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2 00:04:01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 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教育纵横分析优劣势

    一、西安旅游从业人员分析

    1.从业人员的纵向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国际旅游从业人员总数达22691人,比1988年增长了近乎一倍,年平均增长4.9%1)。其中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58.2%、20.8%和2.5%,合计占行业人员总数81.5%,为旅游行业人员流向最集中的部分。西安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基层、院校毕业生或外系统进入。从总体上看,西安旅游人力资源已有一定的规模,从纵向分析, 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图)。

    1978年~1988年,西安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其中1986年~1988年年增长率竟达41%。从业人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与改革开放后西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崛起时期相呼应。

    1989年~1998年,西安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处于波动性缓慢增长期,年增长率仅有1%。受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影响,西安入境旅游业该年跌入低谷,从业人员也相应缩减。到1990年,旅游经济有所恢复,从业人员也相应增长,但直到1992年还保持着低水平的增长态势。1992年~1998年之间,从业人员数量波动大,总数下降趋势明显,年均下降8.4%,这与这一时期西安旅游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高有关。由于1995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国内水灾的影响,入境旅游业有所回落,这两年从业人员总量也分别下降到1992年后历史最低水平。

    1998年~2002年,从业人数由12868人增长到22691人,年平均增长15.2%,增长速度较快,这与西安入境旅游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一致.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自然导致从业人员的迅速扩张。这一段旅行社、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发展趋势也与总人数变化态势相吻合,规模扩张快。

    2.从业人员的横向比较

    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1988年~2002年年增长率4.9%,而北京、广州和昆明分别为6.4%、14.5%和15.6%,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最低。相应地西安入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为5.2%,入境旅游收入年递增13%,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也最低。而且从2002年从业人员总量比较来看,北京为西安的7.5倍、广州更为18.6倍;就是国际旅游业略逊于西安的昆明,其从业人员总数也是西安的1.1倍多。这说明西安入境旅游业从业人员总量不足,已经影响到西安入境旅游业持续发展。从2002年从业人员行业结构来看,西安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在其总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高于广州,而低于其它两个城市;西安旅行社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北京、广州,而低于昆明;景点(区)管理人员所占比重高于广州,低于其他两个城市;车船公司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低于北京、广州,仅高于昆明。若从与行业规模成比例要求,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中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景点(区)管理人员和旅游交通从业人员明显偏少,需要补充。

    3.旅游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西安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旅游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层次不合理。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不少是近年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整个旅游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轻、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对西安主要旅游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平均不足20%,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80%以上。要赶上发达地区旅游行业人才学历结构目标,专科学历以上者为3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者15%、研究生学历者5%,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2)专业结构不理想。从专业构成看,多数从业人员非旅游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没有受到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据抽样调查显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总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仅有30%和20%的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类”或“外语类”专业。行业大多数管理人员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他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长期实践的积累,较少来自学校的系统培养。这就使管理上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从经验出发的痕迹,制约了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4.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据国际经验,人均产值达到1000美元,该国旅游业将会旺盛发展,2003年我国已跨入这一行列。且国内居民收入的前景进一步看好,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意识的变化,西安国内旅游发展前景将难以限量。其在今后5年内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渐近成熟期的西安入境旅游业,其在整个旅游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也将出现越来越数倍于入境旅游业的局面。因此,尽管人员需求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但可以肯定,从业人员增长主要出现在国内旅游业领域,入境旅游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境旅游因对外开放,从业人员会有一定量的涨幅,但主要表现为原有从业人员的流动。

    从行业结构看,旅行社人员数量相对饱和,主要是素质的提高,缺的是中高层次人才。饭店由于员工流失率高,加之基数大,所以仍是旅游行业的增员大户,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特种技术人才,高素质服务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需求。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管理服务人才,休闲度假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则十分缺乏。

    从地区需求结构看,西安市区的中、低档旅游人才及一般的服务人员相对饱和,高级管理、特种人才还有一定市场缺口。郊区尤其是郊县科班出身的旅游人才缺口很大,旅游人才缺乏在空间上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和条件较差地区紧缺。

    二、西安旅游教育发展与人才供给

    1.纵向过程分析

    西安旅游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纵观发展历程呈现如下特征:

    (1)西安旅游教育的整体规模日趋稳定,单体规模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旅游职业学校成立,国家旅游局投资与西安两所大学共建旅游专业,揭开了西安旅游院校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四个层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教育体系。据统计,到2002年底,共有旅游院校17所,其中高校7所,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10所,与1989年持平,趋于稳定。2002年每校平均在校生比1989年增长了370%,远远高于旅游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21.4%,可见,总体规模扩张趋慢,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发展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旅游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

    (2)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变化趋势与在校职专生、大学生总数变化态势高度一致,尤其是前两者,均随年代呈波浪形增长。原因是在大部分时间内,在校的职专生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于50%,有时甚至接近80%,所以二者发展的共性更大一点。高校扩招之后,职专生源数量下降,加之旅游服务业吸引力越来越弱,学校虽多方努力,但随着高校扩招的继续,抑制不了下降趋势,在2002年职专在校生大幅回落,高校在校生大幅上升,二者持平。三者前期发展趋势的统一是我国计划体制下教育政策高度一致的产物。

    (3)旅游专业学生总数、大学生和职专生数变化明显带有阶段性,基本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吻合,尤其与客流量的变化相吻合,仅涨落略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①缓慢发展时期(1989年~1994年)。1988年西安旅游教育已初步形成体系,有三所大学的旅游系承担全省旅游行业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国家旅游局及西北地区的旅游培训任务。旅游院校由14个减为6个,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缩减了8个,总体规模缩小。虽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年增长率只有5.1%。因西安旅游业这一段处于非常规发展时期,处于低级开发阶段,需要从业人员少。

    ②波动性增长时期(1995年~1999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由6个增长为9个,高校因合并数目减少了3个,职专校数增长了6个。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年增长率为15.5%。这一段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展较快,而高校在这一段无论总体还是单体规模均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高校在校学生数下降,但由于其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小,总量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因为总体上这一段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需求量增长,职专生主要就业于此领域,所以发展快;国际旅游处于调整提高阶段,业内竞争激烈,对人员素质要求提高,数量需求稳定。高校生主要就业于国际旅游业,因其发展趋缓,在校大学生数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③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2002年)。旅游院校总体趋于稳定,而在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6.3%,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在校生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因高校扩招生源锐减反而在2001年大幅下降。从1999年开始高校生连续3年猛增,到2002年在校学生数量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与职专生平分秋色。主要是这一段国际国内旅游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提高,加之国家重视旅游教育、高校扩招等因素,使得其飞速发展。

    (4)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西安旅游院校中不少是转轨而来,对旅游行业了解有限,对行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准,专业教育难免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使得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符合行业用人要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内部结构比例不协调,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培训,轻实际操作培训;重业务培训,轻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现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安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从层次结构看, 随着大学扩招,职专学校生源萎缩,西安旅游教育结构在2002年略显不协调,处于塔尖的研究生比例过低,处于塔底的职中、高职生比例也有缩小趋势,不符合旅游业人才需求“金字塔”型的合理结构。能招收旅游博士生的高校仅有一所, 每年仅招几名学生;招硕士生的虽有4所,但每年招生总数也只有近30人,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远不能满足旅游大发展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由于高校扩招,旅游本科生的供给相对宽裕,加之本科旅游教育高度集中在旅游管理、导游专业,特别是民办院校均以旅游自学考试专业为方向,专业同质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开设旅游规划、饭店工程、会展专业的院校很少,电子商务更是空白,人才缺乏。高职、旅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相对多元化,但因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高职毕业生相对紧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可以说西安旅游教育供给是两头不足,中间饱和,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结构性过剩。

    2.旅游教育横向比较

    (1)整体规模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来比较,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共有旅游院校17所,而北京市拥有旅游院校多达105所、广州50所。西安旅游院校总数与昆明市持平,在四大城市中最少。从最能反映整体规模水平的在校学生总量来看,2002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1万人,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量最多,是西安5.5倍;广州近乎西安的2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仅高于昆明。可见,西安旅游教育整体规模适中,与西安入境旅游业在四城市中所处地位相当。

