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诗大全十篇

时间:2023-03-22 15:33:16

李白的古诗大全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1

关键词:李白;乐府诗;阴柔美;创新

乐府者,是我国传统的经典诗歌,源于汉代乐府机构演唱的乐歌,之后经魏晋一直延续到南朝,并出现了大量的文人模拟之作。不管是乐府机构演唱的乐歌还是文人的模拟之作,都可以统称为乐府。在众多文人拟乐府中,李白的乐府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李白的乐府诗颇具“古韵”

乐府诗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李白生活的唐代,都是一种经典性的作品,超过了文学本身的价值。经典难以超越,但却可以将它的精华延续下去。李白的乐府诗继承了乐府诗的形制、题材等,古典意象丰满,颇具“古韵”,延续了一种典雅之风。李白的乐府诗不管是在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还是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都收录了一百多首。根据现在的研究统计,具体数目为:前者中收录149首,后者中收录159首,约占李白现存诗歌总数量的七分之一。可以判断,李白实际创作的乐府诗数量更多。就创作拟乐府的数量来看,李白似乎要比鲍照、谢眺、萧衍这些以拟乐府著称的诗人都要多,并且不减乐府的“古韵”,颇具乐府的古雅风貌。在这些乐府诗中,李白大量地使用乐府古题、旧题,包括汉魏古题《长相思》《怨歌行》《少年行》等,南朝旧题《乌栖曲》《大堤曲》《乌夜啼》《夜坐吟》《上云乐》等。从而,李白乐府诗的题材和内容也与古乐府有很多相似之处。李白的一些乐府诗,如《于田采花》《王昭君》《东海有勇妇》《秦女休行》等篇,从题材、内容、立意、语言上纯粹是拟古。所以说,在文人的拟乐府中,李白的乐府诗是非常像古乐府的。胡震亨《唐音癸鉴》说“李白诗祖,宗汉魏,下至徐、庾、杨、王亦时用之。”

二、李白的乐府诗具有阴柔美

李白是一位以豪放风格为主要特征的诗人,难以置信的是李白诗歌在阳刚美的主体特征下,也有一部分诗歌具有阴柔美,其中主要是他的一部分乐府诗歌。继承汉魏乐府的风雅传统是李白乐府的主要特点,不过李白也有18首清商曲辞,这些具有南朝乐府柔媚的特色。如,李白模拟的《大堤曲》就是以宫体而闻名的梁朝简文帝萧纲的原创之题。清代王琦在李白《大堤曲》一诗下按曰:梁简文帝作《雍州十曲》,内有《大堤》《南湖》《北渚》等曲,其源盖本于此。实际上,仔细统计《乐府诗集》《李太白全集》所收录的乐府诗,以女子为题材的有三十多篇,除了少数篇章是纯粹拟古、贯穿古雅精神以外,其余的都是极富阴柔美之作,尽显女子风情。李白以女子思夫为主题的乐府诗写得婉转清丽,非常动人。如,这首《捣衣篇》: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此诗虽然牵涉了戍边,但颦蛾、玉手、红粉楼等具有暗示意义的词汇堆砌浓密,使诗篇显得纤弱、妩媚,尚有南朝萧纲等人宫体乐府的遗风。从此,可以看出李白的诗歌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阴柔美是李白乐府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

三、李白的乐府诗创新意识强烈

李白的乐府诗虽然“古韵”浓厚,但新风也很明显。如上面的《捣衣篇》,虽然尚有南朝遗风、与宫体乐府难以撇开关系,但其中的婉转流畅、灵活的典故、鲜活的意象,在文人拟乐府中却是只有李白一人可为。再如,在题目与题材上,李白的乐府诗内容更宽广了。与南朝的宫体乐府、艳体乐府相比,李白的《玉阶怨》《春日行》《妾薄命》等乐府诗具有明显的揭露、映射现实的创作意图。最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怨歌行》,作者自注曰:长安有内人出嫁,友人命代为《怨歌行》。内人出嫁也就是改嫁,在这首乐府诗里李白的笔触直接接触到了底层社会现实。在写法上,李白的乐府诗最大的特色是白描,像以上那首《捣衣篇》中繁缛的辞藻堆砌是少数。来感受一下李白的《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如果与南朝萧纲的《大堤曲》做一个对比,李白乐府诗的变化是巨大的。至于说李白的乐府诗《子夜吴歌》,写法的变化就更大,其三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首乐府由创作手法的变化,发展到了思想内涵、诗歌境界的更大创新。

李白是大量创作乐府的诗人。李白乐府诗在继承乐府诗传统的同时,又能变创其体,可谓是厚古不薄今,是独具特色的李家之一体。李白乐府诗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在基本风貌上古雅本色,在风格上具有阴柔美的一面,在创作的主观意识上创新强烈。

参考文献:

[1]于晓蛟.李白李贺乐府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2

关键词:李白 古典文学 庞德 误读 文学理论

引言

诗人庞德是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引申了“诗歌意象”的理论,为文学作品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意象文学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风格,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庞德的意象派作品中汲取了某些中国古典诗词诗歌的写作形式及特点。他在长诗《诗章》中阐述孔子学说,在1915年出版的《中国》中收集并翻译了十几首中国古诗。此外,庞德还曾对古代文学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等进行文学阐释。

《华夏集》是庞德的代表作,里面收录了我国古代文人诗词作品108首,其中以李白的作品最多占据诗歌全集的十一首之多,主要是解读我国古代诗人的诗词作品,学者对于《华夏集》这一文学作品的误读现象所产生的争议问题一直存在。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华夏集》这一作品都存在着误读的现象,并因此产生了许多的争议。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深入,这些争议的趋势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学者对于《华夏集》作品的误读是无法认同的。但是有些学者则普遍认为,《华夏集》中庞德产生误读这一情况,并不能将其当做是错误,因为不同的文学背景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误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与文学创作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华夏集》中,庞德眼中的李白诗歌究竟是怎样的表达形式,以及他解读的“失真”为文学交流产生了何种影响和客观作用,是本文中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误读的内容阐述

从客观角度来看,庞德对于李白诗歌作品的错误解读,具体集中于诗歌《古风》《长干行》《送友人》《别友》《天津三月时》等方面,其中引起中西方学者最大争议的莫过于诗歌《古风》和《长干行》两首诗歌。以下笔者对《华夏集》中,庞德对这两首诗歌的误读之处作一简要论述。

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作品风格特别饱满豪放,用词华贵高雅,在我国诗坛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庞德对于李白的诗歌作品表现出来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所受到的文学熏陶不同,因此出现了对于李白作品的解读存在着误读现象,从文本层面表现出来了一些错误。例如诗歌《古风》出现了大量的表层解读,对诗歌作品的语境有所误读。诗歌中最后两句是这样的:

