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词十篇

时间:2023-03-29 12:34:24

李白的诗词

李白的诗词篇1

1、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6、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

7、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8、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9、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20、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2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2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3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6、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3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8、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3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1、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4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43、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

44、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45、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46、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4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48、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0、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5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2、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5、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5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9、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60、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61、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6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诗词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根据学生的背诵相机点拨。《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谊、珍友谊的李白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

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答)

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李白的诗词篇3

关键词:陆游 李白 词 风格

历来评价陆游词之风格者,多关注其与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秦观等人词风的比较,如年代稍后的刘克庄在《后村大全集》卷九十七《翁应星乐府序》中评放翁词:“至于酒酣耳热,忧时愤激之作,又如阮籍、唐衢之哭也。近世唯辛、陆二公有此气魄。”[1](P199)明代杨慎则在《跋》中评曰:“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毛晋在此基础上又添一句“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1](P19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八《放翁词提要》云:“平心而论,游之本意,盖欲驿骑于二家(苏、秦)之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1](P195)虽然对放翁词评价不算太高,但仍在实际上将之归入苏辛一派。王士G《倚声集序》在缕述词体演变时说:“有英雄之词,苏、陆、辛、刘是也。”[1](P201-202)也是把陆游归入苏辛一派词人的。而同时期的尤侗在为徐《词苑丛谈》作序时,提出“唐诗以李、杜为宗,而宋词苏、陆、辛、刘有太白之风”[2]的观点。论放翁词而称其有“太白之风”,可谓独具慧眼。

李白诗歌在传播接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雄豪奔放的刻板印象,而其诗歌文本又确实呈现出悲怆激愤的风貌,甚至有研究者提出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悲怆”而非豪放[13]。实际上,后世文人对李白的接受,几乎都会受到其豪放而又悲怆这一看似矛盾实则内在有机统一的诗歌风格的影响。陆游醉心于太白诗歌,研读揣摩,结合自身经历,书写出众多慷慨激昂、肆恣、间杂悲慨凄怆风格的诗词作品,以致毛晋跋《剑南诗稿》记载宋孝宗问周必大:“今代诗人,亦有如唐李太白者乎?”必大以放翁对,由是人竞呼陆游为“小李白”[3](P4546)。钱锺书先生《谈艺录》第三四《放翁与中晚唐人》也认为:“然放翁颇欲以‘学力’为太白飞仙语,每对酒当歌,豪放飘逸,……而有宋一代中,要为学太白最似者,永叔、无咎,有所不逮。”[4](P320)放翁诗流传至今的尚有九千三百余首,相比而言,其词作数量就显得极少了,总计144首并《采桑子》半阕、断句一句,就中为读者所激赏的佳构,几乎都是从戎南郑游宦巴蜀之时的作品,而在此类44首词中,与其同时期的诗作一样,除个别应酬之作外,大部分风格豪迈悲慨,谓其词之主导风格如此,不为无据。而此种词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即是学太白的结果。

放翁词深具太白诗风,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师其辞”,即直接截取、熔铸太白诗之字面入词,使得词作言简意丰,涵蕴无穷。

如《鹧鸪天》: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1](P25)

“买断烟波不用钱”句,系采自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5](P473)之句。另,放翁《剑南诗稿》卷六十八《出游》诗有句云“买断秋光不用钱”[3](P3804),与此处手法实一。同样采自《襄阳歌》词语的还有《蝶恋花》一首: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1](P135)

“鹦鹉杯”,出自太白“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此处属于一种“歇后”用法,即语典只用前一半,后一半不用,留给读者联想。言“鹦鹉杯”,实际上是要读者自行填空出“一日须饮三百杯”义,愈见及时行乐的侑酒之词所寓重逢难料之悲。

再如《洞庭春色》: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1](P119)

“空丧天真”,显系截取李白《古风》(第三十五)诗句“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5](P156)而来。此三字关涉全词富贵不如闲放之主旨,具有点睛的作用。

“师其辞”的语典例证尚有《浣沙溪・和无咎韵》“懒向沙头醉玉瓶”[1](P17)取自太白《广陵赠别》诗“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5](P919)。《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1](P164)取自太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5]。《好事近・秋晓上莲峰》“秋晓上莲峰”[1](P139),取自太白《古风》(第十九)“西上莲花峰”[5](P129)。《桃源忆故人・城南载酒行歌路》“一朵红凝露,最是关心处”[1](P90)取自太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5](P391),等等。

二是“师其意”,即借鉴、a栝太白诗气度风神而自铸伟词。这在放翁诗歌中屡见不鲜,譬如《金错刀行》,全诗豪迈雄放,境界浑灏阔大,艺术风格与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极其相似;结构上放翁此诗也是模仿太白诗四句一转,跌宕跳跃;诗歌语言方面,“提刀独立顾八荒”明显是从太白“拔剑四顾心茫然”脱化而出。整首诗可谓借太白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在放翁词中,此种手法也是处处可见。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鹧鸪天・送叶梦锡》: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1](P53)

上片“十千沽酒青楼上”看似直接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语典,但所追忆的是青楼买醉的放浪生活,其实是a栝太白《将进酒》诗之“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5](P225)“恣欢谑”才是诗人想表达的意蕴。“百万呼卢锦瑟傍”,也并非直接引用《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所载刘裕呼卢的事典,而是采用“歇后”的用法,借鉴太白《少年行》(其三)“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5](P458)诗句,让读者自行补出“终不惜”的意义,从而与上句一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少年场”的豪举,成功塑造出一个狎邪不羁、豪奢轻狂的“五陵年少”主人公形象。过片词锋顿转,少年忽而成老迈,“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一片衰颓凄凉景象。这其实是暗用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6]的太白,以太白自况。诗人嘱托叶梦锡回到满布达官贵人的京华之后对旧时相识们相告,放翁我一事无成,两鬓斑白,只能如李白一样“独憔悴”了。满腹牢骚的抑郁中蕴蓄了一股兀傲与自信。整首词作,活脱脱一幅少年李白与暮年李白今夕对比的画像,放翁确乎得太白之神韵!

