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号什么十篇

时间:2023-04-10 06:56:18

陶渊明号什么篇1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谥号靖节。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来源:文章屋网 )

陶渊明号什么篇2

关键词:陶诗;日常生活;诗化;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09-02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历来是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陶诗的风格有其平淡质朴,清新自然的一面,也不缺乏其沉郁豪放的一面,二者的共同点都是“真”。所谓“认真无所先”,淘诗的叙事、写景和抒怀,无不以“任真”为先,处处真意淋漓。陶渊明善于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词语来描绘田园的风光景色,字里行间表达出他深刻的生活体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可以领悟到他的人格与思想魅力,陶渊明以这种真诚、笃实、纯朴的行为及诗作独树一帜。这样的陶诗,这样的陶渊明不仅仅在中国古代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被奉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典范,尤其对现如今社会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仍有指导意义。

一、从陶诗的类型分析陶渊明对田园的热爱和对政治的关心

陶渊明的诗歌通常分为两类,田园诗和咏怀诗,其中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如《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直接表达了他对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除田园诗外,也不乏优秀的咏怀诗篇,如《杂诗十二首》(其一)中“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咏荆轲》中“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等,表现了陶渊明归隐后对政治的关心。这两类诗是陶诗的主体,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陶渊明的志趣和他退隐后所关心的事情,而这些又都是陶渊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些诗作,陶渊明将日常生活诗化并且达到很高的造诣。

(一)田园诗和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并非生来即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年轻时的他学富五车,也曾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鸿鹄之志,但是,由于他生不逢时所处社会皇室王朝更替不断,庶族寒门出生的陶渊明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他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最终,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从此开始了他的隐居躬耕生活。

陶渊明将美好的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用质朴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自己的劳动,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透漏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侧面反衬出对官场的厌恶。陶渊明将田地、草屋、树、山、飞鸟,花,这些随处可见的意象用简单的语言组织起来,构成一幅美丽舒适的画面,使他的文章处处充满浪漫的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下采摘,悠闲自在,不经意间抬头喜见南山绝妙的景色。一中平常事的物,一个简单的动作,在陶渊明的笔下却是那样富有诗意,这两句诗将作者闲适的心情,田园生活带给他的惊喜描写的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几句诗写出了陶渊明在年少时就没有迎世媚俗的本性,生性喜欢简单自然。无奈做官后的生活实在有违自己本性,因此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就像束缚在笼中鸟怀恋旧时山林,池中鱼思念故时深渊。“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写出了他久处于争权夺利,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以及重新回归田园自然后的欣喜。

(二)咏怀诗和坚忍的性格

陶渊明的诗作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田园诗,也不乏的咏怀诗。读这一部分陶诗,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在对现实强烈不满中表现出的刚健和豪放的风格。

例如《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这首诗中陶渊明借助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赞叹荆轲的英勇壮举,同时对他的刺杀的失败表示遗憾惋惜。陶渊明将家喻户晓的平时生活中人们经常讲述的历史故事,用诗的形式写出,其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便是陶渊明真性情的流露。也是他家族气质的一种流露。陶渊明的咏荆轲、咏夸父和咏精卫、刑天,不为五斗米折腰,回绝太守馈赠的粱肉等一系列“带性负气”的诗歌和行为无不打上了家族气质的印记。

陶渊明将自己性格特点寓于日常的各种事情之中,如饮酒作诗,采菊见山,,读书感怀等,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抑或所见所感描述的通俗简单且淋漓尽致,陶渊明的嗜酒如命、对政事的愤慨激昂、以及他性格喜怒等全部通过诗化的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读后有与诗人面对面交谈之感,共鸣强烈。将自己的生活入诗,将简单变得诗意,这才形成了陶渊明的诗作独特的特点。

二、从陶诗的艺术特色探讨陶渊明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陶渊明得诗作总将写作的重点放在日常生活方面,这是他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所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就什么样的诗歌。而陶渊明总能将这些再普通平常的简单事物赋予绝妙的诗人感受,又不乏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陶诗的艺术特色来探讨陶诗为何能够给我们这种感受。

前人常用“平淡朴素”来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非常正确的,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在平淡中告诉世人一些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朴素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绮丽的风格。陶渊明归田以后,长期生活在平凡朴素的农村,游于斯,乐于斯,所见之景为村落、山岚、清溪、草木、农田、飞鸟……所交游之人为江州下层官吏、农夫、野老。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比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等,这一切照实说来,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甚至连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都很少,仅仅是白描。陶诗的特点在于在平淡的背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热烈的思想感情。陶渊明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溶入丰富的感情,化为心灵的光辉,再以朴素平淡清新自然的语言,映照在诗作中,萌生出深邃的哲理,树立了一代哲理诗的风范。

(一)清新的笔法

初读陶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陶诗清新的笔法。陶渊明刻画自然风景、日常生活,绝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变幻的修辞,而是原物还原,清新自然,这给当时以玄言诗为代表的诗界注入了一股清新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劳动的场景,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清新朴素,不带半点修饰。同时这首诗写出了劳动的艰辛,但在艰辛之中有快乐,因为作者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不必忍受黑暗的官场,暗含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腐败官场的讽刺。

(二)细腻的描写

陶渊明生活在田园中,从文人化身农夫,日常生活的一草一木都能在他的笔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的活灵活现,赋予生命的气息。“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浊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拄着拐杖,从崎岖弯曲的山间小路回来,先在山涧小溪中洗一洗走的发烫的脚,然后斟满一壶酒,宰杀一只鸡,请来邻居,痛饮几杯,太阳下山了就用火把照明。一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诗人润色,便有了如此情趣,表现了诗人善于观察并总结日常事物的本领,通过自己细腻的描写,将他们赋予美,种种事物更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读后想亲自经历一回这样的事情,令人回味无穷。

(三)质朴的语言

陶渊明的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被代代文人所铭记,与他质朴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陶渊明生活在田园中,又加上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文人身份,使得他可以通过文人的笔触将田园生活刻画出来,而简单的生活环境又促使他通过质朴的语言,不加修饰的辞藻,白描的手法将田园景色描绘出来,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春秋好天气,登山作诗,路过邻家,把酒言欢,农忙各自回家,闲下来即相互思念。思念即披衣串门,说笑起来都不考虑时间。在大多数人看来平淡枯燥的生活在陶渊明笔下却如此富有生机,他用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却琅琅上口,总能用简单的文字在读者面前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陶诗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每一首诗都有其成诗的背景,作者或结合自身经历或结合历史事件,用自己的语言将所感所想描述出来,用精炼的语言汇集成精妙的文字,以期达到表达自己心静甚至教化世人的愿望,很多诗歌能够流传千古,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妙的文字,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因为其有着跨越年代,穿越时间的意义,陶诗就是这样的一类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诗,或许陶渊明在作诗时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境,并没有想到会流传千古甚至有此效果,但是正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人在陶诗中发现了陶渊明伟大的人格和陶诗所传达出的深刻含义,并认真研学,最终使陶诗的意义最大化。

