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描述十篇

时间:2023-03-19 00:11:17

自我描述

自我描述篇1

1、对人总是热情中带着真诚(不包括我的情敌)。

2、吃减肥药的、一天往酒吧钻好几趟的、视KTV如亲爹者勿扰。

3、最后一定要孝敬老人,善良热爱生活,要有进取心!身高(160左右,体重42-56KG左右,本人172,62KG)

4、为人专一、一花一果型、可放心交出全部感情。我真的是好孩子!

5、小女今年芳龄二十八,模样恰似一朵花,纤纤细腰柳叶眉,樱桃小嘴丹凤眼,阿娜多姿赛西施。今诚寻觅有缘人,携手共建爱家园。

6、家住城头垃圾站,每天都吃万家饭,把手一伸来两块,买个冰棒很凉快,感情生活很苦恼,晚来睡觉没人抱,今天上网来征婚,希望有人送上门。

7、征婚:本人身高一五三,模样丑陋不堪看,家有房屋一两间,家用电器灯一盏。虽然条件一般般,但是爱意能包天,倘若姑娘你有意,你需自费来见面,若是纯属闹着玩,请你自觉靠边边,别绕我的清修梦,不然让你兜不完。

8、征婚:本人男性格外向兼内向,有房是租的,有车是自行的,有钱是100的,欲征一位性格内向兼外向的有志女青年,一并与我将房子打造成自已的,车打造成小轿的,钱打造成6位数的。有意者请与我联系。

9、我的征婚条件不要求,只要求约会时间:单日子不行,双日子不行;天晴不行,下雨不行,阴天也不行;工作日不行,节假日不行;初一不行,十五不行;春秋不行,冬夏不行;哪天见面呢,呵呵,你可懂?

10、征婚:年过三十,身无一物,两手空空,三思之后,四处寻找,五湖四海,不见踪影,听人教唆,来网一试,七情六欲,你我都有,八仙过海,你我网来,九来九往,十全十美。

11、天空是蓝的,海水是咸的,街上的情侣是让人眼馋的。人是平常的,心是善良的,没对象的生活是遭人嫌的。今日征婚:哪个女子是好心肠的,心甘情愿做哥新娘的。

12、征婚:夏日酷暑难耐,近日母蚊来咬,药物喷洒不少,效果一直不好,偶听母蚊歌唱,好像要处对象,遂来网络征婚,解除母蚊寂寞,解我挨咬苦恼,有意者傍晚时分,我家屋外恭候,希望一次搞定,速速离去私奔。

13、有固定工作、且热爱工作、对未来充满憧憬(不包括工作狂)者优先!

14、本人王本山,今年二十三,已到发情期,欲把恋来谈。工作在酒店,每天当领班,工资二千五,模样较一般,住房有一套,不用愁借钱,想寻一美女,终身来做伴。

15、想了半天我还只想到这几条。

16、我是找老婆,不是来玩的。

17、管家婆型的靠边,我有一个妈已经够了。(恐龙谢绝)

18、房子暂时没有,存款还未过万,模样平平常常,多看几眼就会习惯。平日悠闲独自游荡,实在不行偷点小钱,没有其它擅长,心地还算善良。广集女伴:生活路漫长,过完一天算一天。

19、有理想、有目标、热爱一切美好事物者(不包括金钱)优先。

20、想要钓金龟的女生请止步,虽然我也很想满足你们,但是我真的还没多少钱。

21、姑娘我虽不能一笑倾人,二笑倾城,三笑倾国,鱼见冒泡,雁见高飞,月见月亮花见花开,却也是好花一朵,身高你来量,体重你来称,寻真诚可靠的牛粪一坨,要求能把我这朵小花越养越漂亮!

22、温柔、可爱、善良、喜欢小动物者(老鼠除外)优先。

23、如果我真的爱上你,我会对你很好,好到你想逃(努力改正中)。

24、是老婆最好而且唯一的出气筒(只限两个人的时候)。

25、小女子正值妙龄,小脸蛋长得水灵,小身材玉立婷婷,小声音响如叮铃,小小年纪已动芳心,小小人儿萌萌花情,征婚要求:小伙子模样像明星,小身板均匀还有型,征婚语:小情侣牵手花厅,小夫妻结发远行。

26、身材五大三粗,脸盘圆圆呼呼,走路艰难好似上树,找个女伴相搀相扶,吃饭要求大滋大补,睡觉好像还打呼噜,看我圆圆的大肚,跟着我绝不会受苦,日子过的舒舒服服,赛过别人家的小猪。

27、性格开朗、善良、理智和冲动并存的混合型选手,只分析问题,不用暴力解决问题(除老婆受伤害时)。

28、没学历没文化,不会讲笑话,没别墅没宝马,工资八百八,没拖累没牵挂,只想有个家!

29、本人貌似潘安,体壮心宽,学富五车,爱好广泛,薪水稍欠,四处流连,为了幸福,特找女伴,别无他求,要会做饭,只要管饱,我啥也干。

男人征婚自我介绍一

我不是大款、帅哥,普普通通,从小的家庭教育和生活历练多了些人格魅力而已。我在XX,照片不上相,体壮,不胖,真人样貌、形象、气质大方,知识渊博,涉猎广泛,民风淳朴省会城市长大,身体壮实,发质健康,看起来27-28,比实际年纪年轻。性格非常好,人际口碑不错。风趣幽默,性情随和,环保、反流产人士,具备分享精神。从小军人气,工科技术出身,海外工作2年,飞行员的视力,思维客观,亦正亦邪。擅长摄影,厨艺色香,字迹漂亮,文采出众,干净整洁,多才多艺。读书时期的Rock青年,工科生里的文艺青年。从小独特男,文明礼貌,感情细腻,心态年轻,做事魄力。内秀、聪明、冷静、感性、宽容、可靠。基础素质的确不错。

从小家教严格,爸妈很普通,却非常有思想和见识。家庭关系简单,崇尚自由恋爱,从不封建迷信,不会无端生事,希望你家也是。喜欢许巍;喜欢小动物;业余爱好游泳、阅读;喜欢新闻影带、朴素文艺;习惯各地口味美食;崇拜卡斯特罗、奥巴马、Kurt Cobain;不喜欢娱乐场所,不喜欢不健康的事物,生活简单、清爽,形象健康、阳光。

谈恋爱要专业。认识一个人,需要机缘。了解一个人,需要智慧。了解以后,能和他相处,则要靠包容。

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谈很累人的恋爱,很折腾人,希望顺顺利利的爱情。找一张白纸的女生,找另外一个年轻时候的自己。我比较看重你的基础素质。

生活就是两个人一起买菜,两个人一起做饭,两个人一起洗碗, 两个人一起讨论工作,两个人一起打扫房间,两个人一起面对困难,两个人一起分享快乐……

男人征婚自我介绍二

我是有情有义没钱的男人。

我很幽默,但不失伤感;我很有情意,但并不幸福。

我很努力,但并不富有,我很有才华,但无人能识。我稳重又不失幽默,本人不太喜欢酒吧或是群体式的活动。在感情方面希望如果有缘的可以踏实的并肩前行。在朋友当中朋友们喜欢我豪爽幽默的一面,更多时候是把快乐的一面展现出来,被悲伤留给自己。平时喜爱k歌,打球,或是和朋友小聚。闲暇的时候,喜欢看书写字。我的原则真诚对人对己。

大海行舟,奔向陌生的彼岸!人生短暂,不为无为的一生而遗憾,向他人学习,不断的充实人生的内容,愉快的生活每一天。希望新老朋友做我的良师益友。我是农村单身小伙子。我当过兵,党员,没有固定职业,踏实,内向型,大脑还不算迟钝,呵呵,不爱打扮,见到漂亮陌生女人不太敢说话,呵呵,就说这些吧。

男人征婚自我介绍小贴士

一、基本介绍:

姓名、籍贯、学历、工作情况、身高等,择优写,但是不要掩盖事实。

二、征婚理由:

为什么要征婚?不要说到了年纪该结婚了,可以说自己渴望爱情,渴望得一女神可以终身相伴等等。

三、爱情宣言:

跟非诚勿扰一样,要有自己的婚姻观、爱情观,这样才会给女人安全感,与偶房有车可以提,不要故意夸大,追求爱情跟追求女人是不一样的。爱情与物质无关,女人有的跟物质有关。

另外,不需要口才,文笔,用真诚。哥流浪江湖已久,转眼已到二十六,风雨飘摇的日子不好受,想找个美美让我搂,不管你长的是美丑,只要心地善良解人忧,今后我的一切是你的所有,我心甘情愿被你拽着走。

31、喜欢做美食而且做的很好者优先。我们可以切磋一下!

32、今日征婚我报道,脾气温和不暴躁,闲妻良母能做到,权利义务分得好:你挣钱来我管钞,你做家务我跳操,丈母娘家你要跑,全当替我尽孝道,说东你不许西跑,花钱你要立刻掏,不能条条都做到,休想电话能要到!

33、大女年方28,虽说年纪大了点,可是长相却是貌美如花,不是我自夸,追我的人满街是,可是没有遇到心中的那个他,希望有缘人士快快来,赶快把我娶回家!

34、女孩年芳二十八,生活困难缺钱花,今日上网来征婚,希望找个有钱人,年龄不是距离,身高不是差距,胖?我也不理,只要有钱就能和你在一起,没钱千万别和我联系。

35、有抽烟嗜好者走开,偶尔抽一两根者除外(单单指玩)。女人有时抽烟的样子真的很美,但我真的不想在家的时候你发我一根,我发你一根抽个没完。

自我描述篇2

关键词:1984年;成都晚报;征婚启事;探析

一、引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如今这个大变革的年代早已成为老黄历了,现在的青年男女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调征婚方式。适龄婚嫁的单身男女往往困扰如交际圈小、经济压力大等问题,剩男、剩女择偶方式的改变催生了当今婚恋经济的火爆市场,类似于猎头的猎婚项目层出不穷,以相亲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和网站变成了新的电子红娘,成为时下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那么回想三十年前的八十年代初期,当时正值青年的我们的父辈们是如何相亲的?这不禁引起了笔者最初的好奇和兴趣。八十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刚开始起步的大环境下,青年择偶走出时期的“政治本位”决定论,“自主”意愿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城市青年中更是如此,当时选择刊登征婚启事实属高调的征婚方式。固笔者以当时成都市刊登征婚启事的大本营《成都晚报》为例,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成都市的征婚启事做一初步探析。

1984年8月5日,《成都晚报》刊登了题为《本报开设》的文章,指出年龄在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之间的男女青年,均可凭单位证明在晚报的《青年之友》专栏刊登征婚启事。笔者搜集整理了1985年以前刊登在《成都晚报》上所有征婚启事,并以1984年8月19日——1985年1月16日共计100则征婚启事为例,围绕年龄、身高、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相貌、学历、工作单位(职业)等要素,从男(女)青年自我介绍的角度分析,来叙述成都青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所刊登的征婚启事,进而展现成都青年当时在情感领域的主调和走向。

二、征婚者自我介绍1

在征婚者自我介绍里,不难看出年龄、身高、职业、学历等信息几乎是刚性的,在每则征婚启事中都是必有的,此部分也是征婚者吸引应征者的关键点,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了该征婚启事是否能够成功实现预期目的的最根本因素。现将《成都晚报》1984年8月19日——1985年1月16日刊登的100则征婚启事围绕年龄、身高、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相貌、学历、工作单位(职业)等要素做一综合分析。

1、年龄

年龄是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概念,它包括生理含义、心理成长过程、以及个体对社会价值的内化程度。人类婚姻制度产生以来年龄就成为男女婚配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决定青年择偶价值取向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在对41则男性征婚启事的统计中,最小的征婚者为25岁,最大的52岁,年龄跨度达27岁,征婚男青年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8岁—33岁之间,共计27人,占总男征婚人数的66%。33岁以下的征婚者共计35人,占总征婚男青年人数的85%,剩下的15%为年龄在33岁以上的男征婚者。在对59则女性征婚启事的统计中,最小的征婚者为24岁,最大的35岁,年龄跨度为11岁。征婚女青年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30岁之间,共计44人,占总女征婚人数的74%。30岁以下的征婚者共计47人,占总征婚男青年人数的79%,剩下的21%为年龄在30岁以上的男征婚者。

通过男女征婚者对年龄要求的对比后不难看出,在征婚者的自我介绍中,男性征婚者的年龄总体上大于女性征婚者(平均年龄大3岁左右)。这与中国社会男大女小的传统观念不谋而合,对于男性而言,其往往是一个家庭里的主要支柱,在成家以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而对于女性来说,其主要的资本是年轻美丽,因此在其年轻的时候就会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2、身高

