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57

安徽高考作文

安徽高考作文篇1

[关键词] 安徽高考;作文命题;写作教学

自2006年安徽省开始自主命题后,从以“读” 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到“提篮春光看妈妈”、“带着感动出发”、“时光在流逝”为题的命题作文,再到以“弯道超越”“《吴兴杂诗》”“《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为素材的新材料作文,安徽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呈现稳中求变,变种求新的趋势。

一、作文命题生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写作内容

叶老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从促进学生发展来说,贴近生活是作文的第一诉求,作文不能贴近生活,对学生的成长将毫无意义。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与学生的作文密切相关的图示种类主要包括自然范畴图示、事件图示、人物角色图示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示的实例皆来源于社会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作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文贴近生活,才能让其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当学生不具备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图示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展示信息来再现事物、人物和景物或者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亲身参与的方式接触生活,体验生活,使外在人、事、物的形象能顺利进入学生大脑变为写作所需的图式。其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走近社会、参与生活,更要养成用心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并在感性体验人生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关注生活细节,体悟生活之理。

二、作文命题隐喻性,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纵观安徽高考作文题,从“读”重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提篮春光看妈妈” 重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感恩之心,“带着感动出发”紧扣感动、然后行动,“弯道超越”重在思辨、把握机遇,再到“《吴兴杂诗》”、“《梯子不用时请横放》”重在哲理、多维思考,形成了一条由感性思考到理性思辨的轨迹。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也均带有明显的思辨色彩,考生审题立意都要有理性的思考才行。安徽高考作文同样注重学生的理性思考与表达,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思想理念。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表征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来源于阅读训练,所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提倡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阅读训练中学习探究的方法,汲取理性思维的精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带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文学作品,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迅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以及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以便学生在考试这样独立的情境下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文材料,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进而基于自身原有图式知识对作文题目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与表征。另一方面“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以便学生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能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充分调动自己头脑中的命题网络和原有知识对作文材料进行个性化表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作文命题开放性,关注写作策略,提高自主选材的能力

由于作文命题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可供学生选择的材料也越来越多,而如何在巨大的材料库中择取有价值的材料,这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选择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写作教学要首先教授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的策略”方面的陈述性知识:(1)紧扣文章主题选材,选择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2)选择有典型性的、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3)选择新颖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4)选择真实的、可信度高的材料等。

在获得了写作策略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之后,应通过引用例文,引用好的文章做正例,引用不好的文章做反例,通过同时和相继呈现的两个以上的不同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选择写作材料策略及规则的操作步骤:(1)搜集身边和记忆中所有与本次作文相关的材料(2)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3)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即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使之变得或形象而生动,或深邃而精蕴。从而,凸显文章的价值取向和写作的个性特点。

安徽高考作文篇2

回忆往昔,妈妈说:看多好。是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流光溢彩的世界如此美妙。可是她转瞬皱起眉头,一片愁云悄然浮现。

是啊,怎能不愁,怎能不低吟,又怎能不哭泣。工厂竖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矿山踏下去了,树木倒下去了,动物也离我们而去。只剩下孤零零的妈妈整日哀叹。

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工厂烟囱里冒出的可怕气体,蔚蓝的天空也黯然失色,再也折射不出阳光美妙的身资。昏黄的世界,妈妈平添了几缕白发。

池塘里游鱼耐不住剧烈变化的水温纷纷逃离或是横尸江河。褐色的池水让妈妈的明眸再也无法散发光辉。妈妈眼角的皱纹日益清晰。

隆隆的机响充斥在耳边,草丛中、树梢上却听不见往昔欢快的蝉鸣、鸟啼。世界热闹了沸腾了。妈妈却一次次更加沉默了。

于是,妈妈,我们几十亿共同的地球妈妈苍老了。她无力再欢笑,甚至再无力看到我们的成长壮大。

但是我们的地球妈妈从未放弃希望。子孙的劣迹,她看在眼里;孩子付出,她记在心里。我们的妈妈看到你轻轻捡起了地上的纸屑,看到你采取措施对付烟囱里的有毒气体,看到你净化污水后再排进河流。也听到你的大声疾呼: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妈妈笑了。

妈妈渴盼着长江水患不再发生,伦敦光化烟雾永不再现,北京沙尘暴永远绝迹,妈妈更希望八国峰会上传来喜讯。

春光是温暖的,清新的,明亮的,清爽的。它必将给妈妈带来欢笑,带来希望。让我们共同看望地球妈妈,带上春光。

这春光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光,它还应是一种大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妈妈的爱,是一种必将付诸行动的爱。也更是一种承诺,对地球妈妈的承诺。

妈妈,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您必将在春光中笑靥如花,你必将在世人面前重现往日的繁华。您还会毫不吝啬,继续造福子孙万代。

只要我们人人都提上装满爱和承诺的满篮春光去看地球妈妈,我们的地球妈妈必将生机昂然,我们明天就将更加美好。

[简评]本文是安徽高考作文的标杆文,专家评分58分。评分依据如下:

一.立意新颖。文章作者别出心裁,跳出常人思维的模式,从环保的角度去着笔,并虚化了标题中妈妈为地球妈妈。角度独特,立意新颖。

安徽高考作文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未来仿佛一部手机在手,绝大部分生活中的人工劳动都可以轻松地由智能替代,比如,洗衣做饭、卫生保洁都可以由编程机器人替代,甚至,连妈妈叫我遛个狗,都可以让我家的机器人代劳。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能几十、上百倍地提高人工生产力,标准化地操作,质量也大为改观,工作效率和本领效果更是惊人。AlphaGo先后击败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和中国围棋天才柯洁;无人机、无人汽车的先后投产等,极大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和生活节奏。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因为过度依赖科技而变懒了?是不是以为科技能替代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劳动事项?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我感觉我们现代人太过于依赖科技成果。从我们中学生的视角,原先需要查阅纸质工具书的烦琐,被计算机网络的迅速便捷替代;阅读上,更是觉得电子书携带和翻阅便捷,以致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认真拿起过一本纸质书而导致阅读能力下降。生活中有了除尘机器人,我们都很久没有收拾过自己的屋子,对居住多年的房子逐渐感到陌生;恍惚中,最体现生活智能化的手机即是一切……

人工智能固然便捷高效,如果不慎重对待科技,忽略了人的劳动实践,它也会消解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要知道,科技本质上是为了实现人的对象性力量,四十多年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初衷不过是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试想:如果未来发展方向,是科技一步步取代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节奏,那我们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再仔细思量,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万物,正在于人具备思考能力——能创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且不断地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彼时和此时的生存环境。在百万年的漫长时光里,依靠劳动实践探索,现代人从人猿一步步进化而来,直至逐步人工智能化的今天。所以,即便是人工智能化,那也是人类为进一步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思考,并且用双手勤奋劳动创造出来的科技价值。它本质上是我们人劳动创造的成果。

安徽高考作文篇4

1、xxx——政治课代表

我在沙土中读出了石头的微笑,在露珠中读出了大海的味道,在绿叶上读出了秋风的跳跃,在雪花上读出了阳光的舞蹈。

2、xxx——美术课代表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加上一点绿,犹如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着修长的柳条;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加上一点白,就像洁白的雪花簇拥着飘香的梅花;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加上一点红,好像迷人的晚霞遮住太阳的面庞;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加上一点蓝,仿佛广袤的海面上漂浮着的蓝水晶;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加上一点黑,就如傍晚的山腰上静驻的树影。

从世界上看似单调的色彩里,我读出了斑斓。

3、xxx——社会课代表

态度如磁铁,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的吸引。思想如同车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

