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读书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8 06:09:14

自制读书计划

自制读书计划篇1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 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2011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2011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2012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2011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

(6)各年段制定管理办法:图书管理办法,优秀读者评选及奖励办法、书香班级评选办法、“书香荣誉榜”管理办法等。

(7)各班制定班级阅读计划。 [1]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1月上旬为创建“书香校园”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学生的文化底蕴,突出校园文化特色,“让书香满校园”。

(1)每位教师给学生讲一个自己的读书故事,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

(2)各班开展一次“一路书香伴我行”主题队会,确立读书内容,为营造书香校园作精神基础。

(3)为了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便于教师指导,本学期确定四个阅读主题,每月一个,学生根据阅读主题自己借阅或购买,老师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4)开展第一届“读书节”活动。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中下旬为总结阶段。

自制读书计划篇2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在班级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班级的图书资源,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并在读书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活动主题:好书伴我成长!

四、活动时间:2009年11月

五、活动步骤:

1、确定各班的必读书目(附后)及选读书目。

2、制定读书计划书: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制定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做到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完成时间等。

(2)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各班根据制定的计划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主要利用午读时间和每周的阅读课,结合“读书博览会”、“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组织读书活动:

(1)每个学生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出一张读书小报。

(2)组织读书小报评比活动。

(3)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的读书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将好的读书心得向报刊杂志投稿。

(4)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

六、本月读书活动计划:

自制读书计划篇3

1欧美国家的阅读战略

1.1英国:让所有的国民都成为读者

英国,一个地理上的小小岛国,却是一个阅读率②大国。全英书业年产值高达40亿英镑,且四分之一的图书产品供出口。1998年,英国提出世界首个国民阅读年活动,宣传口号是“将阅读进行到底”,重点将2300万欧元资助给各个学校,让每所学校的图书馆可以购置价值1000欧元的图书。这项活动因收效良好被美、日、韩等多个国家所采用。

为贯彻“让国内每一个人都有阅读的能力并有能力阅读”宗旨,自1998年起,英国小学设置每天一小时的文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政府还拨专款用于培训小学教师如何上好读写课程。此外,还实施了“阅读起跑线”计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该计划以“让每一个英国儿童都能够在早期阅读中受益,并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基本原则,培养他们对阅读的终身爱好。”③英国政府还开展了旨在向英国贫困儿童和难以接近图书资源的儿童提供阅读帮助的“阅读是基础”运动。④

进入网络时代新纪元后,为适应数字阅读新趋势,英国还组织了在线阅读会等活动借助网络进行阅读推广。英国还开展了针对成人,特别是针对阅读能力相对较差的人群开展“快阅读”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接近九成的参与者读、写、说、能力均有提高。

1.2美国:国家领导人掀起阅读潮

纵观美国历史,几乎每一位总统上任后都大力提倡阅读,阅读推广早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议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时曾提出“美国阅读挑战”的运动,旨在改善美国的阅读能力下降等问题。

曾有调查显示:如果孩童在三年级结束前还未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那么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全美阅读评量结果显示,美国内陆大约70%的四年级生基本阅读能力较弱。据此,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制定了“阅读优先”计划,提出口号:“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这个计划拨50亿美元资助教育改革,希望儿童们能在三年级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2009年,奥巴马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誓言加大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财政拨款,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道路铺好坚实的基石。2011年,美国教育部将资助各个民间组织开展的“提高全美读写能力”的主题活动。

1.3德国:阅读从娃娃抓起

儿童时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在德国尤其注重婴幼儿时期的阅读教育。市面上有很多专门针对3岁以前的孩子的书,这些特制的书造型别致、材质多样:描写动物类的书也许会做成小猫小狗的模样,外表毛茸茸的,让小朋友在触碰、抚摸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情节故事方面的书会配上音效,从视觉以外的感官上刺激阅读。这类书无一例外的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将读书行为扎根于他们的心中。据德国书业权威杂志《德国图书商报》报道,针对0~2岁孩子的书已经成为德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强劲增长点。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类的逻辑功能由左脑控制,而视觉艺术类则是由右脑控制。在儿童学会读书认字以前,利用他目前已有的视觉能力,形成图画思维是一个有效的读书方式。因此,为婴幼儿特制的绘本、插画书应运而生。为普及绘本,德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与绘本相关的奖项、对绘本图书给予减税的优惠政策、对绘本创作给予资金支持等。目前,德国每年约出版8000种新的绘本作品,约占图书市场总值的8.8%。同时,德国也会引进国外的优秀作品。目前,引进版绘本作品约占绘本市场的30%。

