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10:59:41

英美文化论文

英美文化论文篇1

关键字:英美文化历史文化日常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精神特征,而每一种精神特征都必然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形成这种精神特征的历史根源。要想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国家间文化差异就应该从该国的历史入手,下面我们来简要谈谈英国和美国历史与文化间的差异。作为当今社会上的两大强国,英国和美国具有许多十分相似的方面,它们语言相同,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上的重大事件起着导向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再相似的两个国家也会存在着差异之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习俗上面有很大的区别。英国人非常讲究绅士风度,这与他们悠久的皇室贵族传统息息相关,无论是他们的服饰还是餐饮礼仪,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在服饰方面,英国人对于穿着十分讲究,经常是西装革履,头戴礼帽,一举一动都散发着“绅士”的派头;而美国人对于服饰的要求却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的穿着讲究随性舒适就好,不会特意注重衣服的款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在饮食方面,英国人的饮食也是相当讲究的,他们把下午茶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还十分注重餐桌上的礼仪,也经常举办酒会和宴会等;而美国的餐饮文化也非常出名,由于他们的生活节奏较快,使得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快餐文化风靡全世界,在美国快餐十分受欢迎,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二、英美经济生产差异

民族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着该国生产的商品。如上所说,英国的商品更加突出的是高端的、奢华的、以及绅士的气质,而美国的商品则以标准化、大众化、可复制化为代表。英国的劳斯莱斯与美国的福特,一个专注于高端精致奢华的享受,一个却面向大众消费者,让大家都能开上轿车。体育文化上,英国的足球运动完美地表现出了他们优雅的享受,而美国的NBA则是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

三、英美教育理念的差异

英美文化论文篇2

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而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生活,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促成了世界文化多元的发展。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文化差异的因素对英美文学评论所产生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一 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与英美文学评论是相伴产生的,英美文学作品是将英美文化艺术性地展现,而英美文学评论则是通过英美文学这一手段重新审视与剖析英美社会文化生活。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也是必然的。因而,探本文由收集整理讨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影响,有必要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作出梳理。

1 英美文学发展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英美文化的表现形式。英美文学不单单是英美语言的艺术性体现,同时也是对英美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展现,是世界人民认识英美文化的一个窗口。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英美人的思想、情感。英国的文学发展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及现代主义阶段。纵观英国文学的发展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其每一个阶段在文学成就上都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文学在当今多元化社会背景之下,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美国文学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很深,开始只是一味地模仿英国文学。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才得到改观,美国文学逐渐脱离了英国文学,走向独立自主。20世纪初,美国文学达到繁荣,并与英国文学并驾齐驱,成为真正独立的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美国新旧文学之间在展开激烈斗争的过程中,推动了美国文学不断地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2 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运用文学理论来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揭示英美文学这一特殊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并以此来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依据。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是英语文学作品,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根据其文学作品形式的不同分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等。英美文学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创作风格等进行全方位的评鉴与议论,以此来提升文学爱好者阅读和欣赏的水平,准确把握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信息。

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不同。当然,英美文学评论要建立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基础之上,没有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就没办法进行深刻的评论,也没有资格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而对作品的分析本身也具有对文学作品评价的成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文学作品分析更多地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属性,而英美文学评论其关注点则更多的是对英美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外在表现、文学艺术表现进行思考、进行评论。

二 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语言,同时,作为文化发展载体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之一。因而,民族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必定会在语言这一重要媒介上表现出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使用的语言,多是作者经过三思提炼、凝聚而成,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在英式与美式两种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因而,从语言差异这个角度去切入,看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英国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上源远流长,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同时,英语作为其文化历史发展的语言正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继承了其传统文化遗产,在文学作品的使用中具有良好的表现性。或许是因为这一语言原因,很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时候,对于语言的使用显得小心翼翼,这或许是由于他们潜意识中由衷地尊敬乃至崇拜英式英语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传统,害怕语言使用上的不当而亵渎了英式英语的崇高地位。因而,文学评论家对于英国文学作品的评论,在语言的使用上就显得比较中规中矩,缺少一种文学评论上的个性自由与张狂特质。

美国英语作为英国英语的一种衍生之物,虽然在本质上与英国英语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作为一个民族独立、自由、民主的新生国家,美国在其争取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民主的文化意识都是新生的。而美国英语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叛逆和创新的特质。同时,美国的民主革命比较成功,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都没有留下任何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负担,这一些反映到语言使用的层面上,就是文学评论家在对美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比较个性张扬,没有那种小心谨慎乃至顾忌的痕迹,特别在不少时候体现了文学评论语言使用上的文学艺术创造性。而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使用上的创新,与美国的自由、民主、个性张扬的创新文化氛围,与“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国文化精神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对英美两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显著影响。

三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是在传承文化和挣脱传统文化两者之间挣扎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杰出代表作,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复仇中苦苦挣扎,“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很好地表现出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而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似乎也具有这样的性格。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到荒诞的创造手法,都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继承传统与打破传统之间的纠结与抗争。20世纪以来,英国文学评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于先前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此时的英国文学评论作品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总的说来,英国文学评论界,除了伊格尔顿以外,没有出现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他至今在文学评论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方向发展的,这是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趋势。文学评论要对以前的文学理论成就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建构起新的、适合当今社会的文学理论。

转贴于

谈及美国文学评论,我们就不能忽视了对于美国文学的研究,因为自从有了文学,才有了文学评论。美国作为殖民地,其文学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以及印第安文学的影响。笔者认为,美国文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性,不然也就不会有美国文学这一说法了。美国文学虽然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美国自身这一因素。英国文学在美国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结出新的果实——美国文学,虽然有着“遗传基因”,但是美国文学终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然,与之相对的美国文学评论也是这样的。

