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20:46:0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1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精神

课 题: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苗圃工程项目(项目编号:MP2014-62)研究成果。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指引时代精神发展方向,时代精神赋予民族精神发展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培育中国精神必须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源泉,需要被发扬光大。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它指导着中华文化的前进与发展方向。因此,培育中国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培育中国精神为首要任务。

三、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育中国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高昂的中国精神,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革命传统,能使大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崇高的理想展望未来、用坚定的信念参与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为实现个人梦、民族梦而不懈奋斗。可见,培育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

2.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是民族复兴的需求

民族复兴是我们立足世界的前提。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当今是价值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民族的复兴绝不仅是GDP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国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是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需求。

四、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途径

1.以“知”为前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

(1)设置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文化多元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认识的不到位,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削弱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应以“知”为前提,设置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自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并使之融入各类课程中。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的熏陶、引导和锻造,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以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培育中国精神。

(2)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结合时代特征及大学生身心特点,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诸如思想素材、价值理念等灵活运用,使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以校园文化为基石,创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空语境下的魅力。让校园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精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在认知基础上,用文化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高校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

(3)树立文化创新意识。指出,不忘本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其积极因素创新发展,使之与时展相协调、与大学生科学价值体系建立相统一。所以,应通过现实及虚拟环境,积极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接受过中西文化教育的大学生会博采众长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树立了文化创新意识,培育了中国精神。

2.以“行”为抓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

(1)搭建文化传播平台,传承中国精神。高校应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发线上、线下资源,发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功效。开展相关的赏析、论坛、征文、故事演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使在“知”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精髓内化为自己行动指南的大学生们能有展示自我并引领朋辈的舞台,使他们身体力行,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通过开展班风及校风建设、社团活动等,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素质与中国精神培养双提升。

(2)发挥家教作用,培育中国精神。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凝练,以孝为先、由孝而敬的家庭伦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魅力的体现。可见,家庭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的基础和支撑。家庭教育是方式、更是艺术,通过开设家长课题,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培养新时代家教理念,来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把“孝亲”作为“行”的起点,培养“崇德”的思想,激发“报效祖国”的志向,培养孩子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

(3)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培育中国精神。精神的力量源于实践的砥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就要投身于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大学生搭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社会调查,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复兴进程中文化的价值、精神的力量,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精神的行列中去。通过志愿服务,接触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净化灵魂,为传承中国精神增添信心与动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会把自身汲取的文化精髓弘扬到社会中,把中国精神的力量传递到实现民族复兴的队伍中。平台的搭建使社会正能量走进校园,社会的需求也会使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同样,高校思想传播、精神引领的作用会辐射到社会。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由“知”到“行”的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地弘扬,中国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思宇.中国精神[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

[3]李大建.以文化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向[J].教育研究,2011(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3

——高职院校老师读《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其中,我对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印象最为深刻。

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因此,我院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并通过选修课、举办讲座、参观古迹、社团活动等形式,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我们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要以学前教育和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为重点,编写中华优秀文化读物,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民族服饰和手工等作品,在《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并通过官网、微信、微博、微电影、广播站、橱窗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4

一、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2.承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报刊社

二、参与对象

全省各级教育部门人员、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学生

三、征文时间

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

四、征文要求及内容

1.教师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围绕学习领会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做好教育工作,以达到真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教育部门人员与教师组同组,字数要求5 000字以上)

2.征文体裁不限(理论文章、短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可),题目自拟。

3.本次征文大赛的参赛作品,必须为参加选手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隐私权等,因此类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五、投稿方式

请在征文时间(2016年3月底)结束之前,将稿件以 WORD文档发至邮箱。来稿请注明:

1.学生组,学生姓名、就读学校、班级、班主任老师姓名和电话等。

2.教师组,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等。

六、奖项设置

由大赛组委会专家组统一评审,在每个比赛组中,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为获奖者发放获奖证书和奖品。

