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适应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1:00:08

入学适应性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策略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严重的还会呈现躯体化现象,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内涵

在对适应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时,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相应变化的能力。”[2]

我们认为,在对入学适应性进行界定时,既应反映一般适应性的本质特征,又要符合儿童的切身特点。基于此种考虑,我们认为,小学入学适应性是指儿童在进入学校生活的过程中根据学习生活条件(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变化,主动作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自身和生活学习环境相平衡并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类型

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是指儿童在进入学校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从而导致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状态的干扰现象。根据适应的内容把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一)环境适应不良

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生活的一大转变。对儿童来说,学校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多数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第一次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要自己照料自己日常生活,很自然地会产生孤独、无助、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学习技能欠缺

部分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老师讲课、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会学习的学生。他们无论在听讲、做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考等方面总是不能得心应手,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这类学生由于没有良好愉快的学习经历,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未知领域没有好奇心,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学习质量。

(三)身心健康欠佳

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不如意,心理压力大,他们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教师通常也不能关注这些学生的真实感受,不给表达的机会,时间一长,这些学生的心理困扰会躯体化,感到体力不支、头昏脑涨、精力不足、思维迟钝等,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儿童本身体质欠佳,再加上学习负担重,休息不充足,确实出现身体问题。

(四)人际关系不良

儿童入学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将成为他们学校生活的主要人际环境,但由于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中心状态,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儿童没有谦让、合作的意识,他们不善于与小伙伴商量,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很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

三、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1.把智力开发与提早进行读写算混为一谈。现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为大众所知,然而有人把早期智力开发的功能鼓吹到大变活人的程度,许多家长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求孩子学习拼音、汉字、英语、计算等知识,参加各种艺术训练班,家长与孩子一道忙得不亦乐乎。但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精神也会委靡不振,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还有的学者报告,在催早熟的领域恰恰会导致较为低下的发展水平,而且会使整体的发展发生紊乱[3]。结果,孩子在不适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对学习的被动和无奈态度。

2.家长包办一切,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危险,父母抱着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比如幼儿园请家长一起观看孩子比赛系鞋带,可有些家长一面对孩子说“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带给系起来了。这种包办代替的结果: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溺爱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即是如小孩子喜欢小动物那样,爱不释手地把它抓在手里,揣在怀中,捏得紧紧的,塞得饱饱的,它们不会因饥饿寒冷而死,却会因太多的爱抚而窒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仅入学适应困难,将来社会适应也会困难。

(二)家长急功近利,幼儿园无法科学施教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应该注重幼儿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关注幼儿身体成长。在教育方式上,让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但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总是很具体,要为幼儿打好文化基础,要学会汉语拼音、要学会汉字、要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要背诵古诗词等,家长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要求刻不容缓,通常是幼儿入园,就要看到孩子在这里学到知识。所以,幼儿教师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教孩子识字、学拼音、学计算。如果幼儿在园里开心的生活了一天,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交往、体验交往的愉快,这是家长不关注的,可能就意味着留不住幼儿。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幼儿入园不管是4岁还是5岁都要拿铅笔写字,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导致很多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而且很难改正。因为幼儿的小肌肉系统尚未发育完好,不具备进行写字这样精细运动的能力。

由于幼儿园不能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教,导致儿童入学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给儿童入学适应带来问题。

(三)儿童提前入学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但部分家长坚持让儿童提前入学,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不到什么了,早点上学,将来学不好还可以留级补救。在调查中发现,提前入学的孩子适应性较差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或晚入学的儿童。“一个小孩,1岁时不会走,4岁时不会骑自行车,6岁时不会在另一个房间里想象这一个房间,10岁时仍不能抽象思维。但到了18岁,他就能做所有这些事情。并不是有人教会了他,而是因为他和他的神经系统演进变化了。”(GeorgeE.Vaillant语)

可见,提前入学,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学习生活的辛苦,感受到更多的力不从心,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初期,就降低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美好感觉。

四、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

(一)提高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

将近一百年以前,美国的斯特娜夫人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她说:“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绝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4]

现在看来,美国人的猜想不周全,但有一点是符合事实的:中国是重视学校教育的,中国家长普遍愿意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而对于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家长应该认识到: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所以,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是解决小学入学适应问题的关键因素。家长需要树立的教育观念:

1.孩子成长中要有充足的玩的时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必须让孩子有玩的时间,让孩子享受充分的游戏。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5]在卢梭看来,孩子在3岁时就要长得像3岁的样子。做父母的人不要扰乱孩子生长的秩序,不要“干蠢事”。卢梭的思路是:“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6]同时,让孩子寻找自己的玩伴,让孩子成为善于交际、受欢迎的人。不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也不要用太多的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占满。从来没有体验鸟语花香的人,从来没有倾听过夜晚的天籁之声的人,是不幸的。

2.培养孩子凡事自己动手的习惯和积极性。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要把自食其力当做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7]。鼓励孩子自己试着去做自己的一切:自己吃饭、自己如厕、自己穿衣服,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多加指点,但不能代劳。父母应该明白:无论父母多么有责任感,父母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所有问题必须交给时间去解决,也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3.重视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身体成长。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叔本华语)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脑袋以下的部分,不要以剥夺孩子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培养所谓的神童。

(二)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精神教育幼儿,坚决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次,有意识地为大班幼儿入学做准备。比如,在大班第二学期,调整对孩子的作息制度。早晨要求孩子8点之前来园,结合大班孩子已认识过时钟的情况,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通过比一比“我能准时到园”的活动,让孩子逐渐形成时间观念,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公务员之家

(三)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个性化,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性

1.研究儿童心理,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方式,使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要求学生按照儿歌的要求去做。出声的要求孩子比较容易遵守,如上课请学生读“上课铃声响,我们进课堂,书本笔盒桌上放,端端正正坐好来。”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孩子一边读一边做,很容易掌握。

2.教育生活化,让儿童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生活。对小学新生的教育中,尽量生活化,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到家的温暖,在和教师互动中,感到父母的亲切,在和同学的相处中,感到小伙伴的熟悉,帮助新生认识更多的朋友,防止他们出现孤独等不良情绪。教师要给新生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令学生觉得在学校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3.教学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本身具有童心,以儿童的心态对待学习中一切,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教学内容符合儿童的心理,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材较好的关注了这一点;最后,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更要富有趣味性。

五、结论

为了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性是关键。如果我们的家长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小学低年级教师富有爱心和童趣,孩子们会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学习人生。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健康童心——小学心理教育案例解读[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

[2]潘玉明,郭瑞芳.拥抱太阳[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

[3]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所,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195.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44.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策略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严重的还会呈现躯体化现象,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内涵

在对适应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时,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相应变化的能力。”[2]

我们认为,在对入学适应性进行界定时,既应反映一般适应性的本质特征,又要符合儿童的切身特点。基于此种考虑,我们认为,小学入学适应性是指儿童在进入学校生活的过程中根据学习生活条件(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变化,主动作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自身和生活学习环境相平衡并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类型

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是指儿童在进入学校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从而导致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状态的干扰现象。根据适应的内容把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一)环境适应不良

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生活的一大转变。对儿童来说,学校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多数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第一次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要自己照料自己日常生活,很自然地会产生孤独、无助、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学习技能欠缺

部分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老师讲课、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会学习的学生。他们无论在听讲、做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考等方面总是不能得心应手,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这类学生由于没有良好愉快的学习经历,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未知领域没有好奇心,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学习质量。

(三)身心健康欠佳

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不如意,心理压力大,他们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教师通常也不能关注这些学生的真实感受,不给表达的机会,时间一长,这些学生的心理困扰会躯体化,感到体力不支、头昏脑涨、精力不足、思维迟钝等,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儿童本身体质欠佳,再加上学习负担重,休息不充足,确实出现身体问题。

(四)人际关系不良

儿童入学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将成为他们学校生活的主要人际环境,但由于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中心状态,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儿童没有谦让、合作的意识,他们不善于与小伙伴商量,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很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

