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十篇

时间:2023-04-25 08:23:07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1

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和霞:女,硕士,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方法佩戴袖套监测血压在持续无创血压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交替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分别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两次并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量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为改良法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法监测血压,可保证测量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质量,并延长了血压导联线的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无创血压监测;血压袖带;改良法;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65

血压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能够反映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是患者最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因此血压的准确监测非常重要,通常要求血压模块与袖袋之间的外部气路胶管应置于患者手臂上,平整展开,不能打折,不能受到挤压。实际临床中外部气路胶管多位于患者肱动脉之上,即连接管自袖袋出来指向患者前臂,患者屈曲前臂不但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也会影响连接管的寿命。因此可否将外部气路胶管置于上臂近心端,即连接管自袖袋出来指向患者肩部,为了探讨该方法的测量准确性,笔者对110例患者进行了两种方法的测量肱动脉血压,并对测量到的血压值以及患者采用不同测压方法的主观舒适度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我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男58例,女52例。年龄27~88岁,平均(66.09±12.83)岁。高血压患者44例,非高血压患者66例。纳入标准:神志清楚,无精神异常,无右侧上肢活动障碍、损伤。排除标准:过度肥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HR<40次/min或HR>240次/min;严重呼吸困难、休克、低体温的患者,除外嗜铬细胞瘤、原醛、大动脉炎等可导致血压

波动大的患者。测量前均征得患者同意。

1.2方法

1.2.1仪器飞利浦MP70多功能监护仪单管测量血压,血压以mmHg为单位。

1.2.2方法选择14∶00~15∶00之间,注意避开患者进食、活动及情绪有较大波动的时刻。要求让患者取平卧位,使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右上臂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手掌平放向上,驱尽袖带内气体,平整无折的缠于肘关节上两横指,袖袋下缘距肘窝上2~3 cm,松紧以能放入一手指为宜,袖袋中部对准肘窝,使其充气时压力正好压在肱动脉上。每次测量均按要求重新缠绕袖带,每次测量间隔2 min,不要在静脉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患者正在移动、发抖、痉挛时不予测量。由研究者本人对每一位患者交替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传统法:袖袋出来的连接管指向前臂。改良法:袖袋出来的连接管指向肩部。每种方法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做记录,两种方法时间间隔>2 min。

1.3评价标准对两种方法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进行比较,询问并记录患者两种方法测量血压时的舒适度不同人数,能够明确说明愿意采用某种方法的视为感觉舒适能接受,否则视为不舒适,无所谓者视为一般。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种方法测量血压比较(表1)

3讨论

动脉血压是重要的循环监测指标,目前市场上多功能监护仪普遍采用振荡法测量血压。首先对袖袋充气至袖带压将动脉血流充分阻断上臂动脉血流时为止,然后逐步放气,动脉血流开始流动,同时动脉的每次搏动会使袖袋内的空气产生一次振动,采集到袖袋内的第一个明确的振动波数据,即为收缩压,随着袖袋压力的下降,动脉的搏动越来越强,袖袋内振动波的幅度也越来越大,袖袋内压力突然降低时可反映舒张压。即通过充放气使血管中的血流经历一个从闭塞到完全流通的过程,压力传感器检测出放气过程中袖带压力的变化及幅度,进而计算出血压[1]。该法简单、方便和迅速,临床广泛应用。

基于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采用振动法的原理,测振法的前提是要寻找到规律的动脉压力波形,因此患者运动、严重心律失常、严重休克、血压过高或过低、心律过快或过慢均可会影响到实际测量[2]。除此之外,血压精确程度与测量技术有一定关系[3]。有研究显示,使用时间也是监护仪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一般设备的使用年限在8~10年[4],本研究选择2007年购入的飞利浦MP70型号监护仪,使用的监护仪血压模块均于2012年全部接受并通过质量检测,消除了袖带及模块质量因素导致测量不准确[5]。

本研究改良法采用的是将外部气路胶管自袖带出来指向肩部,于传统法相比,监测血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基于多参数监护仪的监测血压的原理,只要有波动性血流,不妨碍搜索到有规则的动脉血流的波动即可监测到血压,只要外管路摆放合理且不漏气,平整的展开,不能打折,不能受到挤压,即可测得准确血压[6]。此种方法又避免了放置于肘窝影响到患者的屈肘活动,也不会由于患者的屈曲胳膊而造成连接管路及接口损坏出现管道漏气,导致气泵经常补气而无法测量结果。在护理操作中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在保证准确测量的基础上既做到了让患者满意,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延长了使用寿命,也符合现代医学对心电监护仪的精细化管理[7],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章俊,王成,朱浩,等.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4):607-614.

[2]李文媛,汪小海.上肢不同测量部位对无创血压值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1):94-96.

[3]高华.手臂衣着厚薄对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值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125-

126.

[4]金鑫,许鸣,章玲,等.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及讨论[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107-109.

[5]方河炎,刘曼芳,郑峰.监护仪无创血压质量检测的评估与推广[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71-72,18.

