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01

关于鲁迅的故事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1

1、故事一:鲁迅在矿路学堂时,学习成绩很突出,学堂总办钱德培曾夸他:“周树人真是博学。”当时,每次考试都有奖金的。国文每周一次,其他小考每月—次,优者都给以三等银质奖章。

依章程:凡四个三等章准许换一个二等的,又几个二等的换一个头等的,又几个头等的换一个金的。而全班中,得到这种金领奖章的惟有鲁迅一个人。

2、故事二: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2

仙台树木成林,绿叶繁茂,是日本本州东北的重要城市。鲁迅故居位于仙台市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小马路边,这里既无车马之喧嚣,又无废气之污染。鲁迅故居的门牌号是片:平一丁目1-10。走近一看,这是一栋日式木结构旧宅。2011年3月11日,这里曾发生9级大地震和浪高10米的大海啸。海啸上岸,当地损失惨重,仙台机场大厅浪高近3米,但鲁迅故居、鲁迅雕塑幸而无恙、毫发无损。

鲁迅故居的西邻是碧水潺潺的广濑川,时能听到海鸥的鸣叫声。由于年代久远,这间小楼已呈黑色,与旁边一家装修豪华的咖啡馆相比,显得颇为寒伧。即使这样,当地政府也不加修饰,体现了“维持原貌就是最好的管理”的文物保护理念。在鲁迅故居附近居住了30年左右的一位老太太叹息说:“鲁迅故居四周发生了很大变化,住宅翻新、道路修缮,但他住过的老房子还是老样子。”在低矮的门前,立一块小木牌,竖书“鲁迅故居迹”一行字,由第一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所书。故居门口栽了一棵枫树,树龄看上去已有数十年了,枫叶大部分由黄色转深红色。诚如鲁迅先生写给友人增田涉的―首诗中云:“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可见仙台秋天枫叶之丹红,给鲁迅印象之深。故居门口还亮着一盏小灯,光线暗淡,但见电表在转动,表明里面住着人,但门关得紧紧的。我无法入屋观看,只好在屋檐下站立,紧贴房门,摄得照片一帧,以为纪念。

鲁迅在1901年12月从路矿学堂毕业后,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到日本留学,并题诗明志,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秋天,鲁迅先生来到没有中国留学生的仙台医专留学,颇受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他的食宿操心,安排鲁迅到这里住宿。

这里原是一家客店,离医专不远,是木板屋顶的两层楼房。这处住所在一个监狱附近,鲁迅住在楼上,楼下一部分租给别人“包办囚人的饭食”,鲁迅对此不甚满意,后来在医专老师藤野先生的劝告下,“搬到别一家”去住了。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故又称藤野九郎。他对鲁迅从生活到学习给予很多的关心,还帮助鲁迅用红笔仔细修改他所抄的讲义和课堂笔记。鲁迅先生心存感激,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写下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我就读中学时的教科书里收集了这篇名文。

沿鲁迅故居朝南步行几百米,就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听课的医专教室。这是一座阶梯教室,计有10排,好坐100余名学生,桌椅都是原样。黑板是可以升降的,当年的黑板刷还放在一边,阶梯教室还可以放幻灯。教室前方挂着一张藤野先生的照片,30岁出头,面容黑瘦,八字须,穿西服,戴领结和眼镜。我仿佛看见了藤野先生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走进课堂,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讲授骨学的情景。

鲁迅先生后来决定不学医了,和藤野先生告别。藤野先生很难过,送给鲁迅一张照片,后面写着两个字:“惜别”。鲁迅先生回到中国后,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北京寓所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歇一歇时,鲁迅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鲁迅先生又增加了作文的劲头。

仙台医专后来成为东北大学的医学部。自1970年起,这间教室不再使用。1975年,东北大学改建,将它平移数十米搬到这里,作为重要文物保护起来。鲁迅先生听过课的教室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来访的那天,已进黄昏,学校破例为我们一行放行,并请专人来作介绍。鲁迅先生的座位在第三排。我们同行五人,都分别到鲁迅先生坐过的座位上端坐几分钟,默念一番,希望沾一点鲁迅先生的骨气和文气,并照了相。

许多参观者都在这里留言。1998年,当时的国家主席访日时,在鲁迅先生坐过的座位上坐了一回,感慨良多。前外交部长李肇星2000年在这里参观后在贵宾册上写道:“我,热爱鲁迅。我热爱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我热爱东北大学。我热爱和祝福中日人民的伟大友谊。”

从这间教室步行不到5分钟,来到了大学园区。在中央的几棵大红松下面,坐落着鲁迅先生的纪念雕像。雕像为石质底座的铜质头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曹崇恩先生于1992年制作的。其形象是人们熟悉的:直挺而坚硬的头发,浓密的八字胡须,棱角分明的面部,还有那深邃而又略带倔强的眼神。雕像背面是日语书写的文字介绍,其大意为:“中国文豪鲁迅,于1904年到1906年留学于此,但因念拯救民族之魂更为迫切,故弃医从文。今作此雕像,纪念这一转机之地。”在雕像左侧四五步远的地方,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遗迹碑,其背面记载着该校的起始日期:明治三十四年一三十五年(即公元1901年-1902年)。

大学还有一所专门为纪念鲁迅而建的纪念馆。这是一间约20平方米的木房,内饰为教室模样,墙上挂有鲁迅的照片和成绩单,还有鲁迅上课时所做的笔记和藤野先生用红笔做的修改。大学每隔几年会对该馆进行保护、修缮。10月19日是鲁迅辞世的日子,仙台人每年都会在鲁迅纪念碑前举行“碑前祭”,以怀念鲁迅。大学设立了专门给中国留学生的“鲁迅纪念奖”,每年颁发给4名品学兼优的在校中国留学生。另设立“鲁迅奖”,奖励为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作出贡献的中国人。

最后,顺便介绍一点《藤野先生》之后的藤野先生。1915年,仙台市决定成立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藤野因生活关系,到东京三井公司的一家慈善医院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享年72岁。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3

[关键词] 乡土文学理论 乡土文学的基本要素 思考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分歧,这种基于不同立场、不同学术背景、政治背景的分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新时期乃至后新时期,学界对于“乡土文学”理解的分歧仍在继续。

当下学界谈论的乡土文学有多个不同内涵,一个可以说是“经典乡土文学”,其内涵和外延都有较为明确的界限,那就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界说的“乡土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鲁迅在这篇影响深远的历史文献中所提及的乡土文学作家、作品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整理、开掘与阐释。鲁迅对“乡土文学”所作的定义是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乡土文学理论,然而也最容易产生歧义,围绕鲁迅的理论观点可以说是聚讼纷纭,其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鲁迅理论思想的精髓,有个别学者过于拘泥于鲁迅所提及的作家作品,而没有很好地掌握鲁迅理论观点的精神,这种研究方法已为大多数学者所不取:“乡土文学”的另一个所指是根据鲁迅、茅盾、周作人等人的有关理论思想,对20世纪20至40年代的有关作品的概括和归类,其中30、40年代的作品,无论是鲁迅、茅盾还是周作人,都很少直接以“乡土文学”来命名,也没有从“乡土文学”的视角来品评作品,但后世学者的研究立场、方法和尺度都是源自20世纪初期鲁迅等的有关论述;“乡土文学”的第三个所指是基于“乡土”即“地方”的观点,把所有的“地方文学”都归为“乡土文学”,大都市自然也是“地方”,“都市文学”也是“乡土文学”,这种观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考察“乡土文学”产生的历史原由及其审美属性;“乡土文学”的第四个所指是针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在思想性和审美性方面承续了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的某些重要特征的小说文本,学界多以“新乡土小说”名之。以上仅就大陆学界对“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作简单的分析,台湾对于“乡土文学”的理解要复杂得多,涉及民族性与现代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里不拟讨论。

