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词十篇

时间:2023-03-28 20:51:35

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篇1

关键词:资质聪颖 多才多艺 女作家女词人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她不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和女革命家,她还是一位有才华的女诗人。她的文学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象我国宋代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们的生活和创作都是分为了前后两期。虽然看似有些许相似,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其创作的艺术风格还是大有不同的。

李清照在创作上,生动的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经历。在生命早期,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所以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离愁别绪,不乏风韵优美之作。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随着丈夫的出任,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晚年作品中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过描写深秋黄昏的景色及感受,委婉曲折的表现了词人的国破家亡,夫死独守,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哀愁。李清照的诗词,不仅仅写个人情感,也关注国家兴亡。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谓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从中我们看出词人忧患余生的孤寂心情,流露出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和国运盛衰之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了诗人激昂慷慨,气壮词雄的爱国精神。

秋瑾从小读书很多,崇敬历代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她和李清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不幸,常有“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谢道韫》)“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精卫石》)之叹。她前期作品,也多为咏花明志,思亲述怀之作,秋瑾在她前期词作品中,还明显看出受李清照影响,秋瑾词《菩萨蛮 堪怜一片帘前月》有“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中就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两处闲愁。”秋瑾词的《金缕曲 凄唱阳关叠》:“月满西楼谁伴我”,李清照词就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李清照前期词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喜运用口语,所谓“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秋瑾词的语言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象上文中的〈相见欢〉,还有“陈瓜果,无限心事,背人偷诉。”(《玉交枝 金针度》),“忆到今宵人已去,谁伴我,数更筹。”(〈唐多令 肠断雨声秋〉)“清香暗度,知庭角梅开,寻时怕误。”(《 齐天乐 朔风萧瑟》)语言极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寓风韵于字里,见清新于行间,极富生活气息。1903年秋瑾进京后,阅读新书报,思想日趋先进,益感家庭如囚笼,无可忍耐。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秋瑾后期的诗词由于所处朝代的影响,气势宏伟,风格雄浑。读她的诗词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奋发飞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激情的英雄主义精神。她为了民族的解放临难不苟、从容就义,正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的诗词篇2

关键词: 审美;崇高;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64-020引言

在中国女性词人中,生活于两宋交替的李清照和明末清初的柳如是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时代,成长环境迥异,但她们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以往只注重她们诗词婉约、清丽、阴柔的一面;但对打上深深时代烙印所具的独特个性的审美特质所形成的高洁、激昂、雄健、豪放的阳刚一面却常被忽略,本文将着重论证二人诗词共同的审美特征的阳刚风格所产生的崇高感。“所谓崇高,主要指文章风格的审美特质。”

1“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雄健、豪放阳刚气

李清照和柳如是都生活在对女性歧视的男权化封建社会中,男权的巨大阴影几乎笼罩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但她们却能在男权化的社会中敢于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显示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气概,表现出豪放、雄健的“丈夫气”,使诗词充溢着崇高感和悲剧美,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她们内心里强烈的男性化倾向,使她们发挥超人的想象力,把这种丈夫气表现在词上,带人进入柔中见刚,洋洋洒洒,径直酣畅的崇高境界。如李清照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气势恢宏,凝重、沉郁之气溢于言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以云涛、星河、千帆、九万里风鹏等意象,营造了天界开阔动荡、磅礴的气势,千帆竟舞的景象,表现她雄心难泯的奇情。

她们用宏大的意象、开阔的意境与豪放雄健之魂塑造出的“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形象令人感叹。她们精神上、心灵上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激烈的冲突,使她们无法与命运抗争,只能以感性生命遭受摧残和毁灭成就了精神生命——诗词的崇高感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使读者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成为人们心灵之中的“伟丈夫”。

2“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的激昂、深沉爱国情

郞吉弩斯认为,没有高尚的精神就不可能形成崇高。“崇高的风格是一棵伟大心灵的回声,一个终生墨守狭隘的、奴从思想和习惯的人,决不可能说出令人击节称赏的言词。”[2]两位女性都把高尚的爱国情怀贯穿于她们的一生。她们生活在异族入侵的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在金人入侵,北宋王朝瞬时灰飞烟灭之时,随夫南奔临安,饱受动荡颠沛流离之苦,在表现个人哀怨的同时也呼唤民族英雄的出场;一个在新兴的女真政权登基燕京,备感国破家亡之痛,积极联络抗清志士,为反清复明活动而奔走,表现出“侠义”的女性风采。时代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使她们后期的诗词不再局限于写“一己之哀怨”,而是极力表现家国之大不幸。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说过,真正的悲剧感永远是与崇高感、伟大感不可分地连为一体的,它是崇高感的一种。

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在她得知朝廷派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为正副使臣赴金国求和后,她把韩肖胄比作西汉成帝时匈奴敬畏的丞相王商、唐代联回纥征吐蕃的郭子仪,期待他们能不辱使命,大扬国威:“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同时指出敌人:“夷虏从来狼,不虞预备庸何伤。”的掠夺本质。《打马图经》她借古讽今,称赞东晋率军伐蜀的桓温和取得淝水大捷的谢安:“生平不负,遂成剑阁之勋;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她慨叹朝中并不缺乏像桓温、谢安这样杰出的人才,只是未得重用而已:“今日岂无元之(桓温),明时不乏安石。”《打马赋》中“望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以“止渴”“充饥”之戏表达主战恢复中原的决心,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杯土。”反映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她关心“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逐与流人伍。”的沦陷人民,她“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深沉浓重,痛苦难耐的家国之思使她:“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正是这“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的爱国主义激情使她“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希望回到被金寇占领的故乡。可是,当时秦桧为相,无人敢言兵,“庙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黄檗山人《题打马图》)。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的诗句表现出为国犯颜、不怕断头的胆略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令苟安者汗颜。诚如清人李汉章所评:“国破家亡感慨多,中兴汗马久磋跎。可怜淮水终难渡,遗恨还同说过河。”“家国不幸诗人幸”,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在民族和国家的悲剧中更有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隔五百年后,柳如是面临着惊人相似的同样的民族的悲剧。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有“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己者焉。”来评其爱国情怀。诗人面对抗金英雄岳飞的坟冢,面对沦为异族统治国土,她写出了:“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旄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戌楼。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东山酬唱集·岳武穆词)铿锵有力的诗句,深沉激越的感情,体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她来到同样与岳飞忠骨葬于杭州的于谦墓前,赞颂于谦“少保绝世人,功名寄辽廓。方其用兵时,战守何精确。意气吞龙荒,事业高云阁。”可是“自公替凌后,几人称荦卓。所以徒步客,恸哭霸王略。” (《于忠肃祠》)一改以往情诗的悱恻缠绵,凄婉哀绝,而是讽古喻今,心荡豪气。

精忠报国的英烈激励着她,她积极投入到抗清复明的活动中。

柳如是在清军兵临城下时,曾劝丈夫钱谦益殉国以保名节,钱谦益辞以不能,她便欲投水自尽,因被拦而不得行。后钱谦益在她的鼓动下,积极支持瞿式耜和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活动,她则暗地里支持抗清复明的组织,以实际行动来实现她 “三户亡秦之志”的爱国情。

