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6:33:29

随笔

随笔范文篇1

阳光是明媚的,散发着惬意的温暖。

突然间,很想码字,给自己,

给这短暂温情的春天,还有——

自己那颗潮湿而逐渐明朗的心。

一朵花过早的开放,必然过早的凋零。

给心灵化个妆吧,我想。

是的,试图让自己很安静。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暂且说是。

或者,为之纪念?

寂寞,是个自私的情人。

我不否认自己的多情,也同样痴情。

爱情,是留给真正爱自己的人。

不是为了填补空虚的心灵。

如若知道离别早就注定,

是否还会为之动容?

是擦肩,是转身,是逃避,

还是拥有后再别离?

亦或相守一生,终老不相负?

随笔范文篇2

阳光是明媚的,散发着惬意的温暖。

突然间,很想码字,给自己,

给这短暂温情的春天,还有——

自己那颗潮湿而逐渐明朗的心。

一朵花过早的开放,必然过早的凋零。

给心灵化个妆吧,我想。

是的,试图让自己很安静。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暂且说是。

或者,为之纪念?

寂寞,是个自私的情人。

我不否认自己的多情,也同样痴情。

爱情,是留给真正爱自己的人。

不是为了填补空虚的心灵。

如若知道离别早就注定,

是否还会为之动容?

是擦肩,是转身,是逃避,

还是拥有后再别离?

亦或相守一生,终老不相负?

随笔范文篇3

一、全县人口和就业形势良好

(一)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继续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生产方式转变。2007年,全县总人口为63.85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0.86万人,年均增长0.19%。全县出生人口5220人,出生率8.54‰,比2000年下降了0.3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196人,死亡率为3.59‰,比2000年相比下降了2.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人口3024人,自然增长率为4.95‰,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6年以来基本控制在5‰以内。

(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但人口负担处于较轻时期。2000年,全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3%,2007年上升到9.2%。永兴县老龄化步伐加快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得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加大;二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儿童少年组人口减少,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应的儿童人口系数下降,从而推动老龄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虽然永兴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但生育率下降带来的较低的少儿抚养比例,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人口红利期”。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全县人口总抚养比为43.2%,2007年降至26.3%。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县城“南延西扩、发展新区”建设,稳步推进马田、柏林、湘阴渡、塘门口、鲤鱼塘等中心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增强了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纳能力,促进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进程。2007年,全县城市化率达33.25%,比2000年相比提高7.8个百分点。

(四)就业政策逐步完善,就业格局保持稳定。近年来,全县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援助的办法和措施,制订并逐步落实了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五年来,全县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引导和帮助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全县就业格局基本稳定。

(五)就业总量稳步增长,非公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2007年,全县从业人员为35.02万人,比2006年增长8.5%,其中,非产业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达56.33%,比2000年上升7.5个百分点。我县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总量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007年,全县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达18.2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2.1%,比2000年增加了8.5万人,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全县人口和就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制约人口承载量的诸多资源性因素当中,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积刚性更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警戒线。2007年,全县耕地面积为2850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约为0.045公顷/人(0.68亩/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低于联合国设定的人均0.053公顷的警戒线。

(二)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经济社会的压力。人口老龄化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县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使得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抚养负担,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当前,特别是农村的社会养老能力还比较弱,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的比例上升,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压力。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逐年增大。

(三)就业结构的转变有待于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2000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56.57%下降到2007年的42.75%,下降13.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17.68%提高到2007年的26.64%,提高8.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攀升,由2000年的25.75%上升到2007年的30.61%,提高4.86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28.52%下降到2007年的17.2%,下降11.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由2000年的31.3%提高到2007年的51.6%,提高2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由2000年的40.2%下降到2007年的31.2%,下降9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在60%以上,而永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拓展第三产业就业空间具有很大潜力。公务员之家:

三、对策

随笔范文篇4

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需要我们。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激烈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求上进不开拓创新我们的国家就将受制于人就难以立足于民族之林。

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不能自甘堕落我们应该胸怀大志及早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的实现努力拼搏。我们应该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顺应时展能从容面对一切挑战符合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在国际化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正如所说的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正处于人生最辉煌精力最充沛的阶段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段短暂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健全人格做不负重望的时代栋梁。

在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斗志便在这日复一日的碌碌无为中被销蚀。我们很少考虑到他人因为我们心中只有自己;我们很少思考未来因为我们满足于现状;我们遇到问题就退缩因为害怕去尝试……我们正一点点地沦落难道我们真的要成为“垮掉的一代”吗?不不能!

