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诗集十篇

时间:2023-04-04 22:31:42

席慕蓉诗集

席慕蓉诗集篇1

关键词:《七里香》;时间;意象

在席慕蓉出版的所有诗集中,《七里香》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从出版层面考量,它作为诗人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较为成功地建立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不仅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新诗大门,也为席慕蓉本人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从诗歌收录情况角度分析,它的诗篇涵盖面较广,基本内括了近年来众多学者的席诗研究方向,无论是古典情怀的继承,生命悲剧底蕴的揭示,还是爱情的讴歌与赞美,都尽数囊括其中,是席慕蓉诗歌价值研究的典型代表。事实上,《七里香》的价值并不只是体现在受众群或爱情诗的层面,它在时间书写的成就也同样不容忽视,而在时空轮回的巧妙处理,瞬时的描摹以及时间意象的运用方面,《七里香》都向我们展示了它别样的魅力。

一、时空轮回的巧妙处理

前世今生的概念在现代诗中并不多见,一者它背离了当下的发展环境,缺少科学的现实意义;二者它所需的故事结构性太强,往往掩盖诗歌本身的文辞表达与意境的建构;三者它与新诗发展立足于现实与本我的主流相去甚远。种种原因,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概念对于诗歌的渗透。但客观而言,前世今生的概念并非缺少相应的价值,正如《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对这一概念的延伸与应用。在诗集《七里香》中,席慕蓉则通过对时空轮回的巧妙处理加深了爱情诗的悲剧意蕴,也揭示了爱情悲剧一定的普遍性。在诗歌《一棵开花的树》中有这样的语句“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诗句中一共有三种形象,“我”,“你”与“佛”。“佛”即是联结前世与今生的媒介,在佛的帮助下,女主人公完成了由“人”到“树”的转换,经历了“轮回”。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普通人不可能活五百年,因而这里与今生相对应的前世就有了不确定性,即很可能包含着另外多个前世,这样的模糊性既缩小了故事架构,又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多次时空轮回中,主人公一直在请求佛达成她的心愿“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当她终于如愿盼到今生时,却得到了“你终于无视地走过”的悲剧结局。可以说,这样的时空处理很好地拉长了主人公等候的时间距离,不是几十年的青春年华,而是虔心向佛的五百年和化作一棵树后经历的岁月,从而大大加深了结局爱情幻灭的悲剧意蕴。自然,《七里香》中还有其他模式的时空轮回,例如在诗歌《古相思曲》中,角色与角色之间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即在时间的轮回转换中,角色不再持续统一,而是发生了改变。“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还是说/今夜的我/就是那个女子”,诗句中的“弹箜篌的女子”与现实中的“我”之间也许有一些相似性,但其本质已然不同。继承下来的是故事情节,即“相同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以抒发自己的“思君”之情。这也就阐述了爱情悲剧的普遍性,无论时空怎样轮回,相似的爱情悲剧不会消失,只会不断地上演。此外,席诗中的时空轮回也带有一定的历史性,为诗歌本身带来了古典意蕴。