    (2)发展速度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增加了11所,约每年增加一所;而北京院校总数约每年增加4所,广州约每年递增两所,就是昆明市旅游院校总量发展速度也高于西安,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的增长速度是四个城市中最慢的,但西安高校数量增长超过了北京,职校数量发展速度也高于昆明市。

    从学生数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8.6倍,其中高校生增长了13.1倍,是职校生增长倍数2倍多;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3.6倍;广州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增长3.4倍;昆明市在校学生总量增长了7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三个城市;西安旅游专业高校生总数增长率仅次于昆明,而远远高于北京和广州。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发展方面,西安也是高于其他三个城市,其中昆明增长最慢,这表明西安旅游教育发展速度较快。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骨干院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4-0005-04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是学生选择学习和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和接收毕业生的重要纽带。本研究以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1](以下简称骨干院校)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公布的100所骨干院校2009年度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对100所骨干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统计梳理,分析骨干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参考。

一、骨干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一)骨干院校分布特点

从三大经济区域分布看,100所骨干院校中,东部11个省、直辖市共有47所[2](北京2所、天津3所、河北4所、辽宁3所、上海3所、江苏8所、浙江5所、福建4所、山东7所、广东7所、海南1所);中部8省共有28所[3](山西3所、吉林1所、黑龙江3所、安徽5所、江西4所、河南3所、湖北5所、湖南4所);西部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25所[4](四川5所、重庆3所、贵州1所、云南1所、陕西3所、甘肃3所、青海1所、宁夏1所、新疆2所、广西3所、内蒙古2所)。除外,骨干院校分布涵盖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高职院校类别分布看,综合院校33所,理工院校53所,农业院校4所,林业院校1所,医药院校1所,财经院校6所,艺术院校2所,基本覆盖了高职院校的各个类别。

(二)骨干院校专业设置特点

专业设置覆盖面广。《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将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类别划分为19个专业大类、78个二级专业类和532个专业[5]。100所骨干院校开设了452个专业,覆盖了《目录》中除公安大类外的18个大类专业,70个二级专业类,分别占《目录》中大类、二级类和专业数的94.7%、89.7%和85%。

专业设置数量较多。100所骨干院校专业布点数共3366个,平均每校设置34个专业,平均每个专业在校学生235人。设置专业最多的学校达到了78个专业,设置专业最少的学校只有7个专业,极差为71。设置专业50个以上的有10所,40~50个的有20所,30~40个的有25所;20~30个的有34所,20个以下的有11所,设置专业超过30个的院校占院校总数的55%。

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首的五大主体专业结构。电子信息、财经、制造、土建和文化教育五个大类专业布点数排前五位,布点数都在250个以上。这五个专业大类共开设了175个专业,占开设专业总数的38.7%;专业布点数共2206个,占布点总数的65.5%,在校学生535935人,占总人数的67.9%,五个专业大类的在校学生数已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2/3。而其他13个专业大类布点数只占布点总数的34.5%,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2.1%。

第三产业的专业规模最大。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是农林牧渔类,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是制造、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测绘、生化与药品等大类,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是财经、电子信息、旅游、文化教育、艺术、公共管理、公安法律等大类[6]。第一产业的专业开设35个,占专业总数的7.7%,专业布点数为108个,占布点总数的3.2%,在校生规模占6.8%。第二产业的专业开设184个,占专业总数的40.7%,专业布点数为1263个,占布点总数的37.5%,在校学生规模占44%。第三产业专业的开设233个,占专业总数的51.5%,专业布点数为1995个,占布点总数的59.3%,在校生规模占53%。无论从开设专业的数量和布点数看,还是从在校生规模看,第三产业的专业规模都最大。

二、骨干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专业设置重复率高

专业集中度是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分布情况,某个专业在越多的学校设置,那么该专业设置越分散,即专业重复度越高,专业集中度就越低;相反则专业集中度越高,专业特色越明显[7]。如表2所示,按专业重复设置的院校数统计,排名前10位的专业集中在四个专业大类中,其中:电子信息大类3个,财经大类3个,制造大类3个,文化教育大类1个,这10个专业布点数共643个,占100所骨干院校专业布点总数的19.1%,而这10个专业仅占开设专业总数的2.2%。按在校学生规模统计,排名前10位的专业,制造大类的专业3个,财经大类的专业4个,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2个,土建大类的专业1个,在校生总数228545人,占100所骨干院校在校生总人数的28.9%。

(二)专业设置缺少区域性差异

东、中、西部地区骨干院校在电子信息、财经、制造、土建、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六个大类专业布点都比较多,在水利、环保气象安全、医药卫生、公共事业、法律大类等专业布点都比较少,专业设置呈现趋同性。

(三)专业门类多,办学趋势呈现“综合性”

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专业大类上,这样各专业之间关联性较强,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专业大类聚集度越高,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越强[8]。由表3可见,除艺术类和医药类院校专业聚集度高,办学特色明显以外,其他类别院校设置专业门类多,覆盖面广,专业聚集度低,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差,在高职院校本来办学经费就很紧张的情况下,不但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益,还增大了教学设施等建设的成本,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呈现“综合性”办学趋势,不同类别院校之间界限淡化,特色弱化。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表4可见,东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专业所占比例与其产业所占GDP比重基本吻合,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专业所占比例低于其产业所占GDP比重1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专业布点比重偏低,不能满足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东、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专业所占比例均低于其产业所占GDP比重10个百分点左右,三大区域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比重偏低,与第二产业分别在三大经济区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匹配,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三大经济区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导致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东、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专业比重均偏高,东部地区高出GDP比重15.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更高,达到了20个百分点以上,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人才培养大大超过了三大经济区域第三产业人力资源限度。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设置规模调控

教育行政部门在新增专业申报工作中,要着力引导高职院校合理定位,在不同行业、产业、专业领域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新专业申报过程中,采取有增有减、有进有退的方式,避免因过度、过快和重复设置专业,而导致同质化竞争、低水平办学和结构性过剩。

(二)建立国家层面的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国家层面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是对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进行管理的一套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进行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与职业能力,以及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的依据[9]。如对未达到专业标准要求的专业,不予开设,从而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

一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把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就业对口率、就业率、生均拨款标准、评估认证结果等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量化指标,并定期对专业办学水平进行认证、评估和检查,对人才培养定位明显不适应社会需求、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省平均水平的专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调减其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同时,把专业评价结果作为高职院校申请省级教育重大项目、核定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促使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二是要整合资源,建设部门联动机制。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等多部门的专业管理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与布局中的主导作用和资源优势。搭建高职教育专业信息资源平台,整合区域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信息,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专业设置预警等方面信息,引导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设置。

(四)明确定位,转变发展方式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除外部影响因素外,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及所处的区域、行业、产业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和服务面向。克服重规模、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效益、轻特色的办学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规划学校的专业设置,培育优势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2][3][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Z].教高函[2010]27号,2010-11-23.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Z].教高[2004]3号,2004-10-19.

[6]严新根,金嘉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浙江省的数据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56-60.

[7]王耀华,曹晔.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查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8.

[8]郭雪营,曹晔.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5):12-15.

[9]钟健.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的现实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58-61.

