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2:47:25

随笔美文

随笔美文篇1

    一、活动目的

    举办株洲市“最美校园纪实随笔”征文活动旨在引导和鼓励我市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发现和记录我市中小学校园的美丽,通过纪实随笔的方式,抒发作者关注校园,倾情教育,热爱株洲的热情和感受,再现和宣传我市教育的发展成果。

二、活动范围

1、我市中小学校师生和家长;

2、我市主要网络的关心支持教育的文学爱好者。

三、征文收集时间与方式

2011年7月10日—9月20日期间,各参赛选手将文稿发至株洲教育网,上传方式:     也可通过株洲网     

四、征文评审与奖励

9月25日前,由株洲教育网牵头组织                                        

随笔美文篇2

当我回想以前看见电视中那一只只已被残忍的杀害的鹰,跟我所看见的鹰截然不同。死去的鹰已没有一点点灵气,也不再使人感觉到敬畏,美丽更是无从谈起。

这时我感觉,飞翔才美丽,现在看见的鹰真是无比的美!

上生物课时,我看着那蝴蝶标本,它已没有了一点生机,而那飞翔的蝴蝶,沐浴在阳光下,绮丽变幻,令人扑朔迷离。飞翔真的是好美丽!

随笔美文篇3

关键词:随笔;写作;有效途径;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66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是许多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尤其是作文,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即使心里有话要说,也难以用笔将其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正所谓:“哑巴吃水饺――心里有数说不出。”所以许多学生视写作为畏途,他们迫切想找出一条写作的捷径来。笔者认为,在作文之途上,没有捷径,只有从点滴做起,打好基础,不断奋进,才能学有所成,写有所丰。如何打好基础呢?那就是坚持写随笔。

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作者在写作随笔时,总是如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它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随笔虽然属于散文,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而通过写随笔来进行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如果学生每学期只是写教材所要求的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小,作文总显得呆板,没有灵气,整体面貌像一个挨训的孩子,显得畏缩,缺少活泼之气。而随笔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随笔”,重点在一“随”字上,可以不限题材、体裁,篇幅可长可短,既可以记录下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可以发表对时事的看法;既可以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也可以创作诗歌、小品;既可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叙述生活中的真情。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而是将自己的真性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赋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写作空间。

二、具体操作过程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除了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坚持写一定字数的随笔外,而且在随笔写作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真”、“善”、“美”三点要求:

一曰“真”,就是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要原创,不抄袭。

二曰“善”,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写作,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的美好,挖掘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内容健康,要突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生活与学习的风采。

三曰“美”,既包括形式美,例如自己精心设计随笔本的格式,认真写好每一个汉字等;也包括内容美,例如在选材、行文方面要精心构思,文章可以是朴实无华之美,也可以是绚烂多姿之美。

学生只要围绕“真”、“善”、“美”三点要求去努力,写随笔的过程,就是通过练笔而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随笔的内容源于生活、源于感受、源于思索、源于追求,于是,进行随笔写作也就必然将成为一种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修养的现实手段,而且坚持运用这种手段,又将反过来促进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初中生对随笔的写作也会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预期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引导、去激励。

第一步,写随笔应当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要让学生逐渐将写随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写作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每年一开学我都要发给学生一本崭新的本子,要求他们每天都要写一些文字上去,长到一整篇,短至一两段都可以,但是每天都得有内容,先把习惯养成。

第二步,等学生习惯了后就要求在写作随笔的过程中,也应该去粗取精,也要讲求构思、讲求立意、讲求语言、讲求文法等等。只有在写随笔时严格要求,才能在作文时得心应手。

也就是说写随笔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可能觉得没有内容可写,那就可以让他们先记“流水帐”,把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都记下来,这样虽然不能称得上是随笔,但毕竟能积累生活素材,也是一个起步,我们可以称之为“记流水帐阶段”。在此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把一天中印象较深、影响较大的几件事写下来,有意识地突破从日出到日落、事无巨细地都记下来的死框框。我们可以称这一阶段为“齐头并进阶段” 。当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随笔写作后,就可以目的性强地挑选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印象最深、最受启发的事情去写,可以从一人、一事、一情、一景入手,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去写作,即“专题写作阶段”。通过这几个阶段的训练,由开始的几十字到后来的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由最初的记流水帐到写出来的随笔主题鲜明、语言流畅,都无一不表现为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效果

