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3:07:00

河水

河水范文篇1

田畴交错,有名的风景区。山水交融。山与水都各具特色。山,小而玲珑,秀丽而多姿。景区内有著名的麟”凤”龟”蛇”四山。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秀色和灵气。更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因水而美。

几步花圃几农田。当年副总理为题咏的瑰丽诗篇,真山真水到处是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已勾画出山水美的倩影。

送下游一江清水”实践中,环境治理战略的指导下。当前各地城市河流“有河皆浊,有水皆污”大背景下,河也遭受到污染,俗话说:水是城市的眼睛和灵魂。确实.一座城市有了水,才充满生机和灵性,缺少水,便显得单调和乏味,所以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诣社会的重要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关系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关系本地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一、河水环境现状

近年来,为保护河。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河流经市区党武乡、石板镇、乡和镇等乡镇。水库以上河段。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二、河环境治理对策

(一)治理目标。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欢”为河环境治理总目标。河安就是河防洪设施要全面达到五十年一遇标准,确保防洪安全;水清就是要达到河溪水清澈、水质良好;景美就是要进一步抓好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做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欢就是要创造人水和谐环境,使市民傍水而欢、亲水而乐。

(二)治理思路。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标与治本方略兼顾,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联合行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长效机制,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文溪水环境有明显改善,通过5年整治基本达到治理目标。

(三)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管理协调机制。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包括防洪排涝、污水截流、水质监控以及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水利、建设、环保、创建等相关部门及各相关乡镇的相互配合与大力支持。目前的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水利主管部门,难免势孤力单。为此建议,一是加强领导,成了文溪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各相关部门和新城区管委会、安文深泽等单位组成,明确各自职责,明确工作计划和任务,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整治与管理相脱节的矛盾。由于水环境管理内容多、任务重,既有堤防、橡胶坝等工程管理,又有蓄放水安全管理和防汛防洪职责,因此建议成立河环境管理机构(如河道管理站),确定编制和人员,明确管理的内容和职责,同时县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使管理工作长效有序。三是健全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责任考核与激励机制,明确水利、城建、环保、创建等各相关部门及各相关乡镇在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中的职责,确保整治工作协调有力,确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尽快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以推进生态养殖、提高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为目标,集中开展河上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和整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3号)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环办〔2008〕41号)要求,按照省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有关农业农村污染整治的部署,对河上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总的整治思路是“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整治一批”。

3、切实加快污水截流管网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点建议,一是考虑到河水质生活污染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建议加大生活用水特别是餐饮及休闲服务业用水中水污染治理成本在总水价中的比重,通过提高使用成本,提倡节约用水,控制水资源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二是建议加快老城区污水截流管网改造。按照老城区管网改造规划,逐步健全污水截流管网,实施雨污分流,确保工业和生活污水不排入城区区河道,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努力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率。三是建议深泽和新城区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台口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考虑到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新城区新建污水处理厂的成本等方面因素,结合今后磐安至深泽段公路的改造,因此初步建议深泽和新城区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台口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重点加强污水排放监控。一是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握好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加强对列入淘汰目录中污染水环境的设备、工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化工、印染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及时责令停业、关闭或搬迁。注重以水定项目、定地点、定发展,实施水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二是要加大现有污染企业的治污力度。严格污染企业设备淘汰制度,定期检查、公布污染企业被限制或禁止生产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的使用期限,加大对严重超标排放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下决心“关、停、并、转”,从严控制文溪沿岸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总量。

5、稳步推进文溪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一是针对城区堤防建设需求,分清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建一段成一段,稳步解决防洪安全问题;二是尽早实施小岭坑口橡胶坝和下宅桥橡胶坝改造工程,使城区河道全部得以绿水环绕;三是进一步落实好文溪安保设施,完善警示提示标语,及时补充沿溪救生设备,打造好人水和谐环境。

三、总结

但该区域根据发展规划下一步还将以发展房地产开发、旅游、会议展览等产生生活污染的第三产业为主,尽管河下游(主要指水库以下)目前已经呈现生活型的有机污染。因此对河流域实施以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综合治理应是今后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应该大力加强河流域的功能定位及环境建设问题,同时市民也要深刻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一起综合治理好环境污染,来确保市民都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如果没有西子湖,很难设想。有人间天堂之誉的杭州还会那么旖旎多姿;同样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河,被赞为高原明珠的还会这样妩媚动人。

河水范文篇2

水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们如果不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将会陷入困境,因此,必须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和合理利用。只有将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结合起来,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发展用水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首先必须具有法律保证,运用法律实施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就很难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虽然黄河河务部门设置了水政水资源科,负责黄河水资源的执法和保护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单纯的水政执法已难以确保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因此,必须逐步完善和规范水资源法制化管理,强化水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分配用水指标,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订单供水,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搞好供水服务,就必须加强黄河供水涵闸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加强供水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优化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供水安全。只有将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合理开发与利用和优质的供水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和谐供水关系,才能发挥黄河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最大效益。

二、合理征收水资源费并不违背优质服务的宗旨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征收黄河水资源费,是强化“水商品意识”的重要体现,并不违背优质服务的宗旨。

(一)征收黄河水资源费的目的是补偿黄河供水工程成本,确保黄河工程安全,维护工程完整,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要,如果不征收资源费,黄河工程就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就会给国家造成经济负担,损坏了国家利益,影响了黄河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水商品”的新形式下,在提供黄河供水优质服务的同时,合理征收水资源费势在必行。

