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格言十篇

时间:2023-04-05 07:35:24

成功格言

成功格言篇1

1、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3、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4、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5、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6、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7、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8、成功是一种态度!——皮尔

9、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DD爱迪生

10、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11、风路过的时候,没能吹走这个城市太后的灰尘。

12、成功是因为态度。

13、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DD歌德

14、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只有继续奋斗才会成功。

15、成功不是回首,不是寄望,而是把握现在。

16、不敢做和不愿做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17、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

18、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19、人人都能成功。

20、成功决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

21、关键是不要熄灭你心中的梦想,点燃心中的希望之火,就会有成功地希望。

22、只有胜利才能生存,只有成功才有代价,只有耕耘才有收获。DD佚名

23、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2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5、勤奋和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巨大法宝。

26、成功的唯一秘诀DD坚持最后一分钟。DD柏拉图

27、挫折和磨难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28、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29、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30、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31、知识、辨别力、正直、学问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仅次于兴趣和机遇。DD佚名

32、真正的成功者,不在于你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

33、不要等明天,抓住今天就是成功的开始。总是等到明天的人,将是一事无成的人。

34、敢于尝试,就等于你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36、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7、成功在于坚持。

38、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39、人要想学有所成,就一定要勤奋,要吃得苦,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0、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41、成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符合他们的利益。DD拉布吕耶尔

42、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DD维龙

43、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人不疯不成功。

44、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4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46、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47、一心渴望成功、追求成功,成功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却不期而至。

48、成功是走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49、成功从不会放弃任何人,只有你放弃成功罢了。

50、具有强烈自信心的人,是生活中的幸运者。

51、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52、克制自己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能驾驭自己的人,才有达到成功彼岸的希望。意志造就人,造就机遇,造就成功。择该做的事,舍弃不该做的事,并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53、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54、你的忧伤,像我的绝望那样漫长。

55、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56、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佚名

57、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58、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59、因为分手,所以从今以后,我问候你,只用朋友间的口吻,或者稍稍强烈一丝;我握你的手,只握礼节性的时间,或者稍长一刹时。

60、要成功就没有借口,要借口就不可能会成功。

61、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62、只有能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获得丰厚的报酬。

63、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佚名

64、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

65、失败是成功之母。

66、多少次的雨水,从来没有冲掉你那沉重的忧伤。

6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68、只要刻苦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

69、在困难中冲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成为征服困难的英雄,到达成功的彼岸。

70、一个目标达到之后,马上立下另一个目标,这是成功的人生模式。DD姚乐丝.卡耐基

71、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7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73、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74、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75、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76、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77、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8、成功=知识+人脉。

79、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雨、血、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DD冼星海

成功格言篇2

1、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Goethe

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歌德

2、Don't aim for succeif you want it; just do what you love and believe in, and it will come naturally.

如果你想要成功,不要去追求成功;尽管做你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相信它,成功自然到来。

3、Learning makes a good man better and ill man worse.

好人越学越好,坏人越学越坏

4、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5、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

对明天做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最好

6、There's only one corner of the universe you can be sure of improving, and that's your own self.

这个宇宙中只有一个角落你肯定可以改进,那就是你自己。

7、Death comes to all, but great achievements raise a monument which shall endure until the sun grows old.

死亡无人能免,但非凡的成就会树起一座纪念碑,它将一直立到太阳冷却之时。

8、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 —— Thomas Carlyle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卡莱尔

9、Fear not that the life shall come to an end, but rather fear that it shall never have a beginning. ——J.H. Newman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纽曼

10、Strength alone knows conflict, weakness is below even defeat, and is born vanquished. —— Swetchine

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斯威特切尼

11、Only they who fulfill their duties in everyday matters will fulfill them on great occasions.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尽责的人才会在重大时刻尽责。

12、What makes life dreary is the want of motive. —— George Eliot

没有了目的,生活便郁闷无光。——乔治·埃略特

13、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乃成功之母。

14、An aim in life is the only fortune worth finding.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生活的目标,是唯一值得寻找的财富。——史蒂文森

15、A strong man will struggle with the storms of fate. —— Thomas Addison

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爱迪生

16、The people who get on in this world are the people who get up and look for circumstances they wan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them, make them. —— Bernara Shaw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

17、Towering genius disdains a beaten path. It seeks regions hitherto unexplored.

卓越的天才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他寻找迄今未开拓的地区。

18、Energy and persistence conquer all things. —— Benjamin Franklin

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富兰克林

19、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 Charles Chaplin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20、None is of freedom or of life deserving unless he daily conquers it anew.

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21、The world is like a mirror: Frown at itand it frowns at you; smile, and it smiles too.

世界犹如一面镜子:朝它皱眉它就朝你皱眉,朝它微笑它也吵你微笑。

22、You cannot improve your past, but you can improve your future. Once time is wasted, life is wasted.

你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你可以让你的未来变得更美好。一旦时间浪费了,生命就浪费了。

23、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Socrates

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24、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R.M. Nixon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尼克松

25、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 power.——Balzac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26、Pursue your object, be it what it will, steadily and indefatigably.

不管追求什么目标,都应坚持不懈。

27、The greatest test of courage on earth is to bear defeat without losing heart.

世界上对勇气的最大考验是忍受失败而不丧失信心。

28、A man's best friends are his ten fingers.

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十个手指。

29、Nothing seek, nothing find.

无所求则无所获。

30、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

31、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

做许多事情的捷径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一件事。

32、Gods determine what you’re going to be. —— Julius Erving

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 欧文

33、Man struggles upwards; water flows downwards.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4、A thousand-lijourney is started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 but we mus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 —— Mattin Luther King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马丁 ·路德 · 金

36、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 John Ruskin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罗斯金

37、Man errs as long as he strives. —— Goethe

失误是进取的代价。——歌德

38、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39、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 A. Einstein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爱因斯坦

40、Knowlegde can change your fate and English can accomplish your future.

知识改变命运,英语成就未来。

41、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 M.Moore

胜利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穆尔

成功格言篇3

2、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部尔卫

5、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海伦·凯勒

6、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7、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8、你锋芒毕露,这是你的弱点,你像把无鞘刀,锋利,但好刀应在刀鞘里。——黑泽明

9、时间不能治愈情绪上的痛苦,您需要学习如何放手。——罗伊·贝内特

成功格言篇4

关键词:手机短信;文本功能;文本结构;文本规则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7-0098-02

作为一种显在的社会语用形式,手机短信近年来已经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质上说,手机短信是借助电子媒介介质开展的应用写作活动,它首先意味着应用写作的新变化、新趋势。手机短信的广泛使用,促使日常应用写作成为几乎人人必需的能力,使自从电话、手机等电子媒介广泛应用以来人们正在日渐疏离的语言文本写作重新回归生活,成为一种拥有众多写作主体、强大文本功能、复杂文本特征的应用文体。作为一种新文体,手机短信并不仅仅意味着传播媒介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其文本写作中功能及特征的变化。

