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十篇

时间:2023-03-25 08:01:16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1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眼泪,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仁慈,要为善良的心灵而发;同情,给予穷人的贫苦;关怀,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你可以做阳光下艳丽娇嫩的牡丹,让世人艳羡;你可以做雄伟壮丽的河流,让世人赞许;你可以做山顶上高耸入云的大树,让世人惊叹。但在面对艳羡,赞许,惊叹的同时,不要忘记你的脚下是孕育你的土地,是承载你的河床,是支持你的高山,所以在我们面对一切美名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是实在的精神与依靠成就了我们。

预言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闪烁着道义的光华,有聚瑰宝撒珠玑之美,揽天地含宇宙之妙,能给人以顿悟般的针砭与启迪。预言无需装饰,一如珍珠无需雕琢鲜花无需涂色。

有些冷,有些凉,心中有些无奈,我一个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颤抖,身体瑟缩着,新也在抖动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从,感觉迷茫,胸口有些闷,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脚步彷徨之间,泪早已滴下……

喜欢海,不管湛蓝或是光灿,不管平静或是波涛汹涌,那起伏荡漾的,那丝丝的波动;喜欢听海的声音,不管是浪击礁石,或是浪涛翻滚,那轻柔的,那澎湃的;喜欢看海,不管心情是舒畅的或是沉闷的,不管天气是晴朗的或是阴沉的,那舒心的,那松弛的……

这个世界始终充斥着太多的东西,我们看到的,看不到的。到处都是嘈杂的喧闹,用极高的音调,试图证明它们的美妙。被剥夺的宁静,开始,在绝对高温中化为尘埃;落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独自,沉默。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难闻的,却又不断声势壮大的异味。它们毫不掩饰地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千方百计。于是,很自然地,它们成功了。它们把世界不断升温了,成为独霸一方的胜利者,骄傲地纵横在各个领域。一种快要蒸发的感觉,很快很快地弥漫开来。头晕,目眩,被累得喘不过气来。现实总是以绝对的高温在燃烧着,一切的一切,在瞬间蒸腾。

自我的天地里我们该独立,不是从明天而是从今天。我总觉得芬兰的人们值得每个人效仿。那里的孩子跌倒了知道自己爬起来,不要像丹麦父母那样的安慰,不要像瑞典父母那样的谨慎,不要像挪威父母那样的指导,他们不会哭,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我想这就是芬兰民族沉着所在。小孩子尚且懂得拥有自我的天地,而逐渐长大和已长大的人呢?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去诠释生命,去体味一种刻骨铭心的辉煌。就像是虔诚的教徒站在耶路撒冷的圣地之上,毫无杂念地享受人生,拼搏人生。侧耳聆听,谁的青春又在低吟浅唱?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2

1.同类叠加

所谓同类叠加是指考生在阐释某一话题时,从经典和时事两个角度选取同类素材,即要么同时选正面素材叠加,要么同时选反面素材叠加。请看《心甘情愿》一文片段:

2014年6月,在《儒藏》“精华编”出版会上,带病参会的国学大师汤一介虽然声音细如蚊吟,却掷地有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越。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心甘情愿为《儒藏》编纂工程竭尽全力。”一句“我心甘情愿”,让汤老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甘做“文化复兴的追梦人”。

同样一句“我心甘情愿”,成就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充实与幸福;成就了欧阳修深山与民同乐的高洁情怀,成就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襟……

这段文字,作者选取的都是正面素材,详写了汤一介这则时事素材,略写了陶渊明、欧阳修、范仲淹历史经典素材,用此法同类叠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正反对比

所谓正反对比是指将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正反并用,这样既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请看《非宁静无以致远》一文片段:

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

与他们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着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么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短短一段文字,作者选取了“郭敬明作品颓废”等四则时新素材,周汝昌等三则经典素材,正反对比,既丰富又论证有力。

3. 一“线”穿“珠”

所谓一线串珠就是考生选取经典素材时只选取名言警句,选取时新素材时只选取事实素材,以经典素材为“线”将时新素材之“珠”串起来。请看《投入让生命更精彩》一文片段:

投入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周月华,她没有高贵的气质,也没有美丽的容颜,但绝对是世间开得最灿烂的花朵!只因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全身心的投入,用执著诠释了伟大。投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忘我。林德俊,疾病缠身,心念事业,他用投入绽放出生命的华光,用坚毅刻画出英雄的伟岸。投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定。黄旭华,在国与家、忠与孝之间,他选择了为国奉献,甘愿隐姓埋名30年,书写了壮丽的核潜诗篇。

考生在选取经典素材时只选取了3则名言,但这3则名言却诠释了3则时新素材的内涵,以经典之“线”串起了时新之“珠”。

4.借“尸”还“魂”

“尸”为经典素材,“魂”为时新素材。所谓借“尸”还“魂”就是考生选取历史名人或历史典故等经典素材,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让其“穿越”到现代,以古人之目打量当下,巧妙地反映现实。请看《哭泣的坡》一文片段:

