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5:13:31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专题研讨材料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务,其蕴含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本色的“精神密码”。红色文化体面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层面,融注于物质遗存、机制行为和文化艺术形态当中,成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的红色基因。新时代,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为弘扬红色文件、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根本遵循。

红色资源的价值,是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汲取宝贵精神小滋养的动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深刻认识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创造和积累先进文化,发挥好思想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主动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责任,继承、传播和发扬好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就要深入研究和生动呈现党的精神气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的外延成果和彰显载体。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充分认识党的精神品格及其优势,礼敬自豪地对待,深入地挖掘,生动地呈现。

学习贯彻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要坚持把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作为民心工程、战略工程,努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把红色故事讲得更鲜活、更生动。进一步抓好“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文件教育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相结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政教育相结合,让红色文化成为新时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2

一、“红船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刻阐述了“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精准标注了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坐标,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加完整,这充分展现了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伴随着我们党96年的光辉历程,“红船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也必将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内涵、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们党永远年轻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

二、浙江省委一直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推动全省党员干部自觉把“红船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基因,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实干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红船起航于浙江,这是浙江的光荣,也是推动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今年6月19日,省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一届省委常委就集体到南湖瞻仰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并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第一次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制定了省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在南湖发表重要讲话后,省委连夜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在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作出专门部署,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究,把学习贯彻精神和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凝聚起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自觉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实际行动,传承好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切实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认真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的工作导向,努力当好学懂弄通、深学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我们着力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改革创新的坚毅决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全省干部群众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创业创新的活力,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我们努力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使命,把实干作为座右铭,发扬理性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成风化俗,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一定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在南湖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省委认真贯彻的指示要求,主动担起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专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提升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功能的意见》,着力深化“红船精神”理论研究,着力推进“红船精神”弘扬传播,着力发挥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在阵地建设方面,我们正在抓紧筹建“红船精神”展示厅,筹划建设建党纪念广场,继续开展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的“六个一”党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打造革命精神高地。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已经建立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编写了“红船精神”党员干部读本,并面向海外翻译出版了“红船精神”著作。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建立常态性理论研讨机制,筹建“红船精神”研究院,努力打造“红船精神”研究高地。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我们正在组建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推动南湖红船成为全国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宣传传播方面,我们正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七个一”红船系列文艺精品创作,建设网上“红船精神”展示馆,高水平打造以南湖红船为中心的一批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船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古田会议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弘扬创新

古田会议精神是指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精神,基本内涵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团结奋进,求是创新”。国内党史军史学界关于古田会议精神的研究已经出版了傅柒生著《军魂:古田会议纪实》;黄宏、林仁芳主编《古田精神》;本书编写组编著的《古田会议精神读本》等专著,发表了不少论文,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形成、内涵与价值。当前,在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念下,我们应该进一步凝练阐释古田会议精神内涵,正确认识古田会议精神的传承创新关系,在中国梦理念下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深刻阐释古田会议精神的科学内涵

古田会议精神内涵博大精深,特色显著。思想建党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政治建军是古田会议精神的灵魂,团结奋进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本质,求是创新是古田会议精神的追求。

(一)思想建党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无需认为古田会议精神与三湾改编精神、苏区精神或长征精神都有“坚定信念”的内涵,有雷同无特色之嫌,因为古田会议精神与三湾改编精神、“赣南三整”精神、井冈山精神、“东井冈”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本身就是一脉相承、承上启下的关系,内涵相同是自然的正常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创新发展关系的体现。古田会议决议将三湾改编提出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强调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②红四军进入闽西后,部队存在严重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想开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不愿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工作。因此,要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必须整顿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扰,以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党员和训练军队。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提出了纠正的方法,明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不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不肃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担负重大的斗争任务。①古田会议决议详细规定了党员教育十个方面的材料,即:政治分析;上级领导的通告的讨论;组织常识;红军党内八个错误思想的纠正;反对机会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及反对派问题的讨论;群众工作的策略和技术;游击区域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革命的目前阶段和他的前途问题。具体规定了党内思想教育十八种方法,即:党报;政治简报;编制各种教育同志的小册子;训练班;有组织地分配看书;对不认字党员读书报;个别谈话;批评;小组会;支部大会;支部委联席会;纵队为单位组长以上活动分子会议;全军支队以上活动分子大会;纵队为单位党员大会;纵队为单位书、宣、组联席会;全军支队以上书、宣、组联席会;政治讨论会;适当地分配党员参加实际工作。古田会议决议还总结归纳了十大教授法: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提纲;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这样,首先从思想上加强了党和军队的建设,为造就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政治建军是古田会议精神的灵魂。、率领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向赣南进军,在领导创建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始终将军事斗争与红军部队的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将红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唯一关键。”②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发展党员的五个条件:政治思想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在实际工作中,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我党我军的好传统也得到贯彻落实,“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明证。