七、作品使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108-02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次的概念最早提出是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它与政治、经济、历史想对应的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是指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和出版等等,泛指包罗万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积淀。传统文化的心态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相互影响交叉于各学科中,是维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的总和。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从诸子百家到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文精神。从古代提倡的“仁者爱人”到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明确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如何做人的问题,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孔子和孟子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到现代社会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历史层面,构建了人文精神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把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个人命运、社会、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内容。第二,爱国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长期形成的关于培养爱国情操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内容,是符合历史时代潮流的精神实质。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中,从古老的民族文化,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提升自己。尤其是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凸显,才能在国际舞蹈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集力和创造了的重要源泉,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向上。党和国家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富裕的时代主题。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交流。

二、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与成就

(一)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经历数百年的沉淀和积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在求同存异中发展,尊重各国的文化交流,这需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第二,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流传下来的具有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这就要求培育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加快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地位。第三,传统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外在因素。尤其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各国的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剔除糟粕,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二)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劣势

第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造成部分人员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其内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更不符合社会的时代潮流。因此,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带有排外和封闭的色彩,并且更多因为传统文化的繁琐礼仪造成人们更不愿意去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观念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停滞不前。历史从进步反而成为了倒退,这与现代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想违背的,直接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第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程度不足。挖掘、利用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国外发展为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又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1]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打造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勤俭节约和主张和谐统一的精神理念,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如何结合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需要和社会的时代背景,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才能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符合时代潮流赋予的使命,让它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从而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产生积极的影响。[2]

(二)挖掘和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存在的历史渊源,重点保护文明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防止多元化时代主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从而才能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丰富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在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中,打造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品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遭到破坏,才能促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

1.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各国发出中国优秀文化的声音,让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人民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在文化交流上更进一步。

2. 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美国在发展自己文化产业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能够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方式主要来源于公司、个人的捐助以及各个基金会的赞助等多种形式。其发展的力度远远大于政府的投入,这种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自己的艺术是值得中国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借鉴的地方。因此,中国要剔除糟粕,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文化,引导社会各阶层各族人民我国的文化产业,共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3.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良好氛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弘扬主旋律,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在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积极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为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提供基本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定、使命所在、职责所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领导权的内在。[3]

四、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这就需要中国发挥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才能使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地区发扬光大,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离不开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其他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文化产业,从各个角度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才能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潮流,从而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5(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

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参加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鉴别对待、扬弃继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蕴藏的“合理内核”,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因此,民族传统文化即本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具有民族气质特点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它是“根”,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规定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第三,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以人为本。其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人合一,以史为鉴,以天为则。”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和思想资源。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西,地处华南沿海,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南疆最具民族风情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杂糅居住的社会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这种在社会发展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廊中的独特一角。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生礼仪文化:诞生礼、成年礼等,引发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激发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体现着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与文化价值;民间传承文化:壮族神话布洛陀为民造福的品质、妈勒访天边至死不渝的探索精神、妇孺兼知的《刘三姐》传说―勇敢无畏、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永驻心中并激励人们奋斗;传统节日文化:三月三歌节、盘王节、斗马节、依饭节等具有民族性且各具风韵的节日与形式,反映了壮族人民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拉进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信仰崇尚文化:布努瑶“开春种树”、彝族“护山节”、布依族和水族的“议榔规约”、侗族“款约”等孕育着和谐、生态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久而久之内化为当地生态道德。“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二)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识较浅,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不能得到坚持,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柳铁职院随机选取的广西籍学生100人调查为例,结果显示,只有四十人左右能够讲清楚广西有多少民族、有什么传统等,尽管此调查是小范围,不具有代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们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当问及大学生对日韩文化的态度时,他们却头头是道,并且言语中流露出崇拜。上述对比发现,过多的外来文化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或者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削弱了大学生对本民族、本区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三、加强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融入思政课教案、拓展于课堂,开设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概论与壮族文化解读等选修课进行专门讲授,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进行课外体验,以游者身份亲身感悟传统文化内涵、寓教于游”等多种途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充满正确价值导向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利用社团组织。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一个优秀的高效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管理等多种途径对成员价值观、是非观、审美观的形成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将社团作为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兴趣与共同点引导成立如“民歌文化会”等组织,弘扬传播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广西特色文化,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

