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0 10:06:47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2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而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你的个人品德,知识和生活经验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育孩子对待每一件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知识是日积月累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幼儿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父母在思想上要达成一致,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少看点电视,多陪陪孩子,多看报看书,我一休息就带女儿去书店看书,我们一起阅读,与孩子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慢慢提高他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经常带她到户外活动,让他增长见识,另外在生活习惯上也要从小就培养她从细节做起,生活上要有规律,物品摆放要定位;写作业时要一气呵成,不能边写边玩;画画时要认真不要东张西望等。我相信将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养成此习惯会让他们受益一生。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自信心。在重视孩子学习的同时,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势必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方说老师教的儿歌其他孩子会,他不会,你不要责罚他,伤他的自尊心,而是要以平和的态度去告诉他以后要认真听讲,大人都喜欢认真听讲的孩子。同时他做得好,做父母的要夸他,说他做得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uo1987”为你整理了这篇家校共育之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班主任推荐词】该生是个聪明、可爱、性格开朗的孩子,关心集体,兴趣广泛,善于与同学交往,人缘好;尊敬师长;上课能专心听讲,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学习成绩优异。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了,眨眼功夫孩子就长大了,对孩子来说我是一位高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的体会简单分享一二。

(一)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正所谓“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小学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过渡期、适应期。刚入学要告诉孩子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不再是小朋友了,要养成每天读书、学习的好习惯。魏梓旭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作业每天无论多少都要认认真真完成。尤其是书写方面一定要干净、工整、清晰。对于这方面,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作业独立完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不磨蹭。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一生受用。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就,到现在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

(二)享受快乐 感知自然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快乐是来自不同的。

魏梓旭活泼开朗,喜欢运动旅游。从幼儿园我就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学识体现,出去走走开阔视野,领略大自然的风采。经常去动植物园,孩子认知了许多动植物,好多动植物的习性孩子现在都十分了解。暑假去海边,领略海的风采,亲眼目睹大海的辽阔,无边无际、潮起潮落。品尝海水的咸涩,倾听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走在软软的沙滩上感觉是舒爽的,晚上照着手电筒捉鱼、虾、蟹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三)尊重孩子爱好的选择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4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心得体会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5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6

家庭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讲话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之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是负责人口监测预警工作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措施建议。组织实施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围绕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都是服务于民的工作。按讲话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当前的生育政策,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将讲话精神落实到家庭科的工作中,重点要做好提高生育服务水平,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及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三个方面的工作。为提高生育服务水平,去年省启动了推进落实生育登记服务事项便民惠民“零”跑动上线服务,进一步便民惠民,更加方便群众办理生育登记和再生育审批。今年在转发《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生育登记和再生育审批的管理办法》时,因为办法未规定是否补办生育登记和再生育审批的事宜,我们转发时专门强调了,按《广东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未按规定按时办理一孩二孩生育登记或再生育审批手续的,可以进行补办。要求基层遇有群众提交办理手续、逾期未按时办理等困难和问题时,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能补办的尽量补办。

要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就是要不断完善奖扶政策,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给予充分肯定。在处理生育登记、再生育审批事项和计生奖励扶助事项时,在符合政策的基础上,争取按照有利于群众的原则保留群众相关待遇,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权益。下来在修订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时,应该按照即不违背政策又有利于群众的原则完善奖扶政策措施。尤其是要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关怀扶助工作做深做细,失独家庭、伤残家庭的确是在执行计划生育做出了牺牲和贡献,政府理应加强关怀和扶助。

为提高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渐满足婴幼儿家庭的托育需求,在各项十四五规划中我们重点提出了这方面的规划目标,计划十四五期末达到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不少于5.5的目标。我们还设想近两年在全市开展倡导科学育儿家庭教育和知识培训的工作,全面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将面临全面放开,但是人口均衡发展更显重要,我们感觉背负的责任更大,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好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7

一、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从来不对孩子百依百顺,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学,又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从来不对孩子的成绩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上考虑,避免出现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简单粗暴。

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们都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损伤。孩子考试拿回成绩单,偶尔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都是先帮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不要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畏惧感,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挖掘孩子智力潜能。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机会很多,其方法也各种各样。首先我们让孩子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当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时,我们就辅导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并说出特征,从而不断扩大他的思维范围。有时还给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尽量不告诉他怎么解决,先让他自己想办法,找出最准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方法。

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便会在心理上得满足,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动手操作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源泉。动手是孩子智慧的体现,多让孩子动手操作,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且孩子通过操作会发现很多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孩子就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来解决。最后,我们还注重在家庭里要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可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孩子提出所谓“怪论”或做“怪事”时,我们从不轻易否定,而是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我们相信:孩子潜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引导他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如学琴、画、棋、舞等,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基于此,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根据他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他的学习负担。

四、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

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必须慎重、实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家长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对孩子许诺前先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能不能兑现,这种许诺对孩子来说到底好不好等等。许诺后我们都会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时教育了孩子对谁都不能随便说话和承诺,说了就要负责。

