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3:35:35

想象的作文

想象的作文篇1

摘要:想象是作文及作文教育教学不可跨越的重要内容,从想象和它占有作文材料的方式来看,它包括八种基本的类型:圆满式想象、嫁接式想象、化合式想象、分解式想象、置换式想象、梦幻式想象、异想天开式想象、无中生有式想象,它们各有其特点和作用。

关键词:小学;作文;想象

想象不仅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应当也是作文必须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获取作文材料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想象是什么呢?就作文而言,它是获取作文材料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是指根据已有的学识和经验,对我们的写作对象进行充实、完善、改造、加工的整个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在作文过程中,想象的作用就是使作文材料变成我们需要的样子,简单地说,就是使那些不方的材料变方,不圆的材料变圆,或者是对作文材料进行充实和发展,或者是对作文材料进行嫁接,或者是把作文材料进行化合,进行分解,或者进行置换,或者进行复分解;或是把奇思妙想、梦幻当成真实的东西来写;或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甚至是无中生有……总之,它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材料更加充实完备,能更集中地指向我们要表达的那个中心。从想象占有材料的丰欠程度来看,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圆满式想象

就是对已经占有的作文材料进行充实和发展,使这个作文材料更加充实和完善,更具有表现力,更能为我们所要表达的中心服务。在进行作文的时候,有时我们搜索到的材料并不完整,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但是我们又没有别的材料可以替代这个材料,这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运用想象来对这个材料进行“完美”的“修复”和“加工”,使它从支离破碎变成“完美无缺”,甚至是完美无瑕,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我们的中心或主题。比如要写一个坏透顶了的恶霸,而我们只搜集到他凶神恶煞地抓住一个可怜虫的样子,就可以沿着坏的这条思路往下想,把他欺凌弱小的丑态想象出来 ,让他能鲜明生动地展现出自己的“坏”来。再如,我们要写一个天真无邪的8岁小孩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但是只搜集到他去卖东西准备送实习老师的过程:他拿出了自己积攒的所有积蓄——一元五毛钱,约了另一个同学又凑了五毛,两人经历了激烈的心理冲突,根据自己的好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找寻和挑选,走遍了一个商场和一条街,最终买到了九个生洋芋,五个烂香蕉,八个新鲜得还没有成熟的桃子,满心欢悦地回了家……后面的事情就不知道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想象来充实后面送老师的部分,把这个孩子把礼物送给老师时的纯洁心灵和毫无功利目的的纯朴语言、对老师毫无掩饰的依恋之情想象出来,把老师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那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理想象出来……这样,这种天底下最纯真的爱就得到了平实而又深刻的展示。其实,这种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添油加醋”法。

2.嫁接式想象

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让猪生出象,让虎生出猫,让李结出桃,让鹿变成马……或把原本不相关的花嫁接到我们需要的木上来,或把原本不相关的木嫁接到我们需要的花上来,使获得的作文材料能更好地表现我们的中心。比如要写一个人正在变好。他原本是一个很坏的人,我们搜集到的材料中,坏的太多,好的太少,但是,为了能使他朝好的方面发展,我们不得不适当放大他的进步,给他以改过的信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可以把别人做的那些好事移植一些到他的身上来。在这个移植的过程中,仔细捉摸他的进步动力,想象他变好的理由,并使它逐渐覆盖那些已经有些“发霉”了的东西。在作文材料的获取过程中,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搜集方式,可以说,所有的神话、童话、寓言、科幻等作文材料的来源都与这种想象方式密不可分,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虽为兽类,但是作者给他注入了人的思想、神的本事;《猫和老鼠》、《蓝猫淘气3000问》、《封神榜》、《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等等,如果没有这种移花接木式的想象的参与,作文材料就无法获得。凡是用到比拟的文章,都离不开这种想象方式。

3.化合式想象

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获取作文材料的时候,把两个原本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材料拉到一起来,把我们要的那一部分留下,并把它们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更富有表现出力的材料的心理过程。比如要写一个同学的好,我们得到的是两个同学的相关材料,这时,就可以通过想象把这两件好事都合理的安装到这个同学的身上,让他的优点或品性得到更好的表现。这就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具体做法,