四 文化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文学,在文化历史发展的渊源上,其文化历史传统特色是人本主义,而英国的人本主义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在英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比较趋于保守,这是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文化历史的不彻底性、妥协性是分不开的。例如,莎士比亚在对自身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谈到他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对人本主义的一种广泛宣传,人本主义在发展的金字塔的顶尖上,就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和平、自由与友爱,没有人与人之间在阶级上的严重束缚。莎士比亚对其文学作品中人本主义观点的评价,可谓是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的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形成了英国比较稳定而牢固的传统人本主义评论观。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英国文学评论中的这一人本主义观点,却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乃至否定,其原因有如下: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完善、快速的发展,必须借助革命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为整个社会在质的发展上提供催化剂的动力支持。因而,相对于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创新才是社会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社会的完善和发展不需要保守的人本主义观。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唯有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时刻才会真正的有效,它是社会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美国文学评论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在显得激进的同时,还特别的具有独创性。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不像英国那样带有沉重的文化历史包袱,也没有很大的文化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美国为争取独立而斗争所形成的自由、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使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上可以轻装上阵。因而,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各位作者以及文学评论者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都持比较激进的态度,甚至在很多时候还表现出独具一格的人本主义的创新观。我们可以从美国文学评论家对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评论中窥见其人本主义的观点。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一致从美国的历史去解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认为他在文章中真实地描写了美国的历史。其中有不少文学评论家认为,马克·吐温在文章结尾部分让黑奴吉姆获得了自由,回避了美国奴隶制度的现实问题,具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欺骗性;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认为黑奴吉姆虽然很多时候是自由人,但从本质上看,他却是哈克和汤姆的一种有趣的玩物;但是更多的文学评论家认为,马克·吐温是在通过一种貌似带有种族歧视的描写来揭露讽刺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文学评论所具有的自由、民主、激进而独具创造性的特点。

英美文化论文篇3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文化,文化程度的深浅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悠久。但也因为每个国家创造出的不同文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多变的世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国际间交流的方式、表达的语言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了质的改变。就现如今的英美两国来说,它们是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这些都是因为历史发展轨道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时期经历的改革与运动都可以改变这个国家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学评论;文化差异

所谓的英美文学评论,就是指通过有关的文学理论和历史背景对文学名著进行研究,研究它的写作背景、人物介绍、语言表达水平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文学的内容主要是以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为背景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这个国家这段时期最有效的证明。但由于每个国家文化形成的不同,导致不同国家对文学的评价也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和有关问题。

一、英美文学特点分析及其发展历史

英国文化在英国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开始的时期到文艺复兴,在经历过历史改革后发展到了现如今的现代化主义。[1]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转折就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化由最初的写实渐渐地变成了充满憧憬的现代化风格,并带有英国的历史特点。所以,英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根据英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来进行描写与刻画的。美国文化一共出现过三次改革:第一次是在19世纪前期出现的民族文化;第二次是美国经由第一次世纪大战和第二次世纪大战后为国际带来的影响;第三次是美国文化的文字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女权思想的建立与新历史主义的发展。并且在开发美国这片富饶土地的过程中,国民在理念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效、有用,并且有利就是真理”的相关思想。这些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也是美国发展历史最有力的证明。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每段时期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文学出现了多样化的改变,美国文学就是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之上的,但外来文学对它产生了影响发生了改变。一开始美国只是在模仿外来的文化,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到了19世纪以后,才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念,走向自由、平等、独立的道路。而英美文化评论就是一种应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理解,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更好地分析与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2]

二、国内外对英美文化研究的状况

在世界文学作品当中,英美文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英美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现阶段国外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单一作品的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特点、理论研究以及文字风格研究,对文学作品评论的相关研究直到20世纪开始才出现,并且文学评论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英美文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在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分析研究还仅仅只是起始阶段,20世纪以前我国几乎很少出现英美文学评论展开的研究,20世纪以后才逐渐出现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深入研究。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英美文学方面的评论研究加快了英美两国在文学作品上的发展,为英美文化评论的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学评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评论体系的重要组成。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文学作品的故事背景、表达形式、文字风格以及中心思想等,相关的评论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在阅读以及欣赏方面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整个英美文学的进步发展。对于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和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就是英语作品,而英美文学评论又是建立在文学作品研究基础之上的。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文学作品评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英美文学评论更注重作品所具有的文学艺术以及延伸思考上的相关问题。

(一)英美语言文化所具有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发音、语法、词汇运用以及表达方式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像在发音上,英式英语讲究是的字正腔圆,发音要准确,很少有连续的现象,而美式英语的连续现象很多,美国人讲究的是能省则省、能连则连的原则;还有就是在用词表达上,有时同一事物用的词语是不同的,有时要表达的同一意思用的句子却是不同的,比如在日常的打招呼上,英国人会用“Howareyou”,而美国人就会用简单的“Hi”来代替。[3]而有关的英国文学评论中,一部分学者出于对传统语言的尊敬,评论中的语言大都很传统。而美式英语由于受到来自后期历史发展上的影响,其语言相较于英式英语来说更具创新、更加叛逆、具有独特的思想,自然在文学评论方面也会比英国更加自由,更加大胆。

(二)文化历史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所产生的影响英国文化历史相较于美国来说更加悠久一些,并且带有非常强烈的人道主义,在相关的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就有体现,像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共写了37部剧本,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一部分有关评论方面的学者开始质疑人道主义。而对美国来讲,其是一个非常年轻并富有活力的国家,没有沉重的传统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相较于英国来说,其文学评论显得更加自由活跃,更具创造能力和个性化。主要表现为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学评价是宽松的、自由的,拥有自己的个性。例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费恩历险记》,这部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历史,但却没有当时社会背景下有关黑人奴隶制的描写,有的研究学者认为这种文学表达方式是对黑人奴隶制的一种讽刺,还有的学者认为只是一种欺骗。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的研究学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空间和个性。[1]

(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化评价方面的影响在历史中,英国曾被法国侵占,所以英国文化以及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法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了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言谈举止间都非常的礼貌,这种特质延伸到文学评论当中就显得中规中矩。而美国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的国家,拥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由于美国在发展的过程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美国人民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倡民主与平等,这是因为美国人民在处于殖民地期间,为了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就解释了美国人为何不仅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还去干涉其他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还有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美国文学评论大都是提倡自由和民族的观念,还具有一定独特性和创造力,不拘于常理。

(四)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在发展之中,英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交叉状态,而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始终摆脱不掉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文学评论,尽管也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但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的。就现在的情形来看,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进行改良,扬长避短,创造出新的评论道路。而美国方面的文学评论虽然在前期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但在后期随着时间的改变,美国文学评论摆脱了传统的束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拥有自己的文学特点。美国文化的发展成了多元化格局,同时具备多种文学写作形式和文化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四、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影响的目的和意义英语是目前世界流通最广泛的一门语言,使用的国家和人们都占有一定的数量,自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文化就逐渐走到了现实主义阶段,这个时期就更好地反映了社会环境、文化发展、历史等问题。[4]美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英美文学的发展也伴随着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并且英美文学评论在发展中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研究英美文学评论对了解英美文化差异和英美文化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结语

英美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致使文学产生不同的变化,导致两国学者对文学的相关理解和评论也有所不同。英美两国在各自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文学载体、历史发展和文化理解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历史发展导致英美文学评论也不相同,而英美两国的文化也有相同的地方,需要两国文学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英美文化的蓬勃发展,更正确、合理地得出英美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樊雅桢.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5(07).

