经乌江支流,在险峻的山岭中穿梭,船只速度极快,心情闲适而兴奋。

其诗《塘头舟行至思南府城外》,写出乌江流域特有景象:

青山至塘头,南北忽中断。

惊流适有几叶舟,一半舟行半登岸。

帆影欲入地,马嘶惊上天。

高高下下行不歇,马力反后帆居前。

双江合处波流拓,急溜平添水千斛。

高低桔柚合一村,五色石中鱼比目。

风帆北转飘雨丝,马上戴笠知多时。

舵楼半晌酣清梦,马背人愁湿衣重。

江流曲处城郭开,岸上一骑惊先来。

船头吹笳船尾鼓,湿雾惊开日刚午。[7]764

此诗中,“帆影欲入地,马嘶惊上天”句极有气势;“舵楼半晌酣清梦,马背人愁湿衣重。江流曲处城郭开,岸上一骑惊先来”二句,有景有情,极富意境,堪为此期诗人写乌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在乌江流域中下游的思南、石阡亦留下了一些诗歌。于思南,写过《过思南塘道中》《夜起至射堂看残月》《出思南府遵化门道中》《观音阁》《小崖关过思南塘道中》《雨发思南袁太守纯德游戎宽率兵出小崖关相送即席附赠一首》等诗,其中尤以《过思南塘道中》最为著名:

高下田如百衲衣,人家初日启双扉。

草中尚有闲胡蝶,却恨芦花作雪飞。

转觉空山气候春,冥花气拂萧辰。

峰根独石谁来坐,时有松枝扫落尘。[7]767

前者写高高低低的梯田如同用许多小块布片拼合缝制成的百衲衣,在初日照耀下,农家打开大门;而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芦花纷飞,彷佛雪片一般,隐隐衬出诗人秋风中的惆怅。后者写萧瑟的清晨,花气弥漫,转觉已是春天。寥落萧索独石无人安坐,只有松枝时不时掠过落尘。诗句朴实无华,用语贴切自然,意境清新明朗,使读者产生无限想象。这正体现了洪氏作诗“精思独造”[8]2314,“呕心镂肾,总不欲袭前人牙慧”[8]2314的特点。

于石阡,诗人对其温泉可谓情有独钟

石阡城南温泉

石罅空逗烛光,访泉亭上拂衣忙。

半生莫讶尘劳甚,已试人间第七汤。

白石浑疑筑钓矶,流徙壁隙漾依微。

形神释后却危坐,蝙蝠吓人头上飞。[7]764

重浴石阡温泉

百里装方卸,孤亭马独来。

谁云此冬日,聊比坐春台。

磴削穿岩宝,屏虚障水隈。

奚童扉入,一线夕阳开。[7]766

雨夜至石阡温泉浴

月黑雨声愁,穿林到岭头。

似防汤谷沸,飞瀑入池流。

昨宵江水深,没却江干树。

老鹘无处栖,从人屋檐住。[7]791

第一首当是写诗人首次沐浴石阡温泉。迷水汽,石罅微光,彷佛迎接半生劳碌的诗人,诗人也惬意于“已试人间第七汤”(其自注:予所试温泉,直隶则盘山,陕西则临潼、,江南则黄山朱砂泉及和州、句容与此则七矣)。诗人似有一种特殊的“温泉情结”,任凭奇幻至极、喷薄而出的泉水浸泡。种种情趣,种种顿悟,涌起浓浓的诗情和诗意。诗人面对泉水,感叹世尘的烦恼劳顿被洗涤,被荡尽,于是在“形神释后”“危坐”。

第二首写出诗人迷恋于温泉的神奇美质,重浴石阡温泉。卸下行装,独行而来,沐浴于温泉之中,不由感慨谁说这哪里是寒冷冬日,分明是温暖和煦的春日。诗人如此迷恋石阡温泉,甚至雨夜也会造访。

第三首先写月夜雨声,诗人穿过树林到达岭头。温泉水流犹如汤谷沸腾,又如飞流瀑布涌入池水,极尽写出温泉的气势。

诗人数次沐浴石阡温泉,在那一圈圈水波荡漾处,有诗意在流淌;又在那一缕缕烟云袅袅处,有诗情在升华;氤氲水汽蒸腾,彷佛祥瑞之气萦绕。诗人把石阡温泉的灵气和沐浴后的超凡脱俗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尽石阡温泉的神妙与奇幻。

三、洪亮吉诗歌的特点

洪亮吉性格豪放不羁,《清史稿》载其“长身火色,性豪迈”,《常州府志・人物传・洪亮吉》称其“性刚急”[2]73,这种豪放使气的性格也使他的诗歌风格迥乎不同,被称为“诗文涉笔有奇气”[9]87。其诗歌理论,秘薇总结为“主性情,尚真气,重天趣,倡创新”[10]23-30;林少琴在总结为“不别宗派,自写性情,以学养性,独创一家”[11]73-74,都指出了洪诗尚新、尚奇、尚情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体现在洪氏作于乌江流域的诗歌之中。

洪亮吉此期所作诗歌往往清婉秀丽,有小谢的诗歌神韵。如其《夜起至射堂看残月》“好是四更山月上,独来亭里听滩声”[7]765;《观音阁》中“老树绿零前夜雨,夕阳黄破半城烟”[7]765;《小崖关》里“足底先惊万叠山,半空楼阁自回环”[7]765“日影镜光偏照耀,鸟声人语合绵蛮”[7]765等,语言清丽秀雅,意境清新自然,尤其“老树绿零前夜雨,夕阳黄破半城烟”[7]765句,属对工整,写景如画,诗歌不工而工。洪亮吉此期诗歌语言往往不避俚俗,多明白如话的口语,如其《出思南府遵化门道中》中的“一山方如筐,一山圆如”[7]764等。其诗不喜用典,不用僻字,出奇创新,总不欲拾人牙慧。彭元瑞称其诗“哦诗作作更有芒,宁失不工句必强。残脂剩粉此间习,得之足令气激昂”[8]1979,可谓一语中的。

参考文献:

[1]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 吕培.洪亮吉年谱[M].香港:崇文书店,1973.

[3] 〔清〕秦瀛.翰林院编修洪君墓表[M]//吕培.洪亮吉年谱.香港:崇文书店,1973.

[4] 〔清〕吴锡麒.翰林院编修洪君墓碑[M]//吕培.洪亮吉年谱.香港:崇文书店,1973.

[5] 谢阶树撰.洪稚存先生传[M]//吕培.洪亮吉年谱.香港:崇文书店,1973.

