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1 14:41:03

办事处管理

办事处管理篇1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人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现制定**街道办事处机关人事管理制度。

一、培训制度

(一)适用范围:在职工作人员。

(二)培训形式及内容:由上级部门举办的专门业务、知识更新、岗前培训等和社会机构举办的技能、学历学位培训。

(三)目的: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励自我增值,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四)培训经费:

1.由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型专门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开支,由政府全额报销。

2.公务员参加社会机构举办的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各项技能培训或学历学位教育培训,必须征得办公室主任、主管领导同意,并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的,可报销80%的学费

二、人员招聘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招聘的工作人员。

(二)主旨与原则: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聘的原则。除极个别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由街道办事处班子研究决定外,政府空缺的岗位必须由组监办统一公开招考,经街道办事处领导研究决定后择优录用。

(三)操作程序:

1.各办公室因工作需要增加工作人员的,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上报组监办。

2.组监办根据各办公室工作人员配置的比例,核定确需增加人员的,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统一公开招考。

(四)其它:

1各办公室要根据办公室工作及人员配置的情况,做好规划上报,以便安排好年度招聘计划。

2.新录用的员工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后经考核予以办理转正手续并套入相应的工资级别。

3.政府聘用的人员由组监办以政府的名义签订劳动合同。

三、考勤、纪律制度

(一)适用范围:在职工作人员。

(二)工作时间:

1.根据劳动法规定,我单位执行五天工作制(周一至周五)

2.工作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

(三)工作纪律

1.必须准时上下班,不准无故迟到、早退,不准无故旷工,如有事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

2.上班期间必须佩戴统一的工作证,自觉接受监督。

3.上班时间不准串岗、溜岗、聊天、做私事,禁止酒后上班。

4.下班后,不准参与、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得利用职权收取下级单位和个人的钱物,不得以接待之名大吃大喝、醉酒闹事。

(四)假期安排

除特殊工作需要外,星期六、日休息,法定假日由党政办按上级要求统一安排休假时间。

(五)加班费标准:

1.计发对象:除公务员外所有工作人员。

2.加班费标准:节假日加班费统一为30元/天。

3.计发手续:如节假日确需加班的,必须写明加班原因,提前报主管领导同意后送组监办备案。

四、请假制度

(一)适用范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因事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二)请假的类别和期限:

1.年假(只适用于公务员):工龄满一年、未满五年者5天;满五年、未满十年者7天;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10天;满二十年以上者14天。

2.病假:凡因病需要治疗和休养的工作人员,可以请病假。

3.事假: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以外,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可以请事假。

4.婚假:5天,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奖励10天。

5.探亲假(只适用于公务员,在同一年中与年假只能选其一):

(1)工作人员与配偶不住在一起,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人员探望父母,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

(3)已婚人员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

6.丧假: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或配偶的父母死亡,可以请丧假,假期为5天。

7.产假:

(1)妇女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属晚育者(24岁后生育第一胎的),可增加15天,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增加35天,难产多增加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胎儿增加15天。女方产假期间,给男方10天看护假。

(2)其他计划生育假按计划生育有关文件的规定办理。

(三)假期时间的计算办法:

假期时间自离岗之日算起。病假、探亲假和产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年假、婚假、丧假、事假均不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

(五)请假、销假手续:

1.工作人员请假,应按程序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交待工作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2.请病假超过两天以上的须提供医保指定医院诊断证明,领导方可准假。

3.凡请假均须填写请假申请表,说明请假理由,并附上有关材料,经领导签批方可准假。

4.假期结束后,必须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六)请假批准权限:

一般不得越级请假,即科员以下由办公室主任审批,股级的由分管领导审批,班子副职由班子正职审批,班子正职交叉审批。

办事处管理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第四条 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指导学校落实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指导、协助学校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五条 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

第六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第七条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第二章事故与责任

第八条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条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十一条 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害造成的;

(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条 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第十四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章 事故处理程序

第十五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第十六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学校要求或者认为必要,可以指导、协助学校进行事故的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十八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与受伤害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讼。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第二十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双方就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签订调解协议,结束调解;在调解期限内,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调解过程中一方提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调解。调解结束或者终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 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讼。

第二十二条 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 事故损害的赔偿

第二十三条 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的范围与标准,按照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时,认为学校有责任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相应的调解方案。

第二十五条 对受伤害学生的伤残程度存在争议的,可以委托当地具有相应鉴定资格的医院或者有关机构,依据国家规定的人体伤残标准进行鉴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适当予以经济赔偿,但不承担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事项。

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第二十七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第二十八条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九条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经调解形成的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应当由学校负担的赔偿金,学校应当负责筹措;学校无力完全筹措的,由学校的主管部门或者举办者协助筹措。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举办者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等多种形式,依法筹措伤害赔偿金。

第三十一条 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

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章 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 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相应职责,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学校纪律,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学校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

第三十八条 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应当根据幼儿为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 其他教育机构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参照本办法处理。

