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管理十篇

时间:2023-05-04 13:09:21

草莓种植管理

草莓种植管理篇1

一、揭膜炼苗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越冬御寒的覆盖物要开始揭除;揭时要小心,防止折断花芽;如农膜覆盖的应白天先揭,晚上盖,然后逐渐揭膜,以免温差过大,影响草莓正常生长;揭开覆盖物后,应及时将枯叶、病叶、老叶摘除,改善透光条件,防止病害发生。

二、中耕理墒

春后及时中耕除草与松土,要浅锄,以免伤及根系和防止土块压没苗心;中耕要与清沟理墒相结合,及时清理排水沟、湘沟、腰沟、围沟等,消除渍害;草莓开始生长后,要及时将干枯老叶和病叶剪除,并带出田外集中堆沤制肥,防止病害再度感染。

三、及时追肥

在3月中下旬,要结合浇水追施一次发棵肥,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4月中旬开花前再追一次花前肥,亩用复合肥10~15千克;此外,在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2-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疏花疏蕾

草莓花序上先开的花结果好,果实大、成熟早,因此,草莓现蕾后要疏除瘦小的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使果实个大整齐、成熟早、品质好。疏掉20-25%的晚弱花蕾。

五、如何保鲜

草莓是非跃变呼吸型果实,含水量高,皮薄,极易受损伤而腐烂变质,因此不耐贮藏和运输,通常贮藏期为1~2天,严重限制了销售和加工。草莓采后的硬度决定了果实贮藏时间的长短。一般草莓采后硬度下降很快,高二氧化碳、低氧气和气调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持硬度。此外,用0.5%乳酸钙或0.5%乳酸钙+1%柠檬酸浸果和脱乙酰甲壳涂膜均可保持果实的硬度。

采前处理。草莓果实采后腐烂主要由微生物侵染造成,其中最常发生并有破坏性的是由病原菌葡萄孢属引起的灰霉病,其次是根霉属造成的软腐病,此外还有半知菌造成的腐烂。这些微生物主要是在草莓采摘前通过土壤或空气的接触而产生的。为了阻止与土壤和空气的接触,采前可采用塑料膜覆盖以阻止其接触,防止感染。

草莓为浆果类果实,柔软多汁,很容易受到损伤。为提高草莓抗损伤的能力,草莓采收前可采用0.1%~0.5%的氯化钙溶液喷洒或采收后使用同样浓度氯化钙溶液进行浸果。

采收时间。一般在晴天和露水干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先摘先开花的果实,通常分次分批采收,一般每日或隔天采收一次。

采收成熟度。按果实着色面积分为1/4、2/4、3/4和全部着色4个过程。成熟度会影响草莓的贮藏性和抗病性,因此一般在草莓表面3/4颜色变红时采收为宜。

采收方法。采收时先剔除病、劣果,然后把好的整果轻轻放在特制的果盘里,果盘大小以90厘米×60厘米×15厘米为佳,装满草莓的果盘可套入聚乙烯薄膜袋中密封,及时送冷库冷藏。同时注意摘果时要连同花萼自果柄处摘下,要避免手指与果实的接触。倘若无特制果盘也可采用高度在10厘米内的有孔筐采收草莓,此时注意不要翻动果实,以免碰伤果皮。

气调贮藏。将草莓果实先置于0.3%过氧乙酸和赤霉素(按每千克草莓加50毫克的比例加入)的冷却混和液中浸渍1分钟,然后用0~1℃的冷风吹干。将果实置于特制的包装盒内,用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袋套好,在袋中远离果实的地方放入适量的亚硫酸钠及乙烯吸收剂,密封袋口,在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环境中贮藏。袋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15%~20%,氧气浓度在3%~5%。但二氧化碳浓度不宜超过25%,氧气也不宜太低,以免伤草莓果实,影响贮藏效果。采取此方法保鲜草莓,保藏期2~3周。

冷藏保鲜。在草莓保鲜中,低温可使草莓的腐烂受到抑制。有人曾做过实验,草莓采后在室温(15℃)下36小时腐烂率为17%,而在1.7℃冷藏条件下腐烂率为7.3%。为了使草莓更好地保鲜,通常将草莓装入塑料食品盒或其他非硬质容器内,然后置于温度为0℃、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贮藏。

速冻冷藏保鲜。草莓清洗后,用0.05%高锰酸钾水溶液漂洗30~60秒,再用清水漂洗后沥去水分。要求冻品成块状的一定要摆放平整、紧实,以防结成块状,不易分散。采用-40℃~-35℃温度进行速冻,最后称重包装,而此过程尽量防止被解冻,置于-18℃的低温冷库中贮藏。

草莓种植管理篇2

关键词:草莓;日光温室种植;温度控制

引言

现阶段,部分种植草莓种植户已经采用日光温室的种植技术,通过该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草莓,能够在春节前成熟、采摘,以满足北方地区冬季缺少新鲜水果的需求,提高草莓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因此,对于该项种植技术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草莓对生长条件的需求

1.1光照条件

草莓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但对于光照的需求量也极大。因此,采用设施的培方式比较适合草莓的生长。在种植草莓的不同阶段,对于光照的需求量也有所差异。在草莓发芽分化阶段每日需要大概10h的光照,而在开花和生长快速阶段则需13h左右的光照,以便保证草莓的健康生长。

1.2温度条件

草莓对于温度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相较而言,草莓这类草本植物的抗寒能力比耐热能力强。当地表温度达到5℃时,草莓便可发芽。一般情况下,草莓在18~25℃的环境下,生长状态良好,虽然草莓对于温度有着较强适应性,但在温度达到30℃以上和10℃以下时,并不适宜草莓生长。当地表温度达到2℃以上,且草莓地下的根茎达到10cm时,便可开始活动,并在温度超过十摄氏度后,根茎生长速度加快。

1.3水分条件

草莓属于须根类草本植物,其根系较短,最长也不超过20cm,因草莓本身的缺陷,使其在地下的活动范围较小,导致草莓吸收养分的能力弱。对此,种植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浇水的频率,但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大,同时尽可能不采用灌溉的方式进行补水,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即可,以为草莓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草莓日光温室种植技术要点

2.1品种

农业种植的品种选择尤为重要。由于是采用日光温室的栽培方式,因此选的草莓品种应具备较强的自花授粉能力。另外,应选择休眠时间短、产量高且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草莓品质。例如,丰香草莓,该品种的果实体积大,且口感佳,但其抗病能力较弱,需要加强管理。而章姬草莓的产量较高,休眠时间较短。还有一种西班牙品种,名叫杜克拉果实较大,且抗病性较强,适宜温室栽培。因此,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品种的科学选择。

