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7:32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1

学号:

院别: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20xx级临床心理学

活动地点:XxXx县Xx乡Xx小学

活动天数:14天

活动目的: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报告日期:20xx年7月27日

目录

实践报告题目

调查背景

实践目的

实践内容

一.教学总结

二.数学总结

三.素质总结

四.心智发展

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艰难求学路.教育体制

调查背景:

根据20xx年暑期社会农村调查我们得知:尽管国家已经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拿不起食宿费而辍学在家务农,每个月仅仅40元钱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上学梦。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4的支教和助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实践目的: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

暑假里,在XxXx县Xx乡Xx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一.教学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

考虑到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我采取了“玩与教相结合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学,毕竟心理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美丽岛”,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2

一、《市场调查统计》创新实践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本文提出的创新实践模式特指贯穿于《市场调查统计》课程教学全过程的以农村社会调查为平台,兼具情景教学与实践教学特征的一种特殊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首次在河北农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08级中应用,通过该课程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选取感兴趣、熟悉或受相关组织委托的农村市场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采用多种调查方式,并撰写调查报告。

1.模型设计。模型设计主要以农村社会调查为平台,进行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及整理和调研报告的撰写,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自选调研课题,主题选择以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农村社会调查问题为主,运用文献调查法收集所选调查主题相关的资料,设计调查方案,写出市场调查方案报告。

(2)市场调查问卷设计。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运用问卷设计的技术和技巧,设计市场调查问卷。

(3)市场调查方法模拟。设计观察表格、观察内容,记录观察过程,同时撰写观察报告。设计访谈提纲,记录访谈内容,同时撰写访谈报告。运用文献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市场调查方法进行模拟实验。

(4)市场调查问卷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报告包括调研背景、调研目的、调研内容、抽样设计、调研方法、调研数据分析及结论等内容。

2.具体实施。在开放式实践教学实施实训或调研项目的过程中,在农村社会调查这个环节,采用学生项目组制的形式加以完成,它是实现教师跟踪指导模式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将该专业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所选主题分别为:农村新民居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金融需求、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农产品保险市场、农村环境卫生、新型农民培训、农村文化[2]。从组织构成上来讲,学生项目组制需要确立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和地位,明确各自在实训项目中的职能。这项工作可由教师负责,或者由小组成员自行讨论决定。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不同的调研项目让小组成员轮换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注意学生之间的协同和配合,教师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扬团结和协作精神,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实训。学生项目组制在实训过程中,除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外,学生也要参与一些组织工作,其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

3.课程考核。《市场调查统计》课程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要懂得理论、方法和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会实际操作运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技巧。在课程考核上,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以调研报告作为项目组每个成员考核成绩,该项成绩占总成绩的60%;项目组每个成员写出一份项目实施评价,包括每个成员具体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参与农村社会调查达到的效果及感受,该项成绩占总成绩的30%;在农村社会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问卷设计、问卷的发放以及数据统计分析过程的考核作为平时成绩,该项成绩占总成绩的10%。

二、《市场调查统计》创新实践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市场调查统计》创新实践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及应用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能对这种创新实践模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现将两种模式做一比较(见表1)。通过对比,《市场调查统计》创新实践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更大的优势,其实质是如何摆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比例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两个基本途径,传统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创新实践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理论与实践、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抽象概念和具体思维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既是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也是传授学习方法、技能与经验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接受各种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市场调查统计》创新实践模式的效果评价

《市场调查统计》课程创新实践模式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实践性教学应从基础性、示范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诸多视角设计实训内容,从听、看、读到说、写、用,实现从认识、设计、实施、运用的一体化训练,突出实用性、操作性与可评价性。通过实施该实践模式,达到了以下效果:

1.找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调查的结合点。以农村社会调查为平台的市场调查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设计调研计划书、编制问卷、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加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确实完成市场调研任务。使理论知识得到应用,通过学生切实地操作一个市场调研的全过程,使其找到理论知识与农村社会调查的结合点,并且能够恰当地同农民进行沟通,深入接触社会,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书,正确地解释调查结果,真正为农村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3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一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无锡市鸿运砖瓦机械厂,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其实,上次的社会实践我也是在这一家厂中工作。上一次,我的工作是电脑资料输入,这一次的工作也有资料输入这一块。

