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的特征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5:22

护患沟通的特征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1

 护患之间的心理引导,主要是通过沟通的形式来完成的。能否准确地把握心理引导对象的心理特点,是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引导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心理引导应注重病患的心理特征

 医院的病患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在所患疾病,年龄、性别和性格等方面会有所不同,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理特点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护理人员就需要熟悉和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把握好心理引导的方法和尺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设身处地考虑病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加强与病患的沟通来培养护患之间的情感,增加病人的理智,谋求医疗上的默契配合,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因而把握好病患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有效心理引导的基础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分为胆汁型和多血型,黏液型和抑郁型等病人类型。一般而言,胆汁型的病人,容易发脾气,有的常为小事计较,生气发火,影响病情的治疗;多血型的病人,比较容易沟通,其心胸开阔,常怀这样心情的病人,对病情的治疗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黏液型的病人心理素质比较好,较容易沟通,能尽快配合治疗,不易发脾气。抑郁型的病人,情绪低落,常闷闷不乐,不爱说话,表情淡漠,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上述中胆汁型和抑郁型的病人,比较难以沟通、配合治疗,这样的病患尤其需要护理人员的心理引导。他们大多生性比较敏感,自尊心强。与他们接触时,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特别是在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用词,语气要缓和,语调要低,用关爱的语言,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患者,如老人病患者和小孩病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等等,其心理特征和性格脾气也有所不同,千差万别,但无不受各自心理规律的制约。因此,心理引导时要努力准确地抓住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主要从病人的气质特征来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心理引导来帮助病人战胜病魔。

 三、正确运用心理引导的方法

 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病患的心理特征,了解掌握病患的气质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为病患排忧解难,达到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进行的心理引导,其主要包括与病患交谈的语言、语气和语调等方面。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

 1、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生病总是一件令人时沮丧事情,患者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安慰。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个时段用安慰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帮助病人克服病魔的缠绕,最终恢复健康。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特征,寻找不同的安慰性语言的来进行心理引导。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针对胆汁型的病患,采用安慰性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事业心很强的胆汁型中年或青年的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对他们这样说:“不用害怕,你这么年轻,只要好好的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的,不会影响你的事业发展的。”如对牵挂丈夫、孩子的抑郁型女病人,我们可以说:“您要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其实有不少孩子,当大人不在的时候更懂事。”对于病程较长的抑郁型病人,可对他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只要你对我们有信心,病会慢慢好起来的。”

 2、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入院治疗的病人一般心理都比较脆弱,护理人员适时给予病人一定鼓励,对于调动病人积极与疾病作斗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例如,对新入院的胆汁型病人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说法:“我们这里经常治你这种病,比您重得多的都治好了,您这病一定能很快治好!”可以消除其对病魔的恐惧,避免其情绪无端失控。如护士在遇到一位即将分娩的抑郁型产妇时,产妇由于恐惧、加上宫缩阵痛、其他待产产妇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痛不欲生。护士可以轻轻地抚摸着这位待产妇隆起的肚子,同情地说:“再忍一忍,过了这一关做了妈妈就好了”。分娩的产妇会产生莫大的鼓舞。对病程中期的黏液型或抑郁型病人则说:“治病总得有个过程,贵在坚持,不坚持怎么看到胜利呢”。对即将出院的抑郁型或黏液型病人可说:“出院后要稍加休息,您肯定能做好原来的工作!”

 3、妙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一般而言,对于抑郁型的病人我们应多采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效果会较好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比如,看到病人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来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治疗很有疗效。”对挑选医生治病的病人说:“别看某某医生年轻,可他治你这种病还真有经验。”给病人送药时说:“大家都说这种药效果很好,您吃了也肯定会见效。”

 4、活用指令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士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须的。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不用气质特征的病人和不同工作情况。比如,在做精细的处置时,针对多血型,黏液型的病人就应该用指令性的语言——“不许动”等;针对胆汁型、抑郁型就要语气略为舒缓一些的语言——“保持姿势,不要乱动,否则容易出错”。护士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

 (二)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运用护理人员的行为,包括仪表、仪态和表情等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护士应结合病患的气质特征,运用非语言沟通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接触的频率高,时间长,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言谈举止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满情绪。因此,护士不仅要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要善于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以外,还要善于在行为、仪表和仪态等方面进行心理引导,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有亲和力,使病人愿意接近你,想跟你诉说心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引导的作用。

 四、运用心理引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2

【关键词】ICU综合征;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75―02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1985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ICU综合征新概念为:在ICU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2~3 d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 d依然存在的,称为ICU综合征。 发生率:入住ICU的成年病人常发生行为、知觉、认识方面异常,这些问题常发生在入住ICU5-7天后,而且随入往时间延长,出现机会增大。据研究,ICU病人中有16%并发谵妄,约有12%~36%发生抑郁,与一般人抑郁发病率(约4%)相比危险度高[3],有报道说:非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率为20%%~50%,而机械通气患者的发生率高达60%~80%。[2]且除非强调预防措施,否则在监护室停留时间较长,发病率较高,恢复效果也不理想。