在此我向我的同龄人提出几点建议:

一、善于思考积极开拓创新。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重复先人的智慧应该努力探索新知识否则我们的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我们的文明就不会发展。

二、珍惜时光脚踏实地地学习。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要将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要静下心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只能被淘汰。

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能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就丢掉了精神食粮。我们的国家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物质消费水平远远底于发达国家。我们应该珍惜劳动人民的创四树立目标有远大的理想。一个有志的青年决不该甘于平庸的生活应该让自己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随笔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对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文主要是通过给定命题或者自由创作,培养学生对文字和语文逻辑的掌握能力。随笔训练是语文作文的一种重要的训练形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即兴的创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写作灵感,为作文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随笔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特点

(一)形式灵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初中作文训练中有很多种训练形式,但是随笔训练的形式更加的灵活。随笔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过多的要求,主要就是通过这种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而且这种训练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大胆的发挥,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准备。

(二)思想自由,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想是写作的重中之重,作文主要就是锻炼学生对思想的总结。随笔训练的形式,不局限学生的写作思想,学生可以在创作中尽情的发挥,大胆的进行思想表达。学生还可以将社会现实中的情况在创作中如实的进行表达和还原,充分的展现学生的真实思想,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思维是写作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模式,拥有了正确的写作想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随笔训练在形式和思想上较为自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写作思维的延伸,对学生写作思维和创作灵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笔训练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拘束、能够随性的发挥,这些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促使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二、提高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措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作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在作文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素材和灵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创作成果。在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好奇,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在随笔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趣味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养成随笔训练的习惯,而且趣味课堂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二)以素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写作主要是学生通过一定的素材,进行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在学生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学生对素材的积累极为重要。只有创作灵感,而缺失素材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就会特别的空洞,没有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报纸,观看新闻、影视作品等进行素材的收集和积累,然后在进行随笔训练和作文写作。学生在素材收集时一定要进行素材的整理和记录,并在这一阶段进行随笔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对素材的掌握,还可以通过随笔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自己对素材的理解。

(三)以生活为媒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一种事物或者行为的看法和观点。在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以实际生活为媒介,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灵感和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七年级作文专题一“写人作文指导”,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以人物的实际生活事例为主,在写作中要真实的体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并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进行随笔训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将实际生活贴切的通过随便训练及作文写作的形式展现中来,而且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更加的真实,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语文随笔训练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作者:罗福权 单位:贵州省凯里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随笔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循环随笔;写作路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即“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并在“教学提示”中特别强调“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而在长期固化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基本遵循“立意解析—范文指引—材料补充—学生写作—批改讲评”的老套路,为此也经常会遭遇教师一厢情愿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尴尬。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这种写作模式的窘境,重新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并使之葆有持续的热情呢?笔者在近几年的班级循环随笔写作指导中发现,如能有效管理和运作这一课外写作平台,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将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回本溯源,搭建支架——走近《容斋随笔》