[6]陈新建,戴姗姗,张振.浅论监护仪的血压测量原理与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4,44(3):135-136.

[7]李斌,余秋兰.心电监护仪的精细化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70-372.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2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43

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LVH)。本文通过单纯给予高血压LVH患者口服苯那普利以及严密护理,观察单纯苯那普利治疗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功能改善情况。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1](2014年修订版)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而且经过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高血压LVH左心室肥厚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诊断与检查排除心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继发性高血压、快速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其中:资料不全、失访、合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者、因副作用不能耐受退出、单纯苯那普利治疗血压升高需要更改的病例共15例,将此部分病例排除。最终纳入研究病例135例,患者均表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无疑义,基本情况为:男83例,女52例,平均年龄为603±78岁。

2方法

1药物治疗

所有病例均停用降压药物2周,以减少其他药物影响。所有患者口服苯那普利6个月,初始剂量是10mg/d,最大剂量达20mg/d,疗程为6个月。

2监测指标

2 1血压监测

测量血压的时候要注意“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及定血压计。所有患者均选取右上臂、采取坐位、每天于早8点采用同一个血压计进行测量。患者治疗前血压是治疗前5d内非同日血压的均值,治疗后血压是疗程结束后5d非同日血压的均值。

22左室肥厚评估

所有患者采用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肥厚情况。治疗前后皆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测量5个心动周期,并根据Devereux心室重量校正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5次测得的心搏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得出平均值,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3护理

1用药护理

原则是严格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患者懈怠情况的出现。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端正服药意识,坚持服药。在患者用药期间,护士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坚持每周随访,告知患者用药期间不得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记录用药前后血压值,观察有无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如头晕、头痛、疲劳、症状性低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2血压护理

原则是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首先由护士示范正确测量方法、测量部位以及血压计的矫正方法,告知测量血压的“四定原则”,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由于患者用药时间长,护士应设计表格记录血压情况,告知患者应坚持每周测量三次血压,坚持每周随访,了解血压情况,如发现患者出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就医。

3一般护理

指导患者不宜长期卧床或静坐,应适量运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适当控制钠盐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食物,提倡低钠、低盐饮食,多进食含维生素多、蛋白质高的食物,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忌烟酒。

4心理护理

精神因素、心理状态与高血压发生有直接关系。老年人易情绪激动,可诱发血压升高。[3]护士需要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多谈心了解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生活状态,发现患者心理隐忧,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给予指导,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用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表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有效地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保持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同时指导亲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24统计学方法

将获得的数据用SPSS 170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t检验,以P

3结果

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3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待产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以待产期尤为多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抽搐、昏迷、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可导致严重结果,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实施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取得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其中初产妇104例,经产妇18例。患者入院时血压均≥90/160mmHg,尿蛋白>300mg/24h,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32.12±5.43)岁;孕周36~40周,平均(37.12±4.28)周。

护理方法: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身生命安危,以及药物治疗对胎儿影响的担心,焦虑和恐惧情绪比较常见。对此,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耐心与患者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知识及护理重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饮食及体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低脂肪、低盐、高蛋白营养摄入,注意饮食中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求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保持卧床休息,确保胎盘供血充足,避免胎儿缺氧。③生命体征监测: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要对患者精神状态及意识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对症治疗措施。④治疗同步护理:对于采用硫酸镁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慎重用药,在给药前要确定患者膝跳反射正常、排尿量和呼吸症状,同时要做好葡萄糖酸钙解毒准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进行解毒抢救。⑤监测胎心和胎动:待产期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子痫前期症状,可导致胎儿窒息和死亡,为此应对胎儿胎心和胎动进行密切监测,胎儿胎心音160次/min,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吸氧护理。⑥环境护理:确保住院环境整洁舒适,病房内要保持安静、通风良好、光线充足。⑦睡眠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对减轻患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患者休息时间段中,要保证病房绝对安静,避免光线刺激,避免一些打扰患者休息的治疗和护理活动,如有必要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解决患者失眠问题。

评价指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视为生命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

结果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方面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受环境和基因影响,在患者妊娠中期至分娩前均可发病,待产期是妊娠高血压的高峰期,当前医疗技术依然无法彻底预防妊娠高血压。做好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工作,对于防治病情进展和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4

【关键词】高血压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92-02

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均等化,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11月1-10日对市国税局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工作,对规范操作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准确度及对发现的高血压患者的干预管理作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市国税局健康体检参检的全部人员共296人。

1.2 方法

1.2.1 血压测定方法

使用计量部门校检合格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其步骤一是将血压计的袖带缠于上臂,平服紧贴,气囊中间部位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二是打开血压计开关,快速充气,待触知桡动脉脉搏消失后再加30mmHg(4kPa)。三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然后放松气阀,使压力以每秒2-3mmHg的速度下降。四是当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数值即为收缩压,当听诊器里声音消失时的数值即为舒张压。如果水银柱到零位心搏音仍不消失,则以变音时数值为舒张压。五是放松气囊阀门,使水银柱回到零位,关闭血压计开关,把所测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记录下来。

