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7:30:34

英美

英美范文篇1

一、教育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一)新自由主义思想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也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litonFried-man)和哈耶克(F.A.Hayek)。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本观点是:当代社会的所有弊病是由于资产阶级国家干预过多造成的。希望返回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去。“如果国家干预少一点,竞争就会进一步发展,垄断就会大大减少。”此,他们要为市场自由竞争恢复名誉,他们认为市场机制在满足人类欲望和分配生产资源到各种不同用途上起着重大作用。“市场资本主义(如果真正让它起作用的话)则是唯一使每个人最可能在社会中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的一种制度。”‘而正是国家干预妨碍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自由竞争不是名副其实的自由竞争。他们所指的国家干预包括西方国家的“国有化企业”、“福利国家”和巨型垄断企业。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企业私人化。新自由主义思想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打开了教育市场化之路。

最早提出教育市场化观点的是弗里德曼,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政府提供的一项服务,而应该是自由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弗里德曼在1955年发表的《政府在教育中作用》一文中指出:“我相信,若要对我国教育体制动大手术,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私有化之路,实现将整个教育服务中的相当大的部分交由私人企业个人经营。否则,没有什么办法能摧毁或者至少极大地在削弱现存教育建制的权力,而摧毁或削弱现存教育建制的权力,乃是根本改革我国教育体制所必要的先决条件。此外,也没有什么办法能给公立学校带来竞争,而只有竞争才能迫使公立学校按照顾客的意愿改革自身”。哈耶克也认为“不存在用以决定谁该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所谓公平的教育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

(二)新公共管理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在大多数先进国家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这种新模式有几种不同概念,包括“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本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尽管名称不同,它们实质上描述的是同样的现象——“为实现经济(Economy)、效率(Eficiency)和效果(Efectiveness)的‘3Es’作出的决定性的努力”,p传统的官僚制将被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模式取而代之。新公共管理的主要观点是:“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削减成本;具有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管理风格”。‘美国的奥斯本和盖伯勒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型政府”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宁可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总之,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把公共行政僵死的、等级制的官僚制组织形式转变为公共管理的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形式。

对传统的官僚管理模式的批评也波及教育领域。美国的一些打算改革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人认为:由国家通过民主的方法对公立学校进行管理的理念应该被抛弃了。由人民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这种方法应该被一种全新的体系所取代,转而由市场进行间接的管理。美国政治家约翰·乔布和泰利·莫(JohnChubb&TerryMoe)在《政治、市场和美国学校》一书中指出:“市场通过它们自身的特性,能够培养高效学校所必须拥有的自治。……消费者不会有购买低效学校的产品的需要,因此这些学校就会从市场中消失。……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不可避免会培养官僚作风,而这就会扼杀高效学校所必须拥有的自治”。

二、英美教育市场化的社会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英美国家对公共部门的规模和能力进行了抨击。尤其是罗纳德·里根于1980年和玛格丽特·撒切尔于1979年大选获胜以后,就开始推行公共部门的改革。公共部门在三个方面受到抨击。首先对公共部门的“规模”提出了抨击,认为政府过于庞大,浪费了过多的紧缺资源。其次,关于政府的“范围”也发生了争论。认为政府本身介入的活动过多,凡是可由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均可通过合同或直销方式转交给私人提供者。第三,政府的“方法”受到持续不断的抨击。认为官僚制的方法必定会造成工作无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须由政府从事某些活动,也需要寻求除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的组织方法。对公共部门的规模、范围和方法进行的抨击所产生的明显结果是削减政府和改变其管理方式。

英国政府开始实施强硬的财政紧缩政策,积极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并着手解决福利国家政策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在撒切尔内阁和智囊班子中,信奉哈耶克主义自由市场观点的所谓“新右翼”(NewRight)人士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包括曾在1981至1986年间担任撒切尔内阁教育大臣的约瑟夫爵士(SirKeithJoseph),以及撒切尔时代教育政策的主要设计师莱特温(OhveI_etwin)和塞克斯顿(StuartSexton)。约瑟夫爵士在1796年时所说的一句话,也许最能代表他们的市场主义信念。他说:“盲目的、非计划性的和没有协调的市场智慧完全优越于精心研究的、理性的、系统的、善意的、合作的、有科学依据的和尊重数据事实的政府计划。……市场体制是国民财富的最佳发生器;它能够以人类思维不能理解的方式,在没有强制、指导和官僚干预的情况下,协调和满足无数个体的不同需要。”

英国人把包括教育市场化、教育私有化在内的“私有化运动”,称作“撒切尔革命”。撒切尔夫人主要顾问谢尔曼于1987年8月6日《每日电讯报》写到:“倘若没有英国全部学校的私有化,那么撒切尔革命就是还没有完成。”因为“保守党”(私有化运动)前沿正在向私有化尚未触动的那些国有部门推进。我国这些社会部门的活动,诸如卫生和教育,这两者加起来每年都要消耗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而竟对市场机会几乎一无所知。”

对这场运动,英国人自己是引以为豪的,他们说:人们看到的撒切尔革命的经济和财政好处还是表面的,“而最重要的收获时下人们也许还只能朦胧地认识到:这是对政府思考和行为方式的一场改造。……那些国有的产业部门把政府官员和部长们拖到了消费者利益的对立面。全国私有化工作一旦完成,部长们什么都管的角色必将一去不复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教育财政支出不断上升,但基础教育质量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这引发了学校效能研究,即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是什么。许多研究发现官僚是影响学校效能的关键因素。美国政治科学家乔布和莫研究了学校自治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他们发现公立学校对的政治要求反应太快。这种结果是由于“公立学校受到机构的直接民主控制”,而这些机构“天生地破坏了学校自治,并天生地有益于官僚”。他们还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政治与官僚并不有助于形成与高学术成绩有关的学校组织的合意形式。与此相反,市场取向的非公立学校更可能产生他们所说的有效组织。这些高成绩学校(主要是非公立学校)与低成绩学校(主要是城市学校)有显著区别:“他们的目标更清楚且在学术上更有抱负,他们的校长是更强有力的教育领导,他们的教师是更专业的人员与更和谐,他们的教学工作在学术上更强有力,他们的课堂更有秩序并更少官僚”。因此,乔布和莫认为教育中的家长选择是一种根除民主政治与官僚的反作用的方法。

三、英美教育市场化的主要形式

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英美除了大力发展私立教育外,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形式。特许学校(CharterSchoo1)。所谓特许学校,其基本含义是根据特定的合同或“特许状(Charter)”来开办的公立学校。与传统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是,特许学校凭着这张“特许状”拥有充分的自治权与办学权,得以从政府控制和微观管理中解放出来,在教师雇佣、教育资源分配、入学、人事管理等方面享有自主权。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成为第一个通过特许学校法的州。该法允许学区授予某些学校以“特许状”并建立特许学校。到1998年为止,已有34个州通过了特许学校立法,允许有志于改革的一些学校及团体进行建立特许学校的尝试。特许学校向各类学生开放,供学生家长自由选择。不少教育改革专家认为,虽然特许学校不是一种将学校完全放开的学校市场化的形式,但是它体现了学校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强调学校有权直接与其顾客相联系,学校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各的需要,供顾客进行自由选择。因此,特许学校是通过学校内部的改革来使学校结构适应现存的管理结构、是一种“有限的市场化”的做法。

学券制(EducationVoucher)。所谓学券,就是政府发给学生家长的一种有价证券,学生家长可以使用该学券在任何政府承认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中支付学费或其他教育费用。其目的是促进各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其实质是运用市场手段来运作公立学校,增加公立学校中的私营成分,以恢复其活力。学券制最早由经济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提出,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个别州进行了实验。但进展不大。90年代后,在美国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至1995年,有十几个州对学券制进行了立法讨论,并在威斯康星、加利福尼亚、俄亥俄、佛蒙特、俄勒冈、波多黎各等州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验、推广,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民营教育公司。美国爱迪生公司(EdisonProject)成立于1992年,在全美1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管理79所学校,在校学生3.8万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该公司到2005年管理的学校将达到420多所,学生数将达到26万。爱迪生公司非常注重通过市场筹措资金,1999年7月,微软公司的合伙创始人艾伦(PatticAllen)注入3000万美元,成为投资人之一。1999年11月,爱迪生公司在美国华尔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民营教育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对所在国家教育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它既增加了教育投入,提高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又注重了教育效率的提高,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同时它还增加了教育供给,满足了人们教育选择的需要。这些无疑都是民营教育公司对整个教育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公助学额计划(AssistedPlacescSheme)。这项计划是由英国《1980年教育法》颁布实施的。根据这项计划,政府将为来自低收人家庭的优秀学生进入独立学校(IndependentcShol,指非政府举办的学校,也有人称其为私立学校——vate,cSho1)学习提供全额或部分学费资助。每所参与该计划的独立学校都要与中央政府签订一份合同,其中规定:校方每年将提供一定数量的学额,根据家庭收入对学生学费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余额部分由政府提供补偿。参与该计划的独立学校仍然保持独立的地位,它们负责对人选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甄别,但是每年享受公助学额的学生必须有6o%来自公立学校。至1985--1986年度,政府已向226所独立学校支付了3380万英镑,用于公助学额学费的减免。受惠于该计划的学生达21412人,其中4o%享受完全免费资格。公助学额计划的实施,使收入较低的家庭也有了与富裕家庭一样的选择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流动,也体现了着重资助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家长),而不是资助作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自由入学政策(OepnEnmlment)。这项计划由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实施。英国家长的择校权在(1980年教育法》中就有了规定,但由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为热门学校人为地设置招生上限,使许多家长经常失望而归。<1988年教育改革法>对此提出了新的安排:以1979年的招生数作为一个学校的标准招生数(StandardNumber,如果某一学校1988年的招生数高于1979年,则以1988年的招生数为标准招生数);学校在标准招生数之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入学申请:如果一个学校不再有招收标准招生数的能力,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董事会经中央教育主管大臣同意,可降低该校的标准招生数。但是减少的名额不能转到其他较差的学校;如果学校受理的申请人超过标准招生数,地方教育行政当局通常实施本学区学生优先原则,但家长有权对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决定提出上诉。自由入学政策的实施,使各个学校的招生不再得到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计划的保护,而更多地依赖标准招生数之内家长的选择。这无疑强化了学校间的竞争,从而促使它们更加注意倾听消费者的呼声,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