放翁词之所以具有“太白之风”,其原因归结起来有二:其一,对太白诗的接受。其二,同样哺育了青年李白的蜀地特色地域文化浸染的结果。

放翁词对太白诗的接受问题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陆游词的创作,深受其江西诗派创作理论的潜在影响。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曰:

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人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7]

由惠洪这段记录可知,所谓“夺胎”,是借佛教徒死后托生于母胎而转生的说法,比喻透彻领会前人构思而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发挥,追求意境的深化与思想的开拓。所谓“换骨”,是以骨喻语言,借鉴前人构思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8]概言之,“夺胎”也就是要“师其辞”;“换骨”,也就是“师其意”,而这正是陆游学太白的两种手段。学术界长期以来普遍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深受江西诗派诗风的影响。中年从戎南郑,丰富的军旅生活使其顿悟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从江西形式主义弊病中解脱出来,进入现实主义的创作轨道。近年已有研究者撰文反驳,指出陆游一生从未脱离江西诗派并对该派诗论进行了继承改进,晚年还在《夜吟》诗中提到“六十余年始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仍是江西派论诗口吻,是为自证。[14]吴光兴先生统计陆游《入蜀记》近四个月的日记中,引述李白诗句、事迹等共计32处,“李白是蜀人,终于江东;而陆游的行程却是自江东出发,前往巴蜀;一路上阅读李白诗句、凭吊李白遗迹”,这种阅读方式,实在是“李白诗风溯源之旅”[9]。陆游以其对太白诗的酷爱,辅之以江西派的技巧,锻炼组织,自铸伟词,实现了对李白诗歌在词这一文学体裁中的接受。

放翁词对太白诗接受问题的第二个层面,在于陆氏家族承传的道教信仰成了陆游接受太白诗的一种“前理解”,或曰预设。巴蜀地区是道教的发源地,李白家乡附近的紫云山,就是一个著名的道教胜地。太白“五岁诵六甲”“十五游神仙”,20岁从东严子游,25岁游青城山,42岁与道士吴筠共居剡中,45岁赐金放还后索性受符入道。罗宗强先生在《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中考证出李白不但相信道教, 而且举行过多次入道仪式。在李白一千多首诗歌中,与道教神仙有关的诗作约略百余首。陆游家族亦崇道有年。其高祖陆轸自称受中唐时得道仙人施肩吾(一说宋初另有一施肩吾)传炼丹辟谷之法,撰有《修心鉴》一书,陆游对此深信不疑。祖父陆佃、父陆宰亦多与道士往还;陆宰作为有宋一代著名藏书家,家藏道经类书籍就有二千卷之多。陆游自幼捧读道书,尤喜《黄庭经》,其诗词作品中提及《黄庭经》之处如《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卷罢黄庭卧看山”[1](P24)、《一丛花・仙姝天上自无双》“黄庭读罢心如水”[1](P178)、《古藤杖歌》“听我夜诵黄庭经”[3](P379)、《待青城道人不至》“读尽黄庭内外篇”[3](P600)、《园中归戏作》“一卷黄庭送日斜”[3](P1444)、《龟堂独酌》“映窗矮卷写黄庭”[3](P2439),等等不胜枚举。放翁有斋名叫“玉笈斋”“玉笈”,意即玉饰的书箱。曾几作为放翁的老师,曾作《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诗,鼓励他钻研道书。此外,放翁尚有斋名“心太平庵”,其《心太平庵》诗题下自注云:“余取《黄庭》语名所寓室。”[3](P715)最后一个斋名叫“还婴室”,作者《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以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其八)“即今修行地,千古名还婴”句下自注曰:“予道室以还婴名之。”[3](P3596)“还婴”即返老还童,取《上清黄庭内景经・百b章》“那从反老得还婴”[10]之意。放翁好道,在其词作中也屡有表现,如:

《鹧鸪天・葭萌驿作》: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1](P39)

《好事近・华表又千年》:

华表又千年,谁记驾云孤鹤。回首旧曾游处,但山川城郭。 纷纷车马满人间,尘土污芒帧G曳酶鹣傻ぞ,看岩花开落。[1](P107)

《好事近・风露九霄寒》:

风露九霄寒,侍宴玉华宫阙。亲向紫皇香案,见金芝千叶。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醉后却骑丹凤,看蓬莱春色。[1](P136)

《好事近・挥袖别人间》:

挥袖别人间,飞蹑峭崖苍壁。寻见古仙丹灶,有白云成积。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夜半忽惊奇事,看鲸波暾日。[1](P137)

《隔浦莲近拍・骑鲸云路倒影》:

骑鲸云路倒景。醉面风吹醒。笑把浮丘袂,寥然非复尘境。震泽秋万顷。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河汉横斜夜漏永。人静。吹箫同过缑岭。[1](P179-180)

可见,陆游于道教思想浸淫之深,已溶入其血液骨髓,成为陆氏一生不可或缺的生命组成部分。以此种文化心理来学习接受唐诗诸大家――“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3](P4263)――自然会更加偏爱同为道教中人的李太白。放翁诗词一律,皆染太白风采,良有以也。

放翁词之所以具有“太白之风”,其第二个原因,是同样哺育了青年李白的蜀地特色地域文化浸染的结果。

李白得年61岁,其中前25年青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将近占了其生命历程的一半。尽管李白25岁东出夔门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四川,但是后半生的36年间,无论李白行藏出处如何,对于故乡巴蜀的怀念追忆、赞美鼓吹从未停止,这在他的诗文作品里十分常见,无需赘言。而在吴越地区“生于斯、长于斯”最终“死于斯”的陆游看来,巴蜀地区对其也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试看放翁《东楼集序》:

余少读地志,至蜀汉巴k,辄怅然有游历山川、揽观风俗之志。私窃自怪,以为异时或至其地以偿素心,未可知也。岁庚寅,始溯峡,至巴中,闻竹枝之歌。后再岁,北游山南,凭高望、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又一岁,客成都唐安,又东至于汉嘉,然后知昔者之感,盖非适然也。到汉嘉四十日,以檄得还成都。因索在笥,得古律三十首,欲出则不敢,欲弃则不忍,乃叙藏之。乾道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山阴陆某务观序。[11]

