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十篇

时间:2023-03-25 12:57:15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1

[关键词]电力线路;线损;节能降损

中图分陈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245-01

线损率已经成为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经济指标与依据。电能生产是发电厂提供的,所生产的电能需要通过传输与科学分配,方可为广大用户使用,在此过程中,电能经历了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电网元件,诸如变压器、传输线路等装置设备,所有这些都会耗费一定电能,继而引发线损。

1 影响电力线路线损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常而言,电力线路损耗可以通过总供电量-总售电量而得出,线损率即线损电量与总供电量的比,线损率=(总供电量-总售电量)/总供电量×100%。具体而言,影像电力线路线损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技术因素所引发的线损,二是管理因素所引发的线损。

1.1 技术线损

在电力线路线损中,有部分线损是难以避免的,此部分即技术线损,也被称为理论线损。技术线损指的是电力线路输电、配电中,由电网负荷及设备参数所引发的线路损耗。技术线损可计算得出。随着电力系统改造与技术的逐步升级,技术线损也随之逐步降低。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幅降低,仍需进一步开展技术革新,加快研发更节能降耗的设备,但当前而言仍有一定的困难。对于电力企业具体能力而言,为了降低技术线损,还需制定中长期目标和方案。

1.2 管理线损

在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为准确了解用户所需电量,电力系统传输网络中总需进行互感器、电表等计量设备的安设,但是,此类设备多存在程度不一的误差,因而导致计量过程存在误差。加之抄收员专业素质不一,在计量过程中也会产生部分人为误差,即漏抄、估抄等。这些因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及措施不当所引发的电力线路线损,即所谓的管理线损。在管理线损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关键,因而较技术线损而言,管理线损更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也是电力线路线损控制中更多考虑的内容,由此可见,只要加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此部分线损将会大幅降低。

2 电力线路节能降损措施分析

2.1 技术线损节能降损措施

为了进一步降低技术降损,除了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外,还必须制定有利的技术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线损值。具体而言,要求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全面掌握地区电网资源,做好未来电网的规划工作,对各级电网布局加以调整,尤其注重对各级别电网供电半径加以确定,对于线路、变压器改造而言,应尽量更换为高损线径,对落后的高损变压器加以更换改造,并对无功补偿容量加以适当调节。

一方面,加快对现行电网进行升压改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电网电压等级加以简化,进一步改善负荷不均衡等问题,以减少线路损耗。可以将电压等级简化为五大等级,分别如下:220/380V、l0kV、66kV、220kV、500kV,其他等级则统一由变压器进行转变再加以输送;另一方面,应对运行电压加以科学调整。在确保电压质量的条件下,合理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端电压加以调节;此外,还应将导线截面加以替换,进一步更换线径可以科学配置线路负荷,减少电阻,降低线损。就负荷较大的线路而言,应尽量选用粗线径导线,以提高经济效益。

2.2 管理线损节能降损措施

为加强管理线路节能降损工作,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完善线损管理制。电力企业应在内部构建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管理线路线损及节能减损工作,并由分管副总直接领导。同时,应构建线损管理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管理制与奖惩措施,实现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2)切实加强理论计算,做好线损统计。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定期对电力线路线损展开理论计算,线损计算尽量选在年底,以便对年度线损加以总结。依据计算结果,为未来年度电力线路节能降损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结合企业运营中电力负荷变化状况,对计算结果及时进行分析,以明确线损变化趋势,对薄弱环节加以整改,每月和季度应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线损进行统计和分析;

3)切实加强线损指标管理。制定完善的线损考核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节能线损管理。电力企业及下属部门应坚持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线损工作加以统计,并上报到线损客服中心,以便及时对高损线路、高波线路加以分析和处理,达到降损节能的目的;

4)加强抄核收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抄表制,对抄收员应加强管理与考核,要求在规定抄表日内完成。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杜绝漏抄、估抄、不抄、不同步抄表等现象发生,加快推动智能电表及自动化抄表方式的普及,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此外,定期对抄表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责任意识、应变水平及职业能力;

5)加强营业普查。为减少漏费等问题的发生,应加强营业普查管理,以及时发现由于管理不当、业务不熟、抄表工作不到位所引发的偷、漏、错抄情况,并及时加以补救,减少由于计量装置故障及人为因素所引发的错误,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6)做好装置管理工作。对于所用计量装置而言,应委派专人定期巡检,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加以处理,安装计量装置过程中,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安装的正确性;

7)采用防窃计量装置。应加快普及反窃电能表,将其集中设置于表箱中,并加装相应的锁具,进行铅封,采用有力的保护措施。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线路线损与节能降损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电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大举措之一,应注意的是,这项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加强节能降损,必须分别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出发,切实落实各项降损措施,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展开积极整改,逐步提升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及时洞察电力线路线损状况,以确保节能降损工作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浙江大学发电教研组. 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的技术措施[M]. 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4.

[2] 张伏生, 李燕雷, 汪鸿.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2,11(04): 18-23.

[3] 王立军.浅析电力线路线损原因及降损节能的应对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6):98-99.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推动

引言

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消费者及一系列市场主体等的行为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对经济发展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的重视,开展科学针对的人才培养、政策扶植、产业发展,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服务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概述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步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均开展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际内容予以充分明确,有利于人们尽可能认识其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包括:(1)总体技术,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相关技术,该项技术属于编辑计算机程序的核心;相关管理技术,该项技术是对计算机系统开展管理、控制的重要方法,可防止系统出现相关问题,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有序运行。(2)与计算机零件相关的技术,主要指的是制作计算机等设备一系列零件的技术,并对各种零件开展装置。(3)计算机科学技术中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理技术,诸如管理信息、存储信息等,以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便利。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1.计算机科学技术促进经济不断增长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产业得以发展而成,依托信息的传播、共享,进而推动经济不断增长,主要表现于:(1)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一大批高校相继投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大量企业开始引入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生产,一方面改善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一方面减少了员工生产劳动量,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进而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增长。(2)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共享变得越来越迅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考验,各式各样信息的不断利用,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产生的巨大压力,进而推动了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2.计算机科学技术转变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管理是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发展所极为关键的一环,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企业管理系统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到推广,且不断推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于:(1)一些企业中,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自动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企业开展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可自动化地开展流程的管理、提醒,有效缓解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改善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效率。(2)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开展企业管理期间,因员工数量庞大,使得企业管理人员通常要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以管理层管理信息为例,以往重视要花费相对长的周期方可为各层级员工所知悉,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运行下,可使各级员工于尽可能短地时间内掌握企业管理项目变更等信息,进而为企业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3.计算机科学技术强化商业活动安全性对于传统商业活动而言,受时间、地域束缚,使得双方均难以有效评定相互信誉状况,进而使得商业活动产生相应的风险;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活动安全性则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于:(1)商业活动交易双方可实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得到对方的信誉评价,还可结合大量合作者对其评价,已对其信誉状况展开综合评定,进而可强化商业活动中的安全性,减少商业交易风险。(2)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信息在快速传输的同时,还可对其采用安全的信息加密技术,使信息仅限于为发送者、接收者所获得,进而确保商业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促进商业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强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全面社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强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1.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企业要紧随时展,融入进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因而,企业应当强化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学习、引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生产环节逐步开展专研、总结,基于他人先进发展经验,寻求切实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依托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手段,强化员工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及业务操作水平,确保员工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积极与高校科研部门进行沟通往来,真正意义上达成企业内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2.强化企业内部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众多企业而言,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掌握方面依旧较为单一,难以在实践应用中举一反三,进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不良影响。鉴于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统一性原则,确保生产者、客户在应用软件管理应用方面基于统一性原则指导,形成共识,从而使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到位的服务。此外,在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应用过程中,企业应当尽可能确保计算机应用系统、使用过程的简单化,唯有如此,方可更有利于客户、生产商充分参与进商业活动进来,推动企业自身进步,为经济发展奠定有利基础。3.推动我国计算机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应当强化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我国应当自基础培养着手,强化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普及,提高对高校计算机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高校计算机学科。结合当前高校双一流工程,推动更庞大的高校计算机学科队伍发展成全球高水平学科,引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层。除此之外,开展好职业教育工作,确保我国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可培养出紧随时展、满足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式各样高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内涵,全面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强化企业内部计算机应用水平”、“推动我国计算机人才发展战略实施”等,积极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浩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简[J].现代营销,2015,(11):10-11.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3

[关键词]XBRL;会计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40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XBRL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缩写。互联网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建立的基础,应用XBRL编写财务报告,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并能共享会计数据资料,将会计语言与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会计信息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计算机语言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和计算,并使用软件进行处理,能保证会计信息反复使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1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概述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计算机语言的一种,是针对财务报告信息工作的一种应用,能够在计算机中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换活动。现阶段,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将所有的会计数据通过分析,将信息分为不同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标注。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使会计信息工作更加规范。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紧密结合起来,并按照数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对数据进行多样化的组合。

2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与会计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性

2.1 提升国家竞争力

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家竞争力,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经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发达国家针对XBRL技术比较重视,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用XBRL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2 有利于企业控制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换,并能够按照企业需求,调动会计信息。使用XBRL技术,还能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展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管理范围,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使用XBRL技术,能够找到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缺点,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2.3 减少获取信息的成本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能够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加快对信息的分析速度,加大信息扩展力度,还能使信息更加明显。当企业投资人想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时,能够按照需要信息的条件,以最快的速度筛选会计信息,强化信息分析,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2.4 减少会计业务对事务所的影响