1 临床资料

我院ICU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神志清醒或经治疗后神志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共312名,其中男性220例,女性92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6岁,发生ICU综合症的患者184名,约占59%,我科护理人员针对此类病人积极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现将其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2 病因分析

2.1环境因素: ICU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病室嘈杂,患者终日看到的是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监护光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及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特别是目击了同室患者的死亡,更易产生很强的精神心理压力,这些紧张的氛围造成了患者的视觉超负荷,ICU 噪音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来自于谈话,监护仪报警,呼吸机,这些均会导致患者听力负荷加重,导致患者产生高度的焦虑,烦躁。国际噪声协会规定[4],日间噪声应低于45dB,夜间噪声应低于20dB。噪声可刺激交感神经,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疼痛加剧和影响睡眠,从而引起患者的一些不适反应。2.2沟通障碍:因为病人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造成语言沟通障碍,病人的要求不能顺利表达,易导致病人产生悲观、抑郁情绪,甚至烦躁,不配和治疗,特别是全麻或昏迷初醒期患者,在机械通气前未与其进行沟通,病人醒后对陌生环境不认同,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又不能说话,身体的不适不能表达等。

2.3 疾病及药物影响因素:既往有过精神病、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有药物依赖的患者更易发生此征。由于病情危重,患者在ICU留滞时间较长,ICU环境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刺激也越大,患者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也就越多,发生ICU综合征的几率也就越大。

2.4 心理因素: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患者因病情重,甚至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翻身等均需护士照料,隐私被暴露;另外约束工具的使用也让病人觉得尊严丧失,以致出现悲观、抑郁,为了防止导管和引流管移动或意外拔除,通常固定患者的双手;因为病情及治疗、护理的需要,患者常被迫卧位(半卧位或平卧位),若没有向患者解释清楚,病人会感到不适,无安全感,另外监护病房需控制感染,因而谢绝探视,患者与亲友隔离,易产生分离性焦虑。无亲人陪护,病人倍感孤独,病人离开自己的亲人有与世隔绝感且随时为自己的生死而担忧,以至于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

2.5 患者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疾病情况等均是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因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低沟通困难者发病率较高。

3 护理对策

3.1 环境因素 :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灯光可使用柔和光线,不要直接对着患者的眼睛,夜间不开大的照明灯,使用床头灯和小台灯,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患者之间用屏风或窗帘隔开,处置和抢救时也不要忽视ICU中的其他患者,减轻患者的应激;房间应设有窗户和钟表并置于患者视野范围,以保持时间概念,改善患者的感觉缺失;医务人员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大声喧哗,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调至合适大小。

3.2 加强非语言沟通:心理学家指出:[5]信息交流=7%言语+38%语调+55%面部表情。ICU部分患者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原因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护士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手势语言、书面、口形,写字板、实物照片等与患者沟通,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回答,解释带呼吸机的目的,配合我们治疗的方法,经常鼓励患者,以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3.3 必要时予对症治疗:一旦发现患者出现ICU综合征,除了要及时给予心理治疗外,还要适当给予对症治疗。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时,可予患者服用镇静安眠药,或服用养心安神的中药;对出现情绪抑郁的患者,可适量服用抗抑郁药,或舒肝解郁理气的越鞠丸、逍遥丸等中成药起到疏肝解郁的疗效。对出现幻觉、妄想和谵妄的患者,可服用镇静剂,如氟哌啶醇等。

3.4 心理因素: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释,尽可

能满足患者要求,从而消除患者没有亲人陪伴所产生的孤独、恐惧和寂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 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可以让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听广播、看报纸,听音乐,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ICU病人大部分都是全身,且因工作原因,护士大多关注的是监护及治疗,而忽略患者本身的存在,这样会对患者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消除患者紧张、抑郁情绪。

3.5 音乐疗法: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悠扬适宜的旋律可使人放松、产生其他交流所达不到的效果。在ICU 紧张环境中应用音乐疗法,可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使感情情绪镇静化,抑制各种压力反应,减少和预防ICU 综合征的出现。

3.6 及时有效地镇痛 : 54%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的多,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Mortimer等研究显示,护士通报给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疼痛处理信息将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帮助患者使其感到疼痛得到控制,改进了临床效果,减少了焦虑,增加了满意度[6]。

4 总结

对于已发生ICU综合征的患者,分析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尽可能的减少危险因素,并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尽快康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对护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这些因素在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 Hall JB,Schmidt GA,Wood LDH. Principles of critical care. 2nd.edn..Singapore:McGram-Hill Co,1998,177

[3]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104

[4] 姜琳,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人文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2):2724-2725.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3

论文关键词:心理引导,心理特征,引导方法,注意问题



心理引导就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病患面临的问题,对护理对象心理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从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心理引导是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护患之间的心理引导,主要是通过沟通的形式来完成的。能否准确地把握心理引导对象的心理特点,是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引导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心理引导应注重病患的心理特征