1.2.2 高血压诊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

1.2.3 血压测量准确度的判定

血压测定由血压测量小组进行,包括2名医生,1名护士。被测者休息10min以上,排除影响血压各种因素,取坐位,测右臂,做好记录并及时录入电脑保存。采用双肓法每天抽取10名患者再次测量血压,其误差不超过2mmHg者为血压判定准确。

1.2.4 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发现高血压患者

嘱连续三天上午八点复测血压一次,非同日三次血压达到高血压判定标准者确诊为高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抗高血压药并定期复查,血压已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的高血压患者每月至少一次复查,血压未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的患者每月至少进行二次复查。

1.2.5 高血压病的管理

1.2.5.1 开展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宣教,提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

向体检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向测量血压偏高者宣传高血压病的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及存在的危险因素,从不同层次、方位广泛开展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

1.2.5.2 开展高血压病的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

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有害危险因素的不同,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给予个性化用药方案,并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2.5.3 开展生活习惯干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指导高血压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每日热量供应比理想体质量减少20%~30%,多食蔬菜如:芹菜、香菜、蕨菜等山芹野菜(自动去找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水果以增加饱腹感,限制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低于6g,减少脂肪摄入,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10%,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饮用乙醇量<20~30g,女性<15~20g。

1.2.5.4 实施心理疏导,降低影响因素

针对体检者血压波动较大和部分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控制幅度较小的情况,医生与体检者共同分析影响血压波动情况和降压效果差的原因,实施心理疏导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

1.2.5.5 建立高血压患者的微机档案,实施随访动态管理

建立高血压病人健康档案,并实施随访动态管理,每月随访一次,掌握血压控制效果。

2 结果

2.1 共体检296人,其中男性195人,女性101人;年龄在20-81岁之间,其中20-39岁(青年组)100人,39-59岁(中年组)170人,59岁以上(老年组)26人,经医生复测考核其血压的准确度不超过2mmHg,双肓法随机考核群体100人,4人超过2 mmHg,准确率达96%。

2.2 确诊高血压患者74人(男57人,女1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5%。其中20-39岁(青年组)6人(占6%),39-59岁(中年组)50人(占29.41%),59岁以上(老年组)18人(占69.23%)。

2.3 高血压治疗效果有68人服用抗高血压药后来复测,前三个月复测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有61人,控制率为89.71%,三个月后复测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有67人,控制率为98.53%。

3 讨论

3.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危险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全身血管造成长期超极限的额外压力,导致血管的脆性损伤,最终引起血管的破裂、堵塞,可以说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5

关键词:危重患者;有创动脉血压;护理

有创血压是指动脉内置管后,连接测压装置或仪器进行连续测量血压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多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大手术围手术期等危重症需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者。有创血压监测可以直接、准确、持续地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患者血压变化,为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同时,也便于采集动脉血,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降低患者的痛苦。我科于2011年10月~2014年5月对80例危重患者行有创血压监测,现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3~86岁。其中,多发伤12例,重症颅脑外伤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急性肾衰竭9例,休克7例,急性胰腺炎5例,呼吸衰竭10例,心肺复苏术后3例,各种大手术后20例。动脉留置时间3~7d。

1.2 方法

1.2.1准备用物 一次性有创压力传感器、转换接头、加压袋、心电监护仪各1个,三通1只、动脉留置 针1副、无菌固定敷料1张,另准备无菌手套、无菌巾、稀释肝素生理盐水、消毒用物等。

1.2.2 置管方法 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采用20G~24G留置针,选择患者桡动脉、足背动脉或肱动脉将穿刺针头与皮肤呈30~40°,朝近心方向,针头斜面向下穿刺,见回血后边退针芯边将导管缓慢推进,见尾端有搏动性血液示穿刺成功,再将连接管接于测压系统上,固定套管针与连接管,用装于300mmHg压力加压袋内的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将测压系统与监护仪连接,校零后观察患者动脉波形和血压。

1.3结果 80例患者中发生堵管1例,局部感染1例,意外脱管2例,其余未出现并发症。

2 护理

2.1保持测压管通畅和准确 保持穿刺侧肢体的功能位,防止肢体扭曲。严密监护,发现动脉波形不准确或血压不准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与无创血压对比。换能器每4h校零一次。换能器放置妥当,原则上要求测压管压力基线应平腋中线第4肋间,当患者改变时需及时调整[1,2]。保持加压袋内300mmHg的压力,稀释肝素生理盐水用毕及时更换。管道内如有血块及时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每次抽血后立即用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防止凝血。

2.2 预防感染 置管、换药、动脉内抽血等操作时均应严格无菌,置管时尽可能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测压管道定时更换。动脉针使用无菌敷料固定,定时换药,有渗出、潮湿、污染时立即更换。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痛及穿刺侧肢体的感知、皮肤及末梢血运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出现不适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置管时间最长1w,如需继续应更换测压部位。