如果说其它条件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或者双方相互磨合与帮助而改变,那么身高在征婚时则成为不可再改变的既定事实,对于这一刚性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征婚者的范围与广度。

在41则男性征婚启事中,身高分布最多的范围集中在169-172cm和162-164cm,分别达到16人和11人,占总体男性征婚者的39%和27%。身高在172cm以下的男性征婚者共计34人,占总人数的83%。此外,男性征婚者最矮和最高身高分别为162CM和181CM。在对59则(其中有1则未提及自己的身高)女性征婚启事的统计中,身高分布最多的范围集中在158-160cm和163-167cm,分别达到18人和15人,占总体男性征婚者的31%和25%。女性征婚者最矮和最高身高分别为151CM和170CM,除两个极点范围分布较少外(分别为2人和5人),女性征婚者在各个身高段的分布较为平均。

在身高的两个极点上,男性征婚者比女性征婚者普遍高出10CM 左右。男性征婚者的身高相比全国而言普遍较矮,这与四川人低于全国人口平均身高的事实相一致。

3、健康状况

在被统计的41则男性征婚启事中,有33人提到自己“身体健康”(其中有2人未提及自身健康状况,但要求对方身体健康,姑且将其归为身体健康的范畴中),占总人数的80%;有8人未提及自身的健康状况(这当中无人申明自己身体不健康的),此部分人占总人数的20%。在被统计的59则女性征婚启事中,有47人提到自己“身体健康”(其中有7人未提及自身健康状况,但要求对方身体健康,姑且将其归为身体健康的范畴中),占总人数的80%;有11人未提及自身的健康状况(这当中无人申明自己身体不健康的),此部分人占总人数的19%;有1人申明自己不能生育,占总人数的1%。

从中不难看出征婚者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都很高,提及率均高达80%,这从侧面反映出了身体状况的重要性以及自古以来婚姻的主要作用——“婚姻者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事”[2]——即传宗接代。

4、婚姻状况

在整理的100则征婚启事中,男女征婚者的未婚人数分别为32人和43人,占其各自总人数的78%和73%;未提及婚否的男女征婚人数分别为7人(其中2人要求对方未婚)和16人(其中12人要求对方未婚)占其各自总人数的16%和27%;在男性征婚者中有2人明确提及已婚但如今为单身(其中一人单身的原因为离异)。

在100名征婚启事里,男性征婚者中有2人2为再婚;女性再婚人数暂时为0人3。从古代专为女性设立的“贞洁牌坊”,到后来的“好女不嫁二夫”,再婚几乎从来就与女性无缘而成为男性的专利,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再婚的女性也几乎是凤毛麟角。再者,即便是男性再婚者,在经历了岁月与生活的磨练之后,对婚姻的要求更加实际。

5、相貌、身材

在整理出的41则男性征婚启事中,10人未提及自己的容貌,占总人数的近1/4,剩下的约3/4人数中,有超过1/2描述为“五官端正”。此外,41则男性征婚启事中,只有3人描述了自己的身材,用词为“中上”和“匀称”。而在59则女性征婚启事中,仅有7人未提及自己的容貌,占总人数的12%,有近1/2的人描述为“五官端正”。此外,59则女性征婚启事中,有近1/3共计17人对身材进行了描述,其中,10人描述为“匀称”、3人描述为“较好”、2人描述为“苗条”、描述为“一般”和“好”的各1人。

对于容貌的提及率,女性征婚者明显高于男性,这某某种程度上说明女性比男性更认为容貌在征婚启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男女征婚者中都有约一半的人将自己的容貌描述为“五官端正”,该主谓结构的灵活运用成为那是征婚启事语言的一大特色。[3]与其他较少的描述相貌和身材的词汇相比,更多的征婚者(超过总人数的90%)在征婚启事中都使用了“作风正派”一词,这从侧面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在经历了封闭的动乱年代后,对人品的追求趋势与方向。

6、学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适龄婚嫁的青年在其少年时代,正处于“”时期,没能够有良好的环境读书学习,至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后,大批青年得以从新获得参加高考回归原本的校园生活的机会,八十年代初期的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大学文凭也成为人们择偶时的绝对亮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当时的大学文凭就等于好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一般都是分配较好的工作,例如:科、教、文、卫单位或国营企业)

在整理的41则男性征婚启事中,初中/中专和高中共计19人,接近总人数的一半,大学本科学历在所有男性征婚者中有14人,所占比例最高为34%。有3人虽未提及自己的学历,但或标明了工资待遇(月薪60元4),或注明了工作岗位(中学教师、省属单位)。在整理的59则女性征婚启事中,除电大的3人以外,其余各层次学历的征婚者分布差别不大,高中大学本科学历在所有女性征婚者中有17人,所占比例最高为接近总人数的1/3。

男性征婚者未提及自己学历的人数(3人)多余女性征婚者(0人),但这男性征婚者不重视学历,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是男性征婚者的学历普遍偏高,当自身学历不占优势时往往就会用财富或工作的表达来弥补;而女性征婚者正处于从传统女性转为新时代知识女性的社会大变革中,女性中学毕业者在社会上正可谓炙手可热。所以,从总体上看男性的学历从整体上高于女性。

7、工作单位(职业)

在统计的100则征婚启事中,男性提及自己工作单位(职业)的有38人,约占男性征婚总人数的93%。没有提及自己职业的有3人,约占总数的7%;其中工作单位在国营企事业和机关的人数分别为13人和12人,占总人数的32%和30%,远远高于其他工作单位(职业)。而在统计的100则征婚启事中,女性提及自己工作单位(职业)的有56人,约占女性征婚总人数的95%。没有提及自己职业的有3人,约占总数的5%;其中工作单位在国营企事业和机关以及任教师的人数分别为14人、13和13人,占总人数的24%、22%和22%,三类加起来的总人数为40人,远远高于其他工作单位(职业)。

上述统计数字说明了男性认为良好的职业对女性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女性征婚者认为稳定的工作是寻找良好伴侣的有力保障和砝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起步阶段,在此新时期党政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工作的人,意味着拥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是每一个青年人得以成家立业的有力保障。

三、结语

纵览1984年8月19日——1985年1月16日共计100则征婚启事后不难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成都市征婚启事中,除去征婚者在各自的征婚启事中明确提出自身 “作风正派”以外,男性征婚者对自我描述的提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单位(职业)—学历—身高—健康状况—外貌/身材;女性征婚者对自我描述的提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年龄—外貌/身材—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身高—工作单位(职业)—学历。

综上所述,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都市的征婚启事开始兴起并飞速发展(从1985年6月3日以后,《成都晚报》上的征婚启事由周刊变为日刊,由原来的每次2—3则,变为每次10则左右),是近代婚姻史上一个标志性的新时代,其背后承载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发展,蕴藏着改革开放初期的万象变迁。征婚启事作为众多婚介方式的一种,在但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因此征婚启事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生事物,拥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在婚姻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注释:

1 部分征婚启事是由亲友的,但笔者认为,这部分启事的内容是经过当事人同意的,能代表其本人的意愿,故将此部分征婚启事一并归为征婚者自我介绍部分。

2 在被整理的41则男性征婚启事中,再婚的男性征婚者人数应该大于2人。因为在剩下的39人中,只有32人明确为未婚,其余7人(其中有2人要求对方未婚)均为提及婚否。

3 也有可能存在再婚女性征婚者。原因同③,但因为无女性征婚者明确言及为再婚,姑且将女性征婚者的再婚人数计为0人。

4 当时成都市区的农副产品价格为:公鸡1.20元/斤、鸡蛋1.20元/10个、白菜0.10/斤、韭菜0.09/斤。[4]

参考文献

[1] 赵良坤.近代中国征婚广告探析[D].成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22.

[2] 陈澔(元).礼记集说[M] .北京:中国书店。1994:499.

[3] 鲁志荣.征婚启事语言特色、价值取向及社会心理考察[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4.

[4] 成都市物价局.市区农副产品市场行情[N]. 成都晚报,1984-07-05(2).

自我描述篇3

【内容提要】作为主体对对象的语词—符号说明或摹写,任何描述都必须以相应的规定为前提。作为主体为描述对象所做的规范性设定,任何规定都在客观根据和主观需要的张力中形成。这意味着描述具有明显的人类学特征,任何描述都具有规范的性质。描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是相对于作为其前提的规定而言的。当描述涉及作为自身前提的规定时,会因达到该描述的边界而失去意义。但在更高层次的新的规定的基础上做出超越原有规定的描述,则构成人类描述发展的基本方式。规定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隐含的,描述与作为自身前提的隐含规定相冲突是悖论产生的根源。规定及以其为前提的描述不仅具有相对性,而且具有合理性。规定和描述的合理化是人类描述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向来被看作是主体对对象的客观写照,描述(description)本身似乎没有什么可追问的。然而,通过作为其前提的规定(stipulation)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描述都具有明显的人类学特征。即使在所谓“客观”的描述中,也有主观规定的因素。任何描述都具有规范的性质。描述与规定的内在关联以及由此而具有的人类学特征,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本性。

