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处理十篇

时间:2023-04-05 00:32:18

突发事件处理

突发事件处理篇1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发事件的内容

(一)社会稳定事件(社会治安、、突发事件、非法宗教活动等事件);

(二)重大事故事件(煤矿、交通、建筑、公共卫生、火灾、环境污染等安全生产事件、重大意外伤亡事件等);

(三)重大事件(赴**市、赴省、赴京集体上访事件);

(四)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五)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或有可能引起集访以及影响机关、学校、医院、厂矿等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的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在突发事件发生(或发现)后,发生地人民政府(市工业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要在事件发生1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报告内容要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事件起因及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二)属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必须在半小时内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再书面报告。

(三)市政府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市政府主管领导及主要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市政府主管领导接到市政府办公室报告后,如在**市区或**境内,必须于2个小时内赶赴现场,召集有关部门或单位负责人,研究处置突发事件。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人民政府(市工业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局面,并按突发事件报告要求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

(二)市政府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市政府主管领导及主要领导报告。

(三)市政府主管领导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研究处置突发事件。同时,通知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

(四)必要情况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事件处置指挥小组,召集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开会,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四、相关要求

(一)各乡(镇、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突发事件发生后,属于事件发生地乡(镇、区)和事件主管部门的,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先期处置突发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其他相关部门要坚决服从大局,在市政府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共同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靠前指挥、一线处理、现场调度,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新晨

突发事件处理篇2

一、突发事件如何定位

在分析突发事件之前,实际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体育课堂上发生的什么样的事件才算是突发事件?如老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突然有同学提出一个令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算不算突发事件?当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的时候,有同学一言不发,是不是突发事件?又如当老师让同学们分组练习时,有学生不小心摔倒擦伤了,属不属于突发事件?等等,我们该如何给突发事件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也就是说,体育课上发生的事件程度达到多大的影响才算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度”的把握,可以看做是突发事件定位的关键。所谓突发事件的“度”,主要是指影响程度。由此,笔者理解突发事件的时候,从字面上来看,包含两个核心要素,即“突发”与“事件”,也就是说,是教师始料未及的,体育课上突然发生的,同时,又是有前因后果的,称其为事件的。因此,那些由老师事先设计的事件并非突发事件,另外,只是体育课上出现的,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消极学习行为与态度,假如尚达不到突发事件的影响性等都还构不成突发事件。因为,这种自我的学习态度或行为,对周围其他同学或整个班集体不造成一定影响,说明未达到突发事件的程度,也非突发事件。反之,便可视为突发事件,即非老师事先预设的,事件的发生达到一定影响度的。

二、突发事件源于何处

体育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有一定影响度的事件被看作是突发事件,但突发事件源于何方?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什么有的观摩课会事先预设突发事件?其目的何在?如何正确认识突发事件?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突发事件的来源。它不能由老师事先安排,即便是为了在观摩课上要展示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采用这种方式也依然不妥。因为,事先安排的所谓的“突发事件”,老师已经事先有所知晓,已经不能算是突然发生的了,因此,即便是从体现老师课堂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出发,预设突发事件环节,也已经毫无价值可言,也就是说,根本看不出能力的大小,甚至是否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都令人疑惑。由此,作为突发事件一定是课堂上偶发的,而非事先设计的。但是,突发事件本身,既有可能源于老师也有可能源于学生,还有可能源于场地器材等课堂内部环境,甚至有可能源于课堂外部环境,如其他班级课堂的影响、天气的影响等等。对各种原因引发的突发事件分析如下:

(一)源于课堂内部环境的突发事件

体育课堂之内的环境因素有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主要教学因素。各因素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但引发的可能性都或多或少地会存在。

1.教师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教师作为处理突发事件的角色来定位,实际上,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依然有可能会引发出某一突发事件。如老师组织不当,口令不完整,或口令错误,出现意料之外的全体学生行动错误的教学场景,甚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扭转局面,影响到了教学的正常进程。当然,这种情况也是老师不期望看到的,但确实发生了,归其原因又是老师的因素所致,因此,我们就不能忽视教师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教师本身也要关注到每个教学环节,确保正确无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尤其是将错误发生率尽可能降到最低。

2.学生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体育课上的突发事件有一部分可能是源于学生,有的是一个学生所为,有的是多个学生集体所为,而且,突发事件的类型也非常多元,有的是因调皮捣蛋思想在作怪引发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或故意性;而有的是未曾意想到的突发事件,如未能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出现安全事故。还有的是,以一个同学为主,其他同学积极响应的突发事件。如体育课上有一个同学要求见习,紧跟着有3、5个同学一起提出同样的要求,实际上,很有可能这部分学生根本不是真正需要见习的学生,而是,利用见习之机离开课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分群体既没有“见”也没有“习”,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见习生,但对于一节体育课来说讲,又是老师所未能预料的,尤其是老师事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准备按照一定人数分组练习,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打乱老师的计划,而不得不另做安排。除此之外,体育课上因学生而引发的突发事件还有很多,如老师刚做完示范以后,一位同学发现老师的示范不是十分标准或优美,主动上前接过老师手中的球,重新给同学们做示范,老师感觉很是尴尬且不好收场。这样的事件,老师或许也未能预料等等。实际上,体育课上大部分突发事件都与学生有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突发事件还是由学生引起的,基于此,要想避免体育课上出现不情愿看到的突发事件,就要多注意观察学生,并在教学设计阶段,深入地做好学情分析,对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的环节要能够有所预案,力争将负面的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度减少到最低限度。