当下的分歧不可能是20世纪20、30年代学界分歧的重演或重现,新的时代使命和新的政治文化环境都促使作家、理论家赋予乡土文学及其理论以新的内涵,然而,乡土文学新的内涵也并非与历史上的分歧完全无涉,如果不从分歧的源头出发,重新考察乡土文学的概念、理论,就很难对当代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分歧作出明确的判断。我们认为,在使用“乡土文学”这个概念时,既不能寻章摘句。也不应异想天开,空穴来风,而应该从“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发轫之时的思想倾向、美学属性出发,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特征。从中总结出“乡土文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并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乡土文学”的概念。

宏观地考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不难看出,由于时代环境的特殊性,理论的时效性、导向性、简明性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因而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也不可能产生西方那样体系完整的理论,乡土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往往是以三言两语,点到即止的方式呈现的。虽然从理论体系的角度来看,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但正是这些片言只语式的理论主张曾经引导了某个流派、甚至某个历史时段的乡土文学创作,理论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而且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乡土文学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这一独特的价值追求使之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凝聚了中国理论家、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学语境下的独特思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接触之后产生的,此前,主宰人们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还是传统的封建意识、观念、道德,西方社会的现代观念,尤其是关于“人”和“人性”的观念进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大都感受并接受了这种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观念,同时,传统士子家国天下的理想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怀,因此,他们思考民族、国家、社会、个人与人生的视角必然是现代的国家意识和人生观念,在描写、表现故乡人生时。因为有了西方现代观念的参照,往往批判甚于赞美,逃离甚于眷恋,然而,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故乡闭塞、保守、不合理的人生有所改变,在批判与逃离中又常常伴有赞美和眷恋之情,种种矛盾心态都呈现在文本中,为后人解读文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导致某些作家的思想倾向被指为反现代性的,其实,深入透视那些充满矛盾的、含混的文本,没有一个乡土作家是反现代性的,恰恰相反,现代视野是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自2。世纪之初至今,中国乡土文学的发轫、发展及繁荣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追求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古老国度来说,中国现代化需要最迫切、难度最大的无疑是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在清王朝宣告结束以前,中国广大农村基本上是以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的生存方式以求得种族的繁衍,然而,令人奇怪而又理所当然的是,在这样一种类似于自生自灭的生活圈里,封建思想却蔓延得最为广泛,封建统治也最为稳定。贫乏的物质、低下的生产力、封闭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历经千百年禁锢而被压抑、被泯灭的个性要求,致使农村形成了极具惰性的文化逻辑,因而,揭示农民病苦,唤醒民众,引导农民,就成为中国新文学延续至今的重大主题之一,而这一重大主题主要是由中国新文学中的乡土文学所承担的。因此,追求现代性不仅是那个时代作家的使命,也是当时整个知识界的共同使命。作家们的现代性追求落实到与之血脉相连的乡土上,就是乡土世界的现代化呼唤,换言之,在描写乡土故事或表现乡土人生时,作家们是以现代情怀来打量、思考、讲述乡土世界的喜怒哀乐的,鲁迅在为白莽诗集《孩儿塔》听作的序里就很鲜明地表明了这种价值取向: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因为这诗属于另一世界。”尽管鲁迅在这里并不是针对乡土文学说的,但表现出的价值倾向足以显示鲁迅的文学立场,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情系乡土世界,无疑,这一立场也包括鲁迅的乡土文学立场。鲁迅再次抨击朱光潜提倡的“静穆幽远”的美学观点,敏感于人事的人,总以为鲁迅在人事纠葛中容易意气用事,鲁迅确实常常反复批评、讽刺某些人或者某一观点,但是,纵观鲁迅一生,他都在不遗余力地反对旧文化、 旧思想,特别是新文化队伍中的先驱出现向后转——转向传统、保守、封建的时候,他总是明确地予以批评、反对,不管其身份是归国博士、学界新秀,还是交谊深厚、位高权重的长者,私交私情私怨在他公开发表的文章里是很少见的。对朱光潜的批评也是如此。在当时兵连祸结、外辱不断的时局中,朱光潜从西方古典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诗学中提炼出极具保守、避世倾向的审美理想,与新文化致力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接轨的整体价值取向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鲁迅多次在文章中对其进行批评、讽刺也就不足为奇。鲁迅的思想及笔战不止的生命历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显得那样卓然独立,但鲁迅并非“独战者”,虽然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总的方向一直是追求现代化。可以说,现代情怀是自晚清以来有远见的中国知识分子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最根本的价值立场,也是一代代有良知的中国作家凝视萧瑟乡土世界的眼睛。

“乡土文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题材范围问题。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没有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加以严格的规定,他强调的是作者的“故乡”,而作者的故乡有的是真正的乡村,有的是象绍兴、遵义这样的城市,这就导致了后来学者对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不同理解。关键的问题是发生在城市的故事能不能归为“乡土文学”?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城市文学”不能划归“乡土文学”,否则,随着题材范围的扩大实际上就取消了“乡土文学”。要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作细致的分析,还是要回到鲁迅的理论观点。鲁迅当初的命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谋远虑,他没有把“乡土文学”在题材上等同于“乡村文学”“农村文学”或“农民文学”,而是强调作者在北京这样的文化前沿叙述、关心着故乡,“乡愁”隐现其中,当然,鲁迅所说的“乡愁”决不单纯地等同于“思乡”,而是文化之“愁”——为故乡的愚昧、落后而发愁,愚昧、落后是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制度酝酿的苦果,换言之,只要文本讲述的故事是与现代文明相隔甚远,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受制于愚昧落后的思想文化制度,而作者、隐含作者或者故事叙述人站在现性的立场来讲述故事,那么,不管故事是发生在“烟村四五家”的小村,还是人口百万的城市,都同样是“乡土小说”,只要这样的城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当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样远离现代文明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据此拒绝作家创作这样的乡土世界的自由和可能。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作者的深度介入,在文本中体现为“乡愁”,从中可以离析出诸如乡土眷恋、乡土批判、爱乡、恨乡等多重内涵,但最根本的还是作者渴望故乡走上现代人生的迫切愿望,纵使是在强烈的乡土批判中,依然不难体察作者对故乡的拳拳之心,其中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因此,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不是传奇故事,作者根本无意于以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或风土人情来打动读者,更不可能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冷静地讲述自己故乡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之类的故事,鲁迅曾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们对故乡普遍的关切之情:“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简言之,作者们在“叙述”中是“关心”着故乡的。因此,凡是能称之为“乡土文学”的,都应该具有对乡土世界的至真至切的关怀之情,如果缺少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乡土文学的精神和灵魂。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4

《故乡》就是鲁迅先生1921年通过自己“回故乡、在故乡、离别故乡”的亲身经历,描述了1921年前3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零,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象,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给劳苦大众造成的灾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历史现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故乡读书心得1鲁迅在他的《故乡》一文中描述了一个他和闰土美好的童年,令人无限向往,但其结局却显得很悲惨,两个原本友谊很深的孩子,竟变成了一对熟悉的“陌生人”。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了:原来时间可以撕碎两个人的友谊。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演着,我和我的好朋友张凡不正好与鲁迅和闰土一样吗?

