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股权投资十篇

时间:2023-05-04 13:09:22

如何股权投资

如何股权投资篇1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会计处理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何为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吸收合并(又叫兼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

企业合并图解如下:

应当注意的是: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均不会产生长期股权投资,只有控股合并才会产生长期股权投资;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均形成法律意义上的会计报告主体,而控股合并则形成经济意义上的会计报告主体;吸收合并是合并方花钱买被合并方的净资产,而控股合并是合并方(或购买方)购买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控股合并类型

1.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何为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所谓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相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控制(即合并双方在合并前具有关联方关系)。

1)A、B企业的合并:

(2)确定初始成本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

第一,确认原则

合并方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金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第二,会计分录

.差额在贷方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转让非现金资产)

银行存款(支付现金)

长期借款(承担债务)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差额在借方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以余额为限)

盈余公积(以余额为限)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剩余差额)

贷:无形资产(转让非现金资产)

银行存款(支付现金)

长期借款(承担债务)

.无差额时(略)

第三,实例分析

甲公司与乙公司同属于A公司的两个子公司,2008年6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100万元,同时转让一台机器设备,其原始价值为80万元,已累计折旧15万元,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万元,同时又承担A公司40万元的长期借款的还款义务取得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0%,同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甲公司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余额为18万元,盈余公积的余额为6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 (120×80%)

累计折旧 1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8

盈余公积 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

贷:固定资产 80

银行存款 100

长期借款 40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

第一,确认原则

合并方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司和未分配利润)。

第二,会计分录

.差额在贷方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差额在借方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以余额为限)

盈余公积(以余额为限)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剩余差额)

贷:股本

.无差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

贷:股本

第三,实例分析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7年8月1日甲公司发行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同日,乙企业账面净资产总额为1 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780(1 300×60%)

贷:股本6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80

2.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何为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也可以理解为除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以外的控股合并,或合并前合并双方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控股合并。

(2)确定初始成本

1)确认原则

购买方应当在购买日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2)会计分录

第一,购买方以付出资产进行合并时

.支付现金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既包括直接支付现金,又包括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转让库存商品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按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转让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反之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借方)

.转让无形资产(可比照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第二,购买方以承担债务进行合并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第三,购买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合并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银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3)实例分析

甲公司2008年4月1日与乙公司原投资人A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甲公司以库存商品和承担A公司200万元的短期还贷款义务取得A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权,2008年7月1日购买日乙公司可辩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甲公司取得70%的份额,甲公司投出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85万元,账面成本为400万元,其中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80万元。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5(500+85+200)

贷:短期借款200

主营业务收入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20

存货跌价准备 80

贷:库存商品400

库存商品公允价值500万元与账面价值320万元的差额,体现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中。

二、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计算初始成本

初始成本=买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买价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

2.编制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应收股利(买价中包含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3.实例分析

2008年5月2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1 000万的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每股8元(含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0.5元),实际支付价款800万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40万元。

初始投资成本=8 000+40-1 000×0.5=7 540

借:长期股权投资7 540

应收股利500

贷:银行存款8 040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计算初始成本

初始成本=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编制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应特别注意的是,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从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够扣除的,应依顺序分别冲销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实例分析

2008年7月1日,甲公司发行股票200万股作为对价向A公司投资,每股面值1元,实际发行价格为每股3元,实际支付的手续费用480万元,盈余公积余额为30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

贷:股本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00

盈余公积 3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

贷:银行存款 480

(三)以接受投资人投入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计算初始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编制会计分录

(1)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公允价值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实收资本

(2)合同约定的价值>公允价值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双方差额)

贷:实收资本(按约定价值)

(3)合同约定的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

贷:实收资本(按约定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双方差额)

3.实例分析

2009年10月1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乙公司将持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投入到甲公司,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和乙公司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 000万元,甲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 000万元,乙公司投资持股比例为20%。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 000

贷:实收资本 800 (40 000×2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0

(四)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计算初始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受让股权的公允价值

2.编制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受让股权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倒挤差额)

贷:应收账款

3.实例分析

A公司应收D公司账款余额为300万元,因D公司发生财务困难,A公司同意D公司用其持有的E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抵偿债务,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6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70万元,A公司取得对E公司的股权投资后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则A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27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3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300

(五)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计算初始成本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

初始投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相关税费±补价

(2)采用账面价值模式计量时

初始投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相关税费±补价

2.编制会计分录(假设换出资产为库存商品且支付了补价)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出存货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2)采用账面价值模式计量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按换出存货的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3.实例分析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A公司以5辆小汽车换取B公司持有的对D公司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5辆小汽车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50万元,B公司持有的对D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170万元,A公司支付了20万元现金。不考虑相关税费,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是可靠的。

A公司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60

累计折旧40

贷:固定资产――小汽车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D170 (150+0+20)

营业外支出10 (150-16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0

银行存款 20

(2)采用账面价值模式计量的

A公司以持有M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C公司持有的N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持有M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公允价值为210万元,未对该项投资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C公司持有N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17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公允价值为190万元,未对该项投资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A公司收到补价20万元,双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A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初始成本=200+0-20=18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180

如何股权投资篇2

[摘 要] 本文对当前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对于不同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会计处理的实质应该一致。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而言,对其支付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非流通股股东应该重新确定股权投资差额;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其所收到的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其承担了股改费用,则股改费用应该冲减股本溢价,而不能作为费用。

[正 文]

随着股权分值改革试点公司一批批的推出,股权分值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随着《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出台,股权分置改革的操作细则也逐渐明晰了起来。但是,对于股权分置改革涉及的相关主体的在会计上如何处理,目前并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或规定。作为改革主体的主要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作为改革对象的上市公司要不要进行会计处理,如果要进行会计处理,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且就这些问题作简要的探讨,旨在发表一些议论,希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对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必须确定会计主体,即会计为谁记账,会计反映的是何方的经济业务内容。我们知道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信息,必须严格的限于会计主体这一特点的空间范围内,而不是漫无边际的。以会计主体作为开展企业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不仅要把特定个体的经济业务和其他特定会计个体的经济业务严格分开,又要和企业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划分清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主要涉及三方当事人: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是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的重新分割,无论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取股份的流通权而让渡给流通股股东的被称为是“对价”还是被称为“补偿”,也无论股权分置改革的方式是送股、缩股,还是回购、权证,在股权分置会计处理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各种解决方案的会计处理实质应一致,不能因形式不同而导致会计处理有质的不同。

一、非流通股股东的会计处理

非流通股股东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主体。我国股市在形成之初由于制度的原因即造成了两种类型的股票分割的局面,非流通股主要是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它们不能在交易场所转让,只能通过协议转让;流通股主要是社会公众股,主要是公司在初次融资或再融资时向社会公开发售的股份,它们只能在交易所转让。非流通股股东主要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经授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经济实体性总公司等机构。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也即第一大股东),由于我国股市上市额度限制,国有企业在改制上市时往往把一部分优质资产作为子公司上市,而自己作为集团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这样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往往与上市公司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上市公司也易沦为大股东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也正是股权分置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非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在账面上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股改方案常常为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取股份的流通权,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或补偿给流通股股东,必然会导致一定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时也会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让渡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或补偿,如果直接记为费用或是直接冲减所有者权益,最终的结果都是所有者权益减少,导致权益缩水。这就存在一个悖论:股权市值升了,但账面价值反而下降了,使得股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距更大了。所以,对于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和让渡的对价或补偿即不能作为费用或损失,也不能减少非流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在这个原则下,非流通股股东按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如果非流通股股东原采用成本法核算股权,送股、缩股及送权证不需作账务处理,送现金时则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同时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

(二)如果非流通股股东原采用权益法核算股权,则按不同的股改方案会计处理也不同:送权证不作账务处理;送现金则按所支付的现金总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贷记“现金”;送股和缩股方式因为在股改后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会下降,所以应重新调整股权投资成本和投资差额,以送股或缩股后的股权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相应的份额(即股改后的持股比例乘以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确定股改后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原投资成本与股改后投资成本的差额转入股权投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的年限摊销,同时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对于第二种情况,有的学者认为应设置“递延全流通资产”账户来核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现金或放弃的股份,理由是非流通股东为取得流通权而付出的代价,是能够为非流通股东带来经济利益的,应该反映为一项资产;且非流通股股东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受益属于未实现的利益,这项收益应该递延,待股权转让时,再按比例全额或部分结转股权账面价值。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如下:①如果单独设置“递延全流通资产”账户,那么会计期末这个账户在会计报表上该如何反应?如果单列,因其实际上与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有关而在理论上不能单独成为一项,且影响了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如果并入“长期股权投资”项在“长期投资”项下反应,则这个账户的性质和作用与“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相当,可以直接用“股权投资差额”账户,何必多此一举新设帐户;如果列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冲减股东权益,则又会出现上述实际价值增加了账面价值反而下降了的悖论。②“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核算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在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得股份的流通权而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和让渡的对价或补偿,也可以看作是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股改后股权投资总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性质上还是股权投资差额,所以还是应该在“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账户核算。

二、流通股股东的会计处理

非流通股股东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即依法以其拥有的财产认购股份或购买流通股份的公民。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可以采用社会募集的方式,在社会募集方式下,股份公司发行的股份,除了由发起人认购一部分外,其余部分应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我国《公司法》规定,社会募集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25%,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应在15%以上。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学者认为流通股股东当初为了获取供应量少的股份而付出了高代价,他们理应要求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也由学者认为非流通股流通后又可能造成股价下跌,流通股股东因此而遭受损失,因此他们理应受到补偿。无论是对价还是补偿,流通股股东都是这些利益的获得对象。