3.场地、器材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体育课都需要场地,且大部分的体育课都需要器材,因此,因场地、器材而引发的突发事件也不可轻视。因为,此类突发事件大都与安全事故有关,即危险性会波及到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这类突发事件,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有一节羽毛球课,对面两个同学在练习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的羽毛球“拍头”脱落被甩了出去,正巧扎到另一个同学的眼部,这种事件,尽管是两个同学练习中发生,但主要是由于器材本身的缘故所致。当然,其中还存在着上课之前老师对器材的安全检查是否充分到位的问题。又如,一节跳远课上,一位同学完成一次试跳,突然出现股骨骨折这一严重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沙坑场地长期受雨水冲刷变得较为坚硬,学生助跑急速跳起落地,再加上缺乏有效缓冲能力,结果导致骨折事件发生。之所以此类突发事件,更应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是因为这类突发事件的危险性要远远高于学生调皮捣蛋或教师错误口令或不当组织而引发的事件,课前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是减少此类事件发生最有效的方法。

(二)源于课堂外部环境的突发事件

1.外班体育活动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由于受场地条件、学生人数的影响,一所学校很少有每次只有一个班上体育课的情况,往往都是两三个班,甚至更多的班级同时在一个操场上体育课。这样就难免互相干扰。假如在上课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应引起任课教师的高度关注,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但有时候是不太容易把控的。如一节跆拳道课,是在体育馆主席台上组织教学活动的,而馆内同时有其他两个班级在上篮球课,其中有一个班在组织同学们打教学比赛且较为激烈。对于跆拳道班来讲,时逢老师正在讲解示范,要求同学们席地而坐听讲观察,当老师讲解示范结束以后,发出“起立”,并提出练习要求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听而未闻”“视而不见”纹丝不动并全神贯注地观看别班的篮球教学比赛,此时,才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这一讲解示范的教学环节未能发挥作用,且又直接影响到下一环节活动。另外,在小场地上同时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时,由于事先缺乏沟通,体育课上两个班级会因占据场地的有利位置而发生冲突。如一个班级在一块较宽敞的场地上练习武术套路,而另一个班级要从该处跑过(耐久跑),结果就因未及时躲让而发生冲突,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诸如此类的突发事件,也同样不容忽视。

2.气候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体育课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随时需要调整活动的场所或量与强度,有时,会因调整不及时或考虑不周全而引发事故,这样的突发事件也不可掉以轻心。如在炎热的夏季上体育课出现的中暑事件,有的尽管没有因中暑而晕厥,但在十分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出现若干个学生精神不振、体力不支、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多数会与气候环境有关。另外,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偶遇下雨,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坚持锻炼,在雨点不大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停止体育活动,结果就有可能因场地湿滑而出现摔倒损伤等情况。但是,这些因气候条件而引发的运动性疾病或运动性损伤,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三、突发事件如何防范与处理

体育课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有一些是可以事先通过一定的防范措施最大可能地降低的,有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假如处理得当是可以减小其负面影响程度的。基于此,接下来谈一谈突发事件该如何防范和处理。

(一)突发事件的防范

对于有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而言,还是要多考虑防范措施,尤其对于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突发事件更应加强防范,但如何防范呢?

1.强化责任提高防范意识

实际上,每一个老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担心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因为,一旦出现一例,将带来诸多的难以解脱的麻烦,当然,学生因不同程度的损伤更是深受其害。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任课教师应在体育课前、课中,乃至课后都要强化责任提高防范意识,也就是说,要首先想到去防范,既要充分还要细致,否则,就有可能因疏忽而引发伤害性突发事件。

2.勤于动手动脑降低事故机率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是传递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健康与文明的使者,当然,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在突发的伤害事故面前无动于衷,但被动的处理与主动的排除将收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防范效果,需要老师勤于动手动脑。其中,动手是指,最好能够在课前对场地“看个遍”,对器材“摸个遍”。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场地、器材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安全事故遏制在隐患状态。如羽毛球拍破旧失修的是否考虑更换?跳远沙坑是否在课前松动平整?跳高课中发现海绵垫子歪斜,是否需要动手归位?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上,将能够发挥很大防范作用。所谓的动脑,就是指课前要对教材、场地器材、学生等有一个充分的考虑,要有预估能力,把有可能发生的伤害性突发事件充分的考虑周全,做好防范预案。同时,在课中,还要调动思维和充分想象,通过观察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以最大可能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突发事件的处理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大都需要老师主动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正确、有效地处理。当然,不同的突发事件因影响程度不同,处理的方法也有所区分。