(三)团结奋进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本质。古田会议召开前夕,光明磊落,如实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深明大义,在“九月来信”中明确肯定“以乡村为中心”的正确路线,号召红四军全体指战员要维护、的领导。以团结为重,不计前嫌,在的迎请下回到红四军领导岗位,主持古田会议决议的起草工作,圆满地召开了古田会议。致信中共中央说:“四军党内的团结,在中央正确指导之下,完全不成问题。”③上述史实就是古田会议团结奋进精神的写照。

(四)求是创新是古田会议精神的追求。古田会议开创了一系列中国革命之最: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继“九月来信”之后首次阐述“群众路线”概念;在古田会议时期第一次形成“毛朱周”领导体制。《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九月来信”)提出的“群众路线”思想,被在新泉“望云草室”写进了“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并在创建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得到贯彻执行。中央“九月来信”还要求红四军全体指战员要维护、的领导,“应仍为前委书记”,强调“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正确的,绝不能动摇。”④这就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奠定了重要思想和组织基础。、、三位伟人最终会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最重要成员。由此说明,求是创新是古田会议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正确认识古田会议精神的传承创新关系

“中国苏维埃运动有着浓厚的历史泉源,中国苏维埃运动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①古田会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包含新泉整训精神,上承三湾改编精神、“赣南三整”精神、“东井冈”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下启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几种革命精神之间是传承创新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关联。理应整体继承,联合弘扬,协同创新。

(一)古田会议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发展。从井冈山时期(1927.10―1930.2)大范围来说,古田会议召开的时间属于井冈山时期,古田会议精神包含在井冈山精神之内,是井冈山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将古田会议精神单独提炼出来命名,其性质内涵与井冈山精神也是相通的,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古田会议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创造者是相同的,都是、领导的红四军和湘赣边、闽赣边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创造主体一样的基础上,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同的情况下,创造客体就是前后相续的类型,是相互关联的载体。因此,古田会议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表现出极深的相似性和内联性。

(二)古田会议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1月4日,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古田会议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前后相续的传承创新关系。

(三)古田会议精神包含新泉整训精神,丰富了三湾改编精神。古田会议召开前夕,1929年5月、6月和12月,、率领红四军先后三次进驻福建新泉休整或整训,形成了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调查研究、严明纪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新泉整训精神。新泉整训是古田会议的前奏,为古田会议的召开作了前期准备。新泉整训精神与古田会议精神是相通一致的。古田会议精神与以“思想建党、民主建军,严明纪律,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三湾改编精神比较而言,也有继承性和相似性,是三湾改编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在民族复兴理念下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

古田会议是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或改革开放新时期,古田会议精神仍然具有长远的时代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的理念下,要将弘扬古田会议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增加正能量,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将弘扬古田会议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②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古田会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将弘扬古田会议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应该充分发挥古田会议纪念馆的展示教育形式,通过反映古田会议精神的大量档案、图片、文物等展示,吸引群众参观瞻仰,起到教育观众作用。

(二)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田会议的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军队所继承发扬,1948年3月,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指示中建议:“在部队中试验组织士兵委员会”这一组织机构,认为“中共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上规定了的士兵会的组织,似较适宜。”①世纪伟人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同志就为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②“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大家看看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③在这里,邓小平肯定了在红军时期的建党学说,认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同志”。今天我们传承弘扬创新古田会议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古田会议的伟大历史作用,从而进一步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牢固树立中国梦理念,正确理解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真理。要用古田会议精神和革命烈士的英勇牺牲精神去教育和塑造青年学生坚持中国道路,帮助青年学生培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繁荣红色旅游是传承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的重要路径。古田会议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除古田会议会址外,还有新泉撰写古田会议决议的“望云草室”、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士兵调查会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官庄农民调查会旧址、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部级文保单位,应该和古田会议旧址群、闽西革命旧址群、三湾改编纪念馆以及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遗址连接起来,构建一条源流明晰、联系紧密的红色旅游线路,供人们参观瞻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古田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光大。