一、手机短信的文本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1]在研究语言时重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视为语言运用而形成的系统,在写作活动中具体呈现为文本系统。任何一个文本系统都具有三个最核心的概念,即功能、结构、环境。“写作的目的就是设计文本系统,它首先要根据环境确定文本功能,然后根据特定功能设计和优化结构。”[2]对于写作活动而言,一般情况下功能决定结构。这意味着只有先分析文本功能,才能更好地观察和理解文本的结构。手机短信的文本功能主要包括知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一)知行功能

知行功能,即韩礼德所谓语言三大元功能中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用“知行功能”代替“概念功能”的表述,则更为明确地说明一个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无外乎“知”与“行”两个方面:一是告知某种情况、知识或问题,可统称为“知”的方面;二是告知如何行动,使读者知道如何去做,这里的“行”是一种广义的行,不仅指实践行为(所做),还包括心理行为(所想)和语言行为(所写、所说)等。知行功能往往是文本的主要功能。手机短信最初就是以传递信息的强大功能而被人们所接受的,在其所传递的信息中最常见的便是使对方有所“知”、有所“行”。

(二)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人际功能作用于主体之间,它是特定写作语境中各主体(作者、读者及协作者)之间角色关系的表现,对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手机短信并不为某种具体的知行功能而写作和传播,而是为了增强人际关系,旨在表达祝福、感谢、歉意、欣赏等情感,或者并不为传递某种具体的情感,仅仅为了愉悦和开心。人际功能在文本中既可以直接交代、显性表达,也常常通过文中所传达的事件、事理、行为,以及文本风格等间接方式,隐性地显现主体的角色关系。

(三)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文本语言的组织和安排功能,是文本的形式功能,作用在于辅助上述知行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实现。语篇功能就是通过词、句子、段落及整体篇章组织和安排文体的功能,其中既有直接的、显性的方式,也有间接的、隐性的方式,共同辅助文本的知行功能和人际功能得以实现。

知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共同构成了文本的“三大元功能”。所谓“元”功能,意指其核心地位和不可或缺性,三大元功能在文本中交织在一起,共同为文本写作的目标服务。其中,知行功能和人际功能是文本内容方面的功能,着眼于信息的传递和关系的表达;语篇功能是文本形式方面的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方式,手机短信文本三大元功能的协调和配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传播的实际效果。

二、手机短信的文本特征

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无论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在其看来都是值得研究而且必须研究的。手机短信研究中首先引起关注和争议的,恰恰在于其语言运用中对常规的变异化处理。常规和变异是互为存在的两个概念。如果将语言使用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则视为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手机短信在多变的社会语境和具体的言语交际情景中,常常对语言的常规进行变异,从而形成一种典型的语言变体。其文本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体的跨类兼容

这里,文体限指体裁,即文本类型的特征。在语用常规中,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特有的意义潜势和形式特征。手机短信写作中对文体常规的变异,表现在借用、套用、戏仿常规中不可能使用的文体,从而制造陌生感、新奇感,以产生特殊的文体效应。文体变异现象在手机短信中被大量使用,有时是整篇使用,有时是部分使用,有时甚至在同一文本中交叉杂糅,从而形成手机短信在文体上的跨类兼容特征。

(二)语体的灵活开放

语体是指文本所使用的语言的体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语言的表现方式,既包含语言表达方式(口语/书面语;非正式/正式),也包含修辞手法,还包含语言符号形式等。手机短信的写作者在语体使用上常常具有更明显的自主性,能根据接收者与自身的关系亲疏、所传递信息的性质以及发送短信的目的等等来选择语体。因此,与其他社会语用形式相比,手机短信的语体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用语常常打破常规,为语言的表意功能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具体体现在口语与书面语相互渗透、修辞手法大量使用、语言符号多元开放等几个方面。

(三)风格的丰富多样

风格是指文本的气质品格类型。它是语体的一种最高境界,当一种语体的品格稳定地发挥到极致,并与文本的其他因素形成有机整体时,才会形成风格。风格并不限指个人文章的风格,不同文本、不同语体的某种品格的稳定发挥,也会显现一种风格。尽管篇幅有限,但由于使用频率高,手机短信短小精悍的文本在风格上也渐趋成型,并逐渐呈现出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风格特征:简约凝炼、繁复丰满、柔和婉约、朴素平白、严肃庄重、幽默风趣、含蓄蕴藉、明白晓畅,等等。

三、手机短信的文本规则

手机短信俨然已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文本结构形式上对旧有语言机制和思维方式的变异,已形成其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系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习惯。尽管如此,手机短信的写作和传播并非无章可循,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方式,手机短信要想更好地实现其写作目标和传播效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一) 手机短信应遵循的规则

1.目的性原则。手机短信的交流对象十分明确,写作和发送短信的目的和意图往往也是很明确的。对应我们前面分析的文本功能,手机短信的目的或在于让接爱者有所知进而有所行,或在于沟通关系联络感情,或在于互通有无愉悦生活。在有限的篇幅内要把目的、意图表达清晰,就必须在文本结构和内容上认真把握。

2.合作原则。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指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这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表现在手机短信交流过程中,遵循合作原则就是要建立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交互性。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短信发送者在发出短信后都会期待对方的及时回应,接收者的回应往往又会引发发送者的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不见面的对话交流,这也是手机短信为人们所喜爱的重要原因。

3.礼貌原则。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活动,更应该遵守礼貌原则。礼貌原则不仅体现在短信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文本结构上,文体、语体的恰当选择才能保证短信文本的“得体”,语言文字的合理组织才能保证文本意义的有效传达。

(二)手机短信如何遵循规则

强调写作与交流中重视并遵循一定的文本规则,与手机短信开放多变的文本结构,二者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强调要遵循规则,并不意味着要统一手机短信的文本结构。某种程度上说,手机短信文本的种种不规范特征,恰恰是其存在的价值和被人喜闻乐见的原因。因此,对其写作规范的强调应慎重,不能简单地统一化之,而应研究如何根据手机短信的功能分类进行有区别地逐步规范。

能否保证这些原则在功能多样、结构开放的手机短信写作中很好地实现?对此的信心来自手机短信交往方式符合中国人交流模式的心理机制。中国人普遍存在着含蓄内敛的性格特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采取委婉、迂回的方式,在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上更倾向于采纳间接的人际传播模式,尽量回避面对面的直接的人际交流。手机短信这种无需“身体在场”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很好地适应和解决了这种间接传播的需要。表白爱恋、传递情感、发出邀请、表达歉意,类似这些对中国人而言很难当面完成的人际传播,通过手机短信的纯文本交流都变得更加大胆、直白和流畅。“由于强调间接传播,所以受者捕捉那些非表层意义、模糊意义的敏感度就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3]中国人交往中重视间接传播的特点,使受者成为中心,强调受者对信息须具有足够的解读能力。这意味着手机短信要想更好地协调规则和变异之间的矛盾,必须首先掌握和提高对接受者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短信写作和发送时,充分研究接受者的读解能力和语言习惯,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否则,将有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无法解读信息、沟通有障碍等情况,这将导致传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1978.

