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爱情诗十篇

时间:2023-03-14 12:52:08

席慕容的爱情诗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1

[关键词]爱情观 继承与发展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57-02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是人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因此也成为人类自古以来不断歌颂的话题,上至2000多年前的《诗经》,下至现代各种诗文,都少不了爱情。而其中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更是有不少关于爱情的名篇佳句,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而其中体现的爱情观不但深深浸透到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中,更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一、追求爱情的态度:自由浪漫与含蓄浪漫

《诗经》是反映殷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个时代是原始性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封建礼教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感情,自由、热烈、浪漫是爱情婚姻最明显的特征。《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其故事多为描写男女互相爱慕、幽会及互赠信物,《诗经》通过爱情诗表达男女初恋时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感情,反映出原始社会制度的自由和人们朴素纯洁的爱情观。

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是《诗经》中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的婚恋的特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周南・关雎》《郑风・狡童》以及《郑风・子矜》这几首诗体现了大胆浪漫和真挚细腻的婚恋特点,表现出这个时代女子对待爱情的大胆与真诚。即使是人们一贯认为应该含蓄的女子一方也会唱出“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选自诗经・陈风――《泽陂》)这样大胆而直率的句子。《泽陂》描写女子思念意中人的情怀。由于看见堤岸边的蒲与荷相伴成长,生发出自己心中的思念。但是总无法实现,尽管伤心落泪,辗转反侧,心中的追求依然可望不可及,就像有池泽相隔一般。这描写了一位少女在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子,心生爱慕,在她眼中心里,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少女在字里行间不但直接表现对男子的赞美之情,也大胆表达对爱情的渴望。通过细节的描写,衬托出她内心的不安与辗转反侧,写的十分真实可感。

席慕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爱情诗,征服了台湾诗坛,在大陆又掀起了一股“席慕容旋风”,被无数青年男女所追捧。她的诗如同那个时代一样,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体现了80年代纯真的爱情观。从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诗经》中对爱情追求的自由浪漫与热烈率真。《一棵开花的树》中“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两句就刻画出了一个美丽、大胆的少女,娇美的容颜灼灼,期待着生命中的那个人的出现,“最美丽”的时刻,既是少女的自信,也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这里体现的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态度,就是对《诗经》中爱情观的很好体现。

在席慕容的诗中,追求爱情的态度更多的是在继承《诗经》大胆直率的方式基础上,又增加了含蓄细腻的一面,较为含蓄典雅地追求爱情。席慕容的代表作《莲的心事》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勇于追求爱情,直率、坦白、含蓄和浪漫的爱情观。“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这里把正值风华的女子比作一枝亭亭的荷花,无忧无惧,过了青涩的年华,还未受岁月的摧残,等待着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感情真挚自然,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清纯而自然,对于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大方率直,又不失含蓄和浪漫。席慕容在《千年的愿望》中对爱情十分典雅含蓄地进行描述,虽然知道表达的主题是爱情,但却一字未从正面提及,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渴求爱情的态度:大胆细腻与倾情执着

《诗经》年处的时代,对恋爱、婚姻的限制并不严格。很多诗篇都体现出大胆、直白地追求爱情的特点。从《周礼・媒氏》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在恋爱进程中,可以自由地择偶和同居。《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男女自由恋爱的诗篇,无论是如《邶风・静女》《卫风・桑中》描写幽期约会的,还是如《郑风・摔兮》《王风・君子阳阳》描写同歌同舞、别后相思的,都反映了《诗经》所处社会的现实,犹如一幅幅爱情风俗画, 真实地展示了我国古代淳朴无邪、自然健康的民风,维妙维肖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

《诗经》所处的社会,虽然物质生活困乏,但是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也有很多诗篇表现了一种含蓄温婉的美。采用一种温文尔雅的方式来表现人们内心细腻真挚的情感。如《郑风・出其东门》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纯洁专注的爱情,以含蓄的手法表现了城门外女子貌美的样子,用“云”“荼”这样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且通过这些描写,反衬出作者对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女子的忠贞,表现了男子的专情与痴情。

《诗经》最著名的《蒹葭》也体现了这一点。其中男子看到心上人,并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意,而是“寤寐求之”“辗转反侧”,只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喜爱,最多是想象自己追求心上女子而没有直白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席慕容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继承了《诗经》的真挚细腻,有着女性独特的纤细视角。如《古乐府》的“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不过相比之下,席慕容的表达方式更加有倾情执着之感,诸如“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类表现生生世世执着之爱的话语,在席慕容的诗中并不少见。席慕容在《错误》一诗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体现了对于爱人的失去而不能忘怀的哀伤,就算能够忘记,也像是一颗钉在心上的钉子,即使拔去,也去不掉印记,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这种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姿态把对爱情的执着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坚守爱情的态度:忠贞不渝与痴迷执着

对爱情忠贞不渝和痴迷执着,是《诗经》中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很大的一个共同点。不过《诗经》则更体现为忠贞不渝的态度,类似“我心匪石,不可卷也”的句子比比皆是,而席慕容则更倾向于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这一立足点,体现了恋爱中女子的细腻心思。

《诗经》中《王风・大车》对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描写,让人如此动容,这种决绝,也让人叹服,就好像汉乐府《上邪》里那个指天为誓,高吟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女子,那决绝又单薄的身影将永远印在泛黄的古籍中,倾诉着千年前的爱恋。又如《邶风・柏舟》对爱情的描写,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渝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诗中男子不为所动,不被诱惑,依然执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共度患难、同甘共苦的荆妻。《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由墓而归,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对爱情忠贞的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雎鸠,就是一种十分忠贞的鸟,一只死去另外一只绝不独活。这里虽没有明说爱情忠贞之意,但是字里行间已经体现。

