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关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0:31:00

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范文篇1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一方面是护理工作者,另一方面是患者。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同时,护患关系的主动方也是护理工作者。

2目前引起护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2.1护士方面的原因

2.1.1有些护士工作不积极,怠慢,责任心不强是引起矛盾的主要原因。目前由于护理人员大量缺编,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工作辛苦,而护士的待遇和地位相对较低,缺乏社会理解等因素。使得部分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疲劳和淡漠状态。缺乏工作热情,而致工作被动、敷衍了事。在工作中,一些护士为了尽快完成护理工作。时常简化操作规程,降低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2.1.2护士的文化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目前护士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相对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存在差距。由于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所导致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如不会使用新仪器和设备、操作不熟练,可影响观察患者病情,延误患者的治疗。

2.1.3病房环境差,设备陈旧。患者需要安静干净的就医环境,而有时基于医院条件限制,病房环境不是很好,患者对环境的抱怨往往发泄到护士身上,而医疗设备的落后也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如监护设备的陈旧,有时出现故障。影响观察病情,这时就会引起家属对医院的不满,若处理不好,也易引起护患纠纷。某些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引起患者的不满,而患者的这种不满情绪常常是一些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2.2缺乏交流

2.2.1与医生交流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有责任及时、准确地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及医嘱的执行情况。如因某种原因未及时向医生报告,给患者带来不利或延误病情,就极易引起纠纷。假如工作中护士对某个医嘱有疑问,应向行医嘱的医生及时核对、查明。绝不可随意更改或不执行。

2.2.2与患者的交流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的病是最重要的,自己最需要照顾与关怀,自己应先得到治疗。而病区往往患者很多,仅有的几名护士不可能人人都照顾周全,而护士与患者或家属又缺乏交流,所以急脾气的患者或家属易产生过激情绪,成为纠纷的诱因。

2.3患者的原因

2.3.1人们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近年来医院的医患纠纷不断暴光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得患者对医院既依赖又有些敌意。患者要求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要明明白白消费,护士对患者提出的任何疑问都要耐心仔细地回答,如有不当,就会引起矛盾。

2.3.2患者对医院和护理服务质量的过高要求患者入院后希望有良好的医疗环境,自己得到最好的服务,无视其他患者。对护士也要求很高,若护士一针扎不上就会引起他们很大的不满。此时护士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一些矛盾的导火索,引起矛盾。

3应对措施

3.1合理调配,自我调节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护理人员,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护士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护士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班次进行调节,这样才能既有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又不影响工作。

3.2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热爱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增强自信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关心护士,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护士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耐受力。教会护士关心他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看待患者如自己的亲人,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3.3尊重并平等对待患者

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不能以患者的财产和权利将患者分级,给予不同的对待。护士只有平等对待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活动。

3.4护士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情绪

护士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样,护士的情绪也能感染患者。护士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护士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毫无顾及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要始终以积极热情的情绪对待患者,以自己的微笑感化患者。

3.5具有真诚的态度和适当移情

移情是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间情绪、情感互相交流的一种代替性体验。在护患活动中护士要以真诚的心对待患者,善于设身于患者的角度,体验患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并让患者在护理活动中慢慢知晓,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感受到温暖,从而更加信任护士,积极地配合护理活动。

3.6熟练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发展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3.7掌握丰富的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

护士应具备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与护理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在自己的护理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8提高护士的地位和待遇

只有提高护士的地位,才能从思想上改变患者对护士的看法,才能更加尊重护士,尊重护理工作,这样也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以管理促效益。以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

3.9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改变“懂医不懂法,懂法不执法”的被动现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避免护患纠纷。

3.10呼吁社会支持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决不能只依靠护理工作者单方面的努力,它需要护患双方相互谅解、相互信任。更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理解。护理工作者与正规媒体、社团的正确接触,向其宣传自我,争取他们的支持,在优化护患关系的工作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护患关系范文篇2

本文作者:杨巧芳曹学云常玉兰牛红艳阔静宋葆云工作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临床医学部