总以为我们的友谊坚如磐石,深比大洋。现在看来,那只是我们年幼时的幻想罢了。

我和张凡年龄差不多。小时候,我经常和他一起在村子里乱逛,我们会为在一起捅掉了一个马蜂窝而高兴。我们也经常一起爬到桑树上,尽情地享受着桑枣的美味,直到嘴唇、牙齿变为紫色为止,这时我们会望着对方紫色的嘴唇而大笑。我们也常常在一起分享个人的小秘密,比如,他曾经告诉我他“喜欢”的女生的名字,我也告诉了他我“喜欢”的女生的姓名。到现在,我想恐怕仍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这两个女生的名字,我不确定他现在是否还记得这件事。我们也曾发生过小矛盾,但不超过几小时便和好了。在这七年的时光里,我们像亲兄弟一般,他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总之,有他的地方便有我。

到了初中后,我和他的关系发生了急剧的改变。也许是我有了自己的目标,只顾着学习,放假时也很少到他家去,一个人在家里看书,做作业,渐渐地疏远了他,也许是我们都长大了、成熟了。我们再也不会两个人在一起,因为那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那是浪费时间,我们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小秘密告诉对方了,我们开始学会了将心灵半敞着来面对对方,我们会觉得将自己的秘密封存在自己心里比较好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去年寒假,我和他仅见过一次面,当我们在一起聊天时,我们也和闰土一样恭敬起来了,当他说起一些学校的事情的时候,我只是随着笑几声,那种笑仿佛是完成命令式的笑,不到一个小时,我们要说的都说完了,仿佛再也没有什么可聊的了。从那次见面后,我到现在也没有再见过他一面了。童年时的那种欢声笑语的场面已荡然无存。我很想和他恢复到小学时那种亲密的关系,但仿佛就像一切都已经注定好了的一样,我和他走在已设定好的路上,他向东,我向西,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如果命运可以由自己选择的话,我愿和他永远停留在小学那段时光里,我真的不想看到七八年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我不敢想象,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关系会变得怎样……

的确,时间可以撕碎两个人的友谊,这是我读《故乡》后的感悟。

故乡读书心得2闰土当之无愧是重点人物。20年的转变,使得他从一个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小男孩成为一个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么使他的改变如此之大呢?是贫穷?还是……这是我们所不能得知的。但是从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鲁迅的心里,闰土一直是一个勇猛聪明活泼的人,要不然不会一提到闰土就会想起他在刺猹的场面。可是,当闰土与鲁迅说话的时候,第一个词竟然是“老爷”。我相信当时鲁迅的内心震动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许料想过千百种交谈方式,但是肯定惟独没有料到这种。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来说,闰土是应该叫鲁迅老爷,但是,从20年前的迅哥儿到20年后的老爷,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点?闰土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岁月在他的脸上,手上,都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但是,容貌的改变并不是他最大的改变,他最大的改变就是心理上的改变。也许,他的心里还是把鲁迅当成迅哥儿的,但是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也许,他的心里还是想和鲁迅一起玩耍,但是他知道,他和鲁迅之间还有主仆关系。一声“老爷”又包含了闰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还是因为久久不见不熟识的陌生?这,也许只有闰土知道了。

另一个人物杨二嫂,不知看过《故乡》的朋友们注意过没有,虽然杨二嫂是一个配角,但是她也是其中一个改变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曾经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后,她的样子简直让鲁迅认不出来了。对于她的样子,鲁迅只找到了一个形容词——“圆规”。如果单纯是外貌上的改变也就算了,杨二嫂成为现在这副“丑模样”也是因为她的内心在渐渐地改变。她去鲁迅家的时候,居然提出了要一些旧家具的要求,被他拒绝后大放厥词,说什么“越富越一毫不肯放松,一毫不肯放松便越有钱”。如此尖锐的语句,简直不像是一个“西施”所能说出的话,倒像是一个混着菜味和尖酸刻薄话的中年妇女。不仅如此,杨二嫂离开的时候,还拿了鲁迅母亲的一副手套。如此种种,此人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故乡读书心得3《故乡》中,鲁迅不仅点到了家乡的改变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更用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一个词——改变。不论是家乡的改变还是人物的改变,鲁迅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微言大义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世上本是无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

现实社会是无情的,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规矩、疑惑、胆怯,因为富与穷的不同。产生了太多的阻碍,太多的差距。太多的差距,让人拒之千里。人们说的懂事了,我觉得也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因为他们的童心与无邪已被现实那昏黑、阴冷,无情一点一点的磨光了,在这个漫漫的岁月之中,在这个凄凉的社会之中长大了。就比如说闰土在岁月沧桑里长大,他不但有身体上的改变,更多的是心中的无奈,他对鲁迅恭恭敬敬地叫:“老爷。”而先前那欢笑着叫鲁迅:“迅哥儿!”的那闰土早已经在社会的冷酷之中淡淡消亡了。让人费解。所以说以前的社会是吃人的。才让鲁迅要拿起笔去反击这个社会,为后人开出一条大道来,让后人走过这条道开出新的路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人们常常说要懂事,可这不一定,还不如天真无邪,欢声笑语要好的多。

当看了故乡,我感到了一种凄然的感觉,自己不禁颤了一下,难道友谊在时间的过滤之后会褪色,会暗淡吗?当鲁迅激动得叫了一声:“闰土哥!”而闰土默不吭声。之后,又喊了一声:“老爷!”我知道他俩的友谊不那么深,原来的大海已如一条溪水。我变得恐惧起来,我害怕现在的挚友会贬值,多年以后,也许只是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我不希望这样,就像鲁迅不希望水生和宏儿。走他们的路。哎,难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吗?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早听过了这句话,但一直不明白这句话,读了之后,我懂了:就一条规律,本没有它而做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条规律。每件事情总有一个开端,当每个人都认同他时,便成了合理的事情了。我恍然大悟,哦,原来父母做的,那些在我们看来不合理的事情,都有他的意义存在啊。感情会褪色,会变质,而只有记忆不会变,多年以后,对他变感情不是你的错,而不认识他就是你的错。

故乡读书心得4鲁迅在这篇小说描写了两个故乡,一个是过去的故乡,一个是现在的故乡。

过去的故乡是一个美好和谐、以及快乐的世界,那里有迅哥先生童年美好的回忆。那里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有天真可爱的少年闰土,他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还有海边那“五彩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五彩世界的。然而现在的故乡已经变得衰败、凄凉而且是毫无生气和活力的,而以前充满活力的闰土也变得麻木。他辛苦麻木的生活着,而且变成“讲道德、守规矩”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鲁迅先生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迅哥儿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的他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然而成年后的闰土在见到鲁迅先生后,对鲁迅的态度转变得很大,他的那句“老爷”更是让他们之间的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使他们之间变得陌生,将他们以前亲密的关系活生生的撕裂了。

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平等的关系,那个“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分离,丧失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温暖情感的世界。他们遵循一种传统的道德,它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使人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也使鲁迅先生和闰土无法继续他们纯洁的友谊。

读完本书后,我很为他们逝去的友谊感到惋惜,同时也很庆幸,我们生活在新社会里,我们有最好的朋友,也不用身份地位与金钱来衡量友谊,人与人之间拥有着真挚的情感。

故乡读书心得5读完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文章,我最想说说文中的闰土了。

鲁迅在文中回忆闰土是讲了一个活泼能干的少年形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凡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是一个典型的南方英俊少年形象。在家族的一次大祭祀中,闰土和鲁迅认识了,并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时,闰土的家境虽然不好,但是他见多识广,知道许多事。鲁迅的家境很好,是个地主少爷。却整天被困在四角的天空里。闰土还想他讲了许多稀奇的事:獾猪、刺猬、角鸡、鹁鸪……使鲁迅终生难忘。

读了《故乡》这本书,使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对当时和现在都有着独到的诠释。《故乡》这本书。它主要是想告诉人们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是只要你去探索了、去实践了,那么就会有实现的可能。希望之路是祖祖辈辈用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路,是祖先们实践出来的路,也是祖先们探索出来的路。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5