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被投资公司派发的现金红利和买卖被投资公司股票所获得的差价即资本利得。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于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得股票流通权而让渡的对价或补偿,显然不能作为上市公司发放的股利(也不能作为清算股利),股改过程中上市公司承担的是股改的费用,也不能作为资本利得,因为股改过程中流通股股东并未买卖股票。那么,对于流通股股东获得的对价或补偿应该如何定性呢?笔者认为应该作为投资者投资成本的收回或返还,理由是最初的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取供给量少的股票而付出了较高的代价,不管最先的流通股股东又将股票转给了他人、不管股票被换了多少次手、不管股价怎样涨跌,接盘的股东同样为获取股票也付出了代价,现在非流通股东为获取流通权而让渡的利益,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这样也符合会计处理上的谨慎性原则。因此,对于流通股股东,区别原采用方法的不同而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成本法。如果流通股股东对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送股、缩股或送权证,不需做账务处理,只在备查簿中登记增加的股数或收到的权证;对于送现金,则在收到现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同时贷记“短期投资”或“长期股权投资”冲减相应的投资成本。

(二)权益法。对于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流通股股东,收到权证不做账务处理;对于收到现金,则按收到的现金金额冲减股权投资差额,如果原先的股权投资差额不够冲减则记为股权投资差额贷差,在一定的期限内逐渐转为受益,即按收到的现金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同时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对于送股或缩股,由于股改后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了,所以需要调整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和股权投资差额,以送股或缩股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乘以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确定股改后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股改后投资成本与原投资成本的差额以股权投资差额补足,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如何股权投资篇3

1.如何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按照《投资》准则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其投资成本应当以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如果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两者均能合理地确定,则应以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其应交纳的相关税费,也应作为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1:A以固定资产作价对外投资以取得C企业的股权,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580 000元,已提折旧150 00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40 000元,则A企业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为440 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假如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取得C企业的股权每股市价为6元,A企业共计取得C企业65 000股股份,则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90 000元(65 000×6),作为该项投资的投资成本为390 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2.公允价值与投出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差额如何处理

按照《投资》准则规定,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反之,则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例2:A企业以固定资产和拥有的专利权对B企业投资,A企业对B企业的投资占B企业注册资本的18%,A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下同)。A企业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见表1.

表1

单位:元

项目

账面原价  已提折旧  账面价值  评估确认价值

设备A

30000

10000

20000

24000

设备B

42500

12500

30000

32000

设备C

25000

5000

20000

19000

专利权

5000

3000

合 计

97500

27500

75000

78000

根据上述资料,A企业投资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期权投资——B企业

78 000

累计折旧

27 500

贷:固定资产

97 500

无形资产

5 000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 010(78 000——75 000——990)

递延税款

990[(78 000——75 000)×33%]

例3:Y企业以固定资产和专有技术对C企业投资,Y企业对C企业的投资占C企业注册资本的15%.Y企业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见表2.

表2

单位:元

项 目  账面原价  已提折旧  账面价值  评估确认价值

设备1  80000

25000

55000

50000

设备2  30000

10000

20000

21000

专有技术 —

6000

4500

合 计  110000

35000

81000

75500

据上述资料,Y企业投资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C企业

75 500

营业外支出——资产评估减值

5 500

累计折旧

35 000

贷:固定资产

110 000

无形资产

6 000

3.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和递延税款如何处理

按照《投资》准则规定,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在会计核算时,按照发生的投出资产评估净增值,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暂计入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但在处置该项长期投资时,将处置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原计入资本公积准备项目的股权投资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处置投资所得价款小于投资的账面价值或小于投出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原计入“递延税款”科目而不需交纳的所得税应随同该项投资的其他股权投资准备一并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

例4:假如上述A对B企业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二年后A企业将该项投资转让(二年内A企业未再追加投资),如果转让所得价款分别为:(1)85000元、(2)76 000元、(3)70 000元,其他资料如例2(假设二年内未获得任何投资利润)。

根据上述资料,A企业在这三种情况下转让该项投资时,处理分别如下:

(1)处置投资所得价款85 000,大于投资账面价值78 000,且大于投出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75 000.

①投资转让收益=85 000——78 000=7 000(元)

借:银行存款

85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78 000

资收益——股权出售收益  7 000

②该项投资应交的所得税=(85 000——75 000)×33%=3 300(元) 应计入损益的所得税=7 000×33%=2 310(元) 从“递延税款”贷方转入的应交所得税为3 300——2 310=990(元)

借:所得税

2 310

递延税款

99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 300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 01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2 010

(2)处置投资所得价款76 000,小于投资账面价值78 000,大于投出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75 000.

①投资转让收益=76 000——78 000= ——2 000(元)

借:银行存款

76 000

投资收益——股权出售收益

2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78 000

②该项投资应交的所得税=(76 000——75 000)×33%=330(元) 从“递延税款”贷方转入的应交所得税为330元。

借:递延税款

33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

③原计入“递延税款”不需交纳的所得税为990——330=660元。

借:资本公积——投权投资准备

2 010

递延税款

6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2 670

(3)处置投资所得价款70 000,小于投资账面价值78 000,且小于投出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75 000.

①投资转让收益=70 000——78 000= ——8 000(元)

借:银行存款

70 000

投资收益——股权出售收益

8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78 000

②原计入“递延税款”不需交纳的所得税为990元。

借:资本公积——投权投资准备

2 010

递延税款

99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3 000

笔者认为,在解决上述三个时,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也不包括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其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如何股权投资篇4

美国去年上市的几家具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公司—GroupOn、Zynga、LinkedIn、Facebook等无一例外采取了一种叫做“双层股权结构”的设计,通过将股票分为A、B两种,放大B类股的投票权,创始人和管理层通过持有B类股以确保控制权。

以Facebook为例,通常情况下,互联网公司在完成3轮融资后,公司的创始人就不再能够完全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了。而Facebook经过10次融资后,扎克伯格依然牢牢控制公司,以28%的股权却能掌握58.9%的投票权,有什么秘诀吗?

这一切均源于其实行的独特双层股权结构,背后的功臣是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肖恩·帕克(Sean Parker)。

融资霸王条款

身为Napster、Plaxo、Causes和Airtime四个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帕克也是一个电脑天才。19岁时,帕克伙同别人创办了音乐下载网站Napster,由于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地位,被踢出了公司;随后帕克又创办了一家智能通讯录公司Plaxo,这一次,帕克还是没有接受教训,因没有掌握控股权再次被踢出了公司。

经过这两次经历之后,帕克痛定思痛,深刻地认识到要在公司中占主导地位,必须牢牢掌握控制权,这一指导思想对Facebook的资本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Facebook经历了十次融资,随着董事会成员的逐渐增加,董事会投票权也必然随之改变,扎克伯格很可能会失去对董事会的控制。为此,帕克在融资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些条款来保护扎克伯格,比如:投资者不得收购Facebook任何资产或业务的所有权;不得要求任何公司证券投票权的权;不得以“证券交易法”第13条的名义形成任何“集团”;不得提名任何没有被现任董事提名的人为新董事;不能提出任何需要股东投票的提议;不能发起、投票支持发起、呼吁发起股东大会特别会议;不得公开宣布打算做以上任何一项行动等。

“Facebook的架构确保扎克伯格控制权,帕克对此发挥了实质性作用,这既表现在他能谋得高估值、低稀释的融资,还体现在董事会架构本身和一些关于控制权的细节上”,Facebook联合创始人莫斯科维茨表示:“他经历过Napster和Plaxo的乱局,对控制权问题很敏感。”

双层股权结构

即使扎克伯格同Google、LinkedIn等硅谷创始人一样,不愿意让公司上市,因为上市同样也意味着被资本绑架,不能像上市前那样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公司战略。但经历十轮融资之后,Facebook的股东人数越来越多,美国证券法规定,如果股东人数达500人以上,公司必须公开财务报告,成为公众公司,亦即上市。Facebook的上市已经不可避免。

此前,由于帕克的保驾护航,扎克伯格仍然牢牢控制董事会的投票权,但上市之后,随着IPO公开发行大量股票,扎克伯格的投票权(控制权)势必将被稀释,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通过借鉴其它互联网公司的天才设计,尤其是与其情况类似的硅谷骄子—Google上市时的设计,Facebook采用了双层股权结构,但并非完全照搬,而是针对其弊端进行了有效改进。

2009年11月25日,Facebook宣布重大事项—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将所有股份分为两个级别:A级和B级。A级股和B级股在分红派息,以及出售时的现金价值上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代表的投票权不一样。

根据Facebook的方案,公司此前向所有投资者发行的股份均为A级股,这些股份在Facebook上市后将自动转换为B级股,其投票权是A级股份的10倍;而在公司IPO的时候所有公开发行的股票将均为A级股—也就是说,公众投资者是不可能买到具有额外表决权的B级股的。但若IPO上市之后现有股东选择出售股份,那么这些股份将被自动转换为A级股,这就确保了现有股东的表决权不会因IPO而稀释。

而根据Facebook招股书中所披露,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上市前共发行了1.17亿股A级股和17.59亿B级股(包括此前所有已发行优先股转换的B级股,这部分B级股占5.46亿股)。其中,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燴uckerberg)持有5.34亿B级股,占B级总数的28.4%。