黄狗空叹息,绿珠成衅仇。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这行诗歌中实际上表现出诗人李白的悲怀感伤情绪。“黄狗空叹息”这一句暗指在秦始皇死后,宰相李斯被秦二世杀死,死之前对着他生前最喜爱的黄狗摇头叹息,幻想可以再带爱犬陪伴子女外出打猎,深刻表达出诗人李白对于黑暗官场的无奈之情。“绿珠成衅仇”,指的是石崇爱妾绿珠善于乐器演奏,这引起了同僚孙秀的嫉妒,求而不得,长久下去变成深深的恨意,便想着要滋事杀掉石崇,捕快到了石崇的府门前时候,石崇告诉绿珠,事端原因皆是因为她才起,绿珠哭着告诉石崇,要以死效忠石崇,故当场跳楼而死。而在后两句,诗人李白又引出仕大夫范蠡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范蠡泛湖”的典故,与前文中的两人进行对比。诗句中,李白实际上是描写了三个不同的人在官途上的曲折艰难,这是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提倡人应该学会知足常乐,在适当的时候抽身隐退,过简单的生活也是一种心情,如若不然,很有可能最终面临着“黄狗空叹息,绿珠成衅仇”的悲惨结局。

诗人的本意如此,但是庞德在《华夏集》中对于此两句诗歌的解释却是不同的,使人完全看不出诗人的原意,导致诗歌的寓意完全被覆盖。庞德解读后是这样的:一群黄狗在向着他们通过狂吠进行警告,对于他们来讲,那个叫做绿珠的姑娘只能为他们带来仇恨,在他们中间有个叫范蠡的人,他独自携带着他的情人离去,只见到他独自一人驾着轻舟,身边的情人长发及肩,笑意翩翩。体现出的是极富个人主观色彩的文学核心价值理念:对于该诗歌中李白所寄托于文字层面的思想,庞德未曾进行深入地探究,也没能在根本上进行诗歌典故的剖析,而是单纯地从诗歌原本停留在表层文本间的意思,进行了解读保留,体现着浓郁的诗歌文学的清新追求。在庞德的解读中,也描绘了那幅尽情享乐的画面,但是却没了李白诗歌的最初构想,由此不难看出,庞德单纯依据文本产生误读的事实。

在诗歌《长歌行》中,李白所刻画的是一位痴情妻子,她在战争期间的内心世界。“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不过经过庞德的解读,他将一名痴情女子的内心独白解读成为了一封家书的性质。不仅如此,庞德在解读《长歌行》正文时,将原有的诗句进行了拆分,有例为证,诗文中“荒城空大漠”这一句子,庞德在解读时将其分成苍天,古堡,大漠三个断句。这种拆分的方式,完全破坏了作者李白所要表达出的那种冷凄的荒凉感和萧条意境,使得整篇显得都不连贯。庞德对于李白诗歌所产生的类似误读之处,多有存在。评论家们对此却有褒有贬,各执己见。

二、《华夏集》中对李白诗词误读原因剖析

本文对于庞德《华夏集》中误读李白诗歌作品的事实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做出具体的解释。庞德之所以误读李白的诗歌作品,究其原因,在于其自身并未对中国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入地了解,缺失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就会导致在解读过程中漏掉很多有用的信息。不仅如此,庞德是将李白的诗歌作品转换来解读,语言之间的转换,肯定会存在着误读现象,而且,庞德的出发角度主要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是否能接受,所接受的范围等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导致诗歌解读结果的不同。因此,在中国文学学者看来,庞德在《华夏集》中存在着误读现象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学者和读者却是很能接受这种现象。庞德误读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误读主体庞德自身因素,其次是误读对象读者群体因素,再者是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文学理解与认同因素。

首先,来自于作者自身因素,误读主体缘何会对李白的诗歌解读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层次,这首先要从其文化修养来入手。大家都知道,在接触李白诗歌开始的时候,庞德对于中文的认知近乎为零,而且他所解读李白诗歌的基础源自于前诗人厄内斯特的笔记。可以说,庞德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已经是第二次解读,所以庞德对于李白作品的误读便有了解释。其次,庞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导致其误读的原因。他处于新诗运动时期,他本人非常喜欢意象诗歌,意象诗歌尤其强调朦胧的美感,并热衷于对朦胧美的创造,因此,对于具象文字的解释便不是很重视,这和提倡美学的读者有了共鸣。庞德为了追求朦胧美的创作,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时,对其诗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拆分,这样的结果带给人的是原有诗歌意境破坏、音韵、神韵不在等情况。而庞德本人对此也进行了解释,他是过于追求意象诗歌的创作,没有盲目地推敲诗歌涵义,而是把握其更多的细节,将作者的思路和感情进行压缩。。

其次,来自于误读环境因素。古典文学理论曾指出:“文学的接受是发生于特定的环境之下,因此在现实中必然会留下时间空间的烙印。”庞德创作《华夏集》时处社会动荡时期,该时期民众饱尝动荡生活的苦难,心理情绪十分脆弱,因此大批读者在诗歌阅读方面,均充斥着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这种社会背景下,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也难免受到影响。庞德在对于李白诗歌的选择上便形象地阐述了这一特征,诸如其选择《长歌行》《古风》《别友》等诗歌,均是描写离别愁绪的作品,良好地阐述了庞德和诸多社会民众的内心痛恨情绪。在大的背景环境之下为读者构设了一个消褪内心愤慨的文字空间,恰如其分地将读者的阅读接受体验予以了满足。

最后,来自于读者群体因素。经历了十九世纪的文学变革,大多文学作者会将注意力放在文字创作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于读者的影响方面。,因此,文学作者在进行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读者的感受放在首位,甚至是以读者的接受程度作为自己创作的指标。庞德解读李白诗歌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读者这种期待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庞德提取中国古代诗歌中较多的意象因素,并试图通过文学创新将其展现在世界读者面前,虽然最终中国文学学者难以接受,但是一些文学学者和读者却认可了这种漏洞颇多的解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学家看来,诗人庞德《华夏集》所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误读问题并非不可原谅,他们所关注更多的是庞德的文学创新这一事实。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包容、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下,才促使了诗人庞德,鼓起勇气展开了对中国诗仙李白诗歌作品的演绎。语

参考文献

[1]普雷明格等.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M].普林斯顿,1974.

[2]唐旭.李白《蜀道难》的艺术表现特点探析[J].语文建设,2013(17).

[3]祝朝伟.构建与反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美)庞德.众树歌唱[M].叶维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钟华.以《将进酒》为例谈谈翻译的三个标准[J].语文建设,2013(08).

[6]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森.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7]丁建元q外国精美散文读本[M]q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3

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电视节目火爆全国,学校对于古诗特别重视。班里的同学们一时之间都对古诗情有独钟,常常摇头晃脑地引经据典,用“古诗迷”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我也迷上了一本关于古诗的书——《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这本书带我穿越时空,来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繁盛、最著名的唐朝。不仅陪伴我欣赏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还游历了许多著名的山水风光,娓娓讲述了一个个关于诗人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小故事。

其中,有几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书中记载:李白,字太白,其诗作气势磅礴,豪迈大气,是唐朝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当时,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的老人家贺知章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与他结为“忘年交”,对李白的诗作赞叹不已,称呼他是“谪仙人”,认为李白是一个从天上降落人间的仙人,只有诗仙才能写出这样的旷世佳作。于是,李白“诗仙”的雅号便流传开来。两人常常相聚饮酒作诗,有一次因为没带足酒钱,贺老先生竟然取下皇帝御赐的金龟来作抵押,闹出了“金龟换酒”的趣闻。