【关键词】鲁迅;学术;中国小说史略

一、学者鲁迅及其成就

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用过这样一段话来评价:“鲁迅的力量则多多用在文艺创作方面,在这方面的伟大成就差不多掩盖了他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业绩,一般人所了解的鲁迅大抵是这一方面。”正如其所说,公众视野中的鲁迅,大抵是以作者身份呈现,而作为学者的鲁迅,则为普罗大众所较少接受。鲁迅的学术,比起其在文学上的创作是毫不逊色的,譬如他广泛搜集金石铭刻,辑录逸书,校订典籍,还开创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先例。

在古籍整理和文化史的研究上,鲁迅有着不凡的成绩。在古籍整理方面,究其大部分原因,则在于其对文献古籍的辑录有着很大的兴趣,这也和他小时候的爱好密切相关。他很早就读过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后来转到《山海经》,之后又借过一部《唐代丛书》,还抄过陆羽的《茶经》三卷与陆龟蒙的《耒耜经》和《五木经》等古籍。在以后的治学过程中,他不仅把这些知识用到实践中,还能根据经验对这些知识加以修正。同样,鲁迅对史学的重视也有其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在于鲁迅家族的家学渊源。鲁迅胞弟周建人曾说:“我们覆盆桥周家三台门,都不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而是读《史略》。”这与他们的祖父周介孚强调读史的重要性是密不可分的,周介孚认为“首先应有一些历史基础的知识(虽然那些书并不好懂)。他不赞成一般通行的先读《百家姓》或《千字文》。”这对鲁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鲁迅后来其后也经常在文中强调史学的重要性:“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因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一治史学,就可以知道许多‘古已有之’的事”。二则在于鲁迅继承了朴学的传统。他的治学态度延续了清初学者治学的优良传统。清初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是首治史学的。黄宗羲坚持学者最重要的事情在于通知史事。顾炎武、王夫之也是“纵论唐宋,搜讨前明遗闻”。

在治学时,鲁迅一方面翻查古书并抄唐代以前的小说逸文,一方面又抄唐代以前的越中史地书,在古籍整理和文化史方面,获得了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首先是一部《会稽郡故书杂集》,其后是谢承的《后汉书》。他还先后辑录了《古小说勾陈》、《小说备校》、《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四部专著。此外,他还有很多关于逸文、墓志、碑铭的考证文字以及汉画像砖和备课的拓片,并切还为此编了目录。从他的这些学术成就上,我们足以窥见鲁迅的学术见识和治学方法。这也正如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评价鲁迅和王国维在史学上的作为时所赞扬的他们的治学态度:“大抵两位在研究故国上,除运用科学方法之外,都同样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遗烈。他们爱搜罗古物,辑录逸书,校订典籍,严格地遵守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写《中国小说史略》之前,鲁迅就一直有志于写史。他曾计划过要写《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字变迁史》,但最终留下来的只有《汉文学史纲要》。这本书和《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他的其它集子中有关学术方面的文章共同构成了他的学术成就中的主体部分。此则专从《中国小说史略》来看学者鲁迅在小说史上的成就。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写道:“中国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对于小说的研究,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持以的是一种轻视的态度。如蔡元培评价鲁迅,赞其成就:“《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一语即可见当时的小说在很多学者眼中,实属于普通民众消遣之物,实难登大雅之堂。则对于小说史的研究就更不用说是少之又少。考证一下当时小说史的研究状况,外国学者中英国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和德国格鲁贝的《中国文学史》等,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国学者中则有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和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等对小说史有所涉及。但是由于林传甲排斥小说,谢无量全书六十三章,也仅有四个章节论及小说,对小说史的研究仅仅是涉于皮毛,小说史的研究领域基本上属于空白状态。直到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一书,才算是正式填补了这一空白。郭沫若将此书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相提并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郑振铎也在《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中对鲁迅在小说史方面开创拓新的成就表示钦佩:“近三十年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很多,但像鲁迅那样气吞全牛,一举而奠定了研究的总方向,有了那么伟大而正确的指示的,还不曾有过第二人。”到现在,很多人还坚持,治中国小说史者,没有能超过鲁迅的。

二、中国小说史略观点与小说分类

在《中国小说史略》开篇,鲁迅即就《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为中国小说史做了一次历时的梳理,溯清了“小说”之名的源流。从庄子、桓谭、刘向、班固到长孙无忌、魏征、欧阳修、纪昀、胡应麟,鲁迅从历史资料入手(如将汉时录入小说之书一一列出,并指出各书出处及所讲何事等简略资料)并杂以小说史上给“小说”下过定义的数家之言,如庄子云:“饰以小说以干县令”,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从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条分缕析,一丝不苟,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6

关键词:鲁迅 童年 回忆 《社戏》 《故乡》 

一.鲁迅的童年经验以及回忆书写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鲁迅先生远没有伟大的童年时代生活,而他的童年时代大多是通过已经伟大了的鲁迅的回忆来展现给世人的。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就是鲁迅永别故乡后的情思,就是在流离颠沛中,对儿时童心的追忆,它表现的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童年生活。而在小说中,“我”并非真正的鲁迅,而是鲁迅的化身,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回忆的童年或许是真的,或许更是一种童年梦幻,是对童年生活纯真无邪的希冀。所以,本文就以《社戏》、《故乡》这两篇有关童年回忆的小说进行分析。 

鲁迅的童年以13岁为界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生活,在13岁以前鲁迅也有过快乐的童年,而13岁以后,一连串的打击突然降落到他头上。首先是祖父因科场案入狱,接着父亲久病不起,鲁迅不得不过早担起家庭重担,常年奔走于药铺和当铺之间,在世人的冷眼中受尽了侮辱和炎凉,过早尝遍了人生的酸苦,遭受着难堪、屈辱、自卑和压抑,正因为如此,13岁之前在乡下度过的快乐日子在鲁迅不愉快的压抑的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对于鲁迅而言,基本上是在一种被压抑的和沉重的氛围中度过他的最重要的一段童年时光的。在鲁迅的童年经验中有着他的对于不愉快的和压抑的早期生活的极为敏感的记忆,或者说,早期生活的压抑感及其记忆,构成了鲁迅童年经验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内容。鲁迅是怀着一种受到伤害的心情走向人生、社会的。在对人世的感慨和洞观的背后,不知隐藏了他多少滞重的记忆。同时,鲁迅作为一个精神界的与黑暗抗争的战士,成年后令人绝望的现实人生便时时激起鲁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他的精神需要一个栖息之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就成了他逃避残酷现实,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栖息地。所以在《社戏》中,成年鲁迅由于精神上的压抑,以至于从北京戏园的两次看戏也不能排解他心中的抑郁,从而转向回溯性童年记忆,向我们描绘了童年鲁迅在故乡看戏的自然欢快、美丽动人的画面。 

回忆是一个与时间相联系的概念,时间的延续会使一切事情成为回忆,同时也会使一切痛苦渐渐趋于平淡,甚至由于距离的拉开,有些痛苦还会转化为美感,正如距离产生美。鲁迅虽然对旧的社会、旧的人生在理智上充满了憎恶与绝望,但他在情感深处,在潜意识中却不能甚至不愿像别人那样慷慨激昂甚至兴高采烈地埋葬它,因为那社会、那人生里毕竟有着他的一份眷恋与希望。书写童年是一种回忆,对童年的回忆往往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发生的, 回忆的引发是有一定契机的:一个历史事件、一种文化嬗变、一次思潮涌动,甚至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都可能引发对童年的回忆。《故乡》中的回忆是因为不愿相信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由“我”对在城市看戏的不满始, 以对比的方式勾起了对童年在家乡看戏的回忆。 