由于德国一直把鼓励和吸引青少年儿童从小爱读书作为重点,使国民养成了自觉读书的习惯,直至今日,德国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购书热情,平均每人每年购书11本,人均花费110欧元左右。82%的德国人每天要阅读1小时左右。50%的孩子表示喜欢和非常喜欢读书。

2亚洲国家的阅读战略

2.1日本:屡次立法推广阅读

日本能成为一个阅读大国与其政府多年不间断的阅读推广努力是分不开的。日本在二战后就认识到要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让文化成为日本国民可以自由使用的权利。为此,日本政府多次立法,推广国民阅读运动。

日本将2000年定为“儿童读书年”。此举在于培养下一代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情商和想象力;2001年11月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规定了读书活动的理念、明确了国家、地区和公共团体在读书活动中的责任;2005年初,一项国际中学生学习能力调查结果表明,日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严重滞后,退居后位。有鉴于此,日本有识之士呼吁政府急需立法振兴日本图书文化。同年7月《文字·印刷文化振兴法》法案在国会通过,目的是继承发扬人类漫长历史中积淀而成的文字、铅字文化知识与智慧,致力于推动全民读书活动。法案确定了国家与地方自治体要增建公立图书馆,充实学校图书馆馆藏,日本国民应负有创造国民读书文化环境的权力和义务。同时确立日本读书周初日(10月27日)为日本全国“文字·印刷文化日”,指出,在日本读书周期间,国家与地方自治体应共同努力搞好多种活动,构筑全民读书氛围。2007年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又制定了《新学校图书馆配备五年计划》,并启动了1000亿日元的资金。上述法律条文的颁布为日本出版产业的发展和阅读活动的推广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

2.2韩国:读书文化振兴计划

2010年5月25日人民日报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图书是4.5本,韩国人均年阅读图书是11本。韩国在1994年就颁布了《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2007年议会又通过了《读书文化振兴法》,指定文化体育观光部为国民阅读推广的官方机构,并成立读书振兴委员会,每五年制定一份读书文化振兴基本计划。此法律实施很快并于2008年推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实施首年,文化体育观光部便向阅读推广基础设施、阅读教育、出版产业振兴、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弱势群体阅读保障等项目投资116亿韩元。