放翁这三十首诗虽不忍抛弃,最终还是散佚了,其风格神韵后人无从得见。但从这篇自序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庚寅岁(乾道六年,1170)放翁始“入蜀”之年为其文学生涯新阶段的开端,诚如朱东润先生所言:“严格一点,根据他的《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可以把这个转变定在乾道八年(1172)春暮到南郑的时候,但是我们更合理地根据他的《东楼集序》,把这个转变定在乾道六年(1170)十月到达夔州的时候。”[12]论者在探讨放翁诗风词风转捩的关键时,大都关注到从戎南郑的军旅生涯对放翁的影响。此种原因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然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巴蜀特色地域文化对来自吴越地区的陆放翁的强烈文化、心理冲击。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这里特别要关注到“至巴中,闻竹枝之歌”。蜀地“竹枝之歌”这样一种来自民间风格活泼跳宕的音乐,“志土风而详习尚”,与地域文化联系深厚,长于临摹世态民情,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与陆游按拍倚声时谨守格律者迥然不同。作为一名“家住东吴近帝乡”的越中士人,放翁宦游蜀汉巴k时已46岁,其生活方式、日常习惯、人生观念等都已经在东部吴越地区的长期浸淫中成熟固定;而陆游始接触到这种巴蜀地域民歌,“陌生化”便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以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其三)中,他说:“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甚至于作《东楼集序》的乾道九年(1173)纳擅唱竹枝词的歌伎杨氏为妾。传统观点认为放翁文学创作变化的主因在于南郑军旅生涯的影响,陈陈相因,多以放翁《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作为其“夫子自道”的证据: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3](P1802-1803)

细文本,我们可以发现陆游“诗家三昧忽见前”的原因,乃是在军营这个特色场合“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的日常饮宴,是巴蜀音乐文化的熏染陶冶,而非“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3](P1340)的军中战斗生活。在这一点上,传统论点是不够准确的。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第三六《放翁自道诗法》中说:“自羯鼓手疾、琵琶弦急而悟诗法,大可着眼。二者太豪太捷,略欠s蓄顿挫;渔阳之掺、浔阳之弹,似不尽如是。若磬、笛、琴、笙,声幽韵曼,引绪荡气,放翁诗境中,宜不常逢矣。”[4](P331)“豪”指豪放,“捷”指轻捷,合而言之即豪放飘逸之义。饮宴侑酒、朋辈交际,自然要倚声作歌。放翁此一阶段所作之词如《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鹧鸪天・送叶梦锡》《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皆踔厉风发,大言炎炎;《望梅・寿非金石》《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夜游宫・宫词》《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诸作则悲歌慷慨,愀然凄怆,此种豪迈悲慨之风正是放翁词的主导风格。而此种风格的形成,与放翁在蜀汉巴k接触到的特色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游词之成就固然不能与其诗作相提并论,但其词作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在词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陆游词风格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就,而清人尤侗提出陆词有“太白之风”的观点,深中肯綮,在当代陆词研究中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陆游词确有“太白之风”,其熔铸太白诗歌风貌如盐着水,化于无形,既源于对太白诗歌的揣摩接受,也得益于巴蜀特色地域文化的熏陶,这是内因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

注释:

[1]夏承焘,吴熊和笺注,陶然订补,陆游:《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王百里校笺,徐:《词苑丛谈校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3]钱仲联校注,陆游:《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钱锺书:《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5]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钱谦益笺注,杜甫:《钱注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7]李保民校点,惠洪:《冷斋夜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8]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9]吴光兴:《陆游与唐诗史“盛唐”观念之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24页。

[10]张君房:《云笈七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六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6页。

[11]陆游:《陆放翁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78页。

[12]朱东润:《朱东润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08页。

[13]赵谦:《悲怆: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06-108页。

李白的诗词篇4

关键词:李白 古典文学 庞德 误读 文学理论

引言

诗人庞德是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引申了“诗歌意象”的理论,为文学作品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意象文学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风格,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庞德的意象派作品中汲取了某些中国古典诗词诗歌的写作形式及特点。他在长诗《诗章》中阐述孔子学说,在1915年出版的《中国》中收集并翻译了十几首中国古诗。此外,庞德还曾对古代文学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等进行文学阐释。

《华夏集》是庞德的代表作,里面收录了我国古代文人诗词作品108首,其中以李白的作品最多占据诗歌全集的十一首之多,主要是解读我国古代诗人的诗词作品,学者对于《华夏集》这一文学作品的误读现象所产生的争议问题一直存在。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华夏集》这一作品都存在着误读的现象,并因此产生了许多的争议。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深入,这些争议的趋势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学者对于《华夏集》作品的误读是无法认同的。但是有些学者则普遍认为,《华夏集》中庞德产生误读这一情况,并不能将其当做是错误,因为不同的文学背景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误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与文学创作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华夏集》中,庞德眼中的李白诗歌究竟是怎样的表达形式,以及他解读的“失真”为文学交流产生了何种影响和客观作用,是本文中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误读的内容阐述

从客观角度来看,庞德对于李白诗歌作品的错误解读,具体集中于诗歌《古风》《长干行》《送友人》《别友》《天津三月时》等方面,其中引起中西方学者最大争议的莫过于诗歌《古风》和《长干行》两首诗歌。以下笔者对《华夏集》中,庞德对这两首诗歌的误读之处作一简要论述。

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作品风格特别饱满豪放,用词华贵高雅,在我国诗坛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庞德对于李白的诗歌作品表现出来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所受到的文学熏陶不同,因此出现了对于李白作品的解读存在着误读现象,从文本层面表现出来了一些错误。例如诗歌《古风》出现了大量的表层解读,对诗歌作品的语境有所误读。诗歌中最后两句是这样的:

黄狗空叹息,绿珠成衅仇。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这行诗歌中实际上表现出诗人李白的悲怀感伤情绪。“黄狗空叹息”这一句暗指在秦始皇死后,宰相李斯被秦二世杀死,死之前对着他生前最喜爱的黄狗摇头叹息,幻想可以再带爱犬陪伴子女外出打猎,深刻表达出诗人李白对于黑暗官场的无奈之情。“绿珠成衅仇”,指的是石崇爱妾绿珠善于乐器演奏,这引起了同僚孙秀的嫉妒,求而不得,长久下去变成深深的恨意,便想着要滋事杀掉石崇,捕快到了石崇的府门前时候,石崇告诉绿珠,事端原因皆是因为她才起,绿珠哭着告诉石崇,要以死效忠石崇,故当场跳楼而死。而在后两句,诗人李白又引出仕大夫范蠡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范蠡泛湖”的典故,与前文中的两人进行对比。诗句中,李白实际上是描写了三个不同的人在官途上的曲折艰难,这是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提倡人应该学会知足常乐,在适当的时候抽身隐退,过简单的生活也是一种心情,如若不然,很有可能最终面临着“黄狗空叹息,绿珠成衅仇”的悲惨结局。