(二)妥善处理优质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关系。合理征收黄河水资源费,并不排斥提供优质服务。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是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决不能将有偿服务看成是“一切向钱看”,有偿服务应坚持“公正、公开、合理、优惠”的原则;二是不可忽视黄河供水优质服务的社会效益,要从社会政治经济大局出发,把“人民治黄为人民”、“黄河供水为民生”的宗旨贯彻于各项治黄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以良好的服务和合理的收费,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黄河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搞好黄河供水优质服务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完善和科技治河、民生治河的新形势下,黄河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机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商品”意识已形成共识。在这种形式下,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黄河工程管理与维护,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搞好黄河供水优质服务是当前和今后治黄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优质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黄河供水部门与沿黄地

区、各灌区、其他部门和单位不仅是供求关系,更是互助合作和互相依存的关系,搞好黄河供水优质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动体现和经验总结,也是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优质服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的需要。黄河水资源作为重

要的社会经济与民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河供水单位其实质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水资源有效供给的服务性行业,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高黄河供水人员整体素质,从优质服务入手,实现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水范文篇3

(一)缺乏统一管理,直接影响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目前,黄河系统内,“管”水的部门不止一个,比如黄河取水许可、水量调度、水质管理权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水政科、防办、供水处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管理。虽然各口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各口在管理中工作中难免有所重复,不但增加了工作量,有时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推诿,甚至扯皮,更主要的是多部门管理,影响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法律保障措施滞后,影响水资源管理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首先必须具有法律保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要求进行水资源管理、利用和保护。一是要明确界定水的权属关系,健全执法机构,强化和完善水权划分,不断加强管理。就目前情况看,做为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对滞后并且难度很大,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虽然黄河河务部门设置了水政水资源科,负责黄河水资源的执法和保护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单纯的水政执法已难以确保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三)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自黄委1994年开始在流域管理中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各单位实现了订单供水,但是做为黄河部门只管放水,很少真正掌握引水的用途、水的利用效率、水量的超指标引水以及用水户的节水措施等。这样的管理方式难以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也难以使用水户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真正信任和服从黄河水资源管理部门,从而使黄河部门的职责和权威无法真正到位。对黄河水资源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难以控制和协调用水户的取水,虽然,在实施中实行了“两水分供”的供水措施,但在取水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水工用”现象,同时也给水资源利用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节水意识淡薄,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我国现有的用水机制让人感觉到用水多少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大;二是水费征收机制不健全,水价又偏低,不能通过经济杠杆来有效的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四是黄河供水部门实施“两水分供”措施难以保障,工农混放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黄河水约有70%用于农业灌溉,但目前大部分灌区由于投资不足,配套很差、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灌水技术落后,有些灌区大水漫灌、串灌现象仍然存在,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40%,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近年来,节水灌溉虽得到了世人重视,但因投入资金不足,节水进展仍很缓慢。

二、强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节水意识

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在社会公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逐步树立水忧患意识,建立起水是稀缺资源、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公众的水利法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力度,把水利法规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灌输到一切教育、宣传、研讨、学习活动中去,进一步加大公众法规宣传力度,让人们真正了解水、认识水、珍惜水,激发大家共同参与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二)合理提高黄河水价,以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黄河流域水价严重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用水浪费,同时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短缺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合理提高水价有利于鼓励人们节约用水,同时也可以筹集资金,改善供水设施,减少供水环节的渗漏浪费,改善环境,保护水资源等。

(三)加大基础投资,促使节约用水

加大引黄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对灌区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定期对供水渠道进行清淤排障和防渗漏,努力提高灌区工程标准和配套能力。减少水量损失。加强田间工程管理,推广渗灌、滴灌、喷灌及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用水定额,严禁“滴、漏、跑、冒”现象发生。

(四)强化“两水分供”杜绝农水工用

强化“两水分供”措施,杜绝农水工用、跑冒滴漏、转嫁供水用途、改变用水性质的事情发生,合理区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界限,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及时了解掌握辖区水库蓄水动态和用水需求信息,改变过去只管渠首,不管渠道,只管放水,不管用水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供水管理由口到线、到片的延伸,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河水范文篇4

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4%人口、52%耕地、72%灌溉面积和80%工业总产值。可以说,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流域不仅是陕西省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维护渭河的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处、共同繁荣,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顺利实施,乃至陕西的长远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省直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强化落实措施,统筹兼顾,加快工作步伐,切实抓好渭河综合治理,确保渭河水质实现三年基本改善,五年全面达到考核目标。

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了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规划》决定全面启动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十二五”起步之际。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等综合措施,把渭河打造成关中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路堤结合的滨河大道、清水悠悠的黄金水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刚才,发理同志对“十一五”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明确了今年乃至“十二五”渭河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点,都同意。下面,讲三点意见。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

针对渭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氨氮浓度居高不下、污水处理厂运营效果不佳、建设滞后、支流治理困难等问题,要继续实施“源头控制、岸上治理、河道修复”的综合治理措施,突出城市段综合整治,让渭河休养生息。积极实施渭河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幅降低污染负荷;实施干流城市段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构建绿色生态长廊;实施典型涉水工业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渭河水质水量监控体系,完善上下游污染补偿制度,将渭河打造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中河”、关中城市群的“城中河”。