自制读书计划篇4

1引言 “古腾堡计划”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免费电子书网站之一。它由美国的迈克尔•哈特(MichaelHart)创建于197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拥有超过38000种精校图书向全球读者提供免费服务,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mobi、epub等格式的文件在亚马逊、苹果等厂商生产的移动设备上阅读。2012年2月,其Alexa全球排名已进入前5000位。“古腾堡计划”采用了分布式建设的模式,其图书大多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志愿者进行加工。由于志愿者在能力、素质以及工作热情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为保证古腾堡图书的质量,加强校对的精度显得日益重要。在这个背景下,2000年,CharlesFranks建立了“分布式校对”系统,以支持“古腾堡计划”图书的数字化文本建设。最初,这个“分布式校对”系统从属于“古腾堡计划”。2002年,它有了自己的官方网站。2006年,它成为单独的法人实体,但依然与“古腾堡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由这个系统产生的电子书,是“古腾堡计划”图书最重要的来源[1]。 2“古腾堡计划”电子图书制作流程 “古腾堡计划”的电子图书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是因为它既是免费的,又是高质量的。它的图书制作遵循着一个非常严格的流程:(1)使用在线的软件和数据库创建图书馆。(2)世界各地的内容提供者将图书扫描,并将扫描件上传到图书馆。“古腾堡计划”根据美国版权法对电子书进行版权验证,只有版权过期者才可以添加到计划的列表中。(3)参与校对的志愿者选择一本图书进行校对。(4)这时候,网站会显示给校对者一个网页,内容包括扫描文件和通过文字识别软件产生的文本文件,校对者通过两者的比对进行校对。这极大地减少了校对者的工作量。(5)除了修正文字识别软件所产生的文本中的错误,校对者还需标注原著中的粗体、斜体字以及脚注等内容。(6)校对是协作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通过互联网可能对同一本书的不同页进行校对。校对者在完成了对某本图书一页的校对后,可以再申请新的校对页,也可以退出校对。有意思的是,“古腾堡计划”并不鼓励校对者一天校对太多的页数,他们的建议是“一天一页”。他们认为,每个人每天对校对工作贡献的绵薄之力,最终会形成生产数字图书的强大力量。2004年,“古腾堡计划”的管理者自豪地宣布:平均每天有300~400个志愿者参与校对工作,平均每天完成校对页数4000~7000个,这意味着每分钟完成校对4个图书页。实际上,2004年以后,志愿者数量和校对页数总量等数据每年都有相当大的增长[2]。(7)校对过的图书页会保存在网站的数据库中,等待下一轮的校对。“古腾堡计划”的校对会有2轮,以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8)当所有的图书页都经过2轮校对后,“古腾堡计划”的处理软件会将其整合成一本完整的数字图书,并且再进行一次错误检查。由于一本书的校对很可能是由多人完成,因此这时的重点在于一致性的检查上。(9)通过检查后的图书会被归档,并上传到全球各地的镜像站点,向全世界提供免费阅读和下载[3]。可以看出,“古腾堡计划”的数字图书制作,奉行“质量优先”的原则。虽然它的图书数量并不太多,但涵盖了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另外也包含了许多非文学类的名家名作,而且这些都是相对可靠的电子文本,为世界各地的读者进行阅读、欣赏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分布式校对的几个关键环节 3.1分布式校对与集中化管理 “古腾堡计划”的图书校对和制作虽然是由各地的志愿者采用分布式的方法完成的,但其基础却是集中化管理。在版权认定、决定哪些图书可以进行扫描、校对与提交以及图书的整合、等方面,都不是由志愿者自由和随意地进行,而是由“古腾堡计划”的核心小组统一安排。“古腾堡计划”的管理者会在广泛搜罗图书的基础上对未加工的图书进行审查和鉴定。作为非赢利性组织,“古腾堡计划”准备加工图书的来源非常庞杂,很多图书来自图书拍卖会、图书馆的剔旧以及各类捐赠。志愿者会将这些图书的封面、封底和版权页扫描,送交“古腾堡计划”的版权小组进行审查。版权小组由熟悉知识产权领域法规的专家组成。只有通过审查的图书,才会被允许进行数字化加工。这一举措,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一旦通过了版权审查,相应的纸质图书会被送交个别志愿者,他们将书脊拆散后扫描,在得到扫描图像的同时,用文字识别软件产生与图像文件对应的文本,然后将这些文件上传到服务器。这一工作过程也是相对集中的,仅由少数较为可靠的志愿者完成,这样可以保证扫描与文字识别的精度。上传到服务器的文件进入“分布式校对”系统,在互联网上。这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志愿者就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分布式校对。在所有的工作环节中,项目管理员(ProjectManager)、后期制作员(PostProcessor)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管理员负责监控数字图书的制作过程,后期制作员负责在校对完成后整本图书的整合工作,包括确定图书的题名是否正确、图书结构是否完整、是否有缺页等[4]。可以看到,“分布式校对”系统的设计针对的是在电子书制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校对环节,它运用Web2.0的思维,利用众多志愿者的合力突破了图书数字化工作中的瓶颈。同时,在电子图书的制作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在目标确认、工作流程制定、质量监测、图书等环节均由专家进行集中化管理,遵循严谨的规范。 3.2校次的管理 为了防止疏漏和失误,“古腾堡计划”电子图书的分布式校对并非一次成型,而是坚持多次交叉校对。他们把不同阶段的校对文本分为“铜文本”(Bronzee-texts)、“银文本”(Silvere-texts)和“金文本”(Golde-texts),这与中国古代校雠的“三校”制有异曲同工之妙[5]。“铜文本”指那些处于最初校对阶段的文本,任何注册后的志愿者都可以在上面展开工作,主要任务是清除用软件进行文字识别所产生的错误。新加入的志愿者只能从事这一阶段的工作,整本图书的后期加工与合成则由富有经验的资深志愿者完成。“银文本”指那些已经经过校对并按照规定的编排格式整合成型、处于后期加工阶段的图书,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一系列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检查。“金文本”指那些完成了一系列校对、格式编排、后期加工等程序,提交到古腾堡网站供读者下载使用的图书。