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证明信十篇

时间:2023-03-30 13:36:54

党员证明信

党员证明信篇1

致XXXXXX党组织:

兹有我公司职工       ,    (性别),      族,         年     月生,身份证号码:                                           ,其党组织关系在贵处,现因工作需要出具党员证明等相关信件,证明信内容已由其本人按照相关格式填写完好。

望贵党组织予以接洽!

中共XXXXX有限公司XXXXX项目部(总)支部委员会

扩展阅读:在什么情况下可出具党员证明信?

党员证明信篇2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党员应谨慎保存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及时办理转移手续。

一、党员临时外出到另一单位去工作学习,时间在六个月以内的,应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即临时组织关系),证明党员身份,其组织关系没有转移,仍在原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持“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组织关系。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其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短期外出(六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没有固定地点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可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基层党委负责发放。接收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应于验证后及时接收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同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四、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就地安置并归原单位管理的,组织关系仍留原单位,可视其党员人数的多少,成立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党小组;易地安置的,或虽就地安置,因身体等方面原因不便参加原单位党的生活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党组织。

五、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中的党员,已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因某些原因,一时还不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本人、配偶或父母居住地党组织。

六、停薪留职人员中的党员,应在办理停薪留职手续的时候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党组织。

七、党员因私事短期出国、出境或自费出国留学,应办理保留党籍手续,其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党组织。出国出境定居的党员,应办理停止党籍手续。

八、援外人员中的党员组织关系,由派出单位统一转移。党支部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时,必须注明党员的具体去向和所担负的任务,最后由省、市(自治区)党的委员会组织部协调,统一转至外交部政治部,再由外交部转往我国驻外使馆的党的委员会。

九、恢复党籍的同志如果在恢复党籍之前已调动了工作,要由作出恢复党籍决定的党组织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经基层党委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十、党员在支部范围内调动工作或临时变动党小组,不必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也不必开具党员证明信。

十一、党支部在填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时,应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限,并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分加盖印章,介绍信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5天。

十二、如果党员成批调往新单位,党支部可在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后另附名单,所附名单要加盖印章。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要分别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

十三、县直机关各党支部党员关系的转移,必须经过系统党委办理转移手续。

十四、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应由本人办理、携带,不能自己携带的,应由党内交通或机要邮政传递。

十五、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一旦丢失,应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党组织应进行审查,如确系本人不慎丢失,应写出书面检讨,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

十六、党员自带组织关系应及时转移。对于那些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导致过期的,应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其中超过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按自行脱党处理。

党员证明信篇3

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党员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时办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加强党员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于保证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党员党性和组织观念,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切实把对党员的管理落到实处,现根据新和上级组织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进一步规范我区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在同一党委各支部间调动的党员组织关系,由原支部出具证明,经党委组织部门进行接转。

2、本区范围内各基层党委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3、从外省、市、县调入我区各单位党组织以及从我区各单位党组织调出本区的党员组织关系,均需经区委组织部进行接转。

4、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学习或外出务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所在党组织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所去的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应出具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负责安排其参加党的有关活动。所去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到所去单位所在地街道、乡镇党组织。在党员流动中,没有转来党员组织关系或没有出具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不得承认其党员身份和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得向其收缴党费。

5、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暂时转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党组织。复员退伍军人党员在安置前,可将党员组织关系暂时转到居住地党组织。

6、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原则上要由本人亲自办理,不得委托他人特别是非党员代办。如遇特殊情况,党员本人不能自己携带的,应由党组织派人代为办理或通过机要渠道转递,不能自行委托他人办理。党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去单位办理接转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接转手续的党员应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不转组织关系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以及组织关系转出后超过6个月不转入新单位党组织的党员,应按规定,以自行脱党论处,由原单位党组织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给予党内除名处理。如系经办人工作不慎造成的,要对经办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7、党组织要教育党员妥善保管好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一旦丢失,要立即向原单位党组织或最后办理接转手续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党组织应对丢失介绍信的情况进行审查,对党员本人给予批评教育,如确系本人或他人不慎丢失,在本人出具丢失原因及经过的情况说明后,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开。接转单位在转移时,要对介绍信进行认真审核,鉴别真伪。

8、对于因工作关系中途改变接受单位的党员,如果其持有相关证明材料,其党员组织关系应予以接转,而不必退回重开。接受单位应及时通知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以便掌握其去向变动情况。

