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十篇

时间:2023-04-03 19:55:4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1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将,要了解陶渊明的趣味、立场,就不得不提到陶侃在盘根错节的东晋王朝中的位置。陶侃出身贫寒士族,且可能有江南蛮族(溪族)血统,这在门阀贵族把持朝政的东晋王朝中是很难立足的。

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大将军王敦主政其间,为了扩充势力而将陶侃排挤至边陲广州担任刺史,这无疑是门阀政治对陶侃的一次无情摧残。后来王敦叛乱被平定,陶侃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但琅琊王氏与陶侃之间的宿怨却一直难以弥合,以至于新兴贵族庾亮向琅琊王氏家族的宰相王导发难时,陶侃坚决站在了庾亮一边。应该说,与琅琊王氏的对立态度,成为了陶氏一脉的家族记忆,也最终导致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发生。

研究魏晋文学的大家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给出的一段考证,陶渊明29岁时任江州祭酒,但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却恰恰是琅琊王氏的一个不肖子孙。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应该理解为“不为信奉五斗米道的王凝之折腰”。

当然,如果仅仅是家族记忆的牵绊,陶渊明的伟大还是有限的。陶渊明不仕祖仇只是其高风亮节的一部分,“不仕二姓”才是陶渊明隐居的最终原因。曾祖父陶侃虽然在东晋王朝仕途偃蹇,但毕竟是东晋王朝的臣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东晋王朝成全了作为寒门和蛮族的陶侃。对东晋王朝某些门阀贵族的不满,并不能盖过其对东晋王朝的忠诚。但东晋王朝最终却被刘裕建立的刘宋王朝取代,陶渊明偏偏经历了这一历史剧变。这使得陶渊明的隐居不仕由起初的书生意气变成了最终的遗民心态,家族记忆升华为更大的家国情怀。

应该说,陶渊明的“不仕”经历了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嬗变。在由鄙视王凝之造成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陶渊明的仕途并没有从此断绝。隐居之后几年,陶渊明妻子去世,隐居的草庐也因失火而毁坏,穷困之中的陶渊明不得不再次出仕以求生存。34岁那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桓玄的邀请下出任幕府。桓玄谋反之际,陶渊明便趁机因母丧而辞职。桓玄不久篡晋,刘裕大破桓玄,并提拔陶渊明为镇军将军参军。后来陶渊明一度担任建威参军,在刘裕做大做强之后,陶渊明似乎嗅到了点什么,于是辞职,终身不仕。

陶渊明的隐逸高名,使得他成为了权臣们争相笼络的金字招牌,但陶渊明对这两位“恩主”却一直处于依违观望之间。一方面,这个时候的桓玄、刘裕虽然已是权臣,但仍然是晋室的臣子,陶渊明接受他们的征召并不缺乏道义上的正当性;而另一方面,桓玄、刘裕二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既可能成为“治世之能臣”,也可能成为“乱世之奸雄”,当最终后者被证实,桓玄、刘裕均篡晋之后,陶渊明才选择了真正的归隐,从此不复出仕。

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后,曾派人再次到山上邀请陶渊明做他的著作郎。陶渊明自然不会答应。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言:“陶靖节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不可”是作为东晋遗民的陶渊明的绝对律令,而“不忍”则是作为诗人陶渊明的个体选择。“不可”和“不忍”构成了陶渊明作为政治诗人的底色。

此后,陶渊明拒不使用刘宋王朝的年号,而以甲子纪年,这在以年号建元的王朝兴替中,无疑表达了对刘宋王朝合法性的否认。几乎所有研究陶渊明的文献都跳不开《南史・陶渊明传》的这一段:“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这不是文人对陶渊明的定义,而是史家对陶渊明的定义。如果把传统史学当作善善恶恶、贤贱不肖的经学图解,就能领会这段文字的分量。

可以补充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总被我们解读成一种遗世独立的趣味,但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别开生面地告诉我们,桃花源其实是东晋期间滞留在中原的汉人为抵御五胡乱华而构筑的坞堡,“避秦”所避的秦不是焚书坑儒的秦王朝,而是当时氐族人建立的蛮族政权前秦。这种传统的华夷之辨,乃是陶渊明家国情怀的延伸,也是陶渊明现世关怀的体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2