三、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1.把智力开发与提早进行读写算混为一谈。现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为大众所知,然而有人把早期智力开发的功能鼓吹到大变活人的程度,许多家长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求孩子学习拼音、汉字、英语、计算等知识,参加各种艺术训练班,家长与孩子一道忙得不亦乐乎。但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精神也会委靡不振,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还有的学者报告,在催早熟的领域恰恰会导致较为低下的发展水平,而且会使整体的发展发生紊乱[3]。结果,孩子在不适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对学习的被动和无奈态度。

2.家长包办一切,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危险,父母抱着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比如幼儿园请家长一起观看孩子比赛系鞋带,可有些家长一面对孩子说“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带给系起来了。这种包办代替的结果: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溺爱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即是如小孩子喜欢小动物那样,爱不释手地把它抓在手里,揣在怀中,捏得紧紧的,塞得饱饱的,它们不会因饥饿寒冷而死,却会因太多的爱抚而窒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仅入学适应困难,将来社会适应也会困难。

(二)家长急功近利,幼儿园无法科学施教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应该注重幼儿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关注幼儿身体成长。在教育方式上,让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但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总是很具体,要为幼儿打好文化基础,要学会汉语拼音、要学会汉字、要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要背诵古诗词等,家长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要求刻不容缓,通常是幼儿入园,就要看到孩子在这里学到知识。所以,幼儿教师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教孩子识字、学拼音、学计算。如果幼儿在园里开心的生活了一天,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交往、体验交往的愉快,这是家长不关注的,可能就意味着留不住幼儿。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幼儿入园不管是4岁还是5岁都要拿铅笔写字,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导致很多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而且很难改正。因为幼儿的小肌肉系统尚未发育完好,不具备进行写字这样精细运动的能力。

由于幼儿园不能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教,导致儿童入学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给儿童入学适应带来问题。

(三)儿童提前入学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但部分家长坚持让儿童提前入学,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不到什么了,早点上学,将来学不好还可以留级补救。在调查中发现,提前入学的孩子适应性较差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或晚入学的儿童。“一个小孩,1岁时不会走,4岁时不会骑自行车,6岁时不会在另一个房间里想象这一个房间,10岁时仍不能抽象思维。但到了18岁,他就能做所有这些事情。并不是有人教会了他,而是因为他和他的神经系统演进变化了。”(GeorgeE.Vaillant语)

可见,提前入学,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学习生活的辛苦,感受到更多的力不从心,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初期,就降低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美好感觉。

四、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

(一)提高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

将近一百年以前,美国的斯特娜夫人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她说:“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绝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4]

现在看来,美国人的猜想不周全,但有一点是符合事实的:中国是重视学校教育的,中国家长普遍愿意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而对于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家长应该认识到: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所以,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是解决小学入学适应问题的关键因素。家长需要树立的教育观念:

1.孩子成长中要有充足的玩的时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必须让孩子有玩的时间,让孩子享受充分的游戏。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5]在卢梭看来,孩子在3岁时就要长得像3岁的样子。做父母的人不要扰乱孩子生长的秩序,不要“干蠢事”。卢梭的思路是:“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6]同时,让孩子寻找自己的玩伴,让孩子成为善于交际、受欢迎的人。不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也不要用太多的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占满。从来没有体验鸟语花香的人,从来没有倾听过夜晚的天籁之声的人,是不幸的。

2.培养孩子凡事自己动手的习惯和积极性。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要把自食其力当做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7]。鼓励孩子自己试着去做自己的一切:自己吃饭、自己如厕、自己穿衣服,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多加指点,但不能代劳。父母应该明白:无论父母多么有责任感,父母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所有问题必须交给时间去解决,也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3.重视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身体成长。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叔本华语)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脑袋以下的部分,不要以剥夺孩子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培养所谓的神童。

(二)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精神教育幼儿,坚决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次,有意识地为大班幼儿入学做准备。比如,在大班第二学期,调整对孩子的作息制度。早晨要求孩子8点之前来园,结合大班孩子已认识过时钟的情况,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通过比一比“我能准时到园”的活动,让孩子逐渐形成时间观念,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三)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个性化,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性

1.研究儿童心理,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方式,使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要求学生按照儿歌的要求去做。出声的要求孩子比较容易遵守,如上课请学生读“上课铃声响,我们进课堂,书本笔盒桌上放,端端正正坐好来。”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孩子一边读一边做,很容易掌握。

2.教育生活化,让儿童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生活。对小学新生的教育中,尽量生活化,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到家的温暖,在和教师互动中,感到父母的亲切,在和同学的相处中,感到小伙伴的熟悉,帮助新生认识更多的朋友,防止他们出现孤独等不良情绪。教师要给新生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令学生觉得在学校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3.教学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本身具有童心,以儿童的心态对待学习中一切,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教学内容符合儿童的心理,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材较好的关注了这一点;最后,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更要富有趣味性。

五、结论

为了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性是关键。如果我们的家长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小学低年级教师富有爱心和童趣,孩子们会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学习人生。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健康童心——小学心理教育案例解读[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

[2]潘玉明,郭瑞芳.拥抱太阳[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

[3]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所,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195.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44.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策略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不安、孤独、焦虑,严重的还会呈现躯体化现象,如:一上学便头疼、恶心、尿频。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内涵

在对适应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时,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相应变化的能力。”[2]

我们认为,在对入学适应性进行界定时,既应反映一般适应性的本质特征,又要符合儿童的切身特点。基于此种考虑,我们认为,小学入学适应性是指儿童在进入学校生活的过程中根据学习生活条件(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变化,主动作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自身和生活学习环境相平衡并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类型

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是指儿童在进入学校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从而导致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状态的干扰现象。根据适应的内容把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一)环境适应不良

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生活的一大转变。对儿童来说,学校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多数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第一次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要自己照料自己日常生活,很自然地会产生孤独、无助、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学习技能欠缺

部分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老师讲课、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会学习的学生。他们无论在听讲、做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考等方面总是不能得心应手,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这类学生由于没有良好愉快的学习经历,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未知领域没有好奇心,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学习质量。

(三)身心健康欠佳

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不如意,心理压力大,他们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教师通常也不能关注这些学生的真实感受,不给表达的机会,时间一长,这些学生的心理困扰会躯体化,感到体力不支、头昏脑涨、精力不足、思维迟钝等,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儿童本身体质欠佳,再加上学习负担重,休息不充足,确实出现身体问题。

(四)人际关系不良

儿童入学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将成为他们学校生活的主要人际环境,但由于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中心状态,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儿童没有谦让、合作的意识,他们不善于与小伙伴商量,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很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

三、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1.把智力开发与提早进行读写算混为一谈。现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为大众所知,然而有人把早期智力开发的功能鼓吹到大变活人的程度,许多家长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求孩子学习拼音、汉字、英语、计算等知识,参加各种艺术训练班,家长与孩子一道忙得不亦乐乎。但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精神也会委靡不振,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还有的学者报告,在催早熟的领域恰恰会导致较为低下的发展水平,而且会使整体的发展发生紊乱[3]。结果,孩子在不适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对学习的被动和无奈态度。

2.家长包办一切,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危险,父母抱着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比如幼儿园请家长一起观看孩子比赛系鞋带,可有些家长一面对孩子说“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带给系起来了。这种包办代替的结果: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溺爱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即是如小孩子喜欢小动物那样,爱不释手地把它抓在手里,揣在怀中,捏得紧紧的,塞得饱饱的,它们不会因饥饿寒冷而死,却会因太多的爱抚而窒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仅入学适应困难,将来社会适应也会困难。

(二)家长急功近利,幼儿园无法科学施教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应该注重幼儿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关注幼儿身体成长。在教育方式上,让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但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总是很具体,要为幼儿打好文化基础,要学会汉语拼音、要学会汉字、要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要背诵古诗词等,家长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要求刻不容缓,通常是幼儿入园,就要看到孩子在这里学到知识。所以,幼儿教师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教孩子识字、学拼音、学计算。如果幼儿在园里开心的生活了一天,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交往、体验交往的愉快,这是家长不关注的,可能就意味着留不住幼儿。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幼儿入园不管是4岁还是5岁都要拿铅笔写字,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导致很多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而且很难改正。因为幼儿的小肌肉系统尚未发育完好,不具备进行写字这样精细运动的能力。