9、党委组织部门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使用统一的介绍信样式,注明党员的姓名、是正式党员还是预备党员、原所在单位、具体去向以及在原单位最后一次交纳党费的月份。集体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应附党员花名册。介绍信要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应加盖骑缝章,并注明介绍信的有效期限。有效期可视情而定。本区范围内至多不超过15天。

党员证明信篇4

一、整合行政管理工作资源,创新外来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

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全面参与城市社会生活,并与本地居民和睦相处,上海全面施行外来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使外来人口管理从多口并行转为一口为主的模式。各级党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成功地把来沪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到街道人口综合管理体系当中,充分发挥区域性党建格局的组织优势,各社区依托政府人口综合管理部门的资源,紧抓外地来沪人员政治信息的采集、登记、排摸,从源头上解决来沪流动党员底数不清的难题,创新外来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

1、社区综合协管员严把信息采集关。按照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制度规定,外地来沪人员在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之前,首先由社区综合协管员上门了解并填写《来沪人员居住登记表》,这是了解和掌握外地来沪人员信息的主要关口。在信息采集工作中,要求综合协管员将《来沪人员居住登记表》中的“政治面貌”栏作为必填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政治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居住证受理窗口严把信息登记关。为确保对外地来沪人员政治信息采集的全覆盖,街道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住证受理窗口的信息登记工作整合到社区来沪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工作当中,要求居住证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切实作好对每一个直接来窗口填表办证人员的政治信息采集工作,对“政治面貌”栏空缺未填的,主动询问,是党员的在“政治面貌”栏中明确标出。

3、居民区党群干部严把信息排摸关。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群干部和包块干部在联系群众中的作用,重点对未填表办证的外地来沪人员进行信息排摸,是党员的要求其填写《外地来沪党员信息表》,确保政治信息采集工作不遗漏、不留死角,并督促办理有关居住手续。同时,还要求居民区党组织根据综合协管员和居住证受理窗口所采集的来沪流动党员初始信息,进一步上门排摸,了解情况,为下一步核实党员身份,实施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整合外口工作行政资源,创新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依据公安外口管理网络,定期获取外来流动党员的底数、基本分布及流动情况,破解了外来流动党员管理相对滞后的难题,从机制上保证流动党员管理做到全覆盖。

二、依托人口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动态管理信息网络

针对来沪流动党员流动规模大、流动频率高的特征,依托上海人口管理网络信息大平台,运用“外来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和“社区信息平台”的网络技术,健全派出所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住证受理窗口的信息汇集以及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信息传递机制,建成以社区来沪流动党员信息数据库为终端的网络化管理接口和信息传递系统,形成社区来沪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动态的即时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1、连通信息网络。与当前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及时性、规范性相比,外来流动党员管理相对滞后,呈现出底数难掌握、流向难控制、管理难健全的特点。整合外口工作行政资源,创新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在房屋协管员排摸外来人口情况时增加政治面貌一栏,弥补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的不足。依据公安外口管理网络,定期获取外来流动党员的底数、基本分布及流动情况,使流动党员管理做到全覆盖。依托“黄浦区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外口办”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网络连通。根据外来人口管理的信息采集、登记程序,有效利用综合协管员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住信息采集资源,建立来沪流动党员信息接口流程。通过来沪流动党员信息接口工作流程和来沪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健全来沪流动党员的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以及组织关系、教育管理落实的基本运行程序,努力实现来沪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

2、建立信息数据库。利用网络、电子邮件等信息化工作平台,形成信息化管理网络,真正实现对外地来沪党员管理的全覆盖目标。信息化管理网络依托“外来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和“社区信息平台”,创新外地来沪流动党员管理模式,通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形成“外地来沪党员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立网络化管理接口和信息化传递平台,实现党组织对外地来沪党员信息的共享,取得对来沪流动党员在社区的准确、完整的数据,让来沪流动党员都能“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受到组织管理,得到组织关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

3、形成三级网络系统。连接区、街道、居民区的三级网络系统,具有高效的信息交换处理能力。为确保社区各基层党组织能及时接受和反馈来沪流动党员的相关信息,黄浦区在各街道投入资金,为每个居委会接通网络宽带,设置了相应的网上工作窗口。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信息传递枢纽的作用,将服务终端与区党员服务中心、各居民区的服务终端进行了网络链接,使来沪流动党员在办理居住证或离沪注销居住证后,其信息会通过数据库自动处理,及时传递至其所在居住或工作区域党组织,有效提升来沪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的时效性。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形成管理与服务并重的长效机制