但这个比例并不能确保扎克伯格的绝对控制权,所以Facebook在其双层股权结构的设计还加入了一个表决权协议(voting agreement)。根据Facebook招股书中披露的内容,此前十轮投资Facebook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需要同Facebook签订这份表决权协议,同意在某些特定的需要股东投票的场合,授权扎克伯格代表股东所持股份进行表决,且这项协议在IPO完成后仍然保持效力。这部分投票权为30.5%,加上其本人所拥有28.4%的B级股,扎克伯格总计拥有58.9%的投票权,实现对Facebook的绝对控制权。

当然,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够制定上述诸多的不平等条款,Facebook能够这样做源于其巨大的财富效应所带来的融资过程中的强势地位。Facebook上市之前已经实现盈利,凭借巨大的注册用户数量和盈利渠道,未来的业绩增长完全可期。高盛、微软、DST等资本大鳄之所以愿意出让投票权,是因为其在金钱方面得到了足够的补偿。Facebook上市之前,估值已经突破1000亿,即使最后一轮投资的高盛,一年内净赚也翻倍。

不过,Facebook也并非完全不顾投资者感受,其双层股权结构的设计较之Google进行了完美改进。

首先,Google的双层股票结构设计虽然也是将股票分为A、B两类,不过其向所有外部投资人发行的均为A类股(每股只有1票的投票权),即使对上市前的机构投资者同样如此;只有创始人和高管持有的为B级股。Google的两位共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加上CEO施密特一共持有Google大约1/3的B级股票。而Facebook对于上市前的投资者给予B级股,这样更加能够赢得机构投资人的欢迎,这是第一点改进。

另外,Facebook引入了表决权协议,解决了持有B级股的投资者可能集中控制权的风险,最终实现了跟Google同样的目的,但是方式更为温和,易于接受。

通过双层股权结构的设计,可以确保创始人和管理者实现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免受外界资本和业绩的干扰,完全按照既定的战略实施对公司的管理。

双层股权结构可以让Facebook拥有一家高技术企业所必要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不过风险同样突出:在这种股权结构下,管理层拥有比董事会更大的权利,必须做好防止管理层的制度设计;与此同时,双层股权结构还会使公司的相关信息缺乏透明,影响到市场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信心。

附文:

中国能实行双层股权结构吗?

如何股权投资篇5

进入互联网创业时代,合伙人之间的股权该如何分配?我们会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讨论: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约束机制

【人力资本】

为了说清楚人力资本,我从我们处理的一个项目说起,我们的客户刚开始创业时候有3个创始人,分别是老大阿创、老二阿强和老三阿发。

他们大致讨论需要100万元启动资金,然后讨论每人出资:老大50万元,老二30万元,老三20万元,股权比例:50%,30%,20%。然后他们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一起看看股权分配背后的逻辑:基本按照出多少钱分多少股权。这是很多创业者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的公司法也是这么规定。

这让我想到之前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但我们看到@种股权分配对钱的定价是100%,对人的定价是0。

这个项目做了不到半年,股权就出现问题。

老二提出离职,因为和老大老三不和,这时候面临一件事――他出资30万元,占股30%如何处理?

老二不同意退股权,理由是:我是花钱买的股份,你们去看看公司法,有没有规定股东离职时候必须要把股份退出来?我们的公司章程有没有规定股东离职必须退股?我们的公司协议有没有这个规定?我们分配股权时候有没有讨论,股东离职时候需要退出来?

老大和老三傻了眼,确实找不到合法的理由把股份收回来。但他们隐隐约约感觉这样不公平不合理。

他们说,创业就像养小孩,有可能养5年,10年,但是10年后,如果离职的老二回来说,10年前我掏了30万元,占有30%的股份,这是我的。那岂不是……

但是又找不到合法的理由把股份收回来。

那么什么是公平合理的方式?

我们认为公平合理的方式是――谁创造价值,谁分配利益。

有3个小原则就是:谁创造主要价值,谁分配主要利益,谁创造次要价值,谁分配次要利益,谁不创造价值,谁不分配利益。

我们在做股权服务的过程发现,这种股权分配出现的问题不仅体现刚创业的创始人身上,有些创业多年的创始人也出现类似问题。有些投资人投项目,股权也有类似问题。

底层原因是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上,我们进入新时代。

农业时代,组织的主要价值创造者是土地,组织重资源,价值分配者是地主;

工业时代,价值创造者:货币,企业重资产,价值分配者是资产家;

互联网时代,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人力,很多公司已经不是资金,资源驱动型,而是轻资产的人力驱动型,价值分配者是创始人。

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脑力劳动者,轻资产的公司。我们从下面几个公司最早的启动资金和市值,就可以清晰看到,价值创造者是资金,资源还是人力?

我们不妨思考下,这些公司能做成现在的市值,是早期的人民币创造的价值还是团队创造的价值?

由此我们得出2种不同股权分配的模式:

物力资本的模式,农业和工业时代,很多组织都是资金资源驱动,出钱出资源的人分配主要利益。

而互联网时代是人力资本模式,有3个特点:

既要对钱定价(是对股东历史贡献的认可),也要对人定价(对股东未来贡献的认可);

对人力贡献超过物力贡献的企业,人力资本占股应该超过物力占股;

对人力资本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机制。

【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资金占股和人力占股比例,我们建议大家先看企业类型。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为3种类型:

资源驱动型:典型的是垄断型国有企业-资源占大股;

资金驱动型: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占大股;

人力驱动型:典型的是BAT,人力占大股。

第2个需要解决的是:资金占多少,人力占多少?

启动资金在50万以内,资金占股不超过10%;

启动资金在100万以内,资金占股不超过20%;

资金人力2:8,其实已经对公司估值了,如果出资100万,即估值500万,人力估值400万。这是对人力股的激励机制。

按照这个方式,我们最初提到的案例,有另一种分配方式:

老大老二老三按照出资额50万元,30万元,20万元进行总共20%的资金股分配,剩下的转为人力股。

【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

我们讨论资金股和人力股2:8,是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接下来我们讨论约束激励。我们建议拿限制性股权,限制性股权的特点是:1是股权,2权利限制。

权利限制体现:分期成熟,分期兑现。

如果中途离职,公司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回购股票。

股权成熟和兑现机制常见的有4种:

分4年,每年成熟1/4;

第一年成熟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 逐年递增。360按照类似的模式。

全职满2年成熟50%,第3年75%,4年100%。 小米按照类似的模式。

国外常见的:5年成熟,干满1年成熟1/5,剩下的每月1/48。

创业团队中间离职,面临股票回购,需要确认回购价格。对没有成熟的股票,建议以用原始价格回购。对已经成熟的股票,一种方式:不回购;一种回购。如何回购价格参考:按照购买价格的溢价;

按照已经成熟股权按照公司净资产的溢价;

按照公司近期一轮融资估值的折扣价。

折扣价有一定合理性,如果完全参照估值回购,很可能发生:如果一个重要的合伙人离职公司的融资可能还不够回购,导致公司现金流压力很大。

【问答交流】

Q:人力与资本28开及退出机制等需要在公司章程上写明吗?

A:28开之间主要是股东之间协议,写不进公司章程。

这种模式本身是公司章程补充约定,不和公司章程冲突就可以。不是所有协议都要工商局登记才有效,股东之间协议不违法都有效。公司章程是工商局的一个标准模板,很多都写不进去,但不代表无效。

Q:创业初期,需要预先给风险投资留下股权吗?

A:不应该这么做,给投资人预留股份会出现2个问题:

如果预留股份,通常由创始人代持,是创始人给投资人卖老股,是创始人个人变现行为,钱进不了公司账户,这和投资人,公司的商业考虑冲突;

投资人通常溢价很多倍进来,创始人拿了钱会有很高的出资义务。

建议的操作方式是:投资人进入后,给投资人增发股票,同等比例稀释之前股东股权。

Q:退出回购一般用最新估值的什么折扣比例呢?

A:常见的是1/3-1/15之间,区间比较大。

附:

1.企业要经过ABCD轮融资,如果A轮融资15%,其他股东都按比例压缩吗?B轮再10%,那么里面的也按比例压缩吗?有人不压缩怎么办?提前留多少股份池为最佳,应注意什么规则?

答:通常新进的话,以前的股东不管是风投,都要同比例稀释,但有些风投很流氓,他跟你签订反稀释条款,就是你们原股东稀释,他风投的股份不稀释,提前约定好,签订条款。不叫股份池,叫期权池,至少要留15个点,20个点最好。

2.非全职是否不适合成为合伙人?

答:不建议成为合伙人,可以内部约定,现在可以兼职干着,什么时候全职干着,再给股份,最多给点顾问费意思意思。

3.如何拥有公司的控制权?我们新公司四个原始股东怎么分配股权?

答:两个股东一大一小,或者三个股东,1大于2+3+4,四个股东的话,也可以参照1大于2+3,或者也可以1小于2+3+4。

4.如果我只出钱,不出技术和人,股权如何设计?

答:参照内强外也强的设计,你给别人不断的做股权激励,让别人分红拿大股,你可以控股,如果别人做的好的话,让别人控股都可以。

5.四人合伙电商企业,期初是纯按出资比例算股份,股份分别是38%,23%(渠道资源),23%(渠道资源),16%,企业无核心领导,管理分散,发展缓慢,如何解决期初股权设置存在的问题?

答:没有核心大股东,不是1大于2+3,不合适,我建议调吧,看谁是关键人,让关键人占大股,让他多出点钱,这样对这家公司都有好处,这种股本结构,大家都死了,跟着都倒霉。

6.干股和股的区别是什么?