患者对护患关系更满意对当前护患关系患者认为很好的有84.7%,45.3%的患者对护患关系的改变持无所谓的态度;护士则24.8%认为很好,93.8%的护士希望改善目前的护患关系。人类会自动进行类别化,形成群体内偏好,从而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护士和患者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按照群体利益化和利己的原则,护士和患者对护患关系的定位不同,对其认知上必然产生差异。因为优质护理服务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患者体验到了如儿女般的关爱,甚至比儿女照顾的还要周到、细致,和精湛的专科护理。因此,患者认为目前的护患关系很好,这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之一,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更使患者对当前的护患关系更满意。而当前医院的临床护士呈年轻化趋势,多数护士为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在工作中除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技术外,还要依据情况为患者提供诸如洗头、洗脚、剪指甲、擦洗等患者家属想不到或不愿做的服务,甚至连儿女都不愿意做的大小便护理,会感到委屈、不情愿。因此应通过加强对护理内涵认知的培训、患者沟通教育内容的调整,使双方能够相互理解,从而减少认知的差异。

患者对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充满信心%%的患者认为护患关系会不断的改善,说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服务体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护士由于工作紧张、长期轮班、体力过分消耗、缺乏同患者和家属交流的时间和精力,患者对此认识不够,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保证了人力资源,护士增加了为患者服务的时间,患者感到满意,对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有良好的认知。34.8%的护士认为护患关系会恶化或不确定,与当前医院管理层对护患关系的引导、培训及对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关。由此,强化良性护患关系的认知培训,实施医院内非苛责处理方式和引人非诉讼解决机制等科学的处理手段,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患者期待与护士成为亲人或朋友72.7%的患者认为护士把他们当成朋友或亲人来对待,60.1%的患者期待护士向亲人一样为他们提供服务,与报道一致,也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提示进一步的工作要围绕患者的期望做好护理服务。而63.1%的护士则认为护患关系是服务关系,58.9%的护士期待护患关系是朋友关系。这与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环境有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行为有关。由于加床造成工作量增多,护士相对不足,工作紧张度增加,缺乏同患者和家属交流的时间和精力,患者对此认识不够,要求护理人员要高度关注自己,围着自己转,向亲人一样,因此,双方的认知彼此有差异。

通过对护士情商、同理心等的教育,加强护患沟通,使护患双方了解彼此期望,进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通过对护患关系认知的调查,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患者对目前的护理服务及护患关系感到满意。本调查结果也提示,医院管理部门要大力宣传和引导良性护患关系,对出现纠纷的处理方式进行调整,采取减少惩罚措施,多帮助护士分析原因,正确引导护患双方能够理性认识纠纷事件,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等措施,来扩大对良性护患关系的认知和减少护患双方对负性护患关系的关注;同时,要简化处理程序,缩短等待处理的时间,促使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护患关系范文篇3

11护理方面

111护理队伍年轻化,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术。

112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具体表现如下:(1)语言不规范:过于简单、生硬而引起护患关系紧张。(2)沟通方式和技巧欠妥: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病人想法;使用说教式的语言主观判断;谈话中随意改变话题,阻断病人表达感情和信息,这些使病人及家属心情不愉快,有碍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3)在繁忙的工作情况下,沟通信息发出量大、速度快,急于求成;不讲成效同时忽略了病人的感受。

113工作中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实施错误治疗,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甚至给医院带来了不良影响。

114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主动,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命表现出冷漠或不以为然,对待病人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或不耐烦,甚至指责病人或家属,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15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相关规定不到位,引起护患纠纷,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16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护士责任与义务履行不够。

12患者方面

121缺乏应有的就医道德规范,无端提出不合理要求。

122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引起护患纠纷。

123患者对护士履行护理工作职责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24患者及其家属的过度维权。患者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懂医学道理,将自己作为商品消费者对待,导致过度维权。

125患者和家属不尊重客观事实,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

13社会方面当前国内的医患关系跌到了国外罕见、国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谷,医患之间的诚信度大大降低。一方面,普通大众、社会舆论极力要求扩大患者就医的自主权、选择权,另一方面又用过高的期望值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还有一些人对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类似事件作壁上观,甚至弹冠相庆;其次一些媒体对医患纠纷带有浓厚情感色彩而非客观公正的报道,直接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正确判断。