1.对严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略

在众多突发事件中,有的是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一旦有这类事件发生,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老师是半个外科医生”的作用,尤其是对严重程度较大,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故,老师一定要冷静、机智、高效地处理。冷静,是要求此时此刻不慌张,要依然有章法,思维不紊乱,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安排得恰如其分。如考虑判断是否需要拨打120急救,是否需要通知校医急速赶到,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解除暂时性的晕厥症状等。机智,是要求判断正确,方法恰当,时机准确,一旦发生严重的突发事件,万万不可因过度紧张而“思维短路”,要很机敏地做出最快速的反应和采取最适宜的措施。高效,要求老师们选择的处理方案具有时效性,如对骨折的学生采取何种搬运方法才不至于带来更大的伤害,老师要能够掌握不同部位损伤骨折的搬运要求。再如中暑的学生如何应对才能规避更大的风险。总之,体育老师不但需要有防范伤害性突发事件的意识,在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面前也不能束手无策。

2.对中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方略

有些突发事件对课的影响,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介于严重与轻微之间,但它的影响性有时已经足以对课的有效进行带来麻烦,对学生的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对中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虽不像严重事件那么担惊受怕和机智应对,但也不可过于放松。依然需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确保课的有效开展。如当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打骂事件,老师就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得过且过的冷“处理”,而是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当然,同为体育课上打架斗殴,不同学段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发生此类事件,处理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小学学段,可以用激励法,如当老师发现有两组同学因比赛出现矛盾争执时,老师采取“看哪一组同学先站好,站得即快又整齐”的方式,就有可能制止住这类突发事件。可对于正值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讲,有时这样的方式就显得效果微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需要反着来,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较明显,假如一味地制止,就很有可能加剧学生争执程度。但反着来,或许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初中生发生打骂现象时,老师可以走上前去说:“刚才谁先骂人的,骂的什么?我听听是不是还不够狠;打哪了?是不是还不够疼?”当学生听到这样的语言,往往都会停止下来不再争执。而对于高中生来讲,可以根据时机和火候施加教育,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导之以行的方式处理该类突发事件。

3.对轻微突发事件的处理方略

体育课上还有些突发事件表现出比较轻微,对课和学生产生的影响都不大,但有时确实会影响到课的顺利开展,影响老师的教法实施,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效果等。因此,对轻微的突发事件也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不可置之不理,放任之流,尽管它的影响的程度不那么严重或强烈。对这类事件,教师需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对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是场地器材的缘故,还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具体原因何在?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如是否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影响孩子们之间的友好与团结?诸如此类的分析判断以后,就要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应对。如在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出现听讲观察不集中现象,老师要能够及时观察并发现是否是由于其他班级的体育活动影响所致,紧接着需要想到并行动起来,让学生背对其他班级而提高注意力和关注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尽量避免只顾教而不顾学,只顾按教学流程组织教学活动,不顾学生在流程的各个环节学习的真实情况。再如,老师示范结束有学生主动挑战老师重新示范的现象发生以后,老师更应结合学生示范的效果给予该学生以肯定,提高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励其他学生要有挑战精神。同时,对老师来讲,也是一种鞭策,需要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否则尴尬将很难完全排除。总之,轻微的突发事件不能因影响程度不大而忽略之,因为,有些影响性虽小,但有可能会造成负面效应的积累,而加大影响的广度与深远性。

四、结束语

突发事件处理篇3

关键词 军地协同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取得了较为好的成绩。可以说,安定有序的大环境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这既包括汶川、玉树地震的天灾,也有“7.5暴乱”“3.1”这样的人祸。正是我们党政军和社会各级力量的全力协同应对,才尽可能地减小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虽然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军地协同行动不够理想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各级各类力量的参与实施,但因为领导机构不同、编制不同、专业不同,使各级各类参与力量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一是行动组织不够得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急需各级各类力量迅速参与应对,但各级力量参与处置心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力量的功能作用,处于单打独斗、单支队伍各自为战的情况较为明显,在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对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级各类力量进行统筹协调的情况下,往往使所有参与的队伍都处于满负荷运转、长时间战斗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发挥各级各类参与队伍的特长和优势,使各级各类参与力量都处于疲劳状态,不能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不能使各级各类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队伍形成优势互补,无法提高处置的效率。

二是突发事件的特殊性限制了军地协同的处置应急管理效能的发挥。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着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因为时间、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往往会表现出很大不同。我们以往的实践经验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地处置应对。很多参与力量在处置事件时会遇到从未面临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需要现场进行决策和采取措施行动的问题。

三是突发事件自身的属性增加了模拟演练行动的难度。各类突发事件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自身往往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各类突发事件都具有难以复制和模拟的特点,导致各级力量在模拟演练的时候效果不佳。使参与处置模拟事件和参与演练的部队和各级各类力量的协同行动往往大打折扣,不能最大程度起到锻炼队伍的目的,使参与的各方力量的协同意识、协同动作、协同进程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演练效果。

二、处置预案缺乏科学性

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的科学合理性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其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这些不科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案的力量编成不够合理。从调研分析情况来看,处置预案的力量编成不够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和明显。很多部队突发事件处置的力量编成过于单一,无论突发事件是哪种类型、规模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力量编成。特别是在发生规模比较大、破坏性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后,原本预案内的力量编成远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大规模、高破坏性的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突发事件处置所需力量与预案编成力量不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二是预案内的保障要素不够全面、合理。从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部队在处置预案内的保障要素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全,不能做到全面合理地覆盖和囊括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类保障要素。比如抗洪抢险应急预案中没有打桩机,只有普通编织袋,没有麻袋;森林火灾救援预案中没有电锯,没有较大型的灭火器。这在一定程度制s了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效能发挥。

