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1:06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当前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高度相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相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现阶段所要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不适应,与当下所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的需求相比差距更大。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目前导致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部分的农村缺乏基本的生活供水设施,农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还是来自砖井、压井、虽然较多街道居民用上了自来水,但这些自来水也是来自地下钻井,只是相比较农户所饮用的地表水水质稍好而已。无论是街道居民的生活用水,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水质都严重不达标。 因为饮水不安全所导致的各类疾病频发,饮水不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1.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现有的较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始建于20世纪60 要70 年代,而且普遍都存在着建设标准较低以及工程不配套等问题。这也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而至于那些农村较小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了一些损毁、老化等现象,导致了有些地区的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工程防旱抗洪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一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生产只能是靠天收, 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农民的收入缺乏有效保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

1.3 工程管理严重滞后袁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

自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经济意识普遍显著增强。但农民的集体意识却日益淡化,表现在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上就是大家只知道用水,却不愿管水。比如很多农民在塘、埂、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等,无形中使很多的水利基础设施受到损坏。同时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日渐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环保意识在农村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农村的河道、沟滩、桥头、坝头成为各种垃圾的堆放地, 这也给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小压力。这种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带病运行的普遍现象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的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农作物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并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1.4 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水利项目缺乏有效规划

尽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快速,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水利的发展。虽然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水利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农村现实需求相比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数量大、面积广,平均分摊下来导致单位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常出现水利配套资金不到位等现象,进一步影响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水利项目的通病就是普遍缺乏统一而有效的规划,这也致使部分项目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等不良后果,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农村水利项目由于盲目进行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

1.5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阻碍农村水利发展

乡镇水务站的人员岗位设置已逐步得到改善,但总体而言,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专业技术角度讲,部分水利技术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部分人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况且,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逐年增多,且规模不断扩大。诸如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尧,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不利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提高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2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阻碍我国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资金投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农村“两工”取消后,农民筹资投劳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设施总体状况趋于滑坡。客观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农民的民主思想不断增强而农业比较效益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仅仅单纯依靠以往的行政手段已经无法达到效果。鉴于此,综合各方面因素从多层面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新的保障机制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各级政府加快农村水利发展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1 强化农村水利宣传教育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等同于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因此,对待农村水利事业也可以像对待植树造林一样袁 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各阶层出资出力,共同办好农村水利事业。没有过硬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就等同于无源之水,农村也就不可能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民的安居乐业也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袁还要深刻认识到农村水利的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有效组成部分。为此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争取早日实现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2.2 加大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型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农民。鉴于农民建设普遍存在着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等问题,同时又由于缺乏日常必要的维护,导致水利工程难以发挥效益。而自从农村取消“两工”后,除了国家投资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了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应该转变思想,广泛开流节源。 除用好国家安排的各项惠农、支农资金以外,还应设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特别是考虑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对解决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进行重大调整,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以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2.3 重视农村水利发展规划编制

科学合理的水利发展规划有利于从宏观上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鉴于水资源存在的相互关联性,故而在进行水利建设施工时要统筹考虑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实际,想方设法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整体效益。在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时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制作水利发展规划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只有通过摸清情况,统一认识,科学地编制农村水利发展建设规划,才能达到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最终才能够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推动农村水利建设更上新台阶。

2.4 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建设

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水利从业者队伍,可以说,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从业者队伍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和保证。加强农村水利从业者队伍建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只有通过扎实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使他们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增强他们在基层面临纷繁复杂情况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从业者队伍的管理制度,从而使人才和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尧农业和农民服务。

2.5 建立健全水利政策法规

立法可以保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可以避免因为人员变动,个体认识等客观原因而影响农村水利的长期稳定持续地发展。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法规体系,用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在认真贯彻执行现有水利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强一些水利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遥。在此基础上,要加大水利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严肃查处和打击水事违法案件。要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制定激励政策,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政策,调动广大干群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 结语

农村水利基础实施建设在影响美好乡村建设的同时袁也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等“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尽管健全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还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努力,但只要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增加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完善相关的水利政策法规,并注重对现有水利设施的管护,相信美好乡村的美景即将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梅英.浅谈农村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农村袁2011(6):123-124.

[2] 张亚杰袁 张伟. 关于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院 学术版袁2011(8):2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2

1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1.1 投入机制不完善

首先,政策变迁的影响。建国初期国家实行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一直影响着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惯性的制约。孙开(2005)提出建国初期,国家通过一系列优先发展工业的倾斜政策,以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剪刀差)等方式实现了农业剩余向工业和城镇的大规模转移,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马子红(2009)指出在城乡二元化的投入体制下,农村基础实施投入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缺乏效率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李志军(2010)提出建国后实行的“重城轻乡”、“重农轻工”的发展战略削弱了农村发展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自有资金来源,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差、底子薄,目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和小康建设的需要。

其次,各级政府权责分工不清。刘明慧(2005)指出,自从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上存在一定的权责模糊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马子红(2009)进一步指出,由于各级政府的职责缺乏明确的界定,造成了政府职责不清,事权与财权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乡镇政府权责失衡上。乡镇政府由于分税制改革财权大幅缩减,而其所拥有的事权却没有明显减少,导致其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处于尴尬的困境。

再次,决策程序开放程度低。农民很难有机会进入到决策程序中表达自己的需求意见,决策往往没有充分体现农民的需求。张秀莲(2012)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期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而“自下而上”的决策体制尚未构建。农民虽然能够通过 “一事一议”制度表达自己部分需求,但对于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尚没有有效的渠道来参与到决策程序中,这种决策体制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中存在很多不充分不合理的地方。

1.2 地区不平衡差距明显

首先,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不平衡现状。张开华(2010)指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区域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于东部、各地区内部供给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两个方面。李志军(2010)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指数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农村基础和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于村庄人口、村庄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总资产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之间的不平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差异较大。张秀莲(201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从各地区乡村人口、农用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在上述六个方面存在投入不足和不平衡的缺陷,总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相对超前,中西部地区滞后且西部地区滞后较多。

其次,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平衡的内在关系。张秀莲(2012)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固定投资总额及人均额投资主体、投资方向及其农民投资需求四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发现其存在如下关系:

(1)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呈现从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状态。

(2)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不同,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主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农户投资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占比远远高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1.3 投融资体制不够健全

首先,财政投入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其他类型财政支出,农村和农业的支出比重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只占有较小的比重。孙开(2005)回顾了建国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发现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财政政策虽经过数次调整,但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国家财政支农比重主要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我国的农村农业财政支出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张开华(2010)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指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

其次,财政投资结构不合理。张开华(2010)指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在投资层面上存在重大设施、轻小设施,忽略社会事业及精神享受方面基础设施的倾向。陈帼婷(2013)指出我国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比重高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

再次,融资渠道单一。张开华(2010)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地方政府资金配套往往不能到位。王翔(2013)提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所需资金多数是由农村集体及农户自主承担,政府投入、外资及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较小。

2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对策与思考

2.1 优化投入机制

首先,优化决策机制。马子红(2009)提出要继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表达机制。张秀莲(2012)提出要构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决策机制,既要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决策中来,又要保留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部分决策权,最终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

其次,改进财政机制。黄世勇(2008)提出要依据各类公共产品的层次和受益范围,合理明确地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在此基础上,赋予各级政府相应的财力。马子红(2009)也提出要以事权定财权,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责任和范围。

再次,协调投入主体之间的关系。王翔(2013)提出首先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负责提供纯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由多元主体提供,避免农民成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承担者;其次要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小型基础设施以地方投入为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以中央在政府为主。