(一)推进截污治污工程建设,全方位削减污染负荷。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置设施、垃圾处理场四大建设任务为核心,加快截污治污工程建设,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一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重点乡镇、大学园区、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作。全部完善脱氮脱磷工艺,并纳入考核指标。二是完善排水管网。各县及重点乡镇要以提高污水处理厂收集水量为目标,抓紧污水输送干管和截污管网建设;各设区市要以改造完善市政排水管网为重点,确保2013年前全面理顺市政排水系统并纠正污水错接乱排,基本实现排水管网全覆盖;西安市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管网密度水平。三是建设污泥集中处置中心,妥善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加快河道底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实现河道污染底泥的环保处置。四是全面提升垃圾处理场的无害化处理水平。积极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快速化、无害化、无剩余化、资源循环利用化、产业化的处理模式,有效保障公众健康与生活环境。

(二)推进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恢复河流自然生态功能。在优先治污、保障防洪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水景观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亲水型、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生态渭河,使流经城区的河流水清、岸绿、景美。一是推进河流生态化改造。沿渭各市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渭河干流河段实施生态化改造,实施滩涂地退耕工程,建设湿地公园,提升河流的生态内涵和水环境容量。二是以小韦河、新河、皂河(含太平河)等三条支流为重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大治理力度、实施生态治理工程,一河一策治理污染,全面提升支流的治污水平,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减轻对渭河干流的水质影响。三是建设动态水源工程。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综合治理河流的成功经验,积极实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使其清洁后的中水成为渭河的动态水源。调配雨洪水和再生水进入城市河道循环,努力实现“河湖沟通、水系相连”的水系新格局。

(三)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各设区市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共同推进渭河污染治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设施及排水管网的运营监管。建立污水处理费与污染物削减率、污水收集率、水环境质量挂钩的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奖惩标准,建立规范的运营费用核拨制度,积极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二是完善水质考核和污染补偿制度。环保、水利部门要联合开展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密切监视河道排污口,共享污染源数据和河流监测数据,共同控制和削减河道内污染总量。三是加大督查力度,要将渭河治理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对治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辖区内河流水质、河道生态有明显改善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辖区水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

河水范文篇5

防治通榆河水污染的立法实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02年12月17日通过了《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决定》,12月19日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号公告予以公布。《决定》共十四条,约2120个字,分别从适用范围、水质目标、防治责任、防治规划、排污总量控制、保护区划定、禁止性行为、污水集中处理、污染纠纷协调解决、污染区域补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规定,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但由于通榆河流经地区广、平交河流多,加之河道功能的多样化、沿线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通榆河水环境遭受严重威胁,给沿线居民的饮用水水质保障带来巨大压力,难以适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为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倪峰等10位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源保护工作的建议》,于2010年9月进行重点督办,并多次组织立法调研。2012年1月12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条例》由总则、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法律责任、附则五章组成,共五十五条,约6670个字,在《决定》的基础上,吸收了全省以往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经验,分别从通榆河功能定位、分级保护、防治联动与协商机制、目标责任制与考核奖惩、监督管理、宣传教育、表彰奖励、规划编制与实施、排污口设置、水质预警与监测信息共享、限排总量与指标有偿使用、断面水质交接与生态补偿、应急预案与演练、污染责任保险、有奖举报、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航运线源污染防治、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并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决定》同时废止。

《条例》与《决定》的对比分析

进一步突出饮用水安全根据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名录,通榆河现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4个,涉及供水人口1000多万,盐城市区及其大部分县(市)和泰州市个别县(市)已经将通榆河沿线地区河流作为饮用水源,连云港市也考虑将通榆河规划为备用水源。《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防治通榆河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本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进一步突出通榆河的饮用水水源地主导功能。《规定》的立法目的为“保护和改善通榆河水质,加强跨地区水污染防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条例》更强调保障饮用水安全。因此,按照《条例》第三条规定“通榆河是沿河地区居民饮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同时兼有灌溉、航运、行洪等功能。通榆河以及主要供水河道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更要正确处理好农业面源和航运线源污染的防治问题,从而把沿河地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3.2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随着通榆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实施,通榆河北延工程的建成通水和南延工程的逐步实施,《决定》确定的保护范围已不能适应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通榆河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通榆河及其两侧各一公里、主要供水河道及其两侧各一公里区域为通榆河一级保护区;新沂河南偏泓、盐河和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射阳河、车路河、沂南小河、沭新河等与通榆河平交的主要河道上溯五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区域为通榆河二级保护区;其他与通榆河平交的河道上溯五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区域为通榆河三级保护区。”《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适用和保护范围更广。《条例》将通榆河北延工程及其南延工程涉及的行政区域全部纳入了适用范围。同时,充分考虑与通榆河平交河道众多等实际情况,结合水污染防治与水质保护需要,进一步扩大了一级和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对比《决定》第一条和《条例》第五十四条,将主要供水河道在《决定》规定的引江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的基础上,新增了蔷薇河、三阳河、卤汀河、如泰运河、如海运河,扩大了通榆河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将主要平交河道在《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沂河南偏泓、盐河、车路河、沂南小河、沭新河,扩大了通榆河二级保护区范围;新增了通榆河三级保护区。