社区党工委建立了来沪党员管理工作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社区来沪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各部门沟通机制,并研究解决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由居民区党委牵头召集来沪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小组联席会议,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来沪流动党员管理,研讨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来沪流动党员管理运作问题的办法、对策和措施,规范动态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与服务并重的长效机制。

1、建章立制,明确责任。来沪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涉及到街道各个部门和职能科室以及所辖各居民区党组织,为确保每个工作部门职责到位,建立了街道、居民区“两级”工作责任体系。一是在街道下发了《关于建立街道外地来沪党员管理工作责任制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社区(街道)党工委、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派出所、组织纪检科、行政办公室、综合治理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住证受理窗口各自的职责要求。二是在居民区下发《关于建立居民区外地来沪党员管理工作责任制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民区党群干部、社区民警和综合协管员的职责要求,用制度来明确责任主体,清晰责任边界。

2、规范操作,优化流程。根据外来人口管理的信息采集、登记程序,有效利用综合协管员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住信息采集资源,建立外地来沪流动党员身份核实流程,规范来沪流动党员的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以及组织关系、组织管理落实的基本运行程序。其流程为:居住证受理窗口将当日采集的来沪流动党员的居住证登记表汇总交给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将所获得的党员信息,按居民区进行梳理分类,居民区党总支根据即时性信息,到来沪流动党员现居住地或在沪工作单位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并填写《外地来沪党员基本信息表》。对无工作单位的纳入居民区管理,对有工作单位的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对有工作单位的按是否属本街道范围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来沪流动党员身份难以核实的状况,采取异地发证的方式来进行党员身份核实,并在工作中严格尺度,规范操作,由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统一制定印发《异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函调信》和《关于异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规定(试行)》,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确保管理范围内的来沪流动党员都能持证参加组织生活。

3、发挥作用,服务社区。来沪流动党员迫切渴望得到上海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服务,找到组织归属,同时也希望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社区建设。对此,各社区提出以服务为切入点,用真心换真情的工作理念,居民区党群干部在第一次与来沪流动党员见面时总要送上“党员联系卡”。因此来沪流动党员非常感慨和激动,没想到上海的党组织还没有遗忘他们这些来自外地的普通党员。在做好关心服务工作的同时,社区还注重发挥来沪流动党员在社区外来人口中的引导示范作用,教育他们牢记党的宗旨,离乡不离党,在上海这个第二故乡继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目前已有一部分外地来沪流动党员主动报名参加了所在小区的治安巡逻队、治安值班门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居住在本居民区但组织关系在外的外地来沪党员,居民区党组织也经常予以联系、关心和服务。积极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等活动,根据需求创设工作样式和服务项目,使社区成为来沪流动党员的温馨家园。

四、协同配合、运作有序,增强党的工作社会化的有效性

面对新形势下来沪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切实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真正达到“流而有序、流而有效、流而有为、流而有进”,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区域性党建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区域性党建新格局对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社会重构提供持续的动力。新格局旨在建设一个组织化、社会化的体系,把来沪流动党员在流入地中进行再组织。党组织要善于从整个社会中汲取党的工作的有效资源,挖掘更为充分的社会资本,形成社会化工作的支持体系,打破部门信息壁垒,积极探索条块结合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呈现来沪流动党员社会化管理数据准确性、管理即时性、组织全覆盖,体现执政能力的增强和执政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形成党在城市基层执政的活力。加强对来沪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权宜性的举措,而且是推进党在基层社会活动方式、工作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安排。通过各类有形的服务和动态的管理,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使党员自我认同党组织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不竭的动力源泉。

2、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接纳功能和动态管理。鉴于相当多的来沪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不能纳入有效的教育管理、得不到党组织的教育和关怀的现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及站点的首要功能是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从稳定性和包容性出发,确保流入本地的流动党员都能就近找到党组织,努力实现从组织接纳到工作接纳,最后达到心灵接纳。依托居住证管理制度和信息平台,创新来沪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工作,用党的工作社会化方式加强和改进对来沪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健全的网络系统,确保来沪流动党员的全接纳,转变原来由党组织找党员和流动党员找组织难的被动局面,转变原来根据组织隶属关系封闭配置组织关系的局限,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在实践中成为党在基层加强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