二、瞬时的描摹

与时空轮回不同,瞬时与永恒一直是诗人们反复歌咏的对象。“谁也不可能持久无极地把鲜美、可爱的生命永远地紧紧攥在手中”,正因为生命有限,人生短促,所以诗人们多用年华逝去,岁月无痕来表达一种对自身渺小的感慨或抒发自己一生无为的悲哀。也因为如此,诗歌中有关时间的描摹大多具有消极意义,“时间”扮演着一种“敌人”的身份。而席慕蓉则从这种宿命的悲哀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瞬间之美。在《七里香》中,诗人一直在表达对生命际遇的感激与珍惜之情,在诗人眼中,短促的人生虽无法摆脱却足以超越,我们却大可“把握生命中每一次美丽的瞬间从而努力使之成为永恒”。诗歌《抉择》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瞬间的超价认知:“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我们很难从中找到诗人的不满或是悲哀,她把相遇和别离看做是“上帝所作的一首诗”,对一切充满感激,对瞬时美好的珍惜完全掩盖了对“缓缓老去”的宿命的凄凉,在诗人看来,这一个瞬间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剩下来的平庸的人生的全部。再如诗歌《夏日午后》中,“极愿/如庞贝的命运/将一切最美的瞬间烧熔/含泪成为永恒的模子/好能一次次地/在千万年间/重复地/重复地/重复地/嵌进你我的心中”,诗人所盼望的并不是整个生命历程的一帆风顺或者绚烂缤纷,而是对于美的瞬间的记忆与珍藏,可见诗人对于瞬时的价值态度。事实上,《七里香》中对于瞬时的描摹往往是具体化的,例如诗歌《暮色》中,瞬时是“在一个年轻的夜里/听过一首歌/清冽缠绵/如山风拂过百合”,诗歌《青春之二》中,瞬时是“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炫目/而她的衣裙如此洁白”,在诗人笔下,这些瞬时都带有往昔回忆的色彩,大多是对过去的某个瞬间的再现,在那些瞬间之中,一首歌的旋律可以是“山风拂过百合”般的清冽,阳光是炫目的,衣裙是洁白的,所有的可见可听的景观都带有不可复制的动人之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瞬时并不都是美的,正如同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一样,瞬时描摹中若没有绝望的部分,倒显得诗人有些刻意了。席慕蓉在诗歌《悟》中写道:“曾让我那样流泪的爱情/在回首时/也不过/恍如一梦”,流泪的爱情自然是让人痛苦的一个瞬间,而诗人认为它“也不过恍如一梦”,可见诗人对于痛苦瞬间的包容与忍让。

三、时间意象的运用

诗歌中的时间书写离不开时间意象的运用,“流水”则是最为普遍的时间意象,古书有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可见,早在古代“流水”就已经被用作时间的喻体。在席慕蓉的诗集《七里香》中,“流水”意象同样被广泛应用。诗歌《时光的河流》中有这样的描述“可是/我至爱的/你没有听见吗/是什么从我们床前/悄悄地流过”“从我们床前流过的/是时光的河吗”,诗人以河喻时光,在睡梦中听见流水的声音,担忧着时间就这样流逝,担忧着与至爱之人终将分离,将形象虚无的时间具体为河流,同时赋予它声音,不仅是对古诗河流喻岁月的继承,更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青春之一》中席慕蓉则选用了“发黄的扉页”这一时间意象,“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诗人把匆匆而过粗糙的青春比作一本太仓促的书,而发黄的扉页显然是时间流逝后的具体表现形式,与青春是书的比喻相契合,

十分恰当地将青春远去的事实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流露出诗人对于短促的青春的一种惋惜与悲伤。此外,《七里香》中还较多地运用了“白发”这一意象,诗歌《邂逅》中有“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上一句的“白发”与下一句的“岁月”是相对的,思念的时光中“你”逐渐衰老,而岁月流逝中,“我”的手也变得愈发憔悴,“白发”同样是时间流逝的具化展现;而诗歌《晓镜》中则有“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夜晚因为诗人的失眠而愈发漫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暗示着诗人手中流失的岁月与光阴,给“我”的悲伤曾添了一层沧桑的意蕴;诗歌《新娘》中有“在白发时重温那起帆的岛/将没有人能记得你的一切/像我能记得的那么多那么好”,这是一首新娘的自白诗,新娘要求丈夫趁着青春年少珍惜她并爱她,而诗中的“白发”则喻指两人年老之后,代指时间的消散,三首诗歌都用“白发”来揭示岁月的流逝,用意象使得时间更加地可感化,从而较容易地把读者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之中。事实上,诸如“流水”“白发”的意象在朦胧诗或是其他现代诗歌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地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七里香》中的时间意象缺少研究意义。时间是抽象的事物,不可看,不可摸,流水的意象使它有了流动的形状和消逝的声音,“白发”和“发黄的扉页”的意象使它有了沧桑的颜色,让时间具体化,可感化。单从时间意象角度而言,这样的《七里香》的确缺少发声的力量,但定格于时间的轮回和瞬时描写的基础之上,时间意象就成为了《七里香》的时间书写中相当重要并占有一定分量的部分,与前面两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书写系统,从而具有了更多的价值。