在学生写作随笔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随笔进行及时反馈,不但要在随笔本上写上与学生交流的话语(不同于作文本上的评语),而且要经常和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随笔,而且涉及的面要广。可以将好的随笔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还可以将好的文章推荐给报刊杂志。这样学生就会由最初的抵触、马虎交差到爱上写随笔,教师不要求也会主动每天坚持记随笔。曾经在一个学期里,班级中就有四名学生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不仅大大激发了这些学生写作的兴趣,其他学生也暗暗较劲希望写出更好的文章。如果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将随笔中的优秀之作精选出来,编成班级的作文集,这无疑能极大地鼓舞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经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学生们已经喜欢上了写随笔,从而喜欢上了写作,好多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的随笔犹如一群沐浴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孩子,清新活泼之气扑面而来,佳作纷呈,精彩叠出。有的同学还给自己的随笔本取了好听的名字,像“叶之梦”、“蝶舞集”、“铭文杂录”、“采蜜集”、“五味集”、“成长的足迹”、“心香一片”、“笔随心动”等等。还有的学生在随笔本的封面精心设计了小对联,例如“吐出自己的心事,写下自己的真情”、 “想想写写培养兴趣,读读练练启迪智慧”、“感受人间真情、记录点点滴滴”、“大事小事皆在此,家事国事也不忘”、 “万事万物八方来、精彩内容在此处”、“天空因繁星而神秘,大地因花草而多姿,海洋因浪花而澎湃,我因写作而精彩”等等。当学生喜欢上了随笔之后,必定会用心去写,而教师在阅读学生的随笔时,也会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而不再将批改文章视为苦差事。

随笔美文篇4

就类属而言,常见的现代随笔可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分,也可以从所表现的内容这一角度去分。文艺随笔中的文艺短评,是从随笔的内容角度来命名的。单从其所使用的表达手法这个角度来看,“短评”的“评”即议论是主要的,所以文艺随笔具备议论性随笔的一些基本特点。

文艺随笔常常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讲究文采,短小活泼。文艺随笔或展示作者对作品的独特感受,或表达某种新的见解,或谈论独到的美学观点。由于文艺随笔内容的针对性强,文艺随笔的作者常常能既专业又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同时由于他们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字表达能力也使得文艺随笔的篇幅长短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百字,长的几千字。

文艺随笔和其他随笔一样,在写作样式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基本形式。借事说理是指作者着力描写或叙述一件事,不用太多的语言去议论,做点评,而是把事件写清楚,以小见大,指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文章的结尾往往有个简单的点题。读者通过阅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因为道理寓于事件之中。夹叙夹议是指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触及一点,延伸开去。

文艺随笔既具有议论文的严谨性,又具有散文的形象性。所以,精辟概括、议论形象化是其基本的语言特点。“精辟”是指其语言如黄钟大吕一样能够引发人们理性思考,而且妙语佳句频频出现;“概括”是指文艺随笔的叙述往往有所侧重,是为相应的议论服务的。“议论形象化”是指文艺随笔摆脱了那种板起脸孔教训人的严厉或者干巴巴的枯燥说教,而用这种生动、形象乃至于幽默的议论,较为活泼的笔调来表达观点或说理。

在阅读文艺随笔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重文艺随笔的时代性。既然随笔包括文艺随笔,那么可以算作文学体裁中杂文的一种,而杂文的创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中学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在文艺界反响较为强烈、容易引发讨论的事件作为阅读和写作的素材。

要积累一定的辩证法知识。文艺随笔的作者所写的内容很可能是一家之言,只有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抱着一种批判吸收的态度,整体阅读,辩证分析。不能抱思维定式进行阅读,而是要抱着更多的问题去阅读,这样,你才可能有所收获。

遵循现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整体结构,“整体感知――细部探究――重点感悟”是阅读的基本规律。对于文艺随笔来说,“篇首一事(切入点)一议――篇中延伸开去,剖析实质――篇末总结点题”是基本的框架;在论证时,作者使用了正反对比、归谬、类比、举例等方法的局部性的句段则是需要我们详细探究的地方;语言特点等则是需要我们去重点感悟的。

牢记一些基本写法。借事说理是中心写法,往往旁征博引,但也是点到为止,不进行纯议论的深入探讨;整体上夹叙夹议,常常不乏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的句子。

阅读训练一

为说教争鸣

――从相声和小品的沉浮说起

赵文宏

现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体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

按说,相声艺术发展到今天,在艺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了,说学逗唱的功夫和技巧,应该不会比小品逊色多少。小品是舶来品,直接借鉴了西方许多艺术手法,尤其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独领,这是它顺应时代风尚,后来居上的首要原因。

大家知道,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往仅仅有趣的艺术形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这“有益的”,不能理解为政治说教,也不能理解为道德说教,它更多地倾向于知识和哲理,倾向于生活中的真理。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那些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品总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观赏,人们在观赏的同时,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相反,那些脱下衣裳,光着膀子,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了之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有人说,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中国人是受了几千年的说教,这不假,但那是什么样的说教呢?违背科学、违背真理的说教,不要说中国人,更不要说现代的中国人,就是外国人不是也同样反感吗?但说教并不意味着就非要违背科学,违背真理,它不要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吗?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绝不会排斥真、善、美的教诲。向往真理,探究生活的哲理,是人的本能,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这几年,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之上,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新拉回了大量的读者,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大量的哲理美文,正风行于网络和各种期刊之上,这也是一种佐证。证明人们永远不会拒绝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不会拒绝有益的启迪。

所以,我愿意为说教争鸣,愿艺术永远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

(选自《文宏文集》)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作者认为“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的原因。

2.文艺随笔也是一种议论文,请简单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特点。

4.请结合文中谈到的文艺界的“沉浮”事例,再结合你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举出一例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阅读训练二