五、培养孩子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体力方面的磨难,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败、艰苦的劳作、疾病缠身,也都挫折的种种表现。家长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炼和能力品行的培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让孩子承受适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认识得以升华,也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经受了磨炼才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对孩子从不溺爱,不怕让孩子受委屈,不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经常带孩子参加劳动锻炼,以此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会注重让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8

小的时候,孩子就像一个未成行的泥巴,而作父母的,就要把一滩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渐渐的,便越来越坚实,而难以雕琢。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的冥顽不灵。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已晚,根本就是过时了。那些从小养成的恶习,当然也就很难纠正,甚至于一些十几年前养成的坏习惯,早已深入骨髓,一时间真的很难改正,这自然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必然也是可怕的。教育孩子除了在儿童期十分重要外,在过渡期那时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个孩子向青春期过渡,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更是心灵上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孩子便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有了自己个人的主见,由于两代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自然就难以躲开代沟,就有心灵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灾难,就要教育。

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教育还要贴近实际,从现实出发,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教育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冠冕堂皇,只要平平淡淡。

而且贴近实际的教育更能使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接受。每一次,孩子都能按父母说的去做,每一次爽朗地答应,没有一个人会不高兴,但如果太飘渺的教育,太华丽的教育,孩子可能无法一下子全部接受,甚至每一次都做不到,很可能,他会难过悲伤,谁愿意呢?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一天是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可能要说的话很短,可能也只有一两句,但着一两句话就能说上三四天。虽然对孩子而言,可能心烦,可能罗嗦,可能听厌了,但对与没一位父母而言是苦口婆心,只要孩子能听进去一句,哪怕再说上一个月又何妨。

教育对于孩子是每时每刻每地都需要的。父母应把每天要讲的,都印在孩子心里。即使孩子不接受,也要不知不觉地让字字句句印入孩子脑海中,让他们时时刻刻想起父母的忠告与不厌其烦的教育。也有时候,单靠口说的大道理已无法牵制住孩子顽固的心,就好像一头发了疯,冲向悬崖的公牛。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惩罚,那也是同样很有必要的。当然惩罚的同时还要孩子认错,要心服口服。认了错之后,当然就不能太过分,应该像朋友般的,与孩子好好地聊一聊,彼此相互沟通了解,父母应在这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以后改正,以身作则,给孩子在这时候教育是很好的时机。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9

众所周知,教育系统教导孩子基本的阅读、写作、算术与科学的技能,然而,生活中所需的知识远远超出学校的基本科目,以下的技能孩子在迈入成年之前都应该掌握它。

阅读

当然,学校教育孩子如何进行阅读,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厌倦阅读。聪明的家长应该带着孩子游览书中那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可指导他们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应的信息,以及如何评价阅读材料的可信度、逻辑性和真实性。

动力

要知道达到目标的关键不是纪律,而是动力。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自己,并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一开始,先设定一些较小的容易达到的目标,从而逐渐锻炼这种技巧。

效率

这是成年人的常见毛病(甚至小孩也如此)。我同意在某些时候,人们应当悠游度日,享受慵懒的时光。但是,当我们必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怎么保证我们能够按时完成呢?教导孩子要吸取拖拉的教训,找出他们拖拉的习惯,并且研究如何克服。

激情

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找到使你激情洋溢的事物,并全情投入。你的孩子还无法在年幼时找到这个答案,但是你应该指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并且对其不懈追求,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

合作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竞争主义,这也是成人世界的写照。结果呢,互相拆台、愤恨抱怨充满了我们的生活。相反,请教导你的孩子,人们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帮助他人成功,将使你自己更加成功。告诉孩子结交朋友胜于制造敌人,在竞争之前先学会团队合作。

同情

这是也许会被学校忽略的主题。我们往往重视孩子的智力、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灵培养,应该教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了解别人,并去帮助别人摆脱痛楚。

爱心

爱心和同情是双胞胎,同情着重于减轻别人的痛楚,而爱心则是希望他人幸福。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倾听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到如何倾听了么?或者如何与人交谈么?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年人都不具备倾听这个重要能力的原因。要孩子学会如何真正地倾听他人,从而能够理解和感觉他人。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幸福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教育部通过多方措施,增加贫困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学生比例。据统计,国内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约占学生总数的20%,甚至一些偏远地区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高达30%~40%[1]。随着国内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社会和家庭压力逐渐增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问题也逐年增多。近年来,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从单一的物质扶贫转向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双管齐下,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愈显重要。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

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生存状态,是人类生活的主题。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教育手段,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幸福。由此看来,教育必须重视幸福这一重要内容,幸福也必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更应融合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目标与过程应该是内在统一的。

刘次林[2][3]认为幸福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培养人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能力。一方面是要把幸福作为教学内容,即“教幸福,学幸福”;二是应把幸福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融合到教育的过程中去,让师生双方都体验到幸福感,即“幸福地教,幸福地学”。侯静敏[4]认为幸福教育不是一种口号、模式或专题教育,而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一方面,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其过程本身应是幸福的过程。张毅[5]认为幸福教育的内涵是教育首先必须是幸福的,除此之外更要让学生拥有幸福能力。