成功格言篇5

    关键词:元功能,Halliday,发展历史,现状 

    Metafunction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Yang Bingjun Qin Chaox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shan University, 510275) 

    Abstract: As one kernel idea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which has greatly 

    influenced linguistics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etafunction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modern linguists’ contribution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function before Halliday,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al 

    progress and the latest revisions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 and finally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some systemic linguists’ contribution to metafunction. 

    Key words: metafunction, Halliday, history of development, present state 

    1. 引言 

    Dirvin and Fried(1987:x)称,二十世纪的语言学是以结构、系统和功能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全面发展为特点的。而以系统和功能为基点的系统功能语法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对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冲击,从目前的势头看,这种冲击还会延续下去。为能更好地理解系统功能语法,我们将对该理论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功能思想作一综述,以便对它作更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将回顾Halliday之前的现代语言学者对元功能思想所作出的奠基性的贡献,然后着重介绍Halliday元功能思想的发展过程及最新修订情况,最后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内部对元功能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2. Halliday之前的功能思想 

    从语言学史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可以追溯到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语言学观,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传统已经关心语义与修辞功能的关系;而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最初是Malinowski以及布拉格学派的Mathesius等人明确提出的。 

    功能的思想在Malinowski与布拉格学派之前也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论着中,比如Passy(1912),Jespersen(1922)(钱军 1998)。1923年,Malinowski从人类学的角度明确区分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活动功能(Active)、叙述功能(Narrative)和巫术功能(Magical),他还提出了"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meaning 

    as function in context)的思想。同年,Mathesius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如传达信息;表示呼吁,如要求、命令。Mathesius(1975)后来仍然坚持这一观点。 

    从1934年起,心理学家Büler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了语言的四种功能:表达功能(Representational)、表情功能(Expressive)、意欲功能(Conative)和所指功能(Referential)。布拉格学派的Mukarovsky在Büler功能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语言的另外一个功能:美学功能(Aesthetic),亦称诗歌功能(Poetic)。 

    受Büler思想的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Thèses)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即说什么;一是诗歌功能,即怎么说。布拉格学派对功能的理解与哥本哈根学派不同。前者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功能,功能就等于目的;后者从数学函数的角度来理解功能,功能就是严格的依赖关系(戚雨村 

    1997: 70-4)。 

    1935年,Malinowski修订了他原来的提法,把语言的功能概括为两个,即实用功能(Pragmatic)与巫术功能(Magical),后来他又增补了另一功能--寒暄功能(Phatic)。 

    也是在1935年,语言学家Firth发展了Malinowski的思想,他指出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音功能(phonetic function),词汇、词法及句法功能(lexical,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al function),一定语境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功能(locution),以及语义范围(the 

    province of semantics)(Firth 1935/1957:33)。Firth(1957:21)还特别说明,他要做的是找出能够应用于描述特定语言的普遍语言理论,而不是去找应用于描述普遍语言的普遍理论。 

    1960年,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Referential)、诗歌功能(Poetic)、表情功能(Emotive)、呼吁功能(Conative)、寒暄功能(Phatic)及元语功能(Metalingual)。他实际上是综合了Büler和Malinowski的功能观,但他提出的元语功能是创造性的。 

    Martinet(1962)认为,我们要区别语言的两种功能,一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所完成的功能,二是语言单位在完成交际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第一种功能又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思维推理功能、称谓功能及美学功能;第二种功能包括语言单位的作用及一定语境中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冯志伟 

    1987:131-2)。 

    受Mathesius与Büler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的内在问题,布拉格学派的Dane?(1964)、Firbas(1964)以及Vachek(1966)提出了"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话语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utterance)和"句子的语义结构"(Semantic 

    structure of sentence)等(Gregory 1987:95)。此外,Garvin and Mathiot(1975:148-156)概括了标准语的四个功能:联合功能(Unifying)、区分功能(Separatist)、威信功能(Prestige)及参照功能(Frame-of-reference)。 

    笔者认为,Malinowski,Mathesius,Büler等学者都讨论语言的功能,但他们所说的功能是指人作为语言的外部观察者所能观察到的语言功能,实质上是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用途的抽象概括。Firth接受了Malinowski的"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但他没有停留在语言的社会功用这个层面,他试图寻找能描述特定语言的普遍语言理论。Jakobson的"六功能说"不仅概括了语言的外部功能,他还提出了"元语功能"的概念。这些思想无疑为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格言篇6

关键词:多语言信息;中文报警;FANUC

中D分类号:TP206 文献标识码:A

当数控机床有故障发生时,系统会及时地显示报警号和报警信息,以便维修人员分析并查找问题所在。在FANUC数控系统中,由机床厂商制作的外部报警信息往往是以英文来书写,并且对于报警信息和提示信息的字符长度有着一定的限制,这样导致了设备维修人员有可能会看不懂或者错误理解了报警信息,延长了故障维修时间。为了便于机床的保养及维护,可以选择使用PMC多语言信息显示功能,将外部报警信息变为中文显示。

PMC多语言信息显示功能为选项功能,适用范围为0i-MD,0i-MF,31i-MA及31i-MB系统,如需使用此功能需要单独开通。

使用PMC多语言信息显示功能需要用户另外准备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首先新建一个单独的TXT文档,可以任意以数字和字母命名,例如xds.TXT。然后打开xds.TXT文件按以下格式进行编辑:

%@4-D

"CHINESE LANGUAGE DISPLAY 2016 01"

$15% A0.1 1001 液压泵电机

%

起始处的%@4-D和结尾处的%为识别代码,用于识别信息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双引号之间的文字CHINESE LANGUAGE DISPLAY 2016 01为文件的注释部分,可以方便编写者及其他使用者阅读和修改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可以使用任意语言来编写注释部分,当转换为存储卡格式文件后注释部分会自动被省略。

$15为多语言信息的定义ID号,见表1说明。

%A0.1为地址型信息地址,指定格式为实际的信息地址前加%。如果系统中有扩展PMC程序指令功能时,也可以输入符号型信息地址,写法为ALM1001或者是%P1.ALM1001。

1001液压泵电机为机床厂商编写的外部报警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中的报警号和梯图中的报警号需要保持一致,即A0.1的报警号在源文件和梯图中同时是1001。使用了PMC多语言信息显示功能后梯图中的报警信息可以不写,但是必须填写报警号。原则上系统侧PMC信息编辑画面可以不用编制具体的信息文本内容,只需要输入相应信息号即可,但为了可靠,建议仍在PMC侧的信息编辑画面编制英文信息。系统侧信息编辑画面不支持直接编制中文信息文本,使用FLADDERIII软件编制的中文信息系统侧也不支持,实际显示为空白内容。如果实际触发的操作信息号或报警信息号在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中并无与之对应的项目,实际显示信息是系统侧的信息文本。可以在一个文件中同时编辑多种语言的报警信息,系统根据参数中设定的显示语言类型来显示相应语言的报警。