4.分解式想象

就是在搜集作文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是一块内容纷繁复杂的综合性作文材料,这个作文材料的内涵远远地超出了这次作文的要求,它的其中某一个部分就足以表达这篇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因此,就可以从中切取一个部分,并把它进行充实和加工,使它成为这次作文的最佳材料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比如要写一个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搜集作文材料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一场完整的篮球比赛过程,这场比赛中能体现出若干人的某一方面的品性特点,当然也包括这个人的。这时,我们就可以以写这个人为核心,把别的人都当作他的陪衬,把材料意义都集中地指向他,并对他相关的表现进行合理的想象加工,使他更能集中地展示这个人的有关魅力。

5.置换式想象

就是在获取作文材料的时候,得到的不是一个材料,而是一组相关的材料,但是这组材料虽然与作文的中心有关,却又都不能拿来就用。如果我们把这些材料进行支解重组后,就出现了很多个不同的独立的材料,从而得到我们翘首以待的材料的心理和思维过程。在这种想象中,我们不仅得到了本次作文需要的材料,而且还为其它的作文准备了“预制板”,所以这种想象方式对于作文材料的获取是很有用处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人的棒,搜集到的是两个人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都是正反两方面的,为了把这个人写得更棒一些,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材料进行部分的交换,让这些材料能更好地承载我们的中心。

6.梦幻式想象

就是用像梦幻中的那种跳跃性的想象思维形式去获取材料的心理和思维过程。其实做梦也好,幻觉也好,它们都是想象的基本形式,只是这些类型的想象时空跨度大,不遵守现实原则。可以从天上到地下,可以从天堂到地狱,可以死而复生,可以为所欲为,生活场面可以是瞬息万变……。但是,正因为不遵守现实原则,可以为所欲为,就为我们想象作文的材料来源提供了一条方便的路径;当然也为一般作文材料的获取提供了方便。我们把这种梦幻的思维方式借用到作文材的搜索中来,在寻找材料时,也以一种非现实的方式去进行想象,把我们认为符合要求的那些材料进行必要的整合加工,进行合理的放大甚至是“不符合逻辑”的夸张,让它成为我们需要的那个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用的想象就是梦幻式想象。比如在写有关未来和过去的想象作文,这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想象和思维方式。

7.异想天开式想象

就是用突发奇想的方式获取、加工作文材料的心理和思维过程。为了表达的需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材料不是现实生活中顺手就可以拈来使用的,现成的材料我们用不了,不现成的又没有,怎么办呢?可以采用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个假设,把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结果当成事实来写,这个假设和结果都是想象的。比如我就是杨利伟,当我坐着航天飞船在天空遨游的时候……;假如我是市长,我要做些什么等等。写这种作文,如果离开了异想天开,离开了突发奇想,就写不出来了。只有充分地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上大胆的异想天开式的想象,才可能获得相关的作文材料。再如写20年后的人事景物。20年以后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没有谁能把它确切地描绘出来,这样的作文怎么写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在当代科技的前沿,用发展的眼光去估测20年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或写出人物的巨大变化,或写出事情变化发展的动因和现实,或写出景物的变迁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能从目前的生活中找到相关人事景物变化发展的蛛丝马迹,并能较好地进行大胆的设想和想象,把他们应当拥有的变化想象出来,并描绘于笔端与别人一起分享。

8.无中生有式想象

就是用虚拟捏造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作文材料的心理和思维过程。我们之所以把这种想象称之为“无中生有”,并不是因为这些想象毫无根据,真是无稽之谈;而是想象的依据并不在我们的显意识之中,要说出个所以然,我们还真的一时说不清也道不明。不过,我们总有那种感觉,或莫名其妙地就把作文材料给“想出来”了。这种近乎直觉或顿开茅塞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无中生有的主要形式。正如鲁迅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临时把相关材料进行大胆的拼凑与组合,捏造出一些我们需要的人事景物来,又大胆地对这些东西进行改造和加工,使之更加充实完美,能有力地承载我们的作文中心或主题。

真正弄清了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作文和作文教育教学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想象的作文篇2

爱迪生因为想象才能获得奇迹。

居里夫人敢于想象才荣幸获得两届诺贝尔奖。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作出了成绩,获得了自己应得的荣誉。世界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富强了。人类文明也因为他们的努力而进步了。人类要感谢他们,而他们要感谢的又是什么呢?是想象的力量。

李白因为有了想象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洒脱。才能有“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闲情“斟一壶酒,云游四海”的雅致。