答:实股花钱,真的股东,在工商局注册的股东,干股是假定他有股份,只有分红,除了分红权没有任何权利。

7.我有技术,对方与我共同均等出资,该如何设计股份?

答:你最好占大股,你又有技术又出资,对方只出资,所以你占大股,占60、70都可以。

8.公司运作多久,让合伙人认购公司股份效果好些?

答:什么叫合伙人,合伙人通常是公司一成立的时候有股份,叫合伙人,如果公司成立了好久再认购的话,通常叫股权激励,给员工的。

9.三个股东创业,应该给风投预留多少股份,这种预留是单独空出来还是放在大股东那里?

答:风投不要预留,风投就是所有的股东同比例稀释就行,预留通常是给管理层的,叫期权池,风返岗引进个2-3轮,1轮控制在10个点左右就行,只要保证上市之前大股东大于33就行。

10.两个股东一起创业类似于资源互补,小股东想后期兼职股份,比例该如何缩减?

答:小股东想兼职的话,商量股份收回来就行,或者保留一部分,跟他商量,最好收回来,这是最好的。

11.我们两位创始人一个市场,一个技术,股份比例55,是否合理,该怎么设计,另,后续还会有几位渠道加入,该怎么调整股权结构?

答:这种肯定是不合理,这种方式是最糟糕的,你们再调吧,而且技术50,大了点,通常技术30个点左右,除非技术再投资,或者你俩都投资。

12.如何分配股权给员工,分配多少合适?干股好还是实股好?

答:这种方式叫股权激励,通常是15个点左右是实股,干股多少都好。

13.店长和员工怎么给股份比较合适?

答:通常是先给管理层,2-3年后再给员工,员工先别考虑,如果是一个门店的话,关键的员工,店长,副店长,通常拿出30个点的股份给他们就行。

14.合伙人股份价值计算标准是什么?

答:先核算价值,先出钱吧,按出钱的算。

如何股权投资篇6

住 址: 江苏省苏州市普福寺路27-2号 联系电话:

乙 方: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身份证号:

住 址: 联系电话:

丙 方: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身份证号:

住 址: 联系电话:

甲、乙、丙三方为共同开拓市场销售业务和寻求稳定客户资源,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及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共同投资入股 有限责任公司和 有限责任公司,为体现三方公平公正、精诚团结和一致对外,避免日后三方因风险投资产生纠纷,特订立本协议。

一、各方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额

1.甲乙丙三方于xx年 月 日共同投资入股有限责任公司 万元人民币。其中甲方占该公司 %的股权;乙方占该公司 %的股权;丙方占该公司 %的股权。

2.甲乙丙三方于xx 年 月 日共同投资入股有限责任公司 万元人民币,其中甲方占该公司 %的股权;乙方占该公司 %的股权;丙方占该公司 %的股权。

二、各方入股作价与出资方式、出资额

详见各方分别签定的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中具体事项。

三、投资各方风险共担明示条款

1.投资各方已充分了解并明确各方的入股投资项目、入股投资公司和投资金额内容,并认同分别共同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

2. 投资各方已充分理解并一致同意和认可投资各方所分别签定的投资入股协议书的全部内容。

3.投资各方已充分理解并分别行使各方在两个入股投资公司中的股东的权利义务(详见各方所分别签订的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中具体事项)。

4.投资各方已充分理解并分别明确三方在所入股投资公司中作为股东权利的权限、范围和期限(详见投资各方所分别签订的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中的相应规定事项)。

5.投资各方不得在分别投资入股公司后进行中途撤股、撤资。但允许投资各方内部之间在分别入股投资公司内部股权范围内进行内部购买、转让、合并,购买、转让、合并的股价以原投资入股股价为准和双方进行转让约定。

6.投资各方因分别入股投资的公司发生债务纠纷、破产清算情形时,由投资各方按照分别签订的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中约定的内部出资比例和出资数额承担债务和破产清算费用以及其他合理必须的开支费用。

7.投资各方因分别投资的项目公司发生亏损产生分摊亏损费用时,由投资各方按照分别签订的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中约定的内部出资比例和出资数额共同分摊承担亏损费用。投资各方在其入股投资的公司发生亏损时,取消分取红利。

8.当投资各方分别入股投资的公司发生亏损和出现严重债务、破产清算情形时,不得以非入股投资公司股东为由拒绝按照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中约定的内部出资比例和出资数额承担入股投资公司的亏损费用、对外债务和破产清算费用。

9.除甲方外,投资各方就分别共同投资入股两家公司,并分别共同授权甲方以甲方个人名义行使投资各方在两家公司的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表明投资各方已充分信任、一致同意并尊重甲方代表投资各方行使在三家阀门公司所作出的任何为合法合理行为,投资各方不得以非入股投资公司股东为由而拒绝认同甲方在两 公司所作的一切合法合理的行为。

10.除甲方外,其他投资各方不得以非入股投资公司股东为由而要求甲方个人归还投资各方投资款,以免损害投资各方共同投资利益(投资各方进行内部股权转让、购买、合并除外)。

11.未经投资各方书面一致同意,投资各方中任何一方不得擅自用在各入股投资公司中所享有的内部股权进行质押、抵押和为任何第三者提供担保(经投资各方一致同意,甲方代表其他投资各方就分别投资入股的公司需要或投资各方一致同意以甲方名义共同需要除外)。

四、违约责任

1.投资各方不得擅自泄露本协议内容和各方分别签订的投资入股协议书内容。如有违反,则守约方视违约方泄露情形严重与否,有权书面共同决定是否取消违约方的内部股东资格,是否要求违约泄露者承担全部违约或部分违约责任(违约方所出的投资金额作为违约赔偿金);

2.投资各方有违反本协议约定的,其他投资各方有权书面共同决定取消违约方的内部股东资格,违约方所出的投资金额作为违约金赔偿给守约方。(为本协议服务人员和投资各方依法授权从事与投资事项有关内容除外)

五、争议的解决

凡因执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则任何各方均有权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如何股权投资篇7

一、陈述与保证

陈述与保证(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是指买卖当事人向各方当事人披露公司的基本信息、各种事实和问题的情况声明。在境外并购中,按照国际习惯,买卖当事人通常选择国际仲裁机构对各方存在的争议进行仲裁。仲裁员一般会根据各方当事人签订的陈述与保证条款作为解决争议和补偿承诺的依据之一,也是直接事实依据。因此,陈述与保证条款是买卖各方在争议时,可以快速确定责任承担方,是买方当事人(收购方)迫使卖方当事人(出售方)如实陈述目标公司的基本信息、各种事实和问题的情况,也是卖方当事人在出现陈述与保证不实的情况下,赋予买方当事人向卖方当事人索赔的权利。

买方当事人(收购方)基于依赖陈述与保证条款与卖方当事人(出售方)订立合作合同。卖方当事人向买方当事人的陈述与保证除了已经披露的情况外,各项相关陈述与保证在合同签订之时,均真实、完整和准确,并不具有误导性。卖方当事人承诺和保证不做任何与陈述和保证不符的行为,否则愿意承担违约责任。

卖方(出售方)违反相关保证的责任。在境外并购中,买方应当在所交易中要求卖方根据目标公司的规模、性质以及监管环境作出相应的保证。卖方就保证条款可采取,根据事实进行重述,对陈述与保证用“重要性”和“知悉”进行相应的限制,并限制保证的范围,一般只作一般性的保证;及时披露;对某些苛刻的保证条件进行删除。在卖方知悉一项具体保证不真实,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买方。在买方(收购方)知悉一项具体保证不真实,卖方仍应就此负有责任,但是,卖方可以提出补偿要求等处理方案。除了披露的事项外,买方及其人或者顾问实际知道、应当知道或者推定知道的任何信息或者通过买方的尽职调查或者他人代表买方进行尽职调查可知道的信息均不影响也不妨碍买方提出任何主张,也不减少可索赔的金额。赔偿的金额应协商一定的数额,对金额进行限制,这对出售方或者收购方都是公平的、合理的。除了买卖当事人要对保证的范围和金额进行限制,也必须对时间进行限制。时间限制为一般性保证的时间限制和税务保证的时间限制。对于时间限制要符合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规定,有些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保证时间有期限的限制,违反所在国的法律是无效的,比如,英国。因此,为了使保证条款合法有效,具有可执行性,必须符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买方在交割之前发现卖方提供的保证有所不实的,买方可以终止合同。

陈述与保证的相关措施是披露和补偿承诺。披露是卖方当事人在陈述与保证的前提下保护卖方利益的重要工具。卖方向买方披露目标公司的基本信息、各种事实和问题,卖方向买方履行了告知的义务,也可避免买方告卖方违反诚实信用。买方对于披露不实的救济措施:一是要求卖方予以补偿。买方、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因陈述与保证被违反、失实或者存在误导而产生的所有费用和开支(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者间接发生的损害赔偿金、律师费、诉讼费、聘请其他相关人士的费用、罚金、开支和间接损失),包括与管理时间价值相对应的合理金额。根据前述支出的任何款项中含有相应数额,应以确保所支付的款项在扣除相关税后,买方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笔款项无需扣税金额相等。二是解除合同。在交割前的任何时间或者交割时,如果违反相关保证的情况已明显发生,或者相关保证明显存在失实或者误导,或者卖方相关保证出现重大变化或者颠覆性的情况,或者卖方已明显违反合同任何其他条款的情形,并且上述情形对目标公司资产或者股份的买卖又具有重大影响的,则买方可采取通知卖方解除合同或者进行交割的行动。