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参照本办法处理。

办事处管理篇3

首先,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它关乎党群关系,关乎政府形象。街道办事处是本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它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区划,专门管理街道工作,是当地的经济社会管理机构等,街道办事处下辖若干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是行政村,和当地居民关系较为紧密。因此,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它是居民判断党和政府是否廉政、勤政的重要参照,对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关注度需要提升到战略高度,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的财务工作。

其次,街道办事处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街道办事处自身的发展。目前,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还有很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中,街道办事处更是要抓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其作为街道办事处规范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提升点。这样有利于提升街道办存在的现实意义,使街道办可以做好自身服务角色的转变,提升其服务职能和公共职能,使其得到群众的认可。

再次,街道办事处加强财务管理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基层组织,它的财务管理能够让政府知晓基层经济发展,知晓基层的经济数据,有利于提升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在金融危机影响到财政收支的现状下,在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历史号召下,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能够让街道办事处的行为更加科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支出等,最终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一般街道办事处的财务会计人员较少,很多街道办事处难以招聘到合适的财务会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很多是随意搭配的,他们的专业水平较差,不能够按照专业的规范进行会计处理,因此造成账务处理很不标准。另外,街道办事处的财会人员调动较为频繁,财务类岗位也没有办法互相协调和监督,工作的交接较差。

第二,财务基础薄弱。目前,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制度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设计和执行,这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无序。很多街道办事处没有相应的预算、决算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街道办事处的经费支出、办公开支等没有有效的监控,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也没有计划,审批混乱,资金安全性差,运营效率差。

第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不完善。首先,在核算上由于技术素质不够,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分清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造成很多不符合固定资产的项目入账,而有些应入账项目却没有入账。其次,在管理上简单粗放,容易产生账实不符的现象。例如,有些固定资产并没有定期盘点,没有及时对调入、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记账;有时候街道办事处无偿使用所属社区购置并入账的办公设备等并没有开具调拨单等。

第四,财务核算不真实。很多街道办事处按照其内设部门分别设账,向财政部门提供也不是合并报表,而是行政经费账的报表,这就会导致报表难以全面反映街道办的总体财务,影响了政府部门分配社会资源,也不利于廉政建设。街道办容易出现财务核算不实,决算不准的现象,如街道办将收取的道路改造配合劳务费计入暂存款科目,就导致收支不准确等现象。

第五,重大事项履行不规范。首先,很多街道办在工程管理上不严格,如有些街道办在办公楼装修中并未将该工程单独核算,完工也没有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表等,这就缺乏对工程质量、竣工及结算的管理。其次,有些街道办事处的大额支出没有相应的合同,有时有些街道办在做宣传、广告等支出并没有和设计公司及其他供货单位签订合同,结算也没有签字验收等;另外,有些街道办事处并没有通过政府采购系统进行采购,而是自行购买一些设备。

三、街道办事处现存财务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街道办事处定位不明确、职权不匹配。在我国目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下,街道办事处作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除了有大量的行政管理事务外,还有事业、经济、城管等职能,职能迅速膨胀,大量的行政、执法、街道经济发展等任务压力导致街道办的工作重心容易发生偏离,经济职能压力大,容易导致政企不分,这就会让街道办难以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财务工作。

第二,领导不重视,法制意识不强。街道办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领导并没有理解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仅仅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认定为财务人员不贪污、数据准确即可。为了各种目的街道办领导也会大力进行投资等,财经纪律性不足,在财经法律意识的认识上较为薄弱。而有些街道办的领导在接待费等的开支也没有限制,对公款的使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甚至用公款搞个人娱乐,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没有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权力滥用现象严重。

第三,财务管理体制并不健全。目前很多当地政府仍然没有对街道办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多市区级政府并没有对街道办、乡镇等进行有效系统的财务监督,没有设立专职的机构,也没有配置专职的人员进行该项工作,主要还是靠财政部门的会计科人员兼任,这就容易导致当地政府无法直接了解到街道办的财务水平和资产分布情况,也没有正确地将这些单位的财务预算纳入正常统一的预算内,街道办财务人员碰上相应的问题也难以向上级专业人员进行咨询等,容易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单位的经济信息等。

四、街道办事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街道办事处职能,集中精力做好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

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过于膨胀导致其精力分散,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政府要规范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转变自身的职能,作为基层政府组织的街道办事处,它需要剥离职能中的“非政府”因素,将其职能范围收缩至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将原本属于社会和市场的职能交由市场和社会来承担,以利于其他组织作用的发挥,并充分发挥企业、市场对街道经济的带动效应。这样街道办事处才能够有精力和时间集中于提升自身社区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才能逐步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

这种职能的收缩可以参考上海市的社区建设改革方案,它的方案主要是对社区职能的重新划分。对于综合协调管理的职能要区分工作内容,只有对社区街道内的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内容才是以街道办事处负责牵头进行;对于监督专业管理的职能,如公安、工商、税务等,由专业部门承担,街道办事处则只是起到监督、督促和配合的作用;对于组织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街道办事处也只是承担和当地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事项;对社区自治指导工作,街道办事处主要是指导、帮助、服务当地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和自治制度的建立等。这样的改革能够为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进行剥离,利于街道办事处自身职能的体现。