话说一日,苏轼突然来到人间横店,一位编剧大步迎前,“唉呀呀――这不是东坡先生吗?久仰,久仰,我们正满世界找您呢!”说着,编剧毕恭毕敬地把先生请进内室嘘寒问暖一番,主人撩开话题:“为落实‘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八字方针,我们正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新东坡传奇》,想聘请您当艺术顾问,这不,剧本都写好了,请指正。”先生随手翻开剧本目录:“坡少林寺月夜偷师”、“坡武当山奇遇张三丰”、“坡感天动地神奇婚恋”……一向安之若素的先生不禁眉头蹙紧,气息急促。一旁的主人则眉飞色舞,烟圈吐得正圆,正翻开“神奇婚恋”一章,写的是坡与苏小妹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因秦少游介入,加之碍于礼教,坡与苏小妹的感情无疾而终,为弥补哥哥的失落,苏小妹引见李师师与之相见……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3

【技法指导】

一、同类叠加

所谓“同类叠加”是指考生在阐释某一话题时,从经典和时事两个角度选取同类素材,即要么同时选正面素材叠加,要么同时选反面素材叠加。请看《心甘情愿》一文片段:

2014年6月,在《儒藏》“精华编”出版会上,带病参会的国学大师汤一介虽然声音细如蚊吟,却掷地有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越。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心甘情愿为《儒藏》编纂工程竭尽全力。”一句我心甘情愿,让汤老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甘做“文化复兴的追梦人”。

同样一句“我心甘情愿”,成就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充实与幸福;成就了欧阳修于深山与民同乐的高洁情怀,成就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襟……

这段文字,作者选取的都是正面素材,详写了汤一介这个时事素材,略写了陶渊明、欧阳修等历史经典素材,用此法同类叠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素材积累]

经典素材:杜甫饥寒交迫但心忧天下,矢志不渝;苏轼多次请求外调,只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武冰天雪地牧羊19年,誓死捍卫大汉气节;昭君出塞,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换来国家的和平……

时事素材:2014年9月30日,六安市首届青年创业冠军的颁奖现场,金寨小伙童维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初中没上完的童维新,曾在大城市里有着一份年薪近30万元的好工作。就在众人羡慕时,他心甘情愿地辞去工作回乡创业,在家乡金寨养起了“山泉黑鸡”。4年后的今天,不仅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他的团队,而且金寨黑鸡也已走出国门,远销日本,以“天然、绿色、养生”征服了日本消费者,大受欢迎,一只黑鸡最贵竟能卖到600元。

[适应主题]

抉择、价值、个性、思维的创新、坚守

二、正反对比

所谓“正反对比”是指将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正反并用,这样既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请看《非宁静无以致远》一文片段:

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

与他们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么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短短一段文字,作者选取了郭敬明、韩寒等4则时事素材,周汝昌等3则经典素材,正反对比,既丰富又论证有力。

[素材积累]

经典素材:庄子,以他淡泊的心摒除着来自外界的是非曲直,甘愿做一棵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耕种渔猎,潜心思考写作,那是一种心灵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出世的宁静;竹林七贤,隐身修篁,借酒狂歌,粪土王侯,那是狷介的宁静……

时事素材:雷楚年,这个在汶川大地震中勇敢营救出7名同学的少年,不仅曾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因此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还被免试招进重点中学读书。6年后,雷楚年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14年11月3日,雷楚年因涉嫌诈骗21人共46.3万元以及伪造机关文件及印章等多项罪名已被提起公诉。雷楚年的老师说他成名后“走到哪儿都是英雄”,经常逃课,不爱读书,常与社会上的人来往,花钱大手大脚,最终迷失了自己。

[适应主题]

抵制诱惑、追求心灵的宁静、抉择

三、一“线”穿“珠”

所谓“一线串珠”就是考生选取经典素材时只选取名言警句,选取时事素材时只选事实素材,以经典素材为“线”将时事素材之“珠”串起来。请看《投入让生命更精彩》一文片段:

投入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周月华,她没有高贵的气质,也没有美丽的容颜,但她绝对是世间开得最灿烂的花朵!只因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全身心的投入,用执着诠释了伟大。投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忘我。林德俊,疾病缠身,心念事业,他用投入绽放出生命的华光;剧痛难忍,坚持工作,他用坚毅刻画出英雄的伟岸。投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定。黄旭华,在国与家、忠与孝之间,他选择了为国奉献,甘愿隐姓埋名30年,书写出了壮丽的“核潜”诗篇。

考生在选取经典素材时只选取了3则名言,但这3则名言却诠释了3则时事素材的内涵,以经典之“线”串起来了时事之“珠”。

[素材积累]

经典素材:

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时事素材:风靡全球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被成功地搬上了北京四中的舞台。剧中28名演员全部是本校学生,39首英文歌曲也演绎得原汁原味。而导演该音乐剧的刘|只有13岁,才上初一。音乐老师感叹刘|聪明,当天就背下别人十天才能背下的曲子,她不知道,其实这是因为刘|一晚上能背200遍。刘|经常被邀请到国外学习和演出,多数人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到迪斯尼过过瘾,但刘|却一直在认认真真地看各种歌剧音乐剧。现在刘|已经数不清自己看了多少场现场版的《悲惨世界》了,观看DVD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最终,一场有“百老汇”专业风范的《悲惨世界》在中国的中学舞台上诞生了。