“雄文”十议

毛志成

一、“雄”者“男”也,这是最直白、最浅近的注释。因此,“雄文”也可以理解为“男人写的文章”。即使这样的“雄文”,眼下也很稀落。女作家的数量优势或质量优势都有可能把男作家打败。而男作家本人,也大都狂热地写女人女事,而且在情趣和文笔上也逼近“女化”。至此,不妨为“雄文”一哭。

二、“雄”并非只是“男”的同义词。高品位的“雄性”,也并非专指“男性”。雄性作为性格、性情、性灵、形状,或作为豪性、刚性、烈性、正义性、正直性、抗争性,出色的女人往往也具有。因此,优秀的女作家也不乏雄性,也可以写出高品位的“雄文”。写《牛虻》的伏尼契,写《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的斯托夫人,还有写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等豪迈诗句的秋瑾,虽是女人,而写的却是震天撼地的“雄文”!

三、“雄文”是十足的褒义词,而“雌文”却有可能成为贬义词。这是因为“雄文”往往是高品位的男作家之文、女作家之文的总称;而“雌文”却往往专指女人写的“文”,或专喜欢写女人而文笔也女腔女调的男人写的“文”。这样的“文”,眼下大有统治文坛趋势。这样的事,是可喜可贺还是可忧可悲?虽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有一种男人的诗文“只适宜在床头向婆子读哉”,无论如何是没有大道理的。而真正有品位的女读者,往往也厌读之。

四、呼唤“雄文”!呼唤高品位的“雄文”!呼唤确有激浊扬清、警世醒人、扶正祛邪效应的“雄文”!我相信,这样的“雄文”,心地清纯的男女读者都能接受,都能共鸣。

五、“雄文”也有真伪!“伪雄文”往往表现为卖弄大话、空话、假话、死话,兼之吹牛皮,撒大谎,玩词句,搞作秀,抖威风,逞刁耍凶,甚至用文字大搞泼污洒秽,舞腥弄臊勾当,唬人伤人兼之自抬自炫。

六、世上文章若都是“雄文”,没有其他类别的文章(如雅文、闲文、淡文、逸文、俏文、纤文、丽文、艳文等等),无疑会使世界空洞,单调,乏味。但也不过只是乏味而已,未必招惹出更大更多的灾难。然而各式文章都“丰富多彩”,都“铺天盖地”,唯独“雄文”缺席,“雄文”贫瘠,世界非但荒芜,而且势必变酸变腐,甚而使世界趋于污化、恶化,各种悲剧都会日益加剧。

在一切文章中,“雄文”是文之魂、文之骨!

七、“雄文”也需要多姿多彩,而且尤其需要多姿多彩!文坛上若只有一家言、一类言、一种言、一腔一调之言,肯定不成。而且,那样的“雄文”一定是伪文、空文、死文!然而真正的“雄文”本身就意味着生动活泼、五彩缤纷!不过在一切生动中,包含的生动之根只有一条,即“真、善、美”。“善”是根之命,“真”是根之髓,“美”是根之态。一切研究“真、善、美”三元素的学问,必须把“善”视为生命。失去了“善”,一切“真”都有可能变成裸的丑陋表演,一切“美”都有可能转化成对丑陋的粉饰与添彩。高品位的“雄文”,必将是真文、善文、美文的三位一体!

八、“雄文”是最高质量的美文。雄得美,美得雄,突出的特征就是立足于自己善良,热爱善良之人、之事。做事认真,待人以真。而又不忘记对丑恶的人或事予以鞭打、诛伐而又善于扬善惩恶。以德辅智,文必雄,文必美。

九、将文写成“雄文”,源于文气中的正气。将“雄文”写成美文,要靠将文心升华为文采。

十、羊再拱背,不是骆驼;刺猬炸刺,也不是勇物。写文章强作英雄腔,也只会摆出英雄架势,写的也不是“雄文”。然而虎豹无纹,也往往形同羊犬,还是要讲一点“纹”的!纹者,文采也。刚而兼柔,豪而兼重,雄而有文,才能写出名副其实的“雄文”。

(选自《长长短短说古今》)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作者所主张的和所反对的创作倾向。

2.作者说“虽是女人,而写的却是震天撼地的‘雄文’”,请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举出一两个事例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3.文艺随笔的创作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指出本文创作的主要针对性。

4.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十议”的内容。(不超过100字)

5.请结合文章举一两个事例来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

《文艺随笔的阅读》

阅读训练一:

1.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体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

2.主张多一些有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说教。

3.写作思路:作者先从相声和小品的沉浮说起,指出“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主要在于“思想性和哲理性”上;进而结合时代的发展指出“人们追求‘有益的’教诲”“更多地倾向于知识和哲理,倾向于生活中的真理”,并正反结合举春晚小品的例子;接着论证中外文化都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诲”,最后举“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之上”说明人们理性的回归;最后升华主题。

写作特点:由“相声和小品的沉浮”生发议论,由叙而议,由一件事说到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小见大;正反对比论证相互结合;结合时代特点,举代表性事例。