陶渊明之所以被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陶诗被称为田园诗的典范,与陶渊明个人魅力和陶诗的风格有关。如果不深究陶诗所表现出的深刻含义的话,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陶诗的平淡质朴,清新自然,这也是陶诗最具有识别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与陶渊明的生活阅历和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少年时的陶渊明胸怀大志,试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在芝麻小官上作出一点业绩,但终究因不能忍受官场的种种而辞官还乡,归隐田园。一句“但使愿无违”道出陶渊明渴望退隐的希冀,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田园生活的平静安宁使得陶渊明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切回归自然,顺其自然,自此即使生活艰难,他也变得快乐许多。

陶渊明洒脱,超凡脱俗,我们由他的诗作可以看到他晶莹剔透的鲜明而独立的人格,生命存在的本身就自成目的,这正是陶渊明生命意识中关键而独特的存在,假如一个人的生命自身不自成目的和不具有价值,那么他与前代、同代和后代的联系中也不可能获得价值,不论这种联系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不论时人后人是赞美还是唾骂,都不能赋予或抹去生命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身处现代,依然有类似古人的无奈,陶渊明所追求的自在简单,仍是今天的我们在一直寻找的理想的状态,我们何不学习一下陶渊明任真自得,削尽浮华尽显本色呢?陶渊明的诗作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将自己的生活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生活的诗化,这种人格与艺术素养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龚斌.陶渊明传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陶渊明号什么篇3

水有源,树有根,我将目光投向了上古时期。从史书记载可以得知,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因之亦称唐尧。所以取这么这个名号,是因为他先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关于这两次分封,前人曾推断陶为山东,唐在河北。可是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发掘出了古城址、古墓葬、古观象台等,有力地说明了这便是尧舜禹时期的文化特征。陶寺遗址应是尧都古城无疑,它为前人无据的推断找到了实据,同时也说明在上古交通十分不便的时代,帝尧的封地在山东在河北的说法的确值得商榷了。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有着充分的论据。一是史料密集。如果说,前述《翼城县志》为翼城人所记,难以为据的话,那么,《汉书・地理志下》的记述就不能不信了,其中写道:“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居,《诗・风》唐魏之国也。”唐初《括地志》也明确记载:“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新近我读到一本《古族新考》,作者余太山先生依据考证明确认定:唐地“则当在翼城”。二是遗存传说颇多。前面已提到,引起我注目的是翼城有众多的与唐有关的村落,而且这些村落的名字都有来历传说,这里有尧王巡访的传说,有尧王神泉的传说,还有尧王砂锅的传说,这些传说无不和唐尧有着密切的联系。倘若这些还不足为凭的话,那就必须借助另一个方面了,那就是考古实证。

1991年5月,山西省考古队在翼城县隆化镇发现了枣园文化遗址。依据这个遗址出土的陶器群特征,专家们认定这里的活动年限大致为公元前4400年前后。这实在是个有趣的发现,说其有趣是因为它让人想到陶寺遗址。从时间上看,枣园遗址的时期约早于陶寺遗址2000年。这便说明,在陶寺文化之前,翼城就生息、繁衍着人类的先祖,正好为尧“十有五封唐为唐侯,合翼与浮山南为国”提供了考古支持。也就是说,尧当初封为唐侯,不是在遥远的河北,而是在与陶寺近侧的翼城了。翼城就是古唐国,尧之所以称为唐尧或陶唐氏,概源于此。

现在再回想《括地志》中“尧裔子所封”的记载,根源就非常清楚了:翼城既是尧即位前的封地,也就是古唐国的创始地,帝尧去世后,继位的帝舜不忘他的功业,就将他的儿子封回了唐国旧地。这是多么合乎情理的事情啊!世事沧桑,岁月变易,这里经历了千秋万代的变化,但那个唐字始终没有被遗忘,于是就有了现今那些以唐相称的村庄:唐城、南唐、北唐……

其实,何止这些村庄,即是历史上堂堂有名的晋国也是在翼城萌生的。晋国初始并不为晋,却是以唐为国的。史圣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写道:“唐叔子燮,是为晋侯”。这是说唐叔虞的儿子燮改唐为晋,成为晋侯的。说得透彻一点,就是晋国是由唐国演变而来的。说到唐叔虞,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个桐叶封弟的故事。司马迁对这个故事也有记载: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从史圣笔下的记载,我们至少可以明白两点:一是晋国确实起始于唐国;二是唐国故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河是黄河,汾是汾河,这两河之东的地面也就是现今侯马、曲沃、翼城以及襄汾的部分地盘。种种依据表明,叔虞始封的古都在翼城,翼城其时是唐国的中心。

这不是妄断。现今在翼城县探访,到处可以看到晋国与古唐国有关联的遗址。南梁镇有个故城村,村中原有城墙门楼,门额上的题刻就是:桐城。可见,当年唐叔虞手持桐叶来到的封地就是这里。如果这种说法还是猜测的话,那么,该村尚有城墙遗址,且是晋国时期的。那层次分明的夯土成为最有力的实证。正是由于翼城县是桐叶封弟的古都,是古唐国的中心地带,与之相关的建筑、村庄比比皆是。在旧县城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钟楼,上面的门额题词为:“剪桐封国”。虽然钟楼经过修缮面目一新,但是那古旧的门额石刻却在倾诉着沧桑往事。

行笔至此,本来可以为晋国之初的唐国定论了,忽然又想到个太原说,因为近年曾有人撰文以为桐封之地在晋祠。其实,这个疑义早有先贤考证解决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先生。顾炎武先生是江苏昆山人,为了反清复明从江南辗转来到北方,长期居住曲沃,在此边讲学、边写作,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著《日知录》。他在书中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叹。也就在这部世人备为推崇的著作中,顾炎武先生将自己对晋国史料的不少疑点进行了考证辩伪,其中就有对古唐国的论断。他的笔墨简练而明确:

晋之始见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阳翼城县也……所谓成王灭唐而封大叔者也。北距晋阳七百里,即后世迁国,亦远不相及……况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

面对顾炎武先生明确的论断,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再自设迷宫,在其中兜圈子了。翼城就是桐叶封弟的古唐国,也就是晋国的源头。

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又萌发了新的感触:历史是有延续性的,那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总该和翼城也有某种不解之缘吧?