2.2 缩小不平衡差距

首先,对农村基础设施分类。李志军(2010)从区域范围的视角将将?r村基础设施划分为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跨省、市、县、乡)和农村村庄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两类,提出国家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基础建设制定科学的建设、养护等运营管理方案。张婷(2014)提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盈利程度”(或“公共程度”)进行划分,以准确界定政府与市场各自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其次,调整财政分配比重。国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制定不同的财政分配指标。孙开(2005)提出要合理安排基建资金投向,改进支农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张秀莲(2012)提出要继续加大对经济水平和财力有限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投入,中央财政应该增强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2.3 创新投融资体制

首先,政府积极引导投资。孙开(2005)提出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黄世勇(2008)提出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根据项目不同多种方式融资来吸引社会资本,使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其次,创新融资和运营模式。王翔(2013)指出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及行政管理水平,对于具有很强社会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应该采取BOT模式,由地方政府或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特许协议作为融资基础,企业作为投资方和经营方安排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运营模式上,采用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实行业务分离,采取市场竞争和变通竞争经营相结合,使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机构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出资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再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规有利于规范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各个环节,理清各个主体之间相应的权力和责任,预防投入中可能出现的盲目决策、推诿扯皮、寻租等不良行为。国务院办公厅2105年出台的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投资环境,为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造条件。”

3 综述研究的思考与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产生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其中有关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方向性的指导。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3

[关键词]财政紧约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选择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由于国家长期推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使得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的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城市,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虽然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状况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极大地减轻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负担的同时,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问题。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试图剖析在当前财政紧约束条件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一、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成因

1.公共财政观念树立的滞后,导致政府投入不足

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政府的基本职责就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然而,政府并没有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自己的基本职责范围,政府仍然把对农业生产的支出看作是不同的经济体系之间的支援关系,这可从财政支出科目中的“支农支出”反映出来。政府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并不会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优先地位,而是作为支援来看待,象征性安排一点,随意性很大。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甚至把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看作是对农民、农村的施舍和恩赐。在这种“支援论”思想的支配下,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农民集资、投工投劳,由农民自己完成。农民交税以后并没有得到像城市居民一样有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权利,这是导致政府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基本原因。

2.责权划分不清,各级政府投入责任难以落实

2002年修订后的《农业法》第十七条虽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法》第六章也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仍没有一个与《农业法》相配套的《农业投资法》来具体规范中央、省、市县、乡镇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责划分。由此,在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农村基础建设职责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中央请客、地方掏钱”,中央与地方利用建设项目“相互钓鱼”的现象经常发生。

3.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决策偏好显示机制缺失,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农民的意愿,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数量、种类基本是由基层政府在没有农民参与的情况下决定的。农村居民往往是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同时被动的承担相应的费用,农村居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真实需求难以体现。这种基础设施“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忽略了广大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导致现行农村基础设施供应中出现过剩与不足共存的现象。

4.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紊乱

(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财政支农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以上各级农、林、水等主管部门也层层下拨到县级对口部门,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的状况。县级管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有计委(发展局)、财政局、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局、林业局、水利(水务)局、畜牧局、农机局、水产局、气象局、国土局、交通局等10多个,时常出现同一项目多个部门管理。目前,最突出的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2)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支农资金到位率低。资金与项目随意性强,投资决策科学水平低,项目确定执行、资金支付、监督管理三者合一,责权不清,且集于一身,给各种违规违纪现象留下很大空隙。只要从财政渠道拨付的各类来自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都是被挤占的对象。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较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3)政府投入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交通主干道等农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而没有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严重缺位。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过去主要依赖农民的集资和投工投劳,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取消了“两工”,农村村办公益性建设要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但从各地的情况来看,“一事一议”很难实行,即使中央和省级的大中型水利和道路工程修到了“家门口”,但是由于“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效益仍然体现不出来,农民实际上仍然不能受益。

5.“一事一议”制度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了农民

“一事一议”的实质是维持历史形成的城市与农村不同的基础设施供给形成机制,农村基础设施仍然由农民自己承担。因此,“一事一议”的制度设计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了农民。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如果继续由基层政府替农民决策,那么,“一事一议”将有可能演变成基层政府向农民集资摊派的政府依据,在基层政府财政越位的内在冲动没有彻底得到有效抑制的情况下,将会使各地方政府制造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为得以延续,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

二、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1.树立公共财政观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奠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中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稳健财政政策下,财政处于紧约束状态,财政支出增长受约束较强。在此前提下,唯有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本的公共产品纳入政府预算内对待,才能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在财政基本建设投资适度从紧的同时,严格落实《农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确保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每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

2.制定与《农业法》配套的《农业投资法》,依法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法定责任

《农业投资法》一是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要依法承担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定责任。事实上,让政府承担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应该是加快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以工补农”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是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分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职责的划分,应该体现出基础设施的自然属性、经济特点和社会意义。一般来说,全国性的、跨省(区、市)和跨流域的、外溢性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中央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外部效应较小、受益范围较窄的农村基础设施,社区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地方受益的其他各类水利工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部门和受益单位共同投资兴建。三是要建立各级政府“一把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责制”,实施各级政府“一把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票否决制”。

3.合理定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近、中、长期目标,分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期目标是对现有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更新和巩固,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村地区乡村间的简易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和通讯设施建设;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难的问题,加快完成改水改厕工作。中期目标是完成对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对小流域的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和信息交流基础设施,提高乡村道路的硬化率和油路率,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体系;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村饮水质量和安全;建立健全乡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远期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所需的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乡之间在生态与生活环境方面的高度协调一致。

4.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偏好显示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根除自上而下的供给型决策失败造成的有限投入的损失

(1)改革现行的乡镇政府领导人产生办法,使乡镇政府领导人和村组织领导人都由本辖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通过选举约束辖区领导人真正对本地区选民负责,把增进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建立需求表达机制,在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基础设施供给进行投票表决,使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多数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偏好得以表达。

(3)建立专家听证制度,对于较大型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在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决策过程中要举行专家听证会,在此基础上再由县乡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

5.理顺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体制,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

(1)建立一元化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体制。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应该确定各级人民政府农业部门作为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的主管部门,将其他政府机构的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权统一归并到政府农业部门,由政府农业部门统一行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权限,强化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根除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上政出多门导致的紊乱,提高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效率。

(2)强化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监督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强化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责任制,政府农业部门统一行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权限后,就应相应承担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责任。二是财政部门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方式,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专门帐户,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6.合理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资金结构

根据财政紧约束的现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资金结构的优化一是要在保证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规模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农村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在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资金安排中,近期应主要投向小型农田水利、乡间道路等小型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项目。

7.恰当选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出方式,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不同的优势,最大限度放大财政资金的效用(1)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方式是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支出方式之一。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调动投资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财政补贴又可分为直接补助(如配套资金)、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形式。

(2)以工代赈。以工代赈即政府提供做工的机会代替直接救济或者是以工业品等作为劳动报酬来鼓励群众投劳。以工代赈在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可以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缓和城市化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工业品需求。

(3)以奖代拨。以奖代拨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土地改良率、道路硬化率等),对各地自主投资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进行衡量,使得上级政府在以奖代拨支出方式中,有更大的主动权和灵活性,防止地方利用建设项目“钓取”财政资金,鼓励地方真正将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益。运用以奖代拨方式,可以由企业先垫付资金进行建设,然后通过上级以奖代拨资金支付企业工程建设款项,可以有效减轻基层政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负担。

(4)一事一议。一事一议的支出方式,是社区内的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的一个选择。一事一议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统筹安排农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发展,体现农民所需、尊重农民意愿、照顾农民利益。但一事一议需要有完善的议事程序、明确的议事范围和合理的上限标准,否则,一事一议有可能成为面向农民的制度化的集资方式,加重农民负担,或者由于意见难以统一,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一事一议的支出方式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方式,还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参股、资本金投入和担保等投资方式,也可以在项目建成后用资产租赁、转让和出售等方式来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同,其支出方式相应也会有所差别。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方式时,应该注意政策措施的综合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相关政策措施的整体效益。