直接拨款公立学校(GrantMaintainedSchools)。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任何公立中学和学生人数超过300人的公立小学,经家长秘密通讯投票认可,都可向中央教育主管大臣申请脱离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控制,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转制后的学校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拨款,并在管理方面享有与独立学校同样的自主权。英国公立学校历来由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负责开办和维持,直接拨款公立学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安排。实施这项政策背后的主要想法是:建立一种由家长主导、经费直接来自中央、具有高度自主权的公立学校。这也是右翼压力集团的重要主张,其目的是削弱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作用,最终使它们逐渐消亡。在右翼人士看来,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在配置教育资源方面代表着计划和低效,而直接拨款公立学校能够在确保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前提下消除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应该将公立学校的所有权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转移至独立的托管机构,由它们自主经营、自主管理。

教育行动区计划(EducationActionZone,由(1998年教育法颁布实施)。该计划规定,政府将[就教育薄弱地区公立学校的管理权向社会公开招标,社会各界,特别是私营工商企业均可提出申请,在教育薄弱地区成立教育行动区,接管所属的公立学校。教育行动区将享受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可以自主设计课程、高薪聘请校长和教师、实现资源共享等等。成功的申请者必须提供令人满意的学校革新方案和合同期内改善学校办学质量的具体目标,并在政府的额外拨款之外注入相应的配套资金。教育行动区计划意在通过管理权的招标,吸引教育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薄弱地区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从而为薄弱学校带来新的管理思路、经验和资金,迅速扭转这类学校的办学质量。1998年6月和1999年11月,政府先后批准成立了两批共66个教育行动区,地域遍布英格兰全境。

督导制度的市场化改革(由<1992年教育(学校法》颁布实施)。主要措施包括:由根据该法成立的教育质量处取代原陛下督学处,负责受理注册督学的申请并对申请者进行培训,向合格者授予注册督学资格,学校督导工作由教育质量处公开向注册督学招标,并与中标者签定督导合同,增加督学的法定权力,如果他们认定一所学校办学失败,其督导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措施经学校总督学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此次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引入市场化的招标机制,督导管理机构和督学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变成了合同买卖关系,促进了学校督导市场的竞争。

四、竞争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尽管英美两国在教育市场化改革中采取了不同的举措,但改革的核心却是一致的——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支持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只有竞争才是“整个私有化主张的核心”,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机制。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之一加里·贝克尔所说:“无论是推动教育发展,还是促进啤酒生产,我都相信竞争的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世界领先,而这个领域是美国竞争进行的最为激烈的领域。竞争是极为重要的。”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曼基夫说:“二十世纪的经济史表明,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制度要比由国家实行中央控制的制度更有利于消费者,学龄儿童也该享受自由竞争的好处。”

英美范文篇2

关键词:事实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归因;归责

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争议持久,众说纷纭。英美法系国家采用“事实———法律”双层次模式,而“事实原因”、和“法律原因”的判断又有诸多学说。大陆法系则存在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理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的传统学说为“必然因果关系说”与“偶然因果关系说”,但面临理论与实践困境。美国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具体内容为何,其与大陆刑法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思路有无共通性,如果有,两大法系共享理性何在,这对于修正和完善我国刑法因果关系传统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1英美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

因果关系,在英美刑法中,它是特定伤害或者其他影响引起的犯罪行为,并和犯罪意图相结合,构成有罪的因素。下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因果关系,即结果犯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因果关系并不是构成犯罪的物质要素,但却是决定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1]。英美法系采用的从事实原因到法律原因的双层次模式,在法律原因中又有诸多学说观点。1.1事实原因。1.1.1but-for原因。“but-for规则”的适用是刑法中考虑因果关系的首要步骤[2]。此规则与“条件说”即“如果没有A的行为,就没有B结果的发生”极为相似,要求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例如,A意欲杀B,在B的茶水中投毒,B在饮茶前,突发心脏病死亡。那么,我们不能说A的投毒行为导致了B的死亡[3]。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因果关系,“but-for“规则将与案件无关行为予以排除,缩小了原因的范畴。除开极少数例如并发因果等情况之外,若在案件中,控方不能出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被告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那么被告人无须对最后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1.1.2实质原因。实质原因诠释着“法律不问琐事”,并弥补了“but-for标准”的不足[4]。日常生活中,“多因一果”的案例较为普遍,实质原因也就应运而生。它只寻找对危害结果起实质影响力的因素,对其他无关紧要的原因予以排除。例如,在大雪夜晚,甲抢劫醉酒后的乙,并将其衣服脱光,拖至山坡上。清醒后乙起身寻求帮助,刚起身走到大道上,被超速行驶的丙撞死[5]。此案引发的争议是:究竟是甲还是丙造成乙死亡的结果?[6]此案例体现了实质因素的作用。它相较于“but-for标准”加入了社会评价的因素,根据人们的一般观念来判断是否具有“实质性”作用,排除无关事项,缩小了在适用“but-for标准”时圈定的范围[7]19。1.2法律原因。为了弥补在认定行为与结果因果关系时可能出现的缺陷,英美法系提出了法律原因。按照法律规定,从各原因中筛选出成为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部分,但至今对于法律原因的认定尚未出现成文规定。从范围上来看,法律原因是包含在事实原因之中的。1.2.1近因说。近因是指在造成损害的结果中,对损害负有主要作用的原因。它是导致危害结果的实质性原因,但并非在时间、空间上与结果最为接近。近因是一种事实原因,只有当行为当然或盖然地引起结果的发生,且行为与结果的因果链条没有被介入因素打破时,才能被认定为近因。对于近因的判断模式,英美刑法进行了长期摸索,但最终发现,很难赋予其一个确定的内涵,因此,英美法庭在适用该规则时只能借鉴先例,在政策和公平考量的基础上,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分析近因主要是判断让被告对一个伤害或死亡结果承担法律责任是否公平与正义。这不是一个科学性质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公平和正义的问题。1.2.2预见说。预见说在因果关系学说中极为常见,各派观点基本都会有所染指,也均不同程度地利用它来弥补理论上的某些缺陷。被害人遭受的结果必须处于行为人制造的危险范围之内,行为人才对损害结果承担责任。可预见的认定是以一个理性人应该预见的范围为标准,其根本目的在于限制责任。但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并非是对因果关系的概念的说明或补充,而是和它共存的另一种选择。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追究责任只限定于具备该要素的人,主观要素记忆责任认定理论的存在是没有必要的,需要考察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是否能够认识。所以,部分人认为,预见说用主观认识代替了客观判断,这是从实际上否认了研究因果关系的必要性,将主观罪过与客观因果混淆在一起,相当于确定了因果关系就确定了责任。笔者认为此种解读有失偏颇。1.2.3刑罚功能说。近因说、预见说都是从某一个微观层面来阐述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而刑罚功能说则是从一个宏观层面来进行论理。此说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从众多因果关系中确定同刑事责任有联系的原因,因此应当要体现刑罚的目的及功能。刑罚之所以要惩罚犯罪,其最本质的原因是罪刑相报的思想早已根植于我们心中,是确定具体案件中因果关系的本源标准。警察为了制止准备撕票的绑匪进行杀人行为时,与绑匪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在此过程中因为偏差开枪打死了被害人。从刑罚功能说来看,被害人的死亡应归结于绑匪的行为,如果没有绑架预备撕票行为,被害人就不会死亡,被害人的死亡最终的责任应归结于绑匪而不是警察。

2英美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的基本逻辑及其品质

英美法系在因果关系采用“事实———法律“双层次判断模式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在判断模式上,英美法系的事实关系与大陆法系因果学说的条件说相仿。法律原因与相当因果关系、客观归责在认定模式上相似。虽不同的法域,学说各异,但究其实质,均采用“归因———归责”模式予以认定。2.1“事实———法律”的双层次体系。英美法系将“事实原因”与“法律原因”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考察,动态地分析了刑法因果关系所要解决的结果归责问题,其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确定“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公共政策,法官和陪审团对被告人的伦理可责性作出的价值判断,以及法官和陪审团在特定案件中的正义直觉。事实原因检验的是行为是否是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法律原因则是判断行为是否是结果发生的近因。英美刑法受哲学的影响较小,他们认为刑法研究因果关系主要是为了确定引起危害后果的行为,以此追究刑事责任的基础,而不是像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在客观存在中寻求一般原理。因此,对追责问题受人们日常观念影响较大,一般遵循先例。在“事实———法律“判断模式中,第一层次的判断有两类,一类是通过“but-for规则”,即如果行为不存在,结果就不发生,那么该行为就是结果的事实原因。另一类是补充性标准的实质因素。如果行为不适用“but-for规则”,但该行为是引起结果的实质因素,那么行为人的行为将被认定是结果的事实原因。以上两类均属于存在论范畴。第二层次则是进行法律原因的判断,是对事实原因认定过于宽泛而进行的限缩。法律原因又分为近因说、预见说、刑事政策说等等。2.2“事实———法律”与大陆法系。“归因———归责”的暗合因果关系的概念是限制刑事责任的概念刑法。归因最终为归责服务。何为责任?即由于未好自己的工作,而应承担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事实原因是没有做好分内之事,根据不同的事实原因承担相应的后果。从存在意义上来说,我们依据法律的规定,寻求不利后果的承担者,这就是归责的体现。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的认定,从早期仅对原因进行事实层面分析的条件说,历经相当因果关系说再到客观归责理论,如今对原因进行规范化的认定已成为共识。从实质上来看,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发展巡历与英美法系”事实———法律“模式本质上无异,均遵循着”归因———归责“的二元认定模式。条件说认为,“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就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存在认定范围过广的弊病。为了缩小条件说认定的范围产生了相当因果关系说,其在日本处于通说地位。该说根据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来判断行为产生结果是否属于相当场合,确定行为与结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说将条件说中简单的因果关系判断予以否定,以一般人的社会经验作为标准进行判断,突破了单纯的因果关系,而试图进行一种规范的评价。早在1949年梅兹格在其刑法教科书第三版中,已经指出所谓“相当性理论”,实属归责理论,而非因果论。对比两大法系,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各学说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但却遵循着几乎一致的判断模式。英美法系的事实原因与大陆法系的条件说均是在解决因果关系的本体问题,为结果的归属提供客观基础;而英美法系的法律原因与大陆法系的相当因果关系、客观归责理论又相仿,他们从单纯解决事实问题转换到结果归属的研究。从以上发展历程上来看,两大法系均遵循着“归因———归责“判断模式。