(三)积极搭建自媒体交流平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正逐步成为大众使用最广泛的传播平台,自媒体带来了“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惊人态势。因此,自媒体平台自然就成了大学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班级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等建设活动,普及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时发起与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话题与讨论,鼓励大家参与其中,进行互动交流。

(四)积极依托节日节庆活动载体。传统节日节庆是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认识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积极挖掘三月三歌节、盘王节、斗马节、依饭节等具有民族性且各具风韵的节日活动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与功能,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传统文化论坛等多样化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自我价值体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化、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历来都备受重视,这既符合我国的历史及国情,又是现实政治及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稳固的民族文化,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延续不断[1]。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丰富度和感染力,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笔者在西部某211高校进行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创新应用研究”问卷调查,以图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复兴传统文化”。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这次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清晰的方向指引。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积淀,是先贤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精辟而独到,其中蕴涵着大道理、大智慧,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意义重大,而且对历史现实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一代代国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拓宽人生视野。而其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义正直、诚实守信、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品质更有利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因此,高校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意义和成效。

3.日益重要的文化建设要求高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逐渐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今天,文化建设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单纯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青年人而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是全面提高自我能力、定位自我价值的必要要求。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是青年一代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结合,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也有利于高校学生了解、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提升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从而真正实实现整个民族的文化复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高等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我国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片面倾向政治宣传的功用。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虚空和浅层化,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具体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高校都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二是缺乏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和指导,目前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无序地状态;三是图书资料不能适应传统文化教育需求,很难找到将传统文化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深度、有见解的著作。

2.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认识。从鸦片战争开始,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不断冲击,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又遭受到了西方文化新一波的更深层次的冲击,大学生难以自觉认真地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甚至表现出冷漠无知的态度,沉浸在利己、娱乐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3.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同时生成诸多弊端。网络中的信息混杂 ,各类信息无所不包,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受网络影响也最深。而大学生还处在思想观念逐渐成熟的阶段,对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更不必说继承和弘扬了[5]。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让德育教学回归生活,提高趣味性和生动性。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团干、团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先“富”人带动后“富”人,运用榜样的力量,纳入更多学生加入;其次,扩大班级、宿舍组织文化建设,扩大德育建设有效覆盖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流行文化,引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院系、学生社团组织的相关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活动,给予参与学生一定的学分认定或能力肯定证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规范化。

2. 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传统的说教式讲学并不被现今大学生所喜爱。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其兴趣,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并配以高水平的传统文化教材。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糅合进校园各类文化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社团,如话剧、戏曲、书法、民俗、民乐、国画等社团,辅以专业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文化活动等,形成传统文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改进和丰富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必修系统课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在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中,针对人文学科的学生,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全面的传统文化基础课程。针对理工科的学生,设置相关的人文学科,而不是只限于科学理论的学习。同时引进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图文资源供学生课余阅读。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学生们知识的广博度,并在知识传导的过程中,塑造其健康人格。

4. 利用互联网手段,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基础上,拓展传播渠道和途径,如专门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宣传入口,微信公共平台、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等。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这将对传播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大为有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5. 在重大传统民俗节庆日,纪念日等,加大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力度。借力于传统节庆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元旦、五一等国际性节日,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中华传统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主题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切实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巨大优势。同时,注重开展以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凸显民族文化内涵,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主题节庆日活动,增加大学生的有效参与力度。

四、总结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有民族化才有世界化。为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 除普及基础教育以外, 还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6]如今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共识,整个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也凸显出学习、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充分认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找准契合点,努力创新,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7][8]。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J],张祥浩, 石开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9 月第5 期。

[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季枫,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第30卷(总384期)

[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0。

[4]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陈继红 ,王 易,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

[5]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司文超,高校辅导员,2014年10月第5期。

[6]中国传统文化[M],张岂之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版。

[7]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张健,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25期)。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众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扬长避短,加以合理利用,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便可以使其获得更加自主和灵活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中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1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有时代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又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笔者比较推崇杜超老师的观点。杜超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书中说:所谓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

1.2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精华

1.2.1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纵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1.2.2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要求公民奉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这些在当代社会大力弘扬的“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其实一直都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说“俭节则吕,淫佚则亡”;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周易》中也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无不要求以和谐为主导思想。