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满6个小时,输入一些厂里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很琐碎,也有很多关于数字的部分,所以我需要十二万分的小心,深怕少输入一个零或者一个小数点,影响到其他。这份工作虽然简单,但是需要耐心和耐力。我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比对着资料,神经紧张,致使每天结束工作后就腰酸背疼。一开始,我神经紧张,但后来一些同事阿姨告诉我说,不用这样,只要小心一点就好了,厂里还有负责核对资料的人员,最后结果一定是对的。于是,我稍稍安心了一些,但是还是不愿我负责的资料出现太多的纰漏,所以依旧仔细地工作,而我也锻炼出了非比寻常的坐功,拥有了比以前好的耐心与毅力。

这次的工作,除了资料输入这一块之外,还需要送资料。会有同事阿姨把资料交给我,然后告诉我要把资料送到哪里去。要送的地点有近有远,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而要送的资料也是有厚有薄。也许是看我还是个学生的缘故,非常厚重的资料和非常偏远的地区没有轮到我的,不知道是担心我还是担心资料,呵呵呵!这个送资料的任务锻炼了我的问路技术,每次只要不认识路,我就会文附近的路人,一个个问,知道我明白地到达目的地为止。有时资料比较重,让我的手臂酸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工作。这个工作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比如让我更加清楚家乡的主要公路的名称与各自的公交车,我相信以后在家附近再也不会迷路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把我的皮肤晒黑了,这么黑的我可能同学都要认不出来了,幸好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还可以养白回来。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二

中国的农村长久以来似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改变农村旧貌已经是刻不容缓。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成为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小组奔赴中国新农村的典范奉化滕头村。

村口结合风能与太阳能的路灯,大大的排污管道,干净的河流,少有杂质的空气,悠然的村民和谐是这个村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滕头村,我们体会到了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世博会全球唯一入选的乡村案例的风采。

只要你一进滕头村部级农业示范园区,但见绿树成荫,花果相间,游人如织,在大棚里,游客们也被无土栽培的植物深深吸引,农家乐风俗馆还有脚踏水车、木桶提水让人体验田园的情趣。野鸭在环村河里三五成群,尽情嬉戏,广场上人鸽共舞,河道内鱼翔浅底,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

在滕头村文化展馆的一面墙上滕头精神四个红色的大字很是醒目,滕头人就是以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两手过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不同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广人稀,滕头村的面积很小,全村仅有2平公里。但这个小块头的生产效率惊人,2009年,全村实现GDP6。09亿元,社会总产值高达40。21亿元,人均纯收入约为24000元。

然而,对城市向往的野心是随着经济的好转才蓬来的。在那之前,滕头人并无这样的底气。时光倒回到50年前,那时的滕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相当落后,当时有民谣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年轻后生打光棍。

彼时的滕头村田地高低不平,且分割混乱,旱涝交替。时,全村竟没有一人够得上地主标准。

从1965年起,滕头为了彻底摆脱贫困,前后用15年时间,投入43万劳动工日,硬是将1200多块高低不平的靠天田改造成了大小划一、走向一致的吨粮田,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滕头又以敏锐的发展眼光,积极实施工业兴村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目前,滕我们小组认为滕头村致富的重要关键点是发展了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也在于此,然而这一点在目前我国的农村是不足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呢?我们提出了耕地少,肥力差;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难;农业物资供应难;农民素质差,特别是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低7点问题,有一半的人支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这一观点。在我国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低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较落后的西南地区甚至还有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存在。如何提高农村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程度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一。再看滕头村民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致力于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科技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生产、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的效益提高、功能拓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然而像滕头村这样的农村在我国毕竟是在少数,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仅是城市之间就是同个城市的不同乡镇都有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要我们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扶贫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这4个方面选择的人数基本相近。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从提出到现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是大家对于这一政策的感觉是落实不够,口号太多,可见在建设新农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滕头村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新农村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周边乃至全国的乡村共同致富,我们认为可以将滕头村的发展形式作为一种模式,在一些情况与滕头差不多的地方推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关注如何发展新农村,如何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这样一次实践调查中去,最大程度地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三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