在李清照和柳如是的作品中,她们以一个历经坎坷、身心布满创伤苦难者的形象反映了时代的痛苦和社会的变乱,以慷慨激昂的笔触抒写着她内心沉重的忧患意识,把崇高的爱国精神与国破家亡的悲剧感染力交织在一起,起到了净化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高昂的民族气节、开阔的胸襟,绝非以往任何女诗人所能比拟,这也正是陈寅恪先生对她极为欣赏之处。

3特立独行、超凡脱俗的高标人格

李清照的诗词篇3

论文摘要:李清照的诗歌题材广泛,爱憎分明,风格豪迈道劲,颇有大丈夫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详细论述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其诗词风格的相互影响。

文翰寓品格,诗章见性灵。李清照是一位真正用心、用情写作的诗人。她的诗作虽大多散佚,现在能收集到的不过十余首,但却皆属上乘之作。李清照诗歌的思想境界较词深广,内容题材也广泛得多,不再拘泥于儿女之情,而是充斥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雄浑沉郁的家国之思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豪迈飘逸的诗歌风格

李清照的诗歌风格豪迈遒劲,奇气横溢,颇有大丈夫气概,善于使事用典,借古讽今,想象丰富,语意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清照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大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整体风格与词不同。

《乌江》(也作《夏日绝句》)是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全诗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时要顶天立地做人中豪杰,死后也做鬼中英雄。全诗气魄宏大,感情深沉,用项羽的不肯南渡对比偷安~隅的南宋君臣,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假若人们是初读此诗,谁又能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位经常咏叹“绿肥红瘦”、“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弱女子之手。《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此诗通过赞美嵇康,严厉地抨击了那些卖国求荣、厚颜地依附伪政权的士大夫,笔力强劲,震撼人心。《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是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气象宏伟,感喟深沉。作者面对胜迹发出兴亡之叹,和一般的题咏诗不同,她把大好河山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以雄峻的笔势,极写了八咏楼的江河横流、旷野无边的景色,气魄卜分宏大。而一个“愁”字又把读者的心思从眼前壮丽的景色带到现实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如此大好河山竞忍心拱手让与敌人,不禁使人万分愤慨。这几首诗中的雄浑豪迈之气已超越一般男子之所作,其气魄之大,见解之深,思虑之广,已足可俯视巾帼、不让须眉了。

善于使事用典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色,李清照也不例外。为了表达她的爱国情感,她偏爱在诗中援引英雄人物的事迹,如《乌江》中的项羽,《咏史》中的嵇康,志在恢复山河的王导与坚决主战的刘琨(“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等。李清照在诗歌中善于用典来表达情感或透彻说理。她在《上枢密韩肖胄诗》中用典二十多处,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均多借用典故,或明用,或暗用,或正用,或反用。表情贴切,含义深刻。如她为了说明对敌人不可轻信,连举二例“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上半句用了春秋时楚人欲于盟会中袭晋,把甲穿于衣中,使晋人不备的典故,下半句则化用了唐贞元三年,侍中浑城与吐蕃相尚结赞盟于平凉,为吐蕃军所劫事。还有为了劝说二使臣广泛使用当地人才,说道:“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用袁虎、孟尝君事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用典十分贴切、得当。

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李清照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她善于通过想象和联想营造诗境,抒发感想。如《上枢密韩肖胄诗》的第二首七律,便通篇都是作者的想象。“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作者想象宋朝使臣出使金国,经过昔日的国都,必将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反映出北方人民迫切希望恢复国土的心情。《晓梦》:“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这是一首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歌。诗人描绘出梦中的理想境界,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柬地生活,正当诗人沉浸在这一美好世界之中时,梦忽然醒了,看看周围的现实世界,不禁叹道:“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嗟叹之人又何止清照一人,天地悠悠,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理想的难以实现而怆然涕下,现实和理想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成为人类永恒的悲叹!

二、李清照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李清照作为一位久居深闺的贵妇,一介女流竟然能够“做诗以诋士大夫”,其诗作豪迈刚健,奇气横溢,有大丈夫气概,其政治见解也独树一帜,观点新颖深刻,这在当时女诗人中是极少见的,而形成这种诗歌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家庭原因。其父李格非是著名的文学家,母亲王氏也爱好文学,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的文学造诣日益精深。清照l8岁时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伉俪情深。婚后,清照一直协助丈夫收集金石书画,并跟随丈夫仕宦,到过很多地方视野也较一般闺阁贵妇开阔。家庭环境的开明与文学气氛的浓厚给李清照的才华以极大的肯定与保护,在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李清照虽不是唯一的特例,但却是其中最突出的。她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思想深刻、新颖能发人深省。如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一语道破安史之乱形成的根本原因,即唐玄宗的“酒肉堆中不知老”,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比张耒“玉环妖血无人扫”的红颜祸水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其次是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李清照的身上充满着一种自信的张力,她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甚至自负。“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学语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分得知字》)。作者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肯定更希望能够在国难当头之时,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封建时代,作为一个女子,是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因此她只能感叹“学诗谩有惊人句”。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事实上她一直是活跃地、积极地关注时事,关心朝廷的一举一动,因此才有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才有了《上枢密韩肖胄诗》。李清照性格的又一特点就是刚烈。因为她的刚烈,她可以大胆反抗封建家长,上诗讽刺她的公公赵挺之,这在封建社会简直是大逆不道的。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为卷入党争,被革职流放,清照曾上诗给她的公公赵挺之,请求他救助自己的父亲,诗中有“何况人间父子情”这样感人的诗句,但却未能打动赵挺之。而当赵挺之节节高升之时,李清照再次上书,这次却是对这位热衷权势的公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诗中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可谓大胆之极了。清照的刚烈使她对一味妥协求和的南宋朝廷十分不满,写下了一系列充满爱国豪情与深沉无奈的诗句。

第三,是社会原因。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的阴影、亡国的威胁始终笼罩着宋朝廷和黎民百姓.尤其是靖康之难后,江河日下的局势与风雨飘摇的半壁江山都使诗人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满腔的爱国热情与对朝廷的失望都是诗人急于要宣泄出来的,因此,在她的诗中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此类内容。为了避难,清照不得不远离家乡,不断流亡。赵明诚去世后,她孤身一人,流离漂泊,亡国之恨,乡关之思,身世之感都化作一腔悲歌,慷慨激昂地唱出邪浓得化不开的“愁”与“怨”。

三、李清照诗词风格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在李清照的创作中其诗作的整体风格与其词作差异较大。她在诗与词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如果说在李清照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比黄花瘦”、“欲语泪先流”的哀婉女子,那么在她的诗中则充斥着一个激昂豪迈、悼国怀乡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一婉约,一豪放;一细致,一雄浑;一是诗人独抒性灵的心情日记,一为作者参政议政的豪迈文章。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融合于一个弱女子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第一,宋人心目中诗词的不同地位。诗是“载道”、“言志”的工具,而词是“诗馀”,是“小道”,是游戏之作。“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有较多的政治功用,是一种严肃的文体。而词由于兴起于民间,且是教坊歌姬舞伎弹唱所制,所以流于“艳科”,且由于词的特殊形式更便于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她是严格区分诗词的功用的,她可以用诗来表达她的政治理想、社会抱负,但她在词中却沉浸在心灵的各种情绪之中,独自品味内心的点点滴滴与离愁别恨。