4.①前几年极热的选秀活动近年渐冷,原因在于人们逐渐趋于理性,而不再是蜂拥而上。②《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宣传得让人目眩的大片“叫好不叫座”;《三峡好人》等低成本电影“不叫好但叫座”,二者对比,反映出人们的审美理性。

阅读训练二:

1.主张:真善美;反对:假丑恶。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3.当今社会日益物质化、商品化,作家的生活日益都市化,许多男性作家的作品呈现出“女化”、小男人式的风格,我们已经很少能够看到那些黄钟大吕、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了。

4.“雄文”是文之魂、文之骨!真正有品位的女读者,往往也为从性别角度定义的“女化”的“雄文”一哭;从刚性角度定义的许多“雄文”,往往出自于出色的女人。人们呼唤高品位的多姿多彩的集真、善、美于一体的“雄文”!

随笔美文篇5

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色色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wWW.133229.coM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

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

随笔美文篇6

画家林容生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儒雅,气质沉静,话语不多。但他的文章却思若泉涌,敏锐深刻,颇有创见。

他有两支笔,一支是文笔,一支是画笔。两支笔在他手中都能驾驭自如,灵妙多姿。

我分不清他是文笔胜于画笔,或者是画笔优于文笔,因为他是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曾任福建省画院院长,所以当然的以为他画笔第一。其实他的文笔也决不逊色于画笔,难分伯仲。

文笔在他的文思驱动之下,如行云流水,自然成章。他长于抒情,散文如诗,委婉而有风致。他善于巧妙组合、结构文字,且能化平易为新奇。他长于在探幽发微中显露性灵,展示其对自然的体悟与妙想。在探讨画理,表达对自然的形而上思考时,又每每透露出睿智与哲思。

笔墨、色彩、造型、结构、空间、白纸,在他手中犹如魔方,只需变换结构组合,便能创生出只属于他自己的绘画意象,营造出林家绘画风格与意境,呈现出他的内心潜象与独特生命感悟。

他的论文、画案文记、题画文字,是他绘画思想、创作主张、艺术追求与体悟的表述和诠释。文笔和画笔相得益彰,互补互生,而且有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这在当今画坛是鲜见的。

林容生山水画艺术个性鲜明,有其自身的美学特征:他重视师法造化,但又不以模拟造物、形似对象为能事,他追求表达他对自然山川的感悟与体验,心灵体验的真实,是他艺术的灵魂与生命。他在《出去写生》一文中这样表述:“是写生也是写心。”他认为艺术家“对自然与对内心的充分尊重创作了伟大的作品”。

从林容生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出,他以融入自然而不是外在于自然的方式,他不取旁观者的立场看事物,而是潜心于内,置身其中。纵身大化中,与大化同其流,以己之生命融身于宇宙生命洪流之中。人与景,不是物我两立,而是物我冥合。“天人合一”是他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他以诗心去爱世界。这在他散文诗般的题画文字与画案文记中,随处可见。

在他的题句中,山风是快乐而美妙的:“无声的风,是一个美丽的梦。”

山村是有感觉意识的:“刚刚被夜色和云雾洗过的山村,在曦光中流露出一种梦中初醒的神色。”

溪水是多情而纯真的:“溪水有柔情的梦想。”“在山泉的动静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无欲无邪的性灵。”

花儿是春意与美妙的象征:“温暖的春天里树上的花儿带着无忧无虑的笑容尽情地敞开心扉在山水之间仰望天空俯瞰大地。”“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

鸟儿也通人性:人们虽“不懂鸟语”,但心情需要“与那树上的鸟儿对话”……

品味这些意味隽永的文字,给人一种“世间一切皆诗”的温馨美感。而这诗意又都可以在他创造的视觉形象、绘画意境中品味、会意。论者多说他的画具有诗意美,而这温慰心灵的诗意却恰恰来之于他心灵的诗性体验。

林容生的诗性体验是充满审美愉悦与智慧的,他以诗意的目光烛照万物,超越物质功利、世俗考量、理性科学,犹如超然物外的庄子知“鱼之乐”。

若以再现论的眼光、以客观写实的尺度衡量他的山水画,似不真实,但若以会通物我、纯粹体验的视野考察他的画,又很有意味,他出了自己心灵体验的大似与真实。他以“与世界相优游”的审美心态,关爱世界,独辟灵境。他的诗意从神与物游中萌生,奇思妙想在物我相忘,两情相悦中形成。石涛说他的山水画创作是“余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林容生的山水画也是他与山川神交,融为一体,而物化为笔墨的。心灵中的山川才是林容生笔墨表达的对象。

中国艺术有追求“清”“静”的文化传统,甚至视“清”“静”之境为高层的艺术境界。

“清”与“静”又密切相连,互为因果。古人云:心不静则不清,陈腐则不清,喧嚣纷扰则不清,超然物外,静绝尘嚣,心能静如止水,清如明镜,则清境至矣。

在创作中,清与新实同出而异名,所谓“非清不新,非新不清”,两者相互为用。“花发不逢人,自照溪中影”。精警简约的10个字,超逸、幽静、闲远,清且新之境尽出之矣。林容生的山水画面目新颖,一洗陈陈相因习气,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时代艺术的品性。由于审美观念、世界视野、艺术趣味、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濡染与化育,使他在创作中实现继承中的飞跃。惟有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当代的艺术形态,才能体现他的才华和价值。