席慕容的诗中也体现了此类爱情观,描述青年男女对心上人的坚定与对爱情的执着。再如其《抉择》对爱情执着描写,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为了与爱人相聚,哪怕一瞬间,也是有意义的。

席慕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想要回到那个二十岁。如《千年的愿望》中“总希望/二十岁的那个月夜/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在这样的月夜,很多忘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的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那个二十岁的月夜是多么的迷人、难忘,那段感情是一辈子都不能割舍的情怀。“今夜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发/忽然记起了山路上/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四、捍卫爱情的态度:为爱反抗与勇敢放手

爱情并不一定总是美好的,或者不一定一直是美好的。很有可能美好的开始却迎来了令人神伤的结局。对待失恋,《诗经》中的女子和席慕容笔下的女子的反应是不大相同的。《诗经》中的女子更体现一种决绝、自立,或者是为爱反抗。而席慕容的诗中失恋后则大部分表现为黯然神伤,或者勇敢放手。如《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几句话,体现了一个女子内心的自立自强与反抗精神:“你当初信誓旦旦,现在却又把我抛弃,还不自己悔过,既然不悔过就算了吧!那就这样吧!”女子决绝离去的背影,给多少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邶风・谷风》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倾诉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直至被抛弃的过程,体现了一种对于爱情,即使失去也不想放手的心理,而且她的字里行间多少带些反抗精神,不是完完全全的逆来顺受,她对于丈夫喜新厌旧的鄙弃,对于新妇将占她的位置的不满,是人性的真体现。

席慕容诗中则出现了失去爱情,但只是漠然伤心的句子。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对于男主人公的不满。席慕容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爱情观、幸福观,这种爱情观对于现代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五、结语

诗经中的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也有不同,二者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研究。诗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宝藏,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之一,它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后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利用她的精华,席慕容的爱情诗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通过对于诗经爱情诗的爱情观和席慕容的爱情观的简单比较,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其中的继承与发展。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爱情观的内涵,并加以发展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史诗[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1-48.

[2]陈梓权,郭培忠,郭精锐.中国古代爱情诗歌评论[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3]尹建章,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曾巧燕.诗经时代的爱情文化[D].百度文库,2009.

[5]席慕容.七里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6]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2

异域

席慕蓉

于是夜来了

敲打着我十一月的窗

从南国的馨香中醒来

从回家的梦里醒来

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

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

人群投我以孤独

细雨霏霏不是我的泪

窗外萧萧落木

(选自《席慕蓉诗集》)

【赏析】

席慕蓉除了爱情诗以外,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席慕蓉曾于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异域》这首诗就写于那个时期。诗歌表达了她初到布鲁塞尔时想念家乡的真挚情怀。

诗句一开头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气氛。梦中,“我”回到了家乡,一切都那么美好,好似充满了醉人心扉的香气。然而,好梦难久,从思乡的梦中醒过来,窗外的街市灯火辉煌,而窗内却充满着十一月的寒气,“我”是那么的孤独、失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身在异乡。

于是“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虽然人潮汹涌,但周围陌生的人也只能带给自己孤独。在这悲凉之时,窗外更是一片凄凉,昏昏暗暗的,只剩下“萧萧落木”,无人来问。窗外的萧萧落木、绵绵细雨、模糊的双眼、雨水和泪水,共同描绘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在这样冷清的异域他乡,怎能不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结尾的现实与开头的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夜幕降临,心里浮影的故乡、亲人在诗人心中的沉重分量。那时那地,“馨香”“细雨”“泪水”……无一不宣泄着诗人对回家的渴望。

【总结】

席慕蓉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和小说,而她的诗歌最具特色,成就也最高。席慕蓉的诗自然流畅,完全是从心中缓缓流淌出来的,全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

思乡的情绪、对爱情的信仰以及对时光与生命的理解是席慕蓉诗歌的重点。她的乡愁,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随文明的发展、世事的喧乱而淹没,那是一种忧郁的、缘于上古时代的渴望;对爱情的信仰则来自历史与现实的彼岸,来自她心灵的深处,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美丽,它生长在灵魂的家园,照亮的是她整个人生的长河;在她眼里,她认为时光和生命是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结的。这三个内涵汇成了她的诗歌所独有的情致与境地,浓缩成一个爱的世界,而那淡淡的感伤、空灵澄澈而又极富内涵的文字,又使她的诗歌具有美感。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3

2011年,她在内地做了很多次演讲,从上海作协到复旦大学,从“诗教我的事”到“原乡和我的创作”,从容纳40人的小会议室到容纳400人的大报告厅,席慕蓉受到自60后至90后的夹道欢迎。

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开始前3小时,会场就已被贴墙而立的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加上临时分会场,共1000多人围观,另有2000多人守着看视频直播。

《以诗之名》是席慕蓉第七本诗集,离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已隔了整整30年。

时过境迁,恩爱成灰,与原乡的情缘……提及这些,席慕蓉数度哽咽,年近古稀的她像小女孩儿一样,边抹眼泪边自嘲:“我说过我要成熟的。”但她没忍住,心里那个最真的自己又跑了出来。

大海上的一捆浮木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年轻时,席慕蓉就爱读《古诗十九首》,现在想想,“相思离乱”的种子,其实伴随了她一生。

“10年前我觉得自己写的都是‘思君令人老’,后来发现都在‘岁月忽已晚’里;我慌乱无知地错过了我的人生,还要继续错过,怎么办?只好写诗来弥补。”