2.2育苗

草莓对于土壤有一定要求,喜爱偏酸的沙壤土,而且草莓不适宜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地上生长,也不耐重茬。因此,种植人员为保证草莓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需选用曾种植过草莓的温室,且未种植过马铃薯、番茄等,因为蔬菜与草莓有相同的病患。另外,种植户需要合理的进行整地,在温室土壤中加入农家肥、复合肥等肥料以及防治病虫害的药物,再土壤深翻后,将其耙平。另外,种植人员应把握好种植的时间,九月上旬到十月的中上旬最为适宜。种植的时间过早或过晚都易造成草莓的减产。时间过早,会影响到草莓花芽的分化,而种植时间过晚,其地表温度过低会影响草莓的根系生长。在进行定植时,种植人员需注意使草莓苗的弓背方向与垄沟方向保持一致,为后续的日常管理提供方便。草莓的母株需选用一年的健康秧苗,且需要有四片及其以上的展开叶的秧苗。另外,还需根据所选品种的繁殖水平来确定种植密度。通常情况下,繁殖水平较高的草莓,可种1500株/667m2,若是繁殖能力较弱的草莓,可种植2000株/667m2[1]。栽苗结束后,种植人员需注意要勤浇水,根据土壤状态,每天浇一或两次,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在确定草莓苗已经适应该环境后,需进行松土,促进草莓扎根。在此期间,种植人员可喷洒杀虫剂,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在扣棚之前,应尽量少浇水、施肥,限制草莓苗的生长,以帮助花芽分化。

2.3扣棚

扣棚是温室种植草莓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当室外温度处于8~10℃时,便需进行扣棚作业。种植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地膜覆盖以及温室方面知识,为实际种植操作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夜间最低温度大概在15℃时,需进行地膜覆盖,以推迟草莓的休眠期。合理利用日光温室种植技术,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量,为草莓提供合适的发育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取深色的地膜进行覆盖,以减少土壤被阳光直射的可能,从而控制田间的杂草数量。扣棚后,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温度变化,适当增加草帘,以保证温度适宜草莓生长。

2.4管理

前期的选种、整地以及栽培等工作结束后,草莓便进入稳定的生长阶段。直到果实成熟,种植人员都需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

2.4.1温度湿度。整个草莓生长期间,都需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便种植人员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技术和设备,明确大概的出棚期和草莓成熟期。在温室内,通常在草莓正式进入休眠阶段的初期,喷洒赤霉素,使大棚内处于适宜的温度。在完成扣棚工作后,棚内白天应保持在28℃左右,晚间需控制在八摄氏度以上,最好处于13℃左右。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利用通风和灌水两种方式控制的。温室种植的草莓通常在十一月下旬开始现蕾,开花前,白天的温度应该在28~25℃的范围内,而晚间应在10~15℃之间,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草莓处于开花阶段时,白天的室内温度应在22~25℃之间,夜间需保持10~12℃,相对湿度也相应下降到40%左右。在该阶段,温度的控制极其重要,若温度过低,会导致花粉的成活率下降,蜜蜂的活跃度降低。若室内温度过高,则会出现花粉死亡的严重后果,而且,温度过高也会给蜜蜂带来负面影响,蜜蜂极易撞到棚膜,使其死亡。另外,棚内的湿度过高,会影响草莓的外观,畸形生长。开花期过后,种植人员需要适当降低室内温度,白天温度需处于18~20℃,晚间的温度应保持在八到五摄氏度,湿度则应适当提升,控制在50%~60%的范围内。草莓体积开始扩大后,棚内的白天温度需继续保持原有的温度,但夜间温度需下降至六到五摄氏度,相对湿度也应降至40%以下,以免因湿度过高,造成草莓生长时间缩短,果实较小,影响草莓的质量,而且此温度以及湿度需要维持到草莓成熟采摘阶段[2]。

2.4.2水肥管理。农业种植作物都需要进行水肥管理。草莓在开花阶段和结果阶段的养料需求量极大,因此,种植人员应在适宜的时机选择施加合适的肥料。草莓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也有所差异。从栽培结束到开花之前的一段时间,草莓的需水量较少,只要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即可。而到了开花阶段,草莓的需水量会急剧增加,通常每隔几天便需浇一次水。但到草莓的成熟期,需水量便会下降。任何作物生长都需要施加肥料,以保证吸收到充足的养分。种植人员应尽量避免在草莓的开花阶段向其施肥,以降低出现畸形果实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种植人员应从十一月份开始进行施肥工作,每日的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使用含有二氧化碳的肥料,之后便用电灯对室内进行补光,一般要持续4~8h,以提高草莓的产量。

2.4.3病虫害防治。为降低草莓的农药残留,一般在采摘前的30天或整个采摘期间都不能施加药剂,在此期间,草莓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此,种植人员应以防为主,在停药之前,应做好预防措施,提高草莓自身的免疫力。除此之外,种植人员需加强日常管理,为草莓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出现病虫害后,应根据情况进行治疗,以保证草莓的健康状态[3]。

草莓种植管理篇3

草莓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易栽培、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3],草莓原产于南美,目前在欧洲各国、日本、中国均有栽培。草莓果实为浆果,芳香,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随着北京市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已成为设施园艺不可缺少的种植种类之一[4]。

北京市长力金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有30亩(2 hm2)番荔枝,是北方较大的番荔枝种植基地,园区内的番荔枝定植在日光温室中,种植的品种有‘AP番荔枝’‘姬粉娜’‘红皮番荔枝’等,幼树树龄一般在2年左右,基部茎粗为1.3~1.8 cm,冠幅为55~65 cm,需3~5年才能长成成树,幼树期间基本没有产量。幼树定植的株行距为2 m×3 m,土地占用面积较小,行间剩余较多空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2013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在番荔枝行间起垄套种草莓的栽培技术,选种的草莓为‘红颜’,草莓株型小巧,番荔枝行间距足够草莓栽培的需要,并且番荔枝幼树冠幅较小,不会影响草莓光照(图1)。

定植情况

番荔枝定植技术

番荔枝幼树于2011年4月定植在100 m×

7 m的日光温室中,株行距为2 m×3 m,每栋温室种植81株。定植前需要对定植的苗木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消毒,并按照苗木大小、根系好坏进行分级,选用壮苗。种植时挖10~20 cm深的定植穴,将苗放入,保持根系舒展,填土提苗时需将土压实,埋土至与地面水平为宜,栽好后围绕幼树做树盘,浇足定根水。

草莓定植技术

2013年9月16日开始定植草莓,沿南北向在番荔枝幼树的行间做50个畦,畦底宽80 cm,畦面宽60 cm,高40 cm,畦间距为2 m。定植前需洇湿畦面,挑选三叶一心、根茎粗约为1 cm的草莓裸根种苗,每畦栽植2行,行距20 cm,株距18 cm,按三角形定植,定植时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原则。为保证草莓在同一方向结果,便于管理和采收,定植时可将草莓植株的弓背朝向垄沟,每栋温室定植2750株。