第二,李清照个人的词学主张。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高的要求,以便“协律”、“可歌”。由于对词有了多方面的限制,也就缩小了词所能表达的题材范围,可以说,李清照是有意让词成为她抒感、伤春悲秋的载体的。

李清照的诗词篇4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导语设计: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缦纱,咀嚼古往今来的愁情悲怀,三千年古代历史长河中,把愁情写得曲尽其妙的当属独步词坛、光耀千秋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了。其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春愁,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离愁,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浓愁,更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无法言说的悲愁。

二、初读悟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读通诗词,把握此词的感情基调,并想想诗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感情基调:深沉凝重、悲凉愁苦。

主要内容:词人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三、再读品情:请几位同学朗读诗词,同学交流朗读体会,并共同鉴赏诗词是如何来表现诗人难以排遣的深重的愁绪的。

(一)抓住词中的叠词来品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

(二)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

(三)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知人论世:“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一切情语都与词人的身世遭际息息相关。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重重叠叠的浓愁,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看看作者的人生历程。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吟诗作对,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收藏丧失殆尽。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孤寂而死。

晚年的李清照饱尝了丧夫之痛、颠沛之苦、孀居之哀、亡国之恨,她孤苦伶仃,在漫漫的孤寂中挣扎,在伤痛与离愁的交织中,把一生的悲怆都浓缩在《声声慢》这首千古绝唱中。

五、比较阅读李清照早期诗词《如梦令》(一):

1.这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一)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抒写了李清照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境界优美怡人,风格清新明快,表现了她早期生活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2. 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梦令》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优裕与无虑,少女的那种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

《声声慢》抒写她晚年遭受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之时的那种孤苦无依、哀婉凄绝的处境与悲愁。

《声声慢》教学设计评析

通过“形象描述”的导语设计来充分展现李清照富有才情又愁肠百结的凄美妩媚形象,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调动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从而走进诗词,走近词人。

初读阶段入情,侧重于整体感知,在自读的基础上,学生个人充分感知语言,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进入诗词蕴含的深沉凝重,凄楚哀婉的情感氛围中。

再读阶段品情,侧重于对诗词语言的揣摩品味,通过学生示范朗读、交流朗读体会来共同鉴赏、品味词人抒写的难以排遣的愁绪。通过对本词极富特色的叠词运用和意象选择的赏析,体味词人内心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的愁情。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水到渠成,神妙有嚼劲,展现了词人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的哀愁。

知人论世阶段,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所寄寓的情感,找到诗词情感的依托而设计的。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近于说梦的。”对李清照身世遭际的描述让学生“心有戚戚焉”,从而更深地体悟了李清照的《声声慢》,更好地贴近了词作和李清照本人。

比较阅读的设计则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更形象深刻地感悟理解“词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的特点,引导学生再次通过对李清照不同时期作品的品味、鉴赏,寻找词人的心路历程。这样的阅读比较与积累,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也更深切地理解了作品情感抒发的真切感人。

李清照的诗词篇5

凑了一个空隙,去登金华八咏楼。不为别的,因为这里有一代词人李清照的足迹。

郑振铎先生曾经很真情地评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

将“最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放在这样一个古代女性身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事。刘小川先生也说得真切:“历史的星空,尽管女人寥寥,但总算有一个李清照,光辉不让须眉。文学史为她辟专节,‘等级’仅次于李杜苏辛,却并非勉强提高妇女地位。如果李清照缺席,事情将很麻烦:把蔡文姬、薛涛或花蕊夫人提到一流作家的位置,难免凑份之嫌。”

这样的大词人在此驻足,来到金华,不登八咏楼,是为一生的遗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楼台亭阁,有文人墨客登临赋诗,自然会名扬天下。金华的八咏楼不仅是个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跟诗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所以风流千古。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后改名元畅楼。位于金华市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面临婺江,楼高数丈,屹立于石砌台基上,有石级百余。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首《登元畅楼》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凌风谢,回望川之阴。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云生岭作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并在此基础上又增写了八首诗歌,称为《八咏》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传为绝唱,故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元畅楼为八咏楼。

上午八时半许,我与毛友登上八咏楼,却空无一人。凭栏远眺,蓝天万里,白云朵朵,南山连屏,双溪蜿蜒,尽收眼底。新建的“八咏公园”横伸在八咏楼与双溪江(即婺江)之间,绿荫成林。八咏楼现存建筑共四进。第一进为主体建筑,重檐楼阁,歇山屋顶,翼角起翘,石砌台基。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所以登上八咏楼,首先见到是一个墨绿色的石像,这就是沈约。穿过一个厅堂,拐过屏风,一尊白色的雕像静静伫立着,这就是李清照。郭沫若书写的“一代词人”的横匾挂在门厅上。李清照的雕像显得有些高挑,据说是因为李清照的身材在古代女子中是属于修长的一个。

李清照不但长得高挑,而且也长得非常漂亮,完全称得上美女,这有她的《减字木兰花》词为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横。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敢与鲜花比美,充分说明她的确生得漂亮。她清瘦而高挑,属于那种“骨感美人”一类。换句话说,她长得比较现代。性格活泼而含蓄,又十足的古代。

李清照的家世不同于一般,用有现在的话说是“官二代”,用传统的话说是书香门第。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著名学者,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博通经史,能诗善文,是苏轼门下有名的“四学士”之一。而且李格非藏书甚富,李清照秉承家学,从小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当然李清照可没有像有的“官二代”那样,沉迷于梳妆打扮,K歌娱乐,蒸发青春,挥霍钱财。而是崇拜杜甫,向往李邕的风度,晋唐宋诗人,都被她收入眼帘,在当时是相当有才华的“官二代”少女。

“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对宋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动,形诸歌咏。宋人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于是“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把宋词推向文学的高峰。

李清照的词固然少不了“艳料”,但更多的却是“真情”。

李清照不但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而且她的词作又别具一格,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文学来源于生活,诗词的创作离不开生活本身。李清照之所以能创出流传千古的词作,与其一生中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有密切关系。

李清照一生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生活优裕,十八岁那年又嫁给官宦之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这一时期李清照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且看小令《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袜剗犹剗袜,不穿鞋。正在后花园里打秋千的李清照,忽见有客人来,于是连鞋也顾不得穿,和羞走,金钗溜,走到门边却回头,瞧那客人怎生模样。并且掩饰,低头嗅青梅。青梅本无味,实是少女心中有滋味。少女的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之态跃然纸上。

所以有人说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异性相当敏感。若说《点绛唇》尚不足为证,我们再看《蝶恋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柳眼梅腮春心动。酒意,诗情,春心,三种可以燃烧的东西混为一团,然后逼出带着身体特征的急切追问:谁来与共?

