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感言十篇

时间:2023-03-14 23:07:22

入学感言

入学感言篇1

曾老师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我更加坚定了奋斗的征程,而且感觉这几天很有干劲,虽然很忙,但很踏实,很充实,也很快乐。

回想起去年夏天,带着些许的激动,兴奋,夹杂着对未知一切的恐惧,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第一次参加军训,我努力的去做好每一个动作,尽管有些动作做起来很艰难,但征服之后却有着无法言表的快慰,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信心,心存信念,就有成功的希望。学校组织拉练,我很兴奋,之前从来都没有爬过山,那天,我们背上干粮早早的就上路了,中途我们休息了一次,有的同学把干粮吃了很多,到了山上已经几乎没有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居安思危,倘若我们生活在战争年代,山上没有卖饭的叔叔阿姨,那这些同学不就要挨饿了吗!拉练回来我们走了小路,由于第一次走山路,挺害怕的,下大石头的时候滑了一下,我才意识到自己很缺乏锻炼,将来一定要把我的经历和感悟和同学们分享,引导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爬山等等都的很好的活动。

刚来学校的时候事情比较少,但我不喜欢呆在宿舍里睡觉,总喜欢到校园里走走,每一次都发现很多不知道的地方,有一次和宿舍同学一起去买东西,回来的时候有个叔叔向我打听去心里学院的路,我给他指了路,同学很疑惑的看着我,你怎么知道的,我笑着把原因告诉了她,有探索就会有发现,只有当我们迈出探索的这一步,才会有发现的可能。

图书馆是我探索发现的一笔巨大的宝藏,里面不久有各种各样的图书,我们可以尽情地与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对话,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发现一个个真理,吸引我的还有图书馆里的氛围,如果哪天感觉学习没动力,我就会跑到图书馆去看那些匆匆来去的同学,便感到很羞愧,他们匆匆来去留下了无数脚印,却带走了无数哲人的智慧。我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充满激情,充满动力吗!于是就又投入了学习的氛围中。

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上学期的体育考试,我从来都没有打过排球,而且从小体育成绩不是很好,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打不好,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过来,我很着急,第二天上午没课,我约了一个同学一起到一运,那时天蒙蒙亮,一运只有几个运动员在跑步,刚刚下过雨,地面还很潮湿,我们开始练球,打了整整一上午,手好疼啊,最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长进。做任何事情都要付诸于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人脉也很重要,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渴望朋友,所以,只要以诚待人,诚信做人,我们的身边就会有很多朋友,朋友是重要的,他可以和我们同甘共苦!

做为师范生,我觉的在平时遇到一些关于教师的素质方面,应该注意积累,以下是我上学期积累的一些知识:

(1)对事不对人,不要说某个人这样那样,而应该说你做的这件事哪些地方不对。

(2)多给他人一些鼓励,鼓励的力量是伟大的。

(3)要懂的以入世的心态对待过程,出世的心态对待结果。

入学感言篇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之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解决好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的发展,而是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为此,我们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划,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所从事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为此,要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把保障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抓监管保平安”的工作思路。努力改变各种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用全新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指导各项工作。 三、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应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工作,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省、市委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在促进各项工作上,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两不误、两促进”,为建设美丽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入学感言篇3

关键词:诵读;理论;语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107-02

在21世纪的今天,当众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教学的时候,诵读这种传统的教学策略是否依然可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策略?诵读和语感的培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诵读策略的理论探究

“诵读”指背诵和朗读,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凭借记忆把材料(包括句子、段落、篇章)逐字逐句的表述出来和带有感彩的反复念出材料。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诵读这一模式对外语学习是无益的;但Pennycook和Parry认为该策略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它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记住其优美的语言,并创造性地运用文章中的词汇。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说则为诵读策略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他提出语言习得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③从“输入- 记忆- 输出”的信息加工模式也可得知:输入与输出是以记忆为中心的,输入是为了记忆,记忆是为了输出。也就是说,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促进语言习得,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而最佳的语言输入中关键是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诵读正符合这一条件。诵读的材料丰富多彩,经过教师或学生精心挑选的材料是可理解的。通过诵读能强化语言输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因而有利于语言输出。语言学家Sinclar认为语言既是一个以语法为基础的可分析系统,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公式化(即短语化)系统。诵读无疑有利于熟记“公式化短语”,使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诵读策略与语感的形成

语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语感的概念一直都比较模糊。有“语言直觉论”也有“三要素论”所谓“语言直觉论”是说语感是对语言结构的直觉认识,是一种语言知觉或感性认识,是人直觉感受、运用语言的能力;所谓“三要素论”是说语感包括直觉成分、言语的心理定势成分和言语行为成分。这两种说法体现了共同的语感起源-语言直觉和语言实践。