毛概实践报告总结(2) 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4

调研报告

可行性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三年级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修建旱冰场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青春交际舞协会的可行性报告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高校调研报告之外联篇

高校调研报告之人力资源部

赴北京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调研报告

甘肃西部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对宿迁医改调研报告“十点质疑”之回应

锣鼓书目前的传承机制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下乡期间调研报告

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德钦县奔子栏之行调研报告

大学生学车调研报告之调查方案

大学生食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开题报告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劳尔的故事之劳尔的社会调查报告

北京图书市场调研报告

北大课题组宿迁医改调研报告(上)

安阳师范美术学习实习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火眼晶睛的调研报告

关于二十岁之前废掉处男的可行性报告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评介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少儿读经解经点评录》可行性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5

纵观目前农村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大部分学校该课程的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步伐。农村社会学的教材相对比较缺乏,而已经公开出版的教材里面虽然不乏经典教材,但大多内容偏重知识介绍和理论概述,包含中国农村具体实例或案例的少,即便有些案例也因时间较早,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涵盖现在农村社会最新进展和热点的案例更少。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农村社会学课堂仍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老师上课大多以讲授为主,学生上课则是被动地听和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沉闷枯燥,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三是实践教学缺乏或比重偏低。农村社会学是一门现实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大多学校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只偏重理论,只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实践教学缺乏,即便有实践教学,但大多以单纯的案例讨论与分析为主,很少走出课堂、走进农村,限制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四是学生对涉农课程兴趣普遍不高。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的轻农意识一直存在,导致大多数涉农专业的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农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对自己的专业有偏见,热爱程度不够,学农爱农意识不强,对涉农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这为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2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1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农村社会学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笔者根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对于课程建设的要求,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充分体现我国近几年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农村发展实践,为此把《农村社会学》的所有课程内容分成了四个课程模块: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农村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主线是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即整体认识、局部分解、综合应用,围绕农村社会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与应用进行介绍。教学内容模块一为农村社会结构部分:从农村社会的构成由个体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依次介绍农民、农村家庭、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等内容,模块二则主要结合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此内容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及热点不断变化。模块三则关注农村的变迁及发展:比如农村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模块四为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该部分专门介绍有关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与技巧。

2.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村社会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本课程的授课仍继续注重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但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下教学方法:

2.2.1“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遵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学生关心的农村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依据教学内容,教师拟订讨论题,学生在查阅文献、准备好发言提纲或发言稿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即“讨论式”教学方法。

2.2.2“研究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农村社会调查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农村社会调查中理解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不但深化了对农村社会学理论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专题式”教学法。在讲授农村社会学基本理论或热点问题时,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由课程组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性讲解,即“专题式”教学法。

2.2.4“参观学习式”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一些涉农企业或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以外,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实现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堂和课后观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即网络课程平台成为农村社会学教学与学习的另一重要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提高网络课程平台的利用率,可以拓宽课堂学习的范围,延长学习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并广泛听取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总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加了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安排

一般来讲,大多学校都是采取传统的16个或者18个教学周的教学组织方式,而为了方便实践教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了18个教学周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两个周的集中实践教学。这样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内和课堂,可以方便走出学校,走向企业,走向农村,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4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突破。本课程将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比重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内容,课外实践教学则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主要以专业考察、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其中又以社会调查为重点。一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以3~4人为宜,分组时综合考虑个人意愿、性别和学生籍贯。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该组的任务安排。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三是围绕所选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制定调查方案。四是每组自己确定路线,前往指定的村镇调研。发放问卷,走进农户家庭,与农户进行交流。五是整理所有调研资料,分析数据,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调研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六是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PPT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提问,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书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入农村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更深层地认识农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