补偿承诺是在卖方披露的前提下更好地维护买方利益的重要工具。买方在针对已知或者未知的,可能对目标公司的价值造成减损的事项而要求卖方在损失发生时作相应的补偿。补偿范围是对于买方(收购方)、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所遭受或者发生的,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所有损失和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后果性损失、利润损失、声誉损失、损害、主张、要求、诉讼、费用、开支、罚款、律师费、诉讼费和其他聘请专业人士的费用)。买方、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因提起前述主张而发生的所有费用和支出(包括与管理时间价值相对应的费用)和用于环保在扣除相关税后买方实际收到的金额与无需扣税的金额相等的金额。

二、收购价款的托管

收购价款的托管是买卖各方当事人约定支付收购价款方式附加一定的条件,待附加条件成就时由买方指令买卖当事人共同委托的第三方或者中介机构向卖方支付价款的方式。在境外并购投资中,并购和投资标的往往均在国外,而标的国的法律规定各有迥异,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也是各不相同,在适用法律方面也就自然不同。如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法律规定对投资者和公司的股东的保护及其严格保密的,如出售方是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登记注册成立的公司,未经其公司或者股东的同意或者收购方所在国家未与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签署合作协议的情况下,收购方是无法获得出售方的基本信息,对合作履行造成障碍。买卖各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收购价款的托管条款是收购方要求出售方履行约定义务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维护收购方利益的重要工具。

三、股权转让的限制

由于出售方和收购方所在国法律规定的差异、政治、经济、文化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尤其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只能通过出售方的陈述与保证及尽职调查予以了解,但收购方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熟悉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及目标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状况、经营理念,因此,在交割之前或者交割后的一定的时间内约定目标公司股权或者股份转让的限制。合同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的条款,如:在完成本合同约定的股权交割前,未经收购方的书面同意,目标公司或者其子公司不得擅自发行新的股份或增资扩股;未经收购方的书面同意,出售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转让其所持有的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股权或者股份,或在该等股权或股份上设定抵押、质押或担保行为。

收购方在收购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股权或者资产的收购价款未收回成本(依法扣除相关税费后的成本)之前,非经收购方事先书面同意,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股权不得转让。此条的约定较适用于投资金额重大,回报周期长的投资领域,比如自然资源的投资。

四、股权的强卖权

为了确保有效的投资,在境外风险投资有时会将小股东或者少数股东置于强卖权规定的约束之下。按照强卖权的条款,风险投资及共同持有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一定比例股权的其他公司股东可以强制小股东或者少数股东出售其股份,使其放弃异议权或者优先购买权并采取其他支持售股交易的行为。在强卖权中,一般要求小股东或者少数股东与大股东或者多数股东享有相同的股价及其他售股条款。比如买卖当事人约定:若买售各方中之任意一方有意将其股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另一方有权要求以同等条件将其全部或部分股权注入上市公司。

五、股权的稀释权和反稀释权保护

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股权交割完成之后,买卖各方或者股东之间一般均希望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提高经济效益,要使公司持续发展或者提高产能效益,就需要增加资本的投入。新增加的资本投资由股东之间增加注册资本或者发行新股份。为了保持公司资金链的稳定,股东之间一般会约定股权的稀释。比如: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增加注册资本或者发行新股的,由股东按照在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注册资本或者购买新股;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增资或者购买新股的,其他股东可以直接增资或者购买新股。在只有部分股东增资或者购买新股时,股东在拟增资公司或者发行新股公司的持股比例相应调整,未增资或者购买新股的股东持股应被稀释。参与增资的某股东增加的股权比例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股东的增资款/(拟增资公司的最新估值+所有本次增资款)

增资后,参与增资的股东的股权比例应为原持股比例加上增加的股权比例(即上述公式计算的数值)。未参加增资的股东持股比例即在原持股比例基础上减去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数值,即为稀释后的股权比例。

反稀释权保护主要在风险投资融资中发行的优先股才具有保护性,针对上市公司。不仅使用于股份的发行,还适用于可转为或可用于公司股份的本票、期权和认股权证的发行。

六、优先购买权及共同出售权

境外并购和投资一般是基于买卖各方当事人的信任,希望保证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股东的稳定,不允许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任何第三人,会要求在同等的出售价格将这些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共同出售权也称为跟卖权,是指其他股东不行使股权转让的优先购买权,股东一般会要求股权转让人指示买方按购股比列买入其他股东所持的公司股份。比如:若股东中之任意一方有意出售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包括但不限于售予第三方),另一方有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该方欲出售的股权,该方应无条件同意另一方的此项权利。在股东方同意的前提下,若股东方中之任意一方有意出售其持有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售予给第三方,且另一方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则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一方有权按照股东各方届时的持股比例向同一受让方以同等条件出售其持有的相应比例的股权。

七、赎回权

风险投资融资中发行的优先股包含一项赎回权。但在境外并购中也可以借鉴赎回权的条款约定在买卖当事人签定的合同中。根据此项权利,在交割前的任何时间或者交割后的一定期限(一般为3-5年为宜)届满,或者收购方接管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后,发现出售方的陈述与保证、披露失实或者误导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或者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客观情况,只要收购方提出回购要求,出售方或者目标公司要及时回购收购方所持有的股权。如果是收购上市公司,届时未被出售或者完成首次公开上市,这是强行退出其在公司投资的一种方式。赎回条款可约定为:如因目标公司所在国法律的变化、登记机关审批程序等原因,导致本合同的股权转让无法在约定期限内完成股权变更登记,出售方有义务立即返还收购方已向其支付的全部股权转让价款。如合同约定的股权交割完成后,收购方发现目标公司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不动产、无形资产(商标、专利、著作权)、自然资源资产等)存在本合同签署时已经发生,但出售方的陈述与保证、披露失实或者误导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或者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客观情况或未予披露的抵押、质押、担保或与第三人的权属纠纷或者约定的其他情形,收购方有权要求、出售方有义务回购收购方根据本合同持有的目标公司或者子公司的股权。回购价款按股权受让款加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执行。

八、登记权

境外并购的股权交割和高管变更(如董事)需要到目标公司所在地的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未履行变更登记手续对外不具有约束力。尤其在风险融资会享有登记权。比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公司公开发行中的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出售,应当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的一部分才可予以发行。

境外并购除了上述关键合同条款外,需要根据不同的并购项目设计不同的合同条款,对其设计条款的内容也不经相同,但陈述与保证、收购价款的托管、股权转让的限制、股权的强卖权、股权的稀释权和反稀释权保护、优先购买权及共同出售权、赎回权等条款在境外并购中为基本通用条款。也不是说其他条款就不重要的,比如在境外自然资源的并购中的反垄断、勘探开发许可证及协议的义务、适用法律、保险、禁止竞争、知识产权、环境、雇佣、商业秘密等条款的约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条款。

如何股权投资篇8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理性投资者;集资门户;柠檬问题

DF4387

A0077-07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内幕交易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2015ZZ034)

〔作者简介〕傅穹,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硕,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哈佛大学法学院马克・罗教授在研究融资与经济的互动关联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适性的定律,即:企业融资越便利,越容易促进经济发展。〔1〕作为融资创新的股权众筹制度,如何在便利企业融资的同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成为各国立法者与监管者共同寻求的方向。目前一个倾向的思路是借鉴美国《初创企业推动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以下简称“JOBS”法案)

强化信息披露规则以保护股权众筹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这一看似成立且受推崇的思路,即便是在资本市场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其实施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学者观察到,JOBS法案中信息披露的规则导致发行成本提升,违背立法之本意。在美国资本市场中股权众筹市场投资者成熟度较低,导致大量欺诈出现,JOBS法案制度架构难以有效实现投资者保护之目的。作为投资者保护黄金法则的信息披露制度在股权众筹领域远未达到理想的功能,这一市场实践中的试错,应该引起我国学界与监管者的警醒,但无论是

2014年底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抑或是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仍沿袭强化信息披露以保护股权众筹投资者的固有路径。基于此,本文从股权众筹的特性分析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的正当性基础,从美国股权众筹信息披露的实证效果揭示该制度投资者的功能局限性,进而解释如何判断重大性信息的标尺,最后经由我国股权众筹诉讼第一案的裁判思路,提出我国股权众筹的监管逻辑与投资者保护可能路径方向,从而重新权衡股权众筹信息披露规则与投资者救济路径,以避免或减轻制度失灵带来的高融资成本。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公开发行时,发行人依照法律、证券主管机关或交易所的规定,以特定方式向公众投资者公开与证券有关信息的惯例或准则。信息披露制度作为现代证券法基石,能够反应证券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及内在品质,因此,准确、完整地披露真实信息能够有利于实现投资者利益保护,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实现。普通投资者在直接或者间接购买证券或证券相关产品的过程中,所支付的价格到底是否处于公平、合理的范围之内,投资过程是否存在误导和欺诈,投资者到底被告知了哪些信息,信息披露制度正是对以上问题的逐一回应。

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众筹的子概念,本质而言是一种证券发行行为。互联网众筹可细分为捐赠类众筹与权益类众筹两类,权益类众筹又分为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2〕从众筹模式观察,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1)捐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投资者的捐赠将不会获得任何回报;(2)回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投资者将被回报以非股份类特定收益。(3)预先购买模式,投资者将收到资金筹集方提供的产品、赛事活动门票等作为回报。(4)借贷模式,此种模式也即是P2P借贷。股权众筹与其他众筹模式的核心差异在于,股权众筹模式中的投资者被许诺以预期分红利润或者公司股票,可见,除股权众筹模式外,均不属于“公开小额股权融资活动”的证券发行行为。〔3〕

与传统证券市场类似,股权众筹市场中投资者仍需要通过发行人披露的内容获取有关证券品质的信息。

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构建逻辑,是以信息披露制度、集资门户责任、投资额上限三部分共同构成,本文着重讨论信息披露制度与集资门户责任两方面问题。关于投资额上限功能及逻辑原理,参见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中国法学》,2015年3期。

各国证券法及信息披露规定通常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信息披露采取严格规制,当回归到低管制标准的股权众筹发行之中,信息披露制度则显得力不从心。监管部门一方面要求股权众筹发行人披露最基本的信息以降低发行成本,同时还希望能够实现预期的投资者保护之目的,这种规则标准与目的之间,似乎天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信息披露制度在股权众筹中的重要性不容否认,但业已出现的制度弊端更需反思。因此,在股权众筹市场中,发行人究竟应该传达给非理性投资者哪些信息便成为值得再商榷的问题。在面对降低发行成本目标、实现投资者保护以及难以避免的柠檬问题时,信息披露制度是否能够有效保障中国股权众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曾经困扰美国政府的股权众筹信息披露规则与集资门户责任之间取舍的监管难题,如何在中国股权众筹规则设计中重新权衡?