2对策

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护理服务,是建立新型、良好的护患关系前提,也是未来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开展的关键。

21护理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坚持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22护理工作者要锻炼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准确、熟练地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痛苦,避免因操作失误或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23护理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进患者信任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自身的言行举止,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24护理工作者要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1正确运用语言,掌握好语音语调。语言应清晰、文雅、通俗易懂,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或方言,语调应平稳、柔和,语速应流畅而不太快,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以避免产生生硬难以接受或消极、怠慢、不重视感,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

242正确使用身体语言。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如抚摸、搀扶等来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强化沟通效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243对不同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根据社会地位、文化层次、信仰、年龄及对疾病治疗的需求不同实施相应的护理。

244善于倾听,诱导患者交谈。在倾听过程中,护士应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也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从而使患者敞开心扉,展现内心世界。

25护理人员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庄重的仪表及大方的举止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成为良好沟通的开始。

26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获得患者认同、赞赏、信任的良好基础。

27护理人员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情绪,用乐观、向上、稳定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为患者树立榜样,促进护患间的人际吸引。

28尊重患者隐私。护士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告知他人。

29详细、耐心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院相关规定。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210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为患者着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实处,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

211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改变“懂医不懂法、懂法不执法”的被动现状,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医疗护理常规等,避免护患纠纷。

212加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培养正确规范的就医行为和道德,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活动,遵守就医程序和医院有关管理制度。

213护理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确保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质量到位,避免人员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甚至侵犯患者权益的事件发生。

214呼吁社会支持。解决医患纠纷,对抗绝对不是办法,而且可能越走越远。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每一个人都将有成为受害者的机会。中国的法制建设已经走上了正轨,现有的法律制度对处理医患纠纷还是有能力的,关键是要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其次,医患双方相互理解和体谅、信任,携起手来共同与疾病作斗争才能达成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护患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护患关系范文篇4

【关键词】护患关系;现状分析;护理对策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病人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而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多的也是护士。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

1护患关系现状分析

11护理方面

111护理队伍年轻化,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术。

112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具体表现如下:(1)语言不规范:过于简单、生硬而引起护患关系紧张。(2)沟通方式和技巧欠妥: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病人想法;使用说教式的语言主观判断;谈话中随意改变话题,阻断病人表达感情和信息,这些使病人及家属心情不愉快,有碍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3)在繁忙的工作情况下,沟通信息发出量大、速度快,急于求成;不讲成效同时忽略了病人的感受。

113工作中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实施错误治疗,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甚至给医院带来了不良影响。

114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主动,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命表现出冷漠或不以为然,对待病人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或不耐烦,甚至指责病人或家属,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15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相关规定不到位,引起护患纠纷,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16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护士责任与义务履行不够。

12患者方面

121缺乏应有的就医道德规范,无端提出不合理要求。

122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引起护患纠纷。

123患者对护士履行护理工作职责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24患者及其家属的过度维权。患者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懂医学道理,将自己作为商品消费者对待,导致过度维权。

125患者和家属不尊重客观事实,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

13社会方面当前国内的医患关系跌到了国外罕见、国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谷,医患之间的诚信度大大降低。一方面,普通大众、社会舆论极力要求扩大患者就医的自主权、选择权,另一方面又用过高的期望值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还有一些人对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类似事件作壁上观,甚至弹冠相庆;其次一些媒体对医患纠纷带有浓厚情感色彩而非客观公正的报道,直接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正确判断。

2对策

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护理服务,是建立新型、良好的护患关系前提,也是未来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开展的关键。

21护理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坚持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22护理工作者要锻炼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准确、熟练地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痛苦,避免因操作失误或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23护理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进患者信任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自身的言行举止,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24护理工作者要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1正确运用语言,掌握好语音语调。语言应清晰、文雅、通俗易懂,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或方言,语调应平稳、柔和,语速应流畅而不太快,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以避免产生生硬难以接受或消极、怠慢、不重视感,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

242正确使用身体语言。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如抚摸、搀扶等来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强化沟通效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243对不同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根据社会地位、文化层次、信仰、年龄及对疾病治疗的需求不同实施相应的护理。