Bialystok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存在于学习者意识层中,学习者可以清晰的将它们表达出来所有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就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就是存在于学习者潜意识层中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学习者不一定能清晰的表达出来但能不加思索的流利使用语言,这就是语感。诵读对语感培养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诵读有利于语言习惯的形成,从而刺激语感的形成

英国外语教育专家H.E.Palmer 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培养一套习惯,习惯的养成一般不靠智力和逻辑,而靠反复重复,反复运用。Nick Ellis也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范例的过程,流利运用语言的基础就是凭借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语言范例。由读而诵,由诵而背,经过多次的重复,语言材料深深植入脑海,久而久之,“无心造句,句子自成”,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写作和口头表达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熟记在心的大量短语、句型、习语等。在语言的频繁使用中,语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2.诵读通过语言实践为语感的形成提供基础

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诵读实际就是一个有意识地使学生受到反复的语言信息刺激,从而获得语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诵读增加英语的语言输入,注意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着重听、读、背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为语感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直觉知识和必备的知识基础。听、读、背这些接受性语言技能加强了,并由此导向“说、译、写”产出性语言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语感完成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3.诵读通过积累语言知识增强和促进语感

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使学生已有的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语言知识,并尽可能的扩展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题海战术”就是通过大量地做练习来增加隐性知识的积累,学生经常能凭直觉正确解答问题。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也常会听到学身生这样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直觉。诵读记忆的大量语言材料融合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分析等一系列反应,将原本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从而形成语感。随着诵读式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对英语的语言现象的敏感度渐渐增强,语感也将得到增强。

三、诵读策略的实施

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诵读增加语言输入,开展以课文为中心诵读教学,首先应该确保学生的具有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朗读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正确语音、语调基础上的诵读才有意义。其次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诵读材料,保持学生的兴趣。除教材,还可以挑选诗歌、优美的散文、名人札记、精彩的演讲文稿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也可让学生自选材料。最后要注意不断变换诵读方式,结合其他教学手段促进诵读效果。单调乏味的方法会让学生反感,通过文章复述、讲演比赛、戏剧表演等改革创新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诵读效果,最终达到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PennycookA. Borrowing Other`s Words: Text, owenership, memory and plagiarism [J].TESL Quarterly, 1996(30):201-230.

[2]Parry K.(Ed) Culture, Literacy,and Learning English:Voices from the Chinese classroom[M].C.Portsmouth, NH: Heinemann,1998.

[3]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Hertfordshre: Prenl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87:21-25.

[4]Sinclair JM. Corpus,Concorlance,Colloc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Bialystok,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ing [J].Language Learning, 1978 (28).

[6]马广惠.“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1997.

[7]刘绍龙.外语语感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育1996(7):27 - 28.

入学感言篇4

关键词: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教学 可理解性输入 情感因素 多媒体教学

一、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在已经掌握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在目标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1.习得―学得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1]。根据“习得―学得”这一假设,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习得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1]习得是下意识的,非正式的,自然的语言学习;学习则是有意识的,正式的,明确的学习语言。由此可见,习得方式比学习方式更为重要。

2.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检假设与“习得―学得”假设密切相关,它体现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一般说来,语言习得能“引导”我们讲第二语言,并直接关系到我们说话的流利程度;而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1]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关注的是言语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者如果过多地使用监检功能,就会表现出犹豫,因追求精确而不断纠错,从而影响表达的流利程度。但在书面表达时,人们通常更注重语言形式,即表达的准确性,这时就有必要使用语言的监检功能来纠正表达中的错误。

3.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输入假说是在区分习得和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部分,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克拉申认为,适度足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3]。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3]。这就是克拉申著名的“i+1”公式,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那么能促成他习得的就是“i+1”。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也是“输入假设”的核心[3]。

4.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够学好目的语(英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3]。情感过滤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三大因素。因此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3]。情感过滤假设的意义在于教学目的不仅要提供可理解的输入,而且要创造一种情感过滤很低的环境。

5.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习得语法结构,其次序是可以预测的,有些习得较早,有些习得较晚。例如,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s”等[3]。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3]。如果教学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那么就可以不按语法顺序来教。

三、英语教学思考

1.加强可理解性输入

通过了解和研究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中可以得知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保证输入的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入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相关,要对语言的习得有利,需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假说把语言材料的理解放在首位,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前提和核心,有助于语言实际能力的培养。太过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或接近其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都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今英语课堂教学仍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充分拓展学生的英语输入渠道。课外英语活动也是学生获得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英语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室或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和小说,参与英文的文艺活动、学术讲座等,在较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增强自身的交际能力、语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情感因素正面影响