水肥管理

番荔枝水肥管理

番荔枝水分管理分为4个时期:①发芽前后至开花期,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开花坐果;②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此时为需水临界期,水分不足会影响产量;③果实迅速膨大期需使土壤湿润,过量灌溉会导致裂果;④采果后期需结合施肥灌溉,恢复根系,保证安全过冬。

在番荔枝幼果期需每隔15天浇水1次,每次浇水3.5 kg/株,以保持土壤湿润,并在7月坐果后为幼树追施15:15:15的三元复合肥,施肥量为0.5 kg/株。

草莓水肥管理

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及时浇水和施肥。定植时浇透水,并在定植的1周内勤浇水。草莓缓苗后,铺设滴灌管,视植株长势和天气状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草莓开花期,每栋温室施入2 kg的全水溶性复合肥(N:P:K=20:20:20);草莓结果盛期,每栋温室施入2 kg全水溶性复合肥(N:P:K=16:8:34),保证果实膨大时所需的养分,之后每隔15天左右追施1次全水溶性复合肥。花期时可在植株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花果期管理

番荔枝花果期管理

番荔枝幼树一般会有1~3个果,但幼树应以生长为主,不需对其开花坐果有太多要求。若要保留小果,可在6~7月有效花果期时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为70%~90%,并进行人工授粉[5](即用毛笔在完全张开的花上蘸取花粉,授予半张开的花柱上),温度保持在15℃以上。

草莓花果期管理

根据园区草莓的实际生长情况,注意疏花疏果,草莓早期的生长势较弱、叶片少,为避免营养不足,需保证草莓植株不留花。此外,不同茬的草莓留果数量不同:头茬留5~6个果,第2茬留5~7个果,后期留3~5个果。草莓的花果期12月中下旬~翌年3月下旬,果实在1~3月上市。在草莓开花前3~4天应引入蜜蜂准备授粉,以保证草莓授粉均匀,减少畸形果,一般将1个蜂箱放置在温室中部,将蜂箱口朝向日光温室的阳面。

温湿度管理

番荔枝温度管理

番荔枝属于南方热带水果,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树体最低耐受温度为0℃。果实发育时期,温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28℃为宜,最低不能低于15℃,最高不能超过30℃。不考虑开花坐果时,番荔枝幼树对空气湿度要求并不严格,只要室内空气湿度不低于50%即可。温室内夜间主要靠保温被等覆盖物和墙体放热来保持温度,白天则通过控制通风口的闭开程度来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

草莓温湿度管理

草莓属于温带中纬度水果,调控合理的温度是草莓种植技术的关键。冬季夜晚通过覆盖保温被等措施保证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8℃,白天保证室内最高气温不高于25℃,当室内温度高于28℃时需及时打开通风口降低温度。通风时尽量不要开下风口,因为下风口会造成侧风直吹种苗,影响其生长。在10月下旬可以铺设黑色地膜来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为宜。

通过对温湿度管理分析发现,番荔枝和草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需求有所不同,番荔枝幼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30℃,湿

度≥50%;草莓适宜的温度范围为8~25℃,湿度范围为40%~50%。因此将温室内的温度调整为15~25℃,湿度保持在50%左右,使室内温湿度同时达到适宜番荔枝幼树和草莓的生长需求。

病虫害管理

番荔枝病虫害管理

番荔枝在北方温室内种植时,病虫害发生情况较轻,常见的有根腐病,症状是根颈腐烂,叶片凋萎黄化,根内组织失色变黑,最后树体衰弱致死。目前防治番荔枝根腐病需重视防控,尽量选用不携带根腐病菌的种苗,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在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灌根。

草莓病虫害管理

草莓生产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和红蜘蛛,白粉病可使用硫磺熏蒸法进行防治,红蜘蛛可通过释放智利小植绥螨来进行防控。

经济效益

处于幼苗期的番荔枝,基本没有产量,但温室内每667 m2可套种草莓2750株,产量约为750 kg,平均销售价格为75元/kg,因此番荔枝幼树套种草莓的生产模式每667 m2可为园区增加产值5.625万元左右。但番荔枝成长为成年树后会因遮阳等因素不再适合套种草莓,此处所说的经济效益为幼苗期番荔枝(没有经济效益)套种草莓一年所得的收益。

讨论

由于番荔枝和草莓这两种作物的生育节奏不同,对环境条件和田间管理要求也不一样,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因此,合理调控温室内的温湿度环境,保证两者均处于适宜环境范围内对套种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总体来看,番荔枝幼树和草莓在定植、水肥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方面没有明显矛盾之处,是比较适宜套种的树种,但是在番荔枝幼树间套种草莓会导致土壤消毒操作困难,因此套种时间不宜过长,以1~3年为宜。

番荔枝是颇具热带特色的南方水果,是理想的观光采摘型果树。草莓果形美观,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极优,是观光园区深受欢迎的果品。番荔枝和草莓套种生产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丰富了采摘品种,填补了番荔枝种植前期的收益空缺,保证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北京市长力金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支持下,实现了番荔枝套种草莓技术,为园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番荔枝与草莓套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但该技术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需在定植草莓前通过高温闷棚、撒施消毒剂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消毒,但番荔枝是多年生果树,不能承受土壤消毒环境,未来可以考虑草莓隔年换温室种植或寻找不影响番荔枝生长的土壤消毒方法,这值得广大研究人员和读者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刘永霞,许永新,张素丽. 番荔枝北方温室栽培技术[J].北京

农业,2010(13):21-22.

[2] 高爱平,陈业渊,李建国,等.番荔枝属果树栽培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03,24(2):91-97.

[3] 陈秀娟,糜林,章镇,等.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296-300.

[4] 宗静,王亚`,张东雷,等.日光温室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

培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30(5):42-44.

[5] 刘永霞,张素丽,许永新.北方日光温室番荔枝人工授粉技术

草莓种植管理篇4

关键词:草莓;栽培;设施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呈丛状平卧生长,高度一般为20~30 cm[1];果实鲜美红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深受人们的喜爱[2]。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设施栽培技术也日益进步。设施草莓种植技术在反季节种植果品中较为常见,能够在春节前后向市场提供反季节的新鲜草莓,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笔者总结了一系列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邳州地区设施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选择

草莓性喜温暖如春的气候环境,因此越冬栽培的草莓品种应具有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生长势强、采收期长、品质优、丰产性好、耐贮存等优点。如丰香、春香、女峰、 日本九九等[3-4]。

2 培育壮苗

在草莓浆果采收结束后,选用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母株抽生匍匐茎。栽培时壮苗应达到叶片大而厚绿,叶柄短粗,展开叶4片以上,根茎粗1 cm以上,须根多、粗白,单株在25~35 g[5]。