众所周知,随笔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能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随笔写作虽有极大的灵活性,但也要防止立意的粗俗化和用笔的粗糙化。写作伊始,教师如能提供优秀的随笔范例以作学生学习借鉴之用,定能在语言锤炼、素材甄选、技法运用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导向,对学生也是一种目标激励和引领。为此,笔者认为,追寻随笔的优秀范例,不如走近随笔的源头《容斋随笔》。因为,该书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是一部涉猎极为广泛的著作,而且《容斋随笔》卷首说的“意之所之,随即纪录”的风格也充分彰显随笔的体裁特征,尤其是文中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及其阐述方式,着实让人叹服。在集体性的研讨之后,我们从中和学生一起获益了《容斋随笔》的两大功效:一是思维品质的积淀;二是写作技法的熏陶。比如,《卷二•周亚夫》中借“军中夜惊相攻之事”对周亚夫“持重”的质疑,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卷四•诗中用“茱萸”字》中列举了古诗里诸多使用“茱萸”的诗句,并最终评判杜甫的“醉把茱萸仔细看”为好,渗透着比较阅读的思想;《卷五•汉武赏功明白》中对于武帝赏功“不以贵贱为高下”的“明白”之处充分肯定之余,又抛出了“他日无以使人,盖失之矣”的思考,确能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两面;《卷十四•士之处世》可谓是劝世篇,对于处世心态的剖析淋漓尽致,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的视角可见一斑。又如,《卷七•汉书用字》中提出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连用了七个“死”字和《汉书•沟洫志》共用了五个“石堤”的现象,倡导咬文嚼字的创作理念——该简则简,当繁则繁;《卷十二•曹操用人》中称道曹操“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之所难及”,客观评价人物的是非功过,遵循“提出论点—事实论证—总结重申”的论证思路,论证框架清晰,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卷十五•为文论事》则提出了“为文论事,当反复致志”的创作观,阐明写文章的要旨,并举刘向上奏为例,阐述多方取证的重要性,堪称议论文之典范。不妨说,因为引导学生研读《容斋随笔》,我们已在无形当中对学生的随笔学习过程施予了有效的支持,为他们提供了一根迈步的拐杖,加之以研读范本和信息加工,使其对随笔架构的把握不断深入,并引导学生逐步迈上自主随笔写作的第一个台阶,这也是践行“支架式”教学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诚然,好的范例远不止于《容斋随笔》。巴金的《随想录》也是很适合的阅读书目,他那源于“春秋笔法”的“实录”思想,他的“一字褒贬”“微言大义”等写作特色,对学生的随笔创作都大有裨益,对于此不再赘言。