Empirical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for Specialties Set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Ding-yong,HU Xiu-qiang,LIAO Ruo-fei

(Sichuan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yuan Sichuan 628040,China)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5-0038-07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载体。科学设置专业、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端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诉求。只有专业布局、规模、质量等结构性要素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吻合,并保持动态适应性,才能提高服务效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要主动探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规律,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时期,职业院校理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必须以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为国民经济发展输送质量合格、类型和数量相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鉴于此,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发改委曾于2009年联合发文组织专家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历时3年多,于2011年底顺利完成了研究工作,并出版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决定开展第二轮研究,进一步深层次、多维度探讨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以为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正值本研究开始之际,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这一要求既阐明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也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重要意义。

笔者继续负责的第二轮研究历时3年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的理论基础;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江苏省三大区域(苏北、苏中、苏南)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结构变化对对应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江苏省13市产业结构变化对所在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提出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优先发展”“稳定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的引导性建议。

二、研究数据采集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国家,尤其是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二是通过较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对此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这里就问卷调查情况做以简要说明。

(一)调查对象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江苏省2011、2012、2013届毕业生;江苏省有关用人单位。

(二)问卷调查情况

1.样本抽取方式:

学校问卷是整群抽样,学生问卷、用人单位问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

2.抽样调查情况

参加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人数是80393人,占江苏省2011届、2012届、2013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的10%,超过了预期抽样目标5%的比例。

参加调查的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但包括五年制高职)256所,超过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80%,与预期抽样目标80%一致。

参加调查企业数有1939个,超预期抽样目标1000个企业。

3.问卷调查实施方式

通过“问卷星”进行在线调查,问卷调查前,课题组对江苏省13市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了问卷测试培训,而后由各市组织对全体参加问卷调查的职业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前的培训,以确保顺利地、高质量完成问卷调查。

三、研究结果分析

由于本研究成果涉及到较为庞大的数据及相关分析,总文字量有65万字,所以,在本文中只就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一)江苏产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

“十二五”期间,江苏以“转变”破解制约、以“调整”寻求出路、以“转型”培植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经济总量接连跨过5万亿元、6万亿元两个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142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0116.4亿元,增长1.43倍。2011年至2015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2014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国第二个万亿美元区域经济体;实现了“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由“江苏制造”迈向了“江苏创造”“江苏服务”。

1.三次产业结构特点

2010年以来,江苏三次产业总量逐年增长,一、二、三次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0.8%、17.7%;同时,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趋于稳定,第二产业比重下行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上行发展。总体而言,2010年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仍保持稳定的“二三一”产业发展序列,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7∶45.7∶48.6,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见表1。

2.江苏省产业(行业)发展趋势

从中观上看,江苏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原则,在“稳”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调”的力度、加快“转”的步伐,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未来,江苏产业将沿着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江苏省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势

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

由表2可看出,2010年以来,江苏省从业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快速下降,到2013年达到最低,仅为0.01%,此后就维持在这个较低水平。这一定程度上与江苏省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关联;当然,与年生产总值增速相比,从业人员增速低于生产总值增速,也表明江苏省单位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产值在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效率在不断提高。

从江苏省从业人员结构看,与三次产业结构“三二一”有所区别,从业人员结构基本维持“二三一”状态,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要远高于其产值比重。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看,从2010年到2015年,第一产业共下降了3.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呈稳步上升趋势,上升近2.2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表明,在从业人员增长幅度趋缓的前提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在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前提下,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增加幅度要大于第二产业增加幅度。

2.不同性质企业从业人员变化趋势

据有关统计,在江苏省企业、机关、事业三种性质单位中,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占70%以上,且保持较高的用人年增长率,而在不同性质企业中,又以私营企业吸纳劳动力最多。表4表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50%左右,2015年达到最高占51.37%,而国有、集体等性质企业从业人员比例不足10%。不仅如此,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比重还在逐年增加,而其他性质的企业比重或在缓慢下降,或维持小幅波动。

(三)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总量吻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职业学校毕业生供给比较分析。以2015年为例,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高中学历(含职高、中专、技校)的人数为60.4万人,占到需求总人数的26.7%,而当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含技工学校)仅为31.68万人,外省流入江苏与江苏流出到外省的毕业生相对增量人数为6.36万人,职业教育所能培养的技能人才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数,但考虑到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对省外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吸引力,即有相当一部分外省劳动力转移到江苏就业,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的不足。

从业人员以及产业发展变化与职业学校毕业生变化对比分析。由表6可知,从2010年到2015年,尽管江苏从业人员增长幅度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但从业人员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却逐年下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综上所述,江苏省职业教育积极进行专业现代化建设,顺应并促进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与升级,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体上,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保持了良好的适应性,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相对矛盾逐年有所缓解;但是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用人需求在绝对需求和绝对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三次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三次产业专业毕业生供给结构比较分析。从2015年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三次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人数对比看,江苏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规模结构相当,均呈“三二一”分布,但需求的绝对量均高于当年毕业生人数,见表7,这表明江苏省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结构除了第一产业略有偏差外,其它两产业基本合理。

三次产业及从业人员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产业专业在校生结构对比分析。以2014年为例,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类似,呈“二三一”状态,但在校学生结构呈“三二一”状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明显高于该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在校学生结构,第三产业在校W生结构又明显高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和产值结构,因此,从业人员与在校学生结构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产业发展变化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变化对比分析。对比从业人员、生产总值和在校生年增长率,三次产业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连年增长,但从业人员和在校生年增长率为负值,且从业人员年负增长幅度要高于在校生,见表9。这表明:三次产业人均创造的产值在增加,生产效率在逐年提高;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矛盾逐年有所缓解,但供需结构的矛盾依然突出。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三大区域三次产业及从业人员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学生结构对比分析。首先,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三次产业分布与所在区域社会就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大体相当,专业设置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见表10。其次,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受国家对涉农专业补贴政策的影响,近年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其中,加工制造、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仍然是主要招生占比高的专业。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人力资源市场对学历层次需求总量吻合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共培养近3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由2010年的231人提高到2015年的616人;但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远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小于求,本专科人才培养规模远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大于求。

(2)人力资源市场学历层次以及职业资格需求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历与所获取职业资格层次结构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本专科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职业教育毕业生有中级及初级职业资格结构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占比趋向基本吻合,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结构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

3.职业教育专业群与岗位群吻合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科学进行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关注新职业,适应新需求,提高专业群与岗位群吻合度,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专业招生(专业群开设、人才培养岗位群)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

(1)专业覆盖率与职业教育专业群、岗位群的吻合度分析

2010年教育部C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所设专业(群)大类结构(数量)比32∶122∶167,与江苏当前“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相吻合。根据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原则分类,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204个专业中,19个大类专业均有涉及,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其中三次产业开设的专业(群)数结构(45∶145∶213)与专业(岗位群)布点数结构(266∶1076∶1758)以及与当前三次产业“三二一”结构一致。这说明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

(2)专业覆盖率与职业教育专业群、岗位群之间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开设覆盖三次产业的状态从2010年至2011年的“一二三”结构转化并稳定为2012年至2015年的“一三二”结构。未来一产专业招生人数及专业群开设覆盖率将会有所下降。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三产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专业群开设覆盖率还应有所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岗位群覆盖三次产业的状态从2010年的“一三二”、2011年和2013年的“三一二”结构,转化并稳定为2014年至2015年的“三二一”结构,与近年来产业结构“三二一”标志性转变相吻合。

从各专业群覆盖率来看,覆盖率最高的是土木水利类(58.1%),其次是交通运输类(53.8%)、石油化工类(46.7)、轻纺食品类(41.5%)、加工制造类(39.8%)。加工制造、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医药卫生类、土木水利类专业为江苏省的主要招生专业,占专业招生总数的85%以上。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大力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品质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渐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1.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情况。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毕业生“出口”指标,即就业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一次性本地就业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近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含升学情况)达96%以上,平均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平均本地就业率达60%以上。通过对表16、表17数据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就业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占比均稳中有升。就业率所占比率因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稳中微降,但是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学校所占比率分别是76.9%、74.7%、75.1%,稳中提升;平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学校占比分别是68.0%、69.9.%、84.2%,稳中微升。上述数据对比表明,当前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比较吻合,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在稳步逐年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情况。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岗位“比较满意”及“很满意”的占比为81.73%,说明近3年毕业生大部人都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对就业情况满意度高,在就业岗位上稳定性好,见表18。

近3年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率占比稳中微升,见表19,但占比还较低,表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在较高就业率基础上能够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增强职业幸福感。

近3年出国比率基本维持在3%以内水平,见表20,这表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跨国企业、境外教育机构等开展合作办学和职业培训,推动学校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衔接,服务跨国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和高技能劳务输出需求。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调研

作者简介:王维婷(1968- ),女,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职业教育。

一、问题提出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面对职业教育的新一轮挑战与机遇,高职校师资队伍逐渐由规模型向内涵型转轨。教师职业成长与专业发展密切度愈来愈高。

