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4-01 06:53:20

有关读书的故事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1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映月读书(yìng yuè dú shū)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牛角挂书(niú jiǎo guà shū)

把书挂在牛角上抓紧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成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也丝毫没有察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十分刻苦的人。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圆木警枕( yuán mù jǐng zhěn)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牧豕听经(mù shǐ tīng jīng)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2

这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和小麦田一起研究出了一套在阅读中玩的小游戏,这套小游戏让小麦田的读书过程变得丰富有趣,有声有色。

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创意小游戏吧!

游戏一:我就是主角

读完了一本书之后,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说喜欢,那么,来吧,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还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里面。于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大戏就上演了。

父母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啦,只要碰上故事主角,都要读成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很自然地走进了故事,成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体验一把。另外,请记住,读完之后,一定要问问孩子,感觉如何?喜欢这样读吗?

游戏二:画一张故事发生的时间表

就像我们学历史,需要画一条历史发展的时间线一样。一本故事书读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画一张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线。

比如,读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就可以以时间线的形式画出:三只小猪开始是怎么回事,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然后,再然后……把这条故事线弄清楚,对孩子很有帮助。因为这个故事是以画为主,配合一些口语的表达,孩子会很投入、很喜欢的。提醒一下家长,孩子画得不好没关系,只要将前后顺序搞清楚就达到这个活动的目的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开发。

游戏三:我是小记者

和孩子一起读完一本书,父母和孩子可以轮流扮演故事的主角和记者,让记者来采访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是记者,就需要想出五个和故事的主角相关的问题来提问。如果父母是记者,正好将故事中的一些情节,究竟如何发生、发展的,作为采访的问题来问孩子。这样一来一去地问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种形式,过了一遍,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大脑,又让孩子进行了一次主动的思考。

举个例子,读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后,父母扮成大灰狼, 孩子来采访:大灰狼先生,您是怎么认识三只小猪的?请问您为什么总是跟着这三只小猪呢?请问,您从烟囱里面出来后,后来去了哪?是不是非常好玩有趣?

游戏四:故事的前传和后传

读了某本故事之后想想,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会发生过什么故事呢?同样的,读过之后也可以想想,这个故事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比如,读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本领是跟谁学的呢?这里面会有什么故事呢?之后三只小猪在他们的砖房子里能快乐地过一辈子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那只大灰狼会善罢甘休吗?

游戏五:换一个角度读故事

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基本是站在三只小猪的立场,来描绘这个故事的。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将会如何不同呢?那么,就以大灰狼为主角,从他的角度来说说故事是怎么回事吧。

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有了好几个版本。

游戏六:比较故事书与电影或动画片

很多故事有各种不同版本,有不少还被拍成了电影和动画,如果孩子恰好读过不同的版本,中文的、英文的,看过动画的,就可以让孩子说说,他们更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如果让他们来当导演,将故事拍成电影,他们会怎么来安排演员,该怎么拍……

游戏七:给故事书设计封面和插画

如果故事本身就是绘本的话,这个项目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是文字比较多的章节书,就可以来做这个项目。根据书的故事内容,给书籍画几幅插图,设计一个封面和封底,并在封底写一个书籍的故事梗概。这样的活动不用多,孩子只要做过一个,他们将来看书的时候,会很注意其他书籍的封面和封底设计的。

游戏八:将故事录音,开设私人电台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这本书,就可以请孩子给这本书录音,然后在网络上申请一个自己的个人电台,随时都可以把孩子讲的故事上传到电台,并分享在微信、QQ或个人博客上。或是将录音刻录在CD上,并设计一个包装封面,写上孩子的名字。这样一个有孩子名字的有声故事书就诞生了。如果孩子有兴趣,还可以做成一个故事集。这样的作品,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你说孩子会不会非常开心?

游戏九:设计一套和故事相关的书签

读完一个故事,可以就故事内容设计一套相关的书签,一面是从视觉的角度总结故事,另一面写上孩子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可以是一些道理,也可以是有用的词汇等等。这个游戏,你得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游戏十:为这本故事书做广告

读完这本书之后,如果你是一位书商,你将如何为这本书做广告呢?在报纸上做广告――写一段书籍广告词;在电台上做广告――录一段广告的录音;在电视上做广告――可以考虑拍一段视频。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3

在写作“我和书的故事”时,有两种角度最为常见,几乎占据了“书故事”90%的“市场份额”:一是“个人阅读史”,即从识字开始回忆自己阅读的经历:二是“窃读记”,即描写自己偷着读书的趣事。书的内容那么丰富,与书有关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怎样从中打造出更有创意的“书故事”呢?

查过词典和其他工具书的同学都知道,“索引”是我们进行检索的好帮手。有了“索引”的指点,你可以“按书索骥”,一下子就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同样,有了本期我们为大家编排的四条神奇“索引”,你也能一下子找到写出精彩“书故事”的好素材!

喜欢动漫的小朋友都知道,“周边”是指那些与动漫作品相关的产品,比如喜羊羊的书包、笔记本、玩具等。关于书的“周边”也不少:书架、书柜、书签、书皮、读书卡……书离不了它们的陪伴,“我和书的故事”自然也就是和它们的故事。

“索引二”书的元素

书虽然看似一个整体,却有很多的组成部分,比如书名、装帧、厚薄、印刷等。我们在评价一本书日寸,并不仅仅是评价它的内容,它的标题醒不醒目、印刷质量好不好、排版是否符合阅读习惯……我们都会提及。以此为“索引”,检索一下你的藏书,你一定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新角度。

现在,把你书柜里的藏书整理一下,来个大普查,看看能查出多少“书故事”――

元素一:书名《我给书名打打分》《我来改书名》《书名的“吉尼斯纪录”》《书名“多胞胎”》

元素二:封面《我给封面选选美》《封面大解读》《我当封面设计师》

元素三:页码《我家的“砖头书”》《给“大部头”动手术》

元素四:定价《书柜里的“贵族”》《便宜无好书?》《书籍“性价比”大排行》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小书名大文化》)

读书从来就不是“读死书”,更不是死记硬背,把书读活,做到活学活用,这才是读书的目的。因此,阅读之后的实践,或者阅读中的实践也是一大写作角度。

脑筋急转弯类的书籍能在无聊的时候带给我们娱乐,科学实验类的书籍能指导我们动手发现科学现象,旅游故事类的书籍能让我们的旅途丰富多彩,就连“哈利・波特”这样的魔幻故事也能激发我们学习一门外语的兴趣呢!在书的启发下,你都做了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是你和书之间最亲密的故事。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有书的旅途》)

书是最能激发我们想象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英雄梦”“公主梦”的源头,不就是童话故事吗?

不管是幻想自己成为书里的主角,还是幻想进入书籍的王国,或是成为世界头号藏书家,所有这些关于书的想象,都是精彩的“书故事”哦――

我要当主角《假如我是书中人》

我想买书《我的未来购书计划》

如果我能进入书王国《书国漫游记》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4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汇集了国内外亲子阅读领域大师级人物的种种理念、做法,希望能带你的孩子走近阅读……

《为了孩子》建议你这样做:

翻阅图书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方式和规则。

阅读时,指导孩子一页页、耐心地翻阅;试着让孩子了解图画书的基本结构,如,封面、扉页、正文和封底等。仔细翻阅,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学会看画面人物表情、动作、背景以及串连起来发生的事件。

画面细节对孩子理解故事十分关键,但是有些孩子习惯快速翻阅,会忽略画面里的很多细节,这时,你可以“拔刀相助”――“呀,这是什么?”“咦,小熊的衣服怎么变颜色了?”……和孩子一起找细节、看背景,故事会变得更有趣!

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的经验,学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一起看过故事后,合上书,让孩子讲讲故事说了什么?如果孩子不乐意,那就你讲一半,他讲一半,在游戏中,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与阅读理解相结合的能力。

图书创作的经验,知道图书中的故事是作家和画家创作出来的,尝试自己“创作”图书。

故事的创作可以从改写或续编开始。平时为孩子选择图画书,就最好选和孩子生活贴近的,这样孩子改编故事起来更容易。

前书写经验

《为了孩子》建议你这样做:

认识汉语文字的独特书写风格,将汉字书写与其它文字的书写区别开来。

让孩子仔细观察英文字母和汉字,找出区别,能让孩子以他独特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

知道书写汉语文字的主要工具,尝试使用这些书写工具。

让孩子尝试用铅笔、圆珠笔、钢笔、水彩笔,甚至毛笔尝试书写,让孩子体验不同书写工具独有的书写感受。

学会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在给孩子充分书写自由的同时,在书写姿势方面不可马虎。

前识字经验

《为了孩子》建议你这样做:

懂得文字有具体意义,可以念出声来,可以将文字符号、口语符号与概念对应起来。

可以用点读的方式给孩子念故事,如果遇到故事里反复出现一个词,如“月亮”,可以引导孩子跟着念“yue lin”,并让孩子知道,月亮就是晚上高高挂在天上的东西。

理解文字的功能。

可以在孩子的柜子上贴上他的名字,告诉他,贴着他名字的东西就代表是他的;同学过生日,除了送份小礼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写张卡片表示祝贺,当然,不会的字可以用画的。

文字起源的经验。

为孩子读读仓颉造字的故事,找一些简单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给孩子看看。让孩子初步了解文字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演变的。

识字规律的经验。让孩子明白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掌握这些一般规则,能更好更快地识字。

让孩子知道,“日”是一个象形字,看起来就像圆圆的太阳;“旦”就是“日”从地平线“一”上升起来,就是白天的意思。

文字和语言多样性的经验。

带孩子旅游时,可以让孩子接触接触当地方言,如果去国外,也可以尝试学两句简单的问候语,让孩子了解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文字。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达。

Tips

教孩子写字不必操之过急!