曹雪芹也是因为敢于想象了才有了绝世佳作《红楼梦》。

辛弃疾,海子,村上村树等等成功的诗人,作家他们不也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获的了后人的赞誉。世界文化世上因为有了他们而变的蓬壁生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人类文明也才取得了不朽的成果。人类理所当然的需要感谢他们,而他们感谢的仍会是想象的力量。因为正是想象的力量给予的他们一切。

有人说过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我说人类因想象而伟大。其实。想象就象是一朵在天空飘的云。可以把你拖的很高很高。站得高,看的远。有了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想象的作文篇3

这天,国际科研会老会长弗莱克·杰克突然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明了现在环境的恶劣和臭氧层的变化,并且代表全球人民向我要求发明一种环境美化机。我一向不爱拐弯抹角,便豪爽地答应了。可这终究是一件难事呀,于是我为了寻求灵感,悄悄地“潜”入了工厂,在那里我看见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很多人都养了一种名叫“卢”的动物,虽然它能净化空气,但很不易养活,并且价格昂贵。我便买来一只进行解剖实验,在它的身体里原来有一个过滤膜,通过过滤找到尘土中的病菌来充饥。这时我灵感突发,飞快跑回家里,冲进实验室。在里面工作了8天8夜,终于研制出了第一台美化机。它主要是吸收空气中的尘土、病菌和二氧化碳,再经过过滤、消毒、扫描、清除,便能排放出清新的空气并且不会伤害人的身体。次日,我将这一发明投入了生产,并且公诸于世。

有一天,一位朋友找到我,他问我,为什么不申请专利,我笑了笑,说道:“我的发明是人们给我的灵感,我不过是把它发明成机器罢了,真正应该申请专利的其实是人们,难道不是吗?”

点评:

1.开篇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句概括了时间的变迁,将读者直接带入了20年后的生活。文章想象丰富,设计合理。

想象的作文篇4

写作教学如果采用目标教学直入主题,害怕作文的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黄博士的导入在不露痕迹中引出了教学的目标,并且让学生感觉想象是那么的容易,像家常便饭一样,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想象。我们看看导入:

师:我是第一次到海门。看到海门的孩子,特别高兴。得知这一次来海门,我就在想:海门是不是离海很近?如果是这样,空气里一定有海风的温暖与湿润;如果在海边,一定可以看见像白马一样奔腾的波浪,看到水天相接处的漫天云彩,还有扑扇着翅膀的洁白海鸥。这样的情境很美,是吗?你们看,我虽然没有来过海门,心里却早就有了一个海门。你说,我心中的海门是怎么来的?

生:想象。

师:其实,想象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每个人都可以想象的。大家一定不要小看了想象,不要以为它只是有助于我们的习作。你信不信,想象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眼前的这个世界叫现实世界,因为想象,我们还拥有一个奇妙的想像世界。跟你们第一次见面,大家还不太知道我。我介绍一下自己。我的名字叫——黄耀红(板书)。看到我的名字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请说实话。

生:老师是个书法家。

师:你是说我的字写得不错。谢谢。还有吗?

生:你的名字,让我想到了红色的太阳,特别美。

师:非常好!你由名字展开了想象。

生:从你的名字里感觉你特别有灵气。

师:为什么有灵气?谢谢你,这么会鼓励人。

生:老师,你的世界一定是五彩缤纷的,因为有黄和红两种色彩。

师:你很善于发现。确实,老师的名字里有两种颜色。我问你,你们由黄与红这两个字,能想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色或画面?

生:我想到了月亮当空。

师:月亮什么时候是黄色的了,在你的诗境里是黄的,对吗?

生:我想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夕阳在山边,还有余辉,染红了天边。

生:我想到了秋天的田野,涌起的金黄稻浪。

生:黄色,让我想到了春天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的,很灿烂。

师:你的想象里不仅有颜色,还有花的芬芳。那红色呢?

生:红色有月季花,玫瑰花。远远看去这些玫瑰,像火一样红。

师:玫瑰是很多情的哪!我的名字用了四十多年,今天才知它如何具有诗情画意!