(二)领导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完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

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将其财务管理、街务公开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大事情抓好抓牢,将该工作纳入街道办事处人员考核和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年终政绩考核内容。审计部门也要加强对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抓紧这项工作,可以进行任期事中的审计,加强对这些领导干部的经济监督和审计。

同时,当地市区政府还需要建立专职的部门,配置专职的人员加强对街道办和乡镇政府等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对街道办事处等宣传最新的财经法规和政策,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辅导等,市区政府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服务。街道办事处需要定期向是区政府提供月度、季度、年度的报表,由区政府进行审核以查错防弊,并发现其主要的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教育和提升。

(三)建立财务核算中心,完善人员配置,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街道办事处要建立财务核算中心,以集中反映街道办和其所属部门的财务收支,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整个街道办的财务状况,可以在街道办及其所属部门内成为财务核算中心,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将所属单位的资金和财务活动纳入街道办的财务中心管理,进行统一的资金核算和会计核算。对人员的招聘要加强对人员专业素质的考核和评估,进行公开的招聘,在招聘中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门槛限制,减少关系户的影响;在招聘后要加强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等制度,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动态考核和提升,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和培训等加强财务人员的自我提升和相互提升。

办事处管理篇4

关键词:办事处 财务管理 控制节点 舞弊防范

随着销售网络的扩张,许多公司不可避免四处增设办事处(分公司、直营店),以下一并简称办事处,办事处的功能是为了拓展某区域的销售并为母公司创造业绩。为了开展业务,办事处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自,涉及到财权、物权、人权,防范办事处财产损失,是许多财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抓住财务管控的关键节点,如何平衡业绩和风险,浅思一二。

一、对关键节点进行梳理

一般认为办事处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控制节点:为开展销售业务、及时交货必然会在办事处存放一些样品样机及正品库存,存货安全必须考虑。销售过程中会涉及应收款项、资金回笼,必须保证货款安全。办事处的存在还会涉及到费用报销等,要求设置一定的制度来规范费用报销。对办事处人员的绩效考核会涉及办事处的财务核算方法。是否需要在办事处设置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与办事处经理(主管)的关系,是否母公司委派等。销售价格的管控。销售(促销)政策的审批。薪酬制度设计。单据的领用保管制度设计。以办事处名义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协议的审批制度。办事处印章的管理制度。办事处人员备用金及借款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

二、理清出关键控制节点,制定相应的流程制度来规范并执行

(一)保证存货安全并防范舞弊风险

首先,制定合理的存货调拨制度。办事处既不能因为缺货影响销售,也不能因为避免缺货而闲置大量的存货,所以必须根据销售预测、历史经验、在途时间、最低安全库存制定日常存货调拨计划,安全库存的设定也需要经常修正,但不能频繁修正,除非发生异常销售情况,一般情况下3个月、半年以上才修正一次。销售预测的数据应该直接来自于终端导购,销售网点,并经财务人员经过综合分析由办事处主管做最后判断。办事处必须有一份每天保持更新的下辖所有销售网点的存货进销存汇总报表,以便及时做出调拨计划,调拨可以在办事处与母公司之间,办事处与办事处之间,办事处仓库及下辖销售网点之间进行,目的就是减少缺货或者避免存货长时间闲置。

其次,每天及时汇总一份准确的经销存报表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如果销售网点数量巨大,完全依赖人工传递单据并当天处理完所有单据非常困难。现在主流的技术手段就是将ERP配置到销售终端,扫描枪等。最新的技术手段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出来的数据库,即终端销售人员只要用手机扫描或用固定格式发短信,就能形成数据报表。随着4G网络的逐渐普及,技术手段会变的越来越丰富,手机将能够完成移动PC所有的功能。如果终端没有PC机,也没有智能手机,但是工作还是要做,必须要用人对人的短信方式收发,收到短信人员进行汇总统计。

第三,必须建立一套综合性的盘点制度。产品数量50种以下计量方式简单(可探讨)的办事处终端销售人员及导购必须每天盘点自行对账;每周终端销售人员必须书面签字盘点单交财务人员;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由财务人员主导的全面盘点;终端存货管理人员交接必须在存货盘点清单经双方人员签名确认;每月由办事处财务人员编写一份存货盘点报告经办事处主管签字确认后邮寄回母公司财务部。盘点制度一经确认,办事处任何人员不得以销售忙等借口对抗盘点制度,对盘点工作的工作人员要严厉处罚。

第四,涉及存货的主要舞弊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人员借走某种存货长期不还;以假品代替正品;销售人员从本公司经销商及其他渠道获得本公司产品进行售卖并从中牟利;销货以后未及时销账,盘点弄虚作假,不办理正常离职手续就离开工作岗位;存货管理人员将存货挪用、侵占,最后逃跑。