(三)弘扬古田会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正能量。2012年11月29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理想。他说:我们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

现。④从红船精神以来的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与神圣追求,是同志阐述的“中国梦”理想的历史根基。古田会议纪念馆可以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文物等陈列展览,集中展示古田会议精神和苏区精神,发挥纪念馆的观众教育作用。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4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为了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流的红色文化备受关注,其研究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以揭示红色文化的内涵为出发点,以澄清基本问题为核心,以解析红色文化研究的现状为主线,探究红色文化价值传承的有效途径,以期推进红色文化研究的系统化。

【关键词】

红色文化;内涵;价值;大众化;思考

1.红色文化内涵的研究现状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所谓的“红色文化”如星星之火迅速展开燎原之势,虽然“红色文化”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并被学者所研究,但是至今并没有对其进行一个权威且完整的定义,综合当前学者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对红色文化内涵的定义主要有一下几种结论。红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典型特点即“红色”,而红色在中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意义,即代表喜庆、权威和勇气,用红色来比喻和象征一种革命文化,它是相对于“白”而言的。红色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白色恐怖的重重包围,领导红色区域红军与“白军”对垒,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产生的。将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称之为“赤色”、“赤化”,而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起也以红色作为自己的象征色,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旗帜和方向。所以红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地整合后所形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有一些学者基于红色文化的形态,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界定红色文化。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指客观存在的、有形的红色文化,如革命旧址、遗址、遗迹等;精神层面主要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制定的制度规范,如革命纲领、路线等,以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代精神等。基于红色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又从广义和狭义来界定红色文化,广义的“红色文化”指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和遗留的物质和在历史实践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纵观以上观点,红色文化内涵的不同定义,包含有: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等,它们也都代表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但是笔者认为诸多学者更多的只是站在某一个层面对其进行定位。笔者认为红色文化内涵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传承和创新。第二,红色文化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创造和遗留的物质文化,也包括党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所表现的精神文化。

2.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现状

目前,虽然学术界也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深远价值所在,并展开了相关研究,但是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研究成果不显著。当前对红色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阐述了红色文化的教化、传承、凝聚、规范、导向和激励价值。具体来说:第一,红色文化具有潜在的精神教化效应,中国革命的历史事迹、革命旧址、革命者可歌可泣的精神内核等都是教育后人的最佳教材,在红色文化的感召下,呼唤着每个人内心对其的渴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更好地践行到实践中去。第二,红色文化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价值,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红色文化中所饱含的坚定理想与信念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向心力。第四,红色文化具有普遍的规范价值,红色文化的实质是人格、德行的教育,有利于丰富教育内涵,起到很好的规范行为的作用。第五,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在文化多元化的同时,弘扬文化主旋律是必须的,红色文化就是我们必须弘扬的文化主旋律,其自身承载着神圣的精神导向作用。第六,红色文化激励价值,红色文化催生奋进力量,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了红色文化极好的激励教育作用。其次,阐述了红色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具体体现在:第一,红色文化政治价值,红色文化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第二,红色文化经济价值,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第三,红色文化文化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倡的“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红色文化作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留给广大人民群众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可有效抵制腐朽没落思想文化的侵袭,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第四,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即影响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红色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引导文化正确发展方向,以文化的潜在影响力唱响社会主旋律。红色文化的价值研究都很全面,也很系统,但就目前研究态势,研究重心更多的集中于红色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红色文化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高扬其文化价值是适得其所。由于红色文化本身渗透着强烈的政治气息,肩负着党的红色使命,无疑在当前中国文化多元化进程中更多的被赋予了政治形态的价值。又鉴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遗留下的宝贵的红色物质财富,其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从而发展成为红色旅游和红色产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综合观之,国内关于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的研究和重视程度有待商榷,如果红色文化过分的强调其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最终红色价值的最大化就会大打折扣,反而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抵触情绪。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最终都需要回归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所以关于红色文化的价值的研究应该更多的向文化价值倾斜。