在会计师事务所中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降低会计审计工作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会计信息的读取速度。XBRL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模式,保证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在会计审计中使用XBRL技术,能简化会计信息,并针对会计信息对影响客户财务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更有意义的分析结果。

2.5 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使用软件分析会计信息的内部情况,掌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分析出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 有利于政府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与会计信息相结合,能够有效保证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政府部门要定期监管核实部分会计信息,有效减少会计信息成本,提升政府对会计信息管理的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能够减少总体数据中的问题,有利于其按照实际的会计信息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2.7 提升软件的利用率

在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软件的发展。企业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可提交使用反馈,软件开发商要根据反馈内容不断完善软件功能,从而使更多的会计信息管理者都认可并使用软件。

3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

3.1 国家颁布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标准

现阶段,我国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情况,制定了有关XBRL的相关标准,能够按照技术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技术的统一标准。现阶段,世界针对XBRL的相关标准已经在各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我国要按照实际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修改标准,并适当增加或者删除相应内容,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提供有力保证。

3.2 相关规定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详细分类

现阶段,我国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实际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包括财务、监管、企业控制等多个方面。我国相关部门也根据现阶段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际使用标准,并不断丰富其分类。

3.3 使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实现文档的建立及应用

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做成实际文档,再进行推送,能够更加显著地看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使用方式,并按照实际文档,使用相关技术,有效保证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推广工作。按照实际工作需求,逐渐完善各项技术。推广文档后,企业还能按照文档中的内容对技术进行使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改进技术,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4 现阶段我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分类的特点

4.1 逐渐完善,达到国际标准

现阶段,国际上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标准已经确立,我国的标准也在实践中不断逐渐完善,从而达到国际化标准,现阶段,要按照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对技术进行调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国际标准,得到国际认同。

4.2 拓展性较强,满足客户要求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按照企业或相关部门使用的实际情况与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在标准中添加各方面的元素,能够逐渐完善技术的根本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扩展相关技术,以提高使用率。

4.3 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现阶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创新,能够按照实际的分类对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在使用过程中,技术能够将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地展示出来,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按照使用的实际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以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信息的使用效率。

5 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具体方法

5.1 按照标准逐步实施

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对技术的反馈情况,逐渐实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推广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更加适合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推广方法。还要与会计工作相关部门合作,如财务部门、证券部门等,以得到更多大型机构的认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新技术。

5.2 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

要选择专业学习XBRL技术的人才,组建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加大技术研发,按照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技术内容。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XBRL的推广进程,保证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获得市场认同。队伍中还要有专业的推广人员,有效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

5.3 严格做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文档投送

针对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的文档,要保证其实用性,并按照实际的推送目标对文档进行适当修改。向企业投送的文档要符合企业的财务整理工作需要。对财务部门投送的文档要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要能够形成软件。针对会计事务所的投送文档,要带有审计功能,并按照会计事务所的业务范围,逐渐完善软件功能。

6 结 语

现阶段,我国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指标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经得到很多公司的认可,这些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建设工作中,并能够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使其更加接近国际标准。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国区的组织,尽管现阶段我国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利于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应唯.携手共进,积极稳妥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J].新会计,2009(11):3-6.

[2]应唯.加快中国XBRL分类标准建设,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J].财务与会计,2009(1):57-59.

[3]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迎接会计信息化时代来临――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就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推广应用若干问题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2010(12):7-10.

[4]张金凤.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翁彬瑜.海西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XBRL的推广[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9-32.

[6]傅樵,徐伟,孔庆林.XBRL在会计信息化教育中的推广应用对策

[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7]陈文军,周超.关于加快XBRL在我国推广运用的深层次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0.

[8]唐子翔. XBRL在我国应用及推广[J]. 商, 2015(31).

[9]路军,张敏. 浅议央企实施XBRL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15).

[10]陆云霞.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 2015(26).

[11]麦琼丹.供应链成本管理XBRL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5(10).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4

生活在复杂的技术体系中,如何以简单的方式面向复杂,这既是技术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是技术应处理的问题。技术体系占据了几乎我们生存空间的全部,而技术的应用几乎占据了我们生命时间的全部,因而简化复杂是事关生存的。简化复杂就是平衡生命与技术的权重,技术在时间处理上必然要以生命意义的体现为重要特征。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从设计角度而言,技术简单性应回归人的全部现实生活。技术承载着人文价值,应从根本上立足于人类的整体利益,回归现实生活。技术面向人的现实生活,就设计而言,就是向人类真实的价值需求回归,使其从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短视中摆脱出来,实现人性化设计,避免机械主义和功能主义对人的本性的肢解,力图全面地反映人的本性和需要。

1基于系统元素的设计的简单性原则

系统可以由元素、结构、功能、环境四个要素来刻画。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具有某种稳定性的系统元素的组织形式和结合方式。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中所表现的属性、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元素、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元素、结构的表现并反作用于结构。系统论下贯彻简单性原则的技术设计,就是基于系统的元素、结构、功能和环境因素而区分不同的简化类型,从而寻求设计的人性化之道。系统论指出,系统的元素数量越是少,相互作用越弱,那么就越是稳定,因而,系统就越不容易出问题。就是说,系统的每个组件分别运行在标准的或性能允许的情境中不易出错,而聚在一起却会因相互作用而导致故障。进而,系统中一个细节问题,可能带来全盘的差错,美国的航天飞机出事,就源于一个小问题。系统论而言,系统的构成部分越少,子系统间的作用越少,那么系统内的消耗就会减少,节约了物质和能量,促进了信息流通,系统效能得以提升。系统要素数量庞大是现代复杂性技术系统的普遍特征,也是造成现代技术系统复杂性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就组分复杂性来看,寻求系统的可靠性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在符合性能的前提下保持系统简单性,不必要的部件及多余的复杂结构只能增加系统失效的概率。

当然,减少组分复杂性的设计方式有多种途径,而措施之一是在机体构造中采用整体构件,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就是这一类型。就类别复杂性而言,系统要素多样性增加,要素间作用的复杂性随之增长,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加。这一维度下贯彻简单性原则,无疑就是指向系统的稳定性。因而,减少类别复杂性的机械做法就是消减要素,这种做法显然不得当,比较可行的做法就是减少要素异质性。进一步思考,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变得相当复杂,技术系统所需的认识、部署、使用和维护,既极大地占用了我们有限的时间与资源,又极大地增加了整个技术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技术设计的简单性思想,正是基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面向人的自由的终极目标。时间是人类自由的尺度,是人的存在本质,是人类自由的空间,“一切节约归根结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技术设计的简单性原则,旨向时间,无疑亦是确定性的寻求,是为人类寻求可以栖身的稳妥之策。

2基于系统结构的设计的简单性原则

系统研究最关心的是把所有元素关联起来形成统整体的特有方式。组分及组分之间关联方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在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往往把组分的关联方式称为结构。当系统的元素很少、彼此差异不大时,系统可以按照单一的模式对元素进行整合。当系统的元素数量很多、彼此差异不可忽略时,不再能够按照单一模式对元素进行整合,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别按照各自的模式组织整合起来,形成若干子系统,再把这些子系统组织整合为整系统。一种最简单的情形是,由于系统规模太大,必须对元素分片管理,因而把整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但不同子系统具有相同结构。技术简单性,常指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成统一结构,使所有细节各得其所,各有分工。事实上,如果想要看到真正被简化的技术,就必须能够理解系统秩序。贝德特认为,简化是“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这个本质,就是其余一切事物都从属于它的那个本质。”

首选,系统的要素与结构关系看:简化结构,就同一层级而言,简化结构的办法就是把性质相同或是相近的要素集中并取,从分散到集中,化多为一(包括替代),先形成功能区域,再集中功能区域,实现从面到点的集约,节省了材料,简化了结构,节省了空间,也使同一层级的要素大大减少,大大提升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效率。集成电路就是简化的方式,集成电路的实现,使计算机成为“掌中之物”。从结构因素出发寻求技术的简单性原则,主要在于寻找同质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即按某种模式将同质要素有序整合,提高组织序化程度,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其次,从系统的要素与层级结构看:压缩层级,简化结构意味着减少层级,空间上而言可以使系统扁平化,从而减少复杂性。由此出发,思考计算机存储记忆功能,存储记忆内容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结构的复杂,记忆库的容量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复杂性的增加。它仍由同样的基本组元构成,按照同样的原理组织和标引,由基本形式相同的程序进行操作。因而,可以说系统由于规模增加而趋于复杂,但仍然保持简单性,因其基本结构未变。在某种绝对意义上说来,当一个物体只包含少数几个结构特征时,它便是简化的;在某种相对意义上说来,如果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这里的特征,并不是指成分而言,特征指的是事物的结构。结构特征是为了总体式样而确定的,局部成分的特征越是少,其总体结构的特征的数目反而会越多;换言之,局部越是简单,整体反而越复杂。