进一步强化政府为民服务职权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维护公民的生存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新增了省人民政府、沿线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方面为民服务的职权,保障了公共财政投入。一是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污染防治和监督检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二是应当加大投入,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城镇供水NO.5201277CITYANDTOWNWATERSUPPLY专门用于通榆河水污染防治。三是应当建立防治联动和协商机制,研究解决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重大事项。四是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五是应当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保护通榆河水环境的意识;采取措施保障公民的环境信息知情权,鼓励和支持公民、社会组织参与通榆河水环境保护。六是应当对在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七是应当按照公平、合理、合法原则,逐步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通榆河水质保护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适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沿线地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通榆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质保护目标的要求,对通榆河三级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作出具体规定。沿线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负责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依法从事传统养殖和捕捞的渔民的安置、补偿以及转产、转业工作。沿线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严格控制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外新建工业企业,禁止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外新建、扩建化工类项目;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对污染严重或者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或者项目,责令停产整改或者关闭;组织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对城乡生活污水、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2015年年底前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作物秸秆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完成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和建设,组织实施城乡区域供水。

进一步打造合力防治新机制防治水污染是一项关系到居民饮用水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事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关心、支持和配合。《条例》与《决定》相比,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显著增加。《条例》第七条规定:“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沿线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人民政府、沿线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水利、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交通运输、卫生、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农业、海洋与渔业、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较《决定》新增了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卫生、规划、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打造了合力防治通榆河水污染的新机制。3.5新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定通榆河沿线地区农业占较大比重,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大量入河,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成为其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原因之一。《条例》与《决定》相比,结合通榆河沿线实际,新增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内容。《条例》规定,沿线地区应当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作物秸秆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实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指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化学氮肥和化学农药减施等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宜农湿地恢复、保护和利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作;沿线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应当提高对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能力,排放污水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水产养殖的,养殖的方式和投放的饲料、药物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防止污染水体。新增航运线源污染防治规定通榆河是苏北水运的大动脉,尤其是随着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的逐步实施,通榆河航运对推动江苏沿海开发、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经通榆河、泰东河、泰州引江河进入长江的运输船舶,缺乏应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加上在其河岸停靠的砂石运输船舶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入河,极易造成污染,此乃输水河道和疏港航道共用的一大隐患。《条例》与《决定》相比,新增了航运线源污染的防治内容。《条例》规定,船舶应当设置污水、垃圾存贮装置、集油或者油水分离装置以及国家规定的防污设备和器材,并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沿线地区的港口、码头、船闸应当设置污水、垃圾收集设施和粪便存贮装置;贮运危险物品的港口、码头,还应当采取防溢、防渗、防漏等安全措施;禁止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船舶进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运输其他危险品的船舶进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之前,应当向所在地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申报、报港,并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悬挂专用的警示标志;禁止挂桨机船、流动加油船在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的船闸不得为禁止进入通榆河及主要供水河道水域的船舶提供过船服务,港口、码头不得为其提供托运、装卸和储存等服务;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船舶污染行为,防止船舶污染水体。

新增禁止和限制行为随着江苏省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推进,通榆河流域的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尤其是通榆河一级、二级保护区内仍有不少污染隐患,亟需加大防治整治力度。《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对一级、二级保护区的禁止和限制行为作了详细规范。首先,在《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通榆河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一是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铅酸蓄电池和排放水污染物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污染环境的项目;二是禁止在河道内设置经营性餐饮设施;三是禁止向河道、水体倾倒水处理污泥。其次,新增了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禁止新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禁止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再次,新增了通榆河一级、二级保护区的限制行为:一是限制新建、扩建港口、码头;二是限制设置水上加油、加气站点;三是法律、法规限制的其他行为。这样既保证了《决定》的延续性与稳定性,也适应了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已经设置的各类排污口和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设施或者场所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拆除、关闭或者搬迁。对在通榆河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已经设置的不符合内河港口总体规划或者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港口、码头,沿线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拆除、关闭或者搬迁。与《决定》第八条相比,进一步凸显了对通榆河水质保护的更大决心和力度,舍“税源”,护“水源”,保民生,促发展。

河水范文篇6

然而,之美,尚有“美中”。水浊,水浊是因最近污染,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的带领下,源头,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在各的联动下,意图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河水环境现状

河流经贵阳市区党武乡、石板镇、乡和镇等乡镇。在水库河段,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属于清洁。在水库下游,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段主要为生活污水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河,近年来,各级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厂,使城市污水率92%。为此,污水工程被建设部和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十大成就”。该工程采用土地系统工艺,的主要工艺为截流将污水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不同的沉淀池,分别厌氧和氧化,水产养殖,最后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后的污水,其水质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河环境治理对策

(一)治理。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欢”为河环境治理总。河安河防洪设施要五十年一遇标准,防洪安全;水清要河溪水清澈、水质;景美要抓好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欢要人水环境,使市民傍水而欢、亲水而乐。

(二)治理思路。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工程,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治标与治本方略兼顾,各和乡镇联合行动,综合措施,长效机制,计划3年努力使文溪水环境有,5年整治治理。