2.3意外脱管的预防 告知清醒患者留置动脉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嘱咐其活动肢体时幅度不宜过大,穿刺侧肢体勿受压,尽可能保持功能位。意识不清或烦躁的患者适当约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防止意外拔管或扭动幅度过大致动脉置管脱出。妥善固定动脉置管,经常查看固定是否牢固,敷料松动或卷边时及时更换。

2.4空气栓塞的预防 测压管严格排气后再与动脉留置针连接,连接必须紧密,整个管道必须充满稀释肝素生理盐水。

2.5拔管护理 拔管后常规加压至不出血后予无菌纱布覆盖并加压包扎,注意穿刺侧肢体末梢循环情况。

3讨论

有创血压监测是ICU患者的重要监测手段,能持续地观察循环系统的动态,收缩压正常时保证了体内脏器的供血.舒张压在于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平均动脉压是反映脏器灌注 的良好指标之一。有创血压能协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血压的瞬间变化,是目前公认的测量血压的标准。同时,动脉测压导管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理想途径,减少了对患者反复穿刺所致的损伤和痛苦,又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是,此操作为侵入性监测手段,容易发生堵管、感染、空气栓塞等并发症[1,2],本组通过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大地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6

关键词:有创血压监测 中心ICU 应用 护理

无创血压监测(NBP)是ICU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痛、安全等优点,但无法提供实时数据变化情况,且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测出的数据波动性较大,尤其是老年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ABP)是于动脉内置管连接压力传感器,利用监护仪直接读取数据,故应用起来更为直观、准确。此外,ABP能反应瞬时动脉血压变化情况,可反复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故在重症监护领域及急救领域应用价值很高。本研究对我院中心ICU收治的危重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进行桡动脉穿刺ABP与肱动脉NBP,旨在探讨ABP在中心ICU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心ICU2015年7月~12月间收治的行有创血压监测的176例危重住院患者。男性11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2.3±4.2)岁,其中开颅术后47例,腹腔大手术36例,脊柱损伤11例,急性胰腺炎12例,口腔肿瘤术后15例,骨科患者23例,心肺血管病20例,血液病13例。

1.2 方法

NBP测量方法,采取肱动脉为监测部位,使用标准袖带,袖带气囊包裹80%以上上臂,宽度至少为臂围的40%。连接监测仪,将测出的血压以数码形式显示于监测屏上。手动设置测压时间间隔为15min,24h持续监测。

ABP测量方法,选择桡动脉穿刺,将250ml生理盐水袋装入加压袋,连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并加压至300mmHg,将传感器管路中的空气排尽;经外桡动脉置入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迅速连接压力传感器,将回血冲净;待干,贴透明贴膜,用3M胶带固定,将压力传感器与监护仪连接,观察监护仪上的压力波形,波形规律整齐后进行动脉血压监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时,采用不弃血的采血方式,即从传感器上端校零处三通回抽2mL盐水,使动脉血回流至传感器处,留置针至传感器的导管长120cm,容积约3.5ml,打开传感器下端三通,用2ml注射器从此处取1ml-1.5ml动脉血标本。关闭三通,开放传感器,用加压袋中的盐水冲净回血。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种血压监测方式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ABP组收缩压为(13.26±1.06)kPa,明显低于NBP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监测结果比较(kPa)

3. 讨论

血压监测是重症患者所需监测的重要生命指征之一,NBP具有便捷、无痛、安全、无创伤等优点,但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准确性欠佳。ABP将动脉导管插入动脉内,并与显示屏相连接,不受袖带松紧度与宽松度以及人工加压、减压的影响,故能准确、及时、直观地记录瞬时动脉血压变化情况。ABP既能根据血压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抢救与用药提供依据。此外,动脉测压导管也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途径,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损害与痛苦。本研究中,ABP组的收缩压明显低于NBP组,考虑到这主要与中心ICU患者动脉搏动微弱,而袖带常因反复充气校正,易造成局部血液积聚,进而引起NBP值要高于真实血压值。故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说,NBP显示的血压值可能会偏高,而ABP则更为准确、客观。但ABP监测过程中要掌握好正确的护理方法,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体如下:

3.1 严密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如有异常立即拔针。对血压不稳定者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观察记录输液量与24h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存在末梢循环不良者,更换穿刺部位。

3.2 保持测压管畅通

妥善固定好套管针与压力传感器,以防套管针与测压管移位、脱落,影响测压结果。

3.3 保持测压系统的准确

ABP使用过程中注意每4h调零1次,测压时对数值存在疑问的,应随时进行零点、定标等核对,检查导管内有无空气、血块,若有及时纠正,定时冲洗。

3.4 预防感染

每日络合碘局部消毒,3M透明贴以便观察穿刺口情况。将三通管使用无菌巾包裹住,每72小时更换压力传感器。若存在与置管相关原因发热者,立即拔除动脉置管,将管道前端液体送检行细菌培养。

3.5 预防局部出血与皮下血肿

保持测压管密闭与连接牢固,防止出现接口处渗血。拔管后应持续加压10min,再用绷带加压包扎1h。

经过上述护理后,176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出血及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ABP相对于NBP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情况,而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避免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军,李桂芳,冯涛,等.重症患者无创血压及有创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26(1):15-17.