[2]王姝,李昕.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4(04).

[3]高雨菲.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2015(05).

英美文化论文篇4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及具有的特点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由于英美文学在国际文化中不断地发展,其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许多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海明威等。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文学发展时期,最后实现了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而美国的文学在建国时期,主要是以模仿英国文学的方式进展,不具备美国的文学色彩也没有实现文学的创新。但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学,不断地增强文学家的自主意识并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学家也相继发表了优秀的作品,将美国文学的发展推向了崭新的阶段,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学。

(二)英美文学具有的特点在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学对国家的经济与历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完全遵循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总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在二战的发展时期,英国文学注重追求文学的写实、实验、多维度特点。从英国与文学的发展史看,体现了英国在世界中具有较强的地位,在发展中不断地展示自己文学的自信与成就。当然,英国的文学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主要受英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比较严重,完全效仿英国的文学特点。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文学才逐渐寻找出自己的特点,对文学实现了创新。在二战之后,它的文学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在初期重点发展乡土类别的文学,在中期重点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到了后期主要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为主。从各自的文学发展和特点看,二者的文学在后期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英美文学的评论

文学评论是应用文学理论的有关现象进行探讨以及研究,它揭示了文学在发展史中的规律,从而指导文学在创作方面进行实践的活动。文学评论的相关内容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评价是对文学进行狭义的评论,而对于所有与文学相关的人物、思想以及现象给予的评价与分析则是从广义上对文学进行评论。相关的文学评论是需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有关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文学评论要超出文学分析,因为对文学的分析是具体的,但是它的评论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英美文学的评论是整个文学评论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文学固有的理论和现象对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的一种实践类活动,从多个方面揭示和披露它的发展与遵循的规律,并对文学加以指导和创造。英美文学的评论主要是对两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尤其是在英语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文学内容、在创作方面具有的风格进行研究和评论,并以此提高英美文学读者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出去。而英美文学的评论与其他作品的品论有本质上的区别,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主要侧重于对作品的本身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给出文学性的评论;然而英美文学的评论则更侧重于对文学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进行客观的思考、分析与评论。

三、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一)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根源与基础,会对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的作品中,思想与内容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精髓,而语言形式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旨与思想,更是灵魂的体现,语言与作品相互依靠和并存。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在语言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评论的内容和结果。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角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虽然是对英语方面的文学进行评论表现得比较明显和突出,但是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等都存在语言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英美文学在评论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评论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就无法真正欣赏和研究英美文学及其作品的内在深意。在英语方面英式的语言更具有严谨性,如果评论者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关性的评论,语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在评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从而体现英式英语语言的严谨性。而美式的英语语言,由于是在英语语言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在品论文学作品时语言不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从语言发展的时间上来说,美式语言要短于英式语言,这就促使了美国文学在创新方面的发展。另外在评论文学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十分开放,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评论方式。

(二)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影响无论是使用什么文化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都无法逃脱选择的挣扎。在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例如:《哈姆莱特》这部文学作品,它的主人公为了复仇不知如何选择生存与死亡,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这种在选择中挣扎的特点。而文学作品的评论与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有些类似,19世纪之前,英国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这个发展时期文学作品的评论正处于选择文化的挣扎之中。20世纪以后,对文学的评论才发生了改变,评论者逐渐运用文学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这对文学的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对文学的评论正在向民主主义等方向发展,对文学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再作出理性的评论。而美国对文学的评论,深受欧洲的大陆文学所影响。欧洲的大陆文学产生的评论对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深刻、强烈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这其中美国文学的评论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虽然英国的文学评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但是依旧利用传统文化对文学实施分析和评论。而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真正地展现了文学的创新内涵,这充分地说明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学特色与文化差异。美国文学的评论在内容与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吸取欧洲的大陆文学精髓,无一不体现了其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文化在人道主义上的差异影响人道主义是为了保护人类在社会中的权益,在资产阶级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提出和构建人道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道主义趋于完善化、规范化。由于来自等因素的影响,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评论在理解与认识的层次上停留在传统和成熟的阶段,从文化差异上分析,人类通过发展革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更多的创新文学理念,对评论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文化差异,尤其是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差异。综合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英美文学的评论者对文学的评论方式存在文化差异与区别,都具有各自的评论特点。

四、结语

英美文化论文篇5

一、东西方语言的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语言上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评论。在语言的使用特点上很大程度的反应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能力。以东方的汉语语言来说明,东方人在文学作品中讲究的是对文章中意境的掌握。汉语语言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它擅于创造意境,制造广泛的想象空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象空间,使得汉语也很容易让人感觉没有真实的目的性。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中,西方语言会觉得东方语言缺乏连贯严谨,西方语言讲究的是理性,逻辑思维,东方语言讲究的是意境。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东方文学评论家评论最多的是《圣经》中的神、天地、生命等所构造出来的意境美,而西方文学评论家则侧重的是对《圣经》中,每一个角色所经历的事情引起的理性思考和感悟。恰恰是因为语言上不同使得对《圣经》这部文学作品的评论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再如《傲慢与偏见》这篇作品,东方人评论最多的是作品中所勾勒出来的梦幻意境,西方评论家评论最多的则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社会风俗和战争的思考。