那时我想到了李渊,他是唐朝的缔造者、开国皇帝。公元617年,他自太原起兵,扬起反隋的旗帜,一路挺进,所向披靡,很快打进长安,彻底动摇了隋朝的根底。不久,隋炀帝被杀,一个新的朝代开始了。这个朝代以什么为名呢?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然而,李渊并没有花费时日就拍板定论了。随着李渊的降旨,唐朝这个名字于是就炳彪于世,穿越时空了。为什么一个值得抓耳挠腮的难题,李渊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懂些历史的人一定很好理解,因为李渊其时是被封为唐国公的。隋朝的唐国公仍然以唐自居,便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看来,要弄清大唐的源头还必须从“唐国公”入手。

翻阅史料发现,李渊这唐国公的封爵是世袭的。最早受封的是他的祖父李虎。那是在北魏时期,李虎是个赫赫有名的将军。他屡立战功,功勋卓著,成为当时的柱国将军。柱国,显然是国家砥柱的意思。这位柱国将军不贪功,不居傲,在北周开国时又立下勋劳,当上了太尉。太尉已经名重朝野,但是,皇帝觉得仍然难以旌表他的业绩。因此,当李虎去世后又加封了唐国公,由他的儿子李承袭了父亲的封爵。不过,李对这荣显的享受是有限的,没过多年,他便早逝了。不幸的李渊遇到了幸运。说他不幸,是因为中国人早就有人生三不幸的定论:即少年丧父,中年亡妻,老年失子。李渊七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当然是不幸的。说他幸运,是小小年纪就世袭了祖上的封号,而且将唐国公的封号由北周带入隋朝了。

那么,李渊祖父李虎的封爵缘何称“唐国公”呢?已故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所著《唐代制度述论稿》中指出,李渊一族“累代所葬之地”为汉代钜鹿郡广阿县(今河北省隆尧县),李虎死后之所以被追封为唐国公,“盖止取义于中山、钜鹿等地所流传之放勋(尧的名字)遗迹”。陈老先生的说法虽是一家之言,但从各种史料看,李虎“唐国公”的封号均和陶唐氏、唐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当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时,他不禁暗自欣喜。其近臣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更为欣喜,高兴地告诉李世民:“唐固吾国,今我来斯,是为天与。”由此可以看出,太原虽然远离尧都平阳,可也属唐尧古国,因而,李渊暗自高兴,以为这是上天的意思。这就为唐朝国号的确立提供了又一佐证。有意思的是,在李渊去世37年后,唐高宗李治又尊其号为 “神尧皇帝”,这就更加说明了大唐王朝的历史渊源了。

自李渊反隋立国,到李世民继位后的贞观之治,唐朝以其开放的气度、安定的社会、快速的发展,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展示得淋漓尽致。要说清楚唐朝的兴盛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当今世界是以城市化发展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特征的,我们不妨就看一看历史上的唐朝古都长安吧!

这座雄伟的长安城周长36.7公里,面积83.1平方公里,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是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其时,把长安城放到世界上任何国家去比较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比公元446年修建的东罗马首都拜占庭大7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阿拉伯首都巴格达大6.2倍。就在这座洋溢着大唐气象的都市里,来往着从世界各地云集而来的使臣商贾,他们载来了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当然,在这里也有无数的官吏、商贾走了出去,走到异域他乡,他们将大唐朝的大风度、大气象无疑也带了出去。有的出去了,回来了;有的出去了,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繁衍着华人的后裔,于是,在他们居住密集的地方房屋成片,店铺成街,因而就有了跨越时空、赫然于世的唐人街!

纵观今日之世界,中国人的身影几乎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如果将目光投向异域中国人密集的地方,那就要走进各国那些大城市的唐人街。唐人街――一个响亮在全球的名称,在美国,旧金山有,纽约有,西雅图有;在加拿大,渥太华有,蒙特利尔有;泰国的曼谷有,缅甸的仰光有,英国的伦敦有,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有,澳大利亚的悉尼有……。不必再列下去了,就这也足以说明,唐人街如一座座丰碑写照着中国人在五大洲的行姿。

唐人街,用大唐风韵显示着中国人的骄傲!

如果将这给予中国人无比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比做浩荡洪流,那么,翼城就是源头细流。源头细流与浩荡洪流相比,虽然是那么微小,但却是根脉所系,命运所依。正是这涓涓细流,不舍昼夜,连续奔波,穿过无数岁月,将先祖的华光流荡进了一个新的时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才能写就大唐盛世,创造出举世罕见的辉煌。为此,我由衷地赞叹:

陶渊明号什么篇4

一、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发展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政治环境十分复杂。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上了二十多年漫長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天命”,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在性格方面,陶渊明率真刚直,不合于官场,官事繁忙劳顿,也不合他自由娴静的习性。还有一方面,他本身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瘸苦,他要摆脱自身躯壳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陶渊明一生儒道两家思想冲突很激烈,表现在他生活中就是屡仕屡隐。总之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风格。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分类

陶渊明的创作以诗为主,兼擅辞赋和散文。诗现存一百二十余首,特别是反映乡村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谓田园诗,就是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大作家。在诗歌发展史上,以农业劳动为内容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古代歌谣。到了《诗经》出现了大量的反映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些农事诗反映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及其感受,但直到了陶渊明,农村的生活和田园风光才真正得到文人的注目,农事诗发展为田园诗,这些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影响久远的诗歌流派,陶渊明也因此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从其内容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渐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長上了翅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

第二类,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

《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第三类,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長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透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号什么篇5

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可十三个年号,称为“十三朝”。

清代这十三朝,要论故事和笑话最多的,就属乾隆。乾隆是年号,他本人姓爱新觉罗,名叫弘历,庙号清高宗。反正,乾隆、弘历、清高宗,都是他,一档子事儿!

从清朝的“玉谍”,也就是“家谱”上来看,他父亲是雍正,母亲是玉贵妃——钮祜录氏。可据说,雍正不是乾隆的亲爸爸。他亲爸爸姓陈,是汉族人。在康熙年间坐过中堂。想当初哇,玉贵妃生了个姑娘。那年月男尊女卑呀,她怕别的妃子万一生个儿子,立为东宫太子,她不就坐偏了吗?可巧啊,陈中堂家里生了个儿子,不知怎么那么寸,跟玉贵妃生的这个姑娘,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

哎,全赶一块儿啦!

玉贵妃私下里让陈中堂把儿子抱进宫里来看看,等看完了再抱出去,哎,给换了!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那个“以凤换龙”。后来,乾隆长大了,也风言风语的,听说过这档子事儿,可他本人也没较真儿。您想他本人都不较真,别人谁还管那个闲事儿啊!

话又说回来啦,他本人也没法较真儿。怎么?一嚷嚷出去,皇上俩爸爸。哎,那……多难听啊!一琢磨,得了,干脆我闷着吧。乾隆忍了。

有人问了,为什么就属乾隆年间的故事和笑话儿最多呢?