244善于倾听,诱导患者交谈。在倾听过程中,护士应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也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从而使患者敞开心扉,展现内心世界。

25护理人员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庄重的仪表及大方的举止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成为良好沟通的开始。

26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获得患者认同、赞赏、信任的良好基础。

27护理人员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情绪,用乐观、向上、稳定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为患者树立榜样,促进护患间的人际吸引。

28尊重患者隐私。护士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告知他人。

29详细、耐心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院相关规定。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210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为患者着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实处,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

211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改变“懂医不懂法、懂法不执法”的被动现状,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医疗护理常规等,避免护患纠纷。

212加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培养正确规范的就医行为和道德,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活动,遵守就医程序和医院有关管理制度。

护患关系范文篇5

1有益的启发

一位年老体弱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到一家医院就诊,一护理人员对他说:“你的病不好治,要住院,先回去多准备一些住院费。”患者听后心情非常沉重,没有拿药就走了。后来他又到了另一家医院,这家医院的一位医护人员和蔼地对他说:“老人家,您别害怕,冠心病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的治疗,合理饮食休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您这病一定会见好的,请相信我们医院的实力。”一席话打动了患者,他很快办理了住院手续,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情一天天好转。足以说明,由于医护人员讲话艺术不同,在同一病人身上,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事虽不大,但却令人深思借鉴。

2讲话的艺术性及其特点

医护工作者讲话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从内容到技巧具有一定美感的有声语言的表达,其特点是:

2.1主动性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尽快了解他们的病情病史、性格爱好,从而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2.2亲切性医护人员与患者谈话时,要满腔热情、心平气和,真正做到称谓到位,百问不烦。从而促使医患双方亲密无间、亲如一家。

2.3针对性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谈话时,要讲究效率,在有限时间内,清晰、准确、明快地与患者交流,避免锣嗦絮叨,老生常谈。

2.4通俗对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患者,医护人员把医学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取得患者的信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患者主动贴近医护人员,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常用的艺术语言恰当的艺术语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1亲切的文明礼貌语如:“欢迎您来我院就医”、“麻烦您填一张表”等等。

3.2惯用的祝福语“祝您早日康复”、“祝您手术成功”,诸如此类的祝福语绝不是应景走走形式,而是医护人员肺腑之言,共同心声。

3.3准确的称谓语根据不同的患者要使用不同的称呼。“大娘”、“大爷”、“大姐伙“小弟”等,要喊的亲切自然。在医院里,患者不愿让医护人员叫“X号”或“X床”,因为患者是“人”不是物,更不是囚犯。使病人烦心的称谓,一定要禁用。

3.4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态势语又叫“肢体语言”,它指的是人们在进行交流时,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说话者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要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才能感染听者。

护患关系范文篇6

关键词:良好护患关系;建立;骨科护理;临床意义

骨科收治的患者人数较多,且患者病情多样,覆盖各个年龄层,因此护理需求也较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护患关系成为了一种较为敏感的社会关系,要想保证各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院内安全,必须要重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1-3]。本文就对在骨科护理中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总结。

1真诚热情的态度、言行能够消除患者入院后的陌生感

在骨科患者中,骨折患者为主要患者群体,由于骨折通常是在患者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使患者日常生活瞬间发生改变。患者在机体遭受痛苦、生活出现诸多不便的同时,心理上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4]。入院之后,患者一时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常可表现出焦虑、烦躁、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情绪波动较大,对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康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骨科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的时候应当热情、耐心,主动向患者打招呼,介绍自己以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管理制度等。将患者安顿好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检查项目、治疗方案等内容的介绍,指导并且协助患者完成各种检查。通过真诚热情的态度,使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依赖,使其可以尽快消除对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增强治疗信心[5]。

2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配合依从性

要想与骨科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首先应当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细致的病情指导,告知住院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例如对于胸椎骨折或是腰椎骨折的患者,告诉他们应当绝对卧床,翻身时应当注意的各种问题,做好相应的解释说明。对于各类骨科疾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履行告知义务,对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拒绝治疗的患者,向患者解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患者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争取患者和家属对各项工作的理解、配合[6,7]。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尤其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了解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可以多列举一些同类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对治疗及康复更加有信心,面对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更加积极的配合。