二.鲁迅小说中的童年情境和故乡景象 

我们来看看鲁迅回忆的童年,《故乡》中,“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小说又陆续给我们呈现出了少年的“我”和闰土关于捕鸟、捡贝壳等的天真对话。《社戏》中,在童年“我”的眼里,乡村的风景是那样美丽动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还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小说中的童年记忆充满了童真、诗意与温情,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灵动飞扬的生命活力和绚烂美妙的幻想色彩,而且体现着儿童无拘无束的自由天性。 

《故乡》写的是现实中的故乡,它是那样的萧索残破,“没有一些活气”。小说开篇就极力渲染一种“臧否不知所云”的心态:“故乡全不如此”,“故乡好得多了”,故乡“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这或许是因为“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为“永别”而来。目睹过故乡的衰败,体味了故友的隔膜,满蕴着迁徙的感伤,故乡越发显得黯然失色,以至于离开之际,“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沉郁悲凉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我们回忆的意愿却是趋向于美好事物用以慰藉心灵的。所以,《故乡》以“我”脑里闪过“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田和英姿勃发的刺猹少年,使阴晦之气为之一扫。“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 

《社戏》所描绘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鲁迅很早就离开故乡,故乡给予他的,并非都是温馨的回忆,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鲁迅对故乡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当这种情感在当前的世界显得陌生时,它就在回忆的世界里寻找。同样是看戏,成年鲁迅在北京看的两回戏,都觉得“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只觉得“耳朵冬冬惶惶地响”,而觉得真正的好戏已经是“远哉遥远”的了,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就由枯燥烦闷的现实中转向温情脉脉的回忆里去了。人既然无法脱离既定的存在,那么人就会在对现实苦难的沉重感受中寻求解脱,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眺望存在或不存在的远方。 在《社戏》、《故乡》中,同样体现着不同层面的自然与社会对立的结构模式。王富仁说《社戏》“里面有着嘈杂的都市生活与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对立,有粗俗自私的城里人和亲切和善的农民的对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与聪明天真的儿童的对立,有矫饰的贵族化的都市文艺与朴素的平民化的民间文艺的对立,有充满生存竞争的纷乱社会与优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对立。这些对立,说到底,实际便是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在《故乡》中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儿童天真、纯洁,是人的天然本性的集中体现,儿童之间亲密友善,而成人却是愚昧、麻木而又痛苦的,早已被社会理性所异化,成人之间是一种封建等级关系,充满了隔膜。《社戏》《故乡》中的自然,是一种生命的圆融,具有和谐、完美的情致,给人一种纯净、清新、活泼而又质朴的亲切感,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这种自然所隐喻的自由境界,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境界。童年回忆指向一种摆脱了一切桎梏,坚决、彻底的反抗精神和无压抑的、和谐的人生状态。 

三.回忆超越现实的精神慰藉 

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我们会程度不同地体味到作家的一种远方意识,在他们的笔下,我们会阅读到许多诸如“梦”、“童年”、“乡下”等间离现实的远方描写,这些充满超越性意味的远方意象和精神意绪,既是作家间离现实苦难的一种精神写作形式,同时也是作家试图超越现实苦难、消解现实人生苦难沉重性的富有诗意的表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的结末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为什么我们会受作品中的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的强烈感染呢?因为这最末一句话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年少时的我们读到这里并不会有太多真切的感受,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会感叹会怀念,它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对童年的回忆,实际上暗示了叙述人当下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缺失, 暗示了叙述人的孤独和焦虑,时光易逝,物是人非。而回忆产生的童年梦幻,宣告了叙述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否定。童年,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间的距离和人生的经验寻觅出不一样的美感。对回忆者而言,纯洁无瑕的童年生活,无疑是逃离当下沧桑成年的一种最为便捷、最为经济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范伯群、曾华鹏.作家与读者间的最良导体——人生经验通感——从《社戏》和《朝花夕拾》谈起[J].《名作欣赏》,1986年04期. 

[2]陈丽芬、万祥.精神憩息下的审美记忆——评鲁迅《社戏》[J].《安徽文学》,2007年07期.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7

鲁迅写的《故乡》,讲述了他与闰土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闰土会捕鸟、看瓜,鲁迅在那段时间很快乐,可正月过了,闰土必须回家。一开始,他们还相互送了几次礼物,但后来再也没有见面。我明白了: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只有好好珍惜时间,快乐才是永远的。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故乡读书心得1故乡,多么富有诗意的一个名字啊!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在你长大离开家乡,20年后再回到家乡的时候,会是怎么一番情景呢?当你遇到儿时伙伴,他或她又是怎么一副形象呢?想必各位小学生们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吧?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也没有想过这,他,就看着苍黄的天空和远近几处萧索的荒村,泪流满面。

他因犯了伤寒而回到故乡,可人、物的变化却让他心里一阵悲凉,特别是他儿时的伙伴与仆人:闰土。闰土是鲁迅在他家办祭祀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的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仆人。

闰土虽然身为仆人,虽然没有鲁迅家里有钱,虽然没有鲁迅的这种高等待遇,但他却拥有鲁迅儿时所未拥有的东西,那就是自由。他会用胡叉捉猹,还会用斗笠和树枝抓麻雀,他还见过跳鱼儿…… 可这回鲁迅先生回到故乡时,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场景:啊,那是闰土吗?他身材虽然增加了一倍,可他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已经都肿的通红,一点儿也没有小时候可爱的样子。他一见到鲁迅,马上就跪着说:“老爷!”这样大的反差,让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可见,在当时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坏。在战争的侵犯下和ZF的无能下,人民群众过着悲惨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莫大的变化,而在当时人们的脑子里已经种植下了通用的关系,那就是主仆关系,否则,闰土怎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这真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思:“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在生活中何尝没有呢?”现在我们沐浴在新时代党的阳光下,人民群众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社会阶层的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与那时候相比,现在真是天堂中的天堂啊!

故乡读书心得2这时,鲁迅先生又写道:“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看似平凡又啰嗦的文字,其实正恰恰表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愚昧,又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悲哀。对此,我也实在不想再说些什么,大家都能体会到。

最后,鲁迅先生说:“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感叹,一种凄凉。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到。

故乡读书心得3在我看来,故乡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感觉,一种亲切的感觉。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他的故乡是一个舞台,演绎三种人生。或许在今天看来,鲁迅半白半文的风格,是让人很生涩的。但我相信,鲁迅在那个时候,一定是用世俗的语言在讲一个世俗的故事,在告诉世人,人是怎么变成鬼的。

首先说到闰土,闰土作为一个主要人物,他就是一个中国农民的代表。闰土是个好同志,他从不觉得世间有多黑暗,他只是觉得是上天要让他去种田、去受难。所以他要拜神,他和许多农民一样,信天胜过信自己。就连造反也要有个人来说“此乃天意”。黄巾军、白莲教、天地会,这些起义军无不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闰土同志的少年多美好!抓鸟、看西瓜、拾贝壳,很美好的生活。但长大以后的闰土呢?多灾多难,生活灰暗得就像一口破锅。所幸他没有像祥子一样把破锅给摔了。这又是怎样不幸!从少年英姿到中年怯懦。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到底要受多少罪,才能从一个活人变成一块走肉?这不是因为世界的黑暗,而是人性的黑暗。逆来顺受代替了勇气,小偷小摸代替了正直,拜天拜地代替了自信。一个闰土的麻木或许不算什么,但千万个闰土的麻木不仁又会是怎样的悲剧?千年封建,镇压了中国农民的反抗与信仰。拜神!?拜神又有何用?!殊不知天道即人道,天意即人心?压在闰土们头上的山正是他们的麻木。倘若人人反抗,闰土又怎会成为一个悲剧?