王勃《九日》原文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王勃《九日》赏析前两句,只说重阳节有菊花,为下两句引出喜欢喝酒喜欢菊花的陶渊明作一个铺垫。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因喜欢菊花,住宅前遍植菊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他嗜酒,饮必醉,“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为古代文人所欣赏。“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犹如菊花般品格的赞叹。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3

陶渊明生在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级的官,家庭影响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但到陶渊明的时候,陶家已经衰落,在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前已到了“耕植不足以自给”的程度。在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时期,少年时期就“猛志逸四海”的陶渊明无法进入社会上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此他很是苦闷。上级来视察,要他整衣冠来迎接,这只是他辞职的偶然因素,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的政治黑暗和他对官场的不满。但陶渊明这样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会心甘情愿、快快乐乐地做隐士吗?

其实,即使在辞职之初,陶渊明也不是毅然决然的。《归去来兮辞》开头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兮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可见,“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说得坚决干脆,但那只是陶渊明一时激愤所说的气话。他对官场并不是一点儿也不留恋,因为只有为官从政才能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志向,更因为他还有一个家需要他来支撑,当时他的心情处在一种矛盾痛苦状态之中。

辞职之初,他的家庭状况还是不错的,尚有“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经济情况每况愈下。陶渊明是一个书生,又不是农家出身,他怎能靠种田养活全家?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草比苗盛,陶渊明之不善农业生产可见一斑;晨起夜归,陶渊明之辛苦可想而知。虽然辛苦劳作,但陶渊明后来还是穷得几乎要讨饭了。在《乞食》里他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陶渊明能闲适起来吗?

陶渊明的痛苦不但有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但现实却让他处处不如意,这使得他有一种怀才不遇的痛苦。在《杂诗》(其二)中他写道:“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其中“终晓不能静”很好地证明了他有颗不安静的心。

对自己的辞职,陶渊明也有过怀疑。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他先说了两句激愤话:“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接着说起自己的过去:“结发念善事,黾勉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后面则是描写自己的贫困:“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陶渊明认为“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意思是说,生活贫困,其原因完全在自己,又何必去怨天呢?但是想到这一生所遭受的忧患,又感到很忧伤。在这里可以看出他对隐居的后悔之意。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4

可他真正做到清高了吗?

没有。至少在我看来,是绝对没有!为什么呢?

走夜路的人常常吹口哨,并不是因为他内心淡定、感觉悠闲,而是因为他心害怕,于是借着口哨声给自己壮胆。《水浒传》中自命不凡的武松,在遇虎之前,多次声称自己不怕老虎;可老虎真正出现时,他又是作何反应?“武松叫一声不好,挺身而起,酒意化作一身冷汗全去了。”可见他内心其实是很怕老虎的,他越说不怕,越是欲盖弥彰。

陶渊明不也一样吗?整天说自己如何抛得开尘俗。如何高雅淡泊,这反而让人怀疑他舍弃不了。对凡尘俗物念念不忘。他在诗中自认为超越俗人一等,比普通人有追求。殊不知“越描越黑”,将自欺欺人的内心暴露无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放得下”呢?我认为“放下”应是心中无牵挂、口中不唠叨,而且心如止水、心平气和。

陶渊明不停地唠叨。说明他心中有牵挂、内心有波澜,自然不是真正的“放得下”。

陶渊明称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倒认为是他嫌穿戴整齐去见上司。有伤自己“清高”的自尊。而且梳妆打扮挺麻烦,于是竞挂冠解绶,置一方百姓于不顾了。

试想,如果陶渊明如孟浩然一样,生活在繁荣昌盛的时代,他肯定也会说什么“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吧。“耻圣明”纯属扯淡。其实是自己不甘寂寞,想借太平盛世往上爬,想做官。在东晋,社会一片混乱。陶渊明不做官那是迫不得已:而大唐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盂浩然当然想出来做官。想捡落地桃子。说白了,东晋做官风险大、没搞头,唐朝做官则实惠多。