3.红色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的思考

综合国内外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目前有关红色文化的研究时热时冷,持续性和系统性不足;其次,有关红色文化的研究还存在部分薄弱环节,与红色文化价值的发挥与传承不相称;第三,由于红色文化自身时代性特点,国内相关直接研究出现较晚,尚未构成红色文化理论体系,对于红色文化内涵的官方定义、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红色文化的地位何在及红色文化如何有效的发挥其效用并实现其大众化未能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术界自1921年开始陆陆续续关注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但更多的依赖于国家政治导向,红色文化研究总体上还需要系统深化和拓展。我们深知,红色文化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弘扬红色文化在帮助我们了解红色岁月,保留红色记忆的同时,还能够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历史教材,能够在人们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因此我们我们必须将红色文化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理应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运用各种传播方法,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深植于人们心底,自觉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并向下一代纵向交接,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生生不息。但是,在红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过多的依赖政治宣传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被动的接受,并非万全之策,我们应该以政治宣传为主导,先在先进分子中传播,进而实现大众化。借助新媒体,采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的真实案例,扩大其积极的正面效应,最终服务于大众。而且我们也知道红色文化并不能自己走向大众,也不可能直接的吸引大众,这就需要我们以创新手段,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将红色文化浸润到每个群众的心田,从内心深入去接纳和行动,这才是红色文化价值得以实现的良好状态。

总结

总而言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红色文化都是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有助于社会时代价值的提升,表现在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

作者:夏春花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2]王以弟.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8).

[3]赖宏,刘浩林.论红色文化建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4).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5

一、弘扬大别山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大别山是革命老区,是在党领导下最早开展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根据地的地区之一。从1921年我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孕育形成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28年白色恐怖和艰难岁月中,大别山老区始终"红旗不倒",其精神核心正是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影响,青年学生对党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有所弱化。西方一些国家把青年学生作为重点,利用影视大片、网络等渠道,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输出价值观念,蛊惑人心。部分青年学生受其影响,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不清、辨不明,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比我们好,认为物价上涨、医疗问题、食品安全、的根源在于"",认为我国应该效仿西方国家搞"多党轮流执政"。这些错误思想如不及时纠正,将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

抵御错误思潮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大别山精神无疑是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教材。特别是近年来,红色文化持续兴起,唱红歌、看红剧、红色旅游开始逐步升温,为青年学生培塑理想、坚定信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要通过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铸魂育人,不断打牢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把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认清优越性,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把学习弘扬大别山精神与学习党史、国史结合起来,从我们国家从弱小走向富强的光辉历程中增进爱党爱国情怀。

二、弘扬焦裕禄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今年到兰考县视察期间,号召大家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青年学生对焦裕禄这个名字虽然熟悉,但毕竟是90后出生的一代人。上世纪对焦裕禄同志的几次大规模宣传,未能影响到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有必要在他们中重讲焦裕禄精神,在他们心中深扎热爱人民的思想根子。

焦裕禄精神是非常博大的,青年学生学习弘扬这种精神,应该把握住一个方向,就是从焦裕禄精神中学习焦裕禄同志爱人民的道德情操。特别是当前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成为不少人的处世准则,甚至老人在街上摔倒了大家也不敢上前搀扶,必须教育青年学生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培养他们爱人民、为人民的高尚情怀,培养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

那么具体该如何学习弘扬呢?关键是要用好现有的学习资源。焦裕禄的名言、焦裕禄的故事,以焦裕禄为题材创作的歌曲、创作的影视节目、创建的专题网站非常多,要利用"两课"和业余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观看、浏览,形成直观的感受,引导他们从内心的感动中思考,为什么焦裕禄能得到大家的热爱?为什么他逝世50年了大家都还记着他?同时可以举办一些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刻感悟焦裕禄的高尚品质,尔后自觉学习这些品质,不断升华自己,为自己也为社会添加正能量。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培养青年学生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

当年,林县人民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创造了"世界第八奇迹",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插在了民族精神高地。

一方面,要学习林县人民敢于吃苦、攻坚克难的豪情。1960年,为扭转群众吃水难、用水难局面,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启动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设。经过10万人10年艰辛努力,彻底改变了靠天等雨的恶劣环境。对比林县人民,不少青年学生身上娇气比较重,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奋斗,希望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学习、交往、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不是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逃避,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因恋爱不顺、分手而自杀的悲剧。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想去从辛苦、简单的工作做起,幻想着轻松愉快而且收入不菲的工作岗位。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应该时刻保持"重新安排河山"、"苦干不苦熬"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