[2] 杨菲菲.ICU重症患者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100例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12,28(4):368.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7

[关键词] 复合伤;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33-03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套管留置于周围动脉内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能连续监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并将数值及波形实时展示于显示屏,及时准确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并可直接采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在临床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患者的监测[1]。持续动脉压力监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结果准确可靠,随时取值。本科为了对车祸致复合伤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时及早发现动脉压的突然变化,以及减轻患者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的痛苦减少患者损伤血管壁和护士工作量,实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现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应用于车祸后致复合伤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3例患者均是2010年8月~2013年2月发生车祸后所导致复合伤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22~53岁,平均(30.1±1.2)岁,患者入院时深度昏迷86例,浅昏迷12例,嗜睡5例,发生急性颅脑损伤38例(36.8%),颈髓损伤6例(5.8%),脾脏破裂后切除3例(2.9%),肝挫伤后行肝脏修补术2例(1.9%),骨盆骨折10例(9.7%),失血性休克59例(57.2%),均伴有严重锁骨及四肢骨折,创伤后合并脓血胸,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50例,因创伤后意识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致使氧疗效果不佳,56例行气管插管,8例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98例,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及心率80例,患者平均住院12 d,病情稳定后转至骨科行一期手术60例,完全治愈出院43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实行动脉穿刺置管动态监测有创血压,穿刺桡动脉49例,股动脉36例,足背动脉20例。观察期间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很好监测效果。

1.2 材料

20 G带延长管的留置针、美国飞利浦有创监护仪、、美国史密斯医疗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软包装生理盐水、加压袋、肝素、3 G透明敷料贴、一次性无菌无粉手套、绷带等。

1.3 选择穿刺部位

首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此位置表浅,容易触及与定位,方便于固定和护理,其次是股动脉、腋动脉,但此位置不易固定,易发生脱落,感染、穿刺失败。穿刺桡动脉前用血氧饱和度替代改良Allen’s试验进行检查[2]。即将经皮血氧饱和度夹子夹在拟穿刺的桡动脉肢体远端的拇指上,观察波形和血氧饱和度数值。然后用手压住桡动脉以阻断血流,观察血氧饱和度波形恢复时间及数值。当恢复时间≤7 s,即为侧支循环良好,可以进行穿刺置管。103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收缩压

2 结果

103例患者中未曾出现过感染、血栓、气栓、血肿等不良并发症,有1例左桡动脉置管因患者上肢躁动导致动脉置管脱落,重新穿刺留置导管固定后成功;1例足背动脉置管在监测中压力波形低平,较外周同侧上肢无创血压明显低,分析是年轻护士在抽动脉血气时未及时冲管所致堵塞,拔除原有动脉导管予重新穿刺置管后压力显示良好。

3 护理及病情观察

3.1 操作前准备

对清醒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动脉压监测目的、方法和优点,并签署穿刺动脉知情同意书,以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患者的配合。告知在置管一侧的肢体不可过多活动及用力。疼痛剧烈而烦躁不安时要约束好。准备软包装0.9%氯化钠500 mL加肝素钠1支(12 500 U)置于加压袋内,测压管道管壁硬,长度

3.2 管道的固定

在临床护理中传统固定方法是在皮肤穿刺进针处用一次性无菌透明敷料贴覆盖,这对于危重患者常因为气管插管不适或病情原因而出现躁动,影响穿刺针的位置导致动脉波形的变化,影响对病情的判断,严重时甚至出现导管折叠或脱管现象[3]。由于患者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微量泵泵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控制血压、心率,如发生脱管或打折情况,置管难度加大,需要护士反复多次穿刺会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血肿形成,增加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护士为患者固定动脉留置针时在使用传统方法基础上,可以取无菌小方纱保护,然后取宽4 cm,长60 cm,长度有弹性绷带缠绕3周,缠至第4周时把距离动脉穿刺点连接管近端放在拇指和食指指间固定好,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发生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保持动脉测压管的各个接头接牢固,防止脱开和漏液,躁动的患者加用约束带固定肢体。本组12例浅昏迷患者因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拉扯气管导管和各种管道,均按医嘱给予吗啡10 mg皮下注射镇静。

3.3 保持管道通畅

妥善固定套管针、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避免导管受压或扭曲,保持三通开关正确的使用方向。维持有效冲洗,压力换能器应连接肝素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肝素钠12 500 U稀释成2.5 U/mL),并将加压袋充气至300 mm Hg,保持每天持续冲洗有创血压动脉置管管腔的液体量约为150 mL。加压袋内的压力变化不明显(一般150~300 mm Hg),不需要护士反复加压操作,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肝素间歇冲洗法因频繁更换注射器及反复打开冲洗装置而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4],应避免肝素过量。随时严密观察监护仪上的动脉波形,准确记录血压数值,尤其在使用升压药或降压药时,更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改变,防止血压骤升或骤降。如见到监护仪上的动脉波形低平,意味着管尖贴壁;部分堵塞;三通或换能器中有血、气;管道太软。数值过高或过低是换能器位置没有放好。平卧时将压力换能器至于右胸壁中线以抵消监测管道重量带来的压力改变,当患者抬高时,换能器位置应以零点水平抬高。若管道内有凝血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如无回血,必须立刻拔出动脉插管,禁用动脉注射及加压冲洗[5]。本组病例未发生管道堵塞现象。