这种情愫与很小就开始辗转他乡不无关系。1943年,席慕蓉生于抗战末期的重庆城郊。“那时,年轻的父母离开故乡内蒙古,在遥远的南方把孩子生下,尽所有努力在乱世里给我们一个安定的童年。”

此后,因为时局所迫,全家从四川到南京,又由上海南下广州,再至香港、台湾。儿时的她,隐约间感到外界惊涛骇浪,却道不清那抹阴影。

“2003年,我和弟弟约在香港见面,去找从前的老家。看到弟弟站在那里时,我才忽然间明白为何会害怕。1949年跟着父母到香港,码头上,父母给我们穿上厚衣服,里外好几层,每个孩子都给个金戒指,5岁的孩子从没见过金戒指,互相炫耀。当时觉得很奇怪,妈妈为什么在每件衣服里都写上我的名字?后来才明白:如果孩子丢了,有人捡到,会看在金戒指的份儿上把他养大。”

她在香港读的小学,那时候,“街上有很多难民,但香港人不排斥”,所以,她一直很爱这地方,努力学粤语,想和同学打成一片。但因为年纪小,被同学笑称为“”,也就从那时候起,她终生都带有一种自卑感。

搬到台湾后,她考上初二插班生,“但站在门口,总觉得我永远在那个团体外面,因为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因为寂寞”,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因为那是“大海上的一捆浮木,能让我健康成长”。

1956年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习画后,她以笔名“夏采”在校刊上发表诗文,1978年,她给《皇冠》杂志写专栏,开始用“席慕蓉”这个名字。

台湾著名诗人痖弦曾是她的领路人。当年席慕蓉曾把诗稿投给痖弦,投稿刊登后,“收到他的回信简直受宠若惊。”后来,她又“很不懂事地”给痖弦寄了30首,“他给我每首诗打钩,喜欢的打3个,还有打一两个的,不喜欢的就不钩。他一直提醒我,不要因为别人的要求而大量写,这对你是个伤害。”

如今,她还会把新作拿给痖弦看,“他很鼓励我,说我是不知不觉地回到原乡,诗里才有这个境界。”痖弦的话她铭记在心:“唯一可以跟时光抗衡的,恐怕只有诗了。”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蓉的外婆孛儿只斤・光濂公主,是位能骑擅射、枪法精准的旧王族,属于吐默特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在我童年和青少年岁月里,她和我父母一起,为我指引原乡。”也正因此,席慕蓉虽未在草原出生,但一直魂牵梦绕着那里。她知道,那里有她的根。

外婆常和她说起一条“希喇穆伦河”,事实上,她的蒙文名字穆伦・席连勃,就是“大江河”的意思,慕蓉即穆伦的译音。

“我会说国语、粤语、英语和法语,可是却不能用蒙古语唱完一首歌。”与系着自己根的那个原乡隔离,曾让她深深遗憾,直到1989年8月1日的解禁。“解禁20多天后我就回大陆了。台湾的朋友不解:你为什么要回去?我说,我等了40多年,非回去不可。”

她先坐飞机到北京,“一早跑到西直门火车站,然后坐草原列车到张家口,路上听人说宣化到了,我就想到以前妈妈说宣化的一种马奶葡萄最好吃了。”每一个熟悉的名字,都是与原乡的点点维系。

从张家口往蒙古高原走,“走一段平地,上一段陡坡,周围的风景好像跟我平常看到的没什么两样,可是突然之间就到了蒙古高原。它起起伏伏,长满了青草。”看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她突然就在车上叫起来。

这就是父亲所说的草原!她这才明白,父亲在德国时,为何那么怀念“眼前一无阻挡的风景”。“几十公里外,有人骑马过来,宝蓝色的蒙古袍子,系着金红色的腰带,我看不出马儿的颜色,看不出他的五官,但我看到他的腰带在闪光,就像针尖在太阳下发出光芒一样。”那是一位堂兄来接她,还递上了一碗奶茶,“一尝我就知道小时候喝过,过去每到冬天,外婆怕我冷,就给我喝奶茶。我突然想到,如果没有这些‘二手经验’,我到这里就只是个观光者而已。”她豁然开朗,“故乡,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空间。”

从第一次返乡至今,20多年间,她每年都回去几次。2006年出书时,她发现自己在高原至少已消耗了2万多张底片。在复旦演讲时,她展示了近百张照片,听到在座的人发出阵阵惊叹声,她像孩子般欣喜,“美吧?你们毕业旅行去草原吧!”

整整两个小时,她分享寻找原乡的喜悦,也表达她的忧愤和痛苦。

她去过8次大兴安岭,遇见了“无知的慈悲”下的牺牲者。2003年,那里封山育林,动员中国唯一的使鹿鄂温克族群下山来,融入现代生活。当地政府想给生活方式还很落后的他们房子和钱,让他们不再“受苦”。“这看上去是一种慈悲,其实却是一种无知的慈悲。”她知道,使鹿鄂温克族的一个男孩儿,在山下生活一段时间后,因为不适应,无法和别人沟通,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下山的人能不能回到原来那个家呢?回不去了!”因为有过痛失故乡的遭遇,她对此很心痛,也很悲愤。

2007年,她开始给虚拟的内蒙古男孩儿“海日汗”写信。儿时,作为一个动荡中永远的插班生,她饱受了“文化被恶意曲解”的痛,“现在我豁然了,但年轻人没经验,他们的苦闷就像我小时候那些不必要的自卑或过分的自信一样。”她写道:“我比你们大几十岁,你的痛我也受过,所以我想慢慢跟你说,不要责怪这个社会,要想方法找到自己的文化。在这个大文化里要有不同的文化,大家才能健康成长,如果都一样,那就是病态了。”