第五,所有制度流程无法全部规避舞弊行为,但是制度仍然不可缺少。针对上述舞弊第一种情况直接规定办事处的存货任何人不得借用,擅自借用一经发现对保管人进行几倍以上的处罚;第二种情况目前比较可行的就是对所有的产品贴上可验证的防伪标签,有的产品不适合贴防伪标签,公司客服人员对客户的回访就会显得比较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此类情况,对公司的质量形象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三种从本质上来说与第二种舞弊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不好发现,很难规避,或许能依靠财务分析从中找出一些异常。常年不拿提成的终端销售人员,干的非常稳定;业绩经常忽高忽低的销售网点;这两种人员和网点都需要重点监控。我们可以假设第一种工作人员有舞弊行为直接淘汰。对于业绩忽高忽低的销售人员或者销售网点要加强巡店的力度,严重怀疑的网点可以直接进行钓鱼执法。第四、五种舞弊行为其实偷盗行为,属于刑事犯罪,而在实际发生过程中,用人单位在法庭上却很难提供有力的证据,导致追索失败,及时盘点和抽盘能提早发现异常情况,人品不好什么制度都会完全失效,不定期的临时检查能保持一定的高压态势,能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二)保证销售货款的安全

1、保证销售货款安全

首先,可以根据业务、行业特点决定是否可以给办事处信用授权。从货款安全角度出发,一般不对办事处进行信用授权,消费品、服务业行业办事处只限于现货交易,大宗商品行业办事处信用授权应格外谨慎,先收钱再发货应该是企业管理者重要理念,或者把风险转嫁给中介机构。

其次,终端实现的现金销售必须让现金汇款快速上交到办事处财务人员中,办事处财务人员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款项全数打回母公司账户。为了减少现金传递的麻烦,可以大力推广免费试用的商业银行的POS机,可以绑定私人账户的POS机、手机刷卡器等则要杜绝使用,办事处不得私设账户,每周五之前财务人员必须把所有货款打回母公司,每天下班前高于多少钱(可探讨)必须全数打回母公司。销售人员收到的现金上交财务人员的间隔不能超过两天。第三,可以设置现金回款指标考核办事处人员。第四,严禁将货款用于费用报销、个人借款等事项

2、制度和技术手段是防范舞弊最好的办法

首先,针对少报销售额的舞弊行为。没有议价空间的商品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业务往来单据尽可能采用机打,特别是涉及到多联次的单据,机打显得尤为重要。单据应该是企业委托外单位自制的,不能随意购买市场上的通用单据,要派人随时检查销售网点除公司规定的单据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私自购买使用的单据。任何一次销售过程完成以后,都必须留下客户的联系号码,如果没有留下要给予当事人、主管严厉处罚,客服人员或每月指定人员对客户回访必须有一定次数的价格数量及质量沟通确认事项,给舞弊行为造成心理压力。货款检查的重点是不需要开发票的客户,财务分析同样适用,针对不需要开票的交易行为,如果价格又明显偏低,可以仔细查找是否经常相同的业务人员出现在这样的交易中,并按出现的概率进行排名,连续几个月稳定排在前面的销售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如果整体业绩不好的可以直接开除,其他可以采用安装摄像头,调查易等来进行取证。

其次,针对挪用侵占货款的舞弊行为。这类行为销售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都有可能发生,除了及时对账保持心理压力外,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保持人员之间的制衡,此类行为如果是单独人员的行为,及时对账盘点应很容易被发现,几个人员的联合舞弊就比较难以发现,而且能采用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制度来规范货款在办事处的停留时间,以减少舞弊的客观条件。

(三)办事处费用控制规范

1、制定办事处费用核销内控流程

(1)常用的办事处内控流程

办事处报销人员办事处财务人员稽核办事处经理(主管)审核母公司财务(经理)稽核母公司总经理审批。

(2)费用报销的最终审批权在母公司

为应付紧急日常支付事项,可以设置备用金管理制度,在备用金额度内可以在办事处经理单独授权的情况下预先支付,如果后续在母公司核销过程中得不到母公司批准,所有损失由办事处经理承担或可制定所有费用预付款都需要得到母公司审批;对重要的日常性的费用控制可以直接进行额度控制,如可以规定业务招待费每月控制在多少金额;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2、涉及费用的主要舞弊行为

虚构经济业务事项。报销事项用于个人用途。超标准、超审批权限,用办事处货款或备用金报销取现。

3、防范舞弊的措施

首先,针对虚构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费用报销必须凭票报销,现金付讫的要对方开据加盖财务章的收据,非日常性的费用支出需事先母公司报批经核准后才能发生;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费用支出必须签订协议。其次,针对重复发生公私较难辨别的费用事项可以进行总额控制。主要针对通讯费、汽油费、业务招待费等。第三,针对第三种舞弊事项,母公司必须建立财务巡查制度或定期审计制度,或针对费用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专项审计。

(四)建立根据自身特的管控体系

办事处管理篇5

一、编制原则

(一)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要统筹预算内外财力,并考虑经济发展总公司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各项支出,做到以收定支,确保街道办事处收支平衡。

(二)坚持统筹兼顾,确保运转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合理安排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各项事业经费,确保街道办事处的正常运转。

(三)坚持深化改革,规范操作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要不断探索预算安排和预算管理的新办法,规范预算支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街道办事处预算管理上新的台阶。