3.4 预防出血及血肿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可用软包装5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钠注射液0.4 mL,认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动脉测压管各连接处一定要紧密衔接,如果装置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连接松脱,都可导致快速出血。拔除动脉导管后,在穿刺点偏上方用无菌纱布和绷带加压包扎按压15~20 min,如果是切开置管的患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除动脉置管按压时间适当延长,加压包扎期间注意观察肢端是否出现紫绀、皮温降低情况,如包扎过紧应适当放松包扎。并密切观察有无继续出血。

3.5 预防气栓及感染

在测压、取血标本、调试零点等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防气体进入动脉,造成气体栓塞,抽取血标本时应将管道内液体全部抽出后再去取血,以免血液稀释影响结果。随时检查导管各连接处保持衔接紧密,本组病例无发生气体栓塞。护士每次监测前均应严格进行手卫生消毒,操作中保持动脉测压管无菌,预防感染,若发现穿刺部位红肿、发白或发绀,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应立即拔除,并用10%氯化钠或50%硫酸镁外敷,也可用红外线照射,短期内还应注意局部观察,以防出血[6]。

3.6 预防局部肢体坏死

在置管期间应严密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末梢的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末梢动脉搏动及手指(或足趾)活动情况,并与对侧肢体相比较。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做相应处理,如经处理无改善,应立即拔除穿刺管并通知医生。本组病例无发现局部肢体坏死。

3.7 注重舒适护理

复合伤患者肢体骨折和手术伤口剧烈疼痛,再加上担心疾病预后,很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而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程度。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内涵延伸,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7]。我们护士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从社会、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随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与患者沟通纠正不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争取亲属的经济支持和精神鼓励,让患者有爱与归属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生理上鼓励和训练清醒患者床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注意调整休息和饮食,对于因疼痛烦躁的患者遵医嘱使用镇痛和镇静药治疗时,每日要做到唤醒患者,避免ICU综合征的产生。

4 讨论

通过对103例车祸致复合伤患者,进行动脉穿刺置管105次,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过程,结果表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效果明显优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不仅不受人工加压、袖带松紧度影响,而且对于很多休克前期及手术后大量出血需要补液的患者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动脉血压数值。如连接中心深静脉管道调节美国飞利浦监护仪后能方便护士多次快速测量中心静脉压,结合有创动脉血压数值并严密观察尿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急重症病患者的抢救工作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为多次抽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的患者减轻穿刺痛苦,节省护士工作的时间,重点是能有效地指导抗休克补液治疗,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深受患者和护士的欢迎。本组病例在动脉穿刺置管留置时间最短18h,最长达8d,观察期间仅有1例左桡动脉置管因患者上肢躁动导致动脉置管脱落,重新穿刺留置导管固定后成功;1例足背动脉置管在监测中压力波形低平,较外周同侧上肢无创血压明显低,分析是年轻护士在抽动脉血气时未及时冲管所致堵塞,拔除原有动脉导管予重新穿刺置管后压力显示良好。因此护士在进行有创动脉监测期间,需要客观评估患者合作程度,如果是因为剧痛无法分散注意力,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和护理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必要时给予镇痛或镇静药处理,护士应高度重视舒适护理,有计划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的情绪,解决患者的生理和爱的归属感问题,使得患者保持良好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监测期间要注意保持动脉管道固定通畅,测压管无打折、弯曲现象,测压时压力换能器零点定位要随患者调节,保证有创动脉血压数值的准确性。平时抽血结束后要及时予肝素钠生理盐水冲管道,严防发生血栓堵塞现象。本组病例监测有创动脉未曾出现感染、气体栓塞、血肿及局部肢体坏死等并发症,顺利完成监测任务,此项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立文,程庆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杂志,2011(1):135.

[2] 高丽梅,罗少芳,区洁芬.不同留置针在外周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安全性比较[J].护理杂,2011,7(28):72.

[3] 区洁芬.外周动脉测压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81.

[4] 黄锦芳.加压输液袋用于有创血压动脉置管的维护[J].护理学杂志,2012,27(18):10.

[5] 刘明霞,郭满,李爱莉.体外循环术后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5):93-94.