党员证明信篇5

一是流动登记。为准确掌握外出党员流向,以支部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台帐》,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并填写《外出流动党员登记表》,外出返回后,及时与所在党组织取得联系,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持证流动。流动党员根据外出时间长短、地点是否固定等不同情况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共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3882份,开具党员证明信328张。

三是定期汇报。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与其谈话,并确定一名支委会成员作为联络员与其保持联系。外出流动党员每季度至少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及平时表现情况。

四是发挥作用。党组织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为外出流动党员创设发挥作用的平台,即每年至少给家乡群众带回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致富技术,给党组织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帮扶一个特困户,争做一名奉献社会、造福乡里的模范党员。

五是交纳党费。每年初,流动党员向党组织如实申报上年度的实际收入,党组织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核定党费基数。党员可采取邮汇、委托代交等方式交纳党费,每季度至少交纳一次。

党员证明信篇6

1、找学校,拿旧的组织关系去换新的

2、补交党费,承认自己的失误

3、拿了重开的组织关系到新的单位所属上级组织部报到

党员自带组织关系应及时转移。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的一种表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

对于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要调查了解,弄清原因,分清责任。

党员证明信篇7

一、项目部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党支部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企业管理和内部建设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进步要求。基于这样的现状,项目部党支部一定要不断提高支部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他们不仅要掌握生产管理内容,还要能够做好思想工作,坚持以科学的思想引领企业进步,树立坚定地理想信念。

第二,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党建工作中依旧沿袭以往的传统方法,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实现突破。这就导致了党支部建设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缺乏,无法号召起这个集体,在群众中无法树立威信。

第三,对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现如今,很多企业没有树立起党支部建设的思想观念,认为党的工作是无关紧要的,没有深入认识到其重要意义。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无法落实有效管理,在遇到竞争和问题的时候,导致信心下降。

第四,党支部建设工作无法实现有效落实。中交一航局是一个涉及项目复杂,工作内容多的企业,再加上党支部有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和建设中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都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党建工作。这样一来,就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无法实现因地制宜,导致工作形式单一片面,工作缺乏创新性。

二、新时期下加强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在新时期下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进一步加强改进,保证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就一定要加强改进工作的具体内容,准确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全体人员对党支部建设的认识

想要从根本上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就一定要保证全体员工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明确党支部建设与项目建设的密切关系,切实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完善建设。第一,领导要提高对党支部建设的认识工作,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企业建设,落实党的先进性,实现科学决策;第二,要提高宣传力度,让全体员工都认识到党支部建设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了解党建工作是引领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基础,进而在企业中形成一股爱党热潮,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

(二)健全完善项目部党支部建设的制度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作基础,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也是如此。没有一整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法在工作中全面落实管理,甚至出现党建工作的混乱。针对这样的现象,一航局的党组织部门一定要加强党建工作,完善内部细则,明确党建重点,保证工作的全面有效落实,从而提高全体员工对党组织的认识。

(三)逐步提高党支部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

从本质上来说,想要保证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全面有效落实,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以科学的思想引领企业,就一定要不断提高党支部内部成员的素质能力,他们是保证党建工作顺利落实的主导者,是工作的核心。

首先,要重视指导工作。党支部书记要定期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准确掌握他们对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建设重点,从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计划,指明具体的前进方向;其次,坚持把党支部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能仅仅是流于表面,要切实进行沟通,组织开展讲座,保证全体员工进行交流,从而让人们了解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后,定期组织培训。中交一航局要充分利用起现有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安排培训,开展理论教学,实行面对面授课等措施,从而扩宽党建思路,做到党支部建设与实际相连。

(四)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党支部建设工作

在新时期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中交一航局要做到不被社会所淘汰,就一定要坚持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此,要坚持引进先进设备,把互联网和计算机与党支部建设工作有机的进行结合,利用其资源共享的功能,保证信息的顺利下达,从而让党建工作更加丰富多彩。

三、新时期下加强项目部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新时期下的企业也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加强中交一航局项目部党支部建设工作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内部成员素质能力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思想不动摇。在新时期下,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能够提高全体员工对党的认识,明确党组织的先进思想和先进要求,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无论在企业面临顺境还是逆境的时候,都能够守住内心的信念,保证企业屹立不倒。