8.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搞好市场化运作。对新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开始就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等办法,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各界人士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对一些受益主体明确、可以实行经营性管理的小型基础设施,如小型水库、泵站等,可以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将经营管理权甚至产权明晰、量化到自然人或法人,有偿使用,以实现其经济价值。

(2)塑造社会集资机制,有效引导社会捐资、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修桥补路、积德行善的美德,尊重捐资的意愿,鼓励社会捐资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应从政策上限制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流向城市,严格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资金只能用于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恢复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农村邮政储蓄资金应该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来源。

(3)有效运用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在增值税中,对企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项目的购进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允许全额进行抵扣。对于企业将自制、委托加工和外购的货物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行为,可以考虑不再列为视同销售行为加以征税;在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法规中,可以考虑对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允许将设备的全部投资款在企业每年的新增所得税额中进行抵扣。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关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再按计税工资标准,而是按实际发生数进行扣除。对企业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取得的收益,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可以规定对于个体从业者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取得的相关收入,可以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9.因地制宜确定各地区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建立各地区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分担机制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实际,制定各地区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建立合理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担机制。从大的区域比较,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基本呈递减之势,对中央、省级财政依赖程度递增,加上各地区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情况不尽相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现阶段,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粮食主产区和西部贫困地区的大多数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相应承担的比例要多一些。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县乡财政状况的好转,可以逐步将一些领域的发展职责让渡给市场调节和县乡政府。东部地区地方财政财力较强的市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由市县财政负担,东部地区地方财政财力较弱的市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由省财政负担。作为政策引导,中央财政对于东部地区应给予适当补助。

参考文献:

1.王朝才,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韩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J].改革,2005,(1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4



〔摘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滞后,现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农村基础设施所有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权利和行为活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资本型、实物型、价值型农村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农村;城乡统筹;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025-05

一、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战略,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并保证其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总和。其一,基础设施是为公共经济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一种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其二,基础设施是社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公共物质技术条件,即社会所有部门都需要的共同条件;其三,基础设施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和保障基础;其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存在形式,也包括各种无形的公共条件。1当前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即包括上述内容。具体而言,通过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水利水电、通讯网络等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卫生医保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受益对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1.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新农村“20字”目标的基本保证。第一,生产发展要求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系统。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和牧草业,有利于不断提高灌溉率。第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不断改善的土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强土地资源的功能,改善动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通过土壤改良,可以增强抗灾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江河流域治理,加大河道生态防洪工程建设和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农业防范灾害的能力增强。第三,农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完善配套的连接城乡的交通设施、电力电网和信息网络系统。按照基础设施城镇化、服务设施社区化的要求,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2通过着手实施以中心村(农村社区)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路网建设带动商贸物流、农村客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风民风有较大改善;通过电信、电力、给排水、环保设施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全面改善,使农村的人居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借助各种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使村务公开化、透明化,推进村级议事决策和行政管理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第四,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政府或社会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本、财力资本等的投入,可以产生一个对社会资源的聚集、转移效应,促进城镇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改善农村教育、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科技教育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农村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技能才干,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

2.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第一,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物质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对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因此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理念,加强城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投资和管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长效工程、民心工程。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和决定性作用,把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先导性要素和物质载体,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培育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和风险。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城市理念改造农村,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居民理念转化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推进,有利于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总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第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统筹城乡交通道路、信息通讯和公共设施投资,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有利于产业规模的聚集和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总量在空间上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将社会其他部门的资源转移到农业和农村中去,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型农业;另一方面,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以及非农业就业机会,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设施,可以使农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不断得以改善,身体体质不断增强,改变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城市现代文明,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统筹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

1.战略规划科学性欠缺。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工业化,以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又以粗放型经营为主,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以统筹规划。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其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功效,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短缺运行状态,当短缺瓶颈凸显到一定程度,社会资源将被强制或非强制性地流入该部门,当短缺强度减缓到能为社会所承受时,资源又会转移到社会其他高效率部门,因此不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其二,由于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在一定时限内形成体系,只能对某些小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加以建设,难以有效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效应和规模效应。其三,在这种选择性投资建设中,其战略决策往往偏向于那些直接为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业生产领域往往难以享用已有的公共服务产品,致使社会共享资源仅为少部分有限的社会生产部门服务,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在现实中常常是设施短缺与大量设施闲置并存。3

2.布局缺乏合理性。战略上的失当是一方面,而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上的不合理,也直接影响着设施效率的发挥和对自然灾害的承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不同功能和类型的子系统有机整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运行大系统,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效,这是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中的一大关键点。目前从设施布局看,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其一,重复布局,区位选择偏差。基础设施作为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但由于受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各自为政,导致设施“大而全”“小而全”,封闭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闲置。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固定性,建成之后往往受空间区位制约,不易更改其服务范围,降低了设施的利用率。其二,农村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较差,甚至相互矛盾,如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常常不考虑加工配套设施;科研设施建设中缺乏相配套的试验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往往自成系统,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各种设施之间缺乏配套性和关联性,难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功效。有些设施甚至在功能运用上相互掣肘、相互矛盾。特别是在能源、水利和交通运输等具有综合的设施方面表现更突出,协调性差。其三,设施结构比例不合理。主要是指各基础设施相互之间或者相同功能设施内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没有处于最优状态,如在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中,往往重实验室研究,轻技术推广。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20%。在交通运输业内部,以铁路运输为主,对其他运输方式采用较少,且各种设施之间结构较松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压力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设施建设投资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因此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压力大。2003-201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仅增加6270.85亿元,年均仅增加783.86亿元;而同期全国其他主要行业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投资分别增加11717.3亿元、23785.1亿元,年均分别增加1464.7亿元、2973.1亿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一直很小。4长期以来的比重差距和低增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尽管我们做了努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二是有效灌溉面积小;三是水库总容量小。

4.缺乏资产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抵御灾害能力低。目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资产经营管理较薄弱,难以适应农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要求。现有基础设施多是无偿供给、无偿服务,无偿消费;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造成设施投资效益低甚至是零效益,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功能老化,配套设施未能跟上,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水利设施有效灌溉能力下降,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下降。特别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几乎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保障能力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体制障碍未根本清除。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包括产权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和营运管理体制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但在新旧体制交替变化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许多原有体制的弊病还未根本消除,其中重建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成为重中之重。所有权主体意识不强,产权不明晰,资产闲置和流失严重,存量不清,投资流量被挪用和转移常有发生,管理权限分散化。投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投资的责、权、利不统一,财政、信贷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乱开发、乱立项、乱投资,缺乏投资效益。价格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价格关系未理顺,供给越多,亏损越大,财政补贴负担越重;同时,乱定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营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责任制名不符实。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还未走上产业化、企业化之路,没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的甚至被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对待。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必须考虑如何依据市场经济法则来运作,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基础设施所特有的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这是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1.在统筹发展中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诸多直接功能和作用是不够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到: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不止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增强抗灾能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其二,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其三,不仅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性的产业部门,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同样也是社会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部门;其四,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地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装备农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关系,运用现代知识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素质;其五,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具有基础设施的一般特性,但是在测算和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时应充分认识其特殊性。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在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的修订调整,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针对目前基础设施滞后于“直接生产性活动”(DPA)程度较大的实际,许多地方暂缓放慢了DPA的发展速度,把现有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基础设施部门,如通过“突击式”发展,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填补空缺点。当基础设施大致与DPA发展需求相适应时,再实施同步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与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相比较明显滞后,本应当加大其发展力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力推进阶段,在此要求农业基础设施更为“先行一步”有实际困难。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优先发展城乡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极力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领域,让农民分享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的纽带。