2.5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农村社会学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涵盖课堂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方面。在对农村社会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也重新修正了课程评价体系,修改了评价标准,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在原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尤其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且实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缩小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改革平时成绩的构成(注重在实践环节的平时表现),增加实践技能(调查报告+小组答辩等)的考核,最后形成平时成绩30%,实践技能30%(实训报告+小组答辩等),期末考试40%的评价方式,使考核评价更为全面综合。

3结语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6

一.活动主题及任务

主题:

学习实践报国奉献

任务:

我院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按照“认识三农、服务三农、研究三农”三个层次展开。倡导同学们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以各种方式了解我国农村建国以来的发展变化;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之际,在实践中宣扬“五四”精神,弘扬“爱国”主旋律;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在实践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讲“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实践中的作用。

二.组织领导

资源与环境学院分党委

资源与环境学院分团委

三.组织形式

(一)个人层面

我院全体级学生(包括由级转入级学习的学生)必须参加,其他年级根据自愿完成;凭借校团委开具的社会实践介绍信自行寻找实践项目,结束后填写个人回乡调查表,并撰写不少于字的实践报告,并由所实践地填写社会实践地反馈表(需相关单位盖章)。

具体要求:

1.介绍信、个人回乡调查表和实践地反馈表领取方法另行通知;

2.个人回乡调查表和实践地反馈表需手填,不接受打印版本,表格遗失者可在校团委主页自行下载打印后使用;

3.实践报告由班长将电子版和纸质版收齐后提交,需使用a4尺寸纸张;

4.实践内容:主题围绕建国60周年,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传播。

5.假期不返乡同学可在北京自行安排实践内容,参加社会实践小分队同学不可以此作为个人实践活动;

6.各班班长或团支书应于9月11日前收齐本班实践材料(调查表、反馈表、实践报告需装订,并按学号整理),并制作汇总表(包括班级、学号、姓名、实践主题),统一交至分团委宣传部;

奖惩措施:全院将对暑期返乡实践先进个人,给予相应奖励,并且择优参选校级暑期实践表彰;返乡社会实践是一年级暑期必修内容,未能按时完成并提交相应材料的同学将取消其参与各类评优评奖资格。

(二)团队层面

1.申报校级团队登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正式在线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起始时间:6月15日-6月18日,参见校团委关于《××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

2.院级团队由我院分团委直接招募并报校团委审批,团队经费由院级团队自筹,团队日常管理由学院分团委负责;校团委按照团队数量和质量配套管理费用,为院级团队统一购置保险,院级团队参加学校总结表彰。实践地点重点向革命老区倾斜,甲型h1n1流感高发地区不予以考虑。

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内容分为已设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所有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需选定题目确定课题主持人和参加人,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指导老师,根据项目的预计影响和成果以及组织方式,由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定。

各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结束时,要撰写好以所选课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于开学初9月11日前提交将调研报告交至分团委参加验收及评定。

四、实践内容

(一)必做内容

1.建国六十周年专题调研

为了更好地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将设计与建国六十周年相关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各团队,要求每支队伍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实践结束后选择60个村庄档案编辑成册。

2.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搜集及分析

实践团队就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撰写案例故事。故事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挖掘典型工作及典型人物,对这些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团委具体安排撰写事迹材料,筹备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库,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

3.科学发展观知识、中央文件一号文件等宣讲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以及“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主要原则等内容为重点,宣讲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及近五年来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国家其他的惠农政策,主要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使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4.生态文明传播

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实践个人及团队应将科学的环保生态理念带回家乡,带到实践地,展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如结合我院特色“五个日”团日活动,发放自制环保宣传册,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宣传生态农业,普及环保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二)选做内容

1.