2005年感动中国的丛飞向我们展示了态度与信念的伟大。这位普普通通的歌手,凭着对孩子对社会的无私的爱,使14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要求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我从丛飞身上读出了伟大。

4、xxx——语文课代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读出了陶渊明的闲适,“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使我读出了屈原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我读出了周敦颐的独立。

5、xxx——劳动课代表

生活就像挂在屋檐下的一串萝卜干,只有在回忆的香油中慢慢浸泡后,方能显出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6、xxx——数学课代表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我以信息为轴,以行动为点,让点动成美丽的弧线,让线动成优美的曲面,让面构成我美丽的明天。

……

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又一次被我的学生所折服。从他们身上,我读出了自己的不足,读出了生命的美好,读出了自然的伟大。

安徽高考作文篇5

【导语】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

参加2017年安徽高中会考的考生可点击进入《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进行安徽高中会考报名。

点击进入>>>安徽高中会考报名网站: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

报名方式:

安徽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安徽高中会考报名平台(ahzsks.cn/)进行报名。

注意事项:

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各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报名报考。

2、普通高中往届生(离校未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及已取得合格证需要提高等级的学生)均回原学校用原会考报名号报考。

3、职技类学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报考。

4、社会类考生(非以上三类考生),到户口所在区考试中心会考办进行报名及报考,具体时间由相应区考试中心确定。

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安徽高考作文篇6

关键词:音乐考古;古代乐器;安徽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1.016

作为人类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现在行政区划版图下安徽省曾在和县发现了距今24-28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1]、在巢县发现了距今16-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化石。而作为文明的起源,在全省各地已发现40余处距今8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400余处距今4-8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特别是凌家滩遗址已经说明了5千年前安徽地域已经出现了金字塔式的阶层结构的社会制度,近日考古发现在蒙城的尉迟寺遗址发现了“中国原始第一村”用红烧土架构的“丰”字型房屋主体结构引起了极大关注[2],其遗存器物上已见用于祭礼的刻画形象,可见早期艺术活动的遗迹。而文献记载的夏禹在安徽也留下了乐音踪迹,其妻涂山氏之女所唱的《候人兮猗》被认为是见存最早的中国民歌。据文献所载,主要活动在六安、历经舜禹两代的皋陶为发明吹管乐器籥的鼻祖。由此可见,安徽远古时期曾经有丰富的音乐艺术活动史实。本文拟就其先秦时期的出土乐器进行宏观研究。

一、安徽音乐考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笔者曾于2009年7月开始对安徽省内比较重要的市县级博物馆进行调查,现就调查的现状进行简要述评。

从考古遗迹的规格看,先秦遗迹不仅数量众多,且级别较高,不乏六安王墓、蔡侯墓、楚王墓等吸引世人广泛关注的特大考古发现。据统计,安徽至今已发现4千余处考古遗址,特别是1933年王湘、李景聃主持挖掘的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及其对周边地区的考古勘查,1955年发掘的寿县及淮南地区的蔡侯墓,60年代在舒城凤凰嘴发掘的春秋墓葬青铜器,90年代在淮北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群[3]并对汉画像艺术中的音乐艺术进行勘查,新世纪以来的发掘更多,如2006年在六安市发掘的六安王墓、2008年对蚌埠双墩一号春秋楚墓等。

从出土的乐器发现成果来看,安徽省考古颇为丰富。从远古至明清,安徽在南北文化的冲击中始终处于音乐文化的重要活动区,出土的青铜器属于商周时期的钟鼓之乐。淮河流域是商周青铜器出土较多的地区,如:蔡侯申墓中出土了大批风格新颖的青铜乐钟、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中出土的非常典型的春秋形制的钟磬等乐器;出土的画像石所反映的两汉时期房中之乐在该地区的历史踪迹,其中如“滩溪古城汉画像石墓”、“宿州九女坟画像石墓”等展示“百戏”、“宴乐出行”音乐活动中所见的乐器;魏晋时期的考古发现要首推马鞍山东吴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墓,它是已发现的三国吴墓中等级最高的墓葬,也是六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其中的漆器上展示了其时的乐器及使用盛况;隋墓包括合肥的开皇六年伏彼将军墓、唐墓有合肥的开成五年墓;宋代的考古发掘有包拯家族墓、马绍庭夫妇墓、朱晞颜夫妇墓等;元、明时期比较重要的墓葬,有安庆元代范文虎夫妇墓、六安篙寮岩元墓、滩溪临涣元墓以及蚌埠明汤和墓、凤阳明严端玉墓、款县仪表厂明墓、明光明陇西恭献王李贞墓等。

从考古乐器分布来看,安徽的出土乐器分布以淮河流域墓葬中所见为多,除了出土的乐器占多数外,还出现较多成套或大型的。与此相对,江淮以南及江南出土的乐器规模则略显小制,数量少,看不出成套的编制。这显示出淮河与长江文化的不同特点,前者受周楚文化的影响较重,在先秦时期重视礼乐之器的发展;而后者受吴越文化的影响较重,风格更为内敛,即使是礼乐重器如钟、鼓,也以自己的风格对周楚之器进行较大的变异。就出土的乐器在全国所产生的影响或学术地位而言,安徽秦汉之前墓葬中的乐器较为突出,且分布较广,显示了其时的艺术成就。其中在以寿县为楚文化中心的淮河流域,蚌埠双墩一号墓中的春秋成套钟磬,寿县蔡侯申钟,蔡侯产墓、朱家集、李三孤堆等楚墓中的礼乐重器,这些乐器的编制、形制及器上的饕餮纹饰等,在同类出土乐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南方受东南文化影响的镛钟等,已出现与中原镛饰不同的反差较大的变体,留下了百越民族音乐文化影响的元素[4]。

从当前的音乐考古研究现状来看,安徽与兄弟省区相比还较薄弱,与其宏富的考古成就不相对应,“音乐文物大系-安徽卷”的整理出版还未最后完工,对出土乐器的研究尚属浅层次阶段,至今未见专文研究,某些顺带涉及的出土乐器的研究文论还处于发掘报告时的材料呈示阶段。虽近年来随着文化建构的完善与丰富而使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由于文博部门与音乐学研究者之间阻隔较重,而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未成气候!已有的成果多属文博部门的基础研究,如:对蔡侯墓出土器物的铭文进行校释[5]、对安徽出土青铜器进行辑录[6]、对淮北画像石进行集释[7]等,但也有李纯一等部分音乐学者对蔡侯墓乐器如编钟进行了测音研究[8]。这些研究相对于文物大省的安徽来说还很不够,对乐器的研究更值得拓展。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安徽省各级文博部门大都已实现了现代数字化的新文物基础硬件建设,除了场馆硬件设施今非昔比外,文物的保护与陈设也趋于完善。这些状况对宣传文物的历史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为音乐文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但博物馆技术人员多缺失音乐领域的研究经历与意识,出土乐器的保存待遇或条件较之于其它造型奇特外饰精美类的器物来说要差,这种现状对乐器的破坏自然要严重。因此,针对安徽出土乐器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有着乐器保护的紧迫现实意义。

二、从出土乐器看安徽先秦音乐的历史发展

出土乐器作为远古音乐踪迹的直接反映者有助于弥补音乐文献不足留下的空白,对于安徽这样的并非中原腹地的音乐历史踪迹的认识更需要借助出土乐器的媒介。因此,从出土乐器考察安徽先秦音乐历史的轨迹不可或缺。