医院的病患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在所患疾病,年龄、性别和性格等方面会有所不同,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理特点会有着明显的差异,护理人员就需要熟悉和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把握好心理引导的方法和尺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设身处地考虑病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加强与病患的沟通来培养护患之间的情感,增加病人的理智,谋求医疗上的默契配合,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因而把握好病患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有效心理引导的基础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分为胆汁型和多血型,黏液型和抑郁型等病人类型。一般而言,胆汁型的病人,容易发脾气,有的常为小事计较,生气发火,影响病情的治疗;多血型的病人,比较容易沟通,其心胸开阔,常怀这样心情的病人,对病情的治疗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黏液型的病人心理素质比较好,较容易沟通,能尽快配合治疗,不易发脾气。抑郁型的病人,情绪低落,常闷闷不乐,不爱说话,表情淡漠,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上述中胆汁型和抑郁型的病人,比较难以沟通、配合治疗,这样的病患尤其需要护理人员的心理引导。他们大多生性比较敏感,自尊心强。与他们接触时,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特别是在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用词,语气要缓和,语调要低,用关爱的语言,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患者,如老人病患者和小孩病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等等,其心理特征和性格脾气也有所不同,千差万别,但无不受各自心理规律的制约。因此,心理引导时要努力准确地抓住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主要从病人的气质特征来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心理引导来帮助病人战胜病魔。



三、正确运用心理引导的方法



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病患的心理特征,了解掌握病患的气质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为病患排忧解难,达到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一)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进行的心理引导,其主要包括与病患交谈的语言、语气和语调等方面。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



1、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生病总是一件令人时沮丧事情,患者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安慰。护理人员应该在这个时段用安慰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帮助病人克服病魔的缠绕,最终恢复健康。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特征,寻找不同的安慰性语言的来进行心理引导。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气质特征,巧用安慰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针对胆汁型的病患,采用安慰性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事业心很强的胆汁型中年或青年的病人,进行护理时可以对他们这样说:“不用害怕,你这么年轻,只要好好的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的,不会影响你的事业发展的。”如对牵挂丈夫、孩子的抑郁型女病人,我们可以说:“您要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其实有不少孩子,当大人不在的时候更懂事。”对于病程较长的抑郁型病人,可对他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只要你对我们有信心,病会慢慢好起来的。”



2、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入院治疗的病人一般心理都比较脆弱,护理人员适时给予病人一定鼓励,对于调动病人积极与疾病作斗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例如,对新入院的胆汁型病人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说法:“我们这里经常治你这种病,比您重得多的都治好了,您这病一定能很快治好!”可以消除其对病魔的恐惧,避免其情绪无端失控。如护士在遇到一位即将分娩的抑郁型产妇时,产妇由于恐惧、加上宫缩阵痛、其他待产产妇的呻吟,心情坏到了极点,痛不欲生。护士可以轻轻地抚摸着这位待产妇隆起的肚子,同情地说:“再忍一忍,过了这一关做了妈妈就好了”。分娩的产妇会产生莫大的鼓舞。对病程中期的黏液型或抑郁型病人则说:“治病总得有个过程,贵在坚持,不坚持怎么看到胜利呢”。对即将出院的抑郁型或黏液型病人可说:“出院后要稍加休息,您肯定能做好原来的工作!”



3、妙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一般而言,对于抑郁型的病人我们应多采用暗示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效果会较好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比如,看到病人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来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治疗很有疗效。”对挑选医生治病的病人说:“别看某某医生年轻,可他治你这种病还真有经验。”给病人送药时说:“大家都说这种药效果很好,您吃了也肯定会见效。”



4、活用指令性语言来进行心理引导



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士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须的。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不用气质特征的病人和不同工作情况。比如,在做精细的处置时,针对多血型,黏液型的病人就应该用指令性的语言——“不许动”等;针对胆汁型、抑郁型就要语气略为舒缓一些的语言——“保持姿势,不要乱动,否则容易出错”。护士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



(二)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



运用非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就是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运用护理人员的行为,包括仪表、仪态和表情等技巧来引导病患配合治疗。护士应结合病患的气质特征,运用非语言沟通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接触的频率高,时间长,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言谈举止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满情绪。因此,护士不仅要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要善于运用语言沟通进行心理引导以外,还要善于在行为、仪表和仪态等方面进行心理引导,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有亲和力,使病人愿意接近你,想跟你诉说心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引导的作用。



四、运用心理引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与病人交流要多采用美好的语言



在交谈中多用安慰、鼓励和积极向上的语言,切忌一些敏感的话题和不吉利的词语;说话不但要注意上述几种方式,还要因人因病采用不同的谈话技巧。胆汁型的病人喜欢说话开门见山,抑郁型喜欢慢条斯理,黏液型的人喜欢言语合乎逻辑,多血型的病人喜欢言语富有风趣,护士的言语要与之相适应。对急性或很痛苦的病人,言语要少,要深沉,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胆汁型病人,言语则以顺从为宜。



(二)为病人护理时要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对于胆汁型的病人而言,在护理时就应该多采用商量性语气,避免用命令式的语言强加于人,令病人反感;而对于抑郁型的病人而言,他们一般比较敏感,心理比较脆弱,在护理工作中除了要多用安慰性的语言外,还要注意不能流露出事不管己的态度等等。