二、任务链接,分层循环——建构“最近发展”平台

所谓“任务链接”,就是发挥班级随笔这个共有平台的功能,让每个学生在各自明确任务的驱动下练笔,同时兼顾和下一个学生的随笔任务的对点链接,既保证学生个体的随手随记,又使班级整体能够同步参与,从而形成随笔写作的分层式共同体运作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实时更新、多方介入,提升随笔的协同效率。为此,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固有水平,可通过问卷调查阅读书目、阅读习惯与心理、阅读体会,加之相应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成绩反馈,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测试等多种渠道,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形成大致的综合等级评估,并进一步做好A、B、C三个等级的初步分层,才能和接下来的分层指导任务有效对接。而所谓的“分层式共同体”,就是在学生分层次的前提下,依托随笔写作这个共同的平台,在交互、共享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写出符合自身个性特点并最终能推动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写作模式。为此,教师作为班级循环随笔的管理者,就要找到最适宜的介入点,助推每个层次的学生逐步实现其个体写作的“最近发展区”。(一)学段任务分层推进,三年一盘棋。可在高中三年,根据不同的学段给学生提出课外循环随笔的主导方向,使每个学段的训练目标更为明确。比如,高一以生活感悟为主,如微事日记、生活小品、咏物抒怀、场景再现、一周精彩回顾等;高二以文本鉴赏为主,如读后感、书评、影评、摘要式点评、诗词赏析等;高三以文章的分析评价为主,如专题答辩、时文再评、热点追踪、群文综述等。(二)学生任务分层设置,循环链接。主要运行模式是班组随笔接力,即设立小组随笔笔记本,通过每5个人一个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中均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小组共用一本随笔本,按照学号顺序在小组内轮流写作随笔,随时记下每天生活的点滴,倡导我手写我心。接着,在每周周末用小组推荐的方式,经过组长点评和组内互评,把优秀作品交由教师审核后,定期推荐到班级语文微信群中,让全班同学共享。随文附上各小组的推荐理由和文章评价,还有教师的点评及类文拓展阅读建议,其他学生在阅读后也可同步跟帖。此举既可充分尊重学生随笔创作的原初体验,让他们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敏感点,畅快地表达的生活体验,又可在教师的分层指导、目标激励中实现全体学生观点的交互、共享、碰撞,从而创设一种立体多元的读写情境,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不断建构语文素养所需的思维广度与深度。1.写作题材的循环为了避免练笔的单一性,可以尝试在题材的多样化上面进行循环,如整本书阅读→时文评议→心灵鸡汤→生活杂感→名作欣赏→热点争鸣等。教师应注意跟进阶段性任务的小结与优秀成果的展示,定期浏览并从中选出好题和佳作,在班级展示,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于部分优秀作品提出升格指导建议,使之在内容、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性等方面更加完善,最终提交升格范例在班级群里供学生“奇文共赏”,使他们切实感受到随笔训练的收效,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坚持的干劲。当然,操作过程中不能仅有击鼓传花的形式,更应注重内容循环的更新。比如,要求每个学生在写完自己的随笔后,及时把文本中的问题或者相关的其他话题抛给下一位同学,可以是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某个内容的疑惑或者素材、技巧提升的要求,也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类现象提出来,供给下一位同学写作的方向等,以此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挑战的欲望。2.写作形式的循环好的随笔需要有高度的哲思,需要丰富的学养,也需要出色的语用能力,才能拥有“余音绕梁”的审美体验和“微言大义”的心灵震撼。为此,结合写作“分层式共同体”的理念要求,尝试在写作形式方面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层进行不同形式的循环,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循环形式:(1)随笔“微写作”升格(主要针对中等生)主要是依照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引导中等生在阅读指定文章后对文本进行后续评论,目的是让中等生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的训练效果。如阅读指定专题的时文或美文,要求学生对该话题和相关事件做出自己的评论,写成小片段的样式即可。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情况提出局部修改意见。实践案例如下:时文阅读:《易中天:当下中国最缺什么》[话题思考]你认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底线是什么?(学生读后感摘要)“当一个人欺负另一个人的时候,叫‘暴力’;当十个人欺负一个人的时候,叫‘欺凌’;当一百个人欺负一个人的时候,却叫‘正义’。”“毋庸置疑,底线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最低标准,概而说之,底线就是生命线。”“‘与德比邻,道不孤’。人生确实如棋,厮杀着实惊心动魄,只有守住底线才能避免出局,才会有更精彩的人生。”此外,还可就每期习作提出个人微循环升格要求,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突出其一,或是对话题概念的界定,或是对小分论点的拟定,或是对语言的提炼,或是对素材的拓展延伸,或是对条理衔接、文章框架的打磨等,皆可。每次突破一个方面,循序渐进,最终实现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案例如下:(关于“礼”的内涵界定修改稿)“礼节所依赖的是道德自觉,是需要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礼节不仅仅是立身处事的行为规范,更是衡量品格的标尺。”“礼是一种制度化、规范化了的外在道德要求,是人们行为举止、人际关系乃至社会秩序的标准和尺度。”(2)随笔写作专题研究(主要针对尖子生)首先要组建尖子生团队,即把各分层小组中的A成员召集在一起建群,定期交流写作心得,给予阶梯式学习任务。比如,开展整本书阅读,阶段性布置阅读与写作任务,指导学生汇总自己的阅读成果,并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提供相关论文论著资料,指导他们阅读学习并结合自己所选论题形成个人的阅读报告,最终在班级群里展示学习成果,以起到“领头雁”的标杆效应。实践案例如下:《边城》整本书阅读成果:读后感《别样景,别样情》《我眼里的翠翠》、主题研究系列之“爷爷与翠翠的祖孙情”“边城民风民俗”“边城人物之人性美”“感受边城中的美景”等。(3)摘要点评式随笔(主要针对后进生及特殊群体学生)此法的初衷在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边阅读边思考,并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把自己只言片语的感受及时记下来,以期持续保持语感及对阅读与写作的任务意识,保证后进生在课外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定期关注其阅读进度与完成情况,并不断引导和鼓励,使其保持满满的自信心。3.评价方式的循环主要有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组长评价、学生再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方式,采用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微信分享等形式,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学生为主体,教师来调控,大大提高随笔批改的效率”。[1]同时,对组长评价和教师点评作出较高要求,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文章互鉴,理性生辉——提升高阶思维品质