生:我仿佛看见了秋天红色的枫林,树叶如同小巴掌一样,向我们招手。

生:红色还让我想到了春节的时候,红对联,红灯笼,红包,都是一片红色。

师:红,让你想到了传统文化节日里那种喜庆的气氛。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你看呀,我只写了简单的三个字,你们就想象到出这么美丽的情境与画面。全是想象的神奇!其实,我的名字很普通。大家的名字,都可以想象出更美的画面。回去之后,我们试试看,说给爸爸妈妈听。

想象的作文篇5

关键词:情感载体;想象;文学创作;物我同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41-01

想象主要有三种:其一,所想的这个“象”可能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复现,这叫做再现想象;其二,它也可能是对某种抽象的东西进行形象化,这叫比拟想象;第三,它还可能是凭空地将此物想成彼物,将无物想为有物,将常物想成异物,这叫虚构想象。相对于再现型想象来说,后两种又叫创造型想象。

一、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作家的情感或者是深沉的、郁积的,或者是激烈的、火热的,这些情感往往会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作家一旦获得这创作动力,就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调动起记忆中的具体表象,来承接内心的复杂情感。

一般来说,作家的经验与感受都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作家的生活面无论多宽阔,对生活的了解无论多深广,都无法穷尽一切生活领域,且作家生活中的时间、空间与经验具有历史流动性,而艺术创作则需对时间、空间与生活经验进行共时性的把握。因此,作家就需要通过想象,将创作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相分离,从而进入到物我同化的世界。

二、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

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借助想象,作家可以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可以追溯至几千年的过去,也可以展望几万年后的未来。所谓“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所谓“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等,都是中国古文论家刘勰对艺术构思中想象机制的生动描述。[1]

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想象可以弥补作家经验的不足,它好比一位机灵的引路人,能够帮助作家描绘出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世界。通过想象活动的参与,屈原可以上叩天庭之门,但丁可以下睹地狱之苦,孙悟空可以大闹三界,读者非但不指责其无稽虚妄,还会为这满纸“荒唐言”而忧喜悲欢。

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作家只有发挥想象的作用,才能使作品中反映的生活更真实、更典型、更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深刻的主题。[2]文学创作就是需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大胆的想象,打破时空的界限,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事物,把古今、物我交熔于一炉,熔铸成优美的艺术形象这样的作品,才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才能永远吸引人们热爱它、欣赏它。

三、想象可以把抽象的哲理或感情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他认为“意”是不可以用“言”来传达的。那么,在概念语言难以传达审美意识的情况下,文学将怎样实现自己的言说呢?

面对这种情况,刘勰提出了“拟容取心”,即把形象的创造视为文学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想象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这里所说的“无”类似于老子的“無”,是指那种人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但是又确信其有的对象,即似无而实有的对象,这个“无”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而已,比如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就需要作家通过想象与联想,用语言将其转化为感性形象来描述,这个形象仍具有具体可感性。正如刘熙载所说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3]

表现“愁”这种心绪,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闲愁之情的琐碎、弥漫、无绪、轻盈。李清照的“剪不断、理还乱”,是思绪万端,愁肠百倍的可感形象。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在江水绵延的流动中给愁赋予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写出了愁思之中的无限悔恨。那些原本说不清摸不着的心绪感受,通过诗人的想象外化成了鲜明生动甚至恰如其分的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的想象力,也不得不承认想象的巨大作用。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作家通过想象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可以突破概念语言的束缚,把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领悟和感情倾注于其中,而一个个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又以其感性形态激发着读者的想象,给他们以暗示和启迪,将读者带入形而上的层面,从而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触其物的真切感受。

四、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

想象能够深化和强化审美情感,将人的情感与生命意识移注到这些审美对象上。将不具有人性、人情的对象通过想象外化为作家自己的心理感受。由于作家的体验,作家的想象,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已被知觉化、情感化、生命化了。因此作家笔下的生活就不那么“客观”了,而是经过作家感觉的折光、情感的涂染、想象的修饰、心智的灌注、理性的过滤之后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他们往往共同存在于艺术创作过程中,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想象在文学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意义是任何其它因素不能替代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创作,这是人类文学创作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公理。要繁荣文学创作,就必须使得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的想象得到更长足的进步、发展。随着人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对于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方式——想象的探索和追求,肯定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M].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296.