三、保障建设相对滞后

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处置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军队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类保障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一是物质保障与突发事件的处置需求有差距。突发事件的处置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一些相对来说专业的器材装备,但是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没有这些专业的器材装备,只能采用人海战术,这就导致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战斗力,效能大大降低,制约了部队能力的发挥。

二是心理精神保障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高强度高压力不相适应。突发事件的爆发突然性、严重破坏性会给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官兵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短时间内遭受巨大的压力往往会使官兵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加之突发事件处置强度大,在处置时间上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高强度作业,往往会给官兵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损害。尤其是对官兵的心理损伤有时候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会给官兵的成长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长时间保持着安定有序的大环境,在这个前提下,国家建设发展成绩显著。虽然国内各类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在我们党政军各级的不懈努力下一次次有效地化解了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危机。虽然我们有化解危机的能力,有应对的实践经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松懈,必须要保持一颗警醒之心,正视以往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未来突发事件可能呈现的新特点、新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后我们都能有效应对,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大环境。

(作者单位为陆军军官学院)

[作者简介:汪天海,陆军军官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初华好,李宝林.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指挥原则和指挥机制构建[J].军事信息文摘,2014(1).

[2] 胡大开,邓文兵,毛迪.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指挥应把握的问题[J].专业训练学术,2013(1).

[3] 张建国,刘艳,丁小红.突发事件预警管理与国防动员[M].沈阳:白山出版社.

突发事件处理篇4

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快速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突发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一种特殊技能。

二、处理突发事件技能形成的要求

1.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始终保持冷静与镇定

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体育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镇定的神情,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种突发的事件。当然要做到这个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年轻教师,遇到一些课堂意外经常会神情慌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从而造成课堂的混乱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室外上课时,在心理上要有一个预期的准备,做好随时迎接变化的挑战;但同时也不要造成过分紧张的心理,不要草木皆兵,战战兢兢。只要保持适度紧张、冷静镇定的心理状态,就可应付随时而来的突发事件。

2.善于掌握“处理突发事件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原则,不把“事件”扩大化

突发事件往往不可预期,有时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次序,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会顾此失彼,急于处理突然而至的突发事件,但往往不能急速处理好突发事件,所以就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当然,若遇重大的事件,如学生发生重大的伤害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刻停止上课,并采取有效快速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如进行急救、拨打120或送往医院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突发事情都是重大的,大部分都是轻微的,对于这些轻微的事件,要小范围化处理,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采取“当场搁置、事后处理”的方式,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处理突发事件方法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方法都是快捷有效的,很多青年老师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处理体育课堂教学突发事件时,往往会花上很多的时间,有时还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的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来不及长时间的思考,必须做出快速的判断与应对。因此,作为刚入职的体育教师要很好地掌控课堂,需要向老教师多学习课堂管理的各种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和教学风格,这样才能应对自如。

3.处理突发事件时不要伤害师生感情、不体罚学生

体育教师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教学环境是不可控的。同时,突发事件也是一个异常的现象,因为它毕竟直接干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次序。体育教师在处理异常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万不可感情用事,动不动就呵斥、谩骂、讽刺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对维护正常的教学无益,相反会极大地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即便是学生做出了一些违规行为,教师也要耐心处事,并在事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而体罚学生更不允许,那是违反教学原则、教育原理的,体育教师应该特别注意。

4.处理突发事件做到公正、客观、公平

在课堂教学的竞赛活动环节中,突发事件可能直接影响到竞赛双方的“利益”,因此,体育教师要妥善处理,尽量运用竞赛的规则与原理进行判别,不要感情化处理,否则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如在竞赛活动中,学生出现了抢跑、犯规、违规行为时,不能视而不见,而要采取果断的措施,纠正这些违背体育比赛道德的行为,这也是对学生的思想品行的一种教育,可以把这种“事件”好好利用起来,借此实施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这是一种变不利为有利的很好举措,而维持这个举措的标准就是体育竞赛的规则,这样才能做到公正、客观、公平。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教师加入了感彩,对学生有所偏好,那么就会造成事件处理不公平,直接的副作用就是学生对老师产生内心的不尊重。

5.经常反思与总结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

突发事件的发生,表面上属偶发性事件,但实质上具有必然性的一面,并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要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尤其要求体育教师课后认真剖析导致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特别是对教法设计、组织管理、安全措施、环境预设等方面找出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防范意识与能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有碍学生身心发展的意外突发事故。

三、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的案例与分析

1.案例与分析之一

现象:在一节篮球投篮教学的公开课上,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要和上课老师比投篮,其他学生看到有人向教师挑战,都兴奋地围过来,并不时地鼓动着。“是比一下呢?还是将他训斥一顿?”老师当时犹豫不决。

突发事件处理篇5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杜万金

副组长:王二铎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一)火灾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涉火人员必须提交火灾原因的书面报告。补充如下:

1、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己的力量难以扑灭,应立即拨“119”报警。

2、重点部位或其邻近发生火灾,靠学校自己力量无把握短时扑灭,可能危及重点部位,应立即直接拨“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隔离电源。