情感因素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动机、自信和焦虑这三个因素。只有当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态度积极,焦虑感低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会顺利进入语言习得机制[3]。这一假说指引教师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多鼓励和肯定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不要过多地纠错,采取宽容的态度保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情感过滤较弱的环境中学习,效果会倍增[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适当的教学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降低学生的“情感障碍”,最终促进学生吸收“可理解性输入”的最大化[3]。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输入氛围,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关怀和尊重,给学生以安全感,减少焦虑,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采取正确的学习策略,增强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

3.实施多媒体教学

要增强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优化有利于“习得”的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以便大大增加英语习得的量,而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形象,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感官刺激,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效果[5]。多媒体英语教学形象、直观,能充分再现语言情景,并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多媒体网络教学适用于课堂,也可供学生课外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校的教材库连接,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材料、语音材料或视频影像进行自学。这不仅扩大了学生对语言感知的空间和时间,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环境,也使语言学习更富有连续性,比较不易受到母语的干扰。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掌握科研前沿动态,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并选择恰当切入点,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理论局限性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语言学界和教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但其理论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克拉申的理论是建立在“习得”与“学习”这两个概念区别的基础之上,实际两者之间的界限可以说是比较模糊的。(2)在对于“习得”与“学习”概念的划分,克拉申认为可以截然分开,且“习得”不能转化成为“学习”。实际上,学得的知识和习得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尤其是学得的知识在学习者熟悉到某种程度时,这种转换往往会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3)理想的“i+1”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学习者个体差异很大,现有水平如何测定,略高一点的语言输入究竟是多少,克拉申并没给出,也无法给出明晰的标准[3]。尽管他提出理想的可理解输入需要足够的量,过多或过少都没有价值,应该如何界定“足够”。(4)强调语言输入是习得的关键,但对输出谈论较少,忽视输出对语言能力培养的意义。语言输入是手段,语言输出才是目的。语言习得的过程应该是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双向互动的过程。

四、结语

尽管如此,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依然对英语教学具有引导作用,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英语教师不只是强调“量”同时还要强调“精”,即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是第一位的,只有输入才有可能输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自我概念,自尊需要等情感因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网络和多媒体的大量涌现提供了英语学习和习得所需的大量语言素材和资源,同时也给英语教学创造了虚拟的语言环境,有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有利于良性的语言习得,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淑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的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58,58,58.

[2]宋志强,郭彩凤.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6,56,57,57,57,58,58,59.

入学感言篇5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感是语言的社会变体——言语直接作用于让人的各种语言感觉器官,使人脑产生对言语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语感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跟人的语言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语言实践对感觉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通常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听力训练中产生的听辨能力,在阅读训练中产生的阅读能力,都是在语言实践中各种感官对外来刺激产生适应,并逐渐改善感觉机能而产生的结果。

在多种神经机能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在长时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它具有专门的神经基础,它是一种遗传的潜能,它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时间表趋向成熟的。②

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理论关于语言习的机制的研究特别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提出,促使外语教学理论发生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愈来愈重视语言学习和言语活动中的各种心理因素。皮亚杰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组织功能(organizations),一种决定人类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这是一种遗传的心理功能,皮亚杰称之为“功能的不变使式”(functional invariants)。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功能不变式,它包括同化(assimilation)与适应(accommodation)。另一种组织功能则是第一种组织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既取决于遗传的功能不变式,也取决于学习环境的特征。这种组织功能可以被称为“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s)或“认知图式”(schemata).③这一学说的提出,说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机械的刺激—反应的结果,而且还提醒我们绝对不可忽视语感形成过程中学生自觉适应并改善语言学习环境的主动性。这种语言学习和习的的主动性知觉、直觉、意识和无意识等等许多心理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意识和语言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一道产生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种互相转化是以语言言语为基础而存在的。

如此看来,在语言的习的和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因素都起着作用。语感的形成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无意识和直觉有关。这恐怕也就是语感这种心理语言现象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原因所在。在外语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无意识和直觉发挥作用,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尽快形成语言能力和语感。

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语感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应当给于重视。

1.外部语言系统和内部语言系统的相互关系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是一种信息载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这种存在于社会中的语言,我们可以称之为外部语言。

语言的习的和学习过程,即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把外部语言吸收进来,“内化”为储存在大脑中的内部语言。它与外部语言一样,是一套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在内的完整体系,是在语言的习的、学习和使用中作为中继语言(inter language)向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而语感只能在内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亦即语言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能力,能够十分自如地从事口笔头交际时才开始出现的。