“清新”成为他艺术创作取得成就的第一标志。陈腐老套实在令人厌倦,而林容生的画却恰如迎风带露的晨花,令人怡然开怀。他的画内中似有清气流动,往往给人以清气袭人之感。特别是他的工笔重彩山水,创意立体,新颖悦目,画境清而丽、清而幽、清而新,有镜花水月的美质。

苏轼论诗有“新诗如玉雪,出语便清警”之句,林容生的那些上乘之作,内涵着冰雪之质、清警之美。这在浮躁的当今画坛,殊可贵也。

“静”境更为文人所崇尚,所谓“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范宽的山水画获得很高评价,其原因之一是他的画“真得山静目长之意”(卞永誉)。惟有挣脱世俗名利场的羁绊,复归人性的本真,才能得到心灵中的静境,才能于静中体味永恒之美。心灵中内在的静是一种超越时空局限获得永恒感的生命体验。这与老子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哲思一脉相承。老子以“归根”来定义“静”,以“归”“复”为“静”的境界,因为正是这“静”境中,孕育着新生命的运动。苏轼吟唱的“静故了群动”应源于此。

林容生的山水画别构灵奇,有一种静气,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清幽的画境。空静淡荡,丽日清风,为渴望超越尘嚣,融入大自然以求享受清静之妙者提供了精神的港湾。吃尽了环境污染苦头的现代人,更以求静为奢侈。

林容生在《云水谣记事之一》中题道:“生命来来去去惟有本性中宁静不动声色成就了伟大的永恒。”这一题句,让我联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的名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诗中延绵不绝的个人短暂的时光共同构成了历史永恒的生命之流,与古今明月意象相交融,让人在当下月夜的静穆空寂中体验古今一体、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美。

林容生的山水画每每让人置身于空灵清旷的境界之中,享受一种体验永恒的静穆。他在《山高水长》中写道:“清泉在青山的影子里从容地流淌着不断地重复着那一段山高水长的老故事。”“山高水长的老故事”,让画家在内心体验着自然山川那无始无终的永恒自在性,在宁静清澈中让人获得一种永恒的诗性感悟。林容生的画笔墨气质是内敛而沉静的,格调是清逸的,造型是追求简约的,他崇尚渐江、倪云林,并深受他们的影响。他的山水静境,每有一种“山静似太古”的意味。

林容生的工笔青绿山水,尤以清静之境取胜,在清静中萌动一种似淡还浓的诗意。如《秋歌》《幽花》等画都很成功。前者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创生出清而峭的静秋艳美。“松风涧水天然调”,这美的气质、风姿是天然淡荡而又优雅烂漫的,既无浮躁之气,也与时尚的娇艳、妖冶绝缘,气格高华,韵在象外。《幽花》更画得迷雾朦胧,幽眇有致,颇得氤氲气象。画景设色忽明忽暗,暗处光色沉郁幽玄,明黛瓦粉墙灼灼亮丽,惝恍处烟云霏微最富韵味。《雨后》把雨后空翠生,但觉彩云湿的意象,表现得微妙淋漓。他的一系列佳构,都能诗情浓、画意足,于静定、清幽、淡泊、平和、隽永中,呈现花开花落不知年的超然意趣。不以模仿自然争巧,而以于天地之外别构灵境求智,画家追求的是独创艺术中的第二自然。

林容生认为:“所有的风景都是客观存在,只是因为有了人的感知人的欣赏,风景才有了意味有了美丽。”“怎么能说现实之美不是来自心灵的感悟或者感悟的心灵不是由于美妙的现实呢?”(林容生:《画案文记13则・微雨》)林容生的这段话与柳宗元的美学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脉相承。画家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他的美学思考很有思辨色彩。

林容生不但善于理性思辨,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也很富有革新的锐气和方法。“呼唤工笔重彩的水墨精神”的提出,可以看做是他革新现代工笔重彩的突破口和实施创新的路径,其实质是在工笔画创作中重视精神性、文化性、写意性,在不失工笔画精致优雅的品性下,克服程序化制作模式对创作灵感与绘画性魅力的磨灭,突围写实观念、随类赋彩观念的拘牵,“以随心、随情、随境赋彩”的方式,“实现色彩从视觉到精神的转换”。

林容生的设色不是“随类赋彩”而是“心象色彩”,因而他很重视色彩的心理感应、心理信息。他从写意画笔墨的水晕墨章、元气淋漓、妙手偶得中,也就是从随机性、生命感、自然天成中获取灵感,灵活化用工笔重彩的积、撞、染、堆、冲、洗、擦等方法,使理性的程序化制作变为随机妙化的、有意味的情感创造。