1.2.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大量激励个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内容自强不息的思想,从中华民族产生之时就已产生,其最早的理论代表作当推《周易》。《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曾经在黑暗中的中国人点亮一盏明灯。中国古人崇拜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体现了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孑l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李白有云:“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诗句素材都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1.3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1.3.1崇古守旧崇古守旧表现在人的思想上温顺保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这是中国人比较显著人格特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缺陷所在。这种对上古社会的推崇,造成了中华民族心理上的循古、好古、崇古的习惯,厚古薄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活动,影响人们的创新进取精神。

1.3.2纲常礼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三纲五常是最重要的道德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社稷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等等都是某种偶然性的东西,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这种封建的纲常礼教在两千多年来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

1.3.3重情轻理重情轻理是“天人合一”影响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是融于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征服自然,因此,中国人不需要发展精确的思维去了解、认知自然,并令自然为己所用。所以,中国的“天人合一”则造就了中国重情轻理、缺乏科学理性的局面。中国人由于缺乏抽象的理论探索和严格的逻辑推理,因此,相应的也就缺乏科学的知识和理性的精神,更多的中国人看重的是对人生大智慧的领悟,却缺乏对细微事物的彻底了解,对许多事情不是通过客观的分析,这反映在人格特征上就是笼统无知和情绪化。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1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外来文化进入到中国,致使部分国人出现信仰危机,民族意识有所淡薄,因此,在现阶段更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以民族英雄为榜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继承传统诚信观,诚信立人。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践行、弘扬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要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言行一致和责任义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建立艰苦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人才的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量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事迹,是教育当代大学生顽强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还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在面对成功时能胜而不骄,能妥善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感情挫折、就业困难等问题。

2.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2.1阻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崇古守旧”的传统文化思想压抑了人们创新精神的发展;“中庸之道”则要求人们看待问题不要走极端,执其中而求其平。大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没有个性特征,无创造精神。与现代创新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张扬、塑造独立人格的教育目标相左。

2.2.2不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儒家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伦理政治型文化,道德价值具有至上性,而且传统伦理反映的都是一种义务观念,而忽视了人的权利,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利观念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重视做人、人际关系,是将人放在传统伦理规范中来考虑的。不是肯定个人价值,而是肯定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意义。这固然有利于培养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意识,但却忽视了人本身的权利,从而对培育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

2.2.3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指导下,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和息争,固然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但由于片面强调和谐而排斥竞争,“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无疑。“无欲无求”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育。

3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走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子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走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子,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广泛实现。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大,能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这就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度,使其作用能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

3.2用优秀的古典文学滋养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坚强、大度和乐观可以说是它的根本,也是历代文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古典诗词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趣,欣赏古代优秀文人的诗词文,其高风亮节的人格精神能够感染学生。同时,古典诗词文又可以使人以诗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因此,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而开设古典诗词文的教育内容,并使之深入学生心灵,成为其人格精神的一部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1406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日益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弘扬中华文化”列入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化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上是理性辩证的,礼敬自豪的,批判继承的,而且内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意义与党建价值,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现代开掘与时代阐发指明了方向[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具有互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实践进程,二者互为资源支撑,互相促进、保持持续性的共生,互为因果、互相提供真理性的确证[2]。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3]政党的滋生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基因、文化根基、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了中国共产党,是党自身文化生成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革故鼎新,彰显时代特色。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里汲取精神养分,同时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时代的青春活力。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根本保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有着内在一致性,实践上互动,效能上互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挥广大党员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先锋模范、坚强堡垒作用,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带领全社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必将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党的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党视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必将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增强党与群众的亲和力。当今世界,世界文化发展更趋多样性,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化解文化危机,是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执政党面临的挑战的本质实际就是文化考验。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这要求中华文化必须牢牢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的同时,以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更为博大的包容心态,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的需要。执政中客观存在的文化制约,是执政实践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列宁在论及文化传统的历史特征时,曾形象地阐述道:“旧社会死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遗害我们。”[4]当下,在我们党内,这些诸如官本位、潜规则、裙带关系等腐败现象的出现,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联系。指出:“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5]因此,客观分析传统文化对党内生活的文化制约,弘扬传统文化积极的、进步的,且具有普遍、永久价值的精神,克服传统文化落后性的负面影响,增进执政中的文化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文化代表性质,以先进的政党文化促进、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必会增进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与社会融合能力,极大地丰富党的软实力资源,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北京大学软实力课题组从中国的角度这样认为:“国家软实力的资源分为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国内政策)、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与形象等五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五类。”[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组织保障。关于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学者撰文指出,政党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前提,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7]。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融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全过程,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这样一来,通过党的软实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发挥党的执政文化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导作用,而且可以增强我国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用文化强党建设带动和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不断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的需要。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全面审视、科学梳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深刻总结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建设和繁荣党的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无疑对理性思考党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来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新拓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互动性的确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新自觉,必将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重要素材,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容,开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新领域,拓展党建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新空间[8]。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的对策分析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必须把握其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着力创新融入理念、融入路径、融入方式方法,探求一条可行的融入路径,进而真正实现入心进脑见行动,使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成为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模范和坚强堡垒。