没人来。于是少女掉眼泪,“夜阑犹剪灯花弄。”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呀想呀,春心欲胀破,枕损钗头凤。

此情多敏感,此欲多炽烈!

历史的真相大约是这样:李清照原本性早熟,情炽烈,而她读的那些闲书,那些“艳科”作品,又使得到强化。她的艺术天分使她能用语言给出异于一般女孩子的情状。礼教给她张力,修养使她含蓄,她赢得了一个能让宋代士大夫认可的表达空间。这也许是后人赋予她“婉约派”代表人物的一个原因吧。琼瑶的言情小说风靡大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是缘于琼瑶对宋词有相当深的研究。“词言情”,此话不假。

文学创作唯有进步才是硬道理。李清照婚后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李清照二十一岁那年的重阳节,两宋婉约词绝唱《醉花阴》问世了。李清照把它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喷薄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拍案叫绝,又仰天长叹。夫妇二人,从此分出高下。陆德夫的点评传遍京师,后世传为佳话。宋元明清的各式书斋,多少儒生捋须而诵,多少名媛捧心而吟。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地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又病死。李清照从天堂一下子跌落到孤苦的境遇。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这为她创作诗词提供了充沛的素材。所以她后期的词作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悲秋之意,悲愁之苦满眼都是。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多劫多难的遭遇,促使了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因此,有很多人把视点都停留在李清照的“婉约词”上,而真正的李清照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却往往被人忽视。而评价李清照的“最伟大”之处,也正鉴于其刚柔相济的词风和那颗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之心。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地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所以当李清照避难到金华,登上八咏楼,感慨地写下《题八咏楼》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多年的背井离乡,使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伤痕累累。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的诗词篇6

试图采用平行比较的手法,从她们各自的身世、生长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她们创作的重大影响,以及她们诗歌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比

较和探讨。

关键词:诗词 ; 文化背景;意象 ; 艺术风格 ; 比较深析;

我国当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庚在她所著的《中国文学简史》中论及宋代诗人李清照,写道:“中国女作家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这是唯一的一个人了。”

李清照历来以优秀的词人著称,不但写了大量的词,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她最著名的一首《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宏伟的气魄,成为千古绝句。

1979年,世界天文界破天荒地以“李清照”给水星上一座环形的山脉命名。地球上的女诗人成了水星座,李清照成为中国文坛上永放光辉的星辰。诗人李清照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和宇宙。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家庭生活富裕、文艺学术气氛极浓。李清照自幼博通诗书,才力华瞻。早年所写的诗词都是关于闺中生活情趣的内容,词风清新俊秀。之后因经历了国破家亡,后期的作品多写家国之痛和时世之悲,词风超于凄咽悲楚。

艾米丽·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天才的女诗人,美国新诗的鼻祖,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与李清照相比,狄金森生长的年代要迟七百多年,因此这两位女诗人诗歌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狄金森生长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安默斯特镇,父亲是一位律师。她17岁时进入一所女子神学院学习,但只读了一年书便返回家中,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诗人。美国内战前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为逃避恶劣的社会环境,她选择独处,与自然为伍。狄金森以自然为题材,一生共写了1775首诗歌,其中500多首是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融洽与和谐,这是她的理想的体现。

作家的作品,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这两位杰出的诗人的诗作,是时代赋予的心声。李清照与狄金森虽然一个生活在古代,中国封建时代的中期;一个生活在近代,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亦即资本主义时代的中期。两位女诗人都生活在社会向上发展阶段。在她们的生活中,社会和家庭是她们的文化背景,也是她们诗歌创作的土壤。两位女诗人生长的家庭都有着较深的文化涵养,也是比较富裕的殷实之家。所以在她们少女时代,都一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并憧憬着甜蜜的梦。请看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首传唱千古的词,是作者少女时代的自画像。荡完秋千后,她有点累,双手因为用力也有点疼,懒洋洋、慢吞吞地摩挲着手,这正是露水浓、花儿少的初夏时刻,出了点汗,把薄衣服都湿透了。这时,求亲的男子刚好来探家,她一见陌生客人来了,紧张得赶紧往屋内躲藏,因慌乱顾不得穿鞋,连头上的金钗都掉了,十分害羞。这反映了封建时代深闺女子不能在陌生男人前抛头露面的禁忌。但她毕竟是个活泼的少女,天真又好奇。她想看看求亲的男人长相如何。于是又在门口站住了,一边回头看客人,一边还拿着一颗刚采下的青梅在鼻子底下嗅着,一副娇憨之态,清纯可爱,也体现了这位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爱情的反叛精神和浪漫情怀。

狄金森在少女时代所写的诗歌,也体现出类似的天真浪漫、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主题。与李清照生长的封建时代不同,她的诗歌有西方资本主义开放时代女性的特征,作为一位几乎足不出户的闺女,她终日与书为伴,但想的是如何通过读书,扩大视野,到外界探险,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请看她的“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任何快船也不如书卷):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To take us lands away,/Nor any courser like a page of prancing poetry://This traverse may the poorest take/Without oppress of toll;/How frugal is the chariot/That bears the human soul!

(任何快船也不如书卷;/它能带我们远游各地,/任何骏马也比不上/一页奔腾的诗篇;//最穷的人也能游览/不愁交不起路捐;/载满人类灵魂的车辆/使用起来最低廉!

这首短诗使用三个意象:frigate(快速帆船)、courser(骏马)和chariot(轻便马车)来和book(书本)比较,把书本比作这些运输工具,把人带到广阔的想象世界中去,把读书的趣味和遨游传奇式的世界的情趣沟通起来,从而使诗情得到升华。

李清照因无生育,被公公强迫与丈夫分居两地。她写了许多思君的诗歌,从内心里发出对丈夫的思念与夫妻间真挚的爱情。《醉花阴》被视为李清照词中的精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是思亲团聚的佳节,虽然生活在仕宦之家,生活环境优裕,日夜都在怨愁中度日,因为酒前花下少一人,哪会不消魂呢!你看西风把窗帘吹起,看看我整个人比黄花还瘦。诗人作此诗表达因夫妻分离,思念之情绵绵不绝。李清照的这些思君词,委婉含蓄,藏而不露,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爱情生活的写照。

狄金森生活的时代则是女性可以自由谈情说爱、选择自己婚姻权力的时代,本来,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爱的对象,向所爱的人求爱,她左盼右盼,却等他不来,这使她十分失望,这就是她第一次失败的恋爱。然而她却敢于直率、坦诚地用诗歌表达她追求的愿望。请看狄金森的爱情诗“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如果你在秋天到来)的片段。

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

如果你在秋天到来,

I`d brush the summer by

我将轻拂夏日而过,

With half a smile,and half a spurn,

半带微笑,半带弃绝,

As House wives do,a Fly.

如家庭主妇把蝇捕捉。

If I could see you in a year,

如果能在一年之内将你盼来,

I`d wind the month in balls--

我将把月份缠绕成一个个纱球,

And put them each in separate Drawers,

把它们分开,放进各自的抽屉

For fear the numbers fuse

以免这些数字融合,不再分开。

But,now,uncertain of the length

而目前日期遥遥,

Of this,that is betweern,

等待无期,天各一方

It goads me,like the Gublin Bee`,

像妖蜂,使我伤痛不已

That will not state——it`s sting.