一、从悖理性看描述与规定的内在关联在认识论意义上,描述可以定义为主体对对象的语词—符号说明(verbalaccount)或摹写(verbalportrayal)。它既不是照相式的描绘,不是形象绘画或象征性的标示;也不是纯粹的主观表达,不是情绪的表达或愿望的表达。正是由于作为主体对对象的语词—符号说明或摹写,描述绝不是不成问题的。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严格的学术探索中,一些描述的悖理性都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这样一类话而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不是办法的办法”、“什么都不可信”等等。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这样的表述总是有其意义,甚至并非可有可无,只是作为严格的描述,它们涉及一些极为重要的问题。从语言的日常使用看,“不是办法的办法”似乎是一种十分自然的说法,但从描述的角度看,这种表述却明显相互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表明这样一种意思:不是办法,但是作为办法来使用。或者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它权当一种办法。只是严格追究起来,这里涉及“办法”的定义或规定:“不是办法的办法”到底是办法还是不是办法?同样,“什么都不可信”似乎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相互矛盾之处,但这类描述也深藏着悖理性。说“什么都不可信”,也就是说不相信任何东西,然而“不相信任何东西”也仍然是一种信仰:什么都是不能相信的。当有人说“什么都不可信”的时候,事实上他正在表达一种信仰,并且还可能企图让别人相信它。类似的例子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里,而且可以在严格的学术讨论中看到。譬如作为一种极端的哲学观点,“一切都不可知”这一描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既然一切都不可知,那人们又是怎么知道“一切都不可知”这一命题本身的?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在一些科学家的严谨思考之中。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尼尔斯·波尔在谈及量子力学时,就曾提到“没有定律的定律”这一说法,意思是量子理论会得到这样一条定律:不存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所谓“定律”。(注:约翰·惠勒:《物理学与质朴性》,安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45页。)这里则涉及“定律”的定义或规定:“没有定律的定律”本身是不是“定律”?如果说,这还只是一些浅显或不严格的表述,那么,我们在人类认识的深层可以找到更耐人寻味的例子。后现代哲学中的“非哲学”(non-philosophy)概念就最为典型。正像“什么都不相信”也是一种信仰,即使以对哲学的否定形式出现,“非哲学”也仍然是一种哲学。“非哲学”并没有也不可能“逃离”哲学,正像同为后现代哲学家的雅克·德里达所说,“并不是像有的人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轻而易举地‘走出哲学’。那些以为自己已经这样做了的人事实上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正是在整个谈论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为自己声称已被摆脱的形而上学所吞噬。”(注:JacquesDerrida,WritingandDifference.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78,p.284.)而当理查德·罗蒂声称“应当放弃整个认识论事业,即放弃就知识说任何普遍的(或‘深刻的’,或‘哲学的’)话”(注:ChristopherB.Kulp,TheEndofEpistemology.Westport,Conn.,GreenwoodPress,1992,p.194.)时,则在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想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无疑打了自己的嘴巴。众所周知,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最集中地表现在经典悖论之中。“理发师悖论”和“说谎者悖论”代表着两类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例子。当某村庄中一位理发师规定自己“给并且只给本村庄中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时,他本人给还是不给自己刮胡子?这看上去的确是一种真正的两难。而说谎者悖论的极端形式——“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则似乎陷入真正的自相矛盾:如果这句话要是假的,那么它就必须是真的,即当且仅当这句话本身是真的,它才可能是假的。而关于这些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人们认为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不仅意味着悖论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而且表明其中必定隐含着重要的未解之谜。事实上,这种包括经典悖论在内的包含悖理性的表述,都是一些特别的描述:不无意义但包含相互矛盾的结果。在所有这类描述中,似乎都隐藏着某种我们至今仍不甚了了的问题。我们不能不问:这种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一些著名哲学思想家那里找到一些关注和思考。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曾涉及这种情况。他写道:“有一样东西,人们既不能说它是一米长,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米长,那就是巴黎的标准米。但是,这当然不是赋予它任何特别的属性,而只是标示它在用一把米尺进行测量的语言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我们想象像标准米那样存放在巴黎的色样。我们把‘棕褐’定义为密封保存在那儿的标准棕褐色的颜色。这样一来,无论说这个色样是或不是这种颜色都将毫无意义。”(注:Ludwig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译文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第36页))在维特根斯坦的这席话中,我们看到描述似乎另有条件,而且我们对此并不十分了了,甚至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对于存放在巴黎的国际米原器,我们无疑可以用其他方式描述其长度,但我们的确不能说它是还是不是一米长。在这里,我们仍不甚了了的问题似乎与“国际米原器”密切相关,它是我们描述长度的一种规定。一遇到这个规定本身,我们描述长度的米制方式似乎就走到了某种边界。如果说,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还只是涉及一个简单的事实,那么,在埃德蒙特·胡塞尔那里我们则可以在更深层次上看到这一问题的性质。当谈到真理时,胡塞尔认为否定真理是荒谬悖理的,因为它无异于说:“存在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不存在真理”(注:EdmundHusserl,LogicalInvestigations.London,Routledge,1970,p.103.)。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悖论,它更深入地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描述问题。当你说“不存在真理”时,事实上你是以存在真理为前提的。因为当你否定真理存在的时候,你正试图说出一个真理,因而毫无疑问已经隐含着一个前提:我能够说出真理,哪怕只是惟一的一个。在这里,我们至今仍不甚了了的问题则似乎与“我能够说出真理”紧密相联。它也是与“不存在真理”这一描述有关的一种规定,只是不像“国际米原器”那样显而易见。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依稀感觉到似乎接触到了描述的边界。描述似乎具有某种边界,在这种边界地带,相应的描述失去了意义,或者说出现某种“失范”。走到这个地步,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了。而且,这种描述的边界与描述所涉及的某种规定密切相关。正是这些规定圈定了相应描述的适用范围,使这些描述不能运用于这一规定本身,更不能超出这一规定。我们既不能说国际米原器是一米长或者不是一米长,也不能问午夜是几号?中午是上午还是下午?黎明(黄昏)是白天还是黑夜?0是正数还是负数等等。而当我们说“不是办法的办法”、“什么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知”和“不存在真理”等等时,则似乎意味着我们的描述已经超出相应的规定,走出了其合法边界。事实上,我们在开始时所提到的所有问题也都是由此造成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涉及“办法”的规定。“一切都不可知”则是以可知为隐含前提的。当你说“一切都不可知”的时候,事实上你已默认认知是可能的。总之,当我们说“不是办法的办法”、“什么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知”及“真理不存在”等等时,就涉及与它们具有内在关联的“办法”、“相信”、“知”和“真理”等有关规定。“没有定律的定律”涉及“定律”的规定;它涉及一种不同于以往定律的新定律。“非哲学”则涉及“哲学”的规定,它是一种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新哲学。而在作为这种现象最集中表现的经典悖论中,我们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引人入胜之处。与“不存在真理”的描述一样,“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之所以构成悖论,与这一描述本身所隐含的“我说的是真话”这一规定密切相关。而理发师悖论则涉及更复杂的规定和规定之间的关系。当规定理发师“给并且只给本村庄中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时,其中的“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不能包括该理发师本人在内。该理发师本人既不属于“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或者“给自己刮胡子的人”,也不属于“本村庄中既不给自己刮胡子也不给别人刮胡子的人”或者“本村庄中给自己刮胡子而不给别人刮胡子的人”,而是超出了这些规定。这个“给并且只给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的理发师超出了给或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的规定,而是“给并且只给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的人”!——虽然这有些像是弯弯绕,但由此我们已经开始真正走出悖论的“迷宫”。当然,悖论的根源还有比这更复杂的内容。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身临描述的边界,正是描述的边界使我们看到描述与规定的内在关联,并在那里清楚地感觉到由描述与某种规定之间的内在关联造成的至今仍不甚了了的问题。要进一步揭示描述与规定的内在关联及其重要性,从而对描述的边界等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必须深入探讨描述与规定的关系。

二、作为描述前提的规定在与描述内在相关的意义上,规定可以定义为主体为描述对象所做的关于量和质、方式和方法等的规范性设定。包括日常生活中度、量、衡等的规定,也包括科学和哲学中一些明确做出的或隐含的预设(presupposition)。我们前面谈到的“米原器”和“色样”等都是这种规定,这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被称作“公设”(postulate)的“公理”(axioms),经验科学中的实在性、规律性和可知性预设以及哲学中的“终极预设”(theultimatepresupposition)等也都是这样的规定,只是由于预设的复杂性,这类规定不像“米原器”那样简单明了。预设是所有规定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类。作为与描述具有内在关联的规定,预设是描述中所包含的使其具有意义的先决条件。如断言“不存在真理”的预设是“这句话是真理”或“我可以说出真理”。只有当这个预设为真,“不存在真理”的断言才可能是有意义的。预设也是人们缺乏系统研究而又迫切需要深入认识的概念之一。预设概念首先在语言学中使用,后来被引入哲学研究。在语言学中,预设通常被定义为话语(utterance)含义的一种不言自明的设定。在语言哲学中,预设通常被看作是话语的前提条件,至于这种条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至今仍然是语言哲学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从描述的角度看,这些预设都是一些前提性的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与“米原器”、“色样”等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构成一定描述活动的规则的基础。在我们的认识中,规则和规律似乎是泾渭分明的。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游戏都必须有规则(规则赋予游戏以意义),所有的游戏规则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定基础之上。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必须做出某些规定;所有的法律和规范都是建立在这种规定基础之上的规则的典型形式。但规定并不仅限于生活领域,即使在对于自然的描述中,规定都无所不在。如果这一点在经典科学中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那么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中则是再清楚不过了。事实上,只要有描述的地方就有规定。因为描述是在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描述都建立在一定的规定基础之上,都意味着某种相应的规定。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严格的认识活动中,规定都可能具有比作为描述前提更广泛的用处,因而不一定总是作为描述的前提存在,但作为主体对对象的语词—符号说明或摹写,任何描述都必须有一定的规定作为其前提。为了描述温度,我们规定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零度,沸点为一百度的摄氏标准等;为了描述时间,我们不仅规定了时、分、秒,而且规定了各种历法;不仅用年、月、日计时,而且根据一定传说或历史现象规定年代划分的起始标准;为了描述物体的长度和重量,我们必须确定长度和重量单位。长度单位的国际正式规定最初是以通过法国巴黎的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为一米,后改用国际米原器。国际米原器是用铂铱合金制成的一根标准米尺,保存在巴黎的国际度量衡局。在那里,还保存着铂铱合金制成的一个圆柱体,它的重量就是一公斤的标准重量。这些都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原器。虽然涉及复杂的条件系统,但它们所代表的规定都是简单明了的。它们所涉及的是最简单、最明确的规定。规定可以是明确的,如我们在所有规则中所看到的;规定也可以是隐含的,如我们在某些隐含的预设中所看到的。预设的一个最为重要而又为人们所忽略的性质,是它可以无意识获得,因而可能是隐含着的。科学中的公理清楚明确,但“不存在真理”这一描述所包含的预设却是隐含着的。越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越具有预设的性质。我们在讨论认识论问题时的最大预设之一是我们(人)可以认识。在这个预设的前提下,讨论人类能不能进行认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讨论这一问题本身必须有一个预设,那就是我们可以进行认识,否则我们的所有谈论都没有任何意义。而在一般的认识活动中,这一预设往往是隐含着的,它常常作为认识本身的前提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之外。在人类知识中,规定构成了一个系统,它具有不同层次。最表层的是一些明确的规定,如度、量、衡等基本单位的规定。最深层的是未经审视,甚至还没有发现应当加以审视,但却作为一种不能动摇的基础的隐含规定。无论是数学、逻辑学还是哲学和经验科学,都涉及一些深层预设。隐含规定的一个最为生动的例子,是牛顿力学中的伽利略参照系。伽利略参照系并不存在而只是一种隐含的预设,是科学理论中的典型隐含规定。这种隐含规定不同于类似“国际米原器”这样的明确规定。作为明确规定,“国际米原器”是最能表明规定性质的例子。由于甚至不像温度和历法那样依据自然现象做出,“国际米原器”的规定性表现得最为典型。这类规定更明显地建立在主体认识目的和实践需要的基础之上。明确的规定随处可见,但由于司空见惯,人们往往没有把它们真正当一回事,至少是没有充分关注这种规定对于描述进而对于人类认识的深长意味。而隐含规定则处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处。由于深藏不露,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这样,它们一方面像水下桥墩一样默默地支撑着人类的描述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在一些领域给人类描述和认识带来不小的“麻烦”。“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和“不存在真理”等描述所导致的困境,都是描述与作为其前提的隐含规定相冲突造成的。而人们之所以为这种现象所困扰,则由于描述主体对作为描述前提的隐含规定缺乏意识。隐含规定不仅常常带来对事物性质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常常造成描述“触礁”而不自觉,从而导致种种悖论。在“暗礁”遍布的自然语言中,这种情况会不时发生。作为描述的必要前提,规定可以来自命名,也可以来自定义和假设,甚至来自个人和集体无意识。命名可以是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也可以是对客体特点的概括反映。定义和假设则不仅可以是有意识的,而且可以是无意识的。后者大都源自深层预设及我们对前人知识和观念的继承。有些规定是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作为自然而然的东西理所当然地接受的。隐含规定甚至可以来自明确规定的历史沉积。有些本来是明确的规定(如一些机制复杂的约定),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被埋没得如此之深,以至后人认为它们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它们甚至像深海中的“暗礁”,在海面上根本就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隐含规定虽然可能不是通过有意识的认识活动获得的,但作为描述的前提,规定本身总是一种不同于描述的认识活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对于相应的描述而言,规定和描述是人类认识活动中两个相续的阶段,二者处于不同层次。规定总是处于基础层次,总是相应描述的准备。正如维特根斯坦谈到命名时所指出的:“命名和描述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命名是描述的准备。至此,命名还不是语言游戏中的一步——在象棋中,把一个棋子放在它在棋盘的位置上还不是走出一步。我们可以说:到一个东西被命名时为止,还没有做任何事情。除了在语言游戏中,它甚至还没有得到一个名称。这也是当弗雷格说一个词只有作为一个句子的部分时才有意义的意思。”(注:Ludwig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p.24.(译文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36页))这再形象不过地表明,作为两种处于不同层次的认识活动,描述在规定的基础上进行,规定是描述的必要前提。规定和描述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规定是根据主体认识的需要所做出的相对主观的设定,而描述则是在这种设定的基础上对客体所做出的尽量客观的语词说明或摹写。在对语言游戏的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已经不仅注意到规定的重要性,而且论及规定和描述的关系。接着上述关于米原器和色样的讨论,他指出:“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色样是语言的一种工具,它用来规定颜色。在这个语言游戏中,它不是某种描述(Darstellung)出来的东西,而是描述的一种手段。”(注:Ludwig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p.25.(译文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36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把规定比作描述的工具或手段,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规定的主观性。相对于描述而言,规定更具主观色彩。但是,正如描述不会是纯粹客观的,规定也绝不是纯粹主观的。作为严格描述的前提,规定总是具有自己的客观根据。作为描述前提的规定具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根据,二是主观需要。规定正是在客观根据和主观需要的张力中形成的。一方面,描述总是对一定对象的描述,不管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如何,作为描述对象本身,相对于描述主体来说总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任何描述都出于主体的需要,作为描述前提的规定也总是在一定程度上相应以主体的需要为转移。规定的客观根据和主观需要使其相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十分明显的人类学特征(注:在科学认识论中,人们通常把人类认识对宏观世界、日常经验和语言的依赖性称为人类学特征。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事实,只是这一基本事实还没有真正得到清晰的揭示。这一基本事实就是:在科学认识或科学知识中,人类特性特别是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认识、描述和相应规定的某些基本特征。因而确切地说,科学认识的人类学特征是人类所具有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特性在科学认识和科学知识中的表现。这种人类学特征,在描述和规定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在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认识中,人类学特征之所以表现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不可抹杀,正是由于人们带着由自身的类特征所决定的宏观概念等去描述对象以及做出相应的规定。人类作为特定宏观主体所具有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特性,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在这些描述和规定之中,并且对它们的基本性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所有这些特性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不是人类作为主体的意识方面的高级特性,而是像存在尺度和感官性质这样一些更为基本的特性。)。如果把规定的客观根据和主观需要看作相对的两极,那么,任何规定都处于这两极之间,并根据其在两极间所处的位置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客观性和人类学特征。越是靠近客观依据的一极,其客观性就越典型;越是靠近主观需要的一极,则其人类学特征就越典型。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工作假设是具有典型客观性的例子,它们主要是依据客观规律性设定的。而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和规则则是具有典型人类学特征的例子,它们主要出于主观需要。规定的客观性使其具有合规律性特点,而规定的人类学特征,则使其具有主观性、相对性和合理性。正是规定的合规律性特点,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放大了基于这些规定的描述所具有的客观性,从而忽视甚至没有看到其与人类学特征相联系的主观性、相对性和合理性及其所带来的认识后果。规定的主观性主要是就规定的人类学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而言的。它具有适合人类自身特性的特点。而人类自身特性既可以是自身的尺度、存在状态、感官特性等,也可以是人类理性把握对象的方式这样的深层特性。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摄氏或华氏制测量温度,以十进制计算长度和重量;在物理学中以“粒子”和“波动”等概念描述量子现象等等,无不表现出典型的人类学特征。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描述之所以需要规定,就因为人类的感官具有特定的人类学特性。基于这种特性,要进行描述就必须有基于这种特性的规定;或者说适合这种特性、相对于这些特性来说合理的规定。规定的相对性是其人类学特征的集中体现。描述温度不仅有摄氏标准,还有华氏等其他标准;描述年代不仅有以传说的耶稣生年为元年的公元纪年,也有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和皇帝年号纪年等;描述物体的长度和重量,不仅有公制,还有市制、英制等。历法也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历。规定的相对性,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卷入其中而不自觉。这也是任何描述都包含假定或规范的观点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原因:人类用以描述的东西都具有特定的人类学特征。由于人类把自己当作惟一的主体,或者说当人们谈论知识、认识等等时总是隐含着一个假定,即都是谈的人类的知识和认识,因而其人类学特征被视同知识或认识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由于用的总是“缺省主体”而不自觉,由于没有比较,就造成了下述假象:似乎人们完全可以原原本本地展现至少一些或大部分对象,即存在所谓纯粹客观的描述。事实上,其所用以描述的概念和符号等的人类学特征,决定了其描述结果的同样特性,从而也决定了不可能有纯粹的客观描述。即使人们看世界都会由于视觉的人类学特征而只能看到具有相应特性的对象,而比单纯的“看”要复杂得多、人性得多的“描述”就更加只能展现具有人类学特征的结果。