[6] 〔清〕洪亮吉.洪亮吉集:第四册[M].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7] 〔清〕洪亮吉.洪亮吉集:第二册[M].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8] 〔清〕洪亮吉.洪亮吉集:第五册[M].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9] 〔清〕赵怀玉.翰林院编修洪君墓铭[M]//吕培.洪亮吉年谱.香港:崇文书店,1973.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4

关键词:劳伦斯 诗歌作品 自然生态美学 具体探析

引言

劳伦斯是上个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上个世纪英国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其诗歌作品,更是各国文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结合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具体诗歌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不仅是对其文学价值的挖掘,而且也是对其争议焦点的一种探究。因此,每一位诗歌爱好者,每一位文学研究者都有必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对其诗歌作品中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进行详细地阐释与客观地说明。

一、劳伦斯诗歌作品与生态美学

劳伦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不仅有众人皆知的《儿子与情人》《白孔雀》这样的长篇小说,而且还有令人称颂的剧本《孀居的霍尔罗伊德太太》,特别是像其《新诗集》《瞧,我们走过来了》《鸟・兽・花》等颇具争议的诗集。综观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

自然生态美学可谓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它是自然生态学与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种新学科,在这个学科中,它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基点上实现了生态学与美学的相互交融。这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美学以“人”为基点,实现了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和研究人类与现实审美关系的美学理论的有机结合。

劳伦斯诗歌作品中蕴含着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对其诗歌作品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却缺乏客观的说明。特别是劳伦斯诗歌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其表现方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上述问题不仅是劳伦斯诗歌中自然生态美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次研究阐释的重点。因此,下边结合自己对其诗歌作品的阅读感悟,参考其他研究者的相关论述,对劳伦斯诗歌作品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逐一的剖析和说明。

二、生态美学的核心内容与表现方法

劳伦斯诗作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指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人的本质对象化,而且也实现了自然的人化。正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和谐统一中,人们才真正地体验到了美的存在。例如在其诗歌作品《月光》一诗中,作者对天空中的“月亮”曾经有过这样的描写:她(指月亮)从深阁中升起,满脸羞红,庄重,赤身,仿佛刚从寝宫而来,至于满足的新郎,则看她升起……时间总会使月亮暗淡,我们来不及全然体味,在此,在这样零碎的生活里失去光泽或者死去。在这首诗歌作品中,作者劳伦斯通过对自然景物“月亮”的描绘,不仅实现了自然的人化,而且也使人的本质力量达到了对象化。首先,作者把“月亮”这一自然景物描绘成一个富有人类情感的“新娘”,特别是这位“新娘”与后边的“新郎”相互欣赏的过程,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劳伦斯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还表现为美是作者主观精神与自然景物这个客观实体的相互统一。在劳伦斯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名为《蚊子知道》的小诗。他在诗中写道:蚊子知道得很清楚!虽然他如此小/但它是别人的美餐/但是,毕竟/他仅仅满足于填满肚皮/他不会把我的血液来储存。在这首小诗中,作者劳伦斯认为众人贪婪的物质追求也是毁坏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首诗歌作品《蚊子知道》中,作者把自己主观思想与客观现实“蚊子吸血”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作者与主观思想的和谐统一,既是诗歌作品的主题也是诗歌作品之美存在的根基。

劳伦斯的生态美学思想还体现着美是统一于具体实践中的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观点。例如上边提到的两首诗歌作品,无论是《月亮》,还是《蚊子知道》,作者都是在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中发现了美的存在。在第一首《月亮》这首诗歌作品中,作者在欣赏月亮美丽的基础上,又在诗歌的结尾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们来不及全然体味,在此,在这样零碎的生活里失去光泽或者死去。在这句话中,如果作者不去体味月亮这一自然景物,作者就不会有这种生态美,读者也不会从这位神奇的“新娘”身上欣赏到这种自然生态美的存在。在第二首诗歌作品中,虽然蚊子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但其也有令人赞叹的优点,那就是不贪婪,仅仅是满足于填满自己的肚子。这种对自然事物公正而客观的分析,正是作者发现其“美”的基础。换而言之,没有作者具体的实践行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没有体现作者劳伦斯自然生态美学思想诗作的产生;没有读者对其诗作的详细分析这一实践的存在,劳伦斯诗作中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也就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说,劳伦斯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美是于具体实践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最后,劳伦斯诗作中的自然生态美学还体现为一种“和谐相处”的美学思想。例如下边这首诗作:他们踌躇不前,我们踌躇不前,他们有一支枪,我们没有枪。在这首诗歌作品中,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都应该是平等的,甚至就连“踌躇不前”也应该是彼此一样的。但可怕的是“我们”与“他们”之间,在彼此踌躇不前的原因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支可怕的枪,一支足以消灭“我们”的枪却打破了这种本应该具有的平衡。这种本不具有“美感”的场景却因其达到了“丑”的极点而转化成了一种特殊的“美”。

对于自然生态美学的核心理论内容,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作者表现同一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观点也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在研究与阐释劳伦斯诗作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时,还应该对其表现自然生态美学观点的具体方法进行阐释。

首先,在生态反差中表现自己的美学思想。这里所谓的“生态反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生态反差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所有的组成因素彼此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然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却使这种彼此之间的平等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因此,作者劳伦斯就利用对这种生态反差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来加强读者对自己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解与接受。例如上边提到的《月亮》这首诗作。因为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使本应该具有“新娘”一样美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甚至会出现“来不及全然体味”的遗憾,甚至出现“在这样零碎的生活里失去光泽或者死去”的事实。

其次,在生态环境描绘中突出自己的美学。社会的进步在带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破坏了美好的生态环境。对这种自然环境的真实描述,也同样能表达作者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也同样能令读者理解作者的生态美学思想。例如在《蚊子知道》这首诗作中,蚊子从不在自己的体内存储血液,这是一客观事实,而人类的贪欲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作者通过蚊子真实地再现这个客观事实的过程中,读者明确了这样的美学思想,贪婪的私欲破坏了美好的大自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所以说,作者劳伦斯对现实的真实描绘也达到了突出自己思想的目的。

再次,在换位思考的提示中再现自己的美学。在换位思考中劳伦斯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他可以是诗作中的一只蚊子,也可以是诗作中的一条鱼。对于前者而言,读者可以从其诗作《蚊子知道》中获得例证,对于后者,读者可以从其《小鱼儿》这首诗作中找到例证。在《小鱼儿》这首诗作中,有两句非常有趣的诗句:他们(小鱼儿)的小生命对自己来说就是欢乐/在大海中。从这两句看似普通的诗句里,读者不仅可以感悟到生态环境对一个生物的重要,即生态环境是某一具体生物的欢乐之源。而且也可以感悟到作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渴望。对于小鱼儿来说,它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它赖以生存的大海为它的成长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因为在前边提示小鱼儿快乐的同时,作者又用一句“在大海中”来补充其快乐的原因。小鱼儿因为大海而快乐,那么人类呢?这不仅是作者要预设的问题,也是读者在阅读中必须思考的对象。所以,换位思考也是作者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表现方法之一。

三、生态美学思想对劳伦斯创作的影响

劳伦斯自然生态美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然生态美学思想影响他的诗歌主题。在劳伦斯的诗歌作品中,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是诗作主题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因为社会进步带来的生态破坏,还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私欲而过度的开采与砍伐,都使人类自身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毁坏。其次,自然生态美学思想决定其诗作中的主要内容。在劳伦斯的诗作中,任何一个体现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客观事实都可以成为其诗作的具体内容。小到一只蚊子,大到一条蛇,近到身边的一棵树,远到天上的月亮都是其诗作描绘的主要内容。再次,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是劳伦斯诗作的核心价值之一。任何一首诗作都具有自己的文学价值,但在劳伦斯的诗歌作品中又多出了一份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可以这样说,劳伦斯诗作不仅为研究者探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例证,而且还为研究英国文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供了基础。因此,研究劳伦斯诗作的价值,一定不能忽略其对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现。总之,在劳伦斯的诗作中有深厚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美学。研究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既有利于读者理解其诗歌作品,也有利于读者把握其诗歌深邃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冯季庆.劳伦斯评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刘宪之.劳伦斯研究[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1991.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5