五年制高职校教师既不同于普通院校教师,也不同于其他职业院校教师。鉴于五年制高职校学生入学年龄为15-16岁,中考成绩居中等水平,显性心理指标是控制力弱、好表现、虚荣与自卑感并存等。所以,高职校教师虽然职业稳定,但压力很大,它既遵循教师职业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以人为工作对象,培育的人才正经历重要的人生转换期,所以具有其他职业不具备的特殊复杂性和特别重要位置。既要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培养,还要突出专业技能引领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高职学校师资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而大学又比较缺乏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实践教师和设备,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处于纸上谈兵状态,或呈现边学边用现象。有些学校注意到此现象,也从企业等部门直接聘用有经验的技能型教师,但毕竟数量有限,效果不明显。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师资队伍支撑,故而,加强高职校师资队伍状况研究,从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联动性入手,可以有效地整合学校人力资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积累。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教师职业成长及专业发展的设计,指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路径,协调教师个人内在需求和学校长远目标需求,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欲望,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以职业生涯成长与专业发展协调统一为总目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个案法等,根据课题研究的不同方面及特殊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评价,保证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

四、调研对象――以XX高职校为例

(一)基础层面比较(数据略)

归纳原因:

(1)由于学生专业群选择的偏差,导致专业教师需求呈现偏差,各专业师生比失衡加剧,可见,专业优化调整急需有实践经验、技能操作强的中青年教师。以KJ系为例,授课教师总人数减少,但由于在校教师人数增加,外聘教师逐年递减,对教学跟踪检查可见,教学质量较好。而XX系授课教师总人数减少,外聘教师呈上升趋势。原因在于教师年轻化较严重,处于生理变动活跃期,校内授课教师变动幅度大。

(2)专业结构失衡。由于建校时间长,专业失衡现象严重。直接导致高职称教师专业分布不均,成熟专业群的教师老龄化趋势增强,影响学校品牌专业后续发展;同时新增专业的教师实践技能不足,对专业课程的把握度有待于提升。间接导致职称结构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尤其随着副教授职称教师的老龄化,师资队伍断层愈加严重,以KJ系教师为最突出。

(3)“双师型”教师专业对口率弱。虽然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且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会计师、经济师外,还有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网络工程师、职业指导师等,但高学历低技能的教师以及有证无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占相当比例,都有待于更加务实地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

(4)个别专业课程改革进度缓慢,纸上谈兵现象比较严重,急需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实训基地加大培养力度。

(5)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工作时间短、初级职称的师资队伍比例逐渐增大,截至2010年已占到48%。

(6)数量结构失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级职称的教师,随着经验积累,转行从事行政工作的人数增加,对教学一线力量削弱产生一定影响。

(7)外聘教师队伍逐年扩大,高学历低龄化、缺少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占较高比例,职业院校教学特色得不到保障,外聘教师管理、教学质量值得商榷。

本研究通过多渠道采集信息、归类整理,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动态、静态两角度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显性指标(职称结构、性别结构等)以及隐性指标(教科研能力)做了多方分析,为师资队伍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提供有力背景依据。

(二)关联层面

针对不同职称结构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的认知度,在学校内采用随机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5份,有效率96.2%。经整理对比分析,考察对象比例基本平衡,问卷基本可以反映教师愿望。

1.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研中,各层次教师对职业生涯都比较重视,认为无所谓的助讲仅占2.6%,副教授稍高些,占15.4%,但也存在矛盾,成为副教授的教师都是在职业生涯认真规划、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一步步前行的。约16.7%高级讲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未规划,讲师中54.8%的教师还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急需引导。认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有作用的仅占39.2%,由此可见,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相当地认知不足。现象也表明:教龄长的教师比较了解自己的特长,教龄短的教师比较了解自己的兴趣。随着工作稳定程度和工作经验的增长,高职教师对自身特长认知度与对自身职业兴趣关注度成反比例。职业生涯规划根本目的就是寻找与自身特长和兴趣同时匹配的职业和职业目标,否则不加以引导,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会陷于窘境。

2.高职教师职业目标与高职院校发展目标存在偏差

在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调研中,感觉管理层面重视程度高的主要集中在高级职称获益方,而在讲师中约占46%的认为自身选择的自主性不多,只能埋头于完成工作任务,难以顾及个人发展。如此比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协调引导。对助讲的技能培训,副教授的教科研提升也要加以制度保障。尤其讲师中已经出现近38.1%在专业上处于高原倦怠期。既有高职师生比例失衡,教学学时过多,教科研任务加重等外因,也有人近中年,生活压力,身体状况等内因。如何稳定心绪,创造氛围,让他们体会教学的价值、职业的意义,提升教师生命的质量感,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适时适度调整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指导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才能协调总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差异。

3.高职院校与教师的沟通机制效果不佳

调研中,各层次教师普遍感觉近5年教学、科研等任务工作量偏大,力不从心者占总体的43.4%,29.5%的教师已经自我感觉处于过度劳累状态,需要加强调适。

与此同时,调研总体的高职教师整体素质较好,约占44.4%的高职教师处于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差距弥补状态,而苦于不知差距在哪里的占37.4%,不想探寻,没有必要占16.4%,认为没有差距的仅占1.8%,假若管理层面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档案,对症下药,提供实施方案,则有利于双方层面的共同发展。

4.高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化指导和管理

调研中,虽然教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自身认识、环境因素等,但主动选择高职校教师职业的约占55.7%,有利于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专业发展。而目前由于缺乏专业化指导和管理,存在暗流现象,所以,专业化指导和管理可以使高职教师解除职业困惑,理清职业思路,克服职业挫折,重新树立职业信心。

综上所述,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联动方案,更有利于学校主动引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引领个体,个体服务团队,学校与教师互动,保证共赢实现。

五、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联动方案

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落脚点,因此高职院校在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应确保教师的职业发展能促成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XX高职校师资队伍状况为研究对象,形成个案分析,由此及彼,希望对五年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有借鉴之用。

(一)方案构建依据

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07】125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苏联院【2010】1号)精神,结合学校整体发展,以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搭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平台,促进师资队伍优化调整,推动课程改革深入,提升学校建设内涵,实现教师个人职业奋斗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

(二)方案构建路径

从学校的角度看,通过对教师职业生涯表现、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发展潜力等进行评估,为教师设置合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通道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以便使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当然,学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青年教师,如何引导青年教师,关注中年教师,发挥老教师潜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故构建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二者联动方案有益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在费斯勒(R.Fessler)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的基础上结合人的生命自然的衰老过程与周期,设计高职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形成如下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对应分析图1,分阶段提出成长目标,为构建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联动提供路径。重心在如何实施上。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初级阶段

教龄1-2年为职业生涯生存发现期。诊断为:环境陌生;茫然无助;角色转化;有待引导。总体目标为:入职培训;认知环境;师傅引领;教学摸索。阶梯目标为:适应环境;融洽氛围;主动观摩;独自教书。

教龄3-5年为稳定期。诊断为:教学程序规范;逐渐熟知专业方向;逐渐认知教育管理;尝试有认知选择;教育研究有方向。总体目标为:职业规划目标定位;教育教学齐抓共管。阶梯目标为:规范教学;专业定位;管理班级;角色升格。

初级阶段的成长措施重在教育方面有想法,关键在专业发展有思路。

在教育方面:①学习师德、教师法读本,热爱、了解、尊重学生,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②每年认真阅读3本教育教学与专业书籍,加强教育管理策略学习应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在专业发展方面:①观摩老教师、优秀教师教学,撰写教学反思。②主讲2-3门课程,精讲1门,完成教材和课标的研读,简单梳理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并有完整、系统的理解。③每学期在学校上一次公开汇报课。④力争适应教学环境,得到师生认可,争取成为教坛新秀。⑤每年学校结合专业发展安排2周左右定岗跟位模拟实习,要求撰写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反思。

在教学科研方面:①钻研优秀教学设计,认真组织每一课的教学,保质保量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从合格教师过渡到优秀青年教师。②认真反思自己教学,及时总结成文,参加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评比1-2次。③积极参加各级教学实践活动,虚心向同行名师请教。

2.中期阶段

教龄6-15年为尝新自疑期。诊断为:自我审视;寻求发展;教学实践;演练技能;企业磨炼;增强素质;统筹兼顾;参与科研。总体目标为:教学创新;技能凸显;科研带动;形成特色。阶梯目标为:演练技能;形成特色;科研引领;成果积累。

教龄16-25年为宁和保守期。诊断为:驾驭课堂;知识丰富;教学娴熟;具有特色职业疲倦;热情尚存;职称到顶;进取渐弱。总体目标为:专业骨干;技能娴熟;团队管理;突破瓶颈。阶梯目标为:业绩突出;成果丰富;职称升级;引导成长。