二、编制口径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

街道应把对应于部门预算支出的一切收入,不管预算内外和来源渠道,一律全额反映,实行预算内外统筹安排。

1、财政补助收入:主要包括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内核定的基本支出和完成区政府下达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应得的工作奖励及其他通过预算内安排的经费。

2、上级补助收入:即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主要包括各条线下拨的专项经费,如计划生育、老龄事务、残疾人事业、“参与式”预算项目收入等专项经费。

3、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如停车费收入、消杀费收入、利息收入等。所有非税收入都应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为支持街道办事处事业发展,缴入财政专户的收入全额返还。

4、转移支付收入:按照支出预算与街道财政管理体制中核定的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合计数的差额确定。转移支付收入原则上由总公司每月初5日前按1/12缴存区财政指定专户。一季度由于支出比较集中,可以适当增加转移支付比例。

(二)支出预算的编制

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其他支出。

1、基本支出:指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按照各项政策规定填报,商品和服务支出视资金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经费。

(1)工资福利支出:核算各项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补贴等,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含离岗退养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在职人员以核定编制70人和领导实有人数为依据,按各类编制进行经费测算。临时聘用人员按不超过上年人数,其工资原则上不超过区有关文件规定标准。

(2)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核算国家、省市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提租补贴、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其他补贴等。

(3)商品和服务支出(事业经费支出):事业经费支出按照区规定的项目、市或区有关标准结合街道办事处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编制。

(4)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指维持街道办事处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定额经费和车辆定额经费。

人员定额经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维修费及其他如工会费、党团活动费、绿化费、环境卫生费等。由各街道办事处根据前二年实际支出情况,并考虑变动因素确定人年均标准编制。预算编制中凡涉及政府采购的,均须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编入政府采购预算的,不得实行政府采购,确须采购的,应按规定程序追加办理。

车辆定额经费根据实有的公务用车按小汽车3.1万元/年的标准进行编制。实行公车改革的交通补贴按区公车改革的有关文件规定进行编制。

2、项目支出。包括日常专项支出和重要项目支出。各街道办事处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和重点项目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按照优先次序,确定年度项目。招商引企及协护税工作经费和业务招待费列入日常专项支出管理。

专项支出编制时,由各部门提出日常专项经费预算数,经领导审核作为年初预算数,年初安排时原则上作为预留经费。

三、编制程序

预算编制的总体程序为各街道办事处按规定编制,经济发展总公司认可,街道党工委集体研究,报区财政审核,区政府核准。在编制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具体要求如下:

(一)2008年10月10日前,区财政完成部门预算编制的布置和培训工作。

(二)2008年11月15日前,各街道办事处根据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要求,编制本街道办事处的预算草案。各街道办事处编制的预算草案要与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衔接,尤其是转移支付的额度要通过经济发展总公司认可。经认定的街道办事处的预算草案报经街道党工委集体研究同意。

(三)2008年11月25日前,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同意的街道办事处的预算草案,报区财政审核、区政府批准。2008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的街道办事处的预算下达到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济发展总公司。

四、编制要求

各街道办事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收支平衡和保证重点支出的关系。严格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坚持预算内外财力“总量控制,收支平衡”。通过核定基本支出补助,合理安排项目支出,确保重点项目的实施。

(二)财政投入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各街道办事处编制预算时应从实际出发,把财政资金安排到最需要资金的地方,使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管理的关系。预算编制部门要认真监督预算的执行,收集整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积累经验,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执行要求

(一)建立收入征管机制。各街道办事处要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办事处管理篇6

一、管理范围

以赢利为目的,用于居住、经营、生产的公、私出租房屋,重点是辖区居民小区中房屋产权所有人自行出租的房屋。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的领导,办事处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及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房管所负责人为副组长,办事处有关科室负责人和各社区服务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培训。按照上级文件和有关会议的要求,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安排工作重点和步骤,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熟练掌握与税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依法开展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召开社区出租房屋人员的宣传动员大会,加强政策引导,争取纳税人的支持,为顺利开展出租房屋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调查摸底。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出租房屋较集中的路段、小区、写字楼,组织人员开展一户不漏的调查登记,准确掌握出租房屋、出租人的信息,并发放《致出租房屋业户的明白纸》,向纳税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及《省地方税务局个人出租房屋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提高房屋出租人依法纳税、遵纪守法意识。

(三)动员纳税。为方便纳税人申报纳税,在办事处设立申报纳税点,设立纳税咨询电话,办事处出租房屋管理办公室与市地方税务局分局,根据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联合对每户出租房屋业户下发申报纳税通知书,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政策一一耐心解答,切实维护出租房屋人的合法权益。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办事处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切实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努力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办事处管理篇7

为规范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行为,防止工会资产损失,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工会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性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

第二条  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审慎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

第三条  上级工会按照本办法规定权限对下级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批。

第二章  处置范围和方式

第四条  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的范围包括:闲置资产,报废、淘汰资产,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依照有关规定需要处置的其他资产。按资产性质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

第五条  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调拨、出售、出让、转让、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三章  审批权限和程序