因为他居中。乾隆的前边儿是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六个年号;后边儿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也是六个年号。他在当间儿。一般来说,当间儿的都是精华,最好。您看:吃饺子当间儿是丸儿;吃包子当间儿是馅儿;吃榛子当间儿是仁儿;吃桔子当间儿是瓣儿;吃桃子当间儿是……核!

反正大部分东西,都是当间儿的好。乾隆在清朝排列当中,可称“鼎盛时期“。他登基以后哪,手下用了两位得力的大臣。是一武一文,一满一汉。一个是满中堂、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九门提督——和珅。外号,蜡头儿!

您说什么?噢,他怎么会叫蜡头儿啊?

是这么回事。这个和珅哪,原来是御前待卫,打“气死风灯”的。当时才十一二岁,个头儿不高,大伙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蜡头儿。叫来叫去,哎,还真传开啦。直顶和珅都坐了中堂啦,私下里还有人管他叫蜡头儿哪!

另一位是汉中堂、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天官、左都御史——刘墉。

那位说了,刘墉的外号儿我可知道,他叫罗锅儿!

您还真说错啦。这刘墉并非罗锅儿,不罗锅儿。要真是罗锅儿也入不了阁,当不了中堂。按清朝的规矩,凡六根不全——有残疾的人,不能当官儿。刘墉什么官儿啊?当朝一品,文华殿大学士、汉中堂。能是罗锅儿吗?真要是汉中堂罗锅儿,那满中堂呢?缺胳膊,皇上没鼻子,娘娘一只眼!那就不是大清国啦,该改“残废院”啦!

刘墉他那么大的官儿,哪能是罗锅儿呀!

那么,为什么都管他叫刘罗锅儿呢?这里边儿有来历。是因为皇上封他为“罗锅儿”。封官儿有封罗锅儿的吗?他……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讨的。说了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因为刘墉这个人,能写会画,学问好。老趴桌子上念书写字,天长日久,哎,就有点儿水蛇腰啦。有一天哪,他上殿见皇上,往品级台前一跪,乾隆一瞧,顺嘴儿说了一句:

“刘墉,你这么一跪着,不就成了罗锅儿了吗?”

刘墉一听这话,赶紧磕头:

“谢主隆恩。”

皇上一愣:

“嗯?你谢什么恩哪?”

“谢万岁封我为罗锅儿。”

乾隆乐了,说:

“嗨,封你罗锅儿,有什么用啊?”

“有用,臣我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的俸禄。”

这是怎么回事呢?清代有个规矩,皇上亲口封一个字儿,每年多领一万两银子。就拿光绪年间的西太后来说吧,她每年得领十六万两的“胭粉银”。十六万两银子全买胭脂粉,还不把人埋起来啦?名叫“胭粉银”,不一定专款专用!因为已经封她十六个字儿啦 ,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一个字一万,十六个字,十六万两银子。

今天哪,刘墉谢恩,说皇上封他“罗锅”,罗锅——俩字儿。哎,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乾隆一听,噢,是这么回事儿啊。心说,我有钱,也犯不上这么花呀!皇上要跟争辨:

“刘墉,联并非封你为罗锅儿。我呀,就这么一比方,说着玩哪。”

刘墉说:

“万岁,君无戏言,您说的话不能不算,如果这句不算,往后您说的话全不算!”

皇上赶紧说:

“算,算!”

您想,皇上说了话不算,那不就反了吗!算是算了,每年得多花两万两银子。

乾隆一琢磨,我跟他还真不能随便说话,说了个“罗锅儿”,让他讨了封啦,我两万两银子没啦。这钱不能这么花呀,嗯,……这么办:

“刘墉,大清国祖制所定,六根不全,相貌丑陋之士,不能为官。你既讨封为‘罗锅’,罗锅儿乃属有残疾之人,朕当无法再用爱卿,你辞官回乡去吧。”

那意思是,你呀,回家抱孩子去吧。我不用你了。官儿没啦,罗锅俩字儿无形中也就取消了。哎,两万银子我也省下啦。

你瞧皇上算计的多好。

刘墉多机灵啊,一听就明白了,噢,你这是变着法儿想不花钱哪。那哪儿行啊!

这得说说:

“万岁,罗锅儿并非残疾之人……”

乾隆说:

“就算不属残疾之人,那也是相貌丑陋啊,从古至今,哪有相貌丑陋之人,在朝做大官的呢?”

刘墉说:

“那……哎,有啊。后汉三国,庞统庞士元。生得:黑面短须,秃眉掀鼻,算是相貌丑陋吧?可官至中郎将,副军师,封关内侯。貌丑而才高,不防封侯拜相!”

乾隆心说,嘿,他还真找着这么一位!庞统模样儿长得就是够惨的。后来可也真作了大官儿啦……。哎,又有词儿啦:

“刘墉,庞统光有帅才呀。统兵布阵,深得六韬。却无文才呀。你看人家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留传于世。你多咱见过庞统的诗词文章?象这样不全之才,不足一提。”

噢,庞统有帅才无文才。嗯……刘墉眼珠一转,有了:

“万岁,东晋陶潜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著有《归去来辞》,写过《桃花源记》,曾任参军,当过县令。够全才了吧?”

乾隆说:“不错。”

刘墉说:“万岁可知,陶渊明是斜眼儿。”

啊?!陶渊明是斜眼儿?皇上愣让刘墉给气乐了:

“刘墉啊,陶渊明什么时候又成斜眼儿啦?”

“万岁,他生来就是斜眼儿嘛。”

“嗯?谁说的?”

“他自己说的呀!”

乾隆心说,他自己说的?你听见了是怎么着?

“刘墉,陶渊明说自己斜眼儿,有何为证哪?”

“万岁,陶渊明有首诗,叫《咏菊》,您可曾记得?”

乾隆说:“朕当然熟知,还经常吟颂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刘墉说:“哎,对!就这两句,便足可证明他是斜眼儿啦。”

“怎么哪?”

“万岁您想啊,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儿采菊,能看见南边儿的山,(学斜视状)这不是斜眼儿吗?”

嘿!

乾隆一听,哎,你怎么琢磨来着!

得啦,没词儿啦,只好说:

“既然陶渊明是斜眼儿,都可为官,那……你这官儿,还接着当吧。”

“臣,谢主隆恩。”

哎,刘墉这官儿保住了。官儿一保住,罗锅儿俩字儿就算占上了,两万两银子也跑不了啦。

乾隆一想,我呀,找不着碴儿,罗锅儿俩字儿去不掉,也不能让你舒坦了。我作首《罗锅儿诗》,恶心恶心你!

“刘墉啊,既然你已讨封为‘罗锅儿’,朕当就再赐你一首《罗锅儿诗》吧!”

刘墉一听,什么?罗锅儿诗?噢,你这是没辙啦,想作首歪诗气气我。来吧,还不定谁把谁气了呢!