3、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学生处。

(二)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学校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三)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陕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五)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六)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突发事件处理篇6

对于学校突发安全事件,一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有可能使整个学校变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弄得人心惶惶,不仅教师无法专心授课,学生亦焦虑不安。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学校突发事件,化危为安,创建和谐的校园,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原则是指通过分析研究,确认引发危机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措施。学校平时要对可

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做出预测和分析,预测的内容包括有多少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各类危机的性质、规模,危机发生后产生的影响和范围等。对这些状况预测后,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应在总结经验和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应对措施和计划,并使之制度化。对于一些通常发生的、容易定性的事件,如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课间意外伤害、校园暴力等,更应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学校应将对危机情况的预测、采取的措施、制定的计划和应急预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印成小册子,发给全体教职工,让他们对危机的可能性和应对措施有足够的了解。

学校领导者必须对危机事件的性质、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危害性以及处理危机的方针政策和职责范围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领导者对危机事件的认知度高,就能防患于未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处变不惊,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危机。否则,就可能处处被动,影响学校的发展。

二、救人第一,安全优先

学校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师生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危机事件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具体要求如下。首先救助学生,不鼓励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危险场地,确保学生在危机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学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时,先不要考虑受伤害学生和肇事者之间的纠葛,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只有这样才能把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中,如果未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或者因胡乱处理、浪费时间导致延误治疗,或者简单处理后认为病情已稳定而不再关心,结果造成病情恶化,学校将要被追究过失责任。

三、考量情与法

不管危机事件有多严重,学校是否有责任,责任是大还是小,学校都要表示出足够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设身处地为受害者着想,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有效的行动赢得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谅解与支持,切忌推卸责任。

当涉及危机中的赔偿事宜时,应依法处理。这是在危机处理中维护当事各方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教在学生伤害危机事件处理中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等,为学生伤害危机的处理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不论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还是通过诉讼的途径,学生伤害危机的处理都必须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

四、充分关注时效性

危机发生时应沉着冷静、勇于面对问题,先弄清楚状况。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速战决策,力挽狂澜,采取有针对性、超常规、强有力的措施控制事态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因为,危机一旦爆发,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给师生心理造成恐惧和紧张,各种谣言也最容易流传。危机从发生到产生大面积影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危机处理的速度越快,损失就越小。

五、加强透明性

学校领导者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危机事件,无论是对教职工、受害者及家属,还是新闻媒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必须坚持真诚坦率的原则,不逃避责任、不隐瞒事实真相。同时学校还应多沟通说明,主动公布相关信息,把事实真相及正在做出的努力报告给公众,使公众了解情况,理智地对事情做出判断。弄虚作假,封锁信息,只能增加公众的好奇、猜测甚至反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使学校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流言止于智者”,增加透明度,公开相关信息,流言会不攻自破。

总之,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诱发因素非常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因此,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应该研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细化有关的应急对策,责任到人,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成为当前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学校安全管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需要应用危机管理的理论,通过全面系统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针对当前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脆弱性分析、潜在问题分析、资源分析、任务与责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体系和应急对策,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预案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突发事件处理篇7

【关键词】农村课堂 突发事件 处理办法

“教师难当,书难教”这是许多教师的感慨。是呀,多年的农村教学深有同感,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又处于青春叛逆期,上课有睡觉、看课外不健康书籍、照镜子、传纸条早恋、梳妆打扮、玩手机游戏、顶撞老师等影响课堂的突发事件。针对这些突发事件,若处理得不好,不仅失掉了教育时机,往往会导致事态的扩大,有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引发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突发事件便会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给课堂增添不少色彩。为此如何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性事件,值得每一位农村教师老师的深思。

案例回放:

2009年上学期,某农村初中2010级男生肖XX在地理课上锁骨折断。原因是:地理课上,支教教师戚X(某大学学生)要求学生自己看地理书,坐在第一排的肖XX拿出故事会在哪里津津有味的看,老师戚X准备没收故事会,可学生肖XX说什么也不愿意交出故事会。于是师生间一场争斗开始,在交与不交的较量中悲剧发生了,学生肖X锁骨被折断。顿时倔强顽皮的肖X大哭了,鸦雀无声的教室沸腾了,火冒三丈的戚X目瞪口呆了。之后,肖X被及时送到了当地人民医院进行了一月的治疗,最后经过多方协商戚X赔付医疗费共计二万三千六百元。

案例分析:

很明显,在这个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作为教师没有心平气和的处理这件事,而是用了简单粗暴强硬的方法处理,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1、一堂课只有40分钟,这有限的时间作为教师的戚X没有充分引导好学生学习,新授课成为放羊课,学生为何感兴趣呢?