从宏观上看,安徽的出土乐器与同区其它考古器物特征相似,呈现出“两头硬,中间软”的时期特点[9],即秦汉之前和明清之际的出土乐器较多,而中古伎乐时期中的出土乐器较少,尤其以商周青铜乐器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10]。而得益于明清戏曲音乐的发展,在安徽出土的各类与戏曲有关的乐器文物相对较多,如古戏台、漆器、木雕等反映戏曲演出文物中的乐器。而中古时期如汉唐时代的出土乐器很少,但从汉代较多的画像石中可提供乐器踪迹,如建鼓奏乐图、鼓乐舞等。下面拟就安徽出土乐器做一番历史的梳理,以为进一步研究作铺垫。

远古夏商时期,安徽考古所见的乐器有打击乐器如摇响器、“磬”、“石鼓”、“钟”类乐器、吹管乐器“籥”和“埙”等,这一出土状况与全国的情况相似。如:肥西出土的商代铜铃,庙等地出土夏代的枣核形三孔陶埙[11]和摇响器[12]等。其中“籥”虽未见出土,但其传说的创始人皋陶曾在安徽六安古国长期活动,其中古龠的吹奏法在江淮之地的民间一直存留,民间称之为“筹”。石制乐器多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所见。

从西周伊始,考古所见乐器增多,可知这时期内的文化较为繁荣,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主要四处:嘉山县泊岗(1953)、潜山城郊(1973)、肥西红为乡(1971)、屯溪机场(1959)。其中潜山出土的镛,口向上植甬于座,通高和铣宽为41厘米,通体简洁的兽面纹以阳线条出之,双目突出,衬填以小圈纹,造型与纹饰均很奇特[13]!其它乐器还有庐江出土的西周铜镛、屯溪西周墓葬中出土的方铎、霍山县叶集乡贯山村的甬钟等。其中,屯溪出土的“五柱形”青铜器为中原地区所仅见[14]。西周末,安徽散布有淮夷诸邦小国如英、六、桐、蓼、焦、向、徐、舒、巢等,他们先后沦为楚属,所以,其乐器纹饰与楚器相近。

东周时期,安徽处于楚、吴、越等大国的辖治之下,其中楚国的东扩使安徽地区长期处于其统治之下,尤其是于公元前241年定都“郢”(今寿县)直至公元前223年亡,期间跨时19年。1962年4月,宿县许村芦古城孜出土的春秋“无者俞”青铜乐器和钲,其中“无者俞”置于“钲”内,又因器上的33字的铭文中有两较难辨识的“铫铎”,可视为像“铜钲”与鼓类的“鼗鼓”一样属于同类别名。1955年5月在寿县城西发掘的“蔡侯申墓”出土有青铜器486件,其中有完整一套的编钟、编镈及钲、錞于、钮钟、甬钟等,还有钮钟、甬钟残片若干,编钟、镈等器体上铸刻有铭文[15]。钟体标准,纹饰精细繁缛,以动物和莲瓣形图像为附饰,成套分组明确,乐器用途明确,铭文排列整齐对称,字体修长,颇富装饰意味(见图1)。1959年12月,在淮南蔡家岗赵家孤堆发掘的“蔡侯产墓”也有青铜器物75件,中有乐钟若干,但由于盗掘严重,不能窥其全貌,为春秋晚期乐钟形制。1933年由王湘等主持发掘的寿县朱家集楚王墓中出土有大量青铜礼器,但由于盗掘严重,未发现乐钟而出现大量兵器。张正明认为,是时势的转变而使楚王顾不上制礼作乐了[16]。

在南方诸地还有其它春秋乐器出土:舒城出土的春秋铜钟和青铜建鼓座、皖南青阳出土的编钟等。其中舒城出土的铜鼓架直径约1米,盘龙于其上,雕饰精美,大型的鼓架显示出所架之鼓的“巨制”,可以想见其鼓及其所组成的乐队的“壮美”[17],反映出当时乐舞场面的豪华、盛大。

近年来,安徽考古发现古墓葬中又有乐器出土,如:2008年蚌埠双墩一号墓这座奇特的超级大墓,为春秋时期较典型的特征。墓中出土的9个编钟上均有铭文,每个钟的正面都刻有“惟(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丽君柏作其行钟童丽金”19个字,根据历史文献,“童丽”即“钟离”,这显示墓葬主人是春秋时期钟离国国君——柏。同墓出土的还有编磬、鼓等礼乐重器(见图2),编制符合于《周礼》中所规定的诸侯国君的“轩悬”的典制规模。编钟均为纽钟,背面正部、舞部、篆部和鼓部均有纹饰,枚和纽为素面,纹饰似为变化的蟠虺纹。编磬12件,分为两组,均为少见的龙首形,体形弯曲,脊中部有系索孔[18]。

在安徽南方地区,商周时期出土的乐器还有宣城[19]、潜山[20]、庐江[21]等地的镛钟和六安等地的楚乐钟[22]。安徽江南是古代重要的古铜矿区之一,可知青铜乐钟运用分布较广,但大型编制者少见。秦以后,安徽地域出土的青铜乐器减少。安徽北部地区出土的画像石中保存了大量的汉魏乐器情况。受到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及其他外域文化的影响,故形成了既具有各自地域性不同特色,又具有秦汉以来大一统体制下所形成的相同或相近风格的、多元交织的文化特征。[23]

从安徽出土的远古时期乐器可见,宏观上,它分布范围广、历史跨度长,遍及远古先秦各时期。在微观上,首先表出以青铜乐器为主的特征,显示了器物主的喜好和文化的选择,这也和当时诸侯小国受周楚等高文化影响有关;其次在分布上,表现出“以点为中心做扇状延散”的特点,集中点在江淮之间北部,沿淮河流域向南呈扇形散布;再次从形制上可以看出这些出土乐器的规范化的历史发展,所见的青铜乐器多形制规范,所反映的规范是成熟时期的乐钟形态;其它乐器如编磬,从句倨比例看符合《考工记》中所言及的标准范式。从中可以看出安徽所出乐器多吸收了当时成熟乐器制造规范,可以看出是对当时“高文化”(如周、楚文化)的借鉴与消化。安徽音乐的发展有其自身地域的文化选择,但从远古到秦帝国的建立,安徽地域内的诸侯小国一直受到周、楚、吴、越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在乐器上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这些影响的历史踪迹和地域特点。

三、安徽出土乐器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1.从乐器出土现状看其音乐形态特点

古皖领地中出土的多套编钟,音律较为齐全,架悬完整,反映出诸侯小国乐舞的盛行,如闻名全国的蔡侯钟,为古皖文化风格展示出个性色彩。周代的安徽地域楚文化占有中心地位,其遗风在汉代的画像石中还有遗存[24]。甚至有人认为青铜器制作技术也在汉画像石中得到了艺术的延续,其纹饰、形制造型、构图及对音乐生活的真实反映等,使商周青铜乐舞文化在转型之后的汉代得到发展[25],安徽淮北的画像石上所描绘的钟鼓乐舞画像也是例证。安徽作为江南青铜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较多的遗迹[26],其风格纹饰造型又与中原有异,蕴含有自身的意义和相互演变的逻辑规律[27]。