2.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及语感的形成过程

外部语言由于其载体形式不同,只有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视神经、听神经)才能以生物电脉冲的形式被摄入大脑皮层,分别进入视觉区、听觉区,然后再传之大脑皮层上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各个分区。④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输入和解码,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进入记忆。由于记忆是按意义单位进行的,所以进入记忆的语言图式大都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包含有完整意义的句子。内部语言系统是语言学习者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大脑生理、心理结构、机制和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活动中的许多因素诸如情感、情绪、意志、意识和无意识等等都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非智力因素对语感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之间存在着双向反馈关系。由于反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信号的清晰度和可感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出现正反馈的不断增益过程,即可产生正向增强的语言信息效应——语感。

3.外语学习——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以及外语语感产生的规律和机制。

首先,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使用母语的能力,亦即已经建立起第一套内部语言系统,这就对外语学习,亦即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比如说,许多学生对外语语言材料的听读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译成母语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时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汉语译成外语再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使采用直接法或视听法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是由于两套内部语言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某些方面的一致或接近,如表层结构中语法方面某些规则的相同,深层结构中某些语义的接近而造成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许多差异,如表层结构中语音语法方面许多规则的不同,深层结构中的许多语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众多规则的不同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则更是给学生用外语理解和表达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这些现象就体现为母语对外语习的和学习所造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

其次,有人认为中学生的年龄都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他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环境和母语相比也相差甚远,因为课堂语言环境毕竟是“人造的”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大都带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自然吸收。这也就难怪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是“习得”的,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语感。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摆脱对中国学生外语习得持怀疑态度的理论误区并探讨出他们外语习得和语感形成的规律。

(1)中学生习得学习外语,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是对外语的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仍然有自然吸收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途径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识记外语的各种习惯规则。我认为,下意识的自然吸收(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后果。实际上处于发育旺盛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儿童更为发达,有意识记和长时记忆也强于儿童,这正是他们加强有意识学习得有利条件,而无意识心理活动一直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本来就可以也应该让其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造成一种和谐、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把外语吸收进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塞里格所进行的一项以成人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为课题的研究就发现交往数量与学习者最后取得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⑤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将第二语言的学习进程看作类似于第一语言(母语)习得的过程。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的成功在于学习者所接收的语言的性质。这种输入应当包括学生已经“知道”的语言以及学生还未见过的语言。他还假设只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习得目标语言。⑥克拉申还认为人们掌握外语语法项目遵循着一定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乃至成人掌握语言项目的顺序与儿童大致相同。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在把英语作为母语和作为外语这样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对语言项目掌握的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如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等。这些都说明外语和母语有着某些共同的习得规律。⑦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语感是在吸收外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逐渐完善的心理机制。它是对馈入语言信息的正确译解、储存和反馈,亦即在吸收相干信号过滤非相干信号的言语输入(与听辨和阅读理解等接收性能力有关)和在直觉中遵循语言规则,准确无误的言语输出(与说与写这两种能产性技能有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度敏感而又十分稳定的心理素质。

2. 在外语教学的许多方面是可以遵循语言习得规律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课堂尽量符合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听说读写各种教学活动都更符合语境化和交际规律的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内部语言,形成敏锐稳定的外语语感。这样一种教学活动始终遵循着语言实践(对语言的自然吸收和自然应用­)——归纳语言规则(使内部语言系统化) ——再实践(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规则,检验并强化学习效果)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

3.要重视语言的可理解输入,即“语言输入的真实性”(authenticity)。诚如哈默所说“用语言教学的术语来讲,所谓真实性的课文是为讲母语的学生设计的,而非真实性的课文,则是专门为学外语为目的的学生设计的”。然而,哈钦森和沃特斯则认为,采用“真实、自然的交际语言或近似自然的语言”,“并不排斥在后阶段改写或重写原文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感到这样做能使课文更符合教学的需要。⑧在实际教学中非真实性的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可起课文的导入作用,而半真实性的材料或真实性的材料可用来作提高阶段的阅读和听力训练。

在我们学校的外语教学中,我们遵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遵循外语习得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探索符合我们自己教学实际的“优化教学”的路子。在初中阶段,我们课堂教学中努力使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利用录音、录象和多媒体课件开展电化教学,进行多通道、多感官的语言交际活动。我们把初中外语教学分为“入门——上路——发展”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入门阶段(初一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

抓好起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入门,按照语言习得规律科学上路,主要做法是:

(1)进行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从日常口语会话入手,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养成用简单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

(2)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明确学习目的,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好外语的自信心。

2.入门、上路阶段(初一全学年),主要任务是: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做法是;

(1) 抓好拼读训练,练好发音、拼词基本功。

(2) 抓好听力训练,练好听力基本功。

(3) 抓好会话训练,练好开口说话的基本功。

(4) 抓好听写训练练好听音写词的基本功。

(5)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基本方法,过好词汇关。

3. 上路发展阶段(初二至初三)。这一阶段的主要做法是:

(1) 优化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参与训练的积极动机,进入角色主动练。

(2)优化教学模式,听说讲练用多头并举。基本程序如下:①课前预习,充分准备。②听说训练整体感知。③精讲多练,讲练结合。④综合训练,突出运用。

(3)课内外相结合,增加语言实践量和信息输入量。采取的办法有:①坚持听力同步训练.。②坚持课外阅读同步训练。③坚持按指定话题练对话练写作。

在高中阶段,为了培养读写视听说等交际能力我们增开了英语阅读、写作和视听三门选修课,实施输入与输出同步,读写视听说并举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阅读课上,我们要求学生按照prereading tasks 的要求先进行读前准备活动,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和预测有目的地进行快速阅读;第二遍阅读我们要求学生做reading tasks中的练习,按照句子—段落—全篇和全篇—段落—句子两种顺序反复阅读并思考,通过深入分析、判断和归纳做到既把握整体又吃透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

注 释

① 参见范存忠、解楚兰:《语言的习惯与语言的感觉》(下),《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82 年第2期,第3-4页。

② 参见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③ 同上,第78页。

④同上,第36-37页。

⑤参见张沪平:《论语言输入在大纲设计与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99年第2期第3页。

⑥同上,第2页。

⑦参见胡文仲:《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评介Stephen D.Krashen 关于外语教学的原则和设想》,《外国语》杂志1984年第1期,第1-7页。

⑧参见张沪平:《论语言输入在大纲设计与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99年第2期第3-4页。

参 考 书 目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

范存忠、解楚兰:《语言的习惯与语言的感觉》(上、下),《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82年第1、2期。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胡文仲:《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评介Stephen D.Krashen 关于外语教学的原则和设想》,《外国语》杂志1984年第1期,第1-7页。

入学感言篇6

一、图式理论的概述

Carrel认为图式是一种听者或读者用来理解篇章的抽象的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1)语言信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知识结构的有机联接;(2)信息转化生成性,需要通过大脑获取信息与原有语言信息进行相互融合,形成有效的解码和编码过程;(3)信息理解的理性升华,是准确判断语言输入信息,并利用大脑储存图式来进行对比鉴别,从而形成有效的理性思维,满足听力理解需要。

该理论运用于听力教学,能够发挥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转化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推理分析思维能力,提高语言理解的准确性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水平。

二、图式理论在听力中的运用

1.注重积累感知,增大语言图示输入

对听力素材的感知是听者理解感悟语言表达内容的重要前提,也是拓宽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感知的积累就是要求学生在语言听学的过程中,以短期记忆为前提,对输入的信息作出判断,将关键词和短语输入长时记忆,为理解、感悟奠定基础。

这种感知积累要求学生能够在听的过程中,关注单词、词组等细节性的语音信息,形成一定的理解感悟基础。在此基础上,能够以语言表达信息来筛选相关的语言信息内容,形成有机理解的结合点。

根据这样的教学理论要求,我在教学中,尤其在听力素材的准备过程中,往往从学生所熟悉的语言知识素材出发,优选相关听力内容。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下同)8A Unit 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我要求学生首先听录音,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录音来画出自己的疑难之处。通过反复播放文章中与表达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思考:“Why does the author think Zhalong is a special place?和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birds?”这样的积累感知更利于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素材的内容。

2.关注整体理解,丰富语言图示内容

听力是基于一定语篇整体理解感悟基础上而形成的心理认知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语言学习综合运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听力理解感悟能力,应该注重整体理解。

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整体理解感知,自上而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分析来对所听的语言信息进行对比、研判、预测,从而形成整体理解感悟思维。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章中题目以及相关重读部分,增强整体理解。特别要关注听力素材中的细节,尤其是表示时间、地点、数据等一些关键性的词汇。

对听力素材的整体理解,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理解感悟思维。在《牛津初中英语》的“Integrated skills”环节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在独立听录音的基础上,运用文本中的相关词汇来概括文章的表达大意,以此来增加语言内容信息输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判断能力。