不过,大诗人李白也有自叹不如的时候。有一次,他途经黄鹤楼,登楼远眺诗兴大发,想题诗一首。忽然,他看到楼壁上已经有一首写黄鹤楼的诗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正是崔颢所写的《黄鹤楼》。李白一看连连摇头叹息,无法下笔。可他又不服崔颢比他大诗仙写得好,便在旁边题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呵呵,原来大诗人李白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4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其中包含有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由开明到黑暗腐朽的;有反对不义战争的;有天宝时期的政治和政策脱离社会现实的;有李白个人怀才不遇,说明当时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社会现实性。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前期写出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美丽诗篇。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李白的笔触逐渐由浪漫主义的高峰融进更多现实生活的气息,笔端上饱醮着天宝以后现实生活的灰暗色彩。诗篇里流露着忧愤和控诉 ,揭示着唐王朝由腐败走向没落的社会现实。“古风五十九首”就是这样的佳作。 

“古风五十九首”并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各个时期作品都有。古风,即古诗。李白的 “古风”是以五言古诗形式表现的诗歌。《诗经》中把采集的民歌称作 “风”,“风”又作为诗歌的同义语,而后人把凡是带有民歌特点的诗都称为 “风”,因而诗人又称为 “风人”。“古风”也就是古诗的同义语。 

“古风五十九首”就思想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论诗 ,揭露现实,咏史,感遇等几个方面。论诗公认的是第一首 (大雅久不作 )和第三十五首 (丑女来效颦 )。其它各篇无论是游仙或咏史都联系着诗人的遭遇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 

首先直接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并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的诗,在 “古风五十九首”中约占三分之一。这些诗构成了李 白诗歌思想内容上最光辉的一部分。例如 《古风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患干虹蜕,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诗中诗人用极其鲜明地笔调刻画了当时京城长安官僚 “中贵”的骄横形象。而斗鸡正是当时以玄宗为首的腐朽统治阶级荒唐生活中的典型事实。十三岁的斗鸡儿贾昌即因这一技之长而受到与公卿同等的待遇 (陈鸿 《东城老父传》),使得当时京城的人们传唱道:“生儿不用识文字 ,斗鸡走狗胜读书。”那些达官贵臣骄马轻蹄,驱车飞奔,掀起的扬尘也要使道路昏暗,他们骄横跋扈,出el气也像虹蜿一样上冲云天,就连路上的行人见了,也要吃惊打颤。然而诗人却极其鄙视这些人,认为他们是祸国殃民的大盗。“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一方面反映出李白对这些斗鸡走狗之徒的疾恶和痛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唐王朝政治昏暗得已辨不出好与坏、是与非的现状。 

又如,《古风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自日,指挥回青天。当途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杨执戟,闭关草太玄。 

这首诗歌是《古风二十四》的姊妹篇,对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生活作了更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痛斥唐明皇荒政误国的行为——唐朝开国一百四十年来 ,国容是多么的强大啊!“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是到了你唐明皇就开始骄傲和昏庸腐朽起来 ,不谋国政 ,耽溺于荒淫,让斗鸡走狗之徒的腐败分子横行于宫廷中。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掩蔽白日,动摇主听,指挥扭转青天。这正像他在《远别离》中所说的那样:“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然而诗人对这些宠信之徒轻蔑地讽刺道 :你们趾高气扬的日子该是多么短暂的一翕忽啊!误国殃民的腐败分子总有一天会遭受人民的唾弃。同时也包含了诗人对唐玄宗的规劝和讽谏 。最后诗人却赞扬汉代杨子云淡泊自如, 不入势力之流,“闭关草《太玄》。在这些揭露和讽喻里,不仅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政腐官黑,而且还可以使我们体味到诗人强烈的爱国忧民之心。

其次揭露唐玄宗晚期奸人当道,弄虚作假,不顾人民死活,求歌舞升平、花天酒地的生活。李白的时代,李林甫执政十九年之久,他树党营私,排斥有正义感的人,制造政端,助长了安禄山的反动势力。杨国忠利用裙带关系,窃取要职,纵容高力士作恶 ,也纵容王铁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聚敛财富。这一切都加重了唐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和负担。而唐玄宗这时还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宰相,边事付诸侯,夫复何忧?”当时的杨国忠几次发动边防战争,打了败仗,还假造捷报向皇上说打了大胜仗。而安禄山的反形已露 ,唐玄宗反把告发的人捆送给安禄山。早年精明的李隆基,这时已昏昏沉沉地睡在即将爆发的火山vi上。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李 白在 《古风五十三》中所说的 “奸臣欲窃位,树党 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弑齐君。”并非是无目的的泛泛咏史,而是以商纣、楚怀王来影射唐玄宗。而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也正是各怀野心,“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而 “果然田成子 ,一旦弑齐君!”也并非危言耸听。而恰恰是言未尽,天宝十四载 (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 《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明皇为保住自己性命,不恤人民死活而仓皇西逃。

唐明皇政治上的昏庸腐朽终于酿成了它统治上的日趋崩溃,无可挽回,花落流水去。特别是《古风十八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更是一首揭露唐玄宗和杨国忠之流荒政贪色,花天酒地,淫靡歌舞,通宵达旦的出色诗。前人把这首诗和杜甫的《丽人行》相比说,“杜甫《丽人行》其刺国忠也娓而婉,此则直而显,自是异曲同工。”在《古风八》里,李白把权贵和腐败分子看作是一批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休闲”的丑恶人物。这些家伙惯于作威作福,欺压善良的老百姓,把从人民身上搜刮得来的血汗钱,任意挥霍,反而还要回过头来侮辱人民。诗人对这些人充满了痛恨和鄙视。 

再次,诗人极力反对唐室的穷兵黩武,造成人民的苦难,揭露现实的黑暗。李白描写战争的频繁和惨酷,令人怵目惊心他提出了自己的主见,表述了为安定边疆不可徒恃武力,任意发动战争,要 “以德修远”,用正确的方法安扶边疆、解决民族矛盾的思想。例如 《古风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这首诗是针对当时南诏战争情况而写的。即天宝九年,南召王阁罗凤为云南太守所辱,欲诉无路,并被诬告谋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忿怒地发兵反抗。杨国忠前后发兵二十万,都被葬送在云南。然而皇帝不明真像,不加阻止,还继续大举募兵 ,人民都 “莫肯应募”。杨国忠却遣御使分道捕人,连枷送到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相之送,哭声振野 (见 《通监天宝十载》)。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代表人民发出了愤怒的控诉:“长号别严亲,e1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李白呼吁当政的睁开眼吧!不要使人民再做困兽为猛虎之斗; 不要拿人民的性命当作诱饵 ,投弃于长鲸 ;成千上万的士兵活着去,而活着回来的却了了无几。这是血和泪的控诉。至于如何对待战争?诗人说 “如何舞干戚 ,一使有苗平?”这是明显的借助典故 《艺文类聚》中《帝王世纪》的故事,反对用暴力(动用武器和兵力 )来征服少数民族,而应该 “敷文德以来远人”即是广修德政,让边族人民来朝服的办法安扶边疆。这里李白正确地指出了解决民族矛盾的初步认识和道路。至于诗中说 “三公运权衡”,是祈望当政者要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行使和运用权力,不要随便乱用权力,办错事办坏事。又如 《古风十四》,诗人在反映天宝八载唐玄宗命哥舒翰攻打吐番石堡城时,致使 “唐士卒死者数万”(见《资治通鉴》)的战争说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一幅悲惨凄凉的画面跃然纸上。战争使白骨横野,战争使人民无处安生。然而 “赫怒我圣皇”“阴和变杀气”,皇帝还要继续发兵争战。“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即是滂沱大雨,也洗不去人民心头的哀怨和苦难。更使得我们注意的是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诗人不仅写出了战争留在人民心中的创伤 ,而且也写出了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毁坏,战争使人民无法安心农业生产。