二、东西方文化历史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东西方两国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东方国家文化历史比较传统,西方国家文化历史相对较为开放。西方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东方的历史是五千年,因此,两者在历史的发展上有很大程度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评论的不同,西方文学评论家侧重的是结合历史进行针对性的评论。如《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公元前2700年,英美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作品,基于文化历史的相对缺乏,东方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最多的是半人半兽的恩奇都,而西方文学评论家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侧重的是国王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之间的友谊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因此文化历史的差异形成了不一样的评论观点。

三、东西方风俗习惯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风俗指的是民族在综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者关系上对某一现象约定成俗的看法,其代表了该地区的整体习惯与整体心理,并为人们接受和习惯,这就构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2]。西方民族是起源于马背上的民族,且该民族对马的喜欢已经上升到了人的高度,西方人喜欢狗,在英国的习语中也带有大量的与狗有关的词,如“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而在中国,对狗的理解则是带有鄙夷意义的,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因此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如卡夫卡的《城堡》,西方文学评论家给出的评论牵涉最多的是对城堡这个主题的评论,即评论的是犹太人渴望得到的精神寄托,而东方文学评论家关注的是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西方文化侧重于理性化,评论中涉及的是社会、宗教等方面的讨论,是科学严谨的评价,东方文学评论家侧重于艺术和意境,因此两者的文学评论作品在表达观点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如《鲁滨逊漂流记》中,东方文学评论家很容易会将中国的《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连接起来,因此在品评这部作品时,侧重的是故事中的情节,而西方文学评论家们侧重的是评论鲁滨逊的永不言败的精神。很显然,评论是有差异的。

英美文化论文篇6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解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更亲切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快地进入一种想象的领域,强化或延长移情的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能产生共通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文字与影像发生作用的一个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对语言的认知是一种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基于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的形成,因此图式理论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维基百科,图式是思想或行为的有组织的模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或前认知概念,它表达世界的某个方面,或组织和感知新知识的系统。这个概念指出,图式实质是一种认知结构,是我们理解机制进行信息处理时所依赖的认知单元,这种结构能大大加强我们对语言理解的速度与深度,使复杂的语篇呈现出条理和逻辑。何庆华提倡的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就强调图式理论的作用,她认为教学原则应为:(1)向学生明确此次阅读的教学目标;(2)建立段落图式;(3)明确作品阅读的内容;(4)开展阅读活动,包括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生对策略使用效果的反馈;(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阅读教学课堂。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可适当修改为:(1)明确教学目标,并作好相关预习,准备背景知识的PPT;(2)了解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主题有一定了解,对篇章结构有一定把握;(3)阅读前,学生以PPT形式向同学展示所准备的背景材料;(4)开展阅读;(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老师可以博客、BBS、QQ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利用校园网提供一些共享资源。

济慈《夜莺颂》的文字解读与影像阐释

英美文学课堂作为二语习得的场所,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习得环境是一种课堂环境,自然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鲜明差异,学习内容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认知方式,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风格适合于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同时,诗歌又是情感密度最大的一种文学形式,负载着最大密度的审美,但精炼的语言,纷繁的意象,浓缩的文化象征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笔者按不同文学体裁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统计(表1)。从表1看出,教材较为强调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课程相比有其独特内容之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感延长了对审美的感知,不同于散文类作品。笔者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为例,阐释诗歌所蕴含的美既体现在对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及坎皮恩导演的电影中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讲解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段落图式强化学生对这首诗歌的认知。

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美和把握美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抒情高手,而且还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这首诗创作于1819年,当时他生活困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情绪较为悲观低落,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痛苦人生的复杂心理。当时他寄寓于友人家中,一天清晨坐在树下,看到一只正在筑巢并发出婉转低呜的夜莺,在灵感的驱使之下,不到3小时诗人就完成了这首英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诗人试图在想象中忘却现实的烦忧,随着夜莺的美妙歌声进入一个欢乐和理想的世界。然而,随着歌声逐渐隐去,诗人又从美好的幻境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但思维还萦绕在刚才的幻觉中,他还在困惑于刚才的心理变化:这究竟是幻觉,还是醒着的梦?声音消逝———我究竟是梦,是醒?诗歌在两个问号中结束,但它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中却充盈着对理想的美的追求。在预习《夜莺颂》时,对诗人济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主流思潮,个人经历,他的哲学思想及写作风格都应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一些他擅用的修辞手段也需要提前掌握,如通感(Synaesthesia),典故(Allusion),隐喻(Metaphor)。济慈擅长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写作,读者要体会到他诗歌的妙处自然也应知晓通感这种手法的精微,如“Tenderisthenight”(夜色温柔)、“Softdark”(柔软的黑暗)等,可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使用。典故中,大量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营造出神秘神圣的宗教氛围,也渲染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他对形象、意境和音韵的锤炼对后世的唯美主义都有着较大影响,这是语言图式方面的准备。济慈本身贫穷坎坷的经历,多病的人生,短暂生命中对美的热切追求,以及“Beautyistruth,truthbeauty”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主题方面的内容图式,诗里的夜莺象征着欢乐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的原则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诗歌应是美的体现,而美是真实的,诗人应以最完美的艺术手法来描绘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因此,他精致的诗句中渗透着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类崇高思想的敬仰。这首诗歌从想象到现实,又从现实到想象,从历史到当前,迂回循环的结构形成了诗歌的段落图式。学生理解到这三个图式后,便能较好地把握这首诗了。可参考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心》,这部传记片视角锐利,从它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一生,其中有男主角朗读《夜莺颂》及其它作品的片段,从诗人吟诵的作品中可直观欣赏到诗歌的格律节奏美。如同诗人的作品,这也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觉,也充分带动和满足视听触嗅味觉的电影。影片每一个细节提供的丰富感觉相互牵扯和碰撞,璀璨情诗让全片的浪漫华丽色彩热烈燃烧,男主角细腻温婉的情感唯美又不流于伤感、不陷于欲望,是一部新派文艺剧情片的典范,本片入选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第 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蓝与紫激烈冲撞的画面自有其独到之处。在观看画面时,学生不但从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画面、音乐、音响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还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多媒体画面艺术是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思想与创意、情感和美感等的综合艺术体,其功效是使多媒体教学能产生完美的认知活动,整体提升教学境界。其具体体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等现象或过程中,促进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同时,对三个图式的认知也有益于对作家审美精神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