在每一次的讲座现场,不仅有席慕蓉从容、温婉的讲述,还有这15年间她拍下的故乡的照片。这位曾经以绵柔之声低吟浅唱爱情的女诗人,如今,则俨然是一位背负着蒙古文化阐释者和传播者使命的学者。

诗人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职业

从师大艺术系毕业,赴比利时深造,回台后任教于新竹师范学院;恋爱、结婚、生子……在现实中,席慕蓉走了一条遵循世俗规则的道路;诗,则是她合理幸福生活中的意外。

“曾有记者问我说,按照你写诗的年份来看,你那时候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在写情诗?我说,你把我当做标了年份的罐头吗?我爱一个人才跟他结婚,但并不表示婚后我就突然间跟过往的一切分离,我还是原来的我,我的身体、记忆,所有生活都跟着我在走。我想说的是,我先生都没在乎我写情诗,怎么外人却在乎?”

她与先生刘海北相识于留学欧洲期间的一段“猫缘”。当年,那个“磁性男低音”悉心照料小猫的情景令她顿生好感;而他则发现,“她最具北国气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心到口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没有一丝拐弯抹角。”

刘海北曾表示,除了偶尔被冠上妻姓称作“席先生”之外,“很以拥有名妻为乐。”2008年年底,他因病去世。在《以诗之名》扉页上,席慕蓉以一行小字“献给海北”寄托对夫君的怀念。“有人问我对时光和爱情怎么看,我说大家都一样,一直错过,只能追悔。它来时你手足无措,不知怎么把握,其实你永远把握不住。我曾经追悔年轻时候的爱情,现在则追悔40年的婚姻:我怎么没多爱一点儿,当时怎么没有更珍惜这个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我错过的不只是我的青春,而是自己仅有的、整整的一生。”

如今,乡居淡水的席慕蓉,笑称自己是“山顶洞人”。“我住山坡上,周围5公里没有交通工具,买菜要买3天的量,或者让朋友带过来。”她养了6缸莲花,有猫为伴,生活安静而规律:每天吃完早饭,梳洗完毕,喂过猫,浇过花,10点左右开始画画、写字,一直到晚上11点。她说:“诗人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职业。”

遇到原乡后,她就一直往老家跑,“现在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成了自由的“专业游民”。她开始学蒙文,以一年5首的缓慢速度翻译代代口传的萨满教赞歌,其诗作题材也越来越广阔。“我找到好几位蒙古英雄,所以有了《英雄噶尔丹》《英雄哲别》和《锁儿罕・失剌》3首组诗。”

她正在构思一首关于木华黎的新作,“我要从他父亲写起,木华黎是成吉思汗手下伟大的将士,他的父亲曾照顾过年轻的铁木真。有一次征战落败,他们就剩下7个人和7匹马,到了一个山洼里,木华黎的父亲发现铁木真的马已累倒在地,就说,你骑我的马吧!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铁木真以后会是成吉思汗,却愿意为他做出这样的牺牲。我好想把这个历史画面和那种感觉写出来。”遇到原乡之后,她从那里的文化中得到滋养,找到了自己的根,现在她更想为这种文化做些什么,即便已经年逾古稀,但她的热情依然饱满。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4

1、席慕蓉古乐府所表达的感情:每一次爱恋都是一次心碎的过程,愿幸福的继续幸福,孤单的不再孤单。

2、席慕容,女,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代表作品有《记忆广场》、《成长的痕迹》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5

林徽因:花开一季暖到落泪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着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多维解读】

1. 坦诚相待。情感的种子,唯有在真诚的土壤里才会开出璀璨的花。面对丈夫,林徽因竟然坦言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面对妻子,梁思成竟然说出了“你是自由的”。真诚的交流,让这对夫妻找回了人间真爱。坦诚之意义,在家庭里如此,在生活中也一样。

2. 真爱之美。如果说爱是一种美丽,那么被爱更是一种幸福。是爱,让林徽因找回了生命的真爱,享受到了家庭的幸福;是爱,让林徽因感受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并发出了“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的最美誓言。

【警世名句】

1.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林徽因)

2.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林徽因)

席慕蓉:心中有一片圣地

一个周日,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早早就座无虚席。一袭黑色衣裙的她出场了,挺拔的身材,略高的颧骨,有些细长的眼睛,原来她有着一张蒙古族人的脸,那是一张与她的诗无关的脸!她说:席慕容其实是蒙古族名字,因为要在中原生活,我的祖先为了方便一点,用了“席”做自己的姓;“慕容”就是大的江河的意思,我签名的时候也许该签个“江”,那样笔画少一点。

如果谁想从讲座中来听席慕容谈她的诗,一定会大失所望的,她眉飞色舞或痛心疾首于她心中的圣地——内蒙古高原。“我是1989年第一次踏上内蒙古高原,我是46岁那一年真正踏上了我自己的故乡——内蒙古高原。”那次讲座她整整讲了三个小时,为的是把她眼中心中血液中的内蒙古草原痛快淋漓地表达给世人,直到声音嘶哑,其间大厅内回荡过数不清多少次的笑声。更有三次,她与台下的人相对拭泪,良久无语。

席慕容还讲到了一个故事,在初中时曾拒绝和她本来喜爱的一位女地理老师讲话,理由是讲到蒙古族那一章时那位老师讲了很多道听途说来的蒙古族生活习俗。她说,我最讨厌别人说一句话,说蒙古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心想岂止能歌善舞呢,其中还有内在的精神特质。