此时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象压抑在地下的火流,奔泻咆哮而出。最后终于喊出了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豹虎”的怨时之音。揭示了唐朝由于政治腐败和政策失误 ,致使帝国国力的日趋衰微,无能力安定边疆的现实。在《古风六》中,诗人更是设身处地的替士兵叫苦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  其四,借古讽今,批评唐明皇后期政策脱离社会现实。就 咏史方面而言,可称最者。如《古风三》: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驰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髫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始皇雄才大略,统一中国,不愧是千古一帝。但是他在统一中国后,就骄傲起来 ,认为从此之后万世之君,永保无虞了。于是到处刊石立碑 ,刻书立传 ,歌功颂德。又兴师动众劳 民伤财,大修宫殿和陵墓 ;还派人去海外求仙,采不死药,以期长生。结果:在秦始皇陵墓的深深地下,金子铸的棺材里,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变成了一堆寒灰。李 白这样鞭笞秦始皇,完全是有所为而发的。原来 ,唐王朝已是危机四伏 ,政治昏乱迫在眉睫,而风流天子李隆基却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并且还在天宝九载十一月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前往宝山洞寻求妙宝真符,尊尚道教,期慕长生。故李白采用托古喻今的方式,隐晦曲折地表现了对唐明皇的讽刺和抨击。另一方面又以秦始皇悲惨的下场向最高统治者提出警世之言和前车之鉴。随着李唐王朝的 国事 日非,李白的遭遇也越来越不幸。因而诗人越来越激愤。  如 《古风三十一 》: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日,吾属可去矣。 

一 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此诗是借 《史记》中的故事:秦时有人在去长安的路上遇

见了华山之神,将秦始皇渡江时失落的白璧托送给长安附近的镐池君 (意指秦始皇 ),并预言秦始皇的死期不远——用以暗示 唐玄宗的统治也不会长久了。诗人对唐明皇发出了诅咒,并希望人民也像秦人一样 ,离开残暴黑暗的统治,“一往桃花源”过 上幸福自在的生活。又如 《古风五十八》“神女去已久,襄 王安在哉!荒淫竞沦没,樵牧徒悲哀。”借楚襄王递高唐梦神女的故事,讽刺唐玄宗的荒淫无度。面对着昏庸的唐明皇,诗人常常发出忧愤的感慨,“大运有轮忽”(《古风三十二 》),“世道交丧”《古风二十五》,“道丧无时还”(《古风三十》),反映唐 王朝由盛到衰,大势已去的日没现象。

由此可看出,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中有些诗歌虽然表面上是写历史故事,或是写古代神话,却仍然和当时的社会现实 攸关,使我们可以从中觉察出社会治乱和时代兴衰的变化规律。

其五,“古风五十九首”中又有许多遴仙诗。这些诗往往辞句瑰丽,气势迭荡,感情真挚。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李太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身欲为仙者大概十三四,或欲把芙 蓉而蹑太清 ,或欲挟云龙而凌倒影 ,或欲留玉写而上蓬山,或 欲折若木而游八极 ,或欲借白鹿于赤松 ,或欲餐金光于安朝,并不是因为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 ,而是因为只信其说,而抑身不用,郁郁不得志,而思高举远引耶!所以李白的进仙诗并不 是他要超然脱俗,而仍是对 “弃而不用”现实不满的表达。他曾说过:“我本不弃也 ,世人 自弃我。”如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时,李白写了 《古风十九》,诗中说:“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看起来,诗人真是要飘飘欲仙了。可是紧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又开始披露起现实:“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诗人凌空鸟瞰,洛阳一带遍地胡兵,鲜血染红了原野,豺狼们正在人民的血泪中一个个粉墨登场做起了大官。全诗到此嘎然而止。然而读者不难想象出诗人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够撇开危难中的国家,痛苦中的人民而独自飞升去做神仙吗?不!诗人心力所及,笔力所触,都是要反映那个现实,揭露那个社会的黑暗。这也正说明诗人并非要超然脱俗 ,而是忧国忧民之心不老啊!安史之乱的年代里,诗人李白经常是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其六,“古风五十九首”中感遇咏怀诗也占三分之一多。政治上的怀才不遇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而且也是古风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从 《古风三十七》谈起,“燕臣昔勖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我们知道李白很早就有 “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之志。可是天宝三载,唐明皇将他 “优诏罢谴”。对于这件事 ,诗人有着难言的苦衷。于是他想起古时候因被掺毁而仰天大哭的邹衍,连老天也为之感动得 “六月飞霜”,而诗人自己究竟有何罪,也远身金殿旁。诗人托古喻己,悲泪纵横,忧郁的心情无法抑制,便直刺唐明皇愚昧昏庸——让乌云笼盖宫殿,就难以明辨事非、有所作为;让恶人当道、好人受气,就必然产生混乱。因此诗人为之叹息哀伤。李白在感遇诗中,还常常以鲁仲连、贾谊等自比。说明自己怀有雄才难遇,政治上无出路 ,衬托当时统治阶级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的现象。他的古诗中多处表现有雄才大志而不遇的痛苦 ,如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搏上九万里”,“迎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如《古风三十六》、《古风三十八 》、《古风十五》等均是这类作品。另外在诗人的感遇中,还有许多描写妇女的诗。诗人以此比喻自己,抒发遭谗言被逐,怀才不遇的愤慨。例如

《古风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王绮 《李太白全集》注云:李 白被 去朝。正当盛年,恰是建功立业之时,却被弃而不用 ,落魄荒野。这不是很像妇女“色未衰而爱已驰”的悲剧么?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多么悲哀 ,多么沉痛,贤人怀才不遇之愁心,实在没有更好的比喻了!总之诗人的感遇诗,也是充满着人世的辛酸和个人不幸遭遇的悲忧,隐刺着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同时对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与失策也揭露无遗。 

由上,可以说 “古风五十九首”是李白诗歌中思想性最深刻的佳作 ,是李白诗集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他揭示现实反映社会的思想、勇气和艺术手法,对后人仍有教育意义。因之还可以说李白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参考文献 

1汤高才编辑.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m],1983 

2沙灵娜译.唐诗三百首全译 ·(白居易)长恨歌.贵州人民出版社 [m],1990 

3郑天挺主编.资治通鉴选 ·天宝十载.中华书局 [m],1985 

4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 [m],1987 

5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华书局 [m], 1977 

6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中华书局 [m],l977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5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保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6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在这众多的诗人中有三位最著名的大诗人,那就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歌豪放雄奇,想象丰富,感情热烈。他是唐朝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称为“诗史”,他也被后人誉为“诗圣”。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走近这三位名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唐的风韵。

选文1

李白的江油

韩作荣

江油是一座小城,其声名远播,是因为李白的缘故。一座城市,一处建筑,因名家的诗文而名垂千古、家喻户晓,已数见不鲜。李白与屈原一同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其故里江油也被誉为“天才的哺育地、光明的源头”。