当然,这类图书的文本也并非不可更改。考虑到数字图书生产的复杂性,各个环节的工作稍有疏忽都可能造成错误,“古腾堡计划”建立起了强大的报错机制。志愿者和普通读者都可以向古腾堡的管理者报告其正式的图书中的错误。对于报错,“古腾堡计划”也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和标准,例如对目录错误和文本错误的报告区别对待,对如何报告缺字、排印错误等,都有具体的要求[6]。严格的校次管理,保证了数字图书的质量。强大的报错机制,使得“古腾堡计划”的图书始终处于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中。#p#分页标题#e# 3.3“阅读校对”环节 “古腾堡计划”的电子图书制作,有一个“阅读校对”(smoothreading)的环节,用来发现校对容易忽略的错误,他们欢迎更多的志愿者作为阅读者(SmoothReaders)参与到校对工作中来。这与中国古代强调的读校法有几分相似。读校法是重要的校对方法,对充分调动各感官的功能,避免生理和心理疲劳,实现优质高效的校对目标,很有作用。当然,对于阅读时是否必须出声朗读,“古腾堡计划”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古腾堡计划”将经过对校之后的文本放在一个专门的数据库中,供阅读校对者使用,每个文本之前都有对这些文本性质的描述以及阅读校对的具体要求,志愿者可以方便地查询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志愿者下载了文本后,就可以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发现影响流畅表达还是使自己感觉困惑的段落,志愿者都可以添加标注。当然,一些明显的错误,志愿者也可以直接进行修订。“古腾堡计划”建立了一个机制,使阅读者和进行图书的后期加工的志愿者能够很好地协同工作。当志愿者选择朗读某个文本时,可以通过网站发送信息给从事图书后期加工的志愿者,让他知道目前是谁正在对文本进行阅读校对。而阅读校对的成果,无论是有根据的改正还是无把握的存疑,又都可以通过网站及时地反馈给进行图书的后期加工的志愿者[7]。 3.4寻求更大的用户参与度 “古腾堡计划”电子图书的生产,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如何召唤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是保证“古腾堡计划”活力的关键因素。“古腾堡计划”在其网站上专门设置了“志愿者之声”的栏目,让志愿者代表现身说法,解释他们为什么愿意花费那么多业余时间进行免费电子书的制作,从中能够得到怎样的乐趣,从志愿工作中如何能够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彰显网站“创造和分享知识”的核心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腾堡计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来[8]。“古腾堡计划”非常重视网上宣传,尤其重视反向链接的数量。为此,他们专门制作了官方的按钮和广告横幅,植入了网站的链接,以HTML代码形式,鼓励各类网站和博客插入这些代码。这些按钮和广告横幅有80×15、104×40、104×90、104×104、468×60等不同像素大小,有的是静态的,有的有动画效果,以适应不同网站和博客的不同需求。随着“古腾堡计划”的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其反向链接数量不断增多,据Alexa的分析已经超过了3.1万个。众多的反向链接不但为网站带来了大量的读者,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志愿者[9]。此外,Facebook、Google+、Twitter等社交网络应用也被用于扩大网站的影响。“古腾堡计划”善于将大的工作任务分解细化,以适应不同志愿者的能力、素质和兴趣的差异。除了校对工作外,志愿者还可以承担提供纸质图书、烧制电子书光碟供没有互联网接入地区的人们使用、在网络上宣传等不同性质的任务。让人们做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事,这种理念也有助于志愿者数量的增长,有利于用户参与度的提高[10]。 3.5详尽的帮助文档和协作者社区的建立 由于参与电子书制作的志愿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为有效地协同工作,“古腾堡计划”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帮助文档,建立了一个FAQ中心,内容包括入门性质的概况介绍、分布式校对、格式编排、图书后期加工、项目的创建和管理、如何指导新手、建议、报错与开发、邮件列表等诸多方面。以分布式校对为例,帮助文档内容涵盖校对的指导方针、摘要、细则、为新手准备的教程与测试以及校对软件的使用指南。标准版和加强版软件的使用指南分别列出,以方便志愿者的查询[11]。“古腾堡计划”为参与分布式校对的志愿者提供了一个BBS论坛,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论坛分为新手入门、站务、活动、项目、社区、软件使用、基金会等子版块。如果志愿者在校对过程中遇到疑问,在帮助文档中又无法找到,可以在论坛中发表论题,寻求帮助,展开讨论。论坛的活跃程度较高,共拥有超过10万的注册用户,发表了超过70万的论题。协作者社区不但是志愿者答疑解惑的平台,也是志愿者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2]。 4古腾堡模式的借鉴意义 实践证明,由众多用户参与内容建设的Web2.0方式,比闭门造车要有效率得多。目前国内有许多失去著作财产权保护时间限制的图书,包括大量有价值的古籍,并没有进行数字化加工。许多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想要进行这一工作,因为庞大的工作量又没有充足的经费和人员支持从而裹足不前。如果我们能够参照“古腾堡计划”分布式校对的工作模式,动员大批志愿者参加图书数字化工作,并让成果能被全社会所用,无疑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大盛事。 “古腾堡计划”以其严谨踏实的作风为人称道。这提醒我们在图书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奉行质量优先的原则,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协作与分布式的工作,离不开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也应当注重顶层设计,理清各工作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优化协调与控制机制,加强质量监控。这对于提高电子图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腾堡计划”自创建至今,历经40年,却历久弥新,风采依然,其运作模式与工作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自制读书计划篇5