“微臣恭候万岁作诗。”

乾隆这首“罗锅儿诗”是这么作的:

“人生残疾是前缘……”

就是说呀,人若有了残疾,那是前世注定的。

什么?这是宿命论?当然啦!您别忘了,这诗是二百多年前,封建皇帝作的。他不可能有唯物观点。如果乾隆皇上作诗全用这词儿——

“长江流水起波涛,泰山压顶不弯腰……”

哎,那……您听着就别扭啦!

“人生残疾是前缘,

口在胸膛耳垂肩。

仰面难得观日月,

侧身才可见青天。

卧似心字缺三点,

立如弯弓少一弦。

死后装殓省棺廓,

笼屉之内即长眠!”

刘墉一听,嗬!我这么大人就窝在笼屉里,合着死了都直不了腰!皇上你也太损啦!

虽说心里生气,可脸上没挂出相儿来,不动声色。

乾隆一看,呦!还真沉得住气呀。行,我再气气你。让你给对一首《罗锅儿诗》,这叫拿自己的骨头扎自己的肉。

陶渊明号什么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实生活;寄托;歌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75-01

语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信息,通过语言的艺术来表现文学的美。文学源自平凡的生活,是利用语言再现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件,再现生活中令人泪下的崇高与伟大。再现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经典文学感动着每一代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学的优美,人生的感慨,生活的美丑善恶?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认为应该教会学生还原生活,让学生多角度感受语文,而不是单单从语言文字一个角度去感受品味文学作品。一个角度去欣赏,那是平面的,缺少立体感。应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作品。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还原生活,把文学作品中描写,所写的故事,所得到的感受和认识,体验,再还原回去,在还原的生活情景中去理解认识感知作品的美,作品所表达的哲理和教训。

例如在诗歌方面:学生对很多诗句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很多人都认为美,但是,有的同学没见过沙漠,没见过大河,就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境之美。如果把这样的情景用图片展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领会其中的美。或者让学生自己构建图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再如“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表达了人之孤独。“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创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果你是一个都市之人,生活悠闲幸福,来到这样的环境,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你是落魄的才子,心情孤寂,有志难伸,不得重用,壮志难酬,这时候,你来到这样的地方,你是什么心情?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物的写法。这时候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学生对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不了解,他们怎么会明白“碧云天,黄叶地,晓来总是霜林醉,点点是离人泪”中所寄寓的是莺莺小姐的一腔凄苦之情,对张生的恋恋不舍。如果学生不了解杜甫的困境,他们怎么能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寄予的悲苦之情,有怎么能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欣喜。

在小说单元中,学生不对孔已己和范进并不同情,相反,觉得他们是两个可笑的人物。原因是学生不明白科举制度的罪恶。假如你是这两个人,饱读诗书,醉心于功名,这本无可厚非,读书总要有目的,只要这个目的不危害别人,危害社会即可,但是,范进是幸运的,他中举了,做了举人,改变了他的命运。孔已己是不幸的。读书一生,却无收获。假如范进没有中举,那么他的生活是怎样的?饱读诗书却无生活能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的科举制度的罪恶。为什么呢?因为科举制度是把读书人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没有把教育放在发展民智方面,而是为我所用。如此,可以看出科举之最恶。这样一比较,学生对科举制度的罪恶就十分清楚了。

陶渊明是许多文人的精神寄托,因此,被许多人所歌颂。许多学生对陶渊明也十分崇拜,在崇拜的同时,竟然开始学做陶渊明的归隐避世,生活态度消极化,不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不愿意参加竞赛。于是,我就让学生讨论:假如你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贪官横行的年代,你又是一个不甘于与世俗合流,有自己的处世之原则的人,你该怎么办?你是不是也会向往世外桃源?你是不是也会远离官场,不会为了五斗米而违背自己的原则?假如陶渊明生活在现在,他会怎样?学生自然会想到现在与东晋的区别。难道他还会去种豆南山下吗?他还会归去来吗?还会有拂袖离官而去的愤慨吗?不会,因为社会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不会再归隐了。

陶渊明号什么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16-02

当前,为了迎对中考、高考升学,语文课堂仍然流行注入式教学,影响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造成了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局面。要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改变注入式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创新。

一、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在语文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吸引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如教学《核舟记》一文,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拿着两颗桃核,询问学生们谁能在这桃核上雕刻三四十字或是其他图画?学生皆摇头认为无人能做如此高难度的事情。看到学生们为难的面部表情,我把话锋一转:这个事情一点也不难。你们不信,可跟老师一起了解明代一位奇人,看他是怎样做到的。这位奇人在一寸长的桃核上不仅刻字,还雕刻了很多人物。这节课,我们学习《核舟记》这篇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这位奇人雕刻技术到底有多高。这样启发式教学导语,引发学生们极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解惑和探究的欲望。于是,学生们积极主动阅读课文,翻阅工具书来认真理解课文内容。

(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三峡》一文,在最后教学环节设计了这么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是三峡小导游》。要求学生在五分钟时间内,结合课文内容,可以适当选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诗文,发挥想象,写一段三峡导游词。这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语文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有一些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实际上,也不尽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不提问,只是讲授,也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其实,启发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语文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常常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问题情境式

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一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带着问题钻研教材,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诗歌《归园田居・其三》时,讲到陶渊明弃官归隐回家过着艰苦的田园生活,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陶渊明放着好好的官不当,却跑去种田呢?还有一个学生说:“陶渊明真傻!”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哄笑。对此,我表扬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趁机启发引导学生们“换位思考”: 结合陶渊明所处的社会背景来体会他辞官回家的行为。有些农村学生认为读书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所以他们无法理解陶渊明弃官回家种田的行为。为此,我向学生讲解陶渊明所处的社会背景:在门阀制度全盛的东晋时期,官场贪官污吏横行,社会黑暗腐败;诗人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决定辞官回家种田,虽然辛苦些,“但使愿无违”。教师讲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思考,使学生理解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缘由。

(二)情感启发式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三峡四季美景,我在导入新课时,就用饱含激情的话语说:“大自然是一个能工巧匠,造就了无数或秀丽或壮观的美景。而‘三峡’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杰出作品。它的美景让很多游人流连忘返。现在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足迹,去领略长江三峡的雄奇和秀美吧!”这段教学导语激发学生欣赏三峡美景的感情,把学生快速地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来。

(三)对比启发式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对相互容易混淆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对比加深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和记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或已有生活经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展开对比联想。如,教学《大道之行也》这课文,文中“大同”社会是古代人们对于美好社会的构想。我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之处。“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相似之处,由对比得出结论:两者都描绘了和平安宁、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的社会理想图景。

(四)媒体启发式

运用媒体可以直观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学《观潮》这篇课文,我播放钱塘江涨潮的视频给学生看,并讲解课文描写潮水的句子:“方其出远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成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直观感受钱塘江潮雄伟景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语句含义。