在江油,你会感到这里的山川风物、民风民俗似乎都被李白的诗魂所浸透。青莲乡的陇西院被称为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颇多,从“其母食红鲤而生李白”到“铁杵磨针”,乃至“诗镇石牛”“井洗笔砚”“勇斗白龙”“匡山习剑”等,都和诗人的“谪仙”之名相符,亦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

李白二十余岁时离开蜀地,倚剑远游。但李白毕竟在蜀乡长大,蜀人之聪慧、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都给他心灵以滋润……巴蜀多奇诡之才,多孤傲之士,锦官城又是销金纵酒重感官享乐之地,这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场所,给了他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终成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客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

也许与诗人了无羁绊的狂放性格有关,也许与异域文化的精神熏陶和老庄、魏晋玄学的影响有关,也许与包容古今万物的盛唐时代有关,这位“凤歌笑孔丘”的诗人,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极少写受格律束缚的律诗,而擅乐府。古人论诗,多论比兴,并不提倡在诗中言事,可李白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事。目前,当代诗人的新诗在厌倦了抒情、象征、意象的经营之后,也已回归了晓畅明白,喜叙述和细节的捕捉了。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看来,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单纯以及细节的叙述手法已为今天诗人的探索提供了典范。当然,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逝世已一千多年了,今天,人们不仅仍能从他的诗中感受那不竭的艺术魅力、盛唐精神和诗人的人性追求。在李白的故里,人们还能看到哺育这位天才诗人的灵山秀水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领略至今尚存的一些诗的语境。

江油这座小城,到处都有李白的遗迹,到处都有李白的诗文,到处都有李白的传说,看来江油应当称之为“李白的江油”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情感共鸣

江油这座小城,因为李白的缘故而声名远播。这个地方有很多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也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也因为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给了李白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因此李白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

阅读思考

1.简要说说李白诗歌的特点,并分析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2.文中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有什么作用?

3.文中说“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请举例说明李白的这种风格。

选文2

草堂读杜甫

李伟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城西,风景优美的浣花溪,碧水环绕。在成都这座浓郁文化气息与现代喧嚣并存的都市中,杜甫草堂显得那样的幽远古朴、宁静闲适。来到这里,人们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一千多年前,要与一位远去的历史巨人谋面与对话。

步入草堂正门,首先来到大廨,只有一尊杜甫铜像悲怆地伫立在大廨的中央。

我驻足端详这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的杜甫铜像,不禁心潮起伏。望着眼前的杜甫,看着他那历经沧桑而修长羸弱的身躯,看着他那饱经忧患而炯炯有神的双眸,看着他那手中紧紧握着的一卷诗书,我仿佛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正在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波澜,仿佛听到了诗人为社稷民生发出的千古呐喊。这时,我想起了杜甫在他的长诗《北征》中反复咏叹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是诗人在贫病交加之中,面对国家满目疮痍发出的愤怒呼声。于是,我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杜甫的雕像,隐约感觉到他躯体的血液仍在流淌,脉搏仍在跳动,余温仍然尚存,他似乎有许多的积郁与愤懑要宣泄,要以一己羸弱的身躯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大任啊!

虽然杜甫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但却依旧心念民间疾苦和国家安危。杜甫草堂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源于对生活深深的爱、对黎民百姓深深的爱、对国家深深的爱,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大爱,使得诗人创作出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成为一代“诗圣”。

杜甫草堂,还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这便是草堂的标志性建筑――茅屋。这是一座竹篱为栏,黄泥涂壁,茅草做顶的农舍。在绿荫下,茅屋显得那么宁静、安谧。进入院落,可以看到杜甫为我们描绘的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眼前的五棵桃树、四株小松,依旧挺拔,生气勃勃。在茅屋的侧前方,还有一株高大的楠树。据说,杜甫当年茅屋的选址,正是依于一株古楠之旁。此时,恰巧一阵微风吹过,古楠树影婆娑,将整座茅屋完全笼罩在浓密的绿荫之下,正是靠着这株楠树的庇佑和保护,才使得草堂茅屋成为杜甫蜀中度日的安稳之所。可以想见,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中,杜甫带着一家老小,翻山越岭,从荒凉贫瘠的陇右流亡而来。一路上,他目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凄凉景象,他在寻找着一种安宁,寻找着一丝温暖。正是成都这座静谧秀美的草堂成全了诗人的愿望,他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安稳心灵的地方,使得一家老小能有一处安定的栖身之所。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草堂建好的第二年秋的一天,狂风忽起,风雨交加,茅屋前的楠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秋风卷走,茅屋无处不漏雨,杜甫一家老小彻夜不得安眠。诗人面对自己如此凄凉的境遇,推想到天下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不由得引发了悲天悯人之心,遂提笔写下了那篇流传万世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千年不朽的呼喊。此时此刻,我面对着这座曾经温暖过诗人的茅屋,耳畔仿佛又响起了诗人的伟大呼唤。

愿伟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一伟大呼唤,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永远回响!

(选自《包头日报》,有删改)

美文点读

作者写杜甫草堂,可谓精心裁剪,刻意描绘。所写之处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一代诗圣杜甫的敬仰之情。先写来到大廨,作者面对杜甫铜像的感受,然后步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好像又在聆听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

阅读思考

1.在作者看来,杜甫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2.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在蜀中成都建一座茅屋呢?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怀?

选文3

情圣白居易(节选)

韩静霞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虽然长眠龙门,可他的情采、情韵、情肠、情泪、情话,永远撼动着我等后辈的心灵。当然,他自己也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他生活的那个虚伪的官场,人人须戴着假面具,感情用事必招致祸端。官场藐视诗人,诗人越是情怀激烈越糟糕,名气越大越容易遭致嫉恨。几千年历史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历朝历代,嫉妒是国粹,流言是国器,小人的舌头磨成锋利的箭镞,穿透了许多风流才子的胸膛!被流放的屈原抱石沉江;被诽谤的坡锒铛入狱;被陷害的嵇康弹罢千古绝响《广陵散》,身首异处……天才们一个接一个在我们眼前悲哀地走向绝地。比起来,白居易是很幸运的,没有招致灭顶之灾,保了个全尸。

我们不能不提到长安城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雨。那是公元815年6月3日拂晓,天地一片混沌,长安还没睡醒,浓雾在街衢拥塞。宰相武元衡率随从去上早朝,骑马刚走出家宅靖安坊不远,突然有冷箭嗖嗖飞来。几乎与冷箭的速度同步,昏暗中冲出刺客,把马拉住,一刀削下了武元衡的半个头。刺客提着宰相鲜血和脑浆齐迸的半个头,像提着个椰子壳。刺客扬长而去的时候,逃散的随从还没来得及叫出声来。与此同时,当朝御史中丞裴度也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用暗器击中头颅,坠马渠沟。“六三暗杀”震慑朝廷,卿相一时间全傻了,觉得杀机四伏,自身难保,噤若寒蝉。正在没人说话的时候,白居易为宰相惨死的国家奇辱情怀激昂,痛愤呼号,当日中午就上书皇上,奏论“扑贼雪耻”。他根本没想过在他之上的谏官御史说没说话,也不管轮没轮到他这个“赞善大夫”小吏发言,就“出位”上书了。