想做官的人,美其名曰“为了造福百姓”;不想做官的人,多半是主客观条件不具备,做不了官。但也要美其名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前者可谓利欲熏心,后者则是自欺欺人;其共同点就是“假打”(虚伪)。

即便如陶渊明一般被后世奉为道德楷模的诗人。也是有私心而且很虚伪的。赞美他的人,内心也多半潜伏着某种“阴谋”,只是善于伪装罢了。

对那些跟陶渊明一样拥有“清高”伪装术的人。我们应当警惕。

(指导教师:邹仕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5

点睛与精练

1.解释下列词语。

结庐( ) 尔( ) 日夕( ) 相与( )

2.按要求填空。

诗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句子是 , 。

3.你怎样理解“心远地自偏”这句诗?

探讨与思考

4.诗中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怎样解释“真意”二字?诗人为何难以言表?

饮酒二十首 并序

陶渊明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5.解释下列字词,并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比( ) 顾( ) 诠( )次( ) 尔( ) 邵生( ) 东陵时( )

代谢( ) 每( ) 达人( ) 其会( ) 逝( ) 忽( ) 与( )

6.按要求填空。

这首诗先写万物枯荣不定,后抒发出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表现诗人对待这一切态度的句子是

, , , 。

7.请用白话文把序翻译过来。

语文掌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彭泽县令时,“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宋书·陶潜传》)

誓不出仕

晚年,陶渊明生活窘迫,江州刺史檀道济前来劝他出仕。“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萧统《陶渊明传》)

比较分析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是炎帝之少女,名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刑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即盾。戚,即大斧。同物:对异物(死亡的人)而言,指女娃生前。化去:化为异物,即变成鸟。徒设:空有。在昔心:即昔日的雄心。讵:岂。

8.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试将此诗与《饮酒》(其五)相比较,看看有何不同。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6

这样一个人,鲁迅说他“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我也一直这么看他的,他的田园、他的和酒,甚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些重要符号。有人学他写诗,有人学他饮酒,有人学他爱菊。我曾经答应学生,要以爱情为主线来讲授古典诗歌,可是陶渊明,爱情和他,他和爱情,能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只看见他在田头和妻子翟氏争吵,41岁的陶渊明在时任尚书的家叔陶夔的帮助下当了彭泽县令,一百亩公田陶渊明想全用来种秫稻,这种黏高粱酿的酒芬芳扑鼻,倚杖静听田水声,眼看着秫稻已秀,翠色染人,一点点成熟着向酒走去的过程也是妙不可言。陶渊明想在这里种下的是精神粮食,醉饮是他自由生命的最高形式。但是翟氏这同却固执起来,一定要悉数种粳米,因为酒不能当饭吃。陶渊明几仕几隐,高蹈的理想数次打断家巾的炊烟,一大家人嗷嗷待哺,她纵然再爱夫君,也要考虑这些物质的东西。两个人争执不下,最后各各做了让步,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陶渊明是当年八月任彭泽令的,上一月就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解印归田了。不管是秫稻还是粳米,都未曾播种下去就化为乌有。所以,那《归去来兮辞》的真正悲喜,我们其实根本无法把握。

后来,到了晚年的时候,“草屋八九间”被一把火烧完了,无米为炊的时候也曾出去乞食,酒,更是像生命一样枯竭了,陶渊明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与子俨等书》。那时他经历过了真正的隐逸生活,这个超乎尘世的“羲皇上人”同首自己一生走过的道路时,终于不冉是一任天真,甚至还有一丝歉意,几分迷茫,他说:“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白拥,何惭儿子?……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这几句牢骚常被拿来说事儿。虽然他同时代的学者,不管萧统还是李延寿都认为翟氏是和他“志趣相同,能安苦节”的贤妻,他自己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的情怀是那么大,而这个身边最亲近的人,似乎并没有一直支持自己、理解自己嘛!