编辑完成后以txt文件格式保存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然后使用存储卡格式文件转换工具FPMCMSG将源文件转换为存储卡格式文件。FPMCMSG位于FLADDERIII梯图程序编辑软件的安装目录下,转换命令的格式为:

FPMCMSG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务必带扩展名txt)/O=存储卡格式文件名称,在TXT和/之间需要敲一个空格,如果没有将产生报警并且不能转换文件格式。

文件夹内有存储卡格式文件转换工具FPMCMSG.EXE,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xds.TXT,转换后生成存储卡格式文件。

此外在高版本(7.7以上)的FANUC LADDER-3软件安装包里新增加了Multi-language PMC message conversion软件,专门用于处理多语言信息文字源文件和存储卡格式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双击打开软件后,选择Source files to Memory card format file,在第一栏Source files中add选择添加需要转换的源文件,在第二栏Memory card format file中输入转换后的存储卡格式文件名和保存位置,最后选择Exec执行转换操作。在此例中转换后在保存的位置可以找到自动生成的存储卡格式文件。

最后将生成的文件传入系统中,并将此语言信息文件保存到F-ROM中,即生成了中文外部报警信息。

触发相应报警,检测实际效果如图1所示。

系统侧PMC报警信息编制画面如图2所示。

多语言信息源文件为:

%@4-D

"CHINESE LANGUAGE DISPLAY 2016 01"

$15% A0.0 1000 中文显示报警信息

$15% A0.1 1001 液压泵电机

$15% A0.2 1002 卡紧放松主轴刀号

$15% A0.3 1003 直接输入中文字符

%

参考文献

成功格言篇7

[关键词] 功能对等;电影字幕翻译;语义对等;《国王的演讲》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译者以电影为媒介、以电影原文为基础、以译文观众为中心进行的翻译过程。由于两种语言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内容、形式、风格、文化等方面力争做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刘重德,1995)如何将英文电影成功有效地进行语言转化,既符合译文观众文化特征,又不失原文语言的独特风格,让译文观众能够获得与原文观众同样的艺术感受是电影字幕翻译成功的衡量标准。

“功能对等”翻译原则一直是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原则和准绳。本文拟以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四项大奖的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字幕翻译为例,从形式对等、语义对等、文化对等三个方面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原则,一直以来也被看作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衡量标准。“功能对等”原则的具体含义是:在翻译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奈达,1969)功能对等原则关注的不再只是原文、译文,而更加关注译文读者,即读者对译文信息的领悟和反应,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力求使译文读者和译文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相一致。译文要求在最大限度上再次呈现语言形式、意义、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原文相吻合。

当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等同。原文和译文因受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情景语境、词汇和语法结构、译者、译文读者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绝对的翻译等值是做不到的。电影字幕译者和其他译者一样,在翻译中必须采取灵活的翻译方式,做到原文和译文最大化的相对等值,使译文观众在欣赏外文电影时,可以达到最大限度接近原文观众观赏该片时的感受。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形式,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语言再现源语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艺术再创造。究其本身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口语化、综合性、时间局限性和空间局限性。

(一)口语化

由于电影观众的文化层面不同,电影对白常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以便故事情节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和理解。因此字幕翻译中的语言相对来说要更加口语化,以符合译文观众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综合性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兼有视觉信息和声音信息,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电影字幕的翻译对于译文观众理解剧情至关重要,对于译者来说,是否能成功有效地进行对白语言转化,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语言风格,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满足译文观众的审美需求等方面都极为重要。

(三)时间局限性

字幕在银幕上停留时间非常短,译文字幕也需要配合电影原画面与人物对白同时出现在银幕上,也一样受语言声道和视觉通道的限制。如果译文观众只能依赖电影字幕来理解电影情节的话,译文字幕必须简洁明快地传递相关信息,能让观众看一遍就懂,而无需时间思考,否则如果字幕冗长、晦涩,不仅会影响观看效果,而且译文字幕也不能发挥功效。

(四)空间局限性

电影字幕的翻译常出现在银幕底部,是有空间限制的,字幕的字数不能太多,过多的字幕会占据太多的银幕空间,对电影画面造成整体视觉效果上的破坏,所以译者无法利用注解来解决观众难以理解的地方,只能用有限的字数来帮助观众有效地理解电影传递的信息,这也是电影字幕翻译的困难所在。这一空间局限性要求译者必须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将原作品的文化信息、艺术意境用有限的文字传达出来,令译文观众也能接受到原文观众所接受到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

三、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在电影字幕翻译的文字转换过程中,译文要力求达到在信息、文化、美学等价值方面与原作对等。具体而言,就是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符合译语文化特征、审美情趣,实现原片所具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王的演讲》是一部获得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的电影。该片讲述的是内向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在澳籍语言治疗师莱诺尔•罗格的帮助下,经过艰辛的矫正训练,克服了心理和语言障碍,终于通过电台发表了一次最触动人心的经典演说,让当时身陷二战战火中的英国军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于这部经典影片的成功翻译是确保电影受中国观众接受和欢迎的基础。总体而言,这部影片的字幕翻译是较成功的。下面笔者将从这部电影字幕翻译是否在形式、语义和文化等方面达到对等来探讨功能对等原则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一)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形式对等

电影字幕翻译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所以要求做到简短明了、口语化,在形式上尽可能做到与原文统一、对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通过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做法,尽力实现电影字幕形式上的等值。例如,在《国王的演讲》中王后登门拜访语言治疗师罗格时,罗格没能及时迎接,他道歉说:“Im sorry.There is no receptionist.I like to keep things simple.”译为:“抱歉,我这儿没前台,我就喜欢简单。”无论从语言风格和对白长度上都和原文相似,非常贴切。又如罗格接着引用莎士比亚剧词:“Poor and content is rich and rich enough.” 译为“乐而安贫就是富”,将原文的形式和风格都巧妙地保存了下来,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二)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语义对等

当译语与源语的形式和内容存在很大差异时,可以借鉴奈达的主张,即“形式应让位于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译文无需拘泥于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而要更加注重内容和语义上的对等。较长的对白、过多的字幕会占据很多空间,干扰观众的视觉、阻碍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因此,电影字幕翻译需要在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来处理,牺牲源语的“形式”,翻译出原对白的语义和精神便是成功了。如影片《国王的演讲》中两次提到的绕口令:I am thistle-sifter I have a sieve of sifted thistles and a sieve of unsifted thistles because I am thistle-sifter.字幕均翻译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如果按原文逐字翻译为“我是一个蓟筛,我有一个筛蓟的筛子和一个未筛过蓟的筛子因为我是一个蓟筛”。这样的译文不仅令观众感到费解,而且会影响观众欣赏影片的过程。所以不如直接满足语义功能的对等,最大限度地将原文的信息渗透到译文,让译文观众更专注于影片的欣赏。