3基于系统功能的设计的简单性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动物志》中对人的手做过独到的分析“以手为例,它既是爪,是螯,是角,又是矛是剑或是其他什么武器或工具。手可以是所有这些东西,因为手能把握它们,持有它们。自然界成功地设计了手的这种本然形式以适宜多种功能。”如果将手视作自然界馈赠给人类的工具的话,那么这件工具无疑是用至为简单的结构完成了比自身而言复杂数倍的功能,那么技术对人手的模仿,以一种形式实现多种功能,本身而言就是简单性的追求。工具专著于某一特殊功能,自然是对简单性的追求,“单在北明翰就生产出约500种不同的锤,不但每一种锤只适用于一个特殊的生产过程,而且往往好多种锤只用于同一过程的不同操作。工场手工业时期通过劳动工具适合于局部工人的专门的特殊职能,使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这样,工场手工业时期也就同时创造了机器的物质条件之一,因为机器就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结合而成的。局部工人及其工具构成工场手工业的简单要素。”

同时,我们看到,技术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向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的发展,实质仍是对简单性的追求。因而,技术实现单一功能与实现多种功能本质而言都是简单性的追求,前者是技术专一的简单,是在众多功能中集中凸显一种功能,是对纯粹性的追求,但追求的结果使技术出现了多元化。技术功能的专一取向,与技术整体的多元性,实质并不矛盾,而恰恰是简单与复杂的统一。复杂是其自然呈现的东西,而简单却是主体追求的目标,后者是使技术多维而简单,即技术以一种形式而实现了多种功能,“一卡通”就主体而言,实现了“一”的简单性追求,而“通”却实现了多种功能,体现的却是“一”与“多”的关系,因而,不难发现,技术的多元功能的实现与主体的简单操作正是基于简单与复杂的辩证统一。就现代工业化流水线而言,流水线的某个截面是对技术简单性的追求,而流水线的多个截面却是多元性的呈现,但整体而言却又实现了简单的突破。流水线创造了现代生产方式的福特说,“我们的车与别人的车在服务功能上只比其他的车多两点,一点便是车的结构简单因而操作方便,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的车型设计方案中并未特别去注重单纯的享受型车。我们的车尽管没有一些为享受而提供的华丽设备,但在顾客心中我们的车还是与其他的车型使用起来是一样愉悦的。因为我们现在公司的规模已经非常大,因而我们有能力来依据价格做些特别的车,就是为了买主的所需为他提供他想要的服务。”

福特的流水线实现了技术的简单性的追求,但进一步观之,我们发现福特的汽车设计理念依然是简单性的追求。并且,福特的理念里还闪烁着另一种难得的思想,就是技术的自由思想,即技术实现为主体量身定制的理念。如果说主体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而实现技术的追求,那么这种技术的实现就是至高意义的技术的简单性。可以说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理念皆为对自然的自由把握,在技术的进程中,技术正是带着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而不断向彼岸世界迈近。因而,从社会角度或是更抽象的意义上而言,社会总体需求,正是给技术以简单性的启示,而技术也正在以简单性的追求实现社会的多功能的追求。就此而言或更宽泛的意义而言,技术正在以简单性的目的现实人类多元的追求。

4基于系统环境的设计的简单性原则

技术是人类面向世界的自下而上方式,是人与环境的结合点,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技术的结构以适合外部环境。“随着我们关于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的不断拓宽和加深,我们将发现,计算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些简单的普遍法则支配,计算机程序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环境的复杂性。”我们看到,技术与环境间的交互,既使技术系统复杂性不断升级,亦使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加,技术系统俨然已经成为人类的整体性的复杂的生存背景。对于背景式的生存方式,技术的许多行为的结果直接延伸至未来,因而正确的预测不但关系到合理的选择,更关系的人类的延存。同时,伴生复杂性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人类尤需更加稳健的方式平衡不确定及其可能风险。技术系统成为人类现实环境,意味着高度发达的现代技术系统必须高度有序有效运行,任何一个技术子系统甚至一个级组件的运行失调,都将影响和破坏整个技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危及由现代支撑的人类社会。因而,从设计角度,就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这必然涉及到许多环境因素是否纳入到设计思考。显然,若考虑到环境的特殊性,那么技术的设计方案将随之改变,但理想设计是完全理性的,现实的设计总是面临着诸多未知因素,由此,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必然不断增加,即使如此,设计亦不可能应付所有可能。因而,理性的不足,设计的破缺,只能将不断产生的问题交付时间加以检验和弥补,而人类则进入不断升级的复杂性及其风险之中。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5

【关键词】技术知识/难言知识/专用知识/企业技术创新/组织

【正文】

一、导言

自19世纪以来,技术进步方式发生了两方面彼此关联的重要变化:一是r&d活动的体制化,使组织而不是个人成为科技成果的母体; 二是r&d活动的企业内部化, 使企业而不是大学或独立研究机构掌握了社会大部分r&d资源,逐渐成为了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 而不只是人工制品或商品的生产主体。近二十年来,尽管产学研之间技术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作为技术知识生产主体的地位并未改变,企业内部r&d 进而企业之间技术合作依然是企业捕捉创新机会并获取创新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的主导组织形式。这种状况恰与斯蒂格勒(g.stigler)早年的一个假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他看来,随着r&d活动的增长,将会出现一个基于市场的创新劳动分工过程,产生大量的出售技术知识的专业化的工业研究实验室,而这种专门实验室的绩效将丝毫不比企业内部实验室逊色。[1] 虽然此一预言未能在市场经济国家应验,但与其类似的分工模式却以“科学”的名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到了终遭失败的真诚尝试。这双重的证伪,突出地表明了新古典经济学和我们的传统经济理论在处理技术发展问题上的不足。因此,重新思考技术的本性以及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就成了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迄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两种视角。其一,可称为交易费用视角,导源于科斯(r.coarse)的企业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2][3]其二,是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视角, 导源于博兰尼(m.polanyi)的知识论[4]和纳尔逊(r.r.nelson)等人的经济进化论。[5]在交易费用视角下, 焦点是技术的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之高下:正是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所招致的高昂的交易成本被视为r&d活动内化于企业的主要原因。在技术知识视角下,难言知识(tacit knowledge)、专用知识(specific knowledge )以及组织学习等概念占据着重要的解释地位:有关“如何去干”、“如何进行改进”的启发通常体现在组织常规中,那些拥有内部r&d的企业能够通过频繁的内部知识学习与交流形成整体的组织能力,从而善长于利用特定的技术机会并将其转换成可销售的特定产品。在这里,要害问题并非交易成本之大小,因为创新过程中运用的那部分现场知识和专用知识只能在此一过程当中经由实践而生成,乃至可以认为不存在此类知识的先验市场及交易费用。尽管这两种解释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但人们并未对此加以深究,而是并不悖地同时采纳了它们。问题还在于,交易费用解释仅限于一种静态观,它预先假定了一个技术市场,并把关注的对象仅仅放在技术上,却忽视了与商品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的比较;技术知识解释采取动态观,自然是其优点,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技术交易市场确实存在和发展着。这些问题便引导我们进一步探究技术、人工制品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以期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创新组织问题。

二、技术作为知识

虽然人们广泛地使用着“技术”一词,但各人心目中的技术概念却颇不一致。迄今的研究已充分地揭示了技术定义的多样性和定义技术的复杂性。[6][7]技术究竟是一种能力或知识或手段或活动过程,似乎仍将作为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8]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既不可能在本项研究中回避对技术概念——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一——的理解,又不可能在这篇文章里就技术概念作展开的讨论,甚至为它提出一个新的定义。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进行一种选择。事实上,技术定义的多样性决定于定义技术的复杂性,而定义技术的复杂性又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多维性所造成的。技术,既是一个多维的东西,我们便可以对自己所采取的认识视角加以选择。本文倾向于选择:技术是一种技能和知识。更确切地说,技术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周围环境过程中所习得的处理、使用和制造有用物品的技能和知识,可简称为技术知识,而不是任何形式的人工物——无论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

有必要陈述几项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的理由:

首先, 把技术看成是知识, 选择的是17 世纪首次出现的技术( technology)一词的基本义(meaning )而非关于它的引申义(signif-icance)。该词按其希腊词源,来自techne(意思是art和craft和logos(意思是word和speech),意为对技艺和手艺进行讨论。这种言说为使技能这类主观知识转化为可清晰表达的客观知识提供了机会,而且也显然是技术知识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基础。

第二,把技能乃至专业能力(expertise)、能力(capability)纳入技术知识的范畴内,使我们的论点有别于邦格(m.bunge )等人的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观点。问题是,把能力范畴纳入知识范畴的合理性何在?这里,科学家兼哲学家博兰尼对“难言知识”的发现及其哲学意义的探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4] 他的哲学体系由以成形的支柱之一即是一项简单的观察事实:“我们知识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具体到技术领域,他发现,关于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论述并不能把这能力表达完全。任何一项技术都可以看作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能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能这两部分之和。通常把前者命名为可清楚表达的知识(articulatable knowledge或codifiable knowledge),把后者命名为难言知识。这样,技术知识就是两者的并集。如果把技能和知识并列使用,技能就是难言知识。既然如此,两者的相对份额和重要性又如何呢?博兰尼指出,人类大部分技能和专门能力都是难言类型的知识,“甚至在现代工业中,难以描述的知识仍然是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4],p.52 )博兰尼的论断业已得到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广泛引证和确认,成为进化经济学和创新理论的思想基石之一。[5]