在卿相们看来,白居易“出位”,比“暗杀”也许更具危险性,更有威胁。白居易,你小子不顾一切“出位”,你高出卿相一头,你争宠邀功,你逞能你狂妄你不守本分你野心勃勃!可是,白居易的激昂陈辞,两日内满城争传,定他的罪过不再找点岔子,难平民心。于是,官员们翻腾起了四年前白母的死因。白母陈氏寡居,素有心疾和神经病,曾因忧愤癫狂自杀。因婢女看护疏忽,坠井死亡。白居易最后得到的罪名是:不该再作赏花和新井的诗,“甚伤名教,不应在朝”。上方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诏令出京,不必等家眷收拾停当,一个人立刻滚蛋。

是年,白居易43岁。忧国忧民的诗人,40岁开始滋生白头发,贬谪这年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面瘦头斑”。到了第二年,一下子就“两鬓半苍苍”,一半的头发白了。白居易离开长安是八月初秋,旱路到襄阳,水路由汉水入长江,一路风雨,到江州已经是十月深秋了。

整整一年以后,又是“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白居易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对于白居易来说,江州恰恰是他必经的走向大成功的人生驿站。试想,倘若不是贬谪,北人白居易哪能到得浔阳江头?不到浔阳江头,怎么听得着水上琵琶如怨如诉?不听长安故倡的琵琶,心中何由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没有这番彻骨透髓的至情的感叹,哪会有《琵琶行》?《琵琶行》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就是《琵琶行》。这首空前绝后的叙事诗篇充满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匠之碑。88行诗句,唐代文人与故倡两个阶层的感伤史,一部复调式长篇小说的容量。

他的哀伤与京都故倡的悲怨,揉在一处,那种情感的穿透力不可抵挡!

(选自《当代》,有删改)

情感共鸣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自己为情所累,为情所伤。只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一事,白居易为宰相惨死情怀激昂,痛愤呼号,而遭小人妒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可就是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写出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我们可以从《琵琶行》中看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顿倾泪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阅读思考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7

【关键词】语言;意境;情感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杰出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诗仙”之誉。他经历坎坷,既兼有诗人、游侠、隐士等人的气质,又浸润着儒家、道家等思想。存世诗文千余篇,多为世人所熟识的豪放飘逸之作,也彰显了李白的主要风格,如《蜀道难》《将进酒》等。以下,笔者将换一个角度走进李白的作品,解读“谪仙人”诗文的又一种美。

一、语言简净自然

李白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力主恢复诗骚传统,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推崇“清真”,摒弃“雕虫丧天真”的创作方式。诗人大量汲取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其诗歌语言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写道:“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淡淡的余晖抖落在林间。一轮明月悄然高悬,清朗的月色与诗人一路相随。蓦然回望走过的地方,仿佛一幅悠远淡雅的山水画挂在天地之间。大自然不着一丝烟火气息,纤尘不染地呈现出来。诗人对眼前景致由衷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虽然语言简洁干净,平白如话,但因为情感的濡染,便有了抒情味和韵味,有了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诗人身处其间的畅快、闲适、惬意感同身受。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色绚烂,美景如斯诗人却心怀悲戚。景物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使情思遐想得以飞扬,它承载着作者起伏的心绪。同样是明白晓畅的语言,诗句前半部分渲染着明丽鲜艳的色彩,点缀着精致唯美的小桥。秋水澄澈一平如镜,桥影倒映在波光粼粼中;后半部分则氤氲着伤感的气息,梧叶飘黄,登高怀想。其间的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

无论写景抑或抒情,皆为思绪情感的自然流泻,一如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所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李白信手拈来寻常景物,稍作组合便吟唱出绝美的诗篇,这与他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是分不开的。他重视汉魏乐府的刚健古朴,也吸收六朝乐府的清新流丽,并融化到自己的天赋个性中去,因而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

二、意境清新疏朗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李白一些诗歌关注现实人生,温柔敦厚,朴素内敛的特征,与一贯大气豪迈的风格有所不同。如《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等,倾向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更类似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派。

其中,李白对谢眺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尤为推崇,将其尊为自己的楷模。诸如“三山怀谢眺,水澹望长安。”(《汕望金陵寄殷淑》)“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其中“澄江净如练”原是谢眺的名句,李白将其化入自己的诗中。语言清丽精炼,境界优美空灵,将以小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这既是一种学术上的认同和共鸣,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王士祯《渔洋精华录》卷二

对同时代的孟浩然李白也不吝溢美之词,高呼“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孟诗自然朴素、平淡深挚,李白深得其道。《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李白一生足迹踏遍江山胜景,阅尽人间春色。无名的清溪水让他宁静而有所思。诗人离开纷扰的帝京,来到这不染纤尘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这对于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到底还是意难平。所以暮色四起之时猩猩声声啼叫,仿佛是在为自己游历天涯而哀鸣,流露出诗人内心落寞悒郁的情绪。全文营造了寂寥凄清的境界,凝练雅致、意境悠远,身处其间方可扣问心灵。

胡应麟《诗薮》中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历来被公认为“冠古绝今”。《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歌用鸟儿、浮云、山峦等意象来传达情感。作者要在短短四句中表情达意,诗文布局必须巧妙。全篇不见诗人,但其失意忧伤和独立孤傲凸显于字里行间。意境含蓄,韵味深长,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依然让后来者无法企及。“以语近情遥、吐含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沈德潜《说诗啐语》)诗文以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味。意象意境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具有精致、圆润、优美、具有内在张力富于暗示性的符号系统,从而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余地。这类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诗歌往往空灵淡远,极富审美趣味。

三、情感含蓄蕴藉

李白作品含蓄蕴藉的特点多集中于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中。诸如友情、爱情、闺怨、怀思、悯人、愁思等。他的笔触一旦涉及此类,其内心就变得分外柔软温情,他往往换用婉约精致的语言,展现李白另一面的人性美、人情美。正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强调的:“诗者,吟咏情性也。”这类抒情诗很好地诠释了表现形式与艺术效果辩证关系的诗学原则。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明白晓畅,具有回环复沓的特色。诗人由酒及月,又酒月交融,情感在二者间静静流溢。明月与人生,无尽与有限和谐地统一在诗文里。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苏轼《前赤壁赋》与之不谋而合。黑格尔提出:“抒情诗的原则是收敛或浓缩,在叙述方面不能远走高飞,而是首先要达到表现的深刻。”水、月、酒共同承载了李白对时光的思考。一如明月东升西落,人生匆匆流逝,应珍惜美好时光,惟愿瞬间能定格到永恒。他又说:“在抒情诗里,凡是虽有丰富感情,而对外在事物乃至内心情境的细节进行冗长的描绘,效果总比不上简炼含蓄的作品。”本诗短短数句,便将深刻而复杂的命题清晰而简洁地剖析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8

关键词:版本异文;正确解读;李颀诗歌;变易缘由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149-04

囿于现存唐人诗集的版本异文,导致很多诗歌出现误读现象,偏离了作家的真实旨意。以李颀诗集为例,不同时代版本存有很多差异。《全唐诗》辑录的李颀诗歌字句、题名皆存在问题,今人若以此去解读诗歌,难免南辕北辙,背离了李颀的创作心态。本文考核《题公山池》、《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诸本差异,以期正确解读李颀诗歌,解决相关问题。