(三)灵活应对谈语的内容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于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时都应要使用婉转的语调来尽可能满足病患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对于胆汁型的病人不合理要求要委婉拒之,而对于抑郁型的病人而言,就尽量不要直接拒之,更要耐心解释和疏导,并可以根据情况把谈语的内容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四)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



无论是何种气质的病人,都要避免对他们使用伤害性语言。特别对于胆汁型和抑郁型的病人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上述类型病患的伤害性语言刺激,很易引起或加重此类病患的病情。例如,医务人员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可以导致严重的医原性疾病,一声恶语可以使冠心病发作甚至猝死。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62-01

1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融洽护患关系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护士职业素养。沟通艺术是现代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包括非语言性沟通,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及触摸等都是妇产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妇产科护理中运用语言的技巧,丰富的专科知识,整洁的服饰,规范的举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从入院开始,护士就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介绍自己,介绍医院环境,让患者了解医院科室情况,通过和患者沟通谈心询问等方式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让病人接受治疗和责任制护理。

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需要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是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2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2.1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的桥梁,护士的语言在护理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好的语言不但能使患者听了心情愉快,而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护士语言亲切,有利于疏导患者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2.1.1语言沟通的重要环节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如每一项护理操作,护士要告之目的、注意事项,特殊检查治疗、护理应征得病人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2.1.2语言是对患者进行全身心护理照顾。从做好心理护理开始,饮食指导、信息、预防、保健、药物使用指导及相关知识指导,到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母婴健康状况和体征,开展好护理等。

2.1.3语言环境对护患沟通起着直观作用,我们在病房墙上挂温馨图片,在走廊展示板上粘贴新生儿照片,抚触照片,在走廊墙壁挂有图文并茂的保健知识等,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2.1.4在语言沟通中有几种不常见但很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变换对象沟通,患者都有特定的因素,年龄、学历、喜好等,这样就导致甲护士沟通困难时,更换乙护士进行沟通能起到特殊效果;集体沟通:由护士长同责任制护士一起召集患者和家属进行定期沟通,充份交换意见,互相理解,密切护患关系;书面沟通:书面沟通也是沟通技巧的重要手段,把一些常规问题健康宣教等印到书面上,制成册发给患者和家属,使其随时阅看,方便患者。

2.2非语言沟通

2.2.1非语言沟通是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手势、肢体语言等形式来传递或表达沟通的信息,有时非语言沟通传递着比语言更有力的声音,如面带微笑的接带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它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其对护士的信任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护士可通过眼神表达对患者的同情;在倾听患者诉说时,必须躬身侧耳;护士整洁的服装,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顾虑,如果护士用异样的眼光与其接触,就会损伤她们的治疗信心。

2.2.2如果我们在提供优质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把人性化融入护理全过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从患者和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患者的心理,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份关爱等就能赢得病人的赞誉和信赖,在她们生活不能自理时,护士给喂喂饭,擦擦汗、翻翻身等一些非语言行为,患者会倍感温暖,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来说都及其敏感,护士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及护患关系。

3沟通时注意事项

沟通时要耐心听患者及家属的叙诉,使患者通过交流形式把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减轻痛苦,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患者及家属提问要耐心解释,然后安慰疏导,不要搪塞应付;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避免语言过激;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4结论

护患沟通必不可少,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减少护患纠纷,拉近护患间的距离,真正做到为病人所思所想,学会宽容厚得,有了爱心就能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注重细节护理,态度绝定一切。

参考文献

[1]张金玲.人性化的产科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320.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5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巧妙

作为医院精神科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成员,患者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他们的要求往往都异于常人,为了防止护患之间产生正面的冲突,而又要完成患者的要求,因此,我将自己总结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

1 了解患者的需要

精神疾病主要是以表现在行为以及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是一种以精神无能,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数精神科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对患者的要求进行了解,并配合患者积极完成,由于患者的疾病种类以及疾病分为各个阶段,所以患者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去询问[1],在遇到患者病史中的隐私时,护理人员务必耐心对待患者的倾诉,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态度以及相应的鼓励话语,使患者对护士有亲切感与信赖感。

2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

患者病情的变化,治疗及护理合作行等各个方面信息的获得,都要依靠护患的沟通,所以,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在 一 定程度上可反映护士的护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更好、更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

巧妙运用语言工具,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感情沟通的桥梁,不论是对健康人群间,还是对精神科的患者,语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的护患之间的沟通,语言交流是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说"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基石,沟通技巧是链接护患关系的纽带",所以护患之间的沟通顺利与否直接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有影响。

除了要讲究沟通方法之外,沟通环境也非常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能盲目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要注意周围环境,环境的选择要尽量让患者置身于一个和谐并且愉悦的氛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患者交流沟通患者感觉很舒心[2],就会由衷的对护理人员有一种心理寄托,从而产生信任感。

3 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

精神科患者的要求往往会异于常理,有时候,为了不让患者失望,甚至是为了避免激怒患者而加重并且,护理人员不得不按照患者的要求去做,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既能够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又不能违背常理。