强迫孩子太早动笔,会让孩子对写字产生恐惧,甚至厌恶。

孩子年龄过小,手部肌肉还没发育完善,力量不够,很难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字的笔顺在小时候搞错了,进了小学会很难纠正。

图画书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孩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簿或者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松居直 日本著名童书出版人,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

大声为孩子读书

为什么要大声为孩子读书?崔利斯给出了一系列答案――

孩子在家里很少看到或听到父亲读书,对养成阅读习惯很不利;尤其是男孩的父亲,更应在家庭阅读中负担起重要的角色。

人类是喜欢享乐的。为孩子大声读书就是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是遭遇“无趣”,他的自然反应就是回避。

孩子与书并不是先天相互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等,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

孩子善于模仿,当你拿起一本书,并开始阅读的那天,你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

当你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①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连接;②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③家长把文字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耳朵里。

帮助孩子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的最好方法是和孩子一对一相处。读故事给孩子听,留意孩子的反应,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出现了。

吉姆・崔利斯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代表作《朗读手册》是其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

1本图画书至少包括3个故事

诺德曼曾在孩子和自己的学生中做过一个有趣实验。他将图画书《野兽出没的地方》(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淘气被妈妈罚不许吃饭,他在狂躁的情绪下梦游野兽国,一番历险后回到现实,而妈妈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晚饭)精心处理了一番――把图画书的文字和图画分开,给一组听众单独的文字,另一组只看图画。结果两组读者都自以为读懂了故事――只看到文字的读者觉得这个故事太恐怖,不适合孩子;只看图画的读者认为这是个单纯奇幻的故事。等参与实验的读者读到完整的故事后,都承认这是个有趣的儿童心理故事。

之后,诺德曼还做过类似实验,他越来越相信:1本图画书至少包含3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佩里・诺德曼 加拿大学者,当代图画书理论界的领军人物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在儿童阅读教育领域,钱伯斯提出了“阅读循环圈”理论,除了强调完整意义的阅读是“选书―阅读―反应―再选书―再阅读……”,且整个过程由值得信赖、富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引导,更提出了“阅读环境”的概念。

钱伯斯认为,儿童的阅读环境需要从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两个角度去看待,两者都很重要,相比之下,心理环境更重要。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并不局限于“阅读”环节,应贯穿阅读大循环的整个过程。成人应注重物理环境的构建,为孩子们提供足够丰富的书,布置适宜的读书环境;还应注重心理情境的构建,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为孩子提供充分的阅读动力。

艾登・钱伯斯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作家

图画书的每个部分都藏着细节

以一本图画书为例,和孩子一起从封面、环衬、开本、折页,以及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潜在的节奏、颜色、艺术风格等方面,慢慢品味,会有意外惊喜哦!

封面

从封面可以猜故事

《五岁老奶奶去钓鱼》

老奶奶上了年纪,都98岁了,有一天,一只小公猫把她变成了一个5岁的老奶奶,让她变得像小女孩一样快乐。不过,小公猫可没有使用魔法哦!

把封面和封底连在一起看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作者用黑白的画面凸显席奶奶在黑夜里奔跑的景象,封面与封底合成完整的长幅黑夜,让故事有了更生动的律动感。

环衬

前后环衬遥相呼应

《好饿的小蛇》

前环衬上比后环衬上多了一棵长满红果子的大树,后环衬上比前环衬上多了一条笑嘻嘻的小蛇。

扉页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

《我是彩虹鱼》

世界上最美的鱼,却是一条世界上最孤独的鱼。彩虹鱼能找回过去的友谊吗?

扉页给我们第二次阅读的乐趣

《母鸡萝丝去散步》

扉页上是母鸡萝丝的一张散步地图,它会带我们重新走一遍故事场景。

正文

每个孩子都是“读”图天才

《逃家小兔》《月亮晚安》

有没有发现,作者把《逃家小兔》的插图搬到了《月亮晚安》的墙上。

孩子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

《鼠小弟的小背心》

第13页:海獭的胡子清晰可见;第17页:海獭的胡子不见了!

封底

合上图画书,故事讲完了吗?有时是,有时却不是。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Q1孩子已经有能力自己看书了,还需要“亲子”阅读吗?

当然需要喽!亲子阅读会让孩子因亲密的共读产生安全感,借着有趣的书和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是教养孩子最轻松的方式之一。

开展亲子阅读很简单,只要搂着孩子,打开一本书开始朗读或指读,让书本成为孩子另类的玩具、亲子沟通的桥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可选择文图并茂的绘本,共读绘本时有几个小技巧可参考:

1.听一听:先让孩子倾听故事、看看图画。

2.猜一猜:具有悬疑性的故事,可随时中途提问,请孩子思考回答。3.演一演:说故事时可以配合道具演出,增进注意力和趣味性。

4.问和答: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之中,帮助孩子系统地了解整个故事。5.运用声音、肢体、表情,让说故事更有吸引力。6.学习做道具和应用道具,让说故事更有氛围。

7.有些绘本故事不必一字不漏地朗读,也可试着改编,增删内容情节。

Q2孩子的喜好飘忽不定,我想试试从他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出发,为他挑些合适的书。

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是有差别的。亲子阅读的重点不是会讲或讲得生动,关键在于和孩子共读的那种亲密感。每天晚上在孩子睡前抽出10~20分钟时间,陪他看一两本书,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或者展开想象,进行深入的拓展,是亲子最幸福的时光。

以下是一些数据,供参考。

3岁的特征:会捕捉物体的外观形象、喜欢明亮的色彩、喜欢体验现实世界和想象间的不同乐趣。

适读书籍:想象力丰富且夸大的书,可以数数的书,重复的故事和有押韵的儿歌或童谣。

4岁的特征:能辨别书中细微的差别、自行透过玩乐享受阅读。

适读书籍:故事较长、情节较复杂的故事,图画较细致的绘本,无字的绘本。

5岁的特征:能清楚理解语言的意思、能表达复杂的情感、普遍以个人主观意识上的是非对错来区分事物、容易对陌生或未知事物过度想象,衍生负面情绪。

适读书籍:善恶分明的民间故事,富有想象情结的童话,身体的发展和自主性的议题、与孩子心理状态相关的绘本。

6岁的特征:对发现世界和其如何运行展现出极大的热忱。

适读书籍:知识性的科学类绘本,关于家庭与小区的故事,讲述价值观判断、人际关系或性别角色差异的绘本。

7岁的特征:开始能从他人的角度做出价值判断、期盼与同伴发展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寻求脱离成人独立,但仍需要温馨和安全的感觉、受到压力时可能会和家人相处不和谐或反抗、对男女差异感到好奇。

适读书籍:知识性的读物,幽默趣味的短篇故事,桥梁书。

Q3孩子还小,我担心错误的方法会影响亲子阅读的效果。哪些做法在亲子阅读中要避免?