第六条  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

(一)全总负责对本级和省级工会涉及1000万元及以上金额的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批;

(二)省级工会负责对本级1000万元以下和下级工会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批,凡涉及1000万元及以上金额的资产处置事项,批复文件须报全总备案;

(三) 省级工会可根据全总有关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所辖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并报全总备案。

第七条  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 申报

1.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部门提出处置意见,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供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按审核、审批权限逐级报送上级工会审核、审批; 

2.申请报告内容:拟处置资产的基本情况(涉及房屋建筑物的要说明具体位置、土地性质及房屋建筑物面积和评估价格、产权归属等),资产处置的原因及方式,拟处置后资产情况、土地及房屋建筑物情况(具体位置、面积和评估价格、建设资金来源、产权归属等),本级总工会审核意见。

(二)审核

1.对下级工会报送的资产处置请示,上一级工会须进行调查核实、核查,在此基础上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2.已批复的资产处置方案不得擅自改变,在实施过程中有重大改变或者出现对原处置方案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包括原方案确定的地点变更,土地面积、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增加或减少10%及以上等)须按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四章  出售、出让、转让和置换

第八条  出售、出让、转让是指变更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取得相应收益的行为。

第九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售、出让、转让,应当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协议方式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进行。

第十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售、出让、转让,以按规定权限由全总、省总备案或核准的资产评估报告所确认的评估价值作为市场竞价的参考依据。意向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90%的,应当按规定权限报全总或省总重新确认后交易。

第十一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出售、出让、转让工会资产,应向审批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售、出让、转让申请报告;  

(二)同级主管工会有关处置事项的会议纪要; 

(三)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

(四)出售、出让、转让方案,包括资产的基本情况,处置的原因、方式等;

(五)出售、出让、转让合同草案,属于股权转让的,还应提交股权转让可行性报告;

(六)有资质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七)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置换是指工会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第十三条  被列入地方政府城市改造规划涉及工会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的置换事项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地方政府补偿安置意见;

(二)置换给工会的房屋、土地必须权属合法、无争议,权属证明齐全;

(三)置换工会房地产事项要先建设后拆除,房屋、土地面积不得少于原面积,地理位置要合理;

(四) 建设资金要有保证,包括原有土地、房屋有偿转让所得、政府补助以及工会自筹资金等必须达到总建设资金的90%以上。

第十四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工会资产置换,应向审批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置换申请报告;  

(二)主管工会有关处置事项的会议纪要;被列入地方政府城市改造的房屋、土地处置事项应附当地政府批准文件和有关会议纪要; 

(三)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

(四)对方单位拟用于置换资产的基本情况说明,有资质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五)双方草签的置换协议(必须注明经全国总工会或省级工会批准后方能生效),对方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六)宗地图、标明资产所处位置的地图;

(七)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近期的财务报告;

(八)其他相关材料。

第五章  对外捐赠

第十五条  各级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对外捐赠,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对外捐赠申请文件;

(二)捐赠报告,包括:捐赠事由、途径、方式、责任人、资产构成及其数额、交接程序等;

(三)捐赠单位出具的捐赠事项对本单位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影响的分析报告,使用货币资金对外捐赠的,应提供货币资金的来源说明等;

(四)主管工会、工会行政事业单位决定捐赠事项的有关文件,包括主管工会关于捐赠事项会议纪要等;

(五)能够证明捐赠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及产权证明等凭据的复印件;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六条  实际发生的对外捐赠,应当依据受赠方出具的同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或者捐赠资产交接清单确认;对无法索取同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的,应当依据受赠方所在地城镇街道、乡镇等基层政府组织出具的证明确认。

第十七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并报主管工会备案。

第六章  报废报损和核销

第十八条  报废是指按有关规定或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对已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

报损是指由于发生呆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原因,按有关规定对资产损失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

第十九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资产报废、报损,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报废、报损申请文件;

(二)能够证明盘亏、毁损以及非正常损失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盘点表及产权证明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三)报废、报损价值清单;  

(四)非正常损失责任事故的鉴定文件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五)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办理资产核销手续的,提交相关职能部门的房屋拆除批复文件、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双方签定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十条  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是指单位按现行财务与会计制度,对确认形成损失的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进行核销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工会事业单位申请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 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申请文件;

(二)债务人已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关闭,用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后仍不能弥补损失的,提供宣告破产的民事裁定书以及财产清算报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证明、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关闭的文件;

(三)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的,提供其财产或遗产不足清偿的法律文件;

(四)涉及诉讼的,提供判决裁定申报单位败诉的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书或裁定书,或虽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法律文件;

第七章  处置收入和支出管理

第二十二条  处置收入是指在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处置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出售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入、置换差价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保险理赔收入、转让土地使用权收益等。

第二十三条  工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和会计制度及时登记入账,纳入单位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八章  监督检查与附则

第二十四条  各级工会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工会资产处置事后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各级工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规定程序申报,擅自越权对工会资产进行处置;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处置材料予以审批;

(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压价处置工会资产;

(四)截留资产处置收入;