3 定植

3.1 定植时间

因地制宜。以邳州为例,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草莓的产量。定植过早,营养生长过盛,花芽分化延迟,只长苗不开花,前期结果少,影响产量;定植过晚,花芽分化始期,顶花序的果数减少且植株生长量小,结果少且小,也影响产量[6]。定植时最好选择阴雨、气温低的日子,以15~23℃为宜。

3.2 定植方式

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垄台高30~40 cm,上宽50~60 cm,下宽70~80 cm,撞沟宽20 cm。株距15~18 cm,小行距25~35 cm。

栽植深度是草莓栽后成活的关键之一,栽植时要求苗心基部与土壤表面平齐。定植过浅,部分根系外露,吸水困难且易风干;定植过深,生长点埋入土中,影响新叶发生,时间过长引起植株腐烂死亡。

4 定植后管理

4.1 扣棚保温

邳州地区温室覆盖棚膜是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8~10℃的时候,保温过早,温室内温度过高,植株徒长,不利于草莓的花芽分化;保温过晚,植株进入休眠,不能正常生长结果,影响植株的产量。

4.2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设施草莓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草莓根系的生长,从而使植株生长健壮,鲜果提早上市,此外覆盖地膜可以使花序避免与土壤直接接触,防止土壤对果实的污染,提高果实商品质量。一般在扣棚10 d后的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地膜覆盖,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地膜展平后,立即进行浇水[7]。

4.3 温度、湿度及光照管理

根据草莓的生长特点,设施温度管理指标为白天25℃左右,夜间12℃左右。

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要注意控制棚室内的湿度,因为湿度过大草莓容易发生病害,所以棚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70%。

长日照对于维持草莓植株的生长极其重要,为了不影响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可采用电照补光的方法来增加光照时间。

4.4 水肥管理

一般在保温前、盖地膜前各浇1次水,以后每次追肥后都浇1次水。判断草莓植株是否缺水不仅仅是看土壤是否干燥,更重要的是要看植株叶片边缘是否有吐水现象,如果没有说明需要灌水:草莓设施栽培最好采用膜下滴灌,不仅可以保持草莓植株根茎部位湿润,利于生长,而且节约用水,节省人力。

在施肥方面,除了在定植前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要及时追肥。顶花序现蕾时进行第1次追肥,顶花序果实膨大时进行第2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前进行第3次追肥,顶果采收后进行第4次追肥。以后根据果实生长情况酌情追肥,一般每隔20 d追施1次。

4.5 植株管理

设施草莓从定植到采收结束的整个生长期间,需要经常进行植株管理。要定期摘除老叶、枯叶、病叶以及新抽生多余的腋芽;及时疏花疏果,花序上高级次的无效花、无效果要及早摘除,每个花序保留7~12个果实。

5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贯彻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措施。定植前减少土壤病原菌、害虫和杂草的密度,在草莓生产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8]。

草莓病害防治最关键的是选用无病壮苗和做好土壤消毒处理。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可选用50%凯泽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以及叶螨,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6 辅助授粉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蜜蜂辅助授粉技术。通过辅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草莓坐果率,降低畸形果数量,确保丰产。一般每667 m2的棚室放置1~2箱蜜蜂,保证1株草莓有1只以上的蜜蜂。蜂箱最好在草莓开花前1周放入棚室内,以便蜜蜂能够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环境。

7 采收

草莓是浆果型植物,收获过早,果实味道不好;收获过晚,不耐贮藏,因此要适时采收。鲜食草莓果实必须采用人工采收的方法,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掐断果柄,将果实轻轻放在采收容器中,摆放2~3层,层数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压伤底部果实。另外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参考文献

[1] 张产端.冬季温室大棚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8):43-44.

[2] 杨肖芳,张豫超,苗立祥,等.东南沿海大棚草莓优质安全生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3):175-176,213.

[3] 杜夫侠,王传芹,杜淑彩,邳州市钢架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08.

[4) 王绍志,刘琼.北方棚室草莓无公害栽培及病虫综合治理[J].中国园艺文摘,2014(3):190-192.

[5] 王爱东.温室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博览,2008(16):70.

[6] 程小伟.苏北地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64.

草莓种植管理篇5

关键词:草莓种植;气候条件;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S 8 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上海嘉定区灯塔村种植草莓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力量雄厚,栽培技术先进,在上海和江苏周边地区素有“草莓村”之称,所产草莓果实大,果面色红,色泽好,果汁多,风味甜酸,质量上乘,发展草莓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之路。草莓适应性强,适合各种栽培形式,其植株喜光,但又具有耐荫特性,全生育期对外界环境条件较为敏感,其中温度、日照长度、水分等气候条件是草莓生长发育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合理利用气候条件至关重要。本文从草莓的生物学特性入手,对嘉定区种植草莓的相关气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发展草莓产业,达到优质高产及大力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 嘉定区种植草莓的气候条件分析

1.1 温度条件

草莓喜温暖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整个生长发育期适宜的温度为18~25℃,要求夜间温度不低于12℃,草莓地上部分能耐-5~-10℃的低温3~5d不致冻死,时间过长叶片会枯死,但气温高达30℃以上时,生长受到抑制,若长时间气温过高植株会枯萎,老植株甚至死亡。早春气温达到2℃时草莓根系开始萌动,10℃时形成新根,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至7~8℃时生长减慢;气温达到5℃时草莓植株萌芽,茎叶开始生长;草莓地上部分生长的适温为20~26℃,开花至结果期最低气温不能低于5℃,花期气温低于0℃或高于40℃影响授粉受精,果实发育初期受低温影响易出现畸形果,果实发育期以气温20℃、地温15~20℃为宜,温度过高抑制果实发育。

嘉定区年平均气温16.8℃,最热月7~8月月平均气温27.9℃。9月~翌年3月嘉定区月平均气温为24.4~9.2℃,8月下旬~9月下旬气温逐渐下降,平均气温为23℃,是草莓生长期气温偏高段,1月为草莓生育期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7℃,温度条件十分适宜草莓生长发育需求。1月上旬~2月上旬旬平均气温3℃左右,多冰冻天气,2月中旬~3月上旬多阴冷天气,3月上旬最低气温仍可下降至-3℃左右,因此冬季及初春要做好草莓防寒保温措施,才能保证草莓丰产和早上市。

1.2 水分条件

草莓根系分布较浅,叶面积大,蒸发量也大,对水分需求较大。草莓各个生育期对水分需求不同,育苗期土壤水分应充足,有利于幼苗扎根和子苗的生长;开花结果期、旺盛生长期和抽生大量匍匐茎期都需要大量水分,其中开花期土壤持水量不能低于70%,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大于80%,否则坐果率低,果个小、品质差;进入花芽分化期需水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在60%即可,适当干旱可促进花芽分化。草莓怕旱的同时又不耐涝,不能长时间积水,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性,否则土壤缺氧影响根系呼吸,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夏季雨水较多时要注意排水。