自我描述篇4

问的人太多了,我感觉到了深刻的疲惫。

这次就把大家老是说的一个东西来出来讲吧:店铺没流量怎么办!!

很多人店铺没流量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也不知道推广,甚至有钱怎么花都不知道。。真是感觉悲凄啊。(花不了联系我来免费帮你花)

那到底店铺没流量,怎么办?

流量不是你说一开店就会有的,搞的好像一开店就有流量,就能哗啦啦的赚钱。做流量:第一步丶请先做好描述。描述就是做好转化率。有text-underline:none>转化率后,你再谈流量,转化率低于行业以下的请面壁思过吧。就不要再来问我没流量怎么推广,推荐个平台给我推广之类的。

这次重点说转化率:

决定转化率因素:1丶描述2丶评价评分3丶价格 4丶售后保障5丶客服能力

这里重点说描述!!描述要怎么做?

做描述前,请先明确自己是产品决定运营,还是运营决定产品。运营决定产品就不说了,一般都是产品决定运营的居多。

做描述第一步:风格审视,了解自己产品到底是什么风格!食品(绿色,美味,特产等)女装(日韩,欧美,时尚,高贵,气质,可爱,淑女等)男装(健美,帅气,屌丝,胖瘦坨坨等)化妆品(品牌,功效,少女,包装,等等)数码类(价格,质量,视频,售后等等等) 风格审视完,就要给自己定位好。然后开始做全店专修风格。一旦定位好,全店就都往这个风格去做了。这样子的风格化店铺吸引力很大的,给人感觉很有特色很专一,是提升转化率非常好的一步骤。

描述第二步:买家需求。来店铺看产品的客户大概2种:

(1)硬性需求产品。即是今天有这个需求了要买产品了。这种客户怎么办?直接捉它们痛点。怎么捉?假如你要买假发,买假发是为了干嘛?美丽?时尚?遮丑?一旦你店铺定位好后,你的买家进店后,基本能判断是为了什么进店,假如买家是为了美丽漂亮,那就是:虚荣心与美这是他们的需求。好了接下去就是开始做需求点开发了。怎么开发呢?细分出来:买假发为了美丽,第一,款式好看,拍照就要多角度拍,侧面反面,正面上下面。其次就是效果描述:戴上假发,以假乱真,戴上假发身边的好朋友以及好多高富帅都说漂亮,。戴上假发,可以出席某些晚会,回头率很高等等的场景描写。最后,硬性描述:质量,售后保障等,最后再加附加东西:假发送发套,多少天无理由退货等等。你想当你的买家是爱美的需求到你店铺买产品,你满足了它的爱美之心,且同时买的产品质量又好,还有赠品,还有无忧售后,成交概率就非常高了。 描述其实不需要多,捉住内心主要需求即可,但是竞争同时也激烈,你懂得这么做,其他人也懂,所以捉痛点需求的时候就要更加细分出消费者的内心。。但是第一步请先做好定位。定位决定需求。

(2)闲逛消费群体。对于这种客户他们逛的是淘宝,根本没有目标的逛,或者需求很小,但是假如这种客户到店铺后,怎么办?假如遇到这种消费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需求。怎么创造需求呢?也细分出来:这种客户可能一开始根本没买的意识,如果能让它成交的情况,要么价格很给力,要么这产品描述确实非常吸引,要么一些文案内容刚好刺痛了它的内心。所以这种客户成交概率就比较低。对于这种客户,只能在价格上面,文案场景做描述,以及一些品质方面做描述。好吧,最后总结下吧:

0:先来一段深入心扉的文案吧

1;需求点描述:(内心需求)(风格定位)需要花最多功夫时间去做

2:硬性需求(质量)

3:附属配套(赠品,优惠券)

4:售后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描述就这样子大概告一段落了,大家切记几点:做描述时候,图片别做的很大,打开速度很慢。二丶图片一定要争取高清美观。三丶差不多的图片就尽量少放,别画蛇添足了。四,图片下拉长度,别太长,该描述的描述完即可。

最后关于转换的另外几点:

1丶价格 价格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跟利润挂钩,做好价格就基本不要动了

2丶评价评分:评价刚开始做销量的时候,你可以刷一笔,或者半送半卖的给老顾客。这样子就能获得相对不错的评价。当然这些只能是刚开始做的。最终评价这个要最好售后。

3丶售后保障:小卖家订单少售后这块做起来比较简单,可以给客户一个个看到快收货了,打个电话。或者寄出产品时写个手写纸条表示感谢支持。对于大卖家最好赠品,售后体验。

4丶客服能力。纯属个人谈判技巧,以及是否会懂的捉取客户内心需求。

综合以上几点:描述转换即可做的相对较好了。

自我描述篇5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是不是有一个合理的描述呢?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学生自己的学习认识,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如何让学生对数学的描述更具合理性。

一、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合理描述

案例主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设置的图形与空间,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而且要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制作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图形的运动与变换进行合理的描述。”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形体知识,对形体知识还停留在用口语来描述直观图形上,而且偏重于对标准图形的描述。

案例描述:这是一年级的一节研究课。教师挂出了钉子板:“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小朋友,你能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成一个长方形吗?”一个学生很快在围成了长方形,接着另一个学生受到启发也很快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可以在钉子板上围成圆形吗?”有了前面两次鼓励,好几位学生上前来围圆形,结果都被自己否定掉了。“还有哪位小朋友来试试?”教师很有耐心。“老师,我可以的!”一位小女孩怯生生的。“你可以的?”显然教师很惊讶,“那你来围一围。”小女孩很快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一个正八边形。“这是圆形吗?”教师似乎早已知道结果,其余小朋友也都说不是。“如果再多几条边就可以围成圆的。”小女孩边说边比划,解释自己的想法,然而教师并没有继续这个思路。

案例注释:学生往往倾向于用日常用语来描述几何概念,因此学生并不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刻画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就如上例中的小女孩,她对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没有较为精确的了解。她围出来的只是一个八边形,当然不是圆了。然而精彩之处在后面,“如果再多画几条就可以围成圆的。”不是吗?如果可以的话确实可以得到一个无比类似的圆啊!在这里,小女孩的描述很简单,在她看来,多画几条线就越来越接近圆了。很可惜,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女孩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的数学思想。

二、关于规律性知识的合理描述

案例主题:规律是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本质,是认识事物和现象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学习不是像成人那样可以借助于纯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和描述,而是以具体、形象的表象作为理解数学、描述数学的基础,从“现实的、直观的”问题和现象出发,在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获得体验。

案例描述: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2页,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观察下面的一组等式,等号左边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①0.005米=5毫米;②0.05米=50毫米;③0.5米=500毫米;④5米=5000毫米。把②③④式与①式比较,可以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把①②③式与④式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材首先安排了带有序号的一组等式,让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探索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观察后的描述是这样的:生1:从上往下看,等号左边依次少一个零,右边依次多一个零。生2:从下往上看,5000是500的十倍,500是50的十倍,50是5的十倍。生3:有的小数点后面有两个零,有的是一个零,第四个等式没有小数点。生4:等号左边的单位是米,右边的单位是毫米……

案例注释:为什么学生的描述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只要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描述还仅仅停留在等式的表面,是对等式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对等式本身所蕴涵的内在规律即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合理的描述。

课程目标指出:“在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之后,要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演绎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案例中,小学生认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从直观到初步感知,然后才能抽象,才能深刻理解,才能用合理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点。

三、关于操作知识的合理描述

案例主题:操作层面上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这里的“解释”实际上是对问题解决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描述。

自我描述篇6

一、《悲惨世界》的心理描写

雨果在《论司各特――关于,》中说司各特创作成功的有一条奥妙是“他在嬉戏之间向读者揭示心灵中最隐秘的皱纹,犹如揭示大自然中最神秘的现象、掀开历史发展中最秘密的篇章”,在《光影集?序》中又指出“自我也许是一个思想家能够创造的最广阔、最普遍、最包罗万象的作品”。因此在《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中,雨果将人心作为着力描绘的对象,着重描写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心理变化。

(一)《悲惨世界》心理描写的精彩运用

“‘听其自然,接受慈悲上帝的安排’,纯粹是丑恶可耻的。让那天定的和人为的谬误进行到底,而不加以阻止,闭口不言,毫无表示,等于积极参与了一切谬误的活动,那是最卑鄙、丧失人格的伪善行为!是卑污、怯懦、阴险、无耻、丑恶的罪行!八年来,那个不幸的人初次尝到一种坏思想和坏行为的苦味。他心中作恶,一口吐了出来。”

这一段话是冉阿让当时的内心活动,他最开始对自己说“何必要那样去想呢,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和安排”,后来他又马上否认自己,说:“‘听其自然,接受慈悲上帝的安排’,这纯粹是丑恶可耻的。”他在自首与不自首之间斗争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自首,解救商马第。书中说:“他觉得他接近了自己良心和命运的另一次具有决定性的时刻;主教标志着他新生命的第一阶段,商马第标志着它的第二阶段。”通过这种内心的搏斗,冉阿让终于分清了善恶,同时也找到了方向,努力克制现世中人固有的全部弱点。这些内在冲突将人物内心的反复无常,复杂善变的描写得充分到位。正是这种对复杂多变的心理现象的剖析,使得雨果成功的实现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二)《悲惨世界》心理描写的特征

1.强烈的主观特征

在《悲惨世界》中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大多都是由他转述,内心独白的成分较少。作者以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洞察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脑海中的风暴”中,冉阿让的心理都是用第三人称“他”来进行叙述和评判正误的,这样让?x者觉得更加的贴切和真实。