第二,能够保证企业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党支部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支部与项目部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建设能力,时刻保证企业跟党走,不偏离正确航向,并确保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第三,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把党支部建设运用到项目部中来,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项目人员对党的认识,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项目管理,提高生产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加强项目员工的凝聚力,发挥党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人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能够树立坚定的信念,进而提高一航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党员证明信篇8

一、深入排查,摸清底数

从流入和流出两方面着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排查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一是开展流出未发证党员排查。**区组织部派员专程到市委组织部摘录其他区县组织部排摸出的该区未发证流动党员数据。经初步汇总统计分析,当时共有未发证党员9名分布在4个区,已经初步摸清了这些未发证党员的区县分布情况及有关原因。

二是开展流入未持证党员排查。要求全区各相关大口对流入本区的未持证流动党员进行再排摸,共排摸出20名,其中外省市流入2名,本市外区县流入18名。

二、加紧联系,逐一分析

对流出未发证党员,在其他4个兄弟区的组织部门大力支持下,9名党员的姓名和基本情况逐步清晰。通过与党员本人通话联系,对方区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仔细排查,以及**区基层党组织比照核实后发现,其中有5名党员的组织关系不隶属**区;1名党员是持证党员;1名党员组织关系早已转入该居住区党组织;1名党员虽在外区工作但能正常参加所在居住地居民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只有1名党员属于未发证流动党员。

对流入未持证或持旧证党员,则由相关大口负责落实反向发证或换证等相关工作。区委组织部选择此类党员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基层党委进行跟踪联系。通过分析,了解到20名流入未持证党员都是商场“引厂进店”员工,虽在该商场工作基本达半年以上,但考虑他们是与厂方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商场党委就以建立临时党支部的形式将他们纳入了日常管理之中,这样可能导致对方党组织遗漏这些党员发证工作。

三、针对情况,落实举措

对流出未发证的1名党员,据了解,他是退休后聘用人员,现已在工作的当地民营企业担任了党支部书记(据对方党组织反映,为了完成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工作需要)。因此,在居民区党组织上门讲员管理工作有关规定后,为该党员办理了正式关系转接手续。

对流入未持证党员,则在本市党员中开展反向发证试点,并逐步拓展到外省市党员。根据市组的要求,由基层党委在填妥相关项目后,将《流动党员证》交由未持证党员回组织关系所在地党委补齐手续,并加强与对方党委的主动联系。目前,已有2人重新持到新证,1人转接正式组织关系。

四、阶段总结,逐步推进

**区定期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把情况及时向各基层大口党(工)委反馈,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不断总结,有效推进工作:

一是不管流入、流出党员,都按《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手册》的有关规定,办理正式组织关系转接、开具党员证明信或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进一步规范对党员在流动中的管理。

二是以服务为重点,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①随时了解党员动向;②加强与流出党员和对方党组织的联系,确保及时转接;③流入党员及时编入党的基层组织,纳入日常管理,发放《**区党员学习活动记录册》等。

三是在特殊情况下,实行一人一事一报制度。针对可能发生的疑难问题,要坚持以党员为本,制定合理可行的办法,保证党员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

1、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办法。在开展流动党员梳理工作中,碰到了各区县在流动党员操作方法上有差异。

党员证明信篇9

关键词:高校党建;信息网络化;.NET;J2EE;PKI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92-02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研究也已提上日程。通过信息网络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效率将明显提高,运营成本将显著降低。国外的信息网络技术比较先进,关于党建工作运行也比较早,相关研究也相对比较成熟。国内对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研究时间不长,主要集中在最近十年左右,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国内对党建信息化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基本达成了一致。如何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但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实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差。

1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中存在诸多问题

①规模不大,质量档次一般。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总体规模不大,质量也不高。基本上停留在信息,搭载文件等功用上。全国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共享资源不成规模。

②项目工程结构不合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项目工程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布局和服务措施、管理体制等不适应高校工作需要。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重复建设、盲目投资,高校党建信息化成效并不明显。

③技术水平有限,创新能力跟不上。高校相关部门总体技术水平有限,创新能力差。与相关专业人才技术水平比,高校相关部门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跟不上,即使找到合适的人才,人才流失也是一大难题。