二、股权众筹信息披露规则悖论

美国证券法中信息披露采用区分标准,公开发行市场中发行人需要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的一般规则,对于私募发行市场中则几乎不做任何要求。为实现降低发行成本并保护非理性投资者的目的,JOBS法案确立了新的信息披露标准。JOBS法案内容进入国内学者研究视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我国股权众筹融资困境的“一剂良药”。实际上在美国,从JOBS法案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以下简称“SEC”)的众筹规则无不充斥着域外学者的指责与批判。

股权众筹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可能导致优质企业被迫退出。买者只准备为那些“反映出市场中所有产品平均质量”的产品出价。这会给提供低质量产品的卖者带来收益,而对高质量产品的卖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后者因产品价格无法得到充分保护会选择退出市场。与之相类似,股权众筹市场中存在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初创企业。在吸引投资者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初创企业夸大投资回报,导致其他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依次效仿,最终导致“股权众筹市场中充斥着不切实际的,带有欺诈色彩的融资产品”。〔9〕由于股权众筹市场投资者无法有效辨别初创企业的质量,进而会降低他们投资高水平产品的意愿,导致诚信和优质的初创企业退出市场。如此反复,即使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不存在欺诈,柠檬问题同样存在。总之,在股权众筹发行中,发行人拥有绝对话语权,而投资者仅拥有很少信息,难以预测公司未来走向,更加无法控制企业行为。

从初创企业角度看,即使其愿意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企业信息,但过于详细或者细节的信息披露也并非明智之选。而传统融资模式中,企业仅需要将商业计划内容展示给银行、风险投资人或者天使投资人等有限群体,同时可以要求所有潜在投资者(通常是少数)签署保密协议,但这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几乎无法实现。要求公司监督和确定另一企业是否盗用了其创意也是不现实的,这进一步加剧了股权众筹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即便初创企业可以将所有信息安全地披露给潜在投资者,普通投资者是否能够完全理解上述信息也是个疑问,毕竟,投资者不是专家,他们从信息中获取的关于企业以往表现以及其他与价值相关的信息也非常有限。因此,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都将导致投资者都无法轻易甄别出优质投资项目,于是投资者将会“给所有项目价格都打上一个折扣”,把他们都当作普通产品。羊群效应(Peer Effects)可能会加剧柠檬问题。投资者可能会异常笃定相信其他投资者已经做出的决定,即,当一个项目已经成功筹资(或者接近成功筹资)之时,其他投资者会追加投资。因为股权众筹属于经验产品,大量投资者认可表明投资产品质量较高,因此,股权众筹投资者通常会观察其他投资者行为或者类似项目情况后才会作出投资决定。如果当产品无人问津时,则大多数投资者也会保持回避态度。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似乎被加以了“不能承受之重”,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其在承载投资保护功能的同时,还决定了发行人的命运归属。发行人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艰难选择。由此可见,JOBS法案关于信息披露规则设计并非如预想的完美,在面对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的矛盾之中,作为黄金法则的信息披露制度似乎难以实现理论架构的理想状态。而当信息披露规则存在几乎无法克服的悖论甚至失灵情况下,即使发行人按照法律要求真实、全面披露公司信息,也难以应对股权众筹市场中非理性投资者信息筛选能力缺失的困境。但无论是从实现投资者保护目的亦或是股权众筹发行的基本逻辑来看,信息披露制度的功能都无可替代,因此,制定与传统证券法有所区别的股权众筹信息披露重大性标准,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济制度,以缓解信息披露制度的逻辑困境,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股权众筹信息披露重大性标准与投资者保护

强制信息披露与反欺诈条款是美国证券法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构成要素〔10〕,其中重大性标准明确了哪些信息需要被披露,而反欺诈条款则与理性投资者标准密不可分,两者共同回答了证券法应在何种程度上保护何类投资者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证券法律有关信息披露“重大性”标准采用了“证券价格标准”和“投资决策标准”的二元体制〔11〕,这也代表了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评价标准,并且我国法院判决实践中,已经采用了理性投资者标准。〔12〕在信息披露的各项要素中,价格信息披露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点。合理的定价信息披露规则不仅能够鉴别发行人是否存在欺诈,同时也是应对柠檬问题的方法之一。在证券公开发行中,投资者将收到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招股说明书,这个标准化模板将给出发行价格确定的理由。相反,在私募发行中,定价标准内部信息在主承销商和发行人之间谈判后利用各种估值模型来确定发行价格。也就是说,市场中介机构为投资者做好了基础工作,以确保价格公正。

股权众筹在JOBS法案要求信息披露标准下可能面临失败危机。一方面,中介机构并不想承担强加的义务;另一方面,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的高成本和柠檬问题也将阻碍股权众筹发展。因此,缓解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困境的重点在于,JOBS法案中确立的责任制度是否能够平衡监管的不足和过度。〔13〕已有Regulation A为股权众筹信息披露不实提供了一些救济思路,其中证券欺诈诉讼制度已努力解决重大性标准的困境,并且为非理性投资者在豁免发行环境下,提供了可行的赔偿指引。

(一)新Section 4A(c)项下的股权众筹责任

除要求发行人必须符合股权众筹发行的基本资格外,JOBS法案新增了Section 4A(c)部分,确立了新的股权众筹欺诈责任制度。在新Section 4A(c)项下,投资者有权利在发行人提供的信息披露材料存在错误或者遗漏时,对发行人提讼(书面或者口头)。Section 4A(c)中的法律责任制度,与美国证券法Section 12(a)(2)中相关制度设计存在相似之处。

1.证券销售人重大虚假陈述与遗漏的法律责任

美国证券法规定了证券销售人重大虚假陈述与遗漏的法律责任,证券的销售人对投资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根据Section 12(a)(2)条款内容,当存在“通过招股说明书或口头沟通的方式”传递信息存在重大虚假陈述或遗漏时,所有发行人或者证券销售者(除政府债券)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原告无需证明被告存在过失,相应地,Section 12(a)(2)赋予了被告“合理谨慎”的抗辩标准。在Section 12(a)(2)语境下,原告无需证明其是基于相关误导信息受骗的,而只要证明“购买者不知道”这个错误信息。然而,法院则坚持要求举证错误信息和交易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购买者不必证明已经收到错误信息,但必须证明错误信息在销售中已经起到作用,例如,错误的信息决定了其购买证券。Section 12(b)的损失因果关系,可以对抗原告基于Section 12(a)(2)中提出诉讼请求。因此,被告要成功进行抗辩,必须能够表明其已经对发行人所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没有发现异常或者以合理谨慎的标准无法发现异常。〔14〕

2.Section 4A(c)项下的责任人

Section 4A(c)增加了股权众筹的发行人存在任何“口头和书面”重大错误陈述与遗漏时的法律责任。按照此条款,诉讼只能由证券的首次购买者提起,而通过转让获得证券者则无此项权利。Section 4A(c)中,只有发行人负有责任。该节中,将“发行人”定义为:发行人的董事或合伙人,主管行政人员,主管财务人员,以及其他股权众筹中的主要负责人员。但是美国学者指出,这种被告人员表述仍然存在模棱两可之处,例如,列举范围外其他人员是否可以成为被告等问题。

(二)Section 4A(c)项下的重大性信息披露

Section 4A(c)项下核心的责任以及潜在的价格披露要求(与联邦反欺诈条款相似)甄别并确认“重大性事实”――即,“究竟什么信息是股权众筹发行人必须提供给投资者的”?重大性信息扮演着“看门人”角色,以保证公司披露适当、必要信息而非无关紧要的其他信息。在TSC案中重大性信息经典定义被描述为

TSC Indus. v. Northway, Inc., 426 U.S. 438, 449 (1976).:一个理性投资者将会用来考虑并影响他投资决策的信息。“当理性的股东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认为,一项遗漏的事实在他决定如何投票时具有重要意义,该事实具有重大性,换言之,所遗漏的事实必须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理性的股东认为,其披露会显著影响已经被公开的信息综合体”。 〔15〕这个定义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即股权众筹中的“理性投资者”应如何认定。