3.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不高,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等主要原因外,投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看,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渠道逐渐走向多样化,有政府和集体投资,银行贷款、捐赠等形式,这些投资渠道实际上体现出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投资格局。具体言之,在投资中要明确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投资责任,以保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应有的投资力度。其一,国家应增加投资比重,把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提高到总投资的15%以上,并且承担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二,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压缩投资周期,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其三,继续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4.确定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现实中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虽然许多设施短缺,甚至缺口很大,但还是应当走选择性发展之路。从目前看应着重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有:第一,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要实现村村通公路,同时通讯设施建设要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构建覆盖面广阔的通讯网络,并提高通讯质量和水平。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当前应建设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抓好大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加快“病险水利工程”治理,大力发展乡镇和农村供水,继续搞好群众性农用水利基本建设。第三,农村能源设施。以电力为例,必须建设和完善大型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供电质量和水平,全面启动和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农村水、电及电气化达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农村三大产业发展的加快,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的需求量必会越来越大。第四,农科教基础设施。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使科技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21世纪前20年达到50%,本世纪中期达到70%-80%,各地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必须加大对农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基础教育设施和职业技术学校等“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

5.统筹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扩大农村信息网络覆盖面。首先,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把农村信息化纳入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在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农村沼气、乡村道路、草场围栏等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六小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信息化,成为“七小工程”。整合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城乡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其次,加强农村信息化的统一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有10多个,而农业信息网络本身涉及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加工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统一领导,特别是省市一级政府有责任把涉农部门的各种信息化资源整合好,强化管理,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农村信息化;同时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统一农村信息网络规划和建设,统一农村信息资源体系的开发和管理,统一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和管理。5再次,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需要加快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加快对农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定期从城市引入一批科技人才,推动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最终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

6.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增效。通过改革,其一,对于竞争性、经营性基础设施逐步按照公司制的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二,对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这部分设施虽然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经费主要由财税负担,但也要体现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其三,对于所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资产组织经营形式,明晰产权和责权利,实施价值化和资本化管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法律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文科,等.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张炜,廖婴露.着力统筹城乡发展〔N〕.经济日报,2008-09-08.

〔3〕孙良.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5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对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的基础。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末,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也有一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不仅是生产性基础设施缺失,农村的服务性设施也有很大不足。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当时农村的一大特点。在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水平低下,投入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另外,通信、电网和自来水等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不通畅,农村自然环境差或资金不足无法修建公路,使得上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引进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阶段,要求我们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调整分配结构。同时,要加快农村医疗与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加强农村的组织管理,科学实施和管理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有所改变。然而由整体出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全面的改善,这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政府的投入平均到各级政府后,并不能满足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求。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了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村级道路整治等项目,虽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但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投入。而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建设资金投入明显后劲不足。

(二)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和保障

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中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也没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无法长远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劳务输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过度转移,造成了当地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场功能无法有效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严重不足。

三、对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调整财政政策趋向,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全面,使农民增收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也制约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更大的支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放到重要位置上。制订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地增加农村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拓展农村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国家农业投资后劲不足的制约因素使融资方式单一,政府应该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尽可能多的发展农村融资渠道,发挥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电网、卫生等设施的投入。各方面一起带动农村经济更快速良好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编制一套可持续的系统的规划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在总体上做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明确分工、规范管理、节约土地、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各部门协调配合,权责分明,调动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参与,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姜轶嵩,朱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2004(9)

[2]刘建波.建立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增长机制的建议.潍坊学院学报,2006(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人力投入

中图分类号:F3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0-0020-0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供给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避免各种农业产量大幅波动的重要保证。人力投入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从建国时期到现在,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情况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建国初期、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两工时期、一事一议时期。不同时期中,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政策和其他条件差别很大,其中,对于人力供给的影响最大。因此,研究不同阶段人力投入的特点,比较不同政策的效果,将有助于通过政策改善来提高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人力投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 研究现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提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贾康、孙洁(2006)提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在区分了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后,由于供给主体单一,仅依靠政府,而基层政府的财权又与其事权不呼应,因此,提供不足;而且供给决策“自上而下”,造成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因此,需要私人部门更多的参与,以提高供给水平与效率。张增国、贺暾(2007)则提出,由于我国农村的乡土性、非政府性,使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可以具有较大的自发性,而激励机制的适应性设计将有效激发这种自发性。

一部分研究比较了以前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张军、蒋琳琦(1997)提出,1949 年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状况与农村政策体制变迁紧密关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倪炎平、钱焕欢(2007)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特点:建国初期,农村以“均田制”为基础,主要通过农户互助合作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时期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高潮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体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村资源,尤其是“工分制”分摊人力成本,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空前高涨,奠定了我国农田水利的框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于集体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而农户本身投资意愿与投资能力不足,因此,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主体呈现缺位状况,农田水利建设陷入低迷;两工时期(1991 年国务院颁布《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重要条例》规定,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一定的积累工和义务工,以活劳动的形式分摊农村公共品的部分人力成本),由于强制人力资源供给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得这一时期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有所回升;而到了一事一议时期,随着两工的取消,以及一事一议并没有真正成为农村决策的有效手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又一次空缺,其状况停滞不前。

针对动员过程中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文章进行了探讨。其中付萍、高颜等(2007)在临沂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认为应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方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时期主要靠政府动员的行政手段,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两工”制度硬性规定农民投工,由于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要搞好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民主议事,进一步发展民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要通过“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的方式,以农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和基层水管单位为载体,引导农民变被动为主动,继续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

在这些研究中,采用的多是宏观视角,较少从农民自身出发;另一方面,他们在考虑人力投入时没有详细分析各个时期的不同政策对于人力投入的不同影响。事实上,若要解决我国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不足,政策的有效激励是十分关键的。因此,通过对于一个典型村的调研,比较不同的政策对于人力投入的影响,我们希望可以对目前的政策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 基于调研的人力资源分析

1、调研地点

我们的调查地点选在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白果树村(现观音井村前身之一)。作为我国西部的年轻直辖市,重庆市既是农业大市,也是水利大市。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地处重庆西部,属亚热带湿润区,具有春早霜期短、夏热多伏旱、晚秋多阴雨、冬短少严寒的气候特点。永川区是以农业为主的行政区,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豆类和薯类等作物,经济作物有柑桔、蚕桑、甘蔗等。

来苏镇位于永川西南部,总面积9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41公顷,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5.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5万人。来苏镇水资源丰富,有长江支流永川河(上游称来苏河)流经境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齐备,有中型水库1座:关门山水库;小型水库2座:革命水库、团结水库;以及各种小型水利设施堰、塘、沟、渠几十余处,是永川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较好的行政镇之一。

白果树村(现观音井村前身之一)是来苏镇所有村中农田水利设施最发达、历史资料保存最完好的行政村。该村由10个村民小组(生产队)组成,共507户,1565人,面积约102.67公顷,其中农业用地1.1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带为主。全村共有水库1座:团结水库;堰、塘18口(道),其中私人9口(道),集体9口(道);灌溉渠约3300米;排洪渠约1200米;机灌站、电管站4座。

2、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该村村民和村干部的访谈调查发现,1949年后,白果树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下,投入资源的动员情况有着显著差异,其中以人力资源的投入差别最为明显。

(1)建国初期(1949-1956)。这一时期白果树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整修旧有堰塘上。由于是解放初期,土地“均田”,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也抱有很高的热情。对于公有堰塘,采取村组织号召、村民自愿参与的方式,因为村民极高的热情因此人力投入充足;而对于私人堰塘,由于农民自身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其与经济利益的直接挂钩,对于维修自家堰塘也较为积极。总体来说,这一时期较好地修缮了解放前留下的堰塘,人们自愿投入人力,积极性较高。