[适应主题]

专注、积累、坚持、量变与质变

四、借“尸”还“魂”

“尸”为经典素材,“魂”为时事素材。所谓“借尸还魂”就是考生选取历史名人或历史典故等经典素材,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让其“穿越”到现代,以古人之目打量当下,巧妙地反映现实。请看《哭泣的坡》一文片段:

话说一日,苏轼突然来到人间横店,一位编剧大步迎前:“唉呀呀――这不是东坡先生吗?久仰久仰!我们正满世界找您呢!”说着,编剧毕恭毕敬地把居士请进内室嘘寒问暖一番,主人撩开话题:“为落实‘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八字方针,我们正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新东坡传奇》,想聘请您当艺术顾问,这不,剧本都写好了,请指正。”居士随手翻开剧本目录:“坡少林寺月夜偷师”“坡武当山奇遇张三丰”“坡感天动地神奇婚恋”……一向安之若素的居士不禁眉头蹙紧,气息急促;一旁的主人则眉飞色舞,烟圈吐得正圆,翻开“神奇婚恋”一章,写的是――坡与苏小妹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因秦少游介入,加之碍于礼教,坡与苏小妹的感情无疾而终,为弥补哥哥的失落,苏小妹引见李师师与之相见……

不等看完,居士就大汗淋漓,继之拍案而起,说:“一派胡言!”那编剧一看慌了,连声说:“先生息怒!时代不同了,不这样拍就没有收视率,这样处理其实不为过,你不知道,唐僧早已妻妾成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原来是因有婚外恋,您的同行李清照也……”

作者反弹琵琶,借苏轼人间重游的尴尬遭遇,讽刺了现代人将文化信仰之根丢失,被金钱戕害的现实。借经典素材之“口”发出时事素材之“音”,巧妙地抨击了现实。

[素材积累]

经典素材:孔子、孟子、屈原、西施、关羽、孙悟空、唐僧……

时事素材:天雷滚滚的新版《天龙八部》《神雕侠侣》;《葫芦娃》让网友直呼“毁三观”;《抗日奇侠》将武侠剧与抗日剧生硬结合,显得不伦不类……

[适应主题]

尊重、敬畏、坚守传统、传承与发展

【运用示范】

缤纷色彩源自“特殊结构”

一考生

蝴蝶本是无色的翅膀,因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而在阳光下舞出绚烂的风姿,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有的人一味追求外在的光鲜夺目,却忽视了内心原来的平静美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固然是通过外显的成就体现,但惟有固守本心的质朴,以高尚美好的道德修身,以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高格提升自己,才能让人生溢彩流虹。

雨后的彩虹亦本是无色,在无数的小水滴的凝聚后,因光的色散而展现出缤纷的色彩。正如儒家学者在千年前便说出人之初性善而习近的真理,后天的成就便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微观结构。

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实现个人价值。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以爱岗敬业之美好品质和乐于助人之道德高标装配自己,使自己拥有了特殊的“微观结构”,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奋身一推,勇救学生;道德模范郭明义的慷慨援助他人,将清贫留给自己;“东方之星”沉船援救中的“最美水兵”官东成功救起2人……他们固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但因为内心真善美的特殊存在,才会被流水溅起,在阳光下投射出光彩。(时事素材集中段)

兼济天下,以身报国,助民族复兴。晚清重臣张之洞在科举中夺得探花入仕为官,但在那个政治昏暗的年代,他没有和贪官奸吏同流合污,而是积极推动洋务运动。他外争国家利益,对内却奉守“三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文人之气。正是内心的高格让他留名青史。西北新疆那排屹立的左氏柳,至今仍向人们诉说当年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失地的动人故事。左宗棠为收复失地不惜与李鸿章翻脸,带棺进发,若不是其内心那份特殊的报国情怀,还有什么能推动一位老人晚年还在马背上征战呢?(经典素材集中段)

释放个性,少年青春无悔,献身国家建设。古来便有言:“少年强则国强。”激励每一位少年郎心怀报国远志。我们是时代的主人,是建设未来的最小微观结构。唯有我们释放个性,完善自身,才能使每一个结构都坚不可摧。如此何愁中国梦的实现呢?北大学子周浩上技校致力于发明创造,感动中国少年何h捐献自己器官救治他人。释放个性,我辈当图强。(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混搭”集中段)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4

常言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课本本身就是我们很丰富的写作素材“活水源”,其实,我们的课本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素材库,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这个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淡化甚至漠视了课内文本素材的积累和引导,二是不少同学“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难识“庐山”真面目,结果一味地积累引用课外素材,走了很多的冤枉路。

可想而知,如果能灵活运用好我们课文中的素材,一定能解决作文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生多角度的分析、论证课文中素材,通过个性化的解读,丰富作文内容,加深作文深度,就成了我们找到写作中 “活水源”的捷径之一。