2.心理描写的篇幅较长且集中,激情满怀

雨果的心理描写通常都是大段大段的比较集中,这与以司汤达为代表现实主义小说有着明显的差距,现实主义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自由,随时随地都可以安排,同时篇幅较短小,而雨果则是一开始便停不下来,气势滔滔一泻千里,让读者对任务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

3.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

雨果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虽然篇幅长,段落多,但是逻辑清晰明了,不显凌乱。这与其他意识流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存在着不同,雨果既强调感觉和激情,但也注重理性和逻辑。

二、《简?爱》的心理描写

《简?爱》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很多情节都是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如小说中描述的罗沃德学校里的场景,正是在追述她们姊妹被送到哈沃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读书的经历。在《简?爱》中,作家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方式对孤儿简?爱遭受摧残的心理状态的反映显得更为细腻、真实和动人。《简?爱》的女主人公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人,她矮小、贫穷又孤独,而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的手法描写她心灵深处真实而又独特的情感。使这样的人物变得生动起来。

(一)心理描写的具体表现

“我在想,罗切斯特先生现在还丑陋不堪吗?……不管是什么样的哀伤,我为他的哀伤而哀伤,并且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减轻它。”

简.爱的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以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赞扬了简?爱所追求的以精神上的独立平等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体现了简?爱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有着独立判断、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精神。

“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应该这样做,而且告诉我必须这么做。……还发誓要用铁臂把她推入无底的痛苦深渊。”

这是简爱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那天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一个疯子妻子后的心理活动。将简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留下还是离开?还表达了简对婚礼上发生的事的绝望以及对罗切斯特先生深深的爱,说明了简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突出了简要求平等和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出简的反抗性格。

(二)心理描写的特征:

1、《简?爱》往往是通过人物激烈的心里矛盾来冲突来展现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如简在第一次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他有一个妻子,通过描写她当时内心里对于走还是留下的巨大矛盾,刻画出她微妙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具体。

2、夏洛蒂?勃朗特的心理描写还善于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或者同一人物对同一事件在不同阶段的态度,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简?爱》不仅通过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任务的内心情绪,还通过外部事物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也就是间接心理描写。《简?爱》中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心境。

三、雨果与夏洛蒂?勃朗特心理描写的对比分析

雨果和夏洛蒂?勃朗特虽是不同派别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中都不可避免的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中的矛盾冲突,更有利于塑造出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但是在具体运用方式上,两人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自我描述篇7

【关 键 词】卡利尼;描述性评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72-03

一、卡利尼和展望学校

帕特丽夏·卡利尼作为美国众多“田野教育家”中最杰出者之一,通过教育实践创造了一套极富启发价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描述性评论。在其代表作《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以及《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两部著作对这一理论以及具体运用作了详细介绍。

卡利尼于1965年9月中旬在美国佛蒙特州北本宁敦市(North Bennington)创办了展望学校(Prospect School)。学校创建之初,班里只有23个学生,年龄介于5~7岁,他们来自于整个本宁顿社区的各个社会阶层。[1]受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响,展望学校致力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展望学校课堂的特征就是学生有大量选择机会,有机会用大量、无限制的而且自然的材料制作东西,能够充分地进行户外活动,阅读、写作和数学的教学都会个别化地关注到每个孩子。在展望学校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即通过在日常和持续地观察、记录和描述在课堂里以及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来检查学校的实践,以便学校能够自身产生关于儿童、课程、学习与教学的知识。[2]

1991年6月,由于财政问题,展望学校被迫关闭,但同年11月,卡利尼又成立了“展望档案室和教育与研究中心”(Prospet Archives and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继续着之前展望学校的工作。[3]虽然卡利尼从未在大学中工作过,但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的教育学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项目负责人费瑟斯通教授表示,每一个进入该项目的本科生都得对一个儿童进行一学期的研究。同时,卡利尼的主要著作还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学研究”课程的必读书目。[4]

二、卡利尼描述性评论思想

卡利尼的教育思想,即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5]实际上就是发掘人的创造潜能,用卡利尼的话说,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普通能力:参与世界、成为事物的创造者;这种能力在儿童早期就清晰可见。”[6]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即揭示教育领域中人人都具备的这种“普通能力”——创造,并促进其发展。卡利尼为此提出了集研究、教学、评价、培训于一体的方法——描述性评论。卡利尼这一教育理论借鉴了现象学的观点,提倡让“现象”自己把自己呈现出来,用海德格尔的话讲即“To let that which shows itself be seen from itself in the very way in which it shows itself from itself ”。(让那自身显现者,以自己呈现自己的方式,被从他自身看到。”)[7]

卡利尼反对自然科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范式下,他认为现象是复杂多变的,是飘渺不定而难于把握的,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确定的。因此,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去捕捉本质。而现象学者认为,现象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是自成价值的,任何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的人都是因为害怕现象的复杂性,转而寻求一种确定性,正如杜威在《确定性的寻求》中所述,人们追求确定是因为害怕不确定带来的安全感的缺乏。

描述性评论珍视现象的独立存在价值,因此它关注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关系性。卡利尼提出“描述性评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发挥“现象学描述”的“揭蔽”功能,旨在使孩子主动参与世界、与他人交往、主动创造事物、主动学习的行为清晰可见。卡利尼在提出“描述性理论”并把它成功用于儿童研究之后,又将这一理论拓展于课程、教学、评价、教师教育、学校管理甚至家庭中,使整个教育基于“描述性评论”,目的是“把人性以及对人性的珍视看作教育的出发点和核心,从更广义上说也看做社会的出发点和核心。”[8]

卡利尼的“描述性评论”主要以“儿童描述性评论”为核心,“儿童描述性评论”是通过对儿童及儿童作品的持续观察、描述、评论,以“找出每一个儿童作为人、学习者和思考者的优势所在并使之具体化,以便我们能够顺应并加强孩子的这些特质。”[9]“儿童描述性评论”可以由教师或其他成人独自进行,但卡利尼更提倡教师小组合作进行。在小组合作中,大家首先共同倾听、欣赏一个儿童的故事,然后每个人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评论儿童,并提出帮助儿童发展的建议。卡利尼在自己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儿童描述性评论”的基本框架:[10]

1. 身体外表和姿势。

2. 气质和性情。

3. 与其他人(孩子和成人)的关系。

4. 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5. 思维和学习模式。

这一框架为描述儿童提供了一个参考,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不一定要完全死板地套用。“儿童描述性评论”的重要途径是对儿童的作品进行研究,卡利尼及其同事对儿童的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创作、作文、项目设计等)进行长时间的纵向研究,对每个儿童的作品进行仔细挑选、编目,不少儿童的作品跨度长达9年。在作品中发现每个儿童的特点、一致性和变化,寻找儿童所创造的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世界的意义。[10]

卡利尼不仅提出了“儿童描述性评论”的理论,并且对儿童评价标准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卡利尼的“标准观”可以概括为:标准是创造中的人类作品,它受到人类渴望和志向的激励,应该有更深刻和宽广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可以测量的分数;儿童评价乃至整个教育评价应该确立内在标准的理念:我们热爱事物本身。“爱存在的事物,要爱它的缺点,即使有缺点也要相信它在人性方面已足够了。”[11]珍视不可测量的东西。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被轻易转化成数字的东西对儿童创造个性的发展而言往往不像它们看起来的那么重要。[12]

三、卡利尼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卡利尼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使理论研究者重新审视学校促进儿童发展的本质,并使教师形成教学即描述、教师即儿童研究者的教育信念,同时珍视教育中不可测量的因素的价值。

(一)重构学校促进儿童发展的本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学者资中筠对于我国的教育深表忧虑,她认为,“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没别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而且现在的学校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如果进不了所谓的重点,其他的那些学校就变成了放羊的学校。”[13]

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加之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学校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的迷雾中难以自拔。从学校、教师到学生、家长,几乎都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升学、升入好学校的一种手段。在这样一种文化的侵染下,学校教育走向了功利主义,背离了学校本应该作为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本质。卡利尼所创办的展望学校向我们还原了学校的本来面目——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正如卡利尼所说,她们希望做杜威所说的事情:支撑学校作为“发展的力量”,让学校从其自身的经验和思考出发向前进。[14]

(二)教学即描述

现象学提供了描述性评论的基本原则:“在可能(更不必说是想要)根据逻辑原则抽出和分离出现象的要素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进行一项探究,这项探究带我们更为靠近现象——如果你愿意,就进入到现象——的所有复杂性。”[15]在卡利尼看来,教学既是教师观察、倾听、研究儿童心灵的过程,又是教师与儿童共同探究学科、探究生活的过程。[16]通过描述,被描述的儿童就更加受到关注,真正的教育就开始了,最终是这种人的基本价值体现了展望工作独特的教育立场,是这种人的基本价值赋予描述性程序以意义。[17]

在基础教育中,虽然学生本应该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但是在学校教育的压力、限制、训令、制度和日常要求内,他们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和有独特力量和兴趣的人的价值无法被注意到。有时候教师会发现自己在面对一个学生和课堂的时候很僵硬,陷入了一种没有成果的或者他们甚至不真正清楚的思维方式中。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和其他教师或者家长一起做一次描述性评论,他们的思想就能解冻。让教师从多个视角来观察孩子或情境,让他们有新的思想和想象力,让他们生成意义,让他们想象可能性,从而使教学恢复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描述性评论会推动教师和教学向前发展。[18]

(三)教师即儿童研究者

对于教师角色的探讨,在教育理论中已有丰富的阐述。从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之后,在20世纪末,美国学者达克沃斯直接提出了“教学即研究”的理论。[19]我国新课改以来教育理论界最为显著的一种教师观就是倡导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在与一些中小学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很多教师希望能够实现这一转变,但是苦于没有找到实现这一转变的突破口,从而导致大学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难以在教育信念上达成共识,甚至出现一些对立。

从卡利尼的“儿童描述性评论”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实现教师这一转变的突破口,即教师成为儿童研究者。正如卡利尼所说:“每周一次的描述性评论至少在两个方面令我们颇有受益……同样受益的还有以教师身份投入到教育儿童工作的我们,我们通过每周一次埋头专注某个孩子的学校生活,那个孩子就成为了解其他孩子和学校本身的一面镜子”,“观察、描述和共享我们对某个孩子的认识和看法,使我们成为受过训练的儿童研究者,也赋予了作为教育背景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呼吁以实质和意义”。[20]

实际上,卡利尼这一教育思想为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开启了一扇窗,如何让幼儿园教师从看似繁琐、单调的教学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身成为一个儿童研究者。具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可以独自选择班级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儿童,进行一定时期的追踪式观察、描述性研究,也可以几名教师一起形成一个研究共同体,以描述、各自陈述的方式交流研究成果。

(四)珍视教育中不可测量的东西

在所有的评价中,最困难的评价莫过于对人的评价,在学校教育中,对人的评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评价方式。在实际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出现了简单化、结果化、分数化的现象,较多关注学生在学业层面上的表现,并且较多关注学生取得的学业成就,同时以分数的方式来向学生反馈教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很可能伤害到学生脆弱的心灵,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也会误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诞生的精彩观念、情感上的体验与经验的积累都很难用量化的方式测得。而教育中最弥足珍贵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测量的方法获得的,这正是教育的魅力与价值所在。正如卡利尼所提倡的那样,我们不要奢求单纯从幼儿的行为去判断他是否有所发展,一些难以测量与捕捉的东西正在儿童内心中悄悄生长。

描述性评论最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认为,个体是独特的、复杂的存在,并且珍视、欣赏这种人与人的差异性与多元性。霍金早在2000年时就说过:“我认为21世纪是一个复杂性的世纪。”[21]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实在是需要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实施者多一些卡利尼式的思想,持续关注发展中的儿童的全部生长经验,[22]并研究儿童、让教学变成描述、珍视教育中不可测量的东西,从而还原学校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2][3][9][14][15][17][18][20][美]马格丽特·赫姆莉,帕特丽夏F·卡利尼编.仲建维译.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展望中心”之儿童叙事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7,8,引言6, 13-14,8,131,133,129,15.

[4][5][10][12][16]张华.教学即描述——卡利尼教学思想管窥[J].全球教育展望,2008(5):13,15,16,17,17.

[6][8][9][11]Carini,P.F.(2001).Starting Strong:A Different Look at Children,Schools,and Standard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4,159.

[7]Heidegger,M.(1962).Being and Time.New York:Harper and Row:58.

[13]钟刚.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变,人中都会退化[EB/OL].http:///culture/books/201208/30751.aspx,2012-8-2.

[19][美]达克沃斯著,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7.