诗人的本意如此,但是庞德在《华夏集》中对于此两句诗歌的解释却是不同的,使人完全看不出诗人的原意,导致诗歌的寓意完全被覆盖。庞德解读后是这样的:一群黄狗在向着他们通过狂吠进行警告,对于他们来讲,那个叫做绿珠的姑娘只能为他们带来仇恨,在他们中间有个叫范蠡的人,他独自携带着他的情人离去,只见到他独自一人驾着轻舟,身边的情人长发及肩,笑意翩翩。体现出的是极富个人主观色彩的文学核心价值理念:对于该诗歌中李白所寄托于文字层面的思想,庞德未曾进行深入地探究,也没能在根本上进行诗歌典故的剖析,而是单纯地从诗歌原本停留在表层文本间的意思,进行了解读保留,体现着浓郁的诗歌文学的清新追求。在庞德的解读中,也描绘了那幅尽情享乐的画面,但是却没了李白诗歌的最初构想,由此不难看出,庞德单纯依据文本产生误读的事实。

在诗歌《长歌行》中,李白所刻画的是一位痴情妻子,她在战争期间的内心世界。“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不过经过庞德的解读,他将一名痴情女子的内心独白解读成为了一封家书的性质。不仅如此,庞德在解读《长歌行》正文时,将原有的诗句进行了拆分,有例为证,诗文中“荒城空大漠”这一句子,庞德在解读时将其分成苍天,古堡,大漠三个断句。这种拆分的方式,完全破坏了作者李白所要表达出的那种冷凄的荒凉感和萧条意境,使得整篇显得都不连贯。庞德对于李白诗歌所产生的类似误读之处,多有存在。评论家们对此却有褒有贬,各执己见。

二、《华夏集》中对李白诗词误读原因剖析

本文对于庞德《华夏集》中误读李白诗歌作品的事实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做出具体的解释。庞德之所以误读李白的诗歌作品,究其原因,在于其自身并未对中国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入地了解,缺失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就会导致在解读过程中漏掉很多有用的信息。不仅如此,庞德是将李白的诗歌作品转换来解读,语言之间的转换,肯定会存在着误读现象,而且,庞德的出发角度主要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是否能接受,所接受的范围等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导致诗歌解读结果的不同。因此,在中国文学学者看来,庞德在《华夏集》中存在着误读现象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学者和读者却是很能接受这种现象。庞德误读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误读主体庞德自身因素,其次是误读对象读者群体因素,再者是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文学理解与认同因素。

首先,来自于作者自身因素,误读主体缘何会对李白的诗歌解读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层次,这首先要从其文化修养来入手。大家都知道,在接触李白诗歌开始的时候,庞德对于中文的认知近乎为零,而且他所解读李白诗歌的基础源自于前诗人厄内斯特的笔记。可以说,庞德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已经是第二次解读,所以庞德对于李白作品的误读便有了解释。其次,庞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导致其误读的原因。他处于新诗运动时期,他本人非常喜欢意象诗歌,意象诗歌尤其强调朦胧的美感,并热衷于对朦胧美的创造,因此,对于具象文字的解释便不是很重视,这和提倡美学的读者有了共鸣。庞德为了追求朦胧美的创作,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时,对其诗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拆分,这样的结果带给人的是原有诗歌意境破坏、音韵、神韵不在等情况。而庞德本人对此也进行了解释,他是过于追求意象诗歌的创作,没有盲目地推敲诗歌涵义,而是把握其更多的细节,将作者的思路和感情进行压缩。。

其次,来自于误读环境因素。古典文学理论曾指出:“文学的接受是发生于特定的环境之下,因此在现实中必然会留下时间空间的烙印。”庞德创作《华夏集》时处社会动荡时期,该时期民众饱尝动荡生活的苦难,心理情绪十分脆弱,因此大批读者在诗歌阅读方面,均充斥着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这种社会背景下,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也难免受到影响。庞德在对于李白诗歌的选择上便形象地阐述了这一特征,诸如其选择《长歌行》《古风》《别友》等诗歌,均是描写离别愁绪的作品,良好地阐述了庞德和诸多社会民众的内心痛恨情绪。在大的背景环境之下为读者构设了一个消褪内心愤慨的文字空间,恰如其分地将读者的阅读接受体验予以了满足。

最后,来自于读者群体因素。经历了十九世纪的文学变革,大多文学作者会将注意力放在文字创作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于读者的影响方面。,因此,文学作者在进行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读者的感受放在首位,甚至是以读者的接受程度作为自己创作的指标。庞德解读李白诗歌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读者这种期待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庞德提取中国古代诗歌中较多的意象因素,并试图通过文学创新将其展现在世界读者面前,虽然最终中国文学学者难以接受,但是一些文学学者和读者却认可了这种漏洞颇多的解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学家看来,诗人庞德《华夏集》所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误读问题并非不可原谅,他们所关注更多的是庞德的文学创新这一事实。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包容、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下,才促使了诗人庞德,鼓起勇气展开了对中国诗仙李白诗歌作品的演绎。语

参考文献

[1]普雷明格等.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M].普林斯顿,1974.

[2]唐旭.李白《蜀道难》的艺术表现特点探析[J].语文建设,2013(17).

[3]祝朝伟.构建与反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美)庞德.众树歌唱[M].叶维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钟华.以《将进酒》为例谈谈翻译的三个标准[J].语文建设,2013(08).