关键词:诗词;意象文化;月亮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诗词教学?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近期,我有幸聆听了几堂优质的诗词教学课,获益匪浅。不过他们的课堂反映了当今诗词教学的现状,即注重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而在诗词深层文化意蕴的探究与延伸上略有不足。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诗歌情感的表达、意境的创造都是依托诗歌的意象,不同的意象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蕴,而把握了同一意象的文化意蕴也就抓住了诗歌的精髓。

下面就以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亮为例,探究诗歌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有着深厚的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神话里,伏羲常手捧太阳,而女娲则手捧月亮,这暗示着抟黄土造人的创世母亲也是月神,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等,说明月亮与女性母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个基本象征意义,即月亮是女性与母亲的化身,代表母亲社会的静谧和谐,反映女性世界的失意忧伤。而它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月亮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是自然和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人生深沉的喟叹和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在溶溶月色下的古典诗词里,月亮的这两种基本象征意义又衍生出下面几种文化意蕴。

一、月亮来自女性社会的光辉,体现了温婉绰约、淡泊朦胧的审美风格,它是美的化身

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直接把美人比作月亮。不同的月有着不一样的美:新月如眉,令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具有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苏轼有“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淡淡忧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弯残月映衬着离别后的孤独凄清;花月迷离,暗香浮动,象征典雅艳丽之美,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皓月当空,通脱潇洒,体现雄浑高古之美,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二、月亮意象反映寻求和谐统一的家园,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它是昭然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亲朋的情思,常常托于明月传递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寄托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当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时,月亮牵系着两地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成为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三、月亮来自宇宙,它唤起了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因此诗人站在月光下常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月亮成了阅尽沧桑的历史见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这些诗句中,月色朗朗,普照古今,引发诗人对人事变迁、岁月悠长、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喟然长叹。还有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亘古不变,宁静而永恒,与之相反的是,岁月更替,物是人非,繁华不在的失落与清冷。是的,古月苍茫,冷月无声,弥漫着历史的云烟和人世的苍凉。

四、月亮的静谧皎洁创造了心灵高洁,空间澄净的审美境界,山间明月,成了诗人遗世超群,出尘洒脱的人格化身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还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光下的诗人宁静自适、飘逸卓群的形象宛然立于眼前。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是诗人相知相伴的知己。

五、月亮的孤寂清冷映照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态,牵系着诗人感时伤怀的情怀

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弯缺月,孤鸿幽影,月下独步,失意忧苦至极!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盈盈的月光,触动了诗人多少美妙的灵感,寄托了诗人多少复杂的情感,也让中国古典诗词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迷人的光辉。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6

关键词:流行歌词  文学美  意义

一、引言

  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音乐性”要求作者必须“唱着写”,使歌词成为“乐化的诗”,具有形式的可谱性、内容的可唱性和语言的可听性等艺术特征;而“文学性”则要求作者不仅要用语言反映生活,抒情写意,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情韵”,富有“诗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广阔的空间留给音乐,使音乐能适时地从词尽之处起”。正因为这种“情韵”和“诗意”,使得歌词既具有“音乐始于词尽处”的引发功能,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离谱能赏”。以创作《卡秋莎》《红莓花儿开》等歌词而获得第一届“斯大林文艺奖”的苏联词作家伊萨柯夫斯基就曾明确指出:“好的歌,它的词都具有不依赖音乐的独立艺术价值。”这里需要指出一个极其重要却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事实是,原先的“诗”其实就是“歌词”,或者说是一种“可唱的诗”,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部“入乐可唱,离乐可诵”的歌词集,故《孟子·公孟》有“诵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也有“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舞、雅、颂之音”的话……虽然当时与这些歌词“共存”的乐曲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但它们依然能够“独立存在”且成为“文学经典”。流行歌曲歌词也具有这种“独立”功能。在日常交际、说话作文、商品广告等现实生活行为中,人们常常运用唐诗宋词那样,有意无意地借用、活用它们来表情达意,如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作为情书用语,用“明明白白我的心”来做核桃广告……这种“辐射”现象,说明歌词并非音乐的附庸,它不仅可“唱”可“赏”,而且还可“用”。既然流行歌曲歌词也是“文学作品”,那么,对中国流行歌曲进行文学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际意义。

    二、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它的受众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与“回味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流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况且,大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视。正如乔羽先生指出:“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乔先生的五个“寓于”,实则是对音乐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要求,即质文相谐。一方面,它追求口语化与自然化的质朴之实;另一方面,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求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美。

歌词,做到质朴之实,容易被大家接受,便流传得广;又能兼顾文饰之美,便如一坛陈年老酒,经得起品,便能流传得久。综观当代歌坛,真正被人们记住的经典之歌,无一不是质文相谐的典范,如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烛光投影,映不出你颜容/仍只见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平白如话的语言,让人一听就能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歌词中用“风”、“酒”、“烛光”、“玫瑰”、“云”等词语加以修饰,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夸张手法,反复吟唱,达到了一种情深意切的感人效果。

    质文相谐的歌曲还有许多,如陈红曾唱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人听人爱,除了其题材上抓住“老年问题”、主题上呼吁“亲情回归”外,也是由于口语艺术化的结果。比如开头一节:“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日在聊家常,词中之语与日常口语无异,但仔细琢磨,其实它们是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修饰,这只要略看“找点”与“带上”、“领着”与“陪同”两对句子就不难发现。

三、意象美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美天地。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词作者手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入词,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境界与氛围。

“歌词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式的艺术表达形式,歌词的文学性语言必须能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氛围,”这一点受到了古典诗词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如“月亮”早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面对寂静的夜月,思乡、忆弟之情油然而生。现代流行歌曲有的也沿袭了这一意象的思乡情怀,如《月之故乡》(彭邦祯词,延生、刘庄曲)“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到了《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中“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心上。”月亮纯净而美丽,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新柔美、深情款款。这时“月亮”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早已成为美丽心上人的代名词了。

再如“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许多人都以龙的子孙而自豪。一曲《龙的传人》(侯建德词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然而在《龙的命运》(陈小奇词,毕晓世曲)中,作者利用最新的考个资料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翻新的审查与反思,并且用充满隐患意识的内核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做外壳,对“龙”这一意象做出了新的诠释:“龙”同时也是阿Q精神的沉淀。所以“从此后不再崇拜龙的伟大,从此后不再迷信龙的威力,从此后我们懂得龙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地就在我们手里。”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7

摘要:魏尔伦的《月光》、郭沫若的《霁月》、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三首包含“月亮”意象的诗歌。虽然时间上有古今的区别,空间上也有东西方的差异,但是这三首诗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相似性之下又具有差异性。本文通过三首诗的对比,旨在从意象、诗境、创作方法等方面探讨这三首诗的异同。