3启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通说采用的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存在诸多弊病,长期深陷毫无意义的哲学思辨,而忽视我们研究因果关系问题最终的目的———解决归责问题,导致在司法实务中无法正确高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域外法系采用的“归因———归责”判断模式,在我国现有犯罪构成体系下,构建新的因果关系认定模式。3.1我国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现状。在我国,刑法因果关系传统理论采用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因为从一开始就受到哲学因果关系的影响,所以一直沉浸在“必然性”还是”偶然性“哲学区分的黑洞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只停留在事实层面,而忽略了其规范作用。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待因果关系,关注的重点会立足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内部矛盾,注重抽象的理性思辨。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只有行为必然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时,才能被认定存在因果关系。而偶然因果关系说则认为在有介入因素存在的场合,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有根本的、决定性的主要原因,也包括非根本的、非决定性的次要原因。在处理简单案件时,传统学说不会暴露过多问题,但一出现存有介入被害人行为、他人行为、行为人行为等多种行为的情形,其弊病就显而易见了。3.2“归因———归责”模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我国通说主张以耦合的四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为犯罪构成体系,四要件缺一不可。在遵循“归因———归责”双层次因果关系的分析模式时,依然也要在中国通说犯罪构成语境下进行重构。那么,因果关系的判断仍旧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考查范围。我们结合两大法系的共有模式,进行两个层次的重构。第一层次是对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将行为与结果发生有关的所有事实和与归责有关的行为都纳入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范畴。首先进行归因,根据条件说“没有前行为就没有后结果”的逻辑进行判断,筛选出符合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危害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但都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存在介入因素存在的场合,可以先不必考虑介入因素作用力的问题,在第一步判断中先将其囊括在原因当中,因为还需同时满足剩余三个要件才能入罪,所以此时所指向的对象并非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因果关系在中国语境下只是归责的客观基础,通过一般的逻辑判断后,可能会有大量的行为被认定为原因,此时若不加以区分,会出现刑事责任的范围过大的局面,因此,就进入下一阶段的判断———归责。第二层次是因果关系的价值评价,这是建立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从价值或者规范的角度区分哪些行为是犯罪构成所关注的,哪些是具有刑法规范品质意义的因果关系。这里对于区分的判断标准笔者提倡采取大陆法系想当因果关系的折中标准。同时,除开相当性之外,还需要增加包括作为义务与防止的可能性以及公正的价值观念。前者主要是针对不作为犯而言,后者是对于纷繁复杂的个案,我们难以对公正有定论,因此将国家刑事政策、刑法的目的、刑法的基本价值准则等等纳入到公正所考察的范围之中。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可以发现法律对于行为人的主观问题上有极为详细的分类讨论。刑法第14条至16条规定的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以及意外事件,在司法实践当中,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经过第一层次的判断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向,其对造成的危害结果是希望、放纵还是未曾预料,以此来判定其是故意、过失或者不存在期待可能性。我国的刑法典中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即首先分析行为与结果的客观联系,这是第一层次的客观归因;进而对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进行考察,这属于第二层次的主观归责。由此来看,按照这样一种从归因到归责的判断模式,能为司法人员在实务中提供一个既易于操作又具有法理依据的分析范式。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目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认危害结果是由谁实施的行为引起的,以及这种行为构成什么犯罪,以便提供成立这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研究英美刑法、大陆刑法因果关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价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式重构,解决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才是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任务。构造新的刑法因果关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司法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士心.美国刑法中的犯罪论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9,33.

[2]CaptainDanielD.Maurer.WorkingwithProximateCause:An“Elements“Approach[Z],TheArmyLawyer•DaPam27-50-463,2011:9.

[3]沈琪.英美刑法中的近因判断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4(2):163.

[4]韩强.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评述[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

[5]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1.

[6]H•L•A哈特,托尼•奥诺尔.法律中的因果关系(第二版)[M].张绍谦,孙战国,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31.

英美范文篇3

本文作者:郑鸿颖蔡其勇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一)强调教师专业要求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英美两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全面涵盖了教师发展所需的内容。例如,在美国教师专业标准中,对职前教师的标准,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除了涉及核心的学科知识之外,还包括教学策略、反思能力、教学技能、情境文化知识以及对学生的知识等。¹对入职教师的标准,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提出了十条核心要素:学科知识、学生学习、学生的多样性、教学策略、学习环境、交流手段、教学计划、评价策略、教师反思和专业发展、合作关系。º对在职教师的标准,美国国家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提出的五条核心标准中涉及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学管理能力、反思能力和通过学习共同体实现终身发展。»英国现行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教师“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理解”以及“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其中,“专业素质”包括“与儿童和年轻人的关系”、“职责与制度”、“交流与合作”、“个人的专业发展”等四项指标,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领悟并处理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包括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学生有期望、对同事有认同感、对自身有价值感等。在“专业知识和理解”方面包括了“教与学”、“评价与监督”、“学科与课程”、“读写算与信息通讯技术”,强调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专业技能”除要求教师具备“计划”、“教学”、“评价、监督和反馈”等传统技能之外,还提出了进行“教学反思”和“团队工作和合作”等新的要求。¼由此可见,英美两国的标准强调教师要具备广博的通识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科知识以及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在具备这些专业知识之外,还提倡培养反思型教师,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自我评估和团队合作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两国的教师专业标准都把教师置身于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中,要求教师善于处理协调各种动态的社会关系,承担对学生、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职责。这就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综合的、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二)突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持续性从结构上看,英美两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如前所述,经过30年的发展,美国教师教育已经建立了分别由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美国国家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职前、入职和职后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认证体系,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则对在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详细界定了美国教师终身发展的专业特征。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也体现了对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性和系统性的逐渐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和不断修改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一直强调教师入职的门槛;2000年以来,英国相继出台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若干标准。2007年颁布的新《标准》建立了覆盖教师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它以合格教师资格为初始标准,把教师分成五个发展阶段,包括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即职前教师标准)、入职教师标准、入职后教师标准、优秀教师标准和高级教师标准。这一结构的形成为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一体化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内容上,英美两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要求,体现了标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关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上,美国四大教师专业标准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提出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例如,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证证委员会要求职前教师“熟悉学科内容,明白有效的教学策略”;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对在职教师的要求则更加具体深入,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熟悉并使用各种教学策略”,“善于利用有效的交流手段”等;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对职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具有“出色的专业化概念和领导水平”和“优秀的教学实践”。½同时,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对职前教师来说,“接受教学导师的监督”是重点¾;而对于入职教师来说,具备“合作精神”、“交流手段”、“评价策略”等更为重要;¹而要成为优秀教师,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更要能够“系统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在“学习共同体”中获得专业发展。º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合格教师标准》为教师职业的最低准入标准,之后每一个阶段的要求都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是前一阶段标准的提升。»比如在对“一系列的教与学,和行为管理策略”的要求上,合格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入职教师要有“较好的、最新的知识和理解”;入职后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理解”;优秀教师需要能够进行“批评性的理解”;高级教师则要能“不断强化以上各条标准”。由此可见,英国对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标准,具有连续性的专业要求,反映了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随经验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提高的。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内在需要,因此,只有体现专业全程发展特点的标准体系才能支撑教师专业的持续性发展。正是由于有了对职前教师教育明确清晰的定位,英美两国才有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规划:职前教师教育不是终点,而是长期专业发展进程的开端。英美两国把教师专业标准贯穿于职前教育和整个教师从业生涯中,充分体现了两国教育界对教师这一职业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关注。(三)多元标准制度主体体现教师专业的社会性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的社会性。美国四大标准的制定主体都是由社会各界与教育相关的人员组成的,例如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由33个全国性的专业性教育协会和公共组织组成;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由美国各州实习教师、教师培训人员、学校领导、州相关机构人员组成;美国国家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的标准制定主体由一线教师、大学教授、专家、教师教育家以及该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的标准制定主体为名师、学者、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专家、校长和教育政策制定者。英国现行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由英国学校培训和发展司负责制定并修订,制定者从2005年10月起在英格兰各地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意见征询活动,征询范围涉及中小学在职教师、实习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育专家等,由教师教育机构根据标准制定教师教育方案,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标准进行评价。从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制定主体的构成来看,既有学校一线的教师和大学教授、教育专家,也有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管理者,从实践到理论,涵盖了各个层面,确保了标准的科学实际和可操作性。由此可见,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整合了社会中众多与教育相关人员的力量,充分发挥了他们各自的长处,这样的标准更能反映教师专业的社会属性。例如,英国《标准》强调教师交流与合作的专业素质,指出教师应该“能够和儿童、年轻人、同事、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有效沟通”;在专业知识方面,强调教师对同事的认同感,教师应“知晓并理解承担特定责任的同事的角色,包括承担具有特殊教育需要、残疾及有其它个别学习需要的学生责任的同事的角色”;在专业能力方面,强调教师通过对思维的反思,“能够根据建议和反馈改进教学,乐于接受指导和帮助”,“把自身看作团队一员并为与同事共事提供机会,共享有效集体实践的进步成果”。¼同样,美国四大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提到了教师与学生、教学导师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学习共同体,利用有效的交流手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由此可见,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描述了教师专业的特点,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必须是在与人交流和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实现,同时教师与学生、同事以及社会之间是一种动态交互的关系。综上所述,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通过科学地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结构,追求全面发展的教师素质;通过设定教师专业的阶段性,体现教师专业的连续性和终身性;通过整合社会教育相关合力,把通过反思和交流、进行社会建构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需要多维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涵盖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和指导。

(一)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以标准促发展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加以定义。国外的研究普遍认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5]其中,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论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和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6]而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的设定就是以此为根据的。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师教育片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传授,如《教师资格条例》从学历上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指出教师应该具备相应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类知识。¹同时,传统的教师培训主要以传授具体的教学技能为主。然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的定位也逐渐从重知识教育转向重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单纯地传授知识,也不能只着眼于短期的应试效果,而应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积极实践素质教育。因此,借鉴英美教师专业标准,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一个包括教师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科学结构体系,如此才能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专业素质上,要强调教师对社会的责任感,重视交流合作,促进个人发展;在专业知识上,强调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广泛的跨专业知识,强调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在专业技能上,不仅要全面发展教学技能,也要加强教师的反思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在这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下,教师不再是被动的教书匠,他们将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能动地进行反思研究,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创造性和批评性思维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社会、学生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二)建立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确保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上述分析,英美两国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真正遵循了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确保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对教师专业标准的阶段性规范,传统的教师评价在追求具体的评价标准时进入了误区,评价标准被统一化,忽视了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7]如初入职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肯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采用同一标准评价,则会极大打击初入职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地阻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专业标准应该体现出阶段性,为教师预先制订从职前、入职到职后持续的专业发展计划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明确各个阶段的专业发展重点,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提供自身发展所需的学习、反思及探究的参考和职业发展的全程目标,有效地实现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终身性;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标准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提出符合实际的目标,进行公正的评价,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标准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提供规划与指导。(三)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社会建构过程,有效利用社会的教育合力英美两国的教师专业标准通过各层面的分析论证,既符合教育理论的科学要求,又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恰当期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标准制定的主体看,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大多是以课题的形式委托一些单位和专家负责,由于经费不足,责任不明,再加上大多数教育专家对实际教学不太熟悉,导致在书斋里制定出来的教师教育标准涵盖面低,科学性和可行性较差。[8]因此,在教师标准的制定中,我们应该借鉴英美的做法,成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集合相关领域和各个层面的专家、教师等,根据总目标,开展实际调研,根据现象深入分析,制定标准和实施办法,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内容的可行性、实施的有效性。同时,英美两国教师专业标准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社会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教师的发展不能局限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更应该为团队和社会做出贡献。从标准的内容看,我国1995年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在教师专业素质上仅仅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标准,如遵守宪法和法律,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等º,并未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对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要求。这种把教师的成长孤立于合作和社会发展之外的要求显然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特点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日益受到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个体的发展,必须在合作中寻求发展。因此,在规范教师道德品质的基础上,还应该突出教师专业素质中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教师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所承担的责任,促进教师与学校、家长、学生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强调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时,应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增强专业奉献精神,在教育团队发展中承担责任,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向前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上升一个水平,对团队合作和个人的专业影响力也逐渐提高。因此,在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下,可以建立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相应阶段的专业引导,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合力。最后,我们也要看到英美两国的教师专业标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英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是针对区域性差异不明显的英国教师队伍而制定的,它没有考虑到如何照顾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学校之间的差异。而美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多样性符合其国家的地域差异情形。在我国,各个地区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时,一方面应大力借鉴和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区域和学校的差异性;同时要确保标准的整体性。在此前提下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英美范文篇4