(三)对策。

1、健全管理机制。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包括防洪排涝、污水截流、水质监控日常管理等方面,需要水利、建设、环保、创建等及各乡镇的与支持。的整治工作主要在水利主管,难免势孤力单。为此建议,,成了文溪水环境综合治理,由各和新城区管委会、安文深泽等组成,各自职责,工作计划和任务,,齐抓共管。的措施,解决好整治与管理相脱节的矛盾。水环境管理内容多、任务重,既有堤防、橡胶坝等工程管理,又有蓄放水安全管理和防汛防洪职责,建议成立河环境管理机构(如河道管理站),编制和人员,管理的内容和职责,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使管理工作长效有序。健全的可行的责任考核与激励机制,水利、城建、环保、创建等各及各乡镇在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中的职责,整治工作,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尽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以生态养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率为,河上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和整治。国务院《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63号)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环办〔2010〕41号)要求,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农业农村污染整治的部署,对河上游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检查和整治。总的整治思路是“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整治一批”。

3、污水截流管网建设。主要有四点建议,考虑到河水质生活污染比重的情况,建议加大生活用水是餐饮及休闲服务业用水中水污染治理成本在总水价中的比重,使用成本,提倡节约用水,控制水资源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建议老城区污水截流管网改造。老城区管网改造规划,健全污水截流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工业和生活污水不排入城区区河道,污水厂,努力城市污水率。建议深泽和新城区污水污水管网输送到台口污水厂。考虑到县城污水厂的日能力、新城区新建污水厂的成本等因素,今后磐安至深泽段公路的改造,建议深泽和新城区污水污水管网输送到台口污水厂。

4、污水排放监控。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把握好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策略,对列入淘汰目录中污染水环境的设备、工艺的监管,对违规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化工、印染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责令停业、关闭或搬迁。注重以水定项目、定地点、定发展,实施水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要加大现有污染企业的治污。污染企业设备淘汰制度,检查、公布污染企业被限制或禁止生产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的使用期限,加大对严重超标排放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查处,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下决心“关、停、并、转”,从严控制文溪沿岸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总量。

5、稳步文溪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城区堤防建设需求,分清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建一段成一段,稳步解决防洪安全问题;尽早实施小岭坑口橡胶坝和下宅桥橡胶坝改造工程,使城区河道得以绿水环绕;好文溪安保设施,警示提示标语,补充沿溪救生设备,打造好人水环境。

三、总结

很难设想,西子湖,有人间天堂之誉的杭州还会那么旖旎多姿;同样难以想象,河,被赞为高原明珠的贵阳还会妩媚动人。

河的现状虽令人担忧,但前景仍看好,该河上下落差大,流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每年的山水足以对河流清洗,是夏天有很强的自净能力。公务员之家

河水范文篇7

1.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对于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来说,第一是关于水资源市场价格方面,在制定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时,其市场价格对发展战略有着极大的影响,根据市场情况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市场供求态势的市场价格体系,充分了解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状态及价格变化。在建立水资源市场价格体系时,首先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其次要对市场的价格体系进行充分的掌握和分析,保证所建立的水资源市场价格体系可以符合黄河水利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可以说是我国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黄河水资源作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之一,尤其在水力发电、水利灌溉以及水利使用等方面,黄河水利都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前景在收益方面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对于黄河流经来说,所通过的地区相对较多,黄河水利经济也对黄河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黄河水利经济仅限于市场经济的话,就会严重阻碍黄河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对水利市场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社会及地区经济都对黄河水资源有着较高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黄河水利经济的发展,才能将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做出正确的定位。2.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的建设作为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在其他的水利附属经济产业方面可以减少对其的投资,将重心放在建设一体化黄河经济发展体系方面。只有将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进行确定,才能使一体化黄河经济发展体系有更好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黄河水利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发展黄河水利经济产业尤为重要,但是对黄河水利进行治理工作也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黄河水利出现水质问题或者黄河周边的环境遭到破坏,也会严重阻碍黄河水利经济的发展。3.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制定完善的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战略手段,首先要考虑影响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因素,并考虑该种因素是否已经成为影响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还要考虑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是否符合国家水利资源发展的相关规定等。所以,将这样的条件作为制定战略手段的背景,在满足国家水利资源政策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黄河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进行改善,另外,对于在水利市场中一些低价、不合理的情况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整治,使黄河水利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合理并符合国家水利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水利经济市场来说,在黄河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保护,虽然水利经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黄河水利经济的发展,但是却阻碍了黄河水利经济产品的发展。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将黄河水利经济所得的利益进行共享,使水利经济资本与黄河水利经济利益进行充分的融合,对一些水利经济发展中较为薄弱的一些产业进行淘汰,保障黄河水利经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二、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1.实现水利经济发展产业一体化。在黄河水利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利经济产业在发展中占有黄河水资源,就必须要对水资源开展统一管理的工作,不但要注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要考虑黄河水利资源对下流区域的水利经济影响,并对黄河水利资源下流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一体化的管理,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很好的掌握水利市场的变化,还能对黄河流域下的水利经济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同时也使黄河水利经济有了更快的发展。对于黄河水利经济产业来说,虽然产业内的产品有着差异性,但是其中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对这些产业进行一体化管理时,不但可以使水利经济产业统一发展,更便于产业的整治工作。2.实现水利经济发展产业集团化。想要使黄河水利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实现水利经济发展产业集团化尤为重要,在实现发展产业集团化的过程中,可以统一管理水电、供水等产业,这样的做法可以对一些小型水利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提升作用。就目前我国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来说,还没有完全实现水利经济发展产业集团化,其重要因素是水利产业存在较为分散的情况,并且缺少对水利产业的统一管理措施。因此,为了实现水利经济发展产业集团化并加快黄河水利经济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水利经济发展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将集团化形式融入到黄河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水利经济发展产业集团化可以占据水利经济市场的绝大部分,也为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3.明晰产权,发展多元所有制经济。在黄河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明晰产权作为其发展的根基,必须要对产权进行严格的管理,明晰水利产权必须要与国家水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融合,避免水利产权与国家管理规定发生冲突。想要使黄河水利经济有更好的发展,不但要对其产权进行明晰,还要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多元所有制经济,这样可以在保证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满足国家水利规章制度的同时稳步提升。在发展多元所有制经济中,要对黄河水利经济产业制定股份制度,这样可以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的黄河水利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本文结合黄河水利经济的情况对其发展进行研究,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与水利工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黄河水利经济情况发展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顺刚.发展山区水利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与技术,2018(12):14-15.