关键词:月亮、移情入景、象征主义

一、月亮意象的同与异

月亮在诗人笔下呈现出跳动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性格美。三首诗中,诗人都选取了“月亮”作为主要意象。其中,月亮都有孤独之意甚至都透露出“月亮―女性”这一文学原型。但是,同一个“月亮”东西方诗人所寄寓的内涵是不同的。西方的月亮大多表示孤独、忧郁之意,而东方的月亮意象与西方相比显得更为丰富。它除了表示孤独、思乡外,还隐喻美好的事物,表达洒脱、旷达的情怀。

魏尔伦的《月光》描绘了村野里的假面舞会图。漆黑的夜晚、惨淡的月光与狂喜悲泣的喷泉、大理石雕像等交织在一起。这些意象虽有出场次序先后之别,但无不带有冰冷、忧郁之感。甚至村野里唯一的热闹――假面舞会,舞蹈者跳啊、唱啊、弹着琵琶,奇幻的面具下透出的却也是一丝凄清。表面上的狂欢、狂喜却难掩实际内心的凄清、忧郁。

郭沫若的《霁月》创作于1920年前后,诗人留学日本却心系祖国。诗人笔下的月光是淡淡的、幽幽的,照得人在月光下觉得清寒。其诗看似宁静,宁静之中却透露出浅浅的忧伤。但是,忧伤并不是诗人情感的主流,忧伤背后更多地寄寓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祖国的美好心愿。诗人追求和自然融为一体,他更需要的是月亮“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他将月亮隐喻美好的事物,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

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意象除了孤独之意,更多了洒脱、旷达的情怀。李白是孤独的,在花间、在月下,本该是文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喝酒赏月。但是却只有李白一人独酌。月亮是高洁的,世事混浊,李白不屑为伍,他宁愿亲近月亮。皇帝的疏远、世人的嫉贤妒才、“济苍生”的愿望不能实现,李白通过月亮来排遣。月亮是李白失意时的精神寄托,是他“积极的乐观主义的精神的化身”。①它在李白的笔下是近人情、懂人心的、是旷达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在现实孤独的情况之下却能想到自己和月亮结伴同游,哪怕是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

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同与异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区别于象征主义流派的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如果对本来要反应的主、客观世界都重在间接表现,而另外创造一个能从差异中见同一的双关性形象,去暗示所要着重表现的事物,情感,那就是象征主义了。②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在形象总体上是象征性、牵动全局的,这就属于古典象征主义创作方法。郭沫若的诗受到了西方泛神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有现代象征主义的色彩。被称为“诗人之王”的魏尔伦是早期象征派的代表人物,他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古典象征主义有一类为明志型,即借物抒怀,间接表现自己的洒脱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情怀,《月下独酌》应属于此类。天宝元年,李白再次来长安,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为了实现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但很快,李白便遭到了玄宗的冷淡和疏远,官员的嫉妒,对他大加排挤、谗毁;玄宗也只是让他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他感到孤独、愤懑,乃以酒销愁。天宝三年,他写下了《月下独酌》,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郭沫若的象征主义既有传统的诗学背景,又与其泛神论的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就他的《霁月》而言,他可能从李白的《月下独酌》和魏尔伦的《月光》中汲取了营养。他“曾将象征派作家梅特林克作品的格调与他所喜爱的泰戈尔的作品格调相提并论,并将波特莱尔、魏尔仑、叶芝等象征主义诗人列为自己所喜欢的诗人。这都表明了他对象征主义的某种认同。”③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升华过的一个象征的世界”说明他自觉运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

《月光》是象征主义诗歌萌芽时期的一个代表。但是,就《月光》本身包含的情感而言,相比其他两首诗,它更为复杂和矛盾。该诗透露出来的诗人的感情既狂喜又悲戚,这些都与西方象征主义认为美和忧郁并存、着意设造神秘、追求晦涩深奥不无关系。而“我国的象征主义作品,一般都不猜哑谜,不卖弄玄虚,而是既讲究含蓄,又避免晦涩,力求达到‘隐而不奥’”。④

这三首诗都运用了象征主义创作方法但是这三首诗的象征主义也是有差别的。“我国象征主义的主流,一向是注重思想倾向与社会效果的……都很注重思想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其基本倾向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而极少个人主义与颓废主义的色彩。”⑤而西方的象征主义有明显的颓废主义倾向,其基调是哀伤的。

三、均为“移情入景”式的创作

李白的《月下独酌》、郭沫若的《霁月》、魏尔伦的《月光》均为移情入景式的创作。

《月下独酌》首句就写了一个“独”字,诗人的心境已经自陈开来。“独”字不仅仅写的是酌酒的孤独、现实环境的孤独,更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为了排遣这份孤独,诗人笔下塑造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景。诗人的感情是流动的、变化的,孤独感在诗仙李白身上并不会长久。几杯酒下肚,其洒脱、旷达的一面就显露出来了。于是诗中的景物又发生了变化“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整首诗表现出李白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李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孤独。”⑥“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意识到了和月亮、影子的聚会只是暂时的,醒了之后自己就会与它们分别。尽管如此,他还是旷达地期望自己可以和月亮再次同游。所以,此诗是“移情入景”式的描写,诗人为自己产生的情感塑造了笔下一系列带有“我”之色彩的景物。

《霁月》和《月光》也是如此。《霁月》中的景物一出场就是“淡淡的”、“幽光”、“寂寥深深”。景物本身不含情,景物的疏淡、幽昧、寂寥皆是人的主观看法。诗人眼中的景物是淡淡的,幽幽的说明诗人的心境是柔和的、宁静的。有这样的感情,诗人笔下的月亮才是“云衣重裹”、“团鸾无缺的明月”、“雾帷深锁”。诗人乐于把“悠悠的诗之精灵付托于婉丽而朦胧的意象。”⑦但是,诗人宁静的心中有淡淡的忧伤,“身上觉得清寒”、“眼中莫有睡眠”。他需要表达圣洁而美好的人生理想,需要月亮做他的精神依托“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而魏尔伦是象征派诗人,他认为美和忧郁并存、不可分割。所以,他笔下营造的景是“透出一丝凄清”、“忧伤、美丽、静寂”和“狂喜悲泣”。

指导老师:詹冬华

注解

①林艾菲《浅谈李白〈月下独酌〉中月的意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11卷第1期,第61页

②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57页

③张林杰、龙泉明《郭沫若诗歌的象征主义》,《文艺争鸣》,1998-07-15,第26页

④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75页

⑤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74页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8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主要板书计划]:

16望月

月下江景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爱幻想

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词、写近义词、背诵课文、练习册部分作业

课外:背课文、赛诗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

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三、课堂练习

四、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4、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5、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6、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五、作业:《练习册》P54、二、三)

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第三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

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

让我们继续学习。(板书:爱幻想)

二、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

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⒈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月景的美丽以及人们借月亮来寄托思念、抒发情怀的思想感情。

⒉培养学生想象力、自主创造能力和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⒈收集并背诵描写月亮的古诗,学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⒉排练小合唱《月光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倾洒着它皎洁的光辉。从古至今,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神圣的象征,它以其旷远和神秘寄寓着人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像这样的图片老师还收集了一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⒉多媒体出示月景图。

[通过观看几幅美丽的月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月夜,这样的情感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渴望。]

⒊从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声中,老师体会到同学们被美丽的月景迷住了,谁来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⒋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景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老师有一首最喜欢的写月的词,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呢?