3专业熟练的护理技巧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要想让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更快消除,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护理人员除了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专业、扎实的护理功底展现给患者,让患者能够彻底对护理人员放心、信任,从而更好地进行配合[8]。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当做到轻、快、稳、准,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保持沉着冷静,保证各种操作能够做到准确无误,从而使患者从心底里感到安全、放心。当专业的形象在患者面前充分展现出来,便会得到患者及家属更高的认可度,从而愿意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对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帮助患者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对骨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除了患者之外,还包括患者家属、亲友,因为患者家属的支持、配合对于促进治疗进程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允许家属进行探视,使患者多与熟悉的人接触,从而消除住院期间的孤独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多与患者家属、亲友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对患者表示关心,进行安慰,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从而转变消极情绪。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很多骨科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行动不便等情况,生活上常需要他人的协助,使得患者常常产生失落感、无助感。护患关系是患者住院期间最重要的关系,护理人员在与患者频繁接触的过程中,较易产生误解。护理人员应当学会察言观色,能够及时察觉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有效的沟通主动扭转僵局,语言方面应当充满耐心、真诚,尽量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学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适时开导,根据实际情况学会适时沉默,让患者及家属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或是引导患者将自己心中的压抑宣泄出来,更好地调节患者情绪,缓解护患沟通时的气氛。

5讨论

护理工作是各项临床治疗工作的补充,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而护理人员在掌握专业熟练的护理技术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更好地赢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促使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这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意义重大。为此,骨科护理人员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技巧、手段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在更加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葛玉梅.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5):196-197.

[2]潘燕燕.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6):14-15.

[3]王春莲.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5):4858-4859.

[4]徐翠红,李向利,高媛.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7):133,135.

[5]郭晓秀,杨丹,武志峰.有效护患沟通在骨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01):111-113.

[6]许妍.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120.

[7]郎淑杰.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588.

护患关系范文篇7

关键词:影响管理策略;护患关系;应用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患之间矛盾问题也越发突出,医患、护患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护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1]。目前临床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虽然能起到辅助治疗效果,但管理过程生硬,存在诸多纰漏,如何提高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是近年来临床探讨的重点课题[2-3]。为此,探讨印象管理策略在改善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8月医院内科病区收治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8例,女192例;年龄为38~8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12例,女188例;年龄为37~83岁。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26名,年龄为23~38岁;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4名,护师10名;专科4名,本科20名,研究生2名。研究期间护理人员无变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常规生活、饮食指导,及常规健康知识宣传、常规生命指征监督、指导用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策略具体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获得性印象管理及保护性印象管理。(1)获得性影像管理。①完善自己,保持耐心。印象管理策略实施前,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统一的专业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护理能力,提高专科护理技术,确保展开各项临床护理操作时,如置管护理、无痛注射技术、静脉穿刺技术、日常饮食指导、功能锻炼、PICC和造口护理等,不会发生基础差错,影响患者诊疗效果。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才能获得患者的认可。此外,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时,应对患者保持耐心,注意态度温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②构建权威形象,自我展示。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负责监督管理患者和家属,督促其遵守各项医院规定。在谈论大事、疾病方面的事情时,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树立权威的形象,以免患者对自己的言论产生轻视,影响护理工作开展。另外,护理人员可适当在患者面前展示自己的专业实力和权威性,以提升患者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程度,期间注意把握尺度,不宜过分浮夸。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可适当附和患者意见,多与患者沟通,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耐心听取,并向管理层反馈,表现对患者的尊重,以改善护患关系。(2)保护性印象管理。①合理化理由。当护理人员处于危机境地,但自身无责任时,为避免患者和家属不理解,护理人员可对差错进行合理化解释,条件允许可邀请其他医护人员参与进来,要求解释内容合理,态度真诚,以免导致护患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影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看法。②预告风险。在执行某项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可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产生的差错或风险事件,让患者理解操作的目的和发生差错的原因,当真正发生后,患者有心理准备,更容易接受,也会给予护理人员某种程度的理解。③主动承认错误。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引起差错事件,护理人员占主要责任时,最好及时向患者主动承认错误,详细解释出现差错的原因,请求患者和家属原谅。若护理人员责任引起差错,而不愿承认错误,可能会进一步加深护患矛盾,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丧失,引发护患纠纷。1.3观察指标。①护理管理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住院诊疗护理期间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护患纠纷发生率越高,表明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欠佳。②护理结束后,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本次诊疗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根据最终得分差异分为三个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85分为满意,40~85分为基本满意,<4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印象管理策略在维护护患关系方案效果明显。印象管理策略是近年来提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措施,虽然很多医疗机构未系统学习印象管理策略,但在日常工作中,优秀的护理人员往往会不自觉运用这些策略,例如构建权威形象、自我展示、完善自己、保持耐心、合理化理由、预告风险以及主动承认错误等[4-5]。通过对护理人员展开集中培训,能提高其对印象管理策略的认知度和操作运用熟练度,不断在日常工作中,维持自身形象,既要建立权威形象,又不能与患者距离太远,临床工作时,应对患者保持耐心,注意态度温和[6-7]。发生差错事件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化理由或主动承认错误,也可获得患者信任,树立一个专业、正直的医务人员形象,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有积极意义[8-9]。