由于幼儿园不能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教,导致儿童入学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给儿童入学适应带来问题。

(三)儿童提前入学

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要求。但部分家长坚持让儿童提前入学,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不到什么了,早点上学,将来学不好还可以留级补救。在调查中发现,提前入学的孩子适应性较差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或晚入学的儿童。“一个小孩,1岁时不会走,4岁时不会骑自行车,6岁时不会在另一个房间里想象这一个房间,10岁时仍不能抽象思维。但到了18岁,他就能做所有这些事情。并不是有人教会了他,而是因为他和他的神经系统演进变化了。”(GeorgeE.Vaillant语)

可见,提前入学,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学习生活的辛苦,感受到更多的力不从心,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初期,就降低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美好感觉。

四、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

(一)提高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

将近一百年以前,美国的斯特娜夫人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她说:“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绝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4]

现在看来,美国人的猜想不周全,但有一点是符合事实的:中国是重视学校教育的,中国家长普遍愿意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而对于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家长应该认识到: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所以,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是解决小学入学适应问题的关键因素。家长需要树立的教育观念:

1.孩子成长中要有充足的玩的时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必须让孩子有玩的时间,让孩子享受充分的游戏。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5]在卢梭看来,孩子在3岁时就要长得像3岁的样子。做父母的人不要扰乱孩子生长的秩序,不要“干蠢事”。卢梭的思路是:“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6]同时,让孩子寻找自己的玩伴,让孩子成为善于交际、受欢迎的人。不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也不要用太多的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占满。从来没有体验鸟语花香的人,从来没有倾听过夜晚的天籁之声的人,是不幸的。

2.培养孩子凡事自己动手的习惯和积极性。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要把自食其力当做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7]。鼓励孩子自己试着去做自己的一切:自己吃饭、自己如厕、自己穿衣服,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多加指点,但不能代劳。父母应该明白:无论父母多么有责任感,父母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所有问题必须交给时间去解决,也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3.重视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身体成长。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叔本华语)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脑袋以下的部分,不要以剥夺孩子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培养所谓的神童。

(二)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精神教育幼儿,坚决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次,有意识地为大班幼儿入学做准备。比如,在大班第二学期,调整对孩子的作息制度。早晨要求孩子8点之前来园,结合大班孩子已认识过时钟的情况,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通过比一比“我能准时到园”的活动,让孩子逐渐形成时间观念,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三)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个性化,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性

1.研究儿童心理,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方式,使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要求学生按照儿歌的要求去做。出声的要求孩子比较容易遵守,如上课请学生读“上课铃声响,我们进课堂,书本笔盒桌上放,端端正正坐好来。”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孩子一边读一边做,很容易掌握。

2.教育生活化,让儿童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生活。对小学新生的教育中,尽量生活化,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到家的温暖,在和教师互动中,感到父母的亲切,在和同学的相处中,感到小伙伴的熟悉,帮助新生认识更多的朋友,防止他们出现孤独等不良情绪。教师要给新生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令学生觉得在学校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3.教学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本身具有童心,以儿童的心态对待学习中一切,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教学内容符合儿童的心理,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材较好的关注了这一点最后,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更要富有趣味性。

五、结论

为了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性是关键。如果我们的家长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小学低年级教师富有爱心和童趣,孩子们会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学习人生。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健康童心——小学心理教育案例解读[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

[2]潘玉明,郭瑞芳.拥抱太阳[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

[3]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所,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195.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44.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4

青少年群体承载了社会的发展期望,因此要在青少年的不同发展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而针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入学伊始,面临着来自环境、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其完成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的过渡,熟悉和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些人认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已经没有必要。例如通过网络,新生在入学之前就对大学的历史底蕴、校园文化、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环境适应变得简单;而通过QQ群、微信群等沟通媒介,新生在入学前就和同班同学建立了联系和友谊,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同样不值得一提。但是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不但不应该被取消,而是更加应该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适应方面提供的实际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以下简称“中青”)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以下简称“贸大”)都曾经在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之前对新生的情况进行了前测,笔者将2004年中青的测量结果与2012年、2013年贸大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新媒体影响更大的2012和2013年,新生在入学时的人际熟悉程度并没有比2004年更高,反而在“认识的同学人数”和“能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这两个维度上更低,这充分说明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提供的帮助并不显著。需要解释的是,这三次前测的时间均在新生入学后的前三天,两个学校均没有在进行前测之前举行统一的人际破冰类活动,因此对这三次测量进行比较的效度较高。其次,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负面的影响,通过适应性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新媒体带来的人格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现实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及效果分析

现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仍十分必要,许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内容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活动。其中,团体辅导方式虽起步晚,但因效果较为显著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自2011年起启动了“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大一新生为辅导对象,在入学的前三天内进行约1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本文以贸大2012年及2013年的测量和评估结果为基础,以中青历年的结果为参考,从纵向时间维度对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

(一)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基本情况

贸大的“同心圆工作坊”项目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新生适应的主题,把目标聚焦于三个特定的维度,首先是打破新生间的人际隔膜,促进新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熟识;其次是加深新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认识,培养新生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是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提高认知、沟通、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运用了团体辅导的技术,充分体现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特点。具体包括通过热身游戏打破隔阂,通过相识游戏让新生互相认识,利用问题解决类任务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归属感,通过情感体验和分享环节引导学生加深自我认知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效果评估是适应性团体辅导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了解项目的实际成效,了解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在“同心圆工作坊”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辅导过程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以此了解活动效果并获得反馈意见。经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同心圆工作坊”在前述的三个目标维度上均发挥了作用,适应性团体辅导效果明显。

1.有效的打破了新生间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的熟悉

在2012年和2013年的“同心圆工作坊”中,参与的全体新生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同时在2012年加入了控制组后测。首先,对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团体辅导之后,每位新生在认识的同学人数、能够叫出名字的同学人数、比较了解的同学人数、经常聊天的同学人数四个指标上均有十分明显的增加,由此凸显团体辅导的效果。其次,将实验组后测结果与控制组后测结果进行对比后可见,实验组后测的结果明显优于控制组后测结果,团体辅导确实有效的打破了新生之间的隔阂,消除了陌生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此外,通过团体辅导中的分享环节和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新生的访谈也可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同心圆活动对于认识同班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熟悉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自己几乎只认识同宿舍的同学,而在活动结束时,自己差不多已经能够认识班里大部分的同学了。”

2.有效地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介绍学校和认识班级的活动,并在其中考验新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这一方面加深了新生对学校和班级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活动后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97%的新生认为通过活动对班级产生了归属感和增强了团队精神,也有将近90%的新生认为通过活动对学院和学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活动效果十分明显。在分享和访谈中,有新生谈道:“在来大学之前,听说大学的班级形同虚设,班级同学之间几乎都不认识,就更谈不上相互关心和照顾了,当时心里非常的失望,然而今天通过同心圆作坊活动,我发现并不是那样的,我有一个非常团结温馨的班级,我十分期待未来四年与同学们的相处时光。”也有同学表示:“在来到学校的这两天,我的情绪十分不好,总是想家想爸妈,而今天同心圆工作坊的两个多小时是我入校到现在唯一没有想家的时间,今天的活动让我十分感动,我想我已经爱上了我们的班级和学校。”

3.提高了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团体辅导中的部分活动旨在考验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而通过这些活动也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和能力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扩展和加深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通过对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分析可见,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认知得到拓展的同学的比例均比较高。在分享和访谈中同学表示:“同心圆工作坊有着奇妙的功能,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活泼、积极、能干的一面,原来我具备这么多的潜质。”而也有一部分曾经参与同心圆的新生,由于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因此在来年报名参加同心圆的工作员选拨工作,并顺利以工作员身份继续参与“同心圆工作坊”。由此可见,团体辅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知,提高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的改进建议

(一)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点设计和开展团体辅导

新生的适应性团体辅导具有普遍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绝不能变成简单的复制,而应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进行灵活变通。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文化特征、专业特色、以往经验等内容,突出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尽可能多的加入本校文化元素,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不良的问题。