但在该片字幕翻译中也有些语义上达不到最大限度对等的对白翻译。例如,乔治六世在制止语言治疗师罗格预测他将会是王位继承人时说道:“Youre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doctor.”字幕翻译也采用了“舍形式、重内容”的译法:“医生啊医生,你是在胡说。”但是“to bark up the wrong tree”是源于打猎时“猎狗对着错误的目标狂吠不已”,后被借喻为“精力或目标集中在错误的地方”,现指“找错了人”,因此本句如果用意译的方式翻译成“医生,你看错人了”就可以充分达到语义对等了。

(三)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对等

电影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影片中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特征。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不仅要注意两种语言的转换,还应该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实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原文和译文的效果等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译、意译、归化或异化等方法处理电影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在译文电影语言中对原文电影语言传递的文化信息进行转换或保留,做到文化方面的最大等值。如该片中准备登基的国王在教堂里与罗格的一段私人对话中,国王对罗格没有行医资格埋怨道:“You have no idea who I have breathing down my neck? ”字幕译文是:“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帮我打听清楚?”译文并没提到“脖子”这个英、美国人在讲话和写文章时经常提到的身体部位,而是通过意译方式把成语的内涵翻译出来了。又如语言治疗师罗格两次分别用了“My game,my turf,my rules”和“My castle,my rules”语句维护自己的尊严,译者采用了“归化”策路,即翻译中尽量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将这两句分别翻译为“我的地盘听我的”和“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些对白如果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即翻译中尽量符合原文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分别翻译为“我的比赛,我的草皮,按我的规则”和“我的城堡按我的规定办”的话,虽然可以准确再现源语文化,但不符合译语文化特色,所以采用“归化”的方式可寻求一种“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以便中国观众所接受。

四、结 语

功能对等原则对英文电影字幕的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准确贴切的字幕翻译与画面、声音等元素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国观众解读电影中的内涵信息和异国文化。然而,字幕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实际上只是相对而言,即只能是近似的对等。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使译文效果接近原文效果,从而实现翻译最大限度地保障形式和语义上的对等,同时保存原文和译文各自的文化特征,尽量使译文达到表形、达意及传神三统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 J Brill,1969.

[2] 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4]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成功格言篇8

卡力贝努尔·木台力甫(1981—),女,新疆人,新疆医科大学助教,主要从事教学法研究。

摘要:科技英语是一种比较规范的英语文献,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风格上有严谨周密、句式严整、逻辑性强等特点。四字结构词语言简意赅,节奏整齐等特点在汉字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把四字词语合理的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中可使翻译的内容更加标准,简单。本文从语言文字的功能、科技文的语言特点、四字词语的特点、四字词语在科技文中的完美应用等角度阐释了四字词语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并简单列举了一些翻译时的应用情形。

关键词:科技英语,四字词语,翻译应用

一、语言文字的功能

1、传递信息

语言文字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是人和人相互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一种简单、快捷的工具,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创造了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与口语有很大差别,它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美学功能

语言文字的美学功能表现在,文字是语言的视觉表现形式,他被设计为情感的一种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信息,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思想情感。另外语言所创的艺术效果是十分美妙的,文字可以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搭配成不同的文章,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受其神奇的美学。

3、描写功能

语言文字的描写功能是指对事物事件的描述,描写功能包括方方面面,语言之所以非常有魅力,就是它可以将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将现实的东西描写的更加形象生动,这也是语言最被普遍应用的一个功能。

4、表情功能

有人说文字就是一种表情,文字的表情功能是其所特有的,文字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传达不同的感受给读者,而用心的读者往往能够从文字的语言表达中揣摩出写作者的内情情感,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因此,语言就像是一个布满表情的脸,语言的表情功能是语言主观性、主观化的具体表现。

二、科技文的语言特点

科技文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大家普遍都知道,科技文本来本来解释的就是一个难懂的科技问题,如果语言比较生僻,让人对文章更是不解。另外,科技文要求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虚假、夸张的成分。第三,要简洁,科技文所表达的意思应是准确明了的,避免出现大量冗长的字符。是文章看上去格外繁琐。最后,要严谨,就是语言上要严肃、庄重,结构严密,多用逻辑思维,语言上以逻辑的表达为主。

三、四字词语的特点

四字成语种类繁多,有很多是来自于典故的他们的作用与意义也是各不相同,四字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是语言交际的效益原则,这一原则科技文体的风格非常吻合,而四字词语具有该特点,所以它是翻译科技英语的一门好工具。

2、富有文采

用四字词语所写出来的文章,文采飞扬,全文结构整齐,节奏明快,落落大方,在清晰表达意思的同时极富有文采,是一些权威性语言翻译的首选

3、口感自然

四个字的词语包括成语、俗语和常用语,大部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说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带出一种亲切感,而且四个字表达的一般是中心思想,是传达信息的精髓。

四、四字词语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科技英语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学术界对科技英语极度的关注,而对于非英语专业人士来说,翻译好一部科技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科技英文文献的时候,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目前主要存在2大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科技英语中有很多新的科技术语,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材料、新的工艺的产生必然导致新的术语大量出现,导致翻译工作者很难准确的翻译。二是对于一些科技语句的表达翻译过来生硬乏味,丧失阅读品味。英语与汉语在肯定和否定的表达上的差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一一讲清楚,所以翻译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增强自身的语言驾驭能力,使译文尽量的完善。

当前一些理论文章,篇幅冗长,内容繁琐,文字艰深,滥用甚至滥造术语,让许多读者不懂、难懂、误解,失去了理论反映并指导实践的意义。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客观公正的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利用其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出来。四字词语能较好的传达科技英语的整体风格,而且四字词语是汉语词语的主要格式,既符合语言交际的基本规则,又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和繁琐的语言。将英语翻译成四字词语,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加重语言的表达分量。

在一些描写性的文字中,讲英语中的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翻译成汉语中四字结构词语,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四字词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如:not always true.直接翻译可以说成“不一定总是真的”,感觉语言枯燥乏味,如果能够运用四个字的词语,将其译成“并非如此”不但干练,而且有一定的语言档次,符合科技文的语言特点。另外就是四字词语的扩充表达,如Prosperity这个词本身有繁荣的意思,但是在科技文中可以将其变成四字词语“繁荣昌盛”,意思与繁荣一样,但是却在科技文章中加重了分量。

2、增强文章可读性。

英语中的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名词短语都可以翻译成四字词语,其实已经有一些科技名词被翻译成专业术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如the greenhouse effect,被译成温室效应,electronic information,被译成电子信息,无论是直译还是理解着翻译,四字词语都可以既准确又贴切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对于一些英语短句的翻译,四字词语技能保留原文的风格,又能使译文自然贴切,具有可读性。

3、增强条理的清晰度。

英语中的句子,尤其是从句如果能翻译成四字词语,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事实上一些名言、俗语等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翻译版本。如“The truth comes out.”真相大白,还有“expand when heated and contract when cooled”可以直接用热胀冷缩来表达,从句本身是嵌套在主句中的,如果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必将是句意条理更加清晰。