综上所述,印象管理策略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楠,臧舒婷,芦良花.ICU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现状及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2729.

[2]吴军,朱俊玲,刘文斌,等.患者性别角色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调查及相关关系探讨[J].中国性科学,2019,28(10):157160.

[3]杨丽峰.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现状及与共情及临床实习环境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19,34(19):1416.

[4]储雪琴,李惠萍,丁晓彤,等.护士安全行为与护士长多元领导行为、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1):1719.

[5]王平,丁萍,李红燕,等.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与心理资本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9,40(2):296300.

[6]曹明月,王昊,杜渐,等.医护人员工作状态调整对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J].现代中医临床,2019,26(1):3133.

[7]周蕾,曾雪琴,郑雨晴,等.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与医患关系相关性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9,40(7):6264.

[8]郭亚平.合作伙伴关系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5):2427.

护患关系范文篇8

关键词:护患关系技巧

一、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护患关系建立的关键是“第一印象”。护士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整洁的衣着、得体的打扮,以及和蔼的语言态度等等。这就是第一印象,护理工作的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关系到病体的康复。如导诊护士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时,患者会在热情与友善的介绍中消除对医院的恐惧、怀疑;病房中的护士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时,会如春风化雨减轻患者的病痛,加快康复进程。当然,患者在护士心目中的第一印象也影响护患关系,但就护士的主体地位看,以主动在患者心目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作为护患关系确立的起点是十分关键的,这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近几年来,通过我院的礼仪培训,呈现给广大患者的是一个个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仪态庄重的白衣天使,使患者感到非常温馨,大大缩短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掌握沟通技巧

2.1倾听的技巧倾听是人性的一种需要,有学者说,成功的商业性交谈的秘诀在于专心地注意那个对你说话的人。爱发牢骚、容易激动的人都会在一个耐心而又富有倾听者的面前软化下来。其实这个秘诀不仅适用于商业性交谈,做个会倾听患者声音的护士,一是要主动坚持谈话,主动了解病情,引导患者说话;二是对患者的主动多次表述不厌烦,在倾听中用表情会意,以鼓励患者继续说下去。

2.2语言技巧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手段,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修养,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避免词不达意;注意语言的礼貌性,以满足患者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象。

2.3非语言技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护士应掌握非语言信息的沟通技巧,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姿势(触摸)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自己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

三、恰当的行为艺术

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还应注意行为艺术性。这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集中体现在护士的一举一动中。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四轻”,为病人营造一个安静的治疗场所。病人生病住院期间,病人吃、住都在医院,医院就成了病人的家。护士们应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病人,用行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为病人倒上一杯热开水协助病人服药,为病人打饭,协助病人上厕所,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行为都会让病人时时刻刻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将护患关系转变为亲友关系,这是现代护理学的优势体现,也是护理学的一大进步。