而当造形超越实象再现,赋予更多主体精神内涵,画面空间构成由描摹对象、化为主动调度与形式结构之时,可以把笔墨线条的节奏转换为形的变化、面的韵律,而意象赋彩又使其产生对比、冲突、和谐,形成色块的变化和韵律(参见林容生《工笔重彩呼唤水墨精神》《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见《林荣生艺术生活档案无声的风》,2010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林容生呼唤继承水墨精神的思想,旨在促使工笔重彩超越板滞、赋予灵性而焕发出气韵生动之美。林容生的创造性实践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追求。他的艺术成就也正体现在这些方面。

他在工笔画创作中超越了一味模仿西方形、质、色,立体空间写实等有失传统文化精神的误区,避免醉心于炫技,把富有激情的绘画性创造沦为工艺化制作,避免使现代重彩画走向装饰化的偏颇取向。

他重视工笔重彩画的色彩结构,色块之间的彩感与整体效应,追求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赋彩方式,注重用笔用色过程中的随机性天趣,笔触、机理的会意性,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力求驾驭、开发传统与新创材质的性能,以求“设色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潘天寿)的色彩品位。

他的色块之间的对比与过渡,云烟的微茫与幻化,农舍的黛青与醒白,温润、清雅、灵奇,墙壁的撞粉效果犹如朴厚的磨漆画,山岚的氤氲惝恍气象,似可窥见山川内在气脉的涌动。化用西画印象派色彩空气感为现代重彩的语言,而能不见痕迹,而能富有东方诗情,风致独标,体现出他观照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艺术观念。

林容生的工笔重彩山水,构图不取全景式的高峰大岭,山峰水势也不以险峻引人,但求惬意、会心、传情。山村多是依山傍水,显现出一种朴野的原生态的诗意的栖居意象。他用笔讲究笔性、笔感、笔趣,既求锋颖之美,更重心灵融会之法。

他认为“色只是物象客观存在的外在色相及颜料的色相,‘彩’则是色与色之间相互辉映所产生的气韵与神采”“它同水墨画的墨色一样是具有精神意味的心象之色。随心、随情、随境赋彩,让色彩走出随类的局限而展现出更多的主观性和意象性”(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

林容生强调“色不同于彩”的色彩观。色是物质的,彩是颜色的创造性结构、精神情感的闪光。当今画坛,制作之风盛行,五颜六色华丽铺陈,但未必出彩,往往缺少“彩感”效应。画中之“色彩”,类似于文中之“文采”,文采是文人才情、素养、气质、想像力、创造智慧的富有魅力的综合呈现,是自然流露而不可强为的灵性闪光。

文采可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染力,为文人所渴望。文采与读书、功力有关,然而又终非功力学问可得。如前所述,林容生的文章颇见文采,绘画也颇有色彩感。其色彩感也并非全凭功力所致,实乃诗心的色彩呈现,是色彩的视觉之诗,诗情绰约。

他在设色时,突破了勾勒填彩的程式化技法,也不讲究固有色、条件色,而是会于意的意象色,在敷彩中也有分染、晕染、罩染,撞水撞粉,但他力求设色的灵动性、情感性、绘画性,讲色彩的情调、味道、意境,力求把青绿法活化、诗化。色彩绘画意象生成的要旨,是构成富有生命感的浑然整体、在氤氲苍茫中把握山水内在的生气与脉动。

随笔美文篇7

[关键词]花鸟画 笔墨 情趣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33-01

一、花鸟画的产生缘起及发展变化

早在战国时期,写实手法与装饰意匠就有了密切配合,大大促进了花鸟艺术的运用与发展。汉画像砖上的雁群,生动地表现了对象的情性,别是一种生趣。从原始社会到秦汉,花鸟不断在艺术上获得表现,而主要用来作为标志或装饰的使用美术阶段。隋唐时期的花鸟画“笔迹轻利,赋彩鲜泽”这也是这一时期画作的特色;至五代徐熙、黄荃的出现,有了大的转机。徐熙的花鸟画“以墨为骨”,着色为辅,色彩淡雅,给人以朴素纵逸之感,是为“野逸”。黄荃采用了一种轻勾精染,重色轻墨的笔墨形式,给人以富丽工巧的感觉,形成一种“富贵”的风格。这就有了“徐黄异体”,徐熙的“野逸”风格在北宋后期影响较大,对画院花鸟画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明后期,以陈淳和徐渭为代表的“水墨大写意”,不拘于形似,强调笔情墨韵。徐渭的笔墨形式很适合表达画家忧愤的情绪和狂放不羁的性格,他的笔墨可以用“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① 以象征的手法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将绘画笔墨的表现性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青藤、石涛、的文人画发展影响直到赵之谦、吴昌硕金石入画,诗书画印于一体,花鸟画逐渐成熟起来。