中期阶段的成长措施重在教学科研有积累,关键在专业发展有特色。

在教育方面:①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研讨,了解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状态,摸索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形成管理特色,对突发偶发事件能独立妥善处理。②每年继续认真阅读3本教育教学与专业书籍,加强对职业教育特性的认知,参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成为优秀班主任。

在专业发展方面:①主讲3-5门关联课程,精讲1-2门,成为专业骨干或课程负责人。②开发教材,参与校企合作,能独立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校企合作单位解决难点与焦点。③每学期在学校上一次公开示范课。④主动学习,力争教学创新,负责团队管理,推动学校课程变革,成为专业负责人。⑤每年学校结合专业发展安排4周左右顶岗跟踪演练,利用专业知识为实习单位解决1-2个问题。

在教学科研方面:①开发教材,参与立项课题研究,争取独立主持课题。②研读专业,反思自己教学,争取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或教育管理论文1-2篇。③积极参加各级教学实践活动和各类教学论文评比,参与或指导技能大赛。

3.后期阶段

教龄在25年以上为游离休闲期。诊断为:心理生理加强调适;体能下降动力减弱;经验丰富规范清晰;理解教育激情渐逝。总体目标为:唤醒激情;发挥余热;传帮带助;教学监督。阶梯目标为:突出地位;增强动力;统筹兼顾;出谋划策。

后期阶段重在教育方面有经验,关键在专业发展方面有引导。

在教育方面:①加强监督指导,发挥传帮带作用。可担任教学督导、专业发展顾问、指导青年教师、科研顾问等职。②参与或组织各类活动,发挥余热。

在专业发展方面:①主讲2-3门课程,完成教学平均工作量或基本教学工作量。②出谋划策,指导教学团队活动开展。③定期定量跟踪指导2-3名青年教师教学等各项工作。④每年学校结合专业发展安排4周左右顶岗跟踪演练,通过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服务企业,为实习单位解决1-2个问题。

在教学科研方面:①主持立项课题研究,开展课题指导、技能大赛培训等工作。②反思教学,指导或主持各级教学实践活动。③发挥专长,评比各类专业技能和教学论文。④引导教学团队,开发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或主持市级以上课题。

六、研究结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在多方调研基础上,立足校本,细致分析,切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制定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二者联动方案,只有不断尝试调整,激发教师潜在的寻求发展的欲望,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才能使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学校总体目标,助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获益,最终逐渐形成固化“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核心;以双师资格为目标取向;以实践性知识建构为基础;以校本、高校、企业三元合作为培养模式;以多样发展为途径和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高职校教师专业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0)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 综改区建设 山西

中图分类号:F127,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50-03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全省职教发展提供了机遇,山西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如何适应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如何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课题组对“十二五”末该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提供决策参考。

一、调查设计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山西省内48所高职和448所中职院校(不含技工学校)。随机抽取11个地市的职业院校为样本,为保证抽取样本院校的代表性,课题组设计了调查提纲、调查表格、调查工具7余种(份),采取问卷、走访、访谈等形式,从多个层面考察职教现状以及体系存在的问题,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本研究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有关职教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法:按照该省11个地市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职教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就业情况、毕业生企业评价等内容进行分析。访谈调查法: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实地采访,掌握来自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思路。将山西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放在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探讨,研究过程中首先考量山西职教的规模与经济总量的适应性问题,选取近5年的GDP与在校生规模进行比较。选取职教院校的区域分布、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等指标分析山西职教对经济的有效供给,找出职教发展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在职教布局和调整中构建山西现代职教体系。

二、结果分析

在校生规模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初步分析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基本指标。我们选取山西省2010-2014年职教在校生规模和GDP数据来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1看出,五年的全省GDP总值、人均GDP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职教规模却呈现波浪型下降趋势。中职在校生2012年比上年减少了6.6万人;2014年比上年也减少了4.7万人。高职在校生规模虽减少缓慢,但总趋势也在下降,2014年比上年减少了5.37万人。也就是说,山西职教规模与全省GDP增长并未呈现线性正相关。

二、山西职教对全省DGP贡献率的有效供给分析

职业教育对GDP的贡献率除了规模以外,结构和质量对GDP的有效供给更为重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西省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一个以高职为龙头、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院校分属于教育、人社等部门甚至企业集团、地方政府等多头和层级管理,造成学校数量多、规模小、空间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教育资源分散低效,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有效供给出现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需求错位

根据产业就业互动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使劳动力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取决于资本、设备、人力资源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有效配置和变动频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质是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本质上是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和高附加值化、技术密集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与之紧密相关的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天然气、环保等应用型专业和与现代服务业关联度高的金融、保险、旅游等专业需求旺盛。课题组选取2005-2014年高职毕业生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进行分析。

从表2数据看出,2005-2014十年间该省三次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除2008年为4.3%外,其余年份都保持在5.8%的水平;二产除2014年低于50%外,其余年份都在57%的水平波动。从2011年开始二产比重开始下降,由2011年的59.2%下降到2014年的49.790%,降低9.5个百分点,三产上升9.1个百分点,而该省高职毕业生进入二三产的占比并不同步。

1.专业种类主要集中在二产。表3看出,全省48所高职院校开设的926个专业,覆盖教育部专业目录19个专业大类317种专业。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种类占5%左右、面向第二产业专业种类占50%左右、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种类占44%左右。高职专业分布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呈“231”型,而毕业生就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为“321”型,专业种类设置滞后市场人才需求。

2.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该省自综改试验区建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职业院校的规模结构矛盾、专业结构矛盾、能力结构矛盾凸显出来。调查发现,目前该省高职人才培养总量与经济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基本平衡,但各类专业技术岗位与求职人数比例均大于1的情况,“空岗”与“待岗”同时并存;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也分别为1.76、1.88、1.52,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专业设置的学术划分对专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障碍;综合素质培养滞后造成了岗位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缺陷;专业设置分散、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造成人才培养不具备行业特色。加上高职院校适应市场步伐缓慢,人才培养缺乏总体规划和需求预测,造成毕业生过剩与短缺并存。

3.专业设置的集中度较低。专业集中度一定程度反映学校的专业特色情况。课题组用同一专业布点数比与专业招生比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后者大于前者专业集中度高。根据表4全省48所高职院校虽然近50%的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40%的学校开设酒店管理、35%的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近30%的学校开设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但没有一个专业招生比超过专业布点比的专业。共性专业少难以形成专业集群,实习实训链条拉长造成资源浪费、形不成专业特色。调查还发现,2014年在校生较为集中的专业为护理、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等;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行政执行、固体矿床露天开采技术、畜牧兽医、网络安全监察等,不仅专业集中度低而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较差。

(二)职业院校地域分布不合理,造成毕业生外溢

1.空间分布不合理。该省现有职业院校496所,平均每个地市45.09个,各地市分布情况分布平衡(表5)。最少的朔州市17所,最多的太原市113所;52.08%的高职和19.6%的中职院校都集中在太原市,而太原市仅占山西省产业集聚区数量的14.3%,而且煤焦化产业主要分布在晋城、大同、阳泉、吕梁;钢铁、铸造产业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晋城;农产品生产加工主要分布在运城、长治等。

2.与各地市人口不匹配。一般从理论上讲,地区人口数量与拥有职业教育资源应成正比。从表5看,职业院校占比较高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太原、运城、忻州、临汾。太原占全省人口11.78%拥有22.33%职业院校,超出平均数几乎一倍;吕梁占全省人口的10.45%却只有5.53%的职业院校,几乎只及平均数的一半。职业院校高出人口比例的只有太原、忻州。地区分布不均衡。课题组使用SPSS软件选取2014年常住人口进行各地市每万人拥有高职、中职学校数的相关性分析(见表6)。

表6可以看出,R=0.638,P>0.05,每万人所拥有的中职、高职学校数与人均GDP并非存在显著相关。吕梁市最为典型,人均GDP山西倒数第二位,职业院校倒数第四位;可以说,山西省职教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严重影响GDP的贡献率。正是这种不均衡导致区域职教毕业生外溢。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方面看,山西职教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并不代表山西职教与山西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差;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职业院校地域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是影响职教对经济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对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围绕山西转型发展,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职教类型结构、地域分布结构、专业设置结构,合理配置职教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是山西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总体方向。