(2)时期(1956-1983)。时期是白果树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主要时期,几乎所有大中型水利设施以及其配套设施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包括关门山水库、团结堰以及其配套的沟渠,小型堰塘,电灌站等。这一时期修建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采用“劳动替代资本”的方式,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劳动投入来完成建设工作。由于“工分制”的劳动计量方式与公共产品的分配相挂钩,而参与修建水利设施与进行农业生产计入的工分相同,同时工作较为轻松,对有一定技术的人,如“石匠”等,计入高于农业劳动的工分,因此,人力投入十分充足。另一方面,在初期,村民怀有一种淳朴的对于社会主义的热情,使他们非常愿意响应国家“大兴水利”的号召,积极参与到水利设施的修建中。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83-1993)。这一时期,由于土地分归各家各户单独经营,水利设施的外部性凸显出来,分散经营的各个农户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修建集体受益的农田水利设施,因此,白果树村在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修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对于以前修建设施的维护也很少,村级组织号召农户集体出工修缮时,愿意出工的人很少,效率也较低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关门山水库由于城市用水的压力不再有规律地对农田灌溉进行放水,再加上沟渠损坏的比较严重,对于灌溉的帮助逐渐下降,不仅农民没有动力投入修缮,而且村级组织的号召也越来越少。在电灌站的使用上,采取了谁使用、谁缴费的方式,由村里统一收费。由于长期无人看管与维护,电灌站的设施逐渐被盗取或损坏,而村里又无钱维修和购置新的设备,电灌站逐渐停止了使用。

这一时期,人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利设施作为准公共品的外部性,进行人力投入并不能得到这些投入带来的全部收益,大家都有搭便车的强烈动机,由于没有有效的组织手段,因此,人力投入缺口越来越大。此外,这一时期享受着时期留下的水利设施,前期对于农田生产基本够用,因此,投入建设的动机也就相应较弱。

另一方面,私人修建的堰塘开始逐渐出现。虽然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堰塘修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农业灌溉,而是养鱼等其他经济目的,但是在客观上帮助了农业灌溉的进行:堰塘周围的农田在缺水时会从堰塘中抽水进行灌溉,一般会使用堰塘主的抽水设备,并缴纳一部分费用。

(4)两工时期与一事一议时期(1993―)。将这两个时期并在一起的原因,在于白果树村“两工”政策执行的并不好,不仅出工的比例不高,而且几乎没有义务工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仅有的义务劳动多用于修建村级公路。因此,在这两个时期中,人力资源投入的状况并没有较大变化,特点基本相同:对于水利设施人力资源投入的淡漠。在这段时间,水利设施的修建与修缮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相同,都是基本停滞。但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于时期的基础,水利灌溉还是能够基本满足的。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损毁以及水库本身停止供水,到两工开始时期,大型的水利及其配套设施几乎已经废弃,无法满足灌溉需要。因此,农业灌溉与水利设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同时,在这个时期,私人修建的堰塘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公共大型水利设施的缺乏,下表中所示的私人堰塘,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但是,私人堰塘在农田灌溉上的效率相比大型水利设施毫无疑问比较低下,并不节约农业成本。

而且,在调查中,农民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水利设施的强烈需求愿望,而是满足于在天气十分干旱时去堰塘中提一些水应付一下灌溉。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都已经不再是农业收入,而是打工收入或者其他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没有动力去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因此也就没有对于水利设施的强烈需求,自然也就不会积极投入人力资源修缮水利。这种缺乏性,已经超出了一般由于外部性造成的供给不足,而是农民自身需求量的下降,即使满足农民的需求,也没有达到社会最优。

三、结论

综合以上各个时期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的人力资源投入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如图:

人力资源的投入从建国开始逐步提高,在时期达到高潮,而之后呈现迅速下降趋势,在两工取消一事一议的现状下,农民几乎不会提供人力资源。而相应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情况(Supply)和农民的需求(Private Demand)也呈现出以下特点:

在不同时期,正是人力投入的不同导致了水利设施供给的不同,而目前,由于人力投入的不足,水利设施供给状况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状况了;更为严重的是,农民自身由于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相较于外出打工的收入较低,因此对于农业依赖的减弱,对于水利设施的需求也已经低于社会最优(Social Demand),后者考虑到农业对于整个国家的作用而持续增加。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外部性问题,使得水利设施可以由于农民自身人力投入而满足自身需求,也无法满足社会最优需求。

对于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集中起来,使一部分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动力也有能力去提高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主动提供人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4号)[EB/OL].省略/zwgk/2007-01/26/content_509904.htm 2007-01-16.

[2] 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 刘铁军、郭洁、董晓绘.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缺位原因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4,(08):57-58.

[4] 倪焱平、钱焕欢.中国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6):142-144.

[5] 黄莹莹、朱凤琴.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业基础设施研究――合肥郊县农业基础设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

[6] 马三群.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刻不容缓――对镇江市部分丘陵地区乡村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江苏农机与农艺,2001,(06):4-5.

[7] 刘俊、龙长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2003,(12):11-12.

[8] 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J].世界经济文汇,1997,(05):3-14.

[9] 王爱军.对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6):15.

[10]唐传义.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突破[J].中国水利 2006,(01):44-46.

[11]顾敏君、谢家智.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浅见[J].重庆社会科学,2005,(05):19-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7

【关键词】中心村选择富阳市

1 引言

中心村是小城镇建设的雏形,是乡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次中心,对周边的村落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并能引领周边村落群众逐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它对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的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扶持发展中心村,能够有效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从而实现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目标。

富阳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以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重点,不断提升富春江沿线的景观休闲功能,逐渐形成“一主一副、组团布局、多点支撑”的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塑造集约高效、合理有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格局。其中多点支撑是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中心村作为富阳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依托,作为农村居民点建设的重点。

本文对富阳市中心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富阳市中心村的布局方案,完善了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和建设格局。

2 富阳市农村建设情况

农村存在村庄分布散、规模小、布局乱、基础设施配置严重不足的问题。表现在:

(1)村庄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一些村庄建设方式粗放,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具体包括三种无序扩张方式:一是“线性”扩张,新房建设形成了沿路两侧的带状分布,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二是“块状”扩张,部分村庄改造弃旧村于不顾,另辟新地搞建设;三是“放射状”扩张,一些农户迁到村外建大面积的“乡村别墅”。出现了不少村庄四周新楼林立,村庄内部破旧零乱的“空心村”。此外,农民“建新不拆旧”行为较为普遍,农村居住“一户多宅”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住宅空置率不断上升。

(2)村庄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薄弱,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村庄建设尚未彻底打破原小村和自然村落的布局,农户居住仍呈零散分布状态,导致道路、自来水、电力、广电、通讯、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半径拉长,资源共享程度低下。

(3)用地功能布局混乱,环境污染严重。村庄空间结构秩序混乱。许多村庄功能分区不明,居住、工业、商贸、文教、行政功能布局互相穿插,影响各类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且直接导致村庄建设档次低,村容村貌差。尤其是相当多的企业目前仍散布在各村庄之内,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引发了空气,河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村庄存在的上述情况,制约了富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环境品质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改善富阳农村的民生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急需加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引导农村产业和农民生活居住适度集中。为此,结合各乡镇行政村发展分布和区位条件、现有设施建设状况,兼顾规模经济效应和便捷可达原则,合理选择布局中心村,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活动、公共设施与生活居住的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集约快速发展,是富阳城乡统筹发展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3 中心村选择