而杨二嫂则不是悲剧了,她的生活无疑是场喜剧了。她无疑是《故乡》中最有喜感的一个人物了。无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经历都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电视剧中的反面角色。不但令人反感还令人可笑。第一次读“阿呀阿呀??”的时候,差点笑翻。鲁迅这货绝对不是人民艺术家,起码余秋雨、巴金、冰心这些艺术家们绝不会用这样的笔调,用个“哼哼”就已经翻了天,他们绝不让这样的“阿呀阿呀”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要对鲁迅竖起人民艺术的中指。让我怎么说呢?他们把鲁迅的东西割掉了,我相信鲁迅一定不会认为自己的东西仅仅只有《故乡》那么长。而杨二嫂作为鲁迅“冷酷形象”的一大败笔,她绝不是只是一个笑话,她还是个符号,代表了无数市井小民。或许她唯利是图造谣生事,但在文中鲁迅并没有呵斥她,也没有对她说:“杨二嫂,你不能这样,你要讲八荣八耻,你要五讲四美??。”为什么?或许在鲁迅看来,市井小民就是如此,不杀人放火,不陷害他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圣。贪点小便宜,嚼点小舌头,又何妨?这才是真正的世俗。因此杨二嫂会一直存在,对于这种人,不理即是,又何必批判?

而《故乡》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故乡这个美好地方的“我”。其实故乡没变,变得只是“我”心中的一些观念罢了。

故乡读书心得4我认为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多种悲哀。

鲁迅先生先写道童年时期,与闰土一起守瓜田,捕麻雀的故事。思绪不知不觉就回到了童年。但当闰土来时,一句“老爷.....”打断了他所有的回忆,他和闰土之间,好像突兀出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好像突兀出一面无法捅破的窗户纸。童年,早已远去。鲁迅先生为这种封建制度,为这种“中国式”的奴才主义所愤恨,所悲哀。

可笑,明明只是层窗户纸,可它保持了几千年。明明只是一道沟壑,却从没有人想去填。

这时,鲁迅先生又写道:“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看似平凡又啰嗦的文字,其实正恰恰表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愚昧,又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悲哀。对此,我也实在不想再说些什么,大家都能体会到。

最后,鲁迅先生说:“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感叹,一种凄凉。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到。

故乡读书心得5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19--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其改变国民精神,1905-1970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其间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杰作。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名著,也是世界名著,这本书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故乡》《药》《孔乙已》等鲁迅名作。

看完《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剧中主人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激励半梦半醒的国人,用还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急切希望沉睡的国人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他的每字每句时刻在启示我:大千世界有着深刻的道理,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在现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我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学习总结虚心向同事请教,从一点一滴做起,克服一切困难,敢于面对一切挑战,早日挑起大梁。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8

“在戏剧中的真实,是非常难找的,可能永远找不到。但寻找真实还是必要的,它是戏剧的驱动力,是戏剧家的任务。确定我们生活和我们的社会的真正的真实,是一种我们都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哈罗德·品特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一番讲演给了陈涌泉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在擅长虚拟化程式表演的古老艺术形式中追求“真实”?这次陈涌泉选择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主题来实践自己的编剧理论探索之路。他要还朱安女士以尊严,还鲁迅先生以公正,还历史以真实,豫剧现代戏《风雨故园》便揭开他一个新创作时期的序幕。

一、 从作品到作者的深入关注

这次陈涌泉不再满足只是改编鲁迅先生的作品了,而是要将文学伟人直接搬上舞台。从《阿Q与孔乙己》到《风雨故园》整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陈涌泉从作品出发,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后又走进了他本身,以及那个在他身后被人遗忘的不幸女人——朱安。

《风雨故园》描述了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故事:“光绪三十二年夏,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接连收到母亲病重的书信,他匆匆赶回绍兴,发现陷入一场骗局。与此同时,一顶花轿正向周家驶来,轿内的新娘名叫朱安,一个目不识丁、缠着小脚的‘老大姑娘’。此刻,她的心正像这颠簸的花轿一样七上八下。婚礼前,周家渡族人们如临大敌,他们清楚,新郎对这桩婚姻一直持反对态度,生怕他搅闹婚礼。然而婚礼很顺利,鲁迅是个孝顺孩子,他不忍让母亲伤心,只有牺牲自己。新婚之夜,洞房里沉闷逼人。新人期待着揭去盖头,期待着一句温存话语,然而听到的却是翻书声和新郎的叹息。朱安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痛苦使她不知所措。她鼓起勇气刚想唤新郎休息,窗外却传来一声鸡啼。翌日,鲁迅重返日本,一走便是三年。朱安翘首盼望了一千多个日夜,丈夫终于回来了,却兜头给她一瓢冷水。无爱的婚姻给两个人都造成了深切的痛苦。但朱安并不气馁,她坚信自己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1912年12月,鲁迅接母亲和朱安迁居北京。朱安对新生活抱着很大的期望,但很快发现她和丈夫这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间距离越来越远,她千方百计想弥合两人的差距,却每每事与愿违。在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与许广平并肩战斗,从相知到相爱,最终携手南下。朱安的幻想被彻底击碎,她知道自己这只蜗牛再没希望爬到房顶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噩耗传来,朱安无限悲痛,挥泪祭奠。此后,在许广平的供养下,朱安度过余生。”(百度百科·“风雨故园”词条)

鲁迅先生的形象常见于大银幕之中,但是将伟人搬上戏曲舞台在陈涌泉之前还从未有人尝试过,这就可想而知困难有多大。因为文学巨人鲁迅有着太多的故事了,有着太复杂的性格和人生阅历,有着太多值得回忆和值得研究的地方。而豫剧这个地方剧种却毅然担当起了这一份重任,打消掉了所有人的质疑。这都要归功于陈涌泉一步一个脚印的创作实践之路,有了改编《阿Q与孔乙己》的积累,让鲁迅笔下最成功的两个主人公“同台竞技”,给了伟人上世纪初留下的疑问一个强有力的回应;又有了《程婴救孤》这样的国家舞台剧精品,从民族文化出发深入思考人性闪光点的作品。让他有了充分的积累投入进《风雨故园》的创作之中,塑造戏曲舞台上鲁迅的艺术形象。并且从一个极其不让人注意的角度切入,讲述了鲁迅与原配夫人朱安之间无爱婚姻的漫长痛苦经历。

陈涌泉避开了众多的鲁迅研究者们涉及的领域,把他放在了更为广阔的大历史背景之中,以他和朱安的生活经历作为一条故事情节的主线索。那些研究者反复强调的历史细节,诸如“东洋留学”、“北京任教”、“厦门受聘”以及上海生活的点滴都只作为背景事件用非常精炼的文字一笔带过。这样处理达到了一种效果,不是简单说教式灌输给观众鲁迅忙碌而战斗的一生,而是让观众从舞台上的生活细节中自己感悟伟人的一生。

陈涌泉在《风雨故园》中非常巧妙地诠释了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是鲁迅精神。用豫剧的形式让观众去理解鲁迅精神,这看上去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命题。但是陈涌泉编剧手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采取正面描写的办法,婉转迂回,以鲁迅的这一段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入手,直接深入鲁迅的内心和思想中,去展现他的精神所在。正如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所说:剧中我们所看到的鲁迅是走下神坛的鲁迅,作者把我们心目中的神还原成了一个可敬、可爱、可信的真实人物。

剧中的鲁迅是一个典型的“孝子”,为了仁义和孝道,他始终维系着和朱安之间名义上的婚姻关系。他有权利去申请离婚,但是却没有实行,他可以合理合法地“休妻”、“纳妾”,但是孝顺、内涵和善良让他没有在争取自由婚姻上再迈出一步。小心谨慎地保护着朱安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称她为“内人”。但事实是他自己并不爱朱安,只能让她独守空房,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反抗这段封建包办婚姻。鲁迅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克制了难以忍受的生命需求,为了妇女的解放在写作着,呼喊着。《风雨故园》从他的情感生活这面镜子之中,折射出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心地善良、诚实守信、坚韧顽强的人格品质,这就是鲁迅精神最好的诠释了。剧中许广平的一句唱词可以说是对本剧中鲁迅形象最高的概括:“胸中蕴含着深邃思想,浑身洋溢着真理光芒。”