【多维解读】

1. 心系故乡。她成长在海峡的彼岸,但在她的心里,故乡却永远是最美的精神家园。无论是谈论故乡时的那种眉飞色舞,还是面对老师道听途说时的本能拒绝,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了一位台湾作家的赤子之情。

2. 文化传承。一位作家的魅力,绝不是简单地缘自其精彩的笔墨,其文字背后的深刻思考与文化情怀,往往更为重要。想一想,如果离开了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如果离开了情牵梦绕的蒙古家园,也许席慕容的作品也就无法走进亿万读者的内心。

【警世名句】

1. 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席慕容)

2. 爱原来就为的是相聚,为的是不再分离。(席慕容)

林清玄:让别人给我邮钱

林清玄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那时家里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总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林清玄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他每天坚持写3000字,一年就是100多万字。谁也不会想到,那些在他父亲看来十分荒唐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十几年后他都把它们变成了现实。

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或报社源源不断地给他家里邮来稿费。他用邮来的稿费去埃及旅行,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林清玄想起小时候爸爸说过的话,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多维解读】

1. 心有梦想。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与财富都总是源于一个意念,始于心中的梦想。有了梦想,你才会有追求的目标;有了梦想,你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林清玄小时的梦想看起来有些稚嫩,却成为了成长的力量与源泉。

2. 经营人生。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美好梦想,但为何有的人梦想成为了泡影,有的却能够梦想成真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你还得经营梦想,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把看似遥远甚至有些荒唐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警世名句】

1. 不管梦是否实现,有梦总是最美的。(林清玄)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6

帕慕克服膺德国诗人席勒的著名论文《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以至借来这对术语用以阐明自己关于小说艺术的理念,乃有在哈佛的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帕慕克不是专职的文学批评家,他是以小说家与小说读者的双重身份来谈小说的艺术与理论,因而学究气是没有的,反而是“小说是第二生活”的倾慕者气息扑面而来。听如此的讲演者阐释“天真和感伤”,想来是会让瞌睡虫退避三舍的。

席勒所论“天真的和感伤的诗人”,简而言之,前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率真地写作,几乎不假思索,不会顾虑其文字的理智的或伦理的后果,也不会理睬别人的评论;后者质疑自己感知到的一切事物,甚至质疑自己的感觉本身,在写作中他会考虑许多教育的、伦理的与理智的原则。帕慕克反复涵泳席勒的论述,显然是将身代入的,他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在创作之路上于“天真”和“感伤”之间的徘徊,以及如何去平衡。一度他曾对“天真”的小说家心生嫉妒,但不久后明白,优秀的小说家是“天真”和“感伤”的结合互补,自然,这也是他于小说艺术的不懈追求。

有“天真”的小说家,也不乏“天真”的读者。帕慕克出版小说《纯真博物馆》之后,不断有读者提出问题:“帕慕克先生,这一切真的都在你身上发生过吗?帕慕克先生,凯末尔就是你吗?”事实上,如果此类看法不太固执的话,对于作者来说倒是一种褒奖的折射。入戏与出戏都是必要的,不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因为这明证着他们对小说艺术的态度。福楼拜曾在写作中泪流满面,也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位明显可划为“感伤”的小说家,在那一刻却又是如此的“天真”。这只是说明,远未泾渭分明,而是存在微妙的平衡,帕慕克自然早已意识到,也是他在创作中积极寻求的鹄的。

小说家创作的优胜之处在于更好地同时表现出天真与感伤,这固然可达成共识。但帕慕克明白,这两者之间不可避免是存在冲突的,因为“每一位小说家都知道自己设想他人的能力是有限制的”。“天真”的特点是可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但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写作者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此时,反思的、“感伤”的一面,既是一道藩篱,也是事实上的助推器,使需要前行的行者可以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视域,当然,这一切须经艰苦的思索与努力。

因之,帕慕克在讲演中津津谈论着人物、情节、时间、词语、图画、物品、博物馆、中心等关键词与衍伸出的内容,自然属于他“感伤”的、反思的一面,小说的艺术大约是其“纯真博物馆”最心爱的收藏,帕慕克是要将自己的思虑所得理清给大家看的,这属于他自己的“小说面面观”。于此,他时常对“天真”有所微词,如关于小说中的物品描写,有些“天真”的读者声称:“我总是跳过那些描写!”而实质上,事件和物品、剧情和描写都是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不过,帕慕克显然也明白,这只是一种偏执的“天真”,不可一以概之。他甄别出“绝对天真”和“绝对感伤—反思性”的读者,告知大家如果持此态度,是体会不到阅读小说的乐趣的。

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等同行论小说艺术的观点相较,帕慕克将博物馆与小说并置一炉算是新鲜的。帕慕克认为,就像博物馆保存物品,小说则保存细微差别、语调、语言的颜色,以口头语表达人们的一般思想以及意识从一个主题跳到下一个主题的偶然方式。这个我们不难理解,如同我们可从《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中,感知到作者所处时代与地区的语言、民俗、社会生态等。而帕慕克提出的区隔感与政治性是博物馆和小说共有的另两个特征,很具洞察力,前者具有超越时空的普泛性,后者与时代因素、地域因素息息相关。

帕慕克十分推崇福克纳的《野棕榈》,这部小说由两个各自独立的不同作品构成,福克纳将它们的不同章节先后叠放在一起,效果是无限地趋近一个深邃的中心。由此,帕慕克推论:“最出色的小说家完全远离天真的心态,变成席勒意义上‘感伤的’小说家,他努力从读者的视角观看并阅读他自己的小说。”不过即便如此,帕慕克仍然不改初衷,认为对自己来说理想状态是:小说家同时既是天真的,也是感伤的。或许他想起了早年的绘画经历,“总感到孩提一般的天真”,而如今的写作,更像是用词语绘画,结合着“天真”与“感伤”的讶异。