四、娴熟的工作能力

一个护士工作能力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的好坏。工作能力包括工作熟练程度以及心理沟通能力。

4.1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熟练的操作不仅使病人获得安全感,而且会使病人对护士产生敬意。所以要求护士操作正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动作熟练、稳妥、协调、灵活,有条理性。反之,由于护士工作不熟练、业务水平不高等都会使病人产生逆反性心理。病人的不安全感增强,甚至产生怀疑、反感,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公务员之家

4.2心理沟通能力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应不断地观察患者生理、心理变化,并通过心理沟通去正确的引导病人,实践心理护理,这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条件。护士在心理沟通中占主导地位,以病人为中心,有目的的为病人健康服务,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使护士获取病人完整真实的心理信息资料,而且在沟通的过程中使病人体验到友好、尊重,融洽的情感,使护士得到信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保持稳定情绪。当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时,有利于病人更坦率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价值观,这两种作用都有利于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从而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由此可见,要建立护患关系必须提高护士工作能力、自身修养,通过注意语言艺术、行为艺术等方面提高自己。护患关系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从门诊到病房、从治疗到护理的整个过程,所以为了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必须搞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范文篇9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关系;临床研究

儿童心智发育尚不健全,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及内心需求,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存在排斥心理,容易产生烦躁等情绪,配合度较差,不但会加大护理难度,也容易影响护患关系并加大护理风险,引发护患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为了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并推动护患关系改善,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有很大的必要性。此次研究纳入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14例,均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诊疗,分析提供优质儿科护理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14例在我院儿科接受诊疗的患儿,纳入标准:入组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本研究;听力障碍或者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干预组(n=57)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26例,平均年龄(7.89±1.21)岁,参照组(n=57)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7例,平均年龄(7.78±1.16)岁。入组患儿临床资料完整度较高,经分组后其临床资料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且存在可比性(P>0.05),入组患儿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此次研究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开展。1.2方法。给予常规护理,提醒和监督患儿用药、密切观察其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提供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干预,给予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如下:1.2.1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由护士长或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较强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并现场进行护理技术演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风险。1.2.2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儿童缺乏完善的表达能力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配合度较低,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必须端正,保持足够的耐心,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治疗过程中注重与患者家属加强交流及沟通,耐心倾听患儿家属倾诉并及时告知患儿家属治疗方案及最新治疗进展,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患儿家属由于担忧患儿病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出现出现抱怨等不良行为,出现护患冲突的风险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学会换位思考,给予患儿家属支持和理解并能够宽容和谅解患儿及其家属的不当行为,避免出现正面冲突,及时做好安慰工作,防止出现护患纠纷。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时间必须确保语言具有系统性及逻辑性,给予患儿温柔触摸并耐心给予其陪伴,根据患儿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心理行为采用分散法、讲解法以及比较法等形式对患儿加强心理护理。1.2.3不断改善医疗环境。紧张的医疗环境以及病痛等均会对患儿情绪产生影响,为患儿营造安静、温馨的医疗环境有助于使患儿与其家属精神负担及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进而可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并缩短患儿康复进程。为患儿提供游戏时间及空间,充分尊重患儿,不可粗暴地打断患儿游戏以免影响患儿的信任并导致其配合度下降。1.2.4加强基础护理。对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加强巡视力度,提高患儿生理以及心理依赖感和信任感,不断完善基础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通过设置绩效考核的形式奖励现金,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取得督促后进的效果。1.2.5为患儿提供人性化护理。根据患儿行为、心理以及性格特点为其营造温馨、和谐的病房环境,设置传呼装置,以便及时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帮助。与患儿家属加强交流并能够根据其家庭条件、饮食习惯以及性格特点为其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患儿临床症状、病情特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进行双向反馈,有助于加深护患之间的信任,从而可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1]。1.3评价指标。(1)向患儿与其家属分发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服务技能水平、专业水平、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环境护理、及时为患者解疑答惑等,总分为100分,包括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2)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依从:患儿能够遵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经过安慰后哭闹停止;比较依从:患儿各项操作配合度较高,对医护人员存在排斥现象,经过安慰后基本能够停止;不依从:患儿对医护人员存在严重排斥感,安慰后仍然存在严重仍然存在哭闹现象。1.4统计学分析。对本研究涉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软件统计包为SPSS19.0,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以P<0.05对组间对比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判断。