(二)建议

根据前述,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围绕“经济转型”构建山西现代职业体系意义重大。

1.搭建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包括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其举办者、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构成的有机整体。体系构建总体原则是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校企互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建议政府成立专门机构,通过地方性立法,规范各主体职能,组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培训等要素机构,通过现有职教资源整合、构建具有适应性、开放性、衔接性、融通性的现代“大职教”体系。

(1)横向渗透,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管道。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横向层面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通的管道问题。职教发展除了纵向上升受阻是制度以外,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渗透机制,解决职教、普教类型差别。操作路径是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认互通、相互衔接体系,搭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条件。

(2)纵向惯通,延伸职教等级,构建中、高、本、硕完整的职教体系。职教体系内部的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高职向应用型本科的上升“管道”问题一直是山西省职业教育悬而未决的问题。创建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招生考试、教师培训、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互认互接。打通中高职通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管道”问题,建议以专业为单位而不以学校为单位,政府根据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区域产业结构需求,启动4年高职本科教育甚至高职研究生教育试点。

(3)拓展职教功能,将职业教育融入到终生教育体系。任何脱离市场,自我封闭的办学体系都将逐渐失去市场而被淘汰。现代性和开放性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性解决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灵活反应问题,建议体系内的各级各类职教机构能够在服务面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层次、规格等方面随经济结构的调整随时做出反应。只要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要,能够打破学制、学历、时间、地点的限制,不论年龄、身份、学习时间长短都可以随时进入各类职业院校(特别是公办学校)进行技术学习和技能培训,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开放职教体系。

2.实践实现路径。

(1)重新布局全省职教发展格局。根据“一核一带四片”和地市产业结构特点,合理进行职业学校及专业结构的布局调整是构建山西现代职教体系面临的重要任务。职教布局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化煤炭能源产业,建设煤电气一体化产业体系,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实现经济由单一资源化主导型产业向新型、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山西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格局为“一核一带四片”即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大运城镇发展轴带为主干,晋北、晋南、晋东南、晋西四个经济片区为主体,组织区域城镇与产业布局,形成经济发展网络格局。按照太原都市核心圈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建议省属高职院校进行合并,在校生规模由校均4000人提高到8000-10000人左右,院校数量合并为15所左右,分别面向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能源产业、消费品工业、现代金融、保险服务等产业等。市属中职学校以县(区)职教中心为基础,根据区县产业特点进行重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的承接和布局。“一带四片”区的产业集聚区都可根据主导产业的需求,重新组建甚至增设一些新的职业院校。当然,学校空间布局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时间,但更需要政府的决策和适时的引导。

(2)转变职教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山西省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二次转型,从扩张数量转向提高质量。过去十几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追求规模扩大、数量扩张。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要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建议政府给学校“松绑”,改变现状、改革体制,再不要让学校按照政府指令去办学,把办学的自交给学校,给学校注入活力,让学校办出特色。

(3)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将以“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为主题,产业形态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高科技环保型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等将使山西省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为“三、二、一”结构。建议政府将专业设置的权力交给学校,并且对经济发展急需的现代服务类专业、高新技术专业、生态农科类专业、资源环境类、清洁能源类等紧缺人才专业进行前瞻性规划和保护性开发。通过奖励性资助,优先录取、设立政府奖、助学金制度等政策,调动学校办学和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开发一个新职业专业群可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发展。

(4)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让学校、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关键之举。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树立全省职教“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设立山西省职业教育统筹局将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的职教管理职能整合。建议用好中央赋予山西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启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让企业资本介入,推动公办职业院校的“管办评”分离,确立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地位,解决职业院校脱离企业、脱离市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斌.论产业结构的特征与人才培养的战略.中国科技论坛,2005(6)

[2] 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培植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经过30年的超常发展,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从中专、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转制而来的高职院校,其发展轨迹基本为:办学层次迅速提升,办学规模急速扩张,专业设置多学科化,办学模式同质化。发展现状大致为:生源素质低下,文化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不高,难言办学特色。本文从办学特色的界定入手,深入探讨培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江西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办学特色的界定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与众不同的品格。教育部以教高厅[2004]16号文件的形式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所作的界定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办学特色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得到社会公认。作者认为,所谓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探索、积淀、发展而形成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创新性、体现一所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和独特个性的总和。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出一所高职院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亮点,也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社会存在的鲜明符号。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培植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从不断发展、壮大到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造性实践。

(一)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导引行动。办学特色实际上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行动指南。牢牢抓住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统筹兼顾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招生、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地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道路。依托行业,立足区域,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准确地进行办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像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非中职学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技能人才。具体到一所高职院校,就是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社会服务人才,还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问题。

2.人才培养方式的定位。从总体上讲,高职教育大都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方式,即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依据来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作为办学实体的高职院校,还必须根据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订单式”培养具体化、个性化、特色化。

3.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在当地的高职院校中,要以他校不可替代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富有特色的办学实践、办学成果,确立自己在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要灵活地进行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创建一个特色专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一些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如天津职业大学抓住3G手机上市的机遇,前瞻性地设立新通讯专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速铁路发展的实验阶段,就针对性地开设高铁运营、操作、管理等专业,这两所学校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以明显的专业优势打造其办学特色,从而保持在同行中的引领地位。

(四)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牢固树立“订单”意识,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为抓手,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围绕“订单”,实现与企业的密切沟通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构建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办学格局。要围绕“订单”,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校企互利双赢,确保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持久动力。

(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尊重学校的发展历史,继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2.正视学校的发展现状,选择目标,找准突破口,打造办学特色。3.科学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开拓创新精神与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不盲从、不跟风,坚持把高职教育规律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校情结合起来,始终脚踏实地地发掘和培植办学特色。

(六)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特色培植

特色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贵在自觉,难在实践,重在坚持。1.要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将特色创建实践形成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组织实施。2.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创建合力,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变成教职工的自觉行动,让教职工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有效的培养。3.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强化管理,提高创建效率。4.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允许反复,宽容失败,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懈怠,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始终保持创造的活力和坚毅的斗志,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强化不断奋斗。

三、对促进江西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江西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底,江西共有52所高职院校,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3%,在数量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江西省只有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另有一所学校(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扶持)的行列。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江西省虽然院校数量不少,但总体办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靠后的水平。

再看专业设置。目前,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涉及19个大类、78个小类共722个专业。但在江西2010年高职院校招生专业中,总计不过280个,不及全国可招专业的一半。江西的高职院校在个别专业大类(如水利)很少涉及;在不少专业小类几乎出现空白,像“农林管理类”、“铁道运输类”、“食品药品管理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等。这与江西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与江西要举全省之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不相协调。

(二)几点思考

作者认为,江西的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

1.规范招生,加强管理。不短的一个时期以来,江西的高职院校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偿招生”,即每招一个高职生必须付给中介、中学班主任一定的费用。用钱买生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商业贿赂,它误导考生,助长无序竞争,扰乱招生市场,最终将把高职院校的发展引向死胡同。要根除江西高职教育领域的这一顽疾,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管理,规范招生行为。二是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创特色,用过硬的教育质量、宽广的就业前景和积极的社会形象吸引考生。

2.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的47所高职院校(不含专科学校)2010年共开设专业269个,涵盖除“水利”之外的18个大类,60余个小类。类型分布基本正常,但结构不甚合理,表现为大部分专业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如“民航运输类”、“护理类”、“包装印刷类”、“资源勘查类”、“电力技术类”等等。有不少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发展前景也很乐观的专业仅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如“城镇规划”、“社区管理与服务”仅有3所学校开办,“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也只有5、6所学校涉足。而有些专业开设的学校成扎堆现象,如“计算机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设的学校均高达34所;“机械设计制造类”的“数控技术”30所;“市场营销类”的“电子商务”34所;“语言文化类”的“商务英语”32所;“自动化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30所;“工商管理类”的“物流管理”31所。要避免专业设置的追风现象,作为政府人才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等要及时给学校以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从而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开设。高职院校要加强市场调研,灵敏地反映就业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和适时调整专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7

一、规模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苏区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职业教育的规模大幅提高、结构不断完善、效益显著提升。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本文所指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近年来,苏区职业教育遏制了本世纪初出现的下滑势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驶入了健康发展轨道。