[2]努力提高水利经济效益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做贡献[J].东北水利水电,2014(5):48-52.

河水范文篇8

【论文摘要】汾浏是山西第一大河,同时水质污染也最为严重。根据现存水质除测资料,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汾浏重点水质控制站,要污染项目进行了趋势检验与分析,得出了汾浏近to午的水污染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汾浏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山西省第一大河。整个汾河谷地是山西省经济人II最发达的地区,据史料记载,“汾河雨季可行舟,常时有鱼虾”。20世纪so年代,汾河下游基本处十无污染的自然状态。近4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II的急剧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汾河,使汾河中下游水质不断恶化。而近年来汾河的断流更加把汾河的水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汾河近10年污染趋势分析

根据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1993年至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汾河源头、上中游、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控制站,运用现在通行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检验并进行分析。

1.1水质测站选择

选择汾河上、中、下游卞要水质控制站进行研究。汾河上游及源头选取宁化堡、静乐为研究站;汾河中游选取小店桥、义棠为研究站,其中小店桥为太原出水水质控制站;汾河下游选取赵城、临汾、柴庄、新绛为研究站,其中临汾站为临汾市市区出水水质控制站,新绛为河尾站。

1.2分析项目

选用高锰酸吉时旨数、氨氮、挥发酚、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等5项汾河卞要污染物(指数)进行分析,

说明汾河的水环境状况。

1.3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

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的原理是将历年相同月(季)的水质资料进行比较,如果后面的值(时间上)高于前ICI的值记为“+”号,否则记作“一”号。如果加号的个数比减号的多,则可能为上升趋势;加号个数小于减号个数,则可能为下降趋势。如果加、减号个数相同则表明水质资料不存在上升或下降趋势。

众所周知,河流流量具有一年一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河流水质组分浓度大多受流量的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北方典型季节性河流更是如此。因此,汛期与非汛期的水质资料缺乏可比性。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定义为水质资料在历年相同月份间的比较,这避免了季节性的影响。同时一,由十数据比较只考虑数据相对排列而不考虑其大小,故能避免水质资料中常见的漏测值问题,也使奇异值对水质趋势分析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4趋势检验成果

河流水污染物卞要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在8个站点中,汾河上游的宁化堡、静乐与下游的新绛3站所选的5项污染物基本无趋势变化。其它站点污染趋势均有明显变化,其中小店桥、临汾、柴庄站溶解氧呈下降趋势;义棠站五日生化需氧量、赵城站挥发酚呈下降趋势;义棠溶解氧,赵城、临汾氨氮以及柴庄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小店桥、临汾、柴庄3站近10年整体污染呈上升趋势,尤其以柴庄站污染上升最快。

2汾河沿程各污染物变化分析

肯达尔检验成果反映的是污染趋势的变化,但不能反映河水的污染基数高低及河流受污染的程度。为此,根据各站点上、下游关系,用1993年至2000年各站污染物多年平均浓度绘制汾河沿程水质演变曲线图,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木项目标准限值》111类及V类水质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无论各站分项目污染趋势如何,从河流受污染程度看,汾河静乐以上受污染程度低,各项目均优于GB3838-2002III类水限值。自小店桥以下污染严币,但沿程各地污染状况又不相同。受太原市各大、小工矿企业及市区排污影响,小店桥站污染非常严币,大多数水质参数严币超标,所选的5个污染物项目除溶解氧略优十V类水限值外,其余项目值均远远超过V类水限值,属严币超V类水。义棠站位于晋中介休市下游,水污染依然严币,主要是由于汾河沿岸晋中各市县排污严币,各污染因子没有得到有效稀释就又与下游污染物混合,从而使多数项目检出值大大超过环境V类水限值,有些项目甚至高于小店桥站检出值。汾河水出介休后进入灵霍峡谷,沿途少有大中城市及大型排污企业排污,又有山区泉水等汇入,原河水得到稀释,使汾河水在峡谷内的水污染程度大大降低,义棠到赵城段是汾河自太原以下水质最好的河段,多数项目水质检测值可以达到III类或V类水水限值,但赵城段氨氮污染依然严币,多年平均值仍高出V类水限值近0.4信。赵城以下汾河进入下游河谷盆地,沿岸市县经济较发达,工业化指数高,纳入临汾市城市污水后污染程度更为严重,临汾、柴庄所选监测项目检测值均接近或高于V类水限值。汾河出临汾后污染程度逐渐降低,但总体污染状况到新绛站时依然严重。