自我描述篇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口语测试任务难度研究”(11cyy027)

[作者简介] 聂 丹(197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北京语言大学副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汉语测试,对外汉语教学,语用学.

[摘 要]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体裁是影响被试表现和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根据这一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并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裁;难度;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图分类号] h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103—0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re difficulty hierarchy in psc

nie dan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 center, beijing languag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in topical speaking test, gen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candidate’s performance and the test validity. but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lacked. it is found out that among the 4 genre types, the easiest one is the narrative style, the second one is the descriptive style, the third one is the expository style, and the most difficult one is the argumentative style; and that among the 6 cognitive types, narrating the past, describing the static state, and narrating the present are relatively the easiest, exposition at the middle, and describing the mental status and argument are the most difficult. according to that genre difficulty hierarchy relation, we can describe and evaluate genre difficulty of items in speaking test, and provide referenced basis for choosing and designing items in speaking test.

key words:genre; difficulty; psc

一 缘 起

在“命题说话”这类要求被试者成段表达的口语测试中,题目的体裁类型往往会影响被试者的口语表现,也就是说,不同的体裁类型,其难易程度可能不同。尽管在口语教学及测试实践中,有时也会对体裁类型的难度有所考虑,但一般仅停留在经验和感觉层面,缺少理性分析和科学检验。鉴于体裁在教学与测试实践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的薄弱性,我们拟以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说话项”题目为例,对不同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进行一次探索。

在psc“说话项”中,一共提供了30个备用题目,被试者可以事先准备,考试时一般从抽到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3分钟的自由表达

这30个备用题目及相关说明见参考文献[1]。。尽管这些题目都是高度概括性的标题式题目,限制度小、开放度高,回答的内容和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每个题目所预示的主要体裁类型。这样一来,30个题目就可以划分为有限的几种体裁类型。我们想知道,被试者在选择题目时是否会受到体裁类型的影响?不同的体裁类型对被试者来说是否存在难度差异?如何从体裁角度来评估30个题目的难度层级?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关系,从而增强口语测试题目设计的目的性和口语表现评价的合理性。

二 体裁的分类

(一)传统体裁的分类

“体裁”(genre)这一术语通常用于对书面语篇(文章)的分类描述。传统的文章体裁类型一般采用四分法:描写体、叙述体、说明体、议论体。这是基于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类型来划分的。“所谓表达方式,即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又以前三种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议论,就是论是非,就是讲道理,作者通过现实材料和逻辑推理阐明自己的观点,鲜明地表示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说明,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

状态、动作或景物的性质、特性具体地描述出来;抒情,是通过种种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就其表达方式的侧重点而言,并不是记叙文只有记叙一种表达方式,议论文只用议论一种表达方式,而往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这就是说,表达方式是文章体裁特征的一个主要标志,以记叙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记叙文,以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说明文,等等。

由于口头语篇与书面语篇具有某些一致性特征

很多语言学家用“语篇”(text)指书面语言,用“话语”(discourse)指口头语言。halliday等则认为,“语篇”可以同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我们借用“体裁”这一术语特指口语测试中被试输出的口头语言的语篇类型,根据主要的表达方式类型也可以分为描述体、叙述体、说明体、议论体。不同体裁的口头语篇不仅具有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显著外部特征,而且具有典型的认知需求特征。通常来说,口语测试输入的具体题目或问题,就预示或规定着被试者输出话语的体裁类型。比如,“请你讲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显然预示着输出话语的体裁应是叙述体;而“你怎么看待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则规定着输出话语的体裁应是议论体。在规定语篇体裁形式特征的同时,也规定着不同的认知难度。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2期聂 丹:普通话水平测试体裁难度层级探析

(二)“说话项”体裁的分类

1.前人的分类

关于psc“说话项”的30个备用题目,有的研究者按体裁将其归为三类:(1)记叙描述类,包括“我的学习生活、我的业余生活”等写人、写事、写景的题目;(2)议论评说类,如“谈谈社会公德、谈谈保护环境”等;(3)说明介绍类,如“我喜爱的小动物、我最喜欢的植物”等。[3] 我们觉得有以下问题:首先,类型称谓不够恰当。比如,将记叙和描述归为一类,分类不够细致,导致该类之下的题目数量最多,应将二者分开;再如,将说明类仅限于介绍,缩小了说明类的内涵,事实上,该类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类型。其次,归类也不甚恰当。比如,“我喜爱的小动物”被归入说明类,而“我喜欢的季节”被归入记叙描述类,二者在认知类型上很相似,归入不同类令人费解。

还有的研究者将30个题目分成五类:(1)记叙性表达:我的愿望、我的学习生活、我尊敬的人、我喜爱的动物、童年的记忆、我喜爱的职业、难忘的旅行、我的朋友、我的业余生活、我喜欢的季节、我的假日生活、我的成长之路、我的家乡、我喜欢的明星、我喜爱的书刊。(2)议论性表达: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服饰、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谈谈美食、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3)抒情性表达: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我向往的地方、购物(消费)的感受、我和体育。(4)描写性表达:我的家乡、难忘的旅行、我向往的地方、谈谈服饰、我喜欢的季节。(5)说明性表达: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我喜爱的书刊、我和体育、我喜爱的动物、我喜欢的明星、我喜爱的职业。在上述五类中,记叙性表达和议论性表达占据多数。有些题目所蕴含的表达方式不限于一种,比如“我的家乡”既归入了记叙性表达,又归入描写性表达,等等。[4]

上述分类相对比较细致。不过,有些题目的归类也还值得商榷。比如,将“我和体育”列入“抒情类”就有些牵强;而“我喜爱的书刊”按其主要表达方式应属于“说明类”,归入“记叙类”似乎不太合适。另外,“抒情类”下属的几个题目主要侧重对心理的描述,仍可算作“描述类”,而不必单列一类。

2.本文的分类

按照传统体裁“四分法”,我们对30个题目的体裁重新进行了分类,并对描述、叙述、说明、议论各体裁的内涵特征重新进行了界定和描述。另外,根据30个题目的内容,我们对描述、叙述体裁的内部认知类型进行了再分类;而对于说明、议论体裁,由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有限,很难细辨其内部认知类型,所以未予细分。这样,就一共有六种体裁认知类型:描述静态、描述心理、叙述过去、叙述现在、说明、议论。(见表1)由于体裁划分完全是基于标题式的题目,而不是实际的语篇,因此尽管判断体裁类型时我们力求客观,但恐怕很难完全

做到,只能反映大致的归类倾向。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这四类体裁、六种认知类型的难度层级。

三 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我们对上述30个题目的难度感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38人,相关背景信息见表2。

表1 psc“说话项”30个题目的体裁分类

体裁

小类

题目

描述体(对静态事物、动态场面或心理状况的以空间顺序为主的横向描摹,基于视觉观察或内心感受,具体、形象、可感)

描述静态(人、物、景、处所)

19我的朋友、02我尊敬的人、28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17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21我喜爱的季节(或天气)、25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15我向往的地方

描述心理(心情)

07学习普通话的体会、30购物(消费)的感受

叙述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具体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的纵向记叙,基于回忆或想象)

叙述过去

04难忘的旅行、03童年的记忆、23我的成长之路

叙述现在

16我的学习生活、06我的业余生活、08我的假日生活

说明体(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介绍、解释、列举、比较、归纳等,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14我喜爱的书刊、05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12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24我知道的风俗、18我喜爱的职业、26我喜欢的节日、01我的愿望(或理想)、10我和体育

议论体(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选择、评价、预测、辩论等,需要抽象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谈谈美食、22谈谈服饰、20谈谈卫生与健康、27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13谈谈个人修养、29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09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我们设计的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提供的30个备用题目的顺序将题目依次列出,然后让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对题目难度排序。1分代表最容易,2分代表第二容易,依此类推,分值越大则代表题目越难,分值相同则代表难度相同。我们将根据每个题目的平均分值计算每种体裁及认知类型的平均难度值,据此进行体裁类型难度排序,并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难度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二部分是让调查对象说明题目难度排序的理由,我们将提取其中有关体裁方面的描述进行定性归纳。

(二)研究假设

凭借有关体裁难度的传统看法或经验,我们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四类体裁从易到难依次为叙述<描述<说明<议论,六种认知类型从易到难依次是叙述现在<叙述过去<描述静态<描述心理<说明<议论。

(三)研究结果

在回收的38份有效答卷中,各卷评分量表的层级不尽一致。其中,28.9%的答卷将题目难度分作5级,42.1%的答卷不足5级,29%的答卷超过5级。对于量表超过5级的答卷,我们尽量按照题目数量平均分配的原则都合并成了5级量表。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我们得出30个题目的平均难度值及排序结果,见表3。

基于表1和表3,我们得出了四类体裁、六种认知类型的平均难度,见表4、表5。

由表4可见,四类体裁的难度排序是:叙述<描述<说明<议论。经统计检验,四类体裁难度主效应显著(f(3,111)=91.073,p=0.000)。多重比较显示,各体裁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p<0.005),表明上述难度序列在统计学上成立,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

由表5可知,六类认知类型的难度排序是: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说明<描述心理<议论。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六类认知类型难度主效应显著(f(5,185)=58.732,p=0.000)。经多重比较,描述静态与叙述现在(p=0.426),描述静态与叙述过去(p=0.113),描述心理与议论(p=0.059)之间的难度差异均不显著,叙述现在比叙述过去略难(p=0.032),除此之外其他类型两两比较的难度差异都显著(p=0.000)。这表明,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比较容易,说明的难度居中,描述心理与议论相对最难。其中,描述心理之所以与描述静态的难度差距很大,已达到议论水平的难度层级,恐怕是由于心理描述比较抽象、细腻、微妙、难以捕捉,对其认知的难度相对较大。综上,我们修正了研究

假设,六类认知类型的难度层级关系如图1所示。

需说明的是,由于上述题目只是规定了一个话题范围,并未限定使用哪一种体裁,在实际回答时,被试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喜好,从不同角度展开。比如,“谈谈美食”,既可以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介绍其色、香、味等,这是描述;也可以讲述自己学做一种美食的前后经过,这是叙述;还可以说明一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等,这是说明;另外还可以讲述美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美食的鉴赏、对美食的看法和态度等,这就主要是议论了。我们上述分类只是基于题目本身所做的判断,而被试者实际会采用何种体裁,我们无法确定。

析讨论

在38份答卷中,有31份有效回答了问卷的第二部分内容,即描述了对题目难度排序的理由。其中,集中提到了两类影响题目难度的因素,一是话题因素(29份,94%),一是体裁因素(20份,65%)。关于话题因素对题目难度的影响问题我们已另文探讨[5]。本文仅提取了这20份提及体裁因素的答卷,基本观点及分布见表6。

需要较多逻辑或辩证思维,对条理性要求高,结构不好组织,构思难度大,则题目难。

尽管答卷份数不多,但不同程度地反映和认同了上述对体裁难度层级的调查研究结果。例如,有的调查对象写到:

“客观性叙述题目简单一些,主观性陈述理由的题目难一些。同样的题目,如‘我所在的集体’,如果说成叙述性的,介绍性的,就容易说;如果说成议论性的、评论性的,就不容易说。所以,是叙述介绍还是评价说理,对难度很有影响。”

还有的调查对象写到:

“用母语叙述,应该是题目越小、题材越熟悉越容易。题目太宽泛反而要费心组织语言,考虑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增加了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我和体育’,‘我喜爱的动物’,题目很具体,很客观,叙述和介绍就行,所以容易说。‘我的愿望’,‘谈谈个人修养’,题目很宽泛,很主观,考查是否有思想,需要思考,所以难。”

总体说来,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体裁难度会影响题目的难度,叙述介绍比评价说理容易;题目越具体、思维方式越单一则越容易,题目越抽象、思维方式越复杂则越难。

四 结 语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除了话题因素之外,体裁类型也是影响测试题目难度和被试口语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题目可以是无限的,但体裁类型是有限的。了解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有利于合理地设计题目,根据测试目的选择适合于被试语言水平的体裁类型。本文以psc“说话项”30个备用题目为研究材料,将其归纳为四类体裁、六种体裁认知类型。通过难度感知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体裁难度的层级关系:(1)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2)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

参照上述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也可以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一些启示。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口语测试来说,应该根据被试群体的语言水平来选择适合难度的体裁类型。比如,针对低水平的被试者,可以首选叙述体以及静态描述等;针对中级水平的被试者,可以选择说明体,增加体裁的逻辑思维难度;而只有对高级水平考生,才能选择议论体以及心理描述等。

受研究材料的限制,我们没能考察更多体裁认知类型的难度,特别是说明、议论体裁的认知类型复杂多样,其难度关系还需要深入探究。[参 考 文 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赵凤岐.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9):27-34.