⒌谁来把你最喜欢的写月诗读给大家听听呢?

⒍看来同学们积累了很多写月的古诗,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二、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⒈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⒉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⒊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⒌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三、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9

关键词: 常州诗派 洪亮吉 范式 忠孝友悌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69-73

诗人的生命往往既在其作品世界里,又在其生平事迹中。想要很好地了解诗人的人格精神、心灵世界,就不仅要阅读其诗歌作品,而且要观照其一生行事。诗歌流派的诗风祈向,表面上看是诗歌风格的相似与趋同,本质上则是诗人人格精神的一致与同构。知人论世乃传统的诗歌批评方法,研究常州诗派既要从诗歌世界中探析,也需从生平行事中寻绎。洪亮吉是常州诗派中典型人物,其一生行事堪称范式。

洪亮吉(1746—1809),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自幼丧父而刻苦读书,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等人友善,有“毗陵七子”之目。在诗歌创作上颇得袁枚、赵翼等人的赏识。学使朱筠谓“甫到江南,即得洪、黄二生,其才如龙泉太阿,皆万人敌云。”[1]2330洪亮吉在经学、小学、史学、文学、地理学、方志学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人口学家。他在科举之路上跌打滚爬的时间实在太长,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十五岁才以榜眼高中,成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后督贵州学政。嘉庆元年(1796)回京供职,嘉庆五年(1800)以越职言事获罪,充军伊犁。三个月后赦还,从此家居撰述至终。

清代常州人文荟萃,堪称文献之邦。袁枚诗云:“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2]690龚自珍《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云:“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3]494严迪昌《清诗史》亦云:“常州在清代人文蔚起,如包括所属八邑,更是景观惊人。乾隆时期,常州这个‘部落’最称鼎盛,诗、文、词、画、经学、史学莫不名家辈出。即以诗论,先是黄景仁、洪亮吉称‘洪、黄’,后又加上孙星衍,称‘三家’,又添进赵怀玉为‘孙、洪、黄、赵’,最后则有‘毗陵七子’之号。这个群体,除了黄景仁外,洪亮吉名声影响最大。”[4]924常州诗派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包世臣认为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5]629在诗歌创作上洪亮吉稍逊黄仲则,在诗论建树上则当仁不让,其《北江诗话》堪与赵翼的《瓯北诗话》相颉颃,是乾嘉常州诗派诗学理论的基石。维特根斯坦曾言:“一个人所写的东西的伟大依赖于他所写的其他东西和他所做的其他事情。”[6]94洪亮吉在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交际之广、声誉之隆并非仅凭“文章”,主要应该是“他所做的其他事情”——道德行为上的垂范。洪亮吉既是有才之人,更是有德之辈。由于地域因素、历史承继、家族文化的影响,加之常州士子普遍具有的忠梗、迂憨之气,常州诗人磊落高旷、性情耿介、节操高尚,在这方面洪亮吉堪称范式。洪亮吉生于文化世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其一生的文化含茹、人格育成中,“士先器识而后辞章”[7]206的儒家信条对其影响甚巨。道德是文章的内质,文章是道德的外化。洪亮吉的道德、文章皆服从于“忠孝”思想,是其人生奋飞的双翼。他一生恪守儒家传统,从不越雷池一步。“洪稚存太史志行气节,儒林引重。”[1]2396洪亮吉认为诗歌“当又求之于性情、学识、品格之间”[1]2296,其诗学主张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道德内涵。因此,在研究洪亮吉诗歌时,“以审美的标准评价艺术性,以超审美的标准评价伟大性。”[6]94本文以常州诗派中“洪亮吉范式”为研究中心,以“品格”为向度,以期引起学界对洪亮吉以及常州诗派的诗歌矿藏进行深度掘进,有望获得更多的乌金瑰宝。

(一)荩臣忠心

“男儿处身世,恩重命亦轻。”[1]1934洪亮吉怀有强烈的知恩图报的心理。“荩臣事业先清节,传世文章已白头。只我受恩惭未报,青冥高望渺含愁。”[1]842“高宗纯皇帝上宾,亮吉以供奉内廷奔京哭临。”[8]5559洪亮吉的忠君思想既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承继,又有士为知己者死之因素。其憨直、忠贞,既源于个性禀赋,又是受常州人文环境的熏染,包括师生友朋间的激发与焠厉。

洪亮吉特立独行、敦品励节,他一心为国,不避嫌怨。从其弹劾贪官一事可以管窥当时士子心态、官场壸奥。“仁宗亲政,诏求直言极谏之士。亮吉念身自微贱,受知两朝,居侍从之列,欲终不言则非人臣匪躬之义……自闻诏后,不知寝食者累月。”[8]5559“因陈时政数千言,指斥故福郡王所过繁费,致州县虚帑藏以供亿,故相和珅擅权,时有达官清选,或执贽门下,或屈节求擢官出使者,凡罗列中外官罔上负国者四十余人。”[1]2369因为关心国事、竭诚报君,“先生目击时事,晨夕过虑,每闻川陕官吏偶言军营情状,感叹焦劳,或至中宵不寐”[1]2345。“文死谏”乃书生报国之途径,但因种种原因,往往是“书生报国徒诳语”[5]308。洪亮吉对皇权裹挟下的士子价值看不清楚。“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5]15-16,这虽是黄仲则的一时愤激之辞,却也切中时弊。“亮吉读书人,体弱,毋许用刑。”[8]5559嘉庆帝的一句体恤话语让洪亮吉感激涕零,“伏地痛哭,一一如问,指陈无隐。”[1]2345与洪亮吉同朝为官之人大多“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9]11309“虑久远者,以为过忧;事兴革者,以为生事”[9]11309,这是当时官场上明哲保身者心理的真实写照。衮衮诸公中直言极谏者寥若晨星,洪亮吉算是特例,其忠鲠、憨直之气于此流露得淋漓尽致。此事颇具戏剧性、滑稽感,背后的玄机耐人寻味。在乾隆盛世,在英明君主的眼皮底下,为何会有和珅这样的巨贪,且能猖獗一时、横行一世?为何伉直之士洪亮吉却被遣戍伊犁,又旋被赐环?洪亮吉自此结束了伴君如伴虎的生活,回到秀美的江南栖息其劳顿的心灵。从洪亮吉犯颜批鳞及其晚号“更生居士”的背后,不仅可以管窥盛世官场的腐败,而且可以透析乾嘉仕子宦海的艰险及其心魂的难安。