推荐者:刘晓红

刘晓红 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2012年当选为“上海第四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韩德培文集》 韩德培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对于国际私法学者而言,韩老的论著可谓是必读之作了。该文集所收录之文章涉及国际私法的各个方面,且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为法学论文之最佳范例。此外,韩老以其深厚的学术和语言功底,将晦涩的国际法理论说得通透、比得恰当;简明生动的文字中,又处处能感受到其用词之精准,治学之严谨。

同时,韩老的此套文集又不仅仅只是一部法学论著,该文集还广泛收录了韩老在法学教育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文章,字里行间中渗透着一位学者对教育、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深切期盼。

《批评与自恋——读书与写作》

苏力著 法律出版社

该书是一本论文集,书名颇为巧妙,事实上是对主题的拆分,也就是读书时的批判与写作时的自恋。

该书第一部分以“逮谁批谁”为题,通过多篇甚为犀利的书评,传递出一种批判的学术态度。当然,要有“逮谁批谁”的勇气,更要有“逮谁批谁”的底气。苏力先生所写之批判,有理有据,论述翔实,与其说是批判,更不如说是批判眼光下分析和论证的示例。

第二部分则以“自恋情结”为题,事实上是对苏力先生自己旧时著述中某些问题的解说和辩解。现时的学术风气不正,原因不仅在于批判精神的匮乏,亦同样在于对个人观点的“不自爱”、不坚持。而苏力先生的以身作则,也许能够唤醒学者的思考精神,以及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的故事》 [美] 赞恩著

于庆生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

这本书告诉我们,法律,不只是法学家的事。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7

邓禹平在台湾病逝前出版的个人诗集《我存在,因为歌,因为爱》,去年由他的老乡杨盛捐赠给三台县国家档案馆。邓禹平滞留台湾时,一心想返回家乡三台,但直到1985年病逝,都未能如愿。他的诗集回乡,也算是了了九泉之下游子的心愿。

祖上是当地有名的富裕人家

7月初,记者在四川三台县国家档案馆里见到了邓禹平的诗集《我存在,因为歌,因为爱》。这本诗集于1983年5月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诗集收有邓禹平创作的185首诗,其中的42首被谱写成歌曲,包括蔡琴唱过的《我的思念》,以及上世纪非常流行的《有一句话》、《彩虹》、《老嬉皮》等。

生活在三台县的邓均平老人,与邓禹平是堂兄弟。他回忆说,他们祖上是当地有名的富裕人家。“我和禹平的爷爷邓成约是清朝的‘武秀才’,邓家几辈人都是武行,只有二哥禹平是个书生。”邓均平说。

邓禹平的父亲邓多三,民国时期在四川军阀刘湘军部所在地重庆任高级军官。邓禹平的母亲是位千金小姐,喜爱音乐,擅长乐器。童年时,邓禹平最喜爱的“玩具”就是妈妈从重庆买回来的二胡、古筝、月琴。

满怀对家乡和恋人的思念,写就《阿里山的姑娘》

今年40岁的杨盛是民进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政协三台县委常委、国家二级美术师。近年来,杨盛通过实地走访、翻阅相关资料,积累了很多有关邓禹平的故事。

杨盛介绍,邓禹平在读书期间好舞文弄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都行,深受先生和学友喜爱。在一次反对日本法西斯的学生游行、演讲活动中,邓禹平邂逅了喜欢文学和音乐的学妹、县城南街大米店老板白来远之女白玫。从此,在三台县城繁华的南门外、涪江岸,常常有二人的身影;在奎木乡邓家沟的小径上,也留下了他们浪漫的故事……

1944年,快满20岁的邓禹平考入中央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先后在郫县和重庆就读,渐渐与电影结缘。1948年,邓禹平随电影厂到福建拍摄故事片《阿里山风云》。长时间逗留在福建,他与白玫只能鸿雁传书。在信里,白玫说她父亲因为邓禹平的家庭背景是“反动派”,坚决反对他们来往。但白玫发誓,今生非邓禹平不嫁!本来就十分思念恋人的邓禹平,更加思念久别的故乡和恋人白玫。在这种情思惆怅的日子里,邓禹平度日如年。这时,导演张彻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这个片子主要拍的是南方人的故事,有些镜头要到台湾去取外景,你准备一下一起过去。另外,你马上写个插曲。”就这样,这位根本就没有去过台湾阿里山的青年,带着对家乡山山水水的思念,带着对白玫的牵挂,写就了《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

“阿里山之父”诗集归故里

2011年10月,杨盛的研究引起了台湾高雄市阿里山森林风景区负责人之一挛胜利的重视。通过李胜利的努力,台湾的吴晋惠教授、林爱华教授,著名诗人余光中、席慕容等向李胜利提供了很多邓禹平在台湾期间的故事。邓禹平到台湾后思念大陆而不能归,就以诗寄情。那一首首语言精练、意蕴丰富、承载着深情的诗歌,一经问世,好评如潮。其中的诗作《我送你一首小诗》、《伞的宇宙》、《下雨天的周末》、《除非》、《并不知道》等被谱成曲,录制成唱片,流行海内外。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8

那一刻,似乎正有一条流淌着的溪流从我的面前流过。我突然间觉得很开心,因为即便在我匆忙行走的时候,它们还是那样温柔地留在我的身边。

白色:海子

安妮宝贝说过白色是这样刺眼和锐利的色彩,白色像没有遮掩的伤口,裸的,所以很疼。在我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仿佛面前正是一片无际的白色,没有一丝杂质,却又让人觉得很疼。一直疼到心底。