想象的作文篇6

放暑假了,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我要在暑假中度过一个冒险旅程!一切准备好后,我上路了。由于我太高兴了,就跑了起来。跑着跑着,竟不知走到了那儿。一开始我还有些害怕,但又转念一想,这就是在冒险呀,又不由得兴奋起来。

走了一会儿,我看到了一座小房子,就走了进去。只见里面有一位老爷爷,他头发花白,手中拿着一根漂亮的小棒。他见了我,像见了一位老朋友似的,亲切地对我说:“我等你好久了。”说着,把小棒往我身上一点。我有些疑惑,便问:“老爷爷,您这是干什么呀?”他说了一句“你已经会魔法了,像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希望你好好使用!”就不见了。

我又上路了,老爷爷的话时时在我耳边响起。对了,不如用魔法治理一下沙漠化的问题!说干就干,我变成了一只小鸟向沙漠飞去,不久就来到了沙漠。我想:现在的沙漠化十分厉害,再不制止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我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小仙女,立刻把所有的戈壁和沙漠统统变成了绿洲,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在那儿快乐的玩玩耍。

我变成了云彩来到另一个城市。咦?这里的环境很好也有许多漂亮的小楼,路上怎么就看不到人呢?忽然,一阵狂风吹过,一个飞碟下来了从中走出了极为全武装的外星人,它们放肆的抢劫,谁也不敢反抗。我气极了,变成一位女超人,左一拳,右一腿,可对它们毫无用处,接着,它们开始向我进攻,力量十分强大,我抵抗不住,中弹了,倒在了地上。天山的神仙靠到了十分同情我,便赐给我无穷的力量。我在次复活,当然,不需多大工夫就把外星人打倒了。市民们都出来为我欢呼,还让我作他们的市长。我谢绝了,因为我还要做更多的好事呢!

我又来到一片沼泽地,那里阴森森的,黑暗似乎要把我吞没了。我又变成了一个手电筒照着前方,一个人也没有,我跳下去,变出一个仙棒,把这里变得十分光明,后面又来了一个九头怪,,我正要把它杀死时,九头怪说话了:“不要杀我呀,我是东海的小龙女,是一个巫婆把我变成这样的,除非把下的一根头发,才能解除魔法。”我变成一个小虫子,偷偷的溜到巫婆的房里,?z拔下一根头发,交给了小龙女。这时,头发说话了:“黄四娘家花满蹊,”我对了一句:“千朵万朵亚枝低。”说完,小龙女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女孩。我告别了小龙女,继续我的冒险旅程……

想象的作文篇7

一、合理想象的边界浅述

何为合理想象?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所理解的合理想象,是指具有一定年龄(心理)阶段特征的想象。对于高中作文而言,合理的想象肯定不是指将小孩子的脸形容成红朴朴的苹果,也不是将自己的同学想象成穿越到古代某个朝代的风花雪月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不符合高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也不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放飞想象应当是需要边界的,天马行空与胡思乱想看起来泾渭分明,但到了具体的某个事例当中是难以区分的,是需要理性界定的。

在一个作文教学的论文当中笔者看到这样的一个实例:某教师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寻找到了一个作文教学的契机,即在诗歌《相信未来》的教学中,利用诗歌中的两句话“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引导学生去思考朗读此诗时,原诗中的“手指(掌)”是读成“手指(掌)”,还是读成“手/指(掌)”。笔者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叫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看起来是语文工具性的问题,实际上演变成了人文性的问题,变成了引导学生领略诗之意境,发挥读诗想象力的教学过程。此时,作文教学不纯粹是作文的教学,而是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也不纯粹是作文技术的教学,而是将诗的意境作为想象力培养的契机。笔者以为,这样的作文教学过程,较好地把握了想象力的边界,就让学生围绕诗的意境展开想象,从而去判断原诗如何断句。再仔细分析下去,这样的教学设计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恰恰又是对想象力边界的准确把握。

在作文教学中把握想象力的边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高中作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作文无病,不能让学生作文中堆砌毫无内涵的胡思乱想。

二、合理想象能力的培养

高中作文教学中,合理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看,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而在想象力方面表现得有些参差不齐,高中作文教学之难,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借助一个经典的判断“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那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只可能在想象的过程中得到最佳的培养。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可以存在两种思路:一是专题的想象力培养;二是将想象力培养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这里笔者想着重阐述的是,在这两种思路当中,如何有效地给想象力培养划出一条合理的界线。