从出土的安徽远古乐器的历史发展来看,它们从早期形制简单的摇响器到饰有繁复纹饰的青铜乐钟,期间逐渐演变。出现有青铜乐器早期形态的铃,还有镛和纽钟等青铜乐钟。乐钟经过编镛在音列上的艺术实践过渡,出现了编钟的标准形制。寿县蔡侯墓中出土的编钟和蚌埠双墩一号墓编钟,虽然编制大小有异,但钟体均为乐钟成熟期的合瓦体,在理论上可知能产生两个音,但由于残损较严重,测音数据不全,还无法推研其音高及其编列的明确关系,是否如曾侯乙编钟上的三度关系还不得知。但历史上出现二度、四度、五度甚至七度的合瓦体也是有的,若知道这些测音数据就可大致知道它们处在乐钟发展的哪个阶段。但从纹饰上看,蔡侯钟造型更为成熟,乐钟铭文标识其专名用途且排列整齐,从精美的工艺和铭文字体等方面,它是春秋晚期乐钟的形制。蔡侯钟虽非楚国艺术品,它同期的楚钟相似,反映出它与楚国、吴国及周朝文化的融合。

从乐器的铭文上看,安徽出土的乐器部分有铭文,但这些铭文大都记载与物主有关的事,如:宿县出土的钲用8行共33字记载了“无者俞”及器物名称方面的内容,从字迹刻痕模糊难辨来看,其铸造技术还较粗糙;蔡侯申钟的铭文以小篆为书体,字数较多,所述除了器物主有关的历史事实外,还记述了蔡与吴、楚国间的关系等内容,没有出现象曾侯乙编钟那样的乐律铭文;蚌埠双墩一号墓编钟上的19字铭文简要记载了器物主身份,也无与音乐本身有关的内容。由此可见,乐器铭文不注重它的音乐实践作用,而注重乐器的礼仪功能作用,其主要目的为彰显器物主身份地位之用。

从乐器的组合关系看,从庙同墓所出的摇响器与三孔陶埙的组合,到近年来的蚌埠双墩墓钟磬之乐的组合,其间还有宿县许村芦古城址的錞于与“无者俞”钲的组合。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乐器有实用之器的迹象,而蚌埠双墩磬体上有悬挂敲击的痕迹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猜测。但居于南方的青铜乐器则未必了,如潜山、宣城、庐江出土的镛和黄山出土的甬,它们多属单件出土,未见同墓所出的其它乐器,器上的敲击痕和手握柄之磨痕均未见,可见它们主要是作为礼器之用的。

2.从乐器流布看器物的文化背景

安徽出土的远古乐器以淮河流域为主,淮夷文化及南淮夷文化作为西周时期重要的地方势力一直受到周王室的重视,周厉王时为征服该地及其对这些地方的物资进行控制曾多次进行战争,宿县出土的料青铜器铭文中记载有此类事件[28]。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淮夷地区的诸侯小国更多,他们为效法周王室享乐的形式而享用钟鼓之乐,反映出他们对文化自主意识的要求,侧面反映出周王室及诸侯大国文化影响力的下降。除了前述的几处青铜乐器遗址外,还有寿县枸杞乡春秋遗址、六安孙家岗遗址、舒城龙舒遗址宿县许村遗址等。

而淮北地区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其追求青铜礼乐文化的气势相对小些,所见出土的大型青铜乐器很少,而以陶类乐器或自然材质的乐器为主。南方地区由于很早就开采有铜矿,他们生产青铜乐器的资源和能力长于北方地区,但所见出土青铜乐器也很少,主要这一地区受百越文化的影响较大,陪葬品中的乐器很少。

3.从乐器的纹饰看其文化归属问题

安徽境内发现有300余处古文化遗址,分布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汶口、龙山、印纹陶和红陶文化,在商代卜辞、周代金文和历史文献中记载有“淮”、“淮夷”、“南淮夷”、“荆楚”等,可以看出“淮夷”与殷人的文化融合[29]。

从文化地理学上看,安徽可分为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个区域。北方地区的阜南润河、肥西馆驿所处青铜器花纹精细,前者的铜龙虎尊饕餮纹饰与郑州白家庄的商饕餮纹相似,与殷墟文化一期相当[30],这是淮河北部造型艺术的实证。而江南的同类型纹饰又显示出地方特色,潜山大镛的简洁兽面纹以阳线为主,衬填以小圈纹,与中原纹饰不同。春秋早期的青铜纹饰可举六安孙家岗遗址,蟠虺纹加蝉纹已在殷周时期的饕餮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

从时间先后看,西周时期的屯溪的“五柱形钟”有几何印纹陶纹饰,可知它们承袭了殷人文化,其器上的饕餮纹图案显示了中原同时期的特点。春秋晚期的青铜纹饰可举蔡侯墓,花纹精细繁缛,多饰于表面,装饰趣味极突出。战国早期,安徽主要地区逐渐被楚国所辖制,而吴越也相继融合而入,其纹饰出现较多的多元文化印迹,六安小陈庄、阜南三塔及寿县朱家集等遗址,其青铜纹饰中花纹相互对称,造型与图案追求生动与可爱,其中朱家集礼器上的花纹纤细繁缛,它和舒城秦桥遗址中的花纹生动流畅相似,可视为战国晚期纹饰。

由上可见,安徽境内先秦出土乐器的纹饰多以“高文化”为模仿对象,但也依据自己的喜好出现一些发展。从纹饰的时间发展上看,早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为主,殷墟和西周文化是其早期主要文化依附对象。东周开始,安徽境内分别多个诸侯国辖制,有时甚至多国同时控制。这时的纹饰又表现出多元文化影响的特点,既有中原文化的粗犷奔放之美,以阳刻粗线为多;又有吴越南方文化纤细灵秀之俊,纤细流畅的线条和繁缛装饰的趣味并存。

4.乐器显示出的社会功能

乐器的功能意义主要表现在祭祀和礼乐方面。祭祀的功能在同墓所出其它礼器上就可见证,如:蔡侯墓所出编钟与大量的各式样的鼎、尊、方鉴等共计有青铜器近五百件。这种有乐器的常伴随鼎、豆、壶、盘等祭祀礼器一起出现,这一出土情况在安徽墓葬中属于普遍情况,这也与中原地区乐器出土状况相似。关于礼乐的功能,可从以下几点表现出来:其一是乐器本身所表现出的情况,如乐器出土时常以组合的形式伴随着相关娱乐性物品出土;其二是乐器的铭文所透射出的社会背景及文化情况,蔡侯墓及宿县蚌埠双墩墓的乐器上都用铭文反复注明物主人的身份及其相关人物关系,这表明器物主所着意透露的礼乐制度的潜在习惯;三是乐器本身的形制、纹饰等所反映出的信息,或生动流畅的线条、或俊美粗犷的阳线、或繁缛怪异的图案等,这些纹饰都说明器物不只在于演奏,更在于观赏的视觉美感,而造型的千奇百怪更能说明此器物的视觉娱乐功能。

四、结 语

安徽远古出土乐器的音乐学价值兼及作用于高校教学的应用前景探讨。

安徽出土的远古乐器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出土的数量,还表现在体现在乐器的形制特点上。从乐器发掘的历史进程看,它在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乐器出土,每次出土都给学术界以震动,这种影响力是安徽先民基于传统音乐艺术的再发展所赋予的,它们融入了本地人审美需求的再创造使安徽的远古出土乐器有了别样的形态特点;从乐器的文化特点来看,安徽出土的远古乐器和全国同期乐器一样,承载着时代的文化烙印,从远古夏商到殷周,文化的意义左右着安徽出土乐器的文化物化形态;而从乐器的功能意义上来说,祭祀和礼乐是两个彼此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方面,祭祀使乐器获得了更新发展的物资基础,促使器物主(多是统治者)为彰显身份地位而着力于乐器的铸造,甚至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或变革,彰显个性美,安徽所出之乐器上均见有代表个性化发展的形制与纹饰;而礼乐功能不仅在满足于宫廷更官方宴乐礼仪,还在于满足自己的闲暇娱乐,这在礼崩乐坏的东周列国时代逐渐加剧,而这也恰恰可以刺激乐器的改进,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差异加入器物主的艺术旨趣。安徽远古出土乐器有着地域文化特点,它们在先秦青铜钟鼓乐时代特色的基础上,发展了属于安徽地域特色的多种文化色彩汇聚区的乐器,这表现在乐器的编制、外形纹饰、形制与音列等方面,还表现在乐器的潜在的文化趣味上,如对生活情景的或雅致或质朴的追求,对礼仪排场的外在张扬等。