语文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有很多,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常用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能力。

三、语文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启发应适当适度,切合学生能力。语文学科内容非常广泛与复杂,然而语文课堂提出问题并非越多越好,一个问题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应针对实际情况,做到适当适度,切合学生接受能力。教师提出问题时应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对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点,可以少提问题甚至不提问题;对学生不理解或者容易误解的重要知识点,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应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二)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堂随机调整教学方案。语文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课前应认真深入备课、钻研教材内涵、了解学生特点、选择适当方法、预设教学方案;然后,在语文课堂上针对随机生成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陶渊明号什么篇8

【关键词】文史结合 互相佐证 课堂借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35-01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文史结合的方法就不失为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文史相通,文学作品往往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这就为我们的文史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高中生在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史知识。因此,文史相通的方法可以用在历史教学当中,实现文史知识互相佐证。本文就以高中阶段的鲁人版语文教材和岳麓版历史教材为例具体阐释文史结合、利用语文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的方法。

语文第一册中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是1933年鲁迅为了纪念被杀害的五位进步青年作家而写的文章。文中结尾是这样的:“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奇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1]学生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对的文化专制、言论自由的缺乏有了较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这个地方以实例的形式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历史课堂上经常涉及到的文化专制现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宋明时期的理学教条、明清的文字狱、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对“宗教异端”的迫害。反之,这篇语文课文也能从反面佐证言论自由、思想开放时期的历史现象,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等等。文史结合,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政治史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内容做了解释,其内容之一是这样编写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在促成财富、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相关的,有语文第一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的历史贡献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好几个方面,但其中之一就是赞美他“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2]对学过的课文,学生自然熟悉不过了,文史互相佐证,事情就显而易见了。

文化史《汉字与书法》讲到“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这个地方对我们没有学过通史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汉末以来以至魏晋时期的社会危机是什么?社会危机对士人群体的影响又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讲都是比较生疏和复杂的历史知识。在这个问题上,语文第一册《归去来兮辞》所反映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心路历程正好以个例的形式很好的诠释了这一历史问题——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3]——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政坛纷争、军阀混战。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自身品格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选择——归隐。学生在学完这节语文课后,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士人群体及其情趣所在、精神追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书法兴起的历史背景就比较容易了。

同样是文化史,第9课讲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更加明显的体现了文史不分的思想。《诗经》中的《关雎》、楚辞中的《离骚》、豪放浪漫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同情民间疾苦的白居易、空前绝后的大文豪坡等等人物及其作品,学生在语文课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教师在讲解不同时期的诗歌发展历史时,选择学生熟知的文学知识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文化史的教学中,中外思想史的内容不好理解。例如,对宋明理学在历史上产生的消极作用,教材是这样编写的“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联系他们语文上的鲁迅作品《祝福》来体会宋明理学和封建礼教杀人于无形的本质——“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地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其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似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4]——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步步走向终结,就是向读者展示封建礼教如何一步步把妇女逼向绝境。《祝福》这篇小说很好地诠释了宋明理学在历史上所起的负面作用。到了后边第21课讲《新文化运动》涉及到“打倒孔家店”,《祝福》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讲文化史中《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莫泊桑的《项链》;讲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可以联系语文第5册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史结合,互相佐证的方法,是一种改革授课方式、增加思维内容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本文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具体实例。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尚需不断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语文》第一册2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文》第一册2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陶渊明号什么篇9

关键词 诗歌 内容 形式 写作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Focus on the Content and also the Form

――Talking about Ancient Poems'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of Writing

ZHENG Weiyuan

(Zhejiang Ninghai Taoyuan Middle School, Ningbo, Zhejiang 315600)

Abstract Poetic language concise, rhythmic and beautiful, content rich, especially ancient poetry has always been loved by the people. Therefore, ancient poetry the students an excellent carrier of creative writing, thinking training. The article discussed about this.

Key words poem; content; form; thinking training of writing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认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为‘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我们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诗歌以其语言的凝练,韵律的优美,内容的丰润和情感的喷发而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古诗词,更有那节奏之美,形式之美,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闪耀着诗人创造性思维的光辉,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因此,古诗词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思维训练的绝佳载体。

重内容就是重视诗词内容理解和主题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根据学情找准激发学生创造性写作的切入点,做到读写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写作思维。

[课例一]《归园田居》

(1)揭题导入。说说你印象中的陶渊明的形象。你能用一个词概括陶渊明的形象吗?(真)(2)解题。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你从“归”字体会到什么?(3)读出诗韵。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朗诵――齐读。(4)读懂诗意,体会诗境。你能根据注解读懂这首诗吗?自己试一试,说说诗意。(5)读写结合。

读了“带月荷锄归”,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闭上眼睛冥想3分钟,然后来描述这幅画面。

(提示:可以用上“傍晚……忽闻……只见……原来……”把月夜归耕图描写下来)

学生月夜归耕图描写片断:

(1)羞涩的月亮戴着一顶可爱的睡帽出来了,零零碎碎的星星早已在幽蓝深邃的天空玩耍,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看不见尽头的田野。嘘!听,不远处似乎有人在向这儿走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衣沾不足惜。”伴随着优美的语句,只见陶渊明扛着锄头,穿着一身布满补丁的衣服,穿着一双草鞋,饶有兴致地边走边吟。(骆晨霞)

(2)金黄的月亮在夜空中睡着,星星一闪一闪发着光。曲折的小路直通向农庄,路很狭窄,但路两旁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咯噔咯噔”,是一串听起来好像很轻快的脚步声。谁来了?哦,那是陶渊明。他脸色红润,虽然脸上布满深刻的皱纹,但他似乎感到很快乐,一副年轻的样子。他笑着走着,衣襟在风中摇曳,肩扛锄头,一颠一颠的。因为喜悦,他不禁吟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冯嘉玮)

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想象――月下归耕图,抓住月下景色和陶渊明的人物描写,在情节空白处做文章,又有方法的指导,找准创造性写作训练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我们还可以在思维发散处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训练,通过画面想象,角度变换和多元开放的方式进行练笔。《归园田居》可以设计陶渊明月下归耕遇到不同人的情景写下来。比如分别遇到中学生、记者和县长等,先演一演,再写一写。让学生在画面想象中,在角色变换中,在时空穿越里体会陶渊明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往往被忽视,大家都把它归到“第六感觉”,总觉得很不靠谱。其实思维没有高低之分,又是直觉思维往往因其判断迅速,有时一语中的,不但在现实生活有其地位,甚至令我们课堂生辉。同样是《归园田居》,在介绍陶渊明时,有少数同学认为陶渊明傻,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当,甘愿回家当农民。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辩一辩――陶渊明到底傻不傻?理不辩不明。然后安排学生描写陶渊明退隐的心理。

[课例二]秋之旅――《天净沙・秋思》(潘天寿中学韩智丹)

(1)导入。如果我们用几个简单的词描写秋天,频率最高的会是哪些呢?