第三,把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加以区分,突显了技术的信息特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技术交易的本质以及技术交易和一般商品交易的重要差别。比如,对一项技术信息的使用不会使它磨损;对一项技术信息的出售也不会使卖主失去此项技术。技术的这种潜在的“使用的非排他性和产权的不可排他性”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特征,使得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远胜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缺陷。这正是“自由市场将导致r&d投资不足”这类著名论断的立论依据,[9]亦是争论不休的“知识产权”问题的现实基础。当然,把技术知识等同于技术信息是不恰当的,因为技术知识还有难言的和专用的部分,技术信息只是技术知识的一个子集。所以,一般认为,技术是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的并集,或者说是潜在的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混合体。[10]

第四,把技术看成是知识,也是基于技术史研究的成果而进行的选择。自雷顿(edwin layton)“作为知识的技术”一文[11]发表以来,技术史家日益确认了技术和工程并非科学的衍生物,而是与其有互动关系的自主的知识领域;恰恰是知识,而非人工制品,才是技术的根本。有人提出,技术史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技术知识内容的变迁而非人工制品的变迁上,应该在技术知识进化的认识论框架内,思考技术变迁的模式。[12]文森迪(walter vincenti )有关航空技术史的出色研究正是细密地探讨“工程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engineering )的一次成功,他再次确证了技术知识相对于科学的特异性和自主性。[13]这些都表明,定义技术为知识,不仅不会造成与科学的混淆,而且只是当我们把技术看作一种知识域时,才更有必要去辨白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把技术看作知识,是在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这一背景下从认识论的角度作出的一种实用的方便选择。我们认为,对技术概念的孤立界定并不具有自足的合理性。相反,只是当我们从初始界定出发获得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系统后,才能进一步确认其合理性。换言之,技术定义的合理性是背景依赖的(context-dependent)。就此而言,我们并不排斥对技术定义的其它选择,而且我们愿意相信,每种选择在其解释背景中都可能是富有成效的。

接下来,我们尝试探讨一下技术、工人制品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知识和工人制品

人工制品本身并不就是技术,但它内含着一定的技术知识,是技术知识的一种物化形式。通过剖析人工制品,探究其结构和功能,人们就有可能把握其内在“本质”,诸如设计技巧、工作原理、组成成分等,甚至搜索出其制造工艺。这个从人工制品中求解它所体现的技术知识的过程,就是日常所说的逆向工程。逆向工程并非总能奏效,它能成立的前提之一,就是人工制品确乎体现了相当的生产技术知识:逆向工程成功的另一个前提,则是其实施主体必得拥有相当的背景技术知识。

但是,人工制品的生产目的显然不是供竞争对手“解剖”用的。恰恰相反,人工制品的功能在于满足用户特定的需要,用户关心的是其整体性能而非其生产技术。作为界面(interface)的人工制品,[14] 其设计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力求减少对用户的技术知识需求,使用户在仅仅拥有十分简单的使用技术的条件下就能够方便地操纵该人工制品。也恰恰是这种简单的人—机界面,使人工制品有可能获取广阔的生存空间。相反,如果用户需要掌握象制造商拥有的那么多的背景技术知识,才能去使用人工制品,那么,这件人工制品也就丧失了其使用价值。因此,对于人工制品的生产者来说,他完全有动力去把人工制品制造得连傻瓜都会使用,而同时使最能干的索技者也变成傻瓜。而要达到此一目的,就需要相当水准的技术知识,去建构精巧的人工物—人的界面,尽可能地把涉及此一制品的技术包络在内部,隐匿起来,使之处在封闭状态。这时,人工制品对于用户的意义,就是其体现的界面,就是其所能发挥的功能。这一界面实质上就划定了生产者的技术知识和用户的使用技术乃至生产技术之间的边界。正因为界面简单,消费者才有可能在知识不多的情况下操纵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人工制品;用户企业才有可能立足于各种人工制品去建构自己所需要的特定的生产技术。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没有全知全能者。人工制品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顺应了人类的知识限度,它使上游的技术知识对用户处于封闭状态(黑箱),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用户的知识要求,使后者有可能立足于人工制品去进行其它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新的技术实践,从而加速了技术知识的累积性增长过程,加速了自然界的人工化进程。

怀特海(a.whitehead )曾经说过:“所有的习字帖和大人物演说时反复引用的说法——我们应该养成思考我们在做什么的习惯,是一个大错特错的陈词滥调。事实恰恰相反,文明是通过增加那些使我们不加考虑就能实施的行为的数目而进步的”。哈耶克(f.a.von hayek )在其著名论文《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里引证了这句话之后,接着说,“这在社会领域极为重要,我们不断地利用我们不理解的公式、符号和规则,并通过这种利用,使我们能够得到那些我们个人所未掌握的知识的帮助。”([15],p.83)

我们相信,上述说法也适用于技术知识的人工制品。似乎可以说,文明是通过增加那些我们无须太多知识就能使用的人工制品的数目而进步的;也正是这种对我们并不理解的人工制品的广泛利用,使我们能够得到那些我们个人所未掌握的技术知识的帮助。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生产技术/使用技术的二分是相对的,两者也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比如,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恰恰就是巧妙地配置并使用人工制品(如机床)的知识与能力;一个空军飞行中队的作战技术恰恰就是适当地配置和使用作战飞机的技术。这种“使用”技术绝不低于也不可还原为生产这些人工制品的技术。从这些例子中也可获得一种启示,那就是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并不具有与消费过程和消费品相对而言的优越性,在技术分析中,两方面都是完全对称的。

最后,需要指出,人工制品并仅仅是技术知识的产物和体现,它同时也是社会知识、文化价值和美学观念等的产物和体现。人工制品的形成过程正是对技术的和非技术的因素的权衡取舍过程。这恰恰是技术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者能从人工制品这种“文本”里读出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因素[16]的内在根据,也是考古学之为人文科学、考古学家能根据人类远古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人工制品去建构当时之社会状况的重要原因。

四、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人工制品并不就是技术,那么掌握技术知识的人就更不能被看成技术;如果说人工制品所体现的技术知识是死技术的话,那么体现在人身上的技术知识就是一种活技术;如果说人工制品是技术知识的“存储品”的话,那么人就不仅仅也可以是技术知识的“存储器”,更重要的则是技术知识的“选择器”、“解读器”和“生成器”。人工制品所内含的技术知识以及用语言表达的技术知识,只有靠掌握技术的人才能解读出来。同样地,也只有靠掌握技术的人的技术活动,才能在已有的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

活技术存在于个人的记忆中,是个人知识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个人知识中,总有一部分是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而且专用于该组织,即只有在组织网络中才有意义和价值,可以称为专用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specificity)说明了,技术知识通常并作孤立地存在于某个人身上,而是存在于个人之间、小组内部、组织之间等人际关系网络之中。个人知识只是在这种网络背景中才能得到恰当的评价,才能彼此关联形成有机的技术知识整体。该知识整体可以称之为组织知识,它并不是组织中个人知识的简单加总。[ 5]组织知识作为无形的组织资本,也表现出很强的专用性。这种专用性意味着,组织往往在特定的技术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当组织转向其它技术领域时,其中原有的组织学习程序即遭不同程度的废弃。也就是说,组织知识只是在外部社会关系(比如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网络中才具有价值。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专用性说明了技术知识的社会分布是非对称的,个人并不是彼此等价的,组织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既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也是技术知识增长的推动力。当然,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的专用性是有程度上的差别的,也是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转变的。

存在于个人或组织中的技术知识的另一项特征是,它们并不都是易于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的,因而就不易写进“蓝本”(blueprint)里,以独立于个人或组织的方式,象公式信息或专利信息一样进行传播。这部分知识正是博兰尼所着重强调的难言知识。从技术知识传播的角度看,难言技术不可消除性的重要含义在于:技术知识的人际交流从来没有摆脱似乎也不可能最终摆脱’师徒传承”或面对面的密切的人际交往的形式;技术知识的组织际或区域际交流需要以个人或小组为媒介,通过人际关系或人的迁移去完成。比如,拥有难言技术的个人可以离开一家企业而受雇于另一家企业或者开办新企业,从而实现技术知识的转移。技术知识的难言维度提醒我们,技术转移决不仅是技术信息的传播,也不是生产设备的空间移动。博兰尼曾对匈牙利的一台全新的进口灯泡吹制机作过考察,发现同一台机器在德国运转良好,而在匈牙利整整一年都没有生产出一个合格灯泡来。([4],p.52)。对此, 我们自然并不会感到陌生。星野芳郎也曾指出,技术常识和基础技术是最难转移的,因此“向中国的技术转移,在把机械、材料以及成套设备带进中国的同时,更有必要带入有关现代技术的最基本的作业方法和运用制度。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让日本技术人员长期住在中国,通过现场指导,使作业标准和主系统的运用制度真正固定下来”。([7],p.11 )这里所涉及的还仅是基本操作技术的转移,要使受方真正掌握实质技术其难度就更大了。

从技术知识增长的角度看,难言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个人或组织产生正确技术问题的源泉。也就是说,难言知识作为个人或组织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积累起来的“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自发地引导着个人或组织的注意力和关注方向,以辨识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通过集中意识(focal awareness), 解决将要获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难言知识既包含着发现技术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法预期。简而言之,难言知识孕育着“正确的”技术问题。正因为如此,博兰尼更喜欢用“难言的知”(tacitknowing)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说,技术知识的增长和人工制品的创造过程是难以明确表达的,更是不能形式化的,谁也找不到技术进步的算法。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个人或组织知识的专用性和难言性方面,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个人或组织在技术知识问题上的特异之处。更一般地,个人或组织的知识基础难言地制导着个人或组织技术知识增长的速度和方向,从而产生渐进的累积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这是因为,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存储与其相关联知识的能力;知识基础越深厚,其吸收能力越强,对外部技术机会也就越敏感,因而也就越易作出超前反应去开发新技术能力;[18]知识基础中孕育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预先地定向了技术进步,它反过来融入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体系,形成累积性增长,而不是一种颠覆。