安徽省高校的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不像某些音乐文物强省那样有自己专属的教材或教辅,也就无法轻易地将安徽本土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但安徽出土乐器是培养安徽音乐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如何融入现行专业教学之中,是高校教学是值得思考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有以下诸法感觉尚可,写来向同行求教。其一,可以将这些乐器考古学成果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予以推广,通过集中而利于纵深学术探研特点的讲座,可以不拘泥于课堂普及知识的限制,采用讲座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切实地参与到地方音乐史的认识中来,以直观的成果吸引学生的兴趣。其二,将这些研究成果以课外读物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形式的弊端是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理解这些内容时有相关理论知识盲点的困难,由此可能会怯于阅读。但好处是它可以大范围传播安徽地方音乐考古成果。对此,可将这些成果的教学资料编写的浅显易懂些,并可将这种形式以逐层深入的方式推进,免得学生全部接收时因难解而出现畏惧心态。其三,可将这些音乐考古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在学生闲暇时间以公众媒体的形式传播,引领学生随时进入这一本来也很奇妙的领域。但这一方式实施较复杂,制作麻烦,需要得到多方配合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当然这些方式都只是表层推进工作,真正要引领学生进入到地方音乐考古研究中来,还需要多渠道的正面引导,尤其要加强学术自身魅力的引导,启发学生融入到这一亟待开发的新领域,这也许对安徽这样的音乐考古薄弱的省区来说更为紧迫而重要。

作者说明: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安徽音乐史”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CD088)。

[参 考 文 献]

[1]徐元邦.1981年我国考古发掘简介[J].历史教学,1982(10):61.

[2]顾许胜.“中国原始第一村”又有惊世发现[N].信息日报,2001-6-22-A03.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J].考古,2002(2):3-13.

[4]方建军.商周乐器文化结构与社会功能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76-178.

[5]祝振雷.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高书林.淮北汉画像石[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8]李纯一.关于歌钟、行钟及蔡侯编钟[J].文物,1973(7).

[9]董伯信.必须在改革陈列上下大功夫——《安徽古代文明》陈列艺术设计[J].中国博物馆,1994(1):23.

[10]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望江庙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6(1):43-60.

[12]方建军.陶响器——一种原始摇奏乐器[J].乐器,1988(1):19.

[13]安徽省文博工作队.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新收获[J].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1981(4):18.

[14]《安徽文化史》编委会.安徽文化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9.

[15]安徽省博物院、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M].科学出版社,1956.

[16]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05.

[17]《安徽文化史》编委会.安徽文化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9.

[18]阚绪杭,周群等.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3):9-16.

[19]徐之田.安徽宣州市孙埠出土周代青铜器[J].文物,1991(8):96.

[20]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图版11).

[21]张正明,邵学海.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史前至东汉:青铜器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7.

[22]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号楚墓[J].考古,1995(2).

[23]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42-43.

[24]王玉金.从汉画看楚俗在汉代的延续及其影响[J].江汉考古,2004(2):78-82.

[25]顾森.汉画像艺术探源[J].中原文物,1991(3):1-9.

[26]安徽屯溪西周墓发掘简报[J].考古学报,1959(4).

[27]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J].东南文化,1994(3):20-40.

[28]马承源.关于翏生盨和者减钟的几点意见[J].考古,1979(1).

[29]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文物考古工作新收获[J].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1981(4):15-16.

[30]石志廉.概谈龙虎尊的几个问题[J].文物,1972(2).

Study on Ancient Unearthed Musical Instrument of Anhui Province

WANG An-chao

安徽高考作文篇7

第Ⅰ卷 阅读题(66分)

第一板块:现代论述文本(俗称“小阅读”)

第二板块:文言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本阅读

启示: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第二板块(一)为文言文本阅读,其选材渐趋多元化,体裁力求多变,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从考点设置看,实词、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和文言翻译是必考的考点,而虚词和筛选信息(人物性格、德行、操守、言行、政绩、才干等)是轮换的考点。实词多涉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虚词在《考试说明》所列举的18个虚词的范围之内。筛选信息和分析概括内容只要读懂文章即可。文言文翻译,以重点实词和词类活用为考点,文言句式偶有涉及,要求翻译的句子,省略内容较多,难度略有增加。

纵观近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其在试题结构、考查内容和要求的设置方面都体现了平稳和连续的特点,守正出新,稳中有变。命题者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突出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运用能力,关注现实社会,凸显人文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显现出比较鲜明的皖派地域色彩。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从2009年开始,安徽高考语文学科总分值为150分,试题结构分两部分,五个板块。第Ⅰ卷阅读题,包括三个板块;第Ⅱ卷表达题,包括两个板块。这种试题结构体现出高考语文试题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摇?摇启示: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第二板块(三)文言诗文名句默写,其所考内容立足于“常见”,均在安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所划定的范围内。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学生有扎实的古诗文记诵功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Ⅱ卷 表达题(84分)

第四板块:语言知识运用

的鲜明特点,符合考生答题时的认知心理。近年来,安徽高考语文试题,题型及其赋分都相对稳定,题量都是21题。

启示: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第一板块为现代论述文文本阅读,越来越注重文本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总体来说设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不过分为难学生。该板块文本选材侧重于史学、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学科领域。命题方式上,连续四年都设置了3道“四选一”的客观题。考点设置上,侧重考查语言信息的理解、筛选、分析综合能力,即只要求考生能读懂文章,理解和整合与题目有关的语言信息。

启示: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第二板块(二)为诗歌鉴赏,其选材既注重名人名篇,同时又关注非名家,总的特点是诗歌容易读懂,诗歌的内容都有相关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四年的考点基本相同,2011年的第一问要求考生概括画面,分析情感,还是侧重于在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情感。2012年的第二问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道题,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这主要是因为古诗词鉴赏,一般都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而考查也是如此,思想情感属于内容方面的,表现手法是属于形式方面的。或许2013安徽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会稍有变化,但笔者认为一定是在这两个范围之内的变化。

启示: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第Ⅱ卷表达题第四板块语言知识运用题,2009、2010年和2012年三年考查了字形,2011年考查了字音,而成语题则年年必考,病句题2009年和2012年采用判断选择形式,而2010年和2011年采用主观修改形式。仿写题为每年必考,图文转换、压缩语段、语句衔接、表达得体,都是轮换考点,突出了能力考查多元化的特点。

语言运用题被称为是高考语文试题的试验田,但安徽卷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这类题目其实注重思维考查题,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比语言训练更为重要。

第五板块:写作

启示: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第Ⅱ卷表达题第五板块写作,从形式看,近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各种形式皆有涉及。其中四年中有两年采用新材料作文。从内容上看,从2009年的以“弯道超越”为材料,2010年以《吴兴杂诗》为材料,2011的“时间在流逝”,再到2012年的“梯子不用时请横放”,写作内容呈现出一个“由情入理”和“由感性到理性”的趋势。从作文题的材料来源看,由2009年的时事热点,再到2010年的古诗,再到2011年回归课本,在高中语文必修④的课本的“表达交流”中就有“解读时间”的话题,2012年的社会故事“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从这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题型上命题者有意识地反猜题;在内容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审视生活、体察社会,特别追求命题内涵的辨证性与丰富性;在审题上,命题者有意降低难度,不过多为难考生;在命题的容量上,尽可能考查出考生的读书含量和思想含量。