家长要先有个认知,并非所有的绘本都适合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选择绘本首先考虑孩子的年龄、接受力和理解力。当家长和孩子开始亲子阅读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兴趣在哪儿,然后再去找相关主题的绘本图书进行深入阅读。

不必刻意教认字。只要是有趣的故事,孩子爱听,就会一直要家长重复说故事,看图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会认得一些字。

阅读没有一定的章法,怎么高兴怎么念,不过千万不要看完后,强迫孩子归纳“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以免破坏和孩子共读的美好感觉。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5

下面,就我在小班开展幼儿分享阅读活动的一些做法及所取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前测

开学初,为了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幼儿的阅读情况,我们对幼儿阅读能力进行测查(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1 情感态度方面:喜欢阅读、听别人讲故事的幼儿占50%:能够安静倾听别人讲故事的幼儿占1 7%:愿意给别人讲故事的幼儿占7%。

2 知识经验方面:知道书的正反,能正确持书的幼儿占27%:能正确翻书,知道从封面开始阅读的幼儿占20%;能正确指认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的幼儿占27%;能够说出书名,知道他们的含义的幼儿占7%;能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朗读文本的幼儿占17%:能够理解图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幼儿占10%。

3 能力技巧方面:在阅读时,能够回答书本相关的内容的幼儿占17%;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简单复述故事大意的幼儿占27%:阅读时能够区分图画和文字间的关系的幼儿占27%;能够按照页码有序地进行阅读的幼儿占33%;喜欢复述故事,敢于当众进行表述的幼儿占17%;遇到不认识的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代替文字的幼儿占3%。

二、主要实验方法

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家长问卷法、个别提问法、集体阅读法。

1 观察法:通过有规律地开展阅读活动一段时间以后,幼儿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幼儿阅读水平进行了前测,并作以记录、整理和分析(例如我在测查幼儿是否能够正确拿书、知道从左到右的阅读规则、按照页码有序地阅读时,我对幼儿说:“请你从书柜上把《袜子》那本书拿来,读一读好吗?”)。

2 家长问卷法:每完成一个教学读本后,教师将读本发给家长,请家长先完整地阅读一遍故事,帮助孩子熟悉故事情节,同时,观察幼儿对读本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做好记录,反馈老师(例如:幼儿在家是否主动要求家长为其朗诵读本;幼儿在家,是否主动为家长朗诵读本;阅读后,是否能主动提出自己对读本的看法)。

3 个别提问法:在测查幼儿是否知道书的结构时,我竖着拿着书的外侧,对幼儿说:“请你说一说,哪里是书的封面和封底?”在测查幼儿是否了解书名的含义时,我说“今天我们来读一本新书,它的名字是《小狗的一天》,你能猜出来,书里面主要讲的是谁吗?”在测查幼儿是否了解词汇的含义时,老师指读文字说:“你们知道xx是什么意思吗?”

4 集体谈话法:阅读完故事《上床睡觉》后,对第7页进行提问:“小床怎么了?为什么?小动物们还能继续睡觉吗?”请幼儿围绕这个些问题表达意见。

三、环境创设

1 书柜的摆放及图书的投放。我们在教室中相对安静、光线充足的地方创设单独的图书角。图书柜是高度适宜的、开放式的。书柜中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数量充足的、幼儿已经学过的读本或幼儿熟悉、喜爱的图书;为幼儿提供桌椅,鼓励幼儿独自阅读,并给予指导。

2 墙面布置。我们开辟专门的阅读墙,并在上面将读本中的主要角色展现出来。另外,我们经常对部分读本的内容进行拓展,让幼儿运用涂色、记录等方式进行纸张活动。然后将幼儿作品张贴到墙上(例如:涂色熊熊、记录天气等)。

3 区域布置。在走廊、楼梯等室外环境中融入读写因素,注重多角度阅读环境的熏陶。例如:自制小书《我爱读书》、《我喜欢》;自办小报《我为奥运加油》、《心系汶川》等。

4 其他。集体阅读时,教师的语言规范、准确、生动、语速与音量适合幼儿:座位排列要有创设平等、分享的阅读氛围;给予经常提供参与翻书、发放图书的机会,并注重示范和指导。

四、主要指导方法

1 游戏融入训练法。在培养幼儿喜爱图书、喜爱阅读方面,我经常采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参与,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鼓励幼儿阅读感兴趣的图书。例如:“看数字(页码)翻书”一一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看数字翻到对应的页码,然后阅读当页的文本内容。在这一游戏中,一方面提高了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还让幼儿在积极情绪下,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掌握;“看图片(字卡)翻书”一一在阅读小书《袜子’》时,老师出示“红、蓝、绿、黄、黑、白”的字卡,幼儿将数翻到对应的页码,然后阅读。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对重点字词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听老师指令(文本内容)翻书”――在阅读小书《我是谁》时,老师说出“我是厉害的海盗;我是快乐的小丑;我是美丽的公主:我是绿色的恐龙。”等指令,幼儿翻到对应的页码,然后阅读文本内容。通过这类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结构。

2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初次阅读一本书时,先让幼儿了解图书基本结构,向幼儿介绍封面、书名、作者和页码和封底,然后,在每一次阅读中坚持阅读书名、作者、页码。但在开始阅读大书的时候,我发现大书的页码字有一些小,集体阅读时幼儿看不清楚页码的数字,于是,我将页码的数字打印出来贴到页码处,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页码,积累有序阅读图书的感性经验。

3 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在阅读大书时,我首先引导幼儿先看图画,观察图画的主要内容、对图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变化等细节,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广泛交流――例如在阅读《袜子》时,我先请幼儿阅读最后一页,引导幼儿观察爸爸的眼睛、嘴巴、鼻子,模仿爸爸的样子,进而猜测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同一物体或人物在不同页码画面中的变化,预测故事情节的变化――例如:在阅读《月亮船》时,我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小河在不同页码中的位置、远近、大小、形状变化,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情节变化和故事结构;在回顾故事内容时,经常就故事中的地点、人物、情节等提问题,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情节变化和结构――例如:在回顾《袜子》时,我会问:“书里面讲的是谁的故事(人物――爸爸)?他在干什么(主要事件――晾袜子)?他晾了哪些颜色的袜子(红、蓝、绿、黄、黑、白――发展顺序)?”

4 在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为幼儿提供观察成人书写(如帮助幼儿记录其口述的故事内容等)和亲自参与书写有关的活动(如做标识等)的机会,注重示范、体验和分享;提供简单的涂色、绘画、连线

等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5 培养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述的能力。经常鼓励幼儿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述故事、表演节目;引导幼儿愿意为他人讲述、复述感兴趣的故事;多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我坚持在班级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天一个小演员、每天一个预报时段、每周一个好故事。我们每天两位幼儿为大家播报天气,在这一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会了画天气的图标、写日期、自己的名字等,还能声音响亮地播报日期、天气情况、温度,甚至看着茶杯、水龙头的图标说出“请小朋友多喝水、勤洗手、少生病”的提示语。另外,每周周五下午开展一次“家庭表演故事”活动,请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为大家表演故事。孩子们与家长先后表演了《小马过河》、《乌鸦喝水》、《小壁虎借尾巴》、《小猫钓鱼》、《小蝌蚪找妈妈》、《小兔乖乖》、《青蛙乐队》、《早餐很重要》、《小熊拔牙》、《小红帽》、《三只小猪》、《拔萝卜》《三只蝴蝶》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孩子们在每一次的表演中都增长了知识、得到了快乐。

五、实验结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对班上原有30名幼儿的阅读指标进行测查记录(见表2)

从2表中可以看出:

1 情感态度方面:喜欢图书、乐于阅读的幼儿达67%;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的幼儿达83%;愿意给别人讲故事的幼儿达50%;能够安静倾听别人讲故事的幼儿达50%。

2 知识经验方面:知道书的正反、能正确持书的幼儿达67%;能正确翻书,知道从封面开始阅读的幼儿达87%;能正确指认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的幼儿达80%;能够说出书名,知道他们的含义的幼儿达40%。能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朗读文本的幼儿达67%;能够理解图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幼儿达43%。

3 能力技巧方面:能够回答书本相关的内容的幼儿达50%;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简单复述故事大意的幼儿达60%;阅读时能够区分图画和文字之间关系的幼儿达67%;能够按照页码有序地进行阅读的幼儿达83%;喜欢复述故事,敢于当众进行表述的幼儿达60%;遇到不认识的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代替文字的幼儿达33%。

六、对比与分析

对阅读训练前、后期的测查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幼儿在阅读情感态度、知识经验、阅读能力技巧三方面的所有指标,达到“好”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1 情感态度方面:喜欢图书、乐于阅读的幼儿上升17%;愿意给别人讲故事的幼儿上升43%;能够安静倾听别人讲故事的幼儿上升33%。

2 知识经验方面:知道书的正反,能正确持书的幼儿上升40%;能正确翻书,知道从封面开始阅读的幼儿上升67%;能正确指认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的幼儿上升67%;能够说出书名,知道书名含义的幼儿上升33%;能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朗读文本的幼儿上升50%:能够理解图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幼儿上升33%。

3 能力技巧方面:在阅读时,能够回答书本相关的内容的幼儿上升33%: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简单复述故事大意的幼儿上升33%;阅读时能够区分图画和文字之间关系的幼儿上升了40%:能够按照页码有序地进行阅读的幼儿上升了50%:喜欢复述故事,敢于当众进行表述的幼儿上升43%;遇到不认识的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代替文字的幼儿上升30%。

总的来说,幼儿在阅读情感态度、知识经验、阅读能力技巧三方面指标,“好”的比例平均上升了39%,“差”的比例下降36%。

七、认识与体会

1 分享阅读读本比较适合小班幼儿进行阅读。通过一学年的实践,发现“分享阅读”比较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

每个读本页码都不超过8页,符合幼儿在数学方面学习10以内数的教育目标:

大多数读本都是单幅图画,更有利于成人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动作、表情的变化,学习从画面细节变化预测故事情节的方法;