二、花鸟画用笔与用墨之间的关系

“笔墨”是一种使用“笔和墨”的方法,“用笔”就是利用毛笔特有的性能,通过腕、肘的不同姿势,方向和力度而运用毛笔,表现线条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的方法。花鸟画的用笔与用墨讲究韵律,在写意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墨的运行速度变化,使点线情绪化,或抑扬顿挫、或浓淡干湿、或疏密远近,层层生发,进一步拓现出画面的韵律感。也正由于用笔在速度、形态上的种种和谐有致的变化,连同色彩的色相、色度及水分干湿的对比,传达了轻松愉快、兴致淋漓的情感。所谓“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② 势韵、笔韵、墨韵构成画面笔墨架构,画面的气韵是笔墨和谐的统一效果。“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有笔墨,潇洒风流谓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③用笔的力融入墨中,墨在不断变化中体现出虚实的若隐若现的意志,它引导我们去想象,启发我们去感受。

三、花鸟画笔墨的意志――情趣

花鸟画运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追求笔墨情趣。文人们把笔墨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元代时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四君子”题材中涵盖情趣追求,借助笔墨的功力让人感受到笔墨间的情感。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所论述的那样“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明时的陈淳,徐渭以及吴门画派的其他画家将自己融入社会,把世俗情趣升华为艺术情趣。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运用笔勾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投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洗尽尘渣,独存孤迥。”④他们以文人画精练的笔墨性情,在笔墨情趣的追求上力求达到蕴籍、淡雅的效果和水墨淋漓的意境。“中国写意画是一门带有符号表现性的绘画,写意花鸟画与原始性绘画,儿童画有着非常相近的地方,区别就在于笔墨或说文人的笔墨情趣。”⑤

四、花鸟画笔墨情趣的当展及趋向

徐渭将大写意花鸟画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吴昌硕又将金石入画,这时诗书画印于一体,花鸟画逐渐成熟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花鸟画情趣追求的笔墨具有笔外之味,要求花鸟画中“感情当随时代”,最重要的是如何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发现,捕捉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美。“笔墨当随时代”,当代花鸟画是向着多元化发展,人们期待着比直抒更有情的花鸟画的新发展;要求花鸟画中“感情当随时代”。现代花鸟画创新主要还是在笔墨结构上,中国画有三种结构:对象结构、章法结构与笔墨结构,最有时代特征的还是笔墨结构,因此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会从笔墨结构上发展新的变化。生活永远是一切创作的源泉,而一幅花鸟画作品所体现的时代感,要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去分析、研究、体察和发现自然界中的生活情趣,以创造出新的意境。

注释:

①徐渭.墨葡萄[J].美术论坛,2005(6),25.

②邓福星.中国绘画中的抽象因素――谈中国画绘画中的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J].文艺研究,1983(3),54.

③毕建勋.传统笔墨性质、意义与中国画现墨理论框架的重建[J].美术学报,2005(1),27.

随笔美文篇8

关键词:干;润;祭侄文稿;写意性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45-01

唐代,强盛的国力,铸就了大气包容的文化。而颜真卿的书法,便奏响了书法史上的盛唐之音。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祭侄文稿》称颜书第一,其率真的线条,随意的章法浑然天成,成就了“天下第二行书”。

无疑,将《祭侄文稿》置于整个书法史以艺术的立场审视,其章法完美,线条形质具有令人激荡的魅力,成为中国传统的以线为造型的艺术典范,带有明显的写意性。

一、笔随心哭—章法的自然美

中国书法就是“写”的艺术,在写与写意中,展现线条之变化,情感之流露。

《祭侄文稿》就是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而产生的。由于是祭文,需要传达一定的内容,而书者处于极度悲愤状态,文辞表达便出现涂抺圈改等情况。由于是草稿,出于无意识,书者在书时并不强调章法、笔法和墨法,“无心插柳”,反而使整幅作品自然天成,没有章法却全合章法,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优美清逸的《兰亭序》形成强烈的对比。

《祭侄文稿》笔势强雄而不计工拙,气象开张而超神入圣,极为鲜明地表现出艺术家的独特精神和艺术个性。这哀极愤极的心迹墨痕,是由血和泪锻制的,来自于真情怀与真血性,这幅行书堪称中国书法的千古雄笔。“亦自常山”、 “抚”等均被涂去。“重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再改成“竭诚”。这种修改的痕迹除了是文字表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节奏美感。

二、干裂秋风—线条的写意性

(一)对比明显

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的粗细变化直接影响着表达的效果。而《祭侄文稿》中除了作为牵丝引带的连笔之线,字与字之间的笔画粗细亦很明显。如“人心方期”、“宗庙”等字之细劲与“车”、“父”、“陷子死”、“吾承”、“摧”等字之粗捍形成鲜明之对比。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凤秋鹰。正如笔之运用,在于一心,通于腕批,为人格个性直接表现之枢纽。

(二)曲直并用

什么样的线条最美?西方有一派美学家曾作过详细的研究,结论是:曲线最美。在中国,以曲为美的观点也广泛流传。书法中的曲线美,更值得玩味。康有为说:“行笔之法,十曲五直。” “郡”字最后一笔竖直而粗,其它笔画都是以曲为主;“顺”字以曲为主,通过横折钩中的竖笔突出。这样,以曲为美,以直为骨,笔之转折使线条之美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

(三)方圆兼备

方与圆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康有为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在方圆。”