关键词:蓄意结果规则;事实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介入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母亲杀婴案”,是指母亲意欲杀害自己的婴儿,便将毒药交给家庭医生,并称该药是治疗孩子某种疾病的药物,家庭医生认为孩子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便将药物放置一边,后另一孩子下学回家将药物给婴儿服用,致婴儿死亡,母亲以谋杀罪①被起诉。[1]法院认为,母亲的行为与婴儿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婴儿被毒死的结果确实是母亲期望的结果。[2]按照因果关系一般规则,巧合介入因素不可预见,原本应当中断因果关系。在英美刑法中,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抱有积极追求的态度,在因为介入因素而导致结果发生时,法院对法律因果关系认定的范围可能比其他犯罪广,换言之,因果关系“回溯”得更远,[3]这便是英美法系中“蓄意结果规则”(IntendedConsequencesDoctrine)。也就是说,英美刑法中行为人mensrea①不同或会扩大司法实践关于因果关系认定范围。其实,在大陆法系中也有类似的案例,如“雨中散步案”。该案中行为人希望朋友在雨中被雷电击中身亡,便邀请他在雨中散步,结果朋友被雷电击中而亡;“财产继承案”。侄儿急切继承叔父的巨额财产,希望叔父死于空难,便买机票邀请叔父外出旅游,结果其叔父死于空难。德国客观归责理论认为,当行为人没有以法律上值得关注的方式提高了这个风险的时候,应当拒绝归责于客观行为构成;在允许风险这个领域中包含了全部公共交通,工业生产,有风险的体育表演,医生在医事规则的范围内采取的治疗措施等等,在这个领域中,对原因过程的推动也是没有行为构成的。[4]日本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受劝说而去森林的人因雷击而死,这极其罕见,在经验法则上不能谓之为通常现象,因而不能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相当性,进而应否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5]劝说旅行的行为并不具有导致人死亡的“广义相当性”,因而连杀人的未遂都不能构成。[6]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因果关系,要求的是实行行为(也称构成要件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的关系,能够认定实行行为以前阶段的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且不够。[7]例如,行为意欲杀人,将购买的毒药放置家中,自己小孩以为是食品误食后死亡,这种情况下不可认定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虽然行为人购买毒药后保管不慎与小孩误食而死亡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购买毒药的行为与疏于保管仅仅是行为人意图实施杀人的预备阶段的身体动静,不能称之为是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否定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值得科处刑罚的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因为他是谁。明显的罪责(manifestcriminality)要求行为违法的自然属性,即惩处那些不当行为的行为人。[8]在“雨中散步案”和“财产继承案”中,邀约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违法性。但是在本案中,行为人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药交给家庭医生的行为具备了大陆法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实行行为性,这是与“雨中散步案”和“财产继承案”的实质区别。

二、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思考逻辑

犯罪成立的基本要素包括犯行(actusreus)、犯意(mensrea)、因果关系(causation)和同时性(con-currence)。[9]例如,行为人欲行夜盗,在深夜闯入他人住宅之时必须具有盗窃的意图,如果不能证明闯入之时具有盗窃的故意,则不能以夜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可以对私闯行为进行谴责。所谓同时性原则(theprincipleofconcurrence),并不是指犯罪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表面上的时间一致性,其实质要求是被告人的危害行为是在罪过心理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结果的发生体现被告人的心理态度。[10]在这些要素中,因果关系是刑法的核心问题且须证明其超出合理的怀疑性,而且因果关系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其一,个人责任。刑法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中间环节,以及罪责相适的基础。其二,公平原则。因果关系将刑事责任归属于创设法律所禁止危害结果的行为人,法律如果不考虑行为人的参与程度,一概将涉及本罪的人绳之以法,这就显失公平。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而不是为生活设立障碍,人们因为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受到不公的判罚,刑法若如此规定,那么大众在前往人群、酒吧等公共场所时则会犹豫不决。[11]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提供依据是因果关系的价值所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更确切地说,因果关系规则帮助我们确定在众多的因素中哪些人或暴力需要对引发的结果负责。[12]所以,英美法系在认定因果关系时分两步走,即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目的是筛选出与危害结果有关的刑法意义上的原因,并以此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事实层次上,英美刑法把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介入原因两种。[13]事实因果关系(factualcause,cause-in-fact)是通过经验判断行为是否是触发一些列危害结果的因素,通常使用but-for规则,即假如无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则不会发生。之所以称之为事实因果关系,是因为这一规则是客观、经验的判断,这一规则与大陆法系的“条件说”含义无二。在认定事实因果关系的过程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核心因素上,即不具有通常性的异常事实。条件(condition)是通常的,尽管很可能是结果发生的因素,但没有产生积极的原因力。例如,行为人的开枪行为是现实、异常因素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正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而不是被害人身体素质(系条件,而非原因)致死亡的发生。[14]法庭通常情况下要么忽略这些因素,要么认为这些因素是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而不是原因。但是,在多因一果的情形下,问题就会复杂很多,英美法系主要从加速结果、并发原因与阻断原因三个角度分析问题。例如,行为人开枪击中被害人腹部,不出意外将会一个小时后失血过多而亡,不知情的第三人亦击中被害人腹部,出血因此加速被害人五分钟内死亡(加速结果)。之所以认为行为人与第三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有因果关系,是因为从死亡的角度出发,两个人独立的行为都提前了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又如,行为人与第三人在没有犯意联络的情况下,分别击中被害人脑部与心脏致其死亡(并发原因)。因为任何一个行为都足以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可以肯定两者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案件正如行为人和第三人预想的那样发生、发展。再如,行为人击中被害人腹部使其血流不止,第三人向被害人心脏开数枪后被害人即刻死亡。行为人企图致被害人于死地,但是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其行为的原因力被阻却,因为第三人的行为对于结果的发生更加有效(阻断原因)。在多因一果的案例中,由于but-for规则存在无限扩张的可能性,实质因素标准(substantialfactortest)则作为前一规则补充性说明,其意义在于将没有法律意义、刑法不需要考虑的“原因”排除在事实因果关系的范围之外,不能据此就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15]证明事实因果关系是必要的,但它不足以认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并不是行为与危害结果具有了事实因果关系就要负刑事责任,成立犯罪须行为人不仅主观方面具有犯意,而且行为还是引起危害结果的近因。[16]所以,还需要证明被告人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法律因果关系,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17]在因果关系的发展流程中会存在行为人以外的行为以及突发性自然事件的情形,那么法律因果关系(legalcause),即近因(proximatecause)须进行筛选。法律因果关系是主观上对于案件公平的裁决,以此引发陪审团正义感,[18]也就是说,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还需要进行“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基本标准是“近因原则”,即在众多的原因关系中,寻找具有刑法意义的原因,即实质有效的原因(sub-stantialandoperatingcause)①。近因就是通过常识切断一些因素的法律因果关系,尽管这些因素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因果力。[19]例如,“酒后滑水案”深夜,行为人与其朋友醉酒后在酒吧附近的海面上进行滑水,严重超速并曲折前进,结果船翻。行为人让朋友抓住倾翻的船,朋友害怕溺水身亡未听行为人的建议并决定游泳回岸,事后查明朋友溺水身亡。[20]法官认为,欲免于被告人刑事责任,不仅须证明危害结果是被害人所致,而且必须存在替代原因(supersedingcause)的情形。本案被告人的行为应当认定犯罪,尽管存在其他的促进原因(contributingcause)。如果说促进原因是正常的,并且结果的发生可以合理预见(reasonablyforesee)是被告人先前行为所致,那么介入的行为②就是非独立,不能成为替代原因,也就不能减轻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所以,被害人自愿逃离由被告人创设的危险不能够成为导致其伤害甚至死亡的替代原因。[21]也就是说,在行为人致醉态的被害人于危险境地的情形,行为人不能以“被害人本可以作出不同或者更加谨慎的行为”为借口而豁免。其实,法律因果关系判断的过程就是法律价值评价的过程,这个阶段主要考察介入因素的价值大小。具体来说,美国《模范刑法典》“责任的一般原则”综合考虑现实的危害结果和事件发生方式,因危害结果系被告人通过谋划、预设或冒险的行为所致进行分别处理。在这些情形中,司法的焦点不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导致危害结果的近因,而在于行为人基于何种责任———希望(purpose)、明知(knowledge)、轻率(recklessness)或疏忽(negligence)———而引起了法律所禁止的危害结果,这也是危害行为的内涵所在。[22]可见,在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的论证过程中,不仅要说明事物之间客观的必然联系,而且要结合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内容来对行为进行归因、归责。