我曾经以为,如果你用清澈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清澈的;如果你用混浊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混浊的。而现在,恐怕只有用一句“单纯”来慌张地带过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是否清澈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其实我是多么高兴,知道这一点,我可以告诉自己,不是我的眼睛变混浊了。

我在想,海子是不是也曾这样告诉过自己,然后他轻轻地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天空,像一个受伤的孩子。

我想,当海子抱着《圣经》听到列车已经驶过来时,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表情?是悲伤的痛苦的,还是安静的?我想应该是安静的吧,安静得像一片白色。我想那时他一定看到了他的那所房子,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忽然间想起有一个杂志社的编辑曾回信过来说,我的诗有一股海子的诗的味道。我知道那句话有点夸张,但是我是如此高兴他那样说。我希望我的诗是白色的,白到,让人觉得刺眼。

淡紫:席慕蓉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掉那一个从我面前一闪而过的人,那时我正在公交车里,殷红如血的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细很长。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信念让他每走三步就要下跪一次呢?后来我终于明白,那需要一颗心,一颗朝圣的心。

而我常常觉得,席慕蓉就在用那样一颗朝圣的心,凝视着她的岁月。于是,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她的乡愁,在她的神圣的诗行里谱出了淡雅剔透和灵动。她的诗似乎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紫色意味,让人觉得静穆而神秘。“一棵开花的树”“七里香”“一个画荷的下午”“白鸟之死”等等都是很漂亮的名字,我常常会感觉到有一些美丽如歌的画面从我的心中流过:千层万层的荷叶,一棵开着花的寂寞的树,浪花拍打着船只的渡口,在山月下纯洁着的山茶花。

以及,会飞进我的天空,在我的头顶优雅盘旋着的白鸟。每次当我捧着让我心寒的分数时,都能感觉到那一只白鸟正停在我的肩头,用无比温柔的眼神看着我。

我想我应该感谢席慕容,感谢她陪我走过任性叛逆而孤独的2004年,那时我正拒绝着一切的成长,拒绝着即将要来临的明天。有人说成长是孤独的,而我认为拒绝成长会更加的孤独。因此我常常抱着一本她的诗集,一个人走过长满香樟的小巷,轻轻地读着那首读过了无数遍的《向鸟之死》: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诗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宿命的味道,让人感觉有一些悲伤,像一片片的樟叶优雅而伤感地在空中旋转,然后悄然落地。

我就那样紧紧地抱着她的诗,直到我相信我已经找到了回家的路。

灰色:伊沙

不知道你有没有爱过那些属于摇滚的东西,那些歇斯底里的呐喊,不知道你听到它们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是安静,是张狂,还是什么。

伊沙的诗我读得很少,只在《十年灯》里看过几首,但从那之后就没有忘记过。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他的诗,张狂、锋利还是尖锐,也许都不对,那更像是一种释然,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呐喊的动作被拍摄下来,从一个极致到了另一个极致,直中心脏地抨击着人们的心。

譬如《饿死诗人》里的一部分:我呼吁,饿死他们/诗人/首先饿死我/一个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我记得当时读这首诗的时候是安静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安静,我相信那时伊沙也是安逸的。我相信一个人奔跑的时候,正是他孤独的时候。

曾有一段时间,我那样不可理喻地爱上了篮球,我喜欢空荡的篮球场,喜欢一只倔强的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那样铿锵有力,又那样突兀。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当篮球在空中留下弧线穿过篮球框的时候,真的很像是一首诗,正在奔跑的诗。

我一直觉得,其实下雨的时候最适合打篮球,看篮球摔在地上,然后很不服输地弹起,一下一下,最后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弱,似乎要被雨声埋没了,最后终于没有力气了,那样寂寞地滚开。那时雨珠正在我的发际汇合,流淌,然后无比落寞地摔落下来。有雨滴撞击我的镜片,于是我眼中的世界似乎沉在了水底,然后水从历史的脚背上流过去了。

我在想,伊沙的诗真的很像那一只倔强的篮球……不过不同的是,它正在很有节奏地弹起,我不希望,永远也不希望有一天,它会寂寞地滚开。让时间成为相机吧,拍摄下更多的释然。

后记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9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 比较

一、精神价值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构成了西方人整个生活和生命的全部,爱情就是一切。诗人Richard crashaw诗云:“Love,thou art absolute sole Lord of life and death.(爱,你是生与死的至高无上的唯一君主。)”。朱光潜先生对此有精辟论述:“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西方诗人中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而他们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西方文化中的这种价值取向对西方爱情诗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诗人比较喜欢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他们常常将所恋的对象视为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西方诗人在追求女性时很热情,富于幻想,常常把她们比作天使、女神、明亮的星星、皎洁的月亮、灿烂的太阳等”。比如,但丁的抒情诗集《新生》,抒发了自己对贝亚德的爱恋,他将贝亚德描为天使,在她身上充满精神之美和使人高贵的道德力量:“看来你是一个神祗从天上来到大地/来显示神奇。/叫看到的人显得那么适意,/令人感到一种甜蜜从眼睛到心里,/似乎从她口唇里一个灵魂转移,/如许温存,又满含爱意,/……”;歌德的《五月之歌》,以春潮奔涌般的情感歌唱爱情:“哦,爱啊,爱啊,/灿烂如金/你仿佛朝云/漂浮山顶!”,诗人热烈抒发对恋人的爱慕之情:“我这样爱你,/热血沸腾/你给我勇气、/喜悦、青春,/使我唱新歌,翩翩起舞。”又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秀雅风姿将永远翩翩:/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你将永生于不朽诗篇。”这些大诗人们重视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力量,其最终目的是使自身人格得到补足或灵魂得以升华,而不一定与所恋的女子结合。