1.信息重大性的界定方法

披露信息重大性标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成熟投资者在公共交易市场中已经获得的信息不能称之为重大信息。然而同样的信息,在私募市场中不精明的投资者(unsophisticated investors)无法获得的信息则是重大的。股权众筹价格信息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公共交易市场中,投资者有被告知证券发行的定价模型,而非成熟投资者在私募市场中,了解发行证券的定价模型则显得尤为重要。JOBS法案似乎已经暗示立法明确定义了价格信息的重大性标准,要求发行人披露给投资者“证券发行的价格或者价格确定的方法”。从文意上看,这条规定可以被理解为披露定价方法以及确定价格的假设模型,而没有被理解为要求发行人进行全面的定价披露。

对于何种价格信息在股权众筹信息披露中属于重大性信息的问题,有两种解释。第一,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重大性具体标准。当投资者所依赖于发行人所给予的信息指导作出投资决策时,该信息被认为是重大的。〔16〕第二,由SEC确定哪些与价格相关的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重大的,并且披露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公开发行中,发行价格是发行人与承销商谈判共同确定的,其标准因市场情况及发行人的性质有所区别,SEC接受最低标准的价格披露。〔17〕但是在豁免公开发行中,投资者往往是非理性的,并且缺少专业的中介机构,SEC已经确定具体价格披露要求。因此,SEC认为价格披露取决于这些因素:发行种类,中介的存在以及目标投资者的特性。股权众筹投资者无法受到中介保护,需要更严格的定价披露标准。

2.股权众筹中的理性投资者

理性投资者标准作为重大性标准定义的一部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衡重大性信息披露与股权众筹准入门槛过低之间的矛盾,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客观衡量投资者接受能力和对信息披露反应的标准。理性投资者通常被描述为理性市场的参与者,他们依赖经验和信息获取能力参与市场交易。理性投资者在公开交易市场中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综合考虑所有可用信息,分析风险收益并作出适当选择。

而这项标准似乎无法适用于非有效市场,根据SEC调查显示,这类市场中投资者缺少基本金融知识,不懂得基础的证券定价知识。〔18〕有效公开市场中理性投资者标准几乎无法用于定义股权众筹市场中的投资者。因此,理性投资者标准也相应有所区别。正如一些学者指出,交易市场中较高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并不适合非有效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由于其缺乏专业建议指导可能会更容易成为诈骗者的目标。因此,基于投资者保护目的和市场诚信原则的实现,股权众筹市场中理性投资者衡量标准应以最不精明的投资者(the least sophisticated investor)在非有效(inefficient)的市场中为标准,将其作为消费者一样进行保护,而不适用理性投资者标准判断重大性。〔19〕

当理性投资者标准难以适用于保护非有效市场投资者时,可以要求中介提供进一步信息披露,作为股权众筹投资者的教育材料,并且投资者教育需要区分不同情况下的理性投资者标准。要求集资门户提供投资者教育并没有减少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成本,相反的,为提示“理性”的股权众筹投资者,发行人必须提供更加完整、详细的信息内容,尤其是在关键的定价问题上。因此,许多对理性投资者无关紧要的信息,在股权众筹市场中变为重大性信息。不仅评估和定价模型的信息被要求作为披露材料以保证投资者不被误导,同时披露的信息必须能够被用来教育股权众筹投资者。因此,其表述必须能够使“非有效市场”中的投资者所接受,股权众筹发行者未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将导致虚假陈述或者误导。

四、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的路径构建

如何股权投资篇9

一、股权流通对价的会计处理原则

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两批方案中,非流通股东支付股权流通对价的方式基本有四种:送股、送现金、送权证和缩股,尽管法律表现形式不同,但四种支付对价方式的经济实质是一致的,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取流通权而付出的一种代价。非流通股东支付的股权流通对价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而言,因为送股、送现金、送权证股权流通对价对上市公司本身的注册资本、股本总额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内部结构没有影响,所以上市公司本身可以不作会计处理,而缩股股权流通对价使上市公司本身的注册资本和总股本减少,需要作相应的会计处理。股权流通对价对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而言,送权证股权流通对价对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没有影响,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而送股或缩股股权流通对价使投资企业所持股份比例减少,送现金股权流通对价使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增加,从而对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产生影响。股权分置改革不应该使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受损,也不应该使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受损。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所持股份虽然减少了,但股份所对应的价值没有减少,反而可能有所增加。所以笔者认为对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权流通对价的会计处理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股权流通对价不应该使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受到减损

股权流通对价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取流通权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而言没有造成任何资产损失,所以不会使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受到减损。

(二)股权流通对价不应该使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价值受到减损

股权分置改革使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性,对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来说类似于一项非货币易,是企业以一项资产(非流通股)换入另一项资产(流通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第5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易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第6条第一款又规定,“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现金对价相当于补价,所以股权流通对价不会使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价值受到减损。

(三)坚持股权流通对价会计核算的一致性

企业对股权流通对价的各种支付对价方式的会计处理实质应该一致,不因支付形式不同而导致会计处理有质的差异。虽然股权流通对价不会使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受到减损,但可能使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上市公司只能在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间作相应账务调整处理;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对任何形式的股权流通对价应均作为股权投资成本核算。

二、股权流通对价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上述三个原则,笔者分别就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对股权流通对价的会计处理作如下阐述: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对股权流通对价的会计处理

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送股、送现金、送权证股权流通对价,对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既没有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也没有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对公司的注册资本、总股本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及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均没有影响,所以上市公司本身可以不作会计处理;而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缩股股权流通对价使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本身的注册资本和总股本减少,上市公司本身需要作相应的会计处理。缩股虽然使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本身的注册资本和总股本减少,但并没有实际经济利益流出公司,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没有减少,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以上市公司应按股本(注册资本)减少金额,借记“实收股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如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为:非流通股股东所持16255.20万股股份按照1∶0.6074的比例缩股,缩减为9873.4085万股,流通股股东持股数不变。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公司总股本由35049.69万股变为28667.8985万股,公司注册资本由35049.69万元变为28667.8985万元。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按照1∶0.6074的比例缩股对价作如下会计处理:按股本(注册资本)减少金额6381.2915(16255.20-9873.4085)万元,借记“实收股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对股权流通对价的会计处理

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应当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成本法。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对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送股、送权证或缩股股权流通对价不作会计处理;对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送现金股权流通对价,按实际支付的现金对价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现金”科目;如果以上市公司派现作为对价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现金对价,则按所得派现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权益法。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应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增设“股权流通对价”明细科目。用来专门核算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股权流通对价。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对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科目,按股权流通对价系数0.11668与股权分置改革前“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或股权投资准备)”对应科目账面余额的乘积计算确定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等科目。

三、设置“股权流通对价”明细科目的合理性

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增设“股权流通对价”明细科目,用来专门核算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股权流通对价,是因为按照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该等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金额。非流通股股东投资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支付股权流通对价后,持股比例减少,相应的享有被投资单位所送权证股权流通对价不作会计处理;对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送现金股权流通对价,按实际支付的现金对价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流通对价”科目,贷记“现金”科目;如果以上市公司派现作为对价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现金对价,则按所得派现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日,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同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流通对价”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对股权分置改革支付的送股或缩股股权流通对价,按股权流通对价系数与股权分置改革前“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账面价值(扣除上市公司派现金额)的乘积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流通对价”科目,按股权流通对价系数与股权分置改革前“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或股权投资准备)”对应科目账面余额(“损益调整”明细科目扣除上市公司派现金额)的乘积计算确定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或股权投资准备)科目”。如果该长期股权投资已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还应当按股权流通对价系数与股权分置改革前该长期股权投资所对应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账面余额的乘积计算确定的金额,增加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股权流通对价系数等于股权分置改革前所持股份比例与股权分置改革后所持股份比例的差同股权分置改革前所持股份比例的比率。如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为:以方案实施的股权登记日公司总股本24000万股、流通股6000万股为基数,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共支付总额为2100万股公司股票和4800万元现金对价。对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来说在股权分置改革向流通股股东共支付总额为2027.78(2100÷18000×17380.93)万股公司股票和4634.91(4800÷18000×17380.93)万元现金对价;股权分置改革前持有三一重工股份17380.93万股非流通股,持股比例72.42%,股权分置改革后持有三一重工股份15351.15万股有限售权的流通股,持股比例63.97%的股份;股权流通对价系数为0.11668(72.42%-63.97%)÷72.42%)。则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对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的会计处理是:对支付的现金股权流通对价,按实际支付的现金对价金额4634.91万元,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流通对价”科目,贷记“现金”科目;对支付的送股股权流通对价,按股权流通对价系数0.11668与股权分置改革前“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账面价值的乘积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流通对价”,所有者权益份额的金额也必然减少,但这是为取得流通权而付出的对价,是能够为非流通股东带来经济利益的。

如何股权投资篇10

崇拜有时起源于“看不懂”。我们都熟悉这样的议论:

“甲:某某大师的著作太伟大了!

乙:何以见得?

甲:我一句都看不懂!“

新闻传播业使用得最多的行话之一,是把那些误入法网者称为“法盲”。“看不懂”法律无疑是造成“法盲”的原因之一。然而,天下不仅有无人能懂的法律,而且有无解的法律谜语,面对这样的法律,因“看不懂”而崇拜它,或自认“法盲”,实在冤枉;假装能看懂而圆其所说,则有误导之嫌。另类选择是从“看不懂”开始,去搞明白“为什么看不懂?是无人能懂,还是自己不懂?”