3汾河水污染产生原因

3.1天然径流小,河道稀释作用不明显

河流的污染程度取决于污染物入河量与河道天然径流量的比值。据水文方面数据知,汾河柴庄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1亿m3(1993年至2000年),多年平均流量为16.3m3/s,1993年到1999年实测最小流量为0.011m3/s<1992年6月10日),而2000年5月1日汾河柴庄段断流,并持续了28d,2001年断流时-间提前至4月14日,断流持续57d。河道天然径流的减少,使汾河多数时间失去了对污废水的稀释自净作用,下游多数河段成为了“排污渠道”。

3.2工业污染严币,污废水处理效率低

汾河中下游河谷盆地是山西省经济最发达地区,沿岸有太原、晋中、临汾等大中城市,太钢、山焦、山化等大型企业,还有无数的中小型企业分布在汾河两岸。但是多数地区生活污水、土业废水处理效率非常低,甚至直接排入河道。据统不一,2001年汾河流域年入河废污水量达33541万t}其中土业废水11796万t,生活污水8117万t,混合废污水13628万t,污染物COD年入河量73628t,氨氮年入河量11579t。大量的废污水排入汾河,自上而下逐段逐级祟积,污染越积越重。

4汾河水污染治理方法对策思考

4.1分类指导,狠下工夫,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

对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要进行分类处理,处理生活污水要建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厂的运行必须要有配套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做支撑,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吨水运行费用约为0.87一1元,因此,考虑先在沿岸几个重点排污城市增扩建污水厂,扩大处理规模,中小城市也应因地制宜地建设合适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

工业废水较为复杂。由于工业行业非常多,几个行业企业所产废水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也不完全一样。应当根据各个企业的产品及所产废水性质区别对待,经过处理的废水,有回用条件的应该回用,不能回用的也要实行达标排放,应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从污染源上治理汾河水污染。

4.2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由于山西省缺乏适当的投融资机制,排污收费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有偿使用制度极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因此,政府应该鼓励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儿化,对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要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

4.3积极宣传,强化执法,依法保护水资源

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环境息识和法制观念。人民大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一,也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要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来提高环境息识,把人的环境息识的提高过程与对人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和改善联系起来,使公众了解企业污染对自身利益造成的影响与威胁,自觉参与环境管理。同时,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力度,依法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1]何大伟,陈静z匕崔树彬.黄河下游“断流”浏段水量与水质的关系[JJ.环场化学,2002,21(5):423-428.

河水范文篇9

1.加大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工作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河务部门及地方政府、用水户和沿黄群众对水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顺利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应通过水法宣传周、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平时不失时机的宣传活动,从实施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对促进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等方面,对水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以创造良好的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同舟共济、顾全大局的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对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正确处理和对待黄河水调工作中“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体”利益关系,确保水调工作顺利实施。

2.确保黄河不断流,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黄河水行政管理单位均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搞好水量调度、确保黄河不断流作为当前和今后治黄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和水调工作者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度重视黄河水量调度工作,实行各级及相关部门水调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列入各级各部门重要工作议程,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水量调度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水量调度目标责任制,做到管理认真、深入、扎实、到位。同时,加大水资源管理和水量调度稽查力度,使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有监督。

3.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从黄河治理的第一要务和目前黄河水资源状况看,解决黄河水“一多”、“一少”问题,确保“黄河不决口”和“黄河不断流”都是关系黄河安危的大事,防汛工作无小事,黄河水调工作同样责任重大,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因此,我们要把水调工作和防汛工作同等重要看待,要象抓防汛一样抓水调工作,把水调工作抓实、抓细,全面认真落实黄委提出的“精心预测、精心调度、精心协调、精心监督”的要求,全力以赴搞好水量调度工作。

4.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水量调度工作法律法规,实施依法调水管水,并通过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省际断面流量控制责任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解决由于行政干预给基层河务部门执行调水指令带来的困难。要健全和落实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水调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不断提高引黄涵闸供水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水量调度工作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水调纪律,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使严格认真执行水调指令成为广大水调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5.解决黄河不断流,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沿黄各级地方政府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应通过制订各级水量调度协商、会商制度,充分发挥地方行政领导和主管业务部门在黄河水调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便充分协调上下游、左右岸、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确保在水量的适时调度和优化配置上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以利于水调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水调部门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联系,及时向地方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水调实施方案和措施,及时提供水文、水情、水调信息,使其对黄河水调工作实施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成为顺利实施黄河水调的坚强后盾。同时,各级水资源调度管理部门在实施水量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过程中,还要在确保黄河不断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搞好供水服务,力求通过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和优质服务,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各行业用水需求,维持辖区正常的引黄用水秩序,尽可能地缓解下游沿黄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6.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牵涉到上下游、左右岸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需要各有关方面全力配合、通力协作。因此,应通过新闻媒体,对重大水量调度指令实行调水公告制度,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黄河水资源短缺状况和水量调度命令情况,让全社会关心和重视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从而理解和支持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创造一个有利的管理环境。通过公告,也可让地方政府、引黄灌区和用水户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把因黄河干旱缺水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7.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工作关系到黄河流域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发电、防洪防凌、下游减淤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问题,技术性、时效性和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因此,应加大“数字水调”建设力度,提高水量调度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手段,实现流域水文、气象、引退水、旱情、墒情、水质等信息自动采集与分析,实现黄河水量调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科学调度黄河水资源,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水资源调度工作的干扰,为黄河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优化配置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当前,要尽快完善涵闸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各级调水信息交流反馈系统,及时传递供水需水信息,了解和掌握各级调水指令的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增强调水指令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实现黄河水资源调度的中央调控、限权管理、分级负责、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实时监督、远程控制之目的。