二、 还原“真实”的朱安女士

《风雨故园》中的女主角朱安女士是一个善良却固执的女性,她严格遵守着妇道,执行着老辈流传下来的“三从四德”,然而一辈子没有能够获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一个彻底的封建制度牺牲品。陈涌泉去深入描写这个一直深藏在鲁迅背后的女人,让鲁迅与许广平那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显得来之不易,被奉为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的典范。陈涌泉在创作札记中写道:“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朱安的一生无疑是残缺不全的。她是封建包办婚姻下一代旧女子的缩影,但比其他不幸女人更不幸的是,她不但生前没有爱,死后又失去了名。人们可以找到一千个回避朱安的说辞、一万个她配不上鲁迅的理由,但无法否认她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在人格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她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她的尊严谁也无权剥夺。”

剧中朱安嫁给了一个从没有见过面的丈夫,丈夫还在新婚第二天“逃跑”了。她不仅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鲁迅甚至曾经痛下决心对朱安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想,总这样下去,我们两个都痛苦,我们还是分开吧,你回娘家去,再找一个合适的。”朱安听了之后惊慌失措:“真那样的话,我只有去死!”更是体现了她悲剧的一生深受封建思想束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观众看到此处不禁要问,她的命运将会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陈涌泉在剧中设置虚拟的小蜗牛,紧紧扣住主题,层次分明,表现出朱安命运的波折。在不同的戏剧情境中,小蜗牛的出现就展现出了朱安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整个剧情中小蜗牛第一次和第三次出现最为精彩,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幕中,朱安得知了鲁迅要回家来,“小蜗牛,我没读过书,不识字,门也很少出,还不漂亮,但只要我像你一样不停地爬,一定能爬到房顶的。”朱安一开始对这段婚姻心中抱有幻想,她希望自己能够配得上丈夫,哪怕这条路会很难走,她也在所不惜。后来也证明她跟随鲁母来到北京后,她都在朝着自己心中的这个幻想努力着。朱安偷偷将丈夫的被子放在自己的屋子里,她以为这样就能让鲁迅回心转意;在许广平等学生来拜访鲁迅的时候,她也竭力去做好一个“师母”,却弄巧成拙出了“洋芋”的洋相。她认为“大先生会的,我也要会”,这样就能跟上鲁迅的步伐,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可是终因彼此之间文化水平的差异,没有相同志向的道路,只能白白努力却得不到结果。还导致了鲁迅和志同道合的许广平结合,追求新生活远赴厦门的结局。这一切事实给了朱安最重的打击,将她彻彻底底给击垮了。这个时候剧中虚拟的小蜗牛又第三次出场了,“小蜗牛,我还不如你呀,你从树底一点点地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树顶的,可我却永远爬不到,我没力气爬了,我再也爬不动了。”朱安在这时已经幡然醒悟,却默默不做声,只是一个人承受着,认为命运既然如此,她也无需抗争,安然接受。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陈涌泉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朱安女士,她是旧社会中国女性,旧社会中国人的人性和文化的代表。这个简单的小蜗牛却牵动着所有观众的神经,带着他们去深入思考,去关注曾经中国众多妇女的命运。她们就像是这个小蜗牛一样,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负担,步履维艰地前行,不知道前路究竟有多远,目的地又是哪里……

《风雨故园》中朱安的扮演者是河南省豫剧三团的著名演员汪荃珍,她以高超的戏曲舞台表演造诣,成功展现了朱安女士悲剧的一生。虽然相关资料非常少,陈涌泉还是根据汪荃珍细腻的表演风格和十分带有磁性的唱腔特点,为她量身打造了朱安这一舞台形象。在剧本当中非常合理地安排身段表演和大段唱词,比如在新婚一场,舞台上的朱安顶着盖头等待鲁迅掀开的过程,从期待、激动到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而她听到丈夫的一句“想她”的时候又表现出兴奋、欢乐、甜蜜的情感;望见小蜗牛在爬行时自言自语,自我反思的生命体验;她听到丈夫称呼自己“内人”受宠若惊的感情表达;多年的独守空房,凄惨晚年的内心挣扎……让这位上世纪初女性个性以及感情的各个侧面都一一展现给了观众,不得不感叹编剧在细节处理上与演员配合的精妙。临近结尾处的一大段唱词更是写得字字带感情,句句动人心。

“小蜗牛,小蜗牛,/爬啊爬,我爬不到头。/有朝一日摔下地,/粉身碎骨筋被抽!/我只有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无声的泪水肚里流。/二十岁与他订婚后,/日夜盼着结鸾俦;/一盼盼了六七载,/盼来的却是洞房冷飕飕;/未饮交杯酒,/未把片言留,/翌日东洋去,/三年才回舟。/回来却又不团聚,/分居分了二十秋。/二十年未曾和他牵过手,/二十年不知道啥叫温柔。/二十年我还是个女儿身,/二十年常常守着一个愁!/如今他高飞又远走,/心底的希望一旦休。/昏惨惨,没了去路,/痛切切,心儿似揪。/只怪自己没文化,/只怪自己虑不周。/他是一座高高的山,/不是我爬的矮墙头。/当初就不该把瓜强扭,/抱着幻想手不丢。/难为了他啊也苦了我,/夫不夫妻不妻我忧他忧!/今生已将终身误,/来世我再也不把女人投!”

这段唱词浓缩了朱安的痛苦与悲伤,将她一生再次还原出来。用了“由求”辙这样相对窄的辙口,一气呵成写了长达三十四句的唱词,配合着汪荃珍演唱中很有磁性的特色,将一个身份特殊的女人,一个隐忍的女人,一个躲在了伟人身后却同样有着伟大一面的女人,她内心深处最为复杂和微妙的情感充分展现了出来。一个“真实”的朱安女士就在舞台上立了起来,让台下的观众纷纷融化进了剧情之中,为这个女人感叹、唏嘘不止。

三、 “真实”的戏剧美学追求

要在戏剧中去“还原真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历史的真相往往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外人很难一窥究竟。所以一些戏剧在创作过程中局限于了表面和形式感,似乎掌握全部事实真相,却远远没有能够表达事件的本质,当然谈不上“真实”了。鲁迅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在中国更是妇孺皆知。而他早年的这段与朱安之间的婚姻,却鲜为人知;在人们心中的鲁迅有着伟大、斗争不止的精神,却不曾看到在情感上他长期的痛苦、无助。陈涌泉敢于挑选这段婚姻作为题材来创作戏曲,正视两人的不幸,去公开这段婚姻对与两人的伤害,特别是对朱安的伤害,不但不会使鲁迅的形象受损,蒙上阴影,反而让鲁迅更伟大更真实。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9

关键词:叙达方式 结构形式 象征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石。笔者就人称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展开及结构的简洁、凝炼试论述一下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在叙述方式上,鲁迅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

《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孤独者》等都是用第一人称或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写法,但其中“我”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

第一,“我”在小说中是主人公的地位。《社戏》中无论前两回看戏还是儿时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都以“我”为中心,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狂人日记》中以“我”即狂人口气展开了故事情节。

第二,“我”是小说的叙述人。《一件小事》中通过“我”的思想及行动反衬了车夫的高尚。《故乡》中儿时的闰土与成年后闰土的不同形象及思想的变化,是通过与“我”是故事的引述者。“我”是小说的引言人,作用就是把人物引上场,然后由主人公自己展现或叙述主要情节或者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阿Q正传》中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人公阿Q引出场,再由阿Q本人展现主要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另外“我”在小说中还有衬托的作用。《兔和猫》中用“我”对动物的感受及心情,反衬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