关键词:名著阅读;课外1小时;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24-02

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它们凝结着先贤的思想和情感,更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因此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并具体规定初、高中生的阅读总量。初中就有《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等10部。好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的文学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做人的总体品位。

而被忽视的现象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着眼于课内,不注重课外;着眼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课外阅读拓展;着眼于教材的名篇教学,不注重课外众多名著的阅读教学。因此,教育大家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专门安排了“名著推荐与阅读”栏目。省“五严”出台后,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宝应县教育局于2009年9月提出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1小时”的相关要求。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1小时的名著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提高做人的总体品位,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现状:

综观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一是宏观层面上普遍存在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等现状。二是微观层面上无书可读的尴尬现状。三是中观层面上不会读书的学生较多。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意义:

我们要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方法、方式,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在名篇佳作中陶冶情操,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1.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除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义务教育“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里学会思考、感悟人生,能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

2.这是落实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2009年江苏实施了教育新政,学生有充裕的课外时间,如何促进学生课外有效阅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是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宝应县教育局又要求,2010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1小时的读书活动。这是为了认真落实教育部的名著阅读计划,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放飞心灵。

三、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有效实施:

1.首先要落实好两个目标:①是学生目标: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1小时活动,完成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阅读字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②是教师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其次要制定好三个计划:①教师制定好初中学生三年读书计划,合理安排每学期的读书目标,并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认知能力,总结三年读书计划的每一步进程,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各册中安排的“名著推荐与阅读”以及与名著相关的课文,提高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并有效合理安排阅读的篇目,做好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合理安排三年读书计划。②学生制定好读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明确读书的要求、内容、学习意途,做好时间安排,以及预期的效果等等。计划能指导学生有序读书,使读书的行为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被动读书认知到读书的快乐,从而体会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③制定好学校读书活动计划,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学生三年读书计划,落实好读书活动计划,安排读书汇报会、演讲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学生们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利用笔者申报的扬州市微型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有效阅读策略研究》研究的契机,通过开展“名著推荐与阅读”研讨会、上研究课、教学设计等形式加大教师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的效果。

3.最后要研究好评价方案:把课外1小时的阅读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中,制定可操作的方案,主要从过程指导、阅读效果、竞赛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农村初中语文课外1小时阅读的有效指导