一、《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应为《无名

上人东林禅居》

首先,从李颀诗集的流传版本来看:《全唐诗》等所录诗名《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误,当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宋刊残本《文苑英华》卷二三五题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南开大学善本书库藏明隆庆元年(1567)《文苑英华》刻本卷二三五亦题《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又据国图善本部所藏李颀诗集最早的版本,即明正德乙亥(正德十年,1515)刘成德刻本《李颀集》三卷,亦做《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还可据《唐诗品汇》知其诗题为《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嘉靖十六年(1537)序刊本《唐诗品汇》卷十一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明万历年间汪宗尼校订《唐诗品汇》本,亦题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唐诗品汇》则改“无名”作“无尽”,故不能简单以高棵《唐诗品汇》编撰年代早于李颀刻本而据此断言诗题为“无尽”。

故以宋本《文苑英华》、明《李颀集》、《唐诗品汇》所录为据,李颀原诗当为《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诗名变易为《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始见于明。明铜活字本《李颀集》乃作《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异于前本。后来之本或阙字存疑,如嘉靖庚子(1540)朱警《唐百家诗》本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北京大学古籍特藏库凌登瀛刻本《李颀诗集》作《无上人东林禅居》;或延续明铜活字本作《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如明胡震亨辑《唐音统签》、清《全唐诗》诸书。

梳理此诗版本异文,可据此得悉李诗中的无名上人为神会弟子,《宋高僧传》卷十七有《无名传》。无名师从荷泽神会,“得会师付授心印。”无名于天宝八年出家,其《无名和尚塔铭》记载“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至于方广大乘,沤和波若,投针彻底,游刃皆空。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盖真解脱人也。”神会大师天宝四载人住东都荷泽寺,天宝十二载被诬聚徒兴事而贬谪荆州,无名在洛阳求学于神会当在天宝八载至天宝十二载间,“自此志历四方,周游五岳。”当时,李颀辞官再隐颍阳故里,常游走洛颍,参谒大德,写了数首与僧侣酬唱之作。

二、《题公山池》诗题存疑、文字有讹

《题公山池》诗题存有版本异文,有“公”和“公”两种情况。南宋刻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五诗题作《题公山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南开大学藏嘉靖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二十、金元好问《唐诗鼓吹》(清顺治十六年陆贻典刻本)卷四、元郝天挺《唐诗鼓吹集注》(南开大学藏至大元年(1308)刊本)卷四、元杨士宏《唐音》(民国十二年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影印明嘉靖本)卷八皆作《题公山池》。杨士宏曾说:“柳子厚亦有送《上归淮南序》,未审即此公否?”“公”、“公”是版刻误笔,还是别有内情,留存方家考定。

《题公山池》一诗字句之版本异文极夥。《全唐诗》录如下: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祗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其一,第二句“开士”两字早期版本皆作“开山”,改易为“开士”则体现追求协韵的诗学观。

宋、元无“开士”之说,《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唐诗鼓吹》、元郝天挺《唐诗鼓吹集注》、元杨士宏《唐音》皆作“开山”。明铜活字本《李颀集》卷下、《唐诗品汇》卷八十三、胡震亨《唐音统签》卷八十三亦作“开山”。

“开山”易为“开士”始自明人。明李攀龙《古今诗删》卷十六、《唐诗选》卷五改为“开士”。

其二,宋元《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唐诗鼓吹》、《唐诗鼓吹集注》第四句皆作“清池白月黠禅心”,《唐诗鼓吹集注》、明铜活字本《李颀集》、明钟惺《唐诗归》作“清池白月照禅心”,而《唐诗品汇》、《古今诗删》、《唐诗选》、《唐音统签》、明陆时雍《唐诗镜》卷十六作“清池皓月照禅心”,清人多承袭“清池皓月照禅心”;“片石孤峰窥色相”有人曾作“片石孤云窥色相”,纯为后人生造。“孤峰”易为“孤云”始自李攀龙《唐诗选》,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力挺此说,非议“孤峰”,至清《唐诗别裁集》、《御选唐诗》亦袭是说。

将“开山”改为“开士”体现了追求协韵的诗学观。“山”为“十五删”上平韵,归人平声;而“士”属“四纸”上声,划为仄声。就此诗而言,首句第二字为平声,下旬第二字依照常理当为仄声,运用“山”字致使上下两句平仄不协。然原诗早期版本皆作“开山”,所以元好问、郝天挺对“开山”之说虽存疑虑,注作“开山疑作开士”,但却未加更改。可元好问、郝天挺的疑问在明代却被士人信以为真,强将“开山”易作“开士”。王世懋较早主张改易此诗。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忽于“远公遁迹”诗第二句下一拗体,余七句皆平正,一不合也;“开山”二字最不古,二不合也;“开山幽居”。文理不接,三不合也;重上一“山”字,四不合也。余谓必有误,苦思得之日:“必开士也。”易一字而对仗流转,尽祛四失矣。余兄大喜,遂以书《艺苑卮言》。王世懋改易原诗,受到了乃兄王世贞的赞许,世贞亦采纳是说。他曾说:“‘远公遁迹庐山岑’,刻本皆言开山幽居,不惟声调不谐,抑意义无取。吾弟懋定以为“开士”,甚妙。盖言昔日远公遁迹之岑,今为开士幽居之地。‘开士’见佛书。”

与王氏兄弟学术理念相近的李攀龙,重视诗律的音调与韵致,其《三韵类押序》云:“辟之车,韵者,歌诗之轮也。失之一语,遂玷成篇,有所不行,职此之故。”正如王世贞《古今诗删序》所述:“于鳞之所取,则亦以能工于辞,不悖其体而已,非必尽合于古”。李攀龙选辑古诗,圭臬分明,尤为注重诗歌法度与修辞的揣摩,故《古今诗删》、《唐诗选》均将“开山幽居”易作“开士幽居”。

不少人对李、王改易诗句表示不满。胡震亨论

云:“弁州公以开山声调不协,欲改为开士。此元人郝天挺《唐诗鼓吹注》中说也。吾谓远公即指公,开山即就上庐山衍下做到山池上,意义实然。虽不叶,不可改也。不然,一人耳,既拟之远公矣,复泛称为开士,可乎?”方弘静亦云:“二王以‘开山’为‘开士’似得而绎之,未然。……题日山池,‘开山’非误。”胡震亨编撰《唐音统签》时博观群书,又参考朱警《唐百家诗集》中《李颀集》,见到此诗较早底本,故对王、李改易原句,颇为不屑。方弘静也出于恢复原貌的心理,对王世懋、王世贞的改易提出异议。

然胡、方感喟之言并未引起明人反省,不少士人还是出于律诗结构整饬、平仄协韵心理将“开山”易作“开士”,“‘开山幽居’为‘开士幽居’,愚窃谓此相校雠,差觉胜耳。”明人力求以律诗标准严格要求唐诗,甚或篡改字句,亦可从何良俊一番评论得窥其旨。何氏云:“五十家唐诗李颀《题公山池》‘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孤云’改作‘孤峰’,‘皓月’改作‘白月’。夫既言片石,又日孤峰,不免叠床架屋。若‘白月’则前无所本,只是杜撰。以启后人换字之端。盖唐诗为庸俗人所改,如此类甚多。其疑误后学,可胜道哉!”何氏论语有失公允,他对宋、元、明初诸本所录“白月”视若无睹,斥为“杜撰”;又纯以律诗圭臬衡量,矫枉过正,宁守偏执不去查证,也坚持陋见,以伪作真。岂不知,正如杨士宏《唐音》所论:“此篇粗看似音律参差,句法错杂。详玩乃见古朴处,不得不如此自是老态。”