而中国传统诗歌主题的围绕的轴心不是爱情,而是国计民生等在我们看来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爱情在我们看来是不重要的,并且在历史上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能允许的。“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言志”,在当时主要是指政治上的抱负和志向。所以诗歌历来强调“治国,安家,济天下”传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要写重大而严肃的题旨,没有个人化的私人情感空间,写“家务事”、“儿女情”是不行的。翻阅中国文学史,就会发现,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忧国爱民,这显示出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编撰的一个基本的精神价值支点。“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只有潦倒无聊、穷途末路的文人才会寄情于声色。中国历史上的圣贤英雄都有一个特点,和女色无染。不可能像西方那样,以赢得妇女的爱情为荣。可以这样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往往把美好的爱情理想与幸福寄于仙境或来世,有诗为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答俗人》)

二、表达方式上

钱钟书对中国古诗有如下评说:“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鲜艳了,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是低言软语(P16)。钱钟书此说用来描绘中西爱情诗差别特别适合,既说中国与西方诗在感情的表达上大体呈现出想逆的样式。中诗往往讲究含蓄隐晦,表情达意委婉多致,充分借助环境因素,以物起兴,借境烘托,被表达的主体似隐似现,或了无痕迹,让人难以揣摩,大多创造出一种“无我之境”或“超我之境”,中国的诗人善于细腻而含蓄地表达宫闱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情感外显平静如水,波澜不惊。如建安诗人徐干的《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这种情感不是如烈火燃烧,不是波澜迭起,而是细水长流,绵绵不绝。而西诗则往往表意直观明了,或激烈张扬,其情感奔涌如暴风骤雨,汹涌澎湃,常常是以主体感发而始,虽然也借物渲染烘托,但目的均在凸现主体,创造出一种显性的“有我之境”。如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所以在选择表达爱情的语言语境上,东西方诗人的差别也很突出,西方诗人的爱情故事大多构筑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中国诗人多把爱情故事安排在庭院深处、沓无人迹的小路,甚至寂静的只有两个人的夜空下。总观全体,正如朱光潜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曾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三、表达的内容

中西爱情诗的不同,在内容表达的首先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古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恨别、悲欢离合。众多西方爱情诗大半写婚约之前对爱的渴慕,长于写“慕”,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多,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雪莱和勃朗宁诸人的短诗,都是描写“慕”的佳作。他们擅长细致地描摹自己所恋对象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对于女性,往往采用写实的手法,由衷地赞美她们那温柔的目光,红润的脸颊,充满爱意的嘴唇,在微风中波动的金发,秀雅的风姿等等。而中国古典诗人则往往采用传神写意的手法,将人、景、情融汇在一起,不求形似,而追求神肖。

中国爱情诗写婚前热恋的少,大半写婚姻之后之情,善于写“怨”,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不着意描绘自己对恋人的追求与颂扬,而多是抒发相思恨别之情,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所以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比如,闺怨诗,大多表现了征妇、商妇、官妇独守闺房,对离家在外的夫君的思念之情,也有的表现弃妇、宫女的寂寞伤春或怨恨之情。这一类的诗在中国各个朝代都屡见不鲜,《诗经·卫风》中的《伯兮》就是一首写妇人思念征夫的诗,“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东汉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表达了深切的思君之情。曹丕的《燕歌行》“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以一种如泣如诉、娓娓动听的笔触,细腻动人地揭示了思妇忠于爱情、望夫速归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以两星隔河遥望的爱情传说,来暗喻自己和丈夫两地相思、不得相见的凄苦境况。

四、小结

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等万物均是有生机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物境,人境生机勃勃,人居其中又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言“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态,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我”在“物”中,“我”有审美情感,也有感情移注,但并非“我”制约“物”,而是“物”感召“我”,反馈“我”。而“文贵含蓄”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审美中的传统观点。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都很自然地引伸出了“无言之美”的审美理论。自魏晋后,一大批著名的诗论家如陆机、刘勰、钟嵘等都极力推崇诗歌的含蓄美。唐代以后,人们已把“言有尽而意无穷”当成艺术追求的目标。刘禹锡提出“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司空图更是着力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文学审美崇尚到宋代,经梅尧臣、欧阳修、苏轼、严羽等人的提倡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方版社,1994.

席慕容的爱情诗篇10

我爱读书,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古诗等等。读书,她磨砺着我的心智;她陶冶着我的情操;她给了我一双明眸,让我了解了世间的善与恶,她给了我广阔的胸怀,让我包容了一切琐屑之事所带来的烦恼。

读书之趣在于小说,我多少次曾为小说中的曲折情节废寝忘食,牵肠挂肚。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让我为这一机智,勇敢,善良的简而呐喊:“虽然我不美丽,贫穷,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时,我们是平等的。”

读书这趣在于古诗。我喜欢读委婉派的诗,也喜欢读豪放派的诗。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让我感到一种郁闷,孤独的伤感,为李煜的不幸而同情。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一种旷达的心境,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一种豁达,愉悦的心情,为我所理解。

读书之趣在于散文。散文那独有的字词的绚丽,心境的超脱,为我所爱。鲁迅的《朝花夕拾》,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细细品味了好多遍,味越来越浓,越发地甘甜清?I。我渐渐地认识人生所独特的魅力,意义所在。我渐渐地重视到人身上的虚伪,贪慕虚荣等等的劣根性,我渐渐地尝到了思想的超脱和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