在陶渊明的诗文里,没有看见他和妻子之间爱情的痕迹,他不说,我们也无从知道翟氏美吗,温柔吗?他好像也不讲究这些外在的东西,很多诗文里,他对异性的倾慕都是从德出发的。“孺仲贤妻”是东汉王霸(字孺仲)的妻子,王霸归隐躬耕垄亩。某日,因为看到存朝为官的老友令狐子伯之子仪容非凡,而自己儿子蓬发疏齿,觉得很难受。他的妻子就安慰他说,既然立志隐居躬耕,就不必为儿子蓬发疏齿感到惭愧。儿子既然蓬发疏齿,这妻子的长相也可想而知。而所谓莱妇,是刘向《列女传》中的典故,说楚国人老莱子之妻深明事理,一直赞成、陪伴丈夫隐居不仕。在其他诗文中出现的这类“德女”还有很多,比如《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黔娄之妻,《扇上画赞》中不屑富贵的陈仲子妻。这些德女贤妻都有一个共同点:竭尽全力充当丈夫的精神支柱。因为那些丈夫都是如陶渊明一样飘逸的丈夫。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7

论文关键词:陶渊明,唐诗,元曲,书写

 

王国维先生对陶渊明作出过这样的评价:

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

可以说在屈原入世的人格模式之后,陶渊明走向了另外一个世界——出世,后代诗人在仕途上失意的时候要么借屈原抒发自己的怨愤,要么归向陶渊明追求隐逸生活,陶渊明成为了每个文人心目中的田园归宿。本文受谢模楷《唐诗中的屈原》一文的启发,将陶渊明形象也分为两种:生命形象和人格形象:

屈原的生命形象,在唐诗中是憔悴、悲怨、愤恨和痛苦的集合。

唐诗中屈原最主要的人格形象是“独醒”,它蕴含着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与困苦。

据此,陶渊明的生命形象的特点在于超脱旷达、安贫乐道;其人格形象在于悠然自适、诗酒风流、归于田园的隐逸情趣。

一、唐诗中的屈原形象

关于唐诗中的屈原多有研究,2006年还出版了了刘中文的专著《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陶渊明在唐代的接收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的背景不同,其对陶渊明的描述也有差异,本文为了比较分析采用横向分法:

1、生命形象

风烟彭泽里人文历史论文,山水仲长园。(卢照邻《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王昌龄《九日登高》)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仙台呈刘明府容》)

这些诗歌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对于陶渊明这种隐逸模式的向往,他们将陶渊明的归宿作为了自己将来的归宿,学习陶渊明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兴盛以及道教的兴起有关系,同时唐代文人多隐居山林读书,这些无疑都带给了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山水田园成为了他们失意时的寄托,得志时的向往,功成后的归宿。

2、人格形象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

华发常舍腰,将贻陶公诮。(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论文范文。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颜真卿《咏陶渊明》)

陶渊明在唐人诗中也被塑造成为一个具有气骨和高尚节操的形象。颜真卿的诗歌是第一首歌以颂扬陶渊明忠义为中心的诗歌,并大肆描绘其对于晋王室的忠诚。唐代还出现了像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诗人,例如孟浩然就是与陶渊明极为相似的诗人,他推崇陶渊明高洁的人格,赞赏其对世俗功名的鄙弃: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

另外一位山水田园代表诗人王维也对陶渊明的高洁人格大家赞扬: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王维《偶然作》其四)

但是王维和陶渊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陶渊明是出于本性而隐居的话,王维更多的是因为现实环境的不如意从而寻找精神寄托,他是一个仕而隐者人文历史论文,仍然没有放弃官员的身份;孟浩然可以算一个隐而仕者,虽是隐居毕竟没有放下自己的仕途,最终还是要追求为官,这与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不同。

3、唐代文人的不同书写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由盛而衰,中唐文人丧失了前代文人的隐逸条件,也没有了从容心态,由此对陶渊明的书写也就出现了不同理解:

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韩翃《送别郑明府》)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由于诗人急切希望改变现实处境,他们必然选择积极仕进,陶渊明也就成为了他们否定的对象。