暑期社会实践方案第2页

科技下乡

(1)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技服务队,送技术下乡。

(2)信息服务

(3)农村发展讲座

(4)传播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技术信息

2.文化下乡

(1)送教下乡

(2)送书下乡

五.经费来源

1.团队自行争取赞助;

2.队员自负部分费用;

3.学院提供部分经费;视项目申报、专家测评、媒体报道、地方反馈及作品上交以及作品质量情况分级审定支持金额。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特征;成因调查;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3.4亿青少年中,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比例高达18.6%—36.4%,而在农村初中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比例有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据我们的调查,学困生在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所占比例高达34.7%,也就是说,农村初中生中三分之一是学习困难生。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辍学的原因由原来的经济方面因素为主转变为因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他们不仅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且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界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学习困难生的教育, 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多从改善办学条件、减免学费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关注农村地区的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以此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不多。

为了揭示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学习困难生教育理论体系,进而为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方法,进而为提高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理论平台;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自2007年2月起,由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协调,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与区教学研究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安徽省教育学会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密切合作的关系,狸桥中心初中正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成立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集中了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生、乡镇分管教育领导、社区管理领导、教科研人员、基层学校校长、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构成的多层次调查、实验和研究群体,构建了一支由学校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科研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骨干队伍。该课题于2007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厅与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批准为安徽省2007年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7JGO7366)。

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其研究目的是,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农村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为解决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的研究》课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有益的一项科研尝试。因此,它强调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动态性、可操作性。

该课题研究时间从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3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设计,研究论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编辑《课题研究通讯》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9年12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1 2007年4月——2007年9月,对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所属四校初中学习困难生展开调查,着重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1.1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为调查问卷的设计环节;

1.1.2 2007年3月——2007年7月,为调查的实施环节;

1.1.3 2007年8月——2007年9月,为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特征、成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1.2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所属的四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着重研究对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进行教育干预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同时,建立各校子课题:

1.2.1 农村初中学困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2 农村初中学困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3 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4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重点:一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行为加以推广;找出影响学困生发展的典型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加以矫正,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在教师中举办"我的教学观"、“我的教育理想”等专题教学征文活动。了解学生的正常合理需求,转变教师观念,调整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中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

二是调查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教育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研究,使积极的行为得以强化,不当行为加以矫正,为学习困难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与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我的教学困惑”、“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等研讨征文活动:观察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研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动机等非认知因素发展的教师较典型的不当的教育行为。

三是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研究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各项教育策略:(a)心理辅导策略:分析学困生心理症状,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消除他们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b)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掌握各门学科具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c)情感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健康情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d)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直接教学、策略教学、诊断教学、任务分析等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个别教育和辅导。(e)环境教育策略:建设以“成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f)分科实施和分步推进策略:教研组发挥协调作用,任课教师具体承担学科辅导工作,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步分阶段实施指导。

四是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a)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b)学困生的学习评价问题;(c)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c)制定学校奖励学困生制度;(e)教师“一帮一”辅导学生制度。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2007年10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实验的设计环节;

(2)2007年11月——2009年7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教育实验的实施环节;

(3)2009年8月-2009年10月,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1.3 2010年2月——2010年6月,进行综合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

第三阶段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阶段为课题结题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召开课题总结大会,整理研究成果资料,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2.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的研目标是揭示农村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

2.1 研究内容

2.1.1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学习困难生本人的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分发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进行调研,着重调查导致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差的各种因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一般特征。

2.1.2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辖的南湖初中、昝村初中、卫东初中等四所初级中学为实验基地,以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属四所初中7—9年级学生为调查实验研究对象,着重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

该课题和国内已有研究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1)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以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因素(知识、技能、动机、兴趣、心理等)和外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在此基础上,以宣州区狸桥地区的若干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基地,对如何有效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问题展开实验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学困生成因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有显著差别。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分析、筛选、比较和研究,了解了当前学困生研究的成果,对中外学困生研究相关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了解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和趋势,写成文献综述。

2.2.2 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到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得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2.2.3 访谈法: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访谈。以开放式的方法来搜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某些观点,通过倾听与研究对象沟通互动,真实反映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

2.2.4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配合,探索解决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

2.2.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并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思考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