[6]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森.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7]丁建元q外国精美散文读本[M]q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李白的诗词篇5

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及曲式特点来探研其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性;韵味;润腔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20年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曲式特点

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88年完成的,此曲旋律优美、意蕴悠长,雅俗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高潮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高潮。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高潮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首歌曲有很多的装饰音,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使得此曲演唱起来更有古诗词的韵味,也使演唱者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全曲格调高雅,回味无穷,刘文金用自己内在的文学修养和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深厚功底赋予了这首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演唱特点

这首作品很多的演唱版本都是男声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的版本,他演唱此曲时的咬字、韵味把握的较为贴切。而作为女声演唱此曲时,应注重诗人形象的塑造,并避免声部不同带来的弊端。

在对作品的词、曲进行准确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设计与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演唱的方式、方法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情感、意境的传递。下面从演唱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把握、润腔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1)气息的运用。分析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欢别之作,因此在气息上应该要流畅、连贯。歌曲中很重要的休止时,呼吸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高音部分的气息支持很重要,腰、腹部的力量一定要加强,保证歌唱的平稳性,使高潮部分的情绪饱满、体现出诗者所当时的心境,如歌曲倒数第二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重复的那个“天际流”,在曲调上达到了全曲的最高潮,这时的气息一定要比其他地方更加结实、有力,以表达李白当时的情怀。

(2)咬字的把握。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要注重其字头的咬法与元音的归韵,这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浓郁民族风格的重要部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咬字是演唱特点的重中之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字的发音“ren”,这个字有两拍,而且又在散板部分,字头“r”要咬的清晰且慢,元音“e”和尾音“n”要快速的归韵到头腔上,使歌曲的吟诵性得到很好地表达,犹如一个诗人在吟唱。“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三”字只有半拍,但在咬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将字头“s”用舌尖抵到牙齿,字腹“an”要在鼻腔里迅速归韵。“州”字要咬住字头“zh”,后面再缓慢的过渡到“ou”,过渡时要自然等等。

总之,咬字要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歌曲的古典气质得以体现。

(3)润腔及音色的控制。董维松在其《论润腔》中说到:“‘润腔’一词,现在人们用的很普遍,也以此写过许多论文。但这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学术术语。”

润腔中常用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音有倚音、连音、波音、颤音、滑音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些装饰音也均有出现,如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人”、“西”、“楼”都有倚音,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月”字用了波音,“州”可以用滑音去润腔,全曲的最后一个字“流”的最后一个音则可以运用颤音、渐慢收尾音来润腔,以体现全曲的结束感以及李白望着故人远去、天水一线的画面。润腔中还常用以语气助词,在本曲中,倒数第二句反复的天际流前面我们就有用到“啊”这个语气助词来润腔,以突显故人的吟诵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音色的控制也是演唱此曲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在演唱时应对声音的明亮度、音的强弱变化都加以控制,既要让声音听起来厚实、自然,又要有诗人一般的潇洒韵味在里面。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散板,在声音上可以先轻起,“故人”字模仿箫的音色,“西辞”的音色开始渐渐变明亮,体现整首诗的明快基调,“黄鹤楼”三个字在中音区,音色则要自然、流畅、厚实为宜。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整体都以明快的音色去表现,以突显春光明媚的三月孟浩然这一去让李白多么的羡慕,声音要稍稍靠前一些。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声音不能太实,可以往后靠一些,用半声去处理,来描绘望船远去的画面。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处在高音处,声音要和前句形成统一,不可太实,运用高音的弱处理,延续其画面感,也刻画诗人潇洒、浪漫的人物性格。后面的反复也可遵循上面的用声原则。全曲在演唱时,声音有实有虚,强弱变化有序,使歌曲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要想将此曲演唱的韵味十足、情感贴切,无论是用气、咬字还是在润腔及声音的控制上都要下足功夫,力求做到每个字的发音、归韵、重音等都要准确。

4 结语

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关注的当下,要想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好,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故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今人可用现代的手法去发展它、创新它,更要很好地去继承它、发扬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研其演唱特点。该曲只是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个实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有待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它、探索它。

如何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加符合其诗词的意境以及当代人的审美,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88.

[2] 左汉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01).

[3]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02).

李白的诗词篇6

关键词:方回;李白;律诗;评点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31-02

诗歌之水流至唐代,一变而为大江大河,滔滔汩汩,浩浩汤汤,涌起数座令人仰止的高峰,激起无数洁白灿烂的浪花。李白,无疑是一位高蹈的弄潮儿,以其凌绝万代、旷古绝后的诗歌,傲立于盛唐诗歌潮流之上,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李白才情恣肆,飘逸灵动,多不受绳墨规矩的约束,他生平作诗,以古体为最多,成就最高的也多是古体诗,自唐以降不少后人都给以了很高的评价。《唐宋诗醇》卷六说:“白诗天才纵逸,至于七言长古,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诚可谓怪伟奇绝者矣”[1]。至于律诗,李白所作不多,从《全唐诗》和《李太白全集》来看,五言律诗有七十多首,七言律诗仅十余首。

元代方回编选的唐宋律诗选本《瀛奎律髓》,其中收录李白律诗8篇,并一一进行了评点。方回是江西诗派的殿军,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但选诗并无门派之见。方回选诗,具有通达的诗学眼光,不拘风格流派之别;其评点,也多中正兼及两端之言,不因一己之见而有失偏颇。就所选李白律诗而言,从格律、气势、对偶、时代等方面发掘了李白律诗的特色和成就。

方回对所选李白的律诗给以了很高的评价。在评点陈子昂《度荆门望楚》时,方回提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沈期俱同时,而皆精于律诗;孟浩然、李白、王维、贾至、高适、岑参与杜甫同时,而律诗不出则已,出则足与杜甫相上下。唐诗一时之盛,有如此十一人,伟哉”[2]!方回把李白和精于律诗的杜甫等人相提并论,并不是盲目下的想当然的结论,李白固然有律诗写的天衣无缝、不落痕迹,可与之成就超拔非凡的古体诗相提而并论。李白的《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是一首对仗工整的长律,入选《瀛奎律髓》的释梵类,方回评道“太白负不羁之才,乐府大篇,翕乎变化;而此一律诗,乃工夫缜密如此。杜审言、宋之问相伯仲。别有赠孟浩然诗曰:‘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虽飘逸不如此诗之端整,以其多禅语也,以入‘释梵类’”[3]。方回认为“工夫缜密”而又“端整”、“多禅语”,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有很高的思想境界,这样难得的诗歌当然可以与“杜审言、宋之问相伯仲”。