在七年级教材《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导读的文本前,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比如阅读以自渎为主,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注释,写笔记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在导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课外1小时阅读,并利用有效合理时间,去理解,去吸收阅读带给我们的知识海洋,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指导。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笔者在教学《西游记》时,就播放《敢问路在何方》,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自制读书计划篇6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家庭,是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可见,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业成功有密切关系,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就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一、制定适宜的读书计划

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读书也不例外。每接到一个新班,我总是先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列出适合学生们阅读的书目,摆上书架,让学生们马上行动,让读书养成习惯。我在课堂上经常提醒他们: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就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并告诉孩子们: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制定了读书计划,孩子们就会为完成计划而付诸努力、付出行动了。“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去读书。一个不重视读书的班级,是一个沉闷枯燥的班级。为了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我首先从布置教室,营造读书氛围入手。图书角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学校给配发的每人4册书之外,我还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好书与其它同学共享。这样孩子们就有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就可以在书籍的海洋里肆意徜徉。

另外,班级的墙上定期贴一些有关读书方面的格言警句,随时提醒孩子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这些都是我们图书角、教室里的常见标语。然后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墙和黑板报的作用,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定期展示孩子的读书小报、读书笔记、制作的书签作品等等,这不但美化了教室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培养深厚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代媒体、视频等高科技新生物对人们视觉的冲击,以及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让许多人只知道追名逐利,却早已忘记了书香的味道。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喜欢上阅读的关键。赵恒《励学篇》中有“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我也告诉孩子们: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精心酿制的一杯美酒。所以,读一本好书,就等于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另外,在课内外,我经常有计划地向孩子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简介或者精彩片断,激发孩子“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我还适时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如精读、速读、浏览、圈点、勾画、批注、摘记等。通过指导,孩子们找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孩子的读书兴趣,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才会让孩子们明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真正意义。

四、享受无限的读书乐趣

英国作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怡情,就是让人感到读书的乐趣。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游戏让孩子感到快乐。为了让孩子享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我分时间段开展了“爱我中华诵读会”“好书伴我成长读书会”“我与好书为伴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畅谈读书乐趣,共享好书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我还会适时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孩子的读书生活,激发了孩子读书的热情,使孩子们如沐春风,孩子们时时读书,处处读书,读书就像呼吸一样自由。有些家长也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我们适时评选了“读书之星”和“书香家庭”。

自制读书计划篇7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可以说,公众阅读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图书馆工作的成功与否。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应该成为大家积累知识的重要场所,也需要成为全民终生阅读的重要伙伴。为了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就需要做好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当前,这一工作虽然做的比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本文就简要分析这些问题,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常见的问题

做好阅读推广工作,能够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作用,为全民阅读提供重要的场所。但是当前来看,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缺乏长远规划。要做好阅读推广工作,读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全民的需求制定短期推广规划和长期推广规划,使这一规划方案符合民众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这一工作,也才能够使这一工作的效果真正的发挥。但是目前来看,部分图书馆虽然制定了阅读推广计划,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只是间断性的举行阅读推广活动,并没有将这一工作长期推行下去。这种缺乏统筹规划的推广手段将影响到其工作效果的发挥,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第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化。通常情况下,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大多采用读书会、名家讲座或者是新书展览推荐的形式,这些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读者参加一两次还有新鲜感,但是多次参加这样的推广会,就会丧失兴趣,进而将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加之当前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阅读方式使得读书成为一种泛读,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将会使更多的读者远离读书。为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需要创新阅读推广理念,实现推广的多样化发展。第三,推广经费的制约影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有经费的支持。但是目前来看,经费问题是图书馆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这样使得推广活动没有资金支持,实际的运行效果并不乐观。加之图书馆缺乏合作创新的意识,并没有积极的争取和出版社、企业以及书商寻求合作,也没有利用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资金渠道来源单一,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对策分析

合理开展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能够更好的提升全面阅读兴趣,增加阅读积累。上文中简要分析了目前在阅读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本文就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第一,统筹规划,合理实施。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好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说,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也需要长期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相关人员必须要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的推广计划方案,并确保方案的贯彻和落实。