文字数量少、不超过一行,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对文本内容的朗读,帮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2 在习惯培养方面要坚持的原则。即,应该做到:细节入手,规则统一:细心观察,及时纠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 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示范和模仿的机会。小班幼儿好“模仿”,例如正确的持书翻书、有感情地边指边读文本内容、大胆的当中表演简单的对话等,都是幼儿进行模仿的对象。老师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认识,并为幼儿尽可能多地作正面的模范。在阅读活动中,要给幼儿提供模仿的机会,强化幼儿所模仿到的“映像”。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6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太少,理解能力不强,如何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对于拼音基础太差的学生怎么办?针对这一系列的难题,我们扎扎实实定好班级读书计划。

我们的活动口号:快乐读书,快乐生活

活动安排:

(一)建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1)读书活动中,各个班级建立起班级图书柜,书由学生自愿捐献,建立制度,完善管理,培养图书小管家。

(2)在图书角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

(三)读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

比赛、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缉等。

(四)、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做好填写读书条的工作

(1)每个学生填写好读书条,家长有督促、签字。

(2)班级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条并做出相应评价。

2、举办读书展览:

每个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书海拾贝”、 “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五)图书集市,学段或学年统一进行

1.每名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书在第一页上写上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或祝福的话。

2.与本学年同学进行交换,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书。

3.交换的过程中,学生要向别人介绍你的书。

(六)、作品交流展示,享受成功喜悦

1、“小书童、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评比

每学期能读书3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在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中评定为“读书小学士”,若达5本的,则升级评为“读书小硕士”。

2、评选学年的冠军、亚军、季军。(可以发个奖状)

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差,他们喜欢看色彩鲜明,直观形象的图片,喜欢听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喜欢背诵琅琅上口的古诗,还有一些思想教育方面的小故事,为此,我们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帮忙为孩子选购图书,选购时注意以下三点:1、必须是注音读物;2、所选书目内容简短,最好配上色彩鲜明,孩子喜欢的图片。

读书报告会中,孩子们精心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名人故事。如《365夜故事》、《三十六计》、《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等,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了一批读书大王、讲故事小明星,孩子们手捧奖状,自豪无比,笑容灿烂。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7

【关键词】亲子阅读类型;互动水平;儿童阅读能力

母亲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阅读,是帮助幼儿成为自主阅读者的重要途径。因为幼儿阅读是需要指导的,他们需要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温暖陪伴。〔1〕 在幼儿未能完全认字读书之前,看懂图画书并享受其中的乐趣,确实是他们一项需要学习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他们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2〕 我们从母亲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的活动入手,探讨母亲与幼儿一起阅读图画书的亲子阅读类型,以及不同亲子阅读类型对孩子早期阅读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说的“亲子阅读”,指的是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的、个别化的阅读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基本阅读能力重要途径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而且可以促进亲子的情感交流。柯南(1994)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3〕 在亲子阅读图画书时,成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及讲述对故事的理解,幼儿从听觉途径接受关于图画书的大量信息,同时通过一边听成人的讲述,一边看图画书,慢慢理解图画和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可以说幼儿阅读图画书是眼耳并用的,他们从画面上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借助成人的讲述印证画面的内容,并且慢慢地感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在分析3~6岁儿童与母亲共同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亲子互动程度,即母亲对幼儿的反应是否敏感,阅读中是否提问、讨论等情况,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亲子阅读活动,这些亲子阅读活动在具体表现上各有不同。

1.平行式的亲子阅读

平行式的亲子阅读,是指母亲与孩子一起阅读时,基本不谈论或者很少谈论图画书的内容。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母亲在和孩子一起看图画书时,不管是照着书念故事,还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复述出来,都不太关注幼儿对图画故事书的反应,不太关注幼儿对这种阅读的反馈。母亲的注意力似乎全部放到书本上了。下面选取5岁的陈伟豪和妈妈看图画书《皮皮鼠吃跳跳糖》的片段,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平行式亲子阅读的特点。

妈妈开始讲故事:天黑了,四只皮皮鼠打起了哈欠,爸爸妈妈说:“你们该睡觉了。”

妈妈示意陈伟豪:你看看这个图 。

妈妈继续讲故事:四只皮皮鼠刷好牙。

四只皮皮鼠洗好脸。

四只皮皮鼠听完了故事 。

四只皮皮鼠闭上了眼睛 。

可是,爸爸妈妈一走,四只皮皮鼠忍不住吃了跳跳糖 。

他们在床上面乒乓乒乓地乱蹦乱跳。

爸爸妈妈说:“咦?什么声音在响呀?真奇怪!”

一只皮皮鼠听见了,吓得骨碌骨碌滚下来,跌到了床下面 。

折断了手臂,摔破了头。

爸爸只好穿上衣服,送这只皮皮鼠去医院。

妈妈对剩下的三只皮皮鼠说:“你们好好睡觉,别再吵闹。”

在这个亲子阅读活动中,母亲一直在自顾自地说或者读故事,基本上不提问。与母亲专注于书本的神情相反,在阅读活动开始后,陈伟豪注意图画书的时间非常短,心不在焉,游离于图画书和母亲的阅读之外。虽然母亲也尝试着用语气、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引起孩子的注意,但她的努力并不见效。这类平行式的亲子阅读,母亲与孩子之间不太会产生共鸣,幼儿的阅读水平也难说因成人的参与而有所提高。因为这类亲子阅读中,成人并没有充分发挥帮助幼儿、支持幼儿持续阅读的作用。

当然,在这类亲子阅读活动中,成人也可能在看图画书的过程中向孩子提问。如4岁的江雨馨和妈妈看图画书《你好,天上的星星》时的情形:

妈妈:街上的人很多吧?

全是人吧。

他东张张西望望,然后就哭了。

是不是?

这时呢,来了一只狗熊先生。

这个是不是狗熊先生啊?

他在干什么呢?

咦,这是什么?怎么这么软啊?软软的。

这么软,对吧?

小星星把乌龟壳给顶上去了。

是吧?

还用铁丝捆起来。

这里绕了一圈铁丝。

对吗?

在这里,母亲提了一系列问题,但孩子都没有给予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方面,孩子根本没有进入阅读情景,孩子虽然表面上没有干别的事情,但他的心思早就不在图画书上了,孩子和母亲之间没有产生真正的交流与对话。另一方面,母亲提问的水平很低,成人的提问指向当前情景中的物体和事件(冯晓霞,2000)。〔4〕 孩子只要看看故事画面就知道答案,因此对孩子来说,母亲的问题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自然,孩子也没有兴趣回答了。母亲努力营造的故事书阅读情景没能激发起孩子谈论故事的动机,自然,孩子也就没有真正进入故事情景中去。

可以说平行式亲子阅读中,母亲和孩子各行其是。即使母亲试图引导孩子进入故事情景中去,孩子也很难进入。这种亲子阅读关系中的母亲把亲子阅读机械地理解成母亲说、孩子听这样一种单向的交流行为,忽略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而已,母亲喋喋不休的自说自话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机会,亲子互动没有产生,于是,帮助孩子获得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也沦为空谈。

2.偏离式的亲子阅读

在偏离式的亲子阅读过程中,母亲和幼儿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无视或者忽略书中文字的作用;误读画面内容,过度地注意细枝末节;随意地、过多地无意联想;表面上是围绕图画书在交流,实际上已经游离于故事情景之外。

在偏离式的亲子阅读活动中,母亲和孩子的基本阅读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开始阶段,母亲或幼儿随意翻到某一页,看到图画说出名称,或者描述出画面人物的动作。②母亲一般不问幼儿有关图画书概念的问题,比如书名叫什么等问题。③母亲不会主动地给幼儿念故事,而是看到幼儿翻到某一页停下来时,指着这一页的画面提问幼儿,或者当幼儿指到某个画面说起来时,母亲也随之说起来。④母亲有时抓住图画故事书的一个细节,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下面两个例子,可以清楚地表现出偏离式亲子阅读中亲子的行为特征。

例一:3岁半的徐歆月和妈妈看图画书《蜘蛛网上的莲子》的部分记录。

妈妈:这上面有什么?

你想想看。

徐歆月:一只蜥蜴。

妈妈:是蜥蜴吗?

蜥蜴有脚的。

这是什么?

徐歆月:这是小花。

小花躺在××上。

这是什么?

妈妈:讲故事。

徐歆月:这是什么?

妈妈:这个啊,这个是蟋蟀。

徐歆月:这个呢?

妈妈:这也是蟋蟀。

有好多蟋蟀。

徐歆月:这个 ?

妈妈:嗯?

徐歆月:这个是什么?

妈妈:是小蚂蚁吧。

上例中,当妈妈指着画面问孩子,“这上面有什么,这个是什么”时,图画书上画的是蜘蛛,但孩子说是蜥蜴,接着妈妈随意指向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物,问“这是什么”,儿童说是小花。此外,她们还谈论了图画书中蜘蛛等动物,而且还联想到青蛙吃害虫等内容。考察她们的亲子阅读过程,我们发现,她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大谈特谈画面上的背景物,完全没有切入故事主题。孩子和妈妈阅读图画书的水平大致处于图片命名和口述人物动作的阶段,她们未把单个的、静止的画面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故事。〔6〕

例二:4岁半的陈绵和妈妈看图画书《皮皮鼠吃跳跳糖》时的部分交谈内容。

妈妈:呀,这个皮皮鼠真漂亮。

它头上还有蝴蝶结啊。(妈妈看看孩子,孩子用手摸了摸自己头上的蝴蝶结。)

咦 ,宝宝看见了吧?