先说想象力的专题训练。笔者曾经在作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去感受李白诗中的想象元素,这是一个学生具有丰富认知基础的事情,笔者的努力方向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提取出其中的想象因素,并内化为一种作文的思路,从而为自己在作文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奠定基础。实际教学中,不出笔者的预料,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李白想象力的认知就停留在其夸张的语句上,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写实元素,如桃花潭的客观存在,庐山瀑布的日夜下流等;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去写意,是李白夸张诗句背后的心理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的“写意”最好能够理解为“写出诗意”,“意”是想像的代名词,“写”是想象的外在行为。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知道在现代文的写作当中,想象其实就是对客观事实进行详细观察之后去进行合理的发散或夸张。譬如有学生在对“深入灵魂的热爱”进行想象的时候就写出这样的话:桌上笔筒里的一支中秃的毛笔刻画着十三个年轮……五岁时跟着父亲写毛笔字,毛笔上的毛疏了,父亲的头发也疏了……基于写字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我感觉到父亲给我的不仅是生命,还有深深的中华文化魂……。这样的描述中,有想象且合理,有感性亦有理性,可以说是一则好文。

再说想象力的隐性培养。其隐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教《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课文时,其实都有想象力培养的因素:基于基因组计划而想象未来的医疗技术;基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伤结局而续写二人身后的传奇,这些想象都是基于文本而不逾合理界限。可以说,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力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三、合理想象支撑的作文

教学经验证实:待学生有了合理想象的能力之后,在其它写作能力具备之时,学生的作文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就本文的阐述而言,仍然需要强调的就是以合理想象去支撑所作之文。

如文首所说,合理想象是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高中阶段的学生以理性思考奠定人生基础,因此过于侧重稚趣及超越时空的想象均不适合在高中阶段进行强调。合理想象支撑的作文能够达到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创作需要,也适合作为高中学生写作能力评判的依据。合理想象支撑的作文仍然强调在写实的基础上写意,强调思维的翅膀带动的是对实际生活进行体验的血肉之躯。

想象的作文篇8

一、引导观察,丰富想象

观察是认识事物,积累知识,丰富想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各种事物,注意观察,勤于思考。首先要确定观察目标,明确的目的。其次,要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比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等;在观察时,教师可做必要的讲解,并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观察得全面、具体。最后,还要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插上联想和想象的双翼。比如观察一棵松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可启发想象:从整体上看,这松树像什么?这松树的叶子像什么?这落满雪的松树又像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松树就像一把绿绒大伞。松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松树又像一位保卫祖国的勇敢战士……。松树的叶子翠绿翠绿的,像针一样。落满雪的松树就像塔一样,一层一层的……。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胆想象,文章便能写得有血有肉,再也不愁“没米下锅”。

二、利用教材,开拓思维,发展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由此及彼,联物及类地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由相近、相关的事物开展想象

如学习许地山的《落花生》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由朴素无华、甘于奉献的花生上进行联想:谁像花生一样,在默默无闻地位社会做贡献?学生打开思路,联想到了一个又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并从中体会到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平凡而伟大。

2、填补课文空白,激发想象

有的课文为行文需要,言简意赅,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此处,便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凡卡》一文,结尾写到:“凡卡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文末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可引导学生想象: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爷爷会带他回乡下吗?等待凡卡的又是怎样的命运呢?于是,学生心中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思绪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悲情故事便流诸笔尖。

3、借助课文插图,写想象短文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想象的形象支柱。有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有意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课文的中心。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声情并茂地叙事,或生动形象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畅想,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得以诱发。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教师可借助插图(丑小鸭在湖边芦苇悄悄地过日子,样子很伤心。)引导学生想象:丑小鸭悄悄过日子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于是,学生开始想象,有的说:“没人照顾他”,有的说:“没人跟他玩”,还有的说:“他常常偷偷地哭,怕被人欺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透过插图,想象着丑小鸭艰难生活的一个个场景。这时,要求学生写下短文,便是水到渠成。

4、想象拓展,创造性复述

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加以想象拓展,完成创造性的复述,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如学完短小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并加上动作、表情,创造性地复述,还可以拓展学生思路,结合实际,讲讲类似寓言中的例子。这种训练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实现了从仿到创的过度。

三、加强课外阅读,不断培养想象能力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说过:“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而想象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展开想象,就要认真阅读和仔细品味文章的意思,一旦领悟,想象就接踵而来。

想象的作文篇9

关键词:想象;文学创;功能

一、想象的重要性

想象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大脑结合记忆中原先存留的感性印象,经由改造、拆分、重组等再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