在时间书写方面,席慕蓉无疑不是最为出色的诗人,而《七里香》也绝非是运用得最好的作品,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说,诗人对于时间的轮回,定格与具体化的把握是十分到位的。在诗集《七里香》中,几乎每一首诗都有着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有着时间的印痕,我们甚至可以说,时间就是诗篇的主要线索,在时间的轮回中,爱情的画轴缓缓打开;在瞬时的定格中,生命之美展露无遗;在时间意象的推动下,青春,乡愁由淡及浓。诗人把她眼中那灿烂而美丽的爱与生命放置在几千年漫长岁月的流转中,放在朝与暮几十个小时的黑白切换中,也放在时间锦布上的某一个突现的过去,某一个需要珍惜的现在,某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中。的确,席诗中缺少大环境大背景下的空间景观,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了一定的伸展性,但在时间书写的架构中,诗歌的魅力却无穷延伸开来,一种柔和温婉的美涤荡其中,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成果(201129)。

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席慕蓉诗集篇2

【关键词】席慕蓉;爱情诗;艺术特色

一、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一)通俗易懂、亲切直白

席慕蓉的爱情诗歌语言通俗易懂、亲切直白。比如这首《一颗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诗人用通俗易懂、亲切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心中白马王子的爱恋。开头一句“如何让我遇见你”,直接跟对方倾诉,读起来很亲切。最后一句“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都是用口语化的语言,也是非常的亲切直白。诗人善于用通俗的语言、直白的表达来写爱情诗,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爱情诗总是很贴近读者,没有任何距离感和生疏感,让人感到很亲切。

(二)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席慕蓉的爱情诗摒弃华丽典雅的辞藻,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广的意义和最真挚的情感。例如这首《悲歌》: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和流年。

整首诗歌只有四个单句,寥寥几笔已经给我们叙说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由最初的相爱到最后的分离,以及离别后的“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的无奈和“再现的只是沧桑的日月和流年”的感慨。简洁的语言却包含了丰富的内蓉,表达了真挚的情感。看似简洁的语言却极具感染力,使读者在为男女主人翁爱情故事惋惜的同时,又感受到了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

(三)清新典雅、纯洁干净

席慕蓉的爱情诗喜欢用清新典雅、纯洁干净的词语,生怕玷污了爱情的神圣,如:青春、年华、微笑、相思、忧伤、遗憾、丰美、蓦然回首……诗人还喜欢用一些清新典雅的名词来作为诗歌的意象,如:梦、山川、水流、浮云、沙滩、月光、玫瑰、茉莉……这种清新典雅的语言风格使席慕蓉的爱情诗呈现出唯美主义的色彩,更好的表现了爱情的纯洁神圣。读她的爱情诗,宛如亲历美好的爱情,又或让人想起初恋的情怀。清新典雅的语言,营造了诗境的美感,纯洁干净的词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四)节奏舒缓、富有音乐美

席慕蓉的爱情诗总是娓娓道来,节奏舒缓,富有音乐美。比如这首《盼望》: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如果能在开满了柳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r,那短暂的一瞬。

这首诗节奏舒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那静谧的哀婉的低低倾诉着的语调,仿佛那样一个含蓄的温柔的女子就在我们耳边倾诉,仿佛可以看见她那淡淡的忧伤的目光,整首诗读起来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

二、浪漫伤感的格调

席慕蓉的爱情诗大都充满浪漫伤感的格调,读起来既忧伤又优美。诗人似乎对忧伤有一种初始的体验,大概是因为她年少时有过那么一段青涩的恋情,那种无疾而终的淡淡忧伤,犹如装饰她人生旅程的带刺玫瑰,痛并快乐着,衍化为诗人的人生经验,成为她日后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于是,每当我们读到席慕蓉的爱情诗,总是能从美好的现实中沉静了下来,在浪漫伤感中剥离生活表层的幸福外衣,开始对爱情、人生、命运进行深层探索。以《雨中的了悟》、《请别哭泣》、《为什么》为代表的席慕蓉诗歌大都被一层悲剧性情境所笼罩,她不断地讴歌痛苦,礼赞离别,表现出了对亏缺性情境由衷的欣赏。诗人在一段段感伤性的述说中寻找童年时期失落的梦,真诚而又热切,读来凄婉迷离,浪漫伤感,叫人潸然泪下。