(二)因人而异,充分了解新生需求开展团体辅导

应该进一步完善团体辅导的评估内容,并重视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例如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新生需求、注重其反馈的意见,并将其体现在之后具体的活动设计和实施环节中,使团体辅导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三)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发展改进团体辅导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5

[关键词]道德领导;校长道德领导力;流动儿童适应性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流动儿童的适应性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实践中,流动儿童适应性重点表现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体现为跟随父母流动而一起外出的孩子为适应迁入城市的生活环境而不断调整行为方式,逐渐同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继而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和学校学生的过程和能力。流动儿童城市生活与学习适应性的机械性、渐进性、建构性和多元性等特征,由内而外地呼唤一种高层次、高级别的价值引领、整体耦合力量。流动儿童群体在入学升学、学科学习、素质拓展、人际交往、家校互动等方面的则弱势地位呼唤一种对公平、正义、伦理、打破不平衡的学校权威力量。基于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道德,作为领导的核心,它体现了校长所认可和尊崇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作为道德领导者的心灵图景,道德所包含的人本、公平、正义等方面内容符合流动儿童的主体利益,以其对教育公平、权威变革的诉求。而基于管理过程的校长道德五力,即道德领悟力、道德前瞻力、道德决断力、道德感召力、道德执行力通过人文关怀的权威的、能动的、变革的力量和完整的管理过程环来化解流动儿童同新城市、新学校、新环境的冲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以促进流动主体的融入。

一、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

适应性的促进模型——“波轮瀑布”机制模型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与学习适应性的促进作用在运行过程之中方能发挥出来,其实质是在校长的道德领导下,教育主体、教育要素、教育环境和权威因子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也就形成了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特有的促进路径——“波轮瀑布”机制。图1可见,在学校场域中校长道德领导力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中形成道德驱动力。这种道德驱动力一方面如同机械波轮一般,向上形成涡旋动力,使得流动儿童与学校各教育要素进行充分的碰撞与搅动,以实现自净,促进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校长对利益相关方分享道德领导权力,道德驱动力经由侧面权力分享通道驱压向上,形成水流瀑布,产生新一股管理势能作用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促进流动儿童的发展。至此,在校长道德领导力的驱动下,学校道德领导呈现出一种以“波轮瀑布”为特点的半开放的动态闭环模式。

二、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的促进机制

校长道德领导力对流动儿童适应性促进机制模型直观地体现校长道德领导力作用于流动儿童的力维方向和运行过程。该机制模型的重要组件都具有相应的学理依据和实践思考。(一)波轮驱动——道德核心。萨乔万尼认为,领导是与心灵有关,而不是与心理学有关,而完整的领导过程应当是一个回路,即领导之心(我认为有价值和我所信仰的)塑造了“领导之脑”(我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心灵图景),“领导之脑”驱动了“领导之手”(我的决定、行动和行为),反之对领导行动的反思又能进一步反哺、发展领导者的价值、信仰和心灵图景。由此可见,领导之心,不能仅是科学与理性,更上升到道德层次,融入符合当下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念和崇高教育信仰,从而驱动决策和行动。道德成为校长领导的核心,形成蕴含人文关怀、可持续、高层级、强有力的驱动力。它配合道德五力外轮,组成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动力源——波轮驱动。(二)心型漩涡——道德五力循环。校长道德领导力是指校长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仰和文化力量,以道德权威为基础,影响师生员工追随,建构、践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员工自我领导和学校发展的过程、行为和能力。在波轮驱动下,校长道德领导五力于教育管理实践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循环,即校长通过学习、批判、顿悟、能力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道德领悟力),敏锐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和教育领域的价值观念变化动向,特别是对教育变革中师生文化的诊断和前瞻(道德前瞻力),继而校长在分析、统整各方信息和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在“领导之心”的驱动下,做出满意的教育决策(道德决策力),通过道德权威影响师生员工,使众人行(道德感召力),校长与师生员工一起践行共同愿景,以促进自我生长和学校发展(道德执行力)。对行为的反思,进一步完善、促进校长的道德领悟和价值构建。如此往复,循环不息。(三)瀑布水流——领导“分享”。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在波轮驱动和心型漩涡力作用下已经可以有序开展,并慢慢促进流动儿童的改变和适应。然后如果在学校管理机制中开辟多重渠道将道德领导进行“分享”,则可以分享并借由波轮旋转力而产生出强劲的压力,从学校管理的多个侧面形成瀑布水流作用于学校场域。被誉为“水流革命”的瀑布水流运用于机械领域,大大提高其运作效能。同样道德领导理论所阐发的“通过价值进行领导”、“领导的替身”的思想也是哲学认识和领导科学上的一次革命。虽然有些学者也质疑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适应性,但我认为结合儒家传统的道德管理思想、陶行知的道德领导思想以及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小学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改革、教育管理民主化变革等背景,萨乔万尼的思想不仅对我国校长领导力理论的发展有所借鉴,与“教育治理”中校长应与教育中的利益相关方分享权力的理念向契合,并对于价值构建的高度来克服流动儿童的文化冲突、教学和生活的不适应,促进其自我德行的生长,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传统的校长行政管理也是一种突破。(四)动态水域——“道德—学习—文化共同体”。1.水之隐喻在东西方文化中,水寓意丰富,它表示纯净、平淡、情感、心境等,并具有流动性。由于水的运动性、生命力、自然力的隐喻,水在“波轮瀑布”机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代表学校的常态教育活动和师生员工的学校生活状态,及基于此形成的文化特质。水可根据自身水质状况和整体的水流成分(如融入其它的强效物质成分:短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某种教育变革等)对水域中的主体(流动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2.水域象征水域主体(流动儿童)、水中丰富物质成分的蕴养,配以漩涡、水瀑的流动性水纹律动,在箱体(学校场域)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动态水域——道德与学习共同体。借鉴布洛和斯格特的共同体理论,“波轮瀑布”机制中的“道德—学习共同体”是以学校各种道德与学习关系和感知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为核心,形成一种基于共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和学校文化为约束的、将校长与师生员工练成一体的结构。“道德—学习—文化共同体”不仅包涵校长的“授权”、分享学校行政督导和教师督导的共同道德和价值纽带,以及联结情感、规范和道义的教育团队和学习团队和精神,还能促进流动儿童自我领导、自主发展的思维范式、行为和文化的转变。(五)物体自净——流动儿童适应性提升在教育实践中,学校以校长道德权威为核心,以道德领悟力、道德前瞻力、道德决断力、道德感召力、道德执行力为抓手,以“校长—教育利益相关方”权力分享为突破,以建构“道德—学习—文化共同体”为统整,对流动儿童的城市价值认同性和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价值结构、道德关怀和文化浸润,经过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调整,使其在学校的“道德—学习—文化共同体”中磨合冲突、自主领导、自我生长,促进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融。这一系列的内外部力量的融合促使儿童形成一种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使得个体自身与外部学习与生活环境的逐渐匹配、协调,如物体在自身和水域共同作用下实现自净的过程,真正达到对新城市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及自我认识等方面的认同、接纳和融入。

参考文献:

[1]蔡怡.道德领导:学校管理的范式转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马焕灵,孙晓莹.萨乔万尼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之中国适应性批判[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4]吕迎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6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于浙江师范大学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328份,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大一数学成绩的分化程度及与入学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大学适应性研究;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程度研究。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大一数学成绩的分化程度及与入学成绩的相关性。用频数分布分析法描述了数学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偏度系数。

1.数学成绩与入学高考成绩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大一新生数学成绩(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成绩)的分化程度与其入学高考成绩作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高中的数学成绩经过一个学年大学数学学习后,各学生成绩有何变化。从上述图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新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标准差约为2.99,在2.0~4.0之间,差距并不大,符合高考选报规律。但经过大学一学年的学习,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扩大至11.25,可见两极分化十分明显。(2)高考数学成绩与大一数学成绩相关性很小,仅为0.098,入学成绩差的学生未必在大学没有好的成绩,而高考高分的学生也有退步的可能。由此可说明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可塑性很大,一场高考并不能代表什么,高考数学成绩的差别对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影响并不明显。学生完全可以在大学这个新的起跑线上努力补足,奋力追赶,减少差距。