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达到528所,苏区184所,占全省总数的35%,其中赣州市80所,占苏区总数的43%;全省中职学校在校生数、招生人数分别为587317人、211902人,苏区195440人、79932人,占全省总数的33%、38%,其中赣州市102450人、41154人,占苏区总数的52%、51%。苏区中职学校数、在校生数、招生人数占全省比例大体相当,说明苏区中等职业学校对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承载能力处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同时,赣州市的学校数在苏区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其在校生数、招生人数比例,说明赣州市学校对相应教育的承载能力远超于其他地区,负荷较重;苏区招收新生人数在全省的比例高于在校生比例,说明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具有良好发展势头,赣州市在苏区的比例略有减少,表明赣州市在苏区的教育负荷有所释放,苏区内的教育承载有更趋平衡趋势。

由于扩招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近5年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招生人数均出现了上下波动,并且2011年与2007年相比有小幅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赣州市与整个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还处于持续扩张中,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5年来出现较为明显的连续上涨,赣州市增长幅度将近10%,整个苏区则超过15%。见表1、表2。

(二)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本文所指的高等职业学校仅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不包括高等专科学校(下同)。苏区高等职业院校只有三所,分别是位于抚州市的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赣州市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其发展实现了从几年前的外延式超常规发展转入到近年来的内涵跨越式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等教育单一的类型结构,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苏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由于高等教育对地理区位和社会环境的依赖性,从全省整体上看,高等职业院校的区域布局严重失衡。2011年,全省共计45所高职院校,其中27所集中于省会南昌市,其余4所位于新余市、3所位于九江市,苏区地域广阔的赣州市仅2所,抚州市仅1所,吉安市的数量为零,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单独设立高职院校的设区市。见表3。

为了数据的可比较,选取与赣州市同样只有2所高职院校的萍乡市和宜春市做对比,可以看出,2011年,无论是招生数、毕业生数还是在校生数,赣州市均大幅超过其他两市。如在校生数,赣州市分别高出其他两市100%、40%,毕业生数高出70%、60%,招生数高出220%、45%。见表4。也就是说,虽然总体上苏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弱势,但如果剔除南昌市的省会区位优势,在同等条件下,苏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还是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振兴苏区的大环境下发展潜力巨大。

纵向分析,2007~2011年5年间,与全省波动式增长态势不同的是,苏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呈连续上涨趋势。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40%。由于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周期性效果出现,毕业生人数增幅更快,从2007年10488人,到2010年的14880人,到2011年的15132人,增长绝对数量达4644人,增幅达45%,年均增幅达10%。见表5、图1。

二、效益趋向良好

本文用校均规模、万人拥有职教学生数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效益。

(一)校均规模

苏区职业学校校均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中等职业学校从2007年的918人上升到2009年的972人,2011年达到1062人;高等职业学校2007年校均规模由2007年的3496人上升到2009年的4542人,2011年达到5044人。其中赣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近5年出现了上下波动,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4776人上升到2009年的5869人,2011年达到6427人。并且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均规模上升趋势要优于中等职业学校。这表明,苏区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人们的认可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要注意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把一部分适合学习中等技术的生源吸引到中等职业教育中。见表6、图2。

(二)每万人拥有职教学生数

2011年,全省每万人拥有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132人、53人,苏区为114人、9人,赣州市为122人、15人。可以看出,苏区、赣州市与全省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如果除去省会南昌市的区域优势,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每万人拥有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地域差距悬殊,苏区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5。另外,赣州市的职业教育效益要好于苏区其他区域。从发展趋势看,苏区每万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增长趋势,要好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虽然在职业教育总体效益上,苏区与全省存在绝对差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绝对差异正在向良好态势转变。见表7、图3。

三、师资条件明显改善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支撑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柱,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近5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苏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迅速壮大,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屡创新高,职称结构日臻合理,各项素质指标有了较大改善。

(一)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情况

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2011年,赣州市教职工和专任教师以及后者占前者的比例分别为536人、395人、0.74,苏区为1403人、1107人、0.79,全省为8194人、5660人、0.69,表明苏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纵向看,2007~2011年,无论是苏区还是全省,教职工总数和专任教师数量都呈先增后减的波动态势,都是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以2009年为界,前后3年间专任教师上升下降的百分比赣州为16.9%、13.4%,苏区为2.4%、1.2%,全省为20.9%、5.3%,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失,而且苏区以及赣州市下降的比例更为接近上升的比例,说明流失情况更为严重。

但从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看,赣州市和苏区在2008~2011年一直处于单调递增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专任教师总数在减少,另一方面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在增加,这说明普通专业学校教师中缺乏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对师资的有效补充。见表8。这种情况可归因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与中职教育在待遇、工作条件上产生较大反差,导致大量高学历教师大量外流,新引进困难;二是在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在专业稳定性下降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不愿意“花大价钱”引进高质量的专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

(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情况

2011年,高等职业院校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以及后者占前者的比例,苏区为1724人、1191人、0.69,全省平均水平为21512人、15197人、0.71,苏区师资结构质量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纵向看,近5年来苏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整体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教师总数和中高级职称总体上均有大幅增加,并且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见表9。

另外,苏区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重和具备“双师型”的教师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如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启动“教师师傅化、师傅教师化”工程,双师率达85%,有一支部级教学团队,三支省级教学团队,一名国家教学名师,一名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两名省级高校学科带头人,六名省级教学名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0.2%,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60.3%,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级骨干教师16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1.1%,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了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引进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引进一大批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充实教学一线。

四、结论与建议

赣南原中央苏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区位、环境优势较为明显,产业优化升级潜力较大,虽然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苏区职业教育与地区潜力或优势产业以及人才需求结构存在脱节,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构建适应赣南原中央苏区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苏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切实做好“三项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一是专业建设。苏区职业教育应以苏区振兴的直接需求为目的,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市场、就业、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强调实践环节。在专业建设上,按照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走新型专业建设的路子,坚持建设高起点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高职专业,“坚持高职方向,服务地方经济”,保持科学、高效的发展势头,发挥高职教育在人才强省中的作用。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三是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建设投资体制。采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方式,通过财政支持、学校自筹、校企合作、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鼓励、支持重点院校与企业合作,通过共同投入、共享效益等形式筹措建设经费。重点围绕苏区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来加强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如加强特色冶金和金属制造业、中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业等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专业类型较为齐全、布局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效益高、符合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

(二)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一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苏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制不顺畅。建议建立统一机构,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劳动保障部门主抓,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小组,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有人抓;同时选定专业对口的正规职业学校作为承办方,保证培养培训工作的质量。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各方面实用人才;积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赣南原中央苏区是江西省的劳务输出大省,有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如赣州市于都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就有30多万人。把原来的学历教育为主的方针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并重、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其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

四是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未来十年是苏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对在职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向技术发展对在职员工提出的新要求,实施以提高在职职工的职业技能和教授新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与企业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如短期培训、定期集中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产业升级;广东高职;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李晓峰(1962-),男,陕西宝鸡人,南华工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李祥英(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华工商学院重点合作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编号:10KH01)的资助,主持人:李晓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25-04

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2009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当前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1]。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广东的产业结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反过来人才又是推动广东产业升级的关键一环。广东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加旺盛,而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者,如何依据市场需求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人才,这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广东能否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以推动经济发展。

一、 广东产业发展概况

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由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决定。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从持续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知识结构的要求中派生出来的。经济转型要求人力资本结构也进行适应性调整。健康人力资本和制度人力资本是所有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差异主要体现在知识人力资本和技能人力资本的比例及具体内容上[2]。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第二产业中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人才需求将逐渐成为人力资本需求结构的核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29.8:46.6:23.6到1997年12.6:47.6:39.8再到2007年的5.7:52.0:42:3,最后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5.0:50.4:44.6,产业格局中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在第二产业中,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虽然还占有重要地位,但从2006年开始广东工业开始适度向重型化发展,机械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及大型化工产业都有较快增长。另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两大类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66.1%上升到67.8%,其中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的格局。同时,策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了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三大产业发展迅速。

2008年金融危机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广东的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也促使广东加快了产业调整的步伐。广东省政府根据现实需要制定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安排了一批产业调整和建设项目。在广东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存量大,对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起主导作用。但是若从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2010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产业结构正常的2008年仅上升0.1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二产业,广东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主要得益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已占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6%,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