嘉定区年降水量为1170mm左右,9月至来年4月总降水量约为592mm,充沛的降水完全能够满足草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其中2~3月嘉定区降水量为244.9mm,约占草莓主要生长季的41%,3月份平均降水量达到98.8mm,对草莓生殖生长十分有利。嘉定区7~8月高温季节雨热同季,降雨量高达314.2mm,有利于杀死土壤病毒和地下害虫,同时保障了草莓后期匍匐茎抽生和土地休整;但降水偏多使得田间相对湿度长期不低于81%,极易引发草莓白粉病等病害,应注意田间排水避免形成渍涝。

1.3 光照条件

草莓喜光,全生育期充足的光照条件,植株生长良好,光合作用强,同化率高,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向果实输送,促进果实膨大,果内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年日照时数1740h,一年中2月日照时数最少(115.7h),2月份以后日照时数逐渐增多,3月份为126.0h,4月份156.1h,有利于草莓光合物质积累和运转,果品色泽度好,产量高。

2 嘉定区草莓种植发展情况

2.1 种植区选择

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7.0,由于草莓具有喜光、喜水、喜肥、怕涝的特点,因此种植园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嘉定区草莓种植园土壤有机质贮量属中等偏上,为偏酸性土壤,有效的保障了草莓等作物的正常生长,所结草莓品质较好。

2.2 气象灾害影响小

草莓生育期暴雨、台风以及高温等气象灾害对草莓开花采摘期影响不大,而冬春季连阴雨、低温天气易使草莓叶片受冻枯萎或湿度过大烂苗等。嘉定区草莓生产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草莓种植技术不断加强,多普遍采用大棚、温室种植或地膜覆盖措施,再加上当地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服务的加强,使其在应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2.3 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

草莓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水果,周期短、管理方便、见效快、上市早、投资少且售价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嘉定区草莓生产合作社旨在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统一进行种植、管理技术指导,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积极引进或选育早、中、晚熟品种,重点加强极早熟、大果型、优质、耐运输、休眠浅的优良品种培育,利用现代化栽培技术,加强气象为特色农业服务,根据大棚保障系统,积极研究草莓生长发育与气象要素的等因果关系,提供草莓种植所需的温度、湿度及土质等要素及其气象服务需求,拓宽气象信息平台及时有效向草莓种植户发送天气信息及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相关生产、防御建议,为无公害绿色草莓种植增收增效保驾护航,确保嘉定区草莓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璐.草莓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J].北方园艺,2006(3).

草莓种植管理篇6

1好的产品是成功的一半

从种植葡萄转型到种植草莓,种植经验丰富曹师傅也经历了一些“弯路”。起初,自信满满的曹师傅自认为种植草莓很容易,随着第一批草莓的成熟,经过品尝,草莓的口感色泽都差强人意。原来不起眼的草莓,对湿度、温度等环境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即使再好的土壤条件,掌控不好也很难种植出高品质的草莓。几经反思,曹师傅决定要“走出去,请进来”。所谓“走出去”,曹师傅专程去外地拜师学艺,在接受“言传身教”的同时,作为年轻人的他还请教了一位特别老师――互联网,通过各类草莓种植技术交流论坛,不断汲取种植经验与知识;所谓“请进来”,曹师傅专门请来农业专业的大学生交流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实地为草莓种植“把脉开方”。随着草莓品质的不断提升,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一展愁容,付出的汗水终于换来回报。曹师傅大棚里的草莓每天能摘40~50公斤,每公斤价格在50元左右,除去人工、养护管理等费用,每个草莓大棚的纯利润在2万元左右,在当地是不错的收入水平。

2“互联网+”思维助力市场拓展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对于草莓这种日常随处可见的水果,恐怕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曹师傅的草莓种植基地地处偏僻,是平日里少有人问津的小乡村,仅凭借好产品,并不能迅速打开市场,带来好收益。作为“新农民”的曹师傅,在时下最火热的网络上动起了脑筋。简单的动动手指,通过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及微博、贴吧、论坛等交流平台,曹师傅家的草莓迅速传播开来,凭借着良好的口碑,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曹师傅还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与客户进行交流互动,对客户提出的一些好建议,都记录下来。甚至一些同行,曹师傅也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实际种植、销售经验与其分享。当问及曹师傅的愿望时,老实厚道的他表示,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假期到他这里来实践,对他掌握新的种植技术有很大的帮助。

3细节体现“新农民”风采本色

随着草莓销售的转好,又给曹师傅带来新的困扰,原来采摘购买草莓的人多起来,一些细节的管理问题突显出来。为便于种植基地管理,一改过去“老农民”粗枝大叶的形象,曹师傅结合实际经营生产情况,从细节入手,逐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

曹师傅在墙上贴上温馨提示,提醒客人照看好随身携带物品、照顾好老人儿童、不要随意破坏环境等内容。同时,曹师傅还贴心的把微信系方式留在提示下面,及时将动态公布在朋友圈,便于客人随时了解草莓的动态。为客人方便采摘,曹师傅还精心准备了许多采摘小提篮,在细节上可谓下足了工夫。

4小小草莓引发“蝴蝶效应”

曹师傅的成功引领了村子里“新农民”的创业热情,大棚种植掀起了新热潮。以草莓种植为主,各类新鲜蔬果也竞相出现在村子的大棚里。在种植草莓之余,曹师傅还种植“水果小柿子”,客人经过品尝,也纷纷为他“点赞”。自曹师傅口中得知,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北方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草莓生长且该时段的草莓口感最为香甜。5月份以后,他将适时的改为种植应季蔬果,在不影响草莓种植的同时,充分利用良好的种植环境,创造更多的产值。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各类关于食品健康安全引发的问题时常见诸报端,饮食安全令人堪忧。这些口感好、新鲜无污染的蔬果,为人们提供了更佳的选择。

草莓种植管理篇7

关键词 草莓;绿色施肥技术;植物健康调理;土壤调理

中图分类号 S668.4;S6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59-01

草莓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结果快,成熟早,繁殖易,周期短,效益高。经过多年种植,土壤已出现了连作障碍,导致草莓苗出现僵而不发、烂根等现象。为此,通过开展绿色施肥技术体系在草莓种植过程中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对促进当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1-2]。

1 草莓种植土壤理化性质

为准确掌握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对项目区土壤进行了集中采样调查。以3.3 hm2取1个混合样,每个采样地块以“S”型分布在20 cm的耕层内取20个点进行混合,最终采集200个土壤样品,并及时对采集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建立项目区地块土壤养分数据库。测定发现,草莓种植土壤平均pH值为5.74,范围5.22~7.25,总体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0%,范围2.10%~2.60%,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有机肥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96.62 mg/kg,范围幅度较大,为59.20~272.20 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4.05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60.52 mg/kg(表1)。