二、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或主人公的思想内涵,而这都需要故事情节来展现

在组织安排故事情节展开方面,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以一个中心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的。《社戏》就是以“戏”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药》就是把“药”作为主线,通过买药、吃药及结果来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华老栓。

三、鲁迅采取倒叙的笔法,先把故事的结果展现给大家,然后再叙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件小事》先说“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然后再展出小事经过。《祝福》先把祥林嫂之死告诉大家,然后再补叙她死去的原因及经过。

四、用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

《风波》通过“七斤”“赵七爷”及“七斤嫂”的“皇帝坐龙庭”与“不坐龙庭”的不同表现而加以对比展开故事的。《故乡》中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二十年前西瓜地里的小英雄闰土活泼、机灵、勇敢与二十年后,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麻木、凄苦的闰土的形象对比,反映了农民物质上的“病苦”,更侧重表现农民精神的“病苦”,少年时代的闰土叫“我”为“迅哥”,其关系亲密无间,成年后叫“我”为“老爷”,这称呼上的变化对比,突出反映了等级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然后又用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儿时的“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说明了只有改变社会制度,才能不使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步入“我”和闰土的覆辙,这样通过几个对比展现了故事主题,表达了“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很多,每篇小说都各具特色。《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小说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现实联结了起来,由于狂人目睹社会上存在着人吃人的严重现象,狂人就产生了劝吃人者别再吃人的心思,但劝导失败了,吃人者中不仅有青年还有小孩,因此,狂人最后呼吁大家来推翻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这样,虽是“狂人日记”,但却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病,使人们感觉到狂人并不是胡言乱语的。

《白光》则以“看县考的榜”引起下文,先写陈士成看县考的榜文,然后写出他一系列的内心活动,一直到后来溺死在万流湖里,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同时也反衬了封建文人的思想的腐朽,强烈讽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五、鲁迅的小说也很注意结构的首尾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对称和谐的艺术特色

如《孔乙己》的开头在鲁镇的酒店里展开故事情节,结尾也是在酒店里结束,首尾呼应,形成完整的格局。《帝史》的开头在公益局的办公室里,小说结尾的时间是第二天,地点还是在办公室里。

六、鲁迅的小说无论在结构上或是语言上及情节安排上,都有一个显著特点——简洁、凝炼

鲁迅的小说往往是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场面来表现其主题思想。《端午节》围绕“薪水”这一主要场面开展,塑造了方玄绰这个愚腐的封建文人形象,反映了当时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们,在封建军阀的压榨下过着痛苦的生活,揭露社会的黑暗。《风波》通过写因一个辫子而出现的闹剧,表现了七斤一家的愚昧落后的思想和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了封建地主赵七爷的保守、阴险、狡诈。七斤在辛亥革命进城时辫子被革命军剪掉了,在复辟后又想留辫子,以致于受到了赵七爷的恐吓,闹得全家不安,至于为什么要剪辫子,皇帝坐龙庭后又要留辫子,七斤并不考虑,风波过去后,他依然帮人撑船,他的女儿六斤也裹了脚,过着陈旧、保守的愚昧生活。像这些小说篇幅短小,结构也很简单,只是由一个或几个场面描写就表现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及当时的社会问题。

鲁迅小说结构的简洁、凝炼还表现在结构简单,但反映的问题多,也就是说包容量大,他的小说往往利用较短的几个场面或事件,反映出主人公大半生甚至一生的悲剧经过,虽然结构简单,但它浓缩了人物一生的重要事件,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内涵。《祝福》中,主要写祥林嫂前后两次到鲁家当佣人的经过,叙述了她守寡迫嫁,逃婚被抢,夫死,子亡,赶出门,后来第二次到鲁家,受尽了封建礼教的迫害,终于被解雇,沦为乞丐,最后死在街头的悲剧人生。

关于鲁迅的故事篇10

一、人格影响

首先,高尚的人格体现在阿长认真的做事态度上。“我”(鲁迅)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可是,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阿长,虽然她根本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我”原也认为对她说也无益,但她却自己主动来问,认真地当一件事去办。待她告假回来时,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时,鲁迅认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意料之外的阿长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这件事,充分表现了长妈妈对孩子的心思观察之超乎寻常的细致,为了满足孩子的正当愿望如此认真地对待,以至“我”惊喜、激动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于是,“我”对她有了新的看法:“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透过天真的儿童心理,对长妈妈身上体现出的认真态度的赞扬是何等热烈和真挚!这种认真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鲁迅,从他对待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认真态度可以看出;长妈妈这种认真精神看似影响了鲁迅一个人,实则影响了一国人,因为鲁迅的影响覆盖全国,甚至跨越国界。阿长妈妈的这种影响不是死板教条的说教者所能比及的,所谓春风化雨于无声,潜移默化于无形。

其次,以真情渗透于人格。在这篇回忆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集中记叙了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在记叙中始终着意表现她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即当前教育界某些“名师名教授”所缺少的“真情”感染。阿长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福橘并不是她自己吃,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说明这仪式是为了“迅哥”,表现了她对孩子的一片真情的祝福之心!“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一句最能让人感怀,年幼的鲁迅被长妈妈默默而真情的爱震惊了,这是一种发自本性的真爱,亦是一种不带功利的大爱。尽管长妈妈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长得也老而且丑”,但掩盖不了她的真情真爱和美好善良的心。她的故去,足以令人怀念,这使鲁迅沉痛地发出一声:“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荡人心魄,感人至深。鲁迅写长妈妈,不仅局限在幼儿保姆这个范围内表现她的人格美,而且把这种性格美同愚昧迷信相混杂,让她闪烁着真实的人格美光辉。阿长“真情”的人格美,给鲁迅精神上以莫大的鼓励和安慰;鲁迅后来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他更自由而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精神领域与情感世界,这多多少少与阿长的“真情”感染有一定关系。

二、兴趣影响

阿长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在无形无意中引发了鲁迅的阅读兴趣。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从自己渴慕《山海经》写起,用自己那种“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来衬托出阿长的关心。阿长果真办成了,而且是不声不响地办成的,她终于买来了木刻的“三哼经”,由此引发了“迅哥儿”对绘图的书的更大兴趣和更深爱好。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他读的第一部“宝书”便是阿长给买的,阿长之值得鲁迅纪念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用极凝练的文字“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表达出其拿到带图的《山海经》后的无限欢悦之情。为了突现这种欢悦,还用“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做陪衬,使庄重的感情仍然带着诙谐的色彩。特别是当阿长给“迅哥”讲关于“长毛”的故事时,他是听得入神入迷的,认为刺激好玩,长妈妈讲得也异常投入。如“啊呀,骇死我了……”形象化的一两句话,便刻画出了当年长妈妈给他讲故事时异常投入的精神状态,这种影响是深刻广远的。

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作用。爱德华·费思克在《变革中的优胜者:艺术对学习的影响》一文中高度肯定了艺术的一些非学术性价值:艺术教育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以重新激发为填鸭式教育所困惑的学生的求知欲。而情感教育与激发兴趣便是艺术教育的最好体现。当前的教育,素质教育只是一面幌子,人们只是一味把学生考试成绩看作教育的最终成果,而不注重情感熏染,更没有耐心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却自诩为“教育家”,殊不知,这种教育家连没有文化的长妈妈都不如。

阿长是一个极普通的“老妈子”,但对作者“迅哥”的影响却是深刻久远的,给文学大师鲁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鲁迅正是从阿长身上看到了底层人民的可贵精神和品格,而这一品质深刻影响着他的人生观与写作观,甚至革命观。可见,一位不懂教育的阿长,却深刻影响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