(2)感悟眼中之景。①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这首散曲,要求:找出韵脚,押韵来读。② 要想懂得,首先要找出作者抓住了哪几组景物来描写秋天。③分四个小组,每小组负责讨论交流一幅画面,抓住每幅画面的关键性的修饰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秋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描写心中之境。①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是700年前的马致远,漂泊在这条苍凉的古道上,将这首散曲扩写成写景散文(200字以内,适当运用板书中的写景方法),借秋景抒愁情。(板书:借景抒情)②学生创作,师巡视,分层次适时给予点评指导。③展示学生课堂习作(附件),点评。(对板书中的写景方法进一步点拨)④师小结:相信在同学们涌动的文字间,马致远的愁情已有人解。在这一堂课上,同学们就如同一片片静美的秋叶,轻拂着韩老师,在秋韵中慢步,让乡愁在我们的心间流淌。⑤散曲在古代就是唱出来的,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由今人填词的歌曲《天净沙秋思》

学生习作:

我骑着瘦小的老马,漂泊在这苍凉的古道上,秋风迎面而来,使我不寒而栗。环顾四周,几根干枯的藤仍缠绕老树,叶子已全凋零,却只剩一条小溪仍在不知疲倦地流着,一片萧瑟之意。在这枯黄中,夕阳掩映着几只乌鸦成了秋意中的焦点,照射在无人的小桥上,几处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

我感到了极大的悲痛,紧握缰绳,叹息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薛斌航

《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只有28字,却脍炙人口的元曲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那份难解的乡愁,更渗透着在写景造境中不漏声色的为情铺垫渲染之功,这也正是学生可以从经典中习得的技法。在教学定位上,采用“诗歌欣赏加劲产生扩写欲望” 的策略,让学生在欣赏这首小令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它的层次美,体会到写景要注意远近、主次、动静、色彩的层次。这样,在欣赏诗歌中进行写景指导 ,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进而走进抒情主体写出“愁”就成了学习本文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韩老师是个有心人,于情景交融处设练。在深入理解小令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直观透视、时空整合等,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陶渊明号什么篇10

论文关键词:陈翔鹤;历史小说;陶渊明;嵇康;文学批评

陈翔鹤是五四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成就的个性独特而命运坎坷的老作家。他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虽然他的作品不算太多,但他却以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增添进新的东西,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他在60年代停笔多年后响应“双百方针”的号召,采用了一种有别于当时宏大历史叙事的方式,以敏捷的才思创作了有较大影响的《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取得了成功,引发了六十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然而在文学“一体化”日益加强的情况下,他的小说创作因为表现出个性化历史叙述的特点,曾经招致了许多误解和曲解,甚至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广陵散》似乎也成为了陈翔鹤自身的谶语,作家在“”中遭受迫害,似乎是《广陵散》的重演。历史的悲歌早已过去,但他的小说丰富的艺术技巧,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偏离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个性化叙述方式,在文学史上仍有着深刻而持久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他这两篇堪称生命绝唱的历史小说依然对当代文学、文学史产生重要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对陈翔鹤历史小说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其题材选择的探讨和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分析;二是对其小说的历史叙述方式进行分析;三是简单地分析陈翔鹤历史小说受批判的原因和在六十年代的历史命运;四是重新讨论这两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陈翔鹤历史小说当时受到批评的文章,对批评的具体内容也很少做出客观辩证的分析。为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归纳出当时对陈翔鹤历史小说批判的焦点,深入地分析其历史小说受到批判的原因与危害,并进一步探析陈翔鹤这种个性化历史叙述的意义及其对当时作家和新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的潜在影响。

一、批判陈翔鹤历史小说的焦点

进入六十年代中期后,国家意志与文学叙述渐行渐进,无形中规范了文学创作要为政治服务,主体创作意识要与“时代共名”保持一致。随着文艺界政治思想斗争的日益尖锐,出现了对陈翔鹤历史小说的批判攻势。当时对陈翔鹤小说的文学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对陶渊明的评价问题。黄秋耘曾说过“陶渊明对死生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都是颇有些唯物主义的味儿的……他主张‘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作者所赞赏的,也正是陶渊明这些比较积极的地方。”…’余冠英显然不同意这一说法,于是他在《文学评论》上发文认为“《陶渊明写<挽歌>》不是批判地而是用同情和欣赏的态度突出了陶渊明思想中的某些消极东西,而且描写的比它的本来面貌更为消极。”‘小说描写晚年的陶渊明,拿陶渊明对于死生问题的看法作为一条贯穿全篇的线索……小说所描写出来的陶渊明是一个对生活十分厌倦的隐士。”“他所说的‘乘化归尽’、‘乐夫天命’等等都是一种消极地对待人生的态度,即所谓任天委运,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久已成为苟且偷生的人们的精神麻醉剂。”他认为小说宣扬了虚无幻灭的情调,强调而且夸张了陶渊明的消极思想“‘一旦死去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陶渊明并不曾说过这样的话,他也不会有活着是一种麻烦的想法。”余文并没有充分考虑文本的具体历史语境来评价历史人物,而是从主观立场出发来任意揣测作者的创作意图,认为陶渊明的生死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会麻醉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现实斗争。实际上作者是基于严正的现实主义立场和对历史的深刻体悟来刻画陶渊明的。他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合情合理虚构,并没有拔高人物的思想精神。他之所以写《陶渊明写<挽歌)》,“是想表达对生死问题的一点看法。死和生是同样自然的事。现在有的老人很怕死,没有起码的唯物主义态度。而陶渊明的生死观是很豁达自然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也就是归返自然。因而他当然讨厌佛家对死的煞有介事,更不相信什么西方极乐世界”。

第二是关于借古讽今的问题。黄秋耘认为:“写历史小说,其窍门倒不在于征考文献、搜集资料……更重要的是,作者要能够以今人的眼光,洞察古人的心灵,要能够跟所描写的对象‘神交’……《陶渊明写(挽歌)》是做到了这一点的。”…而余文则从阶级观点出发认为“‘今人的眼光’并不都一样,有无产阶级的‘眼光’,有资产阶级的‘眼光’,有马克思主义的‘眼光’,有非马克思主义的‘眼光’。陈翔鹤同志的‘眼光’究竟是哪一种呢?……这样的‘今人’,以他们的‘眼光’描写古人的情怀,或借古人的口吻表达自己的隋怀’,其结果将会是怎样?”他还说:“那位擅长于以古讽今、借古攻今的秋耘却是对这篇小说感到‘特别亲切’的,他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欣赏作者的‘眼光’。他未尝不自以为他是作者。