3.突出思维训练,增强语言形式输入

听力理解是学习思维的转化生成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敏锐语言学习思维为根本的。注重听力素材的整体认知结构体系训练,不仅能够激活学习思维,还能够提高语言理解的准确性。

三、图式理论运用的教学反思

1.图式理论运用于听力教学应以激活学生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图式理论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听力理解学习需要

2.图式理论运用于听力教学应注重信息筛选和转化为根本

图式理论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语言感知运用能力

3.图式理论运用于听力教学应以增大语言信息输入为训练

途径

图式理论的运用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信息容量和语言感知能力。

入学感言篇7

关键词:听力 情感过滤 听力输入

1.引言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习得语言的关键是语言输入,而听力是一种最自然的目标语输入。Anderson指出,在正常人的语言交际过程中,11%的时间用于写,15%的时间用于读,32%的时间用于说,而42%的时间用来听(Anderson,1985)。很多学者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大学生听力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用于外语学习的认知因素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听力教学产生的影响。

2.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

著名语言学家Kranshen提出关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设,即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Krashen,1982)。他认为,只有对学习者进行可理解性输入,语言习得才可以产生,但是仅有可理解性输入是不够的。Kranshen把情感过滤定义为,由不同的情感因素引发,阻碍输入到达语言习得机制的心理屏障。之所以称情感过滤为一道屏障,是因为不是所有的语言输入都能够顺利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情感过滤使习得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习得障碍,阻碍习得者把所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全部应用到实际运用中。也就是说,当情感过滤越强时,可用于习得语言机制的输入越小;情感过滤越小,可用于习得语言机制的输入越大。

3.听力的特点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相差无几,无非是两者都需要词汇和语法技能进行解码。不同的是,听力接受的信息是声音,而阅读接受的是文字。听者在实时交际中很难回顾或者查漏补缺漏掉的信息,而必须依靠大脑的解码机制理解即时储存的信息。因为听者无法进行多次的聆听和修正输入的信息,对信息的接受和话语的转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影响听力理解的情感过滤因素和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不是一种被动接受输入的过程,是听者从外界吸取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而后内化吸收的过程,其中情感过滤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到输入的效果。结合很多学者的观点,笔者将对以下三个影响听力的情感过滤因素进行解析。

第一,学习动力。制约学习者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习动力。根据Gardner和Lambert(1972),学习动机分成综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前者指的是学生受到家庭、周围环境、社会的影响,希望通过学习目标语理解目标语文化,并且能成为其语言社会一员的一种动力。后者更注重结果,强调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学习。他们研究认为,综合性动机比工具性动机对语言的促进作用更大。

第二,情感焦虑。焦虑指的是学习者很容易在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语言困难时,挫败自尊心和自信心,或者由于失败导致的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分为促进型焦虑和妨碍型焦虑。顾名思义,促进性焦虑能够使学生敢于挑战新的任务,克服苦难并促进其学习的正面情绪,而妨碍型焦虑指的是给学生心理造成紧张、恐惧或自卑等不良情绪影响或导致学生逃避学习任务的负面情绪。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除了语言教学任务,还应该尽量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无压力的教学氛围。在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面对学生的语言失误时,要少纠错甚至在无必要时不纠错,让学生建立“模糊容忍度”。多让学生尝试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减弱焦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学生积极迎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第三,自信。每个人对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会有一个评估,而这个对能力、知识水平,自身感觉体验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自信。越是自信的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越能勇敢地发挥能力去完成,并积极参加各类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听力材料难度要适中,让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充分的自信。在实时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信心要刻意引导和保护。这样既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强化听力教学的效果。

5.结语

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当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根据情感过滤假设,即使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如果不关注学生的情感过滤,这种输入也是极其有限、事倍功半的。因此,不仅要给学生提高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在动力、学习焦虑和自信方面的情感因素,有效降低情感过滤,才能让学生的听力理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New York:Freeman,1985.

入学感言篇8

关键词:品味;体验;想象;感悟;挖掘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07-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中:“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诗歌教学的设计上,要既训练学生历练咬文嚼字之功,倾听作者的心声,又要唤起想象,引发联想,让学生步入文章的意境,获得美感,陶冶情操,在潜心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过程中,体验文本及作者情感,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有位儿童诗人说过:“儿童的天性,有如璞玉浑金,诗情如水,正好用来润泽,心就会变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小学教材选编的诗歌,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诗歌的特点入手,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诗歌中的美育因素,努力引领孩子走进诗歌的殿堂,让学生品味体验,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美,放飞诗歌的美。

一、品味语言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感情的传达借助的是语言,语言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此,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细细体味语言的韵味,可以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之中,深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诗是语言的艺术,如何让孩子们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诗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得到美得享受。教师要努力做到两点:

1、抓住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的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

2、把握诗歌语言的准确美

如教学《信》这一课,“为什么是‘姹紫嫣红’的花,而不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呢?”通过比较,细细地体味品读,让学生明白,“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都是指颜色多而美,“姹紫嫣红” 里不但有表示颜色的“紫”和“红” ,还有“姹”和“嫣”,这两个字都有女字旁,与女子有关,“姹”是美女,“嫣”是高挑的美女,“姹紫嫣红”就是花儿不但颜色美,姿态也美,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这样既体会到花的美,又品味出诗歌语言的准确美。

二、体验意境美

著名情境教学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提倡“情境交融”。诗通过附丽于形象的语言,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丰富想象美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这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创造出更生动地画面,更好的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体验是丰富的,是深入的。

四、感悟情感美

诗歌的情感是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的,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美好的感性、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诗歌《信》中,“替雏鸟给妈妈写”感悟到雏鸟对妈妈的担心,“替花朵给蜜蜂写”感悟到花朵对蜜蜂的期盼,“替大海给小船写”感悟到大海对小船的关爱……除此之外,让学生也动笔写一写,把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融入到笔下……这些美好的情感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五、挖掘构思美

入学感言篇9

关键词:外语阅读;情感认知;情感过滤;情感教学策略

情感(affection)是指人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阅读教学是师生心理、思维、情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一般认为,情感的作用表现在:适应学习和进行其他活动环境;促进或者抑制活动的动机作用;影响记忆和思维活动的组织作用;作为人际交流中外显的表情信号作用;对他人感染或影响功能;对与他人有关对象的情感迁移作用。情感因素强调知情合一,促进认知的发展,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情感认知与外语阅读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人们常常认为语言习得过程中认知比情感更为重要。然而,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感状态下进行的,同时也产生或引起某种感情,并受其干扰,故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Schumann(1999)认为,在人的大脑里存在着一个评价系统,大脑参照五方面对刺激进行评价:刺激的新奇程度和熟悉程度;刺激带来的愉;刺激与目的和需要的关系;对刺激的应付能力;刺激带来的自我及社会形象。[1]评价系统主要是鉴定刺激的情感关联和动机意义,也就是判断刺激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如果神经系统认为刺激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动机,就对刺激作出肯定的评价,否则作出否定的评价。在阅读过程中,随着语言信息输入的认知活动的开启,语言信息同时输入到评价系统中去,从而引起某种情感。这些情感又反馈到认知系统并对认知产生影响。

根据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人脑在提取阅读信息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层次信息处理,如,对信息刺激的感觉记忆登记、短时记忆(或称工作记忆)及利用长时记忆储存的背景图式来处理信息,在长时记忆系统里对信息进行的精细语义加工。然而,要反映大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活动状态,还必须把大脑的评价系统考虑在此过程之中。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起和产生情感的过程,而且,评价系统和情感之间的关系也是双向的:产生的情感一方面反馈给评价系统,另一方面输入到长时记忆中,与其他各种认知信息一并储存在大脑之中。新的情感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以激活扩散的方式与其他认知信息建立联系。这样,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都会与当时的阅读过程建立联系。

根据Arnold(1999)中枢能量理论,人的中枢能量是有限的,对信息选择处理的多少取决于可得到的资源与唤醒连在一起,其数量可因情感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2]消极情感与阅读建立联系时,就会给工作记忆造成混乱,导致工作记忆中的可利用信息空间减少,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当语言信息输入到感觉记录器时,感觉记录通过提取长时记忆中保留的信息对输入信息进行初步加工,识别字词等。而消极的情感会使初步加工出现障碍,或加工不完整,这时会造成读者“视而不见”或视觉“失误”。短时记忆主要是通过对句子的语法分析把握句子的表层结构,再根据词义和语义理解句子。消极的情感会造成短时记忆的处理空间减少,影响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在阅读上就会表现为读懂单个词汇,却不理解整句话的意义的现象。在长时记忆里,主要是对文章的深层处理,以达到对篇章的理解。消极的情感修正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影响整个篇章的意义的构建,在阅读上表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

二、情感过滤与外语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对二语习得颇有研究的克拉申(S.D.Krashen)提出了语言监控模式学说。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介入了语言的习得过程,起着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直接影响语言学习者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积极的情感可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消极的情感则阻碍语言学习,使理解和记忆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影响学习效率。