(一)对策之一: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规律

1.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离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人民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的完成便无从谈起,党的执政成效便无法得以检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更是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典范的内在需要。重视对党自身的文化研究、总结、概括、提炼,纯洁党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完备的文化先进性体系,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加快党内文化社会化进程,发挥党的文化体系科学性、先进性的引领、引导作用。

2.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历史条件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相结合。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必须深入思考且回答好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扫除观念上的障碍。当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者;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要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批判,必须予以澄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审视中国文化系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的、本有的价值意义凸显出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更为充实,使马克思主义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生命力更为长久。

3.把握弘扬中华文化重点促其向现代性转换

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地对其进行现代性转换,使其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党的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诸多因素的思想体系,表现其精神的思想观念异彩纷呈、多种多样,甚至有一些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的、反动的传统文化。为此,要依据新情况,区别对待,有重点地把握我们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当前,要把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英勇奋斗、天下为公、知行合一、自我修养、恪守信义、勇于创新等精髓、内核和那些内涵科学、民主、法治、德治等与时代吻合的基本精神融入到党的建设中,并根据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新的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改造和转换,使之具有时代品格,使之实现与世界文明对话,与外来文化综合创新,成为适应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新文化。

(二)对策之二:健全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要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效纳入党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文化建设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纲要;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人才保证;进一步提高领导文化建设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与本领,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举措上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强文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并发挥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作用。

2.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合力

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要不断健全任务责任、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社会参与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让蕴藏于人民的文化创造激情得以持续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竞相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运用。要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特别是要推动文联、作协、记协等文化领域人民团体的创新管理、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要增强协调力,形成整体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要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在 90 多年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入现代化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逐步深化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文化主体属于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顺应人民的道义作为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9]。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特征的生动体现。遵循人民主体原则,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在热爱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既要为广大群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广阔舞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有机结合,又要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健全鼓励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制度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和好做法,大力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

(三)对策之三:建设党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提高党员干部中华文化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的意识

党员干部在传统文化素养上存在着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解不到位、不够准确,个体传统文化素养差异大,保护、利用与弘扬并重意识缺失等短板。因此,应强化传统文化载体,开展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养成活动,为提高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搭建平台;把党员干部传统文化修养水平纳入干部综合素质的考核;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着力部署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规划;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活动

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不断探索党内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实践[10]。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担当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教师的“国学”修养和中华文化与学术的功底,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门课程,增加干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设一批党员干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红色资源和国庆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拓展党员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普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村组)”、“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两新组织“、“进头脑”,让党员干部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3.提高党员干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文化融合,创造新文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创造新文明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契机。爱因斯坦曾说:“事物的这种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能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被我们遗忘掉。”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时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带来全新的手段,又要看到所带来的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自觉地提升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能力,必须促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出版、网络化应用、通俗化传播步伐,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网络传播,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促进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