于高中生而言,依托班级分层式共同体模式下的循环随笔训练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升其高阶思维品质,即学会运用理性语言,渗透理性思维,传达理性精神,[2]在随笔写作中不断提升理性思考能力。柏拉图曾说:“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灵魂在不断地锤炼打磨中得以高贵起来呢?这当中时文评说的练笔不可小觑,因为优秀的时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文化互鉴中学会“感知素材—整合思想—内化生成”,从而让自己思考问题的维度变得丰富,语言表达更具理性高度。首先,教师要严格把控时文选材导向。指导学生选择时文阅读材料时要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和理性精神话题,对社会热点、时代命脉的剖析能注重多角度看问题,而且语言常闪烁哲思妙语之光等,既考虑选文的思想内容的正面性原则,也兼顾辞趣和理趣。在此基础上形成时文阅读专题系列化,如“有用与无用”“道德与道德教育”“素质危机”“责任与担当”“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而指导学生在感知素材、整合思想中,学会用思辨眼光来生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大胆发声、随心下笔的同时,达到倾诉呈现和创作再现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从读到写、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其次,教师要分层设计阶梯任务。比如,针对A、B、C三个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别给予能力要求不同的时文随笔写作任务。当然,如果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有所发展,那么其相应的层级就要发生变化,对等进级。对于A级的同学,可以要求对同类或者不同文本的时文做群文综述,从主题论证的多维化、观点提炼的驳与立、语言风格的庄与谐等方面做文章,让思维纵深发展;对于B级的学生,可以从单篇文本的精析做起,“对同一文本进行质疑、否定、重建,从而呈现思维的变化更新纵深推进的过程”,[3]或借助树状图、气泡图、流程图、括号图等梳理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提取语段关键词,或于质疑处和矛盾碰撞处进行一文多评等,让思维厚度更加饱满;对于C级的学生,不妨指导其在专题系列化材料中学会搜集、整理、感知、摘抄,对其思维的清晰和深入也有一定功效。此举的目的在于让三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以时文评说随笔为载体,在相关任务的驱动下,满足各自的写作需求。如此一来,既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能在分层和阶梯推进中让学生的时文随笔写作逐步做到“有态度”“有感情”“有技法”“有逻辑”。这也是向“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性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的教学目标靠近的重要一步。综上,分层式共同体模式的班级循环随笔的运作,从一开始的教师为主导统筹,到之后的逐渐把任务下放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运转,再到最后逐步形成的由教师、科代表、小组长、分层管理员为体系的立体交互循环模式,确实非一日之功,却能搭建一座与课堂写作训练的桥梁,“运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指向‘求真写真’的‘真表达’方向”,[4]最终让学生在随心下笔中实现了本真表达的创作初衷和美好愿景。值得注意的是,“分层式共同体”模式下的班级循环随笔的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学生。尤其是时下面临“选课走班”的大背景,来自各个不同教学班的学生固有的基础和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快速而又相对准确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初步分层并给予相应的个性化、系列化的写作指导的任务迫在眉睫。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级的考量和组织分层尚需较长时间,班级循环随笔的组织和管理仍然要有一个艰难的起步磨合阶段,方可逐渐走上正轨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实际功效。而且,学生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密切关注其能力层级的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分层调整和任务设置,以符合学生实际。此外,课外班级微信群的管理由于受限于学生平时教学期间禁带手机的要求,也无法及时同步跟踪,只能依托周末和假期的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宋桂林.在随笔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随笔展评的能力[J].江西教育,2016(17):68.

[2]姚友良.让学生获得理性的成功和快乐——在随笔指导中培养学生几点哲学思维[J].语文月刊,2019(11):48.

[3]江小清.理升华,笔生花——随笔写作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一点尝试[J].课外语文,2019(9):152.

随笔范文篇7

论文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色色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读书类随笔。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二是社会随笔。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公务员之家公务员之家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

随笔范文篇8

一、以微随笔训练促进小学生素材积累

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无话可说、东拼西凑的问题,主要症结就是素材积累严重不足。教师应当在强化学生对生活观察与体验指导的基础上,将观察的任务充分地融入到微随笔训练中,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文章的写作。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唯一途径就是生活。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注重生活化渠道的利用,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观察、有目的地观察、主动积极地观察,让学生从大自然的事物、家庭和学校的生活等较为熟悉的观察做起,去努力发现平常事物中的不平凡之处,以此促进学生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任务的组织上,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的内容来写,让他们在微随笔训练中对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细致的描述,将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充分地运用进去。比如,在《我的暑假生活》这一命题作文的写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假期生活进行细致认真地回顾,在日常生活素材积累的基础上展开写作。这样的微随笔训练能够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深化,让他们掌握生活素材收集和积累的有效方法。