[3] 上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普通话水平测试手册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姚喜双.普通话口语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聂丹.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难度及影响因素探究[j].考试研究,2011,(3):56-64.

自我描述篇9

关键词:劳伦斯作品;女性形象;多义关系

我们评价一位作家的作品时,通常会通过多方面的解读来进行。因为直接通过对作品评价来对作家进行定位或评论常常会显得很荒谬。劳伦斯的作品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遭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 批评,尤其是女权主义评论家对劳伦斯笔下女性形象的描述大为不满,他们认为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与大众背道而驰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让广大读者可以从劳伦斯的作品中重新审视女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位女性作家对劳伦斯的作品评价进行分析,并从劳伦斯作品的语言特点进一步讨论劳伦斯作品与女性文学的多义关系。

一、对女权主义的质疑

劳伦斯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了大胆的语言来描述,来对生殖器进行描述。而这些,在二十世纪时莫瑞对劳伦斯的评价中写出劳伦斯之所以对有如此大胆的描述,仅仅是因为劳伦斯这位作家本身的性格作祟,莫瑞认为劳伦斯有对生殖器过度的崇拜以及对大男子主义的大力推崇,劳伦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全部都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没有自身独立的人格。而法国作家波伏娃也认为劳伦斯是在作品中贬低女人。在当时许多的言论都是从莫瑞的评论开始,多与莫瑞的评论有相似之处,而往后几年间米勒在自己所著的政治言论中也对劳伦斯作品进行攻击,认为劳伦斯的作品不健康,对女性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反而是在不断误导,并用了许多夸张的言语来评价劳伦斯的内容。虽然这些作家对劳伦斯的作品都展开了不同的见解,但不同的评价也反映了劳伦斯对女性视角的多义关系,并对多义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劳伦斯作品的边缘性

有一些女性作家对劳伦斯作品的评价让人无法抓住其真实的想法,例如伍尔芙,一方面她认为这是对女性的抵制,另一方面,她对劳伦斯的写作风格表示欣赏,并对自身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自己的笔记中承认了劳伦斯作品的边缘性给自己的写作有着一定的帮助。在劳伦斯作品中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大众所能够接受的女主,从一而终。这与劳伦斯其他的作品很不一样,但大多的女性评价还是很容易将劳伦斯放入一个大男子主义的框架中,对女性以及女权表示敌意。

三、劳伦斯作品的写作风格、女性语言的意义

很多女性作家对劳伦斯的作品都持有批判、不赞同的态度,如伍尔芙、曼斯菲尔德等。但尼恩在她的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劳伦斯由衷的欣赏。尼恩在她的著作中描述劳伦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让女性更容易读懂并理解。在作品中对女性服装、相貌的描写也让敏感的女性有着共同的语言。而这种描写来源于劳伦斯是一位画家,对身边事物的敏感程度要远大于常人。劳伦斯画家的身份让作品具有极大的真是感,对的描写也让尼恩觉得这是超越大众所认知的价值观的,劳伦斯通过丰富的语言描写让他的作品具有流动性,这也是为什么劳伦斯是一名男性作家,笔下的作品却常常被解读为女性语言的缘故。劳伦斯的几部作品如《虹》、《白孔雀》中对人物与自然的描写也使很多人觉得劳伦斯是一名女性作家。而这些描述潜在地对父权社会进行着秩序的挑战。

所以,当尼恩阅读劳伦斯的作品才并不认为劳伦斯只是通过大胆的文字就是对女权主义的抵制,而是从写作风格、写作方面等方面对劳伦斯都有着许多的赞赏。

四、结语

我们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对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述发现,有抵制的,有赞赏的,有认为劳伦斯对女性的不尊重,也有说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才是真正懂女人所想的。从伍尔芙的评价中看出了劳伦斯的作品具有边缘性,也赋有女性气质,从尼恩的评价我们也能够看出劳伦斯笔下流动性的描述。这都为我们理解劳伦斯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帮助,也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评价去重新看待女性文学的多义关系,不止在于自己的阅读与理解,更能够从许多前辈对作品的描述中找到我们与之共通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江润洁.从对劳伦斯的评论看劳伦斯作品与女性文学的多义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2-85.

自我描述篇10

1.互补性诠释的逻辑结构

与互补性诠释不同的其它诠释的逻辑结构是,先设计出某种本体实在的模式,再将这种本体实在与量子力学中的某种符号联系起来,然后将这种符号按量子力学演绎的理论结果与观察结果对照来解释量子现象和量子理论。在这些解释中,观察结果不是作为解释的根据,而是作为量子力学演绎的结果。如隐变量理论先假设有因果决定性的亚量子层的隐变量的本体实在,再将这种本体实在隐变量的统计平均与量子力学中的可观察量联系起来,量子力学的理论值就代表着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演化结果,它与统计性的结果相对应,这样隐变量理论就将观察结果和量子力学的描述解释为客体的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表现和对这种统计平均的变化规律的描述。统计系综诠释则先假设统计分布具有实在的客观性,它代表着微观客体的状态和特征,量子力学描述中的波函数ψ的模方就表示客体的这种统计分布,波动方程的解的模方与观察结果的统计分布相一致,表示着客体的统计分布状态。互补性诠释不从一个预先的本体实在模式的假设出发,而是直接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然后从这种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中推出客体的实在特点和对它进行描述的符号的意义。当然,从一般假设能演绎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从观察结果只能推出客体实在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会得出唯一确定的实在模式和对它描述的符号的完全确定的意义。因为观察结果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描述,即使只有一套符号,其数学演算过程也无法与实际的物理过程一一对应,而只能将演算结果与观察结果对应,所以,虽然观察是唯一确定的,但关于它的描述和解释却可以有多种。这说明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各种不同的关于实在的假设,但这些假设的实在并不就是真实的实在,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反映着由观察结果所表征的实在。互补性诠释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认识特点和描述的语义方面的分析,找到对客体和谐一致的互补描述方式,再从这种描述中找出客体的实在特点,而不是先给出一种实在的模式或图景。

互补性诠释从观察到的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所表征的量子性出发,以量子公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来构建对具有量子性的原子客体的合理描述。量子公设本身意味着过程的非连续性、个体性,也就意味着观察过程中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不可细分的,观察结果中必然包含了仪器及其对客体的作用。在经典物理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比客体本身的物理量小得可以忽略,即使不能忽略也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将它剔除,但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与客体的物理量相比拟,其作用过程又是非连续的,所以不可能将仪器的作用剔除,这样,观察结果中就必然包含了观察仪器的作用,而不是代表客体本身的现象,对客体的描述也必然只能是观察下的客体的描述,而不可能是对没有观察的孤立客体本身的描述,所以对客体的任何描述都依赖一定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可描述的确定的现象,即使没有对应于客体本身的观察,也必然存在与之相关的其它客体的观察。这不是说,没有观察,现象世界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观察,确定的客体就不存在,没有观察,世界上可以发生许多事件,但我们却不能确定对它们的描述。

观察对描述的重要性和观察中仪器对原子客体的作用的不可分性是原子现象及其描述的特殊性之所在。正是观察的特殊性带来了概念的定义和描述上的新特点,从而带来描述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实在的新特点。

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与客体间的不可剔除的相互作用,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和态的确定间成为互斥的。当我们通过一种仪器如刚性标尺和时钟对客体进行时空的观察和确定时,观察中仪器的作用和对时空的确定条件,排斥对客体的态进行定义,因为这种确定时空的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所带来的客体的态的改变是无法确定的,从而客体在另一种确定它的态的仪器下所确定的对态的定义的条件被破坏,而不再可能对时空观察下的客体进行态的定义。当我们利用另一种仪器对客体的能量和动量进行观察和定义时,由于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成为不可能。客体的时空标示和态的描述间的互斥,不仅在于时空观察带来的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而且也是定义客体两种属性的条件的互斥的表现。态的定义要求消除除态的观察外的任何观察的外来干扰,而时空的观察必包含有对客体的干扰,两种描述所代表的定义的理想化和观察的理想化的互斥,使得它们不能再统一在一种描述图景中对客体进行时空中的因果描述,只能对客体进行这两种互斥的描述。因为它们都是对客体的描述,并且只有两种描述一起才能构成对客体的全面描述,所以二者是互补的。这就是对原子客体的互补性描述方式。

量子公设所蕴涵的仪器与客体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是互补性诠释的一个逻辑起点,作用量子的公式所包含的波粒二象性是互补性诠释的另一逻辑起点。

时空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意味着经典的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都不完全适于原子客体,它们只是诠释两种原子现象的不同尝试。在这种诠释中,经典概念的局限性以互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粒子图象中,因果要求的满足必伴随对时空描述的放弃;在波动图象中,时空传播规律的描述必伴随因果描述的放弃而只能代之以统计的考虑。如果我们不把时空描述和因果描述看作互补的而坚持经典的时空概念,我们就必会面对光和物质有时表现象波有时又象粒子的矛盾,所以,光和物质粒子的本性不是经典描述的粒子或波,而是时空和因果的互补描述的波粒二象性,即其时空描述遵循波动的叠加规律、其因果描述遵循粒子的守恒定律的两种图象的互补。任何将客体看作经典波或经典粒子的解释都是行不通的。如薛定谔将原子客体看作经典电磁波的电磁波解释,就遇到波包的扩散、波是位形空间而不是真实空间的波以及波函数与测量与所选择的非对易的可观察量有关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经典波概念对原子客体描述的局限性。统计系综诠释虽把原子客体看作粒子,但却不是经典的能够对它作时空描述的粒子,而是只能对粒子系综的统计规律进行描述的粒子,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被包含在系综的能量、动量和时间空间的统计散差具有反比性的特殊统计性中。隐变量理论虽然为量子力学描述建立了一个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但它对可观察的量子层的描述与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完全一样,而且在其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中也加入了与经典描述不同的隐变量与测量的相关性。所以,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是不可避免的,用经典的粒子图象或波动图象来解释所有原子现象都会遇到逻辑困难,因而必须将它们加以修正并使它们互补起来。

2.对量子力学描述的统计性的理解

统计性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一个基本特点,统计或几率概念是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它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所在,各种诠释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此。按照互补性诠释,统计性是量子性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统计性是逻辑地包含在量子概念之中的。因为作用量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原子过程不再是因果连续的,而是非连续的个体性过程,对于这种过程不可能进行因果描述,而只能对个体事件进行统计描述,而且量子公设还意味着观察对原子客体状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建立起客体运动变化的因果规律。量子概念中所蕴涵的时空的确定和能量动量的确定间的互斥关系,也使我们不可能给出客体的一个初始状态而对客体进行因果性的描述和预言,所以,量子性必意味着描述的统计性,对非连续的原子过程只能进行几率描述。描述恰当地反映了原子过程的非连续的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因果连续变化的必然性,它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描述不再是具有唯一确定值,而是按一定的统计分布具有一系列的值,这些值及其统计分布就是对原子客体的这一物理属性的描述,而量子力学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值谱和统计分布的变化规律的描述就是对原子客体的统计变化规律的描述。这种由量子公设带来的统计描述也必然包含描述的互补性,只有通过时空描述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才能理解对原子客体的统计描述的这些特点。量子力学描述中波函数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演化,往往给人一种感觉,它就是对客体的态或客体的统计性(或趋向性)的因果变化的描述。其实,薛氏方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因果描述的追寻,虽然我们可以从波函数中找到关于客体的所有属性的描述,但是波函数的随时间的演化并不代表客体的状态的因果变化,因为波函数与客体的行为并无对应关系,只有波函数的模方才代表客体的几率,波动方程只是以恰当的数学形式包含了对客体满足叠加原理的波动属性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的合理性是以客体作为粒子出现的几率对波函数的诠释来达到的,波动方程的解不是描述代表客体的波,而是描述代表客体的粒子的几率,波动方程描述中对量子描述的互补性就表现在这里。所以波动方程并不表示对客体的因果描述,而是以波动描述形式对粒子几率进行描述的波-粒互补性的表现。