三、两大法系关于本案的解决路径

英美法系在解决问题时多考虑解决方式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大陆法系则更强调解决问题的逻辑性与思维的缜密性,基于两大法系体例差异以及思考问题方式不同,我们对本案的解决路径进行对比论述。(一)英美法系解决路径。本案的法官认为,母亲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物交给家庭医生的行为符合了but-for规则,因而是婴儿死亡的事实原因。另外,本案有两个介入因素:一是家庭医生疏忽随意将毒物放置于小孩可以拿到的范围,一是小孩无辜地将毒物喂给婴儿的行为。尽管出现了这些介入因素,仍然不能否定母亲的行为是导致婴儿死亡的近因。这样的结论并不难以接受,母亲想毒死婴儿,而且这样的结果确实发生了(intendedconsequence)。从道德的直觉出发,家庭医生的疏忽行为与孩子无辜的行为并没有阻断了母亲实行行为。[23]可见,该判例认为,当行为基于犯罪的故意实施了相应的行为,尽管介入了若干不可预见的因素,只要行为人期待的危害结果发生了,仍然不能否定行为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正如这句法谚所言,原因的原因是结果的原因(Causacausaeestcausacausati),表明了间接原因是结果发生的原因。[24]也就是说,蓄意者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掺入了许多介入因素,并不因此否认蓄意者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正如英美刑法学者所言,如果行为人企图制造危害结果,而且这样的结果也确实发生了,我们很有可能认为行为人引起了结果,尽管这种结果的发生路径并非是按照行为人所预想流程进行的。[25]再如,“男友伤害案”男友因欲扼死女友而以谋杀罪被起诉,女友六周后死于医院,专家鉴定死因可能是输血或者药物引起。[26]法院认为,如果行为人对他人实施了严重的伤害,那么因为不恰当的治疗导致被害人死亡通常情况下不可以成为行为人的抗辩事由。[27]大陆法系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这种情况属于危险的现实化的情形,如日本经典的判例“大阪南港案”基于行为人导致被害人严重的损伤,介入第三的伤害行为仅稍微提前了被害人的死亡时间,不可以否定行为人先前伤害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理论与英美法系的蓄意结果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等价性。(二)大陆法系解决路径。大陆法系解决本案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建立母亲消极无视态度的不作为与孩子喂食行为之间联系,如果这种情形的发生是一般人可以认知的内容,则成立故意犯罪;反之,成立过失犯罪。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则通过母亲“控制或利用”孩子的行为而认为其行为对危害结果具有了原因力。简言之,大陆法系的解决本案方式是通过构建行为人行为与介入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可责的行为。总之,如果认为本案中的母亲交付家庭医生毒物行为具有可责性的话,则通过母亲疏于管理与小孩喂食行为之间的联系,肯定行为人行为与危险结果或实害结果具有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总的来说,大陆法系对于本文案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问题。如果本案认为母亲将毒药交给家庭医生的行为仍然是预备阶段创造条件的行为,毕竟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的行为尚不足以对婴儿的生命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若其后发生的事件超出母亲认识能力范围,这种情形就不否定母亲行为成立犯罪预备。相反,如果认为母亲将毒物交给家庭医生已对婴儿的生命具有了紧迫的威胁,因为医生有可能喂给婴儿毒物,或者退一步说,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后母亲对于毒物具有管理义务而未予以管理,此刻对婴儿生命产生了现实、紧迫的危险,则成立犯罪未遂。大陆法系形式客观说认为,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行为)具有引起既遂犯的构成要件结果之行为这样的限定的意义,实行的着手就要求是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而实质的客观说则认为,具有引起既遂危险性的行为的着手就是“实行的着手”,或者以发生了引起既遂的危险为理由肯定“实行的着手”。[28]可见,基于规范本身以及现实危险不同判断要素,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认为行为人将毒物交给家庭医生或者事后怠于管理毒物是法律规范类型化的犯罪行为的着手的话,此时对于婴儿生命法益的侵害已经具备实质的危险性,至于是否既遂仍然要进一步分析行为与实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共同犯罪与间接正犯的问题。目前,大陆法系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主要存在“部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其中,行为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虽然是与单独犯相区别的一种犯罪类型,但在本质上仍然是行为人个人的犯罪。其与单独犯的差别仅仅在于,单独犯是自己亲自实施到引起结果为止的全部实行行为,而在共犯的场合,行为人则将他人的行为置于自己行为的延长线上或者作为自己行为加以利用而已。[29]例如“朋友毒杀案”行为人因朋友夺走自己女友一直怀恨在心,并意图致朋友于死地。一天晨练结束后,行为人将放有毒物的水让不知情的第三人交给自己朋友解渴,朋友喝下水后毒发身亡。本案中若把行为人将水交给不知情的第三人解读为一种“意思联络”的方式,两人则成立共同犯罪。按照行为共同说的观点,本案中母亲怠于管理家庭医生随手放置的毒物与孩子喂食行为也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因为共犯的成立并不必然要求行为人触犯故意犯罪。本案应该是母亲不作为的行为(即应当消除危险而没有消除)与孩子无法预见食物系毒物喂养婴儿行为合力导致了危害结果,可以肯定成立共同犯罪,小孩因为没有认识毒物的可能性而阻却责任。进一步讲,间接正犯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共同犯罪的否定,[30]关键看客观上行为人对实行者是否具有支配力和主观上实行者是否具有规范意识。“朋友毒杀案”行为人通过欺骗第三人达到其犯罪目的,如果认为行为人尚未控制第三人的话,按照行为共同说可以认定行为人与第三人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认为行为人以欺骗行为控制了第三人,那么行为人便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但是,认定间接正犯并不天然排斥共犯的成立。这样的分析思路同样适用于本案。第三,故意与过失的问题。行为人“创设危险”而产生了作为义务,即“风险管辖”的义务,任何一个对事实发生进行支配的人,都必须对此答责,并担保没有人会因为该事实发生而遭受损害。支配的另一面就是答责。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人都必须安排好自己的行为活动空间,从这个行为活动空间中不得输出对他人利益的任何危险。如果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风险,那么,当事者必须担保这种风险不会转化成现实。[31]本案中,首先行为人具有了消除危险继续存在的义务,也就是说行为人欲免于刑事责任,则需要消除毒物对于婴儿潜在的危险,正是因为行为人没有及时消除危险而产生了小孩喂食婴儿的后续行为致其死亡,则可以肯定行为人符合了以不作为的方式达到了积极杀人效果。正像侵害法益的危险迫在眉睫,且实施所期待的作为的话,就能回避发生结果一样,该不作为所具有的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必须和作为犯的构成要件所本来预定的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具有同等的程度。只有和作为犯的实行行为能够同等看待程度侵害法益的不作为,才能视为实行行为。[32]母亲明知家庭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而任由事件继续发展,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如果认为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此时事件的流程已经结束,事后母亲疏于管理毒物过失致危害结果发生(小孩喂食的介入行为超出了母亲的认知范围),则会涉及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不作为)数罪并罚的问题。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英美法系关于本案的解决思路相对直接、简化一些,根据“蓄意结果规则”,可以认为母亲行为与婴儿死亡结果之间具有了法律因果关系,以谋杀罪论处。母亲意欲通过家庭医生疏忽喂药致婴儿死亡,医生认为没有必要喂药而随手将毒物放置一边,之后孩子误认为毒物是食物将其喂给婴儿,最终导致了危害结果。在本案的发展进程中,正如英美法系法学家所言,当符合了but-for规则的情况下,蓄意结果相对于离蓄意者行为而言再远也不为过(Intendedconsequencesarenevertooremote.)。[33]或许在本案的解决上,有人认为大陆法系偏重客观主义,英美法系倾向主观主义。但是,客观主义不是客观归罪,主观主义也不是主观归罪,这从各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公认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犯罪论体系就可以得到证实。之所以分别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是因为09客观行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与主观责任(责任能力、故意、过失、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在各自理论中的地位不同。在客观主义那里,客观行为及其实害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具有根本意义;主观责任虽然是成立犯罪的条件,但它不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在主观主义那里,主观责任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具有根本意义;客观行为虽然是成立犯罪的条件,但只具有征表的意义,即只具有说明危险性格的意义。[34]

四、结语

英美范文篇5

近些年来,高校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批优秀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在全国范围内出版,很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学生的审美水平与阅读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教学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以往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常常将一般性阅读的讲解方法,如主题主旨分析法、逐字逐句讲解法运用在文学阅读课之中,而且倾向于将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并非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既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也忽略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既无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如欧美文学研究专家张中载教授所指出的,在当前形势下,外语教育应重视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英美国家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困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无法获得深入、多维的理解。而施教主体在文化心理、文化心态和文化视野上的封闭性与狭隘性正是导致这种文学“自闭”症结的原因。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无法从宏观上来理解文学,无法将英美文学与他国文学和文化联系起来,从而使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停滞不前,无法做出更大的突破。[2]除此之外,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文学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材多样性与多元性的匮乏;教学手段单一;文学讲解缺少对文艺批评理论的导入等都是影响英美文学教学质量的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跨文化交往频繁与深入。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为应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应采用语篇分析理论、读者反映理论等后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英美文学教学。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写作手法、篇章结构与主题思想,与作者进行积极双向的交流。语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从理解整篇内容,到分析句际、段际的关系,找出主题思想与重要信息,再到对长、难句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语言现象所体现的交际功能。

读者反映批评理论强调读者个人的创造性阐释在文学批评中的地位,认为作品的意义实际上是读者的“创造物”。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引入,使得教师、作品与学生三者间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指导,学生被确立为教学的中心,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拓展知识的有效平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也得以在角色的转变中,实现“引路”、“开窍”的教学职责。除此之外,针对全球语境下的传统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文学欣赏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它需要读者的积极响应。使读者既能领会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又能洞察其中包含的社会、文化意蕴,最后完整地认识与把握修辞风格、创作手法才是文学审美的最终目的。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情感的投入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因此,文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找寻文本意义,帮助他们在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丰富的感知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时传授易于掌握的批评方法,引导其进行文学批评与分析,从而增进其对文学欣赏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语境新形势下,学习者才是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施教者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信息的给予者。这一点对英美文学教学极具指导意义。英美文学教学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踊跃讨论,积极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英美文学的动力才会随之增加。第二,按照文学体裁的不同,高校英美文学课应该由教师进行分类授课。英美文学课程具有内容庞杂、体裁多样的特点,这就对任课教师授课的灵活性提出一定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的教材均采用将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的内容混合编写的方式。这种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较为综合地接触全面、大量的信息,但却会造成教学线索模糊、结构松散等问题,因而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与记忆,也限制了教师专长的发挥。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可大致按照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这四种文学体裁进行分类教学。采用教师分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条分缕析地掌握每一种文学体裁,而且能够较为系统地完成整个文学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第三,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应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教学适当结合。

长期以来,英美文学的授课与其他课程相脱离,这样既无法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也为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带来困难。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英美文学课程应当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融会贯通。文学的讲解离不开历史、社会、文化因素的考量。例如,英美文学史的讲授实质上与英美概况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密切相联。因此,如果能将英美概况课程的内容融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之中,对历史背景和文学创作进行有效的整合讲解,课堂教学将突破文学领域的限制,实现其在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延展。不仅如此,文学作品的学习更可以为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的训练提供行之有效的题材和内容。文学与口语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文学与阅读的结合,既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训练,也能够使其领略到优秀作家风格迥异的创作风格;文学与写作的结合,将帮助学生在文本理解与书面表达上获得双赢;文学与翻译的结合,将使学生感受到纯正的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字魅力。