无法忍受,就如刺蛰之疼。

狄金森的这首爱情诗,充分体现了一位西方女性在青春热恋时期对恋人的思念和未能相会的痛苦心情。诗人直率地流露了自己与恋人天各一方,无法相见所受的煎熬痛苦。这种痛苦,如妖蜂刺蛰之疼。诗中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西方诗人粗犷的风格,与李清照爱情诗的婉约风格形成了对照。但两位女诗人都共同从心底发出了对各自所爱的人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中老年时期,国破家亡。丈夫49岁病故,膝下无子,孤苦伶仃。北宋灭于金兵铁蹄下,皇帝钦宗、徽宗均被俘,南宋小朝廷也面临受欺凌和被覆灭的危险。她后期的诗词,写出了诗人对身世之痛和时世之悲而发出的哀鸣,词风趋于凄咽悲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此类作品有如《声声慢》、《永遇乐》、《渔家傲》等,其中的《声声慢》最为著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作者在历遭国破家亡、丧偶、颠沛流离而从心底发出的悲惨愁苦的心声。开头所用的七对叠字,表达了诗人茫然失落、情怀悲苦的怨情,接着描写秋末冬初、晚来风急、大雁飞过、黄花零落的凄凉景象,衬托出诗人的不解愁结和国破家亡之痛。

晚年的狄金森也有如李清照类似的情感。狄金森因一生未嫁,晚年孤寂凄凉,于是想到“死”,这与李清照回避谈死有很大的不同。不过狄金森对死的态度并不悲观。她一生虽闭门幽居,但与自然为伍,创作了大量的以自然为题材的诗篇。她的自然诗中有着超验主义的回响,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及自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狄金森写了许多以“死”为题材的诗,她把自然界的季节更迭和生死轮回结合在一起来描写,歌颂死亡的永恒,请看她的《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神)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

因为我不能够停下来等待死神---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

他和善地停下来等我---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那辆车只能容我们两个——

And immortality

还有不朽。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我们慢慢驱车——他不慌不忙

And I had put away

我也把我的劳与闲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统统丢到一边,

For his civility

为了他的礼让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离那时已是几个世纪—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但好像过了还不到一天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heads

我首次猜测到,马头

Were toward eternity

在朝向永恒奔窜。

狄金森这首诗巧妙地把死亡和爱情的主题融合在一起。她把死亡描写成一位含情女子,与诗中的主人公一起乘车出游。死亡不仅是同游的绅士,而且是赴坟墓的向导,是跨出时令、驶向永恒的使者。诗人认为,人经过死亡而达到的永恒之境,是一种完美的归宿。这种观点是她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一种体现。以美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超验论的代表人物爱默生(R.W. Emerson,1803—1882)发起的超验主义运动在19世纪中叶盛行美国,而美国著名的学者艾肯(C.Aiken)在深入研读狄金森的诗歌后称,在她身上“发现了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完美结晶”。超验主义视宇宙为上帝精神的体现,人的心灵和自然界都与这精神相通。自然界的一切动植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融洽、一致的。人与自然的这种过程是相似的、完美的、和谐的。在人生历程的最后阶段,狄金森追求回归自然。而李清照却因家破人亡而痛心,想冲出困境。体现了这两位中西女诗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发自内心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清照与狄金森诗歌写作风格方面有两点相似之处。一是遣词造句简洁、凝练、通俗,二是修辞手法含蓄、朴素、生动。

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言语以简洁为贵)。李清照诗歌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被崇尚为“易安体”,因为李清照自号为“易安居士”。“易安体”成为文学上简洁凝练风格的代名词。这是李清照的独创风格,它在文学史上影响大而深远,这也是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地位的因素。

一、李清照在作品中善于使用叠字,如《声声慢》中所用的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使用了七个最通俗的字加以重复,形象地刻画出一位似有所失、似有所寻、悲苦寂寞老妇人,十分逼真。

二、李清照善于使用一个字、一个词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个“愁”字,包含夫君死、北宋亡、离乡背井、孤身漂泊、生活苦楚等一连串的不幸带来的愁苦。

三、善于使用典故,使语言凝练、简洁、含义丰富。如在《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词牌取自于《列仙传》中弄玉与萧史的故事。词中的“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其中“秦楼”即凤台,相传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狄金森的诗歌也与李清照的“易安体”类同,简洁、凝练、通俗,含蓄、朴素、生动。人们把狄金森诗歌的这种风格称为“电报式”的风格。她采用省略,还常用破折号(Dash)来暗示一些没有用文字表达出的含义。她还常任意使用大写字母,表示强调、惊奇等含义。另外,她的诗句中常省略介词、名词,甚至动词,使语句很不规范,但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这两位杰出女诗人的艺术特色,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于使用自然界的物体为意象,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抒发胸臆。自然界的各种花草树木和鸟兽昆虫,皆出现在她们诗词的字里行间,使她们的作品成为一种形象暗示的语言,具有隐喻及象征的功用,以隐喻引起读者的沉思,以象征提示哲理。李清照最常用的意象是梅花、(黄花)、大雁等,此外还有青梅、红藕、海棠、梧棠、西风、露水、月亮等。例如“露浓花瘦”、“却道海裳依旧”、“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晚风庭院落梅初”等等,或表达自己闺中生活,或表达夫妻分离之苦,或表达亡国丧夫之痛。不过她使用的意象主要是一些花草鸟兽和身边一些常用之物。李清照采用的这类意象也体现了她诗词的婉约风格。

参考文献:

[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16-387.

[2]马瑞芳.李清照[A].西安,国家历史[J].2008,(1)21,9-10;

[3]徐振忠,黎耕集[C],香港,拓文出版社,2004,366;

李清照的诗词篇7

一、李清照、秋瑾诗歌相同意象分析

1.花

我国文人自古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况的传统,李清照也不例外。她流传下来的词作,很多以各种花为意象。这些形态各异、风姿绰约的花,负载着词人的沧桑人生和情感历程。各色花中,当以梅花为最。如《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之品性。词人多不写梅花之态,而常以梅花所引起的人心波动为主,立意构思标新立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以梅雅洁、清幽、孤傲之品格和作者的高洁人格相衬,表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描写更有特色。“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通篇不着“菊”字,人格却卓然而立。

秋瑾也有大量以各种花为意象的作品,她也并非单纯地歌咏花草,而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李清照一样,与花同心,其人品由花可窥见,也反映出其苦闷与追求。她写菊“铁骨霜姿有傲衷”(《菊》),“残菊犹能傲霜雪”(《残菊》),“帘卷西风人比瘦,时迎北雁客初来。曾闻解组陶彭泽,圃露庭霜手自培”(《秋菊》),常以菊之高洁自赏。和李清照一样,秋瑾也喜爱大自然,这种情怀突出表现在对其他花的描写上。她也写海棠,别具风神。“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秋海棠》)咏其不借春力而与清冷秋风相抗争之精神。可见韵味和李清照大相径庭。