另一方面,要学习林县人民勤俭创业、艰苦朴素的精神。红旗渠建设中,群众自备工具、自带口粮,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节约每分钱,无一处挥霍浪费。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多生子女,娇生惯养较多,没有参加工作就开始追求生活高档次,特别是受社会上"高帅富""白富美"思潮影响,都把富有、享乐作为流行时尚,在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女大学生陪酒、坐台、"当小三"的现象。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严把勤俭关,培塑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防止出现比阔气、比档次等情况,真正让勤俭朴素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培养青年学生迎难而上的坚韧品质

中华民族有一则寓言、一种精神传承千年,寓言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青年学生虽然身在校园,但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将来也必然面对就业、创业的压力。这些现象,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讲更为凸显。长期的校园生活,让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社会上的竞争,如何去面对生活里的挑战,如何去自食其力独自面对。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学生这种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显得尤为必要。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边防文化 边防精神 培育研究

边防先进文化是边防部队建设的灵魂。边防先进文化特有的忠诚、奉献、战斗、进取等精神特质,是催生和培育合格边防军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弘扬边防先进文化,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边防精神。

一、在继承和发扬我军先进军营文化中培育边防精神

(一)发挥军营政治文化的导向作用,打牢边防官兵的思想政治基础

政治文化是一支军队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军队和军人精神支柱的思想基石。我军的军营政治文化,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因此,发挥军营政治文化培育功能,要通过对官兵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树立正确的政治追求、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一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连育人,坚定边防官兵正确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军魂教育,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三是加强宗旨教育,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二)发挥军营战斗文化的战斗功能,培育边防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我们要抓住先进军营文化培育战斗精神、铸就战斗作风的切入点,在继承民族传统武德文化中形成崇尚正义、重德守节的品格;在追忆我军边防部队的优良传统中坚定忠诚于党、爱国爱民的信念;在弘扬主导战斗文化中催生热爱军队、苦练精兵的热情;在熔铸军营战斗文化中强化勇猛拼搏、吃苦奉献的品质,使官兵面对选择正确取舍、面对危难勇往直前、面对诱惑岿然不动。要继承和发扬边防部队的优良传统,创建军营战斗文化的氛围。结合担负边防执勤和完成救灾维稳等任务,把小、快、灵和伴随式的文化活动贯穿于执行各项任务的始终,培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三)发挥军营纪律文化的规范功能,培育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边防部队担负任务的特殊性,要求广大官兵一切行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边防政策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因此,始终严守纪律,也就成为边防文化和边防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中培育边防精神

(一)学习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边防部队大都驻守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特色文化。边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离不开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吸收。

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成分是滋润边防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军民联合守边不可或缺的重要软实力。少数民族性格熔铸在民族文化中对边防军人正直豁达、粗犷豪放、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等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培育边防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因此,弘扬边防先进文化,培育边防精神,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学习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狩猎文化,自觉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滋润边防文化。

(二)广泛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

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不同文化间的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弘扬边防先进文化,培育边防精神,要具有开放的胸怀,锐利的眼光,正确把握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的界限,做到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取各种健康有益的因素,促进自身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三)运用地域自然文化

祖国边疆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把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吸纳到边防文化中来,用秀美壮丽的江河山川培育官兵豁达刚毅的胸怀,教育官兵苦中励志,对于丰富边防文化生活,培育边防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边防精神,要突出边防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坚持以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卫国戍边为主题,结合部队所处环境和使命任务,开展诸如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等独具边防特色的文化活动,激发官兵热爱边防、守卫边防的豪情壮志。

三、在推进边防文化创新发展中培育边防精神

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导。要把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大力挖掘和发扬在我国边防建设中形成的代表边防先进文化特质的边防精神。

坚持不断拓展网络文化的培育功能。积极跟进社会信息化发展和边防官兵求新求变的现实需求,不断加大信息网络设施、手机短信群发等新兴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网上文化、数字文化、手机文化等边防军营文化园地,使文化建设始终焕发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忠诚戍边的边防精神。

参考文献: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7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传承红船精神感想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大学生传承红船精神感想一