(二)孝字为先

洪亮吉立身以忠孝为大,他既凭忠君闻名,又以纯孝著称。其孝亲之情在诗作中抒写不多,在行动上则得到很好的践履,《洪北江先生年谱》对其感人孝举记载甚详。

洪亮吉“六岁而孤,母蒋贤明,督课严,风雪夜受经至鸡鸣。亮吉纯孝,既壮,为婴儿戏娱母。家贫,橐笔出游,节所入养母。”[8]5559少小失怙,“贫无所依,随蒋太宜人及姊弟寄居外家……俾先生就外家塾受经,率夜四鼓方就寝。”[1]2324在严母的督教下他读书明理,其外家蒋氏乃当地名门望族,洪亮吉的成长主要得益于母教与外家的支持。在家境窘困的情况下,母织子诵常到深夜,他对母亲的感情特别深厚,《机声灯影图》凝结着母子情深,海内名人题咏殆遍。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月二十六日,“蒋太宜人在里猝得中风疾卒……仲弟以先生在千里外,恐得讣后惊悼有他变,即作札言太宜人病状”[1]2332,“先生骤闻哀耗,五内昏迷,方度八字桥,忽失足堕水,两岸陡削,人不及救,随流至滕公桥。有汲者见发飏水上,揽之,得人,试心口尚微温,始呼众集救,问里中识者……及审状,则皆曰:‘孝子,孝子!’悲叹而散。天严寒,衣履冰湿……久之方苏,抢呼痛哭,几不欲生,水浆不入口者五日。诸姊以大义责先生,始稍进米饮。七七内仅啜粝粥,席藁枕块,昼夜号哭,终丧不进肉食,不入内室,所服皆白衣冠,不御緇布,自以未及侍蒋太宜人含敛,哀感终身。嗣后每遇忌日,辄终日不食,客中途次不变,三十年如一日。”[1]2332-2333除孝母外,洪亮吉对外王母龚太孺人亦极尽孝心,乾隆三十二年,“冬十月,外王母龚太孺人病剧,先生自塾中归侍疾,衣不解带者旬日。及卒,恸哭呕血。七七竟,始奉蒋太宜人归兴隆里旧宅。”[1]2328他在《从母庄孺人墓表》、《从母杨孺人墓表》、《九月初二日,得家书始奉适王氏姑七月初九日讣,翼日,于崇南坊寓舍为位以哭,哀定并赋诗一章》中抒发了对两位姨母以及小姑的敬爱、怀念之情。常州诗人成长过程中的母教往往胜于父教,有贤女而后有贤母,有贤母而后有贤子孙。洪亮吉的成长得益于广义上的母教,具体说来,就是受外婆、姨娘、姑姑等家庭成员以及亲戚中女性的影响,在洪亮吉的成长过程中,她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正因如此,洪亮吉衔恩佩德、耸志翘襟。当然主要还是得益于母亲的教育。洪亮吉是纯情至性之人,其孝既含人伦因素,又有感恩戴德成分。

(三)棣萼情深

孝悌相连,洪亮吉除孝敬长辈外,对同辈亦充满爱心,从其颇重手足之情足见其仁爱之心。洪亮吉有三姐一弟,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他过早地用柔弱的肩膀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我年十五六,即为童子师。无父谁复怜,门户独立支。”[1]2027他先是靠教私塾挣来的微薄馆金,后主要依赖游幕做师爷挣来的极少收入艰难地维持家庭生计。姐姐出嫁后,他除了挣钱养家外,还要为仲弟供书上学,“四十四年己亥,先生三十四岁。仲弟以少孤失学,假仲姊资学为贾,累岁亏折资本,至无以偿。时先生服阕归里,决计携弟北上,别谋进取。”[1]2333“先生节啬所入,半给仲弟馆费,以半寄归为衣食之资”[1]2334,“四十五年庚子……仲弟以思家得咯血疾,新岁益甚。先生质衣具资,遣人送归。时甫近上元,以无衣不克出门,托疾断庆吊绝过从者凡两月。”[1]2334“仲弟病痊后,复假贷北来,先生为尽偿宿逋,并取还前典质之物,类皆卖文钱也。”[1]2334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月二十五日,“适汪氏仲姊以疾卒,先生闻讣,哭之恸。仲弟以尚未议叙留都,每月揭资寄之。”[1]2335洪亮吉一如既往地赞助其弟生活,宁愿自己衣衫褴褛、忍饥挨饿,也要维持好舍弟学习、生活所需。舍弟长大成人、结婚成家后,洪亮吉仍放心不下。《舍弟以八月亲迎,余悯其未知稼穑之艰而即有家室,爰作诗二章勖之以成人之义云尔》一诗是他对舍弟的叮嘱:“晨昏侍堂帏,冀以慰苦节。黽勉卅载修,冰霜历周折。年衰心血尽,始及抱孙日。愿汝勖室人,承颜幸无缺。”[1]2028他教导弟弟度荒对策,“忆把家书读,愁言米价增。已知河鲤涸,只望雨龙升。八口兹何计,三田再不登。年荒应杀礼,亲迎莫烧灯。”[1]2023该诗充分地揭示出荒年饥岁中士子的困窘境况,表达了白屋寒门中兄弟深情。嘉庆三年(1798)三月初二日,高宗纯皇帝召见洪亮吉并记名表扬,“时甫得仲弟凶讣,痛哭不食者累日,即于初七日陈情引疾。二十五日,挈家属从陆路南回。四月二十五日,抵里,哭仲弟于厝舍。”[1]2344皇恩眷顾之际、仕途顺利之时,洪亮吉“得仲弟凶讣”,便立即“陈情引疾”,回家料理丧事。从其在仕途、亲情间的取舍,名利、责任间的选择可见他人格操守的高尚。在“无父从兄”的时代,洪亮吉对舍弟的关照可谓无微不至。他不仅尽到做兄长的责任,而且替母亲承担了部分责任。这既是长兄的担荷,又是洪亮吉孝母之心的延伸。

(四)友生义笃

古人提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有道是“虽有兄弟,不如友生。”[10]332《吴会英才集》称洪亮吉“至性过人,笃于友谊。”[1]2396他和赵翼“青鞋布袜过从频,一道横街作近邻”[11]1203,属于“劲敌相逢互客主”[11]1102的忘年交。赵翼“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11]1061,“凭君胸罗储偫多,供我耳食取携速……快哉得此行秘书,读万卷如为我蓄。”[11]1061-1062洪亮吉“与同邑黄景仁诗歌唱和,时称洪黄。”[8]5559“家居,与孙星衍相研摩,学益宏博,时又称孙洪。”[8]5559“同里则孙、黄、赵诸君外,复偕杨君伦、吕君星垣、徐君书受、唱酬无间,里中号为七子。”[1]2331其表弟赵怀玉《哭洪大》曰:“我之先王姑,实为君大母。君才长一龄,肩随少相狃。”[12]550从乾嘉诗坛特别是常州诗群别集以及相关文献中不难看出洪亮吉高频出现,这与其擅长交际,笃于友情有关。与洪亮吉相隔云溪的黄景仁乃心高气傲、严于择友之人,与洪亮吉却是金石之交。他们之间的友情十分感人,堪称死友。乾隆四十八年(1783),“五月,(洪亮吉)得黄君景仁安邑临终遗札,以身后事相属。先生由西安假驿骑,四昼夜驰七百里,抵安邑,哭之于萧寺中,为措资送其柩归里……八月朔日,抵里门。因为黄君营葬。”[1]2337洪亮吉不负嘱托,不愧为黄景仁的生死之交。《清故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洪君墓碑》有云:“君之大节章矣,至其友于兄弟,惠及朋友,尤复恤然于急难之故,漼焉于死丧之戚。尝以仲弟殁,引疾去位,归里持丧。又其友黄君景仁,旅死安邑,君自西安假驿骑四昼夜行七百里,哭之于萧寺中,送其柩归。二秋徂殁,延之之服有逾;千里结言,元伯之车俄及。他如义敦戚党,谊笃师门,指囷折券之风,乐善好贤之雅,即云余行,人孰能之?”[1]2366他的义举入选徐珂《清稗类钞》的《义侠类》,必将传唱后世。