对于患者不合理的要求,不能马上拒绝,可以先表面答应,这样可以先稳定患者,然后慢慢安抚患者情绪,可以先聊一些题外话,然后慢慢引导患者的要求中,告诉患者这样做是不太正确的,以及为什么不正确,此做法会对其他人造成哪些影响,最后,如果患者情况良好,还可以进行正确方法的指导[3];但是不论是制止还是指导,都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及其尊严,对不合作的患者,护士都必须给予理解和谅解,防止一切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痛苦。

而对于有些不想接受治疗要求的患者,则要有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为患者治疗护理时,一定要做好解释,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操作前尽量告诉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争取患者的合作.操作时要态度稳重, 技术熟练,动作轻巧,取得患者的信任.操作后告诉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感谢患者的配合。

4 总结

作为一名经常面对特殊群体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耐心,还要有遇事灵活运用的态度,面对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不要盲目的服从,更不能急于拒绝,要做到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才能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愉快的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丽英.患者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J].北京出版社,2013(09).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6

【摘要】目的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导诊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的误解,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通过理论与平时实践工作相结合,探讨了门诊导诊护士和患者的沟通技巧。结果 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门诊导诊护士的沟通技巧方案。结论 门诊导诊护士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与患者交往中服务于患者,提高服务形象。

【关键词】护患沟通;门诊导诊;护理

由于我院门诊患者来自各个乡镇,每个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所患的疾病、病情的轻重以及对疾病痛苦的承受力不同,每个人求医问药的心态也表现不一。因此,导诊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果断迅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而且导诊护士要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剖析其心理活动规律,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心态表现、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分别对待,耐心地做好解释、安抚和疏导工作,尤其是要注意正确运用沟通技巧[1]。

1 导诊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医院门诊普遍存在病人多、工作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特点。有文献报道,我国护士无论是绝对或相对数量均严重不足,由于护士数量不足,工作量超负荷,工作单调重复性强,又要求有较高的责任心,致使护士身心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也常把自身的压抑情绪传送给病人。有时在工作中缺少热情、表情冷淡、语言交流不够得体,对病人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解答,健康指导不全面等。另外,门诊病人来到门诊有急切的心理,而医疗流程又很难满足病人,他们就会认为应得而未得到的服务,而我们的护士又没有很好的同病人沟通,结果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即影响病人康复,又影响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

2 导诊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

2.1 非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要有美的外在形象,包括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这些都会给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对护患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倾听是护士对病人关注和尊重的表现。倾听不只是听病人的询问,而且要通过病人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真正理解病人所表达的内容,体会病人的真实感受。护士在倾听时应聚精会神,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动作,距离适当,姿势自然,保持眼神交流,不打断病人说话,当说到痛苦时,要点头默许露出同情的眼神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病人说完后护士可用简单总结的方式将患者的话重述一遍,使病人明白你已理解他的意思,知道他的思想和感受,让病人感到你在关心他,这是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2.2 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当病人带着病痛来到医院后,由于存在种种牵挂,对医院的陌生环境不适应,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对各种检查和治疗不了解,这时侯病人往往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担心、抑郁、怀疑等复杂心情,这就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病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语速要适中,过快会让人病人感到没有诚意,过慢会让病人反感。例如,当病人对药物剂量或疗效发生疑问时,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或过激的语言,护士要用真诚、清晰、流畅的话语,给病人以耐心解释,以消除病人存在的担心心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

3 与患者沟通要有同情心

同情心是在跟病人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且护士有无同情心能很容易被病人感知,从而影响沟通效果。对病人要诚恳,给以温暖和适当的同情,注意不要摆架子,做出很傲慢的样子,或只做一些表面事,而应表现出你的态度和感觉都是诚恳的,让他感到你是真心想帮助他的。有时还要体谅他,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环境的陌生等因素,造成情绪不稳,心绪复杂,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心理变化,有些病人可因一点小事,就可以引起他们的不满,与护士发生口角。因为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所以对患者要将心比心,态度诚恳,用美好关怀的语言,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刺激,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解除病痛,促进康复。

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方式,一个优秀的护士仅会沟通是不够的,还应利用一切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刻苦学习,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不断丰富与护理有关的人体、社会和行为科学知识,争取创造一个病人信赖的护理环境,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世锋,邢玉荣,郑 英.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44-5645.

[2] 喻启玲.非语言交流在门诊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2):C003-C004.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7

【关键词】应用;优质护理;沟通;护患;妇科;技巧

全面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当代护理中的运用,而沟通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在全面护理工作中的一个方面,能否使沟通合理有效,对于患者的重新恢复健康的帮助作用很大,因为合理有效的沟通可以给患者解决困惑,可以让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配合,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人们的健康意识在社会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日趋改变中越来越强,在“环境、健康、人、护理”这些因素里对于妇科护理工作应该有更加深层次的诠释与理解,要在护理人员的内心真正植入“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真正融入。在一线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对于具备特殊工作特性、涉及患者较多隐私的妇科护理工作,会因为与不同类型的患者打交道而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所以,正确的把沟通技巧运用在护患之间,把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有助于对这份特殊的护理工作在医疗护理工作计划中的完成,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提高患者护理与治疗的合作性,从而使护患之间的纠纷减少。以下就是妇科优质护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的应用和体会:

一、护患之间展开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

(一)语言方面的沟通

要想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说话方式、态度、语音和语调都要注意,更是要禁止粗鲁语言的使用,因为在护患之间主要交流沟通方式就是谈话。护理人员也要使用不同的谈话技巧来针对不同实际情况下,患者在住院期间提出的各类问题。a、热情详细地进行入院宣讲,把规章制度、主治医生、护士、环境等介绍给新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方面进行鼓励,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在不同时期,对住院期间的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对手术前后的注意现象进行告之等;对于出院后的患者要对其定期复查、康复要点、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等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要达到护理整体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康复进程加快的目的,都需要护士运用语言沟通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具体护患沟通内容。所以,进行护患之间有效交谈的第一步就是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个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会随着时间而提高,因而护理工作也需要在心理上的满足而不仅是对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生活需要上照顾。所以,交流时要注意使用尊称、用礼貌亲切的语言来对待老年患者;要营造平静的氛围来对待精力充沛、具备强烈的动作、语言与情感的“兴奋型”患者;要用循循善诱、委婉措辞的耐心谈话来对待性格固执、做事犹豫的“安静型”患者。所以需因人而异来使用谈话方式,和老年患者交流要避免引起其反感,用积极的态度去倾听使交流效果交流。为避免影响谈话质量造成紧张关系与年轻患者交流禁用教训性语言。

(二)非语言方面的沟通

目光、动作、距离与动作这些人的信息交流方式,是用人体当作载体的非语言类的沟通方式。具备较强表现力与吸引力非语言沟通方式,比单纯的语言更具备感染力,对有声语言的沟通有更加有利的辅助作用。甚至有人认为非语言交流比语言性沟通更加重要。a、为了给患者有美好的第一印象,使护患之间的亲切感、信任感、尊重感建立,使患者的恐惧感、心理负担减轻,护士要面带微笑,微笑是缩短护患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是护患沟通的前提。b、要使患者疑虑的消除得到帮助,给患者心理上好的安慰,护士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端庄稳重的仪容、训练有素与高雅大方的举止。c、患者只有具备了安全感才会有舒适心境的建立,护理人员必须要倾听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描述,而倾听需要眼睛,这个心灵窗户的注视,所以需要眼睛的注视。d、触摸能把有效的医疗效果产生,这是曾经国外心理学家的证明。有助于沟通的适当触摸能帮助患者快速平静,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人体触摸的重视有特殊的意义。e、目光接触是非语言类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能影响活动的目光,既能传递情感与表达情感,又能把某些个性特征显示。要想使思路保持一致,对双方话语同步有帮助,需进行目光接触。学会用目光的接触来判定患者的信息接受与否、学会判定患者心理情况时使用目光的瞬间接触与回避正面的目光接触。以上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的陈述都是为了对非语言类沟通重要性作的解释。

(三)其他方面的沟通

宣传资料的沟通可以把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小,因为一直以来作为比较敏感的妇科来说,其患者常常都有大大小小的心理压力,而宣传资料能成为完善护患沟通的一个有效手段。患者要想康复得快,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很重要,所以像病区的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资料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另外,要想帮助患者更多的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就要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反馈,那使用患者意见征求簿的方式就很有必要。

其次,要想用过硬的技术使患者信任,因而把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与维护,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须抓好基本功,让技术操作不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

二、结语

虽然在全面、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水平上,我国的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在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下不断的提高、创新与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护理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越来越高,因而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对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业务本领在妇科护理过程中不断加强,高效地分配时间,坚持学习与掌握新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心理素质,把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方法运用,而要做到这些,必须以人为本,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切身出发,细节注重,提高护理的质量,使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

【参考文献】

[1]李华蓉,张小蓉,胡森懋.健康教育与亲情式护患沟通相结合模式的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2012(35)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8

【关键词】 护患沟通;门诊导诊;护理

由于门诊患者来自四面八方,每个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所患的疾病、病情的轻重以及对疾病痛苦的承受力不同,每个人求医问药的心态也表现不一。因此,导诊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果断迅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而且导诊护士要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剖析其心理活动规律,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心态表现、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分别对待,耐心地做好解释、安抚和疏导工作,尤其是要注意正确运用沟通技巧[1]。

1 导诊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门诊普遍存在病人多、工作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特点。有文献报道[1],我国护士无论是绝对或相对数量均严重不足,由于护士数量不足,工作量超负荷,工作单调重复性强,又要求有较高的责任心,致使护士身心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也常把自身的压抑情绪传送给病人。有时在工作中缺少热情、表情冷淡、语言交流不够得体,对病人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解答,健康指导不全面导致穿刺局部发生淤血、血肿等。另外,门诊病人来到门诊有“我要马上看病、拿药”的心理,而医疗流程又很难满足病人,他们就会认为应得而未得到的服务,而我们的护士又没有很好的同病人沟通,结果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即影响病人康复,又影响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