2.3 研究过程。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措施。

本课题的准备比较充分,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正常、严谨开展、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工作做得实实在在,科研态度严谨,内容科学,步骤踏实,方法有效。

(1)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对课题组成员以及各个承担课子题研究的四所学校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并引导其加强理论学习。我们采取各种手段,组织教师在业余实践中进行自学,阅读科研理论、教育教学书籍、杂志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并组织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片教科研会议,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进行评奖,并汇编成多部专集。

(2)制定规范合理的研究制度。每学期初,召开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出可行的研究计划,使组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课题组定期集中活动,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以外,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提出疑惑;每学期请安徽师大何更生教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以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3)课题研讨形式丰富多样。互动研讨,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理念和思考写成文章,相互交流;论文评选,课题组针对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不同主题的七次论文评选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的参赛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

2.3.2 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2)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3) 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编辑汇编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对策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学困生教育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等系列研究成果专辑以及《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研究资料专集》,撰写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成因、特征的调查与教育干预策略研究报告》、《农村初中语文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困难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学困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特征及其教育干预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研究报告》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教育学术会议并提交学困生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会议交流多篇获奖。

3.课题研究的成效以及问题思考

3.1 研究成效。

3.1.1 学校方面。

通过这项课题研究,学校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讲述自己的故事——教育叙事。经常讲述和写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故事,能养成观察事件、思考问题、及时动笔的良好习惯,会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够融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评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总结教育的经验——科研论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肯定给教师留下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出来,对同事是启迪,对自己是鞭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七次组织教师对各个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思考撰写科研论文,并汇编成专辑。

(3)探索解决的方法——教育教学。本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引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困生教育讲座等,促进学困生学业提高。这样,既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关注学生精神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农村初中,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找到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并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措施,如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在学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1.2 教师方面。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多读书、善读书。子课题组学校以及成员订阅了教育教学杂志,如《课程教材教法》、《中外教育比较》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进行阅读,并且有针对地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些阅读活动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教育随笔的研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研究途径,去关注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以此刷新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升科研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随笔中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

(3)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反思性学习是从教师的自身出发,从本质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要求教师立足于自身实践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4)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极大地焕发了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写作的极大热情。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践。贯彻课题研究全过程,狸桥中心初中、狸桥片教研中心积极组织广大教师锐意探索,深入思考,开展了多次课题研究论文征集评选活动。2008年初,118位教师参加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调查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征文评选;2008年6月,开展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征文评选;2008年6月,组织教师撰文参加全区第八届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征文评选和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2009年3月,开展了“学科学困生教育对策思考”征文评选;2009年5月,开展了针对学困生教育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反思”作品评选;2009年7月开展了“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征文评选;2009年10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评选。2010年4月,各校举办“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经验报告会以及学困生帮扶经验交流会;2010年6月,片教研中心举办了学困生教育案例及个案研究征文评选。教师的几十篇论文获区级优秀论文奖;3篇论文获市教育科研论文奖;课题组组长、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获2008年全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两位教师的论文获三等奖;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获2009年全省教育科研研讨会交流论文评选一等奖。

3.1.3 学生方面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初始期和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其个性的形成。因此,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课题研究中,我们向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指出了“金钱至上”的弊端,引领学生要树立人生的理想,要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2)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所测对象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百分之四十五的学生学习成绩取得很大提高,甚至有一些学生成绩已经跻身中上等。卫东初中获得2010年区教育体育局中考教学质量提升奖,狸桥中心初中、南湖初中学生在2011年中考中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3)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习惯的比较,发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是盲目地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去学习知识,能够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4)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负责课题课题研究的四所学校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并对其中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展了“学困生”进步奖评选活动,点燃了学生进取的火苗。通过对“学困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加深了师生感情联络;使他们自我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最佳学习心态,促进自我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各种良性刺激的迁移功能,达到求知与做人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课题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论证严密,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目标明确,思路正确;实施严谨周密,步骤稳妥,方法得当;领导重视,专家引领,教研人员协作,四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资料丰富翔实,成果比较系统全面。几年来开展的科学、有序的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们共同努力,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付出了心血,做了大量实际性的工作,促进了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困生教育问题的认识;为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业务素质的不断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平台;探索了有效的学困生教育的途径和教育方法,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了良好的农村初中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困生的教育网络与环境,为新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关注学困生群体,促进了农村学校特殊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培养了教科研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组织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宣州偏远农村地区初中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2年1月30日,狸桥中心初中与安徽师范大学承担的安徽省“十一五”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荣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省级课题结题证书》。专家组鉴定认为,“课题组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教育使命感,致力于本地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可贵的教育情怀。从整个研究过程看,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工作较扎实,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同意结题”。专家组希望课题组继续探索,将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完善,努力实现“让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育愿景,为他们打下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2 问题思考