总而言之,近年来,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稳中求变,变中出新”。梳理归纳近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进而研究各个高考试题的选材特点、设问方式、答题要求及各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对探究和把握2013年高考命题改革走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2013年高考是安徽省新课程高考第五次自主命题,鉴于往年的命题经验和教训,2013年安徽高考语文学科命题必定会借鉴其他省市新课程高考的命题经验,弥补往年的不足,纠正往年的缺陷,不断完善命题。依据以上我们对近年来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及我们复习备考体会,提出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的几条建议:

(一)夯实考点基础,建构知识体系

2013年高考备考复习,一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安徽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宏观布局,细部优化,夯实考点基础,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牢固识记、真正理解、灵活运用考点基本知识。二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安徽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地构建自己的复习模式。注意复习适度提前,知新温故并举;活动适度安排,多种课型并行;训练适度强化,整合知能专题。

(二)紧扣教材内容,科学安排流程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语文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都有明确体现。教材既是高考命题的源泉,也应是高考复习的抓手和根本。高考复习要紧扣教材,不可丢弃教材,而陷入题海之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更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安徽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梳理教材知识点和能力

点,构建知识网络。

(三)全面复习显重点,文本为本加归类

高考复习应遵循《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切忌主观臆断。古诗词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今译以及作文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也是制约学生高考考分提升的瓶颈。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复习有必要注意突出重点。

在高考阅读方面,制约学生考分提升的因素并不是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考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地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

同时,对学生高考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也根据题型做出归类,归类后易于产生规模效应,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整合,避免零碎无章。《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做了条分说明,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条”与“那一条”常常是可以归并一起进行训练的,积极能动地把看似不相关的考点归并在一起进行训练不仅省时省力,更容易有成效。

(四)解读高考命题,复习有的放矢

第二轮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近年的高考真题为复习材料,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么考,切忌让劣质资料、试题误导学生。同时要聚焦高考热点、高频考点,剖析命题角度,题型变化,让备考更有针对性。

(五)科学高效演练,增强解题能力

安徽高考作文篇8

9月29~30日,由省内外安徽商会代表、徽商全国理事会会员、省暨中央驻皖新闻媒体和省内主流媒体组成的“2011寻找徽商最佳投资区域”活动考察团先后走进太和县和阜阳市颍州区,对两地的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进行了走访考察,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亲切恳谈,太和、颍州蓬勃发展的态势让参与考察的徽商企业家们看到了皖北发展的新希望。 9月29日一大早,安徽省防水防腐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传喜,安徽省股权交易所总经理孙泉,安徽威尔特集团董事、副总裁何临安,安徽省上海商会秘书长张周禄等早早预订考察名额的30余位企业家和商会代表,就按时来到安徽报业大厦集合出发。 一直关注皖北发展的著名经济学家、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再次随团考察太和、颍州,为皖北发展建言献策。

太和:产业引领洼地嬗变

一直以来,不圈不带的太和是一个容易被投资商忽略的洼地,但随着太和经济开发区日益走上轨道和城关工业园区创造出了几个“第一”之后,太和,这块古老的土地迸发出了青春的活力。

近年来,这块曾经的经济洼地紧抓机遇,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投资兴业的一块热土,引起了广大企业家们的投资兴趣和热情。当日中午,考察团一到太和,就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热烈欢迎。

稍事休息之后,考察团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考察活动中。考察团先后走访了位于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即发瑞泰服装有限公司、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安徽一帆抗艾滋病毒原料药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华源安徽仁济制药有限公司、悦康药业集团安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及太和东盾木业有限公司,对太和的部分支柱产业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随后,考察团来到太和城关工业园区,陆续考察该工业园区的太和南源织造有限公司、阜阳市出口创汇第一的安徽富泰发品有限公司和创造了经营管理“太和模式”的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团的企业家对太和的发展赞不绝口。 在实地参观考察结束后的招商恳谈会上,中共太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仲山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与考察团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 李仲山结合太和县形象宣传片,分别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区位交通、政通人和的利好局面以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太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向考察团全景展现了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太和。 李仲山介绍说,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制品、有色金属再生、木材、农副食品加工、筛网、绳网以及中药材产业是太和县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在阜阳市处于第一梯队,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也作出批示:要把太和的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阜阳市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省商务厅还对太和的汽车物流和医药物流进行调研并形成报告,为太和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此次考察团团长、“2011寻找徽商最佳投资区域”活动组委会秘书长韩新东赞许太和在千年之前就为自己确立了“天下太平、和谐世界”的超越理念,为注重细节软环境的太和提出了三个建议性的思路:如何把文化变成能力?如何把劳动力变成人才?如何把产业优势变成特色优势?博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考察团的企业家们兴致高昂,安徽威尔特集团董事何临安对太和早有投资意向,此次带着投资意向书前来,体现了徽商企业家对“寻找徽商最佳投资区域”活动的极高热情和十足诚意。

颍州:中心城区幸福颍州

9月30日,圆满结束太和考察的徽商考察团来到阜阳市的中心城区颍州区参观考察。

车一下高速,前来迎接考察团一行的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涛就向考察团介绍说,这高速旁的一大片开阔地正是合肥市来援建的开发区,规划5年建成,建成后将交付颍州区。这样,颍州的三个开发区将连成一片,填充105国道两侧。

随后,考察团来到颍州经济开发区。这是一个年轻的开发区,到今年国庆节才刚满两周岁;这也是一个有为的开发区,到处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活力。一切良好硬件设施的背后,是“5+2”、“白+黑”的服务效率,这更是开发区得以成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软实力的体现。

“芜湖的开发区搞得很好吧?那就是我们方书记在做芜湖县县委书记的时候抓出来的!”陈涛提起来自南方的区委书记方旭,不乏敬佩。“一手抓开发区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建设与招商同步进行。”这就是颍州区的“有一套”。没有耽误开发区的建设、没有耽误工厂的开工投产,经济建设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一路上,考察团先后走访了安徽京九丝绸集团、阜阳百富安香料有限公司等已经投产的知名企业。在京九丝绸,新时代的徽商继承了老祖宗的传统产业,形成了以养蚕缫丝为基础,织布、服装生产、专卖店直营的完整产业链。

在百富安香料有限公司,薄荷脑的清香弥散在空气中,非常的提神醒脑,有企业家笑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上班都不会犯困啊”!据工厂负责人介绍,世界上的薄荷脑70%在中国,中国的薄荷脑70%在阜阳。该企业年产值6亿元人民币,每年生产4000吨薄荷脑,基本上都为出口服务。在厂区,随团考察的《徽商》记者看到这样一句标语:“效果看得见,持之以恒是关键。”这样的企业文化也许就是这家香料企业可以将薄荷脑卖到全球销量第三的秘密所在吧!