陈绵:妈妈,那一次看的那个图画书上,也有蝴蝶结。

妈妈:嗯,是安徒生的童话。

陈绵:嗯,那个童话很棒。

妈妈:安徒生的童话吗?

陈绵:小辫子,嗯。

妈妈:小辫子,是吧?

陈绵:嗯,小辫子。(孩子用手摸自己的头发做出小辫子形状。)

妈妈:噢 。

陈绵:小辫子他长得很胖。

妈妈:他要减肥,对不对?

他要漂亮,对不对?

陈绵:还有蝴蝶结很胖。

然后小辫子很瘦。

妈妈:噢,对!

那是你们MISS WANG的英语课,对不对?(妈妈看着孩子,孩子点头。)

她怎么说啊?

她说姑姑AUNT,是吧?

OLD想长寿,真长寿对吧?

偏离式阅读是阅读水平较低的表现。主要原因可能是母亲的阅读水平较低,难以读懂故事内容,因此对幼儿的阅读指导也相当乏力,母亲和幼儿并未进入阅读情景。母亲的阅读“指导”无形中可能会让幼儿对图画故事产生错觉,认为故事是无趣、没有任何挑战性的,等等。

3.合作式的亲子阅读

合作式的亲子阅读,是指母亲与孩子围绕图画书故事展开有效交流的亲子阅读形式。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类亲子阅读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在阅读图画故事书前,母亲或幼儿会把图画书拿出来,放到桌面上,双方指着图画书的封面,就书名、作者及画面稍做谈论。接着打开图画书,母亲与幼儿一起看书。在阅读过程中,母亲会根据幼儿的反应,如表情或肢体动作来判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及时调整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或改变讲故事的方式。当相同的语言反复出现时,母亲通常会尝试让孩子预测即将发生的事。在阅读过程中,母亲偶尔会提问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在看完图画书后,母亲一般会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角色、情境、问题、解决办法等),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让孩子将故事所讲述的事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仍以《皮皮鼠吃跳跳糖》为例,简析一般合作式亲子阅读的活动内容:

(1)谈论故事角色,指导观察画面细节(洗脸、漱口、爸爸看报纸、妈妈卷头发、扎蝴蝶结的是女孩、星星表示夜晚等),发展幼儿的认知的能力(医院、红十字)。

(2)谈论幼儿的相关经验(刷牙、洗脸、睡觉前听故事)。

(3)就故事情节等内容提问,例如:一共有几只皮皮鼠,送走了一只还有几只,在哪儿跌断了胳膊摔破了头。

(4)对于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语言,成人以完成句子的方式提问幼儿,例如,妈妈说:“可是,爸爸妈妈一走――”孩子会接着说,“又偷吃了跳跳糖,乱蹦乱跳,把房间里搞得乱七八糟的”。

(5)谈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体验,例如:妈妈很生气,这只皮皮鼠很害怕。

(6)引导幼儿猜测或者预测故事的发展走向,例如,“你认为他们会不会好好睡觉?”

(7)妈妈还可能对主人公的行为作出道德判

断,比如说皮皮鼠管不住自己的嘴、淘气,不听话,等等。

(8)通过提问“假如你是皮皮鼠,你会怎么

做”,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假设。

6岁的孙瑞琪和妈妈的阅读类型属于典型的合作式亲子阅读。下面是他们看图画书《皮皮鼠吃跳跳糖》时的部分内容记录:

(孙瑞琪拿起书快速地翻看。)

孙瑞琪:故事。

妈妈:嗯。

妈妈讲给你听啊。

这叫什么故事,你知道吗?

孙瑞琪:皮皮鼠吃跳跳糖。(注:孙瑞琪小朋友以前看过这本书。)

皮皮鼠吃了跳跳糖,就跳起来了。

妈妈:哦。是吗?

这是什么?

孙瑞琪:爸爸妈妈。

妈妈:那下面呢?

(孙瑞琪指着画面给小老鼠一家分配起角色来。)

孙瑞琪:这个是,哥哥,这个是,弟弟,这个是,妹妹。

妈妈:噢。

天黑了,四只皮皮鼠。

孙瑞琪:四个。

妈妈:噢,“四只”不对?

四“个”孩子,是不是啊?

四只皮皮鼠打起了哈欠,爸爸妈妈说:“你们该干什么了?”

孙瑞琪:睡觉了。

妈妈:嗯。

在合作式亲子阅读中,成人适宜的指导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基本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1.通过对“母亲和幼儿亲子阅读的类型”的探讨,我们发现平行式的亲子阅读中,母子之间并未产生真正的互动,母亲不太关注孩子的反应,也不太关注图画书的内容能否打动孩子,母亲只是自己沉浸在图画故事中,忘了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这样的母亲可能是一个好的阅读者,但不是一个合格的阅读指导者。在平行式亲子阅读类型中,孩子可能会听到一个个好听的故事,但也有可能游离于故事之外。总之,孩子的阅读水平很难在亲子阅读中得到大的提高,孩子脱离成人的指导,成为自主阅读者的进程也将更为缓慢。

在偏离式亲子阅读中,母亲试图“有所作为”,试图更好地指导孩子阅读。然而,偏离式亲子阅读类型中的母亲,她们自身并不是有能力的阅读者。由于她们不能准确理解故事内容,所以在把故事转述或者描述给孩子时,难免有“以讹传讹”的嫌疑。这种错误的指导,极易导致孩子对阅读失去兴趣从而远离阅读。

合作式亲子阅读模式是比较理想的,在这种类型的亲子阅读中,母亲的指导突出了阅读的重点。我们发现,此种类型的母亲兼有阅读者和阅读指导者的特点。在阅读中,他们能合理地运用提问等策略,或巧妙地通过体态语言来引导孩子关注故事,并敏感地回应孩子。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也有利于孩子形成阅读策略、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喜的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母子属于合作式亲子阅读类型。

2.鼓励合作式的亲子阅读活动,实质在于提倡建构一种“对话式”的亲子阅读过程。怀特赫斯特(Whitehurst,转引自波曼等主编的《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2005)和他的同事发现,对话式阅读方式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非常有效。对话式阅读使用的最基本方法是“对等式”交流。儿童与成人之间进行简短的对话,成人不断提示儿童说出故事内容,并对儿童的回答给予评价。〔7〕

在对话式阅读中,成人对书中的每一页内容都进行“对等式”交流,尽量减少对文字的阅读,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儿童。如果儿童能主动说出故事的内容,成人可以紧接着给以评价、补充和重复。这是一种无需提示的“对等式”交流,即由儿童代替成人来启动阅读。 “对等式”交流可以采用五种提示方式。这五种提示可以用一个词“CROWD”来概括。

C(completion)即补充型提示。如果图画书中有押韵或重复性短语出现,可采用这种提示方式。补充型提示可让儿童更多地了解到语言结构的知识,这对他们今后的阅读非常有益。例如,在《皮皮鼠吃跳跳糖》中有这样的重复语句:“皮皮鼠刷好牙,皮皮鼠洗好脸,皮皮鼠听完了故事,皮皮鼠闭上了眼睛。”成人可以说:“皮皮鼠……”然后让儿童根据故事情节接下去说:“刷好牙、洗好脸……”

R(recall)即回忆性提示。回忆型提示是针对儿童读过的内容的提问,它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情节,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O(open-ended)即开放型提示。开放型提示将重点放在画面上。对那些画面信息丰富的故事书来说,这是最好的提问方式。它可以训练并提高儿童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同时引导他们对细节给予关注。之所以称作开放型提示,是因为儿童可以给出许多可能性的答案,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W即特殊型/封闭性提示。特殊型提示包括“是什么(what)”“在哪儿(where)”“什么时候(when)”“为什么(why)”。和开放型提示一样,它也较适合于图画书,其主要功能是教儿童学习和掌握新词汇。

D(distancing)即间距型提示。它要求儿童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便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人在和孩子进行第一遍阅读时,通常更多地采用直接阅读的方式,而不将重点放在提示上,以便儿童更多地了解故事情节。第一遍阅读时可以引导儿童对书的封面和书名作些简单的讨论。在进行实质性阅读时,成人应不断提示,通过提示将讨论图画书内容的任务逐渐交给儿童来完成。在儿童对故事内容相当熟悉后,还可以组织一些延伸活动。

3.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建立成人与儿童的良性互动关系。孩子可能会反复阅读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阅读次数中,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认为,建立成人与儿童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第一次阅读和后续阅读中成人和孩子的关系。