2.酒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酌酒吟诗,醉中操纸,兴来走笔。李清照的词中,既凝结着哀愁,又充满了酒香。愁来酤酒,借酒浇愁。所以,酒又是李清照词中的又一重要意象,随处可见。“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春情》)。可见,李清照醉中有词且中酒香飘飘,有人称之为“花酒词心”。

据秋瑾传记,秋瑾“善饮酒”,加之她生性豪爽,酒更是她发泄和抒感的媒介之物。作品中,酒也是她的重要意象。“愁城十丈坚难破,清酒三杯醉不辞”(《独对次清明韵》),“樽酒悲歌泪涕多”(《感时》),“行酒赋诗殊未央”(《集杜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酒在她手中,是豪气的象征,是才情的寄托,更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之物,伴随着她侠情义士的一生。

3.秋

李清照对秋的感触可谓痛彻,以其敏感、细腻的笔触描绘一幅幅秋景的同时,还抒发了她忧时伤世之愁怨。“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晓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句令人深感秋之凄凉。名作《声声慢》则更细腻别致,把秋雨秋风秋花对一个愁肠欲断的断魂人的感染描写得淋漓尽致。“红藕香残”、“红稀香少”、“半夜凉初透”等句,更是意味隽永。

秋瑾诗文除了豪放雄壮、慷慨激昂之外,也有伤感凄凉、深沉凝重之作。秋,便是她借以抒发沉郁悲切之情的最好的依托。在写各色秋景时,一贯朗丽高亢的她,一改雄风,处处显现一种抑郁伤感之色,在秋风秋雨之下难耐惆怅,吟出感时悲歌。如《秋雨》:“雾重秋容淡,桐叶声残夜漏迟。”《梧叶》:“白雁声中秋思满,黄花篱畔暮愁宽。”把秋的萧瑟和内心的哀愁融为一体,抒发伤时之感和郁郁不得志之情怀。最后,她还是以“秋雨秋风愁煞人”的凄凉而悲壮之语来结束她短暂而奋斗的一生。

李、秋诗词中相同的意象还有很多。如残和瘦、鸟树虫草、风花雪月等,不再列举。有同亦有异,李清照主哀婉,秋瑾主雄壮,所以在意象上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二、李清照、秋瑾诗歌不同意象分析

李清照词作中的意象最不同于秋瑾的,当以黄昏为首。黄昏是李词的主要意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浣溪沙》:“远岫出云催薄暮”,“黄昏疏雨湿秋千”。《忆秦娥》:“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的诗词篇8

苏轼、李清照分别作为宋代词坛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宋词及以后词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他们两人在关于宋词的发展方向方面有相当多的异同,因此,去探讨他们的这种异同和是什么造成他们这种现象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

本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他们早年人生经历的相似和差异,笔者认为苏轼和李清照早年的不同经历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审美理想;第二部分从细微的角度研究了他们对宋词审美理想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审美理想 宋词 苏轼 李清照

第一部分 豁达乐观的苏轼和多愁善感的李清照

 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他所在的宋朝是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部社会危机四伏的时代。一方面,经济高度繁荣,物阜民丰;另一方面,国力却日渐衰弱。尤其是在军事方面,非常糟糕,对辽对金作战屡屡失败。同时,内部官僚机构膨胀,,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二十六岁参与制科考试,从此踏上仕途。,但他仕途不顺,几经贬谪,像许多正直有才华得知识分子一样,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他在新派与旧派斗争的漩涡中,起伏沉浮,历经坎坷。下面将苏轼的仕途之路罗列,以便更为清晰直观的看到苏轼一生的起起伏伏:

初任在凤翔,三年后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

同年父亲苏洵病故。

三十四岁再回汴京。时王安石推行变法,,但因亲眼目睹变法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方案,受王安石一派的排挤。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杭州任满三年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大概十年后,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乌台诗案”,被捕下狱。   

苏轼受百天牢狱之灾,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经多方面的营救,终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职位相当低的闲职黄州团练副使。经此一狱开始变得达观,遂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自称“东坡居士”。

元丰七年,苏轼奉诏赴汝州就任。因长途跋涉,旅途劳顿,其幼儿不幸夭折。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到常州居住。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

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后来认识到到新党旧党皆一丘之貉,后终又受排挤,因而再度自求外调,重回杭州做太守。   

杭州生活很惬意,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苏轼就再次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又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一度被贬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

由苏轼的生平可以看出,他饱尝宦海沉浮之苦。这也注定了他的人生态度上自始至终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长恨此生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文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是他思想的真实写照。但他始终没有退隐,说明儒家中为君为民的思想占据上风。他于恶劣环境中学会了如何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在谪居之地,不能不说苏轼身处蛮荒的边远之地就没有一点悲伤。悲伤是有的,但他善于化解。“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2】说明了苏轼是以一种“游于物外,而不游于物内”的审美态度对待生活的,他的阳刚之气溢于言表,颇有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精神。也正是这样一种审美观造就了他“以诗为词”、“推崇阳刚”“平淡朴质”“自是一家”的审美理想。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这一点上与苏轼是极为相似的。她少女时代在济南有过非常欢乐的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3】

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那首著名的《醉花阴》,便是在这时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后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她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她充满了“物是人非”的忧愁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

纵观李清照一生,虽然没有苏轼那样“蒙太奇”式的命运,但她一路走来也多坎坷。与苏轼也有相似之处。但是,李清照毕竟不具有苏轼达观的心态。且作为少女,早年生活愉快,并无忧愁可言,婚后与丈夫感情融洽,因丈夫常年在外,多思念之情,加之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情感更缠绵,更细腻。因而当挫折来临时,她更多的是陷于其中,虽不至于不能自拔,亦多悲叹身世,十分感伤,很少有豪迈超脱的气概。这使她的词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她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的生活,后期之作与前期相比迥然不同,一改早年清丽、明快的风格,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了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婉媚”、“别是一家”的审美理想。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这同苏轼的“自是一家”的审美理想截然不同。

正是苏轼和李清照的不同经历,使他们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造成了他们对词学不同的审美理想。

第二部分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

苏轼和李清照对宋词的审美理想有诸多差异,他们分别有着“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的观点。苏轼主张“以诗为词”,李清照则认为应该“以词为词”; 苏轼崇尚豪放阳刚,李清照欣赏婉约唯美;苏轼不满意词固守音律,重感情自由抒发,李清照则比较突出音律,典重妍丽。这决定了宋朝两大代表词派不同的文风和不同的审美理想。

下面将就这三方面一一加以表述。

(一)   “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词”

宋朝初期的词,其风格基本上是沿袭五代词的绮靡俗艳,柳永是代表,其内容多为艳情风月,深得市井喜爱。故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故而宋词也有“聊佐清欢”的审美理想。但苏轼对词坛这种沉迷与艳情的风气十分不满。他有意识的想打破这种格局,开拓词的境界,他的词雄豪奔放,意境辽阔,被后人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以诗为词“即是他为开拓词的境界提出的。