通常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是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执行的,这就要求该部门在制定推广计划的时候,要具有长远眼光和前瞻意识,能够以阅读对象为中心,制定阅读推广计划,并将其纳入到图书馆日常的工作当中去,以便更好的为推广提供政策的保障。

第二,创新阅读推广形式,实现多样化。为了更好的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从传统的思想束缚中走出来,实现创新化发展。这就要求推广人员要做好工作,先对读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制定科学的推广计划,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要保证活动的覆盖面,其内容要涉及各类社会主体,对象要面对广大的群众,要实现推广活动主体的多样性,针对社会中不同行业、年龄、受教育层度的人员展开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在推广主题上,则要求具有感染力和创意,能够激发人的阅读情感,让人自觉的去读书。除采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外,还可以举办亲自阅读会、中老年养生堂、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板块,涵盖社会各个年龄段,让不同的人都能够从阅读推广工作中受益。

第三,扩宽资金渠道来源,为更好的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针对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资金短缺的现象,相关部门在开展这一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寻求和各方的合作,拓宽资金的渠道来源,整合多方资金力量,将阅读推广工作做好。如要充分的发挥政府、学校以及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冰妖和社会群体以及企业合作,借助多方的力量和资金的支持,营造全民阅读的浩大声势。

图书馆和企业进行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图书馆可以借助企业的资金支持,将阅读推广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而企业也可以借助全民参与的机会推销自己的产品,宣传企业,进而使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升。因此说,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寻求合作,借助各方资金实力发挥阅读推广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的培养其阅读推广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阅读推广服务团队,将这一工作更好的延续下去。同时,需要加强阅读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为读者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为阅读推广工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的发挥阅读的作用,提升全民的知识积累,就需要做好阅读推广工作。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阅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任雪磊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年第8期

[2]金秀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现代交际,2015年第11期

[3]唐红 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的问题及对策 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9期

自制读书计划篇8

活动主题:

“校园溢满书香 好书伴我成长”

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应当是一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读书活动,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与书为伴,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的读书活动,特制订此读书计划。

活动目的:

1、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大力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思维的活跃、综合素质的提高。

3、通过读书活动,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活动要求:

1、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班队课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的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2、做好班级图书推荐工作。班级依据读书活动的要求,结合实际,为班级学生推荐一批好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阅、传阅、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购买等,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并管理好图书角。

3、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长,学会做人、处事、交往,从而在班级内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

4、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每周至少安排1-2节课的阅读课。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展示。

5、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摘录卡等,也可以采取主题班会和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开展读书活动。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

6、班级每个学生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并请老师家长负责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

7、合理安排读书时间,保证定时、定量完成读书任务。平时一般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读不少于半小时,在家庭挤时间读不少于半小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活动宣传口号:

1、我读书,我快乐。

2、书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

3、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4、与书籍为伍,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

活动成果展示:

1、举行读书征文比赛:征文形式可以是书评,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叙述读书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

2、举行背古诗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3、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4、举行书签制作、报刊剪缉、个人作品集锦、读书手抄报、读书成长册等展评活动。

5、开展 “背诗大王” 、“读书小博士” 、“阅读明星” 、 “读书小状元”以及“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等多种评选活动。

附录:

自制读书计划篇9

关键词:阅读计划;科学规划;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10-01

当下,受“择校热”的影响,家长、教师对学生分数格外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是“讲、听、说、练、写”的高效融合,课后安排习题强化训练,教师唯恐某一个环节疏忽,影响分数排名。在考试中,一些学生面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查,照样抓耳挠腮,愁眉不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的只是“技”,不是“道”。只有学生主动爱上语文学习、爱上阅读钻研,才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在一线教学近二十年,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本,开阔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感知人生体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受考试论分数的导向影响,课外阅读被“题海战术”所取代。初中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学生无暇顾及阅读,不愿阅读。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进步慢、成效不明显,不如学习基础性知识获取进步明显,一味追求考试分数上的“短平快”。新课标针对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知名学者朱永新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英国作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举行读书专题讲座,着力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读书可以静涤心灵、开启智慧,让学生明白“只要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一个人成才、成功、成就是早晚的事”的道理。学生端正了态度,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自然就会主动去阅读经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还需要教师积极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汲取文化素养。当前,图书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打着“励志”、“正能量”的图书大行其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指导学生区分经典名著与流行快餐读物的区别,品读名人传记、理论读物和精品小说,汲取人生进取奋斗的智慧,锻炼由表及里、直透实质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帮助其心理发育,矫正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学生坚定意志、陶冶性情。