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不论是虚构出的人物,还是由这些人物串联成的故事,还是这些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和环境,可以说,没有想象,许多文学作品就丧失了其灵魂。从小的方面来说,一句话、一个修辞,也需要想象力的辅助才能显得更有力量,比如李白的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大的方面来说,整个文学作品的框架和情节等,都需要借助想象力的翅膀才能更加丰满。

二、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系列作品之一,以都市心灵修行课为主题,以小说为体裁,借助名校毕业生若菱在都市生活工作的人生起伏展开讲述,并将其作为与神秘老人对话的内容,徐徐展开作者自己对人生课题与生活智慧的理解。该书发行后收获了广大的读者,也造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以下结合这本书,浅要分析一下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

1.想象辅助创造

一部作品从萌芽到诞生的整个过程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正是借助想象力,才创造出了这一趟修行之旅。首先是创造人物,借助想象作者才能跳脱出来,虚构出若菱这个女主人公来代替她,代替千千万万的都市白领来在工作、生活中起起伏伏,也创造出了为了让作品更有说服力而来补充故事的人物,如坐在装满黄金的旧箱子上的乞丐、在光明处寻找遗失于其他地方的项链的女子、与若菱对话的古怪老人……;其次是用想象创造出故事脉络,人生在世,不可能体验别人的人生,但想象力可以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插上翅膀,在最短的时间内走过漫长的、真实或虚构的人生,并利用这样的逻辑脉络使读者的阅读不被打断。

2.想象加强审美

大部分人眼中,景点处的照片往往比现实场景更美,而我们也不可能见识所有的风景。这两点遗憾在文学作品中能得以弥补。想象能够加强审美,首先从作者角度来说,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所处环境的描写不一定是现实的,有时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而利用想象力营造了这样一个场景,比如,我们以为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皇宫,所以安徒生也生活在皇宫里,但去丹麦安徒生居所参观后,我们才知道安徒生也只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我们所喜欢的那些童话都是他在一栋简陋的阁楼里完成的。就是靠想象力,安徒生把阁楼“改造”成了皇宫,加强了读者美的享受;从读者角度来说,作者的描述本已经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为读者织成了一个美妙的环境。在这层想象之上,结合作者的描述,不同的读者会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构造出他想象中的场景,这就构成了双层的想象,让风景变得更具美感。

3.想象强化作者的主观性

想象能强化作者的主观性,也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主观性的体现。很多时候想象发生在创作之前,也正是由于平时的想象,为作者积累了一个个故事情境和感悟,这种想象由一个零散的小点逐渐越滚越大,激发了作者去把这零星的想象转为真正的创作,从骨架到血肉,直至成形,作品中的每个感悟都是作者本身在生活中的所遇所见以及由此引发的所思所想,是作者思想的浓缩和精华。其次,想象力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凸显自己的思想。本书作者以“若菱”的第一人称和作者本身第三人称的形式完成了整本书的诉说,事实上作者是借助想象把自己的主观性想法通过这两种人称的方式展现得更加饱满和全面,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古怪老人问若菱的问题也正是作者想要问读者的,从而使读者愿意从作者的主观性角度去思索自己。

4.想象让感受更深刻

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书中这些人生哲理是需要去体会、去实践的,而头脑的了解并不能造成任何的改变。”诚然,就像网络流行语所说,即使知道许多道理,许多人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人生智慧看似很简单,但当局者迷,或者我们不会跳脱出事件本身来用大局的眼光看待它。但作者依靠想象,先用简单的故事博人一笑,接下来再把读者套进故事去感受,再带领读者跳出故事来去审视自己,这一点在本书的自序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德芬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让读者们先觉得那个只在光亮处寻找钥匙而不是在丢钥匙的地方找的女子愚昧可笑,一掉头用这个小故事替换到我们的人生追求之旅所犯的错,把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浅显易懂地指出来:我们费尽辛苦地找,却找错了地方。

作者依靠自己的想象,创造了文学作品中能令人更真切、更深入地认知的故事和讲述手法,让读者不只是浅显地知道这个道理,而是给读者机会去设身处地地思考和感悟。作为都市身心修行课,作者依靠想象,做到了让读者身心修行这一点。

总之,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是无可取代的,想象力依附于作者,又作为文学作品创造的灵感推动了作者去创作,贯穿了一部文学作品诞生的整个过程。通过作者的想象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新视界,并把这种想象力延续到读者身上,构成作品的二次想象。想象的完美使用,也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想象的作文篇10