2、教师戚X发现这一突发事件后没有好好的引导学生肖X放下故事会,而为了显示教师的威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呵斥这位同学,硬逼他交出故事会。最后不但没有显示出教师的威信,还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形象。

3、作为教师戚X大打出手以暴力威胁交出故事会,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肖X的人格尊严,还侵犯了他的身体权和健康权,严重违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这次的突发事件打断了教师的教学预设,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失掉了教师的威信,既损失了学校的名誉又损失了学校的经济,让学生伤心,也让学校痛心,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总之,这一突发事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案例反思: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学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赢得学生的赞同,也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课堂教学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很好地处理在上课过程当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是课堂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课堂艺术是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能否很好的应用教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发挥好教师的教育机智,运用一定的策略,就能较好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学校、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重视、转变观念 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充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引导,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棒头底下出好人”的教育观念,拥有淡泊名利的心态,排除侥幸心理,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爱心和责任心。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方式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试想:戚老师意识到体罚学生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或不存在侥幸心理,肖同学的锁骨会折断吗?

2、树立榜样、改冲动 农村学校地理条件恶劣,大部分有经验的教师调走,学校特岗教师或是刚分配出来的教师居多,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因为教师队伍年轻化,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常表现为:不冷静,感情用事;无原则,随心所欲;少耐心,虎头蛇尾。为此,学校要树立师德榜样,举办讲座等,让老教师讲成功的教学经验,让年轻教师尽早的改掉冲动的习惯,能静心的处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突发事件。想想,如果这样的突发事件发生在一位老教师的课堂中,肖同学的锁骨会折断吗?

3、精心备课、吸引学生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严重不配套,很多学科无专业教师,因此,教师在备课上没有真真下功夫敷衍了事。如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就能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是减少学生课堂突发事件发生的最好方法。如教师从所讲的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思维“导火索”,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减少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可以设想,如果戚老师那堂地理课能和同学们共同来完成教学目标,肖同学会看故事会导致锁骨会折断吗?

4、沉着冷静、应对变故 随便说话,扰乱课堂纪律;随意乱动,影响课堂教学;顶撞老师,目无尊长;骚扰同学,故意捣乱这些现象在农村课堂时有出现。面对这些教师必须沉着冷静,不可一味的针锋相对,一时冲动往会导致矛盾的激化,错过妥善处理的最佳时期。要做到处乱不惊,从容不迫,巧妙机智地因势利导。让各方面都能冷静下来,防止突发事件的扩散,要细心、耐心的教育。试想:如果当戚老师发现肖同学在看故事会,悄悄的走到他旁边,抚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你好认真哟,恐怕这时看还是有点不对哟?”何许我们的肖同学看到老师慈祥的面孔,关切的话语会很不好意思的放下故事会,争夺的场景难道还会出现吗?

5、大将风度、 应对刁难 农村初中的学生,他们接受的知识很杂乱,特别大部分又长期是留守儿童,同时又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事物认识很模糊,胆子也大,为一些事故意刁难也是有的,那么就需要教师面对无礼的刁难保持一种大将风度。用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眼光、智慧的举措来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这样能使“山穷水尽”演变成“柳暗花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想,戚老师在叫肖同学交出故事会而他不交的情况下,戚老师若不动手去抢,就没有肌肤之触,再冷静的和他讲道理,也许肖同学的锁骨就不会折断了。

总之,在三尺讲台上,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但要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处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我认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当事人的尊严,不能使突发的事件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巧妙而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把它转化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要积极的把不安全的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全方位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乔青山,乔虹. 以小见大 潜移默化――谈小学生的安全教育[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0(Z1)

[2] 刘燕. 如何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J]. 广西教育. 2008(07)

突发事件处理篇8

【关键词】学校 突发事件 防范 责任划分与处理

一、社会转型期的学校

我国公立学校原本是一个由国家投资设立的、单一的、封闭的、由国家事业单位干部以及其他员工从事教育活动的国家教育事业机构。学校的职能是由国家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对适龄学生以及接受中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提供教育服务。而在过去的近十年内,由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人口增长与进入适龄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者的高峰期,原单一的封闭式教育机构已远远无法适应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于此同时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落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教育服务收费试行了“双轨制”,并迅速向收费生方向靠拢,在观点上,社会转型期突现的各种思潮、观点影响不少的人认为教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产业,种种浪潮将学校推向了社会,使之教育机构几乎完全成为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教育消费的服务业。

由此以来,学校在教育服务、社会服务领域内、学校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产生了广泛的联系,也形成了各类社会关系,学校也在此关系中,在妥善处理这些关系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学校与学生这一“特殊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较学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是多种关系的交织表现。首先,双方存在着平等法律关系,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基于民事法律规范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学校在行使自主管理权而制定的内部规范约束学生时所产生的内部关系,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秩序、落实对学生指导管理,为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而制定的约束学生学习与生活行为的内部规范,正是由于非平等因素关系(特别权力关系)的存在,内部规范对主要内部成员的学生具有约束力。

结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大致可推定为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关系。教育、管理和保护构成这一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即法律的调整内容。学生的人身伤害以及造成他人伤害是以承担民事责任为基础的。在学生伤害案件的实务中,要求学校应当负法定的谨慎义务防止学生受到损害。如果学校必须履行这一义务,则必须证明该义务是否实际上未履行。只有证明未尽此项义务者,学校方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是一般地过错责任,而不是过错推定责任,不能采用推定地方式认定学校具有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教育部于2002年8月21日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已于2002年9月1日实施。该处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无疑对处理此类事件、纷争有了一个明确具体的依据。但由于《处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其效力层次较低不说,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根本不能适用。对于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处理办法》第二章关于事故与责任的规定,只能作为学校排除自己是否存在违反法律规定与未履行管理责任的判别标准,至于在诉讼案件中学校是否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据民事法律进行认定,人民法院的认定不取决于学校的行为是否属于《处理办法》排除责任的规定,而取决于学校行为是否有民事法律规定的过错责任。