2 绿色施肥技术田间小区试验

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植物健康调理。草莓定植缓苗后1周,用调生健植控病肥料300 mL/hm2对水225 kg/hm2叶面喷施2次;在开花期用调生健植控病肥料3 000 mL/hm2对水900 kg/hm2(稀释300倍)叶面喷施,每隔7 d喷施1次,整个生育期共计喷施10次;在结果期用调生健植控病肥料3 000 mL/hm2对水900 kg/hm2(稀释300倍)叶面喷施4次,每次间隔5~7 d,共喷施约5次。处理2:土壤调理。使用750 kg/hm2赛众28作基肥,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习惯。处理3:当地施肥。用750 kg/hm2配方肥作基肥,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4:不施肥对照(CK)。基肥、追肥均不施用,以与处理1等量清水叶面喷施,喷施次数和时间同处理1。

2.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植物健康调理和土壤调理,草莓结果数和最大单果重均比CK有所增加。从促进草莓果实生长方面看,效果最好的是植物健康调理,最大单果重为36.2 g,每棵苗平均单果数是21.7个。土壤调理最大单果重为28.9 g,每棵苗平均单果数是18.5个,要略低于当地施肥处理。植物健康调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75 mg/g,其次是当地施肥处理,再次是土壤调理、不施肥对照。

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检测不同处理的叶片厚度、草莓展幅(长、宽)和高,效果最好的是土壤调理[3],其叶片厚度达到了436.0 μm,植株的展幅中长、宽分别达到29.2、35.0 cm,草莓茎高度为19.6 cm;其次为植物健康调理和当地施肥。

不同施肥处理还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草莓的品质,土壤调理处理草莓糖度可达9.6%,而不施肥对照仅为8.8%;土壤调理处理VC含量达0.41 mg/100 g,远高于不施肥对照。

通过检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各处理中细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植物健康调理处理。

与当地施肥、不施肥对照相比,土壤调理和植物调理能够有效地控制草莓黄萎病的发生。不施肥对照的发病率为16.81%,当地施肥的发病率为32.53%,土壤调理和植物调理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分别是9.03%、5.03%。

3 绿色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

示范推广区主要在新浦区浦南镇下滩、草舍等10个村庄的草莓生产基地,以及石榴镇讲习村草莓基地、驼峰乡草莓基地等处,示范推广面积860 hm2。在示范过程中开展了技术培训,全年开展集中培训观摩4场次,结合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累计培训400人次。通过示范推广,草莓黄萎病发病率降低到8%以下,增产30%以上,增效10.7万元/hm2;而且绿色施肥能够促进草莓早熟,提前上市。

由于绿色施肥技术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以及水肥一体化,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区系,协调了作物营养,增强了作物抗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从而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与草莓中农药的残留,为提高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4 参考文献

[1] 张青.草莓氮素吸收同化特性与施肥技术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5.

[2] 陆若辉,边武英,娄烽,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上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1(3):522-525.

草莓种植管理篇8

培育壮苗:大棚栽培草莓品种应具有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时间早,收获期早,采收期长和品质优、丰产性、耐运性好的特点。实践证明丰香具有上述特点,是目前最适宜的早熟栽培品种,其次为春香、女峰、宝交早生等。培育好优质壮苗是草莓获得开采早、产量高、品质优的关键。定植时壮苗应达到叶大而绿、叶柄短粗,有叶4片以上,茎粗0.8厘米以上,根系完整,单株苗重30克左右。培育壮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母本园育苗法。选当年健壮无病子苗作母本苗,于9月中下旬按1米×l米的株行距定植在整平的畦上,栽后浇水,并加强管理。在第二年子苗产生期间要经常疏理,以防株间过密,并做好水的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并视苗情适当追肥、喷药。每株母本苗可产生50~100株的合格苗。另一种是生产园育苗法。在当年收获后的生产园隔行去行,就地繁殖。该方法简单,但繁殖的合格苗系数低,子苗易感病。此法在土地紧张情况下采用。为达到壮苗标准,促进草莓提早花芽分化,在定植前应把草莓苗进行移植培育,即于7月中下旬从繁殖园内移出2片叶以上的子苗,在整好的畦上按15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假植,栽后浇水,成活后施磷钾肥。待苗生长发育到8月下旬或9月初,选阴天,用泥铲在草莓周围垂直铲动,使苗根与泥土一起移动一下位置,让其继续生长,也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苗地搭上小拱棚,覆盖太阳网2~3周进行短日照处理。并随时清除每株子苗的下部枯黄老叶,这样都有利草莓提前进行花芽分化。

选地施肥:因草莓根系浅、植株小、叶片大,在栽培上要求有较好的土地和空气湿度,应选择含有机质丰富的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忌种在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低洼碱性土和干燥的旱地。大棚草莓栽后2~3个月采果,且产量高,采收期长,因此,栽前对土地应深翻精耕细作,施足基肥。亩产1500千克以上产量,应亩施腐熟烂肥3 000~5 000千克,其中50%在最后一次翻耕前铺施在地面,50%在畦面开沟施入,并增施复合肥和过磷酸钙各50千克及饼肥。肥料应与土壤拌和。

定植:适时定植对草莓的生长发育、收获时间和产量有密切关系。定植过早,气温高,植株不易成活,且易干扰花芽分化,影响产量;定植过晚,因地温下降,影响草莓根系生育,在气温25℃(地温17℃)以下,即9月下旬(北方在9月上中旬)定植适时。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它是达到高产的重要措施,70厘米宽的畦可栽2行,株行距18厘米×30厘米,亩栽8 000株。定植应选阴天,定植时注意把苗根部的弓形向畦外侧,根系略向畦内侧并伸展,栽植深度掌握在“浅栽不露根,浇水不淤泥”,覆土要实,植后浇水。定植后晴天每天浇水1次,直到成活。半月后每隔7天施1次淡肥水,以利草莓加快生长和花芽分化,并做好松土除草。10月中旬和11月上旬每亩渗水施复合肥5千克,如少量腐熟人粪尿,并结合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大棚管理:及时搭好塑料大棚架,棚架材料用竹杆制成,棚宽以地面6米(竹条长9.4米),棚中柱高2米,棚架长度按地段定。11月上旬搭好棚架,并按时盖上塑料薄膜。四周开好排水沟。保温后的7天内在畦面、畦沟盖上黑色地膜,有利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并有利防病和减少杂草生长。

草莓种植管理篇9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组培因子;变异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50—2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后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近年来草莓种植发展很快 ,世界总产量在浆果类水果中已经跃居第二位。成熟浆果鲜红艳丽,柔软,香味浓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草莓浆果含糖6%~12%,各种有机酸1%~1.5%,蛋白质0.4%~0.8%,每100g果实中含维生素C50~100mg,比苹果,葡萄等高10倍以上。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对胃肠病、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草莓结果快,是一年中成熟最早的水果,在春末夏初即可采收投放市场,弥补了水果供应的淡季。草莓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饮料、果糕、果脯及各种食品。因此,发展草莓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而且对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振兴地方经济,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进入结果期早、产量高上市早、适应性强和栽培管理容易等特点。使草莓成为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各国小浆果栽培中一直处于首位。