当然,这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音员,课堂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意。同时,多媒体课件常会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或是内容编排主次不分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也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中,它的核心观念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教学方式、工具怎样改变,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二是提高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做出的课件乏味无趣,不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课堂活动,整个课堂都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如果教师无法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不但不能使多媒体技术造福学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美文化论文篇7

一、英美文学教学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首先,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文学知识及其具有的哲学、人文、美学等价值是某一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是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最鲜活、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层次,它的重心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文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源泉,涉猎古希腊、罗马神话,了解基督教《圣经》故事及人物典故,熟悉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抵,可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有利于语言学习中文化因素的积淀。

其次,文学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语言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最理想的语言和文化材料。特定的文化常常在其语言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对原文语言有精确的理解和把握之外,还要对两种文化,尤其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学实质上就反映和代表着西方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清楚表明,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跨文化意识的双重职责。

再次,文学的生动性和通俗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文学是最优美的语言,如果我们要学习和获得最优美的语言,我们就必须学习文学。”(李赋宁语)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英美文学,不但可以在接受作品内容情节的同时,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学作品中渗透的跨文化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有关西方的哲学、历史、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社会风俗。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人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人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根据学生语言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更多地涉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以至更深人地探讨人生态度、道德价值观等。

交际性原则认为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然语言是交际的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使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得到传递沟通,语言通过文化的渗透得到合理的交流发展。

三、利用英美文学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思路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和渗透跨文化意识。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语言水平。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不能把课文仅仅当成单纯的语言教材,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放眼世界,扩大视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教师还可以配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及中英文化差异的知识介绍,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具备应有的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不能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不能要求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才能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其次,教师应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文学教学以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效率高、覆盖面广等特点。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课件、录像机、投影仪、光盘等直观有效的手段。除了课堂教学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课外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欣赏精彩对白或学习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让思维突破原有的束缚,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学生根据原着自编自演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中,能充分理解把握原着的历史背景,穿越了时空与文化的差异,与文学作品作直接的对话。

英美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 《十二怒汉》; 真相;法律影视;陪审制度;异同分析

法律影视是法律体裁类电影、电视剧以及电视节目的简称,如电影Legally Blonde(美国)、Twelve Angry Men(美国)、《秋菊打官司(内地)》等,电视剧Justice(美国)、Legal Boston(美国)、《真相(香港)》等,电视节目Court TV(美国),《现在开庭(中国)》等,均通过镜头拍摄再现本国或本地区法律文化,是观众了解中外法律文化的窗口。美国和香港是施行英美法系的典型代表,各自拍摄的法律影视中自然而然映射出英美法系的抗辩法律传统,其中作为法治民主化标志的陪审团制度,[1]因以普通公民参与并决定被告有罪无罪的裁决为主要形式,而更加吸引渴求公正公平裁决的普通观众。

一、英美法系陪审制度

陪审制度缘起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为大陪审团制度,主要用于居民代表对王室代表的对抗,用于被殖民地人民对于英国统治的抵抗,被赋予反对集权统治,要求公平审判的社会意义。[2]所以,虽然英国是陪审制度的苗圃,但是美国是西方陪审制度的沃土,[3]可从《十二怒汉》《律政俏佳人》《波士顿法律》《金牌律师》等法律影视中得以证明,香港目前在刑事审判中亦沿用陪审制度,可从《算死草》《古惑仔律师》《真相》《壹号皇庭》等法律影视中得以证明。

法律影视中抗辩双方的话题控制及其司法推理艺术[4-5],包括陪审员裁决过程的激烈辩论,关乎英美法系公平与正义的思维理念与思维方式,是说服和俘获亿万普通观众法律信念的关键途径。而且,法律影视的生动屏幕呈现,对于司法审判程序的公开,对于渴求司法知识的法律从业人员,无疑是获取法律教育和法律经验的捷径,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亦是宣传法律价值观念、提高法律保护意识和普及法律思维方式的最佳途径。所以,对于法律影视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法律影视中陪审制度文化的异同分析

(一)背景与场景

《十二怒汉》是以陪审员为主角,以裁决被告有罪或无罪为任务,全面映射美国陪审员权利和义务规则的激进辩论和艰难说服过程,案件背景是当地检察官指控一男性少年于半夜在家里用弹簧刀杀害其父亲。而《真相》是一部港剧,主要映射同属于英美法系的香港刑事审判制度下,律师、法官以及陪审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各自行使法律权利以及义务的过程。其中第九集与第十集(后称《真相9/10》)以陪审员为主角,呈现了香港陪审制度中陪审员权利义务的概貌,案件背景是当地主控官指控一名印度公民于半夜时分在一当红女明星家里该女明星。

《十二怒汉》中,陪审团由12位陪审员组成,全部为男性,职业性格均明显不同,年龄均为中老年,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相互之间不认识。陪审团裁决形成的场景是一个密闭的会议室,辩论占时约一个半小时。会议室中央的长方形会议桌是影视情景的主要道具,10位陪审员分坐在长边桌面的两侧,另外2位陪审员分别坐于短边桌的两侧,主要任务是通过辩论,达到12∶0的一致同意,做出被告或有罪或无罪的裁决结果,表决方式可采取举手、匿名投票等方式。而《真相9/10》中,陪审团由7位陪审员组成,四男三女,职业交代清楚,股民、教师、家庭主妇等各不相同,性格形态各异,有保守派、潮流派等区别。此外,陪审团裁决形成的场景亦是另外一个密闭的空间,也以桌子为主要场景道具,长边桌面两侧分坐6个人,陪审长坐于长桌短面一侧,辩论占时约半小时。7位陪审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辩论,达到至少5∶2的大比例人数的同意,做出被告或有罪或无罪的裁决结果,表决方式基本采取举手方式。