一般而言,成人第一次给孩子讲故事所起的主要作用为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并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图画表现的多样性。而孩子就是做一个倾听者,在听和看中获取图画书的信息。在初次的阅读中,母亲不宜有过多的提问,以免影响故事本身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影响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在孩子对故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后,亲子互动会比较频繁,而且大多是孩子发起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孩子可以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如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包括对关键词语、句型的理解,对画面和文字对应关系、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众所周知,孩子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图画书,对于喜欢看的图画书更是百看不厌。所以同一个故事成人往往要给孩子讲多遍。孩子即使已经能准确复述这个故事了,他们仍喜欢听父母讲这个故事。研究发现,成人在亲子阅读中使用的语言,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互动式的亲子阅读是一种能促进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模式。此种模式不仅存在于初次的亲子阅读中,而且也存在于后续多次的亲子阅读中。成人根据孩子对故事的熟悉与理解程度,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和孩子互动,可以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建议是:

有目的地提问。有关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认为,交互式的、共同建构意义的图画书阅读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是最有意义的。经验主义者注重儿童对词、句以及故事内容的理解。对话式阅读倡导者建议采用以下阅读策略:亲子阅读过程中,成人针对画面内容提问,孩子回答,然后成人谈论自己对孩子回答的看法,同时增加新信息,例如非常准确、优美的词语或者完整的句子。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根据故事特点以及儿童的反应,成人有区别地提问。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成人可以就有关故事细节提问,以此检验儿童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还可以适当地提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促进儿童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假如你是皮皮鼠,你会怎么做呢?”讲完故事,父母可以再次向孩子提问,例如,有几只皮皮鼠?他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摔下来的?他们都摔到哪儿了?他们为什么会蹦蹦跳跳?父母的提问一方面可以检查孩子对故事书内容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向孩子示范应该如何看书。

保护孩子提问的积极性。鼓励孩子提问,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阅读中主动提问的积极性。〔8〕 孩子头脑中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不少思维活跃的孩子经常会打断父母的讲述,这时,千万不要把孩子的行为看作是干扰。恰恰相反,这说明孩子对故事有疑问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也表示他听或看得非常投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

事情。那么,面对孩子的发问,成人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给予反馈。因为孩子的思维具有跳跃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孩子的问题稍纵即逝,一旦没有及时回应,等到讲完故事再去回应,可能就已经事过境迁了,这样就可能白白地失去了一次极好的教育机会。其次,要区别反馈。如果孩子的问题可以用几句话说清楚的,就简单明了地说出来,接下去继续讲故事。如果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就给他以下的提示:我知道你的问题了,等故事讲完了我们再讨论。请记住,说完故事后要兑现承诺,讨论孩子提过的问题,否则会给孩子留下言而无信的印象,无形中也会打击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鼓励孩子的表现与创作。从父母陪伴阅读到独立阅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当孩子对故事本身已经非常熟悉时,父母就应该思考如何延伸孩子的阅读经验了。要通过扩展孩子的阅读经验,让孩子明白阅读是一个听说读写的完整过程。

把孩子讲的故事记录下来或者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念给孩子听或放给孩子听。也可准备一些操作材料,根据故事情节与孩子一起玩角色游戏。或者让孩子尝试把自己创作的故事画在纸上,并帮助孩子制作成书。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对故事的理解,例如用肢体动作表演之类。聆听并忠实记录,准备材料一起表演,把故事画出来等等,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前书写、前阅读技能,也是亲子共读的创造性活动。这样的活动将不仅有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9〕〔10〕

参考文献:

〔1〕张杏如.多元阅读的世界,早期教育,2002,7:4~5

〔2〕周兢.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的评述,早期教育,2002,7:2~4

〔3〕柯南.图画书:幼儿文学的现代形式.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7~10

〔4〕冯晓霞.世界教育大系・幼儿教育卷.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5〕Snow,C. E., & Ninio, A. The Contracts of Literacy:What Children Learn from ,1986

〔6〕Sulzby,E.Children’s Emergent Reading of Favorite Storybooks: A Developmental Stud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85a,20,458~481

〔7〕波曼等主编.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吴亦东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杜陈声佩,陈莉莉.朗读故事.早期教育,2002,7:6~7

〔9〕周兢.早期阅读让孩子终生热爱学习.幼儿教育,2005,1

〔10〕周兢.创意阅读对儿童学习的价值.幼儿教育,2005,2

On the Type of Parent-child Reading and Its Influence upon Children’s Emergent LiteracyDevelopment

ZHU Congmei, ZHOU Jing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8

一、精心选择第一本――叩击心灵

我通常把《肚子好饿的毛毛虫》这个绘本故事做为师生共读的第一本,一只毛毛虫从卵壳里钻了出来,它不停地吃各种东西,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将学生吸引住了。这个美丽的绘本故事也让学生懂得:自己仿佛就是那一只小毛虫,只要不断地读书,多读这样的绘本故事,终有一天,就会像故事中的小毛虫一样变成美丽的蝴蝶。

精心选择的这第一本绘本,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将他们对绘本阅读的好奇心与兴趣调动起来,并从中看到了现在的自己,更看到了未来美好的自己。

二、大量引领阅读――快乐体验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经历了美妙的第一本,接着我便会把很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绘本故事带到他们面前,一本接一本地讲给他们听,从学生的眼神里,从每一次讲绘本时的欢呼声里,我可以看到他们有多么喜欢这些绘本。

读“鼠小弟”系列绘本,鼠小弟和它的朋友们那可爱善良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所以,当读完12本与“鼠小弟”说再见时,几乎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表达了内心无限留恋与依依不舍之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绘本,那只与众不同的,漂亮的花格子大象,让孩子们一见钟情,以至于写绘时,孩子们把跳绳的同学们都想象成了艾玛和它的同伴们,于是,那一次跳绳,一只只大象从绳上跳过的欢乐让小家伙们笑成一团。

三、巧妙设计安排――阅读方法指导

为了点燃学生绘本阅读的热情,让他们更深入、更细致、更广阔、更快乐地进行绘本阅读,方法指导至关重要。

1. “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共读。在进行班级共读绘本故事时,我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故事当中来,让他们融入故事情境,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故事中游戏和玩耍,从而更快乐地游走于故事当中。

2. 开展绘本漂流活动。因为之前大量的绘本共读,已经让很多孩子深深喜爱上了绘本故事,所以,他们自己开始购买绘本故事。但个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此时,我便让学生将自己的绘本故事写好名字带到学校里来,统一放在班级,全班同学传阅这些绘本。每天孩子们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故事,一本接着一本,故事漂走的同时,却把书的芳香与神韵永久地留在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3. 激励家长陪伴孩子共读绘本。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绘本之力》这本书中说:“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阅读的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因而,我倡导家长能够陪伴孩子共读绘本故事,能够将故事讲给孩子听。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多家长感觉孩子明显爱读了,每天催促家长给其讲故事,而家长也觉得通过有趣的绘本故事与孩子沟通是个不错的选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4. 借助图书馆的力量激励阅读。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很多绘本故事,我把这些故事的借阅当作奖品送给那些阅读数量多,阅读兴趣浓的孩子,以此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为了得到这样的奖励,孩子们比赛读,一个比一个读得专心,读得投入,班级里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

这样以课内共读为主、其他自主阅读为辅的多种绘本阅读方法的引领,使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形成了阅读的兴趣,为下一步进行文字式书籍的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读写相结合――想象力的培养

在读这些绘本故事的同时,我也让孩子们根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笔写一写、画一画,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1. 个人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写绘作品。比如将故事讲到一半就停下来,让他们猜一猜下面会发生什么,写一写,画一画;故事讲完后让他们将故事续编下去,模仿作者的样子创作出自己的故事;根据故事中相同句式进行仿写等等,这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写绘作品,个人的想象力在其中彰显。

2. 小组合作创作整本的绘本故事。例如在讲完《蚯蚓的日记》这个绘本以后,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了10个小组,每组6人,布置任务,让他们仿照这个绘本故事去创作“大象的日记”、“蝴蝶的日记”、“山羊的日记”、“恐龙的日记”等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创作出了一本本精彩而有趣的绘本故事。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9

关键词:亲子阅读;阅读指导;绘本;图书馆工作

今天,阅读能力是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会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而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婴幼儿抓起。

我就职的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儿阅读活动中心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采取有意思的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也可以从中开拓少儿图书馆多元化的服务领域。

一、孩子,你离阅读到底有多远——亲子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孩子刚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是很自由的,如果在13岁之前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就会形成学习障碍。我在平时指导孩子们阅读中遇到的婴幼儿阅读和家长导读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在自身的成长期中就没有经过有效的阅读培训,甚至本身就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我接触到的一些家长,经常盲目地给孩子读书,不到一岁就开始看学拼音的,甚至成人杂志都拿给孩子,这方面超龄阅读的例子很多,还有的家长把图书馆当成了托儿所,送到阅览室中就不管孩子读什么书了,自己跑到一边聊天,其实在一个这么良好的氛围里,如果是家长可以搂着孩子在书海中拾起一本孩子喜爱的图书,将它用孩子熟得不能再熟的声音讲述出来,该是件多么愉悦的事。