谈“以诗为词”,必然要讲到诗词的区别。中国的诗歌过多的强调“言志”、“比兴”传统。,因而诗承担了很多政治使命。它大多要受礼仪的统领和节制,诗情要合乎礼仪,所以大多数诗格调高雅;而词不受礼仪限制,可以自由地抒情,但过于注重音律,所以又不可避免的因此导致词较诗而言,视野狭隘、格调卑下、专注形式而难以自由抒发心志。苏东坡提出让词继承发扬诗的“言志”、“寄兴”的传统,以扩大词的境界,加重词的分量,希望词像诗那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历史感。他将“以诗为词”作为自己的一种创作理想,将此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实践。

苏轼这样的知识分子,有入世、出世之两面,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入世精神很强,他的抱负主要在政治方面,写诗作词仅仅只是余事。但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使他的感情郁结于胸,而词比

诗从性质而言更易言志,他便不满足与词的专主抒情,而要用它来言志,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仅仅只是苏轼一个,因为像他那样壮志难酬的人不在少数,因而便形成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

而这一词学主张在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就有李清照。李清照提出“自是一家”,即“以词为词”,与苏轼的审美理想截然相反。她虽不主张将诗词彻底区分开来,比较注重词的社会内涵。但她还是主张诗词有别的。词就是词,不能当诗来写。在诗词有别这个问题上,李清照主要认为差异在音律上。她认为,苏轼虽然学问甚好,但所作的词还只能是长短句的诗,因为往往不协词的音律。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导致两种不同的词风,但两者并不是特别的针锋相对,两者均强调词应具有社会内涵,这种兼容性确保了词的发展,并分别开拓了不同的境界和意境,确保为后世带来不同风格的宋词精华。

(二)   豪放与婉约

早在明代,张延就提出将宋词划分为“豪放”和“婉媚”两大派。苏轼和李清照便毫无疑问的成为两派的代表人物。他个人虽不主张写作风格豪放的词,也有一些可以看做是婉约的词,如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苏轼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在走豪放派的道路,那些推人向上、使人奋进的文字无疑证明“豪放”是苏轼的一大审美理想。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传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中洋溢着乐观豁达、豪迈奔放之情,那种笑对危难、大度从容的人生态度让人佩服。关于这一审美理想的形成原因,前面第一部分中已经详细的表述了苏轼的一生坎坷,其诗词豪放的特点与其本人不屈不挠的性格和曲折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这就不再赘述。

而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的李清照,词多缠绵细腻,清丽骚雅,词调蕴藉,含蓄委婉。像我们熟悉的《武陵春》、《醉花阴》等都表现出其委婉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豪放派以气势力量取胜,但难免有时失之于粗犷喧嚣,不够文雅;婉约派虽以细腻见长,但总让人感到过于软媚柔弱。正是两者的发展为后来姜夔将两者结合起来创立风雅词派打下了基础。还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李清照仅仅就只作婉约之词,在南渡之初,她曾做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应该归于豪放派一类。而苏轼的《江城子》也该归队于婉约派。这里将豪放和婉约是就其创作的大体风格而言的,是大多数作品的审美理想。

(三)   不为音律所限与典重妍丽

李清照说过,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与大海,然接句读不葺之诗尔,有往往不协音律”。【4】.可见苏轼的词不受音律束缚,一任心灵抒写。李清照则比较突出音律。但苏轼大多数作品是不合音律的。那为何还要将此作为他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理想呢,原因在于,作为词学改革的前锋,其主张在北宋时代并未占到主体,但是在南宋却蔚然成风。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辛弃疾。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在抗战派和投降派的斗争中,投降派总是占据上风,恢复中原的努力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挫折,那些像辛弃疾一样的爱国人士不能不扼腕浩叹,悲愤填膺,有泪如倾。当他们把一腔热情倾注于诗篇的时候,自然选择了苏轼的“不为音律所限”的观点。在主张音律方面,就词的“本色”讲,词应该合乎音乐,因为词是从歌词发展而来的,应该婉约柔美。但李清照是有分寸的,她并不认为合乎音律的词就一定是好词。她曾批评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5】可以看出,李清照心中的好词应该是格调高雅,典重妍丽,具有大家闺秀气派。这便是李清照的审美理想。

苏轼和李清照的审美理想在某些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或豪放或婉约,或“以诗为词”或“以词为词”,或不主张音律或主张典重妍丽。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生平经历不同,从而造成个人性格迥异,因而有了宋代两种不同的词风,他们为宋代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宋代两大词派闪现不同的光彩。

参考文献:【1】苏轼《临江仙》

【2】苏轼《超然台记》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论词》

【5】李清照《论词》

其他参考文献:

李清照的诗词篇9

[关键词]邢慈静 李清照 比较

邢慈静(1573――1634),山东临邑人,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胞妹。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她自幼聪慧,悟性超群,通诗文,工书法,善绘画,博学多才。谈起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一般学者都认为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单从文学方面来看或许是有道理的。但若从文学及艺术的整体方面而言,邢慈静或许并不比她逊色,但由于种种原因,邢慈静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邢慈静与李清照的比较研究,探寻邢慈静在中国古代文学及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邢慈静与李清照的相同之处

1、二人均家境优越,受到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和熏陶。

邢慈静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辈和兄长多是进士及第,曾祖父是明朝岢岚州太守,祖父是博野县教谕,父亲是德王府御医正,胞兄邢侗36岁就官至太仆寺少卿,以书法扬名天下。她的母亲德平万氏夫人,也是精通诗书。邢慈静的成长与两个人有密切关系,一是胞兄邢侗,他三十六岁就辞官还乡,“筑来禽馆于古犁丘”,于内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邢侗对他聪明可爱的小妹妹特别着意进行培养教授。这从清人赵延年的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印证“昔在神庙间,临池推太仆;慈静女公弟,渊源本家塾。”另一人是她的九嫂杨氏,杨氏是明朝太子太保杨梦山的胞妹,据记载,杨氏“雅喜诗文,于归初,衣物簪珥外,即有书十余架自随。时慈静方垂髫,辄一小弱,戏抽架上书试使读,则应口背诵尽卷不讹一字,氏大惊!因乱抽他帙历试,又已莫不皆然,愈益叹服。自是,时相唱和,称闺中诗友。”卢得水云:“子愿九嫂,乃杨磐石女弟,书法自成一家,博学能文,过于慈静。”有这样一位博学的九嫂结为诗友,对她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李清照作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也是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2、婚后二人都夫唱妇和,且妇名高于夫名。邢慈静直到28岁才出嫁,晚嫁的主要原因是母亲万氏夫人受到长女邢大姊不幸婚姻的刺激,格外疼爱邢慈静,发誓:“非贵人不嫁。”于是,一直拖到28岁才让邢慈静嫁给武定府人、新任山西大同知府马拯。邢慈静先随丈夫在大同生活了六七年,后又随丈夫在辽东镇守边关六七年。马拯是名儒将,在官宦之余,也经常吟诗作画,他在《赠武德兵备副使孙公震南》一诗中写到:“不世勋臣久得名,书生白面忽谈兵。北门锁钥随开府,东土屏藩列重城。刍粟转运民力尽,旌旗摇曳野云平。贤明端赖云中守,计日讴歌颂上卿。”与邢慈静志趣相投,恩爱情深。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而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其乐融融。