2 导诊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

2.1 非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要有美的外在形象,包括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这些都会给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对护患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倾听是护士对病人关注和尊重的表现。倾听不只是听病人的询问,而且要通过病人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真正理解病人所表达的内容,体会病人的真实感受。护士在倾听时应聚精会神,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动作,距离适当,姿势自然,保持眼神交流,不打断病人说话,当说到痛苦时,要点头默许露出同情的眼神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病人说完后护士可用简单总结的方式将患者的话重述一遍,使病人明白你已理解他的意思,知道他的思想和感受,让病人感到你在关心他,这是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2.2 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

当病人带着病痛来到医院后,由于存在种种牵挂,对医院的陌生环境不适应,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对各种检查和治疗不了解,这时侯病人往往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担心、抑郁、怀疑等复杂心情,这就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病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语速要适中,过快会让人病人感到没有诚意,过慢会让病人反感。例如,当病人对药物剂量或疗效发生疑问时,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或过激的语言,护士要用真诚、清晰、流畅的话语,给病人以耐心解释,以消除病人存在的担心心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

3 与患者沟通要有同情心

同情心是在跟病人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且护士有无同情心能很容易被病人感知,从而影响沟通效果。对病人要诚恳,给以温暖和适当的同情,注意不要摆架子,做出很傲慢的样子,或只做一些表面事,而应表现出你的态度和感觉都是诚恳的,让他感到你是真心想帮助他的。有时还要体谅他,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环境的陌生等因素,造成情绪不稳,心绪复杂,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心理变化,有些病人可因一点小事,就可以引起他们的不满,与护士发生口角。因为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所以对患者要将心比心,态度诚恳,用美好关怀的语言,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刺激,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解除病痛,促进康复[13]。

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方式,一个优秀的护士仅会沟通是不够的,还应利用一切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刻苦学习,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不断丰富与护理有关的人体、社会和行为科学知识,争取创造一个病人信赖的护理环境,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世锋,邢玉荣,郑 英.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44-5645.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9

关键词:人文关怀;ICU;气管插管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5-01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全封闭式的环境之中,各种有创诊治操作的疼痛,插管和机械通气带来的不适,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和死亡的恐惧,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而言,都可能加重在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所以ICU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人文关怀更是不可缺少。尤其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存在插管带来的不适、语言交流障碍等。我科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病人,在护理工作中尤其注重人文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收集

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共50例,其中各种手术后8例,肺部感染30例,MODS 6例,ARDS 6例,男病人38例,女病人12例。

2方法

2.1加强全员培训,树立人文关怀服务理念:自2011年起,我科首先开展涵盖人文关怀理论、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人际沟通、护患健康交流、护理伦理道德、ICU综合症等系列讲座,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加强对专业知识技术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全科室努力营造一个人性化的,以尊重患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为目标的人文环境,构建充满关爱的护理团队文化,加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推行“首应效应”[2],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接到通知后,护士主动在病房门口迎接患者。护理人员衣帽整洁、大方得体、微笑服务,对患者采取合适的称呼,交接班时向患者作自我介绍,使患者及家属对其产生信任感、亲近感。

2.3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ICU是一个特殊的治疗场所,一般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只有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以病人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才能真正满足病人的需求。如柔和的灯光、适宜的温湿度等,包括护士服由原来的白色改为淡蓝色,为患者营造柔和放松的视觉环境,提醒家属自带设备,根据患者的喜好为其播放新闻或音乐,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时间由患者自由决定,在乐趣中消除紧张焦虑情绪,达到使患者身心放松的目的。

据调查显示ICU的噪音达到45.0-87.5分贝,主要来自机器和工作人员[3]。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降低仪器发出的声音,及时消除并处理报警,医护人员做到“四轻”。及时调节灯光的亮度,特别是晚夜间,在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及时关闭床头灯,开启地灯,避免强烈的灯光刺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和睡眠环境。

2.4加强沟通,增加亲切感和信任感:及时向家属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社会背景、等,充分评估患者,根据男女关注问题的重点不同,护理人员通过自己观察和经验,不遗余力的满足其合理需求,哪怕是及其细微的小事。重视语言沟通,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主动自我介绍,介绍环境及监护室工作特点,做任何操作时,均向患者解释应用的必要性和好处,取得良好配合。加强非语言性沟通,如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为会写字的病人准备写字板和纸笔,教会患者一些手势(如大小便等)。与同时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和意愿,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入住ICU 的目的,告知患者在ICU的护理特点,工作人员情况,向家属准确及时传递患者的治疗信息,在探视时间,安排特定护士热情接待病人家属,使家属感到温暖和亲切。

2.5适当镇静的同时采取每日唤醒[4]计划,进行呼唤式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予持续镇静治疗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保证有效的机械通气。有研究表明每日唤醒计划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对呼吸机的依赖。我科现采取白天唤醒计划,维持Ramsay评分2-3分,有利于和患者沟通,告诉患者呼吸机治疗的原因及重要性,同时也有利于评估患者的精神与神经功能状态。综合评估患者并指导其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教会患者“呼~吸~”并对患者作出的正确反应予以肯定,增强患者带管呼吸的信心,争取尽早撤机。