二、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

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汉族文人出于被压抑和打击的地位,遭际坎坷,在无法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情况下,很多文人选择隐逸,因此隐逸成为了元曲中很重要的内容。《全元散曲》收有50余位作家言及陶渊明的作品,占210余位元散曲家总数的四分之一,作品200余首,约占现存4300余首元散曲总数的二十分之一。无疑元代文人更能从陶渊明那里获得人身的依托。

1、生命形象

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赏菊陶潜,散诞逍遥。(刘秉忠《双调·蟾宫曲》);

羡柴桑处士高哉!绿柳新栽,黄菊初开。稚子牵衣,山妻举案,喜动蒿莱。审容膝清幽故宅,信怡颜潇洒书斋。隔断尘埃,五斗微官,一笑归来。(鲜于必仁《双调·折桂令》)

绿柳倚门栽,金菊映篱开。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幽哉,袖拂白云外;彭泽,清闲归去来。(无名氏《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这无疑延续了前代对陶渊明的形象塑造,其隐逸模式仍然受到元代失意文人的赞扬人文历史论文,在无法兼济天下的情况下,也就只能追求独善其身了。

2、人格形象

元代文人歌颂陶渊明厌恶官场、鄙夷功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孤高品格,塑造出一个不恋功名、品格高洁的陶渊明形象:

休官彭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王恽《正宫·黑漆弩》)

赋归来竹篱茅舍,今古陶潜是一绝,为五斗腰肢倦折论文范文。(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

陶渊明自不合时。采菊东篱,为赋新诗。独对南山,泛秋香有酒盈卮。一个小颗颗彭泽县儿,五斗米懒折腰肢。乐以琴诗,畅会寻思。万古流传,赋归去来辞。(盍志学《双调·蟾宫曲》)

元代文人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的不满,由此生发出对田园的向往,恰好表现出了他们的无奈与苦闷。

三、唐诗、元曲中陶渊明形象的比较分析

以上我们主要将唐诗、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归结为生命形象和人格形象,而且两个时代文人都有书写,期间元曲对前代必然有借鉴和继承,但两者之间因为时代背景和文体的差异其塑造的陶渊明形象也有不同:

第一,唐诗对陶渊明的描绘更为丰富,既有赞赏也有否定,都表达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元曲中的描绘较为集中和统一。

第二,唐诗中对陶渊明的书写带着阔达之气,但是元曲中更多是无奈之后的选择,多了怨愤。

究其差异的原因:

一是元代不重视文化建设。蒙古族不重视汉族文化,汉族文人的地位也不高,于是汉族文人寻求民族气节,不愿意出仕,陶渊明成为了他们崇尚的对象。但是,唐代文人却是出于较为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修订文化典籍、开设学校、诗赋取士,这都无疑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同时唐代统治者自身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全唐诗》开篇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唐代文人以其开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势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陶渊明形象人文历史论文,他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也敢于塑造心目中的陶渊明形象。元代文人缺乏唐代文人的气势,他们是在无奈之下自然的归结到陶渊明,无法看到更多的侧面,情感的单一注定了形象塑造的单一。

其次,元朝多年废除科举,文人无法出仕,进取无门,只好寄情山水,避世隐逸。唐代时期积极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文人在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压抑之后,终于看到了希望,因此唐代文人都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都带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当然,这样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于是反映到诗歌当中必然有失意,转而归结到陶渊明的隐居,但是唐人心目中的陶渊明不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田园隐逸生活。

参考文献: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全唐诗》,中华书局,1992年

徐征《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黄卉《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8

人生难免遭受挫折,但也会有一步登天之时,而这些种种经历,桩桩件件,历历在目。但是,始终贯穿这一条人生长河的,就是个人的原则了。所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有的人弄清了自己的原则,就会名垂青史;有的人一生到老都不清楚自己的原则是什么,所以从头到尾都是浑浑噩噩,最终虚无了一生。一言以蔽之,人生要想过得精彩,必须要有明确的原则,时时刻刻遵循着它,贯穿着这一生。