英美范文篇6

一、陌生化语言模式解析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陌生化”能够使人打破“自动化”的束缚,摆脱日常感受的惯常化,它会刺激人们已经麻木的神经,重新唤起人对事物、对世界的新奇感受。例如:蒙蒂科夫的诗歌《放逐?角落》其中的语言“一个人要亲手埋葬多少痛苦,绝望,无奈。隐忍的吞噬多少的无知的毒。才能坚决的长大。成熟,是伴着多少不愿碰触随时会复发的毒。毅然决然的存在这一个宇宙。”这种能够引起与作者同样心理感受,但是并不符合语法运用的语言形式就可以视同为“陌生化”语言。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包括这样几方面:

1.总体疏离陌生化语言模式的陌生化不是独立体现的,在文学作品之中,往往在与其他语言形式相对立而产生的陌生模式。尤其是在小说之中,陌生化语言所展现的语言力量与小说的整体风格产生疏离感觉,而这种疏离感觉是小说形成优势化特征的关键所在。总体疏离的特征,使得陌生化语言模式形成了现实与虚幻的完整统一,现实与虚幻是一组对立的词语,在后现代者的眼中他们已经打破对立的局面,站在“统一”的语境下。这类的文学作品,其文本中跳动的意象,语言的俏皮与幽默,意蕴的缥缈悠远却又难以隔离现实[1]。

2.陌生用度陌生化语言模式要体现出适当地“陌生化用度”,这一特点重点体现的是“度”,应该保证其运用有一定的范围,不主张通篇运用。因为,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无疑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语言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则非但于增强文章美感无益,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当然,对于后现代文学作品而言,多数小说都整篇体现出陌生化的感受,与传统小说叙述模式相比更为特立独行,但是就横向对比来讲,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更为明确的形式,不是一味地强调通篇地陌生化。

二、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发展分析

1.发展过程从时间来划分,英美文学的陌生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之前。这段时期内,英美文学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但是在文学表达方面,除了重视对人物内心刻画之外,也会对田园生活等进行陌生化语言的初步运用。当然,这段时期的陌生化语言运用以简单化的风景描绘为主,语言形式以衬托主体故事风格为主,没有形成独立化的作品形式。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这段时间是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的形成阶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美文学创作家更深刻地认识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助,在面对战后的混乱情况,他们再也无法树立生活信心,也无法用语言描绘美好生活和田园景色。因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只有通过更为虚幻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内心的空虚和迷乱。因此,这个阶段的陌生化文学作品重点描述人物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部的客观现实。它犹如多棱镜一般折射人的意识领域,使其不断形象化和立体化。它又好象是X光射线,使读者通过人物的意识屏幕去透视其瞬间的神智活动。同时,这个阶段,陌生化文学理论形成,英美意识流小说家认为:只有把内心世界混乱无序,朦胧的潜意识活动直接显示出来,才能真正揭示其内在的真实。这种创作观点,不可避免地破坏叙述的逻辑性,使叙述更为自由。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之后。这段时间是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形成,这段时期陌生化语言受到了广泛地认可,英美作家成功地发挥了语言文字的巨大潜力和特殊功能,大胆地运用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动、鲜明的语言手段如松散无序、残缺不全、长短不一的句法结构,缺乏连贯、不合逻辑、超越语法常规的语言形式,采用时空跳跃、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视角的频繁转换等手法来反映人物意识的跳跃性和随意性[2]。

2.现实特征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的发展虽然以跳跃的语言,极度自由化的叙述模式为主,但是其主体内容仍然是反应现实问题。首先,陌生化文学反映了心理现实。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上一世纪传统的继承;从心理描写的手法看,则是创作上的新发展。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擅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描绘动荡的社会现实和小镇的风土人情,又能吸收包括意识流技巧在内的现代派手法,细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政治与经济冲击下的大城市市民的生活迅速地作出敏感的反应。其次,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英美文学陌生化的特征其实表现出了对对现状的不满,而这也正是改革者的动机,也正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抱着更加美好的希望和要求。

三、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英美范文篇7

关键词:信义义务董事行为信托文化

一、信义义务源自于衡平法中信托理念

现代信托制度是英国法律最具特色的部分,“信托”一词,在英国早期的衡平法上具有广泛的含义,它被用于泛指所有的衡平关系。人们目前所说的信托制度一般都是指14世纪以后由英国衡平法院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制度。对信托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制度是“用益”制度,它被认为是现代信托制度的雏形。“用益”的原文是USE,就是使用、利用的意思,它是英国13世纪后出现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即土地所有者将土地转移给另一个人所有,而土地上的收益却归属第三人,这就是用益制度的雏形。在用益制度下,转让人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设立用益权,在取得财产后,总有一些受让人不履行承诺,而受到损害的人无法得到普通法院的救助,因为普通法认为,土地已经归受让人所有,因此,受害人只得寻求衡平法院的救助。衡平法院并不否认受让人是土地的法定所有者,而是强调受让人有义务为受益人的利益持有土地。在这之后,双重所有权的观念开始出现,即受托人拥有受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受益人享有财产的衡平法所有权一受益权;或者说,受托人是普通法上的所有人,而受益人是衡平法上的所有人。信托本质上就是一种衡平法设计,信托被视为一种衡平法上的义务,而非权力,通过信托受托人为其他人的权益而控制一定的财产,信托是一种信任关系,即持有财产的一方负有为他人利益而管理处分财产的衡平法上的义务,信任是信托关系的基础。

信义关系(FiduciaryRelationship)是指在一方承诺为他方的最佳利益而行为这样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中,行为人就处于一种受信人(fiduciary)的地位,他为之服务的一方就是这一法律关系中的受益人(beneficiary)。从本质上看,受信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即受信人处于一种相对优势的地位,而受益人处于弱势地位;一方拥有以自己行为改变他人法律地位的能力,而另一方则必须承受这种被改变的法律后果。法律为了保护受益人的利益,防止受信人滥用权力以保护双方的信任关系,就要求受信人对受益人承担信义义务(Fiduciaryduty)。信义义务产生于当事人之间存在信义关系,受信人负有特定的信义义务是信义关系的核心。一般认为,信义义务不是基于法律的技术规则,而是基于道德上的最高准则。受信人不能利用自己的受信地位为自己谋取私利,不能使自己处于受信人职责与个人利益冲突的位置,被认为是受信人义务的实质。

从历史上看,信义关系是英国衡平法院在裁决关于“信任”(confidence)事务中,为了确保受信人的利益而发展起来的,信托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是最典型的信义义务关系,到后来,信托法成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信义关系则被用来指代所有具有信托关系性质、为了他人的利益履行职责因而要求更高的行为标准的那些法律关系。如委托人与人关系、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合伙人之间的关系等。

二、信义义务对于公司董事行为的约束

1、作为受托人的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在英美公司法理论中,董事与公司的关系体现为关系说和信托关系说,这两种学说的差异只是由于关系和信托关系所隐含的内在概念的不同。董事是公司的人这一观点侧重于强调公司管理者行为对于第三人效力的问题;而以信托中的受托人说明公司管理者的地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受益人在公司财产上的衡平权益。从功能性角度讲,董事与公司之间关系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信义关系,因此,英美公司法上,董事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无论采取何种学说,都承认董事对公司负有信义义务。在英美公司法中,公司的高级职员一般包括公司的总裁和副总裁,在法律上他们并没有特定的地位和确定的职权。他们仅仅是作为公司的人执行董事会所确立的经营方针,根据公司章程或董事会授权执行公司业务,在公司法上他们没有独立的权利。公司的高级职员与公司的关系对内受董事会的控制属于委托授权,对外属于关系,他们是公司的人并且对公司同样负有信义义务。一般来讲,公司董事通常被认为是公司的受托人,而不是一般的人,但是,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同样适用于研究董事的行为;公司经营者或高级管理人员在法律上属于公司的人,而非受托人,但是,信义义务的约束同样适用于公司的高级职员。上述分析并非是说受托人是人或人是受托人,只是说两者有某些共同点,即都处于被信任者的地位,这种地位将某些受信义务加于他们身上。

2、董事的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信义义务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义务,也可以是不作为义务或禁止性义务。积极的作为义务要求受信人在处理受托事务中必须以促进受益人的最佳利益为宗旨,受信人必须履行适当的谨慎或注意义务(dutyofprudenceorcare);禁止性义务要求受信人在处理受托事物中必须避免利益冲突,尽到忠实义务(dutyofloyath)。忠实义务是受信人对受益人所负担的最根本性的义务,是道德义务的法律化。

董事的注意义务是指,董事有义务对公司履行其作为董事的职责,其行为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行为方式必须使他合理地相信为了公司的最佳利益并尽普通谨慎之人在类似的地位和情况下所应有的合理注意。在英美公司法上,一旦董事违反注意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在决定何种情况下董事须承担个人赔偿责任的问题上,一般采取“经营判断准则”。该准则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诉讼上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机制。就董事所作的经营决策提起诉讼时,董事的行为被假定为是以善意和适当注意的方式作出的,原告必须证明,董事的行为属于重大过失或并非诚意地为了公司利益;二是作为一项实体法规则,其含义是董事在其授权范围内采取行动时,他是本着善意并已尽适当的注意,即使这种行为给公司造成了损害董事也不承担个人责任,股东们也不得主张这一行为无效。如果说注意义务是对董事称职与否所树立的行为准则的话,那么,经营判断准则是决定董事对其经营决策上的失误是否承担责任的准则。董事的忠实义务是指,董事不得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避免个人利益与其受信职责发生冲突是对于董事忠实义务的基本要求。在英美公司法上,董事的忠实义务不仅包括内容广泛的禁止性义务,还包括在董事与公司之间直接、间接的利益冲突交易中利害关系董事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及非利害关系董事和非利害关系股东批准这类交易时必循遵循的程序性规则,另外还有董事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的规则等。

从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上看,两者的主要区别可归纳如下:(1)忠实义务的核心在于董事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公司利益,是道德义务的法律化;而注意义务的核心是董事作为公司的经营者、管理者对公司负有积极的作为义务,必须以诚实信用的方式,以普通人应有的注意从事公司经营决策和业务监管,不得怠于履行职责,是其称职与否的标准。(2)忠实义务原则上适用统一的标准;而注意义务在经营董事与非经营董事之间依照其具体负责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性质适用不同的标准。(3)董事违反忠实义务的法律责任原则上不予免除;而董事违反注意义务的法律责任可以经股东会批准予以减轻或免除,甚至可以通过董事责任保险机制转移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4)根据英美判例法经验,涉及违反忠实义务的诉讼中,董事承担较重的举证责任;涉及违反注意义务的诉讼中,董事因受经营判断准则的保护而承担较轻的举证责任。(5)从英美公司法的发展趋势看,对忠实义务的规制由过去的绝对禁止转向程序化规制;对注意义务的规制逐步由经营判断准则向注意义务的实体内容予以规制。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忠实义务的独立性。