2结果

2.1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干预组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8.25%,参照组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85.9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2.2患儿治疗依从性组间对比。干预组患儿治疗总依从性为96.49%,参照组患儿总依从性为84.21%,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护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儿科护理具有护理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等特点,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对于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可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科患儿提供优质护理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旦孩子生病,患儿家属通常处于恐慌或者紧张状态,若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专业技能,同时强化服务意识、责任观念及个人业务能力,积极、主动地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使护理人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以及被动执行医嘱向主动完成护理操作转变。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通过有效沟通使医患紧张关系和气氛得到缓解,进而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也能够加快患儿身体康复[2]。改善护患关系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护患沟通,护理过程中以患儿为工作中心,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身心需求,使患儿与其家属的心理障碍得到消除,同时还能够降低护患冲突发生率,使患儿配合度得到提高,进而可使其病程得到缩短并使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此次研究中,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25%,治疗总依从性为96.49%,参照组总满意率为85.95%,治疗总依从性为84.21%,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以总依从性均明显更高(P<0.0)。刘勤[3]研究中,为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总满意度为77.27%,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总满意度为97.73%,提示,优质护理有助于使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与此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综上所述,为儿科患儿提供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改善。

参考文献

[1]王香玲,李晓东.优质护理新举措优化儿科护患关系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8):94-95.

[2]黄静.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93-94.

护患关系范文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医院要求生存、谋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更要转变护理观念,为患者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早在19世纪,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提出护理是门艺术,近代的多数研究者们也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专业人才认识到护理是实践“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议服务”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力量,认识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思想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护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医院改革和建设的崇高理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护士除了掌握必备的医学常识外,还要自学加强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本文谨对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做一些初探。

1护患沟通的必要性

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关系的主要内容,没有护患沟通,就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的满意就是工作的目的,病人的康复就是护理工作者最大的心愿。住院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病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如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健康内涵理解的不断加深,病人既希望从护患沟通中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以配合治疗,也希望从护患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2护患沟通的前提――信任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更是护患沟通的前提。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打针、发药、执行医嘱等简单机械性的护理工作,还必须主动走到病床旁为病人解决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使病人有信任感、安全感,让病人感到放心。充实的专业知识是获得信任的关键。把病人看成社会的人、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到心理、社会和情感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护患沟通,建立一种主动合作的新型护理关系,这种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沟通与交往来实现的,在这种新型的护患关系中发挥主导和调整职能作用的是护士。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以高素质、高质量服务于临床,用心、用情履行着神圣的职责,热爱病人,尊重病人,维护病人,指导病人,尊重患者人格,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即护士的守时、说话通情达理、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等,给患者以一贯的感觉,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加深其对护士的信任印象,真正实现护患有效沟通。

3护患沟通的形式

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绝大多数病人所期望的,在住院期间大多数病人渴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病情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饮食、活动、锻炼、预防疾病的知识,各种检查、手术、用药的注意事项,出院后如何恢复和保持健康等。护士从患者(家属)那里得到主诉,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和患者一起商讨治疗护理计划,同时患者从护士这里获得患者护理内容及有关的护理知识,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取得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康复。

4护患沟通的方式

及时交流信息,为病人解决各种问题,责任护士围绕病人开展工作,与病人接触时间多,对病人病情变化,物药反应,治疗上的问题等及时间医生报告,及时处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向责任护士讲述自己的各种想法和顾虑,责任护士将这些信息转告医生,医生在查房时对病人详细讲解,以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用文明服务用语,做到“四心二有”。即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有问必答,有叫必应。入院时多介绍一句,以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操作时多说一句,让病人感到放心,晨间护理多说一句,让病人感到舒心,手术前多解释一句,让病人解除恐惧,手术后多安慰一句,让病人感到亲切,出院时多关心一句,让病人感到温馨,使护患沟通工作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具体。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患者感到在住院就像回到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