因此,幸福教育应该是培养能够寻找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人,使人拥有幸福的情感体验和幸福的能力。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技能从而有获取幸福的能力;二是教育过程应该是幸福的,让学生收获幸福情感及幸福能力。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应客观合理的调查和分析,文章从积极心理状态和消极心理状态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积极心理状态

一是自我接纳。调查[6]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的容貌、现状、学业情况是接纳的,对出身贫困的家庭也是接纳的。二是乐观心态。湘潭4所高校6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1],82%的学生“敢于直面困难,主动克服”,50.7%的同学不在乎自己是否贫困,仅看重自己是否优秀。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改变自己及家庭经济状况的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和职业成功持乐观态度。并且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三是韧性较强。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较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他们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拥有感恩社会、自尊自爱等优秀品质。在实际工作中作者也发现,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在公益活动中更加积极,显现出更强的感恩奉献意识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消极心理状态

受家庭经济环境影响,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负性心理特点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显偏高。一是自卑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负性心理特点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自卑心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出身差,经济条件不好,平时衣食起居不如周围同学,且生活习惯也有较大反差。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较弱,使得他们与周围人相处过程中自尊心挫败,表现出较强的自卑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敏感、自我封闭和排斥他人的特点。二是幸福感低。研究[7]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常常自我封闭,抑制了他们的自信心,长时间的压抑自己,因此较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地需要为未来的幸福而忧虑,而不能更好地享受现在的幸福情感。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差,从而导致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的减少。三是负性事件多。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无显著差异。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主要有家境贫困、父母离异或下岗失业、疾病和自然灾害等。

三、幸福教育视野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幸福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幸福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追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幸福是人对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等实现的心理体验。关于对教育这个概念的释义,广义来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从狭义来说,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定义,都表达了教育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终极目标也是幸福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也指出,人的需要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和情感体验,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也是幸福最高层次的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必要手段。《辞海》中释义,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因此,幸福的直观体现的是人的心理体验,与个人的心理特征,例如需要、动机、态度、性格、气质等内在因素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心理健康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产生幸福体验的重要条件。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身的自我满足感,拥有幸福的情感体验。而且,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人树立适当的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感,正确调整自己面对挫折的心态,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个体对自我的认同和接纳,从而体验快乐,收获幸福。因此,实现幸福教育,必须有心理健康教育做基础。

(二)幸福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的和方法

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多倾向于能力培养和励志教育,关于幸福教育的内容较少。分析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感不强的原因可以发现,幸福教育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幸福感较低,而且获取幸福的能力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幸福教育做支撑。幸福教育不仅为人的物质需求和幸福奠定基础,同时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幸福拓宽了深度和广度。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们的个人心灵成长,重视他们的精神世界,包括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的理想。幸福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的,它不仅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幸福的体验,而且更要让学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法,让学生从体验幸福教育的过程中真正从灵魂深处感受和获得教育。因此,幸福教育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既在教育过程中切实体验到幸福,又在幸福体验中真实获得教育。

四、幸福教育视野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发展体系

幸福教育一个核心目标是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技能从而有获取幸福的能力。根据文章所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出于对自己现状和未来幸福的忧虑中,高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与帮扶重点应该是构建成长发展体系。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才发展的指导在重视专业素质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打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平台,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特点,学校要积极打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在实践和工作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强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二是要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起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要塑造榜样人物,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展“自立自强先进个人”评比,用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内心的自我认同感、乐观心态和自立自强的信心。

(二)以传授幸福为内容,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体系

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很多高校已建立了多级心理危机预警、预防、干预机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很多消极心理特点,也是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问题较为严重的人群,高校更必须重视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体系。在幸福教育视野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应以传授幸福为内容。

具体措施如下:1.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将幸福教育带入课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较低,除了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还要把健康的幸福观传递给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幸福观,知道什么才是幸福,才会产生幸福体验,而幸福体验是幸福产生、持久保持和加强的重要因素。2.通过团体辅导、心理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强化他们的自我接纳、乐观情绪和责任感等积极心理特点,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敏感等刻板印象。3.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组织各项心理活动,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协助他们树立信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建立反应快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三)以体验幸福为方法,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条件和身心发展过程有别于其他学生,自卑、敏感、幸福感低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尊重。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要,要尊重他们的行为习惯,理解他们的情感、积极关注他们的优秀品质。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增加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幸福,从情感上激发他们的内心动力,鼓励他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地尊重与理解。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激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其体验幸福,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二是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尊重、理解和积极关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学生幸福感的培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验到学校及社会给予他们的人文关怀,以及师生、朋辈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三是采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混住的住宿模式,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朋辈间的安慰与支持,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李焰,邱显清.根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

[2] 张勖.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3]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的100个观点(一)[J].校长阅刊,2006(9).

[4] 侯静敏.走出幸福教育的误区――兼论幸福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5] 张毅.幸福教育的必要张力:感知幸福与创造幸福[J].教学与管理,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