3.对测不准关系的理解

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一个直接数学结论,所以接受量子力学的人都能接受它,但对于这个数学公式的理解却千差万别。由于测不准关系表现为对物理量的测量的限制关系,所以,不少早期的量子力学教科书把它作为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逻辑基础或操作基础,但是,正如Karl R.Popper所指出的,从薛定谔方程可导出测不准关系而从测不准关系导不出薛氏方程,这说明测不准关系应是某种基础的推论。在互补性诠释看来,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公设所蕴涵的波粒二象性的结果,它表现的是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精确度间的互补关系。玻尔从关于作用量子的基本公式ET=Iλ=h出发,从其中所蕴涵的经典概念的矛盾推出关于这些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最大精确度间的普遍反比关系即测不准关系,从而使这个关系代表了时空和因果描述间的互补性的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表示,测不准关系中共轭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间的反比关系恰当地反映了两物理量的互斥互补关系。

海森堡把他所发现的测不准关系看作是对经典概念的适用性的限制和对经典物理量的可确定程度的限制,并且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因果律的失效和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操作论和实证论倾向,是一种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的解释。互补性诠释则给出了其所以然的说明,是对测不准关系的更深层的理解,避免了上述操作解释的弊端。如海森堡把物理量的测量的不确定度解释为测量的操作结果,而不是不同概念的可定义和可观察的互补性的结果,就会导致由于我们测量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使我们对本来可能存在精确值和因果性的客体只能作有限精确度和统计描述的实证论的和不可知论的问题。测不准关系所表征的一种物理量的测量中仪器的作用导致另一种物理量的不确定,证明了互补性诠释的仪器对客体的不可控制作用的说法,但是这种仪器的干扰作用是对原子客体进行描述所必需的,也是量子力学描述中所包含的,而不是对客体进行描述所要排除的。

Popper的统计系综诠释认为,测不准关系的含义是两个正则共轭变量的标准偏差之积有一下限n/4π,它不象互补性诠释的测不准关系是从对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到的,而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逻辑数学推论,而且由于现在实际的对测不准关系的实验检验还不能达到个体粒子测量所要求的精确度,而往往是对许多粒子的统计平均的偏差的测量,所以统计系综诠释显得比互补性诠释有更坚实的经验支持。我认为,也许统计系综诠释较互补性诠释在数学上更严密,但互补性诠释对量子性的描述特点的分析显得更深刻。

4.对描述的完备性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完备性问题和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的两个焦点问题,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且使问题不断演化,并挖掘出不少新的内容,互补性诠释无论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它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也成为互补性诠释本身的重要内容。

完备性问题是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第三次交锋中在著名的E-P-R论文中提出的。文中通过一个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的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此文引起的首先是关于何为实在的讨论,后来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关于E-P-R关联究竟意味着非局域性、非因果性还是不可分离性的问题。

E-P-R的论文从没有干扰而能预言的客体的物理属性为物理实在这一实在概念出发,通过大家所熟知的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简述如下:相互作用后的两粒子,按量子力学描述,可以通过对第一个粒子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测量而不加干扰地得到对第二个粒子的同样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既然是不加干扰且两粒子相距无限远,第二个粒子的两非对易量虽对应于第一个粒子的不同时的两次测量,但却是同时属于第二个粒子的物理实在,否则就得假设两粒子间具有超距作用;E-P-R又认为,完备描述应同时对同时存在的物理实在进行描述,但量子力学的描述却将对非对易的两个物理实在的描述看作互补的,即对一个进行精确描述时对另一个则不能进行同时的精确描述,所以E-P-R得出结论说,量子力学蕴涵着E-P-R悖论,其原因是量子力学描述不完备。

大量实验证实了E-P-R关联的存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描述的成功,但如何解决E-P-R悖论却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这便是修正E-P-R的两个前提,或者修正实在概念,或者修正分离原理(包括局域性原理和可分离性原理),前者是玻尔对E-P-R的回答,后者是隐变量实在论者对E-P-R关联的解释,虽然实在概念不同(一个是必包含有观察的实在;一个是不包含观察干扰的实在),但却都包含了仪器与客体的状态、客体与其有相互作用的其它客体的状态的相关。

互补性诠释通过修正实在概念,即认为实在必包含有观察的干扰来解决E-P-R悖论。正如互补性诠释的逻辑前提中所认为的,任何描述必是对观察的描述,任何预言也必是对观察的预言,任何实在也必是观察的实在而不是独立自在的实在,观察的作用必包含在实在之中,观察的作用不仅意味着仪器对客体的直接的物理作用,而且意味着一种仪器所特有的对仪器和所观察客体的整体的反映方式和描述方式,所以客体的描述和实在必与进行观察的仪器的类型相关,无论是直接的观察还是象E-P-R实验中的间接观察。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相对性,即客体状态与仪器的相对性。所以E-P-R实验中对第二个粒子的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所对应的是不同的测量,因而仍是不同时的实在,对它们的描述也是互补的描述而不能是同时的描述,所以这与量子力学描述并无矛盾。E-P-R关联所反映的是仪器类型和描述预言类型及实在类型的必然联系和仪器作用的不可细分所带来的仪器与客体实在的不可分,对第二个粒子的描述与对第一个粒子测量的关联,恰恰表明了观察和描述类型一致的要求和仪器与所描述客体实在的不可分性,不是仪器或第一个粒子对第二个粒子的超距作用使第二个粒子的实在发生了改变,而是它们的实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们的状态必然相关而不是独立的,所以互补性诠释在新的实在概念中包含了对可分离性原理的否定,解决了E-P-R悖论。其实,互补性诠释虽然是在对E-P-R悖论的回答中明确了它的新的实在概念,但它的仪器与客体的实在的不可分性,仪器与客体状态、描述的不可分性早在como演讲中作为互补性诠释、互补描述的逻辑前提就已经提出来了,难怪戈革先生说玻尔提前八年预先回答了E-P-R佯谬。

5.对测量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测量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测量过程的解释和描述问题,由于在微观测量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发生了不可忽略的改变,从而使微观测量不再象经典宏观的测量那样可以忽略仪器对客体的作用,直接将客体对仪器作用产生的仪器上的读数当作客体本身的状态,微观测量的结果是测量后客体的状态,它与测量前客体的状态不同。由测量引起的客体状态的突变叫波包收缩,如何解释和描述波包收缩亦即测量过程中客体状态的变化就是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描述中,描述客体状态的ψ(x)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因果演变,另一种是测量时突变为所测力学量的一个本征态ψ[,n](x),也就是客体由各种可能值的几率分布变为按一定几率实现的确定值,如果测量前的统计分布

,测量后的统计分布

,其中各本征态的相干项消失了。为什么测量时客体状态要变为本征态?为什么相干项消失?这些问题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中心问题。各种测量理论大都力图通过分析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并以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以求找到问题的解答。互补性诠释认为,波包收缩和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一种描述方式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转换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互补的两种描述的定义的条件不同和观测中仪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造成的。

首先,ψ(x)所表示的是如果测量客体的位置,其位置分布将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测量前客体的状态是怎样的,|ψ(x)|[2]表示的是在x处找到粒子的几率。算符x在坐标表象中对应于确定值x的本征函数是δ(x-x),将ψ(x)按x的本征函数展开即

,虽然包含有干涉项,但对于x[,i]处的几率|ψ(x[,i])|[2]与

是一样的,因为除x[,n]=x[,i]时δ函数不为零外其余都为零,所以干涉项根本就不存在,|ψ(x)|[2]本身就是指测量位置时测得各种位置数值的几率。

其次,双缝实验中双缝后的波函数ψ(x)是两缝的波函数之和即ψ(x)=ψ[,A](x)+ψ[,B](x)但当测定究竟粒子穿过哪一个缝时就会使干涉项消失,这是因为ψ(x)=ψ[,A](x)+ψ[,B](x)所蕴涵的测量条件和描述方式与|ψ(x)|[2]=|ψ[,A](x)|[2]+|ψ[,B](x)|[2]所蕴涵的不同,前者是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测得的干涉情况,后者是在各单个缝后测得衍射的相加,由于在测粒子是否穿过一个缝时,测量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的互补物理量发生了改变,如测粒子动量时就会使它的位置发生不可控制的改变而引起位置的一个不准量,这种不准量将引起相等的条纹位置的不准量,从而不再出现任何干涉效应。所以这里的干涉项的消失不是客体测量前的自身状态向测量后状态的突变,而是观察干涉效应向寻求粒子轨道的描述的转变,是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向另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的转变,它所表现的是互补性现象在互斥的实验装置下的不同表现。

对于一般力学量Q,ψ(x,t)可按Q的本征值所对应的本征函数展开,

其中u[,n](x)为Q的本征值Q[,1]、Q[,2]…Q[,n]的本征函数,按量子力学,当测量到本征值Q[,1]时,系统就处于本征态u[,1](x),其几率是|a[,1](t)|[2],但在观测到确定数值前,量子力学给出的是ψ(x,t)而不是Q[,1]和u[,1](x),但实际上,所给出的预言和实际测得Q[,1]的几率|a[,1](t)|[2]是一致的,

,由于u[,n](x)是正交归一函数系,u[*,m](x)u[,n](x)=0,当m≠n时,所以干涉项不出现,

,这就是说,ψ(x,t)给出的就是测量时各本征值出现几率的分布,对客体状态的由ψ(x,t)到u[,n](x)的转变只是对客体测量后所有可能状态的几率分布的集合预定到其中一个状态元素按相同几率实现的描述变化,而并不对应客体本身的在有无测量的不同条件下的状态的变化。

所以按照互补性诠释,由ψ(x,t)到u[,n](x)的波包收缩不是测量引起的测量前后客体状态的变化。测量肯定会引起客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已经包含在ψ(x,t)中,而且不同类型的测量会引起不同的变化,这由所测得的不同类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表现出来,如果

中有干涉项,那么新的测量所引起的变化还会表现在干涉项的消失上。因此,波包收缩中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互斥的测量导致的由一种描述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的转换造成的,而波包收缩中由对许多可能值的预言到其中一个值的实现的波函数的变化,只是预言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统计预言的变化,而不对应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

由此可见,在测量的波包收缩过程中,引起客体状态变化的是不同的测量的实验条件和它们对客体的不同类型的作用,关于客体知识的变化引起的是对客体的统计预言条件的变化,而不是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所以,这里没有任何主体的作用,也不需要引入主体意识的最后一瞥。冯.诺意曼之所以需要引入人的最后一瞥,是因为他把仪器在测量中的作用当作一个纯粹的量子客体,而没有看到在仪器身上所必须兼有的使确定的观察结果和经典概念的适当运用成为可能的特性,这样一来,就象冯氏所分析的那样,我们的观察和描述就必然要无限后退,直至求助于意识的最后一瞥。

当然,从量子现象的普遍性上讲,仪器也与微观客体一样具有量子性,但量子性又必须通过我们的宏观观察和经典概念来观察和描写,所以,仪器又是认识的一个逻辑起点,它必须能够直接被观察且能用经典概念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仪器来观察和描述微观客体。仪器的这种既是量子客体又是宏观客体的二重性是互补描述的基础。我们的认识必须从直接观察和由这种观察而定义的概念开始,但又必须对超出这种直接观察和日常概念框架的新现象进行逻辑一致的描述,这就必然导致概念框架和描述方式的改变。如果没有仪器的直接可观察性,就不能得到任何微观客体的经验、现象和可描述的东西,而如果没有仪器与客体的一致性,仪器也就不可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反映记录,所以,仪器的二重性是认识微观客体的必然要求。这并不会引起宏微分界问题(即把世界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截然分裂的世界的问题),而只意味着一个可直接认识,而另一个则需借助于宏观仪器的观察,因为量子性是客观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只是由于这种特性超出了日常概念的理解范围而必须借助于对日常概念的修正来达到对它的理解。量子性的认识特殊性并不在于它的微观尺度,而在于它的非连续的、个体的观察条件与我们建立日常概念时的连续的、无限可分的观察条件不同,这种不同就需要我们对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关系进行修正。实际上,宏观客体的观察也一样需要借助于我们建立概念时的观察,这里不是宏观微观的不同,也没有二者的截然分界,只有所描述现象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建立概念的观察条件的符合程度的不同,所以,微观描述一方面是对经典描述的修正,一方面又以经典概念为基础,这不是一个逻辑矛盾,而是意味着微观描述必须以可直接理解的经典概念为起点,通过对这些概念在新的观察条件下适用程度和相互关系的修正来达到对微观现象的合理描述,这不是互补性诠释的矛盾,而是理解量子概念与经典描述的矛盾所必需的。

对于企图用量子理论来描述测量过程以求得到一个统一的描述的做法,互补性诠释认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微观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必须借助于我们的日常的观察和概念,而这种观察和概念建立的条件是无法形式化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玻尔:《原子论与自然的描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