通过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感到尚有以下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深入研究:

3.2.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2 校内各学科教师协调配合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3 如何根据各学科特点有效实现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的问题。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8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方案的贯彻落实,以“聚焦时代主题、关心社会热点、结合行业发展、助推国家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现实、增强实践才能、传播科技文化、倡导科学发展,实现“长见识、增才干、强能力”的基本目的。

二、选题方向

1、和谐社会建设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开展“和谐都市(乡村、校园等)建设方略研究”、“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状态调研”、“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变迁研究”、“居民居住情况调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研”等方面的调研实践活动。

2、新农村建设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农民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状况、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农村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等问题进行调研实践。

3、科学发展观主题: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生态开发、能源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实践调研与研究。

4、助推奥运会、大运会建设主题:以志愿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服务为中心,开展相关知识宣讲、志愿服务宣传、文明礼仪宣讲、奥运和大运会筹备建设状况调研等方面的活动。

5、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主题:以“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民族遗产”为中心,对家乡及其他祖国各地的民风、民俗、语言文字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发掘,通过文字、影像等手段加以整理、记录。

6.志愿服务社会主题:以“志愿社会”为中心,积极倡导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助残助困、支教支农、勇作义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7.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主题:以“加强专业学习、增强就业能力”为中心,开展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等方面的活动,尝试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创新精神。

8.感恩教育主题:以“感恩责任”为主题,通过实际行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来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进一步自身增强感恩意识,将孝心献给父母,将爱心撒向社会。

三、实践形式

1.调研、采风与访谈。围绕目标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归纳,以文字、影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表现。

2.参加志愿服务。身体力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撰写活动总结和体会。

3.参加实习见习。结合专业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见习活动,并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四、组织方式与活动程序

1.实践范围

黑河学院全体学生(参加实习的学生以实习为主)。

2.组织人员,拟定实践计划

各团总支将本实践通知认真传达到每一名同学,学生可以单独或者组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规模、人数、时间可自行决定,邀请一名教师做为活动指导。可以打破班级或者专业、年级的限制自主组团,不具备组团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单独选择适当的主题进行实践。

3.开展实践。

各团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根据计划自行奔赴实践地开展活动。实践活动中各团队要注意安全,把握好时间。

4.总结工作

(1)上交材料:开学后一周内,各团总支负责将各团队和每名学生的实践成果收集、汇总和归类,做好总结,然后将成绩突出的实践团队和个人的实践成果的相关材料和本单位的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上报团委。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9

学生心声

为评奖沦为“网抄公”

现在,社会实践成了许多高校的必备“科目”。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部分高校还通过综合加分和评奖奖金等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寒暑假自主参与实践。这些制度确实鼓励了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评奖,以造假应付。

一位食品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学年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和争取奖金,占一定分数比例的“科技入户工程”必须要做,但自己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能形式上做一下,盖个章,而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只能靠在网上搜资料,东拼西凑。

而华师的谭同学则透露,学校假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但她们从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几乎全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东拼西凑就成了,而调查问卷也只是在网上随便发几份。这种情况,在广州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

无关系无社会实践?