2.大学适应性研究

在问卷中,主要设计了7、8两个问题了解新生对大学的适应性。对于问题7:您刚开始学学数学时是否适应?整理调查数据得,有324名学生觉得很不适应,占总数的24.39%;401名学生选择不适应,占总数30.18%;有267人选择有点适应,占总数的20.12%;仅25.00%的同学觉得适应大学生活,利用SPSS软件分别统计了反映数据离散程度、集中趋势、数值分布特征的统计量,并得到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正态曲线。,适应性总体均值为2.46,分值不高,介于不适应与有点适应水平之间;标准差为1.116,差距较大;偏度系数为0.112>0,为正偏,即向左偏,表明总体得分偏低;峰度系数为-1.344<0,表明个别分数占的频数较高。这些分析数据都说明了大学新生数学学习的总体适应性水平不高,分化程度较明显。对于多选题问题8:你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整理数据结果如下:有688位学生认为学习内容太过深奥,难以理解,占总数51.83%;603位学生认为大学老师上课方法与高中差距太大,有522人认为高中思维模式在大学不再适用,分别占总数45.43%和39.33%。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看出,对大部分同学而言,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思维模式、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改变,对数学适应性造成影响,由此也可间接发现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存在衔接问题。

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程度及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分析,仅10.37%的人认为衔接紧密且承上启下;有64.33%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基础与大学数学某些内容有关联,但衔接并不紧密;另外有23.48%的学生认为几乎无衔接,断层严重。经过统计分析,学生认为衔接不紧密的最大原因为侧重点不同,占47.26%,高中数学侧重于计算,大学数学侧重逻辑推导。其次,是内容差别悬殊,占39.02%,高中数学内容直观、形象、易懂,大学数学内容深奥、抽象,然后是老师上课方法不同和理论推导方法差别大,分别占32.32%和30.18%。另外访谈中,还有同学表示若高中数学基础不扎实,大学数学也学不好。

二、总结

最后,笔者走访了浙江省各高校数学教师,了解近年高考改革内容,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就访谈结果,就学习函数和三角函数内容总结整理了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出现的衔接问题。对于函数这一知识点,高中阶段提出了一系列定义,包括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等,还引进了求解函数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以及介绍一些特殊函数的性质。随后学习了一些特殊的函数:偶函数、奇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在大学学习中,侧重性质定理证明,例如,函数连续性、一致连续性、有界性、最值定理等。对于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新课标有了许多方面的变化,总的来说,新课标中三角函数部分弱化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强化了能力和素质目标,突出了几何直观对理解抽象数学概念的作用,在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和对知识的应用探索上有所侧重。但由于高中教材删减了一部分知识点,却又是大学微积分中常用的,入学新生实际上知之甚少。如,关于正余割函数、反正余切函数,高中老师没有提到过或仅仅是提到而没细讲的比例都超过了80%,而大学老师却常常认为这些都是高中已经很熟悉的知识。原因是大学老师多是新课改前接受的高中教育,当时的高中教材中有反三角函数等内容,这样就产生了脱节。从研究的结果看出,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并不紧密,为使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急需对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教学、教材上进行改革。

作者:倪诗婷工作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第二篇

1高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现状

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共识就是,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但在当前很多教师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很少能提出像样问题,整节课上,大多数问题都是教师提出,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则极少提出问题,课堂问题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率低下。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不敢问。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一直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学生往往因为心理紧张,害怕提出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是提出的问题不好,而被其他学生和教师取笑。第二,无疑可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提出都是教师来完成,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学生习惯了教师提出问题,让自己去解决,然后教师给出结论。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难产生问题意识,有自己的疑问。第三,不知怎么问。高中学生因为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原因,遇到问题往往是不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同时在学习中也很难提出有新意、有深度的问题。第四,没有机会问。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留给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有限,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和极少数优秀学生提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提问的机会。

2培养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

2.1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只有建立一种真诚的信任和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获得成功,这依赖于安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充满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心理和知识等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采用讲故事、猜谜、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趣味四溢、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疑问的时间与机会,要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大胆地怀疑教材,允许说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不仅要鼓励与表扬提出具有深度和创新的问题的学生,对于提出错误和肤浅问题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否定与批评,要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和勇气给予肯定和表扬。例如,在学习平面向量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设定单位长度为1,用别的单位长度表示不行吗?对这样类似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带领学生去分析,让学生懂得使用“1”作为单位长度,在解题运算上的便利。然后让学生完成习题: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满足下列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直线x-2y=2变成直线2x''''-y''''=4帮助学生加深对与单位长度为“1”知识点的理解。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思想,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

2.2制造机会,创造条件,构建“能问”平台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问,在每节的上课前、授课中以及课下,都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例如,学生在预习完新知识之后,头脑里就会产生疑问,在每节上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课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教师要允许学生举手提问,及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在每进行一周教学后,专门抽出一节课来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除了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下研究数学问题,并自己解决,遇到解决不了,记录下来,再向老师求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准备一个问题本设立“问题信箱”,让学生把自己课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本上,教师从而及时地掌握学生的问题。最后,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允许所有学生提问。对于平时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给予鼓励,帮助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2.3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过程中,让学生会问也十分重要。大多数学生有时候虽然有疑问,但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引导学生想问、敢问,还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提问。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进行问题示范,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问题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知识储备丰富,勤于思考的学生,提出问题较多,问题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为储存的知识多,在学习中容易把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发现问题。掌握一定的知识是产生问题的基础。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外,还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数学书籍,增加知识储备。在学生加强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循循善诱,让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途径与方法。在教学中重点要教会学生在知识的重难点、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提问,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这一题时,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求点A、B在什么位置时,ΔABC的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利用起来,思考解题办法:反函数法、配凑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换元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扩展学生的思路,在学生经过积极分析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让学生更加灵活和深刻地掌握这些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必须立足于教材,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数学学科特点,运用好新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问题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人人想问、人人敢问、人人会问,真正转变教学方法和模式,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从此爱上数学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本文来自于《科教文汇》杂志。《科教文汇》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梁振荣工作单位: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

第三篇

一、分析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教法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采取有效对策开展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就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教法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题海战术进行解题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习题给学生做,再统一讲解,这种解题教法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学生所掌握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主要来源于大量的做题,往往只是一招一式的讲解,而缺乏对实质性的图片和理论的提高,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极重,学生在书山题海中得不到解脱.二是采用对号入座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将收集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并将这些问题的类型进行归纳,再详尽地将每个类型的解题方法一一告诉学生,因而在解题课中学生往往只能采取某种方法对号入座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是采取学案的方式进行解题教学,即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发学案,往往学生只是一味地做题,而教师则是在上课即将结束时将答案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往往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

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教法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分析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教法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如何应对这些教法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应对题海战术这一教法问题的几点对策

针对目前题海战术应用普遍性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应对:在学生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始终以教会学生为目的,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技巧,作为教师应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实施,始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其认真分析问题的特征,从而在对待新问题时更加努力地去思考和分析,从而将学习方法与课堂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有效地培养.

(二)应对对号入座式教法问题的几点对策

针对当前教师对号入座式的解题教学导致学生往往只动手而缺乏思考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在整个问题链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分析再到解决和反思这四个环节中,不仅要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还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和反思,并分析数学结构,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加强学生思想方法分析,以更好地确保教学方法的适宜性.

(三)应对学案式教法问题的几点对策

针对学案式教法难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及课堂知识点较多的现状,笔者建议在解题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点的梳理,从而对知识点进一步认识,并站在数学方法的高度去认识数学知识本质的所在,使其利用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之中.通过平时的作业批改或学生辅导,教师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不够,解题课时可以回顾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变式设问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准确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式”地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咀嚼消化,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寻得解题方法时,便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无穷乐趣.教师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学生.这种内在魅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最终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时候,并做到释疑解惑.