河水范文篇10

断流使下游无水可用,损失最大的是下游相对较为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生态恶化。目前,“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黄河水资源的调度、管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黄河水资源贫乏,黄河洪水不经利用排入大海,使对洪水进行风险管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进行风险调度,实现洪水资源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洪水风险管理,大型水利工程的风险调度,存在巨大风险,探讨保障供水,尽量减小风险的途径,成为必要。我们提出“黄河流域节水与洪水风险管理的互补关系”的根据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我们从风险调度存在的巨大风险和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浪费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依次来探寻风险调度适当。用水保障无误的双赢局面。

一、实行洪水资源化调度,风险巨大

(一)滩区农业损失

黄河下游宽河道河榴两侧有广阔的滩地,滩区面积约3101k2,占河道面积的86%。被左右摆动的河槽和生产堤所分割,共形成120多个1.5~8.0km宽窄不等的自然滩。滩地存在着大量串沟、洼地、堤河等自然地貌,还有平行河道的控导工程、生产堤,以及村庄、避水村台、房台等人工构筑物。每块滩区大体上是上下窄中间宽,滩面的纵比降与相应河段的河道纵比降基本相同。近几年,来水严重偏桔,主槽淤积和漫滩机遇很多,不同地点流量变化在2000~40003/s之间,有的串沟18003/s的洪水可能过流,局部漫滩受淹,流量40003/s的洪水可大部漫滩,60003/s以上的洪水滩地全部淹没。滩面横比降大于河道纵比降,“二级悬河”严峻,有大洪水夺流滚河、顺堤行洪的危险。山东黄河滩区总面积1310k2,耕地9.0万h2,区内居住着894个自然村61.94万人。

以上情况表明,如果黄河流域发生大的洪水,而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存水过多,需要集中排放,保证工程安全,下游滩区必将大范围漫滩进水,滩区农业损失就非常巨大。

(二)河道工程损失

人民治黄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河道整治工程,为稳定流路,保障黄河防汛安全和滩区群众生产安全作出了贡献。仅垦利县境内就有控导工程11.7公里,投资巨大。如果河道流量超过4000立方米每秒,这些控导工程将会全面漫顶过水,造成毁坝,损失严重。

(三)大型水利枢纽淤损严重

风险调度主要针对黄河洪水资源,黄河洪水的最大特点,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泥沙含量大。对黄河洪水进行年内和年际调蓄,必将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库区,造成水库库容的损失。虽然我们把调水调沙列入了正常的生产运行,但不能根本解决水库库容的淤损问题。

(四)防洪安全和政治风险

黄河历史上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它“三年两决口”给沿黄人民大来了深重的灾难。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实现了60年岁岁安澜,为党和国家赢得了世界声誉。如果防洪安全不能保障,将产生极坏的政治影响。

(五)发生洪水的不确定性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随时可能发生大的洪水。但是,目前中长期天气预报远不能满足风险调度的需要。黄河流域植被稀少,洪水汇流快,来势猛,威胁大,特别是三门峡以下的“下大型”洪水,它汇流快、预见期短,对下游威胁大。

二、黄河流域节水空间巨大

(一)黄河流域农业灌溉浪费严重

在黄河总水量中,农业用水占78%,而上中游在农业用水总量中占61%,在这61%的水量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比如,宁夏灌区有耕地45万公顷,引水75亿立方米,亩均用水1111立方米;内蒙河套地区有耕地60万公顷,引水50亿立方米,亩均555立方米。若以内蒙的引水水平计算,宁夏每年可节水37.5亿立方米,为山东多年平均引水量的50%强,更何况内蒙和其他省份也有浪费现象。黄河下游的山东省农业用水同样浪费严重,东营地区多年平均农业用水量400立方米/亩,而根据科学分析,主要农作物一生平均用水量分别为:小麦330立方米/亩、水稻470立方米/亩、玉米299立方米/亩、棉花123立方米/亩,四种作物平均用水量为310立方米/亩。以东营地区用水标准,宁夏45万公顷耕地应用水27亿立方米,可节水48亿立方米;内蒙60万公顷耕地应用水36亿立方米,可节水14亿立方米。仅宁夏灌区和内蒙灌区可节水62亿立方米。

(二)节水灌溉措施基本没有利用

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基本没有采取。节水措施包括输水、进田、生于水的收集等环节。输水取得衬砌是防止渠道渗漏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垦利县对大型输水渠道进行了衬砌,有效防止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据水利部门技术人员讲,平均节约水资源10%左右,但是有大量的田间沟渠当前没有衬砌节水措施,节水空间巨大;进田这个环节,农村使用小白龙灌溉的,平均比大水漫灌的节水40%强,但只有少部分田地使用小白龙灌溉,节水空间同样巨大:剩余水收集方面,垦利各地基本没有相应措施,剩余水全部随排沟入海,损失严重。从以上情况看,如果各地都采取了渠道衬砌、节水灌溉、有效收集剩余水等措施,节水效果即将显著。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