中心村选择和发展的目的是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生态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不断推动产业向功能区集中,农村居民向中心村新社区集聚,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向中心村延伸,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

3.1 选择原则

中心村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以各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导向为依据;(2)便于中心村建设管理,不跨越乡镇设置;(3)位于城镇规划建设区边缘或在市域规划布局中纳入城镇建成区的行政村,不再布局中心村;(4)现状规模较大,对外交通条件较好;(5)现状公共设施较全的;(6)各乡镇关于中心村选择意见;(7)结合现状和发展基础与发展优势,设置集镇型中心村和一般性中心村。

3.2 以富阳市万市镇为例,解析中心村选择思路

万市镇位于富阳市西北部,东南与洞桥镇相邻、南临桐庐县、北接临安市,地域总面积155.1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万市集镇,东距富阳市中心37.4公里。目前已形成万市集镇为中心,罗宅、彭家两个小集镇为依托、多个行政村为基础的村镇体系。

万市镇中心村选择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众缘、彭家、何家、白石、东叙等5个行政村相邻,位于万市镇域北部,南与万市镇区相邻,其中彭家村人口规模较多,村域面积较大,交通条件便利,已有小学、幼托、文体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位置居中,是周边行政村居民的心理中心,宜作为集镇型中心村,通过完善相应设施,适度积聚产业和周边人口,并为其周边的众缘、东叙、白石、何家居民提供良好公共设施服务;(2)平山、罗宅、方里、白马、杨家、何务等6个行政村相邻,位于万市镇西北,其中罗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相对齐全,已是周边村庄的服务中心,是万市两个小集镇之一,故宜作为集镇型中心村,通过完善相应设施,适度积聚产业和周边人口,并为其周边的平山、方里、杨家、何务居民提供良好公共设施服务;(3)万市村位于万市镇现状和规划建成镇区,未来将发展为万市镇城镇社区,故不作为中心村。田源、槎源坞、新民等3个行政村距万市镇区较近,可共享万市镇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不再设置中心村。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彭家、罗宅作为万市镇的中心村,并作为集镇型中心村培育。

3.3 富阳市中心村布局

如同上述万市镇中心村选择,结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周边城镇建设布局、农业生产半径、现状人口规模、区位条件、用地条件和周边发展环境及建设公共设施对周边行政村居民点服务的便利性,对富阳市所有25个乡镇、街道的所有行政村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便于管理和实施,尊重各乡镇街道、行政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关于中心村选择意见,实施以镇带村,统筹平衡的发展模式,确定富阳全市集镇型中心村12个,一般中心村13个的中心村布点规划方案。

4.1 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

规划是实施中心村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当务之急是树立规划必须先行的观念,全面制订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心村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农民根本利益为本,必须与二、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有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4.1.1 功能定位

中心村的主要功能仍然执行“村”的功能, 它只是为了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而规划的,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小城镇色彩的农村聚落形态。中心村建设可结合各乡镇、街道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如现代农业园区可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心村,旅游区可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中心村,以体现各自的特色。在中心村具体发展规模的确定上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人员增加需要解决的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以避免发生新的违章搭建住宅和公用设施,给中心村建设带来新的矛盾。

4.1.2 编制中心村总体规划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内容,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 使各项建设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直接指导中心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在中心村的规划中,要从大区域出发,将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加以保护利用,使中心村人居环境的生活文脉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于一体,使现代化的村庄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生产、生活休憩之地。

4.1.3 精心设计建筑单体

按照“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质量好,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搞好单体建筑设计,满足农民现实需要。在建筑单体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体现农村特色,结合农民习惯做好单体设计,与农民使用要求相适应,统一风格,形成特色民居:a.农宅设计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b.农宅的平面组合要富有弹性;c.农宅设计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

4.2 强化中心村建设管理

4.2.1 科学管理

要加强中心村规划的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中心村“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中心村规划的落实。

4.2.2 齐抓共管

中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4.2.3 量力而行

在中心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基础条件、地形地貌和农民意愿,正确处理好阶段性目标与长远性目标的关系,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在工作方法上,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

4.2.4 分期分类实施

中心村建设必须坚持分期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心村,切不可急躁冒进,搞一刀切。

5 结语

富阳市中心村布局方案经过富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相信,随着富阳市中心村建设发展,规划布局的25个中心村必将对周边的村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实现改善民生等方面,越发突显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富阳市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2009

[2] 陈晓华,张小林.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9,第14卷第3期,13~1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资金筹措与使用

Abstract:To construct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 is the key to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nly get through the advanced plan conception and the measure to prot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nning,might build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might realize the objectiv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by 2020.

Key words: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 the planning of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 to raise and allocate money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107-05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瑶村所在的蓬江区是广东省江门市的中心城区,区内农村位于城市近郊,是市区工业化、城市化扩张的前沿阵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全区上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紧密结合蓬江区实际,确定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党提出的20字总目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三化”建设,实施“五新一好”工程,建设蓬江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瑶村位于江门市杜阮镇的东部,近年来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加快工业发展、发展集体物业作为村委会工作的中心,于2001年在杜阮北路东段成功开发了瑶村工业区,发展前景良好。作为蓬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示范村之一,村委会从村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研究,确立了“工业立村、物业稳村、商业强村”的三大发展战略,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详细分析了公共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特殊意义。他认为,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就是“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完成村村通电、通水、通公路、改善下水道,进行厨房革命、厕所革命,“村容整洁”的目标就可以达到;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得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使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需求者,农村的生产发展才不至于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农民的收入可以随着生产发展而提高,“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也就会高;村村通电视、广播可以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村村通公路可以使农民更方便地融入现代化市场体系中,才会有适应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风文明”的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以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为龙头,以配套建设交通、文体、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治理村庄环境“脏、乱、差”为关键环节,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2公共基础设施分类探讨

随着2007年5月1日《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实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同时废止。而《镇规划标准》仅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乡规划,并不适用于村庄规划,因此,对于村庄规划的相关标准将有待新的规范出台。

在没有正式国家标准指导的前提下,寻找一种适合村庄规划的用地分类很有必要。以下就村庄规划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分类,参考《镇规划标准》及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作探讨。

2.1 《镇规划标准》及《村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

《镇规划标准》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及绿地。

《村镇规划指引》中并没有明确的用地分类,但根据其对各类用地的控制要求,总结出五大类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分别为公共建筑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公用工程用地及环卫设施用地。

两者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分类基本一致,但在用词方面稍有不同,且前者在工程设施用地中增加了防灾设施用地,而后者的上位规范则为已废止的《村镇规划标准》。

2.2 村庄规划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分类建议

建议参照以上标准,根据村庄用地的具体实际进行分类,使其分类更具可操作性。其中公共设施用地可先分为管理性、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市场性公共设施用地后再细分,这样更利于土地的管理。具体见表1:

3瑶村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3.1 项目概述

规划地块位于江门市中心城区杜阮组团东部的边缘,西与江门市新城市中心北新区相连,东与杜阮中心区相接,周边有配套完善的大型居住社区(灏景园和碧辉园)及席帽山风景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总体格局清晰,各类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使用。未建用地约占规划用地的48.99%,有利于统一安排土地开发、设施配套等。

3.2 公共基础设施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道路系统现状存在问题

现有道路不成系统,各级道路普遍偏窄。现状对外交通道路仅为6m,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杜阮北路加油站侧到西和里的道路为泥土路,路况较差且狭窄;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在村中乱停乱靠。

3.2.2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

村内的村委会和老年人活动中心规模太小,设施不完善,发展受限制;村内的体育设施篮球场较残旧,且周边环境较差;村内缺少商业网点及集贸设施,没形成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村内无医疗卫生设施及文化设施。