二、以微随笔训练提升小学生观察体验

小学生往往对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缺乏敏锐的捕捉力,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总是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这也是导致他们写出的文章缺乏“味道”、平淡无奇的根本原因。在微随笔训练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学会从正确的角度寻找方法。比如,在布置安排学生以“秋收”为主题的作文之前,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到农田中去观察,让学生对金灿灿的土豆、饱满的谷穗、摇曳的高粱、光鲜的向日葵等所蕴含的“秋天”的韵味有实地的感知,让他们对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的场景和脸上流露出的喜悦或失意之情有更为深入的体验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才能更好地展开对场景细节的刻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地观察,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找准事物的特性和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体验的良好习惯,在经常性的留心观察中实现体验能力的提升。

三、以微随笔训练带动小学生思维发散

在观察和感悟的基础上,得到的只是一些基础性的资料和初步的印象,必须经过思维的深入加工才能理清其中存在的联系,才能够在写作中进行科学的运用。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让学生从一个事物联想到相关的事物或问题,在微随笔写作中才能够实现思维的开阔和视野的拓展。在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原有文章进行改写、扩写和续写,为学生思维锻炼和提升搭建良好的平台。要注重对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对比思维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实现写作思路的拓展,在写作中能够循序渐进地展开,并且能够将写作的立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到随笔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对于要写作的主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通过你一言他一语,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四、以微随笔训练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随笔范文篇9

感受之一:组织驱动的强大推进力

3月17日《日记》:今天下午,县委组织部通知晚上在县委五楼会议室开会。晚上的会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骆良华说,这次抽调了60名骨干成立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和10个县委指导检查组。骆部长强调,从现在开始,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就是学习实践活动“产品生产的加工厂”,办公室各组就是“生产车间”,办公室人员就是“技术员和工人”,缜密的思考、周密的计划就是“生产过程”,各组组长就是产品的“初级验收员”,上级简报、上级各类媒体刊载的文章以及各项工作成果就是“产品”,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就是“质量的检验”。他强调要求办公室人员要当好“技术精湛的技术员和工人”,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确保责任明晰、环环相扣、流程精密、高效运转。从今天开始,我就被“强”抽到县活动办公室,成为了一名全脱产的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人员。

4月1日《日记》:今天上午8:30,联系我县的市领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韩永生一行驱车100多公里从市里来到旌德。在县委常委会议室,县委书记杨业峰向韩部长汇报了我县从3月20日召开动员会以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得到了韩部长的高度肯定,她肯定了县委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把联系工作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主动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编发了《县、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手册》,全程记录,跟踪问效;制发了《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质量考评办法》,对学习实践活动实行质量监控。

5月26日《日记》:今天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县委常委会分析检查阶段专题研讨会。会上,县委书记、县长等县委班子成员对县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方案再次专题讨论,聘请的4名群众代表也分别发表了意见。

7月21日《日记》:今天上午,县委书记杨业峰参加县发改委转入整改落实阶段动员会,他强调在整改落实阶段,要注意“五个防止”:一要防止松劲思想和厌倦情绪的产生;二要防止将整改落实等同于常规工作;三要防止只抓具体工作,忽视思想层面的改进;四要防止只顾眼前问题的解决,忽视长效机制的建立;五要防止好高骛远定目标,不切实际抓整改。

我深切的感受到,由于县委主要领导和常委带头严肃认真地开展活动,努力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深化活动效果,为全县作出了表率,有力地引导和推动了各参学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感受之二:群众参与的深刻评判力

3月22日《日记》:今天,领导交办我拟定《关于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全程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通知》,确定邀请在全县范围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先进模范人物、服务对象的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5月18日《日记》:今天下午,县委安排108名各界代表对各参学单位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无记名测评。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各参学单位确定安排“两代表一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近1000人,全程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县营造了全民参与活动、全民监督活动的民主氛围。县委确定了30名“两代表一委员”全程参与全县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会议及进程,参与县委常委会每个阶段重要环节的活动。