2.6充分尊重患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如相邻两张床位间用布帘相隔,抢救患者或给患者做一些操作(如导尿、擦身等)时,注意遮蔽,减少暴露,为患者创造一个独立空间。治疗、护理之前营造温馨的氛围,可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陌生与恐惧感,使其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探视时间;对于有特殊心理需求的患者可以延长亲属陪同时间或在需要时探视。帮助其播放亲人的录音、视频,或者为其阅读家属写给的安慰语等。

3效果

在我科室自2011年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以来,与以往同期相比,ICU综合症的发生率下降33%,非计划性拔管无一例发生,护理满意度也由原来的92%提高至98%。

4体会

4.1减少ICU综合症的发生率:ICU综合症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也称之为ICU精神障碍,ICU谵妄等。ICU综合症是在综合治疗时因患者、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精神症状,其前驱症状是失眠,症状是谵妄与焦虑。我们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护理,在满足患者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更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创建良好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应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忧郁。

4.2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管道产生的不适,疾病的原因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强烈的应激,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在护理中我们不应盲目地约束病人,而是注重人文关怀的结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管道的重要性和暂时性,教会患者如何配合等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同时向患者传递一些健康和积极的信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3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科室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氛围,关注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及时与家属沟通,理解家属的感受,满足家属的合理需求,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总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健康需求的增强,护理人员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不懈,勤于总结,才能体现护理学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褚艳花,曹月兰.援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援家庭护士,2006,4(6B):43-44

[2]赖晓帆,吴兰笛,谭鉴楚.开展医院文化活动,优化护理服务氛围[J].现代临床护理,2002,1(1):40

护患沟通的特征篇10

护患冲突产生的因素

护理人员方面:①护患交流信息量过少: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有研究发现,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1次。由此显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②语言使用不当: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言语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心灵的窗口,既可体现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可体现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准。护理人员的说话语气、语调都在向患者传递着心里活动的信息,患者由此感受到自己受重视的程度,也可由此摸出对方的心态,判断对方,从而引出不同的情绪反应。③专业技术不精,护理不到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护理不到位等,也容易引起他们的不信任,甚至反感至投诉。如护士在穿刺时没有―针成功,患者便产生不满,还有给褥疮患者未及时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使褥疮面积扩大造成投诉。④解释工作不到位:这种现象可表现在护患之间,也可表现在与家属的交淡中,特别更容易发生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如催款应在语气、语调上下工夫,耐心解释。

患者方面:缺乏医学常识,期望过高,将正常的诊疗或药物不良反应归咎于护士操作不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对享有的医疗保健水平同其他生活水平一样不断有更高的要求,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目的。对一些难免发生的技术性失误不能理解或谅解。不尊重、轻视护士工作,将对治疗效果不佳或高医疗费用的不满情绪向护士发泄。有时提出无理要求不能满足时,往往也迁怒于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若缺少与患者或家属必要的沟通和解释,就易产生纠纷[2]。其他如患者病情恶化、病痛难忍、经济困难等发泄怨气也是引起冲突的原因。

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

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也有患方在诊疗过程中采取先人为主,稍有不妥即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患方中不少患者对医方存有戒备心理,出现了对医方与其谈话和诊疗措施进行录音或记录的怪现象,一旦诊治中发生什么“意外”,患者手中也就有了“证据”,可以告你,以为掌握了主动权。

加强护士自身的素质建设,增进患者的信任感

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仪表风范、语言修养、行为规范,强化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尊重患者的前提下尽早实施心里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增强相互理解。有不少患者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医院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医治好自己的疾病。究其根本原因是患方对医疗行业,对医学科学的认知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如果我们耐心解释就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临床上皆是因为忽略沟通,患者认为医生没有重视他;因为忽略沟通,患者误解了医生的言语;因为忽略沟通,患者变得多疑、猜忌,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因为忽略沟通,医疗风险的矛头总是第一时间指向医生。如果一切从小处开始,平时留意沟通,我们远不会有这么多的压力和不必要的付出。作为患者需要的是高技术和高度关切相结合的照顾,即要求医疗机构在技术领先的同时,还要提供充满温情的服务。在做某些治疗或检查时,医务人员一定向患者讲明其利害关系,征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向患者解释时要使患者有信心、家属心中有底;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休养、换位思考,多为患者着想,充分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对有怨恨情绪的患者,要持宽容,谅解和忍让的态度,以此来感化患者,赢得他们的信任。

加强与特殊患者的沟通技巧,如聋哑人、残疾人、盲人、老年人、儿童等患者的沟通。

总之,沟通其实很简单,一点微笑、一丝关注的眼神、几句平等的对话、几点从患者出发的考虑,一切都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很自然、顺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为了我们的医疗服务能更好地帮助他人,请记住我们治疗的是患者,重点是人,而不是病,沟通是无限的。沟通的方式可以不限时间、不拘形式,要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心理特征、性格脾气、疾病状况等因人而异。沟通的内涵探索也永无止境,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