二、打造书香校园,构筑阅读平台

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难题是可阅读书籍少和时间的匮乏。学生手头可供阅读的经典名著少,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许多学生并不具备大量可供阅读的图书,“题海战术”大量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必须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人人热爱读书的氛围。积极向教师和学生收集可读性强的书籍,建立图书站,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换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利用自习课和辅导课,为学生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适时开展“读书明星”评选,指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个人兴趣和爱好。

三、科学制定计划,让学生读有所得

1.科学制定阅读计划。古贤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引导学生科学阅读,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要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量化规定阅读的书籍和数量。可以利用七、八年级两年时间,指导学生在校期间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的篇目,寒暑假阅读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

2.指导阅读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师要把阅读方法及时地教给学生,使他们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益,从对文化名著的随意性、消遣性阅读变成鉴赏性、研究性品读,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读有所用。一是指导学生了解文本背景和作者。在阅读前,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序言、后记和目录,为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和写作目的有简要的了解,夯实深入阅读的基础。二是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经典名著中有学生未曾接触的词语和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查找出处,排除字词的障碍,积累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三是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对于经典篇章要反复读、吟咏读、做摘要,采撷精华;对于叙述性文字要简明扼要的浏览,节省时间。四是勤做读书笔记。要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书不释卷,也要手不离笔。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做摘要,抄名言警句,写读书心得,把阅读和思考相统一。

3.科学指导,释疑解惑。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是学生良好阅读的保障。初中生受知识和阅历的影响,无法完全领会文本所蕴含的含义、阐述的思想,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进行读书讲座,指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

四、建立阅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制读书计划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7-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然而,普通的中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的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一、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部分学生缺乏长期阅读计划

调查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的这一要求在实际中并未完全贯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有短期计划,也很有可能与阶段性的月考、期中考试有关联,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没有计划便没有阅读效率,直接导致在阅读上没有“量”的保证。从另一方面来说,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计划或只有短期计划表明他们在思想上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敦促和指导也有所欠缺。

(二)未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调查显示,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拿到手中的书只是随意翻翻,大多只形成初步的印象,真正能记住的东西很少。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分散学习精力,降低阅读效率,造成阅读的盲目与被动。

(三)家长与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有偏差

根据家长问卷的资料显示,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多数持保守态度。家长对待课外阅读,虽不像以前一样视之为洪水猛兽,但仍然持怀疑态度,更不会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正书”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学生学习成绩一旦下降,家长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归咎于课外读物,对课外书又会另眼相看了。家长、社会对课外阅读认识上的偏差一旦形成,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阅读。榜样能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心理,并能让学生比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同时,有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并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更利于阅读,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专题讲座,出一期黑板报、举行朗诵会,布置一些手抄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更为适宜。

3.激发学生兴趣,拓宽阅读环节。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前,首先要采用各种手段燃起学生的读书愿望。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特别是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阅读兴趣的激发,能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二)明确阅读目标,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课外阅读能使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感悟人生、认识自然,能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鉴赏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特别是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词汇和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积极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适当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针对性。

再次,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有的放矢,持之以恒。

(三)结合多种阅读方法,加以指导

第一,博约结合,粗精结合,培养阅读能力。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能突出重点,刻苦钻研某一方面的书籍,两者结合才能融会贯通。

第二,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发展思维能力。我们可采用分层次阅读由浅入深,进行指导,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第三,读审相连,化读为写,提高鉴赏能力。阅读中除了具有质疑的精神外,还需要学会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来加以审视。对初中学生来说,可以写成读后感,或者简评来提高鉴别能力。

总之,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严重不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教师要有深远的目光,广博的知识和常抓不懈的恒心,要以最大的热忱倾注其中,那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棵大树,必将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