三、深邃幽远的意境

席慕蓉的爱情诗在创设深邃幽远的意境方面做得极为出色。例如这首《渡口》: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年华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天涯。

渡口、长亭自古就是送别之地。无论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还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总有一种让人无法释怀的伤感。诗人借渡口送别为情感突破口,对人物的心灵境界进行了细腻而深刻的刻画,多处运用暗喻的手法,意境深邃幽远。诗的第一节中“让我与你握别”后,“思念从此生根”。第二个“让我与你握别”后,“年华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第二小节中的感情显然比第一节更为深切,情感的递进表现得自然真实。渡口是寂寥的,甚至“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小花”,这一简单的意象把离人的悲境刻画得分外突出。然而,那句“把祝福别在襟上”,又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并不是思念与爱情的终止,暗喻了思念与爱的永生相随。这是对“思念从此生根”、“年华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这种离别情感的深化与升华,它暗示了即使分别了,那会滋长生根的思念和牵挂将生与身存,死与魂在。即使“明日又天涯”,河流也隔不断永恒的情爱和永生的追念。整首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境深邃幽远,韵味无穷。

四、结束语

席慕蓉的爱情诗可以说是当代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影响了无数读者。作为一代人的精神慰藉,席慕蓉的爱情诗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重拾对爱情的信心和希望,让我们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参考文献:

[1]席慕蓉.席慕蓉诗集,作家出版社,2010

[2]尉天骄.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2006

[4]朱光潜.诗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红梅.论席慕蓉的爱情诗,陕西师范大学,2012

席慕蓉诗集篇3

席慕容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席慕蓉诗集篇4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

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5、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

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研读、赏析诗歌:

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教师总结《乡愁》诗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全班带有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生欣赏余光中另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作《乡愁四韵》。(罗大佑演唱)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相同处:

①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②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六)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七)布置作业:

席慕蓉诗集篇5

这一天,西安雁塔诗友社的诗人,在大兴善寺举行诗会,欢迎马来西亚诗人黄玉奎先生。黄先生此行是来陕参加合阳国际《诗经》研讨会的。据转,合阳县洽川是《诗经》中“关雎”一诗的源发地,描写的的是周文王求偶的爱情故事。合阳国际《诗经》研讨会一结束,黄先生便来西安以诗会友。

我应邀参加了上巳节诗雅集;和我一同被邀请去参加诗雅集的还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侄孙女于媛女士。当我们来到雅集现场,古城长安儒雅俊杰之士已是济济一堂。雅集虽无竹丝管弦之盛,但诗人吟汉唐雄风,咏窈窕之章,颂盛世风华,此起彼落,互答唱和,声调铿锵,韵味悠长,仪态昂然。既展示了当代诗人风采,又抒发了友谊情怀,其乐融融,似春风和煦,艳阳温馨。

在诗雅集上,女诗人于媛即兴吟诵了一首七绝,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当大家知道于媛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一代书法宗师于右任先生的侄孙女于媛后。诗人一个个把敬佩的目光投向她。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友人黄玉奎显得分外激动,心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这时他好像想起了甚么,兴奋的情绪溢于两颊!于是,他向于媛讲述了他青年时代在香港就读时见到于右任先生的情景。他说,那是一九六零年秋季,先生到我校作报告,我目睹了先生飘然若仙的儒雅之貌,聆听了他那充满忧国忧民,热爱祖国,怀念故土充满深情的演讲。此情此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打心眼里敬重这位老人。事隔五十多年,我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说罢,他眼神里放出自豪的光彩!

在这样的氛围下,于媛也是异样的兴奋。她便把建设于右任纪念馆的事告诉大家,并向大家讲述了她所知道的关于于先生的晚年生活。

于老先生晚年在台湾,一直是郁郁寡欢,思念大陆,思念家乡。因为大陆有他的家,他的原配夫人高中林和大女儿于芝秀就住在西安书院门。最能见他此时此刻情怀的就是那首《望大陆》诗。随即于媛吟诵了这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忘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抒发幽怀而发至内心的爱国之情,震撼着诗人们的心灵!