“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xx年xx日,在《xx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我们要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永远铭记我们党的"母亲船",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在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中永葆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红船精神"和弘扬"红船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初心”。它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不断走向成功与兴旺的重要精神之源,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精神形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的实质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走在前列的时代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走在前列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在任何历史时期必须保持的精神品质。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中国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继续发扬光大,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投身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红船精神”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的精神引力与德性支撑。伟大的革命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蓬勃发展。近百年风雨兼程、筚路蓝缕,“红船精神”代代相传,不仅在既往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砥砺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革故鼎新、奋力前行,也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持续发挥思想引领、精神引力、德性支撑的价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红船精神”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成为激发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成为鞭策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德性内涵,成为砥砺新时代浙江人继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信心,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善谋新篇的担当,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大学生传承红船精神感想二

指出,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党的闭幕后立马带领新一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和浙江____,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这是一堂生动的党课,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其中蕴含的重大历史意义。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我们要自觉把“红船精神”化作基因,代代传承。历史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借鉴历史的经验。我党自成立以来所历经的重大战役战斗、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决策过程和重大发展成就,都凝结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初心的地方,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今天的上海,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多达440处,仅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藏品就多达10万余件。这些红色印记,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历史必然,更是能给予我们强大勇气和力量、激励我们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的特殊财富。我们不仅要让红色资源得到精心保护,更要将它们用好用活,更深入地挖掘建党历史,更用心地讲述建党故事,使其中的红色基因得到深入挖掘、充分激活、广泛传播、代代传承。

我们要自觉把“红船精神”融入血液,奋勇前进。我们党之所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强大的精神内核和优良的作风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诞生之日起就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群众完成不同历史阶段赋予的目标任务。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正是凭借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红船精神”就是我党形成的富有时代印记的伟大精神,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历程中,共产党员身上呈现出的敢于牺牲、勇于担当、坚韧不拔、奋勇向前、无比忠诚、团结一心的精神,成为革命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有力保证。我们共产当人有责任、有义务把“红船精神”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实干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不断凝聚起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以新作为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我们要自觉把“红船精神”植入家风,激励向上。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教育影响身边的人,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传承红色家风做起。我们要克服价值观教育“只见理论不见人”的弊端,解决价值观理解和教育上的“断层”问题,进而以个体和家庭的良好风尚促进党风好政风清,推动实现宏伟目标。新的历史条件下,红色家风能够凝聚和激发成家庭、国家和民族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穿越革命年代、建设时期,跋涉一段段改革历程,我们迈入意气风发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们要遵照的嘱托,建设好、维护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把学习贯彻精神和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船精神”化作基因,融入血液,植入家风,扛起时代重任,续写“红船精神”,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怕艰难、坚忍不拔,矢志平博、艰苦创业,切实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传承红船精神感想三

所谓的“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人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红船精神”,可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不渝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红船精神”是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只要我们发扬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念,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能够成,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一)发扬“红船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对于大学生们认识马克思主义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 “信仰”问题,即如何对培养对象开展理论教育以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第二是“奋斗”问题,即如何为培养对象搭建实践性、成长性平台,来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前者是前提,后者是保证。在理论学习中,有效结合本土生植的“红船精神”,可以使我们在生动的史实中,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和当代价值,深刻体认国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生动实践。

(二)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结合起来,使青年大学生学会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增强克服教条主义和辨别非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在青年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时,要有效利用南湖、红船等红色资源,进一步增强实践锻炼的直观性、生动性,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魂”、筑牢大学生民族精神之“根”、夯实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之“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依托嘉兴南湖——党的诞生地红色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形成一批有信仰、能实践、善创新、甘奉献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此外作为当代大学生还应具有如下品格和素质:1、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能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具有经受各种环境考验的坚强意志;4、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8

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战胜艰难险阻,就是因为共同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将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铸成一种摧不垮、压不倒的巨大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样需要树立这一坚强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既无后方依托,又无物质保障的条件下,红军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克服了困难,扭转了危局。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是一场全新的事业,是一次新的长征,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出现挫折。比如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企业的改制问题、“三农”问题、反腐败等问题仍然困绕着我们,犹如一道道无形的封锁线,考验着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人。克服这些困难要有一种精神,要像当年红军那样,满怀信心,勇于拼搏,去夺取胜利。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9

一、党的精神是新时代开创弘扬延安精神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党的大会主题开宗明义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报告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部分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认真学习这些精神,我们深切地感悟到,报告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使我们有了“主心骨”。