4、套用相同功能四字词语翻译英语习语

科技英语中也比较多的使用了习语。一般语言中都带有名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好的翻译不仅仅要表达文字的意义,更要保留原有语言风格,所以套用汉语里的一些成语俗语可以实现特殊的修辞效果,这样能形成名族文化的一个恰当的过渡,实现原语言的美学价值保留。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翻译成“趁热打铁”,wall has ears翻译成“隔墙有耳”,a drop in the ocean 翻译成“沧海一粟”,a black sheep翻译成“害群之马” 等等。这些翻译虽然有的直译过来是有差别的,但是译文与原文表达了相同的意义,不会给读者造成困扰,读者能通过词语的表达理解原著作者的真正意图,所以这种翻译也是可取的。(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成功格言篇9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理查德・拉夫雷斯 《出征,赠鲁卡斯特》

1、引言

对于诗歌的研究,传统上从考查作品的写作背景、文化背景、作者生平及其相关作品入手。探讨其主题、功能及美学价值。正如Leech(2001,F39-40)在其《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 ry)一书中所指出的:“……对于每一诗,要进行详尽而有价值的研究,都需要对其背景有所了解,诸如作者生平、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等……能在分析作品之前对其阐明其背景是最为理想的……。”然而,仅靠作品背景和从意义角度对诗作进行分析,难免在结论上留下主观化的迹象。事实上。传统的诗歌评论也并非完全如此。对于格律的考察就是从形式入手的。然而。从科学的严谨性的角度考虑,无论从形式还是意义入手对诗歌进行评论,都应该有可靠的理论框架和严密的操作程序作为基础。韩礼德(1994)创建的系统功能语法(可参考Thompson 1996;Bloor & Bloor 1995)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文本形式研究其意义的理论框架。应当指出的是,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已在文体学领域取得可喜成果(主要研究者有Leech 1969;王佐良1980,王守元1985/2000)。将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英诗分析的目前我们见到的只有黄国文(2002a,2002b)。

我们结合传统文论。应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分析理查德・拉夫雷斯(Richard Lovelace)的《出征,赠鲁卡斯特》(To Lucasta,On Going to the War以下简称《出征》)一诗,验证当代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诗歌分析的可行性和可信度。为便于对诗歌的理解,我们首先介绍作品背景。进而进行功能语法分析,最后给出结论。

1、理查德・拉夫雷斯其人其作

1.1 骑士派抒情诗人理查德・拉夫雷斯

理查德・拉夫雷斯(1618―1658),英国诗人,出生于英格兰的肯特郡,他是威廉姆・拉夫雷斯爵士的长子。就学于伦敦近区的查特豪基斯公学。1636年,仅在牛津学习了两年的拉夫雷斯以其翩翩风度备受赞赏而被授予硕士学位。随后的几年里,他或是在伦敦,或是在肯特寓所。1639、1640年作为一名战士参加了苏格兰战役。1642年,他作为肯特郡保王党代表向议会下院条陈所谓的“肯特郡请愿书”,“请愿书”被焚,拉夫雷斯获罪。被囚禁在威斯特敏斯特的盖特豪斯监狱数周。查理一世被处决后。拉夫雷斯被保释出狱,之后留在伦敦。1648年因参与肯特暴动而再次入狱。

1.2 砾石之中的几颗珍珠

拉夫雷斯在英国诗坛的地位非常特殊。在他的作品中,有两三首几乎收入每一部英诗诗集。这几首诗久负盛名。名符其实。除了这几首诗外,他还写下了大量的抒情诗、叙事诗和赞美诗。客观的说。莎体十四行诗的弊端在这些作品上暴露无遗,加之十七世纪抒情诗人的荒谬和铺张,表达上的过分省略,句法上的颠倒和扭曲,思路的复杂,不连贯,这些诗如果像他的两个剧本一样不发表,可能会更有益于他在文坛的声誉。

通常认为他的诗作是漫不经心的即兴之作,只是战事稍暇的消遣。而事实上在其不甚顺畅一生中。消闲创作的时间远多于从事战事的时间。大学期间,他便写下了第一部喜剧《学者》,1640年完成了第二部作品一悲剧《战士》。根据相关史料,两部作品都未曾搬上舞台。在第二次坐牢期间。他对平时随意发表的一些诗进行修改整理,汇集成册,于1649年以《鲁卡斯特》为名发表。书名源于一位与他有私情的富有的美人,名谓Lucy Scheverel,诗人称呼她Lux casta。史料表明,她听说拉夫雷斯在敦克尔克受伤身亡,就嫁给了另外一位爵士。

和他的其它诗作相比,《出征》一诗简直是一件艺术的奇迹。在这首诗中。没有其他诗中存在的卖弄学问和刻意雕琢的迹象。诗中没有已往诗篇中渗透出的狂妄,也不像他所写的其他作品充斥着令人费解的词语。诗篇形式之简洁,思想之高贵。情感之真挚,简直可谓尽善尽美。诗歌的主题是爱情与战争,像其它玄学诗歌一样,启发读者对生命的思索。以上为文学评论界在通读其大量作品的基础上从文学的角度对该诗的评判,下面我们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本诗的蕴涵。

2、《出征》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2.1 《出征》的人际功能分析

根据韩礼德(Halliday 1994:68)的系统功能语法,交际目的之一就在于建立和保持适当的社会联系。交际在本质上具有双向性。我们告诉别人某事的目的,或者是以此改变或影响他(她)们的态度或行为,或者是解释我们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或者是让他(们)为自己提供信息,等等。功能语法是以语言系统本身已经演化为(或者正在演化为)具有我们需要的功能为前提的。因此,我们说互动是言语活动的本质就意味着可以在言语中识别出互动的语法成分,这就是功能语法所讲的语气系统(mood system)与情态系统(model system)。在《出征卜诗中,作者以祈使语气(参考Halliday 1994:71:Thompson 1996:41)开头,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这个无标记的祈使小句中,限定成分只是显示句子的极性(polarity)。可以认为,该小句不具商讨性,因为句子中不存在情态和时态成分。句中的呼语并非言语对象,下面另做讨论。但是,小句的祈使词却不是一般的动作词而是言语词“tell”,这就降低了文本的命令程度而提高了可商讨性(表1)。从极性(polarity)上看,诗行用了古旧用法,将否定词not置于补语之后,突现了诗人感情之强烈。诗人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这种将商讨性言语词应用祈使语气之中的平衡,既掌握了表达的主动,又不失其骑士风采。接下来的二、三节是两个小句复合体,均为陈述语气(表2,表3)。

在人际功能方面,诗中另一显著特征是呼语(appellation)的两次运用(第一节第一行和的sweet第三节第三行的dear)。在书面英语中,呼语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在句中或句末使用呼语往往是用来识别言语对象或保持和赠强已有的社会关系。诗中的两次使用显然属于后者。这正好印证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表面上诗人认为出征重于情爱,而这样写只不过是陪衬诗人对其情人的爱情之真挚。更进一步说明,诗人抛开情 人奔赴战场,并非无情,也不是单单为了荣誉,而是为了深爱的情人。