2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效能的可行性

面对高校基层党建信息网络化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找到相关的方法加以改进,提高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效能是可行的。

①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模式和内容适合进行信息网络化。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实用性非常强。通过信息网络化,党建工作人员将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都作业与网络之上。党建工作人员利用与之配套开发的网站系统,完成信息公布,信息传递,信息修改和信息讨论等内容。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如开会,做记录、电话通知,纸质文件存档等)将被新的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模式取代。信息化网络化党建工作已经被高校教职工广泛使用。

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基础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奠定了技术基础。.net技术开发方案是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web应用程序和服务器应用环境,使执行的任务变得简单容易。另外,.net技术开发方案的可收缩性和灵活性强,进程监管到位,威力性大。基于J2EE的党建系统技术方案可言实现较高的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它的优点在于可以跨平台移植,支持JAVA语言,而JAVA语言非常严格规范,使得开发者可言编写出相当可靠的程序代码。两种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技术方案各有特色,而且其执行和操作性都相当强。党务管理系统的架构从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到传输层、网络层一律严格遵守软件程序维护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通用标准规范、安排保障规范和运维管理规范。

3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步骤

3.1 设定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

党务管理系统涉及党(纪)委各职能部门,对党员及干部的发展流程、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并且可以记录各级党组织在党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过程。系统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建立一个集党员档案、预备党员管理、入党申请、会议管理、党员活动、党费收缴、党员学习资料等的管理及查询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奋斗目标、有利于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有利于降低党建的成本、有利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有利于密切党组织和党员的联系、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有利于党建经验的共享和推广、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3.2 规划党务管理系统功能

党务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①组织结构管理。对学校基层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实现组织机构的新建和撤销的功能。

②党员信息管理。提供入党申请人基本信息和正式党员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功能,可根据人员类别(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流动党员)进行查询统计,提供系统数据导入/导出功能。

③党费管理。可对党员的党费缴纳情况进行记录。

④网上党校。主要实现党建工作的各类宣传、通知,各类活动的通告,并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⑤培训管理。可对培训类型进行设置,包括入党申请人培训、党员培训、干部培训等,提供培训人员培训记录新增、修改、删除、查询功能。

3.3 设计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技术方案

①基于.net平台系统的技术方案。在.net方面,开发基于.net的一套灵活的框架,并在其中完成相应项目的开发,其中的所有的中间件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在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上都已经符合企业级应用,它主要的架构参考如图2所示。.net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它支持VB C++ C# ASP J++等语言,是一套全能的框架平台,能够解决C/S,B/S和单机等结果的软件开发需求,技术更新慢。缺点是它的软件硬件都需要付费,仅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

②基于J2EE平台系统的技术方案。在J2EE方面,同样也提供一套框架环境,在架构中应该主要基于Struts+EJB+Web Service+Hibernate完成,框架是基于MVC模式进行架构,主要的结构参考如图3所示。J2EE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支持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移植性好,免费框架居多,成本低。缺点是:只支持JAVA语言,硬件和中间件需要付费,技术更新快。

③党建系统的保护伞――PKI技术。党务管理系统中,党员的信息和组织关系等相关信息都是相当重要数据。确保整个党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数据存储安全性以及数据传输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PKI技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由公开密钥密码技术、数字证书、证书认证中心和关于公开密钥的安全策略等基本成分共同组成,管理密钥和证书的系统或平台)帮我们解决了网络安全这一难题。在PKI中,为了确保使用者额身份和他所持有的密钥的正确匹配,公开密钥系统需要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来query使用人的真正身份。如同公安局发的身份证,CA也发一个叫“数字中心”的身份证明。CA是PKI的核心部分,它实现了PKI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如:发放身份证明、验证身份证明、撤销身份证明和更新身份证明。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也是时代的要求。.net技术和J2EE技术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两项技术,其各有优缺点。PKI技术为党务管理系统提供了安全的网络保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需要在理论和应用技术想结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以提高其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建兰,佟岩.中国电子党务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高新民.信息网络化中的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05-08-19.

[3]王爱云.信息化:党建工作创新的利器[N].光明日报,2005-03-29.

[4] 曹泽林.信息时代的党建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 王守光,刘大秀,殷书良.信息网络化与党的建设[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2006.