上述技术观,既与那种认为技术不过是独立于人或组织的物的观点不同,也与那种把技术看作可以普遍适用的易于复制的信息的观点迥异。我们相信,把技术理解为知识,认真对待难言的和专用的技术知识,认真对待这类知识与个人或组织的不可分性,能够使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安排有一种新的认识。

五、技术知识和r&d的组织安排

在考察过技术知识和工人制品的关系、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之后,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技术创新的组织问题,尤其是r&d 机构内部化于企业的微观机制。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经验研究的发现,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运用的经验调查与分析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9](1 )在企业运用于创新的知识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企业内部的r&d 努力和现有的专门技术能力,余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企业外部。在企业外部知识来源中,贡献最大的是其它企业,尤其是用户企业和供方企业以及竞争企业。其次才是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其在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各不相同,变动范围大致是5—20%。(2)从企业内部获取的知识主要与r&d 和设计相关。从这类活动以及生产岗位上获取的难言技能,与那些来自文献资料和学校教育的正规知识相比,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当然,企业亦通过关系网络,从其它企业和研究部门获得某些难言知识。(3)来自企业内部的那部分知识,约有半数是企业员工在r&d、设计、生产和销售活动中通过组织学习集体地获得的,另外一半则是纯粹的个人知识,是个人先前所受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产物。(4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的更有价值的贡献,不是具体的样品设计与开发,而是其发现的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巧。这些结论突出地表明了,就企业技术创新而言,内部技术知识较之外源技术知识、组织知识较之个人知识的相对重要性。

有关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因素的经验研究则表明:[20](1 )成功创新的特征是善于捕捉和理解用户的特定需求;失败的创新则常忽视或无视这类需求;(2)企业内部开发、 生产和营销活动的匹配十分重要。成功者具有这种协调技巧,而失败者则常常因为缺乏内部知识交流而无法协同。(3)成功的创新者,尽管都有内部r&d能力,但是,他们对来自企业之外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有相当的利用;失败者则缺少与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交流。以上三点发现分别证实了供方—用户关系链条、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网络、外部公共技术知识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性。

上述两方面的经验发现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发生的背景是三个彼此相关联的网络的叠加:企业内部网络、企业间网络、相关于该企业的公共技术知识网络。这三种网络,既是技术知识交流的网络,也是社会交往网络。这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所由以发生的技术—社会支撑结构,它是企业所建构的,反过来又建构着企业(这里暂不考虑政策、法律等上层结构)。可以说,一家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过程,也正是不断地重建这三种网络的过程。

在这里,问题并不是“企业为什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定义”为企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进行技术创新。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的技术知识主要来自内部网络?为什么企业又需要一个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支持?

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看,企业的特征就是其技术基础,这种技术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等人工制品上,更体现在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中,企业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充分利用当下的物质手段和各种投入品去生产用户企业或消费者所需要的人工制品,从而尽可能地获取最大收益。正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和基本目标决定了企业的议事日程和认知范围,使企业员工在互动过程中建构出企业历史与未来发展的“因果图”(cause maps),[21]界定其特定的有待解决的近期、中期和远期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当一个技术问题被个人、小组或企业确认后,个人或组织的“支援意识”总是被首先调动起来,搜索这些严格地依赖于背景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也许对整个企业是难言的,但在特定的小组如产品开发小组,也许就易于传达;这些问题也许对企业外部网络是难言的,但在企业内部却可以是彼此明了的;这些问题对企业是重要的技术问题,但对于外部网络来说也许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正是企业技术问题的难言性和专用性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成为最佳的问题解决者。如果企业没有相当水准的技术的人力资本,那么,企业就连真正的技术问题是什么,都难以辨明,又怎么谈得上去进行技术创新呢?反之,正是因为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水准,企业才能够捕捉到恰当的技术问题,也才能够去认知和建构外部技术知识网络,以备不时之需。但这种对外部知识的利用总是决定于内部的解题过程和运行系统。上述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的社会交往、价值认同、知识共享与交流、专用语言的生成等都有助于内部技术问题的捕捉和解决,都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的认知特征,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不是随机的。[22]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并不是海阔天空地搜索技术知识的社会总“库存”,随意引用各种技术知识。相反,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上,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供方—用户链条上,由于企业特定的人工制品和人力资本,便得企业只能发现并尝试解决特定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并在这一背景下评估和利用可得的外部技术知识。换言之,企业的技术搜索总是局域搜索,其搜索的方向、范围和有效性均受制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基础。正是这种状况,使企业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既是对企业内部技术传统的更新,更是对这种传统的扩展,由此形成企业技术知识的积淀和累积性增长,使企业通过人工制品的生产在市场上保持其特定的与其它企业相区别的专业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目标就是以人工制品在市场上一争高下,而主要不是以出售技术知识获取利润。企业为什么就不可以直接出售技术知识?这是因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难言的,它就无法与组织分割开来,也就难以出售;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专用的,它就少有需求市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可清晰表达的通用知识,由于其易于复制而难以确立产权,当然比较难复制的人工制品更难获利;如果企业获得一项全新的技术,其市场前景的高度的不确定性,往往使需求方的定价远不及供方的期望。因此,企业的技术转移往往是成熟技术,把人工制品(如生产线)、操作指南和技术服务组合出售。这样看来,人工制品作为一种界面,比起技术知识来,更适合成为企业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边界。企业只得在自己的技术世界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异质的技术和社会知识,去建构更易获利的人工制品。在此一过程中,外部研究成果是有用的,但是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外部研究机构的成果往往与企业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非直接相干甚至是很少相干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当然也不排除靠引入人力资本,使之成为自己的一员。

至此,我们基本上从认知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就需要r&d组织呢? 这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繁复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有关。企业内部技术问题的偶发性、技术问题产生的频繁性、技术问题的系统关联性都要求有专门的组织去承担排除故障的任务,而一个这样的与生产过程适当分离的专门组织的出现,正可以拓展整个企业的技术视野,既能从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工作,又能同时保持既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也正是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倾向于利用相对一般化的和与结果无关的决策规则,如,“把销售额的x %投入r&d”,“按照常规份额在基础研究、风险项目、渐进创新间配置资源”。这种元规则(meta-rule)已经得到一些计量研究的确证。 人们发现,r&d投资形式在一个企业内基本上是具有较低误差的随机游走。[22]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恰恰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采纳了内部r&d组织这种确定的常规组织,并采取稳定的政策, “以不变应万变”。目前,由于企业外部技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有了增加,但这决不意味着企业内部r&d行将被取代。相反,它倒说明,内部r&d组织甚至更为重要了——它不仅要从事内部的创新,而且要能更加敏锐地监测外部技术机会的变化,更有效地吸纳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避免步入人们已广泛注意到的“技术锁定”的陷井。这样看来,企业内部r&d 组织的出现也使企业技术基础拥有了某种再生的动力。

以上我们主要论证了企业内源知识的重要性和内部r&d 组织的必要性。至于企业所在的供方—用户链所传递的技术知识以及其它来源的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似乎是不言而哈的,这种技术知识通过人际交往的传播会更为有效。因为人们的解题过程不是去回忆自己拥有的整个技术知识库存,而是在此时此地搜索出那恰好可用的特定的技术知识。这意味着,企业的外部知识网络的核心部分,并不是匿名的,而是人格化的,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六、简短的结论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但并未最终解决这一课题所包含的所有问题。本文的贡献是,暂时撇开交易费用问题,循着技术知识论的视角,对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从一个特定角度深化了对创新组织的理解,尝试性地解释了企业内部r&d组织形成的微观机理。 这种思路,有助于摆脱那种习见的置技术于黑箱之中,只在其打转的思维定式,有助于透过技术理解企业、理解我们的人工世界。

【参考文献】

[1]stigler ,g.j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ncmicprogress", in l.d.white(ed), the stat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2]williamson, o.e.,"transaction - cost economics :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2,(oct.1979):3—61

[3]teece, 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rim",in g.dosi et al.(ed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change, london: pinter press,1988.

[4]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wt-cr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5]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the belkan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6]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7]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

[8]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0,no.6(1994):31-37,64.

[9]arrow, k .j.,"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in r.r.nelson ed. ,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10]nelson, r. r.," capitalism as an engine of progress",research policy, 19(1990):193-214.

附图

[12] parayil, g . , "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cehnological change", tcehnology in society, vol. 13( 1991):289-304.

[13] vincenti, w.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0.

[14]h.a.西蒙:《人工科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5]f.a.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16]pinch,t.j.,and w.e.bijke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vol.14(1984):399 - 441."

[17]cohen,w.m.,and d.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l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1990):128 - 152.

[18]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中日技术现代化比较》,沈阳出版社,1995年。

[19]faulkner,w. "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used in innova-tion: a second look at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distinc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vol.19,no.4(1994):425 - 458.