“清池白月黠禅心”易为“清池皓月照禅心”,其文字变异亦有轨迹寻绎。宋元文献典籍更接近李颀诗歌原貌。尽管王安石、计有功、元好问、郝天挺在诗题上存有差异,但诗句皆作“清池白月黠禅心”,而不是“清池皓月照禅心”或者“清池白月照禅心”。王安石、计有功接触到李颀诗集的较早版本,而宋本在宋室南渡后不幸散佚。明人辑录李颀诗歌时,是否依然是王、计所见的宋本很值得怀疑。现存李颀诗集最早版本为正德乙亥(1515)刘成德刻本《李颀集》(现藏于国图善本部),刘成德当时只据残缺录本辑录李诗八十七首,亦未得李颀刊本;朱警刻《唐百家诗集》所用的李颀诗集之底本为宋本,周勋初指出:“嘉靖时期朱警刻《唐百家诗集》,其行格也是半叶10行、行18字。朱氏序言中说,各家诗集均以宋本为底本。后人当然不能贸然断定他是根据书棚本重刻的,但推断其中有不少本子原出陈起父子所印的宋本,当去事实不远”。朱警《唐百家诗集》所用底本如源于南宋陈起刊本,在时间上不及王安石、计有功所见宋本,似应以王、计“白月”为是。

撇开版本问题,后代为何全盘接受“照”字而舍弃“”字呢?钟惺曾引谭云春语:“人知下旬‘照’字妙,不知‘窥’字尤妙”,前人对“照”的欣赏虑及它所创造的意境及韵致。佛家颇喜用“照”字,常譬镜喻谓人窥见清净本性,洞然照见众生本心。“”字略显朴拙,似无“照”字富有韵意深远、灵巧空明之感,故后代选诗全部延用“照”字,不再关心宋元版本原作何字。“白月黠”而易作“皓月照”,也具有词语甄择的因素。正如前引何良俊所语,他舍弃查证,先客为主,无睹宋元明初诸本所录“清池白月照禅心”,竞言之凿凿古无“白月”只有“皓月”。

如果不厘清《无尽上人东林禅居》、《题公山池》两诗版本异文,则很容易造成理解障碍,难以辨清诗题中的人物、无法正确解读诗句之意。

其一,分辨版本异文,可从中知悉后人传抄、引用前人时诗句具有重新考订、融入个人诗学理念的倾向。士人选诗既有保持原貌、探求本来面目的心理,亦有发挥主观能力、加以窜改的一面。他们对前人诗句重作判定、甄择,或者以自己诗学标准衡量前人诗句。就李攀龙、王世贞而言,他们严格秉承律诗圭臬,恪守韵律和韵致的诗学标准,乃至强加改易前人字句。倘若学识有限,则贻误后人,反弄巧成拙,离原诗走得越来越远。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9

“文包诗”,顾名思义既有“文”,又有“诗”。“文”为“诗”的补白,“诗”为“文”的中心;“文”因“诗”起承转合,“诗”因“文”水到渠成。“诗”有魅力,“文”有张力,诗文珠联璧合中显示出编者的独具匠心。

课本中精选的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都特别讲究含蓄,一唱三叹,余味无尽;它们往往借物言情,寓情于景,诗情画意高度融合。这些诗词既是名家名篇,又符合各学段孩子的学习及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感动的故事,读来兴趣盎然。

编者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生动活泼的故事,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故事中,其中,“文”由“诗”演化而来,是对“诗”背景、大意等的描述,“诗”是对“文”的升华。让平实浅显的故事来引导我们学习古诗,化难为易,大大降低了学习古诗的难度。文中所包的诗也往往是我们似曾相识或早已背熟的,特别能够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为自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李广射虎》就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讲述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中的故事。课文具体生动地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在朦胧的月光下,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他误以为有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共四个自然段。

课文由介绍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开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引出“飞将军”李广,并介绍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引出诗中的故事。

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课文第三段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月色朦胧”,“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渲染出当时恐怖的气氛,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那真是“林暗草惊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从“猛然间”“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等语句能体会到李广将军机敏、神勇、果断的性格特征。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李广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他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课文的第四段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段落。第二天,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呀!大家全都惊呆了。”为什么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呀”“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让我们体会到人们惊讶之余对李广将军的赞叹敬佩之情。想想深深扎进石头的白羽箭,士兵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的情景,更让人增添几分敬佩之情。再回到诗中­――“没在石棱中”,我们就能体会到“没”字用得何等巧妙、传神!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10

尽管只有20分钟的车程,可毕竟是头一回离开居住了二十四年之久的绵阳市城区,而且是去朝圣千百年来被世人久久称颂,在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心境是异样的激动。难以表述的言语和那些感动,时时地涌入心怀,我只能静静地走近李白,走进他闪耀了千余年的诗歌里,读着真实的李白和他那璀璨的文字。

李白故里位于江油市青莲镇,地处绵阳与江油两城市之间。青莲左有濂水环绕,右有涪江环抱,山水灵秀,仙气飘渺的意境。再加之沿途那一律白墙红(或黄)木,三角形瓦砾屋顶,以两层楼居多的颇具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更给了这个在唐代就是古绵州的重要城镇,添了几许古老而神秘的色彩,也增了不少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拄着拐,在母亲的搀扶下,踏上了这片充满古代诗歌气息,一代“诗仙”的故地。走在由长方形石块铺就的平整的路面上,这里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少有的一份宁静,绿树,翠竹,石条小路都静静地躺在那儿,偶有古筝弹奏的带有古代韵味的乐曲,时时扣击着清净的耳畔,落入了闲来自得的心灵。

走近李白,更多的是要走入太白碑林,去觅寻他光辉闪耀的文字,让心久久地徜徉于诗歌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感动中。太白碑林分为地碑、圆柱碑和石碑三种,均由古今历朝历代书法家,为李白诗词挥毫所著。穿行于这片诗歌的园林间,用心去谛听那些久远了的声音,在这个心绪浮躁的年代里,唯有在这里,才能很冷静地去品读“诗仙”的心音,这些熠熠生辉的诗词,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留于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穿过碑林,拾级而上,我来到了有三层楼高,木质结构的太白楼下。小憩片刻后,素来永不言弃的我仍然决定爬上塔楼的最高层,去一览全景。太白楼的楼梯,是只能容一人行走的极窄且陡的通道,母亲在前引着我一路小心翼翼地攀爬着,终于到了最顶层,登高远望,整个青莲镇的美景尽收眼底。只有在登上太白楼的这一刻,我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盛唐诗歌的塔尖中,回溯远古,耳边似乎被那些抑扬顿挫的诵诗声所占据,所感染。

走近李白,自然要去他的居住之地游览一番。走过长长的石条小路,我来到了李白的故居,走进千年的历史,那些班驳的碎片依然闪烁着其独特的光辉,许多的尘埃落地,可思想和感动犹存。那青油灯和纸、墨、笔、砚构成的书房,其深邃的寓意有着怎样的广袤空间,那些构筑李白一生的情感文字,就是在这里孕育,并牢固地根系这方土壤。这些诗歌的情怀,并没有因年代的远去而沉寂,而消失,而是因了其璀璨的光芒,更加明媚地走进今天,走向未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