(五)其他造成工会资产损失的行为。

办事处管理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繁荣、文明、平安、和谐街道总体目标,以迎接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为契机,着力解决多年来城市管理工作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提高城区品位,提升城区形象,实现我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要求

(一)深化城管理念。以开展“城市管理年”为契机,强化“规划城管、法制城管、精细城管、和谐城管”的管理理念,进一步促进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大城管”工作进程,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二)突出整治重点。切实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突破口,抓好环卫基础设施、辖区主干道、社区、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深化“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路经营”整治工作。

(三)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建立“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区管理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市政设施治理

1.环卫设施整治

强化环卫设施监管、维护和保养,提高环卫设施利用率;新增垃圾箱(桶)200个,更换破旧垃圾箱(桶);新增垃圾清运车一辆,铲车一辆,进一步扩大清运范围,将东盐滩、可乐石、张戈庄、郭家台子四个社区纳入集中清运范围,逐步实现集中清运全覆盖。定期清洗环卫车辆,保持车容整洁。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0月份

2、照明设施整治

提高社区内路灯使用效率,加强对路灯的日常保养、维护;同时,不断提高路灯覆盖率,社区内主要街道路灯覆盖率要达到100%。

责任单位:各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3、排水设施整治

加强社区内排水设施的日常管护工作,排查排水不畅设施,定期进行清理疏通,改善排水设施状况,提高排水设施效率;加大投资及时修建排水设施。

责任单位:各社区

完成时限:6月份

(二)市容环境治理

1、辖区道路整治

(1)配合区有关部门完成田横岛路西段、灵山岛街北段、斋堂岛街北段、凤鸣岛路等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张戈庄、龙凤、法家园等社区内主要街道的硬化工作。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农业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2)搞好辖区黄张路、富源六号路等主干道路两侧周边环境整治,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路经营等现象。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3)配合做好淮河东路城管示范达标路的整治工作。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东盐滩社区、各相关单位

完成时限:11月份

2、社区、居民小区整治

(1)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小区、楼院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开展创建城市管理达标社区、居民小区、楼院活动,提升管理档次,改善居住环境和质量。规范社区、居民小区、楼院垃圾桶设置,做好垃圾桶周边卫生保洁工作,及时清理积存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拆除社区、居民小区、楼院的违章建筑;治理社区、居民小区、楼院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问题;加强日常保洁,加强对社区街道的管理,及时清理街道“三大堆”、门前乱堆乱放;清除卫生死角,做好除“四害”工作;加强对主街道户外灯箱的规范管理;加大绿地保洁力度,查处乱占绿地等现象。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2)配合区有关部门完成对城区居委会住宅小区基础设施的修缮及卫生管理工作,切实改善住宅小区环境。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3、城乡结合部、“三不管”区域整治

(1)对城乡结合部和“三不管”区域的环境卫生问题及时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沟通,落实责任单位,及时清理。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8月份

(2)配合执法部门及时查处和取缔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建棚屋、乱开店铺、乱贴乱画、乱停乱靠等行为,清除卫生死角;同时配合做好晨光园市场周边等“三不管”区域的环境治理工作。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社区

完成时限:10月份

4、社区绿化整治

社区进出路口、主街道要进行绿化改造;同时做好对社区行道树枯枝、死株、缺株的清理和补栽工作,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责任单位:各社区

完成时限:6月份

5、洗车点、修车点和废品收购点整治

配合区执法部门解决城区内及主干道两侧洗车点、修车点、废品收购点影响市容、居民生活的现象,保持辖区良好的环境面貌。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6、违法建筑整治

加大拆除违法建筑力度,年内完成全街1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任务,杜绝新增违法建筑发生。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7、集贸市场和游摊浮贩占路经营整治

加大对集贸市场的管理力度,逐步规范集市日常管理,杜绝冒市、占路经营、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盐滩、卧鹏、徐戈庄、张戈庄社区

完成时限:10月份

8、交通秩序整治

组织开展“我做文明行路人”和“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活动,在主要交通路口增设交通安全标语牌。

责任单位:科技文化活动中心

完成时限:9月份

9、户外广告、门头牌匾、乱贴乱画整治

(1)抓好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橱窗、窗花的整治,配合执法部门及时拆除非法设置的各类广告设施及破损的门头牌匾和停用、废弃低档次的霓虹灯,重点对刘公岛路进行整治。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前湾、后湾、盐滩社区

完成时限:9月份

(2)加大清理违法小广告力度;同时,在各社区内设置1-2处公众信息招贴栏,并安排专人管理,解决市民信息招贴的需求。

责任单位:各社区

完成时限:9月份

10、加强养犬管理

配合区有关部门开展清理违法售犬、养犬专项查处行动。

责任单位:农业中心、综治办

完成时限:11月份

(三)重点区域治理

1、打造城区出入口等区域良好形象,抓好铁路沿线两侧的环境整治。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2、对农村河道进行清淤及河道两侧绿化;搞好近海水面及岸滩保洁等综合整治。

责任单位:农业中心、各相关社区

完成时限:11月份

(四)制度建设及体制、机制理顺

1、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加大对社区的考核力度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6月份