二、广东高职教育的现状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职业认同;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03-04

一、问题提出

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职业认同与个人的职业决策、职业探索和职业成功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人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2]目前国内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以医护人员、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生等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鉴于此,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分析探讨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特点,以期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和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的10所旅游类高职院校,共计2000名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回答,得到有效问卷1832份。

(二)研究工具

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权威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量表”,笔者在参考饶薇[3]编制的《高职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以及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访谈结果,自行编制了《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问卷》。该问卷共24题,由4个因子组成: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关系认同。其中,组织认同是指个体作为组织的成员而产生的认知;自我认同是指人对自己的各种看法;参照群体认同为通过行业外的社会群体影响而形成的认知;关系认同则为通过行业人员间的交往和比较,建立人际关系来进行自我判断[4]。问卷采用Likert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经检验,本研究中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9,分半信度为0.792。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另外,使用LISREL8.80测定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x2/df=2.95,RMSEA=0.064,NFI=0.94,NNFI=0.95,CFI=0.96,IFI=0.96),本研究的数据支持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4维度模型。综上,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工具。

(三)研究程序

主试按统一的测试指导语实施团体测试,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中的所有题目,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发现(见表1):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为3.64,即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水平较高;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各因素发展不平衡,其中组织认同(M=3.76)得分最高,自我认同(M=3.47)的得分最低。各因素平均值大小的比较依次是: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参照群体认同>自我认同。

表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M±SD)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具体来看,在自我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中,在自我认同因子上,男生职业认同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女生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居中,大二最低。从各个因子来看,在组认同、自我认同因子上,年级差异都非常显著。进一步经过多重比较(LSD)发现,在组织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两个因子上,认同水平的高低顺序依然为:大三>大一>大二。

表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M±SD)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其职业认同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看出,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从职业认同具体因素来看,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的差异非常显著。比较平均分可知,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在这三个因素上的水平显著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

表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

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M±SD)

(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可是从职业认同的具体因素来看,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知,独生子女的高职生在这两个因素上的认同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

表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

独生子女上的差异(M±SD)

(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6),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知,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具体因素来看,在组织认同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比较平均分可以看出,农村高职生在组织认同因素上的水平显著高于城市高职生。

表6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M±SD)

四、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这可能与旅游类高职院校特有的专业设置和专门的职业养成训练有关。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一般设有酒店、旅游、烹饪、空乘等专业,此类专业对职业礼仪和职业形象要求更高,学生能更多接收到外部的正面反馈,从而易于形成内驱力,促进职业认同水平的提高。

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各因子来看,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参照群体认同>自我认同。可见,学生对实习单位的组织认同度高,在同行业群体内积极比较,有一定的职业自豪感。这也说明学校的实习管理对学生的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应持续加强实习指导和职业认同教育,以利于学生胜任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从职业认同诸因子来看:(1)在自我认同因子上,男生职业认同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与社会性别角色差异有关,男性的社会角色被赋予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期望,使得男性的自我效能感较强;另一方面可能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致,据了解,在同等条件下,很多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故男生对自我的认同水平较高。(2)在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女生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主要是因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多为服务型,其中女生的人数远高于男生,女生也更具细心、耐心,较常获得行业外群体的正面评价,从而增强了女生的职业认同感。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职业认同水平呈现出“√”形状。从诸因子来看,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这两个因子上,年级差异均非常显著,同样表现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次之,大二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怀揣着美好的职业愿景进入学校,学校往往在此阶段安排新生专业教育和职业养成课程,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度,使大一新生对未来职业和自我发展逐步建立起信心[5],其组织认同、自我认同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大二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新鲜感降低,很多人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沉迷网络、逃课等,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到了大三,学校会为学生提供行业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行业知识,拓宽视野,感受到先进的行业文化和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令大三学生的组织认同、自我认同水平达到最高。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具体到职业认同诸因素上,则体现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关系认同上差异显著,表现为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在这三个因素上的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干部锻炼机会多,个体各方面能力和整体综合素质得以增强,对自己的要求一般也较高,职业动力更强[6],同时更能获得优质的职业资源,其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和关系认同水平势必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这提示我们,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职业认同水平。

(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可是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高职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相比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独生子女从小获得更多的家庭关爱,是父母长辈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其自我价值判断更为积极,因而自我认同度更高,这也使得他们关系认同水平较高。

(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在组织认同因素上,农村高职生尤其显著高于城市高职生。这主要是农村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较为稳定,对实习和择业表现出更加执着的追求,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职业成就,以改变家庭境遇,因此其对行业组织的认同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江西某职院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2]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饶薇.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

[4]刘蓓.中职生职业认同维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职业学校学生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专业结构 现状 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90年代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目前湖南共有高职(专科)院校74所,在校生46.6万,占约占湖南高校生人数的46%。“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业教育及其专业建设的方向。2004年年底,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它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高职专业目录。《目录》分设19个大类,78个二级小类,共计532种专业。

一、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发展现状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兴办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长沙大学、岳阳大学、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199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各地纷纷通过改革、改制、改组等途径,使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形成规模。到2007年上半年,湖南省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74所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种类涵盖了《目录》中的19个大类。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也乘着全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东风,按照湖南省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需求积极建设专业科类,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实用型人才,2004年,全省各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318个。到2007年底,湖南共设置高职专业1583个,覆盖《目录》中全部的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的62种,532种专业中的272种。据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招生备案专业点名单显示, 2012年湖南高职开展的招生专业共计1891个。据统计,专业设置数排名前15位的学校专业数均不少于37个。如表一所示,这15所学校共开设专业点631个,占全省高职教育专业点的33.4%。

表一:专业设置数排名前15位的高职院校

二、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特点

一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覆盖面较广。至2012年,湖南高职教育覆盖了专业目录中所有的19个大类,78个二级目录中覆盖69个,专业覆盖率为88.5%;专业种数302个,覆盖率为56.8%。电子信息、土建、制造、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艺术设计传媒、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法律、材料与能源等12个二级类专业覆盖率都在52.1%以上,由于湖南文化媒体事业发达及,其中艺术设计传媒类达到90.4%。

二是新兴专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率高。在湖南开设最多的15个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48个)、计算机网络技术(47个)、商务英语(47个)、电子商务(44个)、物流管理(39个)、文秘(37个)、数控技术(36个)、模具设计与制造(36个)、机电一体化技术(35个)、软件技术(34个)、旅游管理(34个)、市场营销(33个)、酒店管理(32个)、应用电子技术(31个)、会计电算化(31个),其中电子信息类专业占33.3%,特别中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开设率高达63%。

三是区域分布相对合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到2012年,湖南省74所高职院校中,长株潭有52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70.3%;湘南地区6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8.1%;中部县市6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8.1%;湘北区和湘西地区县市10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13.5%。但从地市分布来看,全省14个地级市,每个市均有至少1所以上高职院校。

三、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资料分析,湖南省当前高职专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湖南省省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而目前从湖南高职开设的专业来看,节能环保类专业开设率明显不够,全省仅有5所高职院校中开设了节能环保类专业,这非常不利于节能环保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无法满足新兴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2.部分高职院校设置不科学。不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考虑自身办学优势,而是盲目地跟风,不断扩大专业设置,电子信息类、外语类专业就设置过多,致使此类专业市场需求超饱和,致使部分学生不得不换专业找工作。

3.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有待提高。通过对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调研发现,目前湖南高职中真正具有一技之长能适应生产、服务需要的技术型以及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较为欠缺,这类人才目前是人才市场的“香馍馍”。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偏低,这也暴露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质量还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

4.专业结构缺少湖南特色。湖南是农业大省,旅游资源大省,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中开设的相关专业却不多,农林牧渔大类、旅游大类专业点仅占3.76%、5.22%,不利于湖南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发展。

麦可思调查显示,湖南08、09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专业供需失衡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占湖南省大学生总失业量的46.6%。根据《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占GDP的比重超过20%,成为全省经济支柱和先导产业。随着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随着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湖南高职现有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结构体系都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使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高职院校还需对高职专业结构,专业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课题成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课题(JY1108)。

参考文献:

[1]蒋德喜.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一以湖南省为例.职教论坛.2007. (6) .

[2]曾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4) .

[3]网明坤.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一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

[4]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总报告.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