(四)对策之四:形成有机融入和有效融入的体制机制

1.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

这是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由于党员的先进性客观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党员干部在利益诉求和对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途径和接受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在融入的进程中,必须增强针对性,否则,达不到理想的融入效果。所谓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建设阵地的覆盖和有效控制系统。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党的核心价值目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立足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全过程,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全过程,党的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建设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的全过程[11]。通过体制建设和机制建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媒体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党内法规制定和党务管理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贯穿到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反腐倡廉、先进性建设中去。同时。针对新时期党员和干部的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以行之有效的科学融入方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一整套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传播渠道、贴近生活、贴近党员群众、贴近实际的,为党员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心进脑见行动。

2.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舆论引导机制

思想的地位最终取决于思想本身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能否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其关键是靠自身的魅力,而无穷魅力的增强则需要自我发展,向现代化转换。在全球化宏大语境下,当今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异同争鸣、演变加速、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当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转换的立足点,以能够回答和解决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是其转换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坚持现代化、全球化的视角,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必须克服“文化部落(原教旨)主义”和“文化帝国(霸权)主义”这两种不良倾向,其关键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充满了反抗、调适、整合和重建的过程,这当中需要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当前,正如有关专家所说,“近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1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进行冷思考,防止其商业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不能夸大,把握好分寸;要利用各种有效舆论宣传载体对各种社会思潮开展深入的解读和辨析,对各种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生作用的制度背景进行客观揭示,使人民群众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引导公众对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态度。

3.健全融入动力激励、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党委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动力激励机制,保证党对文化建设的决策落到实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师、泰斗、巨匠和领衔人物;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开发利用、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文化改革成果;进一步落实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创新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交融、用地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投入,加大对革命文物、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宣传传播力度;设立弘扬中华文化专项基金,逐步扩大规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力的要予以惩处,并责令整改。多渠道融资,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弘扬中华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 林建公.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20.

[2] 谢涛,蒋娟.发展中国特色社色主义文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互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7376.

[3] 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11028.

[4] 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7.

[5]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5.

[6] 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8.

[7] 刘序明.试论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党软实力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40.

[8] 冯德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建理论的发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8):7882.

[9]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5.

[10] 姚满林,吴琼.论文化与青年领导干部的人文修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98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一、在词汇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单词是组成英语句子的基本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从词汇教学入手。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需要学习的词汇也比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无聊乏味,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词汇,学习效率也很低。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词汇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词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单词apple时,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其水果方面的含义“苹果”之外,还可以介绍其他方面的知识,汉语中掌上明珠的英文翻译就是“the apple of one's eye”。在教学有关颜色的单词时,可以和学生讨论不同颜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如,黄色yellow在古代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代表了富贵和权力;黑lack和白色white,代表着庄严肃穆,一般用于葬礼等场合;红色red,代表着喜庆,一般用于婚礼。在词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大大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在教材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节日、习俗、饮食等各方面的文化多是西方国家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关于食品的内容,包括了火腿ham、面包bread、三明治sandwich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西方食品,而中国传统食品却没有提及;关于节日的知识内容,一般都是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对中国传统节日也少有提及。因此,教师在实际教W中,应当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教学西方食品时,可以问学生爱吃哪种中国传统美食,有的学生说饺子,有的学生说面条,教师就可以引入有关中国传统美食的英语单词,饺子的英文是dumpling,面条的英文是noodle等;在教学西方节日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中国有什么传统节日,然后给学生讲解关于这些节日的英语知识,如,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还有效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三、在情境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英语环境中与人交流,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可以适当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感知英语知识和中华文化。例如:在教学有关圣诞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对话情境,让学生模仿教材中对圣诞节的介绍,用英语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与其他同学讨论节日中的活动。在介绍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时,人们会赛龙舟(dragon-boat racing)、吃粽子(zongzi/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学生讨论这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习的效率也会自然提高。又如,在教学关于食品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大多不熟悉西方食品,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国传统的食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内容可以讨论。

四、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可以多选择一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内容,这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更顺利地读懂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国内的一些英语报纸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版本,在选择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身心发展状况,报纸可以选择《双语报》、《英语周报》等,文学作品最好是童话或者寓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朗文汉英中华文化图解词典》。