三、结束语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7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按照XXX军转办关于做好军队转业干部专业培训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学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和“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为目的,以掌握岗位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为军转干部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打好必备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根据《XX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暂行办法》中“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主要依托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具体实施”的有关政策规定,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成立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基地(或加挂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服务中心的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做法,负责组织、协调省内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培训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三个办公室:

1、教学办。专门负责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授课、考核考试等。教师可以从社会上聘用,也可以由地方院校老师、行政单位专业人员兼任。

2、信息办。负责为培训对象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人才信息,印发信息简报,定期向培训对象发放,让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对象的娘家。

3、后勤保障办。为培训工作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二、组织招生。由省军转办负责向当年省内接收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发放培训通知,要求参加培训,由培训中心具体落实,负责组织和培训工作。

三、搞好调研。组织人员利用一定的时间分别走访部队和自主择业转业干部,采取座谈讨论或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他们对待培训的态度和要求,特别是在培训内容上掌握培训对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教学培训计划。

四、建立制度。建立以下四项制度:培训班学员管理制度、教学考勤登记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报酬制度、学员信息登记管理制度,规范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管理工作。

五、组织培训

1、培训对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每次培训100人左右。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可分为适应性培训和就业培训(职业技能)。适应性培训是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转业当年对其进行的短期集中培训,目的是使军转干部尽快熟悉地方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以及各项管理服务规定和政策;就业培训(职业技能)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及军转干部本人意愿为主要内容所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

3、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式个性化培训和兴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是以集中教育的适应性培训为先导,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如有针对性地从我市经济的发展现状、求职创业应具备的素质、转业后心理素质的适应性调整、国家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的优惠政策、创办企业的程序、如何创办企业等多个方面,介绍和讲授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转业后求职、创业所面临的师市经济大环境、相关政策和个人应具备的素质、条件等知识,为军转干部今后择业和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树立了择业、创业信心。二是适应个性需求,以分散教育的个性化培训为主体,提高就业创业技能。选择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微机操作等20多种实用性专业职业技能课程,随时跟班入学,实现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培训。三是拓展培训内容,提高生活品味,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4、培训时间。一般以15天为一期。视报名人数及教学条件分期分批进行。

5、培训管理。原则上以50人编一个教学班,按部队建制编排编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各项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可采取军队培训与地方培训相结合、适应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自行组织培训与委托培训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进行,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竞争能力。培训期间组织开展评选优秀学员活动,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将填表存入本人档案。

六、搞好服务。建立人才培训推荐使用信息库,积极与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和大型企业联系,做好人才的推荐工作;每年组织一至两次就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座谈会,收集整理他们创业、就业、成功的经验、体会,为下一步的培训丰富内容。培训期间组织开展评选优秀学员活动,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将填表存入本人档案。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8

护理学12级录取本科生234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00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男生比例较少,约占17%,而且大多是填报了护理志愿的情况下被调剂过来的,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新生报到初期,不免有些失望,由于护理学院是新成立的学院,他们对于新学院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误解,认为学院发展历史不够悠久,加上师资各方面还不成熟,难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院,没有匹配的教师给自己充电。2.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够全面,认为护士职业不长久,是青春饭,最多只能做到护士长,没有前途。3.对于升学也不大了解,认为考研只能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新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宁愿选择升学考研从事护理管理或者护理教育,也不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亲戚朋友普遍对专业不看好,认为本科生出来就是伺候人,那是中专生或者是大专生才干的活;而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地下,工作又繁琐,面对的服务对象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时候还得不到服务对象的尊重。护理体系不健全,极少数的高等学历护理人才在工作岗位得不到合理安排,在工作中与低学历护士没有明确分工[1]。5.虽然大部分新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为了就业而考虑,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经济待遇和发展机会,在个人发展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2]。6.对于新环境不适应,心理产生落差感,渴望友情和同学的关心关怀,同时又缺乏沟通和交际的技巧。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帮助护理学本科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蜕变、明确大学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笔者所在的学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制订了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1.新生入学教育之适应性教育———为使护理学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1)环境适应性教育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新生既新鲜好奇又迷茫,为了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和生活设施以及学院的基本情况,可邀请学校或者学院领导教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介绍学校的历史、学院情况、科研情况,使学生对校史和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认识,增进新生对学校和学院的爱校情怀。学校图书馆也应面向新生开展使用培训,使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的书籍充实自己。(2)学习适应性教育由于很多新生在初入大学还是习惯性地沿用高中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大学期间是自律性较强的阶段,高中的学习模式、只为高考去学习的理念已经不能沿用。可通过组织老生新生座谈会,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结合他们的切身体会介绍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帮助新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到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另一方面,大学又是自由开放式的校园,为学生提供很多社团活动,可邀请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者是团委书记为新生进行党团方面的知识介绍,使新生对党组织和团组织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鼓励新生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到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建设中去,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长才干。

2.新生入学教育之专业思想教育———使护理学新生充分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帮助新生转变观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很多新生普遍认为护士社会地位底下,工作繁琐,得不到病人的尊重和理解,而且当初报考护理学是为了升学而考虑,特别是社会上对于男护士的偏见和轻视,这些因素难免影响到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思想稳定,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引导,很容易形成对所学专业的偏见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专业思想不稳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就业率。为使新生充分认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帮助新生转变观念,可通过邀请分管教学的学院领导担任主讲,内容是关于护理学的前景、护理学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从事护理工作的宗旨和意义,使广大新生对护理学有个重新的认识。也可由护理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并跟班参加新生入学教育各项活动。在新生入学期间能够从护理专业思想角度,有针对性地、及时地给予新生指导和解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增强他们的专业自豪感。专业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新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学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旨在让新生对护理学更为热爱,使新生由不情愿到接受这个专业,再到喜爱这个专业,并使之成为奋斗终生的职业。护理学本科生另外一个特点是男生少,女生居多,男生很多也是被调剂过来的。刚开始很多男生难以接受这个专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专业没出息,因此甚至想选择转专业或者退学。针对这个问题,专门聘请资深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思想教育,从社会、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男护士地位的提高等进行引导,使男生对专业充满信心,对职业前途充满希望。3.新生入学教育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护理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新生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规划由于很多新生当初报考护理学是家长或者教师给的建议,也有些是被学校调剂过来的,因此刚入学时心中不免有些情绪,特别是男生心理更不平衡。当很多男生在被提问到是否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时,都表示不太愿意,因为读护理学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新生对护理学的了解不够深,学校对护理学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及社会上对护士工作的轻视都对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极大的影响。可邀请护理界前辈讲述护理专业的起源、发展前景、工资待遇、护理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护士地位的提高等,使学生坚定信心,从而热爱护理学,追崇护理学中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护理学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让他们对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清楚目前努力的方向,明白护士工作的特点。另外也可通过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给予学生进行后期的职业指导规划,利用网络正面报道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可结合国家、社会及学校对高校毕业生的政策,使新生明白当前就业的形势和护理专业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时刻记住通过努力学习以达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追求。

4.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生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帮助新生及时排解心理问题,培养健康心理,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良好基础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9

关键词:日本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机制;一体化课程

博士专业学位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具体化,为满足特定职业领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职业特性明显。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眼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1]日本于2004年在博士层次仅设置“法学研究生院①”招收攻读法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人才培养机制代表着日本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是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职业教育具有启示借鉴意义。