3.2.3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村内排水一般为明渠,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且不成系统,污水无处理设施;村中乱拉电线的现象较重,存在火灾隐患。

3.2.4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

垃圾缺乏管理,部分村民在房屋之间的空地乱堆放,造成道路狭窄不通畅,严重影响了村内的环境卫生质量;部分村民家庭为露天厕所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

3.2.5景观环境质量

各类用地布局混乱,工业生活混杂;住宅建筑新旧参差严重,布局零乱、风格各异、环境脏乱差、缺乏公共空间,村庄呈现出“散”与“拥挤、混乱”的两种情况,人居环境恶化,村庄的景观形象较差;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河流岸线不规整,绿化较差,垃圾较多。

3.3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3.3.1 村庄道路规划

配合完善城市道路建设,确保出村道路的畅通。完善村内部道路系统建设,各道路均需进行硬底化处理,两侧设置排水沟渠。环村主干道、新景大道及杜阮河北侧规划路两侧均需设置绿化带。村内主要道路均设置路灯。

3.3.2 公共设施的配置与完善

行政管理设施;瑶村村民委员会更址新建,治保会则保留原有设施;教育机构设施:保留原有瑶村中心幼儿园;文体科技设施;整治原村委会前闲置地,新建老人之家并完善老人院设施;文化站则结合瑶村篮球场设置在瑶村老人之家的东侧;保留瑶村文武殿及子礼区公祠;维修、翻新旧宗祠及更楼,周边空地设置休闲广场;翻新篮球场,结合周边用地设置舞台、健身小径、健身器械等;医疗保健设施:新建卫生室,设置在原村委会内;商业金融设施;按照相对集中原则逐步把商业网点建在新景大道的两侧,形成一条商业街,作为村民购买物品的主要场所,创造环境优美的商业环境。在杜阮北路边建设部分商业金融设施,作为工业区的配套服务设施。集贸设施:在杜阮北路边建设瑶村中心市场和其他配套设施。

3.3.3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3.3.1 给水工程规划

保留原有给水干管,将部分树状管连接为环状管网,巷道内支管采用树枝状布置。新建管材统一采用聚氯乙烯给水管,并增加设一处市政接水点。沿规划道路及靠近十字路口的地方按规范设置室外消火栓。

3.3.3.2 排水工程规划

近期:瑶村排水规划保留村内原有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管网末端设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或排入杜阮河;远期:旧村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新村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现有排水主渠用来排放新村雨水,污水通过新建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经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或排入杜阮河。

3.3.3.3 雨水系统规划

近期规划不设置独立雨水收集系统,对村内东侧现状排水明渠改造成暗渠。旧村各巷道及建筑物内雨水直接进入排水沟,初期雨水与污水共同进入污水处理站,超出容量部分雨水将溢流出杜阮河。新村其他地段雨水就近排入污水管道。为防止现状暴雨时有雨水溢流的问题,建议现状污水沟做盖板前要对其进行清淘,使其过水断面尽可能大。

远期规划旧村的排水沟用作排雨水专用,新村的雨水用雨水管收集至现有排水主渠里面,排至杜阮河。

3.3.3.4 电力工程规划

保留瑶村现状的一、四站变电房,增加一处变电房,位于规划瑶村市场。

电力线路采用架空敷设,在条件许可时亦可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或架空与埋地相结合的方式敷设,敷设位置可沿道路、居屋骑楼、屋檐等,建议电力、电信线路同杆架设。

在工业区四周及村内主要交通要道沿路设置路灯。

3.3.3.5 电信工程规划

在新建瑶村村民委员会首层设置远端用户模块房,容量为1000门。原有通信线路改为沿规划路网敷设,线路敷设方式基本以架空为主,可与电力线同杆架设。

3.3.3.6邮政规划

在新建瑶村村民委员会设一邮政代办点。

3.3.4环境卫生规划

在新村的公共绿地内新增一个公厕。垃圾中转站结合工业区原有的垃圾中转站设置,尽量减少对村庄的污染。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沿主要道路每隔150m设一个垃圾箱,在村内设垃圾收集点。

3.3.5村庄绿化整治

村庄绿化应点、线、面相结合,使村庄绿化与周围鱼塘,农田等融为一体。

点式绿化:指集中的公共绿地。规划在工业区配套生活区、新村及旧村的中心均设置有公共绿地。各公共绿地宜设置亭、台、花架、置水、叠水等园林,丰富村庄的空间景观;植物种植模式采用乔木+灌木+花卉+草坪,进一步丰富绿化空间。

线式绿化:村庄内道路两侧及河岸线都规划有绿化用地,采用乔木+灌木的种植模式,植物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

面式绿化:利用村民住宅屋前屋后的边角用地布置绿化用地,同时结合公共绿地和道路河岸两侧的绿化,形成有机体系。

4资金筹措与使用探讨

4.1 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建议采用全方位筹措的方式。由于村庄建设涉及到许多村民私人投资的市场性项目如商业金融设施,这就需受益的村民应有部分出资,才能积极推动村庄规划的实施。建议采取“一个为主,五个一点”的做法,落实村庄建设资金投入。即以村民劳动、出资为主;政府财政补助一点;政府各部门对口帮扶一点;企事业单位赞助一点;本村外出经商者资助一点;其他途径解决一点。

4.2 资金使用

建议以村委集中资金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部分如道路、河冲、河塘、公共绿地、市政设施等,涉及到的私人项目建议由村委会引导,出资对优秀私人项目进行奖励。

5结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现有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一个为主,五个一点”的资金筹措方式,由村民参与决定、设计和监督实施,这样才有可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才能在2020年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10).

[2] 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2006(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9

一、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内涵

(一)农村居住区的界定

农村居住区是指以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的农村居民聚居地,其用地主要包括农民住宅用地、村内道路建设、各类社会公用和服务设施、公共绿化等综合用地。

农村居住区主要指农村地区(不含城镇)的居民聚居地,不仅包括农民居住空间,而且还包括满足农村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的道路交通、生活服务、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和市政管网等各类服务设施的配套。

(二)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针对农村居住区零散、无序的状态,对其空间结构和布局实施改造,并配合公共设施的改造和完善,最终形成村容村貌整洁化、居民生活现代化、社区文明高度化的新型农村居住区。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是农村居民点的有效集中,其具有如下特征:

1 目标明确性。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目标就是要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发展可持续性。以整体生态观为指导,集约利用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设具有现代化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居住区。

3 建设系统性。新农村居住区建设要实现居住空间与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系统、协调配套。

4 地域差别性。不同农村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新农村居住区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基础设施配套情况明显不同,应因地制宜地进行新农村居住区建设。

5 城乡协调性。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既要保障农民利益,又要推动城市化进程,最终引导农村成为社区文明高度发达的新型农村居住区。

6 主体多样性。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主体不仅有农民自己、村集体,而且还有政府的参与,政府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保障,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进行监督检查。

二、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居住区规模相对较小、分布散乱。天津市农村居民以行政村为单位聚居,分布在中心市区以外的12个涉农区县的384个行政村,居住区规模小,分布散乱。

2 住宅建设占地多,土地浪费严重。天津市农村住宅多是“大院落,单门独户”形式的低层建筑,占用土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由表1所示,天津市各区县农村居住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50-300m2不等,农村居住区人均占地面积229.62 m2,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150m2的标准。

3 居住区基础设施配套难。由于居住区规模小且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成本高,致使设施配套跟不上,现有水平较低。

4 居住区建设无序。由于农村个体、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多在自家住宅内或周边建家庭作坊式加工厂,村集体工厂也往往建在住宅区内,这种无序建设使得农村居住区生产、生活功能用地混杂。

5 居住区建设缺乏地域差别性。天津市各区域农村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区位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农村未能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农村居住区千村一面,没有特色,缺乏地域差别性。