1 试验方案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草莓品种为全明星脱毒苗,脱毒苗经过组织培养分化成苗后移入供试培养基中,试验在白城果树场草莓试验园进行。

1.2 试验方法

参照《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赵密珍,2006)进行性状调查,研究的指标为草莓刚展开叶片的叶面积(以下简称“叶面积”)、叶柄长度、株高、植株冠径等对这些性状进行调查,每7 d调查1次,每个处理调查15个单株。

1.3 试验设计

1.3.1 草莓外植体分化方式 按照接种茎尖的分化方式不同(定芽和不定芽)分为2个处理:(1)由茎尖直接分化形成植株;(2)由茎尖分生组织诱导的不定芽分化形成的植株。

此外,按照培养过程中是否经过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过程,将植株分为试管苗叶片再生植株和通过腋芽萌发途径增殖继代的植株两种类型。

1.3.2 继代次数 在继代过程(每45 d继代1次)中,依据继代的次数不同,设3个处理,分别为:继代4次、继代6次、继代8次。

1.3.3 继代培养基中6—BA浓度 依据继代培养基中6—BA的浓度不同,设4个处理,分别为:Ⅰ:0、0.2、0.4、0.8 mg/L 6—BA。试管苗在含不同浓度6—BA的继代培养基上,每45 d继代1次,共继代4次。调查不同处理试管苗的生长速度及植株外部形态变化(叶片数量、株高等)。

1.3.4 试管苗生根方式 选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Ⅰ:1/2MS;Ⅱ:1/2MS+ IBA 0.02mg/L; Ⅲ:MS+ 6—BA 0.2mg/L + GA 0.1 mg/L + IBA 0.02mg/L。其中Ⅲ为正常的继代培养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分化方式草莓微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

将‘全明星’草莓微繁殖苗移栽9周后,完全展开的叶片达3片以上时,对微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由图1可知,在三月初至四月初茎尖组培微繁殖苗的株高大于不定芽微繁殖苗的株高,然而到了四月中旬茎尖组培微繁殖苗株高小于不定芽微繁殖苗的株高,到四月末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调查前期表现为: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株高生长势下降,不定芽分化出的微繁殖苗低于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在叶柄长和叶面积方面,均表现为:茎尖分化出的微繁殖苗高于不定芽分化出的微繁殖苗。

2.2 草莓叶片再生植株的植物学性状

‘全明星’的两处理在叶面积和植株冠径上,均低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在调查前期‘全明星’再生植株叶柄长要明显高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但4月中旬后,正常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的叶柄长增长趋势明显加强,逐渐超过了再生植株。另外,‘全明星’两处理在株高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2.3 不同继代次数草莓微繁殖苗的植株学性状

通过对微繁殖苗的观察,继代次数不同,移栽到温室后,微繁殖苗在植物学性状上表现出差异。从图3中看出,‘全明星’的三个处理在叶面积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植株冠径上有一些变化。

2.4 不同浓度6—BA处理的草莓微繁殖苗的植株学性状

通过试验表明‘全明星’微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对不同6—BA浓度处理的微繁殖苗移栽初期的植物学性状进行的调查,该处理在株高和植株冠径等性状上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由图4叶柄长的调查中发现,含6—BA 0.8mg/L浓度继代培养的微繁殖苗,在移栽后的第11周和12周,叶柄长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后期逐渐与其他处理接近。

图4 不同浓度6—BA处理的草莓微繁殖苗植株学性状的比较

2.5 不同生根方式草莓微繁殖苗的植株学性状

对不同生根方式的‘全明星’微繁殖苗进行了植物学性状的比较,从图5中可看出,在4月24日时,在叶面积、叶柄长、株高和植株冠径等方面表现为:不附加任何激素的生根培养基(Ⅰ)大于同时附加6—BA和IBA的生根培养基(Ⅲ)大于只附加IBA的生根培养基(Ⅱ);从4月中旬开始,处理Ⅲ的生长势明显加强;至4月下旬,处理Ⅲ在各植物学性状上明显大于Ⅰ和Ⅱ,处理Ⅱ除了叶柄长大于处理Ⅰ外,其他性状都处于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1.1 接种外植体种类和分化方式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通过本试验可以发现,由不定芽(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及叶片再生获得)分化出的草莓微繁殖苗与茎尖直接分化出的微繁殖苗在叶面积、叶柄长、株高和植株冠径上有所差异,茎尖直接分化出的微繁殖苗的生长势强于不定芽(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及叶片再生获得)分化出的草莓微繁殖苗,这说明不定芽的发生常会引起植株发生体细胞的变异。

3.1.2 继代次数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本试验调查了不同继代次数的‘全明星’微繁殖苗,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叶面积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有继代6次的微繁殖苗植株冠径较大,其他三个处理无显著差别。说明继代培养时间会引起的体细胞变异。一般来讲,继代时间越长、继代次数越多,细胞的变异频率就越高。

3.1.3 激素浓度和种类对草莓微繁殖苗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激素浓度和种类不同对‘全明星’微繁殖苗在植物学性状上有影响。本研究中,两个品种草莓在6—BA浓度为0.8 mg/L时,其微繁殖苗在叶面积和叶柄长上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

3.2 结论

在草莓微繁殖苗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苗的变异率,应尽量使用茎尖分生组织,并且避免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发生。相反,在品种改良和选育上,可以充分利用诱导不定芽这一途径,进行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草莓的继代次数要限制在10次以下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一般续代次数以5~10次为宜。当6—BA浓度增加时,其微繁殖苗在叶面积和叶柄长上的生长势也减弱,这可能是由于6—BA激素浓度越高,正常细胞数目越少,越容易引起较高的变异率,导致微繁殖苗植株生长势衰弱。

参考文献

[1] 高遐红,李梅,王有年.草莓三高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2] 米建梅,张志宏,李贺,等.草莓微繁殖苗移栽后开花结果的研究.果树学报,2007,24(4):472—476.

[3] 吉前华,任正隆.小麦组织培养能力在栽培品种间的变异.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1):6—9

[4] 邓秀新,刘功弼,章文才.柑桔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研究.中国柑桔, 1985,(3):4—7.

[5] 黄志刚,陈兆平,文方德等.非洲菊耐热变异离体筛选体系的研究.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32(4):25—29.