2.2 《出征》的经验功能分析

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显然是在用语言表达客观世界在脑海中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探讨语言的运作,主要是考察语言信息的“内容”而非语言使用的目的。(Thompson 1996:76)语言的这种用以谈论主客观世界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功能在功能语法中称之为经验功能。韩礼德通过及物性来表述这些概念。在《出征》的三个诗节中,分别涉及言语、物质、关系三个过程。在言语过程中。说话人是sweet,受话人是诗人本人,说话内容是(not)I am unkind,陈明诗人的态度。在物质过程中,动作者是诗人。目标是a new mistress/the first foe。过程是chase,这是一个双关,英文的chase既可以表示对情人的追求,也可以表示对敌人的驱逐。在认同型(identifying)关系过程中,被认同者是This inconsistency,认同者是such as you too shall adore;同时,this inconsistency是标示。such as you too shall adore是价值。通过分析表明inconsistency只是表征。其内涵是本小节中所表达Love thy dear so much。

诗人巧妙地将三个过程熔为一体:表明意愿、描述行动最后条陈结论一我奔赴战场只是为了“更爱你”。

2.3 《出征》的语篇功能分析

语篇功能分析旨在研究说话者是如何恰当地建构自己的信息以达到有效表达的目的的。(Thompson 1996:117)在《出征》的第一个诗节中,存在一个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控制句为一个古旧体(obsolete grammatical structure)的祈使句,“Tell…not”构成无标记的主位,意谓诗人请求他的情人不要去做小句投射的内容。接下来的依赖句是一个直陈句以有标记的状语“thatfrom the nunnery of thy chaste breast and quiet mind to war and arms”作为主位。一般来说。讲话者会选择已知信息作为主位以引起听者注意,将新信息置于述位作为句子重心。但若主位是有标记的,则句子的重心就会前迁至主位之上。这就意味着诗人有意将不得不“离开你贞洁的庵院奔赴战场”放在突出位置,强调事实的客观存在。为节省篇幅,我们将诗歌的第二节的语篇功能图示如下(表4,表5):

2.4 《出征》的韵律分析

我们将韵律也纳入本文的研究之列是因为诗的韵律范式是通过声音形式表达意义的有效手段。韵律通过有规律节奏和停顿来表达。在英语语音系统中,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依赖于它的一个或几个非重读音节构成的结构单位称之为音步(Halliday 1994)。对于诗歌的韵律分析主要是判断诗中的主导音步格式,每个诗行中的音步数,判明韵律的变化(Wang 1993:213)。

不难看出。《出征》的三个诗节是四三四三步的谣体(Ballard Meter)(参考Wang 1993:25),但格律并不规范,大体以抑扬格为主。

抑扬格主要用于低沉的、忧郁的主题。奔赴战场,无论是为了荣誉还是正义,都不是一件令人轻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格律的变化。正如Perrine(1977)所说的:“一切艺术主要在于重复与变化二要素的调配,如果格律的抑扬间歇过于规范化,其结果是失去变化、形成机械式,产生单调感。诗的基本格律确定了之后,凡有别于这一基本格律的变化,就能显示其重要意义。诗人这时便可利用格律来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在诗的一开始。诗人用了一个扬抑格。接着是一个诗中少用的扬扬格。根据王宝童(1993:181)所讲,扬抑格“……最适合愉快的主题,在表达上可用于强调”。这看来似乎与整首诗的主旋律相悖。但我们认为这恰恰表达了诗人所要表达的蕴含的主题。我们在本文的一节曾经说过。这首诗表面上表达的似是诗人视战争高于爱情,但通读整首诗就会发现将该诗划归为情诗更为合适。战争的概念完全受矛盾的感情所支配。第二节的第一个韵脚也是同样道理。

成功格言篇10

关键词:修辞学;语境;功能

中国分类号:G633.3

我们认为,语境与修辞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修辞学中的各个领域都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才能解释各种修辞现象,才能理解各种修辞规则,才能判断修辞效果的好坏。

(一)语境制约影响着语体、风格、文风和修辞方法等修辞领域

所谓“制约”就是指语境对于语言研究和应用所起的限制作用。这是语境对使用语言的制约,正是由于这一功能,使得人们在使用修辞时不得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进行选择。

1、语体

语体是由于言语环境类型不同而形成的使用语言特点的体系,它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语境的客观因素如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均对语体有很大的约束作用。开会时间在会议室里,说话一般比较庄重、严肃,话题也比较集中;休息时间在公园或家里聊天,说话一般自然、随意,话题也比较分散。讲解科学理论,要在理智上使人信服,不适于用过分的文艺腔调;描写文艺形象,则要在感情上打动人心,不宜用过多的说理口吻。语境的主观因素如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对语体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小辈可以用一些命令性的或是关怀、爱护的话,而问年轻的女士的年龄则会令人家难堪。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语体除了受语言一般规范的约束外,还要受语境的制约影响。

2、风格

风格是人们使用语言的特色,是个人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这种使用语言的个人风格与语境的主观因素有直接的联系。使用语言,人的身份、思想、性格、修养、处境等始终对语言的使用起作用,如选词的特点,惯用的句式,修辞方法的特点,行文的特点等等,这些特点在个人言语中大量地有规律地重现着,而形成了个人的风格。比如,鲁迅和周作人是两兄弟,处在同一时代,有着同样的生活遭遇,受过同等的教育,但是两人的文章却以卓然不同的风格问世,这是由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处境等所造成的。鲁迅作为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是“立意地反抗”,所以他的言语总是象利刃毫不留情地刺向旧社会,这集中地体现在他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上。在词语的选用、句子的组合以及比喻、比拟、拈连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上,常采用异乎寻常的超常规搭配;而在言语方面,或反语正说、头头是道、或以正托反,反愈显然。总之,其言语呈现出强烈的对比或偏离意味,以“超常规”的言语来揭露黑暗旧社会的怪异现象及本质,产生深刻而强烈的讽刺效果,进而形成他尖锐泼辣又冷峻凌厉的言语风格。而周作人初期虽也信仰唯物论,但他以“知”为满,以“沉默”为法,他认为写文章只不过在“高兴的时候弄点小把戏,藉资排遣”,因而“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喜爱“平和冲淡的文章”,进而形成与鲁迅截然不同的清淡自然的风格。以上所述的是主观语境对风格的制约影响,其他类型的语境当然也会对风格产生影响,此外,语言中出现的各种民族的,时代的种种特点而形成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等也常受语境的影响。

3、文风

文风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作风,它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成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表现,它必然会受到主客观语境尤其是其中的时代和阶级因素的影响制约。每个时代、阶级都有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社会思潮和文化状况,这些因素均影响制约着那个时代的文风。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生活为言语作品提供了不同的内容,而如何反映这些内容,用什么言语形式来反映这些内容都与时代和阶级有关。不同的社会阶级关系、阶级活动、社会思潮、文化传统等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表现特点,体现出使用语言的各种风格,各种格调倾向。这就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里所述说的:“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所以,东汉的“建安风骨”感情深沉、笔力雄放;中唐“古文运动”中兴起的“复古文风”,注重文章必须言之有物,变齐梁之“骈”而为“散”,语言新鲜活泼;20世纪30年代,鲁迅的文风是锋利的,他的作品被称为“匕首”和“投枪”,因为他的目的是针砭时弊,揭露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改革开放以来,文风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传统的机关文风,朦胧新奇的“前卫”式文风,生动活泼的谈话式文风,锋利幽默的批判性文风并存。