此时,诗雅集被推到了一个高峰!

一阵感情的迂回跌宕之后,重新酝酿的**陡然迭起!

诗人姚平首先滥觞出句,唱道:阳春三月好风光。

此句一出,顿时诗兴骤起,诗人们唱和踊跃,气氛热烈。其盛况空前。现将雅集联句柏梁体诗作刊录于后,以记其盛:

阳春三月好风光。(姚平)诗人雅聚喜洋洋。(黄玉奎)

黄公引我到诗坊。(杨岳)喜迎南海黄与杨。(王志伟)

海客寻根访诗乡。(颜必人)众友情深诵华章。(陈慕申)

布谷声中情谊长。(车天启)春风骀荡灿华芳。(徐志诚)

吟朋兴会热衷肠。(冯晓白)得识方家胸胆张。(柳烟)

清声雅韵震华堂。(李守玉)祖国腾飞事业昌。(任厚坤)

群贤齐颂歌东方。(于媛)与时俱进不彷徨。(徐志诚)

老骥伏枥慨而慷。(李振中)中华一统固家邦。(向英蒲)

两岸三通正协商。(马育忠)彩云归时奏笙簧。(权路舆)

岂容台独逞疯狂。(姚志锐)花好月圆不可伤。(冯晓白)

风流今日韵铿锵。(向英蒲)诗声阵阵继汉唐。(张怀民)

犹如词林鸣凤凰。(罗平基)兴善如云雁一行。(王中陵)

有似曲水再流觞。(荣西安)海天酬唱意飞扬。(李红)

雁塔他年铸辉煌。(姚平)诗人幸会永难忘。(冯晓白)

第二天,于媛告诉我,她要邀请黄先生参观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建设工地。我把这件事告知黄先生,他非常高兴,便慨然应允。丙戌三月三日(3月29日)这天一大清早,黄玉奎先生以及西安雁塔诗会的诗友来到文化一条街的书院门。

书院门在西安市南门里右侧。

走进于右任先生故居大院,那种历史的厚重感,那种怀民望于一身的时代责任感,似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感染着诗人们。

于媛馆长说,当年于老先生到西安就住在这里。后来去台湾,夫人高仲林、女儿于芝秀同侄儿侄媳于隆张英一家(于媛的父母)住在一起,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老夫人和女儿先后过世。有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先生,得知于右任先生思念亲人的情况,就派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的屈武(于芝秀丈夫)回西安,在这所大院里为于老夫人举行了寿辰。

于右任先生故居的对面,是先生青年时代求学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十分幽雅,文化气息较浓,现在是西安市一家师范学校。在这里能感受到当年莘莘学子为国家走出封建,实现共和强国富民的愿望而发奋读书的情景。

中午,我们在古色古香,且文化气息浓郁的书院门文化街就餐。饭馆是以地方风味为主的小吃,最具特色的品种是蒲城辣子糊和蒸馍。《雁塔诗词》的主编姚平先生偕诗会的同仁王中陵、权路舆、李守玉、车天启一起就餐,饭中黄玉奎先生提议并约定,晚餐由他主持,在一家以深海鱼头为特色的小芙蓉餐馆作答谢。因为,他已决定明天离开西安。

席慕蓉诗集篇6

有人说:“在台湾做出版生意,好比在浅滩上钓鱼。”其中艰难,可见一斑。在人口只有2000多万的台湾,一本书一年能卖到1万册,就堪称畅销,可是台湾的出版业并未因此而衰微,反而兴旺发达。据统计,台湾登记注册的出版社超过6000家,每年出书近4万种。人口与新书比例,名列全球前茅。远流出版社、星光出版社、志文出版社、重光书局……一家家出版社呕心沥血,肩负着文化的使命。