三、我国相关立法对于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

英美判例法确立了忠实义务主要具有以下两项内容:一为主观性义务;二为客观性义务。前者可以抽象地概括为真诚地以公司最佳利益为出发点行事和不受制约地行使酌情权;后者则一般表述为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得利用其在公司的地位谋利,具体包括自我交易规避义务、竞业禁止义务、公司机会利用禁止义务等。美国《示范公司法》对忠实义务作为详尽的列举和规定。我国《公司法》在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的基础上,对于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如下规定。

1、董事的注意义务。董事有遵守公司法和其他制定法规定的注意义务。我国2005年《公司法》第150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董事负有遵守公司章程规定的注意义务。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于公司董事具有约束力。第三,董事负有勤勉义务。所谓勤勉义务是指董事在担当公司董事职务之后,应该认真履行董事的职责,要对于公司事务加以注意,要尽可能多的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公司事务的管理方面。新《公司法》第113条规定,董事会会议应由董事本人出席,董事因故不能出席的,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董事会。如果董事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是否应当对在他没有出席的董事会会议上所作出的错误决定承担法律责任,公司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

2、董事的忠实义务。我国新《公司法》中对于董事忠实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董事作为公司的人,在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活动时,不得收受第三人的贿赂、某种利益或允诺的其他好处。新《公司法》第148条第二款的规定:董事“不得收受贿赂和侵占公司财产”。公司享有由股东和债权人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权,董事负有维护公司财产完整性的义务。第二,董事不得同公司开展非法竞争。新《公司法》中亦称之谓竞业禁止义务,即不得为自己或第三人从事属于公司营业范围内的事业或损害公司利益的活动。新《公司法》第149条第4项将上述行为界定为:“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进行交易。”第三,董事不得与公司从事自我交易。董事作为公司的人,不得同公司缔结合同,转让或受让公司财产,由公司对董事提供贷款或就第三人对董事的贷款提供担保,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交易禁止义务。我国新《公司法》第149条规定,董事不得有下列行为:“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第四,董事不得泄露公司秘密,否则,应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法律责任。2005年《公司法》在第149条第7项将其修正为:“擅自披露公司秘密”。但是没有就董事违反此种义务的法律后果加以规定。第五,董事不得利用公司的财产、信息和商事机会。董事作为公司的受托人,不得基于个人目的而使用公司财产、信息和商事机会,否则,造成公司损害的应对公司承担法律责任。我国1993年《公司法》虽然禁止董事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但是,它没有规定董事不得利用公司信息和机会的义务,2005年《公司法》第149条对此作了补充规定。公务员之家:

四、启示与结论

英美范文篇8

1、英语谚语的特点表现

首先是词汇简洁,句式规整,比如说Outofsight,outofmind.眼不见,心不烦。其次是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比如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滴瓶不响,半瓶叮当。再次是比喻形象,含义深远,比如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特殊语句言语的误解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特殊语句谚语出现的时候,经常会翻译失误,比如莎士比亚的剧本TheMerchantofVenice中有这样一句谚语“Itisawisefatherthatknowshisownchild.”对于这句话,梁实秋翻译为:“聪明的父亲才能认识他自己的儿子呢。”朱生豪翻译成:“只有聪明的父亲才会知道他自己的儿子。”《袖珍英语谚语词典》译为:“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贤父知其子或者知子莫如父。”《英语知识》中《关于父亲的名言》把Itisawisefatherthatknowshisownchild.译为:“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等很多版本的翻译,但却没有一句是完全译出了原著的表达意思。《翻译的技巧》将这句话译成:“任何聪明的父亲都不见得完全知道自己的儿子。”《英文疑难详解》翻译为:“无论怎样聪明的父亲也不见得知道自己的儿子。”《英语惯用法大词典》解译成:“无论怎样聪明的父亲也不见得都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正确的翻译。

3、正确理解和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特殊语句谚语

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翻译,如果不能完全理解原文的表达意思,就不能正确的翻译出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特殊语句的英语谚语与普通的陈述表达语句是完全不同的,它没有表达强调的意思,是需要反译的特别语句。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在主句中加入表达强调语气的词语,包括“再”或者“即使是”等。另外将原文的肯定与否定分别反译过来,比如说Itisadirty(foolish)birdthatfouls(soils)itsownnest.再脏(傻)的鸟也不会将自己的窝弄脏。也就四,鸟不脏巢,人不毁家;Itisagoodworkmanthatneverblunder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两句谚语的翻译就遵从了上面的方法,这就是对特殊语句谚语的特殊翻译方式。

4、英美特殊语句谚语的翻译方法

因为谚语是表达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的精华浓缩,即使是一样的谚语,但是因为不同的民俗文化背景,在表达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这样一来,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谚语翻译中,要灵活进行,经过总结,一般的谚语翻译有几下几种方法,可以根据其特点灵活应用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第一,同义谚语借用。英语谚语和汉语一样存在很多修辞手法,和对仗排比的运用上都几乎相同,表达的意思也一致,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同一谚语翻译的方法对作品中的谚语进行翻译,以使其符合原文表达思想,例如Likebegetslike可以译成“龙生龙,凤生凤”。第二,直译谚语。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保留谚语的原有语言的形式,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以及原句内容,思想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尽量体现原文的表达内容。例如英语谚语Forbiddenfruitissweet.翻译成“禁果分外甜”。第三,意译谚语。对于不能直译的谚语,其本身几乎不存在比喻修饰,一般其隐含的意思都不能直接解读出来,深入剖析,可以解读出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依据原文形式对其翻译了。主要是在翻译谚语的时候重点把握其内容和寓意,使其表达符合全文的发展。例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应该译成“两雄相争,其斗必烈”。第四,结合使用。因为英美和中国的文化存在差异,其语言表达和习惯都有一定差距,在不能单一的使用一种方法翻译文学作品中的谚语时,可以使用直译和意译两者结合的方式对其翻译,直译可以将原文形象生动的意思保留下来,意译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英美范文篇9

当我们在翻阅英美文学的经典名著时,不难发现,总有一条隐藏的线索贯穿于整本著作的始终,在英美文学的创作原则中,他们将文学的最终归宿归源于“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通过文学的表达形式来对人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挖掘,文学和人性的相互作用循环往复,从而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加深对人性本质的感悟,这也暗合英美的“文学即人学”的创作观点。每当我们阅读英美巨著时,通过自我分析探究出作品中人性的光辉形象,往往会被深深地折服,这种将人文主义纳入文学创作最深处的创作原则,不能不令我们发出由衷的慨叹。

二、人文主义的概述

人文主义的宗旨是追求人性的解放,萌发于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发展和宣扬,在当时的英美世界,这种思想完全以一种普世文化的姿态占据着英美文化体系首要地位。在这种文化价值体系当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以神为本转向为以人为本。到现代,人文主义指的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意义、地位、特性、价值等理论和学说,其思想菁华在于以人为本,以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追求人类的最大福祉。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本的关怀,提倡宽容,抵制暴力,注重维护个人的尊严,主张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由平等的哲学思潮。而在英美文学的表达思想中,人文主义的主要表现为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对泯灭人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抵制和反抗。

三、英美文学中人文主义的发展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中人文意识的萌发瑞典著名的古希腊文化研究专家安?邦纳曾经说过:“‘人’和‘人的意识’是古希腊文明的原点和最终之归宿。”古希腊最早的文学形态是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稚嫩期的产物,已经将最原始的人本位意识渗透到作品创作当中,这也成为后来希腊文化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文化要素。当人类掌握了立体行走的能力时,最初因为生存能力的低下而形成的群居生活使得建立起了人与集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本位主义,换句话表示也就是这种文化是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和尊重。在这种文化形态下,诞生的古希腊文学呈现出一种放纵原欲、张扬个性、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和世俗生活的文体特征。在古希腊神话当中,神和半神不是完美无缺的形象,神和半神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形象是敢爱敢恨、恣情纵欲、为所欲为。这就真切的反应出那个时代古希腊人民强烈的人本位主义,人本位主要体现在意志宣扬和情欲的宣泄。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万王之王宙斯的妻子就有七位:墨提斯、忒弥斯、欧律诺墨、德墨忒尔、摩涅莫绪涅、勒托、赫拉,而这七位妻子并不都是和宙斯处于一个辈分地位上,甚至有宙斯的姑姑。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作品从另一个层面表现出来的是希腊人民追求个体生命价值和张扬个性的反映。当然,作为古希腊文化的继承,古罗马文学中所体现的精神也存在这人本位主义的意识。人本位意识的继承发展,对后世英美文学的产生和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经历洗西方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人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压,但是人本主义再次爆发的根源并没有断绝,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二)文艺复兴,人文意识的兴盛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对对西方古典文化的复兴,在精神上则是对人本位主义的复兴,在此我们将人性的解放称之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学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现实文学,其突出代表了整个文艺复兴时西方的文学成就。莎士比亚作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其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代表了整个西方文学的高度,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透过《哈姆雷特》,我们来从中挖掘文艺复兴时期乃至现在文人主义对英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下塑造的完美人文主义执行者。作品中,通过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悲剧冲突来反应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尖锐矛盾,通过宫廷政变、新政的黑暗统治等艺术情节,展示出社会的黑暗。当然,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同很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与理性,反对迷信,在作品中,当父亲的灵魂再现时,哈姆雷特仍能够理性地思考,提醒自己要寻找的是“切切实施的证据”。他也说:“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哈姆雷特是一位才华多艺的学术性王子,在其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人文主义的优点和不足从其行为和语言中得以折射出来。在其个人成长的历程中,其将自身的不幸归结为人生苦难是普遍存在,当看到混乱的宫廷政治,则将自身的复仇使命上升到了国家的复兴希望,从而体现出哈姆雷特希望改造世界和完善世界的美好愿景,这正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在作品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的语句:世界是一所巨大无比的牢笼;宫廷是一所荒芜的杂乱花园,那里的毒虫与恶草茂盛无比等。这些意象象征性地告诉我们,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冷酷的世界,变成一个颠倒的时代,这是悲剧的关键之显现:一个处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体的毁灭。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其使命的完成上,因为天生的思想者气质,使其并不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王子和外来国王的胆略和气度。正因此,其复仇计划一拖再拖,屡失良机,例如在在克劳狄斯忏悔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有机会把罪恶的国王杀死,而他却以为克劳狄斯是在向神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不仁慈,会受到神的责怪,从而反映出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当国家危在旦夕,哈姆雷特面对黑暗的朝堂,其人文主义般的生活愿望破灭了,但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并没有在其身上消失,反而成为为国奋斗的精神动力。他认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改造这个混乱的国家和世界,这种思想正体现了人文主义崇高的理想。在作品中,莎士比亚还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忍。反映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和反封建腐败的思想。