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结合课内文本阅读,通过对学生学习经典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分析并积累与运用。从多角度分析而言,可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诸如我们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林冲人物素材的片段描写的阅读分析,进行相应的《林冲,我想对你说》个性化解读的随笔练习;通过学习屈原《湘夫人》一文,将其联系我们学习过的《离骚》一课对比解读,进行相应的《屈原,其实我你》个性化解读的随笔练习;通过学习《长恨歌》一文,我们也可以以“懂你”为话题要求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应的文本解读,如可以从“唐玄宗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或“文内白居易笔下的情感语言的体验”等角度进行个性化解读。

从积累来说,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经典片段,积累课文经典人物,积累课文经典语句,积累作家经典小故事,积累古诗名句等相关课内文本素材。诸如积累课文经典片段,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结合《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对荆轲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解读,对“易水送别”课内经典片段加以扩写;积累课文经典人物,比如我们在必修三小说单元,可以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物个性化解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可以对林教头进行个性化解读,《祝福》一文我们也可以结合对“祥林嫂”特殊的命运经历进行多角度个性化解读对“祝福”的不同理解;积累课文经典语句,我们可以对《老人与海》一文内,桑迪亚戈的“可是一个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等经典语句进行积累,进而在相应的材料话题作文中加以引用,并化用成自己的论据素材。

从运用来说,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思考哪些材料可以为哪些话题服务、如何为话题服务,进而使教材文本素材成为学生的“写作源”。对此,一、要求我们加强平时的教学赏读,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思维的意识;二、分组讨论,加强学生间思维启发,打开思路,求同存异,活学活用;三、在具体写作练习中指导学生使用课内文本材料,紧扣作文要求进行合理引申,并适当剖析,应用时注意变换角度,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从不同的话题角度或命题意图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分析,灵活使用。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时间

一、引言

如何正确传承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待国学经典已经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专家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适度地、准确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是非常关键的。学生通过诵读不但可以学到教材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学校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经典作品的诵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家长也觉得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然而,我们需要提醒教师和家长的是,不加x择、盲目地追捧国学经典,是达不到熏陶和感染学生的目的的,因为经典的传承需要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共鸣。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一)经典诵读提升文学素养

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记忆力和文学功底,在经典诗歌的潜移默化中,领略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体会到诗词语句中的完美意蕴。赫钦斯说过:“一本古典著作是这样的书,在任何时代里都是属于当代的。”所以,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了解名家思想、体会大家风范,即使儿童当时不能完全理解经典诗词的深刻含义,但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以后的文学气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量长期的文学阅读,最终一定会使孩子受益匪浅。

(二)经典诵读是与时俱进的象征

主席在2013年的全国思想宣传会议上讲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沉淀在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的传承人。在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区尤为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经典诵读是顺应时代潮流,全民重视的活动。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一)塑造适合经典诵读的教学氛围

强化校园人文学习氛围,增强国学气息。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塑造人文校园环境。其一,重新定义具有国学气息的校风、校训;其二,开展能调动学生诵读诗歌经典的国学文化宣讲活动。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跟踪考察,然后建立学生诵读学习档案。用来考察不同学生诵读效果的差异,或者不同时间段的诵读情况,再规定时间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到自己进行经典诵读的效果或是不足,而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诵读的质量。

(二)经典诵读以教材为主

经过相关领域的专家严格审定编辑的教学素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只有完成了基础的教材学习,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提高性训练。教材上的诗词往往是最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诵读和理解的经典。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四句,简单易懂,但寓意深远,经典名家名作,很值得学习。但是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粤教版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和本土文化的教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讲授欲望。

(三)小学生经典诵读要突出一个“趣”字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忌硬性要求布置任务让孩子死记硬背古代的经典。小学生经典诵读贵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贵在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熏陶。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这些经典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学生虽然不理解其含义,但是若为他们创设语境,他们会在不经意之间背诵。而这种语境的创设可以分为在家和在校两个部分。在家可以让家长通过音像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让孩子听、看音像媒体,接触、感悟经典,可以由家长给孩子朗读经典让孩子了解经典,也可让家长陪同孩子共同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使学生受到经典熏陶,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课间或早午读时间讲经典故事,让学生学习经典。这种有意无意的诵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经典,受到经典的熏陶。

(四)要注意诵读时间和诵读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经典诵读要注意合理安排诵读时间和诵读的容量,切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都要注意容量和时间的控制。学习容量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要在学生乐于接受的范围。经典诵读可以安排在早读、午读或课前时间,以集体诵读的形式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到校后有事可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诵读的氛围。学生在长期的诵读中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知识,且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若诵读时间安排不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反而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五)要注意重读轻讲

低年级经典诵读重在诵读的积累、情感的熏陶,切忌内容的讲授理解和思想的说教。经典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是以美丽的文字去熏陶人、感化人、激励人、启迪人。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作品,感受人性的丰美,感受自然的雄奇,感受诗文、词曲的精妙,在诵读中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眼界视野得到开阔。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少不了教师对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和启迪。但是倘若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经典知识的讲解,对他们进行思想的说教,反倒达不到目标,只会违背经典诵读的初衷。经典著作就如窗子和镜子,诵读经典著作就如透过窗子和镜子,穿越历史的长河,与古之圣者畅谈,与古之贤者对话。思想智慧的火花在一次次的诵读中被点燃,情感的种子在一次次诵读中被播种。我们进行经典诵读的目的也在学生一次次自主的诵读中得以实现。总而言之,小学生重在环境的影响、习惯的培养、知识的积累、情感的熏陶,切忌在经典诵读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说教和内容讲解。能够养成诵读的习惯足已,所以要重朗读轻讲解。