草莓种植管理篇10

近几年,十二师草莓种植面积迅速发展,但职工大多对草莓的栽培管理技术缺乏,导致重茬和连作现象严重,造成草莓某些病害大发生。另外,由于土传病害加重、营养失衡、生理失调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草莓定植后发育迟缓或幼苗徒长,造成草莓产量降低。再加上冬季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以及滥用激素,也常造成花托受冻和畸形果等。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问题,推荐给从事草莓种植的职工一种简单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休眠性浅、抗病性强、生长旺盛、花芽分化早、耐寒性好、不易矮化、花粉多而生活能力强,并且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建议品种:红颜、代瑞一号、皇家御用、点雪。

二、种苗选择

选择植株完整、无病毒、无病虫害、具有4-5片以上发育正常的叶片,根颈粗度在1cm以上,叶柄短粗,根系发达,有较多新根,多数根长达5-6cm,单株鲜重在30g左右,地下部分重量占整株的1/3以上,尽量做到种苗随到随栽,如种苗已到而定植前期准备还未完成,可将种苗假植,定植前1天假植畦浇透水,起苗移栽。

三、栽前准备

1.温室选择

选阳光充足、地面平整、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沙壤土或中性土壤温室进行栽培,土壤PH值介于5.5-6.5为宜,前茬作物与草莓无共同病虫害,如果前茬作物为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应严格进行温室土壤消毒。

2.整地施肥

7月-8月,温室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kg/亩,氮磷钾复合肥30Kg/亩,锌肥2kg/亩,硼肥1.5kg/亩,撒匀后翻耕2遍,翻耕深度30cm,耙平沉实待用。

3.起垄做畦

种植垄上宽40-50cm,下宽40-60cm,垄沟宽30-40cm、垄高30-40cm,上暄下实,细碎平整,每垄铺设滴灌管1-2根。

4.土壤消毒

起垄前撒施硫磺粉35-45kg/亩并翻耕,起垄后喷洒土壤消毒剂,垄沟内灌水,灌水量以土壤处于饱和水分状态为宜,然后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将温室密闭,高温闷棚14天以上,同时结合烟熏消毒剂,进行土壤与温室消毒。

四、定植管理

1.定植时间

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选择傍晚定植。

2.定植密度

每垄栽双行,行距20-25㎝,株距18-20cm,每亩种植密度为8000-10000株。

3.定植方法

定植前温室覆盖遮阴网,草莓苗可用5-10mg/l的萘乙酸浸根,有助于生根。定植深度是草莓栽后成活的关键,要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同时要注意苗的方向,花序伸出方向向外,即弓背朝向垄外侧,“品”字型定植。移栽后立即浇透水并检查,对露根或埋心苗要及时调整。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可每天滴小水保湿,缓苗后(7-10天)去除遮阴网。

五、温度管理

1.扣棚、覆地膜

适时扣棚保温是设施草莓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在10月上、中旬,采用优质聚乙烯保温长寿无滴膜密封温室,保持白天温度28-30℃、夜间12-18℃,超过30℃通风换气。保温后7-10天覆盖黑色地膜,起到保温、保水、保肥、防除杂草的作用,覆地膜后要立即破膜,将草莓苗掏出,破膜孔不宜过大,提苗后将孔用土封严。

2.温度调节

扣棚至现蕾前,温室内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12-18℃;现蕾期白天保持23-26℃、夜间8-12℃;开花期白天保持22-25℃、夜间8-12℃;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保持20-23℃、夜间6-8℃。 总之,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冬季白天温室温度高于25℃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夜间保持在6℃以上。

六、湿度管理

草莓不同生育时期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不同,现蕾期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开花期保持在40-5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需水量大,保持在60%-70%。湿度控制除选无滴膜、膜下滴灌外,还可通过通风换气散湿调控,低温和阴雪天,可在中午短时间放风排湿。

七、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

定植后前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发育。9月中、下旬进入正常管理时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促进花芽分化,每隔5-7天灌溉一次。保温前和铺地膜前各浇一次水,保温后温室内温度较高,草莓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每隔3-5天灌溉一次,铺地膜后每隔5-7天灌溉一次。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每隔3-4天灌溉一次,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降低灰霉病的发生。

2.施肥管理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养分,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多次的叶面喷施和土壤追肥。保温前,为促进花芽发育,追施均衡滴灌肥;植株顶花序现蕾时,追施高磷滴灌肥;顶花序果实膨大时,追施高磷钾滴灌肥;顶花序果实采收前,施用高钙钾滴灌肥;以后在顶花序果实采收后的植株恢复期和腋花序果实开始采收期各追施均衡滴灌肥一次。草莓花期喷施硼肥,果实膨大期喷施多元素叶面肥2-3次。

3.二氧化碳气体施肥

11月至翌年3月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吊袋挂在温室大棚中部的骨架上,高度距垄面2米,每亩均匀吊挂20袋,每袋二氧化碳气肥可使用35天。

八、植株管理

为了集中养分供应果实生长发育,改善室内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植株郁闭徒长,应及时摘除匍匐茎,下部老叶、黄叶和病叶,除主芽外,再保留2个左右侧芽,掰除采摘完毕的花序。植株开花过多,消耗营养,使果实变小,应采取疏花疏果的措施,第1花序保留6-10个果,第2、3花序保留6-8个果,把高级次的小花小果及部分畸形果摘除。

九、授粉管理

草莓冬季温室栽培,因温室内通风欠佳,自然授粉不良,为提高坐果率,可以利用熊蜂进行辅助授粉,将蜂盒在植株开花前5-6天放入温室内,为避免通风时熊蜂逃走,风口处须加防虫网阻挡,1座温室(500-700m2)放养1盒熊蜂。喷药前查阅药剂对熊蜂影响说明,确定是否需要搬出熊蜂及间隔期。同时为避免熊蜂因低温不出巢的意外,有条件的团场最好安装内循环风机,辅助风媒授粉,亦可均衡温室内温度和湿度。

十、光照管理

草莓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0000-50000Lx,开花结果期需12-15个小时光照。第十二师辖区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不能满足温室草莓生长发育需求,各团场应根据实际气候条件,于11月至翌年2月采用电灯补光技术,在温室后部1/3处沿棚方向垂吊一排植物生长灯或普通白炽灯,高度距离垄面1.5米,灯泡间距3m,日落后补光4个小时左右,同时也可以采取后墙挂镀铝镜面反光膜、运用高透光性棚膜、经常清扫膜面灰尘等措施增强自然光利用率。

十一、病虫害防治

草莓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易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等。

1.农业防治

培育壮苗,施足优质基肥;高垄栽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密植,降低草莓株间湿度;地膜覆盖,避免果实接触土壤;搞好园地卫生,消灭病菌侵染来源等。

2.物理防治

防虫网隔离,杀虫灯诱杀,黄板、蓝板粘杀。

3.药剂防治

温室内悬挂硫磺熏蒸器,白粉病发病初期使用醚菌脂、苯醚甲环唑防治;灰霉病发病初期使用嘧霉胺、速克灵防治;红蜘蛛采用阿维菌素、双甲脒、三唑锡、四螨嗪等杀螨剂防治,使用剂量参照说明,重点在开花前防治,喷药时应避开草莓花期和果实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