[6] 郭芳,张育淑.30例重症病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132.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8

关键词:有创血压监测;手术中;应用及护理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Operation

MA Qin

(Operation Room, Li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yang 213300,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urgery for patients to take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nd the application of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Methods 32 cases of lien artery catheter for patients with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for the nursing,mastering monitoring method,nursing measure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Results 32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ere not appear casing obstruction,slippage,bleeding,blood clots,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Conclusion Adop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measures,can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complications,make the patients through operation period,obtain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In the operation;Application and nursing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周围动脉内,接压力传感器后利用监护仪进行连续测量血压的一种方法,能直接,及时,准确,连续地测量患者每个心动周期的动脉血压,反映血压变化的趋势,帮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病情,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处理,也提供各种血标本的采血通道。同时有创血压监测为侵入性的监测手段,为提高手术中有创血压的准确性,预防并发症,必须持续冲洗动脉监测管,保持通畅,在置管期间严密观察加强护理。近年来本院手术室对部分手术患者术中采用连续动脉血压监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应用有创血压监测的32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6岁~76岁,颅脑手术6例,腹部手术12例,低血容量急诊手术4例,腰椎手术8例,其它2例,均采用连续动脉血压监测。

1.2穿刺部位的选择 首选腕部桡动脉,因为桡动脉位置表浅易触摸,操作方便,穿刺容易成功。其次选足背动脉,肱动脉等。

1.3置管用物准备 20号动脉套管针,3 M透明敷料,一次性有创压力传感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5 ml注射器,肝素液(500 ml软袋包装生理盐水+肝素钠200 U)溶度为4 U/ml,加压袋,监护仪,无菌手套,0.5%碘伏,棉签。

1.4置管方法 手术患者平卧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约60°,拇指保持外展,摸清桡动脉搏动,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将穿刺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朝近心方向,针头斜面向下穿刺,见回血压低穿刺针尾部,捏住针芯边退针芯边推外套针,将外套针推至所需深度置管成功,拔出针芯锁住红色锁扣,用无菌3M透明敷料固定针头,连接已用肝素盐水排气的三通管,打开套管针上红色锁扣,用4 U/ml的肝素盐水将回血冲回血管,连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穿刺部位再次用胶布加固,标明穿刺时间并用约束带和纸板进行固定,避免套管针折叠脱出。

1.5测压方法 将压力传感器置于右心房同一水平(相当于第4肋水平),测压装置连接监护仪,关闭压力传感器三通动脉端,调零,连接肝素盐水,加压袋压力调至大于等于300mmHg(用手捏充气皮球,通过弹簧压力表显示压力当压力达到300mmHg时,弹簧压力表颜色显示为蓝色),将三通开关调至动脉端与传感器相同即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

1.6采血方法 抽血时将三通开关调至与动脉端相通阻断肝素盐水端,拧开三通管帽消毒,用5 ml注射器回抽动脉留置针及接头内的肝素盐水弃去,先抽1~2 ml血液避免污染,更换注射器抽取血标本,取得标本后将先抽取的血液回注给患者以防失血过多。最后用肝素盐水脉冲式冲洗至三通,留置针及接头内无回血即可。

1.7拔管 手术结束病情稳定应尽早拔管。拔除穿刺套管时要注意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压迫时间须10~20 min或用纱布加压包扎。

2护理措施

2.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部位应严格消毒并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防止污染,局部污染时立即处理。在动脉测压管内采血时导管接头处应用碘伏消毒不得污染,测压管道系统应始终保持无菌状态。

2.2保持测压管通畅 妥善固定套管,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防止导管受压或扭曲应使三通开关保持正确方向。

2.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出血和血肿,提高穿刺技术妥善固定,拔管后举高上肢压迫10~20 min并加压包扎。预防动脉内血栓气栓形成,测压管道的各个接头应连接紧密防止管道漏液,并确保肝素钠盐水的滴入,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肝素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凝血,管道内有血块堵塞应及时抽出,切勿将血块推入以防发生动脉栓塞。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拔除动脉测压管[1-4]。

3结果

32例手术患者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出现套管堵塞,滑脱,渗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4讨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能连续,及时,准确地反映动脉血压变化,为术中观察病情和用药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并可直接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监测等避免反复穿刺,即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当然有创血压监测有它的优点也有不足之处,但通过术中有效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梅登琼,李尧尧.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在手术中应用及护理[J].今日健康,2015,3(3):216.

[2]李海红,许丽,胡晓燕.32例老年患者心脏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2(4).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9

[关键词] 时间护理;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08-01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极大危害了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时间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时间护理已被人们广泛关注,时间护理理论也在不断的得到进一步完善。而利用时间护理理论对高血压病人在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生活方式,血压监测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保持血压呈现正常人昼夜变化规律,以阻止或延缓靶器官的损伤,也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570例高血压病人引入时间护理理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研究对象57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年龄40-65岁;对照组270例,其中男190例,女80例,年龄41-66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血压,病情,治疗,用药,文化程度,体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波动给予服药时间调整,健康教育时间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服药方式时间及健康教育方式护理。两组用药类别相同,都随访检测血压一年,每日的血压监测时间都在6:00,14:00,18:00,22:00,记录血压情况作比较。