2.家长对图书馆缺乏了解,不知图书馆还有适合幼儿的图书。一些家长在书店里和书摊上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甚至个别家长分不清图书馆与书店的区别。对成年人进行图书馆基础教育非常必要,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无论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网络咨询平台、设在公园的读书会,只要一有机会就向家长们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希望家长能加入到亲子阅读的行列中来。

3.家长普遍偏重于知识灌输和技巧训练,而忽略了可以更好启发婴幼儿思维想象力绘本和图画书。我的孩子从孕期就开始进行音乐和诵读胎教,出生的第三天,逐步接受黑白图形画,慢慢地开始阅读小布书、触摸书,一岁后开始读《小熊宝宝》系列绘本,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并且语言表达中词汇的运用量明显很多。

4.文学阅读与电视等新媒介相比,在争夺婴幼儿关注方面处于劣势。新媒介很容易打动人,致使孩子阅读口味快餐化。比如风靡于孩子们中间的《花园宝宝》是由动画片推出,而我们的孩子在阅读配套图书时却缺少动力与兴趣,原因是图书确实没有新媒介立体。

5.婴幼儿读者阅读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图书与小汽车对于孩子来说应该只是形状不同的玩具,讲故事是偶然事件,所以阅读无目的、无计划。如果孩子每天睡前把睡前故事作为一个必选项,那么辛苦地给孩子讲了三年故事的妈妈们一定会在心里甜蜜地笑了。

二、家长,请您走近图书馆!——图书馆在亲子阅读中的作用和意义

几年来每次当我们举办生动有趣的“红红姐姐”讲故事的时候,都会引来大批的小读者和家长来参加。从第一次给孩子讲《纸袋公主》开始,我就力求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形象地表述书中故事,并且自制道具,让听故事的小读者与家长参与其中,自我讲述或演义绘本中的故事,即使在和未出生的宝宝一同成长的时侯也没有间断过。以下就是我们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几件事。

1.明确服务对象: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幼儿是不可忽视的读者群体,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

2.找到承载对象:家长是积极参与人。我们的“故事妈妈”们自己首先要学习,从自己开始做起,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

3.提供适合的文献: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前提。少儿图书馆作为专业的儿童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资源,包括藏书、音像、电子文献等。海量的知识库,拥有大量丰富且适合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藏书,是个人家庭所不能比拟的。少儿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一般都拥有大量的绘本资源,像首都图书馆建立的明德英文图书室更是拥有大量原版引进的绘本以满足儿童及家长的需求。

4.图书馆工作者的引领:我们以专业的服务和专致的心态来服务于小读者。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少儿图书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首先是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技能。所以在少儿图书馆内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为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5.家长培训与导读:帮助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2007年初我负责发起并主办了“播撒幸福的种子”亲子阅读推广项目,联合了红泥巴村儿童网站协办,为在北京市全面推广少年儿童阅读活动,进行“种子故事人”的培训。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儿童文学素养、对儿童与儿童教育的理解、与儿童沟通的能力和面对儿童群体说故事的经验。相继培训了百余名“故事姐姐”、“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时值今日,依然深入学校、社区和家庭,为孩子带来美妙的故事,为家长传授亲子阅读方法。三年来,伴随着活动的不断延续和深入,我也从只在图书馆里讲故事的“红红姐姐”变成了把美妙的绘本故事带到小朋友身边的“故事妈妈”。

三、同志,我们一起来讲故事吧!——阅读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硬件方面,图书馆可以开设亲子阅读活动阅览室。作为针对6岁以前儿童服务的亲子阅读室,设计上要为儿童构建舒适惬意、充满创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内部设备的选择,要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比如桌椅,选择色彩鲜艳、最好带有卡通图案、不宜太高太重的。小书架的选择也是如此,最好在地面上铺设有卡通图案的地毯,这样,就可以坐在松软的地毯上或是书桌前放松自在地去阅读。墙壁上的颜色也应以暖色调为宜,适当加以装饰,使之充满童趣。而软件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引领孩子走进阅读世界,还可以在技巧上融入以下的方法。

1.朗读感受法。通过朗读来帮助孩子欣赏和感受作品,将静止的画面、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通过亲子间的交流,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这里指的是忠于原著的朗读,不要有别音,不要带有个人意愿,不要中途加入提问,而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从原文中生成自己的思维。

2.观察理解法。指导孩子观察图片、文字,配合适当的讲解,帮助孩子理解。这种方法以引导孩子关注图书内容和结构为主,帮助孩子初步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区别于朗读感受法,可以不停地停顿,哪怕是书上的一只小老鼠,也可以指给孩子看,不断地用书中的画图和语言去丰富书中的内容,有指导性和思想性地给孩子讲故事。

3.故事表演法。和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再现作品,一方面通过表演加深孩子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能力的提高。可以自制道具,也可以分角色饰演,更可以用身边的玩具和特品来表演。这样,一个平面的故事就能从书中走进孩子的心田。

4.创编情节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孩子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进行创编。使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情境的理解,拓展阅读,不断解析书中的人物关系,深入思考。

5.讨论交流法。就阅读内容与孩子展开讨论,交流想法,以此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空间,促进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也可以建立“故事妈妈”或“亲子阅读”小组,不同家庭的亲子间共同交流。

6.讲做结合法。和孩子一起做书中的手工,或将听过的故事用图画、剪贴、泥工等方式表现出来。把书中的人物、景色或物品还原到实物,可以与“故事表演法”结合。

7.自主阅读法。营造宽松、温馨的环境,孩子独立阅读讲述,可以是大点的孩子,也可以是熟悉图书的阅读的孩子,不会识字的孩子也会记住书中的句子,让孩子觉得自己真是长大了,可以独立阅读,很大程度上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阅读可以带给婴幼儿小小的快乐,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通过一些技巧的摸索与探究,向家长推广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图书馆逐步走近每个家庭,让良好阅读的习惯走进每个公民的生活!期待着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亲子阅读之路可以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玉.0-3岁婴幼儿的阅读特点与阅读指导[J].中华女子学院报,2008,(4).

[2]赵云平.为孩子们打造阅读的乐园[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

[3]季燕.关于亲子阅读的文献综述[J].山东教育,2006,(12).

有关读书的故事篇10

内蒙古伊图里河幼儿园022169

【摘要】早期阅读好处多多:激发识字的兴趣,扩大词汇量,激发想象力,培养专注力,丰富情感……但更为重要的是,早期阅读能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快乐,养成一生有益的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幼儿阶段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http://

关键词 心理特点 环境 情绪 家长的作用 阅读方法 阅读兴趣

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对于孩子的未来的成长及其重要,孩子喜欢读书,是给每一位家长及老师最好的礼物,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可以使孩子受益一生,改变孩子的未来。

1.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

1.1选书很重要

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或老师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绘本等等。让幼儿拿到书就爱不释手,使幼儿对书产生一种好感。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从心底爱上这些书,只要孩子喜欢的书他们才会去翻开看,去探索。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知识经验少,知识面窄,因此,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不够成熟,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因此,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一定要选幼儿知识范围以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

1.2掌握好时间

因为在幼儿阶段,孩子还不能象大人一样稳稳地坐在那里读书。所以老师要掌握好幼儿读书的时间,不要让幼儿坐在那里几个小时,幼儿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时间太长了,孩子就会疲惫从而厌烦阅读。

1.3适当去引导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还分不清哪些是好的图书,哪些是不好的图书,所以就要老师去适当的引导幼儿。因为幼儿的好奇心和好动性特别强,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在早期,孩子的阅读注意力不集中,是早期阶段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需要老师去用方法来引导幼儿阅读。如:可以提问或让幼儿复述自己所看的故事内容等等。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幼儿鼓励幼儿,让孩子对阅读产生积极性,只有孩子感兴趣了他们才会喜欢去做,让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的一步。

2.环境的营造

2.1房间的布置

不管你有上百平米的敞亮大房间,还是只有几十平米的昏暗小蜗居,只要有孩子,你就应该努力为他营造一个干净、利落,充满书香的家庭生活小环境。书柜、书架、书桌上当然要有书。床头、枕下、茶几上也要有书,甚至我们在洗手间也要放两本书,让孩子每天的出入,起居都能看到书,感觉到书。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书籍是家庭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必备品。孩子在幼儿阶段,我们一定更要让他有这种意识。我们应当定期和孩子去书店选书、买书,增加藏书量,送孩子一枚藏书专用印章,让孩子与小朋友交换阅读图书,教孩子给图书帖标签、建档案、包书皮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热爱读书,营造书香世界提供良好条件。

2.2气氛的营造

墙上的字、画,窗台上的花、草,录音机里的轻音乐,也会给你的书香世界增色不少。孩子在教室里或一回到家,首先从视觉到听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平和、清雅的氛围。想想看,在这样的小世界里,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他还会大呼小叫,粗野撒泼吗?当吃完饭后,他会干什么?除了听着音乐遐想,他会不会去翻书呢?