4、修辞方式

修辞方法是用来更确切、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提高表达效果的,它的运用受语境的约束。语境中的诸因素都可以对修辞方法的运用提出要求。从大的方面说,修辞方法主要受语境的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双关、隐喻等修辞方式运用很多,是因为在当时的白色恐怖制度下,直抒胸臆地批评时政是行不通的,只能采用委婉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当然,从小的方面说,语境的主观因素对于修辞方法的运用当然也会起作用,但那只是个人言语风格的表现,个人使用修辞方法仍然要受制于语境的客观因素。比如郭沫若曾使用“反复”这一修辞方法确实是登峰造极使人难忘,但那只是在他的诗歌中经常运用,而在他的考古论文里就绝迹了。

(二)、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是针对读者、听话人和语言分析者而言的,是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和说明能力。我们认为,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才能解释各种修辞现象,才能理解各种修辞规则。

1、解释情景义

所谓的“情景义”也叫“语境意义”、“非自然意义”或“说话者意义”,它是指有情景(语境)而产生的语义。修辞当中许多手法的运用就必须通过特定的语境来加以解释。“双关”这种一箭双雕的语句,常被当作写说者用语高妙的表现,而读听者要理解这种修辞手法的内涵,体会它的含蓄美,就必须熟悉特定的语境,借助于语言上下文及情景上下文去推断“辞里”义,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得到解释。如喜庆节日吃“糕”,表示“步步高升”;过年吃鱼,意为“年年有余”,这些说法一般而言只在喜庆节日才有这种双层意义,平时一般没人会这么理解。同样,在某些场合,说话者在表情达意时往往只能含蓄曲折地表达,而不便直言其说,因而就不可避免地用“婉曲”的修辞手法。如商人不说“牛舌”而说“牛利”,避免“蚀本”的联想,船工不说“帆”而说“篷子”,吃鱼时只吃一半而绝不去翻动鱼身,避免“翻船”的联想……这些独特的忌讳语只有在商人做生意或船工准备发船时才会顾及到,而一般人是绝对不会忌讳这些的。同时,语境也会影响词语的感彩。有些语言单位除了具有概念之外,还具有感情义,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单位的感情义可发生临时性的变化,由褒义变成贬义或由贬义变成褒义,从而变得更生动,更富于表现力。如两个好朋友见面打招呼:“你小子上哪儿去了,几天不见,混得人模狗样的。”“人模狗样”在这里已经完全没有贬义了,贬义褒用显得亲切、随便。同样,褒义临时用作贬义也能起到直接用贬义所起不到的作用,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说,有些修辞手法必须通过语境的解释,才能理解其中的“情景义”。

2、解释模糊现象

语言不同于数学,其间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如“半”字,《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皆注为“二分之一”。其实,这些词典只注释了“半”的精确意义。“半”还有模糊的意义,即指一件东西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其中的一部分也叫做一半。如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苏轼“半壕春水一城花”;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都只能是一个概量,一个模糊的意义,而不是指精确的二分之一。而许多名诗中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中南朝并非真有四百八十座寺庙,而头发也并非真有三千丈,在这里他们均只是个夸张的约数,而这些语言的模糊性,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同时,汉语的同音现象特别严重,没有语境,孤立地听个别的语音,也是很难分辨其意义的。例如词典中,一个“打”就有20多个义项,但在正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却不会因为“打”的多义而手足无措。“打毛衣”的“打”是编织的意思,“打报告”的“打”是书写的意思,“打酱油”是购买的意思,“打家具”则是制造的意思。我想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明确具体的语言意义,很大一部分都应归功于语境的“解释”功能。

3、解释空白现象

语境能够通过“解释”功能补充话语中的空白。在交际活动中,有些人说话时把其中关键性的部分暂时保留一下,不一口气说出来,而是出现大量的省略形式。但是听读者却可以毫不费力地解读,这是因为语境所提供的解释填补功能。在口语或书面语交际中,说写者有意或无意地脱落了一些词或话语,这是经常会有的事情,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影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严格说来,任何话语都需要语境解释功能的帮助。比如,当人们听到:“这条裙子好是好,就是……”,“我本来是想要送你一件珍贵的礼品的,……”。用不着对方再说什么,我想听读者就能充分把握住其中真正的含义了。此外,语境还可以生成语言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某些意义。语言意义虽然复杂多样,毕竟还是有限的,在交际活动中,话语意义却几乎是无穷多的,话语意义并不都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特定语境所赋予的,所生成的。也就是说,在语境中,有的语言单位可获得特殊的、临时的含义,这种含义是这些单位作为语言单位时所没有的。比如:“本店大吐血,时装一律五折出售”。在这样的语境中,“大吐血”并非指病人吐血不止,而是指“大减价”。

正是语境的“解释”功能才使得不同的话语在特定语境里取得了相同的会话含义,也正是这一功能使得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语境里表现、传递出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含义。

(三)、语境是评价修辞效果的标准之一

修辞是讲言语的表达效果的。修辞好,言语的表达效果就好,反之,修辞不好,言语的表达效果也不好,所以说,修辞有好坏美丑之分。那么,怎样的修辞是好的,美的;怎样的修辞又是坏的,丑的?怎样的修辞不太好,怎样的修辞非常好?这就要有一个衡量标准。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适应题旨情境“是修辞的标准,依据”,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这里的“题旨情境”实际就是指“语境”)。王德春也曾指出:“语言表达的各种方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都要以分析使用语言的环境为基础。”事实上,离开了语境,是很难评判修辞的好坏美丑的。大家都知道,人们说话或写文章,都是有具体的语境,语境不一样,修辞也就不能完全一样。而要使修辞好,并不在于使用的何种修辞方式或手法,关键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就是要做到适合语境。简而言之,即适合语境的修辞,便是美的,好的,而不适合语境的修辞,便是坏的、丑的。

所以,无论我们平时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言随意遣,语随境变,要之以适应语境为本。也就是说修辞的优劣成败,很大一部分决定于是否适应语境。当然,语境只是评价修辞效果的标准之一,而并不是唯一标准,蒋有经教授就曾指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语言材料等均是评价修辞效果的标准。

综上所述,修辞学的各个领域:语体、风格、文风、修辞方法等等都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整个使用语言都要受语境不同方式的约束,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才能解释各种修辞现象,才能理解各种修辞规则,才能衡量修辞效果的好坏。

参考书籍及书刊:

1、《〈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2、《世纪之交论功能――第六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

3、《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多角度研究语言》王德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