四、学生伤害事件(事故)

学生伤害事件,一般指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包括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各项活动、公益任务、学生实习、军训等活动中、乘坐交通运输工具时,发生的学生遭受人身损害的意外事件。大致可归为:1.学生意外伤害事件;2.学生食物中毒事故;3.学生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治安事件;4.学生行为触犯刑法的刑事案件;5.学生患突发疾病事件;6.学生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

五、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责任划分

目前学校所发生的所有事件中,学生伤害事故较为突出,影响面也较大,自然对学校声誉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最大。这里着重讨论与学生有关的事件(事故)的责任认定。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责任,法学理论界似乎没有定论,由于近几年内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从而引起了司法界、理论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大致可推定为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关系。教育、管理和保护构成这一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管理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在教育关系中,发生学校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的过错,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或者伤害他人,学校产生民事责任。这种责任既有教育法的性质,也 有民法的性质,应当以民事责任的性质为基础(为主)。

六、学生伤害突发事件的学校责任防范

从宏观上看,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事件以及非突发性事件事故,均与学校管理、履行管理责任和对学生的保护义务相关。因此,学校也不同程度地负相应的责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学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及其责任的大小,才可能有效地、减轻学校的相关责任与赔偿责任。

(一)认真履行管理教育与保护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在过去已发生的诸多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没有直接的伤害过错,大多是由于未尽管理责任或疏于管理的过失,而导致承担民事赔偿的占多数。因此,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学生安全保卫工作,依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从安全管理、治安保卫、教学安全、物品管理、卫生食品以及应急预案等六大方面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将安全保卫职责落实到各级、每个干部教职员工与各个环节,坚决消除事故隐患与苗头,采取有效措施防堵管理漏洞,克服与避免出现疏于管理的过失,认真全面履行管理教育与保护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二)及时有效履行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是学校履行管理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措施,也是在学校面对诉讼案件举证中,证明学校是否履行了管理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学校应当在履行管理职责的各个环节上加以落实。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采取及时、有效地救治措施与处理措施。

当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由于学校负有法定的管理教育保护义务,因此不论在何种情形下,学校必须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或伤者、患者进行救治。对于没有伤者的事件中,学校也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将事态控制到稳定,不继续扩大局面并果断处理。

(四)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总结经验。

事故处理后,学校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落实责任制度。总结经验,完善与修订规章制度,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将全面证据资料与相关完整归档保存。

七、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对于学生伤害事故案件。

如果认定为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不论是调解解决还诉讼解决,其赔偿的项目范围与标准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办理。

对于责任比较复杂的案件,案例,某高中某班两男女学生因发生了小矛盾,老师在办公室批评教育解决时,其女生打电话给一校外青年,该青年入校进入正在批评教育的老师办公室,用刀刺其男生胸部,该男生被学校送至附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在此案件中,刑事责任由该校外青年自负,这不须多言。但学校存在着门卫管理不严的严重安全保卫漏洞、未履行门卫管理职责以及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否则该青年不可能径直闯入教师办公室,当然包括学校未尽到保护学生的义务。如果该案男生家长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人身损害赔偿,该校外青年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同时,学校此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学校可能要先行承担人民法院依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认定的全部赔偿。对于该女生的行为是否触犯刑律,这由公检法等司法机关认定。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除各方当事人调解外,也需要人民法院的裁决方能确认。但学校可以依据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守则给予该女生相应的处分。对于学生的行为,应规章制度与学生守则中加以规定与修订。

(二)对于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意外事件处理。

案例,某住校生未到学生浴室洗澡,而私自在宿舍卫生间内冲凉,由于地面有水变滑,该学生不慎摔倒,而恰恰脚后跟碰墙脚的一块破损的磁砖,脚后跟被划伤。在这一事件,学校虽无责任,但仍对该学生及时救治,履行了法定要求应当履行的义务与职责。该学生的受伤与相应的医药费由其自负。学校应在本次事件中,应吸取教训,经常检查学生宿舍以及对需要维修之处进行及时维修。案例,某住校生因身体不适,服用自己从家中带到学校的某部队自行研制生产药物后,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与身体不适。本案中,学校无过错,事件发生后,学校仍将该生送到医院救治,解除该生的病痛与药物副作用,及时通报其家长到该生家中慰问,同时制止了该生服用的该药及包装。但该生家长却以“学生在校发生事故,学校有责任”为由,拒付医疗费及相关费用,学校用事实与证据反复对其家长作了说明与思想工作,使纠纷得以解决。

突发事件处理篇9

(1)做为高校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处理学生工作的突发事情。虽然我们作为辅导员都不希望遇到这种紧急的突发事情,特别是突发事情具有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处理的非常规性,所以要求我们所有的辅导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事情发生之后,都能够以较好的心理状态来解决问题。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很大一部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亟待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才能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才能冷静的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对策,化解矛盾。