多少年来,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精神,率先垂范带头做的、全国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身体力行、扎实推进的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工作。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抵制、批判斗争的就是各种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歪理邪说。这就生动地说明,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理念同辙合拍。今天,党的为我们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明确的思想认同、精神鼓舞、政治保证和永恒的前进动力,为我们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尚方宝剑”,使我们增添了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与各种歪理邪说斗争的底气、勇气和豪气。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克敌制胜、战胜困难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同志指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是时代的号角,是引领中国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永恒动力。弘扬延安精神,就是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延安精神,是党魂、军魂、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紧密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开创弘扬延安精神新局面。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开创弘扬延安精神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新时期开创弘扬延安精神新局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高校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第一位重要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闯出新路子,作出新成就。

(一)大力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把弘扬延安精神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抓手

党的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和倾心培养这些青年大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骨干力量,确保以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就是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同志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在高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创新之举,是教育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担当,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保定延安精神研究会始终高度重视在校园弘扬延安精神,起步早,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早在1993年12月4日,我们就帮助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研究生延安精神研究会”,开创了在研究生群体中率先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先河,为全国高校在研究生中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成功范例。同时,我们研究会承担了河北大学《延安精神教学大纲》(研究生读本)的编写任务,为坚持做好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供了保障,并被学校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安排学时,进入第一课堂,这在全国大学研究生院中也是首创。同时,教学大纲也作为本科生的选修教材,对河北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我们帮助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20多年来,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延安精神为他们实现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学校打好了思想政治基础,走向社会,很快成长为领导干部和行业的精英、骨干。这一经验,得到了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肯定和重视。2004年10月,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河北大学召开了全国部分高校“弘扬延安精神,培育‘四有’新人”研讨会。2010年12月21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河北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河北大学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河北大学首创的延安精神进研究生院、“加强和改进延安精神‘三进’工作,创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經验,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工作,已经成为河北大学新形势下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标志和闪光品牌。

为了更好地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在我会

副会长、河北大学研究生处原处长宋迎祥老师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河北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已经在21个学院中的16个学院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在2018年底帮助河北大学将尚未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的5个学院成立起来,实现河北大学21个学院级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全覆盖。这样,就使延安精神在校园中的大力弘扬,成为师生心灵陶冶的精神家园,也成为学校党委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党委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学院领导扎实组织,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广大师生踊跃参加的完整系统的领导组织活动体系,使各种传播正能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国家蔚然成风。

(二)把理论研讨会作为驻保高校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四有新人”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弘扬延安精神的领域越宽越好,队伍越大越好。为了让延安精神更广泛地在高校弘扬,成为广大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通过组织驻保高校专家学者召开理论研讨会的形式,搭建平台,将驻保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凝聚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在驻保各高校弘扬延安精神的整体力量。从2007年以来,我们每年都按照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部署,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适时组织驻保高校理论研讨会。到2017年底,已经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理论研讨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理论研讨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等不同主题的16次理论研讨会,各大学书记、副书记出席并讲话,各大学的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参加研讨,并邀请思政课教师、学生参加,每次研讨会出席人数都在100人-200人左右。这就大大地增添了弘扬延安精神的师资力量,拓展了广阔的教学空间,使广大的青年大学生都有了接受教育熏陶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将延安精神进高校校园工作推向更广阔的领域。

这一系列的理论研讨活动,在驻保高校教师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高度评价以研讨会为载体整合驻保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力量,意义深远:一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了人们的头脑。参加研讨会的基本都是驻保高校教思想政治课的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等骨干教师,是驻保高校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中坚力量,是弘扬传承马克思主義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延安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直接传播者,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极其宝贵的生力军,是青年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领路人。他们的思想理论观点正确与否,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着把学生引导向何处、为谁培养接班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通过理论研讨会的形式,使大家尤其是青年教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既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明确了自己工作和人生的正确方向,又有利于他们在讲台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弘扬延安精神,更好地为培养“四有”新人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二是为驻保高校思想理论战线的社科工作者创造了理论研究的浓厚氛围。理论研讨会的形式,为驻保高校社科战线的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和载体,为促进大家积极搞好社科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创造了浓厚的理论研究氛围。通过理论研讨,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开阔视野,共同提高,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也促进大家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有多名与会教师的优秀研讨成果,发表在全国各地的社科期刊上,有的发表在部级核心期刊上,极大地鼓舞了大家搞好理论研讨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加强了社科界同仁的联系,增进了大家的感情和友谊。驻保高校的同志们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把所有保定高校社科界的全体教师动员起来,并且也把与社科相近的其他学科以至自然学科的老师动员起来,积极参加这种理论研讨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近几年,我们注重动员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延安精神研究会中的积极分子撰写论文参加研讨,并选学生代表大会发言,使这些学生深受感动,得到巨大鼓舞,激发了他们参加研讨会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先后撰写出近200篇弘扬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我会内部刊物《延安精神研究》上。这就使一大批青年学子,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觉悟,增强了理论研究能力,在更广阔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中,传播了延安精神,产生了十分理想的社会效果。在当前很多学生对理想信念迷茫困惑的情况下,驻保高校有这样一大批莘莘学子旗帜鲜明、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凝聚在弘扬延安精神的旗帜下,其战略意义,极其深远,不可估量。