运用方笔与圆笔,目的是使线条开始是就饱满有力,不显得单薄,一般来说,方笔比较峻峭、雄强、庄重;圆笔则比较储蓄、浑厚、妍美。《祭侄文稿》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这与唐楷尚法与颜真卿雄浑开张的书法风格不无关系。康有为云: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这用来形容《祭侄文稿》再确切不过了。

三、笔枯墨渴—墨色的表现力

渴笔的出现,能不能适应特殊的状态非常重要。一个渴笔的圈也那么完美,为什么?因为他达到了一种自然完成的状态。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至“父陷子死,卵倾巢覆”时,不由悲从中来,神思恍惚,行笔转疾,字体忽大忽小,时滞时疾,足见痛彻肺腑之悲,刻骨铭心之恨。而书至“魂而有知,无嗟久客”时,笔枯墨渴,干笔铁划,令人想其书家心泪已干,悲愤填膺,情驱笔行,笔随心哭。

总之,《祭侄文稿》用笔的丰富性不容质疑,其线的质性遒劲而舒和,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无间,自然而然的章法美,尤为难能可贵。在书法技巧中这是最难的技巧。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随笔美文篇9

关键词:工笔人物;创新性;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40-01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其在由古及今数千年的演进中,形成了不可取代的独特的艺术传统。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新材料的出现以及多种文化的影响,使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表现语言,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守望传统,融贯中西

回望中国古代的工笔人物画,从来都不缺乏创新。从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工笔人物画代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到发展至唐代,工笔人物画逐渐摆脱了丧葬作用,主要用来描绘宫廷贵族和佛像,画面上的人物不再是具有具体功用的符号,而是画家表达情感的具体对象。这种变革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一项重大创新,更是历史性的进步。两宋时期,画院兴盛,出现了以描绘市民生活为主要题材的风俗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审美爱好,满足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市井百姓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随着西方素描技法以及透视原理的应用,中国工笔人物画一方面受日本重彩画的影响,浓重的色彩掩盖了线性结构。另一方面加强了体积和明暗的塑造,与传统平面化的造型大相径庭。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已不完全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观,这就要求工笔人物画进行创新。当代新的绘画语言方式(如砺粉、提金),以创新的造型观,结合艺术手法创造出格调高、艺境美的工笔人物画,使它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也为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存在载体就是变革和创新。对待这个问题,罗丹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尊重传统,把传统所包含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区别出来――对“自然”的爱好和真挚,这才是天才作家(艺术家)的两种强烈的渴望。……所以传统把钥匙交给你们,而靠了这把钥匙,你们会躲开陈旧的因袭。也就是传统本身,告戒你们要不断地探求真实,阻止你们盲从任何一位大师……。①

二、写生对创新的重要性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而生活又于情感密不可分。中国画进入明清后,程式化渐强,临摹几乎取代了写生,成为国画唯一的学习方法。而“写生”作为中国画一个重要概念,也早在五代的画院时期就被提了出来,千百年来一直被画家们认真传承着。当我们真正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时,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正是那种微妙的不可捉摸的美打动着创作者,使创作者有强烈的绘画表现的冲动。当然,作为学习方法,临摹是有效的学习途径,不仅能学习到古人的艺术手法,更能学习到古人的艺术涵养。只是,忽略了写生的临摹是机械的,而离开临摹的写生又是脱离传统的,盲目的。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以不同的视角、生活感受、艺术素养、绘画材料等创作初表达自己艺术情感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创新。

三、借古开今,笔墨当随时代

石涛在其《苦瓜和尚语录》中提出了著名的“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等主张,这在当下的社会中,对艺术发展也是起重要作用的。

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罗寒蕾正是诠释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在他们的工笔人物画中,充满着创新趣味。何家英将工笔和写意的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对照,又相互衬托,既避免了工笔画的呆板和刻意又避免了写意画易犯的粗糙的陋习。罗寒蕾探索和提升了一种写与工结合的最佳状态,并且有意追求绘画趣味。我们可以看到她变古法为今法,想象力丰富,作品内容既新颖自然,又符合当代社会和审美需求,这在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域是一大革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不仅局限为内容、表现对象的创新,对于绘画材料,也有大胆创新。

顾恺之所谓“迁想妙得”中的“迁”是指画者的思想要深入地去认识和选择客观世界而“妙得”,这是艺术形象再现的一种路径。同时,“迁想”的过程又是一个忘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全心全意搞创作的人的起始点。即艺术作品要出自真实的生活,而又要揭开大千世界的神秘面纱。

总之,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进程中,创新自古至今都是存在并及其重要的。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应显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保持民族艺术的特色。

注释:

①引自《罗丹论艺术》,1页,沈琪译,吴作人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参考文献:

[1]朱伯雄译.安格尔论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2]姜陆、葛鹏仁.走向综合.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3]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蒋勋.中国美术史.三联出版社,2008年.

[5]李世南.笔墨――人生.湖北长江出版社集团,2009年.

[6]岑其.艺术人生――走进大师.西岭出版社,2007年.

随笔美文篇10

论文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色色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读书类随笔。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二是社会随笔。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