遵循了自己的原则,便有了做人的傲骨。譬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之事,岳飞英勇抗击金兵宁死不屈之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诗句,陈子昂念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句,无不展现出他们的英雄气息,这背后支撑他们的就是自己的原则。而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看清看透自己的原则是什么,所以才能够名垂青史,为世人所称赞。

倘若陶渊明为了那五斗米放下自己傲骨,岳飞与小人同流合污,文天祥与奸臣们一同畅游无阻,陈子昂为保自己身份地位而做出退让,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五柳先生的这名誉,岳飞就不会抗击金兵而使南宋更早地覆灭了,更别说文天祥与陈子昂能够创作出这样震撼人心的、动人心弦的千古名句了。

因此,人生,需要遵循自己的原则,将之贯穿于生命的长河,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不负自己,不负他人,不负社会。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9

关键词:陶渊明 回归故园 生命尊严 人生价值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故园在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他高洁脱俗,热爱生活,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诗人。

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1]”姜夔说:“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2]”陶渊明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故而陶渊明及其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渊明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诗具有极高的造诣,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彭泽县令任上八十余日,因厌恶官场污浊,便辞官回归故园,之后他不再外出做官。他回归故园有助于他的创作,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正确的选择。

陶渊明少有壮志,欲“大济苍生”[3],出仕后,他对腐败现实有了清楚的认识,自知在官场折腾,即使耗尽生命,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如早还家,他高瞻远瞩,他回归故园的选择是果断的、正确的。渊明生活在东晋,那时反动的门阀制度阻碍着庶族寒门才子的仕途的发展,他的祖父虽做过晋朝高官,但他不属仕族,到陶渊明时代,其家世没落,他的成长没有有利的政治资本。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仕,目睹了官场的腐败,自己工作经常必须降身辱志,他自知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不可能实现。他没有在官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苟延残喘,昏天黑地,不知东西,厮混歌楼,以待终老。他是成熟的、清醒的、冷静的,他是成熟的思想家,更是勇敢的实干家,他追寻着他的理想的天地,他追寻着生命的美妙状态,他向往着生命的美丽境界,他向着自己心仪的田园眺望、走去,没有回头!他看清了,看透了,他走的脚步是那样沉稳、坚定!渊明回归故园是对自由、平等的呐喊,是对生存权力的呼唤,是对安和的生命状态的维护,是对幸福勇敢的寻觅!

陶渊明热爱故乡,向往田园。他崇尚自然,钟爱田园,厌倦官场生活,“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服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4]。他对自己回归故园这样评述的:“悟以往之不鉴,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5]”他回乡的心情是那样的舒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6]”他没有了那种媚颜屈志之态,没有了那种逢迎拍马之举,他通体畅达。他步态悠然从容,时而驻足,赏脱俗的松菊,时而眺望,看悠悠的云朵,归巢的鸟儿,西边落山的红太阳。他的生命和故乡的草木、泥土、房舍、山水最亲密,他和它们是久别的朋友。他和故乡的农人最亲切,他感到故乡是那样的祥和,自己在故园是那样的自在。他看到故乡,就听到了自己的心在加速的跳,他是故乡的一部分。他回到了故乡的怀抱,也听到了故乡的脉搏跳动的声音,他熟悉那种旋律,他熟悉那个画卷,“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7]渊明是故乡的孩子,故乡有山有水,有茂密的高大的绿树,有各种鲜艳的花朵,更有纯朴而美好的乡情。故乡是他向往的美丽的地方,是他圣洁的故园。

故园是陶渊明永远愿意停泊的港湾,故园是他最可靠的依傍。东晋时期政治极端腐败,政局动荡,在这样的政治大环境中,宦海多恶浪,仕途多风险,许多有识之士不愿做官,社会隐逸风气很甚,陶渊明早年便有归隐之思,之后,渊明奔波于社会,他看过不少政治阴谋,看过不少动乱、战乱,看过不少专横跋扈的跳梁小丑,他不想与统治者合作,不愿做官,他选择归隐山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自然山水为伴,隐居田园。为了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安宁的天地,陶渊明踏上了回归故园的征程。