(六)重视课题的有效带动,切实提升实效性

为了有效发挥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对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国学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与收集,形成具有综合性的课程范本。同时,教师要重视开展和普及国学教育活动方式和手段,形成良好的文化方式和手段,只有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实现预见性,发挥创造性的功能。

四、结语

综上,强化国学经典阅读是时代的呼唤,正确地、合理地、准确地引导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正确的方法,传统的国学经典一定会得到更快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6

关键词 国学 经典导读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Classic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YANG Dong[1], LIU Shuhui[2]

([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Abstract Ancient classics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contemporary culture also has a positive meaning. With learning craze warming, read the classics,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ollege curriculum is also facing a lot of problems; you need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rational use of school resources and accelerat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settings.

Key words Sinology; classic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etting

1 经典导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合理性

近几年,有不少学者提出在大学应该设立国学专业,让国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一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国学能不能成为独立学科,在高校设立“经典导读”课程,引导学生阅读原典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都把阅读古代经典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比如斯坦福大学就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经典、观念与价值。其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都是经典导读,其课程名称为:荷马的《奥德赛》或《伊利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国思想家孔子著作选读或《论语》,中国道家哲学选读或老子的《道德经》,《孟子》选读,《庄子》选读等等。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为博士生开设《专书选读》课程,每学期由一位老师讲授一部经典,陈来先生讲授《中庸》、楼宇烈先生教授《论语》、袁行霈先生讲授《陶渊明集》等,这些原典著作的研读,是一种基本功的锻炼,有益于学生以后的国学研究。相比之下,国内一些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改进和提高。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精辟地指出:“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国学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重要经典的研读上,其意义和价值在于:

其一,发展国学,传承文脉。我们今天阅读经典,当然不同于古代人的读经传统,我们是在对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延续国学的生命力,激发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能力。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生生不息,其根源在于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而经典就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经典就不仅是传承国学,更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二,经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可以指导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国古代有读经书的传统,汉代将《诗》《书》《礼》《易》《春秋》立为博士,教授弟子,其实这也是一种经典教育,它让读书人养成了“入则独善其身,出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典范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所蕴藏的思想和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当下意义。当今中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重读经典,从传统中汲取力量,是必然的选择,仅靠半生不熟的舶来品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其三,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技术、经验以外,更重要的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把教育效果经济化、财富化,目光短浅地一味追求创造多少生产力,还要把教育效果社会化、人文化,要培育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智慧,文化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阅读经典,从经典中汲取人生经验,感染人文精神,提升人格魅力,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以后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在《国学研究》发刊词中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因此,无论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抑或时代的需要,还是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重读经典都是必须的。而高校开设“经典导读”,对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对青年完满人格的生成,对青年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经典导读”在当下高校教育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阅读经典、传承国学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但很多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高校领导没有从民族兴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国学教育,没有把国学教学当成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致使国学经典导读没有落实到学科建设以及课程设置中。同时,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经典导读只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不是必修课。在期末考试中是开卷考试而非闭卷考试,学生不来听课照样能及格,能拿到学分。这样的设置,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第二,开设课程的数量不够。中国古代的经典非常多,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来说,每个部类中都有很多经典,就拿经部的“十三经”来说,如果要开设起课程来就是十三门,需要十三个老师教授。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多老师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课程。因为经典导读课程的开设,并不像一般的概论性质的课程,它需要授课老师对这部经典著作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自己都没有读明白,又怎么可以给学生讲解呢?所以,经典导读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再有一个问题是,学科的划分也使经典导读课程的数量大打折扣。比如文学院的老师能开设的经典导读一般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性的典籍;历史学院能开设的一般为《尚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侧重历史的经典;哲学系的则倾向于《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哲学著作。这样的学科设置更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也就无法达到让学生文史哲兼通的目的。

第三,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经典导读课程的设置,除了数量不够外,还存在着不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典课程的设置,应该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从易到难,从大一至大四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系列课程。教材这方面,国内也没有非常有代表性的系列教材,需要加大投入的地方还很多。

3 经典导读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第一,经典导读的课程规划。首先,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规划,把经典导读作为通识教育课,文史哲学科的老师皆可以开设,这样就避免了学科划分带来的弊端,真正可以做到文、史、哲的通融。其次,划定“经典”数量。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选择出一定数量的著作作为课程开设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有一个选择的基本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与时代潮流相吻合,具有民主和科学精神;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思想资源,或有助于社会和谐,或有助于环境保护;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情操,涵养人的品德。基于这样的标准考虑,我们认为可以选择以下经典作为课程开设:经部典籍:《诗经》、《尚书》、《周易》、“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史部典籍:《史记》、《汉书》;子部典籍:《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集部典籍:《楚辞》、《文选》等。这些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经典著作,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增加课程,比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佛教典籍等都可以开设。