2.3情绪的影响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爱读书,家长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也很重要。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很大,许多家长都因工作或身体健康而焦虑,有时心情不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孩子,没有控制住自己,把这些不良的情绪带到家里,表现在脸上,发泄到家庭成员身上,那么我们就会无意地给家庭的天空笼上一层阴云,让家庭空气缺氧,甚至释放出火药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感到紧张、害怕、压抑。这个时候就算孩子拿起书本,也是读不下去、读不进去的。而且,你的这种情绪还很容易传染到孩子,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以后孩子拿起这本书,你制造带来的那种气氛就会再次浮现,孩子的那种感受就会重现。因此,家长把烦恼丢在门外,把快乐带回家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父母叮当吵架,大打出手的话,那么别说孩子爱读书了,恐怕孩子想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都相当困难了。因此,家长朋友,人生八九不如意,控制自己,再控制自己;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2.4同龄人的作用

老师和家长要创造与幼儿共同阅读的气氛。平时,父母在家里陪孩子读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是带孩子去一些公共的图书馆或参加一些关于培训的阅读兴趣班等。让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创造读书的气氛,在一个很好的读书气氛下,孩子很容易收到周围的环境影响,从而主动拿起书来看。

5给孩子选择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要逼迫孩子读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书籍,会打消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3.家长对幼儿阅读的重要性

3.1家长的影响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阶段,各方面不能独立的孩子对我们有着天然的依赖,所以他们就有模仿我们的天然本性。我们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双眼和心灵,无时无刻不在追随,记录、感受着父母的举动。如果父母都是爱读书的人,那么孩子不爱读书的就极少。试想,茶余饭后,父母总是抱着书本,专心致志地阅读,那么孩子会不会被激起探求阅读的欲望?他们心里是不是一定会想:书里一定有什么秘密,不然父母怎么那么专注啊!这么一想,孩子也就自然去翻书了。如果父母再用些心的话,就会在孩子面前一本正经地把适合儿童的书当成自己的书来津津有味地读。等孩子自己捧书读起时,自然会发现一片新天地,自然会被吸引住。另外,电视关闭了,电脑也不打开,父母都在读书,孩子自己感觉没事可做时,他首先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启发,去找书读。长此以往,你想让孩子不读书都不可能。因为他和你一样,读书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养成了习惯,一天不读书,就会感到少了什么,不踏实、不自在。因此,只要我们的父母爱读书,有读书的习惯,那么我们真的不用愁我们的孩子不爱读书。退一步讲,如果我们的孩子没受自己的影响不爱读书,那么也关系不大,因为你读了那么多书,那么爱读书,你是会从书中找到好办法的。

有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位家长问我说,“我的孩子不爱写字怎么办?”我说;“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写什么字,如果是钢笔字的话,你把纸铺在他面前,你写你的,他就会写起来。”其实,读书也是一样,孩子读书习惯,兴趣的培养,最简便、最有效、最实用的就是我们家长的示范、榜样作用。为了孩子爱读书,让我们家长先捧起书本读起吧。

3.2家长的引导

对孩子,我们都充满了爱意。我们把握着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在幼儿阶段至关重要。爱读书就是孩子良好品行之一。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我们一部分家长还需动动脑筋,用一些技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3.2.1说

A、吃饭、做家务时,如果孩子在场,一定要向家庭成员津津有味地谈论自己看过的书或正在看的书,或者有意识地就书中的问题同另一半辩论。若发觉孩子被吸引时,一方可以把孩子当成大人,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也帮自己说。如果说不清,可翻开书,共同阅读相关的内容,或者找到相关的内容,让孩子替你读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

a、让孩子感到得到了尊重。

b、让孩子知道书可以帮着讲理。

c、让孩子感到谈论书挺有趣。

d、同时培养了孩子思辨和表达能力。

B、常常提说孩子所看书的内容,同孩子讨论,让孩子觉得自己所看的书,大人也喜欢,让他的读书行为得到认同,产生自豪感。

C、说说新书。说说新书的销售量,说说新书的作者或者所获得的奖项,以此勾起孩子阅读的欲望。

D、说书中几个细节给自己的影响,或给一代人的影响。让孩子感觉到书具有神奇的力量。

3.2.2听

我们都知道王刚演播的《夜幕下的哈尔滨》,知道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我们更清楚自己爱读书,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了那些精彩的评书、小说。听着不过瘾,听着着急,才到处去寻书借书的。《七侠五义》、《隋唐演义》,继而是四大名著等,都是因为听得有趣,才去读的。因此,好的广播,如小说评书连播、诗词朗诵等,不妨定时收听,孩子兴许由此就爱上了读书。

3.2.3问

留意孩子手中的书,很谦虚地去请教孩子书中的问题,对孩子的解答表示感谢,让孩子在读书中有当老师的感觉。这种成功感会让孩子更加深入广泛地读书。

3.2.4读

优美的篇章一起读。你一段,我一段,如果分角色读,有时还可以角色反串特意让孩子读大人的话,父母读孩子的话。如果有条件,可以录音记录播放,满意的还可以推荐给其他小朋友。以此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温暖,让孩子在朗读中思想和情操得到陶冶。

3.2.5讲

绘声绘色地讲书中精彩片段,最紧要处戛然而止,故意留下悬念,故意把书“藏“起来,故意没时间“下回分解”。孩子的胃口已被吊足,他自己不去找书看才怪。当然,你讲的书的内容,一定要注意适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如果是5岁以上的孩子,我敢说,我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一点内容,就会让他着魔般地读完整部书。一般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孩子读完《哈利·波特》七部,21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等他读完这几本书,他的读书兴趣有了,习惯也初步具有了。如果你再介绍《好饿的毛毛虫》,《逃家小兔》或者更多关于绘本的书等等,他们就会一步一步进入书的世界。

3.2.6看

看电影也是我们家长引导孩子看书的一种好办法。看几部经典大片,然后找原著来读,孩子就会知道电影与原著或剧本的差别,懂得看书会知道得更多,从而不断地去读书。

3.2.7请

邀请爱读书的家长朋友或孩子朋友来家作客,交流读书心得,交换阅读书籍。让孩子以书交友、会友,以书友增强读书兴趣,以书友肯定自己热爱读书的成果。

3.3亲子阅读的必要性

早期阅读启蒙,亲子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如何把陪读进行得生动有趣,不至于让孩子觉得枯燥呢?

阅读前先让孩子自己取书,让他在自己的小书架里挑一本想看的书。或者先给一些提示,比如“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关于小兔子的书吧”,再让孩子去找书。家长事先要把孩子的书看一遍并通读一遍,理解故事的进程、高潮,这样才能确保朗读时抑扬顿挫。越是绘声绘色的朗读,孩子们越是提得起兴趣。

朗读完一遍后,或者读到一半时,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猜猜看,接下来会有什么可怕的事发生”,或者“如果你是图画书里的这只小兔,你会怎么办呢?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千万不要过早逼着孩子学字。”学龄前的孩子,肯定还是从图画中理解故事更多。文字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个图形,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认识再多字的孩子,也不过是台’识字机器’,只认得一个个单独的字,却不理解文字的真正含义和用法。”

4.老师如何使幼儿获得语言的阅读图书方法,此方法分三大阶段:

4.1阅读前

(1)设定此书的目标。

(2)展示此书的封面给幼儿看,鼓励幼儿预测此书的内容。

(3)讨论书的作者与绘图者。

(4)和幼儿讨论此书内容和幼儿自己有相关的经验。

(5)和幼儿讨论此书的型态(民间故事、虚构、寓言、真实等)。

(6)介绍此书的主角。

4.2阅读中

(1)当幼儿在听故事时,鼓励他们对其中情节反应或互动。

(2)将故事的内容精致化,以符合幼儿的理解能力。

(3)偶尔问一些问题,以了解幼儿对此故事的理解程度。

(4)若发现幼儿对其中某一段不太理解时,重说一次。

(5)在适当的情节时,让幼儿预测下面将发生何事。

(6)让幼儿说出自己对此故事的观点。

4.3阅读后

(1)回朔此故事的因素(型态、问题、目标、问题解决等)。

(2)协助幼儿连接主角和事件,及和他们生活中类似的事件。

(3)鼓励幼儿在延伸的活动中,思考和此故事有关的内容。

事实上为幼儿阅读故事书的方法有好几种,无特定的技巧,只要态度温馨,故事书内容有吸引力,有充足且定期的阅读时间,提出能刺激幼儿思考及回应的问题,也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及回应,气氛让幼儿感觉愉快,就够成为幼儿阅读故事的基本良好条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父母或老师,有无良好的说故事技巧,只要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在幼儿心目中故事永远是好听的。

5.如何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5.1悬念调动法

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孩子。听老师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老师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5.2故事梗概法

老师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好饿的毛毛虫》。事先,老师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5.3阅读机辅助法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一些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及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抓住孩子这一特性,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将故事情节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孩子边看边思考,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