(二)法官指引内容

两部影视都以最小的弱势投票开始,以最终的符合规则的投票结束,原因在于法律指引内容的框架限制。《十二怒汉》中,陪审团履行陪审义务的过程是在法官指引下进行,法官对于陪审团工作的指引,是整个影视展开的基本框架。对于这个框架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法官的语篇内容,目的是指引陪审团的工作。首先,法官强调本案的严重性,因为一级谋杀在刑事诉讼中极为严重。其次,法官告知陪审团任务是认真辨别证人证言所构法律事实真伪。再次,法官强调陪审团的有关权利,因为掌控着被告的生命权力。然后,法官告知陪审团的任务,即如果发现对谋杀指控的合理怀疑,就可以基于该合理怀疑做出无罪裁决。否则,必须基于良知裁决被告有罪。接着,法官告知陪审团做出裁决的要求,即裁决结果必须达到12个人的一致同意。最后,告知陪审团裁决有罪的后果,即将会对被告严惩不贷,本案法定最高刑为死刑。

然而,《真相9/10》中指导陪审团工作的法官指引内容比较详细具体而且清晰明确。首先,法官告知了的定义,法律根据是刑事罪行条例第118条3项,定义是任何男子知道该名女子不同意,又或者罔顾该名女子是否同意之下,与之发生,即构成罪。第二,法官给出四点裁决指引,一是从被告的心理状况去分析,看看被告之前得到的待遇,是否足以令他真诚,如果错误地相信原告人愿意和他,是不会构成罪的;二是不要理会传媒的报道,而集中你们的焦点,在每位证人的证供上,看他们的供词是否可信;三是如果陪审团有任何怀疑,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四是陪审团必须最少要5∶2才可以通过,才可以裁定被告有罪。

(三)司法推理模态

推理分析是陪审团辩论的核心内容,而法律影视对于需做推理事件因屏幕呈现手法不同,观众感知的效果也不同。《十二怒汉》中,对于所有证人证言的回忆均采取语言表述,而《真相9/10》则采取视频的方式,前者更趋于司法实践,凸显语言视觉魅力,展示陪审员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后者更趋于现场重现,凸显视听冲击效果,还原证人证言的表述场景。两种模态各显神通,各有千秋。

《十二怒汉》从一个真实陪审团裁决案件的角度出发,展示陪审团如何做出裁决的合情合理过程。首先,陪审员对于证人证言的言行举止还历历在目,在陪审辩论中抽取相关庭审事实展开辩论,符合正常的认知程序。其次,陪审员所回忆的部分是为寻找合理怀疑服务,例如用手扶正眼镜的动作,如浓妆艳抹的面部,均是回忆中证人或其证言的一小部分,用语言模态提出,观众也可以理解,所以语言模态足以替代对整个证人或其证言进行完整的回放或播映,而且意义传递更精准,亦可节约镜头的切换以及观众心理空间的来回转变。但是,仅靠语言一种手段来构建庭审情况,略显单调,娱乐性较弱,而语言模态使得信息密集,分析推理紧张有序,对特别钟爱法律影视而且喜欢节奏紧凑和法律推理的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而《真相9/10》从观众可看性角度出发,不停地进行镜头切换,让回忆不再是观众脑海里的记忆,而是通过屏幕告知,具有形象生动且印象深刻的效果。但是,对于制片人来说,需要对于庭审与陪审程序的规划分配做详尽设计,因为要在庭审过程中展现一部分证人证言视频,而在陪审过程中展现另一部分证人证言视频,一是不符合现实发展情况,二是在陪审过程中出现新的证人新的证言也会略显突兀。况且对于陪审员来说,回忆视频播放完毕仍然要用语言模态从视频中找到相关论据,展开推理分析,也未尝不可。但是,视频播放可以减轻观众的记忆负担,增强娱乐性,亦颇受普通观众青睐。

(四)法律理念

两部影视追求正义的法律理念基本一致。排除合理怀疑是彰显正义的司法原则。《十二怒汉》通过讨论和辩论,找到如下各自认为的合理疑点:如身材较小的被告使用弹簧刀,合理情况下应当是自下而上插入受害人胸部,而本案受害人的伤口是自上而下;如电车通过的时候噪音很大,老年证人在电车通过时真切听到被告“我要杀了你”不合理;如女证人扶正眼镜的动作使得她在晚上睡觉时目击被告杀害其父亲的证言不合理。

而《真相9/10》对于合理怀疑的字面解读不同于前者,大概表述为:如果发现合理怀疑的存在,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即需要做出无罪的决定,所以,初衷为有罪的两名陪审员的立场转变是由于此法律理念的提醒,也是整个陪审辩论转折的关键因素。本部影视的主要疑点是现代社会中,年青一代人对性的认识比上一代更加开放,而且粉丝对偶像的信念是神圣不可侵犯,而女受害人是当时出名的演员,而且当时都有吃药玩得很高兴很放纵以及其男友对于某一印尼证人拒绝出庭的反应,都使得陪审员产生了合理怀疑。

此外,合理怀疑的发现有其心理标准。两部影视都有因赶时间而忽略法律正义的陪审员。《十二怒汉》中的七号陪审员,由于对于晚上球赛的追求,而无理由地改有罪为无罪投票,结果受到其他所有陪审员的谴责,并且一致认为心里感觉是有罪就投有罪,感觉有疑点就投无罪,除此之外,不可接受任何改变投票的理由。《真相9/10》中的公司经理由于赶时间开会,而随意改变投票结果,结果受到女教师审判员的谴责,被认为是墙头草行为,而且直言谴责数人头的方法不能接受,而且为赶时间而做出错误判断,会害被告或受害人一辈子。

三、结 语

正如《十二怒汉》第十一号陪审员所说,争辩不是陪审团的目的,陪审团肩负的重大责任是行使民利,裁决一个与陪审团无任何关系的人有罪或无罪,此裁决不会使得陪审团有任何意义上的利益增加或损失,这才是陪审团强大的原因。总之,两部影视虽然场景布置略有不同,陪审员性格形态各异,法律指引内容差别较大,但是由于追求正义的法律理念一致,均成功地塑造了陪审团彰显正义的形象,并且使得此形象通过屏幕的呈现更加深得人心。

[参考文献]

[1] 喻贵英.走进美国的陪审制度[J].法学评论,2004(02).

[2] 周莳文,黎建辉.英美陪审制度的功能比较与借鉴[J].法学论坛,2006(07).

[3] 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J].法学家,1999(03).