(三)拓宽渠道,开辟弘扬延安精神新领域,构建弘扬延安精神的大格局

保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地杰人灵,人才济济,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事业单位到群团组织,文化人才比比皆是,文艺团体灿若群星,把这些宝贵资源整合起来弘扬延安精神,将成为一种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李铁映会长在昆明会议上提出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方式方法弘扬延安精神,为我们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党的之后,保定延安精神研究会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发展空间,精心谋划构建弘扬延安精神大格局的大文章。探讨以演唱会的形式把弘扬延安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结合起来。于是策划举办了《延安精神光耀千秋——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主题演唱会。首场演出于2017年12月23日下午在河北大学音乐厅举行,河北大学党委常委杨立海教授致辞,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参加,有800名师生观看演出,演唱会从下午2点半到5点半,整整3个小时。参加演出的518名演员,都是保定市第一流的艺术家。由此,延安精神不仅在青年大学学生中,而且在中老年艺术团体中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开辟了保定弘扬延安精神新渠道。保定的民间艺术团体包括社区的群众性艺术团体有5万多人,既是一支庞大的弘扬延安精神的队伍,又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深厚的群众基础。把这支队伍凝聚组织起来,其弘扬延安精神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构建弘扬延安精神的大格局,就是要走出局限在延安精神研究会范围内的小天地,迈步走向全社会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弘扬延安精神的大世界。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校大学生面临多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再加上大学生文化水平层次较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增强,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针对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而逐渐形成的这种较为复杂的文化观的现象,要用一种先进、科学、切实有效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1]。通过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内涵,使之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

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发奋图强,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2.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精神

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诀在于求真务实,真实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本质。红色文化所宣讲的内容,要尽量真实、客观、符合历史事实,切忌“假”、“大”、“空”。但是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都是将简单的政治说教当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忽视大学生当前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道德需要,认为只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理想信念的灌输,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二是没有看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大多是因其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而导致的,在确定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时过于抽象化,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工作单薄乏力。

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3],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以课本、课堂为中心在校园进行封闭式的教育,单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说教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交流,重形式轻实效”的单轨制教育形式,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已经不适应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

3.缺乏科学规划的教育过程

当前,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科学规划并未编制,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缺乏总体目标和具体的阶段性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将红色文化的表象内容直接作为各层次大学生教育内容的情况,这种不顾学生的接受、理解水平,不考虑教育内容、形式的简单重复,直接导致了学生产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厌烦和逆反心理。

三、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1.科学编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发展规划

红色文化教育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用与时俱进的世界观科学地认识历史,引导大学生自觉认识、学习红色文化。同样,我们还要让红色文化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红色文化教育要编制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红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教育过程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有了科学的制度引导机制,才能把原则性的要求变成操作性的实践,从而使红色文化教育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的一种内在需求和生活方式。

2.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

红色文化教育要立足大众的视角,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要始终坚持思想性、实践性的统一,把尊重红色文化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红色文化教育大众化,满足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需求。深入发掘红色文化中的历史人物故事,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适应性,加快融合多元价值追求、弘扬主流价值、探求教育的思想性并存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步伐。

3.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播平台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研专家组,定期召开专门研究会议,研究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教学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工作。让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时刻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思想认识整体状况,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要与学生专业学习、与择业就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教育体制。

基于红色文化感染力强和形式多样等特点,以及红色文化鲜明的教育价值,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大学生由于自身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共鸣,思考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可以帮助广大当代大学生更为清晰、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科学分析党和国家社会生活的现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增强爱国意识,树立强国观念,促进个人发展,促进党和国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