6月6日《日记》:6月1日、2日、3日和4日,县委书记、县长等县委班子成员分别主持召开了“两代表一委员”、乡镇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和县直单位负责人座谈会。连日来,县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各参学单位还通过走访帮扶村班子成员、群众代表、本单位的干部职工、服务对象代表,收集意见;全县开展了“面对面听诤言、心贴心求良策---诚邀千名党员群众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我深切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始终是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县委还坚持立体宣传,让全县人民全面了解掌握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学习实践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评价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感受最深的是县两家民间网站“旌德社区”和“旌德论坛”,成为推动舆论、监督活动的重要民声,发挥了有效、积极的监督作用,全县学习实践活动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旌德社区”民间网站专门开辟一个科学发展观栏目,刊登我县活动动态和在中央、省、市媒体刊登的文章。

感受之三:干部动员的自觉奉献力

4月29日《日记》:今天上午,在影剧院召开了在全县开展“评议人民满意机关、民主考评县直单位百名股长、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活动动员大会,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光勇作了动员讲话,全县1000余名干部参加了大会。为配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三项”评议活动,以评议为抓手,改革机关效能、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干部评价机制,从而让干部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让人民群众笑起来,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潜能进一步发挥。

6月28日《日记》:近一段时期,我感受到机关干部在言谈中,有一种紧张、紧迫的意识。原来这段时间,县委已4次组织人员对县委、政府单位和60%的基层站所以及16个站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能情况进行了明查或暗访,检查情况在全县进行了通报,还两次召开基层站所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座谈会,8次召开基层站所长座谈会,进行工作督查。对在督查和暗访中发现工作效能不到位的,要求立即补课完善,对发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按照规定严肃处理。目前,县委、政府已对两个基层站所长进行了撤职处理。县委副书记胡刚在前不久会上强调:“我们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优化经济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工作好转、推进旌德加速崛起的高度来认识和抓好这次‘三评’活动”。公务员之家

我深切感受到,县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抓手有力,把干部队伍这条主线拎起来了,把干部推向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三评”活动俨然成为学习实践活动落实整改、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的重要抓手,全县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机关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工作效能有了很大提升,干部把压力变成了工作的动力,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自己平时工作的必须,从而由各级干部地有效带动,在全县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干部讲奉献、群众讲发展的舆论环境、作风环境、建设环境。

感受之四:加快发展的全面内动力

5月21日《日记》:近一段时间,县委、政府经常召集县直单位和乡镇负责人,研究会商经济发展工作。5月4日,县委着眼于选准参照系,组成党政代表团专程赴人口相近、地理环境相似的浙江云和县专题考察学习,借鉴云和县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和做法。昨天,我看见县政府的一份文件《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全县“招商引资突击月”活动的通知》,文件中将今年5月20日-6月30日作为全县“招商引资突击月”,对突击月活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

随笔范文篇10

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内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容纳着许多梦想与渴望,承载着无数的心酸和眼泪。翻开一篇篇“随笔”走进他们的心灵,你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一道风景比得上它的美丽,海洋上没有一场风暴比得上它的强烈,地球上没有一遍废墟比得上它的荒凉……它是撒播精神种子的沃土。面对如此巨大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老师应该怎样来耕耘这片沃土呢?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写“随笔”是较好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坚持让我的学生每人每周写一篇“随笔”,“随笔”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字数一般300字以上。每周星期五由科代表收齐交到我处,接下来就是我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痛苦、接受理想的震撼、品味激情的燃烧的时候了。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一篇篇“随笔”在率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在清纯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在低沉中渗透着内心的苦闷……这里他们写下了青春的誓言,留下了青春的热情,录下了青春的思考,记下了青春的迷惘……