[20]freeman,c., network of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 vol.20(1991):499 - 514.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6

在撰写主持词的过程中,从结构、篇幅到内容乃至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讲话口气等,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个会议,与会议相协调,相一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请您阅读。

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1各位领导、来宾、同事们:

请就坐。

___公司__-____-__年度工作会议正式开始。(放花炮)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亲临我们这次会议的领导和来宾:集团公司董事长___先生、___公司总经理___先生、___公司总经理___女士、集团公司财务总监___先生。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的领导以及各兄弟分公司的部门负责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一贯关心、支持深意公司工作,并亲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掌声)

今天工作总结会的议程主要有五项:第一项是由___公司总经理蔺万焕作__-____-__年工作总结及__-_年营运报告。二由销售、服务经理及客户主管分别讲话。三是销售、服务的员工代表讲话。第四项集团公司董事长作重要讲话及工作指示。五、表彰优秀管理者、优秀员工。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请___公司总经理___作__-____-__年工作总结及__-__年营运报告(掌声)谢谢___总的报告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请深意公司销售经理___讲话(掌声)谢谢___经理的讲话

请深意公司服务站站长___讲话(掌声)谢谢___站长的讲话

请深意公司财务经理___讲话(掌声)谢谢___经理的讲话

请深意公请深意公司客户主管___讲话(掌声)谢谢___主管的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由销售顾问代表___发言(掌声)感谢___的发言

由服务站技术代表___发言(掌声)感谢___的发言

今天会议已经进行1小时了,下面呢带大家轻松一下,请欣赏吉他弹唱,。

(表演吉他弹唱)

下面会议进行第四项内容:有请集团公司董事长___先生作重要讲话并指示工作。大家欢迎(掌声)谢谢___董的讲话,相信在___董思想的指引下,本着精致营销用心服务的原则,通过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___公司将在2005年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燃烧我们的热情,执着我们的信念,精致我们的营销,幸福我们的客户。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表彰优秀管理者及优秀员工

在过去的2004年里,___公司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管理者及员工,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施展着才能,均有着杰出的表现。这其中的一部分人选已经报集团公司参与评优表彰,而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对同样优秀的另一部分员工进行现场表彰。

下面我宣布今天要表彰的人员,并请他们到台前来,我建议,每个到台前来的人,都用简短的几句话表彰一下自己,说说为什么比别人优秀。请大家不要不好意思,吹吧,这是你展示精彩的舞台。

好,她们是优秀管理者:配件经理___、客户关系主管___,请她们到台前来。(掌声)

(___、___发表获奖感言)

有请集团公司李董事长和深意公司总经理蔺万焕先生为两位优秀管理者颁发奖状及奖金。(喜庆的背景音乐)

下面表彰的是优秀员工:___、销售顾问兼出纳___、客户关系部回访员___、服务站资料员___。请到台前来。(掌声)

(___发表获奖感言)

再次请___总为四位优秀员工颁发奖状及奖金,并请___董事长到台上来合影留念。(喜庆的背景音乐)

那么好,公司的各位管理者及员工们,不论有没有评上先进,只能说明过去,代表暂时。要问谁英雄谁好汉,明年年终比比看。

好,今天的工作总结会议到此结束了,接下来有请___公司的帅哥、美女组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健美操表演浪漫电波。掌声欢迎!

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2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总结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刚从-凯旋的-队的全体将士。

20__年10月,-队中标苏丹-项目,成为苏丹勘探史上首支进行大面积沼泽施工的队伍,也是公司承揽该国的第一个沼泽项目。从未涉足过沼泽施工的-队从零开始,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历经近7个月的艰苦奋战,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地完成了项目任务,在生产组织、施工协调、HSE管理等方面多次受到业主的高度评价。苏丹国家电视台对该队各班组施工情况进行了全程超低空航拍,并在苏丹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播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向世人展示了公司品牌的风采,不仅为公司争了光,为油田争了光,也为我们的祖国争了光,同时也为公司开拓苏丹更广域的沼泽市场起到了广泛的宣传效应。5月20日,甲方给公司发来了评价函,盛赞-队在苏丹施工项目,并决定顺延施工合同作为对该队的奖励。

在此,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首次挑战苏丹沼泽项目,为公司赢得荣誉的-队全体将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在家的部分干部职工,共约260余人。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六项。

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播放现场施工电视专题片。

会议进行第二项,大会发言。

首先请-队经理介绍苏丹沼泽地震采集项目施工情况。

下面,请-队-同志作典型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请-队-同志典型发言。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公司-队-同志作表态发言。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四项,请公司党委副书记-同志宣读表彰决定。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五项,颁奖。

会议进行最后一项议程,请-经理做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大家看了-队现场施工电视专题片,听了该队经理-同志介绍了苏丹项目艰难而光荣的施工过程,先进典型-也做了典型发言,-同志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公司对-队进行了重奖。最后,-经理作了重要讲话。今天的会议隆重而热烈,开得非常成功。希望-队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公司各单位认真传达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经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深入宣传-队模范事迹和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沼泽拼搏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团结协作,高起点、高规格抓好生产落实,在国内外市场打造更多的精品工程,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公司经济增长,推动公司持续有效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3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召开大连金沃集团二oo五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集团总裁张总做__年度工作总结及__年工作安排报告以及对评出的二oo五年度优秀员工进行表彰。

参加今天大会的主要领导有集团总裁张__,总经理兰__,总经理王_,集团顾问许__,参加今天会议的有集团大厦部分工作人员、日鑫食品有限公司和庄河园区、加工厂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员工代表,共40人。

在这里,向集团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大会,首先让我们以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大会进行第一项:请集团张__总裁做__年度工作总结及__年工作安排报告。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向张总表示感谢。__年是我们金沃集团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坚信,__年在以张总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们将以求新务实的工作作风,重生产,抓效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做到沃土生金。

二、大会进行第二项:请行政总监刘伟光宣布__年度优秀员工名单。并请优秀员工到主席台前领奖。

三、大会进行第三项:请优秀员工代表张_发言。我想张会计的发言也代表了全体受奖人员的心声,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崭新的一年,希望在不同工作岗位的优秀员工能够不骄不躁在工作中真正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大会进行第四项:由日鑫厂员工代表王_发言。__年我们对日鑫加工厂进行了全面的改造,相信在新的一年,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展,加之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日鑫加工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大会进行第五项:请塔岭园区王英明经理代表庄河基地发言。

可以说庄河基地是我们金沃集团的主要支柱,我们的领导也是几年如一日的把心血和精力全都倾注于庄河塔岭这片土地上,从政府到地方也非常重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园区建设好,没有理由不把加工厂管理好,__年,庄河基地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新的起色。瑞气呈祥舒万物,同心同德开新局。我们坚信,金沃集团经过人才优化,管理变革,背靠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实施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好,会议到此结束!

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4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20__年度公司总结暨表彰大会,主要目的是为了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共商公司未来发展大计,并对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施工队进行表彰和奖励。

首先我代表力大公司对市___对我们会议的大力支持!感谢工作人员提供的帮助!

为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我提几条要求:

1、请所有与会人员暂时关闭手机,不要接打电话;

2、不要在会场内、外来回走动,大声喧哗,或与人交头接耳;

3、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要抽烟;

4、会议结束以后,先欢送领导和来宾退场,然后依次序退场。

现在正式开会,

第1项:公司总经理___代表公司宣读对同志任命的决定;(1分钟)

第2项:公司董事长___为同志颁发聘书;(1分钟)

第3项:_总做就职发言;(3分钟)

第4项:___代表公司宣读《公司关于颁布规章制度的决定》。(1分钟)

第5项:___代表郑州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6项:___代表洛宁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7项:___代表伊川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8项:___代表__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9项:___代表___做工作总结(3分钟)

第10项:___代表施工队长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10项:___代表施工队长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11项:___代表___项目部做工作总结(10分钟)

第12项:___做___和___管网工程做工作总结(10分钟)

第13项:___代表协作单位发言(5分钟)

第14项:___代表协作单位发言(5分钟)

第15项:___做施工管理工作总结(15分钟)

第16项:___代表___项目部做工作总结(15分钟)

第17项:___总做2013年公司总结报告(45分钟)

第18项:__总宣读公司对优秀施工队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决定(3分钟)

第19项:_董事长为优秀施工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分钟)

第20项:_董事长为公司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10分钟)

第21项:_董事长做重要讲话;(5分钟)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会议开的很圆满,也很成功,___总的总结报告,既对公司一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总结,也提出了公司第_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思路,描绘了公司美好的未来。_董事长的讲话站的高、看的远,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司的前景光明,更加坚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信心,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

会后,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的精神,在_董事长、___总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诚信做人,踏实干事”的经营理念,和“对社会负责,让员工富裕”的发展方针,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务实开拓,不断创新,共同为力大公司的美好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20__年总结暨表彰大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知识与人生温馨提示:“人生与成才”提供的文章均来自于网友投稿、原创、整理,仅供学习参考使用,请勿做其他用途。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刻删除。真诚的希望您积极上传推荐原创文章,实现资源共享,让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5各位领导、来宾、同事们:

请就座___公司____度工作总结会议正式开始。

(放礼炮)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亲临我们这次会议的领导和来宾:集团公司董事长___先生、___公司总经理___先生、___公司总经理___女士、集团公司财务总监___先生。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的领导以及各兄弟分公司的部门负责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一贯关心、支持__公司工作,并亲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掌声)

今天工作总结会的议程主要有5项:

一是由___公司总经理___作____工作总结及__营运报告。

二是由销售、服务经理及客户主管分别讲话。

三是由销售、服务的员工代表讲话。

四是集团公司董事长作重要讲话及工作指示。

五是表彰优秀管理者、优秀员工。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请___公司总经理___作____工作总结及__营运报告(掌声)……谢谢___总经理的报告。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请___公司销售经理___讲话(掌声)谢谢___经理的讲话。

请___公司服务站站长___讲话(掌声)……谢谢___站长的讲话。

请___公司财务经理___讲话(掌声)谢谢___经理的讲话。

请___公司客户主管___讲话(掌声)……谢谢___主管的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由销售顾问代表___发言(掌声)……感谢___的发言。

下面有请服务站技术代表___发言(掌声)感谢___的发言。

今天会议已经进行1小时了,下面请大家轻松一下,请欣赏吉他弹唱。(表演吉他弹唱)

下面会议进行第四项内容:有请集团公司董事长___先生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掌声)……

谢谢___董的讲话。相信按照___董事长的要求,本着“精致营销、用心服务”的原则,通过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___公司将在__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燃烧我们的热情,执著我们的信念,精致我们的营销,幸福我们的客户。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表彰优秀管理者及优秀员工。

在过去的__里,___公司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管理者及员工,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施展着才能,均有着杰出的表现。这其中的一部分人选已经报集团公司参与评优表彰,而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对同样优秀的另一部分员工进行现场表彰。

下面我宣布今天要表彰的人员,并请他们到台前来。我建议,每个到台前来的人,都用简短的几句话表彰一下自己,说说为什么比别人优秀。请大家不要不好意思,实事求是地讲吧,这是你展示精彩的舞台。

好,她们是优秀管理者:配件经理___、客户关系主管___,请她们到台前来。(掌声)……

(___、___发表获奖感言)

有请集团公司_董事长和__公司总经理___先生为两位优秀管理者颁发奖状及奖金。(喜庆的背景音乐)

下面表彰的是优秀员工:___、销售顾问兼出纳___、客户关系部回访员___、服务站资料员___。请到台前来。

(掌声)……(___发表获奖感言)

再次请___总经理为四位优秀员工颁发奖状及奖金,并请___董事长到台上来合影留念。(喜庆的背景音乐)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7

力变化,在考虑了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特征的基础上对引发中国商业银行研发创新能力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揭示外资参股在其中所起到的影响。

关键词:外资参股 银行 技术创新 专利

0 引言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也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历史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当中。2002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1994年到2007年期间,我国银行业的总体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分别由1994年的5.9%,7.6%和6.5%上升到了2007年的33.89%和39.94%。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致使全球银行业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也依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远远高于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均名列全球第一。

在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境外投资者的进入与参股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理论上而言,作为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参股的确可以通技术转移与改善国内银行的治理结构两个方面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目前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支持。就此意义而言,了解外资参股对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仅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而且有助于从更全面的角度评价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影响。

1 外资参股与中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1.1 模型设定

商业银行的研发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判断外资参股所起到的作用也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必要的考虑和控制。

首先,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外部因素的改善是激发银行进行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善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便是在一个不存在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深化的环境当中,随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规模的提升,经济领域中对于存款活动和信贷活动的需求以及对各类其他金融活动的需求也会相应的提升,并由此直接造成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从而激发银行的创新活动。二是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金融深化。这种变革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为银行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激发银行进行更多的研发与创新活动,同时金融管制的放松也使得银行的经营范围与业务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银行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银行自身的特征也可能会影响到其研发创新活动。一般而言,资产规模较高、更富效率的银行可能会拥有更为充足的资金和更小的生存压力,这使得大型高效率的银行可以为大规模的研发创新行为提供更有利的资金支持。

此外,我国的银行在总体上可以分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两大类。而不同类型的银行在研发创新活动中的表现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国有商业银行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以及由国家控股所导致的委托问题会对国有商业银行形成错误的激励,使其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善时不具有足够的动力来通过研发创新活动改善自身的技术水平。就此意义而言,股份制银行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可以帮助银行克服由股权集中所带来的委托问题,使得银行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并能够对银行的研发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激励,提升其技术创新的意愿和动力。

有鉴于此,在分析银行研发创新能力变化时我们首先需要对经济发展、金融深化以及银行自身的规模、效率以及治理结构等因素进行控制。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考虑建立如下检验模型来检验金融深化和外资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变化的影响:

其中被解释变量Pt为银行i在第t年的研发创新能力;GDPt为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以控制经济总量增长对银行研发活动的影响;FDt为第t年的金融化深化程度,用以控制金融体制改革对银行研发活动的影响;Kit与ROAit为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资产利润率,用以控制银行规模与效率因素对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SSit为银行股权结构,用以控制银行治理结构对银行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FSit为外资参股虚拟变量,其定义方式如下:

FSi,t=0未发生外资参股1产生外资参股行为 (2)

对模型(1)进行回归,通过考察外资参股虚拟变量FSit的系数θ的大小与显著性,可对外资参股产生影响做出判断。

1.2 指标与样本选择

在模型因变量的选择上,我们以样本银行历年所拥有的三项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作为银行研发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对于模型的控制变量,具体选择如下:以中国在样本期限内历年经过GDP平减指数缩减调整后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总量变量GDPt的衡量指标;以货币化程度,即在某一时点上现存的广义货币存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作为金融深化程度FDt的衡量指标;以各样本银行的总资产作为银行规模Kit的衡量指标;以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作为银行效率ROAit的衡量指标,以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银行股权结构变量SSit的衡量指标;外资变量的选择如前。

在检验样本的选择方面,我们以12家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2000-2009年期间的数据指标作为样本。为了考察外资进入对不同类型银行综合价值能力的影响,我们将样本分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两个子样本并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前者包括浦东发展、兴业、招商、民生、深圳发展、华夏、光大、交行等银行;后者包括工商行、建行、农行、中行。分析数据源自各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实际GDP以及金融深化程度指标数据则源自《中国统计年鉴》相应指标计算整理;各银行的专利数量来自于中国专利信息网。

1.3 检验结果

为了克服面板数据模型中所存在的截面异方差性,采取了截面加权(Cross Section Weighting)方法进行处理;以求实现检验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首先以样本中全部12家商业银行为检验子样本对模型(1)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且大部分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Hausman检验结果证实了模型中包含截面固定效应,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是合适的。从检验结果来看,经济发展程度以及金融深化都对商业银行的研发能力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大规模的银行相对于小规模的银行也具有更强烈的研发创新动机。进一步将研究样本划分为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并分别利用模型(1)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所示。

检验模型同样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拟合结果。就两类银行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变量(GDP)在各个检验模型中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金融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是推动两类银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相对而言,金融深化程度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研发创新行为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但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则不显著。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制约了其市场行为,使其难以充分利用金融深化带来的外部环境改善来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检验中得到的另一个结论在于,股权分散会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但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影响则不显著。这也从一定的侧面证实了股份制改革对国有银行研发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2 基本结论

首先,从我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的动因来看,这种改善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导致了整个社会对于储蓄信贷等传统银行融资业务和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由此刺激了银行的研发创新活动。其次,银行自身的规模也是促进银行技术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银行往往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因此可以较小规模的银行具有更明显的创新能力。相对而言,银行的短期经营效率对银行的创新行为则不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再次,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也会对银行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为显著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股权的分散化显著的促进了银行的技术创新行为,也从一定的侧面对于银行长期发展能力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合来看,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国有商业银行,其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的行动都没有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研发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加,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状况的改善仍主要归因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推动以及国有银行自身的股份制改革。因此,不能盲目的将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作为改善银行业绩的灵丹妙药,而需要根据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具体要求来审慎和科学的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陈奉先,涂万春.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世界经济研究,2008,1.

[2]丁志杰,王秀山,白钦先.金融体系重组中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经验.国际金融研究,2002(4).

[3]金城晓,纪明辉.我国商业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税务与经济,2006(4).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8

 

就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开始在各行业迅速的普及,同时在行业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与硬件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开发大型复杂的分布系统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从上个世纪开始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机模式已经开始成为开发软件的主流技术。软件体系结构是由程序与系统构建共同组成的组织结构,各个部分之间遵循着支配系统设计的原则。

 

通常情况,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其实就是对相关的计算机构件进行描述,在构建相互联系、连接后就会形成一定的束缚,各种结构相互之间进行约束。在中间件与软件总线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系统结构软件,就需要对相关的技术有必要的了解。

 

1 中间件的概述

 

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硬件发展的状况来看,CPU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从软件技术方面来看,应用程序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Internet与WWW的出现,促使计算机应用范围更加广阔,越来越多的程序开始在网络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运行。

 

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新一代软件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样一种异构环境下,同时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存在不同的软件系统和风格不同的用户界面,将这些平台集合起来可以开发新的应用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问题。

 

人们在研究中间件的时候普遍认为中间件就属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不同软件,借助在不同的技术之间达到资源共享,中间件在客户机服务操作系统之间,对计算机资源与网络通信进行管理。

 

概括来说,中间件的特点主要有这么几点,即可以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多种硬件与OS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与OS平台的透明性应用或者是uwu的交互性、支持标准的协议以及支持标准的接口。就标准接口而言,对可移植性与标准协议的互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的标准化工作而言,中间件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对于软件开发来说,中间件可能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加重要。通过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

 

无论底层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如何更新,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就能够保持中间件对外接口定义不变,所应用的软件也不会进行任何的修改,这样就可以保护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的投资。

 