“一来颍州投资,就能拿到‘真金白银’。”

9月30日上午,在颍州区区委区政府专为徽商考察团企业家召开的招商引资恳谈会上,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书记方旭的一席话,使与会企业家们对投资颍州充满期待。

“三个中心”是方旭对颍州独特区位的精炼概括。指的是颍州区位于“中国南北的中心”、“中原地区的中心”、“阜阳市区的中心城区”。

正是凭借这样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颍州区成功进入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成为阜阳乃至整个皖北的首善之区,成为新皖北一方新兴的投资热土。 方旭对此次“寻找徽商最佳投资区域”活动能够把颍州区作为候选区域表示感谢,对关注皖北和颍州发展的专家、企业家和媒体表示感谢。 他特别从区位优势、交通畅达、资源丰富、投资软硬环境和后发优势地等方面推介颍州、展示颍州。“宜居、宜业的滨水园林城区,不仅仅提供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是优良的投资环境”。

方旭特别强调,颍州区一盲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并整合了全国先发地区所有的优惠政策,致力打造软硬件兼备和服务完备的投资新高地。

安徽高考作文篇9

(云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徽州文化不仅是安徽三大文化板块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内涵丰富,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与利用价值.由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版画、徽州雕刻及徽州工艺汇聚而成的徽州艺术,可谓品类繁赜、形态多样.纵观世界各类建筑,最能实现存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非博物馆莫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创新、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优秀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从剖析、解读徽州艺术的精神内核入手,寻求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明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徽州艺术博物馆;地域文化;环境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57-03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展的主课题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展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以明显的地域环境烙印而独具特色.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其品类繁赜、内容广博、内涵深邃、系统性强、完整度高,全息包容了自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极具研究与发掘价值.

1.2 博物馆是存承、研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近年来,我国大力繁荣公共文化建设,传统博物馆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优化,一批更具公益性、专门性、地域性、概念性、实验性、前瞻性、互动性的各类各式博物馆顺利建成,在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拓展素质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苏州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绩溪博物馆等,都是在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展现时代精神等方面比较成功且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优秀案例,对这些优秀博物馆设计案例在此不做详细解读与剖析.

1.3 当代研究现状综述

相关安徽地域文化和徽州文化艺术研究的专著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徽州文化十二讲》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著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发展》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等.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地方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人居环境设计中本土传统文化的延续》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在学理意义上起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的作用,有的在实践意义上具有启示、借鉴、指导等方法论价值.但从总体而言,其研究规模小,研究态势离散,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统合性.

2 徽州文化解读

2.1 徽州文化的衍生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山水纵横,环境优美,黄山、齐云山横亘其间,新安江、青弋江、阊江、乐安江等水系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丰富的林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开发的雄厚基础,重教兴文、彬彬有礼的社会风气成就良好的人文生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徽州,孕育出传承有序的徽州文明.

2.2 徽州文化的内容

由徽州六县先贤和广大民众共同建树、创造的徽州文化涉及徽州建筑、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学术、工艺、医学等学科领域,涉及艺术领域的有: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工艺、徽剧等.

2.3 辉煌的徽州艺术

集徽州山川之灵气,汇营造工艺之精华的徽派建筑(插图1),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且极具地域表征的古建筑流派代表,其布局合理,结构谨严,雕绘精湛,风格清丽.

除了建筑艺术,徽州还以绘画、篆刻、书法、版画等名扬海内,尤其是明末清初兴起的“新安画派”,更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作为对自清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与评鉴的审美取向.

徽州民间工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技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受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墨与歙砚制作等相关技艺影响的木雕、砖雕、石雕,统称“徽州三雕”(图2),“三雕”不仅作为建筑装饰部件存在,也是徽州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徽州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儒家文化在徽州地区厚重积淀和现实实践的产物.其开拓创新的一面体现为“徽骆驼”精神.除了传承与弘扬儒家精神之外,徽州人还具有不畏艰难、坚忍不拔、任重致远、捕捉机遇、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3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心路历程

3.1 题目由来

以“地域文化,遗风传承”为主题,所谓遗风传承是指文化的遗风和各种地域行为习惯在现代空间设计上的体现.作为安徽人,笔者曾多次前往黄山市以及歙县、绩溪、黟县、祁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影像资料和部分木雕、文房用品、民间工艺品及民俗杂项物品,资料收集较为充实.研究定位“地域的”、“具体的”和“局部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之徽州文化中的徽州艺术为展示对象,以环境设计中建筑艺术设计为载体,传承传统元素,凸显艺术创意,实现设计创新.确定《徽州艺术博物馆》为设计方向,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梳理考察资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同步整理设计过程材料,做好设计总结,确定围绕地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个主题,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研究.

3.2 馆址选择

依据古徽州地域的概念,曾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的歙县是可选目标地之一;从当前徽州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角度考虑,黄山市屯溪区是可选目标地之二.

歙县今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徽商、徽剧、徽墨、歙砚等徽州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中国徽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牌坊之乡”、“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的称誉,气候宜人、民风儒雅、山清水丽、风光旖旎,徽文化积淀尤为厚重.

屯溪区是黄山的一个市辖区,交通顺畅.屯溪人杰地灵,文明久远.屯溪区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部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震纪念馆、程大伟珠算纪念馆、程氏三宅古民居、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览馆以及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分布在城区各处,共同呈现出徽州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生态景观.

根据建筑体量与用地规模、交通、观众流量、遗址保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引力等选址原则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总体而言,黄山市屯溪区优于歙县县城的绩点多.本案最终确定选址黄山市屯溪区城郊部位.

3.3 创意主线

通过对徽州文化和相关博物馆设计的实地考察,立足现有文献成果资料,形成调研结论,确定创意主题.从主题出发,借鉴传统徽派古村落建筑群体与个体以及各个体间的空间构成原理,推衍出博物馆方案的意象空间形态,包括实体与虚体、功能空间与辅助空间,并使其与展览内容模块相对应;吸收传统徽派建筑单体形态和主要界面的构造和衔接原理,深化博物馆方案单体建筑的基本形态、体量;提纯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元素,根据现代构成设计原理,运用打散再构、空间变异等手法提纯出备用装饰形态;借鉴徽州传统庭院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语素,结合目标馆址所在地的景观条件和资源,形成博物馆配套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思草图;由传统徽州民居厅堂布局及艺术品陈设获得启发,结合展示需要,细化博物馆建筑内部构造;吸收传统徽派建筑材料运用原则和色彩组合特征,进一步确定博物馆外观色调和材质;结合时代精神,了解当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最前沿的观念、知识、材料、技术、手段,将之有效融入设计方案.

3.4 量化方案

徽州艺术博物馆(图3)馆址总面积106000平方米,建筑用地约占4500平方米,建筑密度适中.建筑围合关系以徽州典型的三合屋、四合屋为创意基础,适度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组合意象;出于展览空间人流量大、观赏密度高等特点,进一步增加开放度.主要功能空间为:开放式主入口、“雕刻时光”四雕工艺展区、“新安画苑”美术品展区、“粉墙黛瓦”徽州建筑艺术展区、“山水之间”休闲文化区,“平流细石”与“小山芳树”组合的中央庭院共享空间,以及办公、停车等辅助空间.

开放式主入口居停车场与展区建筑物中间,以牌坊、下陷式休闲广场、大型照壁墙等构成横向次轴线.次轴线以南是停车场与绿化景观,以北为博物馆建筑群.为更好融入周边徽派建筑环境并与之体量相当,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地上2层、地下1层的高度规划.为最大限度停放交通工具,停车上也采取地上1层、地下1层且以地下为主的结构方式,地上多辅以绿植及景观设计.