洪亮吉在《竹初诗钞·序》中说:“闻季木得余书痛哭失声,时时走余家问消息。及余抵戍所,甫一日即得季木书,于患难中申之以婚姻,所以慰戒之者无不至。在戍所三阅月,凡三得季木书,而余已蒙圣恩旋里矣。季木于朋友死生离合之际,不忍相负如此,然后知季木诗之工,季木性情之挚为之也。乌乎!”[13]7-8从洪亮吉遣戍伊犁后其好友钱维乔的态度可以反观洪亮吉的为人,同时亦可管窥常州诗人性情的敦厚纯挚。

清朝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殚精竭虑,通过各种手段对士子进行“行为规范”,对江浙一带的文人采取了更多、更巧妙、更有力的文化整肃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了乾隆年间开始收到明显的效果。常州一地素有泰伯遗风,东林精神,东坡人格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化育,常州民风醇正,士风厚实。常州人文环境的“风景这边独好”乃“洪亮吉范式”形成的沃土。

赵怀玉(1747—1823)的至性、清操与其表兄洪亮吉颇为相似。“不敢好名为欺人之事,亦不肯好奇为欺人之学。”[12]147他移忠于孝,《收庵居士自叙年谱》云:“吾母嘉言懿行不可悉数,怀玉幼即多病,其抚怀玉也,恩情抚育,百倍恒情。常侍母寝,年十六应试白门,匝月离母侧,每远行,则泫然泪下。乃生不能养,疾不能侍,敛不能凭,而犹视力人世,其何以对有母之人哉?”[14]497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孝母之心。赵怀玉不仅忠孝,而且友悌。嘉庆二年八月,“洪稚存以言事得罪,部拟斩决,上宥其死,改发伊犁。余第一日慰之于都虞司,第二日探之于刑部狱,第三日送行于广宁门外。典衣为赠”[14]497。患难见真情,洪亮吉被发配伊犁时,赵怀玉、钱维乔、孙星衍等人皆未避嫌,而是用一颗至诚炽热之心去温暖患难中的洪亮吉。赵怀玉既重友生之情,亦重兄弟之义,年谱载:“初先祖常命余与从兄华玉并为世父似山君后,时甫二龄。及长……决意为归宗计,是岁九月十三日始集族人祭告祖先,举所授田产悉归从兄。”[14]463由此可以看出赵怀玉重义轻利的品格。

孙星衍(1753—1818),在诗文上与洪亮吉齐名,合称“孙洪”。石韫玉《芳茂山人诗录序》云:“先生抱慈惠之心,守耿介之操。凡一事之有利于人者,无不为也;凡一事之有蠹于国者,无不革也。百姓爱之若父母,百吏尊之若师保。”[15]1《十朝诗乘》云:“孙渊如观察山左,尝与康廉使基田规筑丰县河堤……渊如尤耿介,河工羡余,向归扣费者,独纤芥不取,悉以给引河工费。时曹工尚未合,河督及巡抚亟奏合龙,移其任。寻又奏称合而复开,开则分赔,当半属后任,而当事者并以责之。渊如无难色,曰:‘吾无才椽尺土,然既兼河务,敢不为人受过!’不近利,亦不避害,士大夫所难也。”[16]459由此可见其仁恕之心、廉洁品格。再看一段有关他的美谈,“族妹年未笄,随父转徙至都门,几为贵人簉室,渊如时官兖州守,闻之,趣毁其约,使人迎至兖。太夫人收养之,视若亲女。适吴山尊孝廉鼒赴试,道出山左,因浼人媒合,即于署中合卺。后五年,吴入翰林,传为佳话……相传孙渊如妹貌美,能诗,山尊尝以‘碧桃花’喻其风格。”[16]395从此佳话中可以看出孙星衍仗义果敢,乐于助人的精神。此中既显仁爱之心,又有友悌成分,同时从其对女性婚姻自的尊重中看出其女性观的进步。

赵翼(1727—1814)是乾嘉常州诗派中另一位核心人物,他“平生性不因人热”[11]210。广州太守缺出,两广总督李侍尧托人捎话给他,要他面见,以图收为党羽。出人意料的是赵翼对此不加理会,由此可见其性格的强项。“芒鞋不称朱门步,羸骑羞随绣幰鞭” [11]215是其性格的写照。“先生生平骨嶙峋,但有强项无曲身”[11]649虽是奉粲戏言,却也是是夫子自道语。

盛世寒士黄仲则(1749—1783),目无凡尘,交友不苟,“天然臞隐骨嵯峨,破絮蒙头自苦哦。残雪一峰相对立,不知清气落谁多。”[5]256该诗可见其人格之独立,操守之高洁。“旧山同伴倘相逢,笑尔行藏不如鼠。”[5]355他鄙夷“似张虎威实媚人”[5]354之辈。自身困窘却能悲天悯人,心系寒士,“我欲云门峰,化作并州刀。持登天都最高顶,乱剪白云铺絮袍。无声无响空中抛,被遍寒士无寒号。”[5]135黄仲则诗中之“絮袍”与杜甫的“广厦”、白居易的“万里裘”一样深含着诗人恫鳏在抱、民胞物与的情怀。

管世铭 (1738—1798)拜任御史时,赵怀玉贺之以诗,拜官后,“劾和相疏草已具,乃奏留枢直,自云愧负此官……韫山志在抗言除奸,然当其入谏院,尚非其时,文成盖深知之。”[16]432《清史稿》言:“时和珅用事,世铭忧愤,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语讥切无所避。会迁御史,则大喜,夜起彷徨,草疏将劾之,诏仍留军机处”[9]11315。

由上可知乾嘉常州诗派中的钱维乔、赵怀玉、孙星衍、赵翼、黄仲则、管世铭等人身上皆有常州士子普遍具有的忠正耿介之气。其总体人格倾向于“洪亮吉型”,同气相求、意气相投乃彼此倾慕、相互交好之因,他们之间堪称“金石交情翰墨缘。”[15]49在道德操守上,洪亮吉堪称样板,这是他受到乾嘉常州诗派其他成员普遍欢迎的根本原因。钱维乔《致洪稚存》有言:“始吾以足下为才士,今则以足下为谠臣矣。才士所尚者以文采风流相照耀,而谠臣者一言一行必将有裨于世道,为人所矜式也。”[13]239此乃知己之言、知心之论。乾嘉常州诗派中的入仕者既是才士,又是谠臣,不只是“立言”之人,更是期望“立德”之辈。《楚辞听直》云:“众臣留智以卫身,忠臣竭智以忧国;智留则诡踪,自秘而愈巧;智竭则忠肠,日露而成愚……长于谋国者,自拙于谋生也。”[17]743洪亮吉“竭智以忧国”,在任考官、学政期间,勤勤恳恳、尽心履职,受到百姓、同仁以及圣上的高度肯定。洪亮吉“长于谋国”,却无施展机遇,其政治蓝图乃一厢情愿,历史的发展由不得单纯的读书人。到了乾隆中后期、嘉庆年间,大清国渐趋衰变,统治者的素质、统治政策、以及整个统治机构的效能皆江河日下,整个社会渐显末世衰兆,日薄西山的暮气已被敏感的诗人所感知。在此时代背景、政治气候下,洪亮吉仍怀赤子之心为皇权效忠,其忠君之念中饱含着为国是的担忧、为民生的焦虑,这既是传统精神的承继,又是地域士风的促成,更是纯儒精神的呈现。将要走到尽头的大清帝国,渐渐失去其吸引力、驾驭力,与朝廷离心而在野成了一些士子无奈的选择。这是乾嘉常州仕子中途归隐的深层机理所在,也是洪亮吉遭遇之成因。