[4] 袁庆锋,淮艳梅.论《十二怒汉》的话题控制及语用推理艺术[J].电影文学,2012(03).

英美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语言美学艺术,跨文化意识,艺术语言,文化的共性,激发动机

一、语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识语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思想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与其说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世上的语言成千上万,但除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语(gesture language)或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辅助语言(paralinguistic)外,它们之间却鲜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本族语(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并在交际时与对方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的时候,语言的交际性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而更具有沟通力与价值的则是以各种辅助语言为基础,结合科学语言发展而来的艺术语言及其语言艺术。例如音乐、诗歌、美术、设计及各类肢体、体态语言艺术的演艺、戏剧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语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亦会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并表现在其文化语言及语言文化的美学艺术性,即艺术语言(art language)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美学审美价值、美学意识以及艺术语言和言语艺术的创作与表现的过程中。这也正是各类语言的美学审美艺术(the art of aesthetic)与实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即语言美学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与魅力。

二、思想与文化的瑰宝: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

1.艺术语言与言语艺术释义

什么是艺术语言?著名语言学家骆小所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按骆小所所说,“语言学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孙志刚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本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邓瑶则将艺术语言释义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杨育彬则将艺术语言解释作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而,艺术语言当属跨文化共性意识的语言文化范畴。

而从人类语言(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都应属于语言的美学艺术范畴,是交际语言的升华。交际语言则是艺术语言的基础及基本的生存及营养素材。科学语言既有交际语言,也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从属于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愿望的审美美学需要。

艺术语言学虽是骆小所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他却将该学科定义为一门边缘学科,认为艺术语言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骆小所对艺术语言的解析可谓透彻。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来越高的追求来看,如今的知识爆炸式信息化社会使得人类社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了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动发展关系。故而,艺术语言早已成为非纯粹的边缘学科或偏殿型语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精神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的美学艺术则可以称之为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与艺术语言一起构筑了美学语言文化。它涵盖了各类文学艺术中各种语言艺术的表达、运用与创造,是生活美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包括演讲、歌唱及诗歌的朗诵艺术等等。还有诸如语言的幽默艺术、课堂语言艺术、诗歌及各类音乐等美学语言艺术和艺术语言。

2.艺术语言与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以千姿百态而又绚丽多姿的不同形式呈现于世的。而文化意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以各语言之间的区别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文化更多反映出了不同区域及地理环境里形态各异的人文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这种艺术审美价值的跨文化性及跨民族、疆域的共性,就像是一位妙曼婉约的美少女,或是一首婉转动听的音乐、诗歌,甚至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身处何时何地为何人所见闻,其欣赏及美学价值、结果和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唯有这种共性能够使人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地理环境乃至基因方面的差异与障碍。语言的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语言(艺术及技巧)的互通性。而这恰是人类历史文化中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共性。她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前面所说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蓝调、传统与民间民族音乐等各类音乐),诗歌以及美术(包括街头艺术、绘画、摄影、雕塑、现场艺术、平面等各类设计、手工艺与应用美术等等)外,还有戏剧[如古典歌剧、音乐等现代剧、现场喜剧(live comedy)、马戏]、文学艺术(小说、诗歌、寓言、童话、故事、传记、短剧、电影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节、奖项、艺术家电影(artists film)、视频、广播、舞蹈、广播与新媒体舞蹈(如正在流行的与摇滚乐、电脑技术、表演艺术或者电影艺术相结合的舞蹈表演)、博物馆、文化遗产、电影制作、广告乃至电脑游戏等等。这些林林总总有关艺术语言乃至语言艺术方面的主导和主流文化,可谓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绝佳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绝好外因与内力——由内在渴望、爱好以至追求而激发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即人类文明历史与历史文明的文化共性(the similarities in culture),它们涵盖了动态与静态的美学世界语言文化范畴。

三、真正的世界语——英语及其语言文化

英语语言文化则在近、现代和当代演变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主流文化。英语也就相应成了全世界交流与传播以上形式与特征的这些主流语言文化及内容的主要手段,并为世人所周知、共享。

1. 英语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

作为世界上至今仍没有第二门语言可以取代的近、现代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即使曾屡次被世人欲以其他的语种或语言所取而代之,如以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取代,英语依然在近几百年来独自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

英语与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被三次语言入侵及后来两大英语国全方位的扩张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别是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及拉丁语的传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颠岛,使得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是英语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自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起,英语就开始了它的“世界语”之旅。她之所以成为世上最为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除了几个世纪来,以英语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英美两大超级大国在经济及政治制度、文化和思想高度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下的相续殖民扩张及与其相应的强力思想文化传播等因素外,世界对其语言美学的认识、接受以及与其发展相应的大力宣传与传播,亦成为其功成名就的极重要因素。就如人类对美与真理的感知、认同与追求一样——唯有在真与美的面前——譬如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前面,他们的心灵才能够毫无障碍地做到相通与相知,同时也激发了人类追求美的思想与欲望,成为人类追求理想的动力,更赋予了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激情和灵感,提高了美好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人们的思想、生活与憧憬和愿望。而思想乃至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若没有雄厚而强大、领先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为基础后盾是无法做到的。

英语等许多的语言就具有这种独特的美学(aesthetics)艺术魅力。它的文学与艺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各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现代及当代的文学与艺术。早在中世纪的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艺复兴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时期,英语就已经奠定了其文艺和艺术语言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与作用。这就是英语得以独领并被经久不衰 “传诵”的真正原因——任何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至于永久为世人所遗忘的。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真与美达成的心灵与思想的默契与共识。故而,英语在近、现代社会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的角色和联合国主要的官方语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esperanto: a. esperanto b.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为重要的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在世界及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吸取了其他先进语言的艺术精华而发展和确立的。这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语④。

2.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英语美学语言文化可谓是世界语言文化的奇葩。英国历来以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而言行举止得体而温文尔雅,语言谈吐文明优雅而有感染力则为一名绅士所必备的条件。这要求人们在平时讲究语言谈吐和言行举止,注意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应用,包括言辞措词的修饰与表达,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达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发现与挖掘语言的美学价值,甚至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尝试并充斥着这种美学价值观念。英语的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也由此相应发展了起来。这正是英语语言美学艺术及其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体现。而英国语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国之后又是美国的雄霸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传播,以至英语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几百年来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