2 不同的软件体系结构

 

现如今的应用软件相对比较开放,在应用软件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先后出现了比较多类型的系统模型,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技术其实也就代表了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中代表性的系统模型主要有以数据为中心、以执行为中心、面向对象与基于总线的系统模型。

 

首先,数据为中心的系统模型将数据放在系统的核心层次共享,不同功能部件采用统一数据进行描述,而其中的子系统开发过程又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子系统之间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整体上的扩充性比较好,可以任意的增加符合数据交换的应用程序。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系统模型整体结构比较松散,集成性不是非常的好,只能数据复用,不能在功能上达到复用的效果。其次,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

 

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就是将不同的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执行中心达到数据与用户界面的一致性。这类系统模型就是在共有计算与执行功能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随后放到执行中心,避免出现代码冗余。

 

用户与系统应用程序是相互分离的。分离有助于数据的管理,并且还可以保证管理数据的一致性。最后,面向对象系统模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性对象技术也变得越来成熟,随后也出现了简练的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

 

相对比其他两种系统模型差别比较大。该系统模型能够为用户界面对象与所有的应用对象共享的数据与应用进行操作,斌且这些对象都需要采用用户界面协调功能来实行。

 

从系统模型的特点来看,这种模型结构是无中心的,系统是通过实体构成,并且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与数据为中心和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不同,可以有效降低由于数据和功能集中管理产生的复杂性。相对比其他的两种模型,对象模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能否认其中的不足之处。

 

3 基于中间件软件总线结构的系统模型

 

基于中间件的软件总线结构系统模型其实就是建立在中间件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种软件体系结构。

 

因此,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中间件所提供的预先定义比较好的底层通讯框架和模型,将多种比较复杂的底层开发屏蔽掉,其中屏蔽的就有数据操作与网络通讯等。

 

当然这种技术也集成了中间件技术的比较多种特点,如异构平台与负载均衡等。这些特点可以在工作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应用。该系统模型的关键是建立在相对比较高效的总线结构,促使组件之间能够通过公共的接口互相连接,促使组件可以达到即插即用,无缝集成的目的。

 

同时在这样一种模型中,组件之间的通讯连接数也是线性的,各组件接口规范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在降低通讯复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组件的互相操作性。

 

在利用软件总线可以控制逻辑,为外部组件提供功能相对集中的软件模型。但是在这样一个模型中,组件的概念与结构化软件开发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在中间件的软件总线结构模型中,组件是一种相对良好、独立并且比较方便插入到的语言、工具、操作系统,网络系统中的二进制代码与数据。

 

根据软件开发而言,可以有效完成相对特定的业务操作,客户界面的复杂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为众多的客户端截面提供基本构件。

 

4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中间件和软件总线结构的软件开发,需要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来运行,这样才可以达到软件开发系统功能良好的目的。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9

【关键词】汽车电子 LIN总线技术 应用

0 引言

汽车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汽车装备日益电子化,使得汽车车身需要承载更多的电子部件和电气控制设备[1],这就比普通的汽车装备多出更多的通讯功能,多出更多的计算功能,从而导致对汽车内电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合理布置的前提下减少总线的数量和满足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既是提升汽车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衡量汽车制造成本的标志。传统的总线技术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汽车装备日益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其采用的是点对点的单一的通讯方式,这使得各种各样的总线技术不断的被提出,其中就包括LIN总线技术。

1 LIN总线技术概述

1.1 LIN总线的内容

LIN全称为“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其是由Audi、BMW等7家汽车制造商及Motorola集成电路制造商于1998年联合提出,LIN总线是CAN总线的补充[2],是为了降低汽车成本而研发的一种总线系统。LIN 总线的应用提升了汽车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同时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为网络中的节点提供了相互操作性,LIN 总线能够预见获得更好的电磁兼容 特性。LIN 总线是串行的通信网络,主要用于汽车设备的网络连接,如汽车开关、显示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的连接,LIN 总线应用最多的是灯光照明、车窗座椅、电动天窗等的控制传输。LIN 总线技术采用的是主机与从机的拓扑结构,LIN 总线技术没有总线仲裁。LIN 总线技术采用标准串行通信接口USART,它没有设置相应的片上通讯模块,通过LIN总线技术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能够达到20kbps,且其总线长度在40米范围内。

1.2 LIN总线技术的优势

LIN总线是CAN总线的辅助网络,与CAN总线相比,LIN总线具有更高的性价比。LIN总线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LIN总线是低端的网络系统,其能够提供网络互操性的节点,能提供简单的网络解决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汽车电子系统的安装、调试时间,减少系统的接线时间。②LIN 总线具有通信量小、配置灵活的特点,其可以保证低端设备进行实时通信,LIN 总线采用单线连接或单主机/多从机的通信结构,以保证电子控制单元简便、快捷的进行实时通信[3]。③通过主机节点将LIN与上层网络相连接,以实现LIN总线补充CAN总线的功能,从而提高网络效率,提高网络可靠性。④LIN 总线协议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其协议是开放的,任何组织或个人均可免费获得。

1.3 LIN总线规范

LIN总线规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LIN协议。该部分的规范反映了LIN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②LIN配置语言。该部分规范反映了LIN配置文件的格式;③LIN API。该部分规范反映了网络与应用程序间的接口。LIN 协议中的每个主节点都设相应的从节点模块和主任务模块。所有节点中的从任务均会过滤信息的标识符,并信息发回数据场,发回校验场。

2 汽车电子中LIN总线技术的应用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涉及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ABS、安全气囊等汽车安全以及动力系统,这些汽车安全以及动力系统采用CAN网络控制技术;其涉及的电动门窗、转向盘、座椅、照明灯等小型系统采用LIN网络控制技术,这就出于成本考虑进行设计的。图1为汽车LIN网络控制技术和CAN网络控制技术混合控制图。下面以车灯LIN网络为例简要说明LIN总线技术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汽车外部照明的主要装置是车灯,可以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车灯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汽车车灯是用来进行交流指示的重要方式、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夜晚,汽车车灯的作用更加重要。汽车车灯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模块:①左前灯模块;②右前灯模块;③左后灯模块;④右后灯模块。图中的单片机采用的是 MC68HC908GZ16,是通过该单片机完成LIN与CAN的网络通信信息的交流,图中的汽车车灯通过LIN总线技术控制车灯的四个模块。

主机节点MC68HC908GZ16采集各控制开关的状态,同时接收CAN总线上输出的远程信息,并根据网络信息发出控制指令,然后将控制指令转换为LIN报文帧,随后LIN总线技术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相应的从机节点上[4]。从机节点接收到相应的报文帧,然后拆封、解读报文帧,再根据报文帧的信息获取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做出相应的执行动作,从而控制汽车车灯的状态。同时,从机节点将控制车灯的模块的状态反馈非主机节点,主机节点再将反馈得到的信息通过CAN总线技术发送出去。主机节点可以是LIN 网络与 CAN 网络连接的网关节点。

3 结语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汽车信息必然朝着通信网络化的方向发展。LIN总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总线技术,其具有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的特点,LIN总线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汽车的发展,推动汽车电子系统的发展。就目前汽车技术发展阶段而言,汽车各大厂商正在努力研究总线技术,以促进汽车朝着更高速、更灵活、更经济、更具容错性方向发展,将LIN总线技术与CAN总线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控制汽车通信网络,因此,LIN总线技术值得在汽车电子系统中使用。

【参考文献】

[1]贾启阳.浅谈新型奥迪轿车中LIN-BUS总线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21-22.

[2]范建英.在低速电子通信网络中LIN总线协议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2,22:21.

技术部经理总结发言篇10

1,请所有与会人员暂时关闭手机,不要接打电话;

2,不要在会场内,外来回走动,大声喧哗,或与人交头接耳;

3,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要抽烟;

4,会议结束以后,先欢送领导和来宾退场,然后依次序退场.现在正式开会,

第1项:公司总经理徐文章代表公司宣读对陈英文同志任命的决定;(1分钟)

第2项:公司董事长毛昝听为陈英文同志颁发聘书;(1分钟)

第3项:陈总做就职发言;(3分钟)

第4项:石继辉代表公司宣读《公司关于颁布规章制度的决定》.(1分钟)

第5项:靳兆民代表郑州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6项:杜晓甫代表洛宁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7项:郭海涛代表伊川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8项:张仲云代表栾川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9项:王志红代表女工做工作总结(3分钟)

第10项:蔡念记代表施工队长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10项:刘占奇代表施工队长做工作总结(5分钟)

第11项:毛占动代表郑州项目部做工作总结(10分钟)

第12项:王宝军做三邓线和伊川管网工程做工作总结(10分钟)

第13项:贾秀民代表协作单位发言(5分钟)

第14项:王社代表协作单位发言(5分钟)

第15项:韩记光做施工管理工作总结(15分钟)

第16项:贾建民代表栾川项目部做工作总结(15分钟)

第17项:徐总做2005年公司总结报告(45分钟)

第18项:陈总宣读公司对优秀施工队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决定(3分钟)

第19项:毛董事长为优秀施工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分钟)

第20项:毛董事长为公司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10分钟)

第21项:毛董事长做重要讲话;(5分钟)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会议开的很圆满,也很成功,徐总的总结报告,既对公司一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总结,也提出了公司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思路,描绘了公司美好的未来.毛董事长的讲话站的高,看的远,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司的前景光明,更加坚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信心,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