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当一名探险家,登上地球之巅;做一名飞行员,穿越于祖国的蓝天之上;练成一名呼风唤雨的使者,让绿色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做一名铁臂英雄平息世界上所有的战火……我为他们喝彩,我为他们加油。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家庭的幸福:周末和父母一起爬山、野炊;逛商场,购惊喜;进馆子,品佳肴;去漂流,找勇敢。他们更多利用暑假长途旅行,观光祖国大好河山,欣赏祖国文明古迹,增强爱国情感。我为他们高兴,我为他们祝福。青春固然是美好的,有激动、欢乐、兴奋、幸福,但也有苦闷、孤独、忧郁与伤感,学生在“随笔”中流露出来的苦闷与伤感,老师绝对不能袖手旁观,要像朋友那样来倾听,用那满蘸着真情的笔墨与他们交流,去抚慰,去疏导,使其最快地摆脱困境。有个别同学写下了自己难以自拔的网上之恋,父母的苦心,亲朋的劝导始终不能使自己摆脱出来的痛苦,我为他痛心,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做他们的好朋友,同进网吧,实践着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说法,经过我的努力,他们对网吧的兴趣逐渐减弱,生活也充实了很多。班上有几位同学家庭情况相似:父母离异,各寻幸福,无心照管子女;或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为了挣钱将子女抛到一边,他们缺少父母之爱的阳光,每到放归宿假,眼看着别人有父母开来的小车,有父母电话亲切的问候,也有父母在校门外等候的身影……而他们拥有的只有孤独与伤感。我没有为他们流泪,我向他们呼唤:“孤独与伤感对于那些臆造的虚假幸福来说,如同一个坚贞不屈的少女,圣洁无比,孤独是一种尊严,是最崇高、最圣洁、最动人的美。古往今来,凡是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遭遇和感受过孤独,体验和认识过孤独,把握和拥抱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升华。美国著名作家梭罗说‘我爱孤独’,陈景润在孤独中创造了伟大的智慧。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用我们的平常心来拥抱这份孤独,享受这份孤独。让我们以此共勉!”这几位同学领会了其中的含义,高兴起来了,他们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记住了你的话”。另有一位同学思维不算敏捷,可父母对他要求很高,希望很大,这几次考试有些不随,因此父母唠叨,施加压力,这位同学真有大厦将倾的感觉,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我为他写下了孟子的这几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起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韧性,增益其所不能。”“逆境是你生命中出现的一场暴风雨,令你刺骨冰寒,但雨后有更多鲜花开放,它们还会结出果子,你被逆境的大雨浸洗后,谁会知道你酝酿出什么呢?培根说过‘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让我们坚强起来勇敢面对一切。”没想到,自信与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我舒了一口气,又去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逐渐提高。

“随笔”是同学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发现问题的地方,同学们开心时我们一起分享,他们伤心时我们一起共度,老师在领悟真爱的同时充当良师益友,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做人。“随笔”不仅是我走进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我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每周一,我已欣赏过的“随笔”本发到同学们手中,于是我利用周一下午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评议,当场将所有同学的作文的编号随机抽出几个,然后大家对这几篇习作评议,评议可以从命题、选材、中心、遣词造句、修辞表达等方面有所选择地点评,强调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以发现、鼓励为主。凡是每次评议优胜者贴入班上“优秀作文选刊栏”,供大家学习。然后充分发挥同学们绘画、书法、电脑等特长,将这些习作经过一番加工,变得新颖,别致,搜入班级“优秀习作集”中。每次评议,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习作不足地方他们不断补充,修改,趋于完美,这样以来,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这种方式既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加强,又是对平时教师命题作文讲评的补充,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积极的心里状态下逐步提高读写能力。在评议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同学们写的内容就更多了,有时来自对生活的观察、领悟,有的受课文启示,有的还会受同学习作的启发,题目、选材丰富多彩,活泼新颖,又不失童趣。习作更像是他们描绘生活的画册,而不在是单纯的作文,同学们都觉得写作有意思,就是有几个过去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同学,现在也不怕了。《幸福就在身边》出自我班“眼镜”之手,文章一出,就得到“真是生活有心人”的评价;《二十年后的我》读后让人笑破肚皮;《妈妈的白发》是小作者仿写《背影》一文所作,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欢乐的周末》是一位同学仿写习作《难忘的减负日子》而作,模仿是最深的爱慕,是写作的“助跑器”。

有了读课文而触发的灵感和同学习作的启发,同学们不断创造出好的习作,即使是同一主题的几篇文章,他们也会变换着不同的内容,不断有新鲜的感觉,不会厌倦,不会没话说。在评议过程中,同学们从表扬中得到成就感,从不足中深感不完美的遗憾。成就感成了他们习作的信心,遗憾却促使他们产生新的习作愿望,每次的一点成功,他们都会视如珍宝,让它成为自己今后习作中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