第二,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经典导读课程对开课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风范、人格魅力,能够体现出国学经典所传递的人文情怀;二是对该部经典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三是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理论。有了好的教师,还要有好的教材。目前经典导读方面的教材还不多,精品更是少见。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的“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孙子兵法解读》、《周易解读》、《孟子解读》、《墨子解读》、《礼记解读》、《韩非子解读》、《楚辞解读》、《诗经解读》、等,这套教材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经典导读教材还有待精品出现。我们认为未来经典导读教材的编写应该坚持几个原则:一是选择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籍;二是选择好的底本,精校精勘,做好文本整理工作;三是尽量要全本,不要节选,以再现古籍的完整面貌;四是每篇的题解部分既要准确概括,又要深入浅出。

第三,经典导读的课程方式。经典导读课程要突出教学的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重在“导”,学生重在“读”。老师的“导”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讲授经典著作的作者、成书、版本、流传、影响,分析经典著作的体系结构,概括经典的思想内涵体系。解读文本内容时,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创设师生间实时交互机会,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服务。学生的“读”,重在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阅读原典。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延伸阅读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第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古代典籍中会经常涉及到古代的职官、礼仪、音乐、建筑、天文历法等内容,对这些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去描述,即便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视频或图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外从校园网“课堂在线”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第五,注重国学教育与文史哲的融会贯通,古代很多经典都是文学、哲学、史学相通的,特别是先秦的典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史哲区分。因此,在对经典解读时就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尽可能充分地把经典著作中包含的文史哲元素都挖掘出来,力求多角度展现国学精粹,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培养文史哲通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齐勇.人文教育从经典导读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6-05-18.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7

一、国学是什么?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魏、晋、唐、宋又多次出现。但这些“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产生于19世纪末,当时曾先后被称为“中学”、“国学”、“国粹”和“国故”。有的学者认为“国学”应该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也有学者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还有学者认为“国学”主要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研究。随着“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国学”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国学”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更成为全球化时代华夏儿女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和学术问题。

二、经典知多少?

经典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按照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我们把国学经典划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等部类,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以下著作和篇目。

一是经部,包括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如《左传》、《论语》、《礼记》、《诗经》、《周易》、《孟子》、《尚书》等。

二是史部,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如《战国策》、《国语》、《史记》、《三国志》、《晋书》等。

三是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如《道德经》、《庄子》、《荀子》、《列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墨子》、《韩非子》等。

四是集部,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如《全唐诗》、《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文心雕龙》、《文选》等。

五是其他,主要有“蒙学”。所谓“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这里专指启蒙教材。如《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等。

三、读法有哪些?

阅读国学经典就像在同伟人和大师们对话交流一样,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如何才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一是精读与泛览相结合。精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对于高考涉及的国学经典,要做到细品精读。例如,对于教材指定背诵的国学名篇,要做到熟读成诵。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贴近作品,吟诵出作品的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生活美,力争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同时,在美读鉴赏的基础上,还可以以读导写,以写研读,读摘结合,用书面语言同国学经典中的伟人和大师“对话”,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泛览有利于提高阅读的广度。为了解决高中学生时间紧与国学经典浩繁之间的矛盾,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粗读泛览,阅读原著只需了解其大意即可,不求甚解,可以借助导读资料,只初步了解其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如果把精读与泛览较好地结合起来,阅读国学经典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阅读相结合。联系高中学生实际,阅读国学经典要做到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由语文课本(必修)向语文读本延伸,由教材向教材以外的经典延伸。对于风格相同、题材相似的作品,比较鉴赏时要突出其不同点;对于风格迥异、题材不同的作品,比较鉴赏时要突出其相同点,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许多国学经典与现行语文课本联系紧密,在延伸阅读时可以将其对应起来读,联系起来读,比较起来读。横向比较异同,纵向深化鉴赏,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是应试阅读与素质阅读相结合。高考涉及的课文大都选自国学经典。经典性课文是高中学生必须精读细赏的。而素质阅读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帮助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因此,素质阅读较之应试阅读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如何让广大学生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呢?首先要发挥国学经典中励志名言的教育作用。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教育我们通过学习知晓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它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它激励我们只要充满信心,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大展宏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它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不会枯竭,才思才不会间断。它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像这样的励志名言在国学经典中处处可见,不胜枚举,读者可以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发挥国学经典中名人形象的启迪作用。如屈原的政治家兼诗人形象,孔子的至圣形象、孟子的亚圣形象、烛之武的谋臣形象、荆轲的侠客形象、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杜甫的“诗圣”形象等等。第三要发挥国学经典中艺术技巧的感召作用。国学经典,美不胜收。仅就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而言,它就能让我们赏鉴其美,受益终身。风格是诗人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曹操的诗慷慨悲凉,陶渊明的诗朴素自然,王维的诗诗画一体,孟浩然的诗清丽优美,高适的诗悲壮苍凉,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王昌龄的诗雄健高昂,柳宗元的诗峭拔瘦劲,李商隐的诗朦胧隐晦,杜牧的诗清健俊爽,温庭筠的诗绮丽香艳,孟郊的诗清瘦简约,李清照的诗缠绵悱恻,陆游的诗悲壮爱国......这些大诗人的经典之作是国学经典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给后学者以巨大的感召作用。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8