(2)解决突发事情应该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应积极地了解情况,深入分析,对症下药,不能盲动。古语说,“谋定而后动。”我们辅导员一般都是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的,大部分也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详细地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全面认真细致的掌握实际情况,才能成功的掌控全局。决不能错误估计形势,想当然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作为辅导员应全面了解情况,不能乱动、不能瞎动,稍微一盲目,或是不了解情况做错了事情或是说错了话,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加剧矛盾的演化,使问题雪上加霜,非常棘手,难以解决。

(3)在突发事情的处理上,辅导员应培养实际过程中自身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不断地积累经验。我们平时学了很多学生突发事情处理的知识,接受了很多辅导员专题培训,可是真正面临突发事情的事情,我们仍旧会显得六神无主,没了分寸。因此辅导员针对突发事情的处理上应不断提升自身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时时地积累经验,不断增加自己的阅历,同时更要注重实际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切记纸上谈兵。

(4)在突发事情的处理上,应量力而行,懂得利用学校、学院和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突发事情紧急性强,事态影响比较大,处理不好后果会非常严重,所以我们辅导员在勇于承担自身责任的同时,更要努力寻求借助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孤军奋战,单打独斗。毕竟我们从事辅导员积累的经历尚浅,阅历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应积极的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意见,特别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个人解决的范围和职责。在接到消息后,就应该及时和学院其他领导、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处理,尽力化解矛盾,及时解决问题,尽早把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以至于事态的恶意扩大。接到消息后就应该及时和院里领导沟通,特别是事件的处理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危,而且事件的发展如果已经超出了辅导员个人的资源调动能力与决断能力,必须尽快请示上级领导。

(5)辅导员应掌握应对突发事情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在面对突发事情时,应审时度势,注意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巧。必须注意下面几点:①面对家长时,应有礼有节。注意和家长说话的态度。一定要注意语气,不能随便答应或是承诺什么。要尽量和学生家长搞好关系,争取家长的认同。②要正确的分析形势,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③某种程度上,要学会妥协。④注意利用学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学生干部包括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要知人善用,注意利用学生干部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⑤要用好法律的武器。法律可以被人用来向我们申述他们的权益,也可以被我们用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在超出学校管辖的范围内,要懂得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⑥将矛盾尽可能控制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但不是“往下压”、“使劲捂”、“用力盖”,一味地遮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会加剧矛盾,使问题扩大化。⑦对学生要做好养成教育。

(6)注意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而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了,我们只能主动面对,不埋怨,不推卸,积极想办法,寻找帮助进行最有效的救助。要勇于承担责任,该你承担的不能退缩。换位思考,真心相助。再多的语言也比不上一次实际的行动,再多的安慰也不如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再有力的劝说也不如一个感人心肺的动作。

突发事件处理篇10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突发事件 处理方法

体育老师每周都要上不少的体育课,或多或少地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室外课,比理论课的突发事件更多。如果老师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并加以引导,那么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具体事件进行分析。

某堂体育课,初二学生正在专心地上篮球课,突然远处的天空传来飞机的声音,把正在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练习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是几架飞机一起排成队列,初中学生本来就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何况这次还是飞机排成队列。学生的练习停了,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转移到篮球练习上呢?我就突然大声地问学生:“飞机排列的整齐不整齐啊?”学生回答整齐。我再问那我们上体育课的队列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好啊?学生回答要。我再问:“宇航员杨利伟大家都知道吗?”学生都回答知道。“那我们应不应该有和他一样的体格啊?没有强壮的体格怎么能开飞机上天呢?”学生的兴趣被我的问题吸引了。“所以我们要认真上好体育课,把自己的体格练得很好,才有希望成为有用的人。现在我们继续进行练习。”刚好飞机渐渐远了,学生的练习更卖力。在室外上体育课,总会遇到外界干扰体育课的因素,最好不直接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针对这样的一些事件,加上面对的是一些十多岁的好奇心很重的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天上的飞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教师应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通过几句简单的对话交流,把这些外界的干扰因素变为教育学生的有利案例,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课堂中。

去年我教初三的时候,有一次测验学生800米跑,正在测试过程中,本班的一个稍微有点胖但胖得可爱的男生,不小心摔倒了,样子很狼狈,我校是煤渣跑道,但身上一身的泥灰,我刚要过去扶他,他却自己爬起来继续跑了起来,班级的其他同学看到他的狼狈样,全都大笑起来。我大声问学生:“你们觉得好笑是吗?但我是更钦佩他。”学生一脸疑惑,我继续说:“我钦佩他的这种精神,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试想下,如果现在就是在中考体育考试,如果是你跌倒了,就不跑了,你的成绩是不及格,对升学有影响吗?”这时刚好那个男生到终点,我把秒表一停,举起来,说道:“大家看,因为他摔倒了,爬起来还继续坚持跑,现在他成绩还是满分。他值得我们钦佩吗?我们要向他学习吗?”这时候学生的嬉笑全没了,对着那个摔倒的男生全体鼓掌,摔倒的男生没有了狼狈却开心地笑了。体育课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运动素质很好的学生,总有些身体素质稍微差的学生,或是有些肥胖的或是特别瘦小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自信和关爱,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教育其他学生,改变他们对这些学生的看法,密切他们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及集体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