1.3 护理措施

1.3.1 实验组时间护理干预措施 (1)服药方式指导:实验组根据病人血压变化节律采用最佳给药时间,如每日三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6:00,15:00,22:00每日两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6:00,22:00每日一次服药:则给要时间为6:00.(2)心理护理:选择以19:00-21:00时间为佳。(3)健康教育: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饮食总摄入量;控制体重,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勿急躁,焦虑,恐惧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4)随访 加强出院后的生活指导方式督促,提高病人从医的依存性,教会病人自己监测血压,增加防范心脑血管病的能力。

1.3.2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1)服药方法:给药时间,如每日三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每日两次服药时间为8:00,16:00;每日一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8:00。(2)心里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后随时进行。

1.3.3临床血压观察指标实验期间有专人测量血压,两组患者血压测量时间均在6:00,14:00,18:00,22:00记录血压测量值并作比较,测量时固定部位,固定血压计。

1.3.4疗效判断 (1)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2)有效:血压有明显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以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大于40mmHg;(3)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指标

1.4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X平方监测

2 结果

两组病人降血压效果比较见表1

实验组显效142例,占47.33%,有效127例,占42.33%;对照组显效84例,占31.11%,有效72例,占26.77%。两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3讨论

对高血压病人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机理。

时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人其研究目的在于依照血压昼夜波动的生物节律调整给药时间,给药剂量,提高病人的服药依存性和病人进行服药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参考文献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篇10

【关键词】 高血压;糖尿病;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148

高血压是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高血糖, 长时间高血糖会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硬化、管壁增厚、血管阻力变大的现象, 而这些正是造成高血压的主要原因[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十分常见的合并症, 对临床的护理及治疗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现将50 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4年1~6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30 例, 女20 例, 年龄60~82 岁, 平均年龄(64.38±5.87)岁。高血压 1 级患者 20 例, 2 级20 例, 3 级10 例。1型糖尿病 12 例, 2型糖尿病 38例。

1. 2 方法 对本组患者掌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类型, 根据其血压及血糖检测结果,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 2. 1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情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按照糖尿病“少食多餐”的要求,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减少盐的摄入, 以不超过 6 g/d 为宜, 因此限钠盐入量主要是减少烹调使用含盐调料, 并减少食用腌制食品。减少脂肪的摄入, 膳食中脂肪的含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 25% 以下。同时适当的补充钙和钾盐,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多喝牛奶。禁止吸烟及饮酒。减轻体重, 尽量使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25 以下。注意保持机体的营养均衡, 禁止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 多食容易消化的食物, 每餐应包含50% 以上的碳水化合物, 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因高纤维食物对于稳定血糖浓度有一定帮助[2]。

1. 2. 2 药物使用指导 患者需要口服降糖及降血压药物时, 护理人员应该将服用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详细告诉患者及其家属, 尤其对于药品的常用剂量、服药的方法和时间、经常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等要重点指出 ;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和肾功能减退的现象, 要及时停止服用有肝脏及肾脏损害的药物。服用降糖药物后30 min内一定要及时补充食物, 这样可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和减小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 做到餐前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 同时监测患者血糖波动,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避免不规范使用胰岛素而导致患者血糖不稳定 ;注射胰岛素时尽量选择运动较少的部位, 以免因运动而使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发生低血糖[3]; 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定时定量的口服降压药物, 将血压控制在较为平稳的范围。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监测血糖及血压。

1. 2. 3 病情观察及心理指导 要严密观察患者血糖情况。注意餐前及餐后和夜间的血糖监测,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 要立即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可吃少量含糖食物, 如巧克力、糖果、水果等。症状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给予药物干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烦躁及信心不足的情绪, 所以在护理此类患者时, 要把握患者的心理, 从每一个护理环节入手, 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指导, 使患者对此类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理性的对待疾病, 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 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

1. 2. 4 运动方法指导 适量的运动是患者调节控制血压以及血糖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少量的活动和锻炼可以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建议采取轻度的运动方式, 如打太极拳、散步、平地低速骑自行车等。患者每天的活动量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程度, 绝对禁止进行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避免患者因剧烈运动导致消耗量大引起低血糖现象。

1. 2. 5 健康教育指导 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有关疾病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疾病特点, 告知其疾病相关的危害、出现低血糖和高血压时的常规自救方法。告知患者戒除长期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使用快速血压计和血糖仪测血压和血糖, 指导并帮助患者建立血糖及血压记录本。为医生提供完善准确的血糖和血压记录, 提供相对可靠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出院以后进行规律的血糖和血压的监测, 定期到医院复查, 以便于医生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和降压药的剂量。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1周内出院的患者;好转:指经治疗3周出院患者;无效:指患者治疗无效出现病情加重持续3周以上的患者。

2 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 治愈12例(24%), 好转35例(70%), 无效3例(6%)。

3 小结

众所周知, 高血压与糖尿病一旦发病则意味着终身治疗, 所以对于如何控制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是目前社会讨论重点之一。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就是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咨询、治疗指导及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使患者能够全面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教育、饮食教育、运动教育, 不仅为患者减少了医疗费用, 更能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从而调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减少治疗难度, 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可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 邱雪梅, 张显, 等.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中华护理杂志, 2010, 57(6):439-440.

[2] 何彦珍.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因素分析及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