真正的知音和知心者,对于这种‘共鸣’,陈翔鹤同志又有什么感想?”颜默认为“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写历史、写历史人物,而是借历史人物来表现自己的那种不可言明的阴暗心理”。文戈也指责陈翔鹤的历史小说是“恶毒攻击党的庐山会议”,还把攻击矛头指向党中央。小说中对慧远和尚“极端夸张和漫画式的描绘”,“是继承了分子的衣钵,对全国人民无限信赖的党中央进行的诽谤,别有用心地挑拨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小说“还险恶地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呜冤,煽动他们起来和党抗争到底”。

第三是嵇康的“叛逆精神”问题。1965年乔象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文章《宣扬封建士大夫思想的小说<广陵散)》,在承认进步力量对反动腐朽力量的叛逆、反抗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的同时指出:《广陵散》的作者“完全忘记了今天的时代根本不同于嵇康的时代,这是由于他以为封建士大夫的叛逆精神是一种永远都值得赞美的精神。以至感到有必要把‘叛逆’的火种从嵇康那里接过来,借嵇康的凄惨的死和他在文学史上享有的声誉来向今天的广大读者宣扬他那种‘叛逆精神的可贵”,“所以,小说《广陵散》在今天宣扬所谓‘叛逆精神’,‘不堪流俗’的精神,如果有些人也像陈翔鹤同志一样,以为它们今天还是可贵的,还是值得仿效的话,那么就只会把他们置于社会主义的社会和集体对立的地位,置于和人民群众对立的地位”。颜默在《文艺报》上发文也认为“尽管嵇埭的叛逆精神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到今天也只能成为个人主义者对抗组织、藐视群众的精神武器了”。文戈在批判陈翔鹤的历史小说时,明确称其所宣扬的叛逆性格是极端反动的,“鼓动牛鬼蛇神起来‘叛逆’妄图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它只能起破坏作用”。

第四是历史背景方面。文章认为小说发表的历史背景,正是我国连遭自然灾害、国内外阶级敌人联合反华之际,而这篇小说是为“发泄自己对政治和社会的不满心怀”,“宣泄长期积压在他们心头的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憎恨和厌恶的情绪”。因此是披着历史小说的外衣,射向党、社会主义现实、无产阶级的一支毒箭。

二、分析陈翔鹤历史小说受到批评的原因与危害

陈翔鹤历史小说所受的批判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生的。因为当时的文学批评活动强调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就要求作家的创作自觉与现实政治靠拢,自觉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这也使得批评者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来评价作品,带有更多政治批评的意味。当时对陈翔鹤历史小说的批评表面上似乎与“借古讽今”、“影射现实”有关,但深层原因是他在文学“一体化”的统制下,坚持自己个性化的历史叙述,未能与主流文学的要求保持一致,因而引起主流权力话语控制下的文学批评对其叙述方式进行排斥和压制。因为当时大多数作家已自觉地迎合了“一体化”的规范,而陈翔鹤显然对这种规范不予认同。他在创作中既没有苟同于主流话语的要求去批判陶渊明和嵇康这样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也没有突出反封建主题和古为今用,只是赞扬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在批评者的眼中,陈翔鹤的小说背离了主流文学的要求,无疑是一个“异类”。在写英雄人物成为最高准则的那个年代,从当时的眼光来看,陶渊明和嵇康均不是历史所认可的英雄,而陈翔鹤却对他们进行书写和刻画,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关注和认同,这一举动本身就显得与众不同,可以看作是对主流文学写作明显的规避和疏离。正是因为陈翔鹤这种特立独行的创作,引起了有浓重“政治情结”的批评者的不满和非议,于是他们对其历史小说的批评明显地转向了政治化的批评,从不恰当的视角错位地切人了批判对象,最终导致了作者的历史小说在那时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当然,这种批评活动已经超出了文学批评活动的正常范围,影响到了文学创作的正常开展。由于某些批评者带着特定的政治情结,在文学批评中习惯于用单一的政治标准去评价作品,以至于脱离艾本历史语境,做出牵强附会的评价,并由此导致对作品的“上纲上线”的批判,这样不仅妨害了对作品作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分析,而且由此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使一批文学家、艺术家惨遭迫害。这种背离实事求是态度的批评,只会把文学批评活动变为政治、政策的演绎。在一个共名的时代,异端的声音总是被歪曲,所以对于那些坚持艺术个性的作家来说,其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批判。显然,这时的文学批评的独立品格和审美品格早已发生变化,过多地追求创作统一的模式,反而会使文学作品的价值单一化,也导致了对文学创作这个精神生产活动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认识不足,很难说能促进或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政治化的文学批评不但扭曲了文学批评的本性,而且也严重干扰了作家的创作自由,使作家丧失创作的主体性,也使文学创作日益走向单一化、模式化,不利于我们的文学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陈翔鹤个性化历史叙述的意义与影响

陈翔鹤在艺术上坚持忠于生活的原则,没有把人物简单化、脸谱化,而是用自己的历史叙述方式来凭吊历史人物。这对于当时盛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作者以主人公陶渊明的不堪俗流和嵇康的刚直不阿、蔑视权威,来放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独立人格,借助于陶渊明和嵇康这样的历史人物来曲折隐晦地表达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和精神操守,将他们因无力反抗而选择逃避、归隐的形象突显出来,不但使人洞察历史中某些久受压抑的心理情感和深层人性的内容,而且还真实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与话语立场。在一个文学体制和文学环境高度“一体化”的年代里,这种独特的个人声音尤为难能可贵,因为它是作家主体创作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折射,也是对“一体化”体制的反叛。

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前进,历史终究恢复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岁月拂去了强加给作品的一切泥垢,陈翔鹤及其历史小说最终得到了和重新评价。《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在新时期日益为批评家所重视,它的艺术成就也得到充分肯定,被誉为当代历史小说的双壁。陈翔鹤个性化历史叙述的意义正是通过重塑嵇康、陶渊明这两个在中国文学史和知识分子心灵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来体现的。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迎合时代共名,将他们塑造成反抗的英雄,而是在激进政治允许的情况下,着重表现对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持不合作的精神立场的知识分子的无力之感,表达知识分子在恶劣的文化环境中萌生的洁身自好的情愫和内心诉求”。作者的个性化叙述中渗透了更多的个人话语成分,融合了更多的个人感受。他写的虽是历史人物,但借历史人物倾吐自己胸中块垒,从中不难看出作者自身的影子。除了开创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小高潮之外,从“十七年”文学的大背景来看,陈翔鹤的个性化叙述有其独特的文学史意义,表现在他以一种“另类写作”的方式,保持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意规避和偏离,对个体心灵感受的执著,对自己文学观念的坚守,在时代共名之外,曲折地发出了知识分子的个人心声,这在“十七年”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中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正显示出了陈翔鹤不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