一、作品更加人性化,不为刁钻,不为苛刻,更趋通俗易懂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一度成为考生的老大难,许多考生提诗词鉴赏就色变。的确,如果考题选材语言过于艰涩,学生在考场上连诗意都没读懂,答好题只能是纸上谈兵。诗词鉴赏应该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话说,才能知道谁说得正确,谁说得好,谁说得妙。统观近三年高考诗词鉴赏题,在作品选用上充分考虑了中学生学习实际,显得很温和,更通俗,不刁钻,不苛刻,即使作品中有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都详尽地给予注释。这是古典诗词考题顺应课程改革要求并日臻成熟的直接体现。

例如,2013年山东卷:

山寺夜起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无华,朴素自然,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好似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作品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广泛而深刻地透视着对生命的关注,对理想的追求,对人性的呼唤,这些都在拷问着一个中学生应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以情感为灵魂的诗词来说,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而且承载着“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这在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考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诗人在豪迈的意象,开阔意意境的映衬下,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2015年新课标Ⅰ卷: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中,诗人面对前往边塞路途艰难的隐隐忧虑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仍发出“勤王敢道远”的忠诚告白,“敢”字乃“不敢意”,这足以体现诗人以国事为重的忘我情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都关注人的真实情感,关注生命的意义,关注多元的价值取向,这种关注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最高诠释。

二、诗词两分天下,同台辉映,诗词选用不为名气,只为选优

高考选择什么样体裁的作品、哪些人的作品,人们争论不休。近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考题响亮回答了这个问题。高考考题已用经典代替了刁钻,优秀代替了低下。曾经,诗词曲在高考的舞台上三足鼎立,如今诗词基本两分天下;曾经,诗词大家和无名之辈相互排挤,如今惟优是举,百花齐放,不拘一格。2014年高考中既选有苏轼、韦应物这样的名家,也有像万树、黄庚这样的无名小卒。2015年延续了2014年同样的选材分格。这体现出高考对艺术认知的理性回归,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对高考导向性的深刻反思,也是切实践行文学有序传承的巨大责任。

三、考题设问更加务实、科学、合理,在重视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设问不再大而空,不再笼统,不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是在貌似降低难度的基础上,更加科学,更加务实,更具操作性。例如: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问“‘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2014年安徽卷:马子严《阮郎归西湖春暮》中问“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5年山东卷:张元帧恫匪阕印分形省啊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这些问题考查针对性强,多数围绕诗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设问。赏析一个字,就直指那一个字;赏析一个句子,就直指某个句子;赏析技法,除非比较明显的技法,一般都会告诉你词运用了什么技法,让你赏析。谈理想,要提示;谈风格,要说明。凡此种种,不能一一列举,但它的确务实、合理,不仅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顺应了新课改要求,能检验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常规考题为依托,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表达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试题改革不断,但常规考查稳步推进,特别是古典诗词鉴赏试题对常规题的考查将继续成为高考考查的重心。但其考查的侧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旨在检验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表达能力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近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中更为普遍。例如:2013年新课标Ⅰ卷:陆游《鹊桥仙》中问“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013年山东卷:江《山寺夜起》中问“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2014年广东卷:万树《望江怨 送别》中问“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这些常规考题问法直接,但学生必须具备理解诗意、综合信息、概括提炼、表达成文的能力,否则,将会在信息汇集上丢三落四、一知半解,在言语表达上粗俗混乱,缺少润泽,丧失在诗词鉴赏中应有的专业性和诗意性。

五、考题透露出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及映射教材的强烈信号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9

一、写作素材个性化

写作素材的积累,就是筹备建筑材料。近几年,一些专家学者书商,为了丰富考生的写作素材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绞尽脑汁。像“方寸之间”“素材积累大全”“写作周计划”“高考作文一本全”等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应该说有一些成效。但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积累宜专不宜泛,宜精不宜广,宜熟不宜生。

首先,我们的素材要极具个性化。可以选择那些能够揭示人生灵魂大主题、展示穿越时空大境界、表现见解独特大智慧、描写宏伟壮丽大意象、颂扬英雄壮烈大精神,使作文具有大气象的国内国际大题材,增强厚重感和现实感。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尽量关注自己熟悉的素材,构建自己方便驾驭的题材库。然后熟记最典型的人物的名言,牢记他的典型事例,了解他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其次,可为屈原、司马迁、苏武、陶渊明、李白、苏轼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找替身。比如,能用屈原的地方,而用诸葛亮、文天祥、冯唐、李广等人代替;能用司马迁的地方,却用蔡伦、郑和、卞和一类的人代替。尽量用“新人”代替“故人”,用陌生代替熟悉,用典型代替普通。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学科或行业类别分类整理素材。比如按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书法家、美术家、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等类别去整理名言和典型事例。同时照顾到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这样,就能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构建起立体的素材库。