结语

“忠孝友悌”是儒家对士子的道德规范、伦理要求,是士子“检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参数。洪亮吉乃乾嘉常州诗派中核心人物,其地位的形成除了诗歌创作成就与诗学理论上的建树外,主要源于其人格精神上的垂范,忠孝友悌是“洪亮吉范式”主要构成要素。纵观乾嘉年间常州诗人群体的行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属于“洪亮吉范式”,洪亮吉是其中最为典型、最为闪光的人物。“忠孝友悌”乃常州诗人精神之体坚硬的内核,对此进行透视,无疑是研究常州诗派极佳向度。常州人憨直、忠梗之气在常州诗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其文化人格在诗歌作品中即是“尚奇使气”的诗歌风格。

参考文献:

[1][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全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清]袁枚著,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全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清]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4]严迪昌.清诗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5][清]黄景仁著,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奥地利]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7][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8]王锺翰.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9][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全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清]赵怀玉.亦有生斋集[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清]钱维乔.竹初诗钞[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陈祖武《乾嘉名儒年谱》(第十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5][清]孙星衍.芳茂山人诗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关于月亮的诗歌篇10

关键词: 李白; 月意象; 情味;意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对月抒怀,然而,能像李白那样将月写进自己的诗里,同时也将月融入自己生命的诗人,则极为罕见。李白对月亮爱得热烈,爱得深沉,他把自己的命运和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李白眼中的月亮就是他自己的月亮,因而他诗中月的意象就别具一番情味了。

一、李白诗中月所寄寓的情感内涵

李白诗中的明月,常和思亲怀人、思友怀乡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他的遭贬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世事的无常。李白对他深表同情,但相隔千里,路途遥远,他只能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托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在他眼里本来无知无觉的月亮,竟然变成了一个知心朋友。晁衡是日本来唐的使者,在中国居留多年,对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有一定贡献。相传他在返国途中“遇难”。李白听到消息,心情十分悲痛,作《哭晁卿衡》一诗以悼念。“日本晁卿辞,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后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无限怀念之情,“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前两句中对征帆远航的环境描写结合起来,显得既自然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以景写情,意味深长。

二、李白诗中月的人格化

李白笔下的月亮大多是拟人化的,诗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一个“送”字,使诗人梦境中的月亮显得那样多情。明月把他的影子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公当年歇过的地方,画面瑰丽而神奇。“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从内容看,写了诗人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隐士。诗中第一句就交代了时间并巧妙地引出了“山月”,而一个“随”字又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而不如月乎?写出了诗人对终南山的山林美景的眷恋之情。李白笔下的月亮通人性、知人意,可揽可摘,可问可语可留,完全和诗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了。“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这两句诗展示了更加美丽神奇的境界。

三、李白诗中月的意境

李白诗中的景常常会笼上一层轻纱似的月光,那样轻盈、柔和,那样妩媚,皎洁。自然的山水,在诗人笔下更富浪漫的色彩。且看:“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夜下征虏亭》)这首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轮廓分明,那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美丽的少女在江头为诗人送别。江上的渔火迷离奇幻,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的喜悦之情流显于画面。李白还善于从动态中捕捉形象,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出的神态,数笔勾勒却生动传神。而这一切景象(如船、亭、山花、江火),又都是以明月为背景的,突出了在月光笼罩下景物所具有的朦胧美,及独特的审美意味。“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四、李白写月的艺术

李白写月的诗歌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格调多变,情感强烈。诗人对月的描写,

时喜时悲,或愁或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感情。喜怒情愁,吐露纸上。“白杨秋月苦,早落豫辛山”“风吹寒梭响,月入空闺悲”,或寂寥冷落,或幽静安详。“天青江月白,心静海鸥知”,不管哪一类情调,都是自己心境的写照。其他诗人也借景抒情,融情与景,但其情绪远不如李白的强烈,因而景物的感彩也就没有他的诗鲜明了。

其次,联想丰富,比喻新奇。在李

白看来,月是最美的,因而他用了许多优美新奇的比喻去赞美月亮。“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他诗中写月时所用的比喻总是那样新颖鲜明,灿烂夺目。这与诗人与众不同的思想气质有关,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不止一次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生命,成为新的意象。月,这一文学中永恒的歌咏对象,也正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有诗意。

再次,构思巧妙,富有新意。《静夜思》是被广为传诵的写月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用“霜”来比地上明亮的月光,既写出了月光的洁白,又烘托了游子静夜思乡时内心的凄凉。李白赞美月亮、吟咏月亮的诗篇,是他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厌恶黑暗现实,鄙视庸俗人生的高洁情怀的写照。诗人笔下的月寄托了浓郁的主观情思,是诗人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也是其对自我生存的认知。这些诗不仅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

五、月意象在李白诗中的独特风神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不仅意韵丰富, 而且由于诗人天才的创造, 使月意象更是传达出了他豪放飘逸的风神, 散发出卓绝的艺术魅力。

这一特点较明显地体现于“ 酒”“月”共存的诗中, 如“月下独酌四首”, “把酒问月”,“5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等。李白一生与酒月有着不解之缘, 所谓“酒缺月无味, 景缺月不美”, 而正是这类有酒有月的醉诗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神。宗白华说: “ 诗人善醒, 他能透澈人情物理, 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 散布着智慧, 那由深心体验所获得的智慧。但诗人更能醉、能梦、由梦而醉诗, 能暂脱世俗, 起俗凡近, 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徜恍的境地”[ 2]。李白正是这样, 是酒让他抛却世俗负累, 超脱自身与时空局限, 放逐自己于由月导入的宇宙无限中, 使他饱满的人格风蕴显露无遗。李白诗作中最典型反映此种个性特色的莫过于那首独步千古的名篇—《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即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李白才高却终不获赏, 内心孤独而苦闷, 然而他始终傲世独立不与流俗合, 此种风神在这首诗中一览无余: 身处异地无友人同欢, 李白只身一人, 花间对月独酌, 在这里没有对故乡的思念, 没有孤独的伤悲, 没有不得志的渲泄, 只有良宵难再、行乐须即春的畅达, 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自信充斥全篇, 在花间歌月徘徊、舞影凌乱的踉跄脚步中, 李白把自己的孤独痛苦升华为奔放的生命热情, 所谓“ 诗仙”可于中窥见。

总之, 月意象无疑是李白笔下的核心意象之一, 李白笔下的月意蕴丰富, 风姿独特, 是诗人李白非凡的生命体验、狂放不羁的个性的投射, 它是诗人精魂的凝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