“盛唐诗人气魄广大,晚唐诗人工夫纤细,善学者而能两用之,一出一入,则不可及矣。此诗比老杜,律虽宽而意不迫”[4],方回认为《赠升州王使君忠臣》一诗,集盛唐的“气魄广大”和晚唐的“工夫纤细”于一身,比之杜甫也是“律虽宽而意不迫”,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描写蜀道的奇险和蜀地风景秀丽的《送友人入蜀》,向来被人们评价很高,“音调和谐,对偶工稳,而又没有纤细雕琢的痕迹,真正达到‘大匠运斤,自成规矩’的境地”[5]。人们常常用这一首格律严密的诗去反驳那些认为李白不会作律诗的人。此诗选入《瀛奎律髓》的“送别类”,方回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太白此诗,虽陈、杜、沈、宋不能加”[6]。纪昀也禁不住内心的感叹,写下了“一片神骨,而锋芒不露”[7]的评语。

李白的《送张舍人之江东》,于一字一句中透露着诗人落寞的感叹和对友人的不舍,情感集中而连绵不绝,情感传达准确、完整,整首诗浑成一片,道出了凄凉寂寞的羁旅生涯和萧索缠绵的游子情怀。方回也认为,“‘一雁’、‘孤帆’之句,亦以寓吾道不偶之叹。下句引‘白日’、‘沧波’而云‘行欲暮’、‘杳难期’,意可见也”[8]。对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

除了李白律诗本身有较高的水平外,方回对李白由衷的敬佩也对评价李白的律诗有一定的影响。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人登上凤凰台,遥望浩浩荡荡的大江东去,感慨不已,历史由古及今,既发思古之幽情,又写景色之壮观,最后又以咏叹政治愤懑作结。在气魄逊于崔颢《登黄鹤楼》时,方回从诗歌构思精巧的角度,认为二诗“格律气势,未易甲乙”[9],期间自是饱含着对李白的尊崇态度,也是对登高望远情景交融、怀古咏今这种时空转换的叙述模式的体认。

在评点李白《秋登宣城谢北楼》时,认为起句“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似晚唐,方回对晚唐诗多持贬抑态度,晚唐诗在体制上“多先锻景联、颔联,乃成首尾以足之”[10]。这样做的结果,虽然有一两联锻炼精工,但缺乏浑成美,破坏了整首诗的完整性,多有拼凑之嫌。李白毕竟是开启了一代盛唐诗风的谪仙人,笔下的工夫不同于凡夫俗子,能于平凡的景物描写中造出不同的意境,“中二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言景而豪壮,则晚唐所无也”[11]。李白此诗起句概括言景,颔联、颈联具体叙述,整首诗歌自然浑成,与晚唐诗歌还是有着质的区别。在写宣城胜景双溪叠嶂时,李白用了“两水”和“双桥”,因为诗人观察的仔细,描写的概括,用笔老道有如神助,被方回认为“此联妙绝”[12]。

方回对李白律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一定的说明。孟的《本事诗・高逸》中载:唐明皇尝因宫人行乐,特召李白,“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以“夸耀于后”,李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后李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龙,律度对属,无不精绝”[13]。《宫中行乐词》入选《瀛奎律髓》升平类,方回于八首取五,在升平类小序中,方回点明“李太白当唐明皇盛时奉召作《宫中行乐词》”[14],与《本事诗》中所载奉诏而作的事迹基本相同。大概是因为这五首律诗都比较合律,方回并未作太多点评,只是在升平类小序中说“其言已近乎夸矣”[15],指出李白《宫中行乐词》言过其实的问题,一代诗仙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鹦鹉洲》前两联“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草之树何青青”多不合律,后两联“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合律,此诗属于律诗中的拗体。后人多认为李白是为了给感情抒发以更大的自由,有意打破了格律的限制,但方回从唐代律诗发展的角度,明确指出了“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16],表明律诗当时正在形成过程中,格律体制尚未完备,这是很多评论者所没有注意到的。但方回认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17],这种“效”,其实饱含更多的也是褒扬,崔颢的律诗成就较高,能“效”之而写出佳作,也实属不易。后人对此也多提出质疑,“仅仅从争奇斗胜或单纯模仿出发,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种感情深沉、意境阔大的作品来的”[18]。

方回对李白的律诗给予高度评价,绝非是一家钻牛角尖之言,后人对李白律诗评价较高的也很多。李白的《赠孟浩然》,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的律诗,对仗自然流畅不露丝毫痕迹,用典也恰到好处,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评这首诗说:“浩然高志,太白仙才,千古无两,盖非孟公不能当此,而非太白亦不能赋此,令人千载神游。”这一首诗,既写出了孟浩然远离市井、不爱富贵的超凡脱俗,也表现出李白的旷代才华。《送友人》一诗,一改李白往日里豪放不羁擅写古体的作风,在这首诗中四联有三联都用了对仗,每一句都谨守格律,在整齐之中却富于变化,于对偶的句子中显出活泼,《唐宋诗醇》评其“首联整齐,承则流走,而下联健劲,结有萧散之致”[19],没有一定的笔力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赵翼也认为李白的律诗别有一番韵味,“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调绘者争长,然有对仗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20]。

李白早期的两首律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和《渡荆门送别》也都是格律谨严,风格独具的。作于开元年间李白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时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描写的桃花、流水、野竹、飞泉等景色很有意境,融情于景,有自然混成之妙,表现出诗人的作诗天分。李白描写青年时期第一次出川的《渡荆门送别》,气势雄阔壮大,情感似水缠绵,山、江、云、月、水这些古典意象刺激着诗人的创作灵感,写出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样不朽的诗句。早年的这些作品,就已经显示出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足以表明律诗也是李白驾轻就熟的一种体裁。

李白在律诗上取得的巨大实绩,是李白诗歌风格多样,能驾驭多种体裁的一个重要例证。方回选诗、评诗能够独具慧眼,从格律、气势、对偶、时代等方面发掘出李白律诗的特色和成就,给出了较为简要精准的评价,并从总体上对李白的律诗予以肯定,表现出通达的诗学眼光和中正的诗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19〕冉苒校点.唐宋诗醇[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9.83.