回归故园,是陶渊明正确的选择,是他对自己的尊重,是他对自己尊严的维护。笔者欣赏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他辞官归田,维护了他的尊严,能让他生命之树的根基更加稳固,能让他的生命之树更加挺拔、茁壮,他用舍弃彭泽县令的方式保全自己生命的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是伟丈夫的举动,“因事顺心”[8],他清楚自己的为人,尊重自己的生命。陶渊明站得直,他通体舒畅自如,他让自己的生命处在健康的阳光的状态下,不摇尾乞怜,不委曲求全,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认识到坚守自己的高贵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生命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追寻这样的生活,“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9]在东晋时期,凭自己的家族关系,凭自己的才学,能当上个彭泽县令,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可能很多人竭尽逢迎献媚之能事,想取得个一官半职,以得“公田之利”,很多人钻进官场,丑态百出,鱼肉百姓,坑害良民。而陶渊明把一个堂堂的彭泽县令官位抛弃了,回归故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是何等的气魄!这充分说明他无意于搜刮民脂民膏,无意于在百姓门前耀武扬威,无意于依官仗势,欺辱乡里。陶渊明的志趣不在升官发財,他不要去做官,而要去做民,他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他清楚自己那时最适合走什么路,他更清楚走什么路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目光远大,他的举动被一代一代的后来者钦佩、崇拜,“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10]展示了渊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捍卫!

陶渊明回归故园,成就了“陶渊明”的形象。他喜欢文学创作,所以他回故乡了,因为他的故园是一个诗的王国。他徜徉在故园的小径上,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在那里他采撷到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他用诗文表现他的生活情趣,人生感悟,生活追求,生存哲学,社会理想,他写故园的景色:“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1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2]他写田地里生机勃勃的新苗:“有风自南,翼彼新苗。”[13]“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14]他写自己亲自参加劳动的情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15]他写农余之时与朋友的真诚的友谊:“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16]“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7]他赞美自然之美,劳动之美,友谊之美,他歌唱平等、快乐、温馨的美好生活。《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移居》、《饮酒》、《读山海经》、《咏荆轲》、《桃花园诗并序》等名篇都是陶渊明归田之后所作,他勤奋地耕耘在自己广阔的诗歌天地里,收获到了丰硕的果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他美髯飘拂,诗情满怀,行走在长满青青草的乡村小路上。

陶渊明从官场走向田园,完成了从官吏到百姓的角色的转变。陶渊明一个出色的果断的转身,完成了他人生发展的宝贵的转折。陶渊明回归故园,走向了属于他的瑰丽、圣洁的文学殿堂。

注释:

[1][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3][10][15]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7页,第279页,第283页。

[4][5][6][7][8][9][11][12][14][16][17]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97页,第198页,第327页,第335页,第333页,第331页。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篇10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李太白,曾跟随唐玄宗,享受美食珍馐,荣华富贵,终因他的放荡不羁,辞官离去,游历山水,以至老境颓唐。他后悔过吗?没有,因为他要的不是荣华富贵,他要的那份毫无约束的自在。

才华横溢的苏轼,他曾经何等的豪情壮志,要为过分忧,为民请命,却一贬再贬,以至于“日食荔枝三百颗“。他后悔过吗?没有,因为他要的不是以奉承得来的高官厚禄。

靖节先生陶渊明,虽有满腔政治抱负,却终未得重用。终于他愤然写下“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宁躬耕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融情与山,寄情与水。他也没有后悔过。酒以清为贵,他知道人亦是如此,以清风两袖为贵,以玉壶冰心为贵。

在宝贵与自由之间,李白选择自由。

在高官与正直之间,苏东坡选择正直。

在诌媚和清白之间,陶渊明选择清白。

他们追求不羁的自由,他们追求谦谦君子之风,他们追求的是刚正不阿。虽然失去了很多,但他们从不后悔。而有人却面对“一骑红尘妃子笑“丝毫不觉愤然,面对“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依旧担负不起繁重税赋的百姓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要的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