四、英语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对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英语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使得英语思想文化演变成了人类近现代和当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特别是在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展现无遗。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就连古罗马帝国时期也无法做到。

人类只要还有对美的向往、愿望与追求,就永远不会失去对生活的追求与勇气。通过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欣赏、学习与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环境及思想与审美的氛围,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语言意识、语感与情感交流以及审美观、思想情操和道德观念,拉近各民族与国家间的距离,更使得我们在追求民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中能走在世界与时代的最前沿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这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故而,学习或是欣赏英语的语言文化,促进并提高、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恰是思想开放与先进的表现。世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都是在开放思想与沟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领世界的。英语如果没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并依托先进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为动力基础,在发展中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地位。只要翻开不同时期的英语文学及艺术作品,你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五、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文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主导地位,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英语学习热潮。连创建“疯狂英语”的李阳也不禁惊呼“整个亚洲都是英语学习的海洋!” 但同时他也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首先是一项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语只不过是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交流、谈判、推销,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英语很简单,类似中国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语不是外语(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中国人应该把它当作第二母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第五、英语能让中国人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和气质。”

作为当今世界英语语言文化的主流,对其跨文化性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欣赏及探索,不仅仅能够在其文化与艺术的天空获取充足的精神与思想的食粮,也体现了与世界沟通、交流及与世界发展同步或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

所以,英语学习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是寓乐于教与学中。在学中享受对美与追求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的乐趣。故而,教与学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而是应该开放思想,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并享受艺术语言的快乐氛围与魅力。不必只为教而教,更不应该只教而不育;学生也不须只为学而学,而应乐在其(学)中,学而乐得其所。

人类对知识的渴望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唯有在艺术与思想的氛围里人类才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与学者不妨从电影、音乐、戏剧及文学艺术中获取充足的兴趣和满足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欲望,在丰厚的知识海洋里得到思想的升华,也可以从摄影、绘画、雕塑乃至动漫甚至电脑游戏中获得精神的慰籍与思想文化的充实与满足。或许,我们更应该为开放与激发思想的灵感与源泉,让学习英语变成英语戏剧的欣赏与小品表演、歌唱及其他的艺术演绎等等,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自然优美的旋律作为朗读或朗诵的背景或伴音配乐,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英语的韵律美、线形美和意蕴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艺术手法来加强英语教学的审美情趣及艺术思想教育。譬如学唱英语歌曲或是学习极具艺术美感的英文斜体书法等等。这些对英语学有裨益。

是而,教育机构与英语教师应多创造和谐而浓厚的语言文化及艺术氛围,通过艺术语言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情趣,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创造欲望,从而更提高学习者的思想情操、审美及道德感情,增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意愿。

六、让英语语言文化成为文化交流与民族振兴的工具

如今,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巨龙正在慢慢的苏醒,华夏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中。如何高效利用英语这一语言文化利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振兴的速度乃至成败。既然英语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而我们则希望通过与世界的交流与共同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宏伟目标,那么这一与世界沟通的工具不仅要为我们所正确使用,更应“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

参考文献:

[1]骆小所. 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孙志刚. 论语言艺术化的本质——语言与现实审美关系分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邓瑶. 语体学方法:艺术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李赋宁. 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8.

[5]杨育彬. 艺术语言的美学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莫塞,水天同译. 英语简史[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英美文化论文篇10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当代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思想家佩特拉•凯利在其名著《绿色思维》里提到要在人类的精神领域里发生一场观念革命,首先要绿化思想,确立并不断加强生态意识。而绿化思想,强化生态意识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史根东教授等构建和推广的主体教学模式指出: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与学辩证统一,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这就凸显了生态文学文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文学源于生活,能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文学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它可以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和行为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康精神生态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文学教学中不仅正面的生态文学文本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负面的反生态文学文本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过程中也不可或缺。

在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部作品中就映射了生态文学思想内涵的三个方面:回归自然,生态整体和生态责任。主人公霍尔顿想着去西部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然后找一个又聋又哑的姑娘跟他一起住在他的小木屋里的行为体现了霍尔顿渴求用心,用灵魂跟大自然交流,渴求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中,这表明了霍尔顿重返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麦》中霍尔顿三次提及中央公园的湖以及湖中的鸭子,他对于冬天鸭子跑哪儿去这个问题十分关心。在一个只追求物质利益的生存环境里,霍尔顿屡次提及鸭子绝非偶然,这充分验证了霍尔顿心中所有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皆是兄弟姐妹,皆是大自然的孩子,都应该受到同等的恩宠的生态整体观;《麦》中主人公霍尔顿甘当神圣的绿色卫士,使所有的自然之子诗意地尽情嬉戏于麦田这座伊甸园中,以免孩子们掉进悬崖涸泽而渔地消耗和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生态责任在《麦》中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薇拉•凯瑟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都重复着人与土地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与自然相容相契,浑然合一的自然之子。凯瑟的生态思想在创作早期主要体现在对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关注,在创作中期她转向对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洞悉,在创作后期她尝试寻找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蕾切尔•卡森的名著《寂静的春天》(1962年)一经问世,震惊全美。该著作中以大量的事实为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及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激烈地抨击了人类在欲望的驱使下依靠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摧残与践踏。在英美文学课堂上剖析具体的生态文学文本可以呼吁学生关怀自然,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最终实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

从生态的角度重审培根,培根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言人。培根坚信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声称自己“已经获得了让自然和她的所有儿女成为你的奴隶,为你服务的真理”在《白鲸》中,人类不是适度地捕杀鲸鱼来维持生计,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贪欲过度地猎杀鲸鱼。贪婪的欲望最终导致捕鲸船及船员葬身海底。《白鲸》启示人类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贪婪,不能对大自然进行毫无限制的掠夺与摧残。《鲁滨逊漂流记》凸显了人类中心主义精神,宣扬理性和科技发明是万能的。人类征服、占有、改造自然的特性在鲁滨逊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鲁滨逊漂流记》中过分张扬了人自身的价值,而压制、排斥、否定了自然,这种理念会导致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最终难以控制,欲望就像魔鬼,会给人类带来太多灾难。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