〔2〕〔3〕〔4〕〔6〕〔7〕〔8〕〔9〕〔10〕〔11〕〔12〕〔14〕〔15〕〔16〕〔17〕方回著,诸伟奇.胡益民点校.瀛奎律髓[M].合肥:黄山书社,1994.1,994,899-900,615,615,616,13,268,5,5,107,107, 14,14.

〔5〕王运熙.李白精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34.

〔13〕孟撰,李学颖校点.本事诗续本事诗本事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7-18.

李白的诗词篇7

张炜认为,郭著最具天才式的独特发现,就是“发现诗意”,就是对李、杜诗歌中那种最微妙的、最能代表个人生命特质的诗意的发现。他在巨大的丧子之痛的情感驱动下,写作了《李白和杜甫》。对于郭著写作意图,政治迎合说与精神自传说,可以说是学界最具代表的两种观点。但张炜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触及郭著的本质,都过多纠结于时代和个人等社会性问题的考量,而对他们作品中“惊人的力量和诗意”视而不见或者就根本就没感受到。张炜在《也说李白与杜甫》说:“评论者对诗意一无所感,根本体察不到一个大悲伤或大喜悦的生命,感觉不到任何人性的温度,这还怎么进入诗境?”

在《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与 “杜甫很忙”的背景下,张炜认为,在网络化时代,阅读李白和杜甫,应该回到他们的作品里面去,从一个词汇开始,感受每一个词汇里流淌的血液与激情,发现并感知这些词汇里的“严整的姿态,幽默感,爱与温情暖意”,或者那“惊人的力量和诗意”,并一步一步地抵达作者的灵魂深处,才是阅读和评判李白和杜甫的起点。

张炜说过,作家的心中应该有永恒的诗意。对一个网络化时代的阅读者来说,心中应装有“永恒的诗意”,并能发现李杜诗歌里“惊人的力量和诗意”。这太重要了!因为它标志着你是否唤醒了内心的生命,是否真正睁开了内心里的那双眼睛,是否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诗意地栖居过。

在张炜的笔下,李白是一个“形只影单的文化猛士”,而杜甫则是“隐伏了血性的好男儿”。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记录者、感知者和反叛者。他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在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这些方面却不相上下。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而杜甫流落四川时,曾依附剑南节度使严武,一日,竟“登武床,瞠视曰:‘严挺之(严武父名)乃有此儿!’”。说李白是“道教徒的诗人”,说杜甫是儒教的徒弟,这些都是皮相之论,李、杜是那个时代的叛逆者,他们的诗歌“全都多趣和浪漫”。在此,张炜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只有浪漫主义”。他认为,没有什么“现实主义”,更没有什么“批判的现实主义”,这些都是政治化了的诗学观念,一切好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的。诗的写作是主观的,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而诗人,主观性的或者诗意性的感受越强,就越能发现和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痛。

李白的诗词篇8

1. 读题,谁能联系课题简要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2. 课件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依依惜别

令人敬仰 誉满天下 暂时分别 永世不绝

伫立江边 凝视远方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文中这些词语还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一边读一边记。

3. 谁能用“依依惜别、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依依惜别,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设计,着力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有机渗透抓课题、抓关键词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 精读,体悟情感

1. 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诗眼,这诗眼有时是古诗中的一句诗,有时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透过这一诗眼,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我们就能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出诗人的情感。

2. 读一读这首古诗,想一想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诗眼就是“孤”字。课件凸显“孤”)

3. 解“诗眼”。“孤”字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

<\\Kjtw-01\娱乐 (F)\陈芳\排版文件\七彩语文老师论坛\七彩语文第12期\最终文件2014-12\Image\李.tif>

4. 读一读《“孤”字考源》,知道古诗中“孤”字是什么意思?“孤帆”是什么意思?

5. 长江是唐代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当时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很多,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条船。诗人李白为什么说“孤帆”?文中是如何描述这个“孤”字的?请读课文第4自然段。

6. 这段描写中找到“孤”这个字吗?(没有)能感受到“孤”字的存在吗?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引导学生理解“伫立”“凝视”及省略号,体会李白此时心声,体会“孤”字蕴藏的丰富情感。)

7. 诗人李白此时为什么会觉得孤独?“孤”字背后还藏着什么?请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生读,紧扣6个“您”,品味体会“孤”字暗藏着敬仰之情及深厚情谊。)

8. 今天,我们透过这一个“孤”字,看到了李白对大诗人孟浩然饱含着的深情。这一个“孤”字里,有着李白对大诗人孟夫子的――敬仰不已之心,读――(生大声地诵读诗句);这一个“孤”字里,有着李白对兄长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读――(生轻轻地诵读诗句);这一个“孤”字里,又有着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思念不绝之意,读――(生慢慢地诵读诗句)

【设计意图】此板块设计是教学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孤”字,理出一条“线”――“孤”字什么意思、文中如何描述“孤”、为什么会“孤”,最后画成一个“圆”,即引导学生含英咀华,涵泳真情、诵读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

三、 拓展,领悟写法

1. 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你觉得这种文体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生再次读文,体悟“文包诗”这种表达形式特点及注意点:文诗共融、以诗统文、想象诗境、表达诗情)

2. 生读一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模仿《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写法,从中选一句写一写。可以写“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想象“雨中送别”画面,侧重描写景物及人物神态;也可以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象“劝酒话别”的场景,侧重描写人物对话。

李白的诗词篇9

唐宋诗词的审美价值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新诗人艾青说过,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我们可以模仿艾青的话来说,唐宋诗词,就是诗歌中的诗歌。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座诸位不一定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汉语汉字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大家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写作任务,就是写情书。我们怎样才能把情书写得更好呢?我想有两个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我们汉字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要简洁,不能唆;第二,要优美,不能写得太粗俗。假如我们希望把情书写得很优美,又缺乏写作才能,怎么办呢?借鉴唐诗宋词啊!我们可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你的朋友看到情书中有这样的语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

唐宋诗词的“言志”与“抒情”