博物馆总动线按照开放式入口服务中心免费取票“雕刻时光”“新安画苑”“粉墙黛瓦”“山水之间”出口序列设计.“雕刻时光”以人字斜坡顶单层平房呈现,南端山墙加马头墙处理,凸显徽派建筑表征,向南设一几何构成化的月门符合,体现现代设计意识.相对较小的四个室内展示空间各自独立,可使观众能得以近距离细品徽州雕刻工艺,所展示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工艺(含雕刻代表作、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内容),各室内小区,以檐廊串联.由“雕刻时光”入“新安画苑”展区,以短暂室外空间过渡,适当缓解观众观赏疲劳.“新安画苑”主要展出新安画派各代山水画精品,兼展部分花鸟、人物画作品.室内楼梯靠墙设立,最大限度地拓展有效展示界面.“新安画苑”与“粉墙黛瓦”展区间有室内连廊相通.为再次营造动游节奏,由“粉墙黛瓦”向“新安画苑”主建筑夹廊之间设一阳光休闲区,以现代灰色防腐钢架和透明钢化玻璃搭建,既实现动游缓冲,又能与整体建筑的徽派气质相映衬.“粉墙黛瓦”展区以传统徽派建筑为展示载体,兼而展示建筑装饰构件与题材、纹饰.在展墙、展柜、展架、展台设计上借鉴徽州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典型视觉造型符号,以使内容与形式、形象与内涵相统一.东部“山水之间”休闲区因与西部纯展示空间的功能差异性,在建筑布局上也同西部建筑体保持一定距离,以使动静分离.

建筑色调沿承徽派建筑色彩体系,以白为基色,局部建筑转折、线脚、节点与装饰构件作深浅灰色处理.为丰富材料质感,外墙白色涂装采用塑质弹性喷涂处理,局部装饰采用石材加工,内部结构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主辅结合,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力求呈现精密细致的结构细节.场馆中栽植的绿植花卉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同时也是丰富与调节博物馆整体色彩关系的有效手段.绿树白墙、漏窗修竹,荷风三面、柳浪闻莺.其形、其色、其影、其声,情景交融.

地面铺装以石材为主,局部铺设户外塑胶、沥青或草坪砖.为丰富空间层次,实现分区功能,入口中心广场空间地平面一下凹沉,形成领域暗示,其中又设花坛、树池凸出,下陷与浮出,于对比中实现平衡.景观植物以本土为主.因主入口在博物馆东南方位,故将高耸的云杉在博物馆西墙线和北墙线外单排列植,既使其成为建筑物的背景,又暗合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博物馆东侧与南侧行道树以四季常青的香樟为主,树下间以球形红叶石楠,长方体形金森女贞绿篱,嫩叶当花,红黄辉映、热烈奔放.地被草坪分可步入式或限定步入式两种,可步入草坪栽培密实有弹性的的马尼拉,限定步入式地被可选择宽叶书带草和矮化萱草等.

开放式主入口处牌坊同西边的照壁长墙,一大一小、一实一需,遥相呼应.二者使用性在次,主要传达的是传统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符号化表征.博物馆北部建筑群围合而成的中央庭院,虽不开阔,但安置其中的庭院小景却起到磨转风水的点睛作用.小景虽小,却借鉴了徽州园林造景和私宅庭院造景的两种创意源.传承私宅庭院造景者:青石条凳,树桩盆景.传承园林造景者:“叠山”、“理水”;设计创新者:水作镜面浅池,卵石铺底,花岗岩折边;山以抽象叠积,简约至极.水底散养小鱼,共成一景,曰“平流细石游鱼可数”;石旁高置香橼,低栽南天竺,共成一景,曰“小山芳树珍禽时来”.所谓栽柳引蝉、叠石邀云.咫尺天地,气象万千.

3.5 设计表达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表达大致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出图.先根据成熟草图在CAD软件中生成准确的制图,含总体规划图、建筑布局图、景观布局图,以及建筑物的平立面与装饰细节图.然后将CAD制图导入3D建模软件生成模拟真实结构与材质的模型场景.接着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按要求排定图文板式,最后打印输出、装裱展板.这一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制作等比例立体实物模型,按照场景造型结构,结合模型材料规格,在计算机软件中生成分模型构件,利用数控雕刻机床刻制出来,再手工组拼出完整的模型成品.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案选择以SketchUp软件虚拟建模,综合近年来尤其是以青年设计师或高校学生为创意主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作品,SketchUp建出外观模型效果更能展现设计创意,且图形雅致、色调清新脱俗.需要特别说明的另一点是,在选择实物模型材质时,本人专门考察了建筑与装饰材料城的板材市场,最终选定3mm厚度的奥松板.原因之一是其厚度恰好适合模型组合,原因之二是其中性偏浅暖灰色调柔和淡雅、肃穆清新,与徽州文化气质相符.

3.6 设计总结

本设计方案以传承徽州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主旨,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创新实践案例为平台,先后经历设计调研、资料分析、创意草案、方案定稿、设计表达、设计总结等工作流程,旨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系统认知,结合环境设计原理,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在本专业领域锐意创新,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能与时俱进,借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创造环境艺术设计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丛书;郭因,主编本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谭志明.博物馆设计与地域性的关系初探——论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J].装饰,2014(08).

安徽高考作文篇10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国内独立学院中开设较早、为数不多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和理论基础,掌握最新的影像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具备艺术创新能力,能在多个领域从事视听艺术设计与创作,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跨领域、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围绕舞台影视美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道具设计、化妆设计、绘画、绘景、计算机辅助设计、特技美术等,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实验设备,拥有教学实验基地、影棚500m2,影视演播室1000m2,计算机房300m2,配置有世界先进的影视媒体及计算机设备。

二、报名条件

1、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美术类安徽省统考合格考生;

2、已经进行高考文化课考试报名。

三、招生计划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2015年拟在安徽省计划招生80名,最终计划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计划数执行。

四、专业考试科目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考试科目为:《水粉(风景)》(100分,占40%)、《素描》(100分,占40%)、《速写(场景)》(100分,占20%)。

《水粉(风景)》、《素描》、《速写(场景)》三门课以中学现行美术教材为主要考试范围。

专业考试总分=《水粉(风景)》×40%+《素描》×40%+《速写(场景)》×20%。专业考试总分相同时,以单科成绩分数高低排序,单科排列顺序是《水粉(风景)》、《素描》、《速写(场景)》。

五、报名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3月

报名地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美术系、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招生办

详见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招生信息网(wjzsb.ahnu.edu.cn/)

2、报名方式:面报。考生报名时须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原件(备查)和复印件(备存);

(2)各市、县招办打印的附有考生号的彩色照片2张;

(3)缴纳报名考试费用。(报名费:130元)

六、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安排

1、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2、时间安排:报考我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考生须于2015年3月6日或3月7日(暂定)到我院视觉艺术系报到,领取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准考证及考场安排表。考生自带画具器皿,食宿自理。

3、考试时间:2015年3月8日(暂定,不与省外校考时间冲突),各科目时间安排如下:《水粉(风景)》:上午9:00-12:00;《速写(场景)》:下午1:00-1:40;《素描》:下午2:00-5:00。

七、文化考试

考生须按省考试院的相关要求,办理文化考试报名手续,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八、填报志愿

根据省考试院有关文件要求填报。

九、录取工作

1、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文化分数最低控制线依照全省艺术类专业执行。

2、录取原则: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安徽省艺术类文化分数本科最低控制线,且参加美术类省统考达到艺术类专业分数最低控制线,由我院根据考生所填志愿,按我院校考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十、学费标准

根据安徽省物价部门审核,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上学年学费为14000元/年。

十一、其他

联系电话:0553-5773139(院招生办) 0553-5773165(视觉艺术系)

手 机:18010788077 (李老师) 18010788016(唐老师)

电子邮箱:wjxyzs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