王银泉(2001)提到Krashen对影响二语习得情感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3]这些情感因素被看作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它可以使语言输入自由通过或阻碍通过,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并被大脑吸收,情感过滤因素越小就越有利于语言的摄入。学习者动机强烈,拥有自信心,焦虑感弱,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就很弱;相反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焦虑感强就会对语言输入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并使其难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影响语言的学习。

(一)动机(Motivation)

Gardner和Lambert对二语习得的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ctional)和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并认为动机是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能维持、推动学习。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是把外语学习作为一种工具从而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如为了考学或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获得职称或资格等。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真正感兴趣,愿意接触目的语文化,学好外语是为了更好地与目的语社团的人进行交流。

(二)自信心或自尊心(Self-esteem)

自信心或自尊心是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看法的总和。外语学习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己外语水平和外语总的能力的自我评价,是影响个人学习知识、掌握技巧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自尊心强的学习者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挥,因此能更好地学习语言。

(三)焦虑感(Anxiety)

焦虑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出现的紧张、担忧、害怕等情绪体验和忧虑状态。语言学家们把焦虑分为促进型焦虑(Facilitative anxiety)和削减型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邓媛(2004)提到的观点认为促进型焦虑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努力克服焦虑感觉,而消减型焦虑导致学生用逃避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回避焦虑感觉。[4]

三、情感研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外语阅读教学要与情感性处理相结合

1.提高对外语词汇的视觉熟悉程度能够提高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认为,辨认书面符号是阅读的第一步。书面语言辨认的3个层次即特征层、字母层和词汇层可同时被视觉刺激激活,一个层次的激活可对其他层次的单元发生作用。事实上,许多语言理解上的困难都是由于词汇能力的缺乏引起的。因而,词汇训练非常关键,词汇辨认是阅读理解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是语言学习的中心。

2.对外语教学资源的情感性处理,特别是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结合,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情感

在学习外语时,因为在母语文化环境中学习外语,不仅存在语言的错位,而且存在文化的错位。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指导学生课下多读有关英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文章,以增加学生们在阅读时所需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熟悉目的语文化背景。与此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挖掘隐性情感因素,诱发悟性情感因素,并对不含情感因素的内容赋予其适当的情感色彩。这样才能在外语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情感,促进学习。

3.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

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建立民主、宽容、合作的教学氛围,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学生在阅读外语的同时和教师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做到知情合一,外语课堂教学就可避免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课堂气氛。

(二)外语阅读教学中要降低情感过滤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焦虑感,增强自信心

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立平时阅读学习档案袋,让学生设立外语阅读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激励他们积极完成阅读任务,定期记录他们的学习结果并监督检查他们阅读目标实现情况,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特别是对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要帮助他们降低情感焦虑,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增强获得知识的信心。

2.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难易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所以应注意难易适中原则。阅读材料太难,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达不到阅读培训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感、挫折和自卑感,进而对阅读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增强了情感过滤;阅读材料太容易,一看就懂,没有挑战性,同样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i+1)理论,即输入的语言材料的难度要稍高于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克服困难,接受挑战,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还要注意真实、适用性原则。阅读材料的语言要规范、地道,多采用原汁原味的外语国家的书刊、杂志等真实的材料;阅读材料的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学生所关心的、感兴趣的、对他们有用的。再次,要注意多样性和多多益善原则。在形式和内容上尽量做到多样性,使学生大量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才能积累扎实的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形成地道的语感,提高外语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外语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指读、心读、回视等影响速度和理解的不良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的能力。在阅读中做到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读与课外读相结合,使学生对阅读活动和任务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对阅读材料进行设计,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来完成。在阅读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中通过合作、讨论、互动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后结合所读材料写读后感。同时,给学生分配大量的课后阅读任务,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另外,合适的外语阅读教学策略,即无声阅读法,略读和寻读,良好的眼动习惯,以及计时阅读对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力也是很有益的。掌握了这些策略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就能积极、自主地利用大脑中已有的图式进行有效地阅读,阅读中焦虑感自然就会降低。

综上所述,学生的情感是语言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外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情感教育因素的意义,注重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处理,注重学习者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致力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在情感上的巨大影响,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Schumann,J.H.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on Affect and Methodolog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Jane Arnold(e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8-41.

[2]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7-54.

入学感言篇10

1 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要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比如,《登鹳鹊楼》第一第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如果简单地进行教学就比较枯燥,应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将诗人描写的一幅壮观、雄伟的图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这样就能更好地悟出诗句所蕴涵的情理,更是让学生在心灵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进入作品,领悟意境,进一步感受文学语言形象性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意境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比如挂图、投影、课件及实验等。但是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感悟。一句话,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3 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诵读,体会文章优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