说到第二重意义,首先要明白唐宋诗词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这在《尚书・尧典》当中就提到了。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的理论。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把二者对立起来了。但我想,从唐宋诗词来看,“言志”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间就已说清楚了:“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唐宋诗词中的好作品,就是帮我们抒情的。它们能帮助我们纾解内心郁结的苦闷,能让我们获得安慰和共鸣,这是唐宋诗词对现代人的第二重意义。

唐宋诗词来源于生活

唐宋诗词巨细无遗、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它们告诉我们祖先曾经是怎样生活的。而古人很会生活,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比如说,唐宋诗词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他们热爱自然,而今人往往与自然渐行渐远。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饭店包厢里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这真是自绝于自然。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喝闷酒,但是他携着一壶酒来到月下,来到花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鼍埃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就得到极为广泛、极为生动的描写,那些作品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深受感动。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由于唐宋的诗人词人在抒写情感时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会给现代读者留下极为真切的感受,比如离愁别恨,都是通过环境烘托、情景描述来抒写的,作品中会展现出具体的场景,使现代读者身临其境。我一向认为,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送别的呢?他们在离城五里处修一座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处修一座亭子,叫长亭。短亭、长亭一般是供人休息的地方,十里长亭也是送别的地方。来到这里。送行的人往往会携带一些酒菜,在长亭里摆好,大家喝几杯酒,写几首诗,唱一曲离歌。王维的《渭城曲》,后来被称为《阳关三叠》,就是经常在这种场合唱的离歌。这样的离别过程是悠长的、从容不迫的,所抒发的离别之情也是深厚的,绵长不绝的。我一直认为,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值得回味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当然,我不是主张我们都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总之,唐宋诗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唐宋诗词的教育意义

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我认为,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李白的诗词篇10

一、引发问题的问题――典故:中国古代诗文创作的独特魅力

在文学范畴内,典故最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解释与此相类:“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用典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以往的典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通过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浮想联翩等作用,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强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创造出相应的优美意境,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但是,典故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鉴赏者来说,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地读懂诗词,更谈不上鉴赏,甚至会对作品作出简单化肤浅甚至错误理解。

二、问题缘起

小时候在诗配画卷轴中见到过李白的诗《东鲁门泛舟》,至于诗中提到的东鲁门究竟在哪里,李白如何到的东鲁门,这泛舟又是怎么回事等问题皆不放在心上了。现在因为要与学生探究又名《别东鲁诸公》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于是便欲借此机会把潜藏多年的困惑一探究竟,这一探不打紧,众多解释中的一种独到见解竟引发了新的更深层的困惑。

三、问题再现

(一)先看原诗:

【其一】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其二】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二)再看背景:

《东鲁门泛舟》是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二首。作品记录了诗人寓居东鲁时,与鲁中名士孔巢父等往还饮酒的一段生活,描绘了兖州城东郊(现在一般都认为是泗河金口坝一带)月夜的优美景色,抒写了诗人在月下泛舟的豪情逸兴。

(三)关注理解:

问题在于第一首的白话译诗,直观起见,照搬过来:

太阳下落,沙滩明亮,好像是天空倒着敞开了。波浪激荡,流水环绕岩石,仿佛是岩石摇动。小船在月下飘行,顺著小溪流转。月光照耀山的北面,一片银白,真以为是雪后的景象呢!

问题就在译者把诗中的“山阴”理解为“山的北面”。这种解释貌似很有依据,因为根据古代文化常识,山北水南谓之阴,比如淮阴就在淮水的南岸,类似的还有1949年人民攻克的要塞江阴就在长江的北岸。

假如真做此种解释,李白的诗便是写实了,而且是一种非常庸俗的、缺乏诗人在月下泛舟的豪情逸兴的特殊意境的写实,诗的味道荡然无存,李白豪迈飘逸的诗风又体现在哪里呢?

那么,诗中的“山阴”究竟该作何解呢?

四、问题探究

愚见以为诗中的“山阴”应该作为一个地名来理解,即今浙江绍兴。理由如下:

(一)套用古人“以经解经”的思路,先看《东鲁门泛舟》的第二首: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流向桃花夹岸的东鲁门西边。如果你在明月当空的夜晚,乘舟游览月景,那和游览浙江剡溪一样风流倜傥。其中的“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两句充分表现出月下泛舟的爽意,最后一个反问句使语势更加强烈,不仅写出了东鲁城东郊月下的优美景色,更体现了作者的满怀豪情。不过,诗人并未把感情和盘托出,却信手拈来一个著名的典故予以形容,该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从这个故事可看出,王子猷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雪夜访戴”表现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

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李白所用典故更为明确地说明了王子猷住在山阴,因此,可以非常清楚地做出判断:山阴是地名而非“山的北面”。

再回头赏析第一首中的一些重要细节。“轻舟泛月寻溪转”不仅是写景记事,也刻画了人物精神状态。一个“轻”字,很好地表现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王子猷的“乘兴而行”,正是李白泛舟心情的真实再现。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访友的打算,然而,他那忘乎其形的豪兴,却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而且那月夜与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无怪乎诗人不禁糊涂起来,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时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个“疑”字运用得极为传神,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李白游兴高涨、情致盎然的人生体验。之所以能呈现出如此境界,端赖不失时机的运用典故。

(二)依此再看再看李白的另一首诗《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这里的贺宾客就是贺知章。因为贺知章是山阴人,诗的后两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又恰到好处地用了王羲之的典故。诗中以王羲之比贺知章,说王羲之写《黄庭经》换山阴道士所养的白鹅的故事,又是在山阴发生。

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发挥出无尽的诗意。

(三)其他佐证:

1.山阴地名的由来及更替: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山阴县名始此。吴黄龙元年(229年),山阴隶属会稽郡,即今浙江省绍兴市。

2.山阴地名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最典型的代表当属王羲之《兰亭集序》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由上述可见,“山阴”确实应该作为一个地名来理解,而且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五、再说典故

稍有不慎放过了一个典故,李白诗歌的意境顿时索然无味了,由此可见典故在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性,当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典故所产生的严重问题。

前文已经说过,李白是运用典故的高手,不妨再看一个《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用到的典故: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两句诗用的是《南史・谢灵运传》中记载的故事。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之处,为了登山省力,他特地准备了一种屐底前后装有活动齿的木屐。李白引用此典,意在显示“梦游”中的身心放松和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