二、写作结构简单化

如何根据现有的材料建一座房子,这就要巧安排。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说阅读文章要理清作者思路,遵循思路把握文章的“真谛”(主旨)。同样,写作也要有明晰的思路,尽管作者的思路一般是隐性的,但在考场上要尽量将之显性化。不然,阅者就不易很快地准确把握。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可以借鉴杨初春老师议论文快速作文口诀:“提论点,阐释清;讲道理,事例证;正面讲,反面论;到结尾,再照应。”例如,一学生根据“沉香与木炭”材料所写的《坚信自我》一文中一上来就提出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观点;然后简要阐释“坚信自己,就是坚信自己的立场,坚信自己的道路,坚信自己的力量,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沉香一样发出自己的芳香”;接着举出李白、辛弃疾、、达尔文和林肯的事例作为正面例子进行论证;再用材料中年轻人的失败的事实作为反面论据;最后照应开头重申论点“请坚信自己,相信是金子终有一天会发出光芒”。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三、写作语言精美化

语言表达的作用恐怕就是黏合和装饰。墙体正不正,墙面平不平,色调美不美,特色明不明,直接影响到房子的外观效果。因此,考场议论文的语言成了成败的又一关键。

首先,要有个漂亮的开头。通常在开头宜采用引用、对偶、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抓住阅者眼球。如2009年陕西考生的满分作文《西安的无奈》开头写道:“兔子弃长补短,以它的弱项代替擅长的奔跑,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的西安!巍巍的城墙是你千年不变的沧桑容颜;淙淙的护城河是你历经千辛却依然盈盈的眼波;葱葱的骊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丝。周朝古拙的铜鼎是你坚硬的骨骼;秦朝磅礴的兵马俑是你卓尔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经是你闪烁的思想。”作者就运用了比喻、反问和排比等多种手法,使人眼前一亮。

其次,要有个有力的结尾。结尾可以对论点进行另一种表述,或者用有点文采的语句来煞尾。要尽量高度概括,特色鲜明。如一高考满分作文《用心雕琢真诚》的结尾“世界本应春暖花开”就非常简洁有力。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篇10

一、课本素材,源头活水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上等的好材料,想做出丰盛的大餐是绝对不可能的。写作也是这个道理,即使你学会和掌握了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没有鲜活的素材,最终注定是失败的。每次作文的时候,同学们常常感到无从下笔,勉强动笔,结果材料枯竭陈旧,语言单调乏味,连自己也不想看第二眼。其实,何必舍近求远,课本本身就是我们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我们守着一个巨大的矿场却不知道怎样开发和利用。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必须活学活用课文素材,不但有序地对课本里的素材进行分门别类,而且要让课文中相关的叙述、分析、说理、表述,服务文章中心,为我所用。

课本的素材是零散的,分布于课本的方方面面,不太成系统。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们把课内的素材积累在指定的本子上,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做成一个有规范的素材库。可以以行业为标准,比如文学、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等;可以以主题分类,比如爱国、诚信、奉献、磨难等等;也可以以人物分类等,不一而举。在平时的早读课反复诵读,在小练笔中强化运用,那么无论是小考还是大考甚至高考,又有什么惧怕的呢?

作文的选材决定作文的成败,考场作文的失分点主要表现在选材俗套,失之平淡。不过,仅仅是有了一些课内素材只是第一步,掌握使用技巧必不可少。第一,多角度挖掘,一材多用是最常用的方法。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学生最先想到的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坚强、无畏、勇敢。倘若引用文中的具有重要含义和丰富内涵的句子,就大不一样了。例如,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史铁生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逐渐地领悟到生命的内涵,对生命有全新的认识和参悟。第二,灵活运用文中的名句、典故,再现素材。课内要求背诵的有36篇课文,其中的名言、佳句很多,不是仅仅用来应付名句考查的,这样太狭隘,也太可惜;可以直接运用或者间接化用,服务于写作。恰当而熟练地引用课本中的古诗词、哲理性语句,不仅能增加文章的文采,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思想内涵。同样化用名言、典故,融入或转换成作者的写作语言,既能灵活地使用原有素材,又能体现作者的思维,展现作者才情。

二、尺水兴波,跌宕起伏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许多考场作文表面上读起来叙事有条理、线索清晰、结构完整,可是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没有曲折错落、起伏回环,缺少必要的波澜,当然不能算好文章。按照读者的一般阅读心理和认知规律,人们往往喜爱变化繁多、引人入胜的情节。因此,在情节的设计上需狠下工夫。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抓住读者的心。我们以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为例。其中的精彩部分“武松打虎”是波澜起伏的经典,为人们津津乐道。先如平地一声惊雷,“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形式十分紧张,对武松非常不利,读者暗暗为武松担心,捏了一把汗。武松惊出一身冷汗,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气氛暂时得到些缓和;当武松抡起哨棒直打老虎时,却将哨棒劈在树枝上,以致断为两截,这至险至极处可令读者紧张至极。当赤手空拳之时,读者也提心吊胆到了高峰;乃至武松与老虎最后殊死搏斗,令人跟随武松经历了一场生死斗。这样,由于悬念扣人心弦,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设置巧合,环环相扣,推动情节发展。“无巧不成书”,一个“巧”,让适合的人在适合的时间、地点发生巧合的事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巧遇李小二,李小二知恩图报,后来巧遇陆虞侯,草料场巧遇大风雪,碰巧听到仇人的谈话,林冲忍无可忍,愤而杀敌,被逼上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