一、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日本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日本律师协会或地方公共团体均可申请成立法学研究生院,开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予毕业生“法学博士专业学位②”。截至2018年,日本设置法学研究生院培养法学博士专业人才的大学共计43所,其中国立大学16所,公立大学2所,私立大学25所[2]10。(一)高级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在公平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从业人才。2003年文部科学省第16号令《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设置基准》第18条第1项规定:法学研究生院以培养能胜任具备高度职业技能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为目的,开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培养具有法律实务技能的法官、律师及检察官等[3]。既注重培养法学人才处理法律事务的必备技能及创造性应用实践能力,还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公正公平道德观、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等。目标定位清晰,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专业指向性,属于高层次专门职业教育。(二)统一与多样的招考制度。日本法学研究生院招收本科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经法学研究生院认可、已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人员可缩短至2年,非法学学生的修业年限必须为3年。法学研究生院每年的招生人数是有限的,除招收法学毕业生外,还招收经济学、医学、数理学等学科的毕业生和具备社会经验的在职人员,并规定这两类的入学人数不少于总入学人数的30%[4]。近年来受少子化等社会影响,日本法学研究生院入学人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社会在职人数通常占总入学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如2018年新生入学人数共计1621人,社会在职人数占17%;2017年共计1704人,社会在职人数占19.8%;2016年为1857人,社会在职人数占20.0%[2]4,法学研究生院招收多样化学生,使学生在原有学科基础上修习法律知识,目的在于培养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成为社会在职人员进修学习的提升平台。入学选拔以公平公正、多样开放为原则,采用全国统一适应性考试(又称日本LSAT③)与各校选拔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近年来部分法学研究生院要求应试者出具托福成绩和日语能力考试成绩证明,以东京大学法学研究生院为例,要求应试者托福成绩在90分以上,日语一级能力考试成绩在140分以上,具备以上条件后才可参加全国统一适应性考试。2010年之前,统一适应性考试是由独立行政法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和公益财团法人日本法务研究财团组织的,2011年以后,由法学研究生院、公益财团法人律师法务研究财团、公益社团法人商事法务研究会共同组成“适应性考试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应试者是否具备将来作为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是否具备关心社会问题的责任感,是否适合从事司法行业。统一适应性考试合格率较高,如2016年参加考试人数为3535人,合格人数为3286人;2015年应试人数为3928人,合格人数为3621人;2014年应试人数4407人,合格人数4091人,平均合格率为92%左右[5]。应试者参加统一适应性考试成绩合格后,可向报考院校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内容一般包括研究计划、推荐信、成绩证明、本科毕业证书等,申请书被报考院校接收后,考生可参加各院校的入学选拔考试。从历年考试统计数据来看,各院校入学选拔考试的合格率较低,如2018年全国报考人数8058人,通过1621人,2017年全国报考人数8160人,入学1704人,[6]尤其如知名的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生院、东京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等招生人数较少,难度更大,最终合格者可入学接受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寓行于教的课程与教学。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从业人员为目标,因此课程与教学侧重增强学生的法理分析能力、处理法律实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呈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课程内容一般分为法律基础课程、实务基础课程、法学相关课程和尖端拓展课程四大类,其中法律基础课程是对日本基本法如宪法、民法、刑法的学习;实务基础课程是通过实地考察或现场模拟强化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如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司法信息搜集、法庭审判辩论等能力;法学相关课程内容较为多样,通常包括国际法、经济法等,侧重与各部门的联系;尖端拓展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法律视野,包括世界各国的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等内容[7]8。在此基础上,文部科学省鼓励各法学研究生院自行增设或删减相关课程,发挥优势学科特色,倡导各有所长。法学研究生院对师资的要求较高,《关于法学研究生院的制度设计》中规定普通大学学部的教师不能担任法学研究生院的专任教师。法官及检察官可以申请到法学研究生院任教,法学专任教师需满足以下条件:在专业领域内学识渊博、有实际工作经历且经验丰富、具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各方向专任教师数量不得少于12名,师生比一般为1:15,且专任教师中教授需占50%以上,实践型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20%[7]1。对实践型教师的要求是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在校每年必须承担6个学分以上的课程,需负责实务基础课程的教科书编写等。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非仅靠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教学方法通常以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双向或多向交流探究为主。具体包括实习调查、课堂发表、个别辅导等,一般采用小班教学,班级人数标准为50人,以实例研究为中心,理论联系实践,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将实践内容导入至基础教学中,或在室外实地授课。教学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监督指导或律师协会协助下进行,学生可在律师事务所或企业法务部门进行实地研修,参加商谈研讨会,学习谈判技巧,听取解决方案,现场观摩具体法律案件的进展。日本不同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的教学方法各有侧重,如司法考试合格率连年居高的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生院采用师生结合、互助一体、一帮一带的形式进行法学研修;名古屋大学法学研究生院建立了讲义收录系统,将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归纳整理,制作为讲义灵活运用;静冈大学法学研究生院为增强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倡导他们参与就业支援活动,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减轻专任教师负担。(四)强制实践学分+内外双向评估。日本法学研究生院强制学生实践实习,并将其作为学位授予标准的考核项目。文部科学省规定攻读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至少获得93个实践学分,实践实习学分必须占总学分的近三分之一[2]2。因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不是法学研究者,而是处理事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所以毕业论文不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毕业的严格之处是通过让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来提高学生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保障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保障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日本实行院校内部自我评价和第三方专门机构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学校教育法》第109条第3项规定:由文部科学大臣认证授权的评估机构必须每五年一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各项教育活动进行评审。评价项目包括课程设置、师资构成、成绩评定、入学选拔、管理运营、设施设备及图书资料等[8]。目前文部科学省认证的评估机构有公益财团法人律师法务研究财团、独立行政法人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予机构和公益财团法人大学基准协会。其中,“公益财团法人律师法务研究财团”是由日本律师协会联合其他法律中介机构于1998年共同成立的,2004年8月经文部科学省批准成为法学研究生院的评估机构;“独立行政法人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予机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大学学位授予机构”,2003年更为此名,2005年1月成为法学研究生院的评估机构;“公益财团法人大学基准协会”是由日本46所国立和私立大学于1947年自发组建的大学评估机构,2007年2月获得评估法学研究生院的资格。评估标准由以上评估机构制定,法学研究生院须在指定日期内,根据《自我评价实施要则》进行自我评估,撰写“自我评价报告书”,并依程序提交申请书,经评估委员会书面审查后,派遣专门人员对申请单位的各项事务进行调查,最终形成“评价结果报告书”在官网上公示,以保障专业学位的含金量。

二、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特点

(一)机构独立:特设法学研究生院。为专门培养法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避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雷同,日本特设“法学研究生院”。它独立于原有的大学法学部、法学研究科,具备教学和行政管理双项职能,管理运作、授予标准自成体系,与学术型博士培养路径截然不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和实务技能,重视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具备独立专业的教学场所,如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演习实践室、自习室等,提供专业图书及教师讲义,设施设备完善。为促进不同院校特色学科的发展,文部科学省规定以法学为特长的地方院校、私立院校或科研院所均可申请设置法学研究生院,这就意味着专业人员培养机构的专门化,教育职能分化更为明显,彰显了最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优势。(二)多元培养:跨学科招生及多样化培养形式。日本在培养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具有多元特征。一方面,“法学研究生院”的招生对象是开放的。除招收法学毕业生外,还吸纳多种学科领域的学生,招收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且规定这两类人员不少于总入学人数的三分之一,跨学科交叉培养可以丰富法律人才类型,有利于储备各领域企业内的法律顾问或行政机关的司法力量。另一方面,其培养形式是多样的。为解决社会在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时间分散、校外查询资料困难等问题,“法学研究生院”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拓宽在职学生的学习渠道,开设了广播课程、远程教育、联网互通课程、夜间短期课程等多元化培养形式。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细化学科课程,设置大量选修课,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课程。(三)资格衔接: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相贯通。法学专业学位与司法考试资格相衔接是日本培养法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资格衔接即法学研究生院的学生毕业后,在授予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的同时,也获取了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将专业学位作为参加司法考试的必要条件。2006年日本“法学研究生院”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后,开始实施新司法考试制度,2006年至2010年间新旧司法考试制度并行,2010年后全面废除了旧司法考试。新司法考试以法学研究生院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新司法考试,5年内有3次考试机会,期满仍未通过者可放弃或回法学研究生院重修[9]。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开展以来,为日本法律界培养了不少司法人才,2018年“法学研究生院”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员共4805人,1189人通过考试,合格率达25%[10],与之前平均合格率只在3%左右[11]相比,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关联贯通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将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作为参加司法考试的基本准入条件,充分体现了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根据行业需求来培养高层次、职业化、应用型人才的。(四)学位单列:专业博士与学术型博士并重。为了彰显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区别,日本以法律形式单列并明确了专业法学博士人才的地位。《学校教育法》第67条、第68条第二项规定:专业学位是文部科学大臣认定的学位。《学位规则》的第五条第二款和第三款对此做了区分,专业学位又包括各专业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法学博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院授予的硕、博学位同等重要[12]。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博士学位拥有了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博士层次形成了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两类学位结构,两者同等重要,授予学位的名称用日语表记为“法務博士専門職”,即“法学博士专业学位”。这表明了对专业博士学位的重视,彰显了其地位,能够有效保证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三、日本法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入学适应性范文篇10