[6] 傅文博.基于B/S架构的高校党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

[7] 任一波.基于J2EE的党建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3).

党员证明信篇10

我爷年轻时参加过新四军。他跟生产队长说,他是刘、邓的兵。他跟大队支书说,他参加过中原突围战。队长不理他,支书更不睬他,连村里人都笑他:“人家刘、邓在中央,你咋还在咱村啊?”不过,敢说这话的人越来越少,谁说他跟谁急:“有人坐轿总得有人抬轿吧?”

不久,上面有了政策,说是要给散落在民间的红军战士、新四军战士发生活补助。他们为新中国流血流汗,是革命的功臣,新中国的缔造者,人民不应该忘记他们。我爷来了精神,跟组织上派来的干部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晚上。

我爷所在的部队在信阳遭到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保存实力,上级指示部队化整为零,突围。我爷他们这些兵很迷茫,问连长部队什么时候再集合,在哪儿集合。连长回答说:“什么时候集合听通知。”我爷又问:“听谁通知?”连长批评他:“听党通知!全国到处都有党组织,你们还怕找不到党?”我爷成功突围,我们村他的一个战友就没我爷幸运,他在这次突围中丢了一条腿。我爷很知足,他哪儿也没少,回来还能犁田耙地。

我爷的事获得了组织上的确认,据说新四军档案馆里确实存有我爷的名字。他领到一个小本本――《河南省优抚对象抚恤金补助金》,上面简单地写着,张明武,男,1924年生,正阳县陡沟镇小张湾村人……我爷所有的故事都浓缩到这个小本本上,除了他的党员身份。但我爷坚持说他是共产党员,村里人不信,组织上更不信――他没有党证。我爷说,他是火线入的党,就在突围前几天,连长口头批准。连长早死了,去哪儿找人证明?我爸跟我讲,先前村里开支部会我爷也要去,他说他也是党员,为什么就不能过党的生活?

我爷牢记着连长的话,遇到问题就找党。可惜我爷一个没文化的农民,能够见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大队支书。党是找到了,可我爷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爸跟我爷建议,重新入一次党。我爷还没考虑好是否同意呢,大队支书就发话了:“党哪能谁想入就入?张明武一个普通社员,凭啥入党?”想想也是,我爷个头跟我差不多,一米六几,干活他不是最有力气的,字又不识几个,在农村凭啥入党?他唯一的资本就是自己的贱命,再打仗他还敢冲到最前头。可是,战争结束了,和平年代不需要人去炸碉堡堵枪口,哪还有惊天动地的大事等着我爷?

在村里人的眼里,我爷已经很风光了,拿着那个小本本每个月都能到镇上领一笔生活补贴。干部的工资涨,我爷的补贴也涨。关键是,他还有自己的田地,典型的住在乡下的城里人。可我爷并不满足,既然能在新四军档案馆里找到自己的名字,一定也有什么地方能证明自己的党员身份。

那时候我还在上学,我爷就命令我爸去各级档案馆查资料。我爸没出过门,在我爷的督促下不得不上路了。先是县里,再到市里,最后还去了省里,都查遍了,还是没能找到证明我爷是党员的材料。后来,我参加工作了,我爷舒了一口气:“我们家到底出了个明白人!”我爷的意思我知道,他的党员身份就指望我这个文化人了。

我查了县志、市志,都没有与我爷有关的记载。档案馆我也去过,甚至信阳市的档案馆我都去了,还是一无所获。倒是查到了他的连长,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他牺牲的时间――就在那一次的突围战中。同时记载的,还有连长的籍贯,身世,入党时间。对于那时的烈士而言,这样的材料已经足够翔实了。可前前后后就是没有我爷是共产党员的片言只语。

通过网络,我后来还进了党史档案馆。人家一听说一个快80岁的老人想确认自己的党员身份,肃然起敬。可是,结果仍然令人失望,还是没有我爷的信息。我分析,我爷的党员身份连长牺牲时还没来得及向上级做汇报。

我们别无他法,除非连长复活。

我爷这一生,找了一辈子党,年轻的时候在党的领导下为解放新中国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又致力于证明自己的党员身份。我们老家周边几个村都把我爷找党当成笑话讲,包括我们家里的人,但我不。我相信我爷是党员,他甚至比手持党证的党员还像党员。我爷没有找回自己的党员身份,这不是他的错,是历史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