“学校集体安排的社会实践要学生会、团委有关系的才能去,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有资格享受的。”一位大学生向记者报怨。“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路过教师办公室,看到有实习活动的照片才发现。”

大学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学向记者抱怨,有些学生做的实践论文只是随便抄的。“学校社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的,和去旅游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花钱去培训班,至少还能学到一些技术,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农村学生说

盖章证明,自村人好办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学生派发介绍信和表格供实践单位盖章证明。但记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参加实践,但表格上依然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盖上村委会的章。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透露,“谁真的会去做呢,到时去村委叫人盖个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学生,他们应该会行个方便的。”

城市学生说

缺乏专业知识,难觅实践单位

记者调查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力军几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广州,有部分农业高校在寒暑假时会布置学生去做“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低年级还没学到专业知识的学生,甚至是非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困难了。

“很多同学不是农村的,不是很好开展。”本地一位大学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学生以向家乡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调查的方式进行“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寻找一个实践单位实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去农村做一个调研。所以,一部分人选择放弃,就算做了,写论文还得依靠网络。

高校教师说法

奖励实践有利有弊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篇10

在此次暑假期间,我对江王村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通过这次深入的调查,我对该村的实际情况有了进一步的、理性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该村的经济主导产业是农业,除此之外并没有形成其他产业更不用说发展其他产业,因此村民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农业收入,并且是“靠天收”的现象。如果年成较好的话那么村民的收入自然就多一点,一旦遇到年成不行的时候,村民的收入就没有了保障,生活水平就也没保障。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走出去”。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留在当地的劳动力也就随之减少,劳动力的减少继而引起许多农田旱地的荒芜。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设施建设所压占。土地被压占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商机”,村民对当地土地升值的期望越来越高,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赔偿费用,村民大多选择在土地上建房,在一时之间形成了一股“种房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一夜之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建起了一个村。大量的抛荒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城市建设压占和私房建设就又引起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这一浪费加之这一减少该村的土地就所剩无几了。

除了上述存在的土地问题外,村民外出务工还诱发了另外一个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当然这也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教育上,该村目前有不少孩子辍学在家,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低,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低。形成这三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村民的思想上出现错误。大多数的村民只看到了眼前却忽视了长远,他们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还要花钱,因而让自己的孩子放下书包课本去打工挣钱,他们并不知道这样会误导孩子的一生,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在生活上,他们得不到很好得照顾,缺乏亲情关爱和教育。他们过早的踏入社会,并且形成不好的习惯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并不能过于悲观或者对其视而不见,而是应该乐观面对并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坚持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各个击破的统筹指导方针。

目前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村民的收入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好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那么一系列相应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切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可见,增加收入对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的重要。

那么应如何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切实解决收入低的问题。因此发展经济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大力发展乡村的经济。那怎样才能让乡村经济发展起来呢?

首先,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前那种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其他相关产业,例如渔业、林业等。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交通便捷、临近湖泊、有大片适宜种植林木的山地、有适足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形成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相关产业发展起来了必将改变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让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他们的收入。与此同时这还将促进本地的农民就业,将大量的农民留在本地,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也会因此下降。

其次,就是要转变村民的思想,这一条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从思想上有了根本的转变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否则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转变思想就是要改变以前那种轻视教育的思想,就要让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的孩子重返课堂接受教育;转变思想就要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财富是靠双手劳动得来的,而并不是投机取巧。转变思想就是要改变以前那种陋习歪风,从而形成一股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就是要增强村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明白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经济建设就一定会搞上去。让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他们的收入一定会增加,将来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让他们相信,只要肯诚实劳动,努力付出,他们并不比别人差。

做到了以上的三点,上述这些问题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该村的经济肯定会有长远的发展,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该村的生活水平会大幅提高,人民必将生活得幸福美满;该村的村容村貌也会大有改观。

总而言之,我相信,江王村的发展前途必然会是一片大好!

大学生暑期调查报告

暑期会计工作实践优秀调查报告

2016年暑期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

工商系暑期实践优秀调查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优秀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2016关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暑期“兼职热”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