“公司法”第12条是无人能懂的法律。我们不妨先从该法条的语法入手,然后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1.公司法第12条第2款的语法错误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该条款分解为四个部分,依序标记为(1)、(2)、(3)、(4):

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1), 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2) 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3), 在投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4)。

1.1 句(1):在法律条文中,常以“………的”词组作主语,诸如:“情节轻微的,免予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第12条第2款的主语为“…。的”词组做主语。此处“………的”词组的缺陷有三:一是累赘臃肿;二是意思不明,“投资”包含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而该条款的上下文仅指股权投资。

1.2 句(2):从全句结构来看,“除…………外”为状语,多安插在句首或句末,鲜有中间插入状语的,此处为语序混乱。

1.3 句(3):“所”字在句中使用不当,应改为“其”,或省略代词,直接以“累计投资额”起头。

句(1)、句(2)、句(3)可改为“公司股权投资的累计总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依行政法规设立的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不受此限。”如此修改,可省略20 多字,而意思却清楚得多。

1.4 句(4):无论从语法还是结构来看,句(4)都是一个完整的单句,不应该安放在“……百分之五十,……”之后。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显然不当,应断句而没有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中途变换主语-“接受”的主语显然不是“…………的”词组,而是公司。该句留下三个千古难解之谜:其一,该句动宾关系为“接受………资本”,然而,母公司如何接受子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子公司如何以“利润”分配方式对母公司投资,这实在令人费解;其二,“其增加额”是指什么的“增加额”?是母公司的资本增加额,还是子公司的资本增加额?其三,“其增加额”是不包括在“净资产”内,还是不包括在“累计投资额”内?总之,这不仅是没有人能够读懂的法律,而且是没有人能看懂的中文。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这一条款,只能把它看成是立法者让人民去猜的谜语-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

句(4)是不可修改的错句,不止是语法错误,而且是不知所云。从该条款的文字,我们无从得知:法律的拟订者究竟想说什么。

2.公司法第12条第2款的语法错误从何而来?

2. 1 如果我们把公司法法第12条第2款和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作一比较,不难看出造成错误的原因。

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1项、第2项(1990年修正)

“I. 公司不得为他公司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事业之合伙人;如为他公司有限责任股东时,其所有投资总额,除以投资为专业或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经依左列各款规定,取得股东同意或股东会决议者外,不得超过本公司实收股本百分之四十:

(不受转投资限制的三项例外)…………。

II. 公司因接受被投资公司以盈余或公积增资配股所得之股份,不计入前项投资总额。………“

2. 2 从结构分析,公司法第12条第2款是将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I、II两项的内容合而为一,而问题恰恰出在合并单句时,进行了过于简单的处理-只是把“。”号改成了“,”号,并删去头一句和不受转投资限制的三项例外规定。

2.3 公司法第12条第2款的“接受…。资本”句是抄袭中国台湾公司法错误的同时制造了更多的错误。台湾公司法第13条是招致批评最多的条款之一,批评之一就是该条第2项文句不通。在1990年修正之前,该条第2项为“公司因被投资公司以赢余或公积增资配股所得之股份,不计入前项投资总额。”台湾的“立法委员”宋梅村认为:该条款“‘因被’两字在文字上相当拗口,建议将‘被’字改为‘接受’…………”于是,“因被投资公司”在1990年就被修改为“接受被投资公司”。(公司法条文修正案,立法院公报,法律案专辑,第130辑,1991,页47)然而,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2项修正案既没有避免“拗口”,又制造了一个语法错误:“因……所得之股份”在文法上没有什么不妥,意思也清楚明了,改成“因接受……所得之股份”却是拗口而繁复-既然是“所得之股份”,何必再有“接受……。所得之股份”?

2.4 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2项的意思是:股东的投资总额因配股而增加,增加额不计入投资总额。因为,配股是股权投资增值,股东事先无法预计,事后计入投资总额显然没有道理。但是,在抄录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2项的时候,公司法第12条第2款的作者大概是考虑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叫“股份”,于是就把“因接受……所得之股份”改成“接受……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于是,一切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5 公司法第12条第2款和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2项都将“除…………外”句作为状语,中途插入,语法错误完全相同。

3.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1、2项从何而来?

说清楚股权投资限制条款来龙去脉,最简捷的方法是把1929年之后的中国公司法、中国台湾公司法的相关条款作一列示:

(1)1929年国民政府公司法第11条

“公司不得为他公司之无限责任股东,如为他公司之有限责任股东时,其所有股份总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实收股本总数的四分之一。”

(2)1946年国民政府公司法第20条

“公司不得为他公司之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事业之合伙人,如为他公司之有限责任股东时,其所有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实收股本之二分之一,但投资于生产事业,或以投资为专业者,不在此限。”

(3)1966年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

“公司不得为他公司之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事业之合伙人,如为他公司有限责任股东时,其所有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实收股本三分之一,国营事业经法定程序核定者,以二分之一为限,但以投资为专业者不在此限。”

(4)1980年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

“公司不得为他公司之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事业之合伙人;如为他公司有限责任股东时,其所有投资总额,除以投资为专业者外,不得超过本公司实收股本百分之四十。

公司转投资达到前项所定数额后,其因被投资公司之盈余或公积增资配股所得之股份,不受前项限制。“

1929年国民政府公司法创设了股权投资最高限额。在中国公司法,股权投资最高限额是为数不多的本地原创规则-不能从国外立法找到先例的规则。当初创设这一规则的政策判断是“节制私人资本”的三民主义。为发展战后经济,1946年国民政府公司法将股权投资的最高限额从“实收股本总数的四分之一”,增加到“实收股本之二分之一”,并增设例外规定。

1966年中国台湾公司法降低了私有企业的股权投资最高限额,对私有企业的股权投资实行更为严格的管制,而国营事业的股权投资最高限额仍然是“实收股本”的二分之一。此为限制最为严格的时代,限制背后的理念是:私有企业易生弊端,需加强“节制”;国有企业天性可靠,应区别对待。

在1980年之前,台湾公司因股权投资而获得的股票股利,也应添加到股权投资总额。于是,出现了令当事人无所适从的怪现象,例如:甲公司有实收股本120万元,买进乙公司4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元),此时甲公司并未违法;一年之后,乙公司按1:1的比例派发股票股利,甲公司股权投资总额因而从40万元增加到80万元,这就超过了法定限制,于是,一个公司的股权投资因为增值而变成违法!1980年修改的中国台湾公司法增设股权投资增值不记入股权投资最高限额的例外规定,纠正持续了半个世纪的错误,与此同时,将股权投资最高限额变更为“实收股本”的百分之四十,删除对于国营事业的例外豁免。

经1990年的修改,股权投资最高限额由强制条款变为选择条款-经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同意,即可排除股权投资最高限额的限制。2001年10月,中国台湾公司法进行了以放松管制为主导思想的大修正,但第13条仍维持原状。

3.公司法第12条第2款与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1、2项之比较

3.1 公司法第12条第2款继受和扩张了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1、2项的语法错误,造成一个无法从文字去理解其意义的、不可读解的条款。

3.2 公司法第12条第2款仿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1项设股权投资最高限额,复以“净资产”为计算基数,而“净资产”时时发生变动,究竟以公司何时的“净资产”为基数计算股权投资总额是否过线,却没有任何规定,这就造成当事人想要依法办事,也无所适从的困境。

3.3 公司法第12条第2款仿中国台湾公司法第13条第2项设股权投资限制的例外规定,因语法错误而造成不知所云的语言混乱。

3.4 借用中国台湾公司法而造成的错误不止出现在公司法第12条第2款,在其他条款,还有更加离谱的谬误。在此,我们不妨再次比较两个法律条文:

(1) 中国台湾“公司法”第二百五十条:

“公司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发行公司债:

(一)对于前已发行之公司债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迟延支付本息之事实,尚在继续中者。……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二)对已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且仍处于继续状态的。”

这两个条文的结构、用语几乎完全一致,但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前者是“其他债务”,后者是“其债务”。 “其”是指前文提到的人或事,根据前后文,“其债务”应是“对已发行公司债券所负担的债务”,不可能有“其他”的意思,从而“其债务”与“已发行的公司债券”相提并论,构成重复和指代不明。为何有“其他债务”和“其债务”一字之差,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草拟法律的时候照本抄写,不慎遗漏一字,抄写之后又不能公布出处,不能按原文校对,于是,造成了一个不容易发现的错误。有趣的是,在该条款的英文翻译中,“其债务”译成了“other indebtedness”(其他债务),这是用一个翻译错误去纠正立法错误。

4.为什么立法会如此谬误?

从1929年之后,股权投资最高限制的规定在海峡两岸徘徊了70多年,法条辗转变动,错误越变越多,一句老话被几代人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越说不明白,这实在令人深思。立法易于出错和立法错误不易得到纠正,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制造禁令往往不需要理由,或者那些脱口而出,无须论证的套话就构成了理由,诸如:公平、正义、“节制资本”和“规范化”等等。一旦禁令设定之后,后继立法者大致都会沿袭。主张废除禁令需要有发现问题、言说问题的智能,需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沿用禁令既不需要智慧,也不需要责任心,“先进国家的法律如此规定”、“世界主要国家法律如此规定”之类的套话就足以搪塞,声称有先例可循就可以推卸责任。更为重要的是,立法错误并不会给立法者带来任何不利。中国没有一种机制去问责立法错误(中国有“错案追究制”,却没有“错法追究制”),立法错误造成的后果又是立法者之外的人来承担,因此,立法者没有防止法律错误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