英美范文篇10

〔摘要〕荒诞是英美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有多种表现方式。同时,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荒诞又具有哲理性,其哲理内蕴并不是哲学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把哲理、观念融入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心理体验之中,通过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其哲理性具有直觉性、抽象性、启示性等特点。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一个时代。尤其是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步人工业化、都市化,旧的社会秩序开始瓦解,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形成。因此,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尼采“上帝死了”的论断意味着西方国家固有的信仰成了虚无,这就加深了人们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更是有着空前的影响,它摧毁了人们的价值观,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非理性的、无政府的混乱状态。英美现代派文学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中产生的。英美现代派作家们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种焦虑感、孤独感和异化感。“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以唯心主义哲学和各种非理性主义的社会科学作为它的形象思维活动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的。”叫而非理性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荒诞的社会现实。“荒诞是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荒谬性的哲学概括,又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将选取若干英美现代派作家的代表作品,对其中“荒诞”这一文学主题进行一次梳理并分析其哲理性。

一、荒诞的表现方式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反映荒诞主题的作品。在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荒诞这一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荒诞与人之异化“现代社会悲剧的中心主题是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异化是现代人的危机生存困境。”(阳)事实上,就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而言,异化不仅是悲剧的中心主题,在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描写。具体说来,人的异化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1.人的机器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Ski~r)认为,20世纪有这样两种荒唐的现象:“一是机器看来越来越像有生命的东西;二是生命有机体越来越像机器。”,英国作家D•H•劳伦斯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人的机器化、机械化的描写。例如,在小说《虹》里头,他这样写道:煤矿工人已经完全变成了采掘机器,采煤已经成为他们的唯一价值。一旦离开矿井,他们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躯体,是停止工作的机器。资本家在管理中排除了任何人性的因素,强制实行非人的机械原则。矿工不仅完全沦为机械的附庸,而且失去了欢乐,连希望也几乎泯灭了。然而,并非只有工人才机器化,丧失人性的资本家们也同样成了机器。在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克利福德•查特莱爵士就是那些被无休止的物欲异化为赚钱机器的资本家们的典型代表。这个成天坐在机动轮椅上的实业家,不仅丧尽仁爱、同情和精神追求,而且丧失了性本能,成了一台地地道道的由各种零件组装起来的机器人。

2.人的工具化同样是在劳伦斯的《虹》里,年轻的资本家杰拉尔德把工人们都看成是他的工具。他认为,重要的是人的工具性。人就像是一把刀子:好用吗?别的都无关紧要。另外,在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毛猿》中,主人公杨克对自己在远洋巨轮航行中所起的作用感到十分的自豪:我是发动引擎的蒸汽和汽油!我是造钱币的黄金!我是钢铁、钢铁、钢铁!我是用钢铁制成的肌肉,是轮船背后的力量!

3.人的动物化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的人物虽未这般直接地变成了动物,但作者却深刻地揭露了动物化这一现象。那群流落到与世隔绝的荒岛的小孩互相残杀,穷凶极恶,表现出的是动物般的兽性。戈尔丁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是他“阐明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人异化为动物,这就是人类的现状!在戏剧《毛猿》的结局里,杨克于极度绝望中来到动物园,最后死在了动物园的笼子里,这个悲剧人物的下场似乎也暗示了人的动物化这一荒诞命运。

4.人的精神空虚与麻木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可以说是一个精神极度麻木的典型人物。在美国“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约翰•巴思的小说《羊童贾尔斯》里,也有一位精神空虚的人物—乔治•贾尔斯,他体格健壮、魁梧,精神上却渺小萎缩,他最后在怪物计算机的肚子里达到了人生的新境界。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美国梦》里那位象征着“美国梦”的年轻人,英俊潇洒,身体强健,却没有头脑且缺乏感情,他真可谓是麻木到了极点,简直无异于行尸走肉。

(二)荒诞与生存之无意义《漂浮的剧院》是约翰•巴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曾经将该作品称为“虚无主义的喜剧”。小说主人公托德对生与死抱着虚无主义态度。他不理解那些完全有理由寻死的人为何还要继续活下去。他最终得出一个虚无的结论,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他既没有理由活着,也没有理由自杀。托德的这一对生存状况的认识过程真实地反映了战后西方人的荒诞意识和虚无观念。巴思的另一部黑色幽默小说《旅途的终点》里,作者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雅各布、乔和丽妮的生动描写,成功地展示了战后美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虚无意识和厌世情绪。尽管这三个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但他们都共同面临着一个失去理性、混乱无序的世界。这部小说不仅辛辣地讽刺了生活在这个荒诞世界里的部分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而且揭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社会主题:即存在的虚无与荒诞。

(三)荒诞与纠缠不清之矛盾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表现价值标准混乱、非理性的、不可理喻的黑色幽默小说。其主人公尤索林身处在这样一个“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叫(”l叫。“第二十二条军规”事实上并不存在,可它却又无处不在,它明确规定“一个人面对真正即将来临的危险时考虑自身的安全是精神正常的表现。他如果疯了,就可以免去飞行任务,只需亲自提出申请。但如果他提出申请的话,那就说明他没有疯,就不得不执行更多的飞行任务。如果他执行了更多的飞行任务,他就是疯了;如果不执行的话,他就是正常的,就得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自相矛盾,但又合情合理,人们根本逃脱不了这个陷阱。由于人陷人这个必死无疑的陷阱,好与坏,善与恶的判别也就失去了意义。这种不可理喻的、没有伦理规则和价值观念可依循的状况,就是人类的荒诞处境。

(四)荒诞与人之孤独和隔绝阿尔比的戏剧《动物园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现代大都市中凡夫俗子们严重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主人公杰利是孤独、焦虑和绝望的现代西方人的化身,同时也是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虽然身居当代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中,但他却无依无靠、空虚寂寞,甚至连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成天生活在极度的孤独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言:“同我说话的人不多,”“但我有时很想同某人交谈,真正地交谈,很想认识他,了解他的一切。”杰利是现代机械文明和垄断资本的牺牲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彼得之间难以交流、无法理解的现象是西方工业社会中的一个通病,也是现代西方人异化的象征。杰利道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人人都被铁栏杆隔开了。”另外,阿尔比描述的关于杰利与房东的狗的故事,也让人觉得荒唐可笑,不可思议。杰利告诉彼得,连“动物也像人一样不理睬我。我们多次试图接触,但都失败了。”显然,杰利与狗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象征着资本主义商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在这个表面喧嚣繁华的大都市里,杰利却孤独不堪,如同生活在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一般。

(五)荒诞与无望之等待许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表现过“等待”这一母题,最为出色的当属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这是一出两幕剧,在第一幕中,两个衣衫槛褛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在荒凉的公路旁边交谈着,他们在等待戈多—一个他们并不认识但又非等不可的人。等待的时光难以打发,于是他们无话找话却又语无伦次,他们做着一系列无聊透顶的动作—脱靴子、闻靴子、脱帽子、复又戴帽子,借此消磨时间,排解等待的烦恼。幕落之前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个送口信的男孩,通知他们戈多先生“今天晚上不来了,可是明天晚上准来。”第二幕还是在老地方,又是一天的等待,又是一样的结局,那位神秘的戈多先生还是没有来,仍然是那个男孩给他们传话说戈多明天准来。我们已经看出来了,种种迹象表明:戈多明天也不会来,而且永远也不会来。有人认为Codot指的是Oxl(上帝),上帝永远不来暗示着西方人固有的信仰的幻灭。这出戏剧情节简单,全剧没有高潮或低潮,没有进展,只有重复和等待,但它探刻地揭示了人生的乏味和无望。

二、荒诞的哲理性从上述诸多例子来看,现代派作家认为,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关系是极不协调的、可悲的,人类自身无法改变这种状态。

因此,世界和人生是荒诞的。英美现代派文学表意的哲理内蕴并不是哲学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把哲理、观念融人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心理体验中,通过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荒诞在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哲理性具有以下特征。

1.直觉性作者通过主观感受、心理体验去把握事物,这样产生的意象必然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且直觉的感知排除了事物之间内在的逻辑和因果关系,从而导致了意象的跳跃和交迭。这些混乱的意象按情感意志来组合,表现出某种意向性,由此达到对事物内在特性的领悟。因此表意的哲理性不仅是主观的、直觉的,而且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如冯尼格的《五号屠场》,把屠场的意象和战争的恐怖、残酷联结在一起,暗示丧失了理性的现代世界变成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屠场;主人公的精神分裂也和外部世界的混乱密切相关。这些意象的组合是非逻辑性的,但它们显示了作者对疯狂的社会的领悟,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世界带有形而上的、超现实的特性。

2.抽象性表意的哲理不仅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也是抽象的。这种哲理带有直觉主义认识论和人本主义本体观的特点,它把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问题抽象化。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从哲学高度上进行思考,导致了表意的哲理带有高度综合概括的特征,同时也淡化了社会色彩。如对人和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并不具体考察或表现社会各阶层的地位或命运,也不反映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把人和世界的关系表现为某种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例如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杰利生活在这个表面喧嚣繁华的大都市里,却孤独不堪,如同生活在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一般。作者凭借自我的心理体验,把对生活的感觉,化成抽象的感悟,即某种心理态势和情绪。因此,心理体验是对生活的感受上升为抽象的哲理的中介。

3.启示性荒诞是存在主义的一个核心观念,因而荒诞所体现的哲理内蕴和存在主义对世界和人生的领悟与启示是不可分割的。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表现出英美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的质疑。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隔离以及自我本身的隔离,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虚无的威胁和个人面对威胁时的孤立无援等等,都是存在主义者感到焦虑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由于存在主义哲学本身是西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转化时期的产物,因此荒诞观念便典型地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情绪和意识。这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消失后,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妄图从自我出发重新解释世界的意义、解释自我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根本问题时,受到挫折而爆发的不满、焦虑、茫然、惶恐、绝望等思想情感的积淀。

三、结语

历史上不同文学派别的作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关注,英美现代派作家也不例外,他们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和堕落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瘫痪和精神危机。为了更生动更逼真地反映现代经验和现代意识,他们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用各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来描绘现实生活,揭露社会本质。尽管这些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审美意识不尽相同,反映社会制度和现实的方式与程度也有所差别,但他们所揭示出的问题的本质是一致的,即现代西方社会的种种危机与矛盾以及这个社会中人的荒诞处境。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有悲观主义的烙印,但却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性。

〔参考文献〕

【l】林骤华.西方现代派文学评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上

【2】赖干坚.西方现代派小说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