台湾各地大小书店林立,其北重庆南路一段是读书人最爱的地方:在这条不到1公里长的路上,集中了几十家大型书店,台湾有名的出版社几乎都在这里设有书店。书店里以文化、文学类书籍居魁首,经史子集、唐诗宋词、神话戏曲、小说诗歌,一应俱全。应用科学类的书籍次之,如工商财经、电脑家政、医药保健、观光旅游等,而纯理论学术的著作则相对较少。到了下午学校放学后,书店里的小读者会骤然增加。他们选好一本书后,就坐在地板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诚品”和“金石堂”是台湾最大的连锁书店。诚品有50多家分店,金石堂约有100家。有别于传统书店的经营方式,“诚品”和“金石堂”采取了百货公司的管理模式、复合式的经营手法。书店不仅卖书,也经营文具、礼品、服饰,配以餐厅、咖啡厅、演讲厅、儿童游戏室等,并经常举办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以吸引读者。年轻的妈妈来买书,可以把孩子放在儿童游戏室玩耍或看动画片,自己则安安心心在书架前挑选书籍。

台湾不仅出版社、书店密度高,作家、诗人密度也高。胡适、梁实秋、余光中、三毛、琼瑶、李敖、柏杨、龙应台、林清玄、白先勇、席慕容、罗门、蓉子……他们的文笔或睿智,或渊博,或平实,或犀利,或哲理,或轻灵,每一个名字都是闪烁在中华文苑里的一颗夺目的星。

席慕蓉诗集篇7

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图书泛滥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让许多人慢不下来,静不下来,没有心思去细细品味一本书里的内容,大多都是浅尝辄止,我们总是以一千个理由将“阅读”冷落在一旁,无暇理会;用一万个理由安慰自己缺乏阅读的空虚灵魂,阅读在这个浮躁的生活氛围里已经不再是令人渴望的事。可读书对xxx老师来说充满了诱惑,我们浏览网页的时间,我们在网上淘宝的时间,我们晚上看电视剧的时间,我们忙中偷闲的时间,我们在大街上溜达的时间,xxx老师却用来读书。他一直推崇冰心老人关于读书的体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他也是用这九个字指导自己读书的,读经典,读名著,读文质兼美的文字,读富有内涵的作品,只要是好书他都会潜心阅读。

他认为读书怡情而且益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当他心情不好时,他最爱做的事就是捧着一本书静静品读,忘却人世间一切纷杂琐碎之事;心情好时他更会遨游书海,尽享人生,感悟哲理,汲取智慧。读了文章以后他还会挥毫泼墨,抒写心情,读书带给他快乐,赋予他生命的意义,启发他思考人生,鼓舞他执着目标,为他注入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书是他的良师益友,默默地见证了他的成长。

读书让他更健谈,读书让他更睿智,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他读了之后感慨颇多,他认为,一所学校要溢满书香,离不开学校老师对读书看法和态度,老师对读书的态度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xxx老师不仅自己坚持阅读,还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热爱阅读吧,它会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快乐!会带着你去遨游世界,到达知识的彼岸。课余他会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的感悟,润物无声,慢慢地,学生也追随着老师的脚步,开始与书籍交朋友!

席慕蓉诗集篇8

一首曲子或悲伤,或喜悦,或奔放,或压抑,都可以作为心灵的洗礼。分明,我是奔放的,我是自由的,洁净的天际之间,我在自在地呼吸、畅想、漫游,抛却掉一切凡尘俗事杂务。又分明,我是压抑的,要不,怎么会把一曲和谐的旋律,从若隐若现到逐渐增加的各个音弦汇集成奔跑的力量,听成是历练了多年的孤独和寂寞,渐渐开始爆发,在那么一个忍受不了的时刻终于爆发。爆发之后又恢复平静,周而复始。

一张图片,合着舒缓的曲子,陪伴了自己整整一个下午,很久没有这样舒缓过自己的神经了,心灵和思想都是需要审视和洗涤的,幸好,我能找回自己。人是很脆弱,很情绪化的,不管太理性的人也好,太感性的人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当你遇上一个以为是知己或者红颜的时候,就想真的有永远。不管表面上承不承认,心里还是渴望着,期盼着,也许会对突如其来的情感去选择一种逃避,这或者是很好的选择。其实,按捺住表面上的若无其事,那内心的真正波澜荡漾的世界是否就真的一如清水呢?彼此渴望着永远,永远究竟有多远?一首诗是这么说的:

永远就是手一但紧握就不再放开

就是岁月一天天流过从不曾犹疑

永远是即使身不能相随心也相随

即使沧海桑田只要你的呼吸不变

永远是席慕蓉那棵开花的树

是徘徊在你肩头的那只蝴蝶

永远就是希望真的有来世

哪怕变作你家门口的那一块青石……

一颗被清风拂去尘埃的心,此时,在漫无边际地暇想着……原来,快乐,是如此的简单与美好,原来,快乐与悲伤只是在一线之间,逾越过去便是柳暗花明……

席慕蓉诗集篇9

17岁,似乎是我为青春顺理成章截下的开端。那些年月,如同照在柔软发髻粉色蝶花上的细碎暖阳,招摇而不刺目。

朋友说,17岁开始苍老。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深爱不移。大抵是骨子里天生的伤春悲秋的特质,也或许是青春本该有这样略带忧伤的基调才配让人回味无穷。青春本身便是一种高傲,我们拥有它,演绎它,征服它,失去它,心甘情愿做着它的配角,任由它行色匆匆。

18岁似乎是青春慢慢褪去稚嫩的奋斗长诗。绿色衬衫,白色校服,橙色夕阳,蓝色暗恋,奋斗,汗水,蝉鸣,眼泪,喜悦,友情,梦想……这并非18岁天空下的全部意象,却足以构成可歌可泣的动态风景。这风景属于我或者我们。

如今回望来路,只觉阳光洒下,温暖而迟缓。像梦一样的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像梦。斑斑驳驳,却又历历在目。良辰美景奈何天,关于青春与梦想,每个人都会有自顾自的执着。

朋友说,再好的KTV也比不上那年我们躺在操场唱歌的美妙。我说,再好看的电影也诠释不了我们一起风雨同舟的青春。那时的友情,定是我青春岁月里最亮丽的旗帜。每每忆起,如同躺在大片的葵花园中一般,只愿感谢世界对我温暖以待。

记得我们一起在操场旁若无人地唱歌,唱到星星都藏在云层后面去了,唱到我们泪流满面。记得我们骑着单车漫无目的地在路灯下行走,夏天夜晚的风把我们的影子吹得很长,车轮把时光碾成了碎片。记得我们意气风发地冲进暴雨中,只为诠释年少才轻狂的梦,雨水打进眼睛里,笑脸却点亮了岁月的洪荒。记得我们在深秋的天台上肆意地唱歌,慰藉彼此泛滥成灾的忧伤。那时唱:我会记住自己今天的模样;记得夜风吹起彼此的裙袂;记得有人在校门口笑靥如花的等待;记得角落里有人擦干我眼角的泪;记得18岁第一次宿醉。

多少时光挥发成云雨,难忘的还是那年微醉的回忆。如果一定要让我说错过了什么的话,我想我错过了穿校服谈恋爱的时光。

那些年月,暗恋似乎是青春里必不可少的篇章。现在细细想来,暗恋真是一个美好到不像话的词汇,青涩,酸楚,美不可言,怦然心动。所有的日记都知道我喜欢你了。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情话。那时候,我是一个喜欢写日记的女孩,我的本子里,藏着一个少年,我的青春里,他与阳光同在。

是什么在吸引我呢?或许是因为他写了一手好字,或许是因为他唱歌很好听,或许是因为他打篮球时投出了漂亮的弧线,或许是因为他穿了件我喜欢的格子衬衫,或许是因为看见他笑脸的那天阳光恰好,或许他有着我欣喜的寂静性格。

席慕蓉诗集篇10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5、日日夜夜盼情人,长夜相思路漫漫。人间哪有几回情,珍惜爱情到永恒!

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8、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9、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史清《溪佚题》

12、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1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15、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1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17、寂寞的时候可以听听歌,忧郁的歌声可以带来快乐,伤心的时候可以听听歌,唯美的节奏可以赶走难过,因为这种感觉真的不错!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9、丝丝牵挂在心头,牵挂时感愁更愁,君之心中没有我,我却没想过后果。一心思君不曾休,思君之心不敢丢。知君已有心上人,不会珍惜这缘分,心中不禁好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