【关键词】活动设计适应性学习境脉

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特别是在课程教学的活动设计过程方面,基于活动的讨论法,法,情景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注,特别是情景教学方法,受到了更多课程教师的亲睐。在很多的学科教学中,随着教学网络环境的额逐步实现,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情景的活动设计,出现了很多的方式,如基于问题探究的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情景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本文力从适应性学习的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下创设积极有效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设计和适应性学习的相关

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作为环境组成的要素,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因为在环境的设计过程中,作为学习者的个体来说,总是需要参与一些不同的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人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很多的环境来提供有效的建构场景。因此,学习环境中活动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和维果斯基、列昂捷夫、鲁利亚等俄国心家的文化和社会传统。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框架”(Kuutti,1996),包括同时相互联系的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Kuutti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表现)完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境脉之外。活动理论最核心的就是对活动系统地。活动理论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多种观点的活动系统(Engestrom,1999)因而,如何用它来确定学习环境中的活动系统也是如此,阿斯莫洛夫(Asmolov,1987)认为,“用活动方法进行的所有调查中充满着利率是主义的原则”【1】p84。就是说,我们对活动理论及其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SCLEs)的作用的理解,其发展始终在变化。

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在知识认知的过程中,总是自觉的去适应知识固有属性,从而有效的达成知识的认知,因此,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具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个体,就是适应的主体;(2)环境(情境),就是个体活动的场所。在具体的过程中环境对个体提出了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体实现自己价值的源泉;(3)改变,这是适应的中心环节。包括个体适应变化的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2]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具体的环境中,个体为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机体和心理特征。适应性学习,源自AdaptiveLearning。Adaptive,在工程领域常也译为“自适应”,其词根是adapt,即“改编、适配”的意思。[3]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个人的能力、背景、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等具有差异性,另外即使是个体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状态变化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于作为个体的学习者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场景中去适应已有的学习环境,或者创设有效的活动环境,促进学习的有效达成。所以,适应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与具体的学习环境相符合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包括学习者个体,学习的环境,互动改变三个部分。

二、网络环境下学习系统的基本组成分析

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网路教育环境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共享、时空不限、人机优势互补等特点。[4]网路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我们由必要对现阶段的网络教育环境进行有效的认知,从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功能角度出发,分析各功能模块实施的要素和相关的特性,从而有效的设计适应性的学习活动。

1.现阶段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功能组成要素分析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主要由四个子系统构成。(1)网络教学支持子系统:主要有支持教师教学的设计功能模块、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各类教学支持工具;(2)网络学习支持子系统:是网络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直接着教学的有效实施。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包括有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等;(3)网络教育管理子系统:包括有对网络教育支撑平台中的使用者管理,对教务的管理,行政信息,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科教学资源管理,对专业、课程、教研的管理,对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系统设置与管理等;(4)网络教育支持工具:各种支持教与学的讨论、试验、评价、检测等具有教学服务功能的机网络工具。【5】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的要素成分可由Brusilovsky提出的基于WEB的教育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来描述,即内容呈现模块(呈现教学内容),行为部件模块(包括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练习,测试,模拟,试验等),通讯部件模块(包括支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通信工具、协作学习工具等),管理部件模块(支持各种教学管理的功能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2.现阶段网络环境下学习系统的不足

网络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度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流行的WEB学习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支持还只是对INTERNET技术标准的简单应用。跟国外的网络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教育技术领域新提出的教学方法对我们来说还有些陌生,如各种WEBQUES,档案袋,BLOG教学应用等我们都还在研究应用中。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我们不断完善,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跟前几年的“有路没车”比较确实取得了很大的额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我们的网络学习环境,使我们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但有资源不等于就可以教学,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我们现在需要做的额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适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合适的内容,帮助学生附属、编码和处理信息,监督学生的学习绩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练习给予适当的反馈。从而使学习者能有效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网络环境建构的本身出发,很多的教学网站或者信息资源提供站点,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系统、指导和交互性,学习材料老化,直接书本搬家,缺少更新,学习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在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导致了很多学习者在网路环境下学习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标偏移,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出现认知的负载加重、学习孤独无助等学习问题。从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2001年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的数据可以看出,[6]我们的网络环境需要变通了,在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我们所设计的网络资源环境要尽量从学习的角度出发考虑,也就是从客体的角度出发设计为学习者服务的网路资源。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者的适应性活动设计研究,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三、环境下适应性的活动设计

1.网络环境下个体学习适应性活动设计的变化: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在这种学习中,学生在知识传递中所处的位置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发现式学习中,学习内容很多是以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在此种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现阶段的网络化教学中,很多者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接受,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突出和强调接受于掌握,冷落、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发现于探究,也即学习者适应性的,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过程变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而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和智力却没有得到有效锻炼,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在网络资源日趋丰富的新学习环境下,为了有效的发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都是在适应网络环境下提出的新型学习方式。

2.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内容:在网络化进程中,学习者个体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使非常明显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应不同的学习者效果也不一样,因此网络环境创设的学习功能特征也应该是多样的。网路环境下的学习系统组成有不同的形式,针对个体学习者来说,需要有不同的适应性支持学习系统。“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daptivelearningsystem),是指针对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人、因时)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的学习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支持系统,它能够提供一个适户个性化特征的用户视图,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视图不仅包括个性化的资源而且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策略”。[3]在网络环境的适应性活动设计中,主要需要研究以下的问题:从网络环境适应性引擎设计的角度出发,在网络教育平台的结构功能模块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适应性的导航支持、适应性的内容呈现、适应性测试、适应性帮助等;各种支持适应性学习的结构功能模块(即各种网络教学的功能模块的建构与呈现);资源库知识的构造(各种学科知识资源库的准备);用户模型的表示和用户建模(更多的是网络教学的组织形式)。

网络环境下的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从网络环境适应性引擎出发,把网络平台,网络资源库,用户模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中功能模块的四部份的主要任务是,内容呈现模块呈现详细的教学内容;行为部件模块学习练习,测试,模拟,试验的创设;通讯部件模块包括支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通信工具,协作学习工具的准备;管理部件模块主要是支持各种教学管理的模块,包括对学生的网络注册、记分、收费等。在功能的设计中,主要由教学设计的思想来进行指导,最终目的是设计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网络活动平台。资源库的建设方面,主要是海量资源库的整理,如各种学习专题网站的建设,学科资源库的建设等,主要目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从用户模型的角度出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通过什么样的学习理论在指导有效的组织学习,也就是学习者作为学习用户如何进入学习系统,在学习系统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自适应(学习者适应网络环境)和他适应(网络环境适应学习者学习)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能找到优化的适应性学习活动。

四、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系统研究学生适应性形成的因素: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习者,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作为学习者个体的实际学习因素,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成的心测试量表,如AAT-学习适应性测试量表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学习者个体的访谈加经验分析发研究,系统分析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风格对网络环境活动设计的模块功能需求,自适应过程中的学习情感需求,找到个体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发挥活动理论的指导作用,使整个网络环境的活动系统设计朝着适应性个体学习方向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

2、关注网路环境模块建构的动态性,从模块的适应性角度出发,考虑各个模块的功能性和动态发展性:模块是功能呈现的主要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学习适应性的基础上,应用活动理论的系统动态发展观(包括教育学,管理,文化,技术等领域的动态影响)来积极建构适应性学习模块的功能。

【】

[1](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徐浙宁郑妙晨.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3]李克东.网络环境下CBE研究的新课题.浙江师范大学讲座.2003-10

[4]祝智庭王陆编著.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