3、后期均丧偶,晚景凄凉,都经过长期的流离磨难。自古才女多薄命,邢慈静自从嫁马拯以后,命运一直坎坷多舛。万历四十四年马拯升为贵州左布政使,邢慈静预感到此去凶多吉少,极力劝阻丈夫辞官归里,因马拯坚持赴任,邢慈静只好携幼子随行,不料,马拯到贵州不到半年。就因劳累过度吐血而亡。邢慈静断发毁面,一恸而绝,救治三日才苏醒。她亲自护夫灵柩,沿水陆二千里北归,数次遭遇狂风恶浪,差一点将船打翻,邢慈静扶柩大哭道:“柩存人存,柩亡人亡。”一行历尽千难万险返回故乡,葬马拯于武定府马家祖坟。邢慈静晚年落籍娘家,寡居事佛,自号蒲团主人,书斋取名“芝兰室”。邢慈静后半生的生活非常不幸,晚年又不幸失去一位18岁的爱孙,身心蒙受到巨大的创伤,此时,她娘家已经败落,她无依无靠,自撑门户,非常艰辛。

而李清照的后半生也是命运多舛,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4、二人前后期的诗词都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邢慈静前期的诗作欢快明朗,洋溢着少女以及生活的健康气息和甜蜜情怀。如《题九嫂后院石榴》:“榴花小院开未残,绿叶成荫子一团,为语主人须爱惜,休教风雨恼酸酸。”这首诗用语自然清新,还顽皮地与九嫂调侃了一番,“子一团”明写石榴,暗含希望九嫂“早生贵子”的意思。《海棠》“花仙何事独无香,带雨含烟亦自芳。卯酒初醒春睡起,好将娇态问明皇。”流露出新婚那种慵懒娇媚的生活情趣。她后期的诗文中颇多凄苦思念之情。在邢慈静随夫南下未久的九月九,她深情地想起哥哥邢侗,赋诗《九日思兄》道:“千里愁多病未苏,登高无力倩人扶。黄花此日应开遍,曾有新诗上卷无?”她盼着哥哥也能有这样的好诗酬答于她,表现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悲苦思念。而邢慈静晚年寡居的诗则是近于空幻了。如《静坐》“闲抛针线坐来深,静里频将面目寻。天地两忘身是幻,一谭清影月沉沉”,就是她寡居以后凄苦寂寞生活的真实写照。

同样,李清照前期的词也主要描写少女、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她后期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二、邢慈静与李清照的不同之处

1、邢慈静长于诗,李清照长于词:邢慈静诗作题材多样,但很少表现爱情和女性情怀,而李清照词作多是写闺情和相思之情,侧重于女性情怀和女性意识的展现。邢慈静现存41首诗,多是咏物、写景、怀古、思亲、向佛之作,题材多样,视野开阔,很少表现女性情怀和女性意识。其中咏物诗有《芍药》、《孤雁》、《榴花》、《茉莉》、《海棠》等,写得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如《芍药》“沉香庭畔树崔嵬,芍药千头斗艳姿。把酒问花花解语,故迎丹脸振腰肢。”写得明艳动人。写景的有《雨后》、《登乐饥园楼》、《送春归》、《风》等。怀古的有《读三国志》、《石崇富》、《潘安貌》、《子建才》等,谈古论今,感慨深沉。如《读三国志》:“抱膝长吟道自尊,一时雨水感深恩。当年若隐隆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诗的表面是写孔明感刘备的知遇之恩,但实际是感慨丈夫的遭遇和丈夫的遭遇给自己留下的不幸,有一种无奈的叹息和伤痛。思亲的有 《九日思兄》、《思诸兄》、《思亲》等写得真挚感人。晚年的向佛诗《席》、《枕》、《念佛》、《静坐》写得禅意无限,意味深长。如《念佛》“佛本在心不在天,心却无佛何用念。但将一片念佛心,变作三尺降魔剑”,表现了悲苦生活中对禅宗的深刻领悟。

而李清照现存无争议的词有47首。多是写闺情和相思之情,侧重于女性情怀和女性意识的展现。李清照的爱情词相当引人瞩目,多写自己亲身的感受与内心体验,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她身上所特有的那种柔婉而细腻的女性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邢慈静才艺比李清照更全面。《武定州志》记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侗齐名。”中国历史上女性文化名人并不鲜见,卫夫人的书法、蔡文姬的文赋、李清照的词都不让须眉,但像邢慈静这样诗文、书法、绘画都有大成就的,历代贤媛中实在少见。除了诗歌之外,邢慈静还善作古文,今存世的有《追笔黔途略》和《为夫请恤典疏》。她的文章被王士禄《然脂集》誉为“文笔高古,存班惠姬之风”。在书法艺术方面,邢慈静也颇有建树,是明代最负盛名的女书法家。她书宗李北海、卫夫人、管道升以及其兄邢侗,师今追古,究帖之穷,从而奠定了自己的书格。她善楷书,尤以行书见长,其作品妙丽而有姿致,颇类其兄。后人评价她的书法作品,飘逸秀拔,庄严妙丽,得浑庄茂扑之状,而绝无一般女书法家软媚娇丽、容止羞涩之态。她的《行书临帖》、《行书四言诗》等书法作品大多章草笔意,灵秀古劲。她晚年在临邑刻下著名的《之室集帖》,该帖梨木板刻,共计10页,刀工精良,清竣秀拔,特色鲜明。清代莫树椿叹道:“不独诗才清妙,而字画之婉畅浑脱,尤非宋元以后笔墨。嗟乎,天之钟灵毓秀,城不择人,何独于夫人而特厚也。”

邢慈静绘画成就更大于书法,善绘花卉、山水、石竹及观音图,画品清丽典雅。清人评价她的《莲花观音》、《白描大士图》等道:“用笔如玉台腻发、春日游丝”。“笔法超凡、墨痕愈细,神气如生”。如今这两幅作品分别被台湾和青岛博物馆收藏。另外,邢慈静善刺绣,所绣《发绣大士像》极为精致,于彩绣之外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被先人赞誉为:“干色丝之外,另辟蹊径,见者论为针神。”

李清照的诗词篇10

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作为一名女性,一名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能够在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的瞩目、认可,在宇宙太空大放光彩,这是一个多么瑰丽的传奇故事!而李清照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每一首不也都是一个深情、美丽的传奇故事吗?――在她的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的娇羞而俏皮:“见客入来,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而夫妻间的相思则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她的笔下,天涯孤旅的女词人是如此的悲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悲剧英雄虽然失败却依然壮志凌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她的笔下,早春二月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夏日则是:“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秋天的傍晚:“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寒冬时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诗词演绎着一段段传奇的历史、传奇的情感、传奇的人生……

李清照现存的作品中,词作五十余首,诗作十余首,文章八篇,总数不过七八十首(篇)。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数量相比,这显然是个很小的数字。然而就是凭着这为数不多的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在名家辈出的古代文学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充分说明她文学创作的崇高成就。

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汲取、提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