6 建设主体单一。长期以来,农村居住区建设主体单一,农民住房建设基本上是自己建设、自己组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由农民或者村集体集资,但由于农民收入的有限性,不能建设相配套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得居住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

(二)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 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当前农村居住区建设大多数以村庄为单位展开,缺乏从整个区(县)角度考虑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划。居住区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且无功能分区,整体零乱不堪,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2 对农村土地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管。政府对农村建房虽有一定的政策,但是由于对农村用地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养成了农民建房的自主性,造成了农村聚落的无序发展,用地管理混乱。

3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集体因缺乏公共积累而无力投入,社会资金因基础设施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不愿投入,与农村发展的需要相比,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也明显不足。

三、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分析

(一)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模式的内涵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模式是指在一时期内围绕农村城镇化目标,依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现状、风俗习惯、城镇化水平等所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以农村居住区布局为主导的建设方式的总称。

(二)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分析的前提――天津市农村类型划分

由于受区位条件、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天津市各区域的农村居住区建设模式各不相同。根据影响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安排,按村庄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可将天津市不在城镇区域内的农村划分为如表2所示类型区。

(三)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

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目标就是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前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与之相协调、配套的基本设施,并最终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现根据天津市农村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现状条件和政策要求,确定以空间布局优化为主导的几种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

1 城镇化模式。近郊村的第1类和第Ⅱ类地区,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及各区县行政中心周围,宜采取城镇化模式。这些区域由于受城市影响大,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思想观念较先进,信息获取途径多,没有耕地或只有少量耕地,大部分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因此,一般要求农户统建联建或建设多层、高层住宅,集约利用土地,降低人均用地面积,逐步接近城镇人均用地80m2-100m2/人的标准。

2 异地迁移模式,远郊村中的第Ⅲ类农村居住区建设,主要分布在蓟县北部山区,宜采取异地迁移模式。因为这一地区村庄分布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并且处于偏远山区,资源与区位方面没有优势,而且该类型村庄占地面积小于25hm2,使得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成本高,迁移后可对原居住区进行复垦还耕。

3 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模式。对于近郊村的第Ⅲ类和远郊村第I、Ⅱ类农村居住区建设,宜采取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模式。因为处于这一类区域的村庄布局比较分散,而且规模较小,经济基础一般、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地形不规整。通过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其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又方便了管理,同时还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集中配置。

这类型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中部和南部广大的农村腹地,如静海、大港、武清、宝区、宁河等远郊区县。

4 内部改造控制模式。对于远郊村的第I、Ⅱ类,宜采取内部改造控制模式。因为这一类区域的人口、用地规模较大,人均占地量大,村庄不适宜搬迁合并,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对村内旧住宅、闲散建设用地进行整治改造,改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并且有利于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类村庄主要分布在静海、大港、武清、宝低、宁河等远郊区县。

目前,从天津市各地区的实践来看,主要以旧村改造为主,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也已开始了迁村并点和中心村建设。结合天津市农村地区自然、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区农村居住区建设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篇10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不足,尤其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发展,有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财政一直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加大,但还存在着基础设施数量不足,投资资金缺口大,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忻州市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状况和相关的财政政策,提出在新常态形势下,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政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战略发展位置,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基础设施的公共品特性,政府财政一直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的主力军,主导或配合各专项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稳增长、扩内需、加快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成刚需性增长,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出压力和赤字规模加大等问题,寻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新途径和提高政府投资建设效率等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概述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是指为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总和。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具体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虽自2003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力度,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有许多。1.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长年来基础设施水平低的问题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准公共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主要靠财政直接投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较少,造成大部分地区建设资金不足,难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系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一般不明晰,不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包括投融资、建设和后续维护。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缺乏监管和不专业的建设过程,造成“豆腐渣”工程和资金管理混乱等现象。4.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偏离农民需求。从大量学者对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研究上发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长时间偏离农民真正需求,政府部门做项目决策时缺乏长期规划和实地需求调研。

三、忻州市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政策分析

1、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情况概述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毗邻省会太原。忻府区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忻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辖20个乡镇,共有394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33.8万,无煤、无矿,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忻府区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落后,尤其是非生产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建设水平低。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如路、水、电等,每位农民平均需1700—4900元,但忻府区财政收入较低,据此测算,忻州区至少需要6亿元以上的建设资金,而全区地方一般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支持这么巨大的投入。忻府区农村环境差,农民收入低,与忻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1)水利设施方面:这里四季分明,农作物品种繁多,但严重缺水,水利设施不够健全,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而且部分地方还有饮水困难的现象。(2)道路交通方面:忻府区所辖面积很大,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道路部分还是土路、渣路,农民进城不方便。目前的“村村通”工程虽部分解决了公路问题,但村内道路问题依旧很严峻,有些村只是硬化了一两条村内主要干道,其余道路依旧破旧。而且硬化的道路由于后期没有及时维护也部分性的破损。(3)卫生设施方面:卫生厕所普及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垃圾池建设较少,农村卫生整体情况较差。(4)文化设施方面:忻府区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步,已建成设施闲置率较高,没有有效的起到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2、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政策分析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财政直接投资和财政以奖代补政策,还有部分农村能人投资和村民自建设施。在忻府区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前,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为政府直接投资,由各专项部门负责,如水利局主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电信局主管通讯信息网络建设,公路局、交通局主管道路桥梁设施建设等。这样的格局下,财政资金多头管理,存在资金分散和项目重复,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而且财政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大,相对的用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的比重偏低,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010年忻府区被确定为山西省31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事一议”财政资补政策是指由农民自己议事决定本村相关集体生产生活项目的建设,筹资筹劳,由政府财政进行奖补拨款支持。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理念,推动了忻府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拉动了农村投资与消费。以下是忻府区2011年—2014年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的情况统计:全区共建一事一议项目761个,受益人口共计104万。其中小型水利设施项目508个,总投资金额7835万元;村内道路项目41个,总投资金额716万;桥涵项目9个,总投资金额115万;村内环卫设施项目49个,总投资金额557万;村容美化亮化项目44个,总投资金额487万;村内新能源设施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111万;村级公共活动场所项目26个,总投资金额325万;其他公共设施项目70个,总投资金额1335万。从统计数据可看出,2011年到2014年忻府区着重解决的是农田水利,村内道路问题,初步解决了旱涝保收、山区吃水难等重点问题。2012年开始整治农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并且有村级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等有关农民精神生活的项目启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虽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村级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但由于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有限,覆盖面虽广但整体成效不明显。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和后续维护等问题非常不利于此工作的长远发展。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都存在有资金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我国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有政府直接投资,财政拨款建设。忻府区已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中,同样以财政力量为主,很少有银行信贷、民间融资等其他融资渠道,忻府区财力有限,大部分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短缺。同时财政力量对其他融资渠道的引导及鼓励作用不够,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共同合作、利益共享的关系。政府应积极探寻各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如公私合营(PPP)模式,能人模式等,激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缺乏长远规划。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对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布局及长远规划,分阶段完成相应计划并安排各阶段的后续维护工作,保障农村基础设施长期优质的供给。(2)对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不够重视。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大部分项目和资金都用于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直接提升。应当加大对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只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扩大农村内需,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3)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难。在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刚需性支出上升,财政困难加大,对依赖于政府直接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不利。政府应寻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降低财政投资比例,减轻财政资金压力。而要想引入企业投资,则需要努力开发涉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可盈利性项目,给予企业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以吸引其投资。在融资渠道方面,政府可寻求创新性融资渠道,如利用金融贷款或发放政府债券等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廖家勤.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6(3)

[4]鞠宏一,李娟娟.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科协论坛,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