关键词:遣词造句 写法手法 修辞手法 作文想象力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83

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繁复的工程,需要我们教育者认真思考研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关键的词语句子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从修辞书法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从作文的结构出发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从作文的写作方法训练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还可以从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等等。这些途径是培养学生作文想象力的最佳途径,是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学成果。

一、从赏析课文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作文教学在于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此理。在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上,我们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语句进行训练。如古诗词的教学,这方面的语句就特别的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是什么样的一个的潭,能引起大诗人李白如此的雅兴呢?桃花潭的美景又是如何的呢?是不是桃花开的非常的多,满山遍野都是桃花呢?教学中,我们就要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想象。然后,再让学生想,水是什么样的水,真的就那么深吗?也许真的就那么深,也许是作者的夸张,为的是下文的抒情。潭水是永远流不尽的,那么汪伦和李白的感情也是和流水一样,源远流长的。这样既分析了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作文想象力,可以说是一石三鸟的教学效果。还有李白的诗句,“手可摘星辰”。人的手有那么长吗?不可能啊!天上的星星有那么低吗?也不是啊!那么李白是怎么摘到星星的呢?学生自然可以想到“危楼高百尺”。是楼高啊!这个楼有多高呢?作者没有直接写楼怎么怎么高,而是通过人站在楼上一伸手可以摸见星星来写的,这是侧面描写。教师分析到这里,学生就会在脑子里构建一个高楼的形象,可以顶到天上的高楼。这种大胆夸张的艺术手法,正是李白作文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所以,我们随手拈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就能水到渠成,毫不费力。

二、从文章结构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现在教材中六年级作文《穷人》这一课,内容结构比较繁复,对小学生而言要把它完全理解掌握尚需一定的时日。但是,我们就其中的某个方面,不妨探讨一下,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课文的结尾就很独特,丈夫最终决定收留下两个孤儿,桑娜拉开帐篷,当丈夫看到并排的四个孩子时,他会说什么呢?他是赞美妻子还是埋怨妻子事先不跟他商量呢?文章没有写。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分析课文,托尔斯泰为什么不写呢?那么写出来好呢还是不写出来好呢?教师这么一问,肯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探讨的积极性。这是写作手法的探讨,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探讨。主人公美好的心灵作者不发一言,让读者自己去评断,这比作者写出来的艺术效果要好得多。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来。这种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效果,正是我们学习掌握的技巧。

三、从写作手法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想象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他们的作文教学就停留在抄袭作文的层面上,压制学生背一些例文。这种背例文的方法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最后把学生的作文想象力给毁了,学生除了抄在就没有任何办法可想了。这点我在刚接手新生的时候体验的非常多。一听说写作文,学生马上翻课桌抽屉,看看作文选带来了没有,如果带了就欢呼雀跃,如果没带就灰心丧气。离开作文选就真的死路一条吗?后来,我通过调查才知道是填鸭式教学的恶果。怎么办呢?慢慢来吧。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知道了作文离开作文选也能写出好文章来。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培养学生作文的作文想象力。每当分析课文内容或者是写作方法时,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一点一滴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要素。具体怎么操作,每课有每课的重点,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大家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慢慢实施吧。

四、从修辞手法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有修辞手法的,比喻、拟人等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人往往犯的错误就是熟视无睹。很多教师觉得这个有什么好讲的,所以就忽视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在发育阶段,说他们想象丰富可真丰富,说不丰富也真的不丰富。简单的一个比喻,他们在用的时候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细一想,关键是我们教师没有培养好他们的作文想象力。比喻需要事物和事物之间进行联想比较,找他们的相似点,如果作文想象力不好你就找不出他们的相似点,也写不出通顺的语句来。比如现在的节令是秋季,身在农村的我们,每天看见地上成熟的高粱、稻谷、玉米、葵花等,树上成熟的大红枣、苹果、葡萄、梨等,天空中的云卷云舒、大雁南飞、天高云淡等,难道你的脑海中就只剩下一个“美”字?别人在看到成熟的稻谷时想到“笑弯了腰”,看到成熟的玉米时想到“金灿灿的牙齿”,你的脑海想到什么呢?真的无动于衷吗?不是的,是我们没有开动我们想象的武器,把这大千世界描绘一番。直接描写可能有点困难,也不能写出好的语句来,这时就调动想象了,运用修辞来描绘神奇的大自然。这样,我想一定能写精彩的文章来的,关键是我们在描绘大自然的时候作文想象力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