2、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1)理顺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体制,在区派驻的行政执法联络员的指导、协调下,做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率。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6月份

(2)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协管员、富余人员在社区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伍。

责任单位:街村建设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中心

完成时限:10月份

(五)公众参与

1、开展社会救助

开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

完成时限:11月份

2、开展“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的美化家园活动,各社区要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清理垃圾死角,清理白色垃圾污染,带动广大居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责任单位:科技文化中心、各社区

完成时限:10月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成立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黄岛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年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做好“城市管理年”的各项工作。要依据《黄岛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年工作方案》,制定本单位详细的配套方案和措施,确定目标和整治重点,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将配套方案于4月18日前报办事处街村建设管理中心。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按照《方案》的要求,将“城市管理年”活动目标、内容等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在全街形成浓厚的“住在黄岛,热爱黄岛,建设黄岛,美化黄岛”的舆论氛围。

(三)高效联动,形成合力。各社区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调配力量,落实责任分工,密切配合,切实抓好“城市管理年”各项工作落实,及时解决“城市管理年”出现的各类问题。

办事处管理篇9

多措并举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开展“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工作以来,坚持把抓平安创建工作作为一种常态,常抓不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平安创建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联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居民“三感”。

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协同抓,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结合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及时应对常规和突发事件。针对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特点和原因,找准化解矛盾纠纷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注重抓防范、抓倾向、抓萌芽,探索建立了新的综治民调工作模式;坚持“应调则调,能调尽调,调而无果,联合共调”的原则,创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调机制,确保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健全完善工作网络,确保综治平安建设“纵向到底”。

三是找准工作突破,突出工作重点。注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打防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等工作,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创新工作方法,以创新求突破、细化求实效。 强化平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综治工作方针,注重加强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办事处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人防建设上,加强了办事处、社区两级治安防范体系专职防范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村干部职能作用,建立定人、定点、定时、定区域走访制度,不断增强治安防控的广度和密度。

办事处管理篇10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住建委办事处 成本控制

一、精细化管理是成本控制实施的保证

住建委办事处要想成功运用成本控制,提高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是关键环节,只有做好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解决成本精细化管理中的难点,住建委办事处的成本控制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实物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等共九个方面的内容。成本费用控制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成完整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住建委办事处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三个方面,而具体到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为降低成本费用,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二者协同起来,对于降低消耗,增加收入,提高住建委办事处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精细化管理是成本控制实施的保证,精细化管理做不好,成本控制很难顺利推行。

二、精细化管理应充分运用成本控制理论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中,如何把成本理论有效应用到现代住建委办事处制度和精细化管理中来,是精细化管理者十分关注的焦点。成本控制理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符合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环境的成本理论,它是集计划、核算、分析、考核于一体的完整的运转过程,更是综合考虑了住建委办事处内外环境,行业相关信息以后,从全局和整体出发作出的以获得成本优势为目的的成本控制与控制体系。成本控制是在既定的住建委办事处方针下,在成本控制方面进行的战略性选择与设计,它是一个决策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具体操作,应如何去控制住建委办事处成本无效率的升高,是一个执行过程。二者只有结合起来,成本控制才能在住建委办事处得到更好的应用。因此,住建委办事处应把成本控制理论应用到现代住建委办事处制度中,应用到精细化管理中,更好地促进住建委办事处发展。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促进成本控制的应用策略

(一)正确制定成本费用的控制标准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成本费用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经济是建立在开放式、竞争性的市场上的,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创新和产业化。建设局办事处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指标与技术经济定额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参照法、因素分析法、目标利润法等制定成本费用控制标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费用控制标准,并使该标准切实可行。

(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控制

人的因素是决定成本费用精细化管理能否落实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人的管理至关重要。建设岗位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问题。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换言之,对不相容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住建委办事处在建立、设计精细化管理制度时,应首先明确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定各个机构的岗位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三)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成本控制

1.消除无增值作业,增加增值作业的效率,不断进行作业改进

不增值作业对价值没有贡献,消除它们不会影响顾客对的满意程度,因此其存在是生产中的一种浪费,要尽可能消除。对于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一旦住建委办事处确定了价值链并判断出活动的成本动因,住建委办事处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重新设计价值链,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或重新对有联系的活动排序和组合等,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住建委办事处的成本构成或改变住建委办事处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使住建委办事处获得竞争优势。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价值链上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某一环节的缺陷将使生产混乱,并引起连锁反应,使适时生产系统崩溃,其损失无法估量。所以,住建委办事处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通过相关人员的自我控制,实现缺陷的全部消灭,确保服务质量的“零缺陷”。

四、结论

精细化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随着住建委办事处的财务指标、住建委办事处战略等的变化,住建委办事处的控制体系必须随之而改变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状况。对于现代住建委办事处而言,要了解精细化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必须先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以及住建委办事处的具体处境,再利用一定的流程和体系合理设计出一套自己的能随着住建委办